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染色体变异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染色体变异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染色体变异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染色体变异

第三节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第月第课时编写人:审批:

______班_____组姓名:___________ 组评:__________ 师评:_________ 【使用说明】

1、认真阅读教材P43-46页的知识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2、合作探究时先自己思考一定时间,再在组长的组织下交流讨论。

【学习目标】

1、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及影响因素。

2、简述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数目变异的类型。

【学习重难点】

理解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自主学习】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起因于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________的变异。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______________ 。

2、类型:

①__________:染色体某一片段的缺少。如_______________(填什么遗传病)。

②__________:染色体重复(增加)了某一片段。

③__________:染色体的某一段的位置颠倒了180°

④__________: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__________染色体上或者同一条染色体的不同区域。

3、正常情况下,染色体发生断裂的频率是______的,而当细胞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诱导时,染色体机构变异的机会增加。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____________,在________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________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就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或减少,也叫做。一类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也叫做,这种方式又分为和。

3、像雄果蝇这样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__________。由此类推,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叫做___________,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叫做___________。一般把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叫做。把由配子发育而来,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的个体,叫做。

举例:二倍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倍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倍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效果检测】

1、以下情况下,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②姐妹染色体单体的分开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④染色单体部分缺失后而形成的精子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A.②④⑤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D.①③④

2、下面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个体

B.花药经过离体培养而形成的个体

C.凡是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

D.普通小麦含6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含3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

【合作探究】

1、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与“交叉互换”有什么区别?

2、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如何判别?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是否只含有一个染色体

组?

3、单倍体的形成原因是怎样的?

4、有人说,单倍体的产生是无性生殖的结果,这个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不同生物个体的可育性是一致的吗?)

1、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

2、认真分析下图的对照图,从ABCD中确认出表示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的()

3、某生物体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成,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该生物体是A.多倍体 B.二倍体 C.单倍体 D.四倍体

4、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

A、二倍体

B、四倍体

C、六倍体

D、八倍体

5、根据下面的果蝇的染色体及部分基因图解,请分析回答问题:

⑴图①中可表示果蝇哪类细胞中

的染色体组成()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卵原细胞

D.生殖细胞

⑵若只研究①和图②中Ⅰ号染色

体上标出的基因的遗传行为,则这种遗传方式叫做__________,它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只研究图①和图②中Ⅱ和Ⅲ号染色体上标出的基因的遗传行为,那么基因型和图①和②一致的果蝇交配,如果后代中出现BBCc的个体,则这种现象是由_____________造成的。

⑷和图②所示染色体组成一致的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及种类是()

A.6条常染色体+XY

B.6条常染色体+YY

C.3对常染色体+XY

D.4对同源染色体

⑸此果蝇是____倍体生物,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是___条,同一个染色体组的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

⑹图②所示果蝇的一个性原细胞进行染色体复制后能产生_____个次级性母细胞,产生_____个成熟生殖细胞,与①图相同基因型的果蝇所产生的含有aBC基因的配子占全部配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

⑺若控制果蝇的红眼的基因A位于性染色体上,图①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图②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

高考复习默写18、19-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含答案)

课时默写18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1.不遗传的变异:仅由影响造成,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变化。 2.可遗传的变异:由细胞内的改变引起,包括、和。 二、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直接原因:多肽链上发生了的替换。 (2)根本原因: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 2.基因突变要点归纳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的、和,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即DNA分子时。 (3)原因:①诱发突变:因素、因素和因素 ②自发产生:由于偶尔发生差错、DNA的发生改变等原因。 (4)结果:可产生新的。 (5)特点:a、在生物界中是存在的,即性;b、发生的;c、的; d、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即性; e、大多对生物体是的,即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6)意义: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是生物进化的。 三、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的过程中,控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1)自由组合型:减数分裂(减Ⅰ后期)形成配子时,随着的自由组合,位于这些染色体上的也自由组合。组合的结果可能产生与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2)交叉互换型:减数分裂形成时期,同源染色体上染色单体之间等位基因的。结果是导致染色单体上基因的重组,组合的结果可能产生与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3)人工重组型:技术,即基因工程。 3.结果:产生新的 4.意义:使后代产生多种新的基因型,从而出现新的性状组合,也是生物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时默写19 《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 2.类型:、、、(看书并理解 .....) 3.结果: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或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1)个别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2)以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如三倍体无子西瓜 2.染色体组 (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在和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二倍体生物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形态和功能;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 ②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不区分大小写) 例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的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多少? (1)Aa ______ (2)AaBb _______ (3)AAa _______ (4)AaaBbb _______ (5)AAAaBBbb _______ (6)ABCD ______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1)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注: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论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一定是单倍体)。 (2)由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就叫几倍体,如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就叫,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以此类推。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

(完整版)染色体变异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能力目标:学会观察果蝇染色体装片。 二、重点·实施方案 1.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实施方案:多媒体教具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抓住关键,学会知识。 三、难点·突破策略 1.难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2.突破策略:通过生殖细胞中的两套不同的染色体,引导学生从全部染色体的许多特征中抓住共同的关键特征。结合教具及具体实例,搞清难点所在。突破难点,理清思路。 四、教具准备:1.果蝇的精子与卵细胞图;2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知识结构图;3·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图. 五、学法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与学生谈话,师生互动,共同归纳总结出应得的结论。 六、课时安排:2课时 ----------------------------------------------------------------------------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过程 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受精作用的学习,我们知道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形态是稳定的。从而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然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染色体也不例外,当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发生改变时,染色体的结构或染色体的数目可以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问:什么是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异同?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猫叫综合征患儿的征状---两眼较低、耳位低下,存在着严重的智力障碍。 教师补充说:患儿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病因---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2出示图:,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包括: 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4种: ①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断(上图1);

2021年高考生物复习:第21讲 染色体变异和生物育种

2021年高考生物复习:第21讲染色体变异和生物育种 【考纲要求】 1.染色体变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Ⅱ)。2.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4.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 【学科素养】 1.科学思维—比较与综合:染色体变异类型、育种方法比较;批判性思维;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2.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染色体变异会影响生物性状。3.科学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 知识点1染色体结构变异 基础回顾 据图回答有关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问题 (1)已知的染色体为“”。变异后的染色体如下列图所示: ①判断变异类型:A.缺失,B.重复,C.倒位,D.基因突变。 ②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A、B、C。(填图编号) ③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均未变化的是D。(填图编号) (2)辨析染色体的易位与交叉互换 ①图1是易位,图2是交叉互换。 ②发生对象:图1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图2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③变异类型:图1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图2属于基因重组。

方法规律 1.归纳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和结果 2.从四个角度总结三种变异的区别 (1)“互换”角度——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缺失”角度——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DNA分子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3)变异的水平角度——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异属于亚细胞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4)变异的“质”和“量”角度——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不改变基因的量;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一般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的量;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 知识点2染色体数目变异 基础回顾 1.据图回答有关染色体组的问题 (1)如图中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中的一个染色体组可表示为:Ⅱ、Ⅲ、Ⅳ、X或Ⅱ、Ⅲ、Ⅳ、Y。 (2)组成特点 ①形态上: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②功能上:共同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 2.判断正误

人教版教学素材染色体变异复习笔记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考点一、染色体变异 变异类型: 1、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 1、染色体结构变异 概念:由染色体结构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某一位点基因的改变,是微小区段的变异,是分子水平的变异,而染色体变异是比较明显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染色体变异中的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都属于细胞水平上的变化。 2.种类: (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变异。 (2)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 (3)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 (4)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变异 3.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4.举例: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注意: 1.基因突变只是基因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不改变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 而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引起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对生物个体往往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致死。 2.每个物种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都是相对稳定的。 3.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而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 4.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 考点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一、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1)细胞内个别染色体数的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

(2)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如三倍体无子西瓜等。 2.染色体组的概念: 细胞中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3、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的条件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4、要确定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一) ②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根据细胞的基因型确定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的次数,该次数就等于染色体组数(如图二)。如基因型AAaaBBbb的细胞生物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也可记作:同一个字母不分大小写重复出现几次,就是几倍体生物。 ③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3.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1)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包括几乎全部 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 (2)多倍体 ①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其中,体 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的叫做三倍体,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叫四倍体。 ②分布:在植物中很常见,在动物中极少见。 ③优点: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4.多倍体育种 (1)方法: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原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 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3)过程: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染色体数目加倍多倍体植株。

高中生物复习第21讲染色体变异

第21讲染色体变异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题号 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判断1,2 2.染色体数目变异及应用3,8,10,14 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异5,7,9 4.综合考查4,6,11,12,13,15 一、选择题 1.(2018·湖南常德模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 B.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C.射线处理使染色体上多个碱基丢失引起的变异可能属于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一般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有基因数量的变化 解析: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可能是单倍体,四倍体配子形成的单倍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倒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 2.(2019·四川德阳月考)研究人员将小鼠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A片段进行了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小鼠血液中甘油三酯极高,具有动脉硬化的倾向,并可遗传给后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B )

A.该小鼠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属于可遗传变异 B.DNA片段的敲除技术主要用于研究相关基因的结构 C.控制甘油三酯合成的基因不一定位于第8号染色体上 D.敲除第8号染色体上的其他DNA片段不一定影响小鼠的表现型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小鼠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A片段被敲除,丢失了多个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3.(2019·广东珠海月考)自然界中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是具有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特征的嵌合体。如 图是其成因遗传解释示意图,则阴阳蝶的出现是早期胚胎细胞发生了( D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析:阴阳蝶的形成是由于部分细胞中W染色体的丢失造成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4.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他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

染色体变异专题

染色体变异专题 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2、染色体数目变异可分两类: ⑴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3、染色体组: ⑴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⑵特点: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⑶据染色体组判断倍体 ①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体细胞 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叫多倍体。 ②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 且高度不育。 ⑷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据染色体形态判断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下图所示的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a中有4条,b中有3条,c中两两相同,d中各不相同,则可判定它们分别含4个、3个、2个、1个染色体组。 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

②据基因型判断 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或相同基因,此时染色体上无姐妹染色单体,如图所示:(d ~g 中依次含4、2、3、1个染色体组 ) 例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的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多少? (1)Aa ______ (2)AaBb _______ (3)AAa _______ (4)AaaBbb _______(5)AAAaBBbb _______ (6)ABCD ______ ③据染色体数/形态数的比值判断 染色体数/形态数比值意味着每种形态染色体数目的多少,每种形态染色体有几条,即含几个染色体组。如果蝇该比值为8条/4种形态=2,则果蝇含2个染色体组。 5、多倍体育种: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图示: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或者顺序的改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的替换、增添、缺失。 .易位和交叉互换的区别 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指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外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细胞分裂图的染色体组数判断 (1)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有 4 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 2 条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组有 2 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 2 个染色体组。 (2)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有 2 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 2 条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组有 2 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 1 个染色体组。 (3)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有 4 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 2 条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组有 2 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 2 个染色体组。 (4)④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 8 条,每个染色体组 2 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 4 个染色体组。 【说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染色体组数目加倍。 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的原理不同: 无子番茄是用一定浓度人工合成的生长素来处理没有授粉的花蕾; 无子西瓜是由于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比较 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比较

比较三种可遗传变异

【易错易混】 ①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染色体变异属于亚细胞水平的变化。 ③DNA 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DNA 分子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不同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①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②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③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无性生殖——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有性生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第三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二讲染色体变异 知识点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知识点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2.连线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考点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必备知能] 1.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辨析 (1)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断:

(2)“缺失”问题: (3)变异水平问题: 2. 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归纳串记] [必明考向] 考向一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类型与结果 1.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解析:选D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不一定是有利的。若显性基因随染色体的缺失而丢失,可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但隐性基因的表达不一定能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但会对个体性状产生影响,且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不同物种可以通过杂交获得不育的子一代,然后经秋水仙素诱导得到可育的多倍体,从而培育出生物新品种。 2.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解析:选D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导致基因数量变化,不能导致基因种类增加;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的产生,染色体变异不能导致新基因产生;染色体片段的重复和缺失导致基因数量增加和减少;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考向二生物可遗传变异类型的判断 3.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解析:选D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因为此时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根据“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可知,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只含有14号染色体”、“只含有21号染色体”、“含有14号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含有异常染色体和14号染色体”、“含有异常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只含有异常染色体”,共计6种;当异常染色体与14号染色体分离时,21号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染色体变异和生物育种(生物 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8·扬州学测模拟)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正常夫妇生育白化病儿子 B.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 D.人类的猫叫综合征 解析:选D正常夫妇生育白化病儿子,是致病基因遗传的结果。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2.下列关于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B.人工诱导产生的基因突变一定是有利的 C.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析:选D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人工诱导产生的基因突变绝大多数是有害的。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含有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多倍体育种涉及秋水仙素处理植物体,诱导染色体加倍,其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3.(2019·南京一模)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中可能含有相同的染色体 B.同种生物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组数最多 C.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异常配子的产生 D.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增加导致个体不育 解析:选D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中可能含有相同的染色体,如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相同;同种生物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组数最多,是体细胞染色体组数目的两倍;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异常配子的产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增加后,导致细胞内含有偶数个染色体组,不会导致个体不育。 4.某株玉米白化苗的产生是由于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所在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无法合成叶绿素。该种变异类型属于() A.染色体数目变异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重组 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这种变异是由于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所在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5.(2019·无锡一模)研究人员将小鼠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DNA片段进行了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小鼠血液中甘油三酯极高,具有动脉硬化的倾向,并可遗传给后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小鼠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属于可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试题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 1、为什么在纯系中进行选择是毫无意义的? A 所有的个体均具有同一表现型 B 所有的个体均具有同一基因型 C 各个个体具有不同的表现型 D 各个个体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见问第四个孩子患这种病的机率是多少、这一家族中有一成员患一种常染色体的隐性疾病。2 右图,阴影代表换病的)?%100 D C 50%A 0% B 25%流感病毒毒株甲型HN12月7日在美国《传染病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报告称,3、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2010年11对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刚烷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两大类抗流感药物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使用金刚烷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剂量越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的变异越快A.长期使用金刚烷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对病原体进行选择的过程,结果导致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B N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够合成多种类型的蛋白质C.H11 HN流感病毒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突变D.11则该生物自交后代中显性纯合体出现的概率为m,交换值为4、基因型为的生物,如果A-b .DA .B..CF1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5、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基因型的是F11:1,则下列正确表示:::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 (Ⅰ、和非同源区(Ⅱ)形态不完全相同,YX、6人的染色体和染色体大小、但存在着同源区Ⅲ)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1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C

高考专题复习第二十一讲染色体变异

课时训练21染色体变异 一、选择题 1.一条正常染色体的基因排列顺序为ABCD·EFGH,“·”表示着丝点,字母代表不同基因,下列哪种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倒位,且倒位片段包含着丝点() A.ABCFE·DGH B.ABCD·EFEFGH C. CDAB · EFGH D.ABCD·GHEF 2.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M、N、O、p、q五个基因,如图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是(D) 3.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①果蝇的白眼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④人类的红绿色盲⑤玉米的高茎皱形叶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④⑥D.②③⑤ 4.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对染色体有3条②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分的交叉互换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A.②④⑤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D.①③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 B.普通小麦(6n=42)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 C.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形成的杂种植株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蜂群中的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6.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因某些原因使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这种变异属于() A.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染色体变异与育种1.(2019·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答案C 解析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变异,A错误;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变化,当发生隐性突变时,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变异,B错误;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但产生的配子数不会加倍,D错误。 2.[2017·江苏高考]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 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 D.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答案B 解析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在前期,A错误;由题干知,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完成受精,异常联会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数目不再均等分配,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与正常配子相比发生变化,因此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该玉米产生的雌、雄配子基因型有Aa、aa,自交后,单穗上籽粒的基因型有AAaa、aaaa、Aaaa,C错误;基因型为Aa的花药经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基因型为AAaa,为杂合子,D错误。 3.[2016·江苏高考]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生物知识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区别

高考生物知识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区别 学习生物,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高考生物知识点的特点,要努力学好高中生物课。 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染色体变异是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发生变化;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能看到而染色体变异则可以看到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发生显性突变时是变成了AA还是Aa?还是两种都有可能? 一般只考虑一次突变: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发生显性突变时是变成Aa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发生隐性突变后变为Aa,性状不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发生在体细胞中呢?还叫可遗传变异吗? 还叫可遗传变异,因为可遗传变异,只表示它可以遗传,不表明它一定能遗传。如果突变发生于体细胞,可通过无性生殖遗传。 非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吗? 非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是染色体变异,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才属于基因重组 如何根据图像准确判断细胞染色体组数? 有几条一样的染色体,就有几个染色体组。 基因型为AAaaBBBB的细胞含几个染色体组。麻烦说具体点,最好有图示。

该基因型是四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是指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即他们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碰到这类题只要数一下同类等位基因重复几个就行了。如AAaa有四个或者BBBB有四个,就是四个染色体组。 “单倍体一定高度不育”为什么错? 例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能得到同源四倍体,若将该四倍体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能得到含有偶数个相同的染色体组数的单倍体,它可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异源多倍体,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能得到含有偶数个相同的染色体组数的单倍体,但它不可育。所以单倍体不一定高度不育 单倍体什么性状能看出来? 有的性状单倍体能看出来,如植物的颜色,抗病性等 秋水仙素是抑制纺锤丝合成还是让已形成的纺锤丝解体?那么细胞会停止分裂吗?染色体如不分离,染色体如何加倍? 秋水仙素既能抑制纺锤丝合成(前期)还能让已形成的纺锤丝断裂,秋水仙素阻止了细胞的分裂。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丝”无关系,它相当于基因程序性表达。当含有“染色单体”的染色体发育到一定时候,着丝点即断裂,染色体数加倍。 所有的基因重组都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对吗?错的解释一下好吗? 错:基因重组有广义,狭义的说法,狭义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广义的基因重组包括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基因工程。 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水稻和鲍文奎教授的适于高寒地区种植的小黑麦为什么前者依据基因重组,后者依据染色体变异?请老师详细告诉我原因。

第七单元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第21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一、考纲要求: 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Ⅱ)。 2.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 4.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染色体变异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掌握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3.了解染色体变异在育种方面应用,例如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 素养培养目标: 1.生命观念:通过对染色体变异基本原理及在生物学中意义的理解,建立起进化与适应的观点。 2.科学思维:通过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培养归纳与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生物变异类型的判断与实验探究,培养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及染色体组的概念。 二倍体、多倍体及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2.教学难点: 染色体组的概念。 二倍体、多倍体及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考点一染色体变异 (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看书填空、课堂学生间交流反馈纠正)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类型(连线)

(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 (1)类型? ???? 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根据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归纳) ①从染色体来源看,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从形态、大小和功能看,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各不相同。 ③从所含的基因看,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27讲染色体变异及育种考题集萃实战演练

第7章第27讲 1.(2017·江苏卷)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A.上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 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 D.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解析图示的联会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项错误;由异常联会图示可知,同源染色体中的三条染色体可移到一个细胞中,而另一条染色体可移到另一个细胞中,因此,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中有的染色体数目异常,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B 项正确;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可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形成,因此基因型可能不同,C项错误;该植株形成的配子中有的基因型为Aa,含这种配子的花药培养加倍后形成的个体是杂合子,D项错误。 2.(2016·江苏卷)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解析据图可知,个体甲的变异是缺失,个体乙的变异是倒位,均会导致表型异常,A、D项错误;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B项正确;个体甲自交,后代可能出现缺失染色体纯合个体致死现象,后代性状分离比不一定是3∶1,C项错误。 3.(2016·上海卷)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图中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 D)

A.突变和倒位B.重组和倒位 C.重组和易位D.易位和倒位 解析由题图可知,变异类型①中a、b基因被j基因替换,变异类型为易位;变异类型②中c、d、e基因发生颠倒,变异类型为倒位。 4.(2015·海南卷)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解析基因突变的实质是基因中碱基对序列的改变,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项错误;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个体表现型的改变,B项错误;由于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C项正确;基因突变无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项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21讲染色体变异课后达标检测

【优化方案】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21讲染色体 变异课后达标检测 1.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外界因素可提高染色体断裂的频率 B.染色体缺失了某片段,可使生物性状发生变化 C.一条染色体某一段颠倒180°后,生物性状不发生变化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可用现代遗传技术直接检验 解析:选C。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由于某些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些变化可导致生物性状发生相应的改变。倒位是某段染色体的位置颠倒,使其中的基因位置发生了改变,也可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变化。 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某些原因导致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这表明果蝇发生了( ) A.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D.不能判断 解析:选A。上述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类型。 3.(2015·辽宁葫芦岛一中模拟)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 )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 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解析:选D。由图可知,图a为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未发生改变,性状可能没有变化;图b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性状也随之改变;二者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4.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模式图,此植物胚细胞、叶肉细胞内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12、8和36、24 B.6、6和24、24 C.8、8和24、24 D.8、16和24、48 解析:选B。图示植物卵细胞内,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各有3条,则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有4条染色体,所以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和染色体总数分别为6组和24条。胚细胞和叶肉细胞都经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与其他正常体细胞相同。 5.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个体细胞中任意两个染色体组之间的染色体形态、数目一定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④体细胞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般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⑤一个高度分

(北京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第19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精练(含解析)

(北京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第19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精练(含 解析) 第19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A组基础题组 题组一染色体变异 1.(2018北京海淀期末)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基因自由组合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 A 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也就没有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符合题意;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之一,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2.(2018北京八中期中)如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和②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 ) A.交换、缺失 B.倒位、缺失 C.倒位、易位 D.交换、易位 答案 C ①过程中F与m位置相反,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②过程只有F,没有m,但多出了一段原来没有的染色体片段,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C正确。 3.(2018北京西城十三中月考)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 )

A.1 B.1/2 C.1/3 D.2/3 答案 D 该单体的染色体组成可写作AO,其产生的配子为A∶O=1∶1,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子代中AA(正常)∶AO(单体)∶OO(死亡)=1∶2∶1,所以后代存活个体中单体果蝇占2/3,D正确。 4.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答案 B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甲、乙两个物种杂交,得到的幼苗丙是异源二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得到的幼苗丁,可能是染色体未加倍的异源二倍体(含18条染色体,不可育),也可能是染色体加倍后的异源四倍体(含36条染色体),所以幼苗丁细胞在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其染色体数目可能是36条或72条,B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丁自交产生的戊是可育的异源四倍体,与物种甲和物种乙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戊属于新物种,D错误。 题组二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5.(2018北京通州期末)下列有关几种育种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改良缺乏某种抗虫性状的水稻品种可采用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染色体变异 、进化梳理

变异与进化 知识梳理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但不一定都能传给后代。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⑴症状 ⑵病因 基因中的碱基替换 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 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 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而基因数目未变。基因突变,性状不一定改变(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几种密码子决定,突变的隐性基因在杂合子中不表现);基因突变不一定遗传给后代(如皮肤细胞),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给后代的概率较低,而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配子传给后代的概率较高。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1、基因突变的原因 有内因和外因 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 射线 ⑴诱发突变(外因)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 ⑵自然突变(内因) 2、基因突变的特点 ⑴普遍性 ⑵随机性 ⑶不定向性 ⑷低频性 ⑸多害少利性 3、基因突变的时间 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4.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进化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的概念 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基因重组的类型 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 3. 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 4.基因重组的意义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猫叫综合征) 概念 缺失 2、变异类型 重复 倒位 易位 注:易位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所以属于染色体变异。而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为基因重组。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组的概念及特点 2.常见的一些关于单倍体与多倍体的问题 变异与育种的联系单倍体、一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1)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单倍体体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本物种体细胞的一半。 (2)一倍体则指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少见。 (3)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较为常见。 (4)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茎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含量高。植物中很常见,如马铃薯是四倍体、香蕉是三倍体。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21讲 染色体变异 新人教版

第21讲染色体变异 [考纲要求] 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2.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考点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重要程度:★★☆☆☆] 1.类型[连线] 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1.观察下列图示,填出变异类型并回答相关问题 (1)已知的染色体: (2)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A、B、C(填字母)。 (3)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均未变化的是D。 2.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的不同点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均可传给后代。 (2)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对的改变,属于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化;染色体变异是染 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属于细胞水平上的变化。 (3)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这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 直接观察到的。而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的改变属于染色体变异,这种改变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1.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大 D.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 答案 C 解析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只涉及基因中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可以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的变化,只有真核生物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可能对生物的性状产生较大影响。 2.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猩红眼-桃色眼-三角翅脉的顺序排列(St -P-DI);同时,这三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我们把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方式称为倒位。仅仅这一倒位的差异便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位和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样,属于基因重组 B.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完全不能发生联会 C.自然情况下,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 D.由于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所以发生倒位的果蝇性状不变 答案 C 解析倒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