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18章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18章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18章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18章

习 题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

1、求0.010kgNaOH 、0.100kg (2

1Ca 2+)、0.10kg (2

1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1)m (NaOH) = 0.010kg M (NaOH) = 40g ·mol -1

n (NaOH) =

40

10

= 0.25 (mol) (2)m (2

1Ca 2+) = 0.100kg M (2

1Ca 2+) = 40g ·mol -1 n (2

1Ca 2+) =

20

100

= 5.0(mol) (3)m (2

1Na 2CO 3) = 0.10kg M (2

1Na 2CO 3) = 53g ·mol -1 n (Na 2CO 3) =

53

100

= 1.89 (mol) 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1.026 4位 (2)0.0208 3位 (3)0.003 1位

(4)23.40 4位 (5)3000 无数位 (6)1.0×10-3 2位 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21.10 - 0.263 + 2.3 = 23.1 (2)3.20×23.45×8.912 = 667

(3)3

10

26.117.2322.3??= 5.93×10-3

(4)=???-15.2325.21032.44.52 4.6×10-2 4、(1) 以H 2SO 4为基本单元,M(H 2SO 4)=98g/mol ; (2) 以HSO 4-为基本单元,M(HSO 4-)=97g/mol ; (3) 以3H 2SO 4为基本单元,M(3H 2SO 4)=294g/mol 。

5、答:甲的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第二章 溶液与胶体

1、在25o C 时,质量分数为0.0947的稀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06g ·L -1,在该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为0.997 g ·L -1。计算H 2SO 4的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解:设取稀硫酸溶液1L ,则

n(H 2SO 4) =

98

0947

.0100006.1?? = 1.02 (mol)

n(H 2O ) =

18

)

0947.01(100006.1-?? = 53.31(mol)

c (H 2SO 4) =

V

n )

SO H (42 = 1.02 (mol ·l -1) x(H 2SO 4) =

)O H ()SO H ()SO H (24242n n n + =31

.5302.102

.1+= 0.0188

b(H 2SO 4) =

)O H ()SO H (242m n =)

0947.01(06.1100002

.1-??= 0.106(mol ·kg -1)

2、醚的正常沸点为34.5℃,在40℃时往100g 乙醚中至少加入多少摩尔不挥发溶质才能防止乙醚沸腾? 解: B b b ?=Δb K T n = 0.22mol

3、苯的凝固点为5.50℃, K f = 5.12 K·kg·mol -1。现测得1.00g 单质砷溶于86.0g 苯所得溶液的凝固点为5.30℃,通过计算推算砷在苯中的分子式。

解:g/mol 7.29710

86)3.55.5(1

12.53

f A B f B =??-?=??

=-T m m K M 4、有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时结冰,已知其中一种溶液为1.5g 尿素[CO(NH 2)2]溶于200g 水中,另一种溶液为4.28g 某未知物溶于100g 水中,求该未知物的摩尔质量(尿素的摩尔质量为60g·mol -1)。 解:由B f f b K T ?=?可得两种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相等。

M=342.4 g ·mol -1

5、测得泪水的凝固点为 - 0.52℃,求泪水的渗透浓度及在310 K 时的渗透压力。 解:B f f b k T ?=? 0.52 = 1.86×B b

稀水溶液中B B b c ≈ m ol 28.0B =c

6、排出下列稀溶液在310 K 时,渗透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

(1) c (C 6H 12O 6) = 0.20mol·L -1 (2) c (NaCl) = 0.20mol·L -1 (3) c (Na 2CO 3) = 0.20mol·L -1

解:(1) Cos = c (C 6H 12O 6) = 0.20mol·L -1

(2) Cos = ic (NaCl) = 2×0.20 = 0.40mol·L -1 (3) Cos = ic (Na 2CO 3) = 3×0.20 = 0.6mol·L -1 渗透压大小:(3)>(2)>(1)

7、生理盐水、50g·L -1的葡萄糖(C 6H 12O 6)溶液、12.5g·L -1的碳酸氢钠(NaHCO 3)溶液和18.7g·L -1的乳酸钠(NaC 3H 5O 3)溶液均为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现取其体积,按下列配方配成三种混合液:

(1)

21(50g·L -1C 6H 12O 6) +21

(生理盐水) (2) 31(18.7g·L -1NaC 3H 5O 3) +32(生理盐水)

(3) 31(12.5g·L -1NaHCO 3) +32(生理盐水)

试通过计算回答上述三种混合液是等渗、低渗还是高渗溶液? 解:

16126L mol 278.0180

50

)O H Cos(C -?==

(1) 1-6126L 293mmol 2V c(NaCl)

2V )O H C ( Cos ?=?+?=c

(2) 1-353L mmol 7.1633V

2V c(NaCl)2V )O H NaC (2 Cos ?=??+??=c

(3) 1-L mmol 5.3043V

2V c(NaCl)2V NaHCO3)(2 Cos ?=??+??=c

上述三种混合溶液的渗透浓度均在等渗溶液浓度范围之内,故都是等渗溶液。 8、将1.01g 胰岛素溶于适量水中配制成100ml 溶液,测得298K 时该溶液的渗透压力为4.34kPa ,试问该胰岛素的摩尔质量为多少? 解:RT V

M m RT c B B

B =

=∏ 9、什么是分散系?根据分散相粒子的大小,液体分散系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由一种或几种物质以较小的颗粒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这种系统称为分散系统,简称分散系(dispersed system)。

液体分散系按其分散相直径的大小不同可分为真溶液、胶体分散系和粗分散系三类。(1-100nm)

10、0.05 mol·L -1的KBr 溶液50ml 和0.01 mol·L -1的AgNO 3溶液30ml 混合以制备AgBr 溶胶,试写出此溶胶的胶团结构式,并比较下述电解质溶液AlCl 3、MgSO 4、K 3[Fe(CN)6]对此溶胶的聚沉能力。

解:m ol 105.2050.005.03KBr -?=?=n

KBr 过量,故溶胶是负溶胶。

胶团结构:[(AgBr)m ·nBr -·(n-x)K +]x-·xK + 聚沉能力:AlCl 3>MgSO 4>K 3[Fe(CN)6] 11、什么是凝胶?产生凝胶的条件有哪些?

答:大分子溶液(明胶、琼脂等)或某些溶胶(H 2SiO 3溶胶、Al(OH)3溶胶)在适当条件下形成外观均匀并具有一定形状的弹性半固体。这种半固体称为凝胶。 产生凝胶的条件: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②温度低到一定程度;③加入少量的电解质。

12、溶胶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有哪些?用什么方法可破坏其稳定性。

答:溶胶相对稳定的原因有如下方面:(1)动力学稳定性 (2)胶粒表面水化层的保护作用(3)胶粒的带电。

引起溶胶聚沉的因素很多,例如加入电解质、溶胶的相互作用、加热、溶胶的浓度等。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

课后习题 1. 2.

3. (1)

1

610100.710.0109.4][H ---+??=??=?=L mol c K a ;

07.5100.7lg ]H lg[6=?-=-=-+pH

(2)

1

310

14a -

10429.110.0109.410][OH ----??=??=?=

?=L mol c K K c K w b ;

15.1110429.1lg 14]OH lg[143=?+=+=--pH

(3)

1

65

14

a 10333.3020.010

8.110][H ----+

??=??=?=

?=L mol c K K c K b w ;

48.510333.3lg ]H lg[6=?-=-=-+pH 。

(4)

1

02.01000

500

1717

.0-L mol V M m c ?=?=?=

1

45-100.602.0108.1][OH ---??=??=?=L mol c K b ;

78.01100.6lg 14]OH lg[144=?+=+=--pH

4.

]

M []MOH []OH [+

-=b

K ;且:]M []OH [+

-=; 所以:c K b =-

]OH [; 1

5

226.11142185.010

79.1)10(]OH [--+--?=?==L mol K c b 。 5.

]HB []B []H [-

+

?=a K ;1

.002.01.01.0)

02.005.0(1.0]

B []HB [][H ?-??=?=-+a a K K ;25.5=pH ;

1625.510623.510]H [---+??==L mol ;代入上式:610749.3-?=a K

6.

HB=H ++B - ]

HB []

B []H [-+?=a K ;

1551050

100501.050100)

50100(1.0101]

B []HB [][H ----+?=+?+-???=?=L mol K a ;

HB = H + + B - c(1-α) cα c(α+1)

α

αα-+=?=-+1)1([HB]][B ][H c K a ;

代入数据:α

αα-+??=

-1)

(31

1.010

25

; ααα-+=?-1)1(1034; 4103)1(-?≈+αα;

以为:1<<α所以:4

103-?≈α。 7.

混合后形成NaHCO 3 :NaHCO 3发生水解和电离:21]H [a a K K ?=

+ ;

31.8)25.1037.6(2

1

)(2121=+=+=a a pK pK pH

8.

-

+

+?+HS O H O H S H 322;8211010.5]

S H []HS []H [--+?=?=a K ;所以代入数据:

81010.50.1]

HS [0.3--?=?;8101.70]HS [--?=

-

+

-

+?+232S

O H O H HS ;1522

1020.1]

HS []S []H [--

-+?=?=a K ;所以代入数据:15-8

21020.110

1.70]S [0.3--?=??;1

2321008.6]S [---??=L mol 。 9.

2x x

][S ][Ag 106.692250S Ag 2-+-?=?=Ksp ;

代入:x x ?=?-250

)2(10

69.6 503104

69

.6-?=

x 11710567.2--??=L mol x ; 银离子浓度为:1-17

105.1342x -L mol ??=。

x x

][S ][Pb 109.042229PbS -+-?=?=Ksp ;

2921004.9-?=x 115105.9--??=L mol x 。

10.

因为PbI 2 溶解度为

-

?-molL 31035.1;22][I ][Pb

-+

?=Ksp ;所以:

923-3108415.9)210(1.35101.35--?=????=Ksp 。

11.

+

Ag :1

410259.9108

1000100--??=?L mol 114AgI 10191.9]Ag []I [--+

-??==L mol Ksp ; +

2Pb :1410831.4207

1000100

--??=?L mol 132PbI 1019.4]

Pb [][I 2--+

-??==

L mol Ksp ;

AgI 先析出。

12.

217]OH [01.01087.4--?=?=Ksp ;

81510979.61087.4]OH [---?=?=;

3339][OH ][Fe 1064.2-+-?=?=Ksp ;

第四章 缓冲溶液

1、什么是缓冲溶液和缓冲容量?决定缓冲溶液的pH 和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像HAc-NaAc 混合溶液这样能抵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稀释,而保持其pH 值基本不变的溶液叫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pH 值主要取决于共轭酸的Ka ,其次取决于缓冲比。另外,温度对缓冲溶液的pH 也有影响。

缓冲容量是指使单位体积缓冲溶液的pH 改变1个单位时,所需加入一元强酸或一元强碱的物质的量。缓冲容量的影响因素:总浓度、缓冲比。 2、求下列各缓冲溶液pH :

(1) 0.20 mol·L -1HAc 50mL 和0.10 mol·L -1NaAc 100mL 的混合溶液。 (2) 0.50 mol·L -1NH 3·H 2O 100mL 和0.10 mol·L -1HCl 200mL 的混合溶液,NH 3的p K b =4.75。

(3) 0.10 mol·L -1NaHCO 3和0.010 mol·L -1 Na 2CO 3各50mL 的混合溶液,H 2CO 3 的p 2a K =10.25。

(4) 0.10 mol·L -1HAc 50mL 和0.10 mol·L -1NaOH 25mL 的混合溶液。 解:(1) 75.405

.020.01

.010.0lg

75.4lg

pKa pH HAc

Ac =??+=+=-n n

(2) 43.92

.010.02

.010.01.050.0lg

25.9lg

pKa pH 4

23NH O H NH =??-?+=+=+

?n n

(3) 25.905

.010.005

.0010.0lg

25.10lg

pKa pH 3

23

HCO CO =??+=+=-

-

n n

(4) 75.4025

.010.005.010.0025

.010.0lg

75.4lg

pKa pH HAc

Ac =?-??+=+=-n n

3、用0.10 mol·L -1HAc 溶液和0.20 mol·L -1NaAc 溶液等体积混合,配成0.50L 缓冲溶液。当加入0.005 mol NaOH 后,此缓冲溶液pH 变化如何?缓冲容量为多少?

解: 05.52

/10.02

/20.0lg

75.4lg

pKa pH HAc

Ac 1=+=+=-c c

19.5005

.025.010.0005

.025.020.0lg

75.4lg

pKa pH HAc

Ac 2=-?+?+=+=-n n

4、已知巴比妥酸p K a =7.40,试计算总浓度为0.10 mol·L -1 的巴比妥缓冲溶液的最大缓冲容量和pH 为8.00时的缓冲容量。 解:(1)111

pH L 0576mol

.0576.0---??==总C β

(2) 根据]

HB []B [lg pKa pH -+=

5、取0.10 mol·L -1某一元弱酸50mL 和0.10 mol·L -1KOH 溶液20mL 相混合,将混合液稀释至100mL ,测得此溶液的pH 为5.25,求该一元弱酸的解离常数。 解: HB

B lg

pKa pH n n -+=

pKa = 5.43 Ka = 3.72×10-6

6、将0.30 mol·L -1的HAc 溶液和0.10 mol·L -1的NaOH 溶液10mL 混合,配制成缓冲溶液,计算近似pH 和校正后的pH 。 解:(1) 54.4010

.010.0010.003.0010

.010.0lg

75.4n n lg

pKa pH HAc

Ac =?-??+=+=-

(2) HAc-Ac -缓冲对,z = 0,

7、今用0.067 mol·L -1 Na 2HPO 4溶液和同浓度的KH 2PO 4溶液配制pH 近似值为6.80的缓冲溶液100mL ,问应取上述溶液各多少mL ?

解:-

-

+=4

2

24

PO H HPO lg

pKa pH V V

8、欲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500mL ,现有6mol·L -1的HAc34.0mL ,问需加入NaAc·3H 2O (M =136.1 g·mol -1)多少克?如何配制?

解:(1) 5.000.034

61136lg 4.75lg

pKa pH HAc

Ac =?+=+=-.m

n n

m = 49.38g

(2)加入水的体积

9、临床检验得知甲、乙、丙三人血浆中HCO 3-和溶解的CO 2浓度分别为:

甲 [HCO 3-]=24.0m mol·L -1 [CO 2] 溶解=1.2m mol·L -1 乙 [HCO 3-]=21.6m mol·L -1 [CO 2] 溶解=1.35m mol·L -1 丙 [HCO 3-]=56.0m mol·L -1 [CO 2] 溶解=1.40m mol·L -1

37℃时的p K a 为6.1,求血浆中pH 各为多少?并判断谁为酸中毒?谁为碱中

毒?解:(1) 40.72

.10.24lg 1.6]CO [H ][HCO lg pKa pH 323=+=+=-

(2) 30.735.16

.21lg 1.6]CO [H ][HCO lg pKa pH 323=+=+=-

酸中毒

(3)70.74

.10

.56lg 1.6]CO [H ][HCO lg pKa pH 323=+=+=- 碱中毒

10、已知Tris·HCl 在37℃时的p K a =7.85,欲配制pH=7.40的缓冲溶液,问在含有Tris 和Tris·HCl 浓度各为0.050mol·L -1的体积各为100mL 的溶液中,需加入0.050 mol·L -1HCl 多少mL ?在此溶液中需加入固体NaCl 多少克,才能配成与300 mmol·L -1的渗透浓度等渗的缓冲溶液(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解:(1)

HCl

Tris Tris lg

pKa pH ?+=n n

V = 47.6mL

(2)g m 66.15.582

2

0476.0100.0100.00476

.0050.0100.0050.0300.0NaCl =??++?+?-

=

第六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课后习题

1. 略

2.

① 2252O 4NO O N 2+?→?

dt

dc dt

dc dt

dc v 22

5

2O NO O N =

=

=

其中:1:4:2::2252O NO O N =c c c ;1:4:2::222O NO 5

O N =v v v

② O 2H 2Br O 4HBr 222+?→?

+ dt

dc dt dc dt dc dt dc v O

H Br O HBr 222====

; 其中:2:2:1:4:::O H Br O HBr 222=c c c c ;2:2:1:4:::O H Br O HBr 222=c c v v 。 3. 略 4. 略 5. 略 6. 略 7.

因为:从表中得知:当NO 2浓度不变时:2O 1O 332c c = ;1O 1O 222v v =,所以3

O '

'c k v ?=此反应对O 3是一级反应;

当O 3浓度不变时:2NO 1NO 222c c = ;1O 1O 222v v =,所以2NO '

c k v ?=此反应对NO 2也是

一级反应。

此反应速率表示为:32O NO c c k v ??=;此反应为二级反应。 代入数据得:1175

5O NO 104.410

0.1100.5022

.032----???=???=?=

s L mol c c v k ; 速率方程式:32O NO c c k v ??=。 9.73.2)2

1(5.3=?x

;5.373.2lg

)2

1lg(=x

;35845.0=x ;代入:213

.62

1t x =

;h t 575.175

.035845.03

.621=?=

8.

因为是一级反应:根据一级反应公式:0lg 303

.2lg c kt

c +-

= 其中:10=c ;1.0%901=-=c ;

代入公式:1lg 303

.246.01.0lg +-=t

; t 46.0303.2=; h t 01.5= 10.

根据Arrhenius 公式推倒式:)(ln

2

11

212T T T T R E k k a ?-?=; 把:5

210

0.7-?=k ;5

1100.2-?=k ;K T 6702=; K T 6501=代入:

)650670650670(314.810

0.2100.7ln 5

5?--=??--a E ;1

158.22610268.2--?=??=mol KJ mol J E a 11.

根据Arrhenius 公式:RT

E

a Ae

k -=;所以:

RT

E RT

E a a Ae Ae

k k 1

2

12--

=;RT E RT

E a a Ae Ae k k 131

3--

=。 把:1

31103.75-??=mol J k ;1

3

2105.56-??=mol J k ;1

31101.25-??=mol

J k 代入

上式:

倍3300314.875300300

314.856500

1210877.1?==?-?-

Ae Ae k k ;倍8

300

314.875300

300

314.8251001210507.5?==?-?-

Ae Ae k k 。 第八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课后习题

1. 略

2. 略

3. 略

4.

(1) n =2, l =1 2p (2) n =3, l =2 3d (3) n =5, l =3 5f (4) n =2, l =1, m =-1 2p y (5) n =4, l =0, m =0 4s 8.

9.

10.

Ag+ 1s22s22p63s23p64s23d104p65s04d10

Zn2+1s22s22p63s23p64s03d10

Fe3+ 1s22s22p63s23p64s23d3

Cu+ 1s22s22p63s23p64s03d10

11. 略

12.

(1)ⅣA族

(2) 4s23d6Fe (26) 1s22s22p63s23p64s23d6

(3) 4s13d10K (19) 1s22s22p63s23p64s13d10

13. (1) 1s22s22p63s1;(2) 1s22s22p63s23p64s13d5;(3) 1s22s22p63s23p64s13d10;(4) 1s22s22p63s23p5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

基础化学(第3版) 思考题和练习题解析 第一章 绪 论 1. 为什么说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密切,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好化学? 答:(略) 2. “1 mol 硫酸的质量是98.0g ”,对吗? 答:错误!未指明基本单元,正确说法是1 mol H 2SO 4的质量是98.0g 或1 mol [(1/2) (H 2SO 4)]的质量是49.0g 。 3. 0.4 mol H 2SO 4溶解于水,配成500 m L 溶液,其浓度表示正确的是 A. c (H 2SO 4) = 0.8 mol ·L -1 B. c [2 1(H 2SO 4)] = 0.8 mol ·L -1 C. c [ 2 1 (H 2SO 4) ]= 0.4 mol ·L -1 D. 硫酸的浓度为0.8 mol ·L -1 答;正确的是A 。根据定义,1L 溶液中含有0.8 mol H 2SO 4,c (H 2SO 4) = 0.8 mol ·L -1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O ”可以说成“1 mol 原子O ” B. 1摩尔碳C 原子等于12g C. 1 L 溶液中含有H 2SO 4 98 g ,该溶液的摩尔浓度是1 mol ·L -1 D. 基本单元不仅可以是构成物质的任何自然存在的粒子或粒子的组合,也可以是想象的或根据需要假设的种种粒子或其分割与组合 答:正确的是D 。 A 应说成“1 mol 氧原子”; B 应为“1摩尔碳 C 原子的质量等于12g ”; C 不应该使用“摩尔浓度”,此术语已被废除。 5. 求0.100kg (2 1Ca 2+ )的物质的量。 解:M (2 1Ca 2+) =(40.08 / 2)= 20.04 (g · mol -1 ), n ( 21Ca 2+) = [ m / M (2 1Ca 2+) ] = (0.100×103 )/20.04 = 4.99 (mol) 6. 每100m L 血浆含K + 为20mg ,计算K + 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用mmol ·L -1 表示。 解:M (K + )= 39.10 g · mol -1 , n (K +)= [ m / M (K +) ] = 20 / 39.10 = 0.51 (mmol)

有机化学期末考试题(含三套试卷和答案)

一.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每题1分,共10分) 1. C H C(CH3)3 (H3C)2HC H 2. 3-乙基-6-溴-2-己烯-1-醇 3. O CH3 4. CHO 5. 邻羟基苯甲醛 6. 苯乙酰胺 7. OH 8. 对氨基苯磺酸 9. COOH 10. 甲基叔丁基醚 二. 试填入主要原料,试剂或产物(必要时,指出立体结构),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每空2分,共48分) 1. CH CH2Cl CHBr KCN/EtOH 2.

3. 4. +CO2CH3 5. 4 6. O O O O O 7. CH2Cl Cl 8. 3 +H2O OH - SN1历程 + 9. C2H5ONa O CH3 O + CH2=CH C CH3 O 10. +C12高温高压 、 CH = C H2HBr Mg CH3COC1

Br Br Zn EtOH 11. C O CH 3 + Cl 2 H + 12. Fe,HCl H 2SO 4 3CH 3 (CH CO) O Br 2 NaOH 24 NaNO H PO (2) 三. 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 与NaOH 水溶液的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 (A). CH 3CH 2COCH 2Br (B). CH 3CH 2CHCH 2Br (C). (CH 3)3CH 2Br (D). CH 3(CH 2)2CH 2Br 3 2. 对CH 3Br 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OO - (B). CH 3CH 2O - (C). C 6H 5O - (D). OH - 3.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CH (B) H 2O (C) CH 3CH 2OH (D) p-O 2NC 6H 4OH (E) C 6H 5OH (F) p-CH 3 C 6H 4OH 4. 下列化合物具有旋光活性得是:( ) A, CH 3 CH 3B, C, (2R, 3S, 4S)-2,4-二氯-3-戊醇 5. 下列化合物不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A 、 C 6H 5COCH 3 B 、 C 2H 5OH C 、 CH 3CH 2COCH 2CH 3 D 、CH 3COCH 2CH 3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1当地大气压为 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 350mmHg 则真空度为395 mmH?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 强为1360 mmHg 则其绝对压强为 2105mmHg _____ 。 2、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 _0 _______,临近管壁处存在层流底层,若 Re 值越大,则该层厚度 越薄 3、 离心泵开始工作之前要先灌满输送液体,目的是为了防止 气缚 现象发生;而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也不能 够太高,目的是避免 汽蚀 现象发生。 4 、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则其抗气蚀性能 越强 。 5、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 K 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 6、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 傅立叶定律。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 (大、小)一侧的:?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 接近于:.值 大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 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 (大、小)。 7、 Z= (V/K v a. Q ) .(y 1 -丫2 )/ △ Y m 式中:△ Y m 称 气相传质平均推动力 ,单位是kmol 吸 收质/kmol 惰气;(Y i — Y 2) / △ Y m 称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8、 吸收总推动力用气相浓度差表示时,应等于 气相主体摩尔浓度 和同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浓度之 差。 9、 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非循环型两大类。 10、 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溶液蒸汽压下降、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管路阻力。 11、工业上精馏装置,由精馏^_塔、冷凝器、再沸器等构成。 12、分配系数k A 是指y A /X A ,其值愈大,萃取效果 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1、气体在直径不变的圆形管道内作等温定态流动,则各截面上的( 6、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 13、萃取过程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 溶解度的差异 而达到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操作。 14、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 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15、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分压 ;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 越好。 A. 速度不等 B.体积流量相等 C. 速度逐渐减小 D.质量流速相等 2、装在某设备进口处的真空表读数为 -50kPa ,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为 100kPa , 此设备进出口之间的绝对压强差为 A. 50 B . 150 C . 75 D .无法确定 3、离心泵的阀门开大时,则( B )。A ?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减小 .泵出口的压力减小 C .泵入口处真空度减小 .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 4、下列(A )不能实现对往复泵流量的调节。 A .调节泵出口阀的开度 ?旁路调节装置 C .改变活塞冲程 ?改变活塞往复频率 5、已知当温度为 T 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 )耐火砖的黑度。 A.大于 .等于 C .不能确定 D .小于 ,使空气温度由20 C 升至80 C,

普通化学试卷及答案讲解学习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A)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反应2MnO4-(aq) + 10Cl-(aq) + 16H+(aq) = 2Mn2+(aq) + 5Cl2 +8H2O(l)的标准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2NO+Cl2→2NOCl为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总反应是_____________级反应。 3. 有下列原电池: (-)Pt|Fe2+(1mol/dm3),Fe3+(0.01mol/dm3)||Fe2+(1mol/dm3),Fe3+(1mol/dm3)|Pt(+), 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4. 对下列几种水溶液,按其凝固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0.1mol.Kg-1C6H12O6 B. 1mol.Kg-1C6H12O6 C. 0.1mol.Kg-1NaCl D. 1mol.Kg-1NaCl E. 0.1mol.Kg-1CaCl2 F. 0.1mol.Kg-1HAc 5.熵减小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动进行,此反应的?r H m_______(>或<或=0)。 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H2S、HC2O4-、CN -、HCN、H2O、CH4、H2PO4- 、 Ac-、NH4+、OH -、HCO3- 等物质中,仅属于碱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仅属于酸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0cm30.1mol.dm-3氨水与40cm30.1mol.dm-3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 40cm30.1mol.dm-3氨水与20cm30.1mol.dm-3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 已知K a(NH4+)=5.65×10-10 8. 设AgCl在水中,在0.01 mol·dm-3的CaCl2中,在0.01 mol·dm-3的NaCl中以及在 0.05 mol.dm-3的AgNO3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0,S1,S2和S3,这些量之间的大小排列顺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已知反应:C(石墨) + O2(g) = CO2(g)的Δr H m? (298.15K)= -394 kJ· mol-1和反应 C(金刚石) + O2(g) = CO2(g)的Δr H m?(298.15K) = -396 kJ·mol-1,则金刚石的Δf H m?(298.15K) = _____ kJ· mol-1。 10.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满足量子数n=4,l=0的电子有2个,n=3,l=2的电子有6个,其元素名称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周期、几族、几区)。

大学基础化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 习题解答 1.(1)错误。原因:氨水为一元弱碱,其[OH -]=c k b θ (2)错误。原因:n HCl =n HAc 故所需NaOH 的摩尔数应相同,体积相同。 2.I=1/2∑CiZi 2 =1/2[0.050×(+3)2+3×0.050×(-1)2+2×0.020×(+1)2+0.020×(-2)2] =0.36 (mol ·L -1) 51 .3 101.3%31100.1][ % 31 1 , 500 / , 20 3.432 =?=??===-=???--+pH c H c k k c K c K a a a w a a ααα αθ θ θ按近似式计算 4. 应加入碱。原因:H 2S HS -+H + HS -S 2- + H + 要使[S 2-]增加,应减 小[H +],使平衡右移,故应加碱。 5.稀氨水中加入少量晶体NH 4Ac ,会产生同离子效应,氨水解离度减小,颜色变浅(或消退)。 101.13.0)1097.2()1012.1(] [][][] [] [][ 10 97.23.01.01091.8][][][ ] [] [][ 6. 9 812222228 82121 2---+ -- -- +-+---+- -+- +?=???=?=∴?= +??=??=?=∴?=+?H HS K S HS S H K S H HS H S H K HS S H HS H K HS H S H a a a a θ θ θ θ 7.NH 4+-NH 3, Ac —-HAc, H 2O-H 3O +, H 2O-OH -, HSO 4—-SO 42-, HNO 3-NO 3-, H 2SO 4-HSO 4-, CO 32—-HCO 3-, HCO 3—-H 2CO 3 8. 质子酸:HCl 质子碱:NH 3, SO 42-, NO 3-, Ac -, OH - 两性物质:[Al(H 2O)4]3+, HSO 4-, HS -, HCO 3-, H 2PO 4-, H 2O 9. 否。原因:pH=-lg[H +] 10. pH=5.0 [H +]=1.0×10-5 =C HCl pH=11.0 [OH -]=1.0×10-3 =C NaOH 两者混合后, [OH -]≈1.0×10-3 故 pH ≈11.0 11.pH=1.4 [H +]=3.98×10-2 pH=5.0 [H +]=1.00×10-5 故成人胃液是 婴儿胃液[H +]的3980倍。

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三本院校)汇总

**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07 /2008 学年第 2 学期考核试卷 课号:EK1G03A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A 试卷编号:A 班级: 学号: 姓名: 阅卷教师: 成绩: 一. 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每题1分,共10分) 1. C C C(CH 3)3 (H 3C)2 HC H 2. COOH 3. O CH 3 4. CHO 5. OH 6. 苯乙酰胺 7. 邻羟基苯甲醛 8.

对氨基苯磺酸 9. 3-乙基-6-溴-2-己烯-1-醇 10. 甲基叔丁基醚 二. 试填入主要原料,试剂或产物(必要时,指出立体结构),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每空2分,共48分) 1. CH CH2Cl CHBr KCN/EtOH 2. 3. 4. +CO2CH3 5. 4 6. CH3 OH OH 4 7. +C12高温高压 、 CH = CH2HBr Mg CH3COC1

CH2Cl Cl 8. 3 +H2O- SN1历程 + 9. C2H5ONa O CH3 O + CH 2=CH C CH 3 O 10. Br Br Zn EtOH 11. OCH3 CH2CH2OCH3 +HI(过量) 12. Fe,HCl H2SO4 3 CH3 (CH 3 CO)2 O Br NaOH 24 NaNO H PO (2) 三. 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物质发生S N1反应的相对速度最快的是() A B C (CH3)2CHBr(CH3)3CI(CH3)3CBr

2. 对CH 3Br 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OO - (B). CH 3CH 2O - (C). C 6H 5O - (D). OH - 3.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CH (B) H 2O (C) CH 3CH 2OH (D) p-O 2NC 6H 4OH (E) C 6H 5OH (F) p-CH 3C 6H 4OH 4. 指出下列化合物的相对关系( ) 3 2CH 3 H 32CH 3 A ,相同, B ,对映异构, C ,非对映体, D ,没关系 5. 下列化合物不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A 、 C 6H 5COCH 3 B 、C 2H 3OH C 、 CH 3CH 2COCH 2CH 3 D 、CH 3COCH 2CH 3 6. 下列反应的转化过程经历了( ) C=CHCH 2CH 2CH 2CH=C H 3C H 3C CH 3CH 3 + C=C H 3C H 3C C CH 2 CH 2 H 2C C H 2 H 3C CH 3 A 、亲电取代 B 、亲核加成 C 、正碳离子重排 D 、反式消除 7. 能与托伦试剂反应产生银镜的是( ) A 、CCl 3COOH B 、CH 3COOH C 、 CH 2ClCOOH D 、HCOOH 四. 鉴别下列化合物(共5分) NH 2 、 CH 2NH 2、CH 2OH 、CH 2Br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绝密请勿到处宣扬) 12月25日 一、填空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 一容器真空表读数为10 kpa,当地大气压强为100 kpa,则此容器的绝对压强和表压强(以kpa计)分别为:(90kpa)和( -10kpa)。 2. 热传导只发生在固体和(静止)的或(滞)流动的流体中。 3. 物体的吸收率越(大),其辐射能力越(大)。(填大或小) 4. 蒸发中以(二次蒸汽)是否再利用而分为单效或多效蒸发。 5. 蒸发中的温度差损失主要由溶液中的(不挥发溶质)、液柱的(静压头)和管路(阻力)所引起的沸点升高三部分组成。 6. 一容器压力表读数为10 kpa,当地大气压强为100 kpa,则此容器的绝对压强(以kpa计)为:(90kpa)。 7. 对于同种流体,自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时的(小)。(填大或小) 8. 物体的吸收率越大,其辐射能力越(大),所以黑体的辐射能力比灰体的(大)。(填大或小) 9. 蒸发操作所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 10. 按二次蒸汽是否被利用,蒸发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对吸收操作有利的条件是:(D) A. 操作温度高、压强高; B. 操作温度高、压强低; C. 操作温度低、压强低; D. 操作温度低、压强高 2. 精馏塔内上层塔板液相轻组分浓度较下层塔板(A ),液相温度较下层塔板() A. 高,低; B. 低,高; C. 高,高; D. 低,低 3. (D )是塔内气液两相总体上呈逆流流动,而在每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流动。 A. 板式塔的传质意图; B. 板式塔的设计过程; C. 板式塔的恒摩尔流要求; D. 板式塔的设计意图 4. 恒定干燥条件是指湿空气在干燥器内的(C)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不变。 A. 温度、焓值、湿度; B. 流速、压强、湿度; C. 流速、温度、湿度; D. 温度、湿度、压强 5. 对于湿物料的湿含量,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 A. 平衡水一定是自由水; B. 平衡水一定是结合水; C. 自由水一定是结合水; D. 自由水一定是非结合水 6. 当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为( C)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当相对挥发度为( A )时,可以采用精馏方法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1_8章

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求 O.OIOkgNaOH 、0.100kg ( 1Ca 2+)、0.10kg (丄 Na z CO s )的物质的 2 2 量。 解:(1) m(NaOH) = 0.010kg M(NaOH) = 40g mol -1 (2) m(1 Ca 2+) = 0.100kg M (丄 Ca 2+) = 40g mol -1 2 2 n (2Ca 2+) = 100 = 5.0(mol) 2 20 (3) m(^Na 2CO 3)= 0.10kg M^Na z CO s ) = 53g mol -1 2 2 n( Na 2CO 3)= 100 = 1.89 (mol) 53 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 1.026 4 位 (2) 0.0208 3 位 (3) 0.003 1 位 (4) 23.40 4 位 (5) 3000 无数位 (6) 1.0 X 10-3 2 位 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第二章溶液与胶体 1、在25°C 时,质量分数为0.0947的稀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06gL -1 ,在该温 度下纯水的密度为0.997 g L -1。计算H 2SO 4的物质的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和 质量摩尔浓度 解:设取稀硫酸溶液1L ,则 n( NaOH)= 亦=0.25 (mol) (1) 21.10 - 0.263 + 2.3 = 23.1 (2) 3.20X 23.45X8.912 = 667 (3) 3.22 23.17 1.26 103 =5.93 X 10-3 5.4 4.32 10’ 2.325 2.15 = 4.6 X 10-2

普通化学试卷及答案15套

普通化学试卷 一、对的在题末括号内填“+”、错的填“-”。 (本大题分25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5分) 1、拉乌尔定律只适用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答() 2、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没有经典式的轨道,并需用统计规律来描述。答() 3、BCl3分子中的化学键是极性共价键,所以它是极性分子。答 () 4、对于任意化学反应A(g) + 2B(g) = 2D(g)。可根据反应式写出 K= [p(D)/p]2/{[p(A)/p]?[p(B)/p]2} 及v = k c(A)?{c(B)}2。答:() 5、对于任一化学反应m A + n B = p C + q D,由反应式可写出其速率方程为v = k {c(A)}m?{c(B)}n。答:( ) 6、聚集状态相同的物质组成的系统定为单相系统。答:() 7、难溶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标准溶度积。答() 8、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 来决定。 答() 9、K3[Co(NO2)3Cl3] 名称为三氯?三硝基合钴(III) 酸钾,其中心离子的电荷为+3,配位数为6。答() 10、在N2(g) + 3H2(g) 2NH3(g) 平衡系统中,若温度、体积保持不变,而引入稀有气体,则由于总压力增大而使平衡将向右移动。 答:() 11、利用弹式量热计可以较精确地测得定容反应热。 答:() 12、温度升高能引起反应速率增大,而且反应活化能E a越大的反应,速率增加得越显著。答:() 13、任何自发进行的反应,其熵变总是大于零。答:() 14、钢铁在大气的中性或弱酸性水膜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只有在酸性较强的水膜中才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答() 15、同一主量子数的原子轨道并不一定属于同一能级组。答 () 16、O=O 双键的键能应为O?O 单键的2 倍。答()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标准答案)

第二章稀溶液依数性练习题 一、是非题(共10题) 1. 溶液的沸点是指溶液沸腾温度不变时的温度。() 2. 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是由于溶剂摩尔分数减小引起的。() 3. 等物质的量硝酸钾和碳酸钾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该两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相等。() 4. 凡是浓度相等的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5.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和沸点升高仅适用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而凝固点降 低及渗透压则不受此限制。() 6. 电解质浓溶液也有依数性变化规律,但不符合拉乌尔定律的定量关系。() 7. 一定量的电解质加入纯水中,此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100℃,但无法定律计算。 () 8. 任何两种溶液用半透膜隔开,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9.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合适的范围内,高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就能形成稳定的溶 胶。() 10. AlCl3、MgCl2、KCl三种电解质对负溶胶的聚沉值依次减小。() 二、选择题( 共11题) 1.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 (C)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小于1 (D)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 2. 已知乙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g·cm-3和g·cm-3,若将乙醇和901 cm3苯互溶, 则此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 (A) mol·dm-3(B) mol·dm-3

高二化学下有机化学基础期末考试卷

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乙醇、甲苯、硝基苯 B、苯、苯酚、己烯 C、苯、甲苯、环己烷 D、甲酸、乙醛、乙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 Na2CO3溶液除去 4、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0 4 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烷 B、乙醇 C、丙烯 D、苯 5、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甲苯 B、对二甲苯 C、氯乙烯 D、丙烯 6、贝若霉是由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并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具合成 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阿斯匹林扑热息痛贝诺酯 学 校 : 姓 名 : 班 级 : 学 号 : 成 绩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eCl3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 B、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mol NaOH C、常温下贝若脂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 D、C6H7NO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脂水解反应的产物 7、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 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8、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9、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10、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 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从纤维素的化学成分看,它是一种 A、二糖 B、多糖 C、氨基酸 D、脂肪 11、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不能跟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溶液 D、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CuSO 4 12、下列物质中,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氨基酸 B、溴乙烷 C、麦芽糖 D、油脂 13、关于的酸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既有酸性,也有碱性 B、只有酸性 C、只有碱性 D、既没有酸性也没有碱性

基础化学标准答案第

基础化学答案第

————————————————————————————————作者:————————————————————————————————日期:

学生自测答案 [TOP] 一、判断题 1.√ 2.√ 3.× 4.× 5.√ 二、选择题 1.B 2.B 3.D 4.A 5.C 三、填空题 1. (1) 难挥发性 (2)非电解质 (3) 稀溶液 2.(4)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5)沸点升高 (6)凝固点降低 (7)溶液的渗透压力。 3.(8)存在半透膜 (9)膜两侧单位体积中溶剂分子数不等 (10)从纯溶剂向溶液 (11)从稀溶液向浓溶液 四、问答题 1.Raoult F M 探索溶液蒸气压下降的规律。对于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稀溶液,他得出了如下经验公式:p = p o x A 又可表示为Δp = p o - p = K b B Δp 是溶液蒸气压的下降,比例常数K 取决于p o 和溶剂的摩尔质量M A 。这就是Raoult 定律。温度一定时,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b B 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在水中加入葡萄糖后,凝固点将比纯水低。因为葡萄糖溶液的蒸气压比水的蒸气压低,在水的凝固点时葡萄糖溶液的蒸气压小于冰的蒸气压,两者不平衡,只有降低温度,才能使溶液和冰平衡共存。 2. 这里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使补液与病人血浆渗透压力相等,才能使体内水分调节正常并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五、计算题 1.11 -4L mol 6149.0mol g 48.53L 0020.0g 160.0Cl)(NH -?=??= c -1-1-14os L mmol 2.299mol mmol 00012L mol 6149.0Cl)(NH ?=????=c 红细胞行为正常。 2. A B B f B f f 1000 m M m K b K T ??? ==? 1-1 -1f A B f B mol g 5.123g 04.19K 245.0kg g 0001g 0113.0mol kg K 10.5Δ0001-?=??????=???=T m m K M 磷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5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题(含三套试卷和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测试卷(A) 一.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每题1分,共10分) 1. C C H C(CH3)3 (H3C)2HC H 2. 3-乙基-6-溴-2-己烯-1-醇 3. O CH3 : 4. CHO 5. 邻羟基苯甲醛 6. 苯乙酰胺 7. OH 8. 对氨基苯磺酸 % 9. COOH 10. 甲基叔丁基醚 二. 试填入主要原料,试剂或产物(必要时,指出立体结构),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每空2分,共48分) 1.

CH CH2Cl CHBr KCN/EtOH 2. 、 3. … 4. +CO2CH 3 5. 4 6. O O O O O 7. CH2Cl Cl 8. 3 +H2O - SN1历程 + 9. +C12高温高压 、 CH = C H2HBr Mg CH3COC1

C 2H 5ONa O CH 3O + CH 2=CH C CH 3 O 10. Br Br Zn EtOH 11. C O CH 3 + Cl 2 H + 12. Fe,HCl H 2SO 4 3CH 3 (CH 3 CO) 2 O 2 NaOH 24 NaNO H PO (2) 三. 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 ( 2. 与NaOH 水溶液的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 (A). CH 3CH 2COCH 2Br (B). CH 3CH 2CHCH 2Br (C). (CH 3)3CH 2Br (D). CH 3(CH 2)2CH 2Br CH 3 2. 对CH 3Br 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OO - (B). CH 3CH 2O - (C). C 6H 5O - (D). OH - 3.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CH (B) H 2O (C) CH 3CH 2OH (D) p-O 2NC 6H 4OH (E) C 6H 5OH (F) p-CH 3C 6H 4OH 4. 下列化合物具有旋光活性得是:( ) A, CH 3 CH 3B, —

《化工原理》试题库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库答案 一、选择题 1.当流体在密闭管路中稳定流动时,通过管路任意两截面不变的物理量是(A)。 A.质量流量 B.体积流量 C.流速 D.静压能 2. 孔板流量计是( C )。 A. 变压差流量计,垂直安装。 B. 变截面流量计,垂直安装。 C. 变压差流量计,水平安装。 D. 变截面流量计,水平安装。 3. 下列几种流体输送机械中,宜采用改变出口阀门的开度调节流量的是(C)。 A.齿轮泵 B. 旋涡泵 C. 离心泵 D. 往复泵 4.下列操作中,容易使离心泵产生气蚀现象的是(B)。 A.增加离心泵的排液高度。 B. 增加离心泵的吸液高度。 C. 启动前,泵内没有充满被输送的液体。 D. 启动前,没有关闭出口阀门。 5.水在规格为Ф38×的圆管中以s的流速流动,已知水的粘度为1mPa·s则其流动的型态为(C)。 A.层流 B. 湍流 C. 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 D. 既不是层流也不是湍流 6.下列流体所具有的能量中,不属于流体流动的机械能的是(D)。 A. 位能 B. 动能 C. 静压能 D. 热能 7.在相同进、出口温度条件下,换热器采用(A)操作,其对数平均温度差最大。 A. 逆流 B. 并流 C. 错流 D. 折流 8.当离心泵输送液体密度增加时,离心泵的(C)也增大。 A.流量 B.扬程 C.轴功率 D.效率 9.下列换热器中,需要热补偿装置的是(A)。 A.固定板式换热器 B.浮头式换热器型管换热器 D.填料函式换热器 10. 流体将热量传递给固体壁面或者由壁面将热量传递给流体的过程称为(D)。 A. 热传导 B. 对流 C. 热辐射 D.对流传热 11. 流体在管内呈湍流流动时B。 ≥2000 B. Re>4000 C. 2000

大一普通化学试卷及答案1

课程名称:普通化学(A)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反应2MnO4-(aq) + 10Cl-(aq) + 16H+(aq) = 2Mn2+(aq) + 5Cl2 +8H2O(l)的标准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2NO+Cl2→2NOCl为基元反应,其速率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总反应就是_____________级反应。 3、有下列原电池: (-)Pt|Fe2+(1mol/dm3),Fe3+(0、01mol/dm3)||Fe2+(1mol/dm3),Fe3+(1mol/dm3)|Pt(+), 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下列几种水溶液,按其凝固点由低到高的顺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A. 0.1mol、Kg-1C6H12O6B、1mol、Kg-1C6H12O6 C、0、1mol、Kg-1NaCl D、1mol、Kg-1NaCl E、0、1mol、Kg-1CaCl2 F、0、1mol、Kg-1HAc 5、熵减小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动进行,此反应的?r H m_______(>或<或=0)。 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H2S、HC2O4-、CN -、HCN、H2O、CH4、H2PO4- 、 Ac-、NH4+、OH -、HCO3- 等物质中,仅属于碱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仅属于酸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0cm30、1mol、dm-3氨水与40cm30、1mol、dm-3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 40cm30、1mol、dm-3氨水与20cm30、1mol、dm-3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为____。 已知K a(NH4+)=5、65×10-10 8、设AgCl在水中,在0、01 mol·dm-3的CaCl2中,在0、01 mol·dm-3的NaCl中以及在 0、05 mol、dm-3的AgNO3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0,S1,S2与S3,这些量之间的大小排列顺序 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反应:C(石墨) + O2(g) = CO2(g)的Δr H m? (298、15K)= -394 kJ· mol-1与反应 C(金刚石) + O2(g) = CO2(g)的Δr H m?(298、15K) = -396 kJ·mol-1,则金刚石的Δf H m?(298、15K) = _____ kJ· mol-1。 10.某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满足量子数n=4,l=0的电子有2个,n=3,l=2的电子有6个,其元 素名称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周期、几族、几区)。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标准答案-章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章

————————————————————————————————作者:————————————————————————————————日期:

习 题 答 案 第一章 绪论 1、求0.010kgNaOH 、0.100kg (2 1Ca 2+)、0.10kg (2 1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1)m (NaOH) = 0.010kg M (NaOH) = 40g ·mol -1 n (NaOH) = 40 10 = 0.25 (mol) (2)m (2 1Ca 2+) = 0.100kg M (2 1Ca 2+) = 40g ·mol -1 n (2 1Ca 2+) = 20 100 = 5.0(mol) (3)m (2 1Na 2CO 3) = 0.10kg M (2 1Na 2CO 3) = 53g ·mol -1 n (Na 2CO 3) = 53 100 = 1.89 (mol) 2、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1)1.026 4位 (2)0.0208 3位 (3)0.003 1位 (4)23.40 4位 (5)3000 无数位 (6)1.0×10-3 2位 3、应用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21.10 - 0.263 + 2.3 = 23.1 (2)3.20×23.45×8.912 = 667 (3)3 10 26.117.2322.3??= 5.93×10-3 (4)=???-15.2325.21032.44.52 4.6×10-2 4、(1) 以H 2SO 4为基本单元,M(H 2SO 4)=98g/mol ; (2) 以HSO 4-为基本单元,M(HSO 4-)=97g/mol ; (3) 以3H 2SO 4为基本单元,M(3H 2SO 4)=294g/mol 。 5、答:甲的报告更为合理,百分比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三本院校)

**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07 /2008 学年第2 学期考核试卷课号:EK1G03A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A 试卷编号:A 班级:学号:姓名: 阅卷教师:成绩: 一. 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每题1分,共10分) 1. C C(CH3) 3 (H3C)2HC H 2. COOH 3. O CH3 4. CHO 5. OH 6. 苯乙酰胺

7. 邻羟基苯甲醛 8. 对氨基苯磺酸 9. 3-乙基-6-溴-2-己烯-1-醇 10. 甲基叔丁基醚 二. 试填入主要原料,试剂或产物(必要时,指出立体结构),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每空2分,共48分) 1. CH CH2Cl CHBr KCN/EtOH 2. 3. 4. +CO2CH3 5. 4 6. +C12高温高压 、 CH = C H2HBr Mg CH3COC1

CH3 OH OH 4 7. CH2Cl Cl 8. 3 +H2O OH - SN1历程 + 9. C2H5ONa O CH3 O + CH2 =CH C CH3 O 10. Br Br Zn EtOH 11. OCH3 CH2CH2OCH3 +HI(过量) 12. Fe,HCl H2SO4 3 CH3 (CH3 CO) 2 O Br NaOH 24 NaNO H PO (2) 三. 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物质发生S N1反应的相对速度最快的是( ) A B C (CH 3)2CHBr (CH 3)3CI (CH 3)3CBr 2. 对CH 3Br 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OO - (B). CH 3CH 2O - (C). C 6H 5O - (D). OH - 3.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CH (B) H 2O (C) CH 3CH 2OH (D) p-O 2NC 6H 4OH (E) C 6H 5OH (F) p-CH 3C 6H 4OH 4. 指出下列化合物的相对关系( ) 3 2CH 3 H 32CH 3 A ,相同, B ,对映异构, C ,非对映体, D ,没关系 5. 下列化合物不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A 、 C 6H 5COCH 3 B 、C 2H 3OH C 、 CH 3CH 2COCH 2CH 3 D 、CH 3COCH 2CH 3 6. 下列反应的转化过程经历了( ) C=CHCH 2CH 2CH 2CH=C H 3C H 3C CH 3CH 3 H + C=C H 3C H 3C C CH 2 CH 2 H 2C C H 2 H 3C CH 3 A 、亲电取代 B 、亲核加成 C 、正碳离子重排 D 、反式消除 7. 能与托伦试剂反应产生银镜的是( ) A 、CCl 3COOH B 、CH 3COOH C 、 CH 2ClCOOH D 、HCOOH 四. 鉴别下列化合物(共5分)

化工原理C卷答案

南昌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试卷编号:9036 ( C )卷课程编号:H58010301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双语教学)考试形式:闭卷 适用班级:化工05 姓名:学号:班级: 学院:环工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考试日期:2007.7.6.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累分人 签名题分30 15 15 25 15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选择题(每空2 分,共30 分) 得分评阅人 1. 传热的基本形式有( A, B, C ) A.传导 B.辐射 C.对流给热 D. 急冷 2. 在稳定流动过程中,流体流经各截面处的质量流速(C ) A 减小 B 增大C变化D不变化 3.流体流动的类型包括( A, C ) A. 湍流 B. 过渡流 C. 层流 D.急流 4. 泊谡叶方程用来计算流体层流流动时的摩擦系数,其值为( A ) A. λ= 64 / Re B. λ= 24 / Re C. λ= 32 / Re D. λ= 16 / Re 5. 气体沉降设备的生产能力与设备的( A )成正比。 A. 底面积 B. 高度 C. 宽度 D. 长度 6. 某长方形截面的通风管道, 其截面尺寸为30×20mm,其当量直径de为( A ) A 32mm B 28mm C 24mm D 40mm

7.河水越靠近河岸,流速 ( B )。 A. 越大 B.越小 C. 不变 8. 下列哪些例子属于自然对流传热 ( A, C ) A. 空调 B.冰箱 C. 取暖器 9. 管路系统中的总阻力包括( A, B, C, D ) A 直管阻力 B 管件阻力 C 突然扩大阻力 D 突然缩小阻力 10. 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时,管内平均流速是管中心流速的( D )。 A. 2倍 B. 3倍 C. 1倍 D. 0.5倍 11.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管内平均流速约是管中心流速的( A )。 A. 0.8倍 B. 0.5倍 C. 1倍 D .2.倍 12. 流体输送过程中,机械能包括 ( B, C,D ). A. 内能 B. 动能 C. 压强能 D. 位能 13. 理想流体的特征是 ( B ) A 密度=0 B 粘度=0 C 热容=0 D 理想气体 14.黑度越大的物质,其辐射能力( B ) A 越小 B 越大 C 中等 D 不变 15.间壁传热过程包括 ( A ,C ) A 对流传热 B 辐射 C 传导 D 对流传质 二、 分析题 (15分) 容器中的水静止不动。为了测量A 、B 两水平面的压差,安装一U 形管压差计。图示这种测量方法是否可行? 得分 评阅人 A B 1 1’ 汞 h H R 水 图1 附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