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步计数原理教案

分步计数原理教案

分步计数原理教案
分步计数原理教案

课题: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任课教师:岳福秀

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分类计数原理。

2.分步计数原理。

(二)能力目标

1.正确理解、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内容。

2.能正确运用两个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3.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能够作出正确的分析,准确的判断,进而拿出完善的处理方案,从而认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内在联系及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教学重点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在两个基本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应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归纳出一

般原理,这一过程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而且在基本原理的语言叙述上,也采用了生活化的语言,使学生易于理解。其次,要引导学生通过寻求两个原理的区别来理解原理。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课题导入

近日接到学校通知,要求明天去北京开会,于是我查了一下,秦皇岛到北京火车有21列,秦皇岛到北京的汽车有22个车次,那么我要去北京有多少种走法?

[师生共析]要完成从秦皇岛到北京这件事,从交通工具上可以有两类选择,即乘火车或者乘汽车,无论乘坐哪一类都可达到目的.若乘火车有21种走法,若乘汽车有22种走法.由于每一种走法都可以从秦皇岛到北京,所以共有21+22=43种不同的走法。

提问学生:归纳出分类计数原理

[师]在上述的分析过程中,就体现了分类计数原理.:如果计数的对象可以分成若干类,使得每两类没有公共元素,那么分别对每一类里的元素计数,然后把各类的元素数目相加,便得出所要计数的对象的总数。

分类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

[师]对于分类计数原理,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分类计数原理中可以看出,各类之间相互独立,都能完

成这件事,且各类方法数相加,所以分类计数原理又称加法原理;

(2)分类时,首先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一个分类的标准,然后在确定的分类标准下进行分类;

(3)完成这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必属于某一类,并且分别属于不同两类的两种方法都是不同的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再看问题二

咱班同学学的是船舶建造专业,毕业后到船厂就业:船厂能够提供给我们同学上岗的车间有服务车间、钢加车间、机修车间、建造车间、集配车间、涂装车间、甲装车间,而每个车间我们能够胜任的岗位有:服务车间的起重工、钢加车间的装配工、机修车间的钳工和电工、建造车间的装配工、集配车间的装配工、涂装车间的打磨工、甲装车间的装配工,那么一共有多少种岗位我们可以选择?

当然,这种选择是双向的,如果我们要想能够在自己满意的岗位上工作,必须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专业技能,这样我们才能如愿地走上自己满意的岗位,并且能够表现出色。

问题二:好了到北京怎么去的问题解决了,去北京开会,代表学校形象还得选一身合适的衣服,我适合这个季节的衣服不多,三件上衣,两条裤子,两双鞋。同学们帮忙想一下我有多少种搭配可以选择?

提问学生:归纳出分步计数原理

[师]在问题二的分析过程中,就体现了分步计数原理:如果计数的对象可以分成若干步骤来完成,并且对于前面几步的每一种完成方式,下一步都有相同的数目的做法,那么依次计算各步的做法数目,它们的乘积就是要计数的对象的总数。

分步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

[师]对于分步计数原理,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步计数原理与“分步”有关,各个步骤相互依存,只有各个步骤完成了,这件事才算完成;且各步方法数相乘,所以分步计数原理又称乘法原理;

(2)分步时首先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一个分步的标准;

(3)分步时还要注意满足完成一件事必须并且只需连续完成n 个步骤后这件事才算完成。

提问学生:两个原理区别

两个原理都是涉及完成一件事的不同方法的种数,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类”有关,各种方法相互独立,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完成这件事;

(2)、分步计数原理与“分步”有关,各个步骤相互依存,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了,这件事才算完成。

2.例题讲解

例1、书架上层放5本不同的数学书,中层放6本不同的语文书,下层放7本不同的英语书,某同学从中取出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解:要完成这件事,有三类不同的取法:

第一类:取一本数学有 5种不同的取法;

第二类:取一本语文有6种不同的取法;

第三类:取一本英语有7种不同的取法;

共有N=5+6+7=18种不同的取法。

例2、书架上层放5本不同的数学书,中层放6本不同的语文书,下层放7本不同的英语书,如果从中任三本书,要求数学、语文、英语各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解:要完成这件事,要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从数学中取出一本,有5种不同的取法;

第二步:从语文中取出一本,有6种不同的取法;

第三步;从英语中取出一本,有7种不同的取法;

共有N=5X6X7=210种不同的取法。

3.强化练习

P206

4.课时小结

1、分类计数与分步计数原理是两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理,是解答排列、组合问题,尤其是较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的基础。

2、辨别运用分类计数原理还是分步计数原理的关键是“分类”还是“分步”,也就是说“分类”时,各类办法中的每一种方法都是独立的,都能直接完成这件事,而“分步”时,各步中的方法是相关的,缺一不可,当且仅当做完各个步骤时,才能完成这件事。分类方法数相加、分步方法数相乘。综合运用两个原理时,既要会合理分类,又能合理分步,一般情形是先分类后分步。

我们的人生职业规划就像这两个计数原理一样,我们对职业规划要像分类计数原理那样有规律的分好类,针对自己的专业选择则自己的就业方向及岗位,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自己的择业方向正确,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对于要走的职业道路要像分步计数原理那样,规划好每一步需要做的,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最终就能够达到我们做想要达到的目标,享受成功。

5.布置作业

作业P206 B组1~~4 题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教学案

§1.1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教学目标:(1)理解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2)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教学过程 一.知识要点: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 类方式,由第1种方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完成,由第2种方法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完成,……由第n k 种途径有n m 种方法可以完成。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种不同的方法。 三、典例分析: 例1.书架的第1层放有4本不同的计算机书,第2层放有3本不同的文艺书,第3 层放有2本不同的体育书, (1)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从书架的第1、2、3层各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例2.为了确保电子信箱的安全,在注册时,通常要设置电子信箱密码。在某网站设置的信箱中,(1)密码为4位,每位均为0到9这10个数字中的一个数字,这样的密码共有多少个? (2)密码为4位,每位是0到9这10个数字中的一个,或是从A 到Z 这26个英文字母中的1个。这样的密码共有多少个?(3)密码为4到6位,每位均为0到9这10个数字中的一个。这样的密码共有多少个? 例3.要从甲、乙、丙3名工人中选出2名分别上日班和晚班,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例4.用4种不同颜色给如左图所示的地图上色,要求相邻两块涂不同的颜色,共有 多少种不同的涂法? 变式:1、如果按照①、②、④、③的次序填涂,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如图一,要给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分别涂上五种颜色中的某一种,允许同 一种颜色使用多次,但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颜色,则不同涂色方法种数为( ) A. 180 B. 160 C. 96 D. 60 若变为图二,图三呢? 练习: 1、乘积))()((54321321321c c c c c b b b a a a ++++++++展开后共有多少项? 2、(2006,北京,5分)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中, 各位数字之和为奇数的共有 ( ) A .36个 B.24个 C.18个 D.6个 4、(2005,北京春(文),5分)从0,1,2,3这四个数中选三个不同的数作为函数c bx ax x f ++=2)(的系数,可组成不同的一次函数共有 个,不同的二次函数共有 个。 3、在3000到8000之间有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奇数? 思考:集合A=}{ 4,3,2,1、B=}{d c b a ,,,,则从A 到B 可建立多少个不同的映射?其中一一映射有多少个? 图一 图二 图三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教案

第一章计数原理 第1节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教材分析 本节课《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选修2-3)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后续知识的基础,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本节课涉及的分步、分类的思想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有效武器,是人们思考问题的最根本方法.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很容易的接受两个原理的内容,并应用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类比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另外,学生的求知欲强,参与意识,自主探索意识明显增强,对能够引起认知冲突,表现自身价值的学习素材特别感兴趣。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欠缺,有待加强. 目标分析 ⑴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内容 ②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具体问题情境总结出两个计数原理,并通过实际事例学生感悟两个原理的应用并最终学会应用 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师生共究”更深刻的理解分类计数与分步计数原理,并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学生积极合作的意识,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掌握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特征选择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①启发探究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法分析:本节课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会用类比的思想解决问题,树立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对于分类计数原理设计如下情境(看多媒体): 该情境是原教材上情境经过加工设计的,比原教材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进入思维情境接着是对情境的处理:在情境处理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由特殊情形归纳出一般原理,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我处理情境的办法是: 第一步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让学生尝试分析,然后由学生代表分析解答,教师及时给出评价,并由老师给出解题过程,在这里由老师按分类计数原理给出解题过程,为学生顺利总结概括出原理做好铺垫. 第二步对原问题加以引申:若当天有4次航班,则有多少种不同方法? 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总方法数是各类方法数之和. 第三步提出问题:你能否尽可能简练的总结出问题1中的计数规律? 接着由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问题1中计数规律,这样由学生总结归纳,并通过讨论准确叙述出分类计数原理,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意识,激发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就完成了情感目标.

高中数学教案:计数原理

高中数学教案:计数原理 教学目标: 对差不多概念,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运算的把握 注重对分析咨询题和解决咨询题的能力的培养 对综合咨询题要注意数学思想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对两个差不多计数原理的把握和运用 排列组合以及二项式定理典型题解题技巧 教学设计: 知识网络: 一、两个差不多计数原理: 1、分类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 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方法中有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m1+m2+…+mn 种不同的方法。〔加法原理〕 2、分步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 N=m1×m2×…×mn 种不同的方法。〔乘法原理〕 二、排列 排列:一样地,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并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注意:1、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差不多内容:①〝取出元素〞;②〝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一定顺序〞确实是与位置有关,这也是判定一个咨询题是不是排列咨询题的重要标志。 2、依照排列的定义,两个排列相同,是指当且仅当两个排列的元素完全相同,而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 排列数公式: )!(!)1()2()1(m n n m n n n n A m n -=+-???-?-?= !12)2()1(n n n n A n n =????-?-?= 三、组合 组合:一样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不同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不同元素的一个组合。 组合数公式: 〔组合数公式1—适用于运算〕 〔组合数公式2—适用于化简证明〕 组合数公式性质:性质1: m n n m n C C -= ! )1()2)(1(m m n n n n m m m n m n C +---=A =A ! )(! ! m n m n C m n -=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教案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②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两个原理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类比分 析能力; ②通过对两个原理的应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学习本章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两个原理,并能运用它们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弄清楚“一件事”指的是什么,分清是“分类”还是“分步”.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引例: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路,从乙地到丁地有2条路;从甲地到丙地有3条路,从丙地到丁地有4条路,问:从甲地到丁地有多少种走法? 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例出发,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二、讲授新课: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问题1:(多媒体展示)十一你打算从甲地到乙地旅游,假设可以乘汽车和火车.一天中,汽车有3班,火车有2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坐交通工具的方法?有3+2=5种方法 探究1:(多媒体展示)你能说说以上问题的特征吗?(分析要完成的“一件事”是什么.) 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3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2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3+2=5种方法。一件事就是从甲

地到乙地的一种乘坐交通工具的方式。 发现新知:完成一件事情,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m m N +???++=21种不同的方法.(也称加法原理) 设计意图:由特例到定义的设计思路让学生理解加法原理的概念,体现了一般存在于特殊之中的辩证法思想,便于让学生理解概念。 师生互动: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在本知识点中学生可能对“一件事”的概念的理解不是很好,在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应该进行点拨。 知识应用 例1:两个袋子里分别装有40个红球,60个白球,从中任取一个球,有多少种求法? 设计意图:通过本例及变式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类”的含义。并向学生指出分类的关键是弄清“一件事”是什么。 师生互动:由老师引导学生回答例题,由学生独立解答变式,并回答“一件事”是什么。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特点: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类”问题,完成一件事的办法要分为若干类,各类的办法法相互独立,各类办法中的各种方法也相对独立,用任何一类办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单独完成这件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加法原理的特点,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师生互动:由学生总结,老师给以补充。 2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问题2:(多媒体展示)从A 村道B 村的道路有3条,从B 村去C 村的路有2条,从C 村去D 的道路有3条,小明要从A 村经过B 村,再经过C 村,最后到D 村,一共有多少条路线可以选择? 从A 村经 B 村去C 村有 2 步, 第一步, 由A 村去B 村有 3 种方法, 第二步, 由B 村去C 村有 2 种方法, 第三步,从C 村到D村有3种方法 所以从A 村经 B 村又经过C 村到D村共有 3 ×2 ×3= 18 种不同的方法 探究2:(多媒体展示)你能说说这个问题的特征吗?(分析要完成的“一件事” 是什么.) 完成一件事需要有三个不同步骤,在第1步中有3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步中有2种不同的方法,第三步有3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3 ×2 ×3= 18种不同的方法.一件事就是:从A村到D村的一种走法 发现新知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

(完整版)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练习题

1、一个学生从3本不同的科技书、4本不同的文艺书、5本不同的外语书中任选一本阅读,不同的选法有_________________种。 2、一个乒乓球队里有男队员5人,女队员4人,从中选出男、女队员各一名组成混合双打,共有_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的选法。 3、一商场有3个大门,商场内有2个楼梯,顾客从商场外到二楼的走法有 __________种。 4、从分别写有1,2,3,…,9九张数字的卡片中,抽出两张数字和为奇数的卡片,共有_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的抽法。 5、某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成员由11个美国人,4个法国人和5个中国人组成,(1)从中选出1人担任组长,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2)从中选出两位不同国家的人作为成果发布人,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6、(1)3名同学报名参加4个不同学科的比赛,每名学生只能参赛一项,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报名方案? (2)若有4项冠军在3个人中产生,每项冠军只能有一人获得,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夺冠方案? 7、用五种不同颜色给图中四个区域涂色,每个区域涂一种颜色, (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 (2)若要求相邻(有公共边)的区域不同色,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 8、从甲地到乙地有两种走法,从乙地到丙地有4种走法,从甲地不经过乙地到丙地有3种走法,则从甲地到丙地共有_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的走法。 9、某电话局的电话号码为,若后面的五位数字是由6或8组成的,则这样的电话号码一共有_________________个。 10、从0,1,2,…,9这十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相加,其和为偶数的不同取法有_________________种。

基本计数原理教学设计

《基本计数原理》教学设计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李悦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指导思想 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探究活动。探究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有计划的逐步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注意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强调活动的内化,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2.理论依据 (1)新课标理念下关于概念学习的教学理论。 (2)新课标理念下关于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 (3)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社B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的第一节《基本计数原理》。内容主要为两个计数原理。两个计数原理是处理计数问题的两种基本思想方法。在面对一个复杂的计数问题时,通过分类或分步将它分解为若干个简单计数问题,在解决这些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将它们整合起来而得到原问题的答案,可以达到以简驭繁、化难为易的效果。 教材开篇在列举一些贴近生活的典型实例的基础上,用明确的语言指出了两个计数原理与加法、乘法运算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不通过一个一个地数而确定这个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学习计数原理的必要性。由于两个计数原理的这种基础地位,并且在应用它们解决问题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是训练学生推理技能的好素材。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区普通高中的学生。在知识内容上,已在初中学习过列举法、树状图,并会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问题。在能力层次上,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他们的思维活跃,富有挑战性。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会遇到以下两个困难,一个是对两个计数原理的特征理解不能深刻,因而导致不知如何判断什么是一件事;另一个是分不清两个计数原理,在解决问题时不知怎么完成这件事。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计数原理基本知识点

计数原理基本知识点 1.分类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12n N m m m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12n N m m m =??? 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4.排列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 做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 5.排列数公式:(1)(2)(1)m n A n n n n m =---+(,,m n N m n *∈≤) 6 阶乘:!n 表示正整数1到n 的连乘积,叫做n 的阶乘规定0!1=. 7.排列数的另一个计算公式:m n A =!()!n n m - 8 组合的概念: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9.组合数的概念: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 .用符号m n C 表示. 10.组合数公式:(1)(2)(1)!m m n n m m A n n n n m C A m ---+== 或)! (!!m n m n C m n -=,,(n m N m n ≤∈*且 11 组合数的性质1:m n n m n C C -=.规定:10=n C ; 12.组合数的性质2:m n C 1+=m n C +1-m n C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教案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教案 教学内容: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 教学目标: 理解两计数原理的内涵;能运用两计数原理解简单计数问题及综合问 题 教学重点: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的定义 教学难点: 应用两计数原理解题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例:从甲地到乙地每天有三趟火车和两趟汽车,一天里从甲地到乙地 共有多少种走发? (图) 从甲地到乙地要途经丙地,一天里从甲地到丙地有三趟火车,从丙 地到乙地有 两趟汽车.问甲地到乙地有多少种走法? (图) 1. 复习两原理. 2. 分类计数原理中每一种方法都完成了这件事.分步计数原理中完 成这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要分成n 个步骤. 分类和分步都要有标准. 3. 例题讲解: 例:书架的第一层放有4本不同的计算机书,第二层放有3本不同 的文艺书,第三层放有2本不同的体育书. (1).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多少不同的取发? 4+3+2=9 (2).从书架的第1,2,3层各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4234=?? (3).从中取出两本书,且计算机书,文艺书,体育书每种只能选1本, 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6232434=?+?+? 4.课堂练习: ● 有高一学生3名,高二学生5名,高三学生4名,选1名去参加接待外宾活 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 ()()()543214321321c c c c c b b b b a a a +++++++++展开后有多少 项?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横坐标与纵坐标均在A={}5,4,3,2,1,0内取值的不 同点共有多少个? 5.布置作业: ● 复习资料第347页,课下知能提升1----6题.

分类分步计数原理

分类分步计数原理

题型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例1、从3名女同学和2名男同学中选1人主持本班的某次主题班会,则不同的选法种数为() A.6 B.5 C.3 D.2 例2、在所有两位数中,个位数字大于十位数字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变式练习】 1.若a,b∈N*,且a+b≤5,则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的点(a,b)共有________个. 2.在所有的两位数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例3、有不同的语文书9本,不同的数学书7本,不同的英语书5本,从中选出不属于同一学科的书2本,则不同的选法有() A.21种 B.315种 C.143种 D.153种 例4、某同学有同样的画册2本,同样的集邮册3本,从中取出4本赠送给4位朋友,每位朋友一本,则不同的赠送方法共有( ). A.4种 B.10种 C.18种 D.20种 方法总结 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分类标准,然后进行分类;其次分类时要注意完成这件事情的任何一种方法必须属于某一类,并且分别属于不同种类的两种方法是不同的方法,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可以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变式练习】 1.某校开设10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A,B,C三门由于上课时间相同,至多选一门学校规定,每位同学选修三门,则每位同学不同的选修方案种数是() A.120 B.98 C.63 D.56

2.某电脑用户计划使用不超过500元购买单价分别为60元、70元的电脑软件和电脑元件,根据需要,软件至少买3个,元件至少买2个,则不同的选购方法有() A.5 B.6 C.7 D.8 3.如图所示,在连接正八边形的三个顶点而成的三角形中,与正八边形有公共边的三角形有________个. 4.由0,1,2,3这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中,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共有( ).A.238个 B.232个 C.174个 D.168个 【变式练习】 1.为了应对欧债危机,沃尔沃汽车公司决定从10名办公室工作人员中裁去4人,要求甲、乙二人不能全部裁去,则不同的裁员方案的种数为________. 2.在一块并排的10垄田地中,选择二垄分别种植A、B两种作物,每种种植一垄,为有利

计数原理教案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 一、教学理念 (1)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中心,突出的学生主体地位,一切以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为目的. (2)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搭建思维平台,缩小学生认知水平与认知目标之间的差异. (3)根据斯托利亚尔所言“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通过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 班上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前也做好了充分的预习准备,但抽象概括能力较差,且对文字叙述的数学问题的转译能力差,不善于揣摩数学中的文字;部分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归纳、类比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理解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明确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区别与联系。能运用两个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的分析、判断、探索,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身边数学,理解应用两个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比较、类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和灵活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周密思考,细心分析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教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正确的认识和解释社会上和身边发生的事情,如彩票,摸奖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分类计数原理与分布计数原理的区别 【难点】:分类计数原理与分布计数原理的区分及简单应用 【突破】:通过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概括出两个原理,完善学生的认知能力。应用中,要弄清完成的“一件事”及完成“这件事”是“分类”还是“分步”,要弄清“谁选择谁”。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2、把10个乒乓球进行0—9标号,挑选两名学生合作一个抽奖箱,并准备奖品若干。 3、制作辅助课件。 4、团体分组,4人一小组。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一,引入课题】 彩票游戏:(播放音乐,幻灯片展示摇奖画面)

高二数学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教案

高二数学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这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胶片(两个原理). 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 先看下面的问题: 2002年夏季在韩国与日本举行的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共有32个队参赛.它们先分成8个小组进行循环赛,决出16强,这16个队按确定的程序进行淘汰赛后,最后决出冠亚军,此外还决出了第三、第四名.问一共安排了多少场比赛? 要回答上述问题,就要用到排列、组合的知识.排列、组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方法,粗略地说,排列、组合方法就是研究按某一规则做某事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做法. 在运用排列、组合方法时,经常要用到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下面我们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两个原理. [探索研究] 引导学生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一天中,火车有3班,汽车有2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因为一天中乘火车有3种走法,乘汽车有2种走法,每一种走法都可以从甲地到乙地,所以共有 3+2=5 种不同的走法,如图所示. 一般地,有如下原理:(出示投影) 分类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类办法,在第1 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再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从甲地到乙地,要从甲地选乘火车到丙地,再于次日从丙地乘汽车到乙地.一天中,火车有3班,汽车有2班.那么两天中,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如图)? 这个问题与前一个问题不同.在前一个问题中,采用乘火车或汽车中的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从甲地到乙地;而在这个问题中,必须经过先乘火车、后乘汽车两个步骤,才能从甲地到乙地. 这里,因为乘火车有3种走法,乘汽车有2种走法,所以乘一次火车再接乘一次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有3×2=6 种不同的走法.(让学生具体列出6种不同的走法) 于是得到如下原理:(出示投影) 分步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个步骤,做第1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种不同的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都是涉及完成一件事的不同方法的种数的问题,它们的区别在于:分类计数原理与“分类”有关,各种方法相互独立,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完成这件事;分步计数原理与“分步”有关,各个步骤相互依存,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了,这件事才算完成. (出示投影) 例1 书架的第1层放有4本不同的计算机书,第2层放有3本不同的文艺书,第3层放有2本不同的体育书. (1)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从书架的第1、2、3层各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解答略) 教师点评:注意区别“分类”与“分步”. 例2 一种号码锁有4个拨号盘,每个拨号盘上有从0到9共10个数字,这4个拨号盘可以组成多少个四位数字的号码?

基本计数原理

基本计数原理 一、主要内容 一般计数原理部分的考试,分为两种,一是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单独出题,二是在概率中需要用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1、基本计数原理 2、排列和组合 3、常用方法 二、知识梳理 1、基本计数原理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从甲地到乙地,可乘坐三类交通工具:可以乘火车,可以坐汽车,还可以乘轮船,假定火车每日1班,汽车每日3班,轮船每日2班,那么一天中从甲地到乙地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1+3+2=6种) 做一件事,完成它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以此类推,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m m N +++=...21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某中学的阅览室有50本不同的科技书,80本不同的文艺书,现在张三同学想借1本科技书和1本文艺书,共有多少种借法?(50*80=4000) 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个步骤有 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个步骤有2m 种不同的方法,以此类推,做第n 个步骤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m m N ???=...21种不同的方法。 以上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最基本的理论依据。他们分别给出了两种不同方式完成一件事的方法总数的不同计算方法。 注意:分类要“不重不漏”,每类的每一种方法都能独立完成事件; 分步要“步骤完整”,每一步不能完成事件,只有各步依次都完成,才能完成事件。

2、排列与组合 (1)排列 有红球、白球、黄球各一个,现从这三个小球中任取两个,分别放入甲、乙盒子里,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3*2=6) 我们把被取的对象叫做元素。取出的元素按照已知的顺序排成一列,我们称它为该问题的一个排列。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出)(n m m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两个排列相同,则组成排列的元素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 m m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 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到公式)1()2)(1(+---=m n n n n A m n 这里+∈N m n ,,并且n m ≤,这个公式叫做排列数公式。 一般地,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 个不同元素的一个全排列,这时n m =,则有123)2()1(????-?-?= n n n A m n ,这个公式是由1到n 。我们把正整数1到n 的连 乘积,叫做n 的阶乘,用!n 表示。所以n 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数公式可以写成!n A n n = 排列数的公式还有下面的另一种形式:)! (!m n n A m n -=,我们规定1!0=。 (2)组合 有红球、黄球、白球各一个,从这三个小球中,任意取出两个小球,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与顺序无关,共3种)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意取出)(n m m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意取出)(n m m ≤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意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m n C 表示。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个元素的排列,可以分两步完成:

第一章计数原理(复习教案)(学生)

第一章 计数原理复习导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 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 知识网络 项式系数性质 第一课 两个原理 一.知识梳理 1. 分类计数原理(也称加法原理) :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 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 中有 m 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 m 2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n 类办法中有 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也称乘法原理) :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 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 m 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 m 2种不同的方法,??,做 n 步有 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 成这件事共有 N = 种不同 的方法. 3.解题方法:枚举法、插空法、隔板法. 二.基础自测 1. 有一项活动需在 3名老师, 8 名男同学和 5名女同学中选人参加, (1)若只需一人参加, 有多少种不 同的选法? ( 2 )若需一名老师,一名学生参加,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若只需老师,男同学,女同学各一人参加,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 ( 09重庆卷)将 4名大学生分配到 3 个乡镇去当村官,每个乡镇至少一名,则不同的分 配方案有 种(用数 字作答) . 3. 如图所示,用五种不同的颜色分别给 A 、B 、 C 、D 四个区域涂色,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 排列组合 二项式定理 二项式定 通项公式 应用 应用 两个计数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__________ 分数____ 总分一二三 一、选择题(共33题,题分合计165分) 1.从甲地到乙地每天有直达班车4班,从甲地到丙地,每天有5个班车,从丙地到乙地,每天有3个班车,则从甲地到乙地,不同的乘车法有 A.12种 B.19种 C.32种 D.60种 2.若x∈{1,2,3},y∈{5,7,9},则x·y的不同值有 A.2个 B.6个 C.9个 D.3个 3.七名男同学和九名女同学,组成班组乒乓球混合双打代表队,共可以组成 A.7队 B.8队 C.15队 D.63队 4.集合A={1,2,3,4},B={a,b,c},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不同映射f个数有 A.24个 B.4个 C.34个 D.43 5.计算1!+2!+3!+…+100!得到的数,其个位数字是 A.2 B.3 C.4 D.5 6.已知集合 {}{}7,6,5,4 ,3,2 ,1- - = - =N M,从两个集合中各取一个元素作为点的坐标,则这样的坐标在直角坐 得分阅卷人

标系中可表示第一、二象限不同的点的个数是 A.18 B.10 C.16 D.14 7.用1,2,3,4四个数字中任取数(不重复取)作和,则取出这些数的不同的和共有 A.8个 B.9个 C.10个 D.5个 8.若 100 100 5 5 4 4 3 3 2 2 1 2 A A A A A A S+ + + + + + = ,则S的个位数字是 A.8 B.5 C.3 D.0 9.7名同学排成一排,其中甲、乙必须排在一起的不同排法有 A.720种 B.360种 C.1440种 D.120种 10.有三位同学去阅览室借5本不同的书,不同的借法种数有 A.3 B.5 C.35 D.53 11.某同学逛书店,发现三本喜欢的书,决定至少买其中一本,则购买方案有 A.3种 B.6种 C.7种 D.9种 12.某公共汽车上有10名乘客,沿途有5个车站,乘客下车的可能方式有 A.510种 B.105种 C.50种 D.以上都不对 13.三位同学分别从"计算机"及"英语打字"两项活动中选修一项,不同的选法种数有 A.3 B.6 C.8 D.9 14.从1~8这八个数字中任取两个数相加(不重复取),其和是偶数的种数比其和是奇数的种数 A.多1种 B.多4种 C.少2种 D.少4种 15.正方体的每一条对角线与正方体的棱可以组成异面直线的对数最多是 A.3对 B.6对 C.12对 D.24对 16.从6本不同的书中任意取出4本分给四位同学,每人一本,不同的分法共有 A.24种 B.120种 C.360种 D.1440种 17.某电脑用户计划使用不超过500元的资金购买单价分别为60元、70元的单片软件和盒装磁盘,根据需要,软件至少买3片,磁盘至少买2盒,则不同的选购方式共有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18.有4部车床,需加工3个不同的零件,其不同的安排方法有 A.34 B.43 C.A 3 4 D.44 19.5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4个课外知识讲座,每个同学可自由选择,则不同的选择种数是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教学设计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课题: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教材分析: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高中数学第十章排列、组合的第一节课,是排列、组合的基础,学生对这两个原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是学好本章的一个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准确理解两个原理,弄清它们的区别,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两个计数原理,并能够将两个技术原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面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能够作出正确的分析,准确的判断,进而拿出完善的处理方案,提高实际的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内容及两者的区别 教学难点: 对较为复杂事件的分类和分步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教学 教具准备: 作图工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一 问题1从芜湖到合肥,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假若一天中,火车有4班, 汽车有20班,轮船有3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从甲地到乙地有3类方法,

第一类方法, 乘火车,有4种方法; 第二类方法, 乘汽车,有20种方法; 第三类方法, 乘轮船, 有3种方法; 所以从甲地到乙地共有4+20+3=27种方法。 问题 2 在全班同学中选出一名同学做班长,有多少种选择? 新知探究一 分类计数原理:如果计数的对象可以分成若干类,使得每两类没有公共元素,那么分别对每一类里的元素计数,然后把各类的元素数目相加,便得出所要计数的对象的总数。 说明: (1)各类办法之间相互独立,都能独立的完成这件事,要计算方法种数,只需将各类方法数相加,因此分类计数原理又称加法原理。 (2)首先要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一个分类标准,在分类标准下进行分类,然后对每类方法计数。 例1 在填写高考志愿表时,一名高中毕业生了解到A 大学有5个自己感兴趣的强项专业,B 大学有4个自己感兴趣的强项专业,如果这名同学只能选一个专业,那么他共有多少种选择呢? 解:根据分类计数原理:这名同学可能的专业选择共有5+4=9种。 问题引入二 问题3 如图,假设由芜湖去巢湖的道路有3条,由巢湖去合肥的道路有2条。从芜湖经巢湖去合肥,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 芜湖经巢湖去合肥有2步, 第一步, 由芜湖去巢湖有3种方法, 第二步, 由巢湖去合肥有2种方法, 所以芜湖经巢湖去合肥共有3×2=6种不同的方法。 问题 4 在全班每个组中都选出一名同学做组长,有多少种选择? 新知探究二 分步计数原理:如果计数的对象可以分成若干步骤来完成, 并且对于前面几芜湖北 南 北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江苏省苏州中学刘华(215007) 在新课标教材中,“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是高中数学选修2-3第1章“计数原理”的起始课,在原《大纲》版教材中,这个章节的标题是“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新课标教材的内容与原人教版教材是一致的,但新课标的理念却有了很大的不同,如何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新课程对数学教学的新要求?这使我在着手教学设计之时就面临挑战. 1. 如何处理教材 1.1目标定位 教材提供了教学的素材——原理、范例、练习(习题),如何将素材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分析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乃至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并确立教学的目标. 《课程标准》对本章的教学侧重点做了界定:“计数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也称为基本计数原理,它们为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提供了思想和工具.[1]”这说明,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而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则是两个基本计数原理的应用实例.根据上述分析,结合《课程标准》对本章的目标定位,我认为,“计数原理”这一章研究的对象是计数问题,研究的方法是“问题解决”,研究的过程是“建构方法”,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师生将面对实际计数问题(可能是已加工过的)并加以解决,这一“问题解决”过程的目标是建构方法——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自主建构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并弄清它们的区别. 2.能初步运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计数问题. 1.2重难点分析 对学生而言,“计数”是其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之一,简单的计数问题,其解决方法就是“数”数,但复杂的问题呢?因此,要使学生意识到,只会机械地“数”是不够的,必须从简单的、已能解决的计数问题中,抽象出能够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并明确界定适用该方法的问题的“类”.由此可知,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 1.本节课的重点是经历对实际问题进行方法建构的过程,从而掌握解决实际计数问题 2.本节课的难点是在具体问题解决中,区别使用计数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实例引入1. 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一天里火车有3班,汽车有2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共有3+2=5种不同的走法.分类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 法中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 1+m 2+…+m n 种不同的办法. 对于分类计数原理,注意以下几点: ⑴从分类计数原理中可以看出,各类之间相互独立,都能完成这件事,且各类方法数相加,所以分类计数原理又称加法原理; ⑵分类时,首先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一个分类的标准,然后在确定的分类标准 火车汽车1 火车2 火车3 1 乙地甲地

下进行分类;⑶完成这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必属于某一类,并且分别属于不同两类的两种方法都是不同的方法.2. 从甲地到乙地,先乘火车到丙地,再乘汽车到乙地.一天中从甲地到丙地火车有3班,从丙地到乙地汽车有2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共有3×2=6种不同的走法. 分步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 m 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 1×m 2×…×m n 种不同的办法. 对于分步计数原理,注意以下几点: ⑴分步计数原理与“分步”有关,各个步骤相互依存,只有各个步骤完成了,这件事才算完成;分步计数原理又叫乘法原理. ⑵分步时首先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一个分步的标准; ⑶分步时还要注意满足完成一件事必须并且只需连续完成 n 个步骤后这件事才 乙地 甲地火车1火车2火车3汽车1汽车2丙地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教案

§1.1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学习目标】: ①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②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1: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有4 班, 汽车有2班,轮船有3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 不同的走法? 问题2:如图,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从A村经B村去C 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二、新课导学: 1. 分类计数原理(又称为加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不同的方法. 2. 分步计数原理(又称为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的方法. 思考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的共同点,区别: 三、例题欣赏: 例1.一蚂蚁沿着长方体的棱,从的一个顶点爬到相对的另一个顶点的最近路线共有多少条?例2.(1) 在图(1)的电路中,只合上一只开关以接通电路,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2) 在图(2)的电路中,合上两只开关以接通电路,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例3.为了确保电子信箱的安全,在注册时,通常要设置电子信箱密码,在某网站设置的信箱中, (1)密码为4位,每位均为0到9这10个数字中的一个数字,这样的密码共有多少个?(2)密码为4位,每位是0到9这10个数字中的一个,或是从A到Z这26个英文字母中的1个,这样的密码共有多少个? (3) 密码为4-6位,每位均为0到9这10个数字中的一个,这样的密码共有多少个? 例4.如图,要给地图A、B、C、D四个区域分别涂上3种不同颜色中的某一种,允许同一种颜色使用多次,不同的涂色方案有多少种? 变题1:如图,要给地图A、B、C、D四个区域分别涂上3种不同颜色中的某一种,允许同一种颜色使用多次,但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涂色方案有多少种? 变题2:若颜色是2种,4种,5种又会什么样的结果呢? 【针对训练】班级姓名学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