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治之路仍然道阻且长

法治之路仍然道阻且长

法治之路仍然道阻且长
法治之路仍然道阻且长

法治之路仍然道阻且长

——贺卫方教授谈中国的司法改革

贺卫方按:去年12月,我接受《北京大学校报》学生记者谢旭的采访,结合《中国司法改革白皮书》谈了对过去近二十年司法改革的看法,也有些展望。——————————————————————

1998年,《南方周末》上一篇《复转军人进法院》的文章指出法官群体应该走专业化和精英化的选任路径,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贺卫方也由此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而他对于中国司法制度的关注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他也是国内最早将司法体制纳入研究视野的人。20年来,贺卫方全力投入司法改革的研究,向社会传递法治理念,被称为“跋涉在法治路上的堂吉诃德”。

2012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司法改革白皮书》,总结近30年的司法改革进程,一直为推动司法改革而奔走的贺卫方指出,在重重阻力面前,中国的司法改革正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

司法是解决争端的最终途径,普通群众对于司法改革最关心的莫过于“纠纷能否通过司法的力量得到公平的结果”。贺卫方认为,一个案件的处理要面对法律和事实上双方面的复杂问题,而要做到公平解决,程序上的一个首要要求就是保持法官的中立。法官偏袒一方,或与某一方当事人有利益的牵扯,就会失去中立性,严重妨碍司法的公正。确保法官中立性最重要的制度前提就是审判的独立性,不受内部、外部权力的干预。

在处理法院内部、外部关系问题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它规定了我国法院的组成与活动原则,是审判机关开展工作的依据和进行自身建设的章程。在一次探讨“司法改革的走向”的讲座中,贺卫方曾经集中阐述过《法院组织法》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法院内部权力结构普遍等级化,不符合司法机构的特点,应该去行政化。

贺卫方还提到,在保持司法独立的同时,法官群体的高素质也是保证审判质量、维持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法官必须经过良好的专业训练,能够理解复杂的法律问题,并且将自己的知识、经受的训练运用到具.体的裁判过程中。不同法院、不同时间审理同类案件要保持相同的原则,整个的法律解释不能跳跃,司法过程要保证法律解释方面的平衡,使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外,上诉制度是也是对审判质量的一种控制,但上级法院不应提前介入基层法院的案件审理,否则上诉权就失去了意义。

贺卫方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法官的行为、审判的质量要接受媒体、公众的监督,但要防止监督变质成为另一种控制,“愤怒的民意可能压倒理性,媒体的报道可能是耸人听闻的,而司法的结果不应被民意左右。”

“没有一个社会在司法不独立的时候还能维持良好的秩序。”贺卫方认为,独立的司法权能够避免很多错误,对政府治理、政党的权威、社会的稳定有重要意义,而解决司法独立性的问题又绕不开政治体制改革。从宪法的意义来看,司法体制本身是政治体制的一部分,改革了司法体制也就是改革了政治体制,而以司法启动改革,惠而不费,风险小,收益大。

“我们服从哪种权力,哪种权力能够对社会关系的塑造更有力量,这就是政治。”贺卫方在论述司法改革的意义时,这样讲道:“人民越来越觉得需要依靠真正的司法,只要公正的法院,有纠纷就到法院去,这样就走上一个良好的道路。”法官水平的提高,司法和

行政的分离,法院解决纠纷能力提高,人民更加尊重法院,司法权力提升,公正程度不断提高,社会转型期的任务将更顺利的完成。最终,解决好司法的问题可以实现政治体制的改革。

但面对中国的现状,贺卫方坦言,司法改革不能单打独斗,它受制于整个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中国需要为司法改革改善政治环境,让在十字路口徘徊的改革继续前进。

在谈及中国未来改革之路时,“顶层设计”一词越来越多的被提起。贺卫方认为,司法改革需要有一个通盘的考虑。他谈到:“司法系统需要一个整体的意识形态基础,对于什么样的司法制度才是合理的有一个观念,在此基础上去构建。而不是受制于僵硬的教条主义,不应该认为一提司法独立就认为是资产阶级。”司法改革应把握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局部的技术性变革需要整体的规划来指导,而没有方向的推动改革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对于司法改革的设计者,贺卫方主张由党转向全国人大,“由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来制定一个‘一揽子规划’,可以成立司法改革特别委员会,通过几年的时间集中制定一个方案,推动司法改革稳定又坚定的前进。”贺卫方认为,司法是国家重要的公权力,法院每天要处理全国各地的案件,司法改革必须自上而下统一推行,“经济改革可以搞试点,让一个地方先富起来,再推广到全国,但司法不行。”

制度实践的困境

在《司法改革白皮书》对多元纠纷的解决机制中提到,“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对此,贺卫方回应道:“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些正式司法程序之外的替代式纠纷解决模式,如调解、仲裁,法院不可能把所有纠纷都放到法庭上来解决,但是这样的制度要有效利用民间的资源。”他介绍,在英国的司法体制中,治安法官是一个古老而有特色的制度,他们没有受过法律的职业训练,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简易程序处理轻微的纠纷,如果纠纷的数额小于一定规模,这种判决可成为一次性的解决方式,不允许上诉。

“基层社会的纠纷有些不需要专业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种制度一定要选出在地方有荣誉、受尊重的人,他们出于一种公益心,对自己的地位有一种光荣感,能抵御某些影响做出公正的判决。”但贺卫方也指出,中国基层社会的传统格局在现代化的过程逐渐消失,地方很难找出公认有地位、受尊重的人来充当调节者的角色。“中国的基层法治怎样去发挥社会力量,分担国家的责任,还需要继续观察、发展。”贺卫方还提醒法院在进行调解时要做到平衡,防止“能叫的孩子多吃奶”的现象,“法院调解可能存在谁的拳头大、哭的凶就受益多的问题,一些在法律上完全站得住脚的诉求最后却不得不接受妥协,做出让步。”

司法要保持公正也要发扬民主,《司法改革白皮书》中将“人民陪审员”制度列为加强司法民主的重要措施,但在贺卫方看来,中国的人民陪审员尚处在半职业化的状态,而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美国的陪审制度是一种很古老的传统,是在司法走向专业化之后,引入的一种常人的视角去看待司法的问题,而中国的司法首先应解决专业化的问题。”

那么,中国的司法改革应如何对待国外较成熟的制度?“制度不可能像汽车的生产那样,引进后保持原汁原味,它会与本土文化进行双向改造。”贺卫方认为,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向国外学习是必须的,但制度的引进则要注意本土文化的影响。

作为司法改革的倡导者,贺卫方用行动践行着心中的法治理想,面对阻力重重的司法改革,他依然保留着一份期待与乐观。“中国有两千年的专制统治,那么长的历史中没有法治,不能仅靠几十年的推动就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法治。”贺卫方认为,司法改革的过程纵然艰难,但学者要有一份对法治的责任感,“从点点滴滴做起,从个案的解决去呼吁,即使没达到预期的结果也不气馁,抗争了99次不行,第100次也许就行了。”法治之路道阻且长,仍需上下求索。

浅谈中国法治现代化之路

2011年7月(总第282期) 法制与经济 FAZHIYUJINGJI NO.7,2011 (Cumulatively,NO.282) [摘要]近现代国家市民社会形成以后,要求的是追求自由、平等、公平的市场经济,而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的社会急剧变化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和非市场化,阻碍了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法律制度建设而言,至关重要的乃在于立法、司法、执法等。本文旨在针对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便于使中国的法治现代化路程走的更好。 [关键词]市民社会;法治现代化;普适性 一、中国法治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产生于西方文明,是人类智慧对法治建设的重大贡献。中国法治现代化亦在不断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然而,由于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存在先天性的经验不足以及中国国情的影响和限制,存在了诸多的问题和阻碍,现就其原因进行浅析: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和非市场化,阻碍了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公民的政治参与权的全面实现和法治现代化观念的形成,有赖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和公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因为,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真正的“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起源于城市里的自由民,而城市里的自由民就是由商人阶层组成的新兴资产阶级。①原有的贵族和封建主为主导的社会被打散,取而代之的是由平等的人组成的,在商人之间的没有土地依附关系的一个自由民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作为商品交换关系总和的‘市场’,它对法律的最初始、最本能、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自由、平等和权利保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足温饱的物质生活水平,不可能产生对现代法治的强烈需求,不可能产生更多的政治参与要求。现代法治的内核是民主政治,而现代民主政治必然是现代商品经济的产物。因为经济上的商品等价交换原则派生平等观念,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反映在法律上就是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正如马克思所说:“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产生的现实基础。” 其次,计划经济强烈的行政命令性,扼制了民主、平等、自由等现代法治观念的形成。近现代国家市民社会形成以后,要求的是追求自由、平等、公平的市场经济,而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的社会急剧变化过程。以行政指令连接起来的社会生产活动缺乏对现代法治的社会需求,现代法治社会的建构与实现,其基本前提就是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同步进行,而法治变革则贯穿于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建设过程的始终。②离开了民主政治,所谓的现代法治不仅难以建立,而且即使从形式上建立了现代法治 模式,其在社会生活中也会出现扭曲、变形、走样甚至形同虚设的情形。没有民主政治作前提,法治从产生、运作到实施,整个过程便不可能做到科学化、合理化,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便不可能完全消除,依法办事原则便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同样,没有市场经济作基础,公民的平等、权利、自由等现代法律意识便无法培育,社会主体的个性便无法真正得到解放。中国古代儒学对等性人伦大多只停留于理想人格的局面,而至现代法治社会亦然绝不是也不可能仅靠法治变革就可以建立起来,它事实上是在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法治变革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中不断成长起来的,具有强烈的阻碍性。 再次,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的政治文化和法律文化阻碍了法治现代化进程。封建社会的政治理论和法治理论,无论是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还是主张以“礼”治国的儒家,无一例外都主张君权至上,其理论的中心就是论证如何治民,维护封建统治,巩固君主万世一系的家天下。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家国一体化的集权体制,“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构成了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超稳定结构。刑民不分的法律体系, “刑不上大夫,法不下庶民”的刑罚制度,以义务为本位的法律观念,惧讼、厌讼的民众法律心理等等均阻碍了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③虽然近代在西方思想影响下,中国也曾出现过呼唤民主和法治的思潮,但是由于缺乏经济基础和社会变革的支持,在中国始终未建立起现代意义的法律制度。 最后,中国的现代化过程还始终面临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影响与渗透。西方国家主要是打着“民主”与“人权”的旗号,瓦解中国党和政府的政治权威。如果一开始就将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目标定位于全面实现包括政治参与权在内的公民权,则会超出现有政治制度的承受能力,使政治权威分崩离析,经济发展的计划也会毁于一旦。美国学者昂格尔认为, “法治产生于西方而非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形成现代型法的秩序的历史条件—— —集团的多元主义、自然法理论及其超越性宗教的基础”。但是,经济发展的内部冲动和国际竞争的强大压力,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法治现代化无可选择地将社会政治稳定前提下的经济快速发展确定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阶段性目标,是合乎时宜并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 二、浅谈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解决办法 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实行法治现代化会成为治国安邦的手段,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理了几千年封建伦理社会洗礼的国家来说,实行法治固然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以下对于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几点建议:首先, “攘外先安内,师夷长技以自强”。就中国而言,现代化的法治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律创制系统,使立法主体能够按照立法的权限和程序,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一般规律来制订相关法律。这种法律体系从形式上来看必须做到体系严 浅谈中国法治现代化之路 郭春生 (新疆大学研究生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158

《诗经·蒹葭》原文注释翻译艺术特色句式特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注释】: (1)蒹葭(jian jia):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2)伊人:那个人。 (3)溯涸:逆流而上。丛:追寻。 (4)溯游:顺流而下。 (5)凄凄:茂盛的样子。 (6)曦(xi);干。 (7)湄:岸边。 (8)跻(ji):登高。 (9)坻(chi):水中的小沙洲。 (10)采采:茂盛的样子。 (11)已:止,干。 (12)涘(si):水边。 (13)右;弯曲,迂回。 (14)沚:水中的小沙洲。

【译文】: 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赏析】: 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己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

坚持和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坚持和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略与法律文化,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依法治国具体内涵则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即实行法治;通过实行法治,实现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个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一、历史沿革 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实行。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强大,依法治国主张与自由、平等、民主、宪政等进步观念开始广泛传播。但是,正如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一样,资本主义也不可能有彻底的法治。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应当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而且也应当成为真正实行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必然是而且应当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最高历史类型的依法治国。 而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到形成体系、制度也经过了一个过程。1996年2月8日,在中央第三次法制讲座的总结讲话中,江泽民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同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条基本方针,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7年9月,“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这也标志着依法治国理念已经从宪法的高度得到了确认。 十六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了不断的落实和推进。 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是历史的必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依法治国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种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社会文化共存亡同兴衰的社会现象,具有历史性。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应当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而且也应当成为真正实行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必然是而且应当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最高历史类型的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性质的要求,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制度创新,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历史充分证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

中考语文诗经复习《蒹葭》原文翻译及注释

中考语文诗经复习《蒹葭》原文翻译及注释 导读:《蒹葭》(选自《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苍苍: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从:追寻。 9.阻:险阻,(道路)难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水中高地。 14.坻(ch):水中的沙滩 15.涘(s):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

她,仿佛就在水中滩。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中考语文诗经复习《蒹葭》原文翻译及注释】 1.诗经蒹葭原文及翻译 2.诗经蒹葭的原文翻译 3.诗经蒹葭原文 4.蒹葭原文翻译 5.《诗经》原文及注释 6.《蒹葭》原文与翻译 7.诗经蒹葭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8.诗经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 上文是关于中考语文诗经复习《蒹葭》原文翻译及注释,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中考复习之《诗经》二首复习课学案及答案.pptx

《诗经》二首复习学案 一、文学知识填空 1.《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五百年间的篇诗歌。原本只称《诗》,在先秦典籍里通称《》,汉代以后,儒家奉它为经典,始称《诗经》。 2.《诗经》包括“、、”三部分。“”为民歌,共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是《诗经》中现实主义的代表,其中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间歌谣;“”是“大雅”和“小雅”的总称,共一百零五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其中大部分是王室贵族所作;“”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四十篇,是统治者祭祀天地宗庙的祭礼歌辞。 3.《诗经》表现手法有、、。为陈述(直接铺叙);为比喻;是托物起兴,即借别的事物来引起所歌咏的内容。 4.《诗经》“六义”是指:、、、、、。 5.《诗经》中的诗歌多以言为主,多为隔行用韵,但不拘泥,章节常反复,多用叠字。《关雎》是《风》之始也,是305首中的第首。 二、默写检测 1.直接默写。 (1)关关雎鸠,。窈窕淑女,。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3)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5)参差荇菜,。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7)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8)蒹葭萋萋,。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9)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10)蒹葭采采,。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2.理解性默写。

(1)《关雎》中描写雎鸠鸟相向和鸣的句子是:,。 (2)《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配偶的句子是:,。 (3)《关雎》中男主人公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 (4)《关雎》中以“,”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致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的表现出来。 (5)《关雎》中“”、“”这一幻想和淑女结合的热闹场面,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美好婚姻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6)《蒹葭》中,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 (7)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8)《蒹葭》中,一唱三叹,叙写“溯洄从之”的艰险的诗句是有:“”、“”、“”。 (9)《蒹葭》中表现男子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三、课文内容理解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蒹葭》开头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3.《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不同? 四、拓展阅读

道阻且长作文800字

道阻且长作文800字 人生的道路漫长,或许,一辈子都探寻不到自己走的那条路的尽头,最是吸引人往前走的,是那风景绝佳的岔路吧,一条条分岔,一条条望不到尽头、却都有美丽景色的路,似乎是有着无限的魅力,才吸引着我一步步靠近,踏上它。 我曾被沿途美丽的风景所诱惑,不可自拔,一步步朝歧路走进,我没有在我走过的路上留下痕迹,渐渐迷失了出去的方向。 现在回想起来,只怪当初没有抵抗力吧,险些误入歧途。 人生的路很漫长,最是遥遥无期,可是实际上,遇见的岔路会比直道还要多得多,要是意志不够坚定,真的,真的会走向不想走的那条路。 我们现在的经历,我不知道是走了几分之几,我只知,我现在才刚刚开始而已。青春期的叛逆的种子渐渐萌发,和父母对着干或许是常有的事了,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我好,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会去

选择听他们的话,去做个乖孩子。母上总和我说“不要去做一些叛逆的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她一直这样教导我,每次我想要走向歧路的时候,想想她说过的这番话,便选择继续直走了。 也许吧,我现在经历不多,岔路花花绿绿的景象是对我而言很有吸引力,但是,我走的这条路,也许会比那一条条岔路更美好,毕竟,我现在不过刚刚离开起点,看到的不多罢了。 人生遇到的阻碍还会有很多,不要因为被海妖的歌声迷惑而永远留在了波涛汹涌的大海。现在我的经历还远远不够,只是不停在浅尝辄止罢,唯有书中窥探别人如何避开一条条岔路的。 与其在一条条岔路上迷路,浪费时间,不如朝着开阔的大路直走,纵使风景再平淡,也是极好的。 我不知道我离我的目标还有多远,但只要想起母上曾告诫过我“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时候,就摸清了方向,继续直走下去。 道阻且长,我现在的经历还不够我去讲一些不切实际的大道理,而我现在能做的,只有去审视别人的人生……

2020年高考模拟作文:科学探索,道阻且长——观人类登月史展览有感

2020年高考模拟作文:科学探索,道阻且长 ——观人类登月史展览有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人类首次 踏上月球,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 (2)1971年6月,苏联宇航员格奥尔基·多勃罗沃尔斯基、弗拉基斯拉夫·沃尔科夫和维克多·帕查耶夫完成空间站 工作后,乘飞船返回地球,在返回途中遇难。 (3)2019年1月,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 着陆,这是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4)2019年4月,以色列首个探月器“贝雷特希”在登陆 月球时,因引擎问题坠毁在月球表面。 …… 2019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其实,早在50年以前,人们 已经为登月做了很多努力。自第一次成功登月后,人类从 未停止奋进的脚步。回顾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感慨万千。现在假定你参观了“人类登月的历史”主题展览,请写一 篇观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列举了从1969年到2019年人类 登月50 年期间中国和世界各国登月的历史,考生必须围 绕人类探索月球和宇宙这个真实情境来审题立意、生发感想,否则即为跑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材料第二部分提供审题立意的任务方向,“2019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50年后和50年前一样,人类依然在为登月努力,考生须假定自己参观了“人

类登月的历史”主题展览,且要明确“观后感”文体的任 务限制,抛开这个文体,则偏离题目要求。 3.价值判断的限制。“人类登月50周年”“人类为登月付 出努力”,考生须对此进行积极的思考,对人类矢志不渝 的探月精神和艰辛的探月行动进行褒扬,对探月牺牲精神 进行肯定。若对探月精神和行动予以否定,则不符合材料 中隐含的价值判断。 考生还须注意材料(3)中所隐含的价值观。和材料(1)(2)(4)相比,中国登月不但是成功着陆,而且是高科 技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更重要的是,这是人类第 一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考生要认识到中国在科学探索上 的飞跃性发展,体现国家自信和国家认同。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对人类矢志不渝的探月精神、不惧困难的勇敢精神等进行思考,也可对宇航员们不畏牺 牲的精神等进行思考。考生还可在四则材料的对比中,对 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中国探月抒写感悟,认识 中国在科学探索上的飞跃性发展,体现国家自信和国家认同。 2.联想思考是开放的。作为一篇观后感,要做到“引议联结”,考生可以对人类的探月精神和探月行动进行联想和 思考;也可以从人类的探月历史出发,联想到人类对火星 的向往,对系外星系的探索;还可以联想中国探月的历程;也可以由个别到一般,谈天文科学探索之路的曲折,以此 展现考生知识视野的开阔性。 解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题,要求写一篇观后感。 材料列举了人类第一次探月成功以及中国第一次在月球背 面软着陆的史实;也列举了1971年苏联三位宇航员从空间 站返航途中失事和以色列首个月球探测器坠毁在月球表面 的史实。这说明无论探月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能阻止人类 探月的进程。考生应该能从中思考到很多内容,如人类从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7课走依法治国之路教案 鲁教版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7课走依法治国之路教案1 鲁教 版 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介绍了依法治国的涵义、要求。然后通过辅文部分介绍了依法治国理论的形成过程,最后分别从经济、文化、政治三个角度角度介绍了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略。 2.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3.增强法律意识,培养守法观念,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 教学重点: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 教学难点: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第十七课第一节“走依法治国之路”。 学习任务:阅读教材P92---P95 思考:什么是依法治国?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 1.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的涵义是什么? (2)依法治国的领导、主体、客体、依据、目的各是什么? (3)依法治国对国家公职人员和公民提出了什么要求? 2.自主探究一:见课本P93 讨论交流:不依靠法律,全国的打 黑行动能顺利进展下去吗? 3.法治则国兴:

(1)为什么要走依法治国之路?(意义) (2)依法治国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及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如何? 4.自主探究二:《大兴网络文明之风》 讨论交流:联系所学知识,说一说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不定项选择题: 1)、对于依法治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C、人民都应依法办事 D、是我国自古就有的民主管理国家的传统特色 2)、发展社会主义,必须依法治国,因为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B、市场经济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 C、国家、社会安定的根本保障 D、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附:板书 35060 88F4 裴25683 6453 摓34698 878A 螊39078 98A6 颦25599 63FF 揿 32912 8090 肐23004 59DC 姜x29786 745A 瑚31126 7996 禖27831 6CB7 沷37377 9201 鈁0n

诗经蒹葭名篇长文赏析

诗经蒹葭名篇长文赏析 导读: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及注释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

央。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意境 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 赏析二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 创作背景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走依法治国之路》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走依法治国之路》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 2、能力目标:增强在日常生活中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认识依法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课前延伸】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____。 2、依法治国就是______在___的领导下,依照_____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_____,管理___,管理____,保证______都依法进行。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____,公民要严格_____。 3、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4、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 【课堂探究】 一、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92页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什么是依法治国?在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 2、阅读肯本第96页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系列行为哪个是属于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 (2)在社会和学校生活中,自己应该怎样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二、有效训练 1、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是() ①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②推进社会文明的积极措施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④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xx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市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件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藏区各级党委、政府坚决依法打击打、砸、抢、烧违法犯罪分子,组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进驻寺庙,抓紧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从而较好的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这说明要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实施依法治国是其中() ①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②暂时的一种办法③最重要、最可靠的保障

建国70年以来中国法制建设历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76786488.html, 建国70年以来中国法制建设历程分析 作者:杨雨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10期 【摘要】健全的法制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石,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就可以发现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法律的昌盛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制建设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内容。建国70周年,中国法制建设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依法治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取得了重大进步。本文将詳细分析建国70周年以来,中国法制建设走过的道路,并从中得出相应的经验,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关键词】法制建设;70周年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政治文明程度持续升高,中国走上了民主法制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逐渐完备。总体而言,这七十年,我们国家在法制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回顾新中国发展的七十周年,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可以说是饱经风霜,历经磨难,才逐步的走向了成熟,走向了完备。从历史来看,建国之后的法制建设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时期,首先是1949-1957年破旧立新阶段,其次是1957-1978年发展受阻时期,再次是1978-1993年再启航时期,最后是1993-2000年,渐趋成熟时期与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阶段。本文,将进一步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1949-1957年破旧立新 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百废待兴,这个阶段我们党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之下,废除了国民党政权时期建立起来的一切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而,开始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工作,起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发挥了一个临时宪法的作用,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他们共同为新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应用的作用。1954年,中国颁布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国人 民共和国宪法》,其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我国已经进入了发展生产力的新时期,国家因此要强化民主法制建设,系统地制定法律。这一阶段主要的标志在于废除了旧的法制,建立了法制体系,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进行了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最初探索工作。 二、1957-1978年发展受阻 这一时期,我们国家经历了极大的挫折。在1957年之后,受到了左倾思想干扰,使得国家制定的八大正确方针受阻,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加上对于形势解读的不正确,将阶级矛盾解读为社会主要的矛盾,通过阶级斗争方式解决矛盾,彻底地否决了八大的方针。这一阶段,无

中国法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中国法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郭兵罗春梅 摘要中国的法制历经千年,渐序完善。从奴隶社会时期到封建社会时期再到近现代时期,法律一直是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有效保证之一。历史上的中国法制是现实中国法制的背景;现实中国的法制是对历史上中国法制的改造和发展。了解历史上的中国法制,不仅有助于了解现实中国的法制,而且可以加深对当代法学的理解;将中国法制史中具体的法律事例,应用到对当代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可以更生动地印证其中的学理;将中国历代刑事、民事等法律同当代相应的法律详加比较,可以认清这些法律发展的脉络和趋势。简言之,即以史为鉴,可为现实的中国法制服务。本文分四个部分,通过对中国古代法制史、近代法制史及现当代法制史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中国法制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法制史中国法制法律发展 作者简介:郭兵、罗春梅,四川理光律师事务所。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1-005-03 中国,是个重视历史的国家,从其产生之时起就十分重视各类历史的记载和研究,法制史也不例外。最早记载中国法制内容的是夏、商、周时期的古籍《尚书》,最先使用“法制”一词的是春秋时期的史籍《左传》和《国语》。自先秦到清朝,各代学者对当时法制和法制历史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编写出许多关于中国法制的史志和类书。正因为有了前辈学者记载和研究的法制文献,才让今天的我们能够有幸以史为鉴、激发我们关于法制及其发展的思考。 一、中国古代法制发展情况 (一夏商周时期的法制发展情况 法律和国家一样,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原始社会的氏族成员在共同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氏族习惯,由其调整社会关系、规范成员行为,部落首领在氏族习惯的基础上设范立制,促使了氏族习惯向奴隶制习惯法的演变。 氏族习惯向奴隶制习惯法的过渡,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完成的。在中国历史上,这一过渡,大约从黄帝时期开始,至夏禹时期基本完成。中国最早的法律制度即奴隶制的法律制度在这一时期已呈现雏形。 最初是一种祭祀仪式的“礼”,经过“周公制礼”后成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规范,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教育、宗教、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许多方面,其基本原则有两条:“亲亲”和“尊尊”。前者的目的在于维护家族内部的等级关系,后者的目的在于维护整个国家的等级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坚持前者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后者。 在夏商周时期,法律规范只是礼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礼之外的法律形式还有誓、诰、训、刑等种类。当时的法律规范除了刑与罚之中心内容外,还规定了行政、经济、民商等实体方面及诉讼程序方面的内容,并设置了相应的司法机构予以施行。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发展情况 春秋战国时期历时500年,是中国奴隶制度逐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法制也随时代发生变革。社会发生剧烈的变革,周王室衰退,各诸侯国互相争霸,新旧矛盾不断激起,“百家争鸣”应时而生。为适应时代的变迁,各诸侯国为巩固各自的实力,纷纷开始变法。最早的变法是魏国李悝的《法经》,它是新兴地主阶级意识的产物。在这些变法中最成功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其对秦国加快统一六国的步伐功不可没。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对“明德慎罚”的刑法思想皆有继承和发展。 当时的各诸侯国都推行重农政策,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立法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农业法制的基础,也造成了重农抑商传统的形成。因此各诸侯国在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鉴赏

课程:汉魏文人诗歌姓名:胡海丽学号:20110921008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鉴赏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全诗直译: 离开了我,你不停地走啊不停地走, 我和你虽然活着,却如同死了一样被永远地分离! 现在,你和我相距万里是多么地遥远啊, 好象你在天的那一边,我在天的这一头! 路途是多么的艰险而且又是那么的遥远啊, 我和你之间今生不知还能不能再见?

北方的马儿总是依恋着北风奔跑嘶鸣啊, 南方的鸟儿做巢也总是向着南方的树枝。 你和我分别的日子是越来越远了啊, 思念你啊我日见消瘦连衣服也宽松了不少! 飘荡的浮云遮住了太阳啊, 远行他乡的游子顾不得回家。 思念你使我变得衰老了啊, 岁月飞逝又是一年! 唉!这些伤心的事都不要说了啊, 只希望你和我都努力加餐各自保重吧! 这是一首别情诗,著作于东汉末年动荡时期,从古至今鉴赏家们都将其排列在《古诗十九首》之首。尽管全诗流传至今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作者是谁,但正如陈绎的《诗谱》中所提到的“情真、景真、事真、意真”,使人读之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主人公痛苦而真挚的感情所感动。然而关于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别情诗,历来注家对此很有分歧,有的认为这是一首游子思念思妇的别情诗,有的认为这是一首思妇思念游子的别情诗等等,而我认为这是一首的思妇思念远行游子的别情诗。在东汉末年时,一大批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求学以求搏得一官半职。这些外出求学“游子”长期在外,但是他们的家眷却不能陪同他们,彼此之间难免产生

法治之路仍然道阻且长

法治之路仍然道阻且长 ——贺卫方教授谈中国的司法改革 贺卫方按:去年12月,我接受《北京大学校报》学生记者谢旭的采访,结合《中国司法改革白皮书》谈了对过去近二十年司法改革的看法,也有些展望。—————————————————————— 1998年,《南方周末》上一篇《复转军人进法院》的文章指出法官群体应该走专业化和精英化的选任路径,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贺卫方也由此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而他对于中国司法制度的关注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他也是国内最早将司法体制纳入研究视野的人。20年来,贺卫方全力投入司法改革的研究,向社会传递法治理念,被称为“跋涉在法治路上的堂吉诃德”。 2012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司法改革白皮书》,总结近30年的司法改革进程,一直为推动司法改革而奔走的贺卫方指出,在重重阻力面前,中国的司法改革正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 司法是解决争端的最终途径,普通群众对于司法改革最关心的莫过于“纠纷能否通过司法的力量得到公平的结果”。贺卫方认为,一个案件的处理要面对法律和事实上双方面的复杂问题,而要做到公平解决,程序上的一个首要要求就是保持法官的中立。法官偏袒一方,或与某一方当事人有利益的牵扯,就会失去中立性,严重妨碍司法的公正。确保法官中立性最重要的制度前提就是审判的独立性,不受内部、外部权力的干预。 在处理法院内部、外部关系问题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它规定了我国法院的组成与活动原则,是审判机关开展工作的依据和进行自身建设的章程。在一次探讨“司法改革的走向”的讲座中,贺卫方曾经集中阐述过《法院组织法》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法院内部权力结构普遍等级化,不符合司法机构的特点,应该去行政化。 贺卫方还提到,在保持司法独立的同时,法官群体的高素质也是保证审判质量、维持司法公正的重要因素。法官必须经过良好的专业训练,能够理解复杂的法律问题,并且将自己的知识、经受的训练运用到具.体的裁判过程中。不同法院、不同时间审理同类案件要保持相同的原则,整个的法律解释不能跳跃,司法过程要保证法律解释方面的平衡,使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外,上诉制度是也是对审判质量的一种控制,但上级法院不应提前介入基层法院的案件审理,否则上诉权就失去了意义。 贺卫方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法官的行为、审判的质量要接受媒体、公众的监督,但要防止监督变质成为另一种控制,“愤怒的民意可能压倒理性,媒体的报道可能是耸人听闻的,而司法的结果不应被民意左右。” “没有一个社会在司法不独立的时候还能维持良好的秩序。”贺卫方认为,独立的司法权能够避免很多错误,对政府治理、政党的权威、社会的稳定有重要意义,而解决司法独立性的问题又绕不开政治体制改革。从宪法的意义来看,司法体制本身是政治体制的一部分,改革了司法体制也就是改革了政治体制,而以司法启动改革,惠而不费,风险小,收益大。 “我们服从哪种权力,哪种权力能够对社会关系的塑造更有力量,这就是政治。”贺卫方在论述司法改革的意义时,这样讲道:“人民越来越觉得需要依靠真正的司法,只要公正的法院,有纠纷就到法院去,这样就走上一个良好的道路。”法官水平的提高,司法和

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2年,弹指一挥间,但缔造了一段辉煌的法治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提出:“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国民党旧法统的灭亡。国民党旧法统的废除,宣告了国民政府政权的彻底终结,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排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为了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195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诞生,奠定了新中国立国、治国的最根本的法律基础,也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新中国的法治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也历经曲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确立法律的地位和权威。1982年宪法作出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的地位和权威通过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与保障,并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现行基本法律相继出台。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还制定颁布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使其具有了法律效力。一批民商、经济、行政、社会领域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这一时期,我国共制定、修改法律190条,行政法规353条,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各个法律部门已经齐全,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从此,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奋斗目标的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2019年12月6日到12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三门峡市教育局组织的湖南师范大学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一周的培训尽管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什么,却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可能大家写的培训总结都很具体细致,该说的也都说到了,很多体会都是共通的。我想就这几天培训的经历、见闻,在这里写下几点自己的感想与反思。 一、教育是人的发现 在湖南师大学习听课中,我注意到很多教授都讲到了教育的本质,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做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做教师的问题。教育专家高屋建瓴,从教育哲学、教育变革、教师修为等方面侃侃而谈,所言者极是,所思者亦为大多数教师所能心领神会。美好的教育需要智者能者仁者去做,要做美好的教育不能不成为智者能者仁者。每思及此,便多感慨。缺的是什么,不是理念,而是依理念而行的环境与胆识。道不行,匹夫闻道而颓丧,然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多听多思多见识总是好的,培训本身即是反思,反思以后会更清醒,至少不会盲目,至少日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追求。每一次的远行,每一次的开始都是为了更好的回来,为了更好的结果,我会虔诚地倾听与思悟,不虚此行。教育是人的发现,首先是发现自己。 在湖南师大,得以目睹一位出色的中学校长的风釆,他为什么能成功?他为什么能把教育做成艺术,做成文化,做成民族的与国际的品位、格调。而我们缺的是什么?南北教育在许多方面的差异值得研究。

湖南师大心理学教授风趣幽默的人生课,颇受启发,人性的许多弱点使我们陷于痛苦,而幸福或许就在一转念。心理学的力量如此强大,不能不叹而服之。人生的问题,教育的问题都在于是否深刻地洞察人性,是否了解我们存在的真相。 二、“如何上好一节课”是永远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湖南大学姚利民教授的关于有效教学的讲座,予我而言,犹如雪中送炭。姚教授联系基础教育教学现状,深入分析了当下中小学课堂常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对一堂好课,有效的课给出了恰切适用的标准,使人受益匪浅。姚教授的讲座给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目标与方向。其他几位教授亦以其扎实的专业研究,为我们带来真诚精彩的讲座。他们的所思所究有很多也是我正在思考而不得的,每每听至入心处,便有喜悦,思想的契合说明了我所关注者并非虚蹈,这使我更坚定了探索与思考的信心。教师应以学者之素养要求自己,怀天下,求真知,在教育之长途中,不断丰富自己并收获幸福。 长沙六中历史特级教师黄敏兰老师关于《素养立意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使人大为受益。黄老师以其工作室成员陶新勇老师的一节《鸦片战争》的示范课为例,深入探讨了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陶老师很好地重新整合了教材,以精简而严谨的历史逻辑设计了这一节课,整节课结构严谨,师生互动,不断提出新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循循诱思,启发学生打开思维,扩展视野。黄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剖析,使人豁然开朗。黄老师对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