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概括

1.马克思主义概念

a)概括地说

i.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ii.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iii.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从它的阶级属性上讲

i.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ii.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从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上讲

i.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ii.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iii.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成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概述

a)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基本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

主义三个基本部分。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i.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ii.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iii.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根本性、整体特征以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

点。

d)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i.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

ii.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的科学总结。

e)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i.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

作方法。

ii.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f)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有机统一体

i.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ii.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的理论剖析;

iii.科学社会主义处于核心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归宿。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和进化论。

2.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创立,实现了

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4.马克思主义书籍及其意义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

成。

b)《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c)《资本论》:创立了完整科学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5.历史人物

a)威廉配第: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b)亚当斯密:《国富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及最鲜明特征:在实践的基础上,把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

劳动人民为主题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

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b)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应。

c)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d)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5.共产主义的含义

a)一种科学的理论;

b)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c)科学理论指导的现实运动。

6.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

a)无产阶级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7.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根本的

理论基础,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8.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1.哲学概念

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

a)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基本问题的两方面的内容

i.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的何者是第一性;

ii.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c)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4.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坚持可知论。

5.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6.形而上学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7.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a)物质及物质范畴

i.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ii.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iii.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b)意识

i.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

观映像;

ii.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iii.意识是一中特殊的物质,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iv.劳动(社会实践)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需要和可能。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d)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i.坚持了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

元论划清了界限;

ii.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iii.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iv.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e)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i.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

质性。

ii.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志着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f)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的根本要求。

8.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

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

质性。

9.规律及其客观性

a)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i.自然规律: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ii.社会规律: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b)规律

i.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必然的联系和稳定联系。

ii.规律的根本特性:客观性。即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10.意识的能动作用

a)概念: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应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b)主要表现

i.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

ii.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iii.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发挥客观规律。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注意事项

i.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ii.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iii.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节物质的普遍联系及发展

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a)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b)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具有普遍性,多样性。

c)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其原因是

i.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

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而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能适应环

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成为不可避免的。

ii.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

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

理的、依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

iii.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

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能够得到人们

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2.对立统一规律

a)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b)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i.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

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ii.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iii.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a)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又称斗争性)

和统一(又称同一性)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b)矛盾的同一性

i.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ii.矛盾同一性的含义

一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同一题中;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c)矛盾的斗争性

i.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

势。

ii.根据矛盾的斗争形势,可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区别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e)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同一性的意义

i辩证关系:二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

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ii理论意义:这一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从对立中把握统一,

从统一中把握对立。

iii实践意义: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的把握

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a)矛盾普遍性的两重含义

i.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ii.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b)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意义

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方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c)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和关系

i.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ii.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iii.共性和个性是可以正确转化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二者谁也离不开谁;

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意义

iv.矛盾的个性和共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是正确理

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v.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5.质、量、度

a)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i.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ii.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iii.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b)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i.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ii.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iii.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iv.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d)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要求我们对待一

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

观。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非重点)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人类把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扭结。原因与结果、必然

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本章重中之重

1.认识

a)概念: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能动反映两方面的特点

i.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ii.反映具有创造性,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c)认识的主客体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i.认识的主体: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ii.认识的客体: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iii.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认识与被认识、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d)认识的分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且必须以感性

认识为基础。

e)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i.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认识能力、实践活动范围以及科学

技术条件的限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

ii.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人的认识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客观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非发

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2.实践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

a)实践概述

i.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

活动。

ii.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

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iii.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历史社会性、直接现实性等。

iv.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起主导作用)、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v.实践目的:指实践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实践结果的预测、预见。

b)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i.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

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ii.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c)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i.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ii.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iii.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因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1.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a)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b)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c)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d)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i.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ii.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因(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a)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

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主要依据。

4.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a)确定性:即绝对性,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b)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5.价值与真理的辩证与统一

a)价值的特征: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b)价值评价的特点

i.价值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

动;

ii.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据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iii.价值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的认识。

c)价值评价的功能: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的作用。

6.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主要体现在

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和相互促进的。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不考)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唯心史观的缺陷

i.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和经济根源。

ii.根本否认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i.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

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

展的决定力量。

ii.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进行社物质交往的产物。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能动性。

iii.

iv.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i.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ii.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iii.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

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

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i.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

力量,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ii.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包括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等方面。

iii.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iv.人类解决社会同自然的矛盾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v.生产力还包括科学技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

b)生产关系

i.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ii.生产关系的实质: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

iii.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稽查的生产关系。

iv.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它是区别不同生产方式、判断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i.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ii.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iii.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i.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ii.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e)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意义

i.这一原理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

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ii.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a)经济基础(骨骼)

i.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ii.经济基础的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iii.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b)上层建筑(血肉)

i.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ii.上层建筑两大部分: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核心是国家政权)。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i.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ii.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iii.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3.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a)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

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

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b)社会矛盾是社会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

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c)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

的变化和发展。

4.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a)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

直接动力。革命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

重要动力。

b)阶级斗争是阶级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

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c)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及其作用

a)社会革命是解决社会节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特

备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b)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c)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

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d)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矛盾爆发的根本原

因。

e)“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6.改革的本质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a)改革的本质:改革是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

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b)改革的作用:改革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c)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

等。

7.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a)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i.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脑力与体力劳动的比例);

ii.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智能机器);

iii.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第三产业的比重)。

b)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信息技术时代)

c)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理论与技术手段)

8.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a)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b)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人类创造历史的第一个获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c)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因

a)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任命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

a)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b)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点,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

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c)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

加以考察和评价。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以及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条件

a)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i.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

ii.发达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b)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i.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分工的出现;

ii.商品经济产生的绝对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商品的二因素

i.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

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

担者。

ii.价值: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费,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只有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iii.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

d)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i.具体劳动:又称有用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ii.抽象劳动: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产生价值。

iii.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对立统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2.价值量和货币

a)价值量的决定

i.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劳动量

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ii.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iii.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而大量简单劳动构成少量的复杂劳动。

b)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i.货币: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商品的交换时以

货币为媒介的。

ii.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观念上或想象中的货币)、流通手段(实在的货币)、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iii.货币产生后的两极世界: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代表商品的使用价值)、货币(代表商品的价值)。

iv.货币的出现致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c)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3.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a)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b)价值规律的作用的表现

i.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ii.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iii.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c)价值规律所产生的消极后果

i.可能导致垄断的产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ii.可能引起商品的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积累大量财富,一部分破产;

iii.自发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4.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a)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有社会劳动,又有私人劳动。

b)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i.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交换体现了商品经

济的本质。

ii.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iii.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a)劳动二重性的意义

i.劳动二重性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枢纽。

ii.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iii.马克思主义的资本论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也都同劳动二重性有关。

b)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践意义

i.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

定了基础。

ii.马克思老丁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换为资本

a)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标志着简

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新阶段)

i.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ii.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b)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i.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ii.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点是使用价值在消费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比劳动力本身更大的价值。

c)劳动力的价值及其组成

i.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

决定。

ii.劳动力的价值由三部分组成: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货币转化为资本

i.劳动新价值= 劳动力价值(v) + 剩余价值(m)。

ii.商品的价值= 转移过来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的新价值。

iii.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2.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a)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

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b)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是资本家能够购买劳动力并且能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的

根源。

c)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饰下,

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a)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获取更多剩余价值。

b)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i.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ii.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iii.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2.劳动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iv.价值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

1.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2.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c)资本

i.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

的生产关系。

ii.资本的构成: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P m)和劳动力(A)。

iii.不论在何种制度下,资本的一般性都有:增殖性、运动型、垫支性。

iv.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v.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vi.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

vii.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viii.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ix.资本聚集: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的总量。

x.资本集中:个别资本通过结合而形成较大的资本,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

d)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i.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自老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

本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ii.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iii.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以增殖。

iv.m’= m/v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m’是剩余价值率(剥削程度),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e)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i.剥削方法最基本的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ii.绝对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来生产剩余价值。

iii.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日长度不变,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

现的,而全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时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iv.超额剩余价值: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f)资本积累

i.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ii.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

iii.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本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

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iv.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的因素

1.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差额增加,资本积累增加)。

v.资本积累的后果

1.加剧两极分化,富者更富,贫者更贫;

2.资本积累是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3.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而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vi.资本主义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g)资本的循环周转

i.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

的运动。

ii.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的三个不同的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

iii.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

1.产业资本三种职能的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并存性),即产业资本

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三种形

式。

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继起性),即产业资本循环

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iv.资本周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

v.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两个关键因素:资本周转的时间、生产资料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资本的周转时间和资本的周转速度成反比。

h)资本的再生产

i.再生产:社会生产的连续不断地进行就是再生产。

ii.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iii.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价值)= c + v + m(c: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v: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m:剩余劳动产生的价值)。

iv.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1.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

2.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静茹生活消费领域。

v.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

vi.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是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不累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i)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i.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ii.资本主义工资的两种形式: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工资制度有“泰罗制”、“福特制”。

iii.在利润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等分别得到产业、商业利润等,这些资本家瓜分得到的利润致使平均利润。

j)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i.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

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历史的必然性。

ii.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以及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i.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过剩。

ii.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iii.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

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

盾。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考)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a)职能: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

i.对内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

ii.对外主要是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b)本质: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进步性和局限性

a)资本主义制度包括: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b)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性

i.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保护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着

重要作用,曾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ii.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促进了人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iii.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

i.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

主。

ii.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iii.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iv.政党恶斗,决策效率低下,激化社会矛盾。

3.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a)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

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b)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2.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复杂和剧烈的原因:

a)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经济条件;

b)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c)社会生产时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

来;

3.垄断竞争和自由竞争的对比

a)在竞争目的上

i.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取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积累;

ii.垄断竞争主要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b)在竞争手段上

i.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如改进技术,降低成本等;

ii.垄断竞争除了采取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手段。

c)在竞争范围上

i.自由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的;

ii.垄断竞争已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激烈。

d) 相对于自由竞争,垄断竞争的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

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4.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a)金融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二者产生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金融资本。

b)金融寡头:操纵着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

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c)在经济领域上,金融寡头的统治主要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在对国家的控制上,金融寡头主要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的。

5.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a)垄断利润

i.垄断利润定义: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

的超出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ii.垄断利润来源: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b)垄断价格

i.垄断价格的形式: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ii.垄断价格公式:垄断价格= 成本价格+ 垄断利润

iii.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四种形式

i.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ii.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iii.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iv.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c)微观规制的三种类型

i.反托拉斯法:政府立法,反对不竞争行为等;

ii.公共事业规制;

iii.社会经济规制。

7.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a)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内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

i.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ii.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趋势,掠取高额垄断利润;

iii.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iv.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b)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三种基本形式

i.借贷资本输出,即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

银行或企业;

ii.生产资本输出,即在国外直接投资等。

iii.商品资本输出,主要有两大类: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c)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高级形

式)为主。

8.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a)垄断资本的实质:获取垄断利润。

b)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的五个基本特征

i.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ii.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iii.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iv.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v.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c)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

断利润。

9.经济全球化

a)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i.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ii.贸易全球化;

iii.金融全球化;

iv.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i.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ii.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过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iii.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

10.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a)资本主义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讲义) 暨南大学周健2007 夏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和“言语”这一对概念的区分首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 1857 -1913 )提出来的。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和所有的符号一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而且“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统,在于语言符号之间存在“组合”和“聚合”关系。而“言语”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语言”和“言语”之间有着双重关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反过来,语言又制约着言语。区分语言和言语,为我们学习和研究语言找到了稳定的对象和最好的切入点,并且可以在语言规范之外,找到言语活动规律。 分清这对概念对于我们的汉语教学很有意义:我们重点教的是汉语的语言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从一些典型的言语作品中归纳出来的。学生有了相当的汉语言语作品的积累才能认识和掌握汉语的规律,掌握了汉语的语言规律之后还要把它转化成汉语的言语技能,掌握了言语技能,才能运用汉语表达思想、与人交际。 二、母语和第一语言 母语( Native language ) ,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 第一语言(First Ianguage)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母语跟第一语言不一致的情况;双语(多语)第一语言的情况。 三、外语和第二语言 外语( foreign Ianguage )和第二语言( second Ianguage )这两个术语在当今外语教学法文献中,一般都看作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加以区分。 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有时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 四、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 “习得” aequisition ,也有译作“获得”的。习得一般指幼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 过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 “学习” (learning ),也有人译成“学得” ,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理笔记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5)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5)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4页) (7)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2)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4)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4)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15)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16) 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8)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0)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0)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22)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3)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25)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25)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27) ④资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最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 义私有制,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28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30)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30) 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31) 第三节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32) 第四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33) 第五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34) 第六节农业资本和地租 (36)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38)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38)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9)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40)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42)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2)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43)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45) 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6)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46)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47)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48)

林学概论课程重点汇编

林学概论课程重点 第一章概述 森林: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据相当大的空间(或面积),具有一定的结构,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 我国森林法关于森林的概念:指土地面积≥0.0667hm2(1亩),郁闭度≥0.2,离地生长高度≥2m的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天然与人工幼林,符合这一标准的竹林,以及特别规定的灌木林,行数在≥2行且行距≤4m或冠幅投影宽度≥10m的林带。 郁闭度: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 森林的特点: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 第二章森林及其分布 森林的组成:森林植物、森林动物、森林微生物和林地。 森林的种类: 根据起源:天然林、人工林 根据人为干预程度: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 根据树叶形状:针叶林、阔叶林 根据林木组成:混交林、纯林 根据用途: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林木; 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 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物群落与其环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功能系统。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组成结构复杂、 生物量高的一种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1、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 2、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的影响力巨大 3、稳定性相对较高 4、生产力相对较高 5、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林分:是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具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根据成熟度林分分为:幼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 我国森林的纬度地带性:寒温带针叶林带(大兴安岭)——温带针阔混交林带(小兴安岭——长白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华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华中)——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带(华南) 第三章主要森林树种简介 生物多样性: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多种多样的活有机体和生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森林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森林地段的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1)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物种之间协同、竞争的关系,体系内能流、物流的循环,体系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保证了系统内的协调及系统与环境的统一。正是这种协调和统一,使得系统稳定。 森林内非常复杂的生物多样性使森林生态系统内部有良好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使得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和农田等其他陆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这也是混交林比纯林更加稳定的原因所在。混交树种越多,程度越高,生态环境越好,越不易受外界影响。 2)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森林是一座庞大的基因库,森林中形形色色的生物防治是各种遗传基因的外在表现。目前全世界已经鉴定的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约170万种,其中森林内物种占60%以上。

林学概论期末重点

第一章导论 1.林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森林有关的自然资源,使之可持续经营的学科,是一门涉及生物 学、物理学、经营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的综合而复杂的学科,包括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基本理论和科学体系。 2.林业就是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及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 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 3.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 第二章森林及其分布 1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具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同时包括其他生物在内受环境的制约并影响环境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 2森林的特征: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 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的影响力巨大 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高 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相对较高 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3林分: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4森林分布的地段性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合称植被分布的三相地带性。5热带雨林的特征:热带雨林种类成分丰富、层次结构复杂。 林内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发达。 乔木具板状根,林木常有老茎生花现象。 一年四季都有树木开花结果,季相不明显。 6温室效应:把气体的浓度在大气层中的增高而使地球表面大气的年平均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第三章主要森林树种概述 1 森林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①人口增长②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 ③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④外来种引入 ⑤环境污染⑥自然灾害 2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对策? ①建立健全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②提高公众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③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工作④加大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投入 ⑤用森林生物多样性原理指导人类的行动 3白花泡桐:埋条繁殖,根蘖繁殖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讲义)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讲义) 暨南大学周健zhou5081@https://www.doczj.com/doc/7811817610.html,2007夏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和“言语”这一对概念的区分首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 提出来的。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和所有的符号一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而且“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统,在于语言符号之间存在“组合”和“聚合”关系。而“言语”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语言”和“言语”之间有着双重关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反过来,语言又制约着言语。区分语言和言语,为我们学习和研究语言找到了稳定的对象和最好的切入点,并且可以在语言规范之外,找到言语活动规律。 分清这对概念对于我们的汉语教学很有意义:我们重点教的是汉语的语言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从一些典型的言语作品中归纳出来的。学生有了相当的汉语言语作品的积累才能认识和掌握汉语的规律,掌握了汉语的语言规律之后还要把它转化成汉语的言语技能,掌握了言语技能,才能运用汉语表达思想、与人交际。 二、母语和第一语言 母语(Native language) ,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 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母语跟第一语言不一致的情况;双语(多语)第一语言的情况。 三、外语和第二语言 外语(foreign language) 和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 这两个术语在当今外语教学法文献中,一般都看作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加以区分。 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 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有时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 四、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 “习得” acquisition, 也有译作“获得”的。习得一般指幼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 “学习”(learning),也有人译成“学得”,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母语习得二语学习 无意识有意识 无正规讲授有教师专门讲授 无计划有计划 无教材有教材 自然环境课堂环境为主 无序输入有序输入 应用语言学 语言教学 汉语教学外语教学 汉语作为母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I. 题型:选择题&辨析题(辨析考的机率很少)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含义及其特点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从理论性质而言) b: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关系定义)c: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功能作用) d: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意识属性) e: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研究对象) 哲学的特点是: 一般性,最高的抽象性,普遍性,指导作用,阶级性(一般不强调)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㈠:区别 I:定义不同 a:哲学的含义是(同上) b:具体科学的含义是各门内容不同的,独立的学科(一般不考) II:特点不同 a:研究对象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b:原理的适用范围 哲学原理适用于一切领域;具体科学则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 III: 相互关系 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指导。 【2-B】世界观与方法论 I.定义不同 ⑴世界观;(又叫宇宙观)人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⑵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II:相互关系 ⑴世界观与方法论缺一都不能存在。 ⑵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⑶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2-C】哲学与世界观 I:定义不同 a:哲学的含义是(同上) b:世界观的含义是(同上) II: 特点不同 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理性认识) b: 世界观是非理论化、系统化的意识形式是感性认识。 III:联系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学科性质 1、学科定位 (1)对外汉语教学(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 ):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2)狭义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尤其是指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 (3)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 )的一个分支。 (4)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应“汉语走出去”国家战略提出的新名词,是狭义的对外汉语。 2、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1)教学: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1996《现代汉语词典》)。这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2)学科 A 、对外汉语的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对应学科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 B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一方面是理论研究,即对3门基础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建立本学科的理论范畴;另一方面要重点研究“教什么、如何学、怎么教”这三大问题,研究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事业 A 、加快孔子学院建设。(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B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师资培训全球网站,开发多媒体培训课件,提供在线培训辅导,通过网上网下、境外境内相结合的方式,大幅度提升师资培训规模和质量。二是将“对外汉语”提升为二级学科,支持高校建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硕士,并增加推荐免试招收硕士生名额,实行本科定向招生,将人才培养与使用直接挂钩。三是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对外汉语、外语、中文、教育等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资源、坚持向社会公开招聘志愿者教师,积极从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华侨中招募志愿者教师。四是在海外推行汉语师资能力考试、培训和认定,与国外相关机构联合培养海外教师,支持各国开设培养汉语师资的相关专业或课程,增强海外师资队伍自身发展后劲。五是重点建设若干个“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并选择一批中学和社会机构,建立“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师资教什么(教学内 容— 语言学) 如何学(习得理论和认知心理—心理学) 怎么教(教学理论 和方法— 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单选题 1、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属于: 朴素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主要组成部分直接理论来源 3、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是: 主观唯心主义 4、什么标志着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哲学范畴(A ) A 、运动 B 、静止 C 、时间 D 、空间 5、从哲学上看我国制定十二五计划的依据是: 现实的可能性 6、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7、下列活动中属于基本实践活动的是(C ) A 、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 B 、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活动 C 、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 8、生产力(人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的范畴是(B ) A 、人与社会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 、人与自然的社会关系 D 、人与劳动产品 9、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 ) A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0、一个资本家通过提高效率加强管理等方法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超额利润) 11、年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12、绝对地租的源泉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英法也正确)

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金融资本的概念是: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构成的资本形式 14、垄断利润的产生说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变化 15、下面属于可变资本的是(D) A、机器 B、厂房 D、劳动力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有(ABC)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 二者共同本质在于,都是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不是 3、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础 三、名词解释 1、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意识 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联系 联系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4、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5、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力劳动 四、简答题 1、内因和外因的定义及二者的关系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货币的职能包括哪些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

《林学概论》考试复习 母树林是以大量生产播种品质和遗传品质有一定程度改善的林木种子的林分。生物肥料是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对苗木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制成的肥料。 种子园是由优树的无性系或家系组建的,以大量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林。种子的休眠是指种子由于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种子不能立即发芽或发芽 良种采穗圃是为优良无性系造林提供插条和种根的采穗圃。困难的自然现象。种子休眠有强迫休眠和生理休眠2种类型。强迫休眠。由于得不到母树林改建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去劣疏伐。种子发芽时所需要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而不能立即发芽。生理休园址选择与规划设计,?年积温较高、有适度的降水、避免灾害性气候频发地区; 眠。种子成熟后,即使给予一般的温度、水分、氧气也不能很快发芽或发芽很少。造?地形要平缓、开阔、向阳、面积较大;?土壤要土层厚、肥力中等、透气排水好、 成生理休眠的原因很,如:?种皮构造?种胚状况?抑制物质多酸碱性适宜该树种、有灌溉条件等;?园址周围应该与同种其他林分有一定的花粉 苗圃常用肥料的种类其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3类隔离距离;?交通方便,有充足的季节性劳力来源。 在苗圃中常用的施肥方法有施基肥、种肥和追肥3种。追肥是基肥和种肥的补充。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无性系种子园营建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整地、确定栽植密度、 插穗生根的类型:?皮部生根。?愈合组织生。根合理配置无性系、繁殖材料准备(嫁接)和定植等。

影响插穗成活的主要原:因(1)内在因素。 ?树种的遗传性。?母树状况及枝条的良种采穗圃的建立,一个良种采穗圃通常为特定的林业生产单位(林场或苗圃)服年龄。?枝条部位和发育状况。?插穗长度与粗度。(2)外界条件。?土壤温度 ?务,面积大小要适当,一般为育苗面积的1,10左右。建圃用地条件一般与育苗地土壤湿度?土壤的通气条件。相同,要求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便于排灌,交通便利,劳力充足,通常 苗木质量的评定和表示方法:一般将苗木分成?、?和?级苗3个等级,?、?是合建在苗圃附近以方便繁殖材料供应。为便于管理和枝、根采集,圃地按品种或无性格苗,?级苗是不合格苗,进行分级时以地径为主要分级指标,苗高为次要指标。系分区,同一品种或无性系的植株集中种植在一小区内。采条母树的株行距以利于高床:指床面高出步道的苗床,优点,足排水良好,增加肥土层厚度,步道可用于种条生产和管理为准,树种间有所不同,一般在1 m×1 m内。采条母树的繁殖方式 侧方灌溉和排水,床面不易板结,能提高土壤温度,缺点是做床费工成本高。以埋根、扦插为主。为利于种条的大量生产,采条母树多培养成丛枝式树型,根据低床:指床面低于步道的苗床,优点是利于保持土壤水分,便于灌溉,但灌水后易使不同树种的生长特点,培养的树型也可以有所不同。 土壤后易使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灌溉方法:地面灌溉、喷灌、滴灌。种子成熟:当种胚成长发育成有胚根、胚芽、子叶、胚轴等部分,具有发芽能力时。容器育苗的意义和技术:1.提高造林成活率2.造林季节不受限制3.节省种子4.育苗周生理成熟:种胚发育到具有发芽能力时。 期短5.便于育苗全过程机械化。形态成熟:果实具有成熟时的正常大小和颜色,种皮变得坚硬致密,种子含水率降苗木出圃有哪几个环节,起苗、分级、产量统计和包装运输。低,内部营养物质转化为难溶状态时。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一、教学法流派的研究 1.什么是教学法流派 教学法体系:由教学理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具有自身的特点。包括: (1)理论基础(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 (2)教学目标 (3)教学原则 (4)教学内容 (5)教学过程 (6)教学方法和技巧 (7)教学手段 (8)教师与学生的作用 (9)评估方法 1.1教学途径类 较侧重于提供教学理念和原则,对具体教学方法、程序未明确规定。 1.2教学方法类 同时规定了教学步骤和教学技巧 2.三大教学法流派 2.1传统教学法(强调语言形式) (1)认知派(语法翻译法、认知法) (2)经验派(直接法、听说法) 2.2交际性教学法(强调语言功能和语言运用)

(1)语言派(功能—意念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2)内容派(内容型教学法) 2.3人本主义教学法(强调学生为中心) 团体语言学习法、暗示法 3.西方学者对教学法流派的分析模式 (1)教学理念、原则(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 (2)教学方法、设计(目的、活动、教师、大纲、教材、学生)(3)教学实践、步骤(步骤、活动、技巧) 4.对教学法研究的主要方面 (1)时代背景、地点、代表人物 (2)理论基础:语言学、心理学 (3)教学步骤 (4)主要特点(教学原则) (5)成就和不足 二、主要教学法流派分析 现代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

1.传统教学法 1.1语法翻译法(又称古典法)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刚,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1)时代背景 18世纪德国语言家奥伦多夫吧语法讲解与翻译练习结合起来,成为当时一种标准的课堂教学方法。 19世纪中叶,逐渐成为教现代语言的主要方法。 (2)理论基础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同源)、官能心理学(思维训练) (3)教学步骤 讲解语法词汇→翻译练习 →介绍课文(母语介绍课文、逐句翻译课文、朗读课文) →巩固课文(胡毅巩固课文、回答理解题) →测试检查(通过双语翻译测验检查) (4)主要特点 A.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用演绎法; B. 依靠母语,用母语教目的语,以翻译为主要教学手段和练习手段; C. 以理解书面语,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为目标; D. 重视课文教学,以文学名著典范语言为教学; E. 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5)成就 A. 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多选)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车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多选)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难点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 11外汉1 汪甜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毋庸置疑,任何语言作为第一语言或母语进行学习都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然而作为第二语言,尤其是汉语这一普遍被认为较为难学的语言作为第二语言,总会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就存在着许多难点。 当然,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老师们可能经常会告诉那些学习汉语的学生:不要认为汉语很难。任何事情一旦你觉得它很难,那么即使它很容易你也会存在心理障碍。当然,我承认从某些方面来讲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你可以告诉学生汉语没有法语中那么多的动词变位需要记,也没有德语那么多的阴、阳、中性单词需要区分,但是对于大部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在听过无数人陈述汉语是最难学的语言以后,已经形成了这一条件反射,这时候再让他们相信汉语不难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当他们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的汉语学习以后。 所以我们不能单单依靠学生自身的心里调节来解决问题,更要通过对于难点的梳理和讲解使学生彻底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接下来,我将就语音、字词和语法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中的教学难点并就其中的部分难点简单讲一下个人解决方案。 一.语音方面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声调、拼音和音变三个方面。声调方面的第一个问题是难以发出四声。汉语声调分为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四个调。而许多其他的语言,如英语、法语等语言来说,只有整个句子的句调,例如问句尾音上扬等,而不存在单个字词的声调。这就给许多母语没有声调的学习者带来巨大的困难,他们很难准确地发出四声调值。对于初学者的这种情况,可以用四声手势在上课进行声调练习的时候多加提醒。然而第二个问题就随之而来了,许多学习者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仍然会发不出调,当然,通常来说一、三、四声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最明显的是二声声调找不准基调,因为二声要求上扬,许多学习者容易感到困惑的是从哪里开始上扬。我对于这些学者采取的一个方法是用一声做比较,比如你想说“十”,你现在心里念一个一声的字,如“一”,然后再接上自己想说的,让他们连城“一十”,有了“一”做基调,就容易发出二声了。 拼音方面的第一个问题是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汉语里面的p、t、k、c、ch、q都是送气的,b、d、g、j、z、zh是不送气的。但是许多语言的送气与不送气规则存在略微差异,如果仅是这样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例如对于母语是英语的学习者讲到送气,可以用英语中的字母s举例。但是对于许多语言,就单个字母来说,根本就不存在送气这一说,例如法语中,p、t、k、c、q都是不送气的,所以对于法语为母语的学者,单讲一个字母送气就会比较困难,这也是许多法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经常把te发成de的原因。但是法语中一些字母组合是有送气音的,例如ch就与汉语拼音中的sh相当接近,可以通过举一些字母组合的送气音来引入到汉语单个字母的送气音。对于其他的语言,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进行尝试。第二个问题是前鼻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一)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一) 第一章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理解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节哲学的起源、对象、特点和功能 一.哲学的起源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类生活实践和思维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其形成的标志是人们理性理解和说明世界万物的“本原”的思想的产生,形成的根本条件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实证知识的大量积累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 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生产活动,一方面把人和自然界区别开来,造成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把人和人区别开来,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以生产资料占有为基础的社会交往关系。 二.哲学的对象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哲学的对象规定为“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 三.哲学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第一,哲学具有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第二,哲学是通过一定的概念和范畴系统把握对象的,这是由哲学是一种反思所决定的。 第三,哲学是远离物质基础的意识形态。 功能:第一,哲学最主要和最突出的功能就是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哲学的功能还表现在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武器。

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思维依赖于存在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思维不依赖于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某种精神实体,认为这种精神实体先于物质世界,先于人而独立存在。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于个人的主观感觉或意识。 三.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 哲学的党性是指:任何一种哲学不属于唯物主义,就属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是不存在的。 在哲学及其发展的历,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外,还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三大科学发现:细胞的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

林学概论复习题

一、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林学、林业、森林的定义?林学的研究对象?森林资源的主体?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影响森林类型及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森林分布的一般规律?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世界森林资源的类型?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森林类型?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手段?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温室效应?联合国减排二氧化碳的举措?碳源?碳汇?碳汇交易?植物分类的方法?自然分类法?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阶层系统?植物检索表的种类?植物界的基本类群?藻类植物的特征?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布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类型?总初级生产量?生物量?食物链及其类型?物质循环的类型?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良种?苗圃的类型?种子消毒常用试剂?种子催芽的概念?催芽的方法?苗床育苗方式?播前土壤处理方法?播种方法?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过程(阶段)?苗木越冬死亡的原因?苗木防寒措施?扦插生根的机理?扦插成活的关键?插穗生根的类型?嫁接方法?影响移植苗成活的关键因子?苗木假植的作用?种子品质包括?种批概念?净度?发芽率?种子休眠的类型?种子休眠的原因(课件)?种子贮藏方法及其条件?种子的成熟过程包括?生理成熟概念?采种方法?种子调制的概念?种子安全含水量?种子生活力鉴定方法?种子干燥方法?自然干燥方法包括?林木群体生长发育阶段?森林生产力概念?立地条件、立地质量?基准年龄?立地类型?森林的立地因子包括?立地分类?立地分类的基本单位?林种?森林按功能分几类?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适地适树的概念?林分结构概念?林分结构包括?林分密度?造林密度作用规律?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种植点配置方式?树种组成概念?混交林?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作用分?混交类型和混交方法有哪些?混交比例?造林整地方式?造林方法包括?影响苗木栽植成活的关键因子是?播种方法?分殖造林?分殖造林包括?林地抚育?森林抚育采伐的目的?森林虫害的类型?森林虫害的防治措施?植物病原物传播途径? 二、简述题 1.简述层积催芽的作用? 2.简述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外界因素?内部因素? 3.简述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 4.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 5.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6.混交林的特点?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真理及其检验标准)【圣才出品】

第13章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3.1 复习笔记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一、真理的本质和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是发展变化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真理的本质 真理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产物,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对真理本质的理解,取决于对认识活动中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的理解。 (1)前马克思主义时代的真理观 ①符合论,认为认识或观念的真理性在于其与对象相符合。 ②融贯论,认为一个命题是否为真,并不在于它是否同事实相符合,而取决于它在命题系统中是否与其他命题相一致或融贯,即无矛盾性。 ③工具论,认为“有用即真理”“真理即效用”,思想、概念、理论等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如果它们对于人们达到预期目的有用、能够使人们获得成功便是真理。 (2)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基础上,通过人的能动的反映活动实现,也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和深化。 ②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客观性。 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真理观上都必然承认和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坚持客观真理论。 c.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真理的一元性,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的一元性,是指真理的客观内容唯一。 d.真理又具有多样性,它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不同的理论形式来表达。 2.真理的具体性与全面性 (1)真理的具体性 ①真理的具体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脱离条件的抽象真理并不存在。 ②具体真理是一定条件下的真理,这并不否定真理的普遍性。任何真理都有普遍性,只是这种普遍性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普遍性。具体真理是包含着具体历史条件的丰富的普遍性。 (2)真理的全面性 真理的全面性是指对事物本质规定的综合,如实地反映事物的诸矛盾及其辩证关系。真理的全面性意味着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终极真理。作为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变化。 3.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林学概论》考试大纲

《林学概论》考试大纲 (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00分) 一、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马履一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林学概论》编制而成。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林木良种生产 1母树林的疏伐改建技术 母树林的概念。 1.1母树林的林分选择 1.2选留母树与疏伐改建技术 2林木种子园营建和管理技术 种子园的概念。 2.1种子园及其主要类别 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苗种子园的概念。 2.2园址选择与规划设计 2.3无性系种子园营建 种子园的营建、栽植密度的确定、无性系间的配置、苗木准备、整地与定植。 2.4种子园管理 3良种采穗圃 采穗圃、良种采穗圃的概念。 3.1良种采穗圃的建立 3.2良种采穗圃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 1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的理论基础 1.1林木结实间隔期与种子生产的关系 丰年(或大年)、欠年(或小年)、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概念。形成林木结实间隔期的主要原因、缩小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措施。 1.2种子成熟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种子成熟的概念。 1.2.1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的概念和特点。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1.2.2形态成熟 形态成熟的概念和特点。与种子采集和贮藏的关系。 1.2.3种子成熟的外部特征 1.3林木种实类型与种实调制 球果类、干果类、肉质果类。 1.4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 1.4.1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 树种特性与寿命(种皮结构、种子内含物、种子含水量)、种子成熟度和健康状况。 1.4.2影响种子生命力的环境因素 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通气条件、生物因子。 2林木种子采集、调制与贮藏技术 2.1种子采集技术 2.1.1制定采种期的原则 2.1.2采种方法 树上采集、地面收集和伐倒木上采集等方法的具体内容。 2.1.3种子登记 2.2林木种实调制技术 林木种实调制的概念。 2.2.1球果的脱粒 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加热干燥法的具体内容。 2.2.2干果类的调制 2.2.3肉质果类的调制 2.2.4净种及种粒分级 2.3种子贮藏技术 2.3.1干藏法 干藏的概念、普通干藏法和密封干藏法。 2.3.2湿藏法 湿藏的概念、湿藏方法。 第三章苗木培育 1苗木培育的理论基础 1.1苗圃土壤耕作的作用 1.2苗圃常用肥料种类与施肥的意义 施肥的概念。 1.2.1肥料的种类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学习资料

一、第二语言习得三大研究方法有什么不同? 1.主张通过不断地刺激——反应规则掌握学习第二语言;心理学上主张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刺激、反应、强化在心理学上的作用;语言学上主张结构主义,强调语言的结构;语言教学上多采用听说法,希望通过不断地操练结构让学生掌握第二语言。 2.强调学习者的内在因素,支持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认为人类有一个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须通过激发这种机制来学习语言;心理学上主张心灵学派;语言学上主张形式主义;认为教学的作用是间接的,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激发语言习得机制,并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重设参数; Eg:母语——桌子,参数重设为table 3.认为习得是学习者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心理学和语言学上倾向于认知派;在语言教学上提倡多元互动 二、学习和习得有哪些方面不同? 1.获得方式:习得是在自然语境中进行非正式语言交际得到语言知识;学习是经过正式的 讲解、模仿、操练、记忆而得到语言知识。 2.心理过程:习得是潜意识地自然获得;学习是有意识地掌握规律。 3.获得的知识类型:习得是隐性知识;学习是显性知识。 4.环境不同:习得一般是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下自然获得;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 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 5.学习效果: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效果一般都较好;学习花费时间一般较少,但学 习效果通常不佳; 6.对语言意义的重视度: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的主要注意 点在语言形式上,有意识的系统的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经常忽略了语言的意义。 三、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有什么不同? (一)Ellis主张社会语言学,认为区别在于方式和社会环境: 自然的SLA以交际的方式获得,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 有指导的SLA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通常在课堂环境中发生。 (二)Klein主张心理语言学,认为区别在于学习者的注意和动机: 自然的SLA的动机是本能要求,潜意识的,获得语言功能、意义、内容; 有指导的SLA的动机是目标明确的、有意识、计划、系统的,注意掌握语言形式规则。 四、母语与第一语言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联系:通常情况下,母语=第一语言 区别:非典型情况下,母语不是第一语言。 Eg: (1)父母皆华侨,孩子的母语为汉语,因父母想让孩子尽快融入当地环境,首先会接触当地语言,则孩子的第一语言为当地语言。 (2)父母来自不同的种族和国家,则孩子的母语为父母语,第一语言可能是父母语的任意一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