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历史文化探究

洛阳历史文化探究

洛阳历史文化探究
洛阳历史文化探究

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

---以洛阳文化与经济互利为例

姓名:余婉婉学号:20105081250

单位: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

指导老师:潘晓芳职称:讲师

摘要: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创造活力的见证。它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是先辈们赐予我们的精神食粮。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了21世纪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对于现在城市,如何充分认识我们的历史文明,如何充分利用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以后促进经济发展,招商业先机的重大任务。而有着4000年建城史,1500年建都史的古都洛阳,为洛阳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挖掘洛阳的文化遗产资源,把无形资源有形化,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成为当前洛阳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历史为你化资源;深度挖掘;经济曾长点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epth of resources "mining"

Abstract: heavy history and cultur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and creativity of the witness.The ancients left us a huge amount of material wealth;Is also the fathers give us food for thought.No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ultural industries becom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of the 21st century economy, which cities now, how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our civilization, how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ou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current and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major tasks in business opportunities.And has a 4,000-year history of the city and 1500 found a history of the ancient capital of Luoyang, Luoyang left a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how to tap the Luoyang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tangible intangible resources, so that it works best,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priority of Luoyang City.

Key words: history of resource for you;Deep mining;Economy has long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社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随之人们的消费注意也将发生转移,由之前的关注物质享受转移到精神需求上来,进而文化产业的形成成为了必然。文化产业成为了21世纪新的经济曾长点,也成为全球GDP的强大增长源,刺激了人们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创造大量新的商机,满足人们丰富心理-精神生活渴望。文化产业链条对相关企业和产业形成带动效应,把创新技术,营销环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独立的文化价值逐渐转变为广阔市场的商业价值。诚然,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洛阳人民如何将人类遗产资源产业化,使其创造更多商业价值,进而探寻洛阳经济发展新道路,使洛阳加快崛起只关重要

1 洛阳历史的内容

洛阳历史文化丰富多样,承载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历史沉淀,洛阳文化具有充分的厚重性有保留了完美的历史性,是华夏文明记载历史的活化石,洛阳历史文化多样性体现在,历史文化悠久,沉淀深厚是历史的明信片,是未来的通行证。

1.1内容的厚重性

洛阳是我们中原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中国古代伏羲、女娲、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起,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所以古都洛阳史称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使洛阳以浓厚的历史底蕴享誉世界。

1.2 内容的多样性

洛阳作为历史上十三个王朝的都城,这里曾孕育并主宰着灿烂的华夏文化。这里有孤独的风骨,牡丹花的神韵,这里是看进行帅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国色天香的牡丹之城,这里有丰富的认为景观,其中龙门石窟使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墓群,此外还有二程墓、白园、关林等等风格不同,景色秀丽,畅游其间,使人乐而忘迁。

2 对洛阳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

洛阳的历史遗留丰富多彩,洛阳的华夏文明历史悠久“双手一摸春秋文化,双脚一踩秦砖汉瓦”,处处都是宝,拂尘能见金,使一座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的文化资源大宝藏。由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取之不尽见之不竭,开发利用这些宝贵资源,

2.1洛阳历史文化的价值

2.1.1洛阳历史文化地位—至高无上

优越的物候和区位条件,长期的中心地位,是中原大地成为古代中国社会万千气象的折射镜,使中原文化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万花镜,许多事实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具有标志性和引领作用。也是洛阳历史成为中国历史风云变化的大舞台。司马光那句“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就是真实写照。

2.1.2 洛阳历史文化的现代意义

洛阳的历史遗留众多,“双手一摸春秋文化,双脚一踩秦砖汉瓦”,处处都是宝,拂尘能见金,使一座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的文化资源大宝藏。由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取之不尽见之不竭,开发利用这些宝贵资源,不仅有利于群众文化生活丰富,而且能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洛阳的历史独具特色,且与时代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就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

2.2 对洛阳历史文化的“有形化”运作

当今时代,文化经济正成为重要的经济形态,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必然成为今天洛阳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指明灯。

2.2.1由资源沃土向产业高地转变

面对着老祖先为我们留下来的许多文化资源和历史传统,洛阳人们高度警醒,如何把这些历史文化精华展现出来,让世人了解,让世人认识洛阳,如何让其成为洛阳城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如何提升洛阳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何成为洛阳经济亮点和财政支柱,把洛阳历史遗产资源淋漓尽致地融入城市建设无形资源有形化,使其发挥重大作用,这是洛阳人民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从发达国家来看,文化产业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经济的支柱。洛阳要以此为例,从自己来看,加快了发展力度,激活千年历史文化资源宝藏,文化产业增加值,成为经济生机勃勃的新的增长点,实施了旅游立市之策,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产业化,使其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具有提升旅游品位,凸显竞争优势,载体更加多样,不断增加旅游产业的吸引力,近年来,洛阳政府充分利用自己城市优势,如开发和利用了龙门、白马寺、关林等等一大批文物宝藏,使其不仅要突显它独厚的历史魅力,同时,又抓住现代人们的心理,创造更多适应品的产业,如今市旅游产业成为洛阳产业发展的重大优势产业之一。洛阳人们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鲜花资源,洛阳人大决定以牡丹市花,并确定牡丹花会,既丰富群众生活,又增加对外

交流,又促进洛阳经济增长。近几年,洛阳投资建设了丽京门,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它成为了洛阳老城区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现如今,丽京门已成为古都洛阳唯一一家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影区,促进洛阳经济发展处分展现巨大影响力和发展潜力。“开创智慧源泉,提升品牌价值”洛阳的明天会越来越好,不仅要有高楼大厦,而且也要有展现我们祖先留下文化遗产风貌,渲染成是独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打造现代新城市。

2.2.2遗产资源的有力保护

丰富的遗产资源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在沐浴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恩赐时,也有义务保护和维护这些文化资源不容被忽视和破坏,因为不恰当的行为会导致不良发展,和原真性被破坏,也是对先辈们的不负责任,更是我们的一大损失。并且酒文化遗产而言,经济值可被理解为由遗产资源或保护行为而产生的价值,所以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对其开发利用是同等重要的。

3 打造特色区域完善城市功能

洛阳功能定位打造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商品集散中心,集旅游接待、购物、美食、休闲、娱乐、居住于一体的综合商业区,中原经济区商贸业集聚示范区。打造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利用的先行区,河南省工业文化旅游的龙头和承载区,涧西区服务业发展的增长极。

3.1洛阳主体功能定位

今年,我市将充分发挥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以下简称“两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作用,谋划、筛选、包装一批投资规模大、示范带动作用大、发展潜力大的重大招商项目。加快推进“两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引导符合“两区”功能及产业定位的服务业新建项目在规划范围内集中布局,尽快形成集聚效应。充分发挥财政启动资金的作用,搭建投融资平台,吸引各类资金投入“两区”建设。

3.2 洛阳主体功能规划

按照规划,今年我市“两区”将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43个,总投资217亿元,年度完成投资51亿元;基础设施方面,新建和改造区内道路36.7公里,供水管网55.7公里,电网21.8公里,燃气管道40.2公里,变电站4座,垃圾中转站13座,完成投资2.5亿元。总体布局:洛龙区特色商业区位于该区中部,东至龙门大道、南至关林路、西至金城寨街、北至开元大道,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以展览

路为主要发展轴,以正大广场购物中心、泉舜财富广场和宝龙城市广场为主要商业载体的商业中心区,以龙门大道东侧的综合批发市场、龙门大道西侧的专业批发市场为主的专业市场区,形成“一区两轴”的布局结构。

结论与讨论

历史为现实服务,历史为未来壮行。我们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把历史文化的沉淀转化加快洛阳崛起的强大力量,要珍惜古人留下的财富,同时我们要利用手中的财富去创造更多的财富,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我们相信,光辉的历史文化必激励洛阳人们发奋工作,努力创造更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建慧.创新理念是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关键【J】.洛阳,2008,03(4):66~99

[2]徐光春,一步河南史、半部中国史【J】,光明日报,2011,09(6):45~47

[3]费尔登.贝纳德,朱卡.朱可托等.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指南【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2):283~284,

[4]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为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54~259

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历史小论文。

一戏曲以窥中国文化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悠扬悦耳的戏剧,韵味十足的书画,独特的建筑,优美的诗词,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中国各个时期的科技文化,既保持与发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继承与发展了前代成就,又借鉴、吸纳了异域文化的成果,包容了本国各族的文化,同时又为世界文化和后世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天的中国依然身处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中。今天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在新时代的转换。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跟随历史的潮流,传统文化才能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 我透过戏曲一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将歌剧、舞剧、话剧。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戏剧的历史十分悠久。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戏曲模式。 说到戏曲就不得不说中国的国粹京剧了。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亭榭变为了茶肆歌台。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三庆班进京献艺,。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京剧形成后不久,即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了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它艺术上的成熟。世纪初的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不穷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 “有心托市,无人问津” 京剧是中华文化之集大成者,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是“国粹”。但京剧艺术古老的形式和缓慢的节奏已经不太适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创作题材单一和缺乏新意,使得近20年来上演的京剧剧目中,传统题材仍占据主导,“老戏老演、老

洛阳,行走在历史上的文明古城-综述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变迁

洛阳,行走在历史上的文明古城 ——综述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变迁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黄河中游南岸。它北靠邙山,南对伊阙,东屏嵩岳,西依崤函,四面群山环绕,中为狭长盆地,因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洛阳又称洛邑、雒阳、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洛阳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最多的都城。洛阳,是雄踞东方,文明古国的古都,是中华文化的读本。洛阳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一、夏商时期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知道,早在五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洛阳已成为人类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在市区发现有多处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遗址。夏代太康为王时,赶走了在洛阳居住的一个部落斟鄩族,定都斟鄩。斟鄩为城名,其遗址在今洛阳偃师二里头村。斟鄩打开了洛阳为都之先河,奠定了洛阳在七大古都中为都年代最早之地位。 夏代洛阳城位置 商朝时期的都城有两座,分别称为“东亳”,“西亳”,即现存的郑州商城和洛阳商城。商都西亳同样也位于偃师县,建于洛水北岸,坐北朝南。考古勘探、发掘揭示出偃师商城遗址分为早期小城和晚期大城。早期小城四面中部各辟一门,小城中部偏南置宫城,小城西南部为府库建筑区遗址。晚期大城是在早期小城基础之上扩建而成的,与此同时在宫城东北部

修建了新的府库建筑群。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商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二、周朝时期 商王朝为周王朝所取代,周武王灭商后,都城丰、镐均位于今日陕西西安西北,早毁于西周末犬戎入侵之际。夏商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原地区,灭商而建的周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天下之中”的洛阳地区建立了“成周”。“成周”建成之后,都城镐京改称“宗周”,“成周”与“宗周”同时作为西周王朝的都城。及东周平王东迁,乃正式奠都于此,“成周”更名“王城。后因年久废弃,汉代又建河南县城于其上,原貌遂湮没难寻。但据《逸周书·作雒解》记载: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可见成周的范围不小。 从华夏地理的角度来说,洛阳恰好位于“天下之中”,即“五岳四渎”的核心位置。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国家的都城刚好位于其控制区域的核心,不仅体现了对周围领土控制的优势,也表现出一种居中而治的象征性意义。而此后的封建王朝,统治者多选择洛阳为都,从这一时期开始,洛阳作为国家的核心,也成为华夏文明的传播及发展的源头。

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达到117个(琼山与海口分记算2个)。 直辖市(4):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5):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 山西(6):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太原市 内蒙古(1):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1):哈尔滨市 吉林(2):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1):沈阳市 江苏(10):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宜兴市 浙江(7):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市、嘉兴市 福建(4):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3):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5):亳州市、歙县、寿县、安庆市、绩溪县 山东(8):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临淄市、泰安市、蓬莱市 河南(8):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市 湖北(5):江陵(荆州市)、武汉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3):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7):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

雷州市、中山市 广西(3):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 海南(2):琼山市、海口市 四川(7):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 云南(5):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贵州(2):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3):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6):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4):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1):同仁县 宁夏(1):银川市 新疆(3):喀什市、吐鲁番市、特克斯县 一、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4座)(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北京(直辖市)承德(河北)大同(山西)南京(江苏)泉州(福建)景德镇(江西) 曲阜(山东)洛阳(河南)开封(河南)苏州(江苏)扬州(江苏)杭州(浙江)绍兴(浙江)江陵(现荆州湖北)长沙(湖南)广州(广东)桂林(广西)成都(四川) 遵义(贵州)昆明(云南)大理(云南)拉萨(西藏)西安(陕西)延安(陕西) 二、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8座)(国务院1986

河南洛阳嵩县白云山

河南洛阳嵩县白云山 近日,在盛夏之际,我有幸来到了河南洛阳嵩县的白云山游览,得以一饱八百里伏牛山的雄峻山景,山中小住数日,真实感觉到了有如来到了人间仙境一般。人间仙境白云山,大门口的匾额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大作,白云山一共有四五个景区:玉皇顶景区的主峰玉皇顶海拔2216米,是伏牛山的主峰,一路上枝繁叶茂,树木苍翠,流水不断;九龙瀑布群瀑布众多,流水淙淙,洞天栈道800米的人工隧道更是令人叫绝,天梯让人胆战心惊,要想上去,更是要大汗淋漓;白云峰一山突兀,时有白云在山顶,云蒸霞蔚,山峰时隐时现;原始森林更是充满野趣,穿行一路需要走接近40里山路,可是林密茂密,让人神往;高山氧吧的圆内全部是华山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均已成材,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人走在里面,呼吸着新鲜的带有松枝味道的空气,犹如独步在世外桃源,远处的湖泊静水流深,在蔚蓝的天空的映衬下,真的有一些九寨沟的味道。氧吧旁边的高山牡丹园小桥流水,古琴曲悠悠扬扬,令人沉醉。我们从洛阳东站乘车,每人46元车票,大巴车将我们一直送到山上的生 活区。我们住在了海拔1200米左右的生活区,这里距离每个景区的距离都不是很远,既可以乘坐出租车前往,也可以缓步前行,享受独步林间的一种情趣。到达生活区的时

候,已经接近一点,我们住在了祥云宾馆,这里的饭菜很公道,菜量也很大,四个菜足够五六个人的吃的。安排好住宿以后,我们直接去了九龙瀑布,九龙瀑布是一条瀑布众多的山谷,从山口一直向下,顺水而行,中间要经过四五处洞天栈道,全部是人工开凿的山洞,共有800余米长的山洞,灯也时亮时不亮,我也忘记带电筒了,只能凭借闪光灯的灯光前行,不过很刺激,在山腰处,可以俯瞰九龙瀑布,很壮观。不过先下山后还要继续登山,这样的路程使人感觉到很疲劳,天空飘过阴云,开始下起雨来,天气温下降得很快。雷阵雨很快就停了,山色变得非常好看。第二天,我们攀登玉 皇登主峰,来这里的游人很多,不过走在林间,旁边就是潺潺的流水,让人一点都感觉不到暑热。台阶修得非常平整,不过我还是喜欢走土路,因为那样下山的时候回升一些力。当地的农民也有抬滑竿的,可惜不能到山顶,因为越接近山顶,路越陡峭,有很多处都是直上直下的台阶。大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攀登,爬了1000米左右,我们达到了山顶,真 是一览众山小,远处龙峪湾的鸡角尖清晰可见,中原第一峰的标记处游客们纷纷留影,我们亦如此。下山的时候,我们乘坐了滑道,大家都买的是团体票,每人15元,不到10分钟就滑道了半山腰,最难下的山路都甩在了后面。我们在树林间逗留了一会,沿着下山的路,前往森林氧吧,这里全部是华北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树木茂密,空气清新,山

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

日本历史文化 周鸿达 经管系·10营销2班·1008010249 一、摘要 每个历史文化都有它的起源以及一些人们一直在探索的奥秘,那么日本的弥生时代是怎样形成的呢?当时的居民又是从哪里移居到这里的呢?这个时期又有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与文化呢? 文化虽然千差万别,而又各有各的特点,但是却能形成体系。特点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化,组成了一个体系。本文主要讲述了日本弥生时期的历史即日本弥生时期是怎样形成的,弥生时代最早的弥生式陶器1884年首次在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现,所以称作弥生时代。 关键字:弥生时代、吸收文化、水稻农业 二、前言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灿烂的历史,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停的探索着,每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都是丰富而多彩的,而他形成的过程又是扑朔而迷离,追随着古人的脚步,我们了解到日本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自身的历史与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国对它文化的影响,日本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每一个国家不能离开世界而单独存在。 在过去若干千年的人类历史上,民族和国家,不论大小,不论生存的长短,都几乎在世界的文化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些贡献大小虽然不同,性质也不同,内容不同,影响不同,深浅不同,长短不同,但它们的贡献是一样的。人类的文化宝库是众多民族或国家共同建造而成的。也就是“文化多元主义”。 文化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文化一旦形成,就会立即向四面八方扩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交流,文化的传播。 弥生时代主要有什么文化?它主要有村落和农业纺织、铁器和石器、铜器、陶器。他们的历史与文化,与方方面面的原因有关,,有人说这一时期的发展是因为正值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期,秦王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而徐福为了躲避秦王的暴政而编造谎言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东渡,而秦始皇一心只为了长生不老相信了它的谎言。所以日本在弥生时期的迅速发展是因为徐福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以及人才。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它与以前的绳文时代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但是,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就必须改革与开放,引进其他地区的先进文化与技术。 弥生时代是无产阶级社会向社会阶级过渡的时代。这时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农村公社,他是伴随着水稻农业的确立而形成的。水稻农业是集约劳动,水田的开发、栽培和管理,灌溉工程的修建和维护,都需要大规模的协同作业。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的狭隘的原始公社不能适应这种型的生产形态,因此超越血缘关系的更大的

洛阳文化

世界四大圣城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首;华夏第一王都。中国佛教的诞生地、道学及道教的首创地、儒学的肇始地、理学的滥觞地。有6000年文明史、1529年建都史。是我国建都最早、时间最长、朝代最多、跨度最大的千年帝都。是联合国授予的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名城;是全国唯一的集横跨亚欧的丝绸之路起点、通达南北的隋唐大运河中枢、连贯中俄的茶叶之路节点的三位一体的大都市;是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定都地。是欧洲人最向往的中国城市;是集合了山水人文的牡丹花都;是中国一词的诞生地;是全球华人的精神故里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古都概述 洛阳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可以号称国色天香的千年帝都。是世界四大圣城之一,华夏第一王都[1]。有着6000年文明史,1529年建都史,历史上先后有二十二个大一统王朝在此定都,有105位帝王在洛阳指点江山。洛阳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神州大地之首都)的城市。是我国建都时间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建都跨度最大的千年帝都。 洛阳历史曾用名或别名,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中都、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中、嵩京、中京、西京、伊洛、河洛、河南、洛州、三川。 洛阳 中国历史上沿用最长的都门(定鼎门) ,出河图洛书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的地位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无论是从神话英雄传说的角度,还是从历史考古断代的角度,洛阳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儒释道三教的滥觞地。科举制度首创于洛阳。可以说,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对于世界而言,“欲探中华文化之源,必到河洛之间的古都洛阳”。 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她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政治首都,更是中华思想与文化的源头圣地,可谓中华民族历史的精神首都。洛阳代表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最渊深的中国。 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因而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而且雄踞“天下之中”,“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人称“八方辐辏”、“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另有传说洛阳是中华大地的龙脉集结之所,所以历朝历代均为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核心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尧、舜、禹等神话传说多传于此。同时,洛阳也是中国

昆明历史文脉——昆明老街

2昆明的历史文脉——昆明老街 2.1引言 昆明是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历史名城,具 有深厚的历史。对于昆明人来说,昆明古色 古香的历史建筑,不仅是昆明人成长的记忆, 更加是印在每一个在昆明心中情怀的烙印。 但是似乎历史与发展就像硬币的两面,无法 共存。于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 被拆除的历史建筑不计其数,失落的历史渐 渐成为昆明人心中的痛。同时,昆明人也开 始加大了对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其中昆明 老街的建筑保护和街区开发最为瞩目。 2.2昆明老街独自抵抗潮流侵蚀 2.2.1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 1982年,昆明成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不仅承载着昆明人的骄傲,也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及民族特色。 昆明老街既是昆明城内保存最完美和目前 仅存的老街区,也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 最重要标志之一。它有着900多年的历史, 蕴涵了过去岁月的丰富信息,可追溯到大 理国时代,经元、明、清、民国、新中国 建立到今。现今尚存的昆明老街的格局, 就是从清代康熙年间云贵总督在此建署而 逐步开始形成的,现存昆明老街的建筑, 主要反映了民国时期的历史风貌。一批近代建筑的插入和私人豪宅的新建,为昆明老街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并保留至今。 昆明老街是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唯一保留下来的一片原汁原味的老街区,更是昆明市面积最大、保存清代和民国时期特色民居建筑、商铺建筑最多的片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老昆明情感价值。 2.2.2时代变迁毁损随之而来 昆明老街的原汁原味让每一个土生土长在这里 的人们自豪不已。可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 无情的时光让美丽变得斑驳,昆明的历史建筑 受到关注和必要保护减弱,再加上昆明的城市 改造力度只增不减,城市发展加快让许多承载 了城市历史的老街和建筑被“淘汰”。随之产 生的是现代化的CBD、金融中心、购物广场, 在昆明一条承载着市民无数记忆的老街正在被 拆除,被推倒损毁改造的老建筑变得越来越多, 昆明的城市中心就这样在岁月的侵蚀下慢慢变得残破不堪。 2.3建筑保护和街区开发迫在眉睫 昆明老街作为昆明老城记忆的孤本,是最后一块体现昆明传统历史文化色彩的阵地。

洛阳白云山景区导游词.doc

洛阳白云山景区导游词 洛阳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十佳休闲胜地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洛阳白云山景区导游词,欢迎参考! 洛阳白云山景区导游词1 洛阳的白云山,位于洛阳市嵩县境内,距离嵩县县城约100公里。白云山位于伏牛山的腹地,景区内的玉皇顶,海拔约2200米,是中原地区最高数一数二的高峰,也是中原地区看日出和云海的绝佳之地。景区内有玉皇顶、小黄山、九龙瀑布和原始森林等景区,游客在景区内游玩,除了步行之外,还可以选择景区内的交通车(车票共70元,与门票捆绑销售)和索道(单程40元,往返60元)。 白云山内有险峰奇石,也有万亩原始森林,既有九龙瀑布、白龙瀑布、黑龙潭等瀑布深潭,还有白云洞、青蛇洞等洞穴,放眼望去,都是满目苍翠,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有无限量的清新空气。除了自然景观外,白云山还有乌曼寺、云岩寺、玉皇阁为代表的人文景观。景区面积比较大,如果时间比较充裕的话,建议游客用两天的时间游玩白云山。 用两天的时间游览白云山,是比较适合的。游客可以住宿在中心广场附近,这里是白云山景区中住宿最为集中的区域。两天的行程如下:游客第一天进入景区后可以游览白云峰、芦花谷、

九龙瀑布等区域(可以选择步行与索道结合),当晚住宿在中心广场,平时的标准间参考价:80元/间。第二天游览小黄山和玉皇阁区域,并且登上中原极顶——玉皇顶。 如果你是准备在玉皇顶看日出,那么第一天晚上可以住宿在玉皇阁附近,参考价:50元/床。景区中有食宿点,但不是很多,所以游客爬山时可以自己带一些零食和饮用水。 此外,山中比较潮湿,尽量选择有空调或者有电热毯的旅馆居住,不然有的旅馆被褥会有些发潮。白云山景色最美的时节在夏末秋初,景区在每年的11月-次年的3月封山,封山期间不对外开放。 洛阳白云山景区导游词2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 腹地原始林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有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 境内海拔 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为中原第一峰,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这里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瀑布飞跌,林深谷幽。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形成各具特色的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成为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实习、寻古探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

英国历史文化论文精编版

英国历史文化论文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英国历史文化 现代世界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许多国家都形成了宗教信仰多元化的现实,其中包括英国。英国宗教信仰多元化的问题不但反映了这个国家宗教文化的历史进程,更重要的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宗教与、经济、、民族等问题的密切关联,这些关联又证实了宗教在现代世界各国的重要意义所在。但是,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国内有关英国宗教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少,而专门研究英国宗教多元化问题的论着还没有见到。因此,研究、分析和了解英国宗教多元化的历史成因、表现及其特点(注:本文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现代欧美人口迁移与宗教多元化”的阶段性成果。),不但具有历史学科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 历史上宗教信仰多元化的起源与发展 1054年基督教公开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以后,英国原本也是一个天主教国家。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以教皇不同意他与王后离婚为由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与罗马教廷决裂后的英国教会称“安立甘宗(Anglican Communion)”,又称“圣公会(Anglican Churches)”,具有国教的地位。由于英国与罗马教廷的决裂是经由亨利八世的改革来进行的,而且亨利八世并没有宣布放弃天主教信仰,改革后的英国国教保留了主教制等天主教传统,安立甘教成为一个既有罗马天主教传统、又有新教特点的教派。由于国教内部对天主教残余问题存在不同看法,加之其他新教教派观点和思想的传入,使英国宗教从近代开始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 首先,英国安立甘教本身分为“高教会派”和“低教会派”两大教派。所谓高教会派,又称“安立甘公教派”,也可以翻译为“英国天主教”,英语为Anglo-Catholicism,主张天主教传统礼仪和教义,但提倡改革教会;所谓低教会派,又称“安立甘宗福音派”,也有人翻译为“福音新教”,英语为Anglican Evangelicals,强调个人悔改和虔修,注重在圣公会中保持新教传统,贬低天主教礼仪和教义的重要性。尽管英国所有的安立甘教派,包括扩散到英国国外殖民地上的安立甘教派都以坎特伯雷大主教为精神领袖,但在对待天主教及其传统的态度等问题上存在分歧,所以,安立甘教内部的多元化已成事实。 其次,在宗教发展史上,英国安立甘教经历了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包括爱德华六世时期的改革、血腥玛丽时期的天主教复辟、伊丽莎白时期的恢复国教统治,最后,终于发展成为一场对英国宗教、政治,乃至经济都发生重大影响的内战。由

洛阳民间风俗介绍

洛阳尔雅风俗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从夏朝开始共有13个王朝在洛阳定都。它是河洛文化发源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千余年的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中国重工业城市。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现在洛阳已经成为闻名中外的休闲城市。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洛阳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号称国色天香的古都;洛阳,出河图洛书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的地位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洛阳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那么,他的民俗风情正如苏东坡所说:“洛阳古多土,风俗犹尔雅 一、民间语言——洛阳方言 进到洛阳城内,不看其人,先闻其声。降声调的发音,似曾相识的词语,都让会让你耳目一新。 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洛阳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方言也被称为“雅言”。南宋陆游说:“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大。”现今,洛阳市区内老城区、洛龙区主要以洛阳方言为主。其中,老城区作为老洛阳的象征和标志,洛阳方言更是地道。试想一下,漫步在老城区的东西大街,感受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体悟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听着地道的古城方言,就好像穿越世纪,回到历史。洛阳方言有着“洛阳味”。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洛阳方言中的土话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但它确在洛阳风俗习惯中留下浓重的一笔,是对洛阳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乐一乐: 嚷ver=最近丝跟着=几个人一起古壮---蹲下 qin qiao--辣椒 qin qiao--辣椒居球:足球 虽然洛阳方言正在被逐渐同化,但来到洛阳城,与街边的老人聊聊天,与没有店牌的古老商铺老板对上几句话,你马上就能听出洛阳方言的意趣,很快就能从洛阳方言中体会到洛阳人积极、乐观却又淳朴安适的生活哲理。 二、饮食传统——汤食和洛阳水席 听着地道的洛阳方言,走在古朴的城区街道上,很多游人都希望寻求到属于洛阳的最真实的味道。那么我们就从舌尖上的味道说起。了解洛阳,各种汤食则是在最佳选择。 洛阳人美好的一天,是从早晨的一碗酸辣爽口的“不翻汤”开始的;而洛阳人舒适的一天的结束,也是以鲜美的汤食画上句号。可汤食都包括哪些呢?“说起洛阳的汤呀,洛阳本地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牛肉汤、驴肉汤、羊肉汤、鸡肉汤、丸子汤、豆腐汤、不翻汤、臭杂干汤……呵呵呵呵,这么多汤呀?可不是嘛。”你随便拉个洛阳的本土人一问,十个有九个一定是这样回答的。洛阳汤食店有正宗的,也有不正宗的。正宗的已有百年历史,不正宗的更是比比皆是。洛阳大约有千家汤店,有马、高、李、任等各种正宗或不正宗的牛肉汤、羊肉汤、不翻汤、丸子汤、豆腐汤店每天在洛阳城内张罗着。想要区分正宗与否,只有现在的老洛阳人才能辨别,一口一个味,一句便道出地道否。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一份七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原文地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作者:书画佳人马青原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燕、蓟重镇,辽的陪都,金、元、明、清的故都,地上地下文物保存非常丰富,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有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十三陵、万里长城和中国猿人遗址等重要革命和历史文物。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原名长安。周、秦、汉、西晋、前秦、赵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都建都于此,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遗存有大量地上地下文物,如西周的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

小雁塔以及明钟楼、鼓楼、碑林等。周围还有秦俑博物馆、古咸阳城、半坡遗址等。 南京:公元前472年迄今建城史已有2471年。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文物古迹很多,有石头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宫遗址、太平天国天王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中山陵等。 洛阳:为我国著名的九朝故都。名胜古迹以市南龙门石窟最有名。城东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寺。还有汉魏故城遗址、

西周王城、隋唐故城遗址、关林以及大量的古墓葬。 苏州:公元前514年吴国建都于此,隋、唐为苏州治所,宋代为平江府,历来是商业手工业繁盛的江南大都市。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古代园林,集中了宋元明清的园林艺术精华,文物保护单位现共有489处,数量仅次于北京和西安,世界文化遗产共9处。名胜古迹遍布全城,如虎丘、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亭、寒山寺等。 杭州:我国古都之一,秦置钱塘县,隋为杭州治,五代时是吴越国都,南宋时以此为行都,是世界著名的游览城市,西湖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如灵隐寺、岳庙、六和塔等。

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单

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做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审批。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24座城市为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和1994年又相继公布了第二批38座城市、第三批37座城市及10座增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因此,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将109座城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对它们进行了重点保护。这些城市,有的曾被各朝帝王选作都城,有的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的因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享有盛名,有的则因出产精美的工艺品而著称于世。这些名城,是我国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橱窗,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个: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38个: 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亳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 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公布,37个: 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临淄、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

洛阳白云山导游词

洛阳白云山导游词 洛阳白云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十佳休闲胜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参观旅游,导游要给游客做好洛阳白云山景点的解说,让游客了解洛阳白云山的特色美景。下面是学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洛阳白云山导游词,欢迎参考! 洛阳白云山导游词篇1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据调查,有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为中原第一峰,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有以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鸡角尖、千尺崖为代表的险峰奇石景观;以万亩原始林、唐代银杏林、野生牡丹园、高山杜鹃园、红桦林、白桦林、箭竹林为代表的森林景观;以黑龙潭、黄龙井、珍珠潭、青龙瀑布、白龙瀑布、九龙瀑布为代表的瀑潭景观;以白云洞、青蛇洞、锣鼓洞、洞天栈道、仙人桥为代表的洞窟景观;以乌曼寺、云岩寺、玉皇阁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云海日出、盛夏避暑、金秋红叶为代表的物候景观。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形成各具特色的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成为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实习、寻古探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1992年被

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8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被社会推荐为“河南省十佳景区好去处”第三名。经过10年开发建设,公园初步形成吃、住、行、游、娱、购配套旅游服务体系,筹建10大宾馆,完善道路及服务设施,建成玉皇顶高山滑道和“亚洲第一跳”――白云山云飞蹦极,形成万人日接待能力。目前已成为中原地区旅游新热点和洛阳南线重点旅游区。 洛阳白云山景区之五大观光区 1、白云峰: 白云山景区白云峰是伏牛山系的主要山峰之一,海拔2150米,奇峰突兀,婀娜多姿。主峰常年白云缭绕,如海市蜃楼。大有“薄雾蒙翠峰,碧纱罩玉容”的意境。 白云山观光区有七个奇峰,而白云峰作为主峰海拔2085米,从白云山观光区路口上行,直线落差有580米,沿途可看到一线天,金兔拜月,望夫石,天桥等景点,其中白云峰就是当年白蛇修炼金身的地方,至今,仙山灵气犹存,各位能登上白云峰,也算过了一次神仙瘾。 另外,在隐迹林秀草茂之处,终年云雾飘缈的山洞,就是白云洞,它深27米,宽6米,顶高3米,洞的里面有一小溪常流,且宽敞平坦,内侧有小洞数个。据说白蛇娘子到四川峨嵋之前,就终日在这里修炼,因而人称此洞为白云洞。 2、玉皇顶观光区: 玉皇顶海拔2212米,因峰插天宫、顶如皇冠而得名,有“中原极

尊重历史文化议论文高中范文

尊重历史文化议论文800字高中范文【篇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承载着五千年的历史与华夏民族的灵魂。身为一个纯正的中国人,应具备尊重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品质。 “杜甫很忙”曾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关于他的涂鸦在微愽上疯传与评论。突然,杜甫身穿巫袍,骑着扫帚化身为杜版的哈利•波特,或是他骑着白马“冒充”唐僧,更离谱的是被画成手扛机枪准备随时作战的士兵,一夜之间,网络上形成“两派”——支持方与反对方。关于此现象,正方认为恶意丑化杜甫形象是低俗、浅薄的行为。然而,反方反驳说:“杜甫涂鸦是孩子们开发想像力所创造出来的搞笑图片,而且借此机会可以扩大杜甫在学生中的了解度,以及让成年人回想起杜甫的生平事迹,因此不必太严肃。” 也许众多人可能只是为了娱乐,所以出现了杜甫门事件。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与亵渎。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体现了这个民族的生命力,流传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一定有保留下来的原因与意义。从象形文字到现代的简体字,从古典的汉字到如今的衬衫,从颠簸的马车替换成宽敞舒适的私家车,中国人的衣、吃、住、行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大变化,过节的传统却一直延续着,这是因为这些特定的节日只有中国才有,它们象征着中国的发展史,是历史遗留下的珍贵的产物。作为一名华夏子孙,我们不应过度推崇外国的节日与活动,譬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彩蛋等等,这些节日是那些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的碎片,倘若我们将这碎片捡起放在我们的躯体上遮住了自身的灵魂,那么我们既体会不到外来文化真正带来的快乐,本国文化也会被遗忘。如此下去,我们的“灵魂”变像一个破旧不堪的娃娃,全身上下都是补丁与线头。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虽然他在仕途上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但依然怀有自己的鸿鹄之志,时刻关心国家,做到真正的忧国忧民。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除俞伯牙和钟子期外最被推崇的了。只可惜两人相识太晚,作别亦是匆忙,当李白写完送别诗之后,李杜两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而多情的杜甫此后一直处于思念友人的状态中。可以看出,杜甫既是一位忠于国家又是一名重情义的诗人。虽然我没有机会亲自去参观他当年居住的草堂,但,我想,那儿一定是神圣、庄严的地方,它残留着杜甫当年的思念与忧愁的气息吧!如此伟大的人应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佩,而不是因纯属娱乐让杜甫“很忙。” 尊重传文化,发扬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让我们的“灵魂”屹立在世界的正中央散发饱含五千年的风霜雨雪的中华民族之光! 【篇二】

洛阳诗韵

《洛阳诗韵》教案设计 教学背景: 在弘扬中华文化这个大背景下,通过学习,于欣赏作者优美的文字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国九朝古都洛阳的文化内涵,同时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及祖国山河的壮观秀丽,并且以此为契机,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发起“寻找韶关本土文化”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愫,并激起他们建设家乡的意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理清文章作者的基本思路,把握文意; 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精炼的选材、严谨的结构、优美的语言、 新颖的标题; 引导学生阅读散文的方法; 能将网上搜集的信息及大家的讨论,还有自己的发现成果向小 组及全班同学进行口头汇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散文美的特色; 能共同分析讨论文章的选材、结构、立意、标题; 学生能识记课文的文化知识,并且能和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联 系起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洛阳、热爱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韶关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树立 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洛阳诗韵”的特殊内涵,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探寻我国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意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高中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

元16课,本单元的重点是借欣赏散文的过程,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世界特殊景点的美及祖国山河的美。本文以九朝古都洛阳为对象,给读者描绘了一幅非常唯美的画卷,作者好似一位导游带领读者不仅领略文字的优美,同时如亲临其境般真实感受洛阳景点之美,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洛阳,中原名城,六代九朝古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洛阳古,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洛阳美,有“群芳之冠”的牡丹;洛阳绝,有1300年的唐三彩;洛阳奇,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这样一个充满诗韵的城市,用一千几百字的短文要写尽它的风采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叶文玲却怀着对洛阳的“十分偏爱”和“笃诚的崇拜”,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表现这个九朝古都的“特殊况味”,写下了这篇情思悠悠、文意深长的散文《洛阳诗韵》。读着《洛阳诗韵》,读着洛阳的美,仿佛读一首优美的古诗,韵味无穷。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质疑释疑法 学情分析: 本课的讲授是老师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设计的。 1、学习对象是韶关市曲江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幼师专业的学生,学习态度 端正,学习兴趣很浓; 2、学生对洛阳有一些了解但并不深入; 3、大部分学生都能利用网络查询收集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料。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一些关于洛阳历史文化的资料,初步了解洛阳。 2、学生在网上和图书馆查找自己家乡韶关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资料,使资 源共享。 教学资源: 1、多媒体网络课室; 2、高教版的中职语文教材; 3、自己制作的PPT教学课件;

洛阳白云山景区导游词文档4篇

洛阳白云山景区导游词文档4篇Tourist guide words of Baiyun Mountain scenic spot in L uoyang 编订:JinTai College

洛阳白云山景区导游词文档4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河南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洛阳白云山景区导游词文档 2、篇章2:洛阳白云山景区导游词文档 3、篇章3:洛阳白云山景区导游词文档 4、篇章4:河南白云山导游词文档 洛阳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十佳休闲胜地之一。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整理的洛阳白云山景区导游词,欢迎参考! 篇章1:洛阳白云山景区导游词文档 洛阳的白云山,位于洛阳市嵩县境内,距离嵩县县城约100公里。白云山位于伏牛山的腹地,景区内的玉皇顶,海拔

约2200米,是中原地区最高数一数二的高峰,也是中原地区 看日出和云海的绝佳之地。景区内有玉皇顶、小黄山、九龙瀑布和原始森林等景区,游客在景区内游玩,除了步行之外,还可以选择景区内的交通车(车票共70元,与门票捆绑销售) 和索道(单程40元,往返60元)。 白云山内有险峰奇石,也有万亩原始森林,既有九龙瀑布、白龙瀑布、黑龙潭等瀑布深潭,还有白云洞、青蛇洞等洞穴,放眼望去,都是满目苍翠,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有无限量的清新空气。除了自然景观外,白云山还有乌曼寺、云岩寺、玉皇阁为代表的人文景观。景区面积比较大,如果时间比较充裕的话,建议游客用两天的时间游玩白云山。 用两天的时间游览白云山,是比较适合的。游客可以住 宿在中心广场附近,这里是白云山景区中住宿最为集中的区域。两天的行程如下:游客第一天进入景区后可以游览白云峰、芦花谷、九龙瀑布等区域(可以选择步行与索道结合),当晚住宿在中心广场,平时的标准间参考价:80元/间。第二天游览 小黄山和玉皇阁区域,并且登上中原极顶——玉皇顶。 如果你是准备在玉皇顶看日出,那么第一天晚上可以住 宿在玉皇阁附近,参考价:50元/床。景区中有食宿点,但不 是很多,所以游客爬山时可以自己带一些零食和饮用水。

中国历史文化论文

浅谈道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作文中国唯一一个土生土长的宗教,自东汉创教以来已有1800多年历史。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和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道教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之大成,以道学、仙学、神学和教学为主干,并融入医学、巫术、数理、文学、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学问。同时也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这些都是对道教文化的极大肯定。 道教成为近两千年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着巨大的社会作用。中华文化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秦朝则是崇尚依法治国;汉时期,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末时期佛教、道教开始兴起,儒家、道家、佛教、道教的文化繁荣基本上领导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格局。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谈道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道教文化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 郭沫若认为:“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墨家店早已被吞并了,孔家店仅存了一个招牌。”道教作为传承道家思想的主力,先后产生了魏晋玄学、隋唐重玄学和宋元明清内丹学,在学术领域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在哲学上,道教无中生有、道生万物的宇宙本体论和阴阳转化、规律运动的辩证思维法,在古代是被普遍接受的传统世界观和方法论。儒道互补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辟概括。 宋朝大儒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的学术思想源自高道陈抟,程朱理学将道教的宇宙图式论和儒家纲常名教结合构建了“天理”哲学体系。明朝王阳明的心学处处把“良知”说和内丹学相比拟,充分汲取了道教玄学理论和修养方法。两千年来佛、道两大传统宗教不断地进行互动。东汉时期佛教被人们视为黄老道的支派,南北朝时佛教的传播借助了老庄玄学的影响,禅宗的宗旨方法深受庄子学说的启发,密宗的修行方法大量借鉴了神仙方术。 二、道教文化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道教认为“身国同治”、“内圣外王”,清静无为是治国和修身的通用原理。细读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汉朝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宋朝仁宗盛世,明朝洪武之治、仁宣之治,清朝康乾盛世,这些鼎盛时期都使用“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治国方针。道教“无为而治”的思想,与西方“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思想不谋而合。事实上,每当统治者以黄老学说作为指导思想时,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垂拱而治,就会“天下自正”,生产恢复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

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附件二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997—2015) 说明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大理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1998.12

目录 一、历史沿革及城址变迁 (1) 二、城市历史文化的特色与价值分析 (2) 三、大理历史文化名城现状及存在问题 (5) 四、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保护原则 (7) 五、保护内容与重点 (7) 六、宏观保护措施 (9) 七、古城区保护措施及视廊保护 (10) 八、保护与控制的范围和要求 (13) 九、保护、整治与利用 (14) 十、规划实施、管理措施及建议 (17)

附表……………………………………………………………………………18 附图一:南城门楼及城墙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 附图二:北城门楼及城墙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 附图三:崇圣寺三塔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 附图四:弘圣寺一塔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 附图五:元世祖平云南碑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 附图六:大唐天宝战士冢(万人冢)保护、整治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 一、历史沿革及城址变迁 (一)历史沿革 古老的大理是我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已有原始居民生活,至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汉武帝设立叶榆县(辖今大理、洱源、鹤庆一带),置县治于大厘城(今喜洲一带)。 唐朝建立后,洱海地区形成了许多部族,其中较大的有“六诏”。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六诏中最强大的蒙舍诏即南诏王皮罗阁在唐朝的支持下兼并了各诏,初步统一了洱海地区,迁居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形成了洱海地区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其孙异牟寻继位,迁都至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西),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南诏灭亡。 继南诏之后,大长和国(公元902—928年)、大天兴国(公元928—929年)、大义宁国(公元929—936年)三个小王朝,皆定都于羊苴咩城。后晋福二年(公元937年),段思平推翻“大义宁国”,建国号大理,仍以羊苴咩为都城。至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年),忽必烈伐大理,大理国至此灭亡。从南诏到大理的唐宋五百多年间,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两大王国的都城所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