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验

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验

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验
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验

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验

一、单项选择题

1、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是

A. NK 细胞的非特异性杀瘤作用

B. 体液中非特异性免疫成分抗肿瘤作用

C.细胞免疫

D.体液免疫

E. TIL、LAK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2、可特异杀伤肿瘤细胞的是

A. NK 细胞

B. 巨噬细胞

C. CTL

D. LAK

E. γδT 细胞

3、用于主动免疫特异治疗肿瘤的物质是

A. 酵母多糖

B. 卡介苗

C.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D. 生物导弹

E. IL-2

4、抗体抗肿瘤的机制不包括

A. CDC

B. ADCC

C. 调理作用

D. 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

E. 封闭因子(增强抗体)的作用

5、不用于肿瘤被动免疫治疗的是

A. DNA 疫苗

B. TNF

C. TIL

D. 外源的免疫效应物

E. 生物导弹

6、高水平血清甲胎蛋白(AFP)见于

A. 孕妇

B. 重度嗜烟者

C. 酒精性肝硬化

D. 结肠癌切除术后病人

E.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7、大多数人类肿瘤抗原属于

A、胚胎抗原

B、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C. 化学或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

D. 细菌诱发的肿瘤抗原

E. 自发肿瘤抗原

8、可致机体对肿瘤免疫耐受的因素有

A.肿瘤特异抗原(TSA)及相关抗原(TAA)密度低

B.肿瘤细胞MHC 分子表达下调或丢失

C. 患者APC 的B7、CD40 下调

D. 上列A 和B 两项

E. 上列A、B 和C 三项

9、打破机体对肿瘤免疫耐受可用的方法是

A. 可用抗TGF-β抗体治疗

B. 对瘤细胞转染MHC 基因及B7 或CD40 基因

C.制备TSA/TAA 基因克隆重组蛋白作肿瘤多肽疫苗

D.上列A 和B 两项

E. 上列A、B 和C 三项

10、与HTLV-1 有关的疾病是

A. 成人T 细胞白血病

B. 鼻咽癌

C. 原发性肝癌

D. B 细胞淋巴瘤

E. 胰腺癌

11、关于肿瘤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错误的是

A. 瘤细胞表面的转铁蛋白被封闭

B. 增强抗体

C. 瘤细胞的“漏逸”

D. 宿主抗原提呈细胞功能低下

E. 某些细胞因子对机体免疫应答的抑制

12、介导补体溶解肿瘤的主要抗体是

A. IgA

B. IgD

C. IgE

D. IgG

E. IgM

13、介导ADCC 杀伤肿瘤细胞的抗体主要是

A. IgG

B. IgM

C. IgE

D. IgA

E. IgD

14、抗体抗肿瘤的机制不包括

A. 增强抗体

B. ADCC

C. 调理作用

D. CDC

E. 封闭肿瘤细胞上的转铁蛋白受体

15、NK 杀伤瘤细胞的机制不包括

A. ADCC

B. CDC

C. 诱导瘤细胞凋亡

D. 释放穿孔素

E. 释放IL-2、IFN-γ

16、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 IFN-γ

B. TNF-α

C. CSF

D. IL-2

E. TGF-β

17、以下关于肿瘤免疫诊断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检测血清AFP 抗原,协助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

B.检测抗EBV 抗体有助于鼻咽癌诊断

C.用放射免疫显像诊断肿瘤所在部位

D.检测CEA 有助于诊断直结肠癌

E.检测CA19-9 有助于B 淋巴细胞瘤诊断

18、属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是

A. 黑色素瘤抗原

B. 甲胎蛋白

C. 胚胎抗原

D. 癌胚抗原

E. CA19-9

19、具有抗肿瘤效应的第一道防线是

A. NK 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Th 细胞

D. B 细胞

E. Tc 细胞

20、属于肿瘤主动生物治疗方法的是

A. LAK 细胞治疗

B. TIL 治疗法

C. 化疗

D. 放射性核素标记mAb

E. 接种肿瘤疫苗

21、最早发现的人类肿瘤特异性抗原是

A. CEA

B. T 抗原

C. MAGE-蛋白

D. EIA 抗原

E. EBV 蛋白

22、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细胞免疫

B. 体液免疫

C. 巨噬细胞杀伤肿瘤

D. NK 细胞杀伤肿瘤

E. 细胞因子杀瘤作用

23、与宫颈癌发病有关的病原体是

A. EBV

B. HTLV-1

C. HIV

D. HCV

E. HPV

24、肿瘤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A. 免疫防御功能的障碍

B. 免疫监视功能的障碍

C. 免疫自稳功能的障碍

D. 免疫调节功能的障碍

E. 免疫功能亢进

25、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是

A. NK 细胞

B. CTL

C. 巨噬细胞

D. γδT 细胞

E. CD4+T 细胞

26、已检出特异性抗原的肿瘤细胞是

A. 宫颈癌细胞

B. 胰腺癌细胞

C. 肝癌细胞

D. 鼻咽癌细胞

E. 黑色素瘤细胞

27、下面与胚胎抗原无关的是

A. 当细胞恶变时,此类抗原可重新合成

B. 可以用于某些肿瘤的临床诊断

C. 能引起宿主免疫系统对这种抗原的免疫应答

D. 由胚胎组织产生

E. 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留极微量

28、用于主动特异免疫治疗肿瘤的是

A. IL-2、INF-α

B. 短小棒状杆菌

C. 独特型抗体瘤苗

D. 放射免疫疗法

E. 输入肿瘤特异性T 淋巴细胞

29、有关癌胚抗原正确是

A. 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

B. 对宿主无免疫原性

C. 在所有的肿瘤中均可检查到

D. 结合在细胞表面不易脱落

E. 可以用作肿瘤的特异性诊断标志

30、其中不是巨噬细胞在抗肿瘤免疫的特点的是

A、可特异杀伤肿瘤的效应细胞

B、作为抗原提呈的APC

C、活化的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溶酶体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D、巨噬细胞表面有Fc 受体,可通过特异性抗体介导的ADCC 效应杀伤肿瘤细胞

E、处理和提呈肿瘤抗原,激活B 细胞以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应答

31、患者,女,50 岁。有慢性乙肝病史30 年,腹胀、消瘦1 个月。HBsAg(+),HBeAg(+),HBcAb(+)。B 超和CT 提示肝内占位性病变,选择肝癌的肿瘤标志

A. AFP

B. CEA

C. CA125

D. CA153

E. PSA

32、诊断肝癌特异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

A. AFP

B. γ-GT-Ⅱ

C. AP

D. ALP

E. AIF

33、葡萄胎

A. 血清降钙素(CT)升高

B. β2-微球蛋白升高

C. hCG 升高

D. 本-周蛋白升高

E. 铁蛋白降低

34、患者,男,70 岁。尿频、尿流缓慢、排尿困难3 年。选择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

A. AFP

B. CEA

C. CA125

D. CA153

E. PSA

35、甲状腺髓样癌

A. 血清降钙素(CT)升高

B. β2-微球蛋白升高

C. hCG 升高

D. 本-周蛋白升高

E. 铁蛋白降低

36、患者,女,56 岁。乳腺癌术后3 年,胸骨疼痛2 个月。血清E 为1968.45μg/L。选择

乳腺癌骨转移的肿瘤标志

A. AFP

B. CEA

C. CA125

D. CA153

E. PSA

37、患者,男,69 岁。大便变细、便血2 个月。选择肠癌的肿瘤标志

A. AFP

B. CEA

C. CA125

D. CA153

E. PSA

38、患者,男,51 岁。尿频、尿痛间断发作2 年,下腹隐痛、肛门坠胀1 年。查体:肛门指诊双侧前列腺明显增大、压痛、质偏硬,中央沟变浅,肛门括约肌无松弛。前列腺液生化检查锌含量为1.76mmol/L,B 超显示前列腺增大。不属于肿瘤标志的是

A. AFP

B. CEA

C. PSA

D. CA125

E. ENA

解析:ENA 为可提取核抗原的英文缩写,ENA 抗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与肿瘤无关。

39、患者男性,65 岁,无临床症状,健康查体时发现PSA 升高,血清t-PSA 为43μg/L,f-PSA 为5.2μg/L,f-PSA/t-PSA 为12.1%。该患者最可能患的疾病为()

A. 前列腺癌

B. 前列腺炎

C. 前列腺肥大

D. 泌尿系感染

E. 慢性肾小球肾炎

40、患者男性,55 岁,主因右上腹疼痛40 余天,B 超发现肝脏有占位性病变,患者既往有

30 余年的乙型肝炎病史,甲胎蛋白:600μg/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原发性肝细胞癌

B. 胆管细胞癌

C. 肝母细胞瘤

D. 胆管囊腺癌

E. 转移性肝癌

41、患者,女,48 岁。左乳无痛性包块1 个月。查体:左乳可触及蚕豆大包块,表面粗糙,边缘不整,活动度差,包块表面皮肤有橘皮样改变,左腋下可触及黄豆大淋巴结,均无触痛。诊断:左乳腺肿瘤。选择血清中高表达的乳腺癌肿瘤标志

A. AFP、CEA

B. CA15-3、CEA

C. AFP、CA15-3

D. CA125、CEA

E. CA125、CA15-3

解析:CA15-3 在健康人血清中含量很少,30%~50%乳腺癌患者明显增高,也是监测乳腺癌

术后复发的最佳指标,CEA 是乳腺癌诊断的参考指标。

42、关于肿瘤标志物说法错误的是

A.肿瘤标志物分为胚胎抗原类、糖链抗原类、激素类、酶和同工酶类、蛋白质类、癌基因产

物类

B.通常成人血清中AFP 的含量极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 都升至300μg/L 以上

C.CA15-3 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术后随访有一定的价值

D.CA125 是很重要的卵巢癌相关抗原,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E.CA19-9 是一种与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和胃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解析:通常成人血清中AFP 的含量极低,参考值<20μg/L。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 常>300μg/L,但也有部分患者AFP 始终不升高。AFP 升高还可见于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生殖系统肿瘤和胚胎性肿瘤、妊娠。若孕妇血清中AFP 异常升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的可能性。

43、以下哪项指标与AFP 联用可提高小肝癌的阳性检出率

A. 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

B.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

C. 异常凝血酶原(DCP)

D. α岩藻糖苷酶(AFU)

E.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

解析:小肝癌患者AFU 阳性率高,可与AFP 联用提高检出率。

44、AFP 升高常见的疾病应除外以下哪项

A. 原发性肝癌

B. 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

C. 自身免疫性肝病

D. 生殖系统肿瘤与胚胎性肿瘤

E. 妊娠

解析:自身免疫性肝病一般AFP 不升高。

45、关于CA125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很重要的卵巢癌相关抗原

B. 灵敏度高,可用于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

C. 可用于观察疗效,判断复发

D. 妊娠早期,CA125 也有升高

E. 其他恶性肿瘤和部分非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46、关于α-L-岩藻糖苷酶(AFU)的说法错误的是

A.AFU 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细胞溶酶体内及血液和体液中

B.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U 活性明显升高

C.AFP 浓度与AFU 活性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D.其他恶性肿瘤AFU 也有升高的情况

E.妊娠期间AFU 升高,分娩后迅速下降

解析:AFP 浓度与AFU 活性无相关性,特别是小肝癌患者,AFU 阳性率显著高于AFP。

47、溶血可影响以下哪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

A. CA125

B. CA15-3

C. CA19-9

D. PSA

E. NSE

解析:NSE 也存在于正常红细胞中,所以溶血会影响其检测。

48、参与控制肿瘤生长发育的最重要宿主应答的细胞是

A. T 细胞

B. B 细胞

C. NK 细胞

D. 吞噬细胞

E. 树突状细胞

49、通过ADCC 效应作用杀伤IgG 包裹的肿瘤细胞的是

A. T 细胞

B. B 细胞

C. NK 细胞

D. 吞噬细胞

E. 树突状细胞

50、具有抗原提呈作用,辅助T、B 细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是

A. T 细胞

B. B 细胞

C. NK 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树突状细胞

51、糖链抗原类肿瘤标志物

A. CA125

B. AFP

C. CT

D. FER

E. NSE

52、肾脏功能早期损伤

A. 血清降钙素(CT)升高

B.β2-微球蛋白升高

C. hCG 升高

D. 本-周蛋白升高

E. 铁蛋白降低

53、酶类肿瘤标志物

A. CA125

B. AFP

C. CT

D. FER

E. NSE

54、胚胎抗原类肿瘤标志物

A. CA125

B. AFP

C. CT

D. FER

E. NSE

55、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A. CA125

B. AFP

C. CT

D. FER

E. NSE

56、隐性缺铁

A. 血清降钙素(CT)升高

B. β2-微球蛋白升高

C. hCG 升高

D. 本-周蛋白升高

E. 铁蛋白降低

57、临床上常用于监测甲状腺髓样瘤(MTC)治疗状况的是

A. 甲状旁腺激素

B.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 肾上腺素

D. 降钙素

E. 胰高血糖素

解析:怀疑患有MTC 的病人以及需要随访的病人应进行降钙素的检测,因为降钙素水平的升高对MTC 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在肿瘤的其他临床指标出现之前,就可以检测到降钙素水平的升高;肿瘤的大小和循环系统中降钙素的浓度也呈正相关。病人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后,降钙素的检测用于对疾病的复发进行监控。考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58、可增加肿瘤发生率的因素不包括

A. 家族高发

B. 经常接受强X 线照射者

C. 免疫缺陷病患者

D. 机体存在原癌基因者

E. EB 病毒感染者

59、肿瘤相关抗原的特点是

A. 只存在于肿瘤细胞

B. 细胞癌变时含量明显增高

C. 有严格的肿瘤特异性

D. 仅存在于血液与肿瘤组织中

E. 仅以膜结合形式存在

60、恶性肿瘤时伴随肿瘤抗原升高的蛋白质是

A. 铁蛋白

B. 转铁蛋白

C. 糖蛋白

D. 脂蛋白

E. 载脂蛋白

61、可辅助诊断某种恶性肿瘤的抗体分子是

A. 抗EB 病毒抗体

B. 抗卡介苗抗体

C. 抗AFP 抗体

D. 抗MHCⅠ类分子抗体

E. 抗CEA 抗体

62、恶病质素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

A. T 细胞

B. B 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树突状细胞

E.单核巨噬细胞

63、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的可能机制为

A.基因突变、细胞癌变过程使原本不表达的某些基因被激活

B.抗原合成过程的某些环节发生异常

C. 外源性基因(如病毒基因)的表达

D. 胚胎时期抗原或分化抗原的异常、异位表达

E. 以上说法均正确

64、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阳性率约为

A. 31%以上

B. 40%以上

C. 50%以上

D. 65%以上

E. 70%以上

65、用于前列腺癌初筛的首选肿瘤标志物是

A. AFP

B. PSA

C. CEA

D. CA19-9

E. HCG

66、被称为胃肠癌相关抗原的是

A. CA15-3

B. CA125

C. CA19-9

D. CEA

E. AFP

解析:CA19-9 是一种与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和胃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又称为胃肠癌相关抗原。

67、以下不属于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的特性的是

A. 灵敏度高,使肿瘤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B. 特异性好,能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C. 在多个组织和器官中均有表达

D. 可预测肿瘤的预后

E. 可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和复发

解析: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要求能对肿瘤进行定位,即具有器官特异性。

68、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常用指标包括

A.T 细胞及其亚群测定和T 细胞增殖试验

B.巨噬细胞功能测定

C. NK 细胞活性测定

D. 血清中补体、抗体、某些细胞因子的测定

E. 以上均正确

69、血浆蛋白质中AFP 的中文名叫做

A. 总蛋白

B. 清蛋白

C. 甲胎蛋白

D. 免疫球蛋白

E. 甲状腺激素

70、患者,女性,48 岁,绝经后再次来潮,腹痛入院,B 超显示卵巢肿块。该患者可做下列哪项血清学指标进一步诊断

A. CA199

B. CA724

C. NSE

D. PSA

E. CA125

71、患者,男,69 岁。大便变细、便血2 个月。选择肠癌的肿瘤标志

A. AFP

B. CEA

C. CA125

D. CA153

E. PSA

72、乳腺癌的标志

A. AFP

B. CEA

C. PSA

D. CA125

E. CA15-3

73、在肿瘤的辅助诊断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AFP 对肝癌

B. MARA 对鼻咽癌

C. PSA 对前列腺癌

D. HCG 对绒毛膜细胞癌

E. B-J 蛋白对多发性骨髓瘤

解析:MARA 是黑色素瘤相关抗原,有助于黑色素瘤的辅助诊断,而鼻咽癌多与EB 病毒感染有关。

74、临床常见的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方法有

A. 酶学方法

B. EIA 和RIA

C. 电泳法

D. 化学法加酶学法

E. 免疫电泳

75、消化道肿瘤最常用的疗效考核指标是

A. AFP

B. CEA

C. CA125

D. CA153

E. PSA

76、用于小细胞肺癌诊断最好的指标是

A. AFP

B. CEA

C. PSA

D. CA125

E. NSE

解析:小细胞肺癌是一种能分泌NSE 的神经内分泌性质的恶性肿瘤。

77、铁蛋白减低可见于

A. 白血病

B. 实体肿瘤

C. 各种炎症感染、急性心梗、反复输血等

D. 缺铁性贫血

E. 肝硬化、肝坏死及其他慢性肝病

解析:铁蛋白降低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可靠指标。而其他四项发生时铁蛋白往往升高。78、患者,男,45 岁。刺激性咳嗽2 个月,痰中带血1 个月。胸片显示肺部有团块状阴影,痰中可见肿瘤细胞。诊断:肺癌。选择血清中高表达的肺癌肿瘤标志

A. AFP+CEA

B. AFP+NSE

C. CEA+NSE

D. Cyfra-21+NSE

E. CEA+Cyfra-21

解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母细胞瘤和小细胞肺癌的标志;血清骨胶素又称细胞角蛋白19(Cyfra-21),是磷状上皮肺癌的标志。

79、常用于诊断小细胞肺癌的酶类肿瘤标志物是

A. 乳酸脱氢酶

B.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C. 碱性磷酸酶

D. 谷胱甘肽-S-转移酶

E. 组织多肽特异抗原

解析:烯醇化酶是催化糖原酵解途径中甘油分解的最后的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母细胞瘤和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

80、α-L-岩藻糖苷酶是诊断下列哪种疾病的有用指标

A. 前列腺癌

B. 乳腺癌

C. 肝癌

D. 肺癌

E. 卵巢癌

解析:α-L-岩藻糖苷酶(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在诊断肝细胞癌中敏感性好,阳性率高,是AFP 阳性率的3 倍以上,对AFP 阴性病例及小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极大,是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有用指标。

81、诊断原发性肝癌常用肿瘤标志物的最佳组合是

A. AFP、γ-GTⅡ、ALP

B. AFP、γ-GT、GST

C. γ-GTⅡ、CA153、GST

D. AFP、γ-GT、TPS

E. AFP、CA199、NSE

82~92、下列选择的肿瘤相关抗原标志物主要针对的相应的肿瘤的分别是

82、AFP A. 结肠/直肠癌

83、CEA B. 胰腺癌

84、CA125 C. 卵巢癌

85、CA19-9 D. 原发性肝癌

86、CA72-4 E. 胃癌

87、NSE F. 绒毛膜上皮细胞癌

88、HCG G. 前列腺癌

89、PSA H. 乳腺癌

90、Cyfra21-1 I. 小细胞肺癌

91、β2M J. 肺鳞癌

92、CA153 K. 多发性骨髓瘤

二、多项选择题

1、参与ADCC 杀肿瘤细胞的有

A. NK 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巨噬细胞

D. CTL 细胞

E. 树突细胞

2、不能直接特异杀伤肿瘤细胞的是

A. NK 细胞

B. 巨噬细胞

C. CTL

D. γδT 细胞

E. CD4 +T 细胞

3、CD4 +T 细胞杀瘤细胞的途径正确的有

A. 激活MΦ、NK 细胞杀瘤

B. 辅助CTL 细胞杀瘤

C. 辅助B 细胞产生抗瘤抗体

D. 分泌IL-2、TNF 等细胞因子杀瘤

E. 亦可直接杀瘤细胞

4、参与抗肿瘤作用的细胞有

A. 巨噬细胞

B. NK 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CTL

5、CTL 杀伤肿瘤的机制有

A. 分泌IFN-γ、TNF 杀瘤

B. 分泌穿孔素

C. 释放颗粒酶

D. 诱导瘤细胞凋亡

E. 分泌NO

6、肿瘤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性物质有

A. TGF-β

B. IL-10

C. IL-l2

D. EGF

E. IL-4

7、巨噬细胞杀瘤细胞可通过

A. 溶酶体酶

B. 补体调理作用

C. 分泌TNF

D. 激活T 淋巴细胞

E. ADCC

8、关于肿瘤的逃逸机制,正确的是

A. 肿瘤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缺失

B.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C. 瘤细胞抗原调变

D. 增强抗体

E. 瘤细胞缺乏B7 协同刺激分子

9、实验诱发肿瘤的特点是

A. 化学致癌剂诱发的肿瘤抗原特异性高

B. 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免疫原性较强

C.化学致癌剂诱发的肿瘤免疫原性较弱

D.同一种病毒诱发的肿瘤可具有种属及组织特异性

E.化学、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有明显个体差异

10、关于TS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AGE-1 蛋白是TSA

B. 胚胎性抗原主要为TSA

C. 自发性肿瘤多为TSA

D. TSA 主要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

E. 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多为TSA

11、表达降低可使其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肿瘤细胞表面分子是

A. B-7

B. CD40L

C. MHCⅠ

D. FasL

E. Fas

12、常用于诊断胰腺癌的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包括

A. CA199

B. CA242

C. CEA

D. CA50

E. PSA

13、常用于诊断甲状腺髓样癌的TM 的联合检测包括

A. CT

B. CA153

C. CEA

D. NSE

E. CA242

14、常用于诊断胃癌的TM 的联合检测包括

A. CA72-4

B. CA242

C. CEA

D. MG-Ag

E. CA153

15、常用于诊断结肠/直肠癌的TM 的联合检测包括

A. CEA

B. CA50

C. CA242

D. TPA

E. CA19-9

三、名词解释

1、肿瘤免疫学;

2、肿瘤抗原;

3、肿瘤特异性抗原;

4、肿瘤相关抗原;

5、胚胎抗原;

6、抗原调变;

7、肿瘤覆盖;

8、增强抗体;

9、肿瘤标志物。

四、填空题

1、肿瘤抗原具有和,可同时诱导T 细胞及B 细胞特异应答。

2、和是人类肿瘤中研究最为深入的两种胚胎抗原。

3、一般认为是抗肿瘤免疫的主力,体液免疫仅在某些情况下起协同作用。

4、是目前最常用的肿瘤免疫诊断方法。

5、检测血清甲胎蛋白有助于的诊断,而检测癌胚抗原则辅助诊断。

6、用肿瘤细胞免疫动物所获抗体,寻找肿瘤细胞表面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分子难以成功的原因是:肿瘤抗原通常以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以此种形式表达的肿瘤抗原被识别,而不能被BCR/抗体识别。

7、肿瘤免疫是指机体,防止肿瘤发生的机制,也就是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8、在机体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中,位于第一道防线的杀肿瘤细胞有和,位于第二道防线上的特异性杀肿瘤细胞是。

9、在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中,与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有肿瘤细胞的;肿瘤细胞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等。

10、在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中,与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的因素有宿主处于状态,宿主有抗原提呈细胞的,或是由于宿主体内存在一定量的等。

11、肿瘤特异性抗原可被细胞识别,是诱发免疫应答的主要肿瘤抗原。

12、宿主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导致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改变或消失称为。通过封闭转铁蛋白受体的抗体能肿瘤细胞的生长。

13、肿瘤相关抗原可被识别而产生。

14、某些细胞在恶性变后,可使正常情况下处于状态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成为

五、判断题

1、肿瘤抗原是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2、细胞免疫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中起主导作用。

3、肿瘤特异性抗原是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

新抗原。

4、IgG 是介导补体溶解肿瘤的主要抗体。

5、肿瘤相关抗原是指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抗原。

6、IgM 是介导ADCC 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抗体。

7、化学致癌剂或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的特点是特异性高而抗原性弱。

8、体液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方式。

9、TNF-α是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

10、在维持对肿瘤细胞免疫应答的免疫记忆中起重要作用的是γδT 细胞。

11、肿瘤细胞“漏逸”是指由于肿瘤细胞的迅速生长,超越了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发生,致使

宿主不能有效地清除大量生长的肿瘤细胞。

12、高水平血清甲胎蛋白见于结肠癌切除术后患者。

13、巨噬细胞抗肿瘤免疫的特点是特异杀伤肿瘤细胞。

14、增强抗体是通过覆盖了肿瘤细胞抗原位点,而封闭了杀伤性免疫细胞的作用。

15、肿瘤发生的主要机制是免疫监视功能的障碍。

16、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是CD4+T 细胞。

17、肿瘤细胞可通过表达Fas 诱导肿瘤特异性T 细胞凋亡。

18、甲胎蛋白属于肿瘤特异性抗原。

19、肿瘤相关抗原是能够对特异性杀瘤细胞起作用的抗原。

20、细胞毒性T 细胞能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

六、简答题

1、简述抗肿瘤免疫的主要细胞免疫机制。

2、简述机体抗肿瘤免疫的的体液免疫机制有哪些?

3、简述肿瘤细胞是通过什么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杀伤的?

4、何谓胚胎抗原?你知道哪些胚胎抗原与肿瘤有关?

5、为什么目前肿瘤免疫治疗还主要是作为配合手术、化疗、放疗的辅助治疗?

6、简述肿瘤的免疫治学疗常用方法有哪些?

七、病例分析题

病例摘要:

患者,男,54 岁,右上腹疼痛1 个月就诊,影像学显示胆总管处直径约5cm 肿块;实验室检查见CA19-9 875U/ml,CEA 85μg/L;病理显示低分化腺癌。

临床诊断:胆管癌。

治疗概要:采取FOLFIRI 方案(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四氢叶酸钙)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无明显改善,后选择手术进行肿瘤切除。术后6 个月肿瘤复发,对该患者进行PD-1 单抗(派姆单抗)治疗,具体用药为2 mg/kg,每3 周1 次。治疗4 个周期后,瘤灶减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继续使用派姆单抗12 个周期后,肿瘤负荷进一步减轻。

思考题:

1、请列举两种具有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功能的T 细胞亚群,并简述其抗肿瘤机制。

2、请列举两种可能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T 细胞表面分子,并简述其机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E

5、A

6、E

7、E

8、E

9、E 10、A 11、A 12、E

13、A 14、A 15、B 16、B 17、E 18、A 19、A 20、E 21、C 22、A 23、E 24、B 25、B 26、E 27、C 28、C 29、B 30、A 31、A 32、A 33、C 34、E 35、A 36、D 37、B 38、E 39、A 40、A 41、B 42、B 43、D 44、C 45、B 46、C 47、E 48、A 49、C 50、E 51、A 52、B 53、E 54、B 55、C 56、E 57、D 58、D 59、B 60、A 61、A 62、E 63、E 64、A 65、B 66、C 67、C 68、E 69、C 70、E 71、B 72、E 73、E 74、B 75、B 76、E 77、D 78、D 79、B 80、C 81、A 82、D 83、A 84、C 85、B 86、E 87、I 88、F 89、G 90、J 91、K 92、H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DE

3、ABCD

4、ABCE

5、ABCD

6、AB

7、ABCDE

8、ABCDE

9、ACE 10、ACDE 11、ACE 12、ABCD 13、ACD 14、ABCD 15、ABCDE

三、名词解释

1、肿瘤免疫学(tumor immunology):是研究肿瘤抗原的种类和性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以及肿瘤的免疫逃逸方式与机制、肿瘤的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科学。

2、肿瘤抗原(tumor antigen):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肿瘤细胞异常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

3、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 TSA):某种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一类新抗原。用移植排斥的方法证实其存在,又称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STA)或肿瘤排斥抗原(TRA)。

4、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 TAA):是指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组织均可表达的抗原,只是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增高。此类抗原只表现出量的变化而无严格肿瘤特异性。

5、胚胎抗原:是指在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在胚胎后期减少、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极微量的正常成分。但当细胞癌变时,此类抗原可重新合成而大量表达。即:某些肿瘤细胞产生的胚胎组织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因为曾在胚胎期出现过,宿主对之已形成免疫耐受性,故此类抗原的免疫原性均很弱。

6、抗原调变(antigenic modulation):指由于肿瘤细胞表达的抗原表位减少或丢失,从而使肿瘤细胞避免宿主免疫系统的杀伤。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为:①细胞内化作用,即Ag 被内吞使细胞表面Ag 不能检出;②Ag-Ab 复合物脱落所致;③Ag 从细胞上脱落。

7、肿瘤覆盖:是指肿瘤细胞表面Ag 被某些非特异性成分(如有些肿瘤细胞高水平表达唾液粘蛋白等)覆盖,从而干扰机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

8、增强抗体(enhancing antibody):在某些情况下,肿瘤特异性Ab 非但不能杀伤肿瘤细胞,反而会干扰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这种具有促进肿瘤生长作用的Ab 被称为增强抗体。

9、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的和/或升高的,预示肿瘤存在的一类物质,存在于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胚胎性抗原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激素肿瘤标志物、酶类肿瘤标志物和蛋白类肿瘤标志物等。

四、填空题

1、T 细胞表位;B 细胞表位

2、AFP;CEA

3、细胞免疫

4、检测肿瘤抗原

5、原发性肝细胞癌;结肠癌和直肠癌

6、MHCⅠ/多肽复合物;T 细胞TCR

7、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免疫监视

8、NK 细胞;γδT 细胞;CD8+ T 细胞

9、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漏逸”;MHCⅠ类分子表达低下;导致的免疫抑制;缺乏协同刺激信号

10、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或免疫耐受功能低下或缺陷“增强抗体”

11、CD8+CTL 细胞

12、抗原调变;抑制

13、B 淋巴细胞;抗肿瘤抗体(或相应抗体)

14、隐蔽;肿瘤相关抗原

五、判断题

1、是

2、是

3、是

4、否

5、否

6、否

7、是

8、否

9、是10、否11、是12、否13、否14、是15、是16、否17、否18、否19、否20、是

六、简答题

1、简述抗肿瘤免疫的主要细胞免疫机制。

CD8+T 细胞(CTL)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主要有:

①通过释放穿孔素(Perforin,Pf)、颗粒酶(granzyme,Gz)、L Tα及TNFα等物质直接杀

伤肿瘤细胞;

② CTL 活化后大量表达FasL 和分泌TNFα,经Fas-FasL、TNF-TNFR 途径引起肿瘤细胞

凋亡。

2、简述机体抗肿瘤免疫的的体液免疫机制有哪些?

⑴ 激活补体溶解靶细胞:主要通过补体的细胞毒和调理作用杀瘤。

⑵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G 可介导巨噬细胞、NK 细胞、中性粒细胞发挥ADCC

效应。

⑶ 免疫调理作用:包括Ab、C 的调理作用。

⑷ 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如封闭瘤细胞表面转铁蛋白受体,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⑸ 抗体使肿瘤细胞的黏附性改变或丧失,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3、简述肿瘤细胞是通过什么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杀伤的?

⑴ 与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

① 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低或弱的免疫原性)

② 肿瘤细胞的“漏逸”,机体无法有效清除大量生长的肿瘤细胞

③ 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低下,无法提呈肿瘤细胞内抗原,激活CTL 细胞

④ 肿瘤细胞分泌TGF-β、IL-10 等抑制因子抑制宿主免疫应答的产生

⑤ 肿瘤细胞缺乏B7 等共刺激分子,无法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⑥ 肿瘤细胞可高表达抗凋亡基因产物(如bcl-2),或不表达Fas 及Fas 相关信号转导分子抵抗凋亡,或通过表达FasL 诱导活化的肿瘤特异性T 细胞凋亡。

⑵ 与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的因素

① 宿主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或免疫耐受

② 宿主APC 功能低下或缺陷

③ 宿主体内存在一定量的“增强抗体”或免疫抑制因子

这些都有助于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4、何谓胚胎抗原?你知道哪些胚胎抗原与肿瘤有关?

胚胎抗原是在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在胚胎后期减少,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留极微量,当细胞癌变时,此类抗原可重新合成。如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目前已经知道AFP 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变有关,而CEA 的表达与直肠癌有关。

5、为什么目前肿瘤免疫治疗还主要是作为配合手术、化疗、放疗的辅助治疗?

这主要是因为肿瘤的抗原性较弱,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的能力有限,同时瘤细胞能诱导免疫耐受形成,有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的能力。而目前所有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对已经形成的肿瘤的抗肿瘤效能有限,免疫治疗更多地在于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只是通过手术、化疗和放疗最大限度地减轻瘤负荷,才有利于调整和恢复机体的免疫力,有效地清除少量的瘤细胞。

6、简述肿瘤的免疫治学疗常用方法有哪些?

⑴ 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

① 非特异性主动免疫:应用BCG、短小棒状杆菌、左旋咪唑、TF 等,可非特异性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此外,也可局部或全身给予CK(IL-2、IFN 等)制剂,促进免疫细胞活化,增强其抗肿瘤效应。

② 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使用肿瘤疫苗。

⑵ 肿瘤的被动免疫治疗

① 过继免疫治疗:IL-2/LAK、IL-2/TIL、CIK 等

② 抗体导向药物治疗

---抗肿瘤的单抗直接体内应用;

---将抗肿瘤的单抗与抗癌药物、生物毒素、放射性核素、CK 等偶联,制成所谓的“生物导弹”,通过抗肿瘤的单抗将细胞毒性物质靶向性携至肿瘤病灶发挥杀瘤效应。

---将抗肿瘤的单抗与抗效应细胞(如CTL、TIL)的单抗交联而成的双特异性抗体(bsAb),

可导向性将杀瘤效应性细胞集中于肿瘤病灶,发挥杀瘤作用。

⑶ 肿瘤的基因治疗

① B7 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可增强其免疫原性,诱导宿主有效的抗肿瘤效应。

② 将同系MHC-Ⅰ类基因导入低水平表达MHC-Ⅰ类分子的肿瘤细胞,或将某些能够促进MHC-Ⅰ类分子表达的CK(如IFNγ、TNF)的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可增强CTL 对肿瘤抗原的识别和对肿瘤细胞的排斥反应。

⑷ CK 疗法:

① 外原性CK 治疗:目前应用疗效较好的有IL-2、IFN 等。

② CK 基因治疗:将CK 基因直接导入肿瘤细胞中,使肿瘤细胞自行分泌CK,以发挥杀瘤效应。目前已将IL-2、4、6、7、IFNγ、TNFα、GM-CSF、G-CSF 等基因借助逆转录病毒载体转移入肿瘤细胞中。

③CK 导向治疗:将CK 与毒素、放射性核素、化疗药物偶联后制成“生物导弹”,可定向作用于表达有相应受体的肿瘤细胞,从而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

七、病例分析题

1、

⑴ CD8+T 细胞(CTL)亚群: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T 细胞亚群。CTL 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从而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其杀伤机制主要是:①通过释放穿孔素(Perforin,Pf)、颗粒酶(granzyme,Gz)、L Tα及TNFα等物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②CTL 活化后大量表达FasL 和分泌TNFα,经Fas-FasL、TNF-TNFR 途径引起肿瘤细胞凋亡。

⑵ CD4+Th1 细胞亚群:可通过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FN-γ)等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Th1 细胞还可通过释放细胞因子诱导和激活CD8+T 细胞,活化与诱生并募集巨噬细胞、活化NK 细胞等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

2、

⑴ CTLA-4:T 细胞活化后,开始表达CTLA-4 分子。CTLA-4 胞质区内含有ITIM,与其配体B7 分子的亲和力显著高于CD28,CTLA-4 与B7 结合后,下调或终止T 细胞活化。应用CTLA-4 单抗与CTLA-4 结合,CD28 可以重新结合B7 分子,促进T 细胞的活化,从而杀伤肿瘤细胞。

⑵ PD-1:PD-1 表达于活化的T 细胞,其配体是PD-L1 和PD-L2,肿瘤细胞可以高水平表达。PD-1 与其配体结合后,可以抑制T 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以及IL-2、IFN-γ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应用PD-1/PD-L1 单抗可阻止PD-1 与PD-L1 的结合,从而阻断对T 细胞活化增殖的抑制作用,T 细胞得以持续活化而杀伤肿瘤细胞。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学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第1章概论 1.免疫学: 2.免疫分子: 3.补体: 4.临床免疫学: 第2章抗原抗体反应 5.抗原抗体反应: 6.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 7.可逆性 8.比例性 9.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zoneofequivalence) 10.最适比(optimalratio) 带现象(11.zonephenomenon) 第3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12.免疫原(immunogen) 半抗原 13.免疫佐剂14. 多克隆抗体15.(polyclonal antibody, pcAb) 凝集反应章5第 16.凝集反应 直接凝集反应 17.间接凝集反应18. 明胶凝集试验19.

第6章沉淀反应 20.沉淀反应 絮状沉淀试验 21. 免疫浊度测定 22.凝胶内沉淀试验23. 单项扩散试验24. 双向扩散试验 25. 免疫电泳技术26. 对流免疫电泳 27. 火箭免疫电泳28. 免疫电泳29. 免疫固定电泳30.第19章补体检测及应用31.补体 免疫溶血法32. 33.补体结合试验 第22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34.感染 第23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35.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 36. Ⅱ型超敏反应 37.Ⅲ型超敏反应38. Ⅳ型超敏反应 39. 第24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40.自身耐受 自身免疫 41. 自身免疫病42. 自身抗体43. 抗核抗体44. 第25章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45.免疫增殖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增殖病46. 47.本周蛋白 血清区带电泳 48.免疫电泳49. 免疫固定电泳 50.第26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51.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52. 第27章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 53.肿瘤免疫学 肿瘤抗原 54.肿瘤标志物55. 第28章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 56.移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57.移植排斥反应58.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59.(GVHR) 血清学分型法60. 二、填空题。.

【CN109985238A】一种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03504.3 (22)申请日 2019.04.16 (71)申请人 中山大学 地址 510275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 路135号 (72)发明人 魏瑗 邝栋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4425 代理人 龙婷 (51)Int.Cl. A61K 45/00(2006.01) A61K 39/395(2006.01) A61P 3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抗肿瘤药物组 合物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 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并阐明其在肿瘤治 疗过程中的生物学机制。所述基于免疫检查点阻 断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包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和巨噬细胞反应阻断物。该药物组合物抗癌效果 良好;由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巨噬细胞反应阻 断物分别清除了两个不同的促肿瘤因素,两者联 合用药产生了协同作用,可更有效抑制肿瘤生 长。因此,该药物组合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 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1页序列表2页 附图2页CN 109985238 A 2019.07.09 C N 109985238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85238 A 1.一种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包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巨噬细胞反应阻断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程序性死亡受体PD-1或其配体PD-L1抑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性死亡受体PD-1抑制剂为Nivolumab、Pembrolizumab或特瑞普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PD-L1抑制剂为Atezolizumab、Durvalumab或Aveluma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噬细胞反应阻断物为巨噬细胞特异性清除抗体、细胞因子TNF-α抑制剂、细胞因子IL-1β抑制剂或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TNF-α抑制剂为Infliximab、Golimumab、Etanercept或Certolizumab。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IL-1β抑制剂为Anakinra或Canakinumab。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与预防癌症药物或在制备提高肿瘤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治疗响应效果药物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实体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瘤包含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肠癌、胃癌或肺癌。 2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肿瘤免疫治疗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清除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但为了生存和生长,肿瘤细胞能够采用不同策略,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的杀伤肿瘤细胞,从而在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各阶段得以幸存。[1-2]肿瘤细胞的上述特征被称为免疫逃逸,为了更好地理解肿瘤免疫的多环节、多步骤的复杂性,陈和提出了肿瘤-免疫循环的概念。肿瘤-免疫循环分为以下七个环节:1、肿瘤抗原释放;2、肿瘤抗原呈递;3、启动和激活效应性T细胞;4、T细胞向肿瘤组织迁移;5、肿瘤组织T细胞浸润;6、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7、清除肿瘤细胞。这些环节任何地方出现异常均可以导致抗肿瘤-免疫循环失效,出现免疫逃逸。不同肿瘤可以通过不同环节的异常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有效识别和杀伤从而产生免疫耐受,甚至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肿瘤免疫治疗就是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性抗体、癌症疫苗、细胞治疗和小分子抑制剂等。近几年,肿瘤免疫治疗的好消息不断,目前已在多种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的治疗中展示出了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多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美国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临床应用。肿瘤免疫治疗由于其卓越的疗效和创新性,在2013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3]。 中文名 肿瘤免疫治疗 外文名 Tumor immunotherapy 目录 1分类 2肿瘤生物标记物 分类 (一)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抑制剂 1. PD-1/PD-L1通路与PD-1/PD-L1抑制剂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 PD-1)抗体是目前研究最多,临床发展最快的一种免疫疗法。PD-1起作用在免疫反应的效应阶段,其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及髓系细胞,其有两个配体,即程序性死亡分子

2020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PETCT评价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PET/CT评价专家共识 (全文) 【摘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但由于其作用机制使然,出现了假性进展、超进展等特殊肿瘤应答模式,对临床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带来了困难与挑战。2017年,欧洲核医学年会根据已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报道了应用F-FDG PET/CT评价肿瘤免疫治疗反应、判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优势。在中国,自2013年正式开始ICIs的临床研究以来,已有大量的研究数据产生,如何在肿瘤ICIs治疗中合理、规范地应用PET/CT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和科学问题。鉴于此,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PET学组牵头,针对PET/CT检查规范、ICIs治疗后PET/CT 图像解读、疗效评价标准等内容,在结合文献、专家经验和委员会成员内部讨论的基础上,最终达成此共识,以期带动相应领域的技术普及与推广。【主题词】 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PET/CT;专家共识 肿瘤免疫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2016年2月4日发布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恶性肿瘤研究进展年报将免疫治疗评为2015年恶性肿瘤研究的最大进展。目前,肿瘤免疫治疗较成功的领域和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免疫检查

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s inhibitor, ICIs)。免疫检查点是人体免疫系统中起保护作用的分子,正常情况下通过抑制T细胞分化增殖来调控免疫平衡。肿瘤组织过度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或诱导T细胞凋亡,导致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形成,使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控和杀伤。目前,最受关注的ICIs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 CTLA-4)抑制剂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抑制剂等。目前,ICIs已经获批临床应用的恶性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膀胱癌、头颈鳞癌、霍奇金淋巴瘤、胃癌、肝癌等。 然而,由于ICIs的作用机制不同,与既往的治疗手段(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相比,肿瘤的治疗反应模式多样,除了出现延迟应答、假性进展、超进展等现象,还可能出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对临床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带来了困难与挑战。尽管新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如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immune-related response criteria, irRC)、免疫相关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immune-related RECIST, irRECIST)、实体肿瘤免疫疗效评价标准(immune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iRECIST)等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以避免误判假性进展等特殊治疗反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完整版)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完整版) 以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PD-L2)免疫检查点通路为靶点的癌症免疫疗法开创了新的肿瘤治疗时代。阻断PD-1-PD-L1通路的药物可以促进内源性抗肿瘤免疫,由于其广谱的活性,已被视为癌症治疗的“共同选择”。 然而,许多晚期肿瘤患者显示出新的或获得性的治疗抵抗,并且正在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患者的预后。其中更早使用抗PD-1或抗PD-L1治疗早期癌症被认为是一种解决方案。 2020年1月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综述概况了PD-1通路阻断时代新辅助(术前)免疫治疗的进展,着重讨论了其生物学机制、临床试验设计和病理反应评估三个方面。 背景 以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与其主要配体PD-L1和PD-L2相互作用为目标的免疫疗法的出现,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 迄今为止,三种阻断PD-1的单克隆抗体(Pembrolizumab、Nivolumab和Cemiplimab)和三种阻断PD-L1的单克隆抗体(Atezolizumab,Durvalumab,Avelumab)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17种不同类型的晚期不可切除癌症,用于一线和/或后线治疗。 这些药物的抗肿瘤疗效相似,对单个肿瘤类型的有效率在~15%到

~65%之间。更高的反应可能性与多种生物学因素有关,包括肿瘤突变负荷、PD-L1蛋白表达和致癌病毒整合。 然而,在许多患者中,肿瘤表现出对抗PD-1或抗PD-L1治疗的新生或获得性耐药,正在进行的临床和基础科学研究工作旨在克服这些问题,使用针对癌症早期阶段的抗PD-(L)1疗法被认为是一种解决方案。 免疫疗法的新辅助(术前)应用发生在癌症发展的早期阶段,此时肿瘤被认为是有“可切除治愈的”潜在可能性的。乳腺癌和肺癌的术前化疗新辅助方法已有大量先例,病理反应与改善长期预后(RFS和OS)相关。 在新辅助治疗领域应用抗PD-1治疗,也有一些经验的报道,例如抗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治疗膀胱癌和黑色素瘤以及与肿瘤疫苗一起联合放化疗治疗胰腺癌。本文将重点介绍新辅助阶段应用抗PD-1免疫治疗的进展,突出其生物学机制、临床发展和免疫相关病理反应评估的不同方面。 基于抗PD-1的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机理 虽然新辅助化疗被用来在术前“安抚”肿瘤,但新辅助免疫治疗试验的假说是,这种形式的治疗将增强系统T细胞对肿瘤抗原的反应(图1)。这种全身性反应可增强对扩散到可切除肿瘤之外的微转移病灶的杀灭,这些微转移病灶最终是术后复发的根源。 这一假说的一个关键推论是,当新辅助使用抗PD-1单抗治疗原发

肿瘤的免疫治疗现状及发展方向

World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世界肿瘤研究, 2019, 9(3), 98-103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7d2340663.html,/journal/wjcr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7d2340663.html,/10.12677/wjcr.2019.93014 The Current Strategies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s of Tumor Immunotherapy Yuwei Hu1, Yuan Tan1, Yanzhu Yao1, Yuting He1, Yu Xiong1, Qiongwen Liang1, Yingxi Shi1, Huozhen Hu2* 1School of Medicine UESTC, Chengdu Sichuan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Received: Jul. 2nd, 2019; accepted: Jul. 19th, 2019; published: Jul. 26th, 2019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ncology, immun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tumor immuno-therapy and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ringing revolutionary changes to the anti-tumor treatment models.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immunotherapy is huge, and it will become a key weapon for precision medicine in the future, but it also faces many challenges. This re-view will discuss the current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immunotherapy from specific and non-specific tumo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immunological checkpoint blockade (ICIs) etc. Keywords Tumor, Immunotherapy, 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 Tumor Vaccine, Immune Checkpoint 肿瘤的免疫治疗现状及发展方向 胡雨薇1,谭源1,姚妍竹1,何雨婷1,熊雨1,梁琼文1,时樱溪1,胡火珍2* 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四川成都 2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收稿日期:2019年7月2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19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26日 摘要 随着肿瘤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肿瘤免疫治疗及转化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抗肿瘤治疗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免疫治疗发展潜力巨大,今后也将成为精准医疗的关键武器,但目前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从特异性的及非特异性的肿瘤过继免疫治疗、免疫检验点阻断(ICIs)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免疫治疗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通讯作者。

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验

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验 一、单项选择题 1、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是 A. NK 细胞的非特异性杀瘤作用 B. 体液中非特异性免疫成分抗肿瘤作用 C.细胞免疫 D.体液免疫 E. TIL、LAK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2、可特异杀伤肿瘤细胞的是 A. NK 细胞 B. 巨噬细胞 C. CTL D. LAK E. γδT 细胞 3、用于主动免疫特异治疗肿瘤的物质是 A. 酵母多糖 B. 卡介苗 C.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D. 生物导弹 E. IL-2 4、抗体抗肿瘤的机制不包括 A. CDC B. ADCC C. 调理作用 D. 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 E. 封闭因子(增强抗体)的作用 5、不用于肿瘤被动免疫治疗的是 A. DNA 疫苗 B. TNF C. TIL D. 外源的免疫效应物 E. 生物导弹 6、高水平血清甲胎蛋白(AFP)见于 A. 孕妇 B. 重度嗜烟者 C. 酒精性肝硬化 D. 结肠癌切除术后病人 E.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7、大多数人类肿瘤抗原属于 A、胚胎抗原 B、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C. 化学或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 D. 细菌诱发的肿瘤抗原 E. 自发肿瘤抗原 8、可致机体对肿瘤免疫耐受的因素有 A.肿瘤特异抗原(TSA)及相关抗原(TAA)密度低 B.肿瘤细胞MHC 分子表达下调或丢失 C. 患者APC 的B7、CD40 下调 D. 上列A 和B 两项 E. 上列A、B 和C 三项 9、打破机体对肿瘤免疫耐受可用的方法是 A. 可用抗TGF-β抗体治疗 B. 对瘤细胞转染MHC 基因及B7 或CD40 基因 C.制备TSA/TAA 基因克隆重组蛋白作肿瘤多肽疫苗 D.上列A 和B 两项 E. 上列A、B 和C 三项 10、与HTLV-1 有关的疾病是 A. 成人T 细胞白血病 B. 鼻咽癌 C. 原发性肝癌 D. B 细胞淋巴瘤 E. 胰腺癌 11、关于肿瘤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错误的是 A. 瘤细胞表面的转铁蛋白被封闭 B. 增强抗体 C. 瘤细胞的“漏逸” D. 宿主抗原提呈细胞功能低下 E. 某些细胞因子对机体免疫应答的抑制 12、介导补体溶解肿瘤的主要抗体是 A. IgA B. IgD C. IgE D. IgG E. IgM 13、介导ADCC 杀伤肿瘤细胞的抗体主要是 A. IgG B. IgM C. IgE D. IgA E. IgD 14、抗体抗肿瘤的机制不包括 A. 增强抗体 B. ADCC C. 调理作用 D. CDC E. 封闭肿瘤细胞上的转铁蛋白受体 15、NK 杀伤瘤细胞的机制不包括 A. ADCC B. CDC C. 诱导瘤细胞凋亡 D. 释放穿孔素 E. 释放IL-2、IFN-γ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PETCT评价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PET/CT评价专家共识(2020 版)》要点 肿瘤免疫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目前,肿瘤免疫治疗较成功的领域和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免疫检查点是人体免疫系统中起保护作用的分子,正常情况下通过抑制T细胞分化增殖来调控免疫平衡。肿瘤组织过度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或诱导T细胞凋亡,导致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形成,使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控和杀伤。目前,最受关注的ICIs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抑制剂和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等。目前,ICIs已经获批临床应用的恶性肿瘤包括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膀胱癌、头颈鳞癌、霍奇金淋巴瘤、胃癌、肝癌等。 然而,由于ICIs的作用机制不同,与既往的治疗手段(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相比,肿瘤的治疗反应模式多样,除了出现延迟应答、假性进展、超进展等现象,还可能出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对临床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带来了困难与挑战。尽管新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如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irRC)、免疫相关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irRECIST)、实体肿瘤免疫疗效评价标准(iRECIST)等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以避免误判假性进展等特殊治疗反应模式,但是国内外最新研究均表明,基于上述传统影像技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存在评价盲

区,无法及时判断超进展患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PET/CT是将PET 与CT两种影像诊断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分子影像诊断设备,它实现了人体解剖形态成像与功能代谢成像的同机完美融合,代表了当今临床医学影像设备发展的最高水平,可以显示传统解剖影像不能反映的代谢变化信息。18-氟-2-脱氧-d-葡萄糖(18FDG)作为葡萄糖类似物,其在体内与葡萄糖有相似的生物学行为,是临床最常用的显像剂。18FDG PET/CT可以帮助鉴别由存活肿瘤细胞组成的肿瘤残存和炎症细胞、坏死组织和(或)纤维组织等组成的残余肿块。与RECIST标准相比,在临床试验(包括ICIs相关临床试验)中使用PET/CT相关评价标准,尤其对于评价为疾病稳定(SD)的患者,可以更好地预测药物的治疗反应和预后。如何在ICIs治疗中合理、规范地应用PET/CT 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一、PET/CT检查规范 1. 适应证:(1)ICIs治疗前肿瘤生物学特征的预判和临床分期;(2)ICIs疗效监测和评价;(3)肿瘤复发监测和再分期。 2. 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如患者怀孕(疑似或确诊),应权衡检查对患者临床决策的利弊;哺乳期妇女注射18FDG后停止母乳喂养12h以上;尽量避开月经期。

第二十七章肿瘤免疫及免疫学检验TumorimmunityandI

第二十七章肿瘤免疫及免疫学检验Tumor immunity and Immunological assay 第一部分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 一、目的要求:掌握肿瘤抗原的类型、肿瘤相关抗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熟悉 肿瘤与宿主的免疫相关性,了解肿瘤的免疫学治疗手段。 二、教学内容 1、肿瘤抗原:肿瘤抗原的类型(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关抗原),肿瘤抗原的诱发因素。 2、肿瘤与宿主的免疫相关性: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肿瘤的免疫逃避机制。 3、肿瘤的免疫学检测及免疫疗法:肿瘤相关抗原的检测、宿主免疫状态的检测、肿瘤的免 疫治疗(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过继性免疫治疗,抗体导向治疗,基因治疗等)。 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甲胎蛋白(AFP)是:() A.隐蔽的自身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肿瘤特异性抗原 D.肿瘤相关抗原 A.交叉反应抗原 2.关于肿瘤相关抗原,下列哪一项不对:( ) A.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或糖脂 B.在正常细胞上表达量很低 C.在肿瘤细胞上高表达 D.只表达于特定的肿瘤细胞 E.肿瘤胚胎抗原是最常见的肿瘤相关抗原 3.肿瘤患者体内的癌胚抗原对该患者来说是:() A.自身抗原 B.变应原 C.肿瘤特异性抗原 D.肿瘤相关抗原 E.半抗原 4.巨噬细胞活化的条件是: A.有T细胞产生的MAF B.有肿瘤特异性抗体的介导 C.Ⅰ类MHC分子介导 D.Ⅱ类MHC分子介导 E.肿瘤表面表达有B7分子 5.机体对抗原性极弱的肿瘤细胞发挥免疫效应的机制是:

A.通过巨噬细胞释放TNF发挥杀瘤作用 B.通过巨噬细胞的直接吞噬作用发挥杀瘤作用 C.通过NK 细胞释放一系列细胞毒因子发挥杀瘤作用 D.通过树突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 E.通过Ⅰ类MHC分子介导CTL发挥杀瘤作用 6.AFP升高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原发性肝癌 B.重症肝炎 C.转移性肝癌 D.肝硬化 E.以上都是 7.对消化道肿瘤有较大诊断价值的CEA的诊断标准是: A.>2.5μg/L B. >5μg/L C. >10μg/L D. >20μg/L E. >100μg/L 8. 目前.常用来作为直肠癌、结肠癌治疗后的随访项目,检测肿瘤扩散和复发的非创伤性指标是: A.AFP B.CEA C.CA125 D.CA19-9 E.PSA 9. 分化抗原是指: A. 不同肿瘤的特异性抗原 B. 是特定组织正常分化到一定阶段所特有的标志 C. 同一肿瘤不同分化阶段的特征性抗原 D. 同一组织良、恶性肿瘤的标志性抗原 E. 区分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的特异性抗原 10. 分化抗原的主要作用是: A. 刺激机体产生抗肿瘤抗体 B. 可直接作用于CD8+ T细胞介导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C. 可作为肿瘤分化程度的标志 D. 可协助判断预后 E. 可作为肿瘤起源的诊断性标志 11.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因素有: A.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 B.化学因素,化学诱变剂 C.X 线,紫外线照射、辐射 D.某些病毒感染 E.以上都包括 12. 肿瘤细胞表达的能介导CTL凋亡的是: A.FasL

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摘要】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开始应用于临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主动免疫治疗和过继免疫治疗两个方面综述了肝 癌免疫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关键词】肝癌免疫治疗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化疗栓塞、射频治疗、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等。放化疗最大的缺点是无特异性杀伤作用,副作用大,易对机体造成继发性损伤,即使是根治性手术也只能解决局部问题, 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免疫逃逸是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打破免疫耐受,激活肿瘤的杀伤功能是肿瘤免疫 治疗的主要方向。目前,肝癌的免疫治疗有多种策略。 1 主动免疫 主动免疫是指利用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主 动杀伤肿瘤细胞。目前,肝癌的主动免疫包括树突状细胞疫苗、肿瘤细胞疫苗和 异种重组甲胎蛋白疫苗。 1.1树突状细胞疫苗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DC最重要的功能是激活静息T细胞。由于许多肿瘤患者缺乏功能性DC,不能刺激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因此在体外诱导功能性DC对于主动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实验 都是利用细胞因子或转录因子激活,或热休克蛋白和肿瘤细胞负载DC制备DC疫苗,然后将这些致敏DC疫苗回流体内,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肿瘤免疫排斥反应。MAGE-1在肝癌中的表达率高达80%,提示MAGE-1可作为肝癌免疫治疗的靶点。吴鸣宇等MAGE-1肽负载DC体外诱导高特异性抗癌免疫应答。肿瘤睾丸抗原(Tumor testis antigen,CT)是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一种肿瘤特异性抗原,除 睾丸外,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但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肿瘤睾丸抗原NY-ESO-1是CT抗原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抗原。结果表明,NY-ESO-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高(30%-40%)。张文敏等。用原核表达纯化的NY-ESO-1蛋白肽攻击DC,体外诱导特异性CT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肽刺激DC可 有效刺激T细胞增殖,诱导CTL的产生。 1.2 甲胎蛋白(AFP)多肽疫苗 AFP不仅是肝癌诊断的标志物之一,而且是肝癌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甲胎 蛋白多肽疫苗是一种刺激肝癌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疫苗。巴特菲尔德等人。报道10 例Ⅲ-Ⅳ期肝癌患者用甲胎蛋白肽休克DC疫苗治疗。6例AFP特异性T细胞增多,6例AFP特异性T细胞合成IFN-γ的比例增加。提示AFP靶向疫苗具有免疫活性。 1.3 肝癌肿瘤疫苗 肝癌疫苗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处理,改变或消除自身或同种肝癌 细胞的致瘤性,保持免疫原性,输入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Yang 等人。结果表明,H22全细胞疫苗可诱导肝癌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明显延 长小鼠的存活时间。 2 过继免疫治疗 ATT是一种将具有抗瘤活性的免疫细胞诸如:LAK、TIL、CTL细胞、细 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转移给肿瘤患者的被动免疫治疗方法.

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

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 第一节肿瘤抗原 一、根据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分类 (一)肿瘤特异性抗原( TSA) TSA是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新抗原,它只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细胞。TSA可存在于不同个体的同一组织学类型的肿瘤中,如黑色素瘤相关排斥抗原(MARA)。 (二)肿瘤相关性抗原(TAA) TAA是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正常组织或细胞也可表达的抗原物质,但此类抗原在癌变细胞的表达水平远远超过正常细胞。 二、根据肿瘤抗原产生机制分类 (一)理化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 机体受到化学致癌剂(如甲基胆蒽、氨基偶氮染料、二乙基亚硝胺等)或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等)作用,可使某些基因产生突变,诱发肿瘤发生。此类肿瘤抗原的特点是特异性强,但免疫原性弱。 (二)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人类某些肿瘤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能够诱发肿瘤的病毒,主要是DNA病毒和RNA病毒,尤其是反转录病毒。 (三)自发性肿瘤抗原 自发性肿瘤表达的抗原大部分可能为突变基因的产物。 (四)正常细胞成分的异常表达 1.分化抗原 2.过度表达的抗原 3.胚胎抗原 4.细胞突变产生的独特型抗原 第二节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机制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学效应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免疫成分,包括先天性免疫(非肿瘤特异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肿瘤特异性免疫),二者共同参与机体免疫监视和抗肿瘤效应。 一、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机制 细胞免疫机制在机体抗肿瘤效应中发挥着最主要的作用,参与抗肿瘤免疫的细胞包括T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 (一)T细胞 (二)NK细胞 (三)巨噬细胞 (四)树突状细胞 二、抗肿瘤的体液免疫机制 免疫系统针对肿瘤抗原发生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肿瘤抗原的抗体,并发挥抗肿瘤作用。 1.补体的溶细胞效应。 第1页

恶性淋巴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淋巴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组 恶性淋巴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 参加本指南制定的人员(按汉语拼音排列): 曹君1、曹军宁1、陈治宇1、郭海宜1、郭晔1、胡夕春1、洪小南1、吕方芳1、刘晓健1、 李小秋3、罗志国1、马学军2、潘自强2、孙慧1、王碧芸1、王惠杰1、王佳蕾1、王磊苹1、王中华1、吴向华1、印季良1、应江山1、张文1、赵欣旻1、郑春雷1、朱晓东1、朱雄增3、左云霞1。 注:1化疗科、2放疗科、3病理科 2009年9月(第二版) 1

霍奇金淋巴瘤 一.WHO分类: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NSHL) 混合细胞型(MCHL) 淋巴细胞削减型(LDHL) 富于淋巴细胞型(LRCHL) 二.分期 I期:病变累及单个淋巴结区 I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 E II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侧2个或以上的淋巴结区 II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和它的区域淋巴结, E 伴或不伴横膈同侧的其它淋巴结区受累 ) *注明受累的淋巴结区数目(如II 3 III期:病变累及横膈两侧淋巴结区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加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受累III E III 期:病变累及脾脏,加以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受累 S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和脾脏,加横膈两侧淋巴结III E+S 区受累 IV期:弥漫性(多灶性)侵犯1个或以上淋巴结外器官,伴或不伴相关淋巴结受累;或侵犯单个结外器官伴远处(非区域)淋巴结受累 另外根据有无全身症状分为A、B。 A 无全身症状 B 有以下一个以上症状:不能解释的发热>38℃;盗汗;体重减轻>10% 三.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和免疫亚型 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 predominant Hodgkin lymphoma, NLPHL)

第二十二章 肿瘤免疫

第二十二章肿瘤免疫 一、选择题 A型题 1.最早发现的人类肿瘤特异性抗原是 A.MAGE-蛋白 B.T抗原 C.CEA D.E1A抗原 E.EBV蛋白 2.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巨噬细胞杀伤肿瘤 D.NK细胞杀伤肿瘤 E.细胞因子杀瘤作用 3.介导补体溶解肿瘤的主要抗体是 A.IgA B.IgM C.IgE D.IgG E.IgD 4.介导ADCC杀伤肿瘤细胞的抗体主要是 A.IgA B.IgM C.IgE D.IgG E.IgD 5.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INF-γ B.TNF-α C.TGF-β D.IL-2 E.CSF 6.在维持对肿瘤细胞免疫应答的免疫记忆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IgG NK细胞 B.CD4+T细胞 C.IgM巨噬细胞 D.CD8+T细胞 https://www.doczj.com/doc/7d2340663.html,K

7.抗体抗肿瘤的机制不包括 A.CDC B.ADCC C.调理作用 D.增强抗体 E.封闭肿瘤细胞上的转铁蛋白受体 8.NK杀伤瘤细胞的机制不包括 A.ADCC B.释放穿孔素 C.诱导瘤细胞凋亡 D.CDC E.释放IL-1、IL-2、IFN-γ 9. 以下关于肿瘤的免疫诊断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是? A.检测血清抗AFP抗体,协助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此项也是错的) B.检测抗EBV抗体有助于鼻咽癌诊断 C.用放射免疫显像诊断肿瘤所在部位 D.检测CEA有助于诊断直结肠癌 E.检测CA199有助于B淋巴细胞瘤诊断 10. 下列关于肿瘤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 B.抗体在抗肿瘤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 C.NK细胞是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 D.静止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均能杀瘤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参与抗肿瘤作用 11. 有关化学致癌剂诱导实验动物发生肿瘤的叙述,其错误的是 A.抗原具有个体特异性 B.同一宿主不同部位肿瘤具有相同抗原性 C.人类肿瘤中较少见 D.抗原性弱 E.免疫学诊断困难 12.以下对NK细胞杀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无特异性 B.无需预先活化, 即可直接杀瘤 C.可依赖抗体通过ADCC方式杀瘤 D.依赖补体,通过CDC方式杀瘤 E.无MHC限制性 13.与宫颈癌发病有关的病原是: A.EBV B.HTLV-1

免疫学及其免疫学检验学汇总题库规范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 第1章概论 1.免疫学: 2.免疫分子: 3.补体: 4.临床免疫学: 第2章抗原抗体反应 5.抗原抗体反应: 6.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 7.可逆性 8.比例性 9.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zoneofequivalence) 10.最适比(optimalratio) 11.带现象(zonephenomenon) 第3章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12.免疫原(immunogen) 13.半抗原 14.免疫佐剂 15.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cAb) 第5章凝集反应 16.凝集反应 17.直接凝集反应 18.间接凝集反应 19.明胶凝集试验 第6章沉淀反应

20.沉淀反应 21.絮状沉淀试验 22.免疫浊度测定 23.凝胶内沉淀试验 24.单项扩散试验 25.双向扩散试验 26.免疫电泳技术 27.对流免疫电泳 28.火箭免疫电泳 29.免疫电泳 30.免疫固定电泳 第19章补体检测及应用 31.补体 32.免疫溶血法 33.补体结合试验 第22章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34.感染 第23章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35.超敏反应 36.Ⅰ型超敏反应 37.Ⅱ型超敏反应 38.Ⅲ型超敏反应 39.Ⅳ型超敏反应 第24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40.自身耐受 41.自身免疫

42.自身免疫病 43.自身抗体 44.抗核抗体 第25章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45.免疫增殖性疾病 46.免疫球蛋白增殖病 47.本周蛋白 48.血清区带电泳 49.免疫电泳 50.免疫固定电泳 第26章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 51.免疫缺陷病 5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第27章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 53.肿瘤免疫学 54.肿瘤抗原 55.肿瘤标志物 第28章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 56.移植 57.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58.移植排斥反应 59.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60.血清学分型法 二、填空题。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综 述 Zongshu 《中外医学研究》第17卷 第22期(总第426期)2019年8月- 184 -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l.17, No.22 August , 2019 *基金项目:2017年度皖南医学院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10368173) 2018年度皖南医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10368020) ①皖南医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王贝茹① 张思远① 魏陈秋① 【摘要】 与以往通过常规手术、放疗、化疗不同,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的治疗方式。近年来,抗肿瘤免疫因其疗效显著而备受瞩目。目前,抗肿瘤免疫治疗已包括多种治疗策略,主要有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过继免疫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多种治疗手段,是较为经典且值得深入研究的科研方向。因此,本文对临床应用较为经典的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加以概括和评述。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 过继免疫细胞疗法; 肿瘤疫苗 doi:10.14033/https://www.doczj.com/doc/7d2340663.html,ki.cfmr.2019.22.0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22-0184-03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ti-tumor Immunotherapy/WANG Beiru,ZHANG Siyuan,WEI Chenqiu/.//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9,17(22):184-186 【Abstract】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surgery,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tumor immunotherapy is a method of anti-tumor therapy by activating the body ’s autoimmune system.In recent years,anti-tumor immunity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remarkable effect.At present,anti-tumor immunotherapy has included a variety of treatment strategies,including immunological checkpoint inhibition therapy,adoptive immune cell therapy,tumor vaccine and other treatment methods,which is a more classical and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Therefore,the research current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lassical tumor immunotherapy in clinic are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Key words】 Immunotherap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Adoptive immunotherapy; Tummor vaccine First-author ’s address: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0,China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传统的治疗方法首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但这三种治疗方式除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以外,也对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难以控制的损伤,使得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承受很大的痛苦,且治疗效果欠佳。因此,许多国内外医学和科研工作者在孜孜不倦地寻求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来弥补传统治疗上的不足。随着近代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有关学科理论和应用的迅速发展,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得到了深入研究,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而应用当前的肿瘤免疫疗法主要包括靶向免疫检查点治疗、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以及肿瘤疫苗等多种方法[1]。因肿瘤免疫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其已经成为国内外肿瘤治疗领域当中颇具研究前景的方向之一。本文就经典抗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1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 肿瘤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和体液免疫系统的内在能力,从而直接靶向攻击肿瘤细胞,达到控制肿瘤发展和杀灭肿瘤的目的。借此,肿瘤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之后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2]。这种疗法同时联合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可以明显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存活率,在实践中呈现出常规放化疗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ion)和日本免疫学 家本庶佑(Tasuku Honjo)教授在2018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他们的研究发现创立了癌症疗法的一个全新理念,给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3]。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卵巢癌、结直肠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都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4-5]。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肿瘤免疫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也随之进入了研究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热潮[6]。在国内应用于临床的肿瘤免疫疗法中,主要有:抗体靶向治疗药物、肿瘤疫苗、过继免疫细胞疗法等治疗手段。但由于我国起步较晚,肿瘤免疫治疗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进步空间。例如:针对免疫检查点的靶向治疗目前尚缺乏与之相关的临床数据,过继免疫细胞回输治疗规模几乎均局限于实验室层面,而对于肿瘤疫苗相关的临床研究仍亦缺乏大量的能够佐以证明的临床研究数据[7];另外,对于如何增强肿瘤疫苗的免疫原性、如何制备同时激活CD4+T 细胞与CD8+T 细胞的肿瘤疫苗、如何克服肿瘤的免疫逃逸、如何结合不同的免疫效应细胞以获得高效免疫应答等[8],都是肿瘤免疫治疗急需解决的问题。2 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分类2.1 免疫检查点治疗 通过阻断肿瘤免疫检查点的方法是近年来治疗癌症较为有效的策略之一,现已经成为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的热点。随着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逐渐发展,人们发现T 细胞表面具有许多的共刺激分子和共抑制分子,共同精准调控T 细胞的活化[9]。靶向免疫检查点治疗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采用共抑制分子或配体的拮抗剂以及其他药物来阻断信号通路,解除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进而刺激细胞毒性T 细胞的活化,增强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10]。在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发现免疫检查点疗法以前,其临床发展的进展都不大,但是目前关于“免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