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

一、道路绿化的历史与现状

1、古代

周秦时代沿道路种植松树

据《汉书》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原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图a

西晋洛阳(今洛阳以东)“宫门及城中央大道皆分为三,中央御道,两边筑土墙,高四尺余……,夹道种榆槐树,此三道四通五达也。”有“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的记载。

大体说来,汉至南北朝间,都城御道多用水沟(或土墙)隔成三道,沟旁植柳,路旁种榆槐。

图b

北宋东京(今开封),是在后周都城基础上建成的,其宫阙布局系模仿洛阳旧制。在宫城正门南的御街用水沟把路分成三道,并用桃、李、梨、杏等花果树木列于御道两侧水沟边,沟外又设木栅,以限制行人,沟中植以莲花,春夏之间繁花似锦,盛夏荷花飘香,秋季硕果累累。可以说宋朝的街道绿化已把传统的形式发展到极为丰富的程度了。

图c

2、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有了很快的发展,借鉴了国外的科学经验。重视城市道路上的绿化,街道林荫覆盖,如郑州、南京等城市道路绿化成效显著,长春等东北城市还有广场、街头花园、交通岛花坛等。

3、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道路绿化工作成绩显著、问题突出。

(1)法规、规范

《城市绿化条例》将干道绿化作为城市绿化重要建设经管的一项。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其中规定: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用地比率不低于20%,次干道绿地带面积所占比率不低于15%。

《城市绿线经管办法》(2002年)其中明确对道路绿地划定范围控制线。

国家规范《国家园林城市规范(2005年修订)》其中:(二)道路绿化1、城市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2、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具有本地区特点。

行业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

(2)道路绿化形式丰富

多种绿带、街头游园、立交桥绿化、花卉上街、复层种植

(3)注重景观、忽视其他功能

(4)对原有树木保留不够重视

(5)路树生长发育空间过小

(6)养护经管粗放

二、道路绿化的功能作用与意义

1、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卫生防护、美化城市、利于交通安全

(1)减少污染、噪声、改善小气候

A、阻止减弱噪声

B、阻隔滤减烟尘

C、滞尘,减少二次扬尘

D、扩散烟尘等污染气体

(2)改善行车视野、提高交通安全系数

A、遮挡相对车辆的眩光

中央分车带阻挡眩光载植的原理

B、诱导行车视线,预示弯道

在弯道外侧的树木沿道路边缘整齐连续载植预示道路的线形变化,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

C、配合交通设施、渠化、隔离车辆与行人

D、增加行车路两侧绿色背景,改善行车视野环境

(3)美化城市街景

A、体现城市或街道的特色

B、突出地域特点

C、丰富季相变化

D、衬托沿街重要建筑物

2、搞好道路绿化的意义

改善城市道路沿线的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造城市景观特色,体现宜居城市。

三、城市道路绿化规划

1、城市道路系统的结构型式

城市道路系统的结构型式,是指道路系统的平面几何图形,通常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起考虑,且应结合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运输、建筑艺术和自然地形等进行规划。首先定出干道系统,逐次定出次要和一般道路,形成一个有机的结构图形。

(1)方格网式道路网

(2)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3)自由式道路网

(4)混合式道路网

2、城市道路分类

根据道路在所在城市的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功能、沿线建筑物及车辆和行人进出的服务频率,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

(1)快速路

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主要对外公路。其主要为城市远距离交通服务,有较高车速和大的运行能力。

快速路的主要技术要求为:

① 只准汽车行驶,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进入快速车道;

② 每个行车方向至少有两条机动车道,中间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中央分车带;

③ 大部分交叉口采用立体交叉(步行横道亦应设立体交叉);

④ 控制快速车道的出入口,车辆只能在指定的地点进出;

⑤ 设计车速为80km/h。

(2)主干路

主干路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车道等客货运中心,负担城市的主要客货运交通,是城市内部的交通大动脉。

①主干路一般设6条车道,或四条机动车道加有分隔带的非机动车道。

②主干路一般不设立体交叉。

③主干路沿线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特别在交叉口),必须设置时,建筑线应后退,让出停车和人流疏散场地。

④不宜搞成商业街,街坊出入口应尽量设在侧面支路。

(3)次干路

次干路是城市中数量较多的一般的交通道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交通作用。

①一般不设立体交叉,部分交叉口可以扩大,并加以渠化。

②一般可设四条车道,也可不设单独非机动车道。

③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

(4)支路

支路是一个地区内(如居住区内)的道路,是地区通向干道的道路。部分主要支路用以补充干道网的不足。

①可以设置公共交通路线,也可以作为自行车专用道。

②支路上不宜通行过境交通,只允许通行为地区服务的交通。

此外,根据城市的不同情况,还可以规划自行车专用道、有轨电车专用道、商业步行街、货运道路等专用道路。

文化商业大街,沿街有大量的文化商业设施,道路仅为公共交通和行人服务,一般不负担过境交通;且道路仅为沿街单位运输服务,白天禁止货运,个别路段在有地铁或就近有足够的平行公共交通路线时,可辟成步行街,这些专用道路属于次干路或支路。

3、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

(1)布置原则

A、首先应保证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与畅通

B、应充分发挥绿带的作用

C、应与道路的性质和特点配合

D、应与沿线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相互配合协调布置

E、应有利于雨水的排除

F、应满足地上地下管线的埋设和人防工程的要求

G、应考虑近、远期结合

(2)道路横断面布置的基本型式

(3)结合地形、地物的道路横断面布置

A、道路沿坡地布置的横断面

B、道路沿谷地布置的横断面

C、道路沿台阶地布置的横断面

D、道路沿天然水体布置的横断面

4、城市道路绿地布设位置及名称

中间分车绿带

两侧分车绿带

行道树绿带

路侧绿带

街旁游园

中心岛绿地

导向岛绿地

立体交叉绿岛

停车间隔带绿化

停车场周边绿化

5、道路绿地率指标

(1)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

(2)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② 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③ 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④ 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6、道路绿地布局与景观规划

(1)道路绿地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② 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

③ 路侧绿带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

④ 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带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

⑤ 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宜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

(2)道路绿化景观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干路的绿化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并与街景结合;主干路应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风貌;

② 同一道路的绿化宜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有所变化;

③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

④毗邻山、河、湖、海的道路,其绿化应结合自然环境,突出自然景观特色。

四、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1、道路绿带设计

(1)分车绿带设计

① 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

② 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2倍。

③ 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

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④ 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

(2)行道树绿带设计

① 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带。

在行人多的路段,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行道树之间宜采用透气性路面铺装。树池上宜覆盖池箅子。

②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

③ 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5cm;慢长树不宜小于8cm。④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3)路侧绿带设计

①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在

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

②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70%。路侧绿带与毗邻的其他绿地一起辟为街旁游园时,其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规范《公园设计规范》(CJJ48)的规定。

③濒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带。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

④道路护坡绿化应结合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或攀缘植物。

2、交通岛、广场和停车场绿地设计

(1)交通岛绿地设计

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

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

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2)广场绿化设计

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广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

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

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环境气氛。

(3)停车场绿化设计

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并宜种植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

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2.5m;中型汽车为3.5m;载货汽车为4.5m。

3、道路绿化与有关设施

(1)道路绿化与架空线

在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上方不宜设置架空线。必须设置时,应保证架空线下有小于9m的树木生长空间。架空线下配置的乔木应选择开放形树冠或耐修剪的树种。

树木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的规定。

(2)道路绿化与地下管线

新建道路或经改建后达到规划红线宽度的道路,其绿化树木与地下管线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宜符合表的规定;行道树绿带下方不得敷设管线。

当遇到特殊情况不能达到表中规定的规范时,其绿化树木根颈中心至地下管线外缘的最小距离可采用表的规定。

(3)道路绿化与其他设施

树木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的规定。

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与树种选择原则

1、城市道路的环境条件

(1)土壤

土层的厚度、土壤酸碱度(PH值)、土壤密实度、土壤水份

(2)烟尘

(3)有害气体

(4)日照

(5)风

(6)人为的损伤和破坏

(7)地上、地下管线

2、城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原则

(1)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

(2)寒冷积雪地区的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

(3)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

(4)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经管的树种。

(5)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密、耐修剪的树种。

(6)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经管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尚应选择萌蘖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

3、选择确定城市道路绿化骨干树种的工作程序

(1)摸清本地区自然分布的树种,从而可以估计选择树种的范围;

(2)了解本地区以外边缘地带生长的树种或是与本地区自然条件相似的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生长的树种,可以作为引种的资料;

(3)整理和鉴定本地区的杂交种;

(4)观察城市内已经生长在行道上的树种;

(5)对城市道路附近的环境条件做适当的分析研究。

一般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街道绿化之前应该进行上述的基本调查研究工作。这种调查研究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所以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可以由粗到细,随着一部分建设工作的开展而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下去。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年日照总时数为2026.80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 日照:年日照2058.2小时辐射总量为114.0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 3.区域内土壤条件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8.38。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二、区位分析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3~5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入区项目101个,总投资368.5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三、规划设计依据 1、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要点分析

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要点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城市绿化建设作为现代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地位越来越为重要。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建设的好坏,往往与城市形象的好坏息息相关。所以相关部门须认真对待市政工程中的道路园林绿化工程,以促进城市更好更快发展。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联系当今市政工程中城市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建设的现存问题和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同行所借鉴。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园林绿化;要点;探讨分析中图分类号:TU986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2-001-23 1前言 道路园林绿化作为市政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予以重视。想要做好城市的道路园林绿化,不仅仅需要合理地对栽培植物进行挑选、搭配,同时还应对种植的植物进行养护,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城市的绿化效果,使得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使城市的经济文化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道路园林绿化的工作必须受到重视,落实到

位。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道路园林绿化的实际情况,对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要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2城市中道路园林绿化的意义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政府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城市绿化作为当今世界的潮流,更是为各国所提倡。城市道路园林绿化不仅使城市风景更加优美,同时也能使人民的生活更加惬意舒适。因此,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2.1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在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道路上,农村生态环境一般较为良好,因此环境的建设重点还是在于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市政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对城市花草树木的种植、养护、管理,对城市里的环境进行改善、美化,使城市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社会方面,也体现在园林景观方面。道路园林绿化不但为生态环境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同时植物数量的增多也使城市空气得到净化,噪声污染降低,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地位 道路园林绿化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包含的,共同为城市的美化做出着贡献。道路园

工业园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技术导则汇总11.15CD

工业园区道路绿化建设技术导则 2011年11月

目录 3术语和定义 3.1道路分类与分级 3.1.1 道路分类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四种类型。 1 快速路 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2 主干路 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3 次干路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4 支路 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3.1.2 道路分级 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占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3.2道路横断面布置 道路的横断面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及四幅路。 3.2.1 单幅路(图)

俗称“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在交通组织上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划出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在中间行驶,慢车和非机动车靠两侧行驶。 2 不划分车线,车道的使用可以在不影响安全的条件下予以调整。如只允许机动车辆沿着同一方向行驶的“单行道”;限制载重汽车和非机动车行驶,只允许小客车和公共汽车通行的街道;限制各种机动车辆、只允许行人通行的“步行道”等。上述措施,可以是相对不变的,也可以是按规定的周期变换的。 3.2.2 双幅路(图) 俗称“两块板”断面,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行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 3.2.3 三幅路(图) 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的非机动车道。 3.2.4 四幅路(图) 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 3.3 道路红线 道路红线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在道路红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为后退道路红线。 3.4 道路绿地 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3.4.1 道路绿带 道路绿带是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和路侧绿带。 1 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天津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

天津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 编制说明 为了适应天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确保天津城市道路绿化建设质量,2004 年6 月,天津市建设委员会对市园林局下达了编写《天津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的任务,在市建委的指导和帮助下,天津市园林管理局有关部门进行 了编写。 在编写的工程中,编写人员对我市的道路绿化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分析,也考察了北京、上海的道路绿化情况。参照国家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程》(CJJ75-97) 并结合天津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编写出初稿,并向有关单位和专家征求了对初稿意见,在吸取有益的建议后,完成了本标准的送审稿,最后天津市建委对本规程组织了 专家评审会。在充分采纳评审会专家的意见后,最终定稿,并定名为《天津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 本标准共9 章及附录。包括总则、术语、一般规定、道路绿化、道路分车带(岛)绿化、立交桥绿化、行道树种植、种植土和灌溉水质要求、道路绿化与有关设施、附录 A 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录 B 1 道路绿化植物选择、附录 B 2 道路绿篱植物选择、附录B3 行道树选择、条文说明。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如需修改和补充建议,请与天津市园林管理局科技处联系,(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路44 号),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1 总则

1.1 为全面实施建设“绿色天津”的总体规划,发挥好城市道路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的作用,规范城 市道路行道树栽植和道路绿地、绿化隔离带规划、设计、施工,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城市建成区内新建道路工程规划范围内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旧路拓宽改造可参照 执行。 1.3 本标准编制参照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 ―97)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 ―99) 、《天津城市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29-68-2004) 。 1.4 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1 道路绿地Greenland on road 指道路工程规划范围内两侧的绿地、隔离带(岛)、行道树和行道树绿带。 2.2 道路绿地率Greenery ratio in roads 指道路工程规划范围内所有绿地面积占道路规划总面积的百分比。 2.3 通透式配置Arrangement of ornamental plant in open way 绿地上配植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m ~3.0m 之间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植方式。 2.4 胸径Diameter of trunk

青岛市城市园林绿化技术导则

市城市园林绿化技术导则 (试行) 2012-08-01 发布实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前言

为促进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景观,提高城市园林品质,保证城市绿地符合生态、适用、经济、美观、安全、健康、环保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城市新(改、扩)建的道路绿地、公园绿地(不包括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居住区(庭院)附属绿地、城市绿道、垂直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养护管理以及植物的选择。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养护管理及植物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行业现行相关法规和规。 本《导则》自2012年8月1日起试行,试行期一年。 本《导则》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园林局负责管理,由市园林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市园林工程质量监督站(地址:市市南区一路106号103室,邮政编码:266071)。 主编单位:市园林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石立林成基罗杰马玉龙桂天丽徐细阳徐小慧任震王庆峰昌磊王宝国斌 主要审查人:建军湧林丽萍

目录 第一部分规划设计 (1) 1道路绿地 (1) 2公园绿地 (4) 3居住区(庭院)附属绿地 (13) 4城市绿道 (17) 5垂直绿化 (20)

第二部分施工建设 (23) 1种植 (23) 2园林小品 (26) 3土建 (27) 4给排水 (30) 5电气 (33) 第三部分养护管理 (35) 1乔木 (35) 2灌木 (36) 3草坪、花卉 (37) 4水生植物 (37) 5攀援植物 (38) 6病虫害防治 (38) 7卫生保洁 (39) 8设施维护 (39) 第四部分植物选择 (40) 1行道树 (40) 2常绿乔木 (40) 3落叶乔木 (40) 4常绿灌木 (41) 5落叶灌木 (41) 6藤木类 (41) 7地被、花卉 (41) 8竹类 (42) 9水生植物 (42) 10特选景观树种 (42) 编制依据 (43)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引言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XX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XX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 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要求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要求 道路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一座城市的媒介,城市道路绿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道路形象进而决定城市的品位。道路绿化,除了具有一般绿地的净化空气、降低噪声、调节小气候等生态功能外,还具有保护路面和行人,引导控制人流车流,提高行车安全等功能。搞好道路绿化,首要任务是高水平的绿化设计。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行车视线要求符合安全视距、交叉口视距、停车视距和视距三角形等方面的安全。安全视距即最短通视距离:驾驶员在一定距离内,可随时看到前面的道路和在道路上出现的障碍物以及迎面驶来的其 他车辆,以便能当机立断及时采取减速制动措施或绕越障碍物前进。交叉口视距: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辆在进入交叉口处前一段距离内,必须能看清相交道路上的行驶情况,以便能顺利驶过交叉口或及时减速停车,避免相撞,这一段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停车视距:车辆在同一车道上,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而必须及时刹车时,所需要的安全停车距离。视距三角形:是由两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作为直角边长,在交叉口处组成的三角形。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在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内侧范围内,不得种植高于外侧机动车车道中线处路面标高1 米的树木,保证通视。

行车净空则要求道路设计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 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 二、满足树木对立地空间与生长空间的需要 树木生长需要的地上和地下空间,如果得不到满足,树木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甚至死亡。因此,市政公用设施如交通管理设施、照明设施、地下管线、地上杆线等,与绿化树木的相应位置必须统一设计,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减少矛盾。 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灌、花卉、地被植物相结合,没有裸露土壤,绿化美化,景观层次丰实,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绿化对环境的改善能力。 三、树种选择要求适地适树 树种选择要符合本地自然条件,根据栽植地的小气候、地下环境、土壤条件等,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加以改良。道路绿化采用人工植物群落的配置形式时,要使植物生长分布的相互位置与各自的生态习性相适应。地上部分,植物树冠、花叶分布的空间与光照、空气、温度、湿度要求相一致,各得其所。地下部分,植物根系分布对土壤中营养物质全面吸收互不影响,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植物配置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此外,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要加强保护。古树名木都是适宜本地生长或经长久磨难而生存下来的品种,十分珍贵,是城市历史的缩影。因此,在道路平面、纵断面与横断面设计时,对古树名木必然严加保护,对有价值的其它树木也应注意保并。对衰老的古树名木,

北京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设计导则

北京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设计导则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2017年3月

编制说明(前言) 《北京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设计导则》旨在贯彻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地系统规划》所提出的园林绿化建设目标及标准,切实提高城市风貌和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确保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环境治理取得实效。 本导则由编制单位对现状公园、道路绿地等进行深入现场调研,并由园林、林业、文化、交通等相关专业专家多次论证,并参考了大厂等地区较为成功的做法,以保证导则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本导则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绿化条例》等国家法规政策,在《公园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与《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规范有效衔接,并整合吸纳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等标准及专项研究。 本导则主要包括总则、一般规定、公园设计、道路绿化设计、居住区绿化设计五部分部分。 本导则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编制。 本导则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通州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导则由北京市通州园林绿化局负责管理,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

目录 第一篇总则 (1) 第二篇一般规定 (2) 第一章设计原则 (2) 第二章通用设计要求 (3) 第三篇公园设计 (5) 第一章公园的分类和分级 (5) 第二章总体设计 (7) 第一节内容和规模 (7) 第二节容量计算 (8) 第三节园内主要用地比例 (8) 第四节常规设施 (9) 第五节布局 (11) 第六节现状处理 (12) 第三章地形设计 (13) 第一节一般规定 (13) 第二节地表排水 (14) 第四章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 (15) 第一节园路 (15) 第二节铺装场地 (16) 第三节园桥 (16) 第五章种植设计 (17) 第一节一般规定 (17) 第二节种植比例 (17) 第三节植物种类选择 (18) 第六章建筑物及其他设施设计 (20) 第一节建筑物 (20) 第二节山石 (21) 第三节护栏 (21) 第四节儿童游戏场 (22) 第七章水体设计 (23)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 一、道路绿化的历史与现状 1、古代 周秦时代沿道路种植松树 据《汉书》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原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图a 西晋洛阳(今洛阳以东)“宫门及城中央大道皆分为三,中央御道,两边筑土墙,高四尺余……,夹道种榆槐树,此三道四通五达也。”有“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的记载。 大体讲来,汉至南北朝间,都城御道多用水沟(或土墙)隔成三道,沟旁植柳,路旁种榆槐。 图b 北宋东京(今开封),是在后周都城基础上建成的,其宫阙布局系仿照洛阳旧制。在宫城正门南的御街用水沟把路分成三道,并用桃、李、梨、杏等花果树木列于御道两侧水沟边,沟外又设木栅,以限制行人,沟中植以莲花,春夏之间繁花似锦,盛夏荷花飘香,秋季硕果累累。能够讲宋朝的街道绿化已把传统的形式进展到极为丰富的程度了。 图c 2、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都市规划与建设有了专门快的进展,借鉴了国外的科学体会。重视都市道路上的绿化,街道林荫覆盖,如郑州、南京等都市道路绿化成效明显,长春等东北都市还有广场、街头花园、交通岛花坛等。 3、改革开放以来 都市道路绿化工作成绩明显、咨询题突出。 (1)法规、规范 《都市绿化条例》将干道绿化作为都市绿化重要建设治理的一项。 《都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其中规定: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用地比率不低于20%,次干道绿地带面积所占比率不低于15%。

《都市绿线治理方法》(2002年)其中明确对道路绿地划定范畴操纵线。 国家标准《国家园林都市标准(2005年修订)》其中:(二)道路绿化1、都市道路绿化符合《都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不在95%和80%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许多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2、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具有本地区特点。 行业标准《都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 (2)道路绿化形式丰富 多种绿带、街头游园、立交桥绿化、花卉上街、复层种植 (3)注重景观、忽视其他功能 (4)对原有树木保留不够重视 (5)路树生长发育空间过小 (6)养护治理粗放 二、道路绿化的功能作用与意义 1、道路绿化的要紧功能:卫生防护、美化都市、利于交通安全 (1)减少污染、噪声、改善小气候 A、阻止减弱噪声 B、阻隔滤减烟尘 C、滞尘,减少二次扬尘 D、扩散烟尘等污染气体 (2)改善行车视野、提升交通安全系数 A、遮挡相对车辆的眩光 中央分车带阻挡眩光载植的原理 B、诱导行车视线,预示弯道 在弯道外侧的树木沿道路边缘整齐连续载植预示道路的线形变化,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 C、配合交通设施、渠化、隔离车辆与行人 D、增加行车路两侧绿色背景,改善行车视野环境 (3)美化都市街景 A、体现都市或街道的特色

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建设实施导则(121128) - 南通市市政建设网

南通市城乡建设局市本级市政工程公共设施 设计导则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市政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指导设计文件的编制,合理确定市政工程公共设施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指标,特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南通市区市本级新改建市政工程公共设施(燃气、给水、排水、电力、通讯、交通设施、照明等)的设计适用本导则。各管线单位应当按照管线综合批准确定的位置和高程实施。各区工程符合条件宜参照本导则执行。 第三条市政工程公共设施设计建设应根据南通市相关规划要求,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合理采用技术标准,从实际出发,体现南通城市特色,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设计理念,积极推广应用“四新” 成果。 第二章燃气 第四条各类燃气管道宜采用直埋方式敷设。 第五条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不包括架空的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的下面穿越。地下燃气管道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并不得与其他管道或电缆同沟敷设。 第六条管道管位应遵循先绿化带、后人行道、再非机动车

道、机动车道的原则。 第七条位于车行道的燃气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盖与井座,井周应进行加固设计。交叉口范围内燃气检查井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查井。 第三章给水 第八条城市道路给水管的设置及管径应根据城市规划布局、规划期给水规模并结合近期建设确定。 第九条给水井设置位置的要求:输水管道的始点、终点、分叉处以及穿越河道、铁路、公路段,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有关规定需设置阀门的位置。 第十条管道管位应遵循先绿化带、后人行道、再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的原则。 第十一条位于车行道的给水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盖与井座,井周应进行加固设计,宜在路面基层位置设置与基层等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卸荷板,分散应力,减小井周沉降和井周路面的损坏。 第十二条检查井位于车行道时,井周应采用灰土回填,交叉口范围内检查井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查井。 第四章雨水 第十三条根据周边水系情况,增设过路涵等必要的灌、排水设施,保证水系畅通。雨水管道应排入规划永久性保留河道。 第十四条道路起端设计雨水管的管径一般不小于D400。 第十五条检查井平面形式应根据管径情况和相邻管线情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 ,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 , 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 , 是一个城市历史文 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 , 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 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 现状分析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 C ,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 C ,;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 C 。年日照总时数为 2026.80 小时,相对湿度 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 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 :年蒸发量平均 700-750mm. 日照: 年日照 2058.2 小时辐射总量为 114.0 千卡/平方厘米。 风: 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 最大冻深为 35cm 。 3.区域内土壤条件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 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区位分析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 超 1000 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 入区项目 101 个,总投资 368.5 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 150亿元 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 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 化工产业。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 PH 值 8.38。 3~5 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 1、 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宿迁市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导则

宿迁市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导则(试 行)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工作水平,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加强对全市城市各类绿地规划建设的指导,规范城市绿地植物种植,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宿迁市城乡园林绿化全覆盖实施细则(试行)》,制定宿迁市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第一章总则 1.1 本《导则》适用于全市各类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二章通则 2.1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统筹兼顾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着重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使每一块有限的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2.2 城市绿化建设必须以植物造景为基本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并作适当调整和处理,创造多种植物生存空间,营造出物种丰富、配置合理、群落稳定、景观优美的植物景观。 2.3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从人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坚持经济、适用、实惠、美观、自然的原则。因循区域自然

环境和物候特征,利用丰富的本土植物和自然景物,并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互交融,凸现城市的绿化特色。 2.4 城市绿化是人工再创的“第二自然”,应克服铺张浪费、苛求形式、贪大求洋,或硬造人工景观等做法,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绿化种植面积比例不低于规划用地面积的70%。 根据我市所处的植被群落区系,城市绿化应多选择乔木,乔灌木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不低于绿地面积的70%,其余为非树冠下草坪和其它地被植物。 2.5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设计和种植原则:掌握植物生态适应性;阴、阳、干、湿、冷、暖各得其所;利用物种多样性,合理组合配置,坚持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多层结构,考虑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考虑季相变化,突出景观特色,充分利用平面和空间,提高单位绿地的叶面积指数。 2.6 各类型绿地地形改造原则:充分利用原有地形,保护湿地和天然水系,减少填挖工程、土方就地平衡,处理好地表排水,有利于植物生长,降低建设投资和养护管理费用。 2.7 城市绿化用苗规格应适当,速生乔木胸径6—10厘米,慢生乔木胸径8—12厘米;常绿乔木高度不低于2.5米。苗木要求带冠,冠形匀称,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相结合,不宜大量移栽胸径20厘米以上苗木。

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

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 (试行)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7.06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一般规定 (2) 2.1道路绿地率及覆盖率指标 (2) 2.2道路绿化建设基本原则 (2) 2.3道路绿化植物选择要求 (3) 2.4成都市中心城区道路绿化提升改造指导原则 (4) 第三章道路绿化 (5) 3.1行道树 (5) 3.2道路分车带绿化 (10) 3.3路侧绿带 (13) 3.4街旁游园 (16) 3.5交通岛绿化 (18) 3.6停车场绿化 (19) 3.7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绿化 (20) 附录一名词解释 (24) 附录二编制依据 (28) 附录三本导则用词说明 (29) 附表及附图 (30)

第一章总则 第1.1条根据城市道路景观发展建设的科学性、地方性及特色性要求,结合成都市现有道路绿化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本着提升道路景观建设水平,提高道路绿化建设质量的需要,特编制本导则。 第1.2条本导则适用于成都市主城区、成都天府新区和高新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及绿化维护改造的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其他区(市)县可参考执行。 第1.3条本导则作为道路绿化设计、技术审查、绿化施工标准及依据使用。 第1.4条本导则指导范围包括道路红线范围内、道路红线与控规绿线之间、控规绿线外建筑退红空间的绿化。 第1.5条导则编制以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对道路绿化设计范围内的自然地貌、河流等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同时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景观,使道路与周围环境景观和谐统一。 第1.6条国家现有规范、地方现行标准已有内容本导则不再重述。 第1.7条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及养护应参照《成都市城市绿化养护技术规程》、《成都市城市绿化养护质量等级划分》、《成都市城市绿化工程验收及移交》三个标准。

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导则(2005)

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导则 前言 本导则修订版附件是在2001年已出台的由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和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编制的《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导则》的基础上的补充资料和相关技术标准。导则附件主要内容有: 1、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元素特征。 2、居住环境常用园林植物的种类及观赏特性。 3、保健、鸟嗜、蜜源、香源、固氮植物的汇总。 4、园林植物、水体、硬质景观的养护技术标准。 5、园林土壤理化性状标准。 6、本导则附件在《导则》执行过程中作为参考依据。 主编单位: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参编单位:上海东汇园林有限公司、上海园林建设咨询服务公司。 编辑委员会: 顾问:程绪珂、陈敏 主任:夏颖彪、林应清 专家组:周在春、谢家芬、蒋金贤、张文娟、张浪 编委:梁盘中、刘汉初、杨文悦 编写:江铭、许恩珠、张秀琴、冯京、杨健 1总则 1.0.l为促进新建居住区环境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2001年已出台的由上海市绿化管理局和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编制的《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导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居住区绿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于2005年对《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导则》进行修订、补充,以适应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的需要。 1.0.2本导则中的居住区绿地类型依据建设部绿地分类标准中的G12l、G41,主要有居住区公园和居住区中的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 1.0.3本导则中的绿地景观元素分软质景观元素和硬质景观元素。 1.0.4居住区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居住区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做到:美观、温馨、舒适、健康、节能。 1.0.5在依据国家和本市现行相关绿化标准、规范的前提下,本导则适用于全市居住区的各类绿地。 2 规划导则 2.0.1 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标准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 行业标准,编号CJJ75—97,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 1 总则 1.0.1 为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避免绿化影响交通安全,保证绿化植物的生存环境,使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化,提高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水平,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城市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广场和社会停车场的绿地规划与设计。1.0.3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3.1 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1.0.3.2 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1.0.3.3 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 1.0.3.4 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绿化; 1.0.3.5 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1.0.3.6 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积水和水土流失; 1.0.3.7 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 1.0.4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围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2.0.2 道路绿带道路红线围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2.0.3 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2.0.4 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2.0.5 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2.0.6 交通岛绿地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 2.0.7 中心岛绿地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中心岛用地。 2.0.8 导向岛绿地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导向岛用地。 2.0.9 立体交叉绿岛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用地。 2.0.10 广场、停车场绿地广场、停车场用地围的绿化用地。 2.0.11 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围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2.0.12 园林景观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 2.0.13 装饰绿地以装点、美化街景为主,不让行人进入的绿地。 2.0.14 开放式绿地绿地中铺设游步道,设置坐凳等,供行人进人游览休息的绿地。2.0.15 通透式配置绿地上配植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m至3.0m之间的围,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 3 道路绿化规划 3.1 道路绿地率指标

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分析及建议

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分析及建议 1、绪论 绿色是21世纪城市的生命和文明的标志。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核心。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道路服务水平也不断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以线的形式分布于城市,联系着城市中分散的“点”和“面”的园林绿地,以此组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行道树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在创造优美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滕州市城市园林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道路绿化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市的道路绿化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特别是行道树的品种的选择及种植养护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为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杭州的城市绿化水平,通过对我市行道树种植现状的分析,提出进一步丰富城市行道树树种的对策和建议,以便为我市的道路绿化、绿地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2、我市城区道路行道树现状分析 我市自70年代开始种植行道树。主要分布在新兴路、府前路、荆河路,善国路、龙山路等,品种有法桐(悬铃木)、

垂柳、国槐等品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新修城市道路的不断增加,行道树的品种不断增多,主要有栾树、白蜡、银杏、青桐、广玉兰、大叶女贞等,但由于立地条件差,地下管线多以及其它原因造成广玉兰、大叶女贞等常青树种生长缓慢,长势很弱、遮荫效果差而得不到广泛推广。而法桐(悬铃木)适应性强、生长快、无病虫害、遮荫效果好,使我市荆河路、龙山路、府前路、新兴中路形成了以悬铃木为主的行道树格局,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市道路建设不仅出现了量的增加,也出现了质的飞越。先后新建和拓宽了龙泉路、北环路、西环路、北辛路、打通了塔寺北路、新兴北路等。随着城区道路建设大刀阔斧地改造,道路绿化也不断呈现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行道树树种逐渐多样化、色彩化,广玉兰、大叶女贞等常青树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3、目前行道树应用存在的问题 我们调查了我市城区种植行道树的主要主、次干道14条,共种植行道树9个树种。树种主要为法桐(悬铃木)、银杏、国槐、广玉兰、大叶女贞、垂柳、栾树、青桐、白蜡等。按行道树的树种、生长现状、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我市的行道树应用还存在有如下问题: 3.1 树种相对比较单一、开发利用工作薄弱

新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样本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C1997]2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 计划单列市建委, 国务院有关部门: 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8)城标字第141号文的要求, 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业经审查, 现批准为行业标准, 编号CJJ75—97, 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 总则 1.0.1 为发挥道路绿化在改进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避免绿化影响交通安全, 保证绿化植物的生存环境, 使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化, 提高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水平, 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广场和社会停车场的绿地规划与设计。 1.0.3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3.1 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 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不得裸露土壤; 1.0.3.2 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1.0.3.3 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 并

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 1.0.3.4 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 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 不适宜绿化的土质, 应改进土壤进行绿化; 1.0.3.5 修建道路时; 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 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 1.0.3.6 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 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 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 1.0.3.7 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 1.0.4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 2.0.1 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2.0.2 道路绿带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2.0.3 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能够绿化的分隔带, 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 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2.0.4 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 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江苏省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导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通则 第三章公园绿地第四章附属绿地第五章生产绿地第六章防护绿地第七章其它绿地附录术语

第一章总则 1.1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加强对我省城市各类绿地规划建设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江苏省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各类绿地的规划建设管理。 1.3本《导则》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定制定。 第二章通则 2.1 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应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统筹兼顾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我省城市人口众多、建筑密集,环境污染,绿地紧缺的特点,城市绿化着重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绿化建设的前提,使每一块有限的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2.2 城市绿化建设必须以植物造景为基本原则;针对实际、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并做适当调整和处理,创造多种植物生存空间,营造出物种丰富、配置合理、群落稳定、景观优美的植物景观。 2.3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贯彻为人民服务思想,从人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坚持经济、适用、实惠、美观、自然的原则。因循区域自然环境和物候特征,利用丰富的本土植物和自然景物,并将传统文化历史与时代精神风貌相互交融,凸现我省的绿化特色。 2.4 城市绿化是人工再创造的“第二自然”,应克服铺张浪费、苛求

形式、贪大求洋,或硬造人工景观等不实惠的做法;确保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绿化种植面积比例不低于70%。 根据我省所处的植被群落区系,城市绿化应选择适当的落叶乔木为基调,乔灌木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不低于绿地面积的70%,其余为非树冠下草坪和其它地被植物。 2.5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设计和种植应坚持以下原则:掌握植物生态适应性;使阴、阳、干、湿、冷、暖各得其所;利用物种多样性,合理组合配置,坚持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多层结构,考虑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考虑季相变化,突出景观特色,充分利用平面和空间,提高单位绿地的叶面积指数。 2.6 各类型绿地的地形改造原则是:充分利用原有地形,保护湿地和天然水系,减少填挖工程、土方就地平衡、处理好地表排水,有利于植物生长,降低建设投资和养护管理的费用。 2.7 城市绿化的用苗规格应适当,速生乔木宜用胸径6-10厘米,慢长乔木宜用8-12厘米;常绿乔木高度不低于2.5米。苗木要求带冠,冠形匀称,做到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相结合。城市绿化不宜大量移栽胸径20厘米以上苗木。 严禁移栽古树名木,特殊原因需要迁移的,按有关规定报批,城市绿化植物材料必须由生产基地培育,反对直接从野外挖掘取运。 2.8 积极做好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要加强乡土树种的保护,开展乡土植物的开发利用,引进培育适宜树种,丰富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

从行驶视角分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46

从行驶视角分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摘要:以驾驶员的视觉特征作为切入点,基于行驶视角提出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的设计原则,并从景观尺度,人行道绿化带、路侧绿化带和中央绿化带的种植间 距及高度,色彩设计等方面入手得出驾驶视角下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思路。 关键词:行驶视角;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景观尺度;种植间距;色彩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现代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美化、防护、安全、组织交 通等功能,是城市道路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然而,一些因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不合理 问题导致交通安全的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设计师没有从驾驶员的视 角去考虑道路绿化带的设计。 相对于城市公园、居住区绿地而言,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印象主要形成于车行、人行过程中,作为一种线状景观,所有的景物都处于相对的位移变化之中,景观印象及空间感受受到 速度的影响,景观敏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更需要从行驶视角考虑对其效果的影响。 然而,要从驾驶视角出发,研究制定既环保安全,又美观实用的人性化道路绿化景观,必须 先了解驾驶员的视觉特征。 1.简述驾驶员的视觉特征 通常人的视觉分为静态视觉与动态视觉。对于司乘人员而言,在汽车行驶状态下观察外 界事物时,其视觉特性主要表现为动态的。因此,以下主要简述动态视觉的特征。 1.1 视力减弱 视力,它是指人通过视觉器官辨别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通常在静 止状态下测得的视力叫静止视力,而在运动状态下驾驶员所具有的视力叫动态视力。实验表明,动态视力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下降。例如,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驾驶员能看 清240m处的交通标志,而以80km/h行驶,连180m处的事物都看不清了。因此,在车辆高 速行驶时,动态视力的降低会使视认距离缩短,影响驾驶员的感知和观察。 1.2 视野变窄 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其水平视野范围在160°~180°;处于动态时则速度越快,视野越小。就驾驶员而言,其视野会随车速增加而变窄。有关试验表明,当车速在40km/h时,其视角 在100°;当车速在120km/h时,其视角将缩小至24°,如表1: 1.3 识别能力下降 随着车外物体的位置变化,司机的识别能力也会发生变化。车速越快,驾驶员对车外慢 而细小的变化就越困难。因此,在驾驶过程中,司机对外界物体的运动的识别能力就会下降。 以上分析得出,驾驶过程中,行进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驾驶员的感知与观察;其视野也 会受到车速的影响,车速越快,视野越小;另外,车速的快慢也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辨别能力,车速越高,辨别能力越弱,反之亦然。 2.基于行驶视角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是遮荫、滤尘、减噪、美化环境[2]和组织交通。从行驶视角考虑,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原则首先是安全第一,其次要人性化、以人为本。 2.1安全性 城市道路绿化不仅能美化城市,还承担着引导视线及指示性作用。利用中央分隔带、人 行绿化带等进行空间分隔,合理引导车流与人流,维护交通秩序和保证交通安全。并且在立 交出入口及其匝道,应重点考虑绿化对出口缓冲、入口通视及车辆引导的影响,合理引导司 乘人员视线,增加安全系数。 分隔带及交叉口的植物配置需考虑防晕防眩。在符合安全视距的范畴内,栽种低矮灌木 和地被,并合理分配株距,实现安全性与观赏性的双重作用。 2.2 人性化 设计师在进行道路绿化时,应以人的视觉特性为设计基础,充分考虑到行人行进的速度、交通安全及视觉感受[3],提高行人的视觉效果与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