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全面复习与巩固提高 一、解决问题 1、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1 桌上有18个苹果,小明吃了3个,妈妈又吃了2个,现在桌上还剩多少个苹果? 方法一:方法二: 分步计算:18-3=15(个)分步计算:3+2=5(个) 15-2=13(个)18-5=13(个) 综合算式:18-3-2=13(个)综合算式:18-(3+2)=13(个) 练习: 小明、小刚和小红每人都做了5朵红花,小聪做了7多红花,他们四个人一共做了多少朵红花? 爸爸妈妈和小明一共吃了15个李子,爸爸妈妈每个人吃了4个李子,那么小明吃了几个李子? 2、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比如:18-3-2= 18-(3+2) 练习: 加括号:27-11-7= 78-20-28= 去括号:33-(5+6)= 55-(5+10)=

3、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4、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35+56=91 73-31=42 91-28=63 42-18=24 综合算式:35+56-28=63 综合算式:73-31-18=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6=41 67-31=36 91-41=50 18+36=54 综合算式:91-(15+26)=50 综合算式:18+(67-31)=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42 8×9=72 78-42=36 92-72=20 综合算式:78-6×7=36 综合算式:92-8×9=20 练习: 33+15=48 61-11=50 48-11=37 50+18=68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21+20=41 3×7=21 83-41=42 73-21=52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歌: 收集信息不遗漏 计算方法弄清楚 分步综合自己选 方法多样才灵活 仔细计算别搞错 检查过后要答题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1.学会用“正、?、○”字整理数据. 2.会数“正”字,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常见题型: (1)根据图形将数量填入下表. (看清楚是用“正”字还是填数量) (2)一共有____ . (各个部分的数相加) (3)____最多,___最少. (从统计表中观察寻找) (4)从中选_____最合适. (选最多的,因为......) (5)你最喜欢____ ,这组有___ . (结合自己实际填写) (6) 比△多(或者少)_____ . (用多的数量减去少的数量) 第二、四单元:表内除法 1.平局分的含义: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除法就是来解决平局分问题的. 2.平均分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是多少本? 列式:24÷6=4(本) (2)把一些数量,按每份是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多少几份?(或一个数里有几个几) 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 列式:24÷4=6(人) 3.除法算是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除数,6是商读作:42除以7等于6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三八二十四”可以写成的算式: 3×8=24 8×3=24 24÷3=8 24÷8=3 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商×除数=被除数 7.解决问题 (读2遍题,了解题意,去掉多余信息,保留有用信息,列出算式,正确计算;带上单位,写上答,检查)8. 易错点:平均分的问题,看是谁除谁 第三单元:图形与运动 1.轴对称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 对称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 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 2.平移:沿着直的线路移动(上、下、左、右、斜着),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常见的平移现象:电梯、拉抽屉、自动扶梯、汽车行驶、平滑门、平滑窗、拨算珠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

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除法

分苹果(竖式除法) 知识点: 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一)) 知识点: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二)) 知识点: 1、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混合运算(一)) 知识点: 1、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买鲜花(混合运算(二)) 知识点: 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过河(混合运算(三)) 知识点: 1、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2、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 辨认方向 知识点: 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地图中的其他七个方向。 认识路线 知识点: 1、学会使用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2、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考点汇总

1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2、整理数据的方法。 3、“正”字的笔画,代表几。 4、学会填统计表,并进行计算。 5、画图(注意每隔代表几)。 1、平均分的定义。 2、平均分的方法(A按指定的份数分B按指定每份个数分) 3、把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也就是这个数里面有多少个几。 4、除法式子各部分名称。 5、用除法的情况(平均分、知道总数和每份个数、知道总数和份数)。 6、用乘法口诀来计算除法式子。 7、除法式子的读作和口诀的区别。 1、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定义(“轴”字怎么写)。 2、平移和旋转的定义(旋转怎么写)。 3、剪纸。 1、综合算式的定义 2、运算顺序(3种) 3、脱式。 4、由2个式子写出一个综合算式(注意小括号)。 1、有余数的除法式子(各部分名称)。 2、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3、在具体的题目里面各部分的意义。 4、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法式子。 5、解决问题 (A注意问题里面的“至少”两字。B商和余数的单位。) 6、找规律。(余数是几就是这组的第几个,没有余数就是这组的最后一个。) 1、读数和写数的方法。 2、数位表。 3、数数。 4、算盘的认识(A各部分名称.。B上珠和下珠各代表几。) 5、近似数。 6、加减法(方法:A竖式B相同的零)

1、表示物品重量的计数单位:克、千克。 2、感知克和千克大概有多重。 3、1千克=1000克1千克=2斤(学会换算比较大小) 4、认识各种称,并能读数。 5、学会估计重量。 6、给物品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 7、推理一:文字推理 8、推理二:数字表格推理 ①多多少(多几),少多少(少几) ②还剩多少?(还剩几) ③还有多少个?(还有几个) ④还要多少个?(还要几个) ⑤总共有12个,一个袋子装5个,另外一个袋子装几个? ①一共有几个?(一共有多少个?) ②总共有几个?(总共有几个?) ①有4堆苹果,每堆5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知道每份个数和分数,求总数,用乘法) ②谁的几倍是几?(5的4倍是几?) ①有12个苹果,每两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知道总数、每份个数,求份数) ②有12个苹果,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知道总数、份数,求每份个数) ③题目里面出现平均分肯定用除法。 ④谁是谁的几倍?(20是5的几倍?)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知识树: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树: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知识树: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树: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知识树: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简单的统计表 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二、收集和整理数据 记录数据的方法主要有:(1)符号法;(2)写“正”字法,一个“正”字代表5。例:下面是二 ( 3 )班同学最喜欢的小动物的情况。 2.回答问题 (1)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 ,最喜欢( ) 的人数最少。 ( 2)最喜欢大熊猫的比最喜欢小狗的多( )人。 答案:1、 5人 14人 10人 4人(注意表格里没有给单位要写上单位) 2、(1)熊猫小狗(2)10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1)例:将12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颗?(总数÷份数=每份数) (2)有15颗糖果,每5颗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总数÷每份数=份数)。

二、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计算。 2.除法算式的读法: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以(不能读成”除”),“=”读作等于,其他数读法不变。例:18÷2=9读作:。 3.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在上面的除法算式中,18是(),2是 (),所得的结果是()。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例1:算式36÷9=()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例2:根据“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可以写出的除法算式是: 和。 易错题:(判断)每句口诀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答案:×。比如“三三得九”这句口诀只能写出9÷3=3。 四、解决问题 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一、对称 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中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这些字你能写出来吗?) 二、平移和旋转 1.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形状和方向都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2.平移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大小、形状、方向完全相同。 3.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例:在( ) 里填上“旋转”、“平移”。 1.风车迎风转动。( ) 2.沿着旗杆升起的国旗。( ) 3.升降的电梯。( ) 4.在水平地面上沿着直线移动的箱子。( )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都比除数小。 余数最大比除数小1,除数最小比余数大1. 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 第二单元时、分、秒 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时=60分 1分=60秒 (1)钟面上的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2)时针用来表示几时,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也叫1时;分针用来表示几分,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也叫1分。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 (3)书写时刻文字式:如:8时电子式:8:00 文字式:如:8时零5分电子式:8:05(注意读时要把“零”读出来,写时也要把“0”写出来。) (4)认识钟面上的时间,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了几,就是几时多,至于多几分,再看分针。 (5)计算间隔时间的方法:间隔时间即两个时刻相差的时间,要用后一个时刻减去前一个时刻。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 (1)在地图或平面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东对西,南对北,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2)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边是南。 早晨的太阳在东方,中午的太阳在南方,傍晚的太阳在西方。 (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不论把它平放在什么地方,指南针的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在野外,可以通过观察树的年轮来辨别方向。树的年轮较疏的向着南方,较密的向着北方。在夜晚,可以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读写数时都要从高位起。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数的末尾的0都不读。写数时,哪一位上没有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1、统计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据统计的结果。 2、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3、根据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第二单元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的同样多, 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 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这样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3、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 示。 4、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 以,“=”读作等于。其它数读法不变,如21÷3=7,读作:21除以3等于7. 5、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 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6、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用乘法算 式求商。(3)用乘法口诀求商 7、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8、解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 数=每份数 9、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 的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知识点 1、沿一条直线把图形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 形 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本身方向 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平移方向不改变。 如拉抽屉。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旋转方向有改变。如风扇的转动。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1、求商的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 诀计算得出商 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 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最新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读数写数 10个一是十(10),10个十是一百(100),10个一百是一千(1000),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进率: 一、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算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我们学过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从右起,第1位是个位,第2位是十位,第3位是百位,第4位是千位,第5位是万位。 写数是从高位写起,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几在个位上写几。 数位上1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读数是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个位上是几,读作几。 读数时,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1个或连续2个0,只读1个零。 算盘上有:框、梁、档,上珠,下珠。其中,上珠里最上面一颗是顶珠,下珠里最下面一颗是底珠。以算盘为工具进行的计算叫珠算。 可以在算盘上任选一档记个记号,定为个位,向左数第2档是十位,第3档是百位,第4档是千位,第5档是万位。 算盘上记数时要拨珠靠梁,1个下珠表示1,1个上珠表示5 ,空档表示0。 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先确定它们分别是几位数,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较大数的估计:会区分: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会估计大约有多少。 长度换算: 相同的时间,跑地远的跑得快;相同的距离,跑的时间短的跑得快。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或分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或测量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000米就是1千米,也叫1公里。千米可用km 表示,1km=1000m。 直尺上最小1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有10毫米,毫米可以用mm表示,1cm=10mm。 1千米(km)1米(m)1分米(dm)1厘米(cm)1毫米(mm)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 长度的比较:单位统一,直接比较,单位不统一,要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验算:加法用减法验算,减法用加法验算。 拨算珠列算式时,箭头往下用加法,箭头往上用减法。 一个加数=和-另—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估算:就是要将数字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或者整百数。(最接近的数怎么找?用“四舍五入”,要看作整十数时,就看个位数字,是1、2、3、4就舍去,是5、6、7、8、9就向十位进1。要看作整百数时,就看十位数字,是1、2、3、4就舍去,是5、6、7、8、9就向百位进1,但要注意两个加数都是x50左右的数时,要考虑凑百。)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1.表内除法 (1)平均分:每份分的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2)平均分的两种方法:①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②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为一份分 (3)除法的应用: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②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4)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乘()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5)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6)用除法解决购物中的数学问题单价×数量=总价总价÷一单价=数量总购÷数量=单价 2.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求在先算的下面画横线)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③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列综合算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先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综合算式时,如果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则应把加、减法加上小括号。 3.有余数的除法 (1)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2)求最大的余数是几就用除数减1,最小的余数是1。 (3)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①解决乘船(车)、住房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加1” ②解决购物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去掉余数。 ③解决规律排序问题时,找出排列规律是关键(用圈一圈的方法),用除法算出结果后余数是几对应是第几个,余数为0则是每组的最后一个。 4.万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3)万以内数的组成: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中间或结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6)用算盘记数:在算盘上选择靠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向左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时,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6)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的比较。 5.图形的运动(一)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二年级知识点整理(含二年级数学上下册全部)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10(因数)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 14.1—6的乘法口诀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5.7——9的乘法口诀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扩展资料 1.角的动态定义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2.角的种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版

2018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 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2)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 )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 列式:24÷6=4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 能分给多少人? 列式:24÷4=6 3、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例如: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除数),6是(商);这个算式读作(42除以7等于6 )。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变式:被除数÷商=除数(如何求被除数, 想:除数×商=被除数。) 5.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1、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2.从统计表中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记录数据的方法 1.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每个“正”字代表五个数据。 2.收集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可以采用画“正”字,画“√”,画“○”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易错点1 没有正确掌握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 【例题1】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哪种水果的统计情况。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正确掌握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而不是一个“正”字代表一个数据。 规避策略: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时,“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而不是一个“正”字代表一个数据。 易错点2统计数据时重复统计 【例题2】判断:针对“同学们最喜欢的季节”,小芳对全班45名同学进行了调查,要求每人只能选一个季节。调查的结果如下表: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小芳一共调查了45人,但8+7+23+8=46(人),说明调查时重复计数,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 规避策略:统计数据时,一定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单元知识归纳 1、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1个1 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3.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 2、除法 1.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计算。 2.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叫商。 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借助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树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树: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研课标、说教材大赛。我今天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青岛版数学实验教材凭借内容丰富多彩、情境有趣生动、形式活泼多样等诸多特点,在实践中显现出它的价值和生命力。我的研说流程,包括三部分: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本册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和内容结构的立体整合;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一、说课标: 首先,说一下第一点:说课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义务教育学段的划分,九年义务教育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二年级属于第一学段,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不同的维度对本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 1、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数以及时分秒的计算方法。 2、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并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4、会用合适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学会分段统计。 在数学思考这一维度 1、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认识万以内数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在探索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中,形成估算意识。 4、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中,发展空间观念。 5、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统计意识。 在解决问题这一维度 1、主要是让学生会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会用分段统计的知识解决问题。 3、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策略的多样性。 在情感与态度这一维度 1、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练习。 2、在数学活动中克服困难、体验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能在他人的指导下,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面我从数学的四个领域研说新课标对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22985

.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 一、计算 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乘加、乘减,如3×2+2先算3×2再加2,17-2×3先算2×3,再用17减6; 除加、除减,如2+6÷3先算6÷3,再加2,18÷2-3先算18÷2,再用9减3。 2、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小于除数 3、在□里填数,合适的数有多个,最大的数只有一个。 7×□<30,合适的数0、1、2、3、4 , 最大的数4。 二、分拆(分拆两位数) 17×6 23×7 5×6+2×6 10×3-7×3 =10×6+7×6 =10×7+10×7+3×7 =(5+2)×6 =(10-7)×3 =60+42 =70+70+21 =7×6 =3×3 =102 =161 =42 =9 三、相差多少(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 68+16=84 用84-6 8=16 竖式: 8 4 第二单元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一、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1、千位上写1,百位、十位、个位上写0,表示1000。千位上的1表示1个千。 2、623由6个百、2个十和3个一组成。 3、梁的上方的算珠叫做上珠,梁的下方的算珠叫做下珠。1个下珠表示1,5个下珠表示5。1个上珠表示5。定位点表示个位所在的位置。 2 14

4、 写作:1020 读作:一千零二十(末尾的零不读,中间的零只读一 个) 5、880=800+80+0 700+20+8=728 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一千。 7、37个十成的数是370,280是由28个十组成的。 二、数射线(千) (1)写出字母所表示的数: a =( )b=( )c=( ) d =( ) e=( ) (2) 与a 相邻的整十数是( )和( ); 与d 相邻的整百数是( )和( ) 三、位值图上的游戏 写作:521,读作:五百二十一 1、加放一片小圆片 加放在个位,写作:522 读作:五百二十二 加放在十位,写作:531 读作:五百三十一 加放在百位,写作:621 读作:六百二十一 2、移动一片小圆片 a 、移动个位 放在十位:530 放在百位:620 1 0 2 0 百位 十位 个位 ····· ·· · 百位 十位 个位 ····· ·· ·· 百位 十位 个位 ····· ··· · 百位 十位 个位 ······ ·· · 百位 十位 个位 ····· ··· 百位 十位 个位 ······ ··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讲解整理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2、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 3、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5、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2地重复出现。(书第7页第12题) 6、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 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 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余数的单位一定和被除数的相同。 ③个别情况下会出现商要加一,如书P7第10题。

第二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最细的针 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时(9:00) 3、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4、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时针走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 5、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是60秒。 1时=60分1分=60秒 6、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 8时8时零5分8时55分

8:00 8:05 8:55 7、时间有关的比大小时 注意:①尽量把单位名称转化成同一个之后再进行比较。 ②时间越段,速度越快;时间越长,速度越慢。 8、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如:上午8时到校,中午12时放学,学生在校多长时间? 12-8=4(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 册单元知识树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1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1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厘米。米=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100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4识。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5(限整厘米)。 知识树: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目标: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1.使学生会计算100加减两步式题。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2的思路。 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3100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树: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2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知识树: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2

以62怎样得来的。熟记~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内的两个数相乘。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3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树: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2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3.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4.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知识树: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