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兴良: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具有方法论意义

陈兴良: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具有方法论意义

陈兴良: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具有方法论意义
陈兴良: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具有方法论意义

来源:《检察日报》

犯罪论体系,中国在苏俄刑法学意义上称为犯罪构成体系,是刑法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刑法学的理论品格。中国目前正处在从苏俄的四要件到德日的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转型过程之中,面对这种转型,中国的刑法学者不得不进行站队选择。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是中国犯罪论体系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学术个案。我建构了一个罪体—罪责—罪量三位一体的犯罪构成体系。在这一犯罪构成体系中,给予犯罪成立的数量因素以独立的构成要件的地位,从而使之更加切合我国刑法的规定。从我的罪体、罪责和罪量的犯罪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受到了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逻辑性的深刻影响,这也是我国刑法学继受德日刑法学的犯罪论体系的一个例证。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主要吸引我的还是其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我称之为逻辑上的位阶性。正是这种逻辑上的位阶性使各种犯罪成立条件得以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建立在构成要件之上的犯罪论体系,并不仅仅是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一种犯罪规定,而是一种理论。对于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性的充分强调,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一个理论信念。我认为,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意义在于其方法论的引导功能。只有从刑法方法论角度认识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意义,才能将犯罪论体系置于刑法理论的核心地位。以构成要件为基础建立的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对于定罪来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犯罪论体系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作为操作规程的犯罪论体系

犯罪论体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表现为操作规程,它是定罪的司法活动的操作规程。定罪活动是一种法律适用活动,所谓法律适用并非像司法机械主义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简单的在自动售货机中投入货币、取得货物的操作过程,而是一个法律规定与案件事实的耦合过程。这一司法过程既要遵循刑事实体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又要遵从程序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因此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犯罪论体系为这一定罪的司法活动提供了操作规程。

犯罪论体系所具有的三个阶层之间存在着一种递进式的逻辑关系,其实是提供了一张定罪的司法路线图。只有严格地按照三阶层的逻辑径路进行演绎,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例如,对于不满14周岁的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问题,不满14周岁当然是不具备刑事责任年龄的,因而不可能构成犯罪。那么,能不能说对于指控不满15周岁的人故意杀人的案件,在庭审中发现其不满14周岁,就可以径直宣告无罪呢?按照中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15周岁的人对于故意杀人罪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但当发现其不满14周岁,根据中国刑法其对故意杀人罪不负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查清其是否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以及是否具有违法阻却事由吗?对此,我认为,还是要先审查是否具备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然后再考察是否具有违法阻却事由。只有前两个要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根据不满14周岁、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这一理由,宣告该人无罪。因为,一个人基于没有实施构成要件的行为而无罪、违

法阻却而无罪与不满刑事责任年龄而无罪,在刑法上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实际上,当我们对一个人因为不满14周岁宣告无罪的时候,已经确认了该人实施了构成要件的行为并且不存在违法阻却事由。由此可见,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提供了一种定罪的操作规程,按照三个阶层进行逻辑推演,就能够圆满地完成定罪的职责。如果没有这样一套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犯罪论体系作为定罪的操作规程,定罪活动的科学性就难以获得保障。

作为检验工具的犯罪论体系

定罪活动在较为简单的刑事案件中,即使没有犯罪论体系作为操作规程,也不会发生错误。但在那些较为复杂的刑事案件中,出现差错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涉及对于定罪结论的检验问题。尤其是在上诉审的程序中,这种检验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定罪结论的检验离不开犯罪论体系。在这个意义上,犯罪论体系是一种对于定罪结论十分正确的检验根据。例如,在李某放火案中,李某因为与工厂主管之间在工作上发生矛盾,遂起意报复。某日,李某潜入工厂仓库,点燃纸质包装箱,然后潜逃。大火燃烧以后,消防队前来灭火。不料风向突然发生改变,致使大火失控,将两名消防队员烧死,并将工厂烧毁,造成财产损失6000余万元。对于本案,检察机关以放火罪对李某提起公诉。在庭审中,律师对李某烧毁工厂造成6000余万元财产损失并无异议,但对于烧死两名消防队员是否应当由被告人李某承担刑事责任进行了辩解,认为李某的放火行为与消防队员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但控方认为,李某的放火行为导致发生重大火灾,两名消防队员系在扑灭被告人李某造成的火灾时死亡,李某对于其放火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具有放任的主观心理态度,因此被告人李某应当对两名消防队员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而法院认为,消防队员救火完全按照救火规范进行操作,只是因为风势突然发生改变,将消防队员烧死。对于消防队员的死亡,消防队员本身没有过错,因此被告人李某应当对此承担刑事责任。最终,法院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死刑,立即执行。根据中国刑法第114条、115条的规定,放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分为危险犯与实害犯。其中,实害犯的实害结果是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此,致使两名消防队员死亡属于刑法所规定的放火致人死亡的实害结果,据此判处李某死刑。

本案对于被告人李某的量刑是否准确,关键问题是李某是否应当对两名消防队员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辩护律师以消防队员的死亡与被告人的放火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为由,否认李某应对两名消防队员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但控方则以李某对于两名消防队员的死亡具有放任的主观心理态度为由,肯定了李某对此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法院对于李某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主要考虑的是消防队员在救火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根据法院的认定,消防队员在灭火过程中完全遵守操作规程,没有过错,因此李某对于两名消防队员的死亡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那么,如何评析本案控辩审三方对于被告人李某是否应当承担两名消防队员在救火时死亡的刑事责任的意见呢?我们可以看到,三方对此的切入点是不同的:辩护人说没有因果关系,这是一个客观构成要件的问题;控方说具有放任

心理,这是一个主观责任的问题;法院说消防队员没有过错,这是一个否定被

害人的自我答责问题,属于客观构成要件。这三个问题,分别属于三阶层的犯

罪论体系的不同环节。正确的检验方式是根据三阶层提供的逻辑径路,以此进

行验证。关于辩护律师所说的没有因果关系,根据刑法因果关系判断的条件说,只要存在“若无前者,即无后者”的关系,即认为存在因果关系。那么,应该肯定本案中李某的放火行为与两名消防队员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至于放任心理

是以存在因果关系为前提的,在没有讨论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跨越式地进入主观要素的讨论,显然是不合适的。本案的关键还是在于:在肯定李某

的放火行为与两名消防队员死亡有关联的基础上,考察能否将消防队员的死亡

在客观上归责于被告人李某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法院的考察视角是正确的。但是,法院以消防队员的救火行为没有过错而肯定地将消防队员的死亡在客观

上归责于李某,这是存在疑问的。

客观归责理论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例如在德国刑法学教授罗

克辛的刑法教科书中,这个问题被归入对他人责任范围的分配这样一个领域。罗克辛论及假如一名过失造成火灾的房屋主人,在采取扑火措施时造成一名消防队员死亡,对此应当因过失杀人而受刑事惩罚吗?罗克辛指出,主流观点认

为可以,因为在这个结果中出现了一种不能允许的危险。同时,主流观点认为,

没有理由在构成要件的作用范围内不包括这种结果。但是,根据罗克辛的客观

归责理论,构成要件的保护范围并不包括那种处于他人责任范围之内加以防止

的结果。因此,按照罗克辛的客观归责理论,过失造成火灾的人对于消防队员

在救火中的死亡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像本案这样放火行为,是否对于消防

队员的死亡结果也不承担刑事责任呢?这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至于被害

人的自我答责则是另外一个理论问题。总之,犯罪论体系为这些疑难复杂案件

的结论审查,提供了各种法教义学的规则,因此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作为思维方法的犯罪论体系

犯罪论体系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功用究竟如何,这也是一个经常争论的问题。否定者的意见是:在办案过程中,法官并不考虑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因此,犯罪论体系在法官办案过程中并没有实际功效。应该说,这种意见从表面

来看,似乎有一定道理。可以想象,一个司法经验丰富的法官在处理案件的时候,不会像一个初入本行的法官那样,严格地按照三阶层对定罪过程进行操作。那么,能否由此而认为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就没有实际功效了呢?我的意见是

否定的。在此,涉及对犯罪论体系的功效的正确理解。我认为,犯罪论体系是

一种定罪的思维方法,是在定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逻辑。虽然经验丰富的法官

在定罪过程中并不考虑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三阶层的犯

罪论体系在定罪活动中具有实际功效的根据。正如形式逻辑是一般的思维方法,一种正确的思维过程都必须符合形式逻辑的各种规则。但是,人们在思维过程

中并不需要熟记各种形式逻辑的推理规则,那么,由此就可以否认形式逻辑在

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作用吗?显然不能。其实,犯罪论体系的实际功效也应当作

如是观。

作者简介:陈兴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 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①物质观: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 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 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 况有重要影响。 ③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原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 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 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

政治必修辩证唯物论必背原理及方法论

政治必修辩证唯物论必背原理及方法论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思想政治模块四《生活与哲学》 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必背!) ★导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组成部分。 学习时应把握以下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实践、认识、真理、联系、发展、矛盾、创新(辩证否定)、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 一、自然界客观性原理【★重点】 1、【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 提。 2、【方法论】自然这就要求我们: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3、【联系实际】自然这一原理主要用于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事例。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 识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即: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4、【联系实际】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批驳各种歪理学说、各种有神论。 三、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第一性),意识是派生 (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3、【联系实际】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党和国家各种政策的制定都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制定的;伟 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求真务实。 (如:根据当地……作……;分析实际)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能反映、反作用于物质原理)【★重点】 1、【原理内容】 (1)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特点和表现为: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2)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 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 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B.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具有方法论意义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具有方法论意义 犯罪论体系,中国在苏俄刑法学意义上称为犯罪构成体系,是刑法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刑法学的理论品格。中国目前正处在从苏俄的四要件到德日的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转型过程之中,面对这种转型,中国的刑法学者不得不进行站队选择。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是中国犯罪论体系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学术个案。我建构了一个罪体—罪责—罪量三位一体的犯罪构成体系。在这一犯罪构成体系中,给予犯罪成立的数量因素以独立的构成要件的地位,从而使之更加切合我国刑法的规定。从我的罪体、罪责和罪量的犯罪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受到了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逻辑性的深刻影响,这也是我国刑法学继受德日刑法学的犯罪论体系的一个例证。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主要吸引我的还是其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我称之为逻辑上的位阶性。正是这种逻辑上的位阶性使各种犯罪成立条件得以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建立在构成要件之上的犯罪论体系,并不仅仅是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一种犯罪规定,而是一种理论。对于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性的充分强调,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一个理论信念。我认为,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意义在于其方法论的引导功能。只有从刑法方法论角度认识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意义,才能将犯罪论体系置于刑法理论的核心地位。以构成

要件为基础建立的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对于定罪来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犯罪论体系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作为操作规程的犯罪论体系 犯罪论体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表现为操作规程,它是定罪的司法活动的操作规程。定罪活动是一种法律适用活动,所谓法律适用并非像司法机械主义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简单的在自动售货机中投入货币、取得货物的操作过程,而是一个法律规定与案件事实的耦合过程。这一司法过程既要遵循刑事实体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又要遵从程序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因此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犯罪论体系为这一定罪的司法活动提供了操作规程。 犯罪论体系所具有的三个阶层之间存在着一种递进式的逻辑关系,其实是提供了一张定罪的司法路线图。只有严格地按照三阶层的逻辑径路进行演绎,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例如,对于不满14周岁的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问题,不满14周岁当然是不具备刑事责任年龄的,因而不可能构成犯罪。那么,能不能说对于指控不满15周岁的人故意杀人的案件,在庭审中发现其不满14周岁,就可以径直宣告无罪呢?按照中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15周岁的人对于故意杀人罪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但当发现其不满14周岁,根据中国刑法其对故意杀人罪不负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查清其是否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以及是否具有违法阻却事由吗?对此,我认为,还是要先审查是否具备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然后再考察是否具有违法阻却事由。只有前两个要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根据不满14

考研政治哲学方法论意义及重要定义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方法论意义总结 一、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客观规律办事。 2.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一,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其二,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1.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第一,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第二,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第三,要求我们应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发展自己。 2.把握矛盾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但要抓重点、抓关键、看主流。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还说明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求我们的实践活动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观点是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观点,因此,坚持矛盾的普遍存在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根据矛盾普遍存在的原理,我们应当学会用矛盾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具体地分析特殊的矛盾,我们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加以区别,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特殊原因,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我们具体分析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3.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这一原理对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在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三、认识论的方法论意义 1.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相统一。 2.一切从实际出发(见唯物论部分)。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

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

一、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 违法、责任二阶层犯罪论体系{1},将犯罪的实质界定为违法和责任,将犯罪成立条件分为违法构成要件和责任要件。在违法构成要件下探讨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阻却事由:在构成要件符合性下探讨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对象、结果等构成要件要素;在违法阻却事由下探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其他违法阻却事由。在责任要件下探讨责任要件符合性和责任阻却事由:在责任要件符合性下探讨故意、过失、目的与动机;在责任阻却事由下探讨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期待可能性。 二、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之批判 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存在诸多可批判之处,下面的批判主要着眼于宏观体系层面或直接关系到宏观体系。 (一)保留犯罪构成的困境 在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中,保留了犯罪构成的概念,并主张犯罪构成由违法构成要件与责任要件组成,也即在犯罪成立条件的意义上使用犯罪构成。这导致了如下理论困境。 首先,犯罪构成成了“鸡肋”概念。目录中没有使用犯罪构成,而是使用了犯罪的成立条件。犯罪构成这一概念的存在,体现着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与德日犯罪论的阶层思维的结合,但这一概念其实已经成了“鸡肋”概念:该体系有犯罪构成这一概念,没什么;没有犯罪构成,也没什么。在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中,该概念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 其次,如何解释犯罪构成之下包含犯罪排除事由成为难题。传统刑法理论中,一般认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犯罪排除事由(正当事由),他们在形式上符合犯罪构成,但没有社会危害性,从而排除出犯罪。易言之,犯罪构成中无法包含犯罪排除事由(正当事由)。这也是将犯罪排除事由(正当事由)放在四要件之后,而非四要件之中进行阐释的根本原因。但是,犯罪成立条件却能包含犯罪排除事由,或者说包含犯罪排除事由是自然而然的事,而且要包含比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更多种类的犯罪排除事由。在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中,犯罪构成在犯罪成立条件意义上使用,包含了犯罪排除事由。问题在于,把犯罪构成定义为犯罪成立条件,犯罪构成就可以包含犯罪排除事由了吗?显然不可以。不包含犯罪排除事由到包含犯罪排除事由,这种具有本质差别的跨越不是把犯罪构成定义为犯罪成立条件就能解决的。 (二)一体化审查违法性、违法程度的严重后果 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中,违法性、违法程度的审查合并在违法构成要件之下。这与该体系坚持构成要件的实质解释论有关。该理论认为,具体行为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其违法程度就必然达到了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反之,违法程度未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就不可能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 1.一体化审查违法、违法程度不符合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从刑法与法官关系的视角,该条非常明确地要求法官,先进行违法的判断,再进行违法程度的判断。在确定违法即“是犯罪”的前提下,再判断违法程度,即是否“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2.一体化审查违法、违法程度的理论不可能 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坚持构成要件的实质解释,但二阶层体系也认识到了左右违法的要素与左右违法程度的要素是不同的,因此,将构成要件分为构成要件的基本要素和整体的评价要素。其主要问题如下:首先,整体的评价要素存在名不副实的嫌疑。虽然称之为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总结 一、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客观规律办事。 2、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其一,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其二,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1、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第二,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第三,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应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发展自己。 2、把握矛盾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但要抓重点、抓关键、看主流。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意义

去除四要件理论直接采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充要原因剖析

去除四要件理论直接采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充要原因剖析 我国目前的通说是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这四个要件就是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我国现在传统的刑法教科书都是按照这四个要件来排列,由此建立起一个犯罪构成的体系,把有关的刑法知识,尤其是关于定罪方面的知识都纳入到这个犯罪构成的体系当中来,由此形成了我国目前的刑法总论的体系。 现在这种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并不是我国所独创的,而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从当时的苏联引进的。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在我们国家随着政治上全面向苏联一边倒,在法学领域也曾经出现过一个苏俄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我国的法学各个领域,都全面地引入、接受了苏联的法学 知识,不仅仅是刑法学,包括法理、宪法、民法以及诉讼法等学科,全面地 学习苏联。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这套犯罪构成体系被我国学者所接受,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的刑法学体系。当然我国学者在接受的同时也结合中国本身的立法、司法情况,做了某种本土化的处理,以使这样一个犯罪构成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国刑事法治的实践需求。 这当中尤其应该一提的是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苏联著名的刑法学家特拉伊宁的一本书——《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这本书对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的形成曾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到一个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随着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法学各个学科都得到了重新恢复重建。我们以现在为一个时间点,返回去看过去三十年来我国法学各学科的发展,可以看到在其他的部门法学科,无论是法理、宪法、民法还是诉讼法,苏俄法学的影响可以说已经荡然无存,而惟独在刑法学领域苏俄刑法学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主要就是从苏联引进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仍然是我国目前刑法学理论的 一个基本的框架,在这种框架没有改变情况下,苏俄的影响就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深刻的烙印。 我个人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随着我国刑事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的刑法学理论提出了更加精确、精致的这样一种要求。 1

论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

论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 阅读次数:3142 林燕 摘要英美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理论有其独特的特点,近年来对我国影响较大。本文拟对英美刑法犯罪构成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与大陆法系比较的视角归纳其特点,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其体系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犯罪论体系的借鉴意义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的犯罪论体系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犯罪构成行为犯意双层次的犯罪构成递进式的犯罪构成 一、引言 犯罪构成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的历史文献中出现过"犯罪的确证"的概念,其意义用于证明客观事实的存在。1796年,法国刑法学家克拉因首先使用犯罪构成的概念,但当时只有诉讼法的意义。直到19世纪,德国刑法学家费尔巴哈才明确把犯罪构成引入刑法,他从罪行法定出发,要求在确认任何行为为犯罪并对之课以任何刑罚时,都必须根据法律规定来确定。从这一原则出发,费尔巴哈把刑法原则上关于犯罪成立的条件称之为犯罪构成,指出:犯罪构成乃是违法的行为中所包含各个形位的或事实的诸要件总合。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又称为犯罪构成要件,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统一,即犯罪成立意义上的犯罪构成。而英美法系刑法理论中犯罪构成不是一个严格的专业用语。英美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理论,虽然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渊源关系不深,但近年来对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影响较大。而与大陆刑法较为成熟的研究相比,英美刑法犯罪构成的研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因此,笔者不揣浅陋,对英美刑法犯罪构成的内容﹑特点和形成原因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犯罪论体系的借鉴意义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的犯罪论体系研究有所裨益。 二、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的内容 严格而言,英美刑法并不存在所谓的构成要件概念,但是它有关于犯罪构成即犯罪成立条件的理论概括;英美法系也不存在"构成要件"这一专门术语,但是在英美法系中常用"犯罪要素"这一术语来阐释犯罪成立的构成要件。所谓的犯罪成立要素,则英美刑法上成立某一犯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若缺少法定的犯罪要素,则对某一行为就不能以犯罪论处。英美法系犯罪的成立要具备诸多要素。不过,在犯罪成立要素的组合上,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形成了不同的犯罪论体系。如有的学者主张,从技术和理想层面上而言,一个行为当具备了以下七个要素时才能被认为成立犯罪:(1)危害。即犯罪实施所造成的外部后果,包括身体上的和言辞上的。(2)合法性。这一要素包含两层含义:行为所引起的危害是刑法所禁止的;刑法不具有溯及力,即刑法不能是事后法。(3)行为。(4)罪过。(5)因果关系。(6)一致性。指犯罪行为和罪过同时发生,同时存在。(7)刑罚。但是,更多的学者赞成这样

张明楷的三阶层理论

2009年新大纲刑法【命题人张明楷三阶层理论】 一、关于犯罪论体系的变化 2009年司法考试大纲全面采用了司法考试命题人张明楷引进的德日三阶层递进式犯罪论体系,原来的四要件论在新大纲中荡然无存,第三至五章章名也变成了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这一变化让很多考生惶恐不安,不知如何进行复习。 其实,大纲的变化看似很大,实则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和2008年相比,没有新增考点。这是因为,这些知识点,我们在2008年都学过了,现在只是对原来的知识点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而已。 (一)何为三阶层递进式犯罪论体系? 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是三阶层递进式。其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组成。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除了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并属于违法之外,行为人亦必须负有责任。该理论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首先判断该行为是否符合某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要件该当性就是构成要件符合性)。如果符合,再判断该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通常来说,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就是具有违法性的行为。但有时也有例外,例如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就是不具有违法性的行为。如果具有违法性,再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有责性,即行为人是否负有责任。通常来说,符合前两个要件的,就具有有责性。但是也有例外。例如13周岁的少年故意杀人的,或者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故意杀人的,就没有有责性,就不承担刑事责任。 我们以案例来解释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模式:18周岁的王某因为和李某不和,持刀将其刺死。第一步:王某的行为是否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一个人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符合。第二步:王某的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经查,王某没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执行职务等违法性阻却事由(也称违法阻却事由,即阻却违法性的事由。阻却,即排除)。因此具有违法性。第三步:王某是否具有有责性?经查,王某精神正常,年满18周岁。因此,应当负责,具有有责性。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王某的行为构成犯罪。 请用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分析以下两个案例: (1)李某,18周岁。李某因为王某向老师告自己的“黑状”,在放学后持刀将王某挟持到某偏僻之处,要王某向自己叩头“谢罪”。王某不肯。李某即持刀猛刺王某。王某无奈与李某搏斗起来。在搏斗中,王某夺过了李某的刀,将李某刺死。王某立即投案自首。 (2)冯某,18周岁。在住院期间,将看护自己的护工路某活活掐死。经专家鉴定:冯某掐死路某时,属于精神病发作期间,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 【分析】按照大陆法系的理论体系,应这样判断: 案例1:首先,王某的行为是故意杀人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其次,王某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因为其是正当防卫。由于该行为没有违法性,判断就此终止,不再进行有责性的判断。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案例2:首先,冯某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其次,其行为没有违法性阻却事由,具有违法性。那就进行第三步判断:是否具有有责性?冯某是在精神病发作期间,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时杀人的,因此不具有有责性。冯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层一层,按照一定顺序判断的,就是三阶层递进式的判断方法。(二)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和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简单比较 首先,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和我国的犯罪构成含义不同。我国的犯罪构成包含了大陆法系的全部三个要素。因为在我国,只有齐备全部构成要件的行为才是犯罪。而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仅仅是构成犯罪的一个条件,是作为犯罪类型的该罪在客观要件和主观方面(这里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方法论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而不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 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实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一、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二、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实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定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下的刑法复习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下的刑法复习 一、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取代了四要件犯罪论体系 新大纲全面采用了德日的三阶层递进式犯罪论体系,原来的四要件论在新大纲中荡然无存,第三至五章章名也变成了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这一变化让很多考生惶恐不安,不知如何进行复习。 但是,详细分析大纲,可以看到,除了体系的变化,在具体内容上,大纲的变化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和2008年相比,没有新增考点。这是因为,这些知识点,我们在2008年都学过了,现在只是对原来的知识点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而已。 (一)新大纲和旧大纲如何衔接? 很多考生看到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就傻掉了,觉得无从下手。其实,详细分析一下大纲,就会看到,这些专有名词之下的内容,我们都学过。 “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内容就是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内容,包括原来的犯罪客观要件和犯罪主体本身。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则被放在有责性部分了。“违法性”的内容,就是阻却违法性的内容,包括原来

的排除犯罪的事由,就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等。“有责性”的内容就是犯罪主观要件的内容。包括原来的犯罪主体中的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原来的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和责任阻却事由。具体包括:犯罪的故意、过失、动机、目的和违法性认识错误、缺乏期待可能性等。 大家可以看到,在新体系中,犯罪客体没有了,犯罪主体被分成了两个部分,犯罪主体本身被放在构成要件该当性里了;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则被放在有责性里了。之所以这样分解犯罪主体,是因为在新的体系中,犯罪主体被认为是客观的,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则被认为是主观的。 (二)三阶层递进式犯罪论体系解读 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是三阶层递进式。其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组成。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除了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并属于违法之外,行为人亦必须负有责任。 该理论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首先判断该行为是否符合某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要件该当性就是构成要件符合性)。如果符合,再判断该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如果具有违法性,再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有责性,即行为人是否负有责任。通常来说,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就是违法有责的行为,但有时也有例外。例如正当防卫行为没有违法性;

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比较论略(一)

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比较论略(一) 关键词: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文化差异;刑法机制 内容提要:在大体相当的法律结构基础上,因文化的差异,德日、英关和中俄三个不同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显著不同。三者的外在形态、逻辑结构和文化特点差异颇大,但其基本功能大体相当,各有其道理。我国的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经过长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检验,具有相对的合理性。我国不宜全盘移植德日三阶层要件模式或英美双层次要件模式。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犯罪构成四要件模式的内在理论结构,是我国当前相关理论争议的合理出路。推进我国刑事法治,有必要注重刑法机制之刑事一体化理论知识形态。引言:基本概念与问题缘起 犯罪构成结构,即成立犯罪诸要件的组合形式,它可分为两种,即法律结构和理论结构。前者即法律规定的(罪刑法定意义上的)犯罪成立要件的组合形式;后者即理论上建构的(刑法解释学意义上的)犯罪成立要件的组合形式。犯罪构成理论结构也可视为犯罪论体系。德日、英美、中俄等三个不同法系的犯罪构成法律结构大体相当,3]但理论结构差异显著。 随着国外两大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引介而人.我国刑法学界对相关理论体系(尤其是德日三阶层要件模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讨,进而对其合理之处有所体悟。于是,不少刑法学者主张全面移植德日三阶层要件模式以替代我国的四要件模式,从而实现我国大陆刑法学知识体系的全面转型。对此,我国大多数刑法学者持反对态度。反对者的基本立场大体为:我国的四要件理论模式与国外两大法系之犯罪构成要件理论模式皆为根植于其各自法律文化土壤中的理论模式,各具特色,各有其道理,也各有其不完善之处,且各已为各自的理论界和实务界所适就,虽可相互借鉴,但不宜全面移植,否则会“水土不服”——全面移植的“革命性”方案有失于对我国大陆本土法律文化资源的深切考虑,不可取。 有比较,方能有所鉴别。本文拟从三个不同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模式的外在形态、逻辑结构、文化特点和出罪功能等四个层面的比较中,发掘其中的道理,寻求我国刑法学相关理论争议的合理出路。 一、外在形态之比较 (一)德日模式的外在形态——三阶层 就外在形态而言,德日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是由构成要件的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组合而成的三阶层的结构体系。 (二)英美模式的外在形态——双层次 就外在形态而言,英美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是由犯罪本体要件(即刑事责任基础)和法律辩护事由(即责任充足条件)对合而成的双层次的结构体系。 (三)中俄模式的外在形态——四方面 就外在形态而言,中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是由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等四方面组合而成的对称性的结构体系。 二、逻辑结构之比较 (一)德日模式的逻辑结构——三阶层纵向递进式的抽象思维逻辑 第一,作为第一阶层的构成要件符合性,其旨在以抽象肯定的逻辑大体地框定犯罪成立的“典型事实构成要素”{1},即在一般、典型的情形下,某行为很可能构成犯罪。该阶层反映着德日犯罪构成理论结构对犯罪圈的初步逻辑划定,它一方面以一种抽象肯定的逻辑对符合相应特征的行为予以纳入,另一方面又将其它不符合相应特征的诸多行为排除在犯罪圈以外。第二,作为第二阶层的违法性(即是否具有排除违法性的事由,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业务行为、执行命令等),其旨在(从客观层面上)考察某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的行为是否符合“更大法益原则”,是否得以排除违法性或具有法律上的正当性(排除违法性的行为也被称为“正当行为”4])。如是,则该行为得以出罪;如否,则进入下一阶层的逻辑考察。

陈兴良: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具有方法论意义

来源:《检察日报》 犯罪论体系,中国在苏俄刑法学意义上称为犯罪构成体系,是刑法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刑法学的理论品格。中国目前正处在从苏俄的四要件到德日的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转型过程之中,面对这种转型,中国的刑法学者不得不进行站队选择。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是中国犯罪论体系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学术个案。我建构了一个罪体—罪责—罪量三位一体的犯罪构成体系。在这一犯罪构成体系中,给予犯罪成立的数量因素以独立的构成要件的地位,从而使之更加切合我国刑法的规定。从我的罪体、罪责和罪量的犯罪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受到了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逻辑性的深刻影响,这也是我国刑法学继受德日刑法学的犯罪论体系的一个例证。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主要吸引我的还是其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我称之为逻辑上的位阶性。正是这种逻辑上的位阶性使各种犯罪成立条件得以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建立在构成要件之上的犯罪论体系,并不仅仅是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一种犯罪规定,而是一种理论。对于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性的充分强调,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一个理论信念。我认为,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意义在于其方法论的引导功能。只有从刑法方法论角度认识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意义,才能将犯罪论体系置于刑法理论的核心地位。以构成要件为基础建立的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对于定罪来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犯罪论体系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作为操作规程的犯罪论体系 犯罪论体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表现为操作规程,它是定罪的司法活动的操作规程。定罪活动是一种法律适用活动,所谓法律适用并非像司法机械主义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简单的在自动售货机中投入货币、取得货物的操作过程,而是一个法律规定与案件事实的耦合过程。这一司法过程既要遵循刑事实体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又要遵从程序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因此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犯罪论体系为这一定罪的司法活动提供了操作规程。 犯罪论体系所具有的三个阶层之间存在着一种递进式的逻辑关系,其实是提供了一张定罪的司法路线图。只有严格地按照三阶层的逻辑径路进行演绎,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例如,对于不满14周岁的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问题,不满14周岁当然是不具备刑事责任年龄的,因而不可能构成犯罪。那么,能不能说对于指控不满15周岁的人故意杀人的案件,在庭审中发现其不满14周岁,就可以径直宣告无罪呢?按照中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15周岁的人对于故意杀人罪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但当发现其不满14周岁,根据中国刑法其对故意杀人罪不负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查清其是否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以及是否具有违法阻却事由吗?对此,我认为,还是要先审查是否具备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然后再考察是否具有违法阻却事由。只有前两个要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根据不满14周岁、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这一理由,宣告该人无罪。因为,一个人基于没有实施构成要件的行为而无罪、违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 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①物质观: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③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原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 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四,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斗争性首先引起事物的量变,一旦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原有事物的限度,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⑤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

、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客观规律办事。 2、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其一,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其二,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1、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第二,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第三,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应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发展自己。 2 、把握矛盾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 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和矛盾的主次方 要看到主、次矛盾

面,但要抓重点、抓关键、看主流。 (1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意义 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它还说明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2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未来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也会层出不穷。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 、矛盾分析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2)“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3 )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4)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5 )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6 )等。这些方法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表现。 特别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具体分析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的特

犯罪构成理论之德日三阶层理论

犯罪构成三阶层基本内容 犯罪构成是刑法学的核心问题,它是犯罪论的基础,亦是刑罚论的前提,甚至是刑事诉讼法的前置性问题。因此,犯罪构成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世界各国犯罪论体系主要有三种代表性模式。一是“三阶层”体系即构成要件该当性(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即采用该模式;二是“两层次”体系,即将犯罪成立条件分为犯行与犯意,然后讨论抗辩事由。美国即采用该模式。三是“四要件”体系,即将犯罪构成条件分为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我国传统的“耦合式”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就由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构成。在此问题上,我们小组坚持“三阶层”的犯罪构成体系更为合理,“三阶层”体系取代“四要件”体系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阶层”体系认为,犯罪是“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违法且有责的行为”。据此,犯罪的成立要件是:(1)构成要件该当性;(2)违法性;(3)有责任或责任。并且,按照(1)→(2)→(3)的顺序分层次判断。 (一)犯罪构成要件的该当性,也被称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符合性,其是指犯罪行为必须是符合法律的规定某项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这是罪行法定主义的要求。罪行法定主义决定了犯罪不只是一种反抗社会的侵犯行为,而且必须首先是符合刑法法规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否则可能导致刑罚权的恣意发动,侵害国民的人权。一般来说,作为构成要素的因素包括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客观要素有:行为、行为主体、行为结果、行为客体、行为状况。主观要素有:故意、过失、目的、倾向等。 (二)犯罪构成的违法性,即行为应当具有违法性,这是第二重判断。尽管通常情况下,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就是违法的,但是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场合,虽然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但是实质上却并不违反法秩序,即存在违法阻却事由来排除犯罪的成立。 (三)有责性。在经过前面两个步骤的判断之后,犯罪的成立还要求第三重的判断,就是判断行为人是否有责任,即能够将对行为的非难加之于行为人。一般来说,有责性的要素包括故意、过失、责任能力、违法性的意识和期待可能性。这些要素决定了责任是否存在,并最终决定犯罪是否成立。对于没有责任能力或者没有故意、过失的行为人的行为,则不可以进行责任非难。例如,幼童的行为,精神病人在精神病发作时实施的行为,意外事件,不具有违法认识的可能性的行为等。 “该当行一违法性有责性”三阶层的犯罪构成体系,也与刑法三个基本原则相适应。由罪刑法定主义的原理出发,可以推导出构成要件体系该当性这一要素;由法益保护主义的原理出发,违法性这一要素得以解释;更进一步,由责任主义的原理出发,可以导出有责性这一要素。 三阶层体系最大的一个特点,便在于它的阶层性。因此三阶层体系对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判断,是由形式(外部)到实质(内部)、由抽象(一般)到具体(个别)、由客观到主观的逐层递进判断。构成要件符合性是形式的判断一般的判断、定型的判断;违法性是实质的判断、具体的判断、非定型的判断、客观的判断;有责性是个别的判断、内部的判断、主观的判断。根据阶层的体系,判断顺序绝对不可颠倒。而一般认为,我国的犯罪构成以及英美的犯罪成立条件是平面的,即犯罪构成由具有等价性的要件组成,各个要件处于平面关系。因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