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火箭简单介绍

中国火箭简单介绍

中国火箭简单介绍

中国火箭在国际航天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中国于1956年建立航天工业以来,中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火箭技术突破,并且成功发射了一系列的火箭和载人航天器。本文将简单介绍中国火箭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类型。

一、发展历程

中国火箭事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那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较为落后,但中国政府仍然决定发展自己的航天事业。在此背景下,中国于1956年成立了中国航空工业局(现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火箭技术突破。中国的第一颗自制火箭是在1970年发射的东风一号试验火箭。此后,中国陆续发射了长征系列火箭、运载火箭家族等多种型号的火箭。

二、主要类型

1. 长征系列

长征系列火箭是中国最著名的火箭家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长征火箭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根据任务需求可以灵活组合,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长征火箭的类型包括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多个型号,分别用于不同的任务。例如,长征二号F型火箭曾成功将中国的首颗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2. 运载火箭家族

运载火箭家族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推出的重要火箭系列,用于运送各种有效载荷进入太空。该系列包括了长征三号甲、长征五号、长征六号等多个型号。

其中,长征五号火箭是中国最为强大的运载火箭之一,具备较高的运载能力。

3. 宇宙飞船

除了火箭,中国还开发了一系列载人和货运飞船。中国的柔性货运飞船可进行货物运输和回收,这在国际航天领域内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突破。

同时,中国还计划开展载人航天任务,目前已经成功实施了一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三、未来展望

中国火箭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已经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全球领先的航天强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继续加强火箭技术研发,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并计划在未来多任务混合发射、航天器重复使用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总结:

中国火箭的发展历程非常丰富,涵盖了长征系列火箭、运载火箭家族、宇宙飞船等多个类型。中国火箭在国际航天领域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未来也将继续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将不断推动人类航天技术的进步。

中国火箭的发展简史

中国火箭的发展简史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梦想着能够飞向天空。火箭作为一种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工具,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掌握火药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火箭制造的国家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火箭制造历史。本文将从中国火箭的起源、发展历程、成就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为读者呈现中国火箭的发展简史。 一、起源 中国火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九世纪的唐朝。当时,唐朝的军队使用火药炸药来制造火箭,用于攻城和防御。这些火箭主要由竹筒和铁头组成,其内部装有火药和铁钉等物质。当火药燃烧时,火箭便会飞向目标,造成巨大的破坏力。此后,火箭成为中国军队的重要武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中。 二、发展历程 1. 中国火箭的现代化起步 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接触现代科技,火箭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926年,中国第一个火箭实验室成立于南京,这标志着中国火箭技术的现代化起步。此后,中国火箭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二战期间,中国火箭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1940年代初,中国开始研制“东风”系列火箭,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火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火箭技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研制火箭技术。 2. 中国火箭的成就

中国火箭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迎来了快速发展。1956年,中 国成功试射了第一颗火箭,标志着中国火箭技术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此后,中国在火箭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1958年,中国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1964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 原子弹,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研制技术的实现了重大突破。1980年代,中国火箭技术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包括成功发射了“蛟龙一号”等火箭。 3. 中国火箭的未来展望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火箭技术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中国火箭技术将继续深入发掘火箭技术的潜力,推动火箭技术向更高、更远、更快的方向发展。中国将继续研制新型火箭,包括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行器等。同时,中国还将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推进火箭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实现太空梦想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总结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之一,火箭技术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掌握火药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火箭制造的国家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火箭制造历史。从中国火箭的起源、发展历程、成就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来看,中国火箭技术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未来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

火箭资料

火箭发展历史 ●火箭是历史悠久的投射武器,中国古代的火箭就是现在火箭的鼻祖。早在宋理宗绍定5年(约公 元1232年)宋军保卫汴京时。便已用来对抗元军,后来火箭技术经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 中国古代火箭有箭头、箭杆、箭羽和火药筒四大部分。火药筒外壳用竹筒或硬纸筒制作,里面填充火药,筒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筒侧小孔引出导火线。点火后,火药在筒中燃烧,产生大量气体,高速向后喷射,产生向前推力。其实这就是现代火箭的雏形。火药筒相当于现代火箭的推进系统。锋利的箭头具有穿透人体的杀伤力,相当于现代火箭的战斗部。尾端安装的箭羽在飞行中起稳定作用,相当于现代火箭的稳定系统。而箭杆相当于现代火箭的箭体结构。中国古代火箭 外形图,首次记载于公元1621年茅元仪编著的《武备志》中。 ●火箭出现后,在中国被迅速地用于军事行动和民间娱乐中。10~13世纪,在宋、金、元的战 争中,已应用了火枪、飞火炮、震天雷炮等火药武器。那时的飞火炮和现代的火焰喷射器 相似,是一种原始的火箭武器。北宋后期,在民间盛行的烟火戏中,人们利用火药燃气的 反作用力,制成了能够高飞和升空的"流星"(或称"起火")、"爆竹"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从工作原理看,流星、爆竹已具有火箭的特点。 高中物理课本有“动能和动量守恒”一章,原来火箭也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制成,文章介绍了古代与现代火箭的知识,还安排了一个“自制水火箭”的小实验。“水火箭”顾名思义,即水反冲火箭,它的外形做成火箭的样子,发射时不用燃料,而是通过高压空气将水向下急速喷出,利用水的反冲,使火箭升空。为了更好地理解动量守恒的原理和应用,加深对火箭这一尖端科技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又因为“水火箭”具有设计合理,取材广泛,制作容易,操作简单等优点,所以我们几个 就成立了研制水火箭小组。 中国火箭第一人 ●据说万户原是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屡建奇 功,受到班背大将的青睐,要他在兵器局供职,两人相交甚厚。班背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 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广太等一班*臣,被革去一切职务,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 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献给朱元璋,讨其喜欢。李广太投燕王所好,知道万户是与班背共同造飞 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万户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同 时完成造飞鸟的宿愿。 ●万户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广太暗中给瓦剌军报 的信。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着他的《火箭书》冲了出去。万户决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 背的遗愿。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 人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万户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 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 在山脚之下…… 现代火箭 ●火箭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 ●在十三世纪以前,中国的火箭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 最终转化成火箭机械能.现代火箭用来发射探测仪器,以及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空间 的飞行器. 1、长征一号是我国第一枚三级运载火箭.它以两级液体火箭为基础,加固体第三级.固体发动机由固体发动 机研究院研制.全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技术抓总.箭长29.46m,最大直径2.25m,起飞质量81.5t, 起动推力达106 N.二、三级有转接锥壳相连.

中国火箭简单介绍

中国火箭 火箭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早在宋代就发明了火箭,在十三世纪以前,中国的火箭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最终转化成火箭机械能.现代火箭用来发射探测仪器,以及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空间的飞行器.目前各种型号的中国火箭有: 1、长征一号是我国第一枚三级运载火箭.它以两级液体火箭为基础,加固体第三级.固体发动机由固体发动机研究院研制.全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技术抓总.箭长29.46m,最大直径2.25m,起飞质量81.5t,起动推力达106 N.二、三级有转接锥壳相连.第三级与第二级完全分离后,起旋火箭点火,使第三级在空中自由起旋.整流罩用水平抛脱.长征一号火箭具有将300 kg的卫星射入倾角为70°、高为440km的圆轨道的运载能力.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再次发射把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 “长征一号”的改型,“长征一号丁”,在原一二级基础上,更换三级固体发动机,将使其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700kg~750kg. 2、长征二号两级液体运载火箭,全箭长约32m,最大直径3.35m,起飞质量190 t,一级装有4台发动机,地面推力为2.8×106 N,二级主发动机真空推力7.3×105 N,还有4个可以遥控的游动发动机(总推力4.7×104N),能将1.8 t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1974年11月首次发射,由于一根导线有暗伤,导致飞行试验失败.1975年11月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准确入轨.接着,又发射两次,均获成功. 随着卫星对火箭运载能力要求的提高,“长征二号”火箭也作了相应的技术状态的修改,使技术性能和运载能力均有所改进和提高.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 t左右,命名为“长征二号丙”,多次发射均获得成功.发射表明:“长征二号丙”设计方案正确,性能稳定,质量可靠,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3、长征二号E即长征二号捆绑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一枚推力捆绑式(也叫集束式)运载火箭,它是以经过改进的“长征二号丙”火箭作芯级(一级加长4.6 m,二级加长5.2 m)第一级箭体上并联4个长15.3 m,直径2.25 m的液体助推火箭.上面级和卫星都装在直径4.2 m,高10.5 m的整流罩内,全箭长49.7 m,芯级直径3.35 m,芯级一级发动机4机关联,加上4枚助推火箭,总推力为6×106N,可把8.8 t有效载荷送入200 km的圆轨道,1988年底获准研制,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实现了预定目标.1990年7月16日首次发射,一举成功,把一颗巴基斯坦的科学试验卫星和一模拟有效载荷准确送入轨道.用如此短的周期,研制成功一个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这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在世界航天史上也属罕见,它为我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和满足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的需要奠定了基础.1992年为澳大利亚发射两颗美制第二代通信卫星. 这种火箭,如配以中国的固体推进剂的上面级可将3 t的有效载荷送入同步转移轨道;如配以液氢液氧推进剂上面级,构成“长征二号E/HO”,其同步轨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将达到4.8t. 4、长征三号是以“长征二号丙”为原型加氢氧第三级组成的三级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总设计和研制第三级,第一、第二级由上海航天局承制,全箭总长44.56 m,起飞质量202 t,起飞推力2.8×106 N,第三级氢氧发动机在高空失重条件下二次启动.其同步转移轨道推力为1.4×104N.1984年1月29日首次发射,由于第三级发动机二次启动不正常,卫星进入近地轨道运行.经过70个昼夜的奋斗,4月8日再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为香港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标志着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开始步入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5、“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甲”是为发射新一代通信广播卫星而研制的新型运载火箭.它

中国火箭简单介绍

中国火箭简单介绍 中国火箭在国际航天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中国于1956年建立航天工业以来,中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火箭技术突破,并且成功发射了一系列的火箭和载人航天器。本文将简单介绍中国火箭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类型。 一、发展历程 中国火箭事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那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较为落后,但中国政府仍然决定发展自己的航天事业。在此背景下,中国于1956年成立了中国航空工业局(现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火箭技术突破。中国的第一颗自制火箭是在1970年发射的东风一号试验火箭。此后,中国陆续发射了长征系列火箭、运载火箭家族等多种型号的火箭。 二、主要类型 1. 长征系列 长征系列火箭是中国最著名的火箭家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长征火箭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根据任务需求可以灵活组合,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长征火箭的类型包括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多个型号,分别用于不同的任务。例如,长征二号F型火箭曾成功将中国的首颗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2. 运载火箭家族 运载火箭家族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推出的重要火箭系列,用于运送各种有效载荷进入太空。该系列包括了长征三号甲、长征五号、长征六号等多个型号。 其中,长征五号火箭是中国最为强大的运载火箭之一,具备较高的运载能力。 3. 宇宙飞船 除了火箭,中国还开发了一系列载人和货运飞船。中国的柔性货运飞船可进行货物运输和回收,这在国际航天领域内也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突破。 同时,中国还计划开展载人航天任务,目前已经成功实施了一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三、未来展望 中国火箭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已经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全球领先的航天强国。

长征系列火箭大全最新最全

长征家族最新版 目录 长征家族最新版 (1) 长征十一号 (1) 长征九号 (1) 长征七号 (2) 长征六号 (2) 长征五号 (2) 长征四号 (3) 长征四号甲 (3) 长征四号乙 (3) 长征四号丙 (3) 长征三号 (3) 长征三号甲 (4) 长征三号乙 (4) 长征三号丙 (4) 长征二号 (4) 长征二号丙 (5) 长征二号丁 (5) 长征二号E (5) 长征二号F (5) 长征一号 (5) 长征1号D (6) 附录国产发动机 (6) YF-100发动机 (6) YF-77发动机 (7) YF-75D发动机 (7) 长征十一号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CZ-11),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正在研制的中国新一代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CZ-11首枚固体运载火箭的研制正稳步推进,有望2014年首飞。CZ-11研制成功将填补中国固体运载火箭领域的空白。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系统由固体运载火箭、发射支持系统组成,一级采用中国最大规模和推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1] 可牵引大型固体发动机和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器技术的发展。 长征九号

号总设计师透露,2025年至2030年之间,研制长征九号火箭,起飞推力4000吨级,110米长,能把120吨的 长征七号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芯一级采用两台推力为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拥有4枚助推器,每枚助推器采用一台YF-100发动机,运载能力将达到近地轨道13吨,并将用于发射中国的货运飞船。目前火箭研制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14年在海南航天发射场实现首飞。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研制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将在2014年实现首飞。[1] 长征七号运 载火箭为“两级半”构型运载火箭,“两级”是指运载火箭芯级为两级构型,“半”则指的是有助推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芯一级采用两台推力为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拥有4枚助推器,每枚助推器采用一台YF-100发动机。 CZ-7火箭在CZ-2F火箭的基础上研制,填补了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空白。根据发射需求预测,未来我国除了发展20吨级空间站舱段等特殊需求,以及1吨以内的小型卫星外,大量载荷将处于中等运力区间,包括东方红三号和东方红三号B、东方红四号和东方红四号E、东方红五号等通信卫星平台,以及以资源和风云卫星为代表的大型遥感卫星平台,还有大型低轨道和高轨道遥感卫星平台等,此外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还要发射大型货运飞船进行补给。按照不完全统计,我国2020年前需要发射的卫星中1吨以下的卫星占45%,1~4吨的卫星占30%,5吨以上的占25%,其中LEO和SSO轨道的卫星主要是4吨以内的遥感卫星,更重的航天器就是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而GEO轨道的卫星1~4吨和5吨以上的基本相当,不过随着早期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的淡出,GEO轨道卫星将更多的以大质量的东方红四号和五号为主。从发射需求预测看,CZ-7火箭将是用途最广泛使用最频繁的火箭。 长征六号 有许多新技术是在中国国内首次使用,研制难度很大。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承担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也正式启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系中国无毒无污染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有许多新技术是在中国国内首次使用,研制难度很大,预计“长征六号”首发火箭将于2013年出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2000年就组织科技人员开展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总体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2010年7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决定,“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由八院总承研制,八院随即开始组建研制队伍,全面开展立项前各项协调、论证和策划工作。 长征6号火箭使用3.35米直径的第一级和2.25米直径的二、三级,其第一级仍然使用1台YF-100发动机,第二级使用1台YF-115发动机,第三级使用4台1000牛的过氧化氢/煤油发动机。长征6号的700千米高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约为1吨,可以视为现有长征1号D的替代型号。另有报道称长征6号火箭还可能捆绑小型固体助推器以增强运载能力,从而填补长征六号基本型号与长征七号基本型号之间的运力空白。据中国航天报讯,2009年9月长征6号火箭立项,已转入初样研制阶段。 长征五号 随着推力为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推力为50吨的YF-77氢氧发动机先后完成长程试车,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审批立项,我国新一代、组合化的运载火箭系列长征-5 号的研制也进入关键阶段。 长征-5号运载火箭系列以120吨和50吨两种发动机为基础,构成5米直径、3.35米直径和2.25米直径三种模块,形成“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这次展出的模型便是长征-5号运载火箭系列中最为强大的型号,以5米模块(2个50吨YF-77)为芯级,以4个3.35米模块(2个120吨YF-100)为助推器。

中国火箭的发展简史

中国火箭的发展简史 火箭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候,但在中国这个国家,火箭技术发展历史还是比较短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开始致力于探索火箭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技术强国之一。下面将介绍中国火箭的发展简史。 一、中国最早的火箭技术 中国最早的火箭技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左右。当时,商鞅所在的秦国已经开始研制火龙,这是一种需要人力助推的火箭武器,可以发射出射程较远的箭矢。此后几千年,中国在火箭技术方面进行了多次尝试,但几乎没有对火箭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发展。 二、中国火箭技术开始萌芽 1956年,中国开始在北戴河海滨的科研场地对火箭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期间中国科学家对国外火箭技术的知识进行了收集、分析,才得以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激发了中国进行火箭技术的发展。 三、中国第一颗卫星试验成功 30年代中国科学家就开始尝试发展火箭技术,然而由于各种条件限制都没有得以实现。到了1958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试验。1960年,中国成立了航天委员会。中国航天事业开始逐步发展,进行一系

列的火箭技术研究,诸如“元宵4号”“东风2号”等。 1970年4月24日,中国实现了人造卫星的第一次试验,发射了“东方红1号”卫星。也创造了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自行发射卫星的国家记录,并成为第一个中华民族发射的人造卫星。 四、中国火箭技术的飞速发展 1971年,中国在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以后,开始在进一步发展了继续 发展火箭技术。1980年代,中国开始计划针对商业市场进行卫星发射。1985年,中国发射了第二颗卫星“实践一号”,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 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将第1颗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一号”发 射到轨道。2003年,中国第二次成功地将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 到轨道,首次实现了中国人的载人航天梦。 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了携带着两只黑猫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并完成了首次太空行走。关注程度,中国火箭的发展自然也水涨船高。 2019年1月,中国成功发射嫦娥4号探测器和玉兔2号巡视器成功着 陆月球背面。 五、总结 中国火箭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科技的发展史。经过长久 时间的积累与发展,中国火箭技术从开始的萌芽状态到逐步成为世界 一流的态势已经显着。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

火箭的发展史

火箭的发展史 引言: 火箭是一种通过推进剂的喷射来产生反作用力以达到推动目的的航天器。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火药发明。本文将详细介绍火箭的发展史,从古代火箭的初步形态到现代航天火箭的发展,让我们一起了解火箭的演变和重要里程碑。 一、古代火箭的初步形态 早在公元前9世纪左右,中国古代已经有了一种简单的火箭装置。这种火箭使用竹筒、火药和火焰来实现推进。这些火箭主要用于军事用途,被称为“火龙”。火箭的发射原理是将火药点燃,产生大量的燃烧气体,通过喷射口的排放来产生推力,推动火箭向前飞行。 二、火箭的改进与应用 在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火箭开始得到更多的改进和应用。火箭的喷射口变得更加精确,火药的配方也得到改进,使得火箭的射程和推力都有了显著提高。火箭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成为当时战争中重要的武器之一。火箭在作战中的威力得到了充分展示,对敌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实际伤害。 三、火箭的现代化改进 到了20世纪初,火箭开始迎来现代化的改进。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Hermann Oberth)和罗伯特·朱利尔斯·赫尔曼·戈达德

(Robert H. Goddard)等人在火箭技术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研究了火箭的推进原理和材料科学,提出了多级火箭的概念,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这些努力为现代航天火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火箭的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火箭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德国的V-2火箭成为战争中最先进的远程导弹。V-2火箭采用液体燃料,具有较长的射程和高精度,对英国等盟军的城市进行了猛烈轰炸。这一时期的火箭技术进一步发展,为后来的航天火箭技术提供了重要经验。 五、现代航天火箭的发展 20世纪中叶,航天火箭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苏联的“东方号”和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分别在1961年和1969年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任务。这些航天火箭采用了多级火箭的设计,具有更大的推力和载荷能力。此后,航天火箭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发射载人飞船、卫星、探测器等。 六、火箭的商业化利用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火箭的商业化利用也逐渐成为现实。私人公司如SpaceX、蓝色起源等开始进行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这些公司采用了先进的火箭技术和运载能力,为商业领域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商业航天的出现,推动了火箭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

中国航天火箭的分类

中国航天火箭的分类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航天火箭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角色。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航天火箭进行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1.运载火箭: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将卫星、航天器等物体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的运载火箭主要包括长征系列火箭和快舟系列火箭。其中,长征系列火箭代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力量,不断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 2.探月火箭:探月火箭是用于进行月球探测任务的火箭。中国的探月火箭主要包括嫦娥系列火箭。嫦娥系列火箭通过多次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重大突破,成功将探测器送入月球轨道,并成功实施月球软着陆任务。 3.载人火箭:载人火箭是用于进行载人航天任务的火箭。中国的载人火箭主要包括长征二号F火箭和长征五号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是中国首次实施载人飞行任务的火箭,成功将中国的航天员送入太空。而长征五号火箭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发射载体,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按技术特点分类 1.液体运载火箭:液体运载火箭是指使用液体燃料和液氧作为推进剂的火箭。中国的液体运载火箭主要包括长征系列火箭和快舟系列火箭。液体运载火箭具有推力大、灵活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任务需求。 2.固体运载火箭:固体运载火箭是指使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的火箭。中国的固体运载火箭主要包括长征系列火箭和快舟系列火箭。固体运载火箭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适用于一些特定的任务需求。 三、按发展阶段分类 1.一代火箭:一代火箭是指中国航天火箭事业起步阶段的火箭。中国的一代火箭主要包括长征一号火箭和长征二号火箭。这些火箭虽然技术相对较为简单,但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二代火箭:二代火箭是指中国航天火箭事业发展的中期阶段的火箭。中国的二代火箭主要包括长征三号火箭和长征四号火箭。这些火箭在技术上有了较大的突破和进步,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三代火箭:三代火箭是指中国航天火箭事业发展的现阶段的火箭。中国的三代火箭主要包括长征五号火箭和长征七号火箭。这些火箭

中国火箭发展历史

神州系列火箭发射历史 从1970年4月,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开始,到今年10月底,我国已经完成研制生产并正式 发射过的长征运载火箭的型号有9种: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丙改,长征二号 丁,长征二号捆,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以及长征四号。其中,长征二号丁和长征四号由上海 航天局研制,其他7种火箭都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火箭已经累计发射了49次,成功42次, 两次由于星箭协调原因而失败,总成功率为87.75%。`` 1.长征一号`` 长征一号是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它的一、二级火箭采用当 时的成熟技术,并为发射卫星做了适应性修改,第三级是新研制的以固体燃料为推进剂的上面级。1967年11 月,决定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1968年初,完成了火箭的总体设计,之后又用了两年左右的时 间完成了各种大型的地面试验。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首次发射,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 号顺利送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1971年3月3日,长征一号火箭第二次发射,把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准 确送入轨道,又一次取得圆满成功。相对于70度倾角、440公里高的圆轨道,长征一号火箭的运载能力为300公 斤,此火箭共进行了两次发射,均获得成功。 长征一号的研制成功,揭开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为了提高长征一号火箭的运载能力,适应国内外小型卫星发射市场需求,根据长征一号改进的长征一号丁 火箭正时刻准备着进入发射市常长征一号丁的低轨道(185公里)运载能力为850 公斤,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 200公斤。`` 2.长征二号`` 在长征一号成功飞行之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成功研制了我国的第一个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二 号。长征二号火箭共两级,推进剂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低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800公斤。 1974年11月5日,长征二号火箭首次发射。但由于一根控制信号导线折断,火箭在起飞20 秒以后姿态失稳, 火箭自毁。一年以后,长征二号火箭第二次发射,火箭工作正常,卫星准确入,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我 国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后来,在1976年12月7日以及1978年1月26日,长征二号火箭又进行了两次发射, 均获得成功。

中国火箭命名的意义表

中国火箭命名的意义表 在中国的航天事业中,火箭命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一款火箭都有其独特的名称,这些名称不仅代表着火箭的技术特点和功能,更代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对未来的展望。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火箭命名的意义,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成就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一、长征系列火箭 1. 长征一号火箭 长征一号火箭是中国第一型运载火箭,在中国航天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其名称中的“长征”在中国历史中有深远的象征意义,代表着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火箭的命名体现了中国航天人对航天领域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 2. 长征二号火箭 长征二号火箭是中国发展早期的一款火箭,其命名体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逐步发展和进步。这款火箭的数字“二”代表了它是在长征一号火箭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升级的,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航天技术水平。 3. 长征三号火箭 长征三号火箭是中国航天事业中一款重要的运载火箭,其名称中的“三”代表了它在长征系列火箭中的位置,同时也代表了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态势。

4. 长征五号火箭 长征五号火箭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一款运载火箭,其名称中的“五”代表了它在长征系列火箭中的地位。这款火箭的命名意义在于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在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上的飞跃,标志着中国航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神舟系列飞船 1. 神舟一号飞船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使用的飞船。其名称中的“神舟”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祥瑞和吉祥,这种命名体现了中国航天人对载人航天事业的祝福和美好祈愿。 2. 神舟五号飞船 神舟五号飞船是中国第一次实现载人航天的重要飞船,其名称中的“五”代表了它在神舟系列飞船中的地位。这款飞船的命名意义在于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成就。 三、其他重要火箭 1. 长征七号火箭 长征七号火箭是中国航天事业中一款重要的中型运载火箭,其名称中的“七”代表了它在长征系列火箭中的位置。这款火箭的命名体现了中国航天人对提升航天技术和能力的努力和追求。 2. 天舟货运飞船

中国航天火箭发射列表

中国航天火箭发射列表 中国航天事业自成立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其中航天火箭的发射任务更是成为了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声誉的象征。本文将就中国航天火箭的发射列表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长征一号火箭 长征一号火箭(CZ-1)是中国航天领域的第一代运载火箭,于1970年11月24日首次发射成功。其主要任务是将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促进我国的航天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长征一号火箭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成功完成了众多卫星及空间探测器的发射任务,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长征二号火箭系列 长征二号火箭系列(CZ-2)是中国航天领域的第二代运载火箭,具备多种型号和变种。CZ-2火箭系列首飞于1971年11月5日,被广泛应用于低轨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以及货物补给等任务。此外,CZ-2火箭还成功实施了载人飞行任务,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三、长征三号火箭系列 长征三号火箭系列(CZ-3)是中国航天领域的第三代运载火箭,于1984年11月14日首次发射成功。CZ-3火箭系列在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升级,具备更强的运载能力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此系列

火箭主要用于将卫星送入高轨道,以及发射国际合作项目等任务,为 中国航天科研和国际交流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长征四号火箭系列 长征四号火箭系列(CZ-4)是中国航天领域的第四代运载火箭,于1988年9月25日首次发射成功。CZ-4火箭系列在技术上进行了进一 步创新和提升,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适应性。该型号火箭主要用于发 射通信卫星、地球观测卫星以及载人空间实验室等任务,为中国航天 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长征五号火箭 长征五号火箭(CZ-5)是中国航天领域的最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 于2016年11月3日首次发射成功。CZ-5火箭在技术上引入了全新的 概念和创新,具备更大的载荷能力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该型号火箭 主要用于发射重型通信卫星、探测器、货物补给飞船以及载人飞行任 务等,将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其他火箭系列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个主要火箭系列外,中国航天事业还涉及到其他 一些火箭系列的研发和使用。例如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等。这些火箭系列在不同领域和任务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 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总结:

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资料

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资料长征五号火箭是中国当前最大的运载火箭,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研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五号火箭于2016年11月3日首次发射成功,其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重要里程碑。 一、长征五号火箭的概述 长征五号火箭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于21世纪初新开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它是一型超大型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重型卫星、载人飞船及其他大质量载荷。长征五号火箭的总长度约为57米,直径约为5米,整体重量约817吨。它采用了液氧/煤油推进剂,具备较高的推力和载荷能力。 长征五号火箭的设计目标是满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求,包括重型卫星发射和载人航天工程。它的首要任务是发射国产载人飞船,为中国航天员载人飞行提供可靠的运载能力。此外,长征五号火箭还能够发射超大质量的通信卫星,提升中国的通信卫星运载能力。 二、长征五号火箭的技术特点 1. 新一代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长征五号火箭搭载了一台新一代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在推力、燃烧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为火箭的顺利发射提供了有力的动力保证。

2. 多级分离技术:长征五号火箭采用了多级分离技术,这意味着在火箭发射过程中,不同的火箭级别会在一定高度后分离并继续往下飞行。这样的设计可以减轻总体重量,提高火箭的有效载荷能力。 3. 复合材料结构:为了进一步减轻火箭的重量,长征五号火箭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结构,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轻量化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火箭的整体性能。 三、长征五号火箭的发展与应用 长征五号火箭的研制和发射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未来,长征五号火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 未来载人航天工程:长征五号火箭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推动力量。它将用于将中国航天员送入空间站,支持载人航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 大型通信卫星发射:长征五号火箭具备发射超大型通信卫星的能力,将为中国的通信卫星运营提供重要支持。这将在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和构建国家信息网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探测器和深空任务:长征五号火箭可以满足中国对深空探测器和其他探测任务的需求。它能够将探测器送入更远的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 四、结语

中国运载火箭发射记录

中国运载火箭发射记录 自从1960年代起,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猛,其中运载火箭成为中国航天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运载火箭主要由长征系列火箭构成,下面将对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记录进行详细介绍。 长征一号火箭是中国第一代航天器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长征一号火箭于1970年4月24日首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和法国之后,全球第四个独立掌握航天发射技术的国家。长征一号火箭的发射记录不多,但为中国的航天发展奠定了基础。 长征二号火箭是中国第一代液体运载火箭,也是中国航天以自主技术研制的第一种火箭。长征二号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于1974年11月26日,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自此之后,长征二号火箭以其可靠性和经济性成为中国发射科学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的重要火箭。 长征三号火箭是中国的主力运载火箭之一,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长征三号火箭于1984年首次发射成功,至今已发射了数十次卫星和载人飞船任务。其中,长征三号乙是长征三号系列中的一员,以其较高的载荷能力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闻名。长征三号乙火箭于2024年成功发射了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向深空探测迈出了重要一步。 长征四号火箭是中国的液体运载火箭家族中的一员,具有低轨和太阳同步轨道两种版本。长征四号火箭于1999年首次发射成功,以其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成为中国发射科学实验卫星和技术

试验卫星的主力火箭。长征四号B火箭是长征四号系列中的一员,以全新 的上面级Yuanzheng-1(远征一号)闻名,具备将卫星送入高轨道或将多 颗卫星送入多个不同轨道的能力。 长征五号火箭是中国航天史上构思最早、技术难度最大、成本最高的 火箭。长征五号火箭于2024年11月首次发射成功,具有较大的运载能力,可将较重的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或将较小的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长征五号火箭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后续的探月、载人航天以及其他深 空探测项目中具备更强的发射能力。 总之,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记录表明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 技术进步。这些火箭不仅为中国研发和发射卫星提供了可靠的运载工具, 还为中国航天事业向深空探索迈出重要一步。未来,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仍 将继续努力,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火箭事例

中国火箭事例 1、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于2016年6月25日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成功发射,这也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首次发射任务。预计到2021 年火箭各项技术趋于成熟稳定时,将逐步替代现有的长征二号、三号、四号系列,承担中国80%左右的发射任务。 截至2019年4月24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正在进行正(试)样产品组批生产。2021年3月12日1时51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 成功完成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发射。 2、嫦娥五号登月 嫦娥五号(Chang'e 5),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研制,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截至2020年12月),实现了中国首次月 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3、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 神舟七号,简称“神七”,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七艘飞船,是中国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 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于2008

年9月27日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于2008年9月28日进入返回程序,返回舱安全着陆于内蒙古预定区域,完成载 人航天飞行任务。 4、嫦娥一号探测器发射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 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成功,树立了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5、神舟四号 神舟四号,简称“神四”,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四艘飞船。 神舟四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北京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顺利 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在太空中共飞行了6天零18小时。 神舟四号在半年运行中,初步探明飞船运行轨道的空间环境状况,为中国下一步载人飞船的安全出行成功绘制了“安全路况图。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火箭的国家中国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火箭的国家中国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火箭的国家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火箭的国家是中国,早在八世纪末的唐代就发明了火箭。最初的火 箭是在箭头上附着油脂、松香、硫磺之类的燃烧火药团,点燃引线后,用人力射出。 至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又发展为献给朝廷的反作用力火箭。发明人为士兵出身的 谋士唐福。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火箭的国家 13世纪时,再发展为运载火箭,那时曾用47枚火箭作推进器,推进运载座椅向前飞进,明更发展成飞刀火箭、飞枪火箭、燕尾火箭、发射1O支箭头的“火弩流星箭”,32 支箭头的“一窝蜂”箭,49支箭头的“飞廉箭” . 100支箭头的“孤箭” “齐奔箭”,以及“神火飞鸽”箭,“飞空砂筒”箭,“火龙神机柜,箭,二级式火箭——“火龙出水”等各种式样的火箭。 介绍: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1.8万多 千米,岛屿岸线1.4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 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 相邻。省级行政区划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 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附属各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包括钓鱼岛群岛、苏岩礁,陆地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国土包括渤海全域和黄海、 东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共约470万平方千米,其中,南中国海 九段线以内的所有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中国领空为领土和领海以上35千米的 空域。 国庆 bealis.jr25国庆日:10月1日1949年己丑年1950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个国庆节 开国大典之前,第一届全国政协选出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 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 次会议,推选林伯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长,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三号系列 陈国华 概述 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由长征三号、长征三号A、长征三号B 和长征三号C4种火箭组成。它们都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它们区别于长征二号系列的特点是:1)都是三级火箭;2)三子级利用液氧和液氢作为推动剂;3)三子级的发动性能够多次起动;4)能够直接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长征三号 长征三号是在长征二号火箭基础上进展起来的三级火箭,全长约45米,一子级和二子级的直径均为米,三子级直径米。卫星整流罩有A、B两种型号,A型的直径为米,B型的直径为3米,尾翼翼展米。火箭的起飞质量约205吨。 长征三号的一子级和二子级均采纳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推动剂,三子级采纳液氢和液氧作推动剂。 由于长征三号在中国率先采纳液氢和液氧作推动剂,不可幸免地会碰到许多新问题,诸如研制氢氧发动机、低温绝热结构和防爆设计等。众所周知,在研制新发动机的进程中,试车占有重要的地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要靠试车来发觉,改良方法是不是适当也要靠试车来验证。氢氧发动机在正式参加飞行实验之前,共进行了约120次试车,积存时刻32000秒。在三子级绝热共底贮箱的研制进程中,进行了缩比贮箱、短贮箱和全尺寸贮箱等各类实验,如推动剂的蒸发量实验、用液氢和液氮填充的爆破实验、共底的绝热实验、内压实验和外压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解决了贮箱的绝热性能、工艺性能、低温强度和利用寿命等各项技术问题。一样,真空绝热的液氢输送管和各类低温阀门等也都在真空的介质中进行

了严格的实验。针对液氢易爆的特点,在火箭上采取了平安防爆方法,如在易于聚集氢气的地址进行吹除和开通气孔;在氢箱与仪器舱之间设隔离膜,避免氢气进入仪器舱;为了避免氢气进入伺服机构,对伺服机构进行氮气爱惜等。另外还采纳了屏蔽、接地、设置放电针等防雷电方法。 火箭的制导系统采纳平台运算机全惯性补偿式方案,以保证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精度。火箭的姿态操纵系统采纳平台、速度陀螺、网络、摆动发动机持续式操纵方案,而在三级滑行段飞行中那么用继电器型开关操纵系统,由开关放大器对无水肼喷管进行操纵。姿态操纵系统保证了火箭在给定的轨道上的稳固飞行,并将俯仰、偏航和转动三个姿态角操纵在必然的范围之内。 为了了解火箭飞行进程中箭上各系统的工作情形,在火箭上设置了3套遥测设备。一子级上装有一套YE-3M磁记录设备,记录散布于全箭遍地的振动、冲击和噪声传感器送来的信息。它只在一级飞行时工作,一、二级火箭分离后随一子级箭体落至残骸落区,然后由人工收回处置。二子级上装有一套Y7-1速、缓变状态的大速变设备。它要紧测量火箭在一级和二级飞行中的缓变参数和速变参数。三子级上也装有一套Y7-1速、缓变状态的大速变设备,要紧测量第三级火箭和全箭操纵系统在飞行全进程中的各类缓变和速变参数。两套Y7-1设备所测得的数据均实时地通过发射机发还地面。从第11发火箭开始,取消了一子级上的YE-3M磁记录设备。 火箭飞行进程中,地面的测控台站和海上的测量船队都要对火箭进行跟踪测量,因此在箭上设有外弹道测量系统,给地面的测控台站提供跟踪信息。为了避免火箭发生故障而危及发射设施、城镇的平安,在箭上设置了平安系统,以求尽可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