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用钛合金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

医用钛合金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

医用钛合金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
医用钛合金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

医用钛合金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1

金红*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科技信息所,北京100088)

摘要:介绍了新型医用钛合金的研究开发现状,分析了医用钛合金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生物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阐述了表面改性对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生物活性的作用。指出应当重视钛合金表面生物活性陶瓷涂层的稳定性问题。认为通过研究开发综合性能更优的新型医用钛合金,寻求更为理想的表面改性工艺以及运用复合涂层制备技术,有望逐步解决钛合金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医用钛合金;表面改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生物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G146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8-7076(2003)06-0794-05

在生物医用金属材料中,钛合金凭借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综合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逐渐成为牙种植体、骨创伤产品以及人工关节等人体硬组织替代物和修复物的首选材料。其中T-i6A-l4V合金作为生物医用合金已有很长的历史。但T-i6A-l4V合金在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能等方面仍不够理想[1~4],而且该合金还存在细胞毒性问题。为克服T-i6A-l4V合金存在的种种缺陷,近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具有更佳综合性能的医用钛合金,并取得一些进展;与此同时,人们还尝试采用各种表面技术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以使其更适合于医学应用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医用钛合金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1新型医用钛合金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研究现状

近年来钛合金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牙科和整形外科中钛材的用量明显增多[5]。目前,医用钛合金仍以T-i6A-l 4V合金为主,但该合金中Al和V元素对人体存在的潜在危害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克服V 和Al的不良影响,人们相继研究开发了不含V或既不含V也不含Al的A+B钛合金和B钛合金[6,7]。其中A+B钛合金有欧洲、日本等开发的T-i6A-l7Nb,T-i5A-l2.5Fe,T-i6A-l6Nb-1Ta,T-i5A-l 3Mo-4Zr,T-i6A-l2Nb-1Ta,T-i15Zr-4Nb-4Ta-0.2Pd, T-i15Sn-4Nb-2Ta-0.2Pd,T-i15Sn-4Nb-2Ta-0.2Pd-0. 2O[2,8]。与A+B钛合金相比,B钛合金不仅生物相容性更优,而且具有更高的强度水平和更好的切口性能以及韧性,因此更适合于医学应用,特别是做人体的内植物。在医用B钛合金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日本、美国处于领先地位。日本研制开发的新型B钛合金有T-i29Nb-13Ta-416Zr,T-i15Mo-5Zr-3Al, T-i15Mo-3Nb-3A-l012Si,T-i15Mo-3Nb-3A-l013O和T-i11Mo-6Zr-415Sn等。在美国已有5种B钛合金被推荐在医学领域中应用,即T-i12Mo-6Zr-2Fe (TMZFTM),T-i13Zr-13Nb,TI METAL21SRx,Tia-dyne1610和T-i15Mo。与TI-6A-l4V相比,这5种钛合金均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其中TMZFTM的综合性能较好[9]。

1.2医用钛合金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各种新型医用钛合金的问世,钛合金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已研制开发出的各种钛合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还没有一种能够完全满足临床使用的所有要求。总体说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0~15]。(1)耐磨损性能相对较低。与不锈钢、镍基合金等许多其他金属材料相比,钛合金的摩擦系数大,耐磨性

第27卷第6期Vol.27l.6

稀有金属

C HI NESE JOURNAL OF RARE METALS

2003年11月

November2003

1收稿日期:2003-06-30;修订日期:2003-08-02作者简介:金红(1963-),女,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通讯联系人(E-mail:jh63125@https://www.doczj.com/doc/7d3018496.html,)

能差,这使得其植入组织因磨损而产生大量的Ti,

Al和V黑色碎屑,这些磨屑可以引起无菌松动,最终导致关节置换失败。(2)耐腐蚀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蚀性能将直接影响到其生物相容性。在正常条件下,钛合金的表面会生成一种十分稳定而连续的、结合牢固的氧化物钝化膜,因此通常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但由于人体环境的复杂性,在外力和体液的侵蚀下,表面钝化膜有可能被剥离、溶解,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仍会有物质释放到组织中。(3)生物活性尚不理想。钛合金是一种生物惰性材料,其结构和性质与骨组织相差很大,通常不能像生物活性材料那样与宿主骨形成化学键性结合,即新生骨直接在种植体表面形成,随后直接长入种植体内;而且,由于钛合金与骨组织的弹性模量相差悬殊,植入体生物力学相容性欠佳,易产生应力集中和骨吸收不良等后果。

为了提高医用钛合金的各种性能,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材料本体着手,如前所述开发各种性能优异的新型钛合金;二是从材料的表面入手,采用各种表面处理的方法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从而使其更适合于医学应用的要求。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既保持了钛合金作为基体材料的一系列品质,又使得钛合金的综合性能获得大幅度的改善,因此,近年来成为医用钛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

2医用钛合金的表面改性

2.1钛合金表面改性提高耐磨损性能

为了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损性能,通常的做法是利用表面处理工艺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耐磨涂层。目前研究较多的工艺方法有热喷涂、电镀与化学镀、气相沉积法、离子注入技术、微弧氧化法以及复合型表面处理技术等[16~20]。

在众多的表面改性技术中,离子注入技术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医用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其主要优点是:(1)离子注入不需要升高基底温度,可保证成品的精度;(2)在真空中进行,整个过程中没有环境污染;(3)对钛合金本体无影响、无附着问题;(4)可靠性高、工艺重现性好。许多研究表明,TiN,TiC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均既可以保持钛合金高强度、高韧性的优点,又可赋予其表面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通过在钛合金表面离子注入氮或碳,可以在其表面形成TiN或TiC等硬质相,从而提高表面硬度,同时离子注入改变了钛合金近表面的晶格,使摩擦系数降低,耐磨性能提高。离子注入层的深度通常小于1L m,不会影响钛合金的整体性能。目前,钛合金氮离子注入主要使用两种方法即常规离子注入法和等离子体淹没离子注入[21,22]。与单独离子注入氮或碳相比,复合注入氮和碳(即先注入氮,再注入碳),可以在钛合金表面形成双重处理层,从表面至基底成分有良好的过渡。因此,经复合离子注入,钛合金表面的摩擦系数低、耐磨性高,且硬度高、表面脆性低[23]。TiN和TiC涂层与钛合金基体普遍存在附着性较差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王红卫等[19]应用梯度材料的设计思想,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可用于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等的新型生物梯度材料。他们提出了一条制备Ti6Al4V-Ti N-TiC生物梯度材料的新的技术路线,即离子注入y等离子体表面氮化y等离子体C VD制备Ti6Al4V-TiN-TiC,从而实现了从Ti6Al4V到TiN和TiC成分的梯度过渡,改善了涂层与基体之间的附着性。

微弧氧化又称微等离子体氧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在金属表面原位生长氧化物陶瓷层的新技术,是对目前阳极氧化理论的突破[24~27]。在氧化过程中,由于击穿形成的放电通道可使硬组织植入材料朝内生长,因此,可以较好地改善与新生骨的机械啮合。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制备的陶瓷层不仅具有高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而且还保持了陶瓷与钛合金基底的结合力。微弧氧化层具有致密层和疏松层两层结构,氧化膜与基底之间的界面上没有大的孔洞,界面结合良好,与热喷涂涂层以及物理气相沉积涂层相比,界面结合状况大大改善。不足之处是,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后形成的TiO2层生物活性较差,可考虑在微弧氧化电解液中引入钙、磷离子以促进骨生长。黄平等[28]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对钛合金表面进行改性,在钛合金表面得到了一层金红石型TiO2和锐钛矿型TiO2的多孔氧化膜,并在膜中渗入了钙、磷离

795

6期金红医用钛合金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

子,着重研究了孔隙特性和Ca/P含量的控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目前,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防腐抗磨陶瓷涂层仍处于初级研究阶段,研究人员仅对陶瓷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还没有关于涂层性能的详细报道。

2.2钛合金表面改性提高耐腐蚀性能

通过表面改性提高钛合金表面抗腐蚀性能的方法很多,目前研究、应用较多的包括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离子注入、激光熔覆、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电镀、电化学法、溶胶凝胶法等。

朱胜利等[29]研究了化学表面处理对医用TiNi 形状记忆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酸处理y碱处理y预钙化处理y钙化处理,在合金表面形成了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的活钙磷层,钙磷层的存在提高了Ni T i合金在模拟人体环境中的耐蚀性,抑制了Ni离子在生物体内的溶出,改善了生物相容性。

利用微弧氧化技术能在钛合金基体表面原位生长耐磨损抗腐蚀的陶瓷膜,该技术的工艺简单、成本低、污染小,可处理形状各异的元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在铝合金方面的微弧氧化研究较多,但在钛合金上的研究报道较少,且多为基础性研究。如吴晓宏等[30]利用微弧氧化法在钛合金表面生长了一层厚为15L m的均匀陶瓷膜,通过循环伏安和电偶电流法对有无膜层的钛合金进行测试,发现有陶瓷膜层的钛合金的耐腐蚀能力明显增强。

钛合金的腐蚀磨损机制为表面损伤,因此,采用氮离子注入钛合金,在提高其耐磨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耐蚀性。

2.3钛合金表面改性提高生物活性

为了赋予钛合金以生物活性,通常的做法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一层具有生物活性的陶瓷涂层。陶瓷涂层主要有羟基磷灰石(HA)、氟磷灰石(FA)、B-磷酸三钙(B-TCP),其中对HA生物活性涂层的研究与应用最多。HA的分子式为Ca10(PO4)6(OH)2,它与人体无机质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植入人体后可与宿主骨形成牢固的骨性键合,且无毒性、无导致突变的危险、耐腐蚀,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然而,单纯的HA晶体脆性大、抗折强度低,不适合用做承载硬组织的修复与替代;而钛合金恰好可以弥补HA作为植入体机械性能欠佳的弱点,故将二者相结合,即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一层HA涂层,可以获得生物活性好且机械性能高的医用生物材料[6,31]。

制备HA涂层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等离子喷涂、激光熔覆、电泳沉积法、离子束溅射法、射频磁控溅射法、离子束辅助沉积法、放电等离子烧结法、离子束动态混合法、浸入涂层法、激发物激光沉积法、热化学法、溶胶-凝胶法、电化学反应法、爆炸喷涂、微弧氧化法、仿生溶液生长法等[22,28,32~38]。这些制备方法各有所长,但又都存在着某些缺陷,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制备方法生产出来的生物涂层能在临床上成功地应用。从目前研究情况看,激光熔覆、微弧氧化法、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等离子喷涂技术以及多种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比较有发展前途的。

2.4钛合金表面生物活性陶瓷涂层的稳定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人们过分重视寻求更新、更为理想的表面改性工艺以获得结合强度更高、质量更好的涂层,而对涂层的组成、结构设计及制备方法与涂层稳定性的关系重视不够,使得制备出的生物活性陶瓷涂层稳定性欠佳,表现在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涂层脱落造成种植体失效的事件逐年增多[39~42]。为了解决种植体长期使用的失效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1)涂层的稳定性。不仅要改善涂层的力学稳定性,提高涂层与钛合金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应强调提高涂层的化学稳定性,因为涂层的脱落往往不是由于结合强度低,而是由于涂层在人体内复杂的生理环境下不稳定造成的。(2)生物活性梯度涂层的设计。目前,生物活性陶瓷涂层与钛合金基体之间普遍存在附着性差的问题,在外力和体液的作用下,涂层易脱落、溶解,导致生物活性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引起其他病变。造成附着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涂层材料与钛合金的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在数百度甚至上千度高温下制备的涂层,冷却到室温时将产生很大的热应力[43]。运用梯度材料组成渐变的概念,通过涂层的成分梯度和结构梯度设计,可以降

796稀有金属27卷

低涂层与基体之间热膨胀系数差值,很好地缓和热应力,促进界面的化学冶金结合,从而提高涂层在钛合金基体上的附着强度。(3)多种涂层技术及后处理技术的复合使用。采用单一涂层技术很难获得稳定性可靠的涂层,应重视多种涂层技术的复合使用。对于在钛合金表面制备钙磷涂层而言,可考虑选用的复合涂层制备技术有离子注入-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制备技术、电泳沉积-真空烧结、激光熔覆-化学处理、等离子喷涂-高压水热处理、微弧氧化-水热合成、物理气相沉积-等离子喷涂等。

3结语

钛合金在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等方面拥有其他医用材料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尽管目前医用钛合金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一些缺陷,但通过研究开发综合性能更优的新型医用钛合金,寻求更为理想的表面改性工艺以及运用复合涂层制备技术,有望逐步解决钛合金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所以,钛合金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生物医用材料。

参考文献:

[1]Kawahara H.Cytotoxici ty of i mplantable metals and alloy[J].

Bull.J pn.Inst.M e t.,1992,31(12):1033.

[2]Yos himitsu Okazaki,Yoshi masa Ito Y,Kenj Kyo,e t al.Corrosion

resisitance and c orrosi on fatigue s trength of new ti tani um alloys foe

medical implants without V and Al[J].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

neering,1996,A213:138.

[3]Wang K.The use of ti tani um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USA[J].M 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996,A213:134. [4]Nii nomi M,Kuroda D,Fukunaga K,et al.Corrosion wear frac ture

of new B type biomedical titanium alloys[J].M aterials Sci ence and

Engineeri ng,1996,A263:193.

[5]何宝明.生物医用钛及其合金材料的开发应用进展、市场

状况及问题分析[J].新材料产业,2003,(7):23.

[6]宁聪琴,周玉.医用钛合金的发展及研究现状[J].材料

科学与工程,2002,10(1):100.

[7]Mohammadi S,Wictorin L,Ericsone tal L E.Cast titanium as i m-

plant material[J].J.Mater.Sci.Mater M ed.,1995,6:435. [8]Nii nomi M.Recent titanium R&D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 n

J apan[J].JO M,1999,51(6):32.

[9]于思荣.生物医学钛合金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

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18(2):131.[10]Chakravarty S,Andrews R G,Patnail PC,et al.The effect of sur-

face modi fication on fretting fatigure in Ti all oy turbine co mponents

[J].Journal of Metals,1995,(4):31.

[11]Fu Y Q,et al.Improvement in fretting wear and fati gue resis tance

of T-i6A-l4V by application of s everal surface treat ments and coati ngs

[J].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1998,(106):193. [12]浦素云.金属植入材料及其腐蚀[M].北京:北京航空航

天大学出版社,1990.

[13]顾汗卿,徐国风.生物医用材料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

译出版公司,1993.

[14]俞耀庭,张兴栋.生物医用材料[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

社,2000.

[15]李青.生物体用钛合金[J].金属功能材料,2000,7(4):

8.

[16]Chang B,Chang W J,Wang B C,et al.Plasma spraying of zirco-

nia-rei nforced hydroxyapatite composite coatings on titanium:part II

dissoluti on behavior i n si mulated body fluid and bonding degradation

[J].J.Mater.Sci.,1997,8:201.

[17]De S,Teofilo M,Lei te N F,e t al.Study on CVD-diamond on

Ti6Al4V alloy surface using hot figment ass isted technique[J].Thin Soli d Fil ms,1997,308-309:254.

[18]张文光,王成焘,刘维民.钛合金表面改性层的摩擦学性

能[J].摩擦学报,2003,23(2):91.

[19]王红卫,陈旭,冉均国,等.离子注入-支流辉光放电等

离子体制备Ti

6

Al4V-TiN-TiC生物梯度材料[J].苏州大学学报,1999,15(1):70.

[20]陈飞,潘俊德,张跃飞.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对钛合

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3,24(2):

33.

[21]王迎军,赵子衷,宁成云,等.生物活性梯度涂层的显微结

构与附着强度[J].材料研究学报,1999,13(1):103. [22]戴正宏,王玉林,何宝明.外科植入物用钛合金的表面改

性[J].稀有金属,2003,27(4):491.

[23]季红兵.Ti6Al4V等离子体离子注入氮碳层结构与摩擦学行

为[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24]Schreckenbach J,Schlottjg F,Marx M,et al.Preparation and m-i

crostructure c haracterization of anodic spark deposi ted barium ti tanate fil ms[J].J.Mater.Res.,1999,(13):1437.

[25]Xue W B,Wang C,Chen R Y,et al.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characterization of cera mic c oatings produced on T-i6A-l4V alloy by

microarc oxidati on in aluminate s oluti on[J].Materials Letters,

2002,52(6):435.

[26]薛文斌,邓志威,陈如意,等.钛合金在硅酸盐溶液中微弧

氧化陶瓷膜的组织结构[J].金属热处理,2000,(2):53. [27]王亚明,蒋百灵,雷廷权,等.Ti6Al4V合金表面耐磨涂层

的研究进展[J].材料工程,2003,(3):38.

[28]黄平,憨勇,徐可为.用微弧氧化技术处理医用钛合

金表面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2,31(4):308.

797

6期金红医用钛合金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

[29]朱胜利,杨贤金,崔振铎,等.化学表面处理对TiNi形状记

忆合金耐蚀性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2,33(2):172. [30]吴晓宏,姜兆华,辛世刚,等.钛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表面

陶瓷膜耐腐蚀性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2,(7):80. [31]裘迎祥,王迎军.HA生物活性陶瓷涂层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J].陶瓷工程,1999,33(4):14.

[32]程逵,翁文剑.生物陶瓷涂层[J].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8,16(3):8.

[33]Arita H,Cas tano V M.Synthesis and proces sing of hydroxyapatite

ceramic tapes with controlled porosity[J].J.Mater.Sci.Lett.,

1995,6:19.

[34]吴振军,何莉萍,陈宗璋.电化学方法制备Hap/金属生物

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03,32(3): 1.

[35]陈晓明,闫玉华,李志刚.钛合金表面涂烧生物活性玻璃

陶瓷涂层的性能与结构[J].硅酸盐学报,1999,27(1):54.

[36]Shirkhanzadeh M.Calcium phos phate coati ngs prepared by elec-

trostallization from aqueous electrol ytes[J].J.Mater.Sci:Mater i n

Medicine,1995,(6):90.

[37]黄立业,憨勇,徐可为.电化学沉积-水热合成法制备羟

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的工艺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8,26

(1):87.

[38]李幕勤,马臣,尚大山.亚音速火焰喷涂Y2O3-HA生物涂

层的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3,21(1):58.

[39]陈晓明,李世普.钛合金表面钙磷生物医学陶瓷涂层的稳

定性[J].硅酸盐学报,2001,(1):30.

[40]沈军,马学著,贾均.Ti A-l RE合金中稀土相的形成机

理[J].中国稀土学报,2002,20(5):433.

[41]柳美荣,郭锦芳,米绪军,等.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薄膜的相

变温度和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2003,27(1):95. [42]沙爱学,李兴无,储俊鹏.TA15钛合金的普通退火[J].稀

有金属,2003,27(1):213.

[43]李鹏兴,林行方.表面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

社,1989.

Research S tatus of Biomedical Titanium Alloys and Its Surface Modification

Jin Hong*(Institute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f ormation,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on-Ferrous Metals,Beijing100088,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biomedical titanium alloys was introduced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biomedical titanium alloys wer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on improving wear re-sistance,erosion resistance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illuminated.In addition,it points out that improving coating stability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for the research of bioac tive ceramic coatings of calcium on titanium a-l loys.In conclusion,it believes that the problems of biomedical titanium alloys can be solved gradually by de-veloping ne w type titanium alloys with better properties, seeking more perfect surface modification techniques,or adopting comple x techniques of several coating methods and after-treatment techniques.

Key words:biomedical titanium alloys;surface modification;wear resistance;erosion resistance;biological properties

798稀有金属27卷

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现状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机械加工效率高,易于加工成型等优点,是轻合金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合金[1-2]。铝合金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干燥空气中铝的表面立即形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膜。但铝合金的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腐蚀电位较负,表层氧化膜易受强酸和强碱的腐蚀[3],这些缺点严重限制了铝合金的应用。 为了克服铝合金表面性能方面的缺点,扩大其应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表面改性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用于铝合金表面处理的工艺和技术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方面的发展情况,涉及铝合金阳极氧化处理、化学镀、电镀、电弧喷涂、高能束(激光、离子束、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等多种方法,介绍基于强流脉冲电子束的新型和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1常用的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 1.1阳极氧化技术 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中阳极氧化是应用最广与最成功的技术,也是研究和开发最深入与最全面的技术。用铝合金制品作阳极,通电氧化,使铝合金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较厚而致密的硬质氧化物保护膜,该膜具有双层结构,表面为多孔蜂窝状,较之铝合金的天然氧化膜,其耐蚀性、耐磨性均显著提高。 在氧化成膜形成过程中,同时发生两个过程:一是在铝合金表面生成Al2O3氧化膜的过程;二是在氧化膜生成的过程中伴随着氧化膜溶解的过程。只有当氧化膜的生成速度超过其溶解速度,方可得到一定厚度的氧化膜。 随着铝合金阳极氧化电解液的种类不同,可以得到阻挡型氧化物薄膜和多孔型氧化物薄膜。阻挡型氧化膜结构并不是均匀层,而是多层结构,刘磊等[4]使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微观结构,可清楚地看到膜孔的胞壁结构,单胞尺寸在60nm左右,孔径20nm。构成氧化膜的各胞状结构心密排的方式排列,每一个单胞有6个邻近的单胞,它们之间排列紧密,胞与胞之间有明显的胞壁带。 1.2电镀技术 电镀就是阴极沉积所需金属元素的工艺,被沉积的金属在工件表面形成结合牢固的致密镀层。为提高铝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和强度,抑制铝合金镀层的枝晶生长,常需要在电镀纯铝的基础上进行铝合金的电镀。但由于铝合金本身的化学物理特性,使得 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现状 初鑫1,任鑫1,郝胜智2,徐洋3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2.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4;3.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摘要:对近年来国内外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综述,讨论了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特点和基于强流脉冲电子束的复合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铝合金;表面改性;强流脉冲电子束;复合表面处理 中图分类号:TG1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3814(2010)20-0123-05 Progress State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for Al Alloy CHU Xin1,REN Xin1,HAO Shengzhi2,XU Yang3 (1.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Fuxin123000,China;https://www.doczj.com/doc/7d3018496.html,boratory of Materials Modification by Laser,Ion and Electron Beam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116024,China;3.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116024,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aluminum alloy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The features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prospect of high current pulsed electron beam combined treatment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aluminum alloy;surface modification;high current pulsed electron beam;surface combined treatment 收稿日期:2010-09-09 作者简介:初鑫(1985-),男,辽宁盘锦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 强流脉冲电子束材料表面改性;电话:189********; E-mail:chuxin406@https://www.doczj.com/doc/7d3018496.html,

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的发展概况

生物医用材料钛合金的发展概况及前景 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 生物医用材料在我国起步仅仅20年左右的时间,无论是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创新性研究,整体水平均落后于发达国家。尽管如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973”项目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的大力支持下,近些年来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已从分散、低水平的重复研究,逐步集中于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前沿,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蓬勃发展。 骨科修复材料因市场需求巨大,其研究与产业快速发展,在组织工程、药物缓释、纳米材料、血液相容与净化材料、非病毒性基因治疗载体等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逐渐缩小,并取得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项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加速发展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研究领域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正在大幅度上升、被引用的次数也不断增加,在国际刊物上所占的比重也在提高。 钛合金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发史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初期,Bothe等人首先把纯钛引入到生物医学领域,他们发现钛与老鼠股骨之间无任何不良反应。10年后Leventhal又进一步研究证实了纯钛的良好生物相容性。但是,由于医用不锈钢、钴铬合金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开始盛行,钛合金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比较缓慢。自从60年代Branemark将纯钛用于口腔种植体后,纯钛作为外科植入件材料才得到了广泛发展,随后α型钛合金Ti3Al2·5V也在临床上被用作股骨和胫骨替换材料。 纯钛等α型钛合金虽然在生理环境中抗腐蚀性优良,但其强度较低、耐磨性较差,从而限制了它在骨科较大承载部位的使用。相比之下,α+β型钛合金

Ti6Al4V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综合的加工性能,它虽是为航空、航天应用设计的,但70年代后期也被广泛用于制作外科修复或替换材料如接骨板、髋关节、髓内钉等。纯钛、Ti3Al2·5V、Ti6Al4V钛合金属于第一代医用钛合金,这一时期材料和医学工作者是就地取材,没有专门开发针对生物医学工程用的钛合金。 到21世纪80年代中期,临床应用发现进行Ti6Al4V钛合金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时,假体周围骨组织有黑化和感染现象,随后研究证实V是对生物体有毒副作用的元素,特别是V的生物毒性要超过N,i Cr,而且此类合金的耐蚀性相对较差。到90年代中期,瑞士和德国先后开发出了第二代以Nb,Fe替代V 的α+β型两相医用钛合金Ti6Al7Nb和Ti5Al2·5Fe,而且很快被列入国际生物材料标准,并开始在临床应用。1985年瑞士Sulzer医疗技术公司开始采用Ti6Al7Nb合金制造髋关节柄,并成功投放市场,2000年引入中国,年销数万套。 几种主要的钛合金生物医用材料概述 金属系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特别是人体植入材料,应具备下列条件。 生物学条件:具备人体相容性、无异物反应、无变态反应、无致癌性、无抗原性、无毒。还要求具备人体组织的生物亲和性、抗血栓性等人体安全性。力学条件:高强度、高比强度;弹性模量接近骨,能促进材料与人体之间界面的牢固结合;良好的韧性;不发生疲劳现象;高的耐磨耗性。 化学条件:良好的耐蚀性、耐腐蚀疲劳、耐磨耗腐蚀疲劳、不产生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溶出物。 其他条件:非磁性、加工性能及功能材料特性。 钦和钦合金能够满足这些主要条件。比重小、强度高,能满足牙科、医学界

表面改性技术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表面改性技术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引言: 材料表面处理是材料表面改性和新材料制备的重要手段,材料表面改性是目前材料科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传统的表面改性技术,方法有渗氮、阳极氧化、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离子束溅射沉积等。随着人们对材料表面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在传统的表面改性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许多用于改善材料表面性能的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利用激光束或离子束的高能量在短时间内加热和熔化表面区域,从而形成一些异常的亚稳表面;离子注入或离子束混合技术把原子直接引进表面层中。陶瓷材料多具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结构,键能高,原子间结合力强,表面自由能低,原子间距小,堆积致密,无自由电子运动。这些特性赋予了陶瓷材料高熔点、高硬度、高刚度、高化学稳定性、高绝缘绝热性能、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小、摩擦系数小、无延展性等鲜明的特性。但陶瓷材料同样具有一些致命的弱点,如:塑性变形差,抗热震和抗疲劳性能差,对应力集中和裂纹敏感、质脆以及在高温环境中其强度、抗氧化性能等明显降低等。 正文: 一、陶瓷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 1.不同添加剂对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 由于陶瓷材料的耐高温特性经常被应用到高温环境中,特别是高温结构 陶瓷,其高温抗氧化性受到人们的关注。Si 3N 4 是一种强共价结合陶瓷,具有高 硬度、高强度、耐磨和耐腐蚀性好的性能。但是没有添加剂的Si 3N 4 几乎不 能烧结,陶瓷材料的高温强度强烈地受材料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而材料的显微结构特别是晶界相组成是受添加剂影响的,晶界相的组成对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极其敏感。对致密氮化硅而言,坯体中的物质传递对材料的氧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认为,在测试条件下,具有抛物线规律的氮化硅材料,其决定氧化的主要因素取决于晶界的添加剂离子和杂质离子的扩散速率,不同的添加剂对氮化硅陶瓷的氧化行为影响有所不同[1,2,3]。 2.离子注入技术。 离子注入就是用离子化粒子,经过加速和分离的高能量离子束作用于材料表面,使之产生一定厚度的注入层而改变其表面特性。可根据需要选择要注入的元素,并根据工艺条件控制注入元素的浓度分布和注入深度,形成所需要的过饱和固溶体、亚稳相和各种平衡相,以及一般冶金方法无法得到的合金相或金属间化合物,可直接获得马氏体硬化表面,得到所需要的表面结构和性能由于形成的改性表面不受热力学条件的限制(相平衡、固溶度),所以具有独特的优点。离子注入表面处理技术有: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离子注入,等离子源注入等。在相同的条件下,重离子比轻离子有更强烈的辐射硬化,因此其对抗弯强度的增加更显著;由于单晶的表面缺陷少所以增加效果 更好]7,6[。

钛合金表面处理

钛合金表面处理 引言 钛在高温下易于与空气中的O、H、N等元素及包埋料中的Si、Al、Mg等元素发生反应,在铸件表面形成表面污染层,使其优良的理化性能变差,硬度增加、塑性、弹性降低,脆性增加。 钛的密度小,故钛液流动时惯性小,熔钛流动性差致使铸流率低。铸造温度与铸型温差(300℃)较大,冷却快,铸造在保护性气氛中进行,钛铸件表面和内部难免有气孔等缺陷出现,对铸件的质量影响很大。 因此,钛铸件的表面处理与其它牙用合金相比显得更为重要,由于钛的独特的理化性能,如导热系数小、表面硬度、及弹性模量低,粘性大,电导率低、易氧化等,这对钛的表面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采用常规的表面处理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采用特殊的加工方法和操作手段。 铸件的后期表面处理不仅是为了得到平滑光亮的表面,减少食物及菌斑等的积聚和粘附,维持患者的正常的口腔微生态的平衡,同时也增加了义齿的美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表面处理和改性过程,改善铸件的表面性状和适合性,提高义齿的耐磨、耐蚀和抗应力疲劳等理化特性。 一、表面反应层的去除 表面反应层是影响钛铸件理化性能的主要因素,在钛铸件研磨抛光前,必须达到完全去除表面污染层,才能达到满意的抛光效果。通过喷砂后酸洗的方法可完全去除钛的表面反应层。 1. 喷砂:钛铸件的喷砂处理一般选用白刚玉粗喷较好,喷砂的压力要比非贵金属者较小,一般控制在0.45Mpa以下。因为,喷射压力过大时, 砂粒冲击钛表面产生激烈火花,温度升高可与钛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二次污染,影响表面质量。时间为15~30秒,仅去除铸件表面的粘砂、表面烧结层和部分和氧化层即可。其余的表面反应层结构宜采用化学酸洗的方法快速去除。 2. 酸洗:酸洗能够快速完全去除表面反应层,而表面不会产生其他元素的污染。HF—HCl系和HF—HNO3系酸洗液都可用于钛的酸洗,但 HF—HCl系酸洗液吸氢量较大,而HF—HNO3系酸洗液吸氢量小,可控制HNO3的浓度减少吸氢,并可对表面进行光亮处理,一般HF的浓度在3%~5 %左右,HNO3的浓度在15%~30%左右为宜。 二、铸造缺陷的处理 内部气孔和缩孔内部缺陷:可等热静压技术(hot isostatic pressing)去

医用钛合金表面改性及其生物摩擦学的研究进展_陈昌佐

第26卷第1期2014年1月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ORROSION SCIENCE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V ol.26No.1 Jan.2014 专题介绍 医用钛合金表面改性及其生物摩擦学的 研究进展 陈昌佐1,2丁红燕2周广宏2庄国志1印风2 1.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镇江212013; 2.淮阴工学院江苏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淮安223003 摘要:综述了医用钛合金常用的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方法,介绍了改性后涂层的生物摩擦学性能,并对医用钛合金在提高耐磨性方面的改性技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工艺改进和新材料开发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医用钛合金表面改性耐磨性 中图分类号:TH171.1,TG1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95(2014)01-0069-04 1前言 目前临床骨科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材料多为金属材料,其主要包括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合金以及形状记忆合金等[1,2]。不锈钢、钴基合金等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生物相容性差、组织反应严重、强烈的致敏、致癌反应和易产生应力遮挡等[3]。Ti及钛合金具有低的弹性模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蚀性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如:硬组织替换、血管支架、心脏瓣膜以及各种矫形器械等。 医用钛合金虽然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比强度,但其耐磨性相对较差。植入物在磨损条件下容易产生大量的含Ti,Al和V的黑色磨屑,从而导致无菌松动直至关节置换失败。此外,Al,V元素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性,可能导致表面磷灰石无法生成,特别是Al易引起老年痴呆症。通过钛合金的表面改性或优化材料的成分,减少人工关节在使用过程中的磨粒产生,改善磨损粒子的尺度分布,减轻磨粒的生物学反应是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关键[4,5]。表面改性技术可在保留医用钛合金原有的优良性能基础上改善其临床使用性能。本文评述了目前常用的钛合金表面改性方法及其生物摩擦学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常用的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及其生物摩擦学性能 2.1化学改性方法 2.1.1微弧氧化法微弧氧化(MAO)技术,或称为等离子氧化技术,是一种在材料表面获得陶瓷涂层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在Al,Mg,Ti等金属及其合金表面原位生长一层陶瓷薄膜[6]。MAO陶瓷膜不仅耐磨、耐蚀性好,而且Ca,P元素可直接进入到氧化膜层中,从而提高了生物相容性,在临床植入体手术中已有少量的探索性应用[7]。 Zhou等[8]在TC4合金上通过微弧氧化方法合成了TiO2涂层,并在SBF模拟体液中考察了MAO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TC4比较,涂层在模拟体液中的摩擦系数降低,磨损体积减少。王凤彪等[9]利用微弧氧化工艺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膜,研究了薄膜在模拟体液中浸泡后的耐磨性。结果表明,膜层随浸泡时间延长而逐渐变厚;浸泡后膜层的摩擦系数随摩擦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耐磨性呈升高趋势。 2.1.2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sol-gel)一般以钛醇盐及其相应的溶剂为原料,加入少量水及不同的酸和络合剂等,经搅拌和陈化制成稳定的溶胶,然后用浸渍提拉、旋转涂层或喷涂等方法将溶胶施于经过清洁处理的基体表面,最后经干燥焙烧,在基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10]。 刘颖等[11]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和浸渍提拉技术,以钛酸丁酯为前躯体,加入聚乙二醇作为模板剂,在TC4合金基片上制备了TiO2微纳图案化薄膜,并对薄膜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膜明显改善了钛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张文光等[12]利用静动摩擦系数测定仪评价了TC4合金经碱液热处理、溶胶-凝胶和热氧化3种不同方法处理后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TiO2溶胶-凝胶薄膜在较高载荷下的耐磨性能较差,而在较低载荷下的耐磨性能较好。 定稿日期:2013-03-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5212)资助 作者简介:陈昌佐,1989年生,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材料的生物摩擦学 通讯作者:丁红燕,E-mail: nanhang1227@https://www.doczj.com/doc/7d3018496.html,.

铝合金表面处理国内外应用现状

表面工程技术 铝合金表面处理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Aluminum alloy surface treat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tatus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复合材料1101 学生姓名:曹成成 学号:3110706055 指导教师:张松立 2014 年6 月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铝合金表面改性技术取得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镀层技术,转化膜处理技术、高能束表面处理技术等方法制备铝合金表面层的原理、特点及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铝合 金的阳极氧化、电镀、化学镀和微弧氧化、激光熔覆等工艺。 关键词:铝合金;表面处理;阳极氧化;电镀;化学镀;微弧氧化;激光熔覆 前言 铝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为面心立方晶格,无同素异构转变,延展性好、塑性高,可进行各种机械加工。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干燥空气中铝的表面立即形成厚约1~3 nm 的致密氧化膜,使铝不会进一步氧化并能耐水;铝是两性的,既易溶于强碱,也能溶于稀酸。铝在大气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纯铝的强度低,只有通过合金化才能得到可作结构材料使用的各种铝合金。铝合金的突出特点是密度小、强度高。铝中加入Mn、Mg 形成的Al-Mn、Al-Mg 合金具有很好的塑性和较高的强度,称为防锈铝合金,如3A21 ,5A05。硬铝合金的强度较防锈铝合金高,但防蚀性能有所下降,这类合金有Al-Cu-Mg 系如 2A11 ,2A12。Al-Cu-Mg- Zn 系为超硬铝,如7A04 ,7A09。新近开发的高强度硬铝,强度进一步提高,而密度比普通硬铝降低15 % ,且能挤压成型,可用作摩托车骨架和轮圈等构件。Al-Li 合金可制作飞机零件和承受载重的高级运动器材。通过在铝中加入3 %~5 %(质量分数) 的比铝更轻的金属锂,就可以制造出强度比纯铝高20 %~25 % ,密度仅2. 5 t/ m3 的铝锂合金。这种合金用在大型客机上,可以使飞机的重量减少5 t 多,而载客人数不减。 尽管铝合金材料具有密度小、热膨胀系数低、比刚度和比强度高等优点,但

外科植入物用钛合金的表面改性

外科植入物用钛合金的表面改性 戴正宏*,王玉林,何宝明 (天津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天津300072) 摘要:钛合金作为外科植入物用材料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综述了钛合金作为外科植入物的优良性能及国内外在钛合金表面改性方面的发展和研究现状。阐述了表面改性对改善钛合金的耐磨性,耐蚀性和生物学性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表明:开发新型钛合金和寻求理想的表面改性工艺来获得高质量的涂层或将生物活性相添加到钛合金基体中制备成复合材料是提高钛合金生物学性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外科植入物;钛合金;表面改性 中图分类号:R31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7076(2003)04-0491-04 目前常见的外科植入用金属材料主要为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AISI316L,317L),钴 铬(Co Cr)合金,纯钛和钛合金3类材料[1,2]。近几年来,镍钛(NiTi)合金[3]及亚稳定 型Ti Nb Zr合金[4]也崭露头角,前者具有形状记忆和超弹性双重功能,后者具有更低的弹性模量、高的损伤容限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目前,常用的钛合金与传统的不锈钢材料相比,钛合金具有一系列优点:与不锈钢相比,钛的弹性模量与骨组织更为接近;生物相容性更佳;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优于不锈钢和钴基合金; (植入后)组织反应轻微,表面性能好;与不锈钢相比,钛及其合金对骨组织的生长影响较小;钛及其合金中无镍成分,过敏较小;手术后能进行MRI和CT检查;钛合金内植入物可以长期留存体内,可避免二次手术。 纵观钛合金表面技术的发展,它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以电镀、热扩散为代表的传统表面技术阶段;二是以等离子体、离子束、电子束的应用为标志的现代表面技术阶段;三是现代表面技术的综合应用和膜层结构设计阶段。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表面改性主要是为了改善植入体的耐磨性、耐蚀性和生物学性能(包括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7,8]。虽说钛及其合金与其他金属材料相比具有与骨最为接近的弹性模量,但仍远远高于骨的弹性模量,这就容易造成界面上机械性能的不匹配;同时,从成分上来看,钛与自然骨的成分截然不同,钛与骨之间虽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后种植体周围无纤维包囊形成,但钛合金与骨之间只是一种机械嵌连性的骨整合,而非强有力的化学骨性结合,因此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生物学性能引起了人们的日益重视[7,9]。 为了增强钛合金的耐磨性、耐蚀性,以及提高其与周围组织界面的结合力从而降低应力遮挡程度,必须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表面改性保持了钛合金作为基体材料的一系列品质,同时使得植入物的综合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进入90年代以来,钛及其合金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牙种植体、人工关节、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髓内钉、矫形钢板等方面的应用已逐渐占主导地位,成为首选的金属材料[5,6]。本文从几个方面就外科植入物用钛合金的表面改性方面的技术发展进行回顾与展望。 1 提高表面生物活性 尽管钛合金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毕竟是一种生物惰性金属材料,新生骨与植入物之间只能形成接触生长[10]。Hulshoff发现,当未经表面处理的钛合金直接植入人体后,生物机体在其表面开始产生纤维组织,并逐渐增厚,6个月后才有骨连接[11]。目前临床使用的大多数是对植入物进行表面机械改性以增强与骨的连接力。这种以机 第27卷 第4期V ol.27 .4 稀 有 金 属 CHI NESE JOURNAL OF RARE METALS 2003年7月 July2003 收稿日期:2002-12-12;修订日期:2003-03-27 作者简介:戴正宏(1979-),男,湖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医用钛合金的表面改性*通讯联系人(E mail:daizhenghong@https://www.doczj.com/doc/7d3018496.html,)

新型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新型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1 前言 1.1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基本概念 1.2生物医学对材料的要求 2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现状 3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3.1 医用不锈钢 3.2 医用钴基合金 3.3医用钛合金和镍钛形状记忆合金 3.4 医用贵金属和钽、铌 、锆等金属 3.5 新材料开发 4 表面改性和生物镀膜在医用金属材料上的应用 5 医用金属材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发展方向 5.1医用金属材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医用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发展

1前言 1.1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基本概念 生物医用材料是指用于医疗上能够植入生物体或与生物组织相接合的材料 ,可用于诊断、治疗 ,以及替换生物机体中的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目前用于临床的生物医用材料主要包括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有机材料(主要指有机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指生物陶瓷)、生物玻璃和碳素材料以及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等。 与生物陶瓷及生物高分子材料相比,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和钛合金以及贵金属等具有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抗弯曲疲劳强度、优异的加工性能等许多其它医用材料不可替代的优良性能。 1.2生物医学对材料的要求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在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是由于生理环境的腐蚀而造成的金属离子向周围组织扩散以及植入材料自身性质的退变 ,前者可能导致毒副作用 ,后者可能导致植入失效 。因此研究和开发性能更优、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新型生物医用金属材料依然是材料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 医用金属材料作为生物材料的一类 ,其研究和发展要严格满足如下的生物学要求: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包括无毒性、无热源反应、不致畸、不致癌、不引起过敏反应或干扰机体的免疫机理、不破坏临近组织,也不发生材料表面的钙化沉着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包括强度、弹性、尺寸稳定性、耐腐蚀性、耐磨性以及界面稳定性等;易于加工成型 ,材料易于制造;价格适当。 对于植入心血管系统或与血液接触的材料 ,除能满足以上条件外,还须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即不凝血(抗凝血性好)、不破坏红细胞(不溶血)、不破坏血小板、不改变血中蛋白特别是脂蛋白、不扰乱电解质平衡等。 2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现状 作为近30年来发展出的一类技术附加值最高的高技术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正在成长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一个支柱性产业。近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很快,尤其是介入支架和骨科器材,发展速度非常快。2008年中国生物医用材料全行业总产值2200亿元, 同比增长15% ;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超过120家,较大

医用钛合金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

医用钛合金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1 金红*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科技信息所,北京100088) 摘要:介绍了新型医用钛合金的研究开发现状,分析了医用钛合金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生物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阐述了表面改性对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生物活性的作用。指出应当重视钛合金表面生物活性陶瓷涂层的稳定性问题。认为通过研究开发综合性能更优的新型医用钛合金,寻求更为理想的表面改性工艺以及运用复合涂层制备技术,有望逐步解决钛合金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医用钛合金;表面改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生物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G146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8-7076(2003)06-0794-05 在生物医用金属材料中,钛合金凭借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综合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逐渐成为牙种植体、骨创伤产品以及人工关节等人体硬组织替代物和修复物的首选材料。其中T-i6A-l4V合金作为生物医用合金已有很长的历史。但T-i6A-l4V合金在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能等方面仍不够理想[1~4],而且该合金还存在细胞毒性问题。为克服T-i6A-l4V合金存在的种种缺陷,近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具有更佳综合性能的医用钛合金,并取得一些进展;与此同时,人们还尝试采用各种表面技术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以使其更适合于医学应用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医用钛合金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1新型医用钛合金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研究现状 近年来钛合金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牙科和整形外科中钛材的用量明显增多[5]。目前,医用钛合金仍以T-i6A-l 4V合金为主,但该合金中Al和V元素对人体存在的潜在危害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克服V 和Al的不良影响,人们相继研究开发了不含V或既不含V也不含Al的A+B钛合金和B钛合金[6,7]。其中A+B钛合金有欧洲、日本等开发的T-i6A-l7Nb,T-i5A-l2.5Fe,T-i6A-l6Nb-1Ta,T-i5A-l 3Mo-4Zr,T-i6A-l2Nb-1Ta,T-i15Zr-4Nb-4Ta-0.2Pd, T-i15Sn-4Nb-2Ta-0.2Pd,T-i15Sn-4Nb-2Ta-0.2Pd-0. 2O[2,8]。与A+B钛合金相比,B钛合金不仅生物相容性更优,而且具有更高的强度水平和更好的切口性能以及韧性,因此更适合于医学应用,特别是做人体的内植物。在医用B钛合金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日本、美国处于领先地位。日本研制开发的新型B钛合金有T-i29Nb-13Ta-416Zr,T-i15Mo-5Zr-3Al, T-i15Mo-3Nb-3A-l012Si,T-i15Mo-3Nb-3A-l013O和T-i11Mo-6Zr-415Sn等。在美国已有5种B钛合金被推荐在医学领域中应用,即T-i12Mo-6Zr-2Fe (TMZFTM),T-i13Zr-13Nb,TI METAL21SRx,Tia-dyne1610和T-i15Mo。与TI-6A-l4V相比,这5种钛合金均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其中TMZFTM的综合性能较好[9]。 1.2医用钛合金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各种新型医用钛合金的问世,钛合金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已研制开发出的各种钛合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还没有一种能够完全满足临床使用的所有要求。总体说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0~15]。(1)耐磨损性能相对较低。与不锈钢、镍基合金等许多其他金属材料相比,钛合金的摩擦系数大,耐磨性 第27卷第6期Vol.27l.6 稀有金属 C HI NESE JOURNAL OF RARE METALS 2003年11月 November2003 1收稿日期:2003-06-30;修订日期:2003-08-02作者简介:金红(1963-),女,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通讯联系人(E-mail:jh63125@https://www.doczj.com/doc/7d3018496.html,)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摘要:在概述医用金属材料目前的研究现状、性能和应用的基础上,指出了医用金属材料应用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近些年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新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分析。 关键词: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现状研究进展 引言: 生物医用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是用于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高技术材料,能够植入生物体或与生物组织相糅合。它的研究及产业化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产业界和科技界的高度重视。 目前用于临床的生物医用材料主要包括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有机材料(主要指有机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指生物陶瓷、生物玻璃和碳素材料)以及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等。 而与其它几种生物材料相比,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具有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抗弯曲疲劳强度、优异的加工性能等许多其它医用材料不可替代的优良性能。但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在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由于生理环境的腐蚀而造成的金属离子向周围组织扩散以及植入材料自身性质的退变,前者可能导致毒副作用,后者可能导致植入失效,因此研究和开发性能更优、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新型生物医用金属材料依然是材料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课题。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是指一类用作生物材料的金属或合金,又称外科用金属材料。它是一类生物惰性材料。通常用于整形外科、牙科等领域,具有治疗、修复固定和置换人体硬组织系统的功能。 在生物医学材料中,金属材料应用最早,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人类在古代就已经尝试使用外界材料来替换修补缺损的人体组织。在公元前,人类就开始利用天然材料,如象牙,来修复骨组织;到了19世纪,由于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使用多种金属材料,不遗余力地发展生物医用材料,以解救在临床上由于创伤、肿瘤、感染所造成的骨组织缺损患者,如用银汞合金(主要成份:汞、银、铜、锡、锌)来补牙等; 目前临床应用的医用金属材料主要有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和钛合金等几大类。此外还有形状记忆合金、贵金属以及纯金属钽、铌、锆等。 医用金属材料的特性与要求 (1)生物形容性即生物学反应最小,包括无毒性、无热源反应、不致畸、不致癌、不引起过敏反应或干扰机体的免疫机理、不破坏临近组织,也不发生材料表面的钙化沉积等。 (2)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好,包括强度、弹性、尺寸稳定性、耐腐蚀性、耐磨性以及界面稳定性等。 (3)易于加工成型,材料易于制造,价格适当 (4)对于植入心血管系统或与血液接触的材料,除能满足以上条件外,还须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即不凝血(抗凝血性好)、不破坏红细胞(不溶血)、不破坏血小板、不改变血中蛋白(特别是脂蛋白)、不扰乱电解质平衡等。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 1.纯钛和钛合金 纯钛具有无毒、质轻、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且纯钛不会生锈,而且耐高温、低温、耐腐蚀,可与骨组织直接连接形成物理性结合,经证明与骨组织也可以发生化学性结合,因此在骨科领域应用较广。 基于以上优点,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英国就开始把纯钛用于生物体。到了20世纪60年代,钛合金开始作为人体植入材料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钛合金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纯钛的强度而制成的。生物相容性不如纯钛,但强度是不锈钢的3.5

铝合金阳极氧化与表面处理技术

铝合极氧化与表面处理技术 第一章引论 1.铝及铝合金的性能特点 密度低;塑性好;易强化;导电好;耐腐蚀;易回收;可焊接;易表面处理 2.简述铝合金的腐蚀性及其腐蚀形态 1)腐蚀性:(1)酸性腐蚀:铝在不同的酸中有不同腐蚀行为,一般在氧化性浓酸中生成钝化膜,具有很好的耐蚀性,而在稀酸中有“点腐 蚀”现象。局部腐蚀;(2)碱性腐蚀:铝在碱性溶液中的腐蚀, 碱能与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然后再进一步与铝反应生 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全面腐蚀;(3)中性腐蚀:在中性盐溶液中, 铝可以是钝态,也可能由于某些阳离子或者阳离子的作用发生腐 蚀。点腐蚀。 2)腐蚀形态:点腐蚀,电偶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丝状腐蚀和层状腐蚀等 点腐蚀:最常见的腐蚀形态,程度与介质和合金有关 电偶腐蚀:接触腐蚀,异(双)金属腐蚀,在电解质溶液中,当两种金属或合金相接触(电导通)时,电位较负的金属腐蚀被加速,而电位较正的 金属受到保护的腐蚀现象。 缝隙腐蚀:两个表面接触存在缝隙,该处充气溶解氧形成氧浓差原电池,使缝隙产生腐蚀。 晶间腐蚀:与热处理不当有关,合金元素或金属间化合物沿晶界沉淀析出,相对于晶粒是阳极,而构成腐蚀电池。 丝状腐蚀:丝状腐蚀是一种膜下腐蚀,呈蠕虫状在膜下发展,这种膜可以是漆膜,或者其他涂层,一般不发生在阳极氧化膜的下面。丝状腐蚀与合 金成分、涂层前预处理和环境因素有关,环境因素有适度、温度、氯 化物; 层状腐蚀:剥层腐蚀,也叫剥蚀。 3.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包括哪几个方面? 表面机械预处理(机械抛光或扫纹等)(2)化学预处理或化学处理(化学转化或化学镀等)(3)电化学处理(阳极氧化或电镀等)(4)物理处理(喷涂、搪瓷珐琅化及其物理表面技术改性)等。

钛合金常用规格及性能用途

钛合金常用规格及性能用途 TC4 / GR5 / Ti6AL4V 钛棒现货规格:? 直径2mm ?8mm?9mm?10mm ? 直径12mm 15mm 16mm 18mm 20mm?25mm?30mm?35mm?40mm?45mm?50mm?55mm? 直径60mm 65mm 70mm 75mm 80mm?85mm?90mm?100mm?105mm?110mm?120mm ? TC4 / GR5 / Ti6AL4V 钛棒现货规格:? 厚度1mm 2mm 3mm 4mm 5mm 6mm 7mm 8mm 10mm?12mm 14mm ? 厚度16mm?18mm 20mm?25mm 30mm 32mm 35mm 50mm 45mm?50mm 60mm 70mm 80mm 90mm? 钛合金优越的特性: 1耐酸碱腐蚀,耐海水腐蚀,耐污水腐蚀; 2密度小(),轻; 3无磁性;广钛金属 4在-253°-600°之间使用,他的抗拉强度,在金属中,几乎是最高的。 应用举例:工业上除采用工业纯钛制造零件以外,大量使用的是钛合金。它在航空、航天、化工、造船、冶金、电子、医疗、石油、医药、军工等工业部门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制造燃气轮机部件。 【钛合金的性能】 钛是一种新型金属,钛的性能与所含碳、氮、氢、氧等杂质含量有关,最纯的碘化钛杂质含量不超过%,但其强度低、塑性高。%工业纯钛的性能为:密度ρ=cm3,熔点为172矽钛合金耐磨地坪5℃,导热系数λ=,抗拉强度σb=539MPa,伸长率δ=25%,断面收缩率ψ=25%,弹性模量E=×105MPa,硬度HB195。 (1)强度高钛合金的密度一般在cm3左右,仅为钢的60%,纯钛的强度才接近普通钢的强度,一些高强度钛合金超过了许多合金结构钢的强度。因此钛合金的比强度(强度/密度)远大于其他金属结构材料,见表7-1,可制出单位强度高、刚性好、质轻的零、部件。目前飞机的发动机构件、骨架、蒙皮、紧固件及起落架等都使用钛合金。 (2)热强度高使用温度比铝合金高几百度,在中等温度下仍能保持所要求的强度,可在450~50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这两类钛合金在150℃~500℃范围内仍有很高的比强度,而铝合金在150℃时比强度明显下降。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00℃,铝合金则在200℃以下。 (3)抗蚀性好钛合金在潮湿的大气和海水介质中工作,其抗蚀性远优于不锈钢;对点蚀、酸蚀、应力腐蚀的抵抗力特别强;对碱、氯化物、氯的有机物品、硝酸、硫酸等有优良的抗腐蚀能力。但钛对具有还原性氧及铬盐介质的抗蚀性差。( 4)低温性能好钛合金在低温和超低温下,仍能保持其力学性能。低温性能好,间隙元素极低的钛合金,如TA7,在-253℃下还能保持一定的塑性。因此,钛合金也是一种重要的低温结构材料。 (5)化学活性大钛的化学活性大,与大气中O、N、H、CO、CO2、水蒸气、氨气等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含碳量大于%时,会在钛合金中形成硬质TiC;温度较高时,与N作用也会形成TiN硬质表层;在600℃以上时,钛吸收氧形成硬度很高的硬化层;氢含量上升,也会形成脆化层。吸收气体而产生的硬脆表层深度可达~ mm,硬化程度为20%~30%。钛的化学亲和性也大,易与摩擦表面产生粘附现象。 (6)导热系数小、弹性模量小钛的导热系数λ=()钛合金制品约为镍的1/4,铁的1/5,铝的1/14,而各种钛合金的导热系数比钛的导热系数约下降50%。钛合金的弹性模量约

医用金属材料表面处理

医用钛合金材料表面改性 摘要:金属材料是生物医学材料中应用最早的。由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修复或换人体的硬组织,早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已用贵金属镶牙。随着抗腐蚀性强的不锈钢、弹性模量与骨组织接近铜铁合金,以及记忆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等新型生物医学金属材料的不断出现,其应用范围也在扩大。 关键词:钛合金材料,表面涂层处理,表面改性 (一)医用金属与合金表面涂层处理 金属及其合金在生物体内的生物活性、磨损、腐蚀问题尚未解决,需对其表面进行改性。表面改性不仅要抑制有害金属离子的溶出,而且要促进组织的再生和加强材料与组织结合。 生物钛合金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主要可以分为: (1)物理化学方法(2)形态学方法(3)生物化学方法。 1 物理化学方法——改善金属生物材料表面性能的主要方法 (1)热喷涂 热喷涂是利用一种热源的火焰将粉末状的金属或非金属喷涂材料加热熔融并软化,并用热源自身的动力或外加高速气流雾化,使喷涂材料的液滴以一定的速度喷向经过预处理干净的基体表面,依靠喷涂材料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与基体形成结合层的工艺方法。可分为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火焰喷涂、爆炸喷涂等。 (2)脉冲激光融敷 是在低输出功率、高扫描速速的脉冲激光照射下,将涂敷材料融敷在基体表面的方法。 (3)离子溅射 离子溅射以高速离子轰击靶材,使涂敷材料粉粒溅射并沉积在金属基体 (4)喷砂法 用喷砂机将涂敷材料粉末直接高速喷出镶入基体表面。 (5)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用电化学的方法,通过调节电解液的浓度、PH值、反应温度,电场强度,电流等来控制反应的制备方法。 (6)离子注入法 离子注入改性是将所需的元素在离子气化室中进行气化,通过高频放

材料表面改性方法

材料表面改性方法 材料表面改性是指不改变材料整体(基体)特性,仅改变材料近表面层的物理、化学特性的表面处理手段,材料表面改性也可以称为材料表面强化处理。 现代材料表面改性目的:是把材料表面与基体看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进行设计与改性,以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改变材料近表面层的形态、化学成份和组织结构,赋予新的复合性能,以新型的功能,实现新的工程应用。现代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就是应用物理、化学、电子学、机械学、材料学的知识,对产品或材料进行处理,赋予材料表面减磨、耐磨、耐蚀、耐热、隔热、抗氧化、防辐射以及声光电磁热等特殊功能的技术。 分类: 1、传统的表面改性技术: 表面热处理:通过对钢件表面的加热、冷却而改变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表面淬火是表面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获得高硬度的表面层和有利的内应力分布,以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表面渗碳:面渗碳处理:将含碳(0.1~0.25)的钢放到碳势高的环境介质中,通过让活性高的碳原子扩散到钢的内部,形成一定厚度的碳含量较高的渗碳层,再经过淬火\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层得到碳含量高的M,而心部因碳含量保持原始浓度而得到碳含量低的M,M的硬度主要与其碳含量有关,故经渗碳处理和后续热处理可使工件获得外硬内韧的性能. 2、60年代以来:传统的淬火已由火焰加热发展为高频加热 高频加热设备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磁力线通过金属材质时,使锅炉体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物质,并且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令人满意的温度。 3、70年代以来: 化学镀:是指在不用外加电流的情况下,在同一溶液中使用还原剂使金属离子在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上沉积出金属镀层的方法。 4、近30年来: 热喷涂:热喷涂是指一系列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细微而分散的金属或非金属的涂层材料,以一种熔化或半熔化状态,沉积到一种经过制备

铝合金表面处理培训资料

第一篇:铝合金阳极氧化与表面处理技术 第1章:引论 铝合金阳极氧化目的: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及耐磨、耐腐蚀等性能,绝缘性能好,可以着色能显著改变和提高铝合金的外观和使用性能。铝合金通过化学预处理,还可以进行电镀、电泳、喷涂等,赋予铝合金表面以金属镀层或有机聚合物涂层,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装饰和保护效果。 1.2 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 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有:表面机械预处理(机械抛光或扫纹等)、化学预处理或化学处理(化学转化或化学镀)。电化学处理(阳极氧化或电镀等)、物理处理(喷涂、搪瓷珐琅化及其他物理表面改性技术)等。 现举例:通用工业用铝合金部件(机械部件、电器部件等)阳极氧化处理流程: 脱脂碱洗出光封孔 硬质阳极氧化法 1.3 铝合金与阳极氧化 不同成分的铝合金分别适合于不同目的的阳极氧化,比如铝-铜合金的阳极氧化性能(尤其是光亮阳极氧化)一般不好,铝合金的成分和含量与阳极氧化难易程度的关系见下表

第2章铝的表面机械处理 铝及其合金制品的外观和适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饰前的表面预处理,机械处理是表面预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机械处理一般分为: 抛光(磨光、抛光、精抛或者镜面抛光),喷砂(丸)、刷光、滚光等方法 机械处理的目的: 1)提供良好的表观条件,提高表面精饰质量 2)提高产品品级 3)减少焊接的影响 4)产生装饰效果 5)获得干净表面 目前我公司采用的机械处理方式是:喷砂及拉丝 喷砂的规格常采用80#或100#砂,部分采用320#砂 拉丝的规格常采用150#或180# 第3章化学抛光和电化学抛光 光亮阳极氧化只有采用特殊的化学抛光和电化学抛光处理,才能保证在阳极氧化后有高镜面的表面质量 常用的化学抛光工艺:磷酸—硫酸—硝酸 常用的电化学抛光工艺:硫酸—铬酸、磷酸—硫酸—铬酸以及碳酸钠—磷酸三钠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