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雾霾数据

英国雾霾数据

英国雾霾数据
英国雾霾数据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伦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雾霾问题的城市之一。20世纪50年代,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让“雾都”之名举世皆知。现在伦敦已经基本抛掉了“雾都”的帽子,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一、伦敦雾霾的发展历程

19世纪,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和工业中心的伦敦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大量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使得伦敦大气污染愈演愈烈,工厂产生大量废气,形成了极浓的灰黄色烟雾,伦敦的空气污染形势渐趋严峻。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的100多年间,伦敦在冬季发生过多起空气污染案例,最早的记录甚至可追溯到1813年。随后的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和1952年等年份又多次发生大气污染事件,其中1952年12月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最为典型。

1952年12月4日至9日,大范围高浓度的雾霾笼罩伦敦。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其中,48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平时的2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这起事件总共造成12000人死亡。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空气污染不仅损害人体健康,而且严重地腐蚀了建筑物,还使土壤贫瘠,水质恶化,鸟类远辟他乡,并影响植物生长。

形成伦敦烟雾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烧煤的工厂排放的大量浓烟、汽车排放的机油废气和从欧洲大陆飘过来的污染云,都令伦敦的空气质量变得很差。当年的伦敦,工业排污量非常大,每天都有1000吨的浓烟从烟囱中飘出来,排放2000吨二氧化碳(CO2)、140吨盐酸和14吨氟化物。更为严重的是,燃煤粉尘中含有三氧化二铁成分,可以催化另一种来自燃煤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进而与吸附在粉尘表面的水化合生成硫酸雾滴,混合了水蒸气之后,就形成了800吨的硫酸。家庭烧煤也加剧了大气污染。在集中供暖时代之前,寒冬的伦敦,数以万计的家庭只能烧煤取暖。由于战后经济困难,政府将优质煤出口国外,而伦敦人则烧劣质煤,污染更为严重。当空气不流通的时候,这些污染严重的黄烟就被“困在伦敦上空”,便形成了浓雾。这些硫酸雾滴吸入呼吸系统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使体弱者发病甚至死亡。伦敦烟雾事件的间接原因是开始于12月4日的逆温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

随后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等伦敦又连续发生了多达十二次严重的烟雾事件。20世纪70年代中期,伦敦的“雾日”逐年减少,1980年则进一步下降。目前,伦敦有毒烟雾已销声匿迹,并成为全球的生态之城。

二、伦敦雾霾的治理过程

1952年伦敦的严重烟雾事件,促使英国人民开始深刻反思。英国政府开始“重典治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治理效果。1953年以来伦敦60多年的烟雾治理,按照其空气质量的改善趋势可划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1953-1960)。英国政府1953年成立了由比佛爵士领导的比佛委员会(the Beaver Committee),专门调查烟雾事件的成因并制定应对方案。在比佛委员会的推动下,1956年英国出台专门针对空气污染的《清洁空气法》。该法提出禁止黑烟排放、升高烟囱高度、建立无烟区等措施,并且在控制机动车数量、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同时,清洁空气委员会(Clean Air Council)成立,负责监督空气污染的改善情况,并从对空气污染治理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责任的人那里获取空气污染治理建议。具体的管理措施包括由地方政府负责划定烟尘控制区,改造家用壁炉,更换燃料,禁止黑烟排放;设立奖惩机制,对控制区内进行壁炉改造的合理费用,由地方政府补贴至少70%,而对违反条例的人员则依情节处以10-100英镑罚款或最高3个月的监禁。1960年,伦敦的二氧化硫(SO2)和黑烟浓度分别下降20.9%、43.6%,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二阶段是显著削减阶段(1960-1980年)。1968年,英国政府对《清洁空气法》进行了修订和扩充,赋予负责控制大气污染的住房和地方政府部部长更多权限,包括出台新的锅炉颗粒物和烟尘排放限值的权力,和可以强制要求地方政府设立新的烟尘控制区的权力。1974年,政府颁布《污染控制法》(Control of Pollution Act),规定机动车燃料的组成,并限制了油品(用于机动车或壁炉)中硫的含量。这一阶段最核心的措施,就是大幅扩大了烟尘控制区的范围。到1976年,烟尘控制区的覆盖率在大伦敦地区已达到90%。伦敦空气中SO2和黑烟的浓度在第一阶段还略有波动,但到了第二阶段,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便有了显著改观,SO2和黑烟的浓度在短期内均大幅下降,10年降幅超过80%。到1975年,伦敦的雾霾天数已经从每年几十天减少到15天,1980年降到5天。

第三阶段是平稳改善阶段(1980-2000),伦敦大气控制与治理的重点已从控制燃煤开始逐步转向机动车污染控制。政府陆续出台或修订了一系列法案,如《汽车燃料法》(1981年)、《空气质量标准》(1989年)、《环境保护法》(1990年)、《道路车辆监管法》(1991年)、《清洁空气法》(1993年)、《环境法》(1995年)、《国家空气质量战略》(1997年)、《大伦敦政府法》(1999)、《污染预防和控制法》(1999年)。这使得伦敦大气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更加完善。

第四阶段是低碳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此时伦敦的空气质量和20世纪50年代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SO2和黑烟浓度分别下降84.2%和47.4%,都不再是伦敦的主要污染物。2002年,伦敦市长经过广泛咨询后发布了伦敦的空气质量战略,其中详细说明了伦敦要如何达到国家空气质量目标。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提出将于2050年建成低碳社会。此后,伦敦的空气质量战略在2006、2010年进行了两次修订。目前,伦敦空气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机动车污染控制,而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氮(NO2)和PM10。低层空气中烟的污染有93%得到控制,酸雨的危害已基本消除。今天的伦敦,已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并荣登吸引全球游客最多的城市之榜首。

三、主要经验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理雾霾

伦敦曾经严重的大气污染引起英国各界的高度重视。具体表现在:(1)依法治霾。1956年,在著名的《比佛报告》(The Beaver Report)推动下,英国颁布了世界上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在此基础上,20世纪60-70年代,英国主要采取“末端治理”来治理空气污染。除了不断完善《清洁空气法》,1968年以后,英国又相继出台《污染控制法》(1974)、《汽车燃料法》(1981年)、《空气质量标准》(1989年)、《环境保护法》(1990年)、《道路车辆监管法》(1991年)、《清洁空气法》(1993年修订)、《环境法》(1995年)、《大伦敦政府法案》(1999)、《污染预防和控制法案》(1999年)及《气候变化法案》(2008)等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对其他废气排放进行严格约束,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以控制伦敦的大气污染。英国根据国情,走以“立法为主,补贴为辅,全面推进,最终建立低碳社会”的模式,把建立低碳社会提升为基本国策。英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将削减26-32%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50年,将实现温室气体减排80% 的长期目标。(2)制定国家战略,指导治理雾霾。从1995年起,英国又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了符合标准,早在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以此来改善公交系统发展。随后英国提出《能效:政府行动计划》(2004)、《气候变化行动计划》(2005)、《英国可持续发展战略》(2005)、《低碳建筑计划》(2006)、《退税与补贴计划》(2007)、《英国能效行动计划2007》、《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2008)及《低碳转型计划》(2009)等一系列计划与政策的出台,彰显了英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与决心。尤其是2009年低碳转型计划》勾画出英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蓝图,目标是到2020年,英国的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4%,120多万人从事绿色职业;700万栋房屋进行节能改造,150多万户家庭将得到政府资助自产清洁能源;40%的电力将来自低碳能源;新车的平均碳排放量将减少40%。由于英国的大力推动,近年低碳经济的理念在全球迅速传播,并得到广泛的认可。(3)加大财政投入。2009年英国政府拨款32亿英镑用于住房的节能改造,对那些主动在房屋中安装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进行补偿,预计将有700万家庭因此受益。2009年4月,布朗政府宣布将“碳预算”纳入政府预算框架,使之应用于经济社会各方面,并在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上追加了104亿英镑的投资,英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布“碳预算”的国家。(4)构建协同配合的政策体系。英国在利用气候变化税、排放贸易机制等政策工具及低碳交通、“清洁煤炭”、碳预算等计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种政策工具与计划的特色,组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政策计划体系,低碳技术研发推广计划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已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全体企业、公共部门和居民为主体的“低碳经济”互动体系,促进低碳经济转型,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5)设立各种专项基金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碳基金” 作为由英国政府利用每年大约有6600万英镑的气候变化税作为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的商业化基金,有力地促进英国商业和公共部门减排CO2,加大投资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2008年英国政府启动“环境改善基金”,可以将政府对低碳能源和高能效技术示范和部署的支持以及

对能源与环境相关的国际化发展结合起来,提供相应的基金资助。为了在绿色运输和能源项目中加大投资,2010年3月英国设立10亿英镑(7.49亿欧元)绿色能源基金,改造运输体系使用清洁燃料,提升低碳能源(如风能、海洋波浪能和太阳能)的利用,为数千人创造新的工作岗位。

(二)利用清洁能源等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伦敦烟雾事件发生时,伦敦的烟尘最高浓度达4460 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达到3830微克/立方米。1950年代,伦敦的有关部门通过对大气污染源进行分析,发现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及家庭燃煤,因此,他们除了划定“烟尘控制区”,区内的城镇只准烧无烟燃料外,还决定增加清洁能源比例,推广使用无烟煤、电和天然气,减少烟尘污染和二氧化硫排放;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至郊外;政府采用补贴的办法帮助居民改造燃具,而且要求市区和近郊区所有的工业企业都不准用煤炭和木柴作燃料,其产生的废气也均须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加以净化,达标后才可排出等。英国还大力发展监控技术,建立大气监测网。自1961年开始,英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由450个团体参加的大气监测网。监测网有1200个监测点,平均每小时对烟尘与二氧化硫采样一次,每月测降尘量一次,其中伦敦、爱丁堡、谢菲尔德三个城市被列为重点监测区。再加上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对控制伦敦的大气污染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伴随着英国空气质量的改善,英国的能源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65年燃料构成中煤炭的比例为27%,电和清洁气体燃料占24 5%,燃料油为43%;1980年煤炭仅限于远郊区工厂使用,比例进一步减少到5%,电和清洁气体燃料提高到51%,燃料油为41%。尤其是煤炭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从1948年的90%下降到了1998年的17%,而天然气的占比却从0上升到了36%。2003年,英国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将于2050年建立低碳社会。2008年英国颁布《气候变化法案》,政府承诺到2020年将削减26%-32%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50年将实现温室气体的排量降低60%的长期目标。2009年英国政府公布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蓝图,大力发展新能源。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的份额,其中40%的电力来自低碳领域(30%来源于风能、波浪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10%来自核能)。

(三)疏散人口和工业企业

为了解决城市人口和工业企业过于集中,而给市区带来大气污染等问题,伦敦在40年代末建成8座新城的基础上,于60年代末在城市以北和西北地区又兴建了彼得伯勒、米尔顿凯恩斯、北安普顿等3座新城(这3座新城距伦敦市中心的距离从80到133公里不等),这些新城的建设为人口和工业外迁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伦敦政府利用税收等经济政策,鼓励市区一些企业迁移到这些人口较少的新发展区;另一方面,各新城对吸引工业企业落户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当时的作法是,划定工业区范围,铺设道路,建设不同规模的厂房以供出租,注意营造好的居住环境等,同时对优惠条件进行大力宣传) 由于政府对外迁的优惠政策和新城具有的优惠条件,因此许多工厂纷纷外迁。自1967年起,伦敦市区工业用地开始减少,至1974年市区共迁出24万个劳动岗位,以后又迁

出4.2万个。与此同时,新城企业由原来的823家,增加到2558家;新城的人口总数也由原来的45万增至136.7万(包括其他地区迁人的人口)。

(四)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综合治理

8O年代初,伦敦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4万辆,道路交通阻塞日趋严重。同时,汽车数量的增加也引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面对这一严峻局势,伦敦当局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措施。

第一,实行向公共交通、步行、骑自行车等节油、无污染的出行方式转变的交通发展战略,以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从而有效降低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具体办法有:设立公交专用道,设立1000英里长的自行车线路网,设立林荫步道网,投资发展新型节能、无污染的公交车辆。

第二,扩大交通限制的范围。过去伦敦的交通限制重点集中在中心地区的高峰时间内。随着城市化和交通的发展,从内伦敦到外伦敦的各城镇中心、主要的放射道路及高速公路,交通问题和空气质量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伦敦所有地区陆续实行了以限制为基础的一揽子方案,同时,辅之以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和交通政策,防止了空气质量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第三,政府发布交通状况白皮书。公告市民:为了限制轿车数量,减少堵车和空气污染,将从2000年起提高停车费用,市内原有的各大公司、公共场所的免费停车场也一律改为收费停车场。

第四,加强对城市大气质量的控制管理。政府制定的控制大气质量的近期目标是,到2000年将CO2排放量降到1990年的水平。同时,建议政府制定有关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控制目标及实施细则。

第五,加强汽车制造业的技术改造,设计生产先进的环保型轿车。英国政府为了治理机动车污染,在多次修订完善《清洁空气法案》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规定,要求所有新车都必须加装净化装置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新生产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在2007年基础上平均降低40%。从2003年起,伦敦市政府开始征收“拥堵费”,以缓解伦敦市中心的拥堵状况,该政策减少了机动车排放对空气的污染,增加了财政收入,为推行其他交通控制措施筹集了资金。

2008年伦敦政府推行低污染排放区政策,旨在加快污染严重车辆的更换速度,促进老旧车辆加装减排装置,降低车辆的污染排放,使伦敦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在低污染排放区内行驶的车辆必须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否则将会被征收费用。研究结果表明,与低污染排放区以外的区域相比,该措施的执行使得PM10污染浓度下降了约2.46%到3.07%。而且,伦敦的空气质量战略也强调,未来会通过不断提升低排放区的准入门槛,加强对机动车排污的控制

伦敦市政府还公布了更为严厉的《交通2025》方案,限制私家车进入伦敦,计划在20年内,减少私家车流量9%,每天进入塞车收费区域的车辆数目减少超过6万辆,废气排放降低12%。在限制轿车排放的同时,英国政府大力推广新能

源汽车和公共交通。伦敦计划2015年前建立2.5万套电动车充电装置。目前电动汽车买主将享受高额返利,免交汽车碳排放税,免费停车。

(五)多措并举,协同治理雾霾

首先,建立专门的管理、咨询机构。为了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大伦敦议会确定了17个不同的行业机构,分别制定实旖大气污染控制的各项措施。

其次,科研机构参与治理大气污染。伦敦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很注意科研力量的参与,许多全国性的研究机构,以及大学、工厂都广泛参与了科研工作。如以华伦泉实验室为中心,根据遍布全英的1200多个监测站的测定结果,对烟尘和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的含量进行估算,据此提出不同地区控制大气污染的不同措施;一些高等院校如阿斯顿大学、里丁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威尔士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等分剥对车辆尾气、空气质量标准、控制污染物的捧放、空气污染对农作物和土壤的影响、测定灰尘及其它污染物的仪器的改进、烟囱的设计安装及环保产品的研制等同题进行广泛深人的研究。

第三,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监督治理。伦敦空气污染的防控和治理,成绩并不全归功于政府,英国各大高校、环保组织与媒体也在形成合力,全民都是治理空气污染的践行者。伦敦国王学院、伦敦盖伊医院与伦敦圣托马斯医院联合组建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基金会联合主办了一个有关“如何降低空气污染对个人影响”的研讨会,专门探讨的是伦敦市每一位居民如何从自身做起改善空气质量。伦敦国王学院还于2010-03-12在多个手机操作系统平台上推出了一款名为“伦敦空气”的手机软件,每小时向用户免费推送伦敦空气质量,让伦敦居民对城市空气质量有了进一步了解。英国是最早将空气治理信息向民众实时通报的国家。官方网络向市民发布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以及各污染物每小时的浓度和一周趋势图。

英国公民在环境问题的讨论、决策、监督、执行上,有深厚的自治传统和强大的社会根基。如果政府在治理空气方面稍有疏失,主流媒体不会替政府粉饰遮掩而是大胆抨击。比如2012年7月,《星期日泰晤士报》就引述环保组织“清洁伦敦空气”所作的调查报告,质疑伦敦市政府只在监测点附近大洒化学溶剂,借以美化空气污染指数。英国公民获知空气信息的途径也不被官方独家垄断。公民能直接透过《自由信息法》向政府环保机构索取相关数据,不得被拒绝。政府开设的“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民间组织与伦敦国王学院环保组织合作开设的“伦敦空气质量网络”均发布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政府绝不敢指责民间监测组织“非法”、“违规”、“不科学”。

第四,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伦敦市在城市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带,至2O世纪8O年代该绿带面积达4434平方公里,与城市面积(1580平方公里)之比达到2.82:1。远期绿带规划面积可达5791平方公里,与城市面积之比可达3.67:1。伦敦绿带的建设在置换城市空气,保持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控制城市向外扩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园林绿化方面伦敦还十分重视生态园林,倡导建设“花园城市”的理念。这是伦敦自加世纪中期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是一项调节城市大气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绿化功能的具有战略意

义的举措。目前,在寸土寸金的伦敦城市中心区,有三分之一的面积被花园、公共绿地和森林覆盖。生态园林的建设不仅美化了城市,改善了大气环境,提高了城市整体质量,而且使昔日破败的城市衰落区以空气清新、优美宜人、富有特色的绿色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和观光客。

四、对我国治理雾霾的启示

从工业革命的先驱到生态文明的领跑者,英国为世界其它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借鉴。

1.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立法

只有严厉的政府制度才能减少污染。自由市场并不能解决污染问题。污染在经济学中被视作外部因素,说明单个公司是不可能为解决污染问题而付出代价的,因此公司本身没有动力主动去做。需要有政府制度来制约、规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铁腕治理,才能减少污染。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立法,加快配套的环境法规的制定进程,加重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严格依法行政,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执法等问题;实行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对执法人员不作为、渎职的要严肃处理。

2.全面规划、加快实施大气环境治理战略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是区域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已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提出改善和控制污染的优化方案。做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采取区域性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同时,制定控制大气污染的科技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等,把大气的综合治理与利用,转变为新兴产业,彻底消除隐患,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科学技术是解决与治理大气污染的关键

在英国治理空气污染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了关键的指导性作用。英国政府鼓励企业采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改革生产工艺,优先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艺,这是防治大气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政府要求企业严格生产工艺操作,选配合适的原材料,有利于减轻污染或对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安装废气的净化装置,对污染源进行治理,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标准。除通过攻关关键技术实现治污目标和产业突破外,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科学研究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决策过程越科学,可执行性就越好,政策就更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从1813年的大气污染,到1952年的严重大气污染,英国为工业化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英国痛下决心治理伦敦大气污染,根本扭转局面花了20多年时间,

完全改善用了50年的时间,这说明空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即使到现在,英国政府仍然认为在空气质量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英国在其2007年战略中提到,经过几十年的治理,英国由于空气污染对人们平均寿命的影响仍然达到7到8个月左右,直接医疗成本每年约200亿英镑。即使到2020年,2007年战略中的所有政策都得到彻底的落实,英国政府仍然预期空气污染将使英国人平均寿命缩短5个月。因此,空气质量的恢复过程不是自然而然出现,它需要政府下决心制定和推行相关政策,并将公众对此问题的关注转化为对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自觉执行。为避免灾难再次出现,并最大限度保障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需进行严格管理并对相关领域科技创新进行有力投资和推广,这是治理环境问题的可行途径。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发达国家的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及其启示

发达国家的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及其启示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石家庄雾霾治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绪论】石家庄市治理雾霾的政策缺陷研究绪论 【第一章】雾霾基本概念及相关问题研究 【第二章】石家庄市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石家庄市雾霾治理政策及分析 【第四章】发达国家的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及其启示 【第五章】对政府制定雾霾治理政策的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雾霾治理中政府政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四、发达国家的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选取英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进行借鉴的原因在于,英国城市伦敦和美国洛杉矶都曾经面临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报告也指出2013 年在中国东部地区造成持续性雾霾天气的污染物同1952 年“伦敦烟雾”事件和1943 年、1955 年洛杉矶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污染物有着众多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是这两个事件污染物的综合体

[31].因此这两个国家的治理政策措施更值得我们去参考。 (一)英国 1. 治理政策概况 (1)立法控制 在“伦敦烟雾”事件后的1954 年,伦敦出台了《伦敦城法案》用以控制烟雾排放。 到了1956 年英国又出台了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清洁空气法案》,并于1968年对其进行了修订,该法案的出台是建立在政府持续几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堪称现代空气污染防治法的典范。该法案通过多种措施来控制空气污染,包括控制烟雾排放、在规定地区设置禁烟区、限制烟囱的高度并对传统炉灶进行升级,积极推广冬季集中供暖和新能源的使用,将高污染能耗的重工业企业迁出城市。1974 年英国又出台了《空气污染控制法案》,在法案中工业用燃料的含硫量上限得到了规定[32].1995 年英国颁布实施了《环境法》,该法案的特点是综合性、全国化,法案对大气、水资源、土地的污染都做出了相应规定,同时还提出了为新车强制加装燃油催化器和在车流量大的地点设置污染监测站的措施。而2001 年出台的《空气质量战略草案》是对之前政策的深化与补充,力求进一步改善英国的大气环境。 (2)经济政策 在经济政策里,英国最值得肯定的就是通过对各种税费

雾霾与国内空气污染现状解析

雾霾与国内空气污染现状解析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小时,霾占据主力,相对湿度在80%到90%之间。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雾霾天气的形成是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旭莱特空气净化器能很好的让室内空气清洁如新。 2014年1月4日,国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2014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基本含义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 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组成成分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旭莱特新风系统能让室内室外空气循环,滤除雾霾等杂质,让空气新鲜,洁净。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施工雾霾天气应急预案

目录 一、编制目的 (2) 二、适用范围 (2) 三、成立应急指挥小组 (2) 四、雾霾空气污染等级和预案措施 (3)

施工雾霾天气应急预案 近些年以来,全国部分城市先后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大气环境、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严重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紧迫需要解决工作之一。 一、编制目的 为了响应国务院环境保护部官网发布《环境保护部通报对北京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专项督查情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我部工程施工特点,在施工中坚决落采取严格的施工期雾霾天气管理措施,切实落实各项雾霾天气要求。加强项目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倡导绿色安全文明施工,特编制此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XXXXX地块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雾霾天气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成立应急指挥小组 (一)成立各小组 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预警小组: 分包负责人: 人员联系方式详见附件一 (二)应急状态期间,指挥小组成员必须保持通信网络畅通,各分包负责人必须根据应急指挥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工地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四、雾霾空气污染等级和预案措施 (一)雾霾预警等级 空气重污染分为四个预警响应级别,由轻到重顺序依次为预警四级、预警三级、预警二级、预警一级,分别用蓝、黄、橙、红颜色标示,预警一级(红色)为最高级别。 (1)空气重污染预警四级(蓝色):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1天(24小时); (2)空气重污染预警三级(黄色):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2天(48小时); (3)空气重污染预警二级(橙色):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72小时); (4)空气重污染预警一级(红色):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以上(72小时以上)。 (二)责任划分 本预案责任划分到人,其中预案总指挥为XXX,全面负责本工程雾霾天气治理情况,并下达应急指令。XXX负责响应组长下达的指令,针对现场时机情况,下达处理措施;XX地块由XXX负责;XX地块由XX负责;XX地块由XX负责;总包管理由XXX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由XX负责;预警监测汇报由XX负责;塔吊喷淋、路面喷淋由XX负责;物资准备、车辆运输由XX负责;吊装作业由XX负责;后勤由XX负责。

国外治理大气的经验汇总

国外治理大气的经验 佟贺丰 中国科技信息所战略中心副主任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国外治理大气的经验。我们介绍一些国外主要国家它们是大气污染,雾霾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然后怎么治理的大气污染,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启示?这是我们今天的一个主要内容。 主要来说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和大家交流一下大气污染与雾霾的背景知识,因为我们要首先了解一些概念,才知道我们下一步要讲什么。第二部分是国外治理雾霾的典型案例,我们主要是介绍国外的几个主要城市和工业区,包括伦敦他们是一种煤烟性的污染,还有美国的洛杉矶,它是一种光化学的烟雾,还有法国的巴黎,它也是不定时的发生一些污染,还有就是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是怎么来治理雾霾的,第三个部分是对前面两个部分做一个总结,得出来对我们国家的启示及借鉴。 一、大气污染与雾霾的背景知识 (一)什么是大气污染 第一个是关于大气污染与雾霾的背景知识。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

够的浓度,浓度达到一定的数值,达到足够的时间,不是说短暂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一般来说包含天然的污染和人为的污染这两大类。天然污染主要由于自然原因形成,包括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等我们都比较清楚,像头几年欧洲航空爆发,造成很多航班都延误,造成大气的严重污染,像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也造成空气质量的变差。 更为严重的是人为污染,是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人为污染又包括两类污染源,一种是固定污染源,像烟囱、工业排气管在那里固定不动的,另外还有流动污染源,主要是汽车、火车,主要是以化石燃料为能源的交通工具,因为它是一直在移动的。 人为污染源应该说是更严重的,因为来源也更为广泛,它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几类,像大气颗粒物,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PM,PM10啊,PM2.5等等,还有一氧化碳、臭氧(O3)、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SO2)等。这些都是人为污染源。 (二)雾和霾的背景知识 现在我们经常说的雾霾,大家都比较熟,但是雾和霾其实是两个东西,我们只是口语的时候习惯把它连接起来,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

雾霾的现状及其难点

雾霾的现状及其难点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雾霾已成为一种环境污染,甚至是环境灾害。它对人体健康、生产生活、交通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危害,因此,笔者通过对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治理雾霾现象建言献策。 针对一个或两个感兴趣的灾害天气类型,收集造成严重气象灾害的历史个例。关键词:雾霾危害综合防治 引言 雾,本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社会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气溶胶污染日益严重。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危害民众健康、引发交通事故,进而危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来我国部分地区大都遭受雾霾天气影响,雾霾现象已成为当前的热点焦点问题,中国长江河谷、四川盆地、黄淮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是目前我国存在的4个霾天气比较严重的地区。因此,本文通过对雾霾天气进行研究,指出其含义、原因及危害,提出控制措施,以预防雾霾天气的发生,减少雾霾天气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雾霾天气的相关知识介绍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显然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世界气象组织以及中国观测规范对此也都有明确规定。雾是指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而在中国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天气被这样定义:“大量极微细的干性尘粒、烟粒等(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均匀悬浮于空中,使空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当水平能见度低于10.0km、相对湿度小于80%时,排除降水、扬沙、浮尘、烟雾、吹雪、雪暴、沙尘暴等天气现象造成视程障碍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霾使得远处光亮物略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以上即为雾霾的气象学定义。

雾霾新闻(英文版)

China Environmentalists Slam Inaction over Smog 2013-12-09 19:24:42 Xinhua Web Editor: Xing Yihang The smog that blanketed over 100 cities in half of China last week has rekindled 重新点燃criticism of insufficient efforts in the fight against air pollution. Among urban residents, severely polluted air has become a main source of complaints and frustration over health concerns. Late last week, the Air Quality Index (AQI) in dozens of cities in eastern China topped or neared 500. AQI of over 300 cities is defined as "serious pollution." Many rushed to buy face masks and air purifiers to ward off 避开,挡住the choking smog, a result of decades of breakneck economic growth. The dirty air even forced al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the eastern city of Nanjing to close for two days. "The smog is everywhere," said Xiong Yuehui, head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t a meeting on Sunday in Shanghai. "If one place is

雾霾治理方案

雾霾治理方案 一、雾霾成因及危害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Particular Matter,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2.5 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 其源头多种多样,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造成的,其主要来源为土壤尘、煤燃烧、汽车尾气排放、海洋气溶胶及钢铁工业生产污染等。PM2.5有6 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 高耗能产业和高污染产业较多,污染物急剧增加,是雾霾形成原因之一中国火力发电占全部发电量的90%以上,而火电的85%几乎全部是燃煤发电,化石燃料燃烧和能源使用产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造成严重污染。 扬尘污染已日益成为城市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亦是雾霾成因之一中国大部分城市以摊大饼形式发展,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时期,建筑、拆迁、道路施工及堆料、运输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不断增多;一些城市干燥少雨,冬春季多风,极易形成扬尘污染"此外,还有随风飞扬的堆放物尘,汽车行驶引起的道路尘,以及量大面广的裸露地面尘"中国扬尘污染已相当严重,且尚无好转迹象,大气颗粒物中的扬尘比重很大,如上海市研究结果,在总悬浮颗粒物中,扬尘的分担率达到60%以上。 汽车尾气也增加了细微颗粒物排放,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原因,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使城市群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呈现显著恶化和蔓延趋势,造成大范围的雾霾,大大超出环境承载能力。 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如矿物颗粒、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矿物气溶胶(包括煤烟尘、沙尘和城市逸散性粉尘等)是中国雾霾中含量最大的组分,约占35%,硫酸盐和有机碳气溶胶是另外2 个含量较大的组分,分别约占15%,这3 类气溶胶贡献了中国雾霾质量浓度的约70%,而硝酸盐约占7%,铵盐所占比例约为5%,黑碳气溶胶只占约 3.5%。因此,雾霾主要由雾中的微小水滴气溶胶和霾中的非水性气溶胶组成,其中,气溶胶的化学组分按照其吸湿性可以分为吸湿性气溶胶和非吸湿性气溶胶,吸湿性气溶胶大部分为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无机组分及部分吸湿性有机组分,而非吸湿性的气溶胶主要为矿物气溶胶、碳黑及部分非吸湿性有机组分。它们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和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雾霾主要引发的是人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 二、通用方案 1、头治理,少烧煤、油,多用电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辆的出行,节能减排,使用节能家电、多搭乘公共交通以及骑车出行。给汽车安装微粒过滤装置,对尾气不达标的车辆严禁驶入,违者重罚。减少建筑和道路扬尘,不能露天烧秸秆和垃圾,少用农药和化肥。, 2、能源的出行工具,将城市建成一个对流的建筑群,形成一定的气流,把雾霾吹走,加大绿化等。 3、对公民的环境意识的教育,每个人都做到尽量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发动公民的监督作用。 三、溶胶吸湿增长的理论分析

《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伦敦是如何治理雾霾的》高三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①雾霾污染曾经困扰伦敦,还发生过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根据《生命时报》驻伦敦记者的报道,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治理雾霾污染的一条出路。“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就细致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进入20世纪中期,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帽子,用半个世纪的努力来治理空气污染。 ②19世纪,英国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伦敦工厂所产生的废气形成了极浓的灰黄色烟雾。20世纪50年代最为严重,“雾日”(即指视域不超过1000米的天数)一年里平均多达50天左右。1952年12月5日至10日,伦敦上空的冷高压导致大气湿度增加,风力微弱,污染物难以扩散,呛人的浓厚烟雾弥漫全城5天之久,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 ③据史料记载,仅在12月5日到8日这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就高达4000。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 ④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渐渐散去。此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⑤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到了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 ⑥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

雾霾天气调查报告

雾霾天气调查报告 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下面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关于雾霾天气的调查报告,以供参考! 什么是“雾霾”: 雾: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霾: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雾霾的危害: 1、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和变异性咳嗽等,多与近期气温下降、雾霾天气有关。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

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这多100倍。 2、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3、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近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国内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遭遇类似的情况,当中虽有一定的气象因素,但最主要还是粗放式无序发展带来的恶果。应该看到,雾霾并非一般空气污染,它可能对公众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952年伦敦大雾中,据官方统计就有逾4000人丧生,有环保专家分析,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 4、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

有关雾霾的英语作文

Recently,the topic of air pollution has arous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ince pollution haze,a kind of weather,has appeared frequently in our cities.Just as the picture showed,when pollution haze comes,the whole city was covered with suspended particles(悬浮颗粒)which can breath into our body causing heavy problem to our health. Haze is air pollution which is mixed up with dust,smoke and other dry particles ,and it obscure(掩盖)the clarity of the sky and interacts (互相影响)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This kind of air pollutant come from a variety of natural and manmade sources(人为来源). Natural sources can include windblown dust(风尘),and soot (灰)from wildfires. Manmade sources can include motor vehicles(机动车辆),and industrial fuel(工业染料)burning. The one of the main cause that touches off haze is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制造业务). Many factories were over measure produced the smog that had over the standard and the smog seriously influence the air become air pollution. Last year several places in china were blanketed with(覆盖着)thick fog. Everything around disappeared from our sight. Some highways were closed. Traffic jams were commonly seen in the streets. Many people, especially children and seniors, even found it difficult to breathe. As a result, local hospitals were crowded with people who had problems with their noses and lungs. Part of the cause was the dry weather, but the severely damaged environment contributed a lot to this nightmare.

解决雾霾的办法

解决雾霾的办法 (清洁能源、环保林木宣传文) 我国可以实现环保又富强吗?只要实施的措施得当,当然可以。世界上有这样的国家,他们能做到,我们也必能做到! 美、法、德、日都是环境好又发达的国家。美国大力发展使用生物能,法国以发展利用核能为主,日本的林木覆盖率为世界大国之最,德国花重金购买太阳能电池板使得国内变的环保。 雾霾的产生根源是污染能源的大量使用,污染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其中煤的污染是最重的,昔年伦敦烟雾事件、美国光化学污染事件的始作俑者就是煤的大量使用。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65%以上。欲要解决雾霾问题,必须要减少污染能源的使用率。(请您思考:我们用的电若是由燃烧煤炭而来,对整个社会来说,环保么?) 我国可加大力度发展生物能。美国大力发展生物能,发展生物电站并利用生物能化工来替代成品油,我国人口数倍于美国,粮食需求甚多,想达到美国那样子的生物能利用率是不可行的。 林木覆盖率决定着环境的自净化能力,增加环保林木的覆盖率,将能使环境早日美好起来。日本的清洁能源利用率较法、韩低,但其国依然环保,因其林木覆盖率达68.5%,环境的自净化能力强。我国的天然林木覆盖率较低,通过我们的努力,林木覆盖率将可达到也只能达到美、法等国的水平。 德国不自己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而进口,因在目前的科技下,生产太阳能板消耗的能源比其使用寿命所能转化的能量还要多,

太阳能发电目前是污染又昂贵,只起到把污染转移的作用。 阳光是地球上一切能量的来源,所有生命都是因阳光才能生生不息,地球上的生物能、风能、水能的能量是阳光转化而来的。太阳之光——太阳上的核反应,阳光是核能的产物。核能从宇宙之始,就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宇宙各星球的发展与变迁。核能是宇宙最根本的能量,地球上其它能源的衍生之母,是人类最根本的能量源泉。 法国以核能为主要能源。世界科技至今日,核电站已应用了是第四代技术,核能的安全利用技术早已成熟。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美、法、日、韩等国都大量应用了核能。最发达的美国,核电应用量也最多;最令人向往的法国,核电利用率最大;韩国的核能利用率仅次于法国,为世界第二,日本的核能利用率也较高;日、韩的迅速发达,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日、韩重视核能的应用。 我国一年因煤炭伤亡数千人,因污染带来得疾病耗去GDP 不低于5%,随着污染的积累加剧,如不早早治理,人们将受到更多环境污染带来的疾病的折磨,还会引发自然灾害频发。资料显示:21世纪以来,随着核能科技的提升,世界各国12年来因使用核能而死亡的人员共7人;2012年我国的矿难死亡人员为1500人以内,21世纪以来我国因煤矿死亡人数不下20000人,煤的安全、健康性与核电根本无法相比。最近一次日本福岛核泄漏,很多人谈起来怕的要死,可结果却是无一人因核泄漏而伤亡;2013年以来,我国已发生很多起矿难事故,其死亡总数早超芦山地震。矿井良莠不齐,危矿很多,实难管理。 而今雾霾日益严重,但仍有部分言论不断抬高煤炭的地位

防治雾霾,国外都采取了哪些措施(精品文档)

防治雾霾,国外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防治雾霾,国外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近年来,连续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防治雾霾,成为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来看看国外一些国家治理雾霾有哪些较为成熟的经验,都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 一、英国 提到雾霾,人们第一个想到英国伦敦。这个海岛国家的首都有海风吹拂,按理不该有雾霾。但“伦敦烟雾事件”像一记重锤,使得英国人痛下决心开始整顿空气污染,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通过一系列措施,到1975年,伦敦的雾霾日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降到5天。 可惜伦敦的抗雾斗争并没有到此结束。1980年代后,伦敦的汽车数量激增,当时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244万辆(截至2014年底,北京每百户家庭拥有63辆小汽车,而大多数国家的这一数据平均值仅为25辆。据北京市交管局信息,北京全市2015年11月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61万辆),交通堵塞情况严重。自1981年以来,伦敦乘汽车外出的数量增长了20%,占所有上班行程的43%,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英国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对抗这种由汽车带来的空气污染。 1、控制车辆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从1993年1月开始,英国强制所有在国境内出售的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对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碳氢化物等成分进行严格控制,并在汽车年检中检测

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是否达标。 2、通过收取交通拥堵费和发展公共交通来限制私家车流量。自2003年2月起,伦敦市政府规定,收费区域为伦敦市中心8.5平方公里区域(现在已扩展到了22平方公里),从周一到周五的早上7点至下午6点在收费区域内行驶,需要缴纳拥堵费。拥堵费在过去10年有所增长,目前已从最初每天5英镑上涨至11.5英镑。随后,伦敦市公布了更为严厉的《交通2025》方案,限制私家车进入伦敦。研究表明,该措施减少了收费区域内26%的交通拥堵。区域内行驶速度增加了5~10公里/小时;2003~2006年,该措施减少了由交通排放的氮氧化物(NOX)、PM10和C02污染物浓度分别为170/0、24%和3%。与此同时,伦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鼓励市民选择地铁或公交系统出行,并计划修建12条自行车高速公路。 3、提倡自行车代替汽车。英国鼓励市民骑自行车绿色出行,建设12条自行车高速公路。英国的高官们都以身作则,控制公务用车,骑自行车绿色出行。伦敦市市长鲍里斯计划到2023年把伦敦私车流量减少9%。鲍里斯市长本人也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 4、伦敦政府在2008年推行了低污染排放区政策。在低污染排放区内行驶的车辆必须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否则将会被征收费用。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污染严重车辆的更换速度,促进老旧车辆加装减排装置,降低车辆的污染排放,使伦敦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二、美国 洛杉矶是美国的工业城市,从20世纪初就饱受大气污染的困扰。特别是1943年的“洛杉矶雾霾”事件和之后发生的“光化学烟雾”污染,让洛杉矶政

雾霾调查报告范文3篇

雾霾调查报告范文3篇 雾霾调查报告(1) 摘要: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却日益化,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和出行,必须要生活中的人们去保护。 关键词:健康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我们每个人必须高度重视。 前言 实践时间:201x年寒假 实践地点:中国 实践人员:护理1237班 实践内容:调查中国雾霾天气日益严重的原因、现状、危害及政府的解决措施。 实践方式:关注新闻媒体、走访有关部门、向有经验的前辈询问。了解、自己观察登记 一什么是雾霾 1、雾: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霾: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二雾霾的危害 1、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和变异性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这多100倍。 2、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的解决方法

北京市环保局的调查和分析是,此次北京和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是造成本次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其次,北京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利于空气扩散,三是北京周边大范围、大区域尺度内污染物的输送和北京本地排放污染物相叠加,使PM2.5污染物浓度水平进一步升高。但是,主要是低温导致燃煤采暖排放量相应增加而造成污染。但是,也有一些分析认为,50%-70%的PM2.5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因为汽油、柴油在封闭空间内剧烈地燃烧,产生化学反应,排出的气体成分复杂、颗粒细小,易生成PM2.5。即便全国各地的情况不同,现在追踪雾霾的起因也存在分歧,不能确定是工业和取暖燃料排放是最大的污染源,还是汽车尾气是最大的污染源。不过,从全国的总体情况看,污染源的大头是生产企业。在污染的责任上面现在有一句话,叫做人人有责,因此,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源也是人人有责。但是,如果人人有责不能落实到行动上,就会变成人人无责。所以,具体地分清不同个体和组织的责任,并以责任的大小承担不同的环保任务,才有可能有效减少污染。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说,出现如此严重雾霾,最根本原因是污染排放的增加;其次是大气自净能力衰减。“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 王庚辰 东方早报 PM2.5的来源复杂,是否意味着治理难度也很大呢? 杨新

是的,因为来源复杂,所以治理也就相当困难。而大多数颗粒物的来源是化石燃料。所以治理颗粒物,本质上需要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更多地采用清洁能源。东方早报 PM2.5的来源复杂,是否意味着治理难度也很大呢? 杨新 是的,因为来源复杂,所以治理也就相当困难。而大多数颗粒物的来源是化石燃料。所以治理颗粒物,本质上需要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更多地采用清洁能源。 东方早报 这与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似乎有冲突? 杨新 所以需要理念上的改变。我们过去一直强调经济发展,现在则需要转变理念,反思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当然,这次全国大规模雾霾天气,某种程度上也有积极的一面。媒体、公众和政府非常重视,重视问题就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以前我们做大气污染研究,很多人不理解、不重视,他们认为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更主要是水和土壤的污染,而不是空气的污染。现在全国雾霾污染改变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看法和态度。 (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治理雾霾天气要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温家宝说,大家谈得语重心长。城镇化要避免走弯路,科学规划非常重要。要坚持城乡建设一体化,真正把农村建设好。最近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造成影响,我们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摘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实现了工业化和 城市化的国家。历史证明,工业革命不单单带给人们好处,生态环境污染也是工业革命造成的。英国就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今天的伦敦和英国呈现给人们的是阳光明媚,碧水蓝天的景象,从工业革命的环境污染到今天的生态典范,英国到底经历了什么,留下来什么教训和经验,这对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工业革命环境污染 在人类历史上,伴随着工业化的发生,英国成为率先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对这场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人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人类发展的新进程,它告别了农业文明,使得人们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阶段。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历史的考验,可以发现,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好处,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留下了惨痛的历史经验。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对工业革命描述道:“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遭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日,也是悲伤的冬日。”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研究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问题及其相关治理,希望对正处于这一阶段的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气污染。机器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特点,其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代替了人力,风力成为了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而蒸汽机的使用需要以煤炭作为燃料,因此,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煤炭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第一次工业化革命的主要能源。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推动工业的发展和机器的运转的同时,也产生和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的污染物。这就造成了英国煤烟弥漫,浓烟滚滚,整个城市都呈现出黑乎乎的景象。在伦敦,烟与雾相互混杂,形成了浓浓的烟雾,长年萦绕在城市上空,现在中国人称它雾霾。 二是河流污染。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前,泰晤士河河水清澈,水中水面鱼鸟成群。但随者工业革命的兴起,大量工厂沿河而建,两岸人口激增。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流入泰晤士河,水质严重恶化。加上沿岸堆积了大量垃圾污染物,泰晤士河成为了伦敦的一条排污明沟。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在河上沉没,死亡640人,其中许多人并非溺水而亡,而是因为喝进了污染的河水。其他河流的命运大约和泰晤士河类似。 三是自然环境破坏。在工业革命中,英国大力发展重工业,其中钢铁业对环境破坏相当严重,炼铁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对森林的大肆砍伐。而且开办工厂,占用耕地,林地,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四是城市环境的恶化。工业化同时是个城市化的过程。有资料显示,到1851年时英国城市人口已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0.2%,初步完成了城市化。与此同时,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也急剧增加,而这一时期政府缺乏居民住房规划,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工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形成了城市中的贫民区,贫民区里

雾霾分析与生态环境保护

雾霾分析与生态环境保护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雾霾分析与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近来,我国北方部分城市和地区严重的雾霾现象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能源消费以及它们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些讨论认为,应该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并研拟对能源消费征收环境税。对于环境污染的讨论,不应当仅停留在对“碧水蓝天”的渴望上。讨论环境政策,要建立在对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三者的关系上来,“美丽中国”既不能过度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利益,也不能过度强调环境保护而错失发展机会。关键字:雾霾现象危害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一、雾霾的定义 雾霾其实是雾与霾的统称,雾与霾的区别十分大。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二、雾霾现象产生的原因 这种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和空气质量下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我国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都超过22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烟粉尘排放量超过千万吨,均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冬季取暖北方大部分地区燃煤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 2、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受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的双重作用,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 3、机动车污染问题更加突出。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开始呈现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 4、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污染

雾霾 英文介绍

Hello,everyone Good morning!My name is Xiao Weihong,I’m from Sichuan province.And today,my topic is Fog and haze.This is my name,and this is my student number. From this you can know that my topic is about 5 parts,and now,we look at the first part--Definition.Long long ago,we climb with our hands,as time goes by,We are walking upright.But the environment turns bad,we live in a world which is full of poison.In recent years, air pollution has already become one of the bigges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hina. Thick haze has blown off the coastal areas.So,what is haze?It’s a combination of little drops of water and tiny particle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noun.Now,we should know another word--PM.It means particulate matter.It also means a small discrete[d?'skrit](离散的) mass of solid or liquid matter.So,we can easily know what is PM2.5.It means particles can be drawn into lung[l??], which diameter is less than 2.5 micron.We often pay our attention to PM2.5,because the number of 2.5 is very important ,if the diameter of particle is bigger than 2.5 micron,it will be stopped by our nose and will not go into our lung. But if the size of particle is less than 2.5 micron.It harms us most. So, wether['w?e?] our weather['w?e?] is good is determined by the number of PM2.5.Look at this picture,if the number of PM2.5 of per unit volume is less than 50,we say the air quality is good.if the number is between 50 to 100,we say the air quality is moderate.But if the number is between 151 to 200,we call it unhealthy.and if the number is above 300,we think it horrible.As we know,many places of China is even above 400.So,it’s very dangerous. Now,let’s look a historical event.London smog!Let’s know about it.First,we watch a short video.(I don’t know wether the computer can paly i t) Ok,from this short video we can see a black world full of smog.So,what happened in London?In 1952, London smog happened,and it lead to 12000 people di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In 1954 ,London launched a special act of pollution.After 4 years later,smog happened again,and 1200 people dead.Only after 1965,the toxic smoke was vanished.In 1968,Britain enacted the Clean Air Act.And until 1980, the fog day has been reduced to five days one year.It took about 30 years to solve the problem.So,from this accident,we know thatonce the fog happened, it will be hard to solve it. How about our situation?First,Let’s look some pictures.There’re two contrast figures.The upper left corner is a picture of beautiful scenery,it’s clear,but the one at the lower left corner looks terrible.And the top right one is the map of our country which looks pretty,but from this one we can see nothing except haze.How about this one?Oh,it’s a man who wears a respirator['r?sp?ret?] is riding a bike in the endless smog.And again,this picture tells us a man is riding a bike in the road.It’s dangerous because it’s hard to see far. The last one,it looks beautiful in some degree.But like mushrooms,the more beautiful the more toxic it is.In fact,it’s very terrible. So,what situation caused ?These our several country to be are this we reason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