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尔集团物流信息系统介绍

海尔集团物流信息系统介绍

海尔集团物流信息系统介绍
海尔集团物流信息系统介绍

海尔集团物流信息系统介绍

2000 年4 月,是海尔物流发展史上重要的日子。正是从这时起,海尔物流开始设计实施基于协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经过6 个月的艰苦奋战,也就是当年10 月11 日,海尔物流后台的ERP 和前端电子商务平台BBP 正式上线运营。至此,海尔物流的后台E R P 系统已经覆盖了整个集团原材料的集中采购、原材料库存及立体仓库的管理,23 个事业部的生产计划、事业部生产线上工位的原材料配送、事业部成品管理,以及集成的财务业务等,均纳入了海尔集团的内部供应链管理。

海尔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海尔认为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与网络化。在企业内部,随着海尔集团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每天一条生产线就能生产几百种不同型号的产品,每日进出几千笔仓库业务,原有的物流操作模式无法适应大规模定置的制造模式,如果不搞物流的信息化,就无法实现信息的同步,也跟不上集团国际化发展的速度。在企业外部,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IT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质量与成本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之间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谁的供应链速度快,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没有信息化手段的支持,想要加快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海尔进行了业务流程再造,而海尔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也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幕。

海尔物流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做法

海尔的整个架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集合,让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海尔集团主要流程的分工:

——商流和海外推进本部分别负责国内和国外的产品销售;

——物流推进本部负责整个集团原材料的集中采购、原材料和成品的仓储和配送;

——资金流本部负责整个集团的财务;

——定单推进本部负责整个集团的产品制造;

——产品本部负责创造需求、产品的研发。

而物流贯穿于供应链的全过程,信息化推进涉及部门多,范围广,实施的难度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海尔物流是如何来推进信息化的建设呢?

1.选择成熟的信息化软件。

经过比较,海尔物流选择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SAP/R3 成熟的ERP 系统,而不是请软件公司根据海尔物流的现状开发,其主要目的是借助于成熟的先进的流程提升自己的管理水

平。经过走引进和开发相结合的路子,最终形成了适合海尔物流的ERP系统模式。系统共包括五大模块:MM(物料管理)、PP(制造与计划)、SD(销售与订单管理)、FI/CO(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成熟的软件让海尔物流能够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避免了很多企业按照现状开发定置的系统,只是将原有流程电化的弊端,使信息系统成为改进和优化业务流程的重要手段。

2.实施“一把手”工程。

海尔物流所有信息化的建设均是基于流程的优化和提高对客户的响应速度来进行的,所以涉及海尔物流内部与外部很多部门,有时打破旧的管理办法,推行新流程的阻力非常大。海尔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一直是部门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如E R P上线初期,BOM 与数据不准确是困扰系统正常运转的瓶颈,它牵扯到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与长期工作习惯的改变,物流推进本部部长发现问题后,亲自推动,制定出“五定送料”的管理模式,不但提高了系统的执行率,而且规范并提升了企业的基础管理(BOM 的准确率、现场管理),保证了信息系统作用的发挥。

3.全员参与、齐心协力。

由于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手工管理变为计算机管理,这对物流的基层工作者如保管员、司机、年纪较大的采购员等,均是挑战。在实施ERP 信息系统时,海尔物流开展了全员培训,并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了严格的技能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获得上岗证书。严格的要求掀起了全员学习计算机的热潮,有的职工白天没有时间,就自己购买计算机晚上在家中学习。物流信息中心也开通了内部培训的网站,详细介绍系统的基础知识,进行业务操作指导以及对操作疑难问题的解答等,从而保证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

海尔物流信息化带来的速度与效率

1. 信息化贯穿海尔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海尔集团内部实施了ERP 信息系统,建立了企业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将用户信息同步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以信息替代库存,零资金占用。

海尔每天生产发运的产品有上千个品种,约50000 台,每天接到客户订单约2000 个。ERP 系统与商流的CRM 系统无缝连接,同步将信息传递到销售、计划、仓库、采购部门,保证了所有部门同步以订单为中心开展工作,不仅大大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也大大加快了对客户的响应速度。

在企业外部,CRM 与BBP 平台搭建起企业与用户、企业与供应商沟通的桥梁。经销商、顾客通过访问海尔网站,根据模块化的设计,下达BtoB订单,定单数据直接进入后台的ERP

系统,并通过BBP 的采购平台,将采购定单下达给供应商,这使原来需要半个月才能处理完毕的工作几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

目前通过海尔的BBP 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收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及时补货,实现JIT 供货。供应商在网上还可接收图纸与技术资料,使技术资料的传递时间缩短了一半。通过网上招标竞价,使招标采购更加公平、公正,防止了暗箱操作;海尔与招商银行联合,与供应商实现在网上货款的支付,一方面付款及时率与准确率均达到100%,另一方面每年可节约供应商上千万元费用。海尔通过BBP 采购平台不但加快了整条供应链的反应速度,而且与供应商真正实现了双赢。

ERP 实施后,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孤岛”,使信息同步而集成,提高了信息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加快了对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如原来订单由客户下达传递到供应商需要10 天以上的时间,而且准确率低,实施ERP 后订单不但1 天内即可完成由客户--商流-- 工厂计划-- 仓库-- 采购-- 供应商的流转,而且准确率为100%;另外每笔收货,扫描系统能够自动检验采购订单,而财务在收货的同时自动生成入库凭证,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工作中解放出来,发挥出真正的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职能,而且效率与准确性大大提高。

海尔通过BBP 系统的上线,建立了与供应商之间基于因特网的业务和信息协同平台。该平台的意义在于通过它的业务协同功能,不仅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招投标,而且可以通过因特网将所有与供应商相关的物流管理业务信息,如采购计划、采购订单、库存信息、供应商供货清单、配额以及采购价格和计划交货时间等发布给供应商,使供应商可以足不出户就全面了解与自己相关的物流管理信息(根据采购计划备货,根据采购订单送货等等)。对于非业务信息的协同,S A P使用构架于B B P 采购平台上的信息中心为海尔与供应商之间进行沟通交互和反馈提供集成环境。信息中心利用浏览器和互联网作为中介整合了海尔过去通过纸张、传真、电话和电子邮件等手段才能完成的信息交互方式,实现了非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网上发布。

由于海尔物流管理系统的成功实施和不断完善,构建和理顺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为海尔集团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采购成本大幅降低,而且还减少了20 万平方米的仓库,库存资金周转天数从30 天降低到了10 天以下。

2. 信息化加速海尔物流实现“三个零”目标。

海尔物流信息化促进了海尔“三个零”目标的实现,给海尔带来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核心竞争力。“三个零”就是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零营运资本。

零距离——海尔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始终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以三个JIT 的速度加速

整条供应链响应速度,物流信息系统实施后,从客户的订单下达到交货的时间从原来的36 天以上降低到不足10 天,通过以最快的速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

零缺陷——通过信息化与物流技术的密切结合,使物流过程中的质量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零运营资本——海尔物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按订单采购,按单配送,并每日对异常信息进行跳闸控制,使原材料周转天数由30 天降低到10 天,加快了现金流速度,最终实现零运营资本。

信息化帮助海尔物流大踏步走向社会化

无疑,海尔集团推行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制造企业中是比较早的,成效也是比较显著的。更可贵的是,他们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把这一先进的管理做法积极推向社会,为更多的企业进行物流信息化服务。对此,海尔物流的目标是从制造业物流向物流服务业转移,海尔物流一成立便开始了在做好企业自身物流的同时,积极向集团外的业务拓展。

A. 社会化第三方采购——叫买又叫卖

海尔物流搭建起电子化的采购平台,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拥有庞大的国际化供应商信息库、先进的SCM 经验,构建起能够快速满足质量、成本、交货期的全方位供应关系,可以帮客户优化采购渠道,实现全新的电子化采购,使客户由策略采购转向采购决策电子化。海尔社会化第三方采购叫“买”又叫“卖”的模式,成为同行业及众多媒体追捧的焦点。

B. 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为客户提供增值

海尔第三方物流通过全球配送网络、先进的SAP/LES 可视的灵活的管理系统与优秀的运作能力,来提高对客户的响应速度和及时配送。海尔第三方物流将致力于向其他行业和单位提供全程物流服务,解决成本、响应速度的问题,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物流增值服务。目前,海尔已为40 多家跨国公司提供物流服务。

C. 第四方物流——进军咨询领域

海尔在不断拓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的同时开始涉足第四方服务咨询业。海尔物流通过自身的物流业务流程再造与发展,在开放的系统中拥有了巨大的资源,在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流程再造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IT 咨询队伍,可以为客户提供社会化产业拉动资源,可以帮助客户规划、实施和执行供应链的程序,并先后为制造业、航空业等提供物流增值服务。

海尔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使海尔具有了给客户提供仓储、运输、资源、成本、信息管理等增值服务的能力,随着信息化平台的逐步完善,海尔的物流链上的客户越来越多,海尔物流将提供给客户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与服务,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海尔物流

已逐步从原先的企业物流转向社会化物流,随着海尔社会化物流业务的不断拓展,海尔物流将真正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海尔集团的发展方向(已整理)

问题:如果你是张瑞敏,你认为海尔下一步应该重点发展什么产业? 海尔集团的发展过程 海尔集团公司的前身青岛冰箱厂是于1984年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成立的。1991年12月份,以青岛电冰箱厂为核心企业,以空调器厂、冷柜厂为紧密层企业,经过改制,组建了海尔集团公司。1993年国家发展资本市场,海尔集团抓住这个机遇,积极筹备冰箱公司上市,93年11月份海尔冰箱股票上市,募集资金3.69亿元,96年通过配股又募集资金1.43亿元,这些资金先后用于扩大冰箱产量及相关项目上,得到了最有效的运用。 海尔集团发展如此迅猛,完全得益于有效的资本运营模式,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了低成本的资本扩张,其中最显著的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股权融资,发行海尔冰箱股票,募

集社会资金;二是以无形资产兼并有形资产,进行兼并重组,实现高效率的规模扩张。 从青岛电冰箱总厂发展到现在,随着企业制度的完善,管理的深化,海尔集团在企业兼并及盘活资产方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8-1990年)主要是投入资金,全盘改造。青岛电冰箱总厂通过与德国利勃海尔合资,引进了先进技术,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第二阶段(1991-1994年)主要是投入资金,输入管理,扩大规模,提高水平。电冰箱总厂1991年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和青岛冷柜厂,通过投入资金,狠抓企业管理和海尔文化,依托海尔的品牌和服务网络,经济效益得到了可喜的提高,92年到96年,冷柜、空调的产量分别提高了4倍14倍。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此阶段的兼并方式主要是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以海尔名牌及OEC管理体系移值到被兼并企业中,转换机制,实现精神变物质。这一阶段

自营物流,海尔物流模式

2000年家电全行业亏损,有关专家认为没有解决好物流环节是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由于国内物流服务市场不完善,物流号称是制造企业最后的也是最有希望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环节。零库存、低损耗、及时准确送抵目的地,成了家电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国内家电企业从自身的发展战略出发,尝试组建物流公司。 海尔物流就是海尔集团顺应市场需求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成为家电行业自营物流的典型模式,也是近年来物流业界异军突起的一颗耀眼之星,其一举一动无不引起物流业的关注,其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物流觉醒第一人”。 海尔物流在当初的物流重组阶段,整合了集团内分散在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配送、成品仓储配送的职能,并率先提出了三个JI丁(Justintime)的管理,即JIT采购、Jj丁原材料配送、JIT成品分拨物流。通过他们,海尔物流形成了直接面对市场的、完整的以信息流支撑的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同步流程体系,获得了基于时间的竞争优势,以时间消灭空间,达到以最低的物流总成本向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价值服务。 在供应链管理阶段,海尔物流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流三网”的管理模式。海尔集团自1999年开始,进行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的运转。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定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海尔物流的信息化技术一直处于不断革新、改进的过程之中。建立ER尸系统是海尔实现高度信息化的第一步。在成功实施ER户系统的基础上,海尔建立了SRM(招标、供应商关系管理)、B2B(订单互动、库存协调)、扫描系统(收发货、投入产出、仓库管理、电子标签)、订价支持(订价方案的审批)、模具生命周期管理、新品网上流转(新品开发各个环节的控制)等信息系统,并使之与ER户系统连接起来。这样,用户的信息可同步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以信息替代库存,零资金占用。 在基础设施方面,以强大的网络技术为依托,自2002年开始逐渐推广条码扫描和日F 技术在物流中的使用,以解决成品物流过程中面临的准确率、实时性、高效性和问题可追溯性的要求。2003年海尔推广全程扫描后,物流业务的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发货的准确率达到100%,提高了客户的满意率。同年底,海尔物流开始进行先进先出索统闸口的试点,并于2004年初在全国42个配送中心进行推广,全面实行严格的先进先出管理,加快了库存的周转效率。 好的企业满足需求,伟大的企业创造市场。海尔物流在拥有了三个JIT的速度、一流三网的资源和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在不断完善内部业务运作的同时,积极发展品牌集群和社会化物流业务:其一是品牌集群,打造搭建一条完整的家电产业链。其二是构建社会化的采购平台。海尔目前在全球有10个工业园,3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这些工厂的采购全部通过统一的采购平台进行,全球资源统一管理、统一配置,一方面实现了采购资源最大的共享,另一方面全球工厂的规模优势增强了海尔采购的成本优势。 海尔通过整合全球化的采购资源,建立起双赢的供应链,多产业的积聚促成一条完整的家电产业链,极大地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建立起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使海尔的供应商由原来的2200多家优化至不到800家,而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却上升至82.5,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五分之一已成为海尔的合作伙伴。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2003年,海尔物流在发展企业物流的同时,成功地向物流企业进行了转变,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目海尔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正迅速拓展至l丁业、食品业、制业等多个行业,并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在不断拓展第方物流业务的同时,海尔开始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同第方物流相比,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内容更多,覆盖的地区更,更能开拓新的

海尔物流执行系统

HLES-WMS物流执行系统仓库管理应用软件--产品架构 海尔HLES-WMS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ERP系统实现数据交换,既能够管理单一仓库,也满足管理多个仓库的需要,既可以连接条码数据采集器,也可以独立运行。 返回 -> HLES-WMS物流执行系统仓库管理应用软件--产品功能 一个灵活的供应链不仅仅是简单的将货物从点A移动到点B,更应该能够轻松处理HLES产品功能 HLES-WMS提供功能丰富的解决方案,使你的仓库流程自动、顺畅,准确。从入库站台到出库站台,HLES-WMS 跟踪收货、发货、库内移动等每个动作,使效率及准确率最大化,时刻掌握库存信息。 交叉转运 循环盘点 报表查询 库存转移 单位转换 实物库存 灵活分拣托盘跟踪 出库备货 出库备货 RF便携终端应用 便携式条码打印机 序列号跟踪 补货提示

系统引导分拣&出库 实时通讯 自动校验 ERP 接口 体积估量 BOM 管理 交叉转运 在处理仓库入库或出库作业时,HLES-WMS 检查未完成的出库任务,并自动与正在执行的入库订单对比。如果发现同种物料在收发货任务中都存在,HLES-WMS 会指示操作员从收货区域移动相应数量的物料到发货区,节省发货装运时间。 循环盘点 在一定周期内盘点物料的库存,也就是循环盘点,是HLES-WMS 提供的标准功能。规范完善的盘点制度可以保证每次盘点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因盘点造成业务暂停,造成损失及产生高额盘点费用。循环盘点作为例行业务,每次可用于检查一组物料,也可以检查任一物料或是一段时间内的出入库记录。HLES-WMS 记录最后一次盘点的结果(或者是实物库存),作为系统的最终库存。 报表查询 HLES-WMS 每个功能模块都提供仓库作业人信息查询的功能,包括便携式数据采集终端。通常情况下,一个保管员想查询某种物料的位置,或是想查看未处理订单列表,HLES-WMS 提供灵活的功能设置来得到这些数据。 库存转移 HLES -WMS 提供的智能化库存转移功能,可以协助仓库作业人将同种物料放置到同一仓位或相邻区域。当使用RF 终端处理库存转移业务时,HLES-WMS 会生成一个同种物料的仓库位置报表,并提示此类物料在仓 库内的可用空间,或其他空仓位。 单位转换 HLES-WMS 支持多形式的单位转换功能,主要应用于特定物料。这种功能允许同一物料采 用不同的存储单位。例如物料从批量存储区转移到出库拣选区。当批量存放的物料的存放 单位为“箱”等容器类单位,出库拣选区的物料是以“件”等为单位时,HLES-WMS 可实 现两种单位的自动转换。 实物库存 HLES-WMS 支持实物库存盘点。进行实物盘点时,作业者检查存储区域的全部物料。系统 校核录入的仓位库存。如果出现差异,系统会要求作业者确认差异。 灵活分拣 HLES-WMS 的订单优先管理功能,让仓库经理高效处理大量订单。订单可以按照执行人、订单日期、订单范围或是客户等条件选择处理。一但一批订单被选定,它们就可以分配给特定的分拣工优先处理(使用RF 便携终端)。 系统引导分拣&出库 为了提高仓库或者配送中心的操作效率,HLES-WMS 可以按照用户自定义的策略,对仓库作业人的分拣或出库进行提示。例如,当策略被定义为先进先出(FIFO )时,HLES-WMS 提示作业者按物料入库时间的先后顺序,从有足够库存的仓位进行分拣。同样,在出库作业中,HLES-WMS 可提示仓库作业人从哪个位置的物料

海尔信息化案例分析

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报告 分析对象:海尔集团 班级:信息121班 学号:19112110 姓名:杨韵寒

目录: 一、海尔集团简介 (1) 二、案例来源 2.1案例一 (1) 2.2案例二 (2) 2.3案例三 (3) 2.4案例四 (4) 2.5案例五 (5) 三、近期资讯 3.1资讯一 (6) 3.2资讯二 (6) 3.3资讯三 (6) 3.4资讯四 (6) 3.5资讯五 (6) 3.6资讯六 (7) 四、分析总结 4.1海尔在信息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7) 4.2威胁和劣势 (8) 4.3总结 (8) 五、本学期收获 (8)

海尔信息化案例分析报告 信息121班 19112110 杨韵寒 一、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整套家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虚实融合通路商。 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5大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集团援建了164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 二、案例来源 2.1案例一: 海尔信息化:三个阶段上三个台阶 信息来源:豆丁网 https://www.doczj.com/doc/79598063.html,/p-736679705.html 海尔的信息化建设从最初起步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基础应用、总体构架和优化调整三个发展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会根据当时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个阶段是基础应用阶段:企业自发地提出了信息化应用的需求,搭建海尔集团的骨干网络和基础的办公应用,主要代表是构建的基础网络和OA应用。从1997年到现在,海尔集团已经构建了千兆为骨干的企业内部网,覆盖40多个销售公司和30个电话中心,实现数据、视频、IP电话三网合一。 第二个阶段是总体构架阶段:进入WTO之后,由于在中国市场上国际化竞争对手的大量进入,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挑战,海尔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同时改造海尔集团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从1998~2003年,海尔内部进行了40多次结构调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业务流程再造的最佳模式。为了适合集团的战略发展需求,突出了流程再造成果,加速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海尔集团系统地设计和建立了信息化应用框架和系统,配合业务管理的需求,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建成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以信息流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业务应用平台,使海尔的供应链运行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2000年,海尔成为国内首家企业发布和建立B2C电子商务平台,并实现网上支付。 (2)建立全球领先的网上协同交易平台(B2B):2000-2001年,建立了海尔集团的电子协同商务平台,2005年1-4月份实现网上交易250亿元。 (3)集成的同步供应链管理平台:2000年,在集团范围内实施了销售、生产、采购、仓储、财务与成本等应用。 (4)生产的跟踪与控制:2000-2004年,在集团各产品事业部实施了MES全程跟踪生产质量。 (5)一站到位的顾客服务系统:从1998-2005年分四期,构建了集中的海尔顾客服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覆盖全国超过500个坐席的呼叫中心、超过10000个服务网点和全国

海尔集团使用物流信息技术案例浅析

海尔集团使用物流信息技术案例浅析 作者:班级:113101 姓名:任艳荣学号:111307 前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海尔集团作为一个大型的家电、电器购物网站在物流方面应该更具有它独特之处。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管理的基础,海尔集团在使用物流信息技术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我国家电物流的主要运作模式 1.自营物流 2.家电企业剥离物流业务,组建专业物流公司 3.家电企业与物流服务商共同组建家电物流平台 4.全面外包物流业务 海尔集团简介:公司1984年创立于青岛。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 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2012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631亿元,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7万多名员工,海尔的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5大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集团援建了164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 海尔集团持有多个与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品牌。其中,按品牌统计,海尔已连续四年蝉联全球销量最大的家用电器品牌。在互联网时代,海尔打造开放式的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品牌和市场拓展,截止2011年,累计申报12318项技术专利,或授权专利8350项;累计提报77项国际标准提案,其中27项已经发布实施,是中国申请专利和提报国际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在全球白色家电领域,海尔正在成长为行业的引领者和规则的制定者。 海尔实网即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覆盖全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和农村市场,海尔在全国建设了7600多家县级专卖店,2.6万个乡镇专卖店,19万个村级联络站,可以保证农民不出村知道家电下乡,不出镇买到下乡产品;海尔在全国建立90余个物流配送中心,2000多个二级配送站,可以保障24小时之内配送到县,48小时之内配送到镇,实现即需即送、送装一体化;海尔在全国共布局17000多家服务商,其中在一、二级市场建立了3000多家服务商,三级市场建立了4000多家服务商,四级市场建立1万多家乡镇服务站,可以保障随叫随到,为用户提供及时上门、一次就好的成套精致服务。海尔的虚实网融合的优势保障了

海尔集团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6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 “海尔”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CEO简介 张瑞敏男汉族 1949年1月5日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高级经济师。 1995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1984年,张瑞敏由青岛市原家电公司副经理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他确立了“名牌战略”,带领员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创造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中国到国际的发展奇迹。25年来,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8年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 一、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 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二、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 特征: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 年只有冰箱,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三、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 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Haier 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四、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 特征: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01 有生于无——海尔的文化观 02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 03 先谋事,后谋利——海尔的战略观 04 企业如同斜坡上的球——海尔的日清日高OEC管理法 05 市场无处不在,人人都有市场——海尔的市场链 06 品牌是帆,用户为师——海尔的品牌营销 07 企业生存的土壤是用户——海尔的服务观 08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国际化的海尔 09 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海尔的管理之道 10 真诚到永远——海尔的形象 海尔产品

海尔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毕业论文(设计) 海尔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姓 名 : 黄惠婷 专 业 : 物流管理 班 级 : 09高职物流一班 指导教师 : 郑月琴 学 号 : 09620505060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2012年03月25日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https://www.doczj.com/doc/79598063.html,

目录 一、前言 (一)我国市场环境 (1) (二)我国家电企业的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三) 我国家电企业主要的物流运作模式 (1) 二、海尔物流的运作模式分析 (一)海尔的物流运作模式 (2) (二) 海尔的物流的利弊分析 (3) (三)海尔的物流未来发展和目标 (5) 三、改进海尔物流运作模式的建议 (一)转变经营观念、提高服务水平 (5) (二)改变传统的运输和车辆调配管理制度 (6) (三)根据产品的不同特征组织物行为 (6) (四)大力发展新型配送服务 (6) (五)加强对物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6) 四、海尔物流对我国家电企业的启示 (6) (一)物流再造要充分考虑自身条件 (6) (二)物流改革首先应当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6) (三)重视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 (7) (四)以供应链管理思想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7) 五、小结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分析海尔物流管理的运作模式 摘要: 近年来,伴随家电行业领域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另一利润源泉——物流领域竞争。如何有效地加强物流管理,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是自营还是外包,众多家电企业纷纷寻求适合自身的物流运作模式。而海尔物流在此期间一枝独秀,成为中国物流业界关注的亮点。文章通过对海尔物流的分析,指出了其在运作过程中的优势和缺陷,从而得到海尔物流对我国家电企业在物流运作模式选择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家电企业物流海尔运作模式 一、前言 (一)我国家电企业的市场环境 中国家电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通过自主研发、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家电工业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中国家电业已形成了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家电行业的整体结构,已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初期繁多而松散的企业结构向大型企业集团迈进,形成了一批能够主导市场,具有知名品牌和较高营销水平的家电企业集团。海尔、新飞、美菱的电冰箱,海尔、小天鹅、荣事达的洗衣机,海尔、春兰、格力、美的的空调器,格兰仕的微波炉产量都超过百万台,规模达到了世界水平。行业基本上形成了规模经济,并已开始进入产业升级的结构整合阶段。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兼并、多元化经营,其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不少企业已从单一的产品扩大到多品种。白色家电和黑色家电有交叉也有结合,许多综合型大公司正在发展形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出海尔、长虹、TCL、春兰、美的、海信、康佳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实力的企业,中国家电业成为国内最为成熟的产业。 (二)我国家电企业的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我国目前的家电行业竞争中,"价格战"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无论是商业资本还是产业资本都在寻求靠压缩成本来度日的新途径。中永通泰"九虎

海尔集团公司_中标190925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海尔集团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25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中标/投标数量、中标/投标情况、中标/投标行业分布、参与投标 的甲方排名、合作甲方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海尔集团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70200163562681G 工商注册号:370200018065179组织机构代码:163562681 法定代表人:张瑞敏成立日期:1980-03-24 企业类型:股份制经营状态:在业 注册资本:31118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青岛市高科技工业园海尔路(海尔工业园内) 营业期限:1980-03-24 至 / 营业范围:家用电器、电子产品、通讯器材、电子计算机及配件、普通机械、厨房用具、工业用机器人制造;国内商业(国家危禁专营专控商品除外)批发、零售;进出口业务(详见外贸企业审定证书);经济技术咨询;技术成果的研发及转让;自有房屋出租。(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中标/投标数量 企业中标/投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2.2 中标/投标情况(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5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2.3 中标/投标行业分布(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5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2.4 参与投标的甲方前五名(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5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2.5 合作甲方前五名(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25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三、股东及出资信息 序号股东持股比例认缴出资额 100100.00%31118万 四、风险信息 4.1 经营异常() 截止2019年9月25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4.2 股权出资() 截止2019年9月25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4.3 动产抵押() 截止2019年9月25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4.4 税务信息() 截止2019年9月25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关于海尔的物流配送优化研究

关于海尔的物流配送优化研究 摘要:配送是物流系统的中心环节,其包括货物的运输和配装。物流中心采用合理的配载方式,不仅提高货物的装载效率和容积的利用效率,而且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软件系统发展不完善,物流中心在货物配装环节还停留在依靠实际操作和人工判断的配装方式上,此种原始的配装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不利于产品的运输和配送。海尔物流作为起步较早的物流公司,并探求出“一流三网”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家电生产、销售企业物流配送的典范,而且在整个物流行业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本文从物流的概念出发,介绍海尔公司和海尔物流的配装现状,并且深入到xx中心内部,找出骑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重复装载频率较高、车辆配载空间的利用效率较低、分拣货物不合理的问题,并且根据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从降低重复装载频率、提高车辆空间利用效率、加强对分拣货物的管理来优化物流配送措施,旨在全面提高海尔公司的物流配送水平。 关键词:物流配送;配送中心;配载;装载 引言 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不仅实现了短时间内产品的快速移动的功能,而且还是企业降低物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方式。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企业从传统的送货方式向配送方式发展,主要是个体配送受到时间、车辆负载量等多方面的限制,缺少竞争优势,而第三方物流公司在配送时,可以收集大量的配送产品,按照客户的需求配送到制定的地点。物流在配送的过程中需要从货物的种类、包装、大小、形状等多个方面出发,既要保证运载的效率,而且还要保证运载的质量,进而保证配送服务的质量,所以在货物配送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来选择不同的车辆型号和货物的摆放方式,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运输效率和车辆容积的需求,不仅降低运输成本,并且达到快速配送的目的。 1 海尔物流配送相关知识简介 1.1 物流的概念 物流就是将产品从供应地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向需求地移动的过程。在物品发生移动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运输、存储、采购、包装、搬卸、信息除了等多个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_海尔公司的信息化1.doc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_海尔公司的信息化 1 海尔公司信息化案例分析报告 小组介绍 1.小组成员 组长: 组员: 2.小组分工 PPT制作:PPT演示: 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 案例分析报告: 讲稿制作: 准备过程 1.案例讨论 (1).第一次讨论在4月30日进行。该次讨论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第一点是进行分工,以保证整个准备工作顺利。第二点是对整个PPT的结构以及所要讨论的两个问题尽心初步的判

断,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我们将整个PPT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简介海尔以及对案例的分 析。第二部分是海尔的价值链及应用的信息技术。第三部分是斜坡球体论。 第四部分是对小组的介绍。 ②根据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我们都同意第一个问题就用价值链模型。 然后主要是讨论该企业的价值链到底是什么。 ③在这次会议结束之前,我们明确了各自回去后需要做些什么。从而 对下次的讨论内容作初步的准备,方便下次会议的进行。 (2)第二次讨论在5月2日进行。本次讨论解决了两方面的问题。 ①首先承接上次的价值链模型进行细致讨论,对价值链模型的具体内 容以及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的部分进行填充分析。 ②第二部分则是决定在案例分析那部分内容中运用SWOT 模型。并通 过讨论列出SWOT模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然

后根据案例的内容以及我们收集的关于海尔的资料讨论出海尔相关的ST,OS,WT,WO策略。 (3)第三次讨论我们主要是对该案例的第二个问题斜坡球体轮进行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我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首先大家先用10分钟对收集到的斜坡球体论以及案例中的的相关部分进行阅读。 b.阅读后大家依次谈论谈论自己对斜坡球体论中的止动力,动力,中心,手段,名牌的理解。 c.对大家的理解进行整理,然后统一意见。 d.从案例中找寻在这五方面运用信息技术的例子,然后对其相应的归类。 e.组织语言描述信息技术如何支持斜坡球体论的。 (4)第四次讨论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讨论,该次讨论我们主要进行了三项主要任务,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准备好了星期一的案例分析。 a.首先,大家对制作的PPT,WORD报告,讲稿进行评审并加以完善。 b.其次,我们小组进行模拟课堂演示,从而控制时间。并提出演讲中 出现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海尔物流整体解决方案

海尔整体物流方案 (草案) 整体物流方案是在海尔各事业部物流横向整合之后,对海尔物流系统进行的整体设计,重新规划海尔的物流系统,包括集团内部物流组织格局的调整,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化,现代化物流技术的应用,重点对海尔整条物流链(Total Logistics Chain)纵向集成,发挥整体物流之规模优势,并把“供应链”的合作思想和“市场链”的优化机制融会于海尔物流体系中,真正地发掘集团的“第三利润源泉”,让海尔集团经济体系中的“黑暗大陆”浮出水面。 海尔整体物流系统 企业整体物流系统是应用整体系统的方法对实体供给和实体分配,包括市场预测、物料需求、采购、原料供应、货物运输、存货控制、仓储、搬运、包装、顾客服务及物流信息在内的活动予以综合管理,以适当的成本(Right Cost)、在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适当的地点(Right Place)向适当的顾客(Right Customer)提供适当数量(Right Quantity)与适当品质(Right Quality)的适当产品(Right Product),达到提高顾客服务,降低成本,增进企业利润之目的。 一、海尔整体物流系统规划 根据生产企业整体物流之结构,海尔物流系统规划为: (一)物流运作系统 1、原料供应物流(Physical Supply) 2、成品转移物流(Internal Inventory Transfer) 3、销售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 (二)物流协调系统 1、产品市场预测(Product-Market Forecasting) 2、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 3、订单处理(Order Processing) 4、营运规划(Operational Planning) 结构功能图如下: ,各●部门间订单作业流程图如下:

海尔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财经大学 2013—20014 学年第2 学期 固定收益证券课程论文(封面) 校区仙林专业年级金融11级 班级1105 学号1303110212 姓名李茜得分 目的:通过本课程论文,考察学生对债券发行的基本要求、基本材料和基本流程的了解,对债券定价、风险测度以及组合管理基本技术的掌握。 内容:选取一家上市公司,为其设计发行一支的公司债券并研究相关问题。 要求: 1、自由选取一家上市公司,不得雷同。 2、简要介绍公司基本概况和发展目标,详细分析公司的财务现状,论述发债的必要性。 3、为该债券编制招标发行说明书等发行材料。 4、下载6月中旬某日国债收益率曲线,据此构造利率期限结构并确定该债券的发行价格。 5、对债券的风险进行评估,计算债券的久期和凸度等。 6、结构清楚、内容翔实、语言通顺、计算正确。 7、完成论文后以此页为封面沿左侧装订。

海尔集团有限公司 一、海尔集团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一)企业简介 海尔集团于1984年创办,其总部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现时为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龙头之一。其产品销售予全球超过100个国家。二零零九年十月,在《财富》杂志发布的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排行榜中,海尔位居榜首。 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1169)为青岛海尔集团旗下一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之附属公司。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目前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以「海尔」为品牌名称之洗衣机及热水器。本公司由2010年第二季开始发展渠道综合服务业务,通过日日顺与全国第三四级市场建立渠道分销网点,成为中国三四级市场领先渠道综合服务商。海尔电器于2011年11月30获纳入MSCI全球标准指数(MSCI中国指数),充分显示投资者对公司作为中国白色家电制造及渠道综合服务行业领先企业的认同。 本公司之控股股东青岛海尔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00690.SH)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二)企业发展目标 1. 企业愿景和使命 海尔创业于1984年,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28年来,海尔始终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标,一路创业创新,历经名牌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四个发展阶段,2012年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海尔目前已发展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海尔的愿景和使命是致力于成为行业主导,用户首选的第一竞争力的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海尔通过建立人单合一双赢的自主经营体模式,对内,打造节点闭环的动态网状组织,对外,构筑开放的平台,成为全球白电行业领先者和规则制定者,全流程用户体验驱动的虚实网融合领先者,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级品牌。 “海尔之道”即创新之道,其内涵是:打造产生一流人才的机制和平台,由此持续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形成人单合一的双赢

海尔一流三网物流模式

海尔一流三网物流模式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海尔独特的现代物流 海尔的物流改革是一种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通过对观念的再造与机制的再造,构筑起海尔的核心竞争能力。? 海尔物流管理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一流三网”? 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需的物资,也就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 目前,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品种达7000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26万余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海尔物流自整合以来,呆滞物资降低了%,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海尔国际物流中心货区面积7200平方米,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于普通平面仓库的30万平方米。同样的工作,海尔物流中心只有10个叉车司机,而一般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上百人。? 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海尔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供应商由原来的2336家优化至840家,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达到74%,从而建立起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GE、爱默生、巴斯夫、DOW等世界500强企业都已成为海尔的供应商,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不仅如此,海尔通过实施并行工程,更有一批国际化大公司已经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不但保证了海尔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还使开发的速度大大加快。另外,海尔对外实施日付款制度,对供货商付款及时率达到100%,这在国内,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到,从而杜绝了“三角债”的出现。? JIT的速度实现同步流程? 由于物流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支持,海尔物流通过3个JIT,即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 目前通过海尔的BBP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受订单,使下达订单的周期从原来的7天以上缩短为1小时内,而且准确率达100%。除下达订单外,供应商还能通过网上查询库存、配额、价格等信息,实现及时补货,实现JIT采购。?

海尔供应链管理案例

海尔的供应链管理 一、企业背景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为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6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已经达到25.5%,依然保持份额第一。在小家电市场上海尔表现稳健,以16%的市场份额蝉联小家电市场冠军。 海尔每月接到6万个销售订单。的产品每天要通过全球5.8万个营销网点,销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月采购26万种物料、制造1万多种产品,全球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多达800多家。 从生产规模看,海尔现有生产的产品达 13,000多个产品品种,平均每天开发1.3个新产品。海尔一年的资金运作进出达1000亿元,平均每天需做2.76亿元结算,1800多笔账。随着业务的全球化扩展,海尔集团在全球拥有15个设计中心和3000多名海外经理人。 如此庞大的业务体系,依靠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架构或者矩阵式模式,很难维持正常运转,业务流程重组势在必行。 海尔的“OEC 、市场链、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海尔“人单合一”发展模式为解决全球商业的库存和逾期应收提供创新思维,被国际管理界誉为“号准全球商业脉搏”的管理模式。 二、解决方案 1998 年,海尔公司开始为满足每位客户的需求而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从而迈出了向国际化目标前进的步伐。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确立了适当的合作战略,并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采取了重要的措施。 通过对备选方案进行全面分析之后,海尔集团最终选择了 mySAP供应链管理 (mySAP SCM) 和相关的mySAP Business Suite解决方案。海尔集团息技术

海尔集团发展史

“海尔集团”的发展史

一、海尔集团初始成立 中国海尔创立于1984年,经过30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家电第一品牌。海尔秉承锐意进取的海尔文化,不拘泥于现有的家电行业的产品与服务形式,在工作中不断求新求变,积极拓展业务新领域,开辟现代生活解决方案的新思路、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引领现代生活方式的新潮流,以创新独到的方式全面优化生活和环境质量。 (一)、集团前身 海尔集团总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其前身是隶属于青岛二轻局家电公司的青岛电冰箱总厂。1984年,该厂有员工820人,年生产电冰箱740台,销售收入348万元,固定资产500万元,年亏损额14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200元,出口为零。 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前身是1955年组织起来的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9年,随国民经济的改组和调整,过渡为合作工厂——青岛电机厂(后改名为东风电机厂),主要生产交直流电动机、电葫芦。在研制成功民用吹风机、小台风扇后跨入家电行业。1979年先后研制出单缸洗衣机和滚筒洗衣机。为此,在1980年3月经青岛市二轻局批准,青岛东风电机厂、青岛工具四厂合并成立青岛日用电器厂。1979-1983年,青岛日用电器厂共生产了“白鹤”牌洗衣机5.8万多台。1983年,产品因质量问题被淘汰。此时企业基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传统、盲目、粗放式的生产和经营。 1983年10月,根据部、省、市的指示精神,青岛日用电器厂着手进行电冰箱生产技术方面的国内市场考察和生产的准备工作。1984年1月1日,经青岛市经委的批准,企业正式启用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名称。在对市场考察的基础之上,企业决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与德国利勃海尔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电冰箱制造技术合同。合同于1984年9月12日生效,青岛电冰箱总厂成为由轻工部批准的我国最后一批电冰箱定点生产企业。1984年企业面临的环境是,全国生产电冰箱的厂家已有近100家,国外产品蜂拥而入,各种牌号的电冰箱充斥市场,其中不乏有“部优”“省优”产品,竞争十分激烈。青岛电冰箱总厂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海尔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海尔物流运作模式分析 作者:&&& 指导老师:&&& 摘要:近年来,伴随家电行业领域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利润源泉——物流领域竞争。如何有效地加强物流管理,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是自营还是外包,众多家电企业纷纷寻求适合自身的物流运作模式。而海尔物流在此期间一枝独秀,成为中国物流业界关注的亮点。文章通过对海尔物流的分析,指出了其在运作过程中的优势和缺陷,从而得到海尔物流对我国家电企业在物流运作模式选择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家电行业;物流;海尔;运作模式 一、前言 (一)家电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1.家电业及家电物流的概念 所谓家电业,意思指生产家用电器并且与其他企业群体相区别的一类企业的总称。世界家电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亚洲和和西欧,全球83%的家电产品由这三个地区生产。目前,中国家电业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制造体系,从最初引进和购买技术、直接引进生产线到现在形成海尔、格力、美的、海信、长虹等一大批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中国民族家电企业集团,充分显示了我国家电企业的实力。但是由于受到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家电行业受到外部需求大幅萎缩因素的影响,短期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但总体来看,长期不断走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然存在很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而家电物流,就是由物流公司针对这些家电企业提供的,并且提供能够满足其生产、销售和长期发展等要求的物流服务。 2.家电物流的特点 与其他物流相比,家电物流具有本身的特点: (1)物流供应商有提供全国性服务的能力。我国大中城市家庭拥有率已超过95%,有个别城市达到99%,城市需求趋于饱和,而农村的普及率很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论海尔的管理信息系统

摘要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海尔集团一直都以非凡的管理系统和超群的企业文化走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器行业的前沿,而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与世界接轨的海尔集团当然也少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辅助。“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海尔集团“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创新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所以本文将展示海尔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增进对海尔集团的了解。 【关键字】: 管理信息系统、海尔集团、世界化、成功运营

Summar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haier group has been to speci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outstanding enterprise culture walk in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the forefront of the industry, and along with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anagement of an increasing depth and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en gradually implemented technically mature, connecting with the world of haier group of course also withou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upport. "Use informationization to promote industrialization" is a very practical research subject, the haier group "implementation by the market as a link to a chain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innovation enterpris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uccessful experience gave us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So this paper will show haier'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haier group. [Keywords] : management operating system、Haier Group、Welten、 Successful oper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