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星电子五年战略分析

三星电子五年战略分析

三星电子五年战略分析
三星电子五年战略分析

三星电子五年战略分析

一、背景分析

1、企业介绍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作为大韩民国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是韩国规模最大的企业,同时也是三星集团子公司中规模最大且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该公司在全世界共65个国家拥有生产和销售法人网络,员工数多达157,000人,2009年超越惠普(HP)跃升为世界最大的IT企业,其中LCD TV、LED TV和半导体等产品的销售额均在世界上高居榜首。三星电子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三星电子生产的LED TV及各种电视产品、Galaxy S(i9000)手机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仅如此,三星电子的存储器半导体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各种电子产品。

三星电子在电视领域创造的佳绩可谓是独一无二的,截至2011年,连续6年保持电视销售量第一的地位,不出意料的话,2012年也估计能够蝉联桂冠,而在被称为“下一代电视”的智能电视领域,三星电子也确保了47.3%的份额,同比增长60%,40英寸以上大型LED电视和50英寸以上大型PDP电视市场份额也分别达48.2%和42%。在据业界人士分析,三星电子之所以能够长期捍卫榜首的地位,正是得益于产品的性能、设计以及尺寸等要素,企业不断追求创新,推出引导时代潮流的新产品。

此外,三星电子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代表性产品Galaxy S(i9000)在国际手机市场始终紧随iPhone之后,成为唯一能够和苹果的iPhone

抗衡的一匹黑马,最新推出的GALAXY SⅢ有望在推出三个月内销量超过1000万,在日前美国IT知名博客Business Insider举行的2012年上半年最佳智能手机评选中,三星GALAXY SⅢ击败了苹果、诺基亚和HTC的多款产品,成功当选2012年上半年全球最佳智能手机,有力地证实了三星GALAXY SⅢ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极高美誉度。。与此同时,三星电子继智能手机之后即将推出平板计算机(Tablet PC)- Galaxy Tab,而该产品与苹果公司的iPad将展开何种激烈的较量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历时5年,从负债17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内存芯片、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又历时5年,将平板电视做到全球数一数二、手机做到世界第二,三星电子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然而三星仍保持着低调的态度,三星集团第二任总裁-会长李健熙始终强调‘危机’二字,他于2010年3月重归企业经营舞台时曾表示,三星电子的未来无法预测,在未来十年内,企业的大部分代表性产品将成为过去,因此需要从零做起。

在电子产品市场上,国内电子产品企业一直扮演着的是跟随者的角色,完全被外资企业所压制,然而,前期和国内一些电子产品企业发展方式非常相像的三星电子却在短短的十年之中赶上并且超越了其他国际一流的大企业,这不禁让我们疑问,是什么因素让三星发展如此迅速?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问题所在。

2、愿景和使命

正如它新的座右铭所展示的那样,三星电子未来10年的目标是

"Inspire the World,Create the Future"。这个新的目标反映了三星电子的承诺,利用三星的三个主要优势:"新技术"、"创新产品"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来激励其团队——并推动三星核心网络新价值——行业,合作伙伴和员工。三星希望通过这些努力,为大家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给大家带来更丰富的体验。为实现这一目标,三星已经制定出了具体的计划,力争2020年收入达到400亿美元,并成为世界五大领导品牌之一。为此,三星还在管理方面制定了三个战略方针:"创意","伙伴关系"和"人才"。

二、外部因素分析

(一)产品寿命周期分析

电子产品行业属于成长期,现阶段而言,竞争对手增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往往通过大量的营销开支来获得竞争优势;产品被消费者所接受,顾客大量增加,此阶段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非常重要;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企业销售增长带来利润,大大部分利润仍然被用于投资。

(二)五力模型分析

1、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分析

就世界范围来看,电子产品的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包括日本老牌电子企业索尼、松下,韩国的LG,欧美的西门子、诺基亚、苹果,台湾的宏基、华硕,还有国内诸如联想等企业,在每一个电子产品的细分市场中都展开激烈的角逐。现阶段,苹果公司牢牢占据第一的宝座,成为三星最大的竞争对手,他们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领域都有激

烈竞争。

2、新进入企业的潜在进入威胁分析

电子产品行业作为一个高科技产业,发展日新月异,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作为支撑,同时也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生产成本,一般的企业难以进入,电子产品行业也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作用,新进入者要想取得利润必须利用差异性的产品迅速占据市场,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说电子产品行业有较强的进入壁垒。

3、供应商分析

电子产品行业重大部分企业都有固定的供应商,产品供应稳定且质量能够得到保证,长期稳定的合作使得企业在采购管理方面发展的非常成熟,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调配资源,同时也使得企业对于供应商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4、买方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于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消费者有着众多选择,处于买方市场。企业要想获得消费者青睐,必须能够将自己的产品与大众产品区分出来,取得差异化效果,培育自己的忠实客户。

5、替代品分析

电子产品市场上替代产品基本上不存在。

三、内部能力分析

(一)企业资源分析

1、有形资源到2011年,,三星电子的总市值(以上市股票总市值为准)达1369亿美元,击败世界第一大半导体生产厂商英特尔(1242亿美元)和第二大软件生产企业甲骨文公司(1310亿美元),其市值首次位居世界信息技术行业的第五位。三星已经成为全球营收最高的半导体制造商、超越惠普成为全球营收最大电子企业,同时它也是全球规模仅次于英特尔的第二大芯片厂。三星多达21个产品在市场上占据着第一的地位。

2、无形资源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三星电子发展迅速,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 1999年的 31 亿美元,到 2006 年的 162 亿美元,三星的品牌价值成长了五倍之多。同时,三星电子非常注重科研创新,三星电子去年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体系,向各国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排世界第14位。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表的个别机关和企业的PCT专利数量显示,三星电子去年申请专利共483件,从2004年的第20位升至第14位,接近前十,累计拥有超过10万的专利数量。

(二)企业功能分析

1、财务功能

2011年,三星电子的总市值达到1369美元,位居世界信息技术行业的第五位,在2011年,三星净销售额达到2201亿美元,净收入212亿美元,财务结构良好。

2、营销功能

三星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建立了非常完善的产品分销渠道,它在全世界共65个国家拥有生产和销售法人网络,员工数多达157,000人。同时,三星每年投入巨资进行产品推广和品牌建设,推动了其产品的销售。

3、人力资源功能

三星在人力资源方面发展也比较完善,他的人力资源优势包括管理层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其出众的人才管理制度。三星在李健熙这位公司领袖的带领下,通过改革管理,发展非常迅速,他在企业内拥有非常高的威望。同时,三星优秀的人才管理制度可以从员工招聘录用到培训再到激励等各个环节体现出来。

4、制造功能

三星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众多的工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三星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调控资源,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建立工厂以降低生产成本。其中,在中国,三星电子迄今为止已经设立了显示器、CDMA系统以及手机、打印机及传真机、家电等11个合资工厂,1个研发中心,3个销售公司和1个售后服务中心,员工数达1万1千之多。

5、控制系统功能

三星电子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社长李建熙在各种场合一再强调:产品质量与产量的重要性比例应该是9:1,有时甚至要达到100!所以,三星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实行六西格玛质量控制法、生产线停止制、建立了CSMC(客户满意中心),此外,三星

公司还广泛开展了服务人员培训、质量工程师培训,使得质量观念深入人心。

(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科研带来的产品技术优势三星官网上有这样一句话:“每天,超过四分之一的三星员工,从事研发下一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让您的生活不再平凡,超出想象。”三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产品开发,拥有专利技术达十几万项,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2、人力资源优势

三星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包括领导层卓越的管理能力、企业出众的人才管理制度,对于人才,三星有着一套独特、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除此之外,三星建立起一整套全方位激励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分配体系。

3、高效的EPR管理系统

三星花费6亿美元建立起一套完善的EPR管理系统,能够完美的处理库存问题,与供应商和销售商等合作伙伴及时实现信息交流,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得三星整个价值链流畅、高效。

四、综合分析

(一)业务组合分析

1、三星电子业务组合

三星采取业务多元化战略,主要分为数码媒体及通讯业务以及设备解决方案业务两大类。

三星的设备解决方案业务在生产和技术开发方面引领着世界的内存和液晶显示器市场。它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存储器和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LSI)部门,其中包括三星电子的半导体业务,LCD和存储系统部门。在高速发展的电子元件行业,由于竞争激烈和市场的波动,明确使这些部门的产品差异化,有助于刺激持续的增长。而数码谜题及通讯业务则是为消费者生产各种个人电子消费品,满足顾客各种需求。

2、三星的波士顿矩阵

明星业务:半导体、手机、LCD面板和电视

这些是三星最为重要的一些业务,目前在市场上有较高的占有率,包括半导体、LED等二十多个产品销售居世界第一,而且这些业务仍然在持续的增长,未来市场潜力巨大,是三星最为核心、需要保持领先地位的业务。

现金牛业务:电脑办公业务

电脑办公产品销售良好. 在市场上有一定占有率,但是市场发展已经较成熟,市场增长率放缓,三星能够借助此部分业务获得大量资金,并且把资金投入到明星业务或者问题业务中去

问号业务:数码影音产品

此部分业务市场占有率不高,但是市场潜力巨大,三星应该将这部分业务发展成为明星业务

瘦狗业务:白色家电产品

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三星缺少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较低,并且这部分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发展潜力不大,市场上有很多强有力的竞争企业,所以三星应该放弃这部分业务。

(二)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

三星投入每年销售额的8%的巨资进行研发工作,每年以4亿美元年均15%的

速度增长,其高额的研发投入在专利数上得到回报,具体有非常强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三星电子有一流的产品品牌,到2008年,三星电子的品牌价值为162亿美元,居世界20位,在市场上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声誉。

三星追求质量的企业文化使得三星非常注重产品质量,在消费者心目中成为高质量产品的象征。

三星拥有着完善的人才管理战略和体系,对于人才,三星能够做到知人善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同时,三星有着优秀的管理层,李健熙等企业领袖带领三星不断变革、进步。

三星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完善的分销渠道,它在全世界共65个国家拥有生产

和销售法人网络,员工数多达157,000人。同时,由于三星良好的声誉和产品,培育了一大批忠实的客户群体。

2、劣势(weakness)

三星的业务领域很多,将战线拉得太长,在各种业务领域都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三星精力分散。

核心技术不足,三星必须解决的首要难题就是半导体、手机等产品的核心技术有待加强。在消费者眼里,三星的形象仍然落后于索尼和NOKIA,若无法解决此问题,三星电子就无法越居超一流企业之列。 财务管理透明度不够,作为一件家族企业,三星电子在财务管理等方面透明

度不高,2008年4月,韩国检察机构以涉嫌逃税、非法转移经营权和渎职罪起诉三星集团董事长李健熙,执掌三星集团长达20年的李健熙随后辞去了董事长职务。

3、机会(opportunities)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价值观的变化,使得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越

来越大,市场潜力大。

科学技术进步,电子产品迅速换代升级,消费者购买频率高,技术的进步也

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蕴含着无限的商机,并且三星率先进入这些市

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手机制造商,仅次于苹果。

4、威胁(threats)

其他同行业企业的竞争,特别是苹果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对于三星产

品有着很大的威胁。

世界经济陷入困境,尚未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

三星定位于高端产品,价格较高,受到一些国内中低端品牌的价格冲击。

五、企业战略选择

1、创新战略

三星能够去的目前这么巨大的成绩,离不开其在创新方面的核心能力,这种创新包括了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层面。在1993年三星还默默无闻的时候,三星认为伟大的设计可能会使三星公司从一个无名小卒一举跻身世界顶级品牌之列。在三星创新设计战略下,公司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设计能力,如与IDEO公司及其他顶级咨询公司进行的众多合作;建立三星创新设计实验室(IDS);公司的设计人员派往国外,让他们在时装商店、化妆品专业公司或设计咨询机构呆上数月,以便跟上其他行业的发展潮流。这种投入获得了回报。

过去5年,三星获得了18个行业设计奖,仅2004年就从《商业周刊》和IDSA获得5项.自从2000年以来,三星公司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各项顶级设计大赛中一共荣获了100项大奖。这只有苹果公司能和它相匹敌。

如果我们认为三星仅仅在外观设计上占有优势,那就错了。三星在技术创新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投入。截至2006年4月底,三星全球申请

并公开的专利已经达到126979件注1(这个数字还没有算上一个专利在多个国家申请等同专利情况),超过了索尼的125302件。在过去的9年中,有8年三星在全球申请并公开的专利数多于索尼。这些技术所形成的产品为三星产品的价值提供了根本性的保证。

除此之外,三星同样注重于其产品的细节创新,细节是魔鬼,三星非常注重客户对产品细节的人性化感受,这也是它受到全世界顾客喜爱的一大原因。三星认为从简化到任何一个微小细节都以全方位的深度创新为根本:在设计之前,都要经过缜密的市场调查;在颜色上,三星最早向消费者推出珍珠白;三星的调查人员还发现顾客在使用翻盖手机时,有电话来,但不知道是谁的电话,因此很不方便,顾客对此也不满意,于是三星率先推出了双屏手机;三星就还首先倡导一种潮流:手机也可以作为装饰品;三星提出将手机挂在脖子上“秀”出来。

2、品牌战略

与技术创新一脉相承的是全新的品牌战略,这是三星成功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三星作为一家代工企业,只是一个模仿者,只能按照别人的设计制造电子产品,还是廉价货的代名词。

1997年至1998年,亚洲爆发严重金融危机,三星也深受重创,公司负债170多亿美元,裁员达30%,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就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三星集团总裁李健熙力排众议,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做出大胆决策,1998年出资4000万美元加入奥林匹克TOP计划

(The Olympic Plan,全球赞助商计划),提升三星品牌形象。1999年,三星集团在经营战略上做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整,从大规模OEM制造转向创新技术及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自有品牌。凭借着十几年的品牌建立过程,通过赞助社会活动和品牌推广逐渐建立具有其独特文化和含义的品牌来,三星品牌被成功赋予了“数字科技的领先者、高价值和时尚”的新品牌元素,改变了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在品牌战略实施的短短时间内,三星非常成功的走出了困境,并且不断发展壮大、迅速崛起,走上了腾飞的道路。2011年,三星电子的总市值达到1369美元,位居世界信息技术行业的第五位,三星净销售额达到2201亿美元,净收入212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也显示,三星品牌价值直线攀升。2000年三星品牌价值为52亿美元(位列43位),2001年为64亿美元(42位),2002年为83亿美元(34位),2003年为108亿美元(25位)。现如今,三星手机、数字电视、DVD、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投影仪等,无一不给人以高品质、高技术、高档次的感受。三星手机内外兼修,以优异业绩超越索爱、摩托罗拉,成为世界第二大手机商,并步步紧逼全球霸主诺基亚,三星纯平显示器、彩电以及半导体内存芯片的市场占有率已稳居世界第一位。

今天的三星不仅成为韩国品牌的精神领袖,而且成为全球电子行业的翘楚。

3、多元化战略

三星电子的业务范围广泛,涵盖半导体、移动电话、显示器、笔记

本、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数码摄像机以及IT产品等各个领域。三星的相关多元化战略使得其在电子产品市场上可以利用各种产品的协同优势来营销推广,更加具有竞争能力,除此之外,三星的相关多元化始终遵守着优势资源的共性来展开,由于电子产品领域也有共同之处,多元化的发展使得三星能够将不同领域的技术、产品结合起来,利于其创新型发展。

同时,产业结构搭配合理,目前三星电子实现了半导体、通讯滚、数字多媒体和家电等几大产业的均衡发展,三星将这种均衡发展的模式称之为“黄金产业结构”。

多元化的战略也能够使三星避免因走专业化道路依赖于外部技术和生产能力而阻碍企业变革和创新的情况发生,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也规避了单一产业周期波动的风险。

4、差异化战略

由于电子产品市场存在着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吸引顾客并占据市场,必须将自己和其他品牌区别开来,这就是差异化战略。和一般消费电子公司所推崇的技术至上、明星广告等不同,三星电子的差异化战略重心则集中于产品设计、质量管理、消费者体验等方面(1)产品设计。

三星电子的产品一直以卓越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电子消费品设计时尚,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喜好,在市场上拥有极高的人气。

(2)消费者体验

三星非常注重产品的消费者体验,消费者体验是消费者拿到产品之后的使用感觉,会影响产品和这个品牌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也会影响今后他们的购买行为,优秀的消费者体验能够培育出品牌的忠实顾客,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

(3)高质量管理

三星对于产品质量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三星集团甚至提出“视不合格品为癌症”、“视不合格品为敌人”、“视不合格品为罪恶之渊”的口号。

社长李建熙在各种场合一再强调:产品质量与产量的重要性比例应该是9:1,有时甚至要达到100!所以,三星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实行六西格玛质量控制法、生产线停止制、建立了CSMC(客户满意中心),此外,三星公司还广泛开展了服务人员培训、质量工程师培训,使得企业员工都时刻重视产品质量。如同海尔砸冰箱,李建熙有一次将质量有问题的产品堆放在一起,以熊熊大火烧毁,给所有的员工上了一节生动的质量教育课。与此同时,三星下达命令:收回所有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决不允许流向市场,损害消费者。“烧毁问题产品”这一举动,有效地将“质量第一”的观念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三星人的心中,为产品最终投入高端市场开启了一扇成功大门。

六、从该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同样的起步,十年前的三星和我们国内众多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非

常相像,虽然中国制造享誉全球,但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是低质量和廉价产品的代名词。三星的崛起,给众多中国企业树立了榜样,也让至今仍徘徊在世界品牌大门外的中国品牌看到了希望。通过学习三星的成功轨迹,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值得国内企业借鉴的地方,如何从制造型企业转变成为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我有以下几点的启示:

1、实施卓越的品牌战略

三星的成功很大原因在于实行正确的品牌战略,三星通过品牌战略立了清晰的品牌愿景,提炼了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三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我们国内企业,很多品牌战略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认真地执行,而且很多企业品牌战略朝令夕改,品牌战略毫无效果。

2、产品依靠质量和品质制胜

三星的产品依靠质量和品质来赢得市场,而不是依靠价格优势。为了护品牌形象,三星公司很少打“价格战”,三星每种产品只找一家总代理,避免多家代理导致相互压价损害高档品牌形象。

3、大力发展创新能力

相比于三星对于创新的巨大投入,我们国内企业做的显然远远不够,很多企业如富士康之流单纯替其他品牌代工,不注重对于产品的开发,使得中国企业总是落后于世界潮流,缺少核心竞争能力。另外,三星的许多新产品也都是基于市场需求对技术的小步改进,并非基础技术层面上的创新,这种新产品战略值得中国众多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学习借鉴。

如何做好三星电子企业战略分析报告

三星电子企业战略分析报告 姓名:陈佳冬 学号:2010115153 班级:工商管理四班 时间:2012.6.29

一、背景分析 1、企业介绍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作为大韩民国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是韩国规模最大的企业,同时也是三星集团子公司中规模最大且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该公司在全世界共65个国家拥有生产和销售法人网络,员工数多达157,000人,2009年超越惠普(HP)跃升为世界最大的IT企业,其中LCD TV、LED TV和半导体等产品的销售额均在世界上高居榜首。三星电子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三星电子生产的LED TV及各种电视产品、Galaxy S(i9000)手机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仅如此,三星电子的存储器半导体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各种电子产品。 三星电子在电视领域创造的佳绩可谓是独一无二的,截至2011年,连续6年保持电视销售量第一的地位,不出意料的话,2012年也估计能够蝉联桂冠,而在被称为“下一代电视”的智能电视领域,三星电子也确保了47.3%的份额,同比增长60%,40英寸以上大型LED电视和50英寸以上大型PDP电视市场份额也分别达48.2%和42%。在据业界人士分析,三星电子之所以能够长期捍卫榜首的地位,正是得益于产品的性能、设计以及尺寸等要素,企业不断追求创新,推出引导时代潮流的新产品。 此外,三星电子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代表性产品Galaxy S(i9000)在国际手机市场始终紧随iPhone之后,成为唯一能够和苹果的iPhone抗衡的一匹黑马,最新推出的GALAXY SⅢ有望在推出三个月内销量超过1000万,在日前美国IT 知名博客Business Insider举行的2012年上半年最佳智能手机评选中,三星GALAXY SⅢ击败了苹果、诺基亚和HTC的多款产品,成功当选2012年上半年全球最佳智能手机,有力地证实了三星GALAXY SⅢ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极高美誉度。。与此同时,三星电子继智能手机之后即将推出平板计算机(Tablet PC)- Galaxy Tab,而该产品与苹果公司的iPad将展开何种激烈的较量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历时5年,从负债17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内存芯片、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又历时5年,将平板电视做到全球数一数二、手机做到世界第二,三星电子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然而三星仍保持着低调的态度,三星集团第二任总裁-会长李健熙始终强调‘危机’二字,他于2010年3月重归企业经营舞台时曾表示,三星电子的未来无法预测,在未来十年内,企业的大部分代表性产品将成为过去,因此需要从零做起。 在电子产品市场上,国内电子产品企业一直扮演着的是跟随者的角色,完全被外资企业所压制,然而,前期和国内一些电子产品企业发展方式非常相像的三星电子却在短短的十年之中赶上并且超越了其他国际一流的大企业,这不禁让我们疑问,是什么因素让三星发展如此迅速?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问题所在。 2、愿景和使命 正如它新的座右铭所展示的那样,三星电子未来10年的目标是"Inspire the World,Create the Future"。这个新的目标反映了三星电子的承诺,利用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LG案例

LG案例 案例介绍:除了核心技术,“设计经营”正在成为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竞争的一个方向,而韩国的LG、三星正是抓住了这股潮流,让韩国的消费电子品牌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阵“韩流”,成为挑战原有日系企业索尼、松下等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LG电子中国区总裁孙晋邦表示,“LG在核心技术和设计经营方面无疑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作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我们一直致力于研发全球发展趋势,开创引领全球时尚的设计,并要将更高端、更前沿的产品提供给中国消费者。” LG在韩国的地位,相当于海尔之于中国,尤其在这个民族性非常强的国家,国产品牌的受欢迎程度还要更高。不过,就像海尔的国际化道路探索充满艰难一样,LG公司也曾经面临着同样的苦恼,尤其是如何打入品牌林立的欧美市场。 在两年以前,当欧美消费者听到LG的名字时,还十有八九会把它与品质不高的产品联系在一起。但是,仅仅两年的时间,LG就一举改变了自己在世界消费电子品牌中的形象。今年1月,LG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规模宏大的世界消费电子产品博览会上出尽了风头。不仅是它琳琅满目的产品吸引了人们的眼光:从售价180美元、只有火柴盒大小的MP3播放器,到价格高达7.7万美元的71英寸等离子电视机。更重要的是,在此次展会上LG公司一举夺得了16项创新奖,超过了其它任何一家参展公司。 能在两年内“翻身”,是与LG公司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坚持走设计经营化道路分不开的。LG最早被人们所认识,还是最初的品牌“乐

喜-金星”(Lucky-Goldstar)。1958年创办时它还只是一家小小的电扇生产商,一年后开始生产收音机,成为韩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从事电子产品制造的企业,1995年以后它正式更名为LG公司。现在,LG 公司的营销人员更希望人们彻底忘掉这个品牌原来的含义,因为一年前他们绞尽脑汁为LG这个名字赋予了新的品牌意义,“生活真美好”(Life's Good),并希望强化这个概念。 现在,LG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家电、电梯、手机、监控系统、化妆品、电池、塑料制品等各个方面,其中甚至包括竹盐牙膏和蝶妆这样的日用品和化妆品品牌。 可是LG的扩张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并在亚洲金融危机时遭遇了挫折。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LG、三星还在为争夺韩国电子产品制造商头把交椅而相互较量,那时他们也难分伯仲。但此后双方共同经历了金融危机,而三星很快便进行了痛苦的结构调整,并投入巨资进行品牌塑造,结果一下子跨入了全球电子业领导者的行业。而LG 公司却把赌注错押在了电信产业上,包括有线通信、移动电话服务和交换机系统等,这些后来一路滑坡的行业,造成了LG股票的暴跌。今天,相比起三星公司2004年100亿美元的盈利,LG公司接近13亿美元的盈利还相形见绌,虽然三星约有一半的收益来自芯片生产部门。 如今,LG公司那一度不切实际的电信战略已经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对“设计”的理解与坚持。此后它不仅迅速恢复了元气,并由此完成了从制造型企业向设计创新型企业的转型。

三星(物产株式会社)发展战略研究

三星(物产株式会社)发展战略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旅游管理) 摘要:运用所学企业战略分析工具分析研究三星物产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三星”)在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发展战略,目的在于分析三星成功的经验并为中国电子企业的深入发展提供对比和参考。 关键词:三星;发展战略;战略分析;深入发展 Abstract:Usingstrategic analytical tools for corporation to analyseSamsung Corporation Ltd’s developed stratagems that used during its development,which aimed at analyz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Samsung and offering parison and Reference to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hina's electronic enterprises. Keywords: Samsung;Development Strategy;strategic Analysis;In-depth development 前言 三星已经是国际知名大企业,它的发展韩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系的,三星几乎也成为韩国的象征。作为三星的主营业务,三星电子给三星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而且也是荣耀。同中国企业差不多的是三星刚开始也是走低成本道路,然而今天三星已经是世界电子行业的领先企业而中国仍没有一个像三星如此成功的的本土企业,本文分析的是三星主要的战略,希望能对中国相关企业的崛起有所帮助。 目前三星已经是全球仅次于索尼的第二大电子企业,三星的产品数不胜数而且兼具半导体、通讯、家电、AV、电脑、显示器等独到的优势,而且三星的业务每年都会有很大幅度的增长。也就是现在世界排名领先的电子企业中三星的投资收益率差不多是最多的,而且盈利也是最多的。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三星创造了一个神话,韩国成为发达国家同三星电子的实力也不无关系,而在中国这一发展中国家中竞争力较强实力雄厚的电子企业均不能和三星相媲美,国内的电子企业也没有一个像三星这样如此成功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 1 核心技术战略 1.1 半导体产业 提起三星,不少人应该会立即想起现在它的多种多样的数码产品,确实如此,

三星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三星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摘要:运用市场分析工具对三星公司研究,识别其成功关键因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分析。关键词:三星、创新、市场、苹果报告目的: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结合个人经验,对三星公司的市场营销状况进行详尽分析,以分别检审出企业优势和问题所在,以实际案例巩固课堂知识。目录:一、三星公司概况 ........................................................................................................ .....................- 1 - 二、三星公司的创新及其成果 ........................................................................................................ .- 1 - 1、产品创新定位(Product)......................................................................................... .........- 1 - 2、价格及品牌创新定位(Price)..........................................................................................- 2 - 3、营销渠道的创新(Place)............................................................................................. .....- 2 - 4、营销模式创新(Promotion).................................................................................... ..........- 2 - 三、三星公司的SWOT分析 ........................................................................................................ .......- 3 - 1、优势......................................................................................................... ...............................- 3 - (1)扎实的技术基

三星企业战略分析.

三星samsung企业战略 分析 课程:企业战略管理专业:项目管理 学生姓名:陈艳琴PRM11040 梁燕云PRM11062 吕静华PRM11035 刘琳琦PRM11060 张晓红TRM11045 张茜茜TRM11044 王若琦LSA10007 杨晓萍PRM11017

一、企业简介 (4) 二、企业文化 (4) 三、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6) 1、创业期阶段 (6) 2、成长期阶段 (6) 3、成熟期阶段 (7) 4、衰退期阶段 (7) 四、企业环境 (7) 1、宏观环境 (7) (1)政治法律环境 (7) (2)经济环境分析 (8) (3)社会文化环境 (9) (4)信息技术环境 (9) 2、微观环境 (11) (1)企业资源分析 (11) (2)SWOT分析 (11) (3)运用SWOT分析制定策略 (12) 五、波特五力分析 (13) 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强度 (13) (1).现有竞争企业的数量和力量对比 (13) (2).成本结构分析 (13)

(3)产品差异分析 (13) (4).退出障碍和转移成本分析 (14) (5).生产能力扩大方式的分析 (14) (6).竞争者类型分析 (14) 2、新进入企业的潜在进入威胁分析 (14) 3、供应商能力分析 (15) 4、买方分析 (15) 5、替代产品分析 (15) 六、战略指导文件 (16) 1、三星公司的远景: (16) 2、可持续发展报告: (16) 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17) 七、公司战略 (17) 1、总成本领先战略 (17) 2、自主创新 (18) 3、创新与差异化战略 (19) 4、多元化战略 (20) 5、品牌战略 (21) 6、本地化战略 (22) 7、科研战略 (22)

三星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三星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摘要:运用市场分析工具对三星公司研究,识别其成功关键因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三星、创新、市场、苹果 报告目的: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结合个人经验,对三星公司的市场营销状况进行详尽分析,以分别检 审出企业优势和问题所在,以实际案例巩固课堂知识。 目录: 一、三星公司概况 .............................................................................................................................- 1 - 二、三星公司的创新及其成果 .........................................................................................................- 1 - 1、产品创新定位(Product)..................................................................................................- 1 - 2、价格及品牌创新定位(Price)..........................................................................................- 2 - 3、营销渠道的创新(Place)..................................................................................................- 2 - 4、营销模式创新(Promotion)..............................................................................................- 2 - 三、三星公司的SWOT分析 ...............................................................................................................- 3 - 1、优势........................................................................................................................................- 3 - (1)扎实的技术基础........................................................................................................- 3 - (2)内部创新体系............................................................................................................- 3 - (3)学习型组织建设........................................................................................................- 3 - (4)优秀人才管理............................................................................................................- 3 - (5)完整的供应链............................................................................................................- 4 - 2、劣势........................................................................................................................................- 4 - (1)、缺乏核心技术........................................................................................................- 4 - (2)、产品性价比偏低....................................................................................................- 4 - (3)、家族产业弊端........................................................................................................- 4 - 3、机遇........................................................................................................................................- 4 - (1)、数字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4 - (2)、第三世界国家市场................................................................................................- 5 - (3)、消费观念转变........................................................................................................- 5 - 4、威胁........................................................................................................................................- 5 - (1)、行业竞争激烈........................................................................................................- 5 - (2)、知识产权保护困难................................................................................................- 5 - 四、三星公司与苹果公司的竞争 .....................................................................................................- 6 - 1、对企业本身及其竞争者的影

三星国市场的销售策略PEST分析

三星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策略PEST分析 一、三星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背景 三星作为国际品牌厂商,进入中国是在2011年,相对于国际知名厂商摩托罗拉,爱立信和诺基亚较晚,在面对当时已经被三大品牌占据了95%的份额的中国手机市场上,三星几级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市场逐渐占据有利的地位。近年来,三星手机的业务在中国不断壮大,中国成为三星公司全球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面对中国手机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三星需要怎样应对才能使自己持续强大,成为行业的领导者,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中国市场的手机使用情况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持续增长的经济,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截止到2011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累积达到98625万户,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其中3G用户数量飞速增长,达到了1.28亿户,渗透率达到13%,较2010年的4705.1万户增长172%。2011年10月,3G手机的销售量占比达到51.1%,首次超过2.5G手机,这标志着3G时代的全面到来。3G的发展,使运营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他们不断加大对手机终端的补贴力度,从而占据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三大运营商的推动下,运营商捆绑市场的销售量份额不断上升,手机厂商和运营商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同样,智能手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2011年,智能手机销量达到了8355万部,占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消费总量的33.4%,而从销售额占比来看,智能手机占比已经超过了50%,取代非智能手机成为市场主力。相关研究机构预计,2012年智能手机销售量约为1.64亿部,而中国市场整体手机销售量约为3亿部,智能手机占比将提升到55%。2012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重心。智能手机的发展,也带动了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由于IOS 及Android的市场份额急速扩张,昔日的市场王者塞班操作系统的销售额和销售量占比大幅下跌。安卓操作系统以其良好的开放性受到了众多品牌厂商的热捧,成为市场的绝对领导者。3G手机和智能手机的蓬勃发展成为手机行业新的增长动力。 三、三星产品的定位 “三星电子”曾经是价格低廉、低端产品的代名词之所以能在短期内成长为全 球知名的电子品牌得益于三星电子清晰的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20世纪50 年代美国著名广告专家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提出来的指的是把企业所期望的形象建立在消费者心目中即企业通过一定的沟通方式把品牌确定在消费者的某一个特定的心智位置上形成与竞争品牌相区别的差异性特点及鲜明的品牌特征从而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增加品牌的价值。品牌定位的基本依据来自三个方面即企业优势、目标市场竞争者定位及目标市场消费者需求。在此基础上企业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确定其品牌定位理念然后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四个营销组合因素入手围绕品牌定位理念进行具体的分定位。 四、在中国市场的PEST分析 和对手们相比三星电子起步的确很晚而三星电子却频频在各种国际研发以及设计大赛上摘得桂冠。在过去的10年间三星共获得了18个IDEA奖项(由美国工业设计协会和美国《商业周刊》颁发)、26个IF奖(德国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颁发)、27个G-Mark奖(日本工业设计促进组织颁发)。自从2000年以来三星公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SWOT分析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S W O T 分 析 班级:2014级市场营销一班 小组成员:吴家宇、邓万鹏、林超、王昕、吴沛德、肖圣宏、张涛、郑桃、张甫

目录 一、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WL物流的SWOT分析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机会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威胁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优势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劣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策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SO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二)WO策略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ST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四)WT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四、方向、目标、流程、方法_______________ 13 (一)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二)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三)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一、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2010年4月,雷军的师弟李华兵给雷军发了一封邮件,推荐一个从德信无线出走的无线业务团队,他们希望做一款独立的手机硬件,得到了雷军的支持。随后这个团队被更名为“小米工作室”,也就是小米公司最早的前身,而他们的计划目标就是制作一个完全的手机体系—“小米手机”,小米手机将尝试在全球复制电商模式。雷军让小米[4] 成为一家无限完美的公司,他将小米工作室改名为“小米科技”。他和每个潜在的高管和重要产品经理至少聊10个小时,说服他们加盟。原谷歌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林斌担任公司总裁,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担任副总裁。 小米没有森严的等级,每一位员工都是平等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伙伴。小米崇尚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我们讨厌冗长的会议和流程,在轻松的伙伴式工作氛围中发挥自己的创意。我们相信用户就是驱动力,我们坚持“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理念。 2015年6月,移动芯片老大高通中国掌门人王翔加盟小米。此次王翔加盟小米,短期看,凭借其在芯片产业内10多年的经验及积累,肯定会为小米在未来手机乃至智能硬件等涉及到芯片层面提供强大的支持,例如借助其高通的背景,强化与高通的合作。而从长期看,拥有自己的芯片设计能力才是关键和终极目标。在这方面王翔也是不二人选。 2014年12月9日,小米宣布发布第一台空气净化器——智米空气净化器。与美国前三大空气净化器采用相同的供应商,全机拥有5732个精密进气孔,全方位进风,大面积高效过滤污染物。与以往产品不同,智米空气净化器的出现意味着小米开始涉足“国民健康”领域,关心国民生存问题。此前马云曾在互联网大会坦言自己因“食品、水和空气”难以入眠,还曾因此公开质疑其总裁雷军:“如果空气、水和食品都不安全,手机做得再好有什么用?”如今智米净化器的出现正是小米最有利的回击。不仅是小米的智米空气净化器,碧水源也曾因马云在互联网大会的坦言发出消息,“马云睡不着觉,我有三分之一的责任,我的碧水源有先进的超级纳滤膜技术,水的问题可以不用再担忧。未来我会让更多为水问题难眠的人知道,健康水绝对可以轻松流入千万家……”

小米公司企业经营战略管理

组员:丁倩倩张晨杨璐 何忆涛张澄孟弈秋

1、小米公司简介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组建,是一家专注于iphone、android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公司。2010年4月正式启动,已经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及风险投资Morningside 、启明的巨额投资。2010年底推出手机实名社区米聊,在推出半年内注册用户突破300万。此外,小米公司还推出手机操作系统MIUI,今年6月底MIUI 社区活跃用户达30万。2011年7月12日,小米公司媒体沟通会正式宣布小米将于8月推出小米手机。米聊、MIUI、小米手机是小米科技的三大核心产品。 雷军介绍小米名字的由来,表示小米拼音是mi,首先是Mobile Internet,小米要做移动互联网公司;其次是 mission impossible,小米要完成不能完成的任务;当然,我们希望用小米加步枪来征服世界。最后,我们希望“小米”这个亲切可爱的名字成为大家的朋友。另外,小米全新的LOGO倒过来是一个心字,少一个点,意味着让用户省一点心。 2、小米的远景与使命分析 (1)小米的远景:“小米为发烧而生”————小米CEO雷军(2)小米的使命: 经营主线:小米主要专注于手机产品的开发研究和生产,是目前国产手机的几大厂商之一。 经营目的:客户忠诚度。小米致力于向客户提供最高质量的产品、

服务和解决方案以及更多价值,以赢得客户信任和客户忠诚度。 利润。小米手机的开发,基本上用雷军自己的话来讲就是零利润售机,不过必须也要保障后期获得足够的利润来支持公司的成长和为实现公司的其他目标提供必要的资源。 市场领袖。小米致力于不断改进和开发更出色的产品,拥有和其他品牌竞争的能力,成为国产机的领头羊,成为发烧友的最爱,带领国产手机走向世界。 成长。小米将市场的变化看做成长的机会,根据不同的变化做出相应改变,进一步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对员工的承诺。小米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每个人都是小米的主人公,都要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全球企业公民。要先成为好公民才能成为好企业,用小米的努力去回报社会。 3、小米的五力模型分析

三星电子五年战略分析

三星电子五年战略分析 一、背景分析 1、企业介绍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作为大韩民国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是韩国规模最大的企业,同时也是三星集团子公司中规模最大且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该公司在全世界共65个国家拥有生产和销售法人网络,员工数多达157,000人,2009年超越惠普(HP)跃升为世界最大的IT企业,其中LCD TV、LED TV和半导体等产品的销售额均在世界上高居榜首。三星电子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三星电子生产的LED TV及各种电视产品、Galaxy S(i9000)手机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仅如此,三星电子的存储器半导体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各种电子产品。 三星电子在电视领域创造的佳绩可谓是独一无二的,截至2011年,连续6年保持电视销售量第一的地位,不出意料的话,2012年也估计能够蝉联桂冠,而在被称为“下一代电视”的智能电视领域,三星电子也确保了47.3%的份额,同比增长60%,40英寸以上大型LED电视和50英寸以上大型PDP电视市场份额也分别达48.2%和42%。在据业界人士分析,三星电子之所以能够长期捍卫榜首的地位,正是得益于产品的性能、设计以及尺寸等要素,企业不断追求创新,推出引导时代潮流的新产品。 此外,三星电子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代表性产品Galaxy S(i9000)在国际手机市场始终紧随iPhone之后,成为唯一能够和苹果的iPhone

抗衡的一匹黑马,最新推出的GALAXY SⅢ有望在推出三个月内销量超过1000万,在日前美国IT知名博客Business Insider举行的2012年上半年最佳智能手机评选中,三星GALAXY SⅢ击败了苹果、诺基亚和HTC的多款产品,成功当选2012年上半年全球最佳智能手机,有力地证实了三星GALAXY SⅢ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极高美誉度。。与此同时,三星电子继智能手机之后即将推出平板计算机(Tablet PC)- Galaxy Tab,而该产品与苹果公司的iPad将展开何种激烈的较量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历时5年,从负债17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内存芯片、第三大手机制造商,又历时5年,将平板电视做到全球数一数二、手机做到世界第二,三星电子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然而三星仍保持着低调的态度,三星集团第二任总裁-会长李健熙始终强调‘危机’二字,他于2010年3月重归企业经营舞台时曾表示,三星电子的未来无法预测,在未来十年内,企业的大部分代表性产品将成为过去,因此需要从零做起。 在电子产品市场上,国内电子产品企业一直扮演着的是跟随者的角色,完全被外资企业所压制,然而,前期和国内一些电子产品企业发展方式非常相像的三星电子却在短短的十年之中赶上并且超越了其他国际一流的大企业,这不禁让我们疑问,是什么因素让三星发展如此迅速?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问题所在。 2、愿景和使命 正如它新的座右铭所展示的那样,三星电子未来10年的目标是

星公司swot分析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利润(百万美元) 三星电子亿亿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朴载淳今天出席“2013中国三星论坛”时透露,三星电子大中华区在2012年的销售额达到143亿美元,同比增长51%。 韩国信息通信产业振兴院(NIPA)4日统计,截至去年年末,三星电子的市价总值达2273亿美元,仅次于苹果和谷歌。苹果公司去年以5006亿美元的市价,连续三年稳坐头把交椅。谷歌公司约达2324亿美元的市价略高于三星。 优势Strength 1、技术世界领先 根据美国商标专利局2013公布的数据,在去年苹果总共申请到了1136项专利,而三星总共获得了5081项专利,超过苹果。 2012 年世界拥用最多专利的公司排名如下: 1 IBM (6,478 项) 2 Samsung (5,081 项) 3 Canon (3,17 4 项) 4 Sony (3,032 项) 5 Panasonic (2,769 项) 6 Microsoft (2,613 项) 7 Toshiba (2,447 项) 8 Foxconn (2,013 项) 9 General Electric (1,652 项) 10 LG (1,624 项) 22 Apple (1,136 项) 2、历史悠久、品牌信任度高 1969年,三星电子成立之后,短短几年就从一个普通企业发展成为一家集半导体、通信、计算机产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于一体的国际化大企业其品牌知名度及产品渗透率均非常高。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3、知识管理体系 三星SDS:管理层长期积极推动三星SDS的业务范围包括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咨询以及培训等,目前在全球软件企业中排名第38.三星SDS的知识管理是在该公司总部CEO的个人决策下开始的。是三星自行开发的管理系统。 三星SDS北京公司副总裁兼研发中心总监吴景植这样解释该公司上知识管理系统的动机:形成以专家为主导的组织文化,培养技术人才、新员工快速融入;确保高附加值事业竞争力,确立核心竞争力、提高生产力、最优化的客户服务;建立全球化经营体系,通过知识共享工具完成全球化的知识管理。 三星SDS非常重视知识库的建立,在企业内部,一个被成为“泉水”的知识库被不断升级。其中70~80%为所有员工共享,其余涉及公司战略部分只对公司高层开放。三星SDS在开始实施知识管理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IT公司固有的:技术人员不愿意将资料和技术共享。为了吸引员工参与,三星SDS最初不得不采取“电子货币”的方式对贡献知识与下载知识的员工进行奖励。 4、行销执行力强 一旦市场行销定位和战略确定之后,公司的所有部门全部出动,帮助市场行销部门把战略赋之实施。整合全公司的行销资源。公司的每一个部门或多或少都会参与到市场行销的活动之中,三星电子正是通过建立跨部门的管理体系去调整市场资源与工作,整

三星战略研究分析

学号:1021344 毕业论文(设计) (2010届) 题目三星营销策略研究 系部财管系 专业市场营销 班级市场103 学生姓名周宇杰 成绩 指导教师侯冬丽 完成日期2014/1/5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由我本人独立完成。有关观点、方法、数据和文献等的引用已在文中指出,并与参考文献相对应。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如在文中涉及到抄袭或剽窃行为,本人愿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及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年月日

摘要 本文描述了在这个日星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三星电子集团是如何秉持它的经营理念生存下去。从一个负债170多亿美元且处在破产边缘的公司蜕变成为一个在各个领域上拥有鲜明的产品个性和在高端市场上立足,引领时尚潮流的公司,并且还让三星在电子市场上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重振品牌之路,并借此跻身全球著名企业。由此本文通过对近年三星经营策略研究的分析,了解了一个成功的电子龙头企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工具的研究方式,发现了三星电子集团虽然已经迈向了世界电子行业龙头的地位,可是在华经营仍然发现了许多问题,中国市场在世界上占取着无需置疑的重要地位,三星电子更应该把握住在华市场营销的战略,由此更应该针对中国国情做好顶层设计,对产品研发、定价、售后服务以及渠道和促销战略做到有的放矢。让三星电子在华市场上做的更好同时树立一个榜样的地位让中国电子企业意识到技术与人才理念的重要性。由此,本文通过对三星集团的成功策略进行展开说明,对中国电子企业起到一个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三星;营销策略;经营理念

三星电子案例分析

三星电子案例分析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学号:2013013100 侯雨晴 1.简介:韩国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2006年 世界财富500强企业, 全球排名第27位;《商业周刊》公布的INTERBRAND品牌价值排名中, 三星以15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名列全球第20位。三星集团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全球共有30多个下属公司及若干法人机构,在近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300多个法人及办事处,全球员工总数为19.5万。 2.崛起历程: 60多年前,三星刚刚问世还只是一家小商铺; 30多年前,三星为了生存还在为日本三洋公司打工; 10年多前,三星在西方人心目中仍然是廉价的地摊货。 然而,近十年间,三星品牌实现破茧腾飞,2005年更是以149 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第20位,一举超越日本索尼(SONY)(108亿美元排名第28位),成为全球电子消费品第一品牌,2007年三星的销售额达1000亿美元。 三星缔造了一个品牌传奇。

第一,实施卓越的品牌战略。三星的成功根本在于品牌战略制胜,三星确立了清晰的品牌愿景,提炼了品牌的核心价值,使三星明确了前进的方向。然而,许多中国企业品牌战略常常只是纸上谈兵,很难真正贯彻到经营的每个环节,我们更擅长于营销战术,而不是长远的品牌战略,许多企业为了眼前利益而采取投机行为,常常让品牌战略朝令夕改,自然难以树立清晰、统一、高端的品牌形象。 第二,巧借事件营销“造势”。三星品牌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其奥林匹克TOP赞助计划功不可没,借力奥运让全世界了解了三星,其品牌价值也大幅提升。目前,单纯依靠传统媒体打造品牌的时代已经过去,事件营销往往以“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大大节约广告费用,我国许多企业也因此受益匪浅,比如蒙牛借“神五”飞天,海尔利用中国“申奥”成功等等。特别是对于海尔、联想等踏上品牌国际化征程的中国企业,奥运盛会及重要国际体育赛事将是中国品牌腾飞世界的助推器。 第三,产品品质制胜而非价格制胜。三星“世界最佳,世界第一”的产品战略也是其克敌制胜的利器,三星比业界平均水平快1-2倍的新产品推出速度给对手极大压力。其实,三星的许多新产品也都是基于市场需求对技术的小步改进,并非基础技术层面上的创新,这种新产品战略值得中国众多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学习借鉴。另外,为维护品牌形象,三星公司很少打“价格

三星电子公司综合战略研究(论文)

三星电子公司综合战略研究 1.研究背景 1.1研究背景: 1.1.1内部不团结 从制糖到制药,再到纺织和电子,三星集团旗下星罗棋布的部署了数以百计的部门和分公司,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摊子”,即使是擅长管理的三星,也会因“百密一疏”而出现各种管理上的漏洞。事实证明,三星集团内部现在并非铁板一块。区别于其他企业,三星是亚洲比较典型的家族式企业,家族企业的“豪门恩怨”自然不少。整个家族的儿孙们都把持着三星集团的重要部门,只要这个家族出现严重的矛盾,三星集团出现分裂并非杞人忧天。而且三星集团目前已经达到事业的巅峰,百尺竿头已经很难再进一步,等待三星集团的,很可能是盛极而衰的宿命。 1.1.2战略决策缺乏透明度 以李健熙一人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式”经营也是问题之一。总部的权力过大。所有活动立足于集团利益,严格接受会长的密切审核。战略企划室事实上扮演了整个三星集团重大决策、资源分配的核心角色。然而,它只听命于李健熙一人,而不是向全体三星股东负责。它的整个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 1.1.3过度控制 这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使让员工变得更疲劳。 1.1.4缺少标杆 事实上,企业在进行标杆管理时,往往是对标杆的模仿和学习,从而忽略了原生性和自发性创新。直到目前,三星虽然拥有3000名博士以上的研发力量,但却没有出现一款类似于苹果的iPod或者索尼的PS游戏机之类的革命性产品。张世进认为,业绩不佳、害怕问责的三星经营者和工程师们如果不能跨越缺乏创造力的门槛,三星必然会面临危机。而目前三星目前所要做的不但是在标杆管理上继续寻找新的标杆,还要跳出标杆管理的模式,探索革命性的路创新能力的实现径。 1.2研究意义: 短短20余年,三星电子就实现了自我突破与快速腾飞,从为别人做嫁衣的配套企业发展成为引导世界潮流的领袖企业,可以说,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三星电子发展战略存在的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三星电子发展的战略建议。

三星samsung企业战略分析

三星samsung电子战略 分析 摘要:我国的电子信息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已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亮点。但是,我国的电子企业和世界知名的电子企业相比,差距还很明显再加入WTO 的背景下,面对竞争,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韩国三星电子在进入21世纪短短的几年时间的飞跃给了我国的电子企业很大的启示,所以,本文就以分析三星电子这个案例为引子,就中国的电子通信企业如何借鉴三星电子的成功经验做出探讨。 关键词:三星电子高端智能时尚简约 案例背景 三星集团是韩国第一大企业,同时也是一个跨国的企业集团,三星集团包括众多的国际下属企业,旗下子公司有:三星电子、三星物产、三星生命、三星航空等等,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在2011年的全球企业市值中为1500亿美元。1969年,三星电子成立之后,短短几年就从一个普通企业发展成为一家集半导体、通信、计算机产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于一体的国际化大企业,其品牌知名度及产品渗透率均非常高。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正式进入中国市场,1992年8月,三星电子在中国惠州投资建厂。

之后10年,三星电子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与合作,中国市场在三星电子全球市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星近几年来已经成为光彩夺目的明星,在全球企业史上几 乎创造了一个神话。 图中记录了三星电子自2000年以来的年度销售额,我们可以看到,三星电子的年度销售额逐年稳步增加,强势的递增正反映出三星电子的独特魅力,以此展现了三星电了品牌价值的飞跃。三星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因素 一.三星的营销战略 1、准确的市场定位,符合市场定位的价格 2、优秀的工业设计,“时尚”推广 4、 TOP赞助商计划 6、不断推出前沿产品 7、改良销售场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