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

方案

1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2

啤酒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3

工业清洁生产通用方案

4

5

6

清洁生产工作方案

清洁生产工作方案 关于印发xx年度清洁生产工作方案的 通知 各有关企业: 《峰峰矿区环保局xx年度清洁生产工作方案》业经局领导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按期完成xx年清洁生产工作。 附件:1、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主要内容 2、《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机构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3、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 二00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清洁生产方案通知 峰峰矿区环境保护局办公室xx年4月25日印发 (共印50份) 峰峰矿区环保局 xx年度清洁生产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市环保局《关于印发xx年度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方案的通知》(市环字[xx]42号)精神,峰峰矿区环保局将清洁生产工作列入了xx年度全区环保工作重点。为进一步加快我区清洁生产工作步伐,确保年底前取得实质性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工作,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促使企业尽快走上新型现代化工业道路。 二、任务目标 按照《邯郸市环保局xx年度清洁生产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不少于4家。 三、组织领导 成立“xx年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建峰 副组长:杨新国 成员:吴鹏、吴枫、李新奎、闫占文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污控科,由吴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方法步骤 1、列入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的审核工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可以由企业自行组织开展或委托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机构完成。自行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需将审核计划、审核组织、人员的基本情况(职称证书、培训证书、人员数等)于xx年4月30日前报区环保局污控科。不符合自行组织审核条件的企业必须委托符合条件的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机构,开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_REDUCED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HJ HJ/T189-2006 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2006–7–3 发布 2006–10–01 实施

目次.............................................................................................................I (1) (1) (1) (4) (4) (8) (10)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钢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可用于钢铁联合企业和电炉钢厂(短流程)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在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订,共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每3~5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废物回收利用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产品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项。考虑到氮肥制造业的特点,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和我国钢铁行业生产特点,本标准对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指标定为生产工艺装备与技术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指标、产品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要求共6类,并根据钢铁生产长/短工艺流程分别确定每一类中的具体考核指标。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清洁生产中心、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7月3日批准,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造纸行业清洁生产 一

造纸行业清洁生产一、概况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来,我国造纸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生产力布局有了很大改善,基本建成包括生产企业、设计、科研、设备制造、化学助剂、专业器材生产与人才培养在内的比较完善的造纸工业体系。据中国轻工总会1996年统计年报资料,1996年我国机制纸及纸板产量为2639.2万吨,居世界第三位。目前人均消费量20余公斤,年进口纸及纸板400万吨左右,进口品种主要是商品木浆及以木浆为主要原料的纸种和少量高档纸种。年出口量为50多万吨,主要出口市场是香港地区、东南亚、非洲及部分欧洲国家。从总体上看,我国纸和纸板年进口量的水平未超过总消费量的15%,属于纸张自给型国家。在企业规模方面,到1995年为止,全国独立造纸企业中,年产商品纸浆,纸及纸板总能力超过20万吨的有2 家,超过10万吨的有10家,超过3万吨以上的约130家。现有企业经1996年调整后仍有6700余家,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企业1100余家,绝大多数企业技术装备落后、能耗高、污染比较严重。我国造纸企业基本均为浆纸联合企业,原料以非木材纤维为主,国产木浆只占全国生产纸浆总量的10%左右,低档纸产量比重约占总产量的50%。由于我国木材资源匮乏,草类资源丰富且低廉,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生产一定数量的草浆仍将是我国造纸的客观实际情况。草浆明显地不如木浆性能优越,草浆存在许多缺点与不足,譬如纤维短,泸水性能差,含硅量高,黑液粘度大,致使吨浆污染负荷高,治理困难。总的来说,我国造纸行业存在着“三小一大”问题,即企业规模小、木浆比重小、中高档纸种生产能力小和对环境污染大,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影响和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二、国外制浆造纸技术与设备的发展世界制浆造纸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充分利用纤维资源等目标。重点是降低粗浆卡伯值,减少漂白化学品用量或采用不产生有害物质的化学替代品,并不断改进技术装备,将科技转为生产力。现将其现有的技术与装备情况介绍如下: 1.蒸煮技术与装备连续蒸煮器(KAMYR)最大优点是蒸煮后粗浆的卡伯值较低,但又不降低纸浆的强度。 2.漂白技术与装备 (1)氧脱木素是70年代世界上发展起来的制浆技术。采用氧脱木素技术,将使漂白废液中BOD和COD降低50%左右,色度降低75-85%,AOX含量大幅度下降。 (2)生产高白度的硫酸盐化学木浆必须使用二氧化氯为漂剂,已成为80年代中后期世界造纸行业普遍采用的方法。目前,国际造纸行业中十分关注漂白过程中产生二恶英的含量,由于其具有强致癌性,又不易测量,常以 AOX(有机卤化物总称)代表。其产生量与氯气、二氧化氯用量的关系尚有争论。 3.造纸技术与装备国外新纸机、纸板机全部采用封闭汽罩、干网和袋式通风装置,可节省蒸汽10%以上。一些高档纸机的干燥部分应用Flakt干燥装置(气垫干燥)。纸机的发展趋势是在提高纸张产品质量同时,尽量高产,即增大幅度,提高车速。 4.涂布技术与装置涂布技术主要包括涂料制备,涂布器形式及干燥器形式等方面。对于低定量轻涂印刷书写纸,大多采用高速纸机加机内涂布设备生产,如门辊式涂布机。高档的涂布纸张仍采用机外涂布。此外,工艺设备的发展离不开自动控制系统的配合。世界先进国家制浆造纸厂的自动化程度很高,除各工段采用先进的仪器,仪表控制产品质量外,全厂多数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联网对工艺过程进行检测,操作和控制。三、国内外水平的差距与调整措施我国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我国造纸企业规模小,年平均生产能力不足3000吨。而世界上主要产纸国家90年代浆厂平均规模为15万吨/年,纸厂6万吨/年,相比之下,差距很大。我国大批制浆造纸企业技术效益差,污染严重。根据造纸行业改组改造目标,我国木浆厂合理经济规模应达到年产5万吨以上,非木材制浆厂合理规模应在年产1.7万吨以上。从近两年建设项目投资额增加和中国经济

清洁生产案例分析

山西太原太化集团公司化工厂清洁生产实例调查 1. 概况 化工厂建于1958年,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氯碱、苯酚、氯化苯、聚氯乙烯、环己酮、己二酸等,其中氯化苯是该厂的主要产品,对整个氯碱生产,平衡氯气,提高效益起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全厂整体生产能力的发挥。该厂四十年给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化学原料,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主要工艺基本上是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工艺较落后,设备也告陈旧、技术呈现老化,致使单位产品物耗、能耗居高不下,物耗、能耗未能物尽其用,以废物的形式排入环境,水体中的有机物(COD)、空气中的苯类有害物质均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导致社会公众与企业矛盾十分突出,环境纠纷也有发生,环境问题已制约了企业生产发展。 为了改变企业被动状态,有两种模式可选择:一是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全面更新换代,但根据目前企业经营状况,一时难以筹措巨额投资,二是对企业现有传统工艺进行剖析,找出物耗、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工序,结合技术改造,分期分批解决。后一种选择是符合企业实际,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为此,该企业在1993年派员参加了国家组织的清洁生产培训,并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前后对己二酸、氯化苯两个产品作为示范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通过“审计”使领导发现了生产工艺中存在着许多降耗、节能、减少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机会,增强了开展清洁生产信心,同时培养了“审计”师资队伍和积累了经验,为企业持续清洁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实施清洁生产效果 其效果包括两方面,即通过清洁生产审计产生的替代方案及实施替代方案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1己二酸产品“审计”及效果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之实施方案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3]100号文件精神,我市今年将继续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工作进程,对全市市属工业重点污染源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为此,市环保局会同市计委、市经贸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我市2004年清洁生产工作的通知》(沈环保[2004]12号)规范审核。为确保清洁生产各项工作保质、按时完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1、根据今年市重点污染源调整方案,市重点工业污染源166家,其中130家重点工业源未进行清洁生产审核。今年将对13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名单见2004年清洁生产工作通知)。 2、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使企业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的物耗、能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或接近国内同行业、同工艺的先进水平。 3、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污染物总量削减5—10%。 二、工作任务 1、今年重点开展百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通过百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为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污总量核定、排污许可证管理、环境监督管理和环保项目包装提供依据。 2、企业是清洁生产主体。委托沈阳市清洁生产中心和市环境学会对重点工业污染源清洁生产审核进行咨询指导,使企业清洁生产规范化、科学化并卓有成效。 3、确定2004年清洁生产企业名单,对占全市排污负荷80%以上的重点源中的工业企业,全部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4、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活动。以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为基本特征,形成一批资源循环型企业。 5、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组织清洁生产专家和行业专家组成验收组,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进行验收。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清洁生产工作的领导

化工厂清洁生产实例

山西太原XX集团公司化工厂清洁生产实例调查 1. 概况 化工厂建于1958年,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氯碱、苯酚、氯化苯、聚氯乙烯、环己酮、己二酸等,其中氯化苯是该厂的主要产品,对整个氯碱生产,平衡氯气,提高效益起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全厂整体生产能力的发挥。该厂四十年给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化学原料,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主要工艺基本上是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工艺较落后,设备也告陈旧、技术呈现老化,致使单位产品物耗、能耗居高不下,物耗、能耗未能物尽其用,以废物的形式排入环境,水体中的有机物(COD)、空气中的苯类有害物质均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导致社会公众与企业矛盾十分突出,环境纠纷也有发生,环境问题已制约了企业生产发展。 为了改变企业被动状态,有两种模式可选择:一是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全面更新换代,但根据目前企业经营状况,一时难以筹措巨额投资,二是对企业现有传统工艺进行剖析,找出物耗、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工序,结合技术改造,分期分批解决。后一种选择是符合企业实际,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为此,该企业在1993年派员参加了国家组织的清洁生产培训,并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前后对己二酸、氯化苯两个产品作为示范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通过“审计”使领导发现了生产工艺中存在着许多降耗、节能、减少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机会,增强了开展清洁生产信心,同时培养了“审计”师资队伍和积累了经验,为企业持续清洁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实施清洁生产效果 其效果包括两方面,即通过清洁生产审计产生的替代方案及实施替代方案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1己二酸产品“审计”及效果

氯碱行业(聚氯乙烯)清洁生产标准

附件九: 清洁生产标准氯碱行业(聚氯乙烯)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行业(聚氯乙烯)》编制课题组 二OO八年八月

目次 1 概况 (1) 1.1聚氯乙烯的产品特性 (1) 1.2行业发展现状 (1) 1.3行业、原料、工艺、规模等主导因素的分散度情况 (2) 1.4环保治理现状 (2) 2 编制过程 (3) 3 标准适用范围 (3) 4 指导原则 (3) 5 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 (5) 6 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5) 6.1标准的依据 (5) 6.2参考文献 (5) 7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5) 7.1方法概述 (5) 7.2本标准的使用目的 (6) 7.3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的确定 (6) 7.4产品指标的确定 (6) 7.5生产工艺及装备要求 (6) 7.6污染物产生指标 (8) 7.7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8) 7.8环境管理要求 (8) 7.9检测与核算 (9) 8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9) 8.1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9) 8.2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9) 9 标准的实施 (10)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聚氯乙烯)》 1 概况 1.1 聚氯乙烯的产品特性 聚氯乙烯(PVC),英文名称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结构式为: -CH2-CHCl-CH2-CHCl-CH2-CHCl-,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 分子材料。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苯烯,差于聚苯乙烯, 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 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常见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文具等。聚氯乙烯的最大特点 是阻燃,因此被广泛用于防火应用。但是聚氯乙烯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和其他有毒 气体,例如二恶英和恶。 1.2 行业发展现状 聚氯乙烯(PVC)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具有良好的物理及机械性能,用于生产建 筑材料、包装材料、电子材料和日用消费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电力电讯 和包装等各领域。中国塑料工业已形成门类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与钢材、水泥、木材并 驾齐驱的基础材料产业,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使用领域已远远超越上述三种材料,是农业、 工业、能源、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乃至宇宙空间和海洋开发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不可缺少的重 要材料之一。 聚氯乙烯(PVC)工业在塑料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PVC制品具有开发早、应用范围 广、产品品种多、性能好等特点,在市场上占有相当重要份额。 我国的PVC工业从1958年开始了工业化生产,至今已经发展了半个世纪,目前国内PVC年产量在五大通用树脂中排名第一位,近年来聚氯乙烯行业在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趋势。2000年国内的聚氯乙烯生产能力为320万吨,而截止到2005年的PVC产能已经达到972 万吨,增长量高达652万吨,平均每年的增长量也达到130万吨。2006年底全国PVC产能1191万吨,产量823万吨。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大环境不同时期的影响,国 内PVC产能年增长量也并不是平均分布的。 2005年与2004年相比,国内PVC产能增加了308万吨,达到972万吨,2006年与2005 年相比国内PVC产能增加了312万吨,这是国内氯碱行业发展历史中前所未有的产能突飞 猛进。经济的复苏带动了下游制品的生产,从而促进了PVC的需求增加,而2003年9月的 聚氯乙烯反倾销终裁也恰恰为正在飞速发展的PVC行业创造了较为稳定优越的环境,同时 在国家鼓励西部发展的热潮中,丰富的资源优势适时显现,从而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光。 表1 2002-2006年中国聚氯乙烯产能、产量变化表 单位:万吨 年份 2002 2003 2004年 2005 2006 产能 434 523 664 972 1191

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附件 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预计到2017年底,可实现年削减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约87.1万吨、氮氧化物约59.5万吨、工业烟(粉)尘约159.8万吨、挥发性有机物约19.4万吨。 其中: 钢铁行业可削减烟(粉)尘约118.2万吨、二氧化硫约60.5万吨、氮氧化物约3.6万吨; 有色金属行业可削减烟(粉)尘约1.3万吨、二氧化硫约8.5万吨; 石油和化工行业可削减烟(粉)尘约17万吨、二氧化硫约17.1万吨、氮氧化物约1700吨、挥发性有机物约19.4万吨; 建材行业可削减烟(粉)尘约23.3万吨、二氧化硫约1万吨、氮氧化物约55.7万吨。 1

二、推广技术 (一)钢铁行业 序号技术名称适用范围技术主要内容解决的主要问题应用前景分析 1 焦炉分段(多 段)加热技术 5.5m及以上焦 炉 在燃烧室分段喷入空气,防止产生 局部高温。 减少氮氧化物产生量约 30%。 目前,该技术行业普及率约 6%,预计2017年行业普及率 约12%,可年削减氮氧化物约 4500吨。 2 烧结烟气循 环工艺 钢铁行业烧结 机 该工艺将来自烧结机全部或选择 部分风箱的烟气收集,循环返回到 烧结料层。 减少烧结烟气排放量和污 染物产生量,其中:减少 氮氧化物约40%、烟(粉) 尘45%和二恶英产生量约 60%,同时使二氧化硫富 集,易于脱硫净化。 目前,该技术行业普及率不足 1%。预计2017年行业普及率 约20%,可年削减氮氧化物约 3万吨、烟(粉)尘约2.2万 吨。 3 黑体强化辐 射传热节能 新技术 轧钢加热炉等 需要在炉膛内 完成加热过程 的各类热处理 炉 在不改变原炉膛结构的前提下,仅 通过设置众多黑体元件,由他们自 身的面积集合,获得大幅度增加辐 射传热面积的显著效果。 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10~15%,降低燃料消耗, 可减少20%以上的废气排 放量。 目前,该技术行业普及率10% 以下,预计2017年行业普及 率约25%,可年削减氮氧化物 约1500吨以上。 4 焦炉煤气HPF 法二级脱硫 脱氰技术 焦炉煤气净化 以HPF为脱硫剂,在原有HPF法上 多增加一级脱硫(即多增加一个脱 硫塔和再生塔),再次去除荒煤气 中的硫化氢。 使焦炉煤气净化后硫化氢 含量从目前约 200-300mg/Nm3降到 100mg/Nm3以下。 目前,行业普及率约1%,预计 2017年行业普及率约5%,可 年削减二氧化硫约1500吨。 2

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

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目录 前言 (1) 1 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2) 2 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2) 3 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 (12) 4 制浆造纸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24) 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24) 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25) 4.3 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25) 4.4 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27) 5 指标解释 (28) 附录1 数据采集 (32) 附录2 禁止使用的染料 (33)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制浆造纸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制浆造纸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先进生产企业的主要依据,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技术中心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 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本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制浆造纸行业,包括木浆、非木浆、废纸浆等制浆企业;新闻纸、印刷书写纸、生活用纸、涂布纸、包装纸及纸板等造纸企业以及浆纸联合生产企业。 2 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要求两大部分。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式。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定性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普遍性、概括性的指标,二级指标为反映制浆造纸企业清洁生产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评价考核的指标。 考虑到不同类型制浆造纸企业生产工序和工艺过程的不同,本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类型企业各自的实际生产特点,对其二级指标的内容及其评价基准值、权重值的设置有一定差异,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不同类型制浆造纸企业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别见图1~图9。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平板玻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平板玻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目次 前言.......................................................................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规范性技术要求 (1)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3) 6 标准的实施 (5)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改善环境质量,为平板玻璃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平板玻璃行业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分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至五年修订一次。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宿迁市环境科技推广中心。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年08 月01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 年10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清洁生产标准平板玻璃行业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平板玻璃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14 浮法玻璃 GB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 1526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 法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装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资源等措施,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各环节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平板玻璃 指板状的硅酸盐玻璃。 3.3 浮法

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附件2 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环境保护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前言 (3)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评价指标体系 (4) 5 评价方法 (23) 6 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25) 附录禁止使用的染料 (34)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制浆造纸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 制定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造纸协会。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1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规定了制浆造纸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 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制浆造纸企业的清洁生产评价工作。 本指标体系不适用本体系中未涉及的纸浆、纸及纸板的清洁生产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标体系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指 标体系。 GB 11914 水质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17167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15959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微库仑法 GB/T 18820 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7713 非木浆碱回收燃烧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 HJ 617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 HJ/T 205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再生纸制品

化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1 清洁生产审核 工 作 报 ■ ■ 单位:**公司 ■ ■■■ ■▲ 1VA 探※※※※※※※※※※※※※※※※※※※※※※※※※※※※ 111K 年月日 I?

** 公司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审核单位:** 公司 法人代表:*** 企业性质:中外合资总人数:** 电话:***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审核组组长:*** 副组长:*** 联系人:*** *** 咨询单位: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 人:报告编 制人: *** 有限公司

目录 前言................................................................ 8.. 第一章清洁生产审核概述...................................................................... 1.0 . 1.1 审核目的 1..0. 1.2 审核原则 1..0. 1.3 审核思路 1..0. 1.4 审核范围 1..1. 1.5 审核的主要内容 1..1 1.6 审核程序 1..1. 1.7 审核报告编制依据 1.. 2. 第二章筹划和组织....................................................................... 1.. 3. 2.1 领导支持和参与 1..3. 2.2 组建审核小组 1..3. 2.3 制定审核工作计划 1..3. 2.4 宣传和教育 1..6. 2.5 克服障碍 1..6.

第三章预评估....................................................................... 1.. 8. 3.1 现状调研 1..8. 3.1.1 企业概况 1..8. 3.1.2 企业生产状况 1.8. 3.1.3 企业环境保护状况 2..2 3.1.4 企业对实施清洁生产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23) 3.1.5 人员状况及组织机构 2..4 3.2 现场考察 ...................................................... 2..5. 3.2.1 企业环保状况............................................. 2.5. 3.2.2 企业产污排污现状分析..................................... 2..6 3.2.3 生产工艺流程图、主要原材料及废弃物特征表 (31) 3.3 确定审核重点 .................................................. 3..3. 3.4 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 3..5. 3.5 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 3..5 第四章评估....................................................................... 3.. 6. 4.1 审核重点** 车间概况........................................... 3.6. 4.2 审核.......................................................... 3..9.. 4.3 废弃物产生原因分折............................................ 4.2. 4.3.1 物料平衡的评估........................................... 4..2

造纸企业清洁生产报告2014年

xxxxxxxxxx业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Report (第二轮) xxxxxxxxxx业有限公司 xxxxxxxxxx清洁生产审核中心 二零一四年六月编制

目录 前言 (1) 0.1企业概况 (1) 0.2清洁生产审核范围 (1) 0.3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背景 (2) 0.4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简述 (2) 0.5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编制依据 (4) 第一章筹划与组织 (7) 1.1完善清洁生产审核小组 (7) 1.2制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 (8) 1.3宣传、动员和培训 (8) 1.4克服障碍 (9) 第二章预评估 (11) 2.1现场调研与现场考察 (11) 2.2能源分析 (29) 2.3产排污现状 (36) 2.4企业产、排污分析与评价 (45) 2.5企业现状与造纸行业整治提升验收标准对标 (48) 2.6确定审核重点 (56) 2.7设置清洁生产目标 (57) 2.8鼓励全体员工提出清洁生产合理化建议 (60) 2.9提出和实施简单易行的无/低费方案 (60) 第三章评估 (62) 3.1审核重点概况 (62) 3.2审核重点物料平衡 (63) 3.3企业能源利用分析 (71) 3.4审核重点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76) 3.5继续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78) 第四章方案的产生与筛选 (79) 4.1中高费方案的产生 (79) 4.2方案筛选 (81)

4.3方案的汇总 (81) 4.4继续实施无低费方案 (83) 第五章可行性分析 (84) 5.1中高费备选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84) 5.2环境整治提升方案的分析 (94) 5.3备选方案可行性分析结果汇总 (102) 5.4推荐可实施方案 (103) 第六章方案实施 (104) 6.1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计划 (104) 6.2方案汇总 (106) 6.3审核后浆水平衡、白水回用率、综合废水重复利用率计算。 (114) 6.4实施的清洁生产及环保整治方案效益汇总 (121) 6.5清洁生产目标完成情况 (121) 6.6审核后企业现状与造纸行业整治验收的对比 (122) 第七章持续清洁生产 (133) 7.1完善清洁生产组织机构 (133) 7.2明确清洁生产任务 (133) 7.3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133) 7.4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 (133) 7.5持续清洁生产培训与教育 (134) 第八章结论 (135) 附件一企业项目审批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二企业环评批复...............................................................................................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三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四企业排污许可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五审核前废水、废气、噪声监测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六审核后废水、废气、噪声监测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七脱硫除尘设施竣工验收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八废水在线监控竣工验收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九固废处置协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十二造纸行业整治提升验收咨询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一XXXXXXXXXX业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实施情况表(表一) (136) 附表二XXXXXXXXXX业有限公司清洁生产实施情况表(表二) (137)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 工信部节〔2011〕6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 为贯彻落实《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加强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预防工作,我们组织编制了《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 一、电池行业重金属使用和污染物产排现状 (一)基本情况。我国是电池生产大国,2010年电池总产量400多亿只,占全世界50%以上,其中出口量约300亿只。涉重金属的铅蓄电池产量约14417万千伏安时、普通锌锰电池240多亿只、镉镍电池约4亿只、扣式碱性锌锰电池约90亿只。 现有涉重金属电池生产企业约2400家。主要包括铅蓄电池企业近2000家;普通锌锰电池300家;镉镍电池80家;扣式碱锰电池20家。 (二)重金属使用情况。2010年我国电池行业耗铅约280万吨、镉7800吨、汞140吨,分别占全国总使用量的80%、72%和15%。 (三)重金属污染物产排情况与废电池回收情况。据测算,2010年电池企业排放含重金属废水总量1300多万吨,其中铅蓄电池企业排放废水1100多万吨;产生含重金属固体废物24万吨,其中含铅固体废物23万吨,含镉固体废物约4000吨;废铅蓄电池按规定有组织回收率不足30%。 二、实施清洁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电池行业作为涉重金属的重点行业,实施清洁生产面临以下突出问题:一是电池生产企业对清洁生产重视不够,缺乏主动实施清洁生产的自觉性,突出表现在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数量偏少,审核方案实施率不高。二是缺乏可有效减少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及废旧电池回

公司化工厂清洁生产实例调查

公司化工厂清洁生产实 例调查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山西太原XX集团公司化工厂清洁生产实例调查1. 概况 化工厂建于1958年,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氯碱、苯酚、氯化苯、聚氯乙烯、环己酮、己二酸等,其中氯化苯是该厂的主要产品,对整个氯碱生产,平衡氯气,提高效益起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全厂整体生产能力的发挥。该厂四十年给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化学原料,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主要工艺基本上是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工艺较落后,设备也告陈旧、技术呈现老化,致使单位产品物耗、能耗居高不下,物耗、能耗未能物尽其用,以废物的形式排入环境,水体中的有机物(COD)、空气中的苯类有害物质均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导致社会公众与企业矛盾十分突出,环境纠纷也有发生,环境问题已制约了企业生产发展。 为了改变企业被动状态,有两种模式可选择:一是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全面更新换代,但根据目前企业经营状况,一时难以筹措巨额投资,二是对企业现有传统工艺进行剖析,找出物耗、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工序,结合技术改造,分期分批解决。后一种选择是符合企业实际,最现实有效的途径。为此,该企业在1993年派员参加了国家组织的清洁生产培训,并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前后对己二酸、氯化苯两个产品作为示范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通过“审计”使领导发现了生产工艺中存在着许多降耗、节能、减少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机会,增强了开展清洁生产信心,同时培养了“审计”师资队伍和积累了经验,为企业持续清洁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实施清洁生产效果 其效果包括两方面,即通过清洁生产审计产生的替代方案及实施替代方案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己二酸产品“审计”及效果

造纸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方案

造纸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 造方案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造纸行业的污染现状,对造纸行业目前技术的工艺、设备、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缺陷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推行清洁生产是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然后从工艺技术的革新、设备的改进、管理方法等方面对造纸行业进行清洁生产的改造。旨在对造纸行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及创新有其借鉴作用。

目录: -s造纸行业的发展概况 二翻工艺分析及产污分析 2.1 煮浆工段废液 2.2 含氯漂口废液造 2.3 制浆造纸过程产生的废水 三、生产技术改造 3.1蒸煮车间工艺改进前后分析 3.2提取车间工艺改进前后分析 3.3漂口车间工艺改进前后分析 3.4充分利用废纸浆,以节约术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 ? 5制浆蒸煮废液的回收或综合利用 四、改善企业管理方式 4.1优化管理结构,以清洁生产为中心 4.2生产过程信息化 五、小组总结 一.造纸行业的发展概况 造纸是将木材、竹类、麻类、甘蔗渣类、棉类植物等经过化学处理制成纸浆,纸浆再经压榨烘干而得纸张的过程。作为在全世界制造工业中仅次于电信制造

和汽车工业的现代纸业,是指为包装、印刷和信息产业等提供商品材料为主的、技术和资金较密集的、规模效益显著的、连续高教生产的制造业。 造纸行业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过去的2014年,我国纸及纸板生产总量约为10000万吨,消费量约为9600 万吨,造纸用纸浆生产总量约为7450万吨,但是伴随着产量的迅速增长,造纸行业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其中山于造纸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水,并且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各种助剂添加剂,因此造纸产生的废水已严?的污染水环境。 另外,制浆造纸丄艺过程产生的各种废水、废气、废渣,如得不到妥善的回收及处置而任意排放,则会对周W环境造成严?的污染,对后期的环境治理也加大了难度,必将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然而部分企业没能重视在清洁生产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导致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对造纸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障碍。所以推行造纸行业的清洁生产改进技术是解决现阶段造纸污染问题的重中之重。 二.造纸工艺分析及产污分析 2 ? 1煮浆工段废液 即碱法煮浆(制浆}的黑液和酸法煮浆(制浆)的红液。U前我国只有个别造纸厂采用酸法制浆,绝大部分造纸厂釆用碱法制浆,所排放的黑液主要是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产物。例如硫化木素、二屮硫瞇和二屮基二硫化合物等,都有臭味并是造成废液中COD值增高的主要污染物,而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产物则呈异变糖酸状态存在,是造成废液中BOD值增高的主要污染物。酸法蒸煮废液的污染物,也是木素和碳合物的降解产物,是形成COD和BOD高的主要原因。 2.2含氯漂0废液造 纸厂污染最严重的是含氯漂白废液的排放,我国造纸厂生产漂白纸浆的有数千家,除个别厂外,均采用含氯漂口技术,例如氯化漂口、次氯酸盐漂口等。 次氯酸盐漂口时主要产生三氯屮烷,废液中还含有40多种有机氯化物,其中以各 种氯代酚为最多,如二氯代酚、三氯代酚等。 2.3制浆造纸过程产生的废水 制浆造纸过程的其他丄段废水如纸机白水等称为中段水也含有各种污染物 质,这些废水如不处理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这些废水一般经过适当物理处理就能达标。另外,可釆用半封闭循环系统,前一工序尽量用下一工序的废水,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