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最新食品生产许可SC认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

2018最新食品生产许可SC认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手册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行版次:

编号: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

2017-03-01发布 2017-03-01实施

XXXX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目录

实施令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使本公司的质量安全工作得到长期的、持续的、全面的贯彻落实;为了不断完善管理,以满足顾客明确和隐含的质量要求,根据《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版)》、《XX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要求,公司组织编制完成《质量管理手册》。

《质量管理手册》是质量安全工作的最高规章制度和纲领性文件,用来统一、协调质量安全管理活动,现予以颁布,并于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遵循本手册是本公司每个员工必须履行的职责。全体员工都必须理解并实施本守则的规定,充分理解并正确执行,以满足并超越合同要求及顾客的期望。

厂长:

2017年03月01日

1、概述:质量管理手册是实施质量管理各项活动的纲领和指南,为确保本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的充分、适宜与有效,必须加强对质量管理手册的管理。

2、职责

2.1 质检科负责质量管理手册的归口管理。

2.2 质量管理手册由质检科组织有关人员按《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16)、《速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食品安全法》要求编制,厂长审批颁发。

2.3 质量管理手册版本号为“第1版”,由质检科印制。

2.4 质量管理手册由质检科统一编号、登记,发放至领导和职工。

2.5 质量管理手册在以下情况时修订:

(1)质量管理手册中某些规定已不适应工作需要,执行中有不完善之处;

(2)组织机构或人员岗位调整,影响质量管理手册的执行;

(3)现行手册条款与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规章矛盾。

2.6 质量管理手册在以下情况时改版:

(1)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对食品检验员要求方面有重大变动,与现行质量管理手册有较大矛盾;(2)《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改版;

(3)质量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发生重大变化;

(4)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有较大变动,严重影响质量管理手册的实施;

(5)生产能力发生重大变化;

(6)质量管理手册局部的修订涉及相当多处或相当多页。

2.7 质量管理手册修订或换版由质检科负责,质量负责人审批。更换下来的手册或插页及时加盖“作废”章,归档保存或销毁。

2.8 人员调离时,向质检科交回质量管理手册。

2.9 质量管理手册受控本一律不外借。非受控本的借阅、复印,须经质质检科办理有关手续。

2.10 质量管理手册持有者应妥善保管质量管理手册,保持质量管理手册的清洁、完整,不得将质量管理手册擅自更改、复印、外借,防止丢失。

2.11 质量管理手册由质检科组织宣贯,宣贯记录由质检科存档。

2.12 质检科负责保持质量管理手册的现行有效性。

2.13 质量管理手册由质检科负责解释。

1、目的

对公司技术文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文件使用有效、适宜及防止作废文件非预期使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标准、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等所有文件。

3、职责

3.1质检科负责技术文件的发放、登记、管理、收回及归档工作。

3.2各职能部门负责相关技术文件的管理。

4、工作程序

4.1文件分类

A、产品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A、工艺文件: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工艺卡、检验规范等。

4.2技术性文件由厂长批准。

4.3技术文件编号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编号,如没有强制要求就根据企业使用方便自行编号。

4.4文件发放范围控制

4.4.1文件发放根据审批的数量和发放范围,按要求进行发放。

4.4.2文件发放时,由签收人在文件和资料发放登记表上签收。

4.5技术文件标识

质检科根据文件使用性质加盖“受控”印章。加盖“受控”,印章的为受控文件,不加盖印章为非受控文件。

4.6文件发放签收

质检科填写文件或资料发放登记表,根据发放范围发放到部门或人员。

4.7技术文件更改

技术文件需要更改时,由申请者填写“更改通知单”经生产车间备案,厂长审批后方可更改,

4.7.1更改通知单的编号按登记号顺序递增,经批准后由生产车间填写修改通知单修改后由生产车间负责发放新文件并收回相应旧文件。

4.7.2更改方法是将更改的地方用细实线划掉(但应清楚的刊出更改情况),然后填写修改单编号。如

修改较多,在修改后换页。

4.8文件失效和回收处理

4.8.1失效和作废文件由质检科根据原先发放登记表收回失效或作废文件,并加盖“作废”印章,确保防止误用。

4.8.2持有“受控”文件人员因工作变动或调离公司,质检科收回持有受控文件。

4.9外来技术文件

外来文件由质量负责人审核,经厂长批准后方可使用。外来文件

发放、管理要求参照上述有关章节执行。质检科应定期确认外来文件的有效性。及时获得最新版本,防止误用过时资料,外来文件由办公

室归口管理。

4.10文件编号

XX / WJ XX - X—XXXX

4位数字代表文件发布的年代号

版本号(A、A、C…)

文件顺序号

公司代码

文件类别

4.10.1SC代表质量手册,ZY代表作业文件

4.10.2外来文件使用原名称和编号.

4.10.3记录表格是一种特殊的文件,编号规则如下:JL××,其中:“JL”—记录代码,“××”—记录序号。

1、目的:为健全食品安全保障制度,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2、内容

2.1厂长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的食品安全负责,协调本公司内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2.2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食品安全日常工作。食品安全管理员由质量负责人、生产科长、供销科长、质检科长和车间主任以及质检员组成。

2.3本公司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并按国家法规要求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等经营食品的相关证件,其食品经营范围与环境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4食品生产销售应当具备保障食品安全的设施设备和条件,远离污染源,并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

2.5生产食品所用的原材料从合格供应公司商名录中挑选公司商采购,其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使用非食用性原、辅材料加工食品。禁止使用无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规格、配方、保质期和食用方法等标识的预包装食品加工食品。禁止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产品。

2.6建立健全的食品采购管理制度,建立检验制度,设立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质量检验室,对其生产加工的食品按照产品标准规定对本公司生产加工的食品实施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才准予出厂销售。

2.7本公司在采购、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实施从原料采购、产品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2.8做好食品初加工、贮藏和供应等食品加工过程的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卫生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食品不受污染。

2.9注重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加工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清洁。按照《设备消毒文件》落实设备、工器具和容器等清洁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做好生产场地的清洁工作。

2.10按规定做好食品留样工作。健全食品追溯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2.11严格做好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卫生知识培训工作,每年一次送员工到卫生防疫站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才能从事本公司的生产操作,凡患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

2.12明确内部卫生管理职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

3、本制度自2017年03月01日起执行。

为加强本公司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使全体员工严格按各项管理制度要求执行,做到人尽其责,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l、质检科负责全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对出厂的产品质量负全面责任,有权对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执行质量管理各项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2、本考核办法采用打分制,每月考评1次,每次10分为满分,年终进行总评比。

3、凡在考核中发现未按管理制度要求执行、未履行职责的部门、车间及个人,每发现一次扣1分。

4、对玩忽职守,造成质量损失的,要追究责任,每发现一次扣l0分,对造或重大质量事故的,按考核不合格执行。

5、对质量管理做出突出贡献,或者避免质量事故发生的当事人,给予1~3分的加分;特殊贡献者,经厂长批准,增加5~20分。

6、年终总评比,总分低于100分,年终考核不合格,扣发部门年终奖金。高于110分者,发给年终奖金,高于120分者,由公司研究决定颁发奖金或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7、具体打分如下;

7.1迟到的、早退的,厂区、车间、质检科不卫生的,工作中不按管理制度执行的,未履行职责的车间、个人,未做好设备设施日常维护、保养、检修的,车间设施工具摆放不整齐的等,没发现一次扣0.5分。

7.2工作认真,建议被厂长采纳,使质量提高有经济效益的,对质量管理作出突出贡献的,避免质量事故发生的当事人给予0.5—5分的加分。

7.3有特殊贡献的,给予5—20分的扣分。

任命书

为保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经法人研究决定,自即日起由吴X娟担任本企业厂长兼质量安全负责人,具有以下职责和权限:

1. 对本公司的质量安全体系的完善和实施全面负责,制定公司加强质量管理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2.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和发布质量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负责各项管理制度的审批、发放和落实。

3.定期组织体系内部检查,使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安全体系保持有效。

4.监督各部门职能的实施,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批准实行各种质量活动。

5.负责处理生产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问题,对产品最终质量负全责;

6.就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方面事宜与外部各方进行联系。

法人:

2017 年 03月 01 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