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虹桥分布式能源中心供能方案介绍

虹桥分布式能源中心供能方案介绍

上海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历程项目概况及经验分享

上海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历程项目概况及经验分享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适用于具有多种能源需求,能源消费量大且集中的地区,以及对供电安全要求较高的单位,这些用户组织性强,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用电、用冷(热)负荷时间长,产生的效益较高,有利于资金回收,也利于发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清洁、高效、可靠性高的优点。随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前景愈发明朗。上海是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最早、配套政策最完善的城市,截止2016年,建成项目43个,覆盖医院、办公、宾馆、工厂和交通枢纽,商务区、旅游、会展中心等多个行业,总装机规模150MW,总规模居全国第一。上海政府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支持工作2004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本市鼓励发展燃气空调和分布式能源意见的通知》(沪府办【2004】52号) 为第一轮扶持政策,初始装机补贴700元/kw,并有市发改委会同市建设交通委、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市科委成立了〃上海市推进燃气空调和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推进办)负责日常工作;2005年,颁布《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技术规程》(试行),为业内第一份行业规范,随后两次进行修订;2008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上海市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燃气空调发展专项

扶持办法》(沪府办发【2008】48号) 为第二轮扶持政策,初始装机补贴1000元/kw;2013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上海市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燃气空调发展专项扶持办法》(沪府办发【2013】14号) 为第三轮扶持政策,初始装机补贴3000元/kw;2015年,上海物价局发布《上海市关于调整本市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的通知》(沪价管〔2015〕14号),确定上海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上网电价为0.726元/kw·h;201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制订的《上海市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燃气空调发展专项扶持办法》(沪府办发〔2017〕2号)的通知,将初始装机补贴提高到3500元/kw。四轮补贴、优惠气价、上网电价,在某些省市还不知道分布式能源为何物,尚需科普的时候,上海已经冲出起跑线很远了。上海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历程上海市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发展开始于1998年,在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节能环保处的支持下,这年上海第一个分布式供能系统项目黄浦区中心医院天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正 式投入运行。第一步是单体的楼宇型项目,走了十多年,项目总体规模小,但是影响较大,积累了可贵的经验。第二步,在2013年开始了以办公、行政为主的区域型项目建设段。第三步,2015年开始工业单体型项目建设。 项目名称装机容量(KW)主机设备投运时间运行状况1黄浦区中心医院1*1000索拉1998停用2浦东机场1*4000索拉

“大虹桥”发展

“大虹桥”发展策略 “ 虹桥”品牌肇始于明清时的虹桥市镇,随着1921年虹桥机场的通航,1983年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从公路门户、空港门户到外贸门户,虹桥品牌不断注入新的内涵。随着1990年代浦东开发国家战略的实施,虹桥发展面临中心地位沦失的危机。虹桥枢纽的建设为虹桥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把握地区发展趋势,选择发展良策,是长宁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大虹桥”概念 (一)“大虹桥”的空间范围 目前,对于“大虹桥”空间范围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从空间发展理论和实际发展经验两方面看,一般机场枢纽周边会呈现“圈层”结构布局。本课题对“大虹桥”概念空间范围确定为虹桥综合枢纽10公里圈的商务产业相对聚集的范围,重点包括长宁区全部以及华漕镇、徐泾镇、九亭镇、七宝镇、虹桥镇、新泾镇、江桥镇、长风街道等,用地面积约255km2。(二)“大虹桥”的区域地位 1、“大虹桥”是长三角的关键性节点。 虹桥枢纽是长三角城市网络的关键性节点,是上海西部的战略要点,是上海东西现代服务轴与上海大都市圈内“U”型新兴产业廊道所构成的Y型产业轴的交点。“大虹桥”在空间表现为圈层关系,在产业空间布局上表现为廊道关系,能够促进上海真正面向长三角、服务长三角目的,能够促进长三角以上海为平台面向世界。 2、“大虹桥”是上海国家战略的重要补充。 “大虹桥”、“大浦东”是21世纪上海的新支点,大虹桥承担整合上海西部空间的历史重任,大浦东承担整合上海东部空间的历史重任。只有二者实现有机的空间互动,才能实现上

海的国家战略有序推进。 3、“大虹桥”是上海西部新的增长极 “大虹桥”的崛起,将会推动上海西部增长极的形成,它将是继上海中心城区、上海浦东之后的第三个经济增长区域。在虹桥枢纽带动下,上海西部增长极产业发展的起点将相对较高。(三)“大虹桥”的功能作用 1、“大虹桥”是上海重要的商务经济战略支撑中心 未来上海现代服务业的空间格局在继续强化东西轴线布局形式的基础上,将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变态势。一方面位于城市中心区的现代服务业呈现继续积聚的趋势;另一方面沿着东西轴线,在外围的张江、以及虹桥地区可能面临新一轮现代服务业积聚发展。在这一变迁体系中,“大虹桥”是上海重要的商务经济战略支撑中心之一。 2、“大虹桥”内涵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体系。 “ 大虹桥”内涵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交通、产业、空间、结构、布局等多个层次方面。从交通功能来说,“大虹桥”是长三角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的聚集地;从产业层级功能来说,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是“大虹桥”商务聚集的主导方向;从空间提升功能来说,“大虹桥”是上海西部结构重心与转换节点,是长三角廊道辐射的中枢区域;从结构形态功能来说,大虹桥的产业布局是一种群落式的布局体系,其中园区经济与楼宇经济将会并重发展,生态化的群落型布局模式将成为趋势。 (四)“大虹桥”的空间结构 在“大虹桥”空间范围内聚集了8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集聚区(枢纽商务中心区、长宁区虹桥涉外中心、临空经济园区、普陀区长风生态商务区、嘉定区江桥商务区、青浦区徐泾商务港、松江区九亭现代服务业聚集区、闵行区七宝生态商务区),集群式的竞争空间格局明显。

酒店分布式能源方案

酒店分布式能源方案 上海某酒店 —分布式能源方案

目录 一、总论 (3) 二、项目编制技术原则 (4) 三、项目编制依据 (5) 四、余热利用机组参数 (6) 五、运行方案及费用 (7) 六、设备初投资比较 (8) 七、投资回报期比较 (9) 八、相关业绩 (10)

一、总论 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sources)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一次能源以气体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热电冷(植)联产为主,其他中央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实现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中央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在环境保护上,将部分污染分散化、资源化,争取实现适度排放的目标。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 75%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建筑冷热电联产(Building Cooling Heating &Power, BCHP),是解决建筑冷、热、电等全部能源需要并安装在用户现场的能源中心,是利用发电废热制冷制热的梯级能源利用技术,能源利用效率能够提高到80%以上,是当今世界高能效、高可靠、低排放的先进的能源技术手段,被各国政府、设计师、投资商所采纳。 冷热电联产系统是发电机与余热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有机整合,形成无接缝的冷、热、电联产。其特征是余热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直接回收发电机烟气(或缸套冷却水)热量,不通过中间二次换热,实现夏季制冷、冬季采暖和提供卫生热水,大幅降低了燃料消耗量。 节省运行费用,冷热电联产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没有二次换热及复杂的水处理系统,方便了机房管理,减少了城市珍贵的占地,节省了客户运行费用。 冷热电联产系统控制上采用“余热利用优先”的原则,余热不足时可以补燃,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能源选择,确保系统经济性。 所以本项目应用我公司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余热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技术和发电机余热利用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方案。

分布式能源产业链

完善分布式能源产业链 推动节能减排
1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提要
2
发展环境和形势一 片大好
现实的问题与障碍
通过完善国内分布式能源产业链解决部分行业面临的问题

分布式能源的基本概念
3
分布式能源是以燃气及生物质能、太阳能、氢能、风力和其它可再生的清洁能 源为一次能源,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户现场的小型和微型独立输出电、热(冷)能 的系统 的系统。 ——《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上海分布式供能系统 程技术规程》

学术界对分布式能源的关注——在未来社会的定位 在未来社会的定位
4 z 经济和社会变革总是来自新能源与新通信方式的交汇 z 在新时代,数以亿计的人们将在自己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 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 z 传统的、集中式的经营活动将逐渐被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分散经营方式取代 传 的 集中式的 营 动将 渐被第 次 革命的分散 营方式 ——杰里米 杰里米?里夫金《第 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 次 革命》

政府对分布式能源的关注
5
z z z z z z
国务院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国家四部委2011年《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 财政部、住建部2011年《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国家发改委2013年7月《分布式管理暂行办法》 上海2013年《上海市分布式供能系统和燃气空调发展专项扶持办法》 《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 ——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投资额:474亿元以上 工程期限:2008年——2010年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俯瞰,集机场、高速铁路、磁悬浮、地铁站、长途汽车站、公交站于一体,总面积相当于200个足球场。2008年7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的上海虹桥铁路枢纽总投资将超过474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站房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设高速和城际普速两个车场,共16站台30股道,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杭磁悬浮,沪杭甬客运高铁专线和京沪铁路,沪昆铁路的始发站和终点站,建成后的虹桥枢纽也是集铁路,浦东磁悬浮,航空,地铁,轻轨,公交,客运站和出租车为一体的综合性交通中心,火车站远期年发送旅客超过8000万人次,用钢量在8万吨左右,虹桥铁路枢纽站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前投入使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高速铁路、磁悬浮、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民用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的集中换乘功能,整个交通枢纽集散客流量为48万人次/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场。在既有的虹桥国际机场跑道的西侧将新建一

条长3300米的跑道和一座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新航站楼以及一系列公用设施,项目总投资达153亿元,整个机场用地约占7.47平方公里,规划旅客吞吐量为3000万人次/年(日均为8万人次)。2020年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规模约为4000万人次/年(日均为12万人次)。(2)铁路客站。虹桥站北端引接京沪高速铁路、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南端与沪昆铁路、沪杭甬客运专线、沪杭城际铁路接轨。站场规模按照30股道设计,站场占地约43公顷,保留现状铁路外环线作为货运通道的功能,实行客货分流。铁路设施用地(包括站场与线路)约90公顷。高速铁路客运规模为年发送量达6000万人次旅客,日均16万人次。(3)长途巴士客站。布局于铁路客站与机场之间,发车能力为800班次/日,远期年旅客发送量达500万人次,日均2.5万人次,高峰日达3.6万人次/日,占地约9公顷。(4)磁悬浮客站。布局于铁路客站东侧,按照10线8站台的规模设计,站台长度按照280米考虑,站台范围内车站宽度约为135米。(5)轨道交通。规划引入4条轨道交通:即2号线、5号线、10号线、13号线及低速磁浮线和机场快速线,形成“4+2”的六线汇聚布局。规划轨道交通停车场用地约60公顷。(6)地面公共交通:规划在铁路客站东、西两个广场共设总数不少于30条的公共汽车路线和日客运量2.5万人次的长途高速巴士站。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从地铁虹桥东站至虹桥西

分布式能源简介

分布式能源 一、定义 所谓“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一次能源以气体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热电冷(值)联产为主,其他中央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实现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中央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在环境保护上,将部分污染分散化、资源化,争取实现适度排放的目标;在能源的输送和利用上分片布置,减少长距离输送能源的损失,有效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二、简介 分布式能源是一种建在用户端的能源供应方式,可独立运行,也可并网运行,是以资源、环境效益最大化确定方式和容量的系统,将用户多种能源需求,以及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系统整合优化,采用需求应对式设计和模块化配置的新型能源系统,是相对于集中供能的分散式供能方式。 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对分布式能源定义为:安装在用户端的高效冷/热电联供系统,系统能够在消费地点(或附近)发电,高效利用发电产生的废能--生产热和电;现场端可再生

能源系统包括利用现场废气、废热以及多余压差来发电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国内由于分布式能源正处于发展过程,对分布式能源认识存在不同的表述。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如下两种:第一种是指将冷/热电系统以小规模、小容量、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直接安装在用户端,可独立地输出冷、热、电能的系统。能源包括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燃料电池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等多种形式。第二种是指安装在用户端的能源系统,一次能源以气体燃料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户端的冷、热、电联产为主,其它能源供应系统为辅,将电力、热力、制冷与蓄能技术结合,以直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并通过公用能源供应系统提供支持和补充,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冷-热-电三联供项目的方案分析

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冷\热\电三联供项目的方案分析 摘要:以实际工程为例,从投资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角度,探讨冷、热、电三联供的能源供给方式在该项目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冷、热、电三联供,投资,效益 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属于上海大虹桥商务区拓展区范畴。总用地面积467 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区内拟建两座三级甲等医院、两座国际医院、四座特色诊疗中心、以及保障中心、商业配套等设施。园区内能源需求具有量大,种类多、波动大的特点。同时上海位于长三角的核心地区,自身电力缺口较大。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冷、热、电三联供集中供能系统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该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减少能源输送损失。同时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燃烧过程中几乎没有烟尘、二氧化硫等排放,氮氧化物排放量也大大低于煤炭。在园区内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建设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的三联供项目,既符合上海提出的“国际性、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又在取得社会效益同时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 1 园区设计负荷 根据该园区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控制高度和负荷指标,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对各建筑单体的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和室内空气设计参数的规定,在各月典型日逐时热负荷曲线图基础上,分析得出该区域的空调冷、热负荷。绘制的全年冷、热负荷延时曲线见图1-1、图1-2。 图1-1供冷期负荷延时曲线图 从图1-1可以看出,冷负荷大于20MW的时间数为1800h左右,冷负荷大于15MW的时间数为2700h左右,冷负荷大于10MW的时间数为3750h左右。 图1-2供热期负荷延时曲线图 从图1-2可以看出,冬季热负荷大于15MW的时间数为1000h左右,热负荷大于10MW的时间数为2300h左右,热负荷大于5MW的时间数为3400h左右。 根据以上负荷曲线分析,设计按最大小时冷负荷40MW,最大小时热负荷21MW(均按历年平均不保证50h/年的干球温度)。整个医学园区无冬季冷负荷。

上海大虹桥区域规划

上海大虹桥区域规划 作者: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1-07-15 11:12:18 长三角定位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长三角以全国2.1%的陆地面积、1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1.7%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47.2%的进出口总额。国家发改委发布长三角区域规划全文,明确长三角地区将定位为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推荐阅读 大虹桥的区域地位 大虹桥的定位是国际贸易中心,与陆家嘴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临港新城的国际航运中心共同形成三个中心、三个载体。大虹桥是上海重要的商务经济战略支撑中心。 大虹桥商务区不是一个行政区域,而是一个功能区域。根据上海市的相关规划,大虹桥包括了虹桥商务区和虹桥商务功能拓展区两大区域,规划面积约86平方公里。 商务功能核心区:1.4平方公里 根据上海市政府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心区的开发总规模约158万平方米,其中商务办公约110万平方米,商业约14万平方米,文化娱乐约6万平方米,酒店约14万平方米,会展约14万平方米。 根据预计,到2015年,商务功能核心区年生产总值将超过100亿元;2020年将超过150亿元。 虹桥商务区:26.3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26.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将布局“一环、两轴、三核、五区”,也将是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新亮点,上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根据规划和功能定位,虹桥商务区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之一。

分布式能源方案

远大分布式能源方案 一、项目负荷情况: 项目建设规模为:4台×1.0MW燃气内燃发电机组,能源站总供冷能力6.39MW,供热能力3.44MW,低温余热供卫生热水能力70t/d。 二、设备选型 1.1选型原则及思路 本方案以节能、经济、低碳、环保运行为出发点,采用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方案采用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直燃机的形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利用天然气发电,内燃机产生的高温烟气和高温缸套水进入烟气热水直燃型溴化锂机组进行制冷、制热,以满足基本的冷、热负荷需求,不足部分由直燃机补充。根据负荷特点以及能源价格特点进行设备选型及运行额策略设计,将运行费用降至最低。 系统优先利用发电机发电余热供冷、供热。只有充分利用余热,冷热电三联供价值才能充分体现,余热利用率才能显著提高。本方案发电余热完全用来制冷、制热。 燃气冷热电联产系统流程图: 备注:燃气发电机根据远大余热机组控制程序调整运行参数,使系统成为一个整体(远大最新技术)发电机单机容量选择,结合发电机性能及电负荷特点和空调负荷决定,按最大电负荷60%选型。 根据以上原则、各功能区使用面积及空调负荷、电负荷特点,结合能源价格,投资收益,电、冷、热负荷的匹配,机组选型如下表:

设备名称 厂家 型号 发电量kW kW 制冷量 kW 制热量 kW 台数 总发电 量kW 总制冷量kW 总制热量kW 燃气内燃发电机 颜巴赫 J320GS 1063 / / 4 4252 / / 烟气热水机 远大 BHE200X / 2326 1534 2 / 4652 3068 直燃机 (空调型) 远大 BZ75XD / 872 672 2 / 1744 1344 合计 4542kw 6396kw 4412kw 选择内燃发电机J320GS 四台,烟气热水机BHE200X 两台,BZ75XD 两台。 燃气内燃发电机参数表 备注:在50%以上负荷率范围内变化时,发电效率,余热效率基本不变。 J320GS 功率(kW ) 1063 缸套水热能输出(kW ) 583 电效率(%) 38.9 燃气消耗量(Nm/h 3 ) 286 缸套水出水温度(℃) 93 缸套回水温度(℃) 80 烟气排放量(kg/h ) 5684 烟气排放温度(℃) 508 烟气降至150℃排烟热量kw 640 外形尺寸 (LxWx H(m)) 5.7x1.9x2.3 型 号 项 目

巢湖养老中心分布式能源初步方案

合肥市中铁四局-安燃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初步方案 华成燃气有限公司 上海华彗曙智燃气技术有限公司 2016年4月

1.项目概况 1.1.项目简介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是具有综合施工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骨干成员,持有铁路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公路、市政、机电安装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铁路铺轨架梁工程、铁路电务工程、铁路电气化工程、电信工程、公路路基、公路路面、公路交通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建筑装修装饰工程、钢结构工程、消防设施工程、环保工程、水工隧洞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特种专业工程资质,环保工程甲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甲级资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设计资质,国外承包工程资质和对外经营权。同时经营范围还包括建筑勘察设计,新型材料生产,高速铁路大型铺架设备设计制造,铁路运营服务,施工机械租赁、修理,汽车检测,设备及材料出口,房地产开发,国家基础建设投资等多个领域。 针对中铁巢湖健康养老项目位于巢湖北岸,包括养老社区、医院以及相关养老设施,分析其电、冷、热负荷,在此基础上拟定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方案。 1.2.项目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均居世界前列,据统计,当前我国建筑能耗约占我国社会总能耗的28%,而建筑能耗中的约65%来自暖通空调能耗。天然气冷热电多联供系统在保证建筑能源需求的前提下可大幅度降低暖通空调耗能,为建筑物的节能降耗提供了一条科学、高效的途径。 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的冷热电多联供系统与传统供能系统相比,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大大提高了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冷热电多联供系统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对电力和天然气具有双重削峰填谷的作用,不仅可以基本解决夏季市电供需的矛盾,而且还增强了供电的安全性,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此外,我国拟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国家相关部门在财税政策、项目补贴、并网及上网申请等方面均制定了具体的政策,将大大促进我国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发展。 1.3.编制依据 本报告根据以下内容编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 《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2000年1268号 3) 《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GJ08-115-2005; 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5)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高端健康服务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关键词】健康服务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健康服务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扩内需已成为贯穿2013年全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其中消费仍是重中之重。据悉,近期国务院医改办已就健康服务业发展进行研究讨论,卫计委相关领导也赴各地进行了相关调研。 卫生部门表示,健康服务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已经引起了重视,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健康服务业扶持政策。而多地在近两年开始了地方医疗城或医疗综合体的布局,期望借此带动新的地区经济增长极和产业转型,其中剥离公立医疗高端医疗需求,以及加快开放医师自由执业以盘活医疗资源自由流动是各地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路径。 未来增长点 大力发展高端健康服务 未来健康服务将更加注重预防和康复的健康管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将更多投向疾病预防和康复护理等上游干预,健康服务模式也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维持转变。 在医疗养老消费方面,记者获悉,国务院医改办已在7月中旬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健康服务业发展,就健康服务业内涵、支柱性产业和近期重点领域等话题进行了研究。 此外,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孙志刚亦在7月中上旬赴多地密集考察民营医疗机构,并称当前社会办医工作中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民办医疗机构人才缺乏等问题,亟需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预计未来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将从顶层设计上对上述问题切入解决。 “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途径,”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近日表示,目前中国健康服务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5%左右,而美国2009年已达到17.6%,说明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侯岩表示,“十二五”期间卫计委将完善扶持政策,推动多元化办医格局和老年护理、营养咨询、康复、健康体检与管理等服务业的开展。 而在近期重点领域方面,据了解,参与医改办此次研究讨论的多位专家均认为,多元化办医、健康预防管理和养老服务将是健康服务业的重点。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朱俊生即认为未来健康服务将更加注重预防和康复的健康管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将更多投向疾病预防和康复护理等上游干预,健康服务模式也实现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维持转变。 目前,高端健康服务已被认为是未来健康服务产业的最大增长点,包括上海、广东等许多地区早已谋划构建地区高端医疗城。“中国过去注重基本,现在开始考虑注重高端,”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表示,根据此前上海发改委和相关机构的测算,上海高端医疗目前只有40亿元收入,而其潜在市场规模可达110亿元,发展空间巨大。目前上海正在构建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和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即希望依托园区的建设进一步释放这部分需求。

分布式能源项目方案比较(优.选)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气象条件 3 电、冷、热负荷 4 装机方案比较的准则 5 装机方案比较结果 6 结论

1 概述 2 气象条件 1月平均气温0℃~10℃,7月平均气温25℃~30℃。年日平均气温≥25℃的天数40~110天,年日平均气温≤5℃的天数0~90天。.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气温日较差小;年降水量大;日照偏少;春末夏初多阴雨天气,常有大雨和暴雨出现。 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38.1℃(1992.7.31),极端最低气温-14.1℃(1977.1.31);多年平均气压1016.4百帕,最高气压1017.5百帕(1960~199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最小相对湿度为8%(1986.3.5);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092.6小时;多年平均蒸发量1446.9mm;多年平均降雨量1045.4mm(1951~1990);最大年降雨量1914.4mm(1991),一日最大降雨量481.7mm(1991.7);多年平均风速2.9m/s,瞬时最大风速27m/s (1992.5.6);主导风向全年ESE、SSE(10%),夏季SSE,冬季NNW。 3 电、冷、热负荷 3.1冷热负荷估算 表3.1冷热负荷估算表

3.2电负荷估算 表3.2估算常规能源系统电负荷 根据建筑电气设计标准,按照实际电负荷的80%计算,即电负荷为18480kW。扣除空调用电外,电负荷为11520kW。 4 装机方案比较的准则 为进行各种装机方案的相对比较,各方案均按下述准则进行计算。 1)项目最大冷负荷为30774KW,最大热负荷为18663KW,电负荷为11520kW。 2)按照《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480-2010)

建设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建设方案详细

建设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建设方案-----------------------作者:

-----------------------日期:

株洲市职教城两型典范建设 多 能 互 补 分 布 式 能 源 站 建

设 初 步 方 案 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机构 上海宝钢能源、湖南省宝诚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编制 2011年9月8日 项目背景 为响应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把握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依托株洲市职业教育与科技研发的优势资源,株洲市政府强力推出建设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的重大举措,通过引入和培育优秀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在长株潭地区打造出一座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硅谷”。职教城包含教育、研发、服务、居住4大主题功能,总面积达13.19平方公里。到2020年,职教城的人口规模将达到20~25万,就读学生人数10~12万左右,年均培训学生6~8万人次,本地常住人口10~12万人,将围绕长株潭区域内支柱产业,建成一批涵盖机械、机电、化工、信息技术、商贸等领域的骨干特色专业。

对于这样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两型”示范项目,如何采用低碳方法实现能源供应、供热制冷、生活热水等设施的建设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湖南省两型办、株洲市政府和职教城管委会对此都十分重视。在多方会商的基础上,决定由湖南省节能减排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机构、宝钢能源暨项目执行公司湖南宝诚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牵头进行株洲职教城能源建设方案的调研、规划和实施。 为不负领导的重托,我们数月来进行了细致认真的实地调研,在全国范围内请来顶级专家参与规划。决定以互补的多种清洁能源技术为支撑,采用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的理念和设计,在株洲职教城建立可再生能源和建筑低碳化示范项目。项目将解决职教城的学生及教职工的生活热水,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的制冷和采暖,以及相关的电力和公共照明电力需求。 以下是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和经济分析。 一、建设目标 职教城的分布式能源站采取多能互补、冷热电三联供和能耗智能化管理的方法,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导向,把职业教育大学城建设成“两型”社会典范。 二、商务模式 项目将由宝钢能源的项目落地公司——湖南省宝诚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整合资金、技术和设备,采用BOT模式实施。并网电价初步定为0.65元/度、蒸汽价格260元/吨、生活热水30元/吨。

徐家汇中心虹桥路地块项目简介

徐家汇中心虹桥路地块项目简介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商圈核心地带,东至恭城路、南至虹桥路、西北至宜山北路、北临名仕苑住宅区,总用地面积66017㎡;地铁9号线区间隧道横穿地块北部,基地东侧紧贴地铁11号线车站。 项目由两幢办公塔楼及商业裙房组成,其中T1塔楼43层,高220m;T2塔楼70层高370m;酒店15层,高76m;裙房7层,高56.5m;临地铁9号线一侧地下2~4层;主体建筑地下室6层,普遍挖深31.5m。地上建筑面积529706m2,地下建筑面积250487m2,总建筑面积780193m2。 项目东侧为恭城路,路宽约12m。道路距离围护体最近约21m。基地南侧为虹桥路,路宽约40m。道路边距离围护体最近约10m。基地西侧为宜山北路,路宽约15m。道路边距离围护体最近约19m。基地北侧为规划路,路宽约20m。道路边距离围护体最近约6m。 基坑东侧(恭城路东侧)为港汇恒隆广场,由二幢50层办公楼、6层高级商业裙楼组成,距离工程围护外边线约52m。基坑北侧(规划路北侧)为名仕苑小区,由二幢22、29层高层住宅楼组成,距离本工程围护外边线约54m。本工程基坑共分16个区,地铁11号线地下车站紧贴本工程基坑4-12、4-13区,4-12、4-13区东侧利用原有地铁车站已建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墙。19、20号出站口位于基坑4-12、4-14内。

本工程周边管线复杂,基坑周边市政道路布有电力、上水、雨水、燃气等重要管线,其中虹桥路侧管线离基坑较近,最近的为电力管线,距离基坑约10m;上水、燃气距基坑约20m,雨水约25m;宜山北路侧管线中电力管线距基坑约15m,上水、雨水、燃气距基坑约20m左右;恭城路因距基坑较远,故管线距基坑相对较远,电力、上水、雨水燃气等管线距基坑约30m左右。 本工程工期为2017年5月12日至2023年10月31日,历时2368个工作日,工期时间长,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主要施工难重点如下:(1)复杂环境下的超大、超深基坑施工控制难度大;(2)超大、超深地下空间结构施工难度大;(3)高性能高强混凝土超高泵送难度大;(4)超高层测量精度控制要求高;(4)超高层模架体系设计要求高;(5)钢结构焊接量大、变形控制和安装难度大等。 本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浦西第一高楼”,主要功能为商业办公一体化综合楼。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商圈,将重塑整个徐家汇的城市风貌,也将成为浦西新 地标建筑,为上海增添又一道靓丽的天际线。

上海国际医学园_医谷

一、项目概况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是在国家卫生部支持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推医学相关新概念的科技园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发展符合中央对上海提出的“四个率先”的要求,也是实现上海成为亚洲医疗中心城市这一目标的有力支撑和亮点。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以先进医疗器械制造业和现代医疗服务业为核心并涉足医药研发、销售和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等领域,以打造高科技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高端医疗服务平台为目标,力争建成一座环境优美、科技领先、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医学科学城。整个园区占地11.8平方公里,其中公共绿地212公顷(2.12平方公里)。根据两大核心产业定位,融合现代的规划理念,科学地将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分为六个主要功能区,包括: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区、医学研发区、国际医院区、国际康复区、医学院校区和国际商务区。

各个功能区形成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有机整体。并和谐地构筑起了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和现代医疗服务两条完整的产业链。自2005年园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至今,园区始终秉承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迅速吸引了包括全球医疗设备三巨头之一西门子医疗亚洲科技园,德尔格(医疗)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先声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华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常隆生命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医疗器械及医药企业。随着产业能级的提升,园区越来越注重现代服务业的配套建设,现已被列为市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功能区之一。园区专辟了医谷商务园、留学生创业园、产学研基地等项目,为致力于医学相关产业的归国人士及中小企业创业者创造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而在现代医疗服务产业方面,作为上海“十一五”重点工程项目的上海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已开工建设,此外中德友好医院、日本德泰口腔医院等也相继入驻。 二、地理区位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位于浦东的心脏位置,毗邻张江、依托两港,周边交通便捷。 园区东西两侧的边界道路已列入市“十一五”市政工程计划中,随着A3(罗山路延伸段)和A15(机场高速)两条高速的建成通车,规划中倚靠园区设站的地铁21号线的全线贯通,医学园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现。 市中心人民广场——20公里 张江高科技园区——5公里 世博会场馆——10公里 浦东国际机场——12公里 虹桥国际机场——25公里 洋山深水港——45公里

全球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故事

全球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故事 新世代终极交通枢纽的秘密:上海虹桥交通枢纽站上海是西方世界最初进入中国的门户型城市,周边区域的人口膨胀到1千8百万,他们都需要通过以上海为中心的交通网络进行活动。快速增长的人流很快将现有的交通容量推至极限。上海再次领域突破原有思维,将所有的运输方式融合起来,最终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让我们通过《Discovery》频道的镜头共同了解这一“建筑奇观”(注:探索频道纪录片系列名称)。图1 虹桥枢纽鸟瞰图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始建于2006年,于2010年启用并成功服务当年的世博会。该交通枢纽位于上海闵行区北部,内有虹桥机场二号航站楼、虹桥铁路车站、长途客车总站、地铁2号线和机场,这足以满足1百万人在七种交通工具之间的切换,这项激进的工程背后也面临着诸多技术上的挑战。中国1/4的人口居住在上海周边的区域,和其他城市一样,火车站、公交车、地铁站和机场四散在城市周围,要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需要一些革命性的设计——将所有路线都纳入一栋建筑中,也就是综合交通枢纽。按照之前的交通布局,搭乘出租车从机场到火车站要耗时1小时,现在则只需步行5分钟,这个概念很好理解,但实施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图2 堆叠式建筑1 如何将立体交通系统融入一栋建筑中?工程师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将其中不同的运输方式规划进 一栋建筑内。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设计,该交通枢纽的主体建筑将

延伸6公里长,走完全程要花费1个小时,他们给出的方案是——多层堆叠式(图2)。将枢纽站的每个部分拆分开,再根据功能型 的不同进行叠加,从地下到地上一共6层,高43米(共72米高),这样就能将整个建筑缩短到2公里。看似简洁的主体建筑大有玄机,其中包含有20条火车线路和5条地铁线,要用去8万吨钢铁(北 京鸟巢体育馆用钢量的2倍)。堆叠式建筑的问题是要将很大的重 量压在较小的范围上,这对地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雪上加霜的是建筑下面是古代河床,地面潮软并充满了淤泥。解决方法是建造一个巨大的基座,工人们要将桩基打到80米深的地方。工程师发现 土壤中水分会对桩基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漂浮的建筑物会拉扯桩基,迫使它延伸并降低桩基的强度,加上列车停站时带来的水平力,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工程师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每个桩基的柱子中间加入钢圈(图3),钢圈中再加入钢条。在工程师们 艰苦的作业下,仅用17个月便完成了车站的主体结构。图3 桩基内部示意图2、如何将枢纽站无缝链接城市道路系统?主体结构的完工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地步,工程师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枢纽站无缝融入城市道路系统。拥挤的交通(尤其是早晚高峰期)早已成为上海市的常态,这也是交通系统工程师面临的最大挑战,传统的道路设计远不敷虹桥枢纽的使用。交通堵塞一般发生在十字路口,传统的应对方式就是信号灯,工程师决定避开这一选择,而是采用单行高架桥(图4)的设计,路面宽度达到50米,并环绕整个枢 纽站。道路系统由4条封闭的环形道路构成,1条来自北方,1条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是上海市政府规划建设的一个综合性枢纽,通过它的运转实现连接市内的道路、轨道,将航空、高铁站和公路客站等对外交通设施与市内交通紧密相连,改善内外客运衔接条件,并通过信息化建设,以实现运营资源使用最大化和协调一致,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在虹桥交通枢纽的建设中,将积极实施交通智能化战略,以信息化手段促进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逐步实现交通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运行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平台;数据库;网络架构;上海虹桥 [作者简介]丁姝,上海华腾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上 海,200241;张全罡,上海华腾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上海,200241 [中图分类号] U1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1-0034-0003 一、前言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是以航空、铁路等大型对外交通设施为主,配套设置轨道交通车站、地面公交站、社会停车场、出

租车营运站等市内交通设施,共同形成的一个大型市内外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将是世界最大的一个交通枢纽工程。其中轨道交通包括了6条轨道线路:2号、5号、10号、17号线、低速磁浮线和高速磁浮线,形成“五纵一横”布局。将成为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交通中转枢纽,目前工程覆盖范围13.6平方公里,满足每天50万旅客通行,2010年世博会召开前建成。 将建设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是枢纽区域内各交通方式信息系统的集成,具有信息交换与共享功能,为枢纽管理部门制定运行监督方案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利用数据集成的优势,以公共信息平台为基础,向各交通方式系统的运营商提供信息支持,向广大的旅客提供全方位、多方式的交通信息服务。 二、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将是航空、高铁、磁浮、轨道交通、道路公共巴士等网络化交通方式的汇集地。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各类交通体系按照自身的特点、业务服务流程及现代化调度与管理等需要,规划、设计和建设相应的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承担各自交通体系的运营与管理、调度指挥及安全,并发挥重要作用。 鉴于虹桥交通枢纽是多种交通方式集成的有机整体,各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简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以某一服务产业为主体,相关服务 产业相配套, 产业特色鲜明, 空间相对集中, 具有资源集合、 产业集群、服务集成功能,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上海首先提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不断进行充实发展。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用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产业集聚、空间集约、高效连 通的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约化、节约型发展,有利于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促进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状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 在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组织、完善的商务环境、标准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和面向全球市场的服务,都有助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 雏形初步形成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

虹桥开发区建设是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起,逐步形 成了环虹桥地区商务集聚区, 1000 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近千 家外企办事处入驻,其中咨询、审计、律师、企业策划、广告等行业发展尤其快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雏形初步显现。 加速形成发展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上海服务业加速发展,增加值占 GDP 比重由 1990 年的 31.9 %上升到 2002 年的 51 %; 就业人 数比重也由 1990 年的 29.6 %增加到 2002 年的 48.8 %。其 中,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更是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在黄浦、 卢湾、静安、浦东、长宁、徐汇等区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案例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案例 北京燃气集团大楼分布式能源 此外北京还有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等,该公司是国内第一家采用9F级燃气热电冷联供机组的大型热电厂,该机组是世界上供热量最大的单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上海地区分布式能源 1、浦东机场分布式能源系统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总体规划占地12km2,南北约长8km,东西平均约4km,整个地形属狭长型。需要供冷供热用户遍布整个机场。机场的供冷供热采取了吠集中、小分散”方案。冷、热源由机场区域性能源中心集中供应,对象包括候机楼、综合办公楼、配餐中心、商务设施区等主要建筑物,总面积达60万m2,以及后建的磁悬浮车站。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能源中心是地上独立建筑物,面积己考虑远期需求。能源中心总供热量为121t/h,总供冷量为85800kW (24400冷吨),采用了冷、热、电三联供技术。配置一套发电功率为4000kW、电压为10.5kV的油、气两用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一台11 t/h产生0.9MPa蒸汽余热锅炉,外配总量为110t/h油、气两辅助蒸汽锅炉、总量为64700kW (18400Rt)的电制冷设备、总量为21100kW(6000Rt)的双效蒸汽溴化锂制冷设备。 上海另外还有上海黄埔区中心医院等多个项目。 日本新宿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 日本新宿区域供热供冷中心于20世纪90年代初建成投产,其热电冷联产是一个大规模系统的典型实例。该系统通过管道向楼宇、商业设施、公寓等一定区域内的多个建筑群、客户端供应冷、热水,蒸汽等能源。这样的集中供能系统在欧美以及日本都已被广泛普及。把传统的办公室或楼宇单独供能(冷暖气,热水等)方式整合为一个区域集中供应的系统,可以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经济性,同时在节能环保方面也有很多优势体现。 该系统由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装置、汽轮机拖动的离心式冷冻机、背压汽轮机排队汽余热驱动的吸收式冷冻机等组成。采用离心式以及蒸汽吸收式冷水机组,实现了世界最大规模冷冻容量(59,000RT)的供给。特别是在项目建造期间,通过开发制造单机容量达到35,200kW(10,000RT)的蒸汽驱动凝汽式汽轮机和离心式冷水机组,采用压缩机三元叶轮设计,提高散流器的性能,改良热交换管道等手段,使得机组效率与传统机组相比大约有10%的提高。作为基本负荷制冷机采用这种"前置式"组合,能适应一年中冷、热负荷的变化而保持高效运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