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埋厚煤层分层开采保护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浅埋厚煤层分层开采保护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浅埋厚煤层分层开采保护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浅埋厚煤层分层开采保护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浅谈厚煤层开采的问题

浅谈厚煤层开采的问题 摘要: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厚煤层开采的技术方方和发展现状,对我国主要的厚煤层开采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论述了三种主要厚煤层开采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厚煤层开采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厚煤层开采技术存在问题 Mainly talks about the mining of thick coal seam Chen Zhou (Guizhou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mining) Abstract:Our country is an energy superpower. Thick coal seam mining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ll and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thick coal seam mining process of the main system of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hick coal seam mining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ick coal seam mining. Key words:Thick coal seam mining technology problems 1、前言 所谓厚煤层,即是指井工开采3.5m以上,露天开采10m以上的煤层。我国厚煤层产量占原煤总产量的 45% 左右,是一个厚煤层储量大国, 也是厚煤层的开采大国。 厚煤层是我国实现高产高效开采的主要煤层,具有资源储量优势,由于其煤层厚度较大,可有多种采煤方法进行选择。目前,我国厚煤层开采工艺大体为三种, 即分层开采、大采高一次采全高、放顶煤开采【1】。分层开采在我国应用时间最长,技术较为成熟。随着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大采高开采和放顶煤开采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国内外厚煤层开采现状 2.1 国内厚煤层开采现状 1974年,开滦矿务局唐山矿成功试验了厚煤层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金属网假顶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分层开采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是我国厚及特厚煤层的主要采煤方法之一, 在大中型矿井得到普遍采用,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 大采高的定义是利用机械破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法,一次开采全高达3.5一7.0 m的长壁采煤法。到目前为止, 大采高一次采全高采煤法已在我国多个矿区得到应用,并取得了高产高效的效果.2007年,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了最大支撑高度为6.3m的液压支架,用于神东矿区采高为6m厚的煤层开采。2011年,我国成功研制出最大支撑高度为7.2m、支护阻力达18180kN 的大采高支架,用于陕煤红柳林煤矿大采高工作面。该支架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在大采高开采技术和设备研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超大采高的

断层防水煤柱的合理宽度设计

断层防水煤柱的合理宽度设计 院别理学院 专业工程力学 指导教师张嘉凡 评阅教师 班级2008级 姓名代陆 学号0801010108 西安科技大学 二零一二年

论文编号: 论文题目:断层防水煤柱的合理宽度设计 专业:工程力学 学生:代陆 指导教师:张嘉凡 摘要 透水作为煤矿井下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极大的危害。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79.5%的矿井突水都与断层有关,防水煤柱的留设作为矿井水灾预防的主要手段,其宽度的合理设计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于防水煤柱的宽度设计,将其分为矿压影响区,有效隔水区以及断层影响区三个部分,分别进行宽度计算公式的推导并分别计算,较之原来的方法,多考虑了矿压影响带对于防水煤柱的影响,使其更加合理,更加安全。 关键词:断层;防水煤柱;矿压影响;屈服区;有效隔水区;断层影响

No. : Subject :Reasonable width of the fault waterproof pillar design Specialty : The Mechanics of Engineering Name : Dai Lu Instructor:Zhang Jiafan ABSTRACT: As one of the five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coal mine,penetration have a great harm to coal mine production safety.According to a large number of statistics,79.5% of the mine water inrush have contacts with fault.Waterproof coal pillars is a primary means of mine flood prevention,the rational design of the waterproof coal pillars' widt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mine safety production.In this article, the waterproof coal pillar width design will be divided into mine pressure affected zone,effective impermeable area and the fault-affected zone.Deduced and calculate the width of the formula https://www.doczj.com/doc/7b3172240.html,Pared with the original method,Give more considera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mine pressure affected zone on waterproof pillar,make it more reasonable and more secure. Keywords:fault; waterproof pillar; mine pressure affected; yield zone; effective confining District; fault affected zone

保护煤柱计算

*****工作面保护煤柱留设尺寸的计算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中关于防隔水煤(岩)柱尺寸计算方法,结我矿煤层赋存特征、煤体强度、主要含水层水位标高等实际情况,针对*****上付巷北部的***正断层保护煤柱的留设尺寸,参照下面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20m K 3p 0.5KM L p ≥= 式中 L ——煤柱留设的宽度,m ; K ——安全系数,一般取2~5; M ——煤层厚度或采高,m ; P ——水头压力,MPa ; K p ——煤的抗拉强度,MPa 。 根据*****工作面以及*****上付巷掘进实揭地质资料,预测该地段煤层厚度为2~5.0m(取其最大值5.0m),且我矿的煤体比较松软破碎,抗拉强度在0.46~1.0之间,水头压力:巷道标高-12~-30m 之间,取-30m 最低标高,L 1~L 4水位标高+45m ,水头压力为0.75MPa , 以此来计算煤柱留设的尺寸。 方法Ⅰ:按K 取2、K p 取0.46计算 m)(06.1146 .075.03525.0K 3p 0.5KM L p 1=????== 方法Ⅱ:按K 取2、K p 取1.0计算

m)(5.70 .175.03525.0K 3p 0.5KM L p 2=????== 方法Ⅲ:按K 取5、K p 取0.46计算 m)(65.2746 .075.03555.0K 3p 0.5KM L p 3=????== 方法Ⅳ:按K 取5、K p 取1.0计算 m)(75.180 .175.03555.0K 3p 0.5KM L p 4=????==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为确保安全,取其最大值30m 作为**正断层保护煤柱的留设尺寸。 计算人员: 总工程师: ****年***月****日

煤矿开采技术——采煤方法概述

第五章采煤方法概述 第一节采煤方法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采煤方法发展方向 目的要求: 1、了解采煤方法发展方向 2、掌握采煤方法概念及分类 3、掌握采煤方法的选择 重点、难点和突破的方法: 重点:1、采煤方法概念及分类 2、采煤方法的选择 难点:采煤方法的选择 突破方法:1、详细讲解 2、根据工程实例讲述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节采煤方法概念及分类 一、基本概念 1.采场 在采区内,用来直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的场所,称为采场。 2.采煤工作面 在采场内进行采煤的煤层暴露面称为煤壁,又称为采煤工作面。在实际工作中,采煤工作面就是采煤作业的场地,与采场是同义语。 3.采煤工作 在采场内,为了开采煤炭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称为采煤工作。采煤工作包括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等基本工序及其辅助工序。 4.采煤工艺

由于煤层的自然赋存条件和采用的采煤机械不同,完成采煤工作各道工序的方法也不同,在进行的顺序、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这种在采煤工作面内各道工序按照一定顺序完成的方法及其相互配合称为采煤工艺。 5.采煤系统 采煤系统是指采区内的巷道布置系统以及为了正常生产而建立的采区内用于运输、通风等目的的生产系统。通常是由一系列的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构成的。 6.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是指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不同采煤工艺与采区内相关巷道布置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采煤方法。 二、采煤方法分类(如图所示) (一)壁式体系采煤法 壁式体系采煤法一般以长壁工作面采煤为主要特征,是目前我国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采煤方法,其产量约占到国有重点煤矿产量的95%以上。 (1)根据开采技术条件煤层按倾角分类: 地下开采露天开采 近水平煤层α<8°α<5° 缓倾斜煤层8°~ 25°5°~ 10° 倾斜煤层25°~ 45°10°~ 45° 急倾斜煤层α> 45°α>

251采区安全煤柱及各种煤柱的留设和计算方法

251采区安全煤柱及各种煤柱的留设和计算方法: 1、防水煤(岩)柱种类; 本采区田地质构造较中等,无岩浆活动,井田内无河流。 根据本矿的煤层赋存特征,采区防水煤(岩)柱的种类确定如下: ⑴井田边界煤柱; ⑵井筒及大巷煤柱: ⑶采空区隔离煤柱; ⑷地面工业广场及村庄煤柱; ⑸断层煤柱 ⑹陷落柱煤柱 ⑺风氧化带煤柱 2、防水煤(岩)柱留设与计算结果 根据采区防水煤(岩)柱的种类,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有关规定留设煤柱。 ⑴田边界煤柱: 依据《采区初步设计》本矿留设20m。 ⑵副井广场: 副斜井、回风斜井均沿煤层反倾向掘进,地面工业广场煤柱保护等级确定为II级,围护带宽度确定为20m,按照表土层岩层移动角45°,基岩移动角73°进行计算。 最大垂深为(1350-880)=470,其中表土层按20m,基岩按450m,计算结果为158m,加上围护带的宽度20m。所以副井广场留设的煤柱

宽度最大为158+20=178米。 ③大巷煤柱: 本矿1030m水平运输大巷、辅助运输大巷均沿2#煤层附件布置,距离5#煤层45m,岩石为中硬,小于8-10倍煤层厚度(8-10M=60.48-70.56m),所以需留设煤柱,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76、83条规定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S=2S1+2a f 0.6M) H(2.5 1+ = S 式中:a—受护井筒或巷道宽度的一半,(m),2.4 S—保护煤柱,(m) S1—保护煤柱的水平宽度(m) H—煤层距离巷道的最大垂深,(m),最大65m。 M—煤厚,(m),平均7.56m f—煤的强度系数,10Rc 1.0 = f Rc—煤的单向抗压强度,Mpa,本矿煤性软,取10Mpa 则10Rc 1.0 = f=1.00 S1=21.4 S=2S1+2a2=21.4×2+2.4×2=47.6m 即1030运输大巷下侧需留煤柱47.6m,设计留设煤柱50m。 上侧最大垂深为45m,需留煤柱为40.4m,设计留设煤柱40m。 ⑶采空区隔离煤柱: 1159工作面积水面积15692m2,积水量别约37660m3当开拓其下

保护煤柱留设与防水安全煤岩柱计算规范标准

天健矿业集团股份 保护煤柱留设及防水安全煤岩柱计算规 天健矿业集团股份 二0一二年七月十五日

目录 一、保护煤柱的留设 (3) (一)基本概念和参数 (3) 1、岩层移动角 (3) 2、下沉系数(η) (4) 3、围护带宽度 (5) (二)保护煤柱的留设方法 (5) 二、防水安全煤岩柱的计算 (7) 1、目的和意义 (7) 2、计算公式 (7)

一、保护煤柱的留设 (一)基本概念和参数 1、岩层移动角 指在充分采动情况下,采空区上方地表最外侧的裂缝位置和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在煤壁一侧的夹角。符号为:下山移动角β;上山移动角γ;走向移动角δ;急倾斜煤层底板移动角λ;表土移动角ψ。详见附图一。 附图一

岩层移动角参数表附表1 序号名称符号取值围备注 1 下山移动角ββ=δ-(0.6-0.7) α β与煤层倾角成反比。α为煤层 倾角 2 上山移动角γ55-60° 3 走向移动角δ55-60° 4 底板移动角λ55-60°用于急倾斜煤层 5 表土移动角ψ45-50°干燥土层取大值,含水土层取小 值 说明:因本公司下属煤矿暂无实测岩移数据,表中数据仅供参考。 2、下沉系数(η) 指在充分采动情况下,开采水平煤层时的地表最大下沉量与采高(多煤层开采时取累计采高)之比。在开采倾斜煤层时,由于上覆岩层大致沿岩层法线方向弯曲,最大下沉区的移动基本上是法向移动,最大下沉量应为法向移动量的垂直分量,因此,下沉系数等于最大下沉量除以煤层倾角余弦值与采高的乘积。下沉系数的大小与上覆岩层的坚固性系数成反比,与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式和开采面积有关,与采深关系不大。 下沉系数表附表2

厚煤层分层开采煤层自然发火的综合防治

厚煤层分层开采煤层自然发火的综合防治 山东省济宁市蔡园生建煤矿朱启宽 在厚煤层分层开采过程中,煤层的自然发火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之一,也是制约矿井高产高效建设的重要因素。有效地预防煤层自然发火是厚煤层分层技术中研究的关键课题之一。 济宁市菜园生建煤矿自建矿以来,共发生煤层自然发火及隐患20余起,其中,1989年一采区发生的煤层自然发火导致整个矿井停产,最终把整个采区封闭,呆滞煤炭储量100余万吨,1996年至1997年间,2364、2372采面先后发生煤层自然发火,均导致采面停产5至7天,造成了极大地经济损失。为此,我矿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针对矿井的现状,对厚煤层分层开采煤层自然发火的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有效地成果,从1997年至今,矿井没有发生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火灾,为矿井的可持续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1 矿井概况 菜园井田位于滕县煤田的南部,地处山东省微山境内,该矿采用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年生产能力达80万吨,目前开采山西组3上、3下两层煤,煤层厚度分别为5.1~5.6m和3.8~4.4m,煤的硬度为f=1.5,煤层易自然发火,自然发火期为4~6个月。煤层分4个分层开采,采高为1.9~2.3m,回采巷道为沿空送巷,垂直布臵,区段之间、采区之间实现无煤柱开采。采煤方法为倾斜分层、下行垮落、人工假顶、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是爆破落煤、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支护方式是单体液压支柱(DZ-25-25 /100型)配合铰接顶梁(HDJA-100型)正悬臂支护,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 2 预防煤层自然发火采取的措施 2.1 搞好矿井开拓设计,优化巷道布置 在矿井建设初期,由于生产能力较小,建设资金相对匮乏,为尽早出煤,把采区的轨道上山、区段集运巷均沿3下煤底板布臵,这样造成了护巷煤柱由于受采动压力的影响,煤体相对破碎,不仅给巷道维护带来困难,而且使整个采空区长期处于漏风状态,

下分层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下分层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摘要:煤矿的开采技术有3类技术,即:分层开采、放顶煤开采、大采高开采。当前,它们在我国的煤矿开采中都有广泛应用。本文针对特定的地质条件和煤层条件,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对分层开采实际操作过的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字:分层开采;人工假顶;支护 1 引言 众所周知,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其年产量占全世界煤炭产量的1/3以上,占我国的一次性能源消耗的70%~75%,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在我国的煤炭储量中,厚度大于3.5米的厚煤层占到45%,是我国煤炭开采的主要煤层。针对厚煤层的开采技术有很多,随着技术装备的不断发展,煤矿开采技术经历了分层开采、放顶煤开采、大采高开采3个阶段。从表面上看,开采技术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发展,然而,实际上不是这样,需要根据不同的技术、经济、地质等条件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甚至是多种方法的综合,无论采用哪一种或者哪几种开采技术,针对厚煤层具有好开采的优势,都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安全生产是实现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和前提条件。为了实现煤炭企业的最大效益,不仅要因地制宜的采用合适的开采技术实现年产量的高产高效,而且要针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加强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落实安全责任。本文通过对某煤矿3#煤层下分层工作面的开采试验,掌握了下分层工作面安全回采的有效技术途径、措施和管理方法。对中小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做了有益的探索。 2.我国目前厚煤层开采技术的比较 2.1 大采高开采技术 所谓的大采高的就是指将传统的综采技术与厚煤层的特点相结合,利用机械破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法。常见的是长壁采煤法,其一次开采全高达到3.5-7.0米。由于受工作面装备稳定性的限制,该技术大多应用于倾角较小的煤层。近年来,随着煤机制造业技术进步,特别是煤炭企业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国内煤机设计与制造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等,大采高开采技术在我国的大型煤炭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放顶煤开采技术 放顶煤开采技术是50年代末由法国布朗基矿首先试用成功,70到80年代在世界上10多

保护煤柱设计

2 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2.1井田境界 井田境界应根据地质构造、储量、水文、煤层赋存情况、开采技术条件、开拓方式及地貌、地物等因素,进行技术分析后确定.一般以下列情况为界: 1.以大断层、褶曲和煤层露头、老窑采空区为界; 2.以山谷、河流、铁路、较大的城镇或建筑物的保护煤柱为界; 3.以相邻的矿井井田境界煤柱为界; 4.人为划分井田境界。 根据鹤煤六矿一号井井田地质情况,确定该井田境界如下: 大断层为界; 南部以F 1 东部以-800水平为界; 西部以-300水平为界; 北部以人为划分为界。 井田南北走向涨3.8km,东西倾斜宽1.2km,井田面积约为4.31km2。 2.2井田储量 2.2.1矿井工业储量 本井田煤层倾角20°>15°,所以根据煤炭储量计算要求,采用斜面积和真厚度来计算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如表2-2-1所示。 计算公式为: Q=S*SECα*M*ρ 视 式中, Q——————计算块段储量,万t; S——————计算块段煤层的平面积,万m2; M——————计算块段煤层的平均厚度,m; ρ视—————计算块段煤层的平均视密度,t/m3。 代入数据,计算得:工业储量Q=4964万t。 表2-2-1 矿井工业储量汇总表

2.2.2矿井设计储量 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性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 井田边境煤柱:井田边境保护煤柱在井田边境留设20m的保护煤柱,西边的 =80.25万t。 断层边界煤柱以30m留设,则其煤柱损失量为:Q 边 井田及工业场地保护煤柱: 按设计规范规定,年产60万t/a的中型矿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指标为1.2公顷/10万t。 工业场地的总占地面积: S=1.2*6=7.2公顷=72000m2。 根据垂直剖面可计算工业广场的保护煤柱的留设,计算如下: 工业广场占地面积为:360*300m2,平面形状为矩形,煤层地质条件为:倾角20°,煤层在受保护范围内中央的埋深H =450m,地面标高150m,煤层底板标高 -300m,松散层厚度50m,此外煤厚8.1m。 查得井田各参数如下: Φ=45°,β=55°,δ=γ=73° 其中, Φ———————表土层移动角; β———————煤柱上山移动角; δ———————走向方向移动角; γ———————煤柱上山移动角; α———————煤层倾角。 用垂直剖面法留设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如图2-2-1所示: 作图求出工业广场保护煤柱损失为:

厚煤层分层开采顶分层综采工作面防火设计

厚煤层分层开采顶分层工作面防止煤层自然发火设 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为防止II883-1工作面煤层自然发火事故,确保II883-1工作面初采、回采、收作期间的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集团公司有关防灭火技术管理规定,编制II883-1工作面防止煤层自然发火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II883-1工作面概况 (一)位置概况 该面位于井田西部,西部井西北部,矿区专用铁路东北部,地面受Ⅱ881、Ⅱ981工作面采动影响已塌陷下沉,地表多为农田,无其它建筑物。 该面上邻Ⅱ881工作面采空区,下邻Ⅱ885工作面(正在准备),东至Ⅱ八采区边界,西以F14断层为界。该工作面平均走向长314m,倾斜宽95m,平面积29830m2(斜面积31072m2)。 (二)所采煤层概况 从溜煤眼、钻孔及三巷揭露煤厚资料分析,该面8煤层煤厚1.1-16.7m,平均厚度8.4m,煤厚变化大,煤体结构复杂;煤层结构简单,全区发育1层8煤;煤层倾角5-29°,平均16°。 (三)所采煤层自然倾向性 II883-1工作面所采煤层为8煤层,由 2011年重庆煤科院进行的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得出如下结论:8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类,属容易自然煤层。根据研究和现场实际确定煤层自然发火参考标志气体是一氧化碳。 二、防止煤层自然发火技术设计 (一)灌浆防火 II883-1工作面采用随采随灌与采后集中灌浆相结合的方案,工作面依靠新副井地面灌浆站。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随采随灌,收作后进行采后集中灌浆。

图1 灌浆系统布置示意图 1、浆液的制备 目前灌浆使用的浆液的制备是机械制浆,每配制一立方的浆液添加0.5kg 的阻化剂、0.4kg 的粘稠剂、1kg 的发泡剂。使用2个搅拌池和1个注浆池,池深和直径均为2m ,池体用砖砌筑水泥抹面或用钢板焊接,其上固定搅拌器。搅拌池底部留有出料口,在浆液流入注浆池前设双层过滤筛子(孔径为10mm),各安设离心式液下泥砂泵2台。 2、灌浆管路设计 主要灌浆干管直径是根据管内泥浆的流速来选择。在设计中,泥浆给定后,先确定泥浆在管道中流动的临界流速,再求出泥浆的实际工作流速,使之大于临界流速即可。井下灌浆管道采用无缝钢管,其井筒内钢管直径取6吋;大巷、上山等灌浆管路直径取4吋;工作面管道直径取2吋。 灌浆管路路线:西部井灌浆站→西风井→II 八进风上山→Ⅱ八回风上山→II881回风道→II881轨道巷→II881-3#联巷→材料眼→风巷。具体见灌浆系统图。 3、灌浆参数的设计 (1)浆液的水固比 水固比的大小影响着注浆的效果和泥浆的输送,一般情况下为4:1,冬季为5:1。 (2)灌浆量(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MT/T 702—1997) 至钻孔 至钻孔

厚煤层分层开采与综放开采的技术经济比较

厚煤层分层开采与综放开采的技术经济比较 摘要本文对放顶煤开采和分层开采进行了技术分析和经济比较,结果表明,在厚煤层开采中,采用放顶煤开采,技术经济效果十分显著,放顶煤开采已成为厚煤层开采的发展方向之一。 关键词放顶煤开采分层开采技术分析经济比较 1概述 我国目前开采厚煤层的主要方法有分层开采、一次采全高和放顶煤开采。综采放顶煤技术产生于欧洲,发展且成熟于我国。1964年法国试验综采放顶煤获得成功,解决了5~20m 厚煤层的一次采全高问题,先后被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引进,并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我国自1982年开始研制综采放顶煤支架及工艺方法,到1984年第一个工作面的试验,随后便推广到我国的29个局、矿70近个工作面,并应用到我国多变和复杂的厚煤层地庸条件,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厚煤层开采的效益、工效、高产的问题,综采放顶煤在我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分层开采所需设备、开采布局与开采单一煤层基本相同一次采全高,设备笨重,倒架、歪架难以控制,片帮、冒顶严重威胁工作面的正常回采,限制了使用范围放顶煤开采兼顾了上述两种开采工艺。采高控制在2.5m左右,使用设备与分层开采基本相近。增加一部后输送机,克服了大采高工作面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真正达到了在现有国产设备条件下高产、高效的目的。但由于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状况、技术与设备、生产与管理等存在差异,放顶煤开采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诸如放顶煤开采丢煤的问题,煤矸混杂,多厚煤层适合放顶煤开采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对此,文中将作如下分析和探讨。 2 技术分析 2.1分层开采和综放的优缺点 (1) 分层综采采煤法的特点 优点: ①技术成熟,采煤设备配套,类型齐全,性能完好,操作方便,管理简单,可选出适用各种条件的采煤设备;②液压支架及配套的采煤机设备体积小、轻便,回采工作面搬家方便; ③采高一般为2.0~3.5m,回采工作面煤壁增压区小,煤壁稳定,生产环节良好;④回采工作面采出率高,可达到93~97%以上,能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煤炭含矸率低,一般不大于1.5%,相对综放开采煤尘浓度低;⑤和综放工艺比较,顶板易管理,工作面巷道维护难度小。 缺点: ①工作面单产低,单产提高困难;②开采投入高,上、下分层开采,人工铺网劳动强度大,铺网费用高,煤巷掘进工程量大,掘进率高,回采工作面搬家倒面次数多,搬家费用高;区段分层周期长,多次启闭,引起自燃发火频繁;③需要等再生顶板的生成,加剧接续紧张的矛盾;④由于下分层开采需要留内错式隔离煤柱,使得带区采出率降低。 适用条件:

2第二章 保护煤柱的设计

第二章保护煤柱留设 第一节保护煤柱留设基础知识 地下采煤引起岩层与地表产生沉陷、移动和变形,导致位于其影响范围内的井筒、巷道、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地表水系及地下含水层等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有些重要的建筑物、水体等,使其免遭采动损害的影响,有时需要在井下留设保护煤柱。 保护煤柱:指专门留在井下不予采出的、旨在保护其上方岩层内部和地表的各种保护对象不受开采影响的那部分煤炭。受保护对象包括:井筒、井下主要巷道和硐室、地面各类建(构)筑物、铁路、水体等。 留设保护煤柱的优点是能有效保护地表建(构)筑物,其缺点是: (1)浪费煤炭资源,缩短矿井服务年限; (2)使采掘工作复杂化,增大掘进工作量,造成采掘关系紧张。 下列情况下需要留设临时性的或永久性的保护煤柱: (1)矿井工业场地及风井井口附近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重要设施; (2)国务院明令保护的文物、纪念性建筑物和构筑物; (3)采用不搬迁进行采煤在技术上不可行,而搬迁又无法实现或在经济上严重不合理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4)煤层开采后,地表可能产生抽冒、切冒等形式的塌陷漏斗坑和突然陷落,对地基及上部建筑造成严重破坏的重要建筑物和构筑物; (5)所在地表下方潜水位较高,采后地表下沉将导致建筑物及其附近地面积水,而又不可自动排泄或采用人工排泄方法经济上不合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6)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有重大意义的、用其他保护方法不能确保安全的河(湖、海、水库) 堤坝、船闸、泄洪闸、泄水隧道和水电站等大型水工建筑工程。 一、保护煤柱留设原理 保护煤柱留设原理是在保护对象的下方留出一部分煤炭不开采,使其周围的煤炭的开采对保护对象不产生有危险性的移动和变形。

保护煤柱留设标准

精品文档 井田边界煤柱:30m 阶段煤柱:斜长为60m若在两阶段留设,则上下阶段各留 30m 井田浅部防水煤柱:斜长为50m 断层煤柱:每侧各为20m 工业广场煤柱:根据工业广场占地面积,按几何作图法确定;斜井井筒保护煤柱:两井中间为30m,两侧各为30m煤层大巷护巷煤柱:对近水平煤层,运输大巷与回风大巷布 置在开采水平时,两巷水平间距为20m垂距为10m回风大巷上方留斜长为20m 的煤柱采区边界煤柱:20m 采区煤层上山:两巷中间为20m两侧各为20m;区段煤柱:斜长10m 矿井煤柱留设 煤矿开采中,确定合理的煤柱尺寸,其影响因素是煤层所受压力以及煤体强度。通常,煤层埋藏深度和厚度较大、围岩较软时,煤柱承受的压力就较大。煤柱强度主要取决于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并与煤柱的形状尺寸、巷道的服务年限及巷道支护情况有关。 目前,尚无计算煤柱尺寸的可靠方法,主要依靠现场实际经验确定。 井田边界煤柱:30m 阶段煤柱:斜长为60m若在两阶段留设,则上下阶段各留 30m井田浅部防水煤柱:斜长为50m 断层煤柱:断层煤柱的尺寸取决于断层的断距、性质、含水情况,落差很大的 断层,断层一侧的煤柱宽度不小于 30m落差较大的断层,断层一的煤柱宽度一般为i0~i5m落差较小的断层通常可以不留设断层煤柱。 工业广场煤柱:根据工业广场占地面积,按几何作图法确定;斜井井筒保护煤柱:两井中间为30m,两侧各为30m; 煤层大巷护巷煤柱:对近水平煤层,运输大巷与回风大巷布置在开采水平时,两巷水平间距为20m垂距为10m回风大巷上方留斜长为20m的煤柱采区边界煤柱:采区边界煤柱的作用是:将两个相邻采区隔开,防止万一发生火灾、水害和瓦斯涌出时相互蔓延;避免从采空区大量漏风,影响正在生产的采区风量。一般取10m 采区煤层上山:两巷中间为 20m两侧各为20m; 区段煤柱:斜长10m 1、采区上(下)山间的煤柱宽度(沿走向):对薄及中厚煤层为20m 对厚煤层为20?30m工作面停采线至上(下)山的煤柱宽度:对薄 及中厚煤层约为20m对于厚煤层约为30?40m 2、上下山区段平巷之间的煤柱宽度:对薄及中厚煤层约为8?15m 精品文档

保护煤柱留设标准

井田边界煤柱:30m; 阶段煤柱:斜长为60m,若在两阶段留设,则上下阶段各留 30m; 井田浅部防水煤柱:斜长为50m; 断层煤柱:每侧各为20m; 工业广场煤柱:根据工业广场占地面积,按几何作图法确定; 斜井井筒保护煤柱:两井中间为30m,两侧各为30m; 煤层大巷护巷煤柱:对近水平煤层,运输大巷与回风大巷布 置在开采水平时,两巷水平间距为20m,垂距为10m,回风大巷上方留斜长为20m 的煤柱 采区边界煤柱:20m; 采区煤层上山:两巷中间为20m,两侧各为20m; 区段煤柱:斜长10m; 矿井煤柱留设 煤矿开采中,确定合理的煤柱尺寸,其影响因素就是煤层所受压力以及煤体强度。通常,煤层埋藏深度与厚度较大、围岩较软时,煤柱承受的压力就较大。煤柱强度主要取决于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并与煤柱的形状尺寸、巷道的服务年限及巷道支护情况有关。 目前,尚无计算煤柱尺寸的可靠方法,主要依靠现场实际经验确定。 井田边界煤柱:30m; 阶段煤柱:斜长为60m,若在两阶段留设,则上下阶段各留30m; 井田浅部防水煤柱:斜长为50m; 断层煤柱:断层煤柱的尺寸取决于断层的断距、性质、含水情况,落差很大的断层,断层一侧的煤柱宽度不小于30m;落差较大的断层,断层一的煤柱宽度一般为10~15m;落差较小的断层通常可以不留设断层煤柱。 工业广场煤柱:根据工业广场占地面积,按几何作图法确定; 斜井井筒保护煤柱:两井中间为30m,两侧各为30m; 煤层大巷护巷煤柱:对近水平煤层,运输大巷与回风大巷布置在开采水平时,两巷水平间距为20m,垂距为10m,回风大巷上方留斜长为20m的煤柱 采区边界煤柱:采区边界煤柱的作用就是:将两个相邻采区隔开,防止万一发生火灾、水害与瓦斯涌出时相互蔓延;避免从采空区大量漏风,影响正在生产的采区风量。一般取10m; 采区煤层上山:两巷中间为20m,两侧各为20m; 区段煤柱:斜长10m; 1、采区上(下)山间的煤柱宽度(沿走向):对薄及中厚煤层为20m;对厚煤层为20~30m。工作面停采线至上(下)山的煤柱宽度:对薄及中厚煤层约为20m;对于厚煤层约为30~40m。 2、上下山区段平巷之间的煤柱宽度:对薄及中厚煤层约为8~15m。

永久煤柱损失量计算方法

永久煤柱损失量摊销方法 对于设计上确定以后不回收的永久性煤柱,其损失量应按规定逐年摊销。摊销方法可根据开采方法和地质条件自行选择。 一、采区煤柱 1、和工作面推进方向分布相同的煤柱(如分阶段煤柱等),可按当期工作面推进长度直接算出来,随工作面推进,随进随摊,不需计算摊销系数。 为避免重复摊销,每一个工作面回采时,只摊销沿工作面倾斜方向上部的煤柱。其下部煤柱,随下一个阶段工作面开采进行摊销。 2、和工作面推进方向分布不同的煤柱(如采区上、下山煤柱、采区石门煤柱、采区边界煤柱等),计算摊销量时,应先求出该煤柱的摊销系数,再用此系数求出煤柱应摊销的扣失量。若是多煤层联合布置的开拓方式,应分别计算每个煤层煤柱的摊销量。 各个煤层煤柱损失量摊销计算方法如下: (1)按储量比求摊销系数法 Qnx=tn?Mnqx 式中:Qnx——第n块煤柱第x次应摊销的损失量; tn——第n块煤柱摊销系数; Mnqx——采区(指该煤层)各工作面当期已开采部分的储量之和。 煤柱的摊销系数的计算公式: tn=Znq/Mnq 式中:Znq——第n块煤柱的储量; Mnq——采区(指该煤层)各工作面的总储量之和。 (2)按面积比求摊销系数法 Qnx=tn?Mnsx?h?d 式中:Qnx——第n块煤柱第x次应摊销的损失量; tn——第n块煤柱摊销系数; Mnsx——采区(指该煤层)各工作面当期已开采部分的面积之和; h——煤层厚度‘ d——煤的容重。 煤柱摊销系数的计算公式: tn=Zns/Mns 式中:Zns——第n块煤柱的面积; Mns——采区(指该煤层)内工作面(包括结束、在采和未开采)面积之和。 (3)按工作面推进度求摊销系数法 Qnx=tn?Mxne 式中:Qnx——第n块煤柱第x次应摊销的损失量; tn——第n块煤柱摊销系数; Mnex——采区(指该煤层)各工作面当期实际推进度之和。 煤柱摊销系数的计算公式: tn=Znq/Mnl 式中:Znq——第n块煤柱储量; Mnl——采区(指该煤层)各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之和(包括结束、在采和未开采工作面。如过去未进行过摊销,则不包括结束工作面。) 二、全矿性永久煤柱

保护煤柱设计

****煤业有限公司 保护煤柱设计方案 (2012) ****地测科 目录

一、保护煤柱留设目的和任务 (2) 二、保护煤柱设计参数 (3) (1)移动角 (3) (2)维护带 (3) 三、保护煤柱留设的计算 (4) (1)确定受护边界 (4) (2)确定松散层保护边界 (4) (3)确定保护煤柱边界 (5) 四、设计成果 (6) 五、建议 (6) 附1:****煤矿保护煤柱留设尺寸表 (6) 附2:8#煤层保安煤柱图 (6) 一、保护煤柱留设目的和任务 保护煤柱是指专门留设在井下不予采出的、目的是保护其上

方岩层内部和地表的上述保护对象不受开采影响的那部分煤体。留设保护煤柱是保护各类防水(沙)、上覆岩层和地面建筑、构筑物不受开采影响。为了各煤矿能够安全生产,避免因地下采矿引发的房屋裂缝、倒塌等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发生,我矿对所有煤矿井田内的所有村庄范围进行测绘、调查,对村庄保护煤柱重新进行测量设计。 二、保护煤柱设计参数 (1)移动角 正确选取移动角是保护煤柱设计的关键。移动角是指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条件下,主断面上临界变形值的点和开采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所夹的角。砖石结构房屋的临界变形值为i=3mm/m;k=0.2*10-3mm/m2;§=2mm/m。 (2)维护带 保护煤柱留设时,由于地质采矿条件的差异、移动角的误差、井上下位置关系的不准确等因素,使得所留设的保护煤柱的尺寸和位置出现偏差。因此,留设的保护煤柱应具备一定的备用尺寸。 在地面上加维护带 加维护带在煤层层面上加维护带 加备用尺寸(s=30-H/6,s为维护带宽度,H为深度 减小移动角2°-5° 通过建筑物的角点做平行于煤层走向和煤层倾向的四条直线,俩俩相交的一矩形范围。

保护煤柱留设标准

井田边界煤柱:30m; 阶段煤柱:斜长为60m,若在两阶段留设,则上下阶段各留 30m; 井田浅部防水煤柱:斜长为50m;断层煤柱:每侧各为20m; 工业广场煤柱:根据工业广场占地面积,按几何作图法确定;斜井井筒保护煤柱:两井中间为30m,两侧各为30m;煤层大巷护巷煤柱:对近水平煤层,运输大巷与回风大巷布 置在开采水平时,两巷水平间距为20m,垂距为10m,回风大巷上方留斜长为20m的煤柱 采区边界煤柱:20m; 采区煤层上山:两巷中间为20m,两侧各为20m;区段煤柱:斜长10m;矿井煤柱留设 煤矿开采中,确定合理的煤柱尺寸,其影响因素是煤层所受压力以及煤体强度。 通常,煤层埋藏深度和厚度较大、围岩较软时,煤柱承受的压力就较大。煤柱强度主要取决于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并与煤柱的形状尺寸、巷道的服务年限及巷道支护情况有关。 目前,尚无计算煤柱尺寸的可靠方法,主要依靠现场实际经验确定。 井田边界煤柱:30m; 阶段煤柱:斜长为60m,若在两阶段留设,则上下阶段各留30m;井田浅部防水煤柱:斜长为50m; 断层煤柱:断层煤柱的尺寸取决于断层的断距、性质、含水情况,落差很大的断层,断层一侧的煤柱宽度不小于30m;落差较大的断层,断层一的煤柱宽度一般为10~15m;落差较小的断层通常可以不留设断层煤柱。

工业广场煤柱:根据工业广场占地面积,按几何作图法确定;斜井井筒保护煤柱:两井中间为30m,两侧各为30m; 煤层大巷护巷煤柱:对近水平煤层,运输大巷与回风大巷布置在开采水平时,两巷水平间距为20m,垂距为10m,回风大巷上方留斜长为20m的煤柱采区边界煤柱:采区边界煤柱的作用是:将两个相邻采区隔开,防止万一发生火灾、水害和瓦斯涌出时相互蔓延;避免从采空区大量漏风,影响正在生产的采区风量。一般取10m; 采区煤层上山:两巷中间为20m,两侧各为20m; 区段煤柱:斜长10m; 1、采区上(下)山间的煤柱宽度(沿走向):对薄及中厚煤层为20m;对厚煤层为20~30m。工作面停采线至上(下)山的煤柱宽度:对薄及中厚煤层约为20m;对于厚煤层约为30~40m。 2、上下山区段平巷之间的煤柱宽度:对薄及中厚煤层约为8~15m。对于厚煤层约为30m。 3、运输大巷一侧煤柱宽度:对薄及中厚煤层约为20~30m;对于厚煤层约为25~50m。 4、回风大巷一侧煤柱宽度:对于薄及中厚煤层约为20m;对于厚煤层约为20~30m。 5、采区边界两个采区之间的煤柱宽度为10m。 6、断层一侧煤柱宽度根据断层落差及含水等具体情况而定:落差大且含水时留30~50m;落差较大留10~15m;采区内落差小的断层通常不留煤柱。 应当指出:大巷布置在较坚硬的岩层中,或大巷距煤层垂距在20m以上时,一般不受采动影响,其上方不留设护巷煤柱。 采区内留设的煤柱可以回收一部分,如区段隔离煤柱、上(下)山之间及其两侧的煤柱等。

保护煤柱留设标准

xx边界煤柱:30m; 阶段煤柱: 斜长为60m,若在两阶段留设,则上下阶段各留 30m; xx浅部防水煤柱: 斜长为50m;断层煤柱: 每侧各为20m; 工业广场煤柱: 根据工业广场占地面积,按几何作图法确定;斜井井筒保护煤柱: 两井中间为30m,两侧各为30m;煤层大巷护巷煤柱: 对近水平煤层,运输大巷与回风大巷xx 置在开采水平时,两巷水平间距为20m,垂距为10m,回风大巷上方留斜长为20m的煤柱 采区边界煤柱:20m; 采区煤层xx: 两巷中间为20m,两侧各为20m;区段煤柱: 斜长10m;矿井煤柱留设 煤矿开采中,确定合理的煤柱尺寸,其影响因素是煤层所受压力以及煤体强度。 通常,煤层埋藏深度和厚度较大、围岩较软时,煤柱承受的压力就较大。煤柱强度主要取决于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并与煤柱的形状尺寸、巷道的服务年限及巷道支护情况有关。

目前,尚无计算煤柱尺寸的可靠方法,主要依靠现场实际经验确定。 xx边界煤柱:30m; 阶段煤柱: 斜长为60m,若在两阶段留设,则上下阶段各留30m;井田浅部防水煤柱: 斜长为50m; 断层煤柱: 断层煤柱的尺寸取决于断层的断距、性质、含水情况,落差很大的断层,断层一侧的煤柱宽度不小于30m;落差较大的断层,断层一的煤柱宽度一般为10~15m;落差较小的断层通常可以不留设断层煤柱。 工业广场煤柱: 根据工业广场占地面积,按几何作图法确定;斜井井筒保护煤柱: 两井中间为30m,两侧各为30m; 煤层大巷护巷煤柱: 对近水平煤层,运输大巷与回风大巷布置在开采水平时,两巷水平间距为20m,垂距为10m,回风大巷上方留斜长为20m的煤柱采区边界煤柱: 采区边界煤柱的作用是: 将两个相邻采区隔开,防止万一发生火灾、水害和瓦斯涌出时相互蔓延;避免从采空区大量漏风,影响正在生产的采区风量。一般取10m; 采区煤层xx: 两巷中间为20m,两侧各为20m; 区段煤柱:

各种保护煤柱设计及公式

1)安全煤(岩)柱种类; 井田内共发育4条断层,均为正断层,落差2、6~20m,F1、F2为勘探时地表填图控制并在井下实见,F3、F4为井下揭露。 勘探时在地表发现X1号陷落柱,并在主、副井实见,在井下生产过程中,又发现了4个陷落柱,一般为椭圆形,长轴直径最大约300m,一般150m左右。 井田内未发现岩浆侵入现象。 根据本矿的煤层赋存特征,矿井安全煤(岩)柱的种类确定如下: 井田边界煤柱; 井筒及大巷煤柱; 风氧化带防水煤柱; 采空区隔离煤柱; 断层、陷落柱保护煤柱; 地面工业场地保护煤柱; 公路及河流保护煤柱。 2)安全煤(岩)柱留设与计算结果 根据矿井防水煤(岩)柱的种类,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有关规定留设煤柱。 ①井田边界煤柱: 本矿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井田边界煤柱采用垂直法留设,本矿留设20m。 ②井筒煤柱 井筒安全煤柱的留设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有关规定留设,围护带宽度,按其保护等级留设。表土层及基岩厚度参照实际揭露及邻近钻孔资料确定。表土段移动角取45°,基岩段岩层水平移动角δ取72°上山移动角γ取72°,下山移动角β取72°—0、8α(α为煤层倾角)。斜井井筒落底见煤处两侧各留40m。 根据矿方提供的1、2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主斜井与副斜井两侧保护煤柱

宽度不够,因此矿方在建设与生产过程中加强对井筒变形监测,同时对井筒两侧采空区进行注浆充填,减小采空区对井筒的影响。 ③大巷煤柱 2号煤层开拓时大巷均沿2号煤层掘进,采用料石砌碹或锚网喷支护,2号煤层倾角3°~21°,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83条第1款规定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1 S= 式中:S1——大巷保护煤柱的水平宽度(m) H——巷道的最大垂深,(m),最大400m。 M——煤厚,(m),平均2、11m f——煤的强度系数,10Rc 1.0 = f Rc——煤的单向抗压强度,MPa,取30MPa 则10Rc 1.0 = f=1、414 129.7m S=== 设计取30m。 ④风氧化带防水煤柱: 井田内1号与2号煤层均有出露,防水煤柱按50m留设。 ⑤采空区隔离煤柱: 目前本井田范围内1号与2号煤层存在采空区,各采空区防水隔离煤柱按30m留设。 ⑥断层、陷落柱防水煤柱 L=0、5KM Kp 3P 式中:L――断层防水煤柱宽度,m; M——煤层厚度或采高,由于井田内11号煤层埋藏最深,设计按11号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