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章末综合测评(第一章)

(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许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是如何破除贵族的寡头专政的?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及其主要表现。(9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梭伦改革中对贵族打击方面的内容来回答;第二小问,首先明确“他们”指平民,根据材料一信息“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措施”是指废除债务奴隶制,使平民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赋予平民选举权。第(2)问,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从梭伦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概括。

【答案】(1)破除: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

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利;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2)特点及表现:革命性——梭伦改革触及了土地占有关系和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中庸性——调解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关系,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材料二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最重要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问,把握中庸的特点“不偏不倚”,既赋予了平民参政的权利,又保护了贵族的权利。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颁布“解负令”,改善了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特权。

(2)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为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雅典乡间居民步行进城,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近郊居民至少要提前一小时动身,远郊居民需提前六七个小时。

大会时间长短不定,处理例行公事仅需一个上午,较大议案可能要拖一天。至于难以抉

择的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和平问题,常需召开多次会议才能决定。

为鼓励公民参政,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起初为半天饭钱,后增加到一天半饭钱。这保证了广大平民作为大会主体的地位。

(1)材料所反映的会议是指什么?其主要权力有哪些?(6分)

(2)参加大会的每一个公民都可能被推选为各级官职吗?为什么?(3分)

(3)从参加大会人员的范围和决策方式分析大会的优点和缺点。(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进行归纳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会议:雅典的公民大会。权力:决定战争、媾和、选举国家公职人员等国家大事。

(2)不可能。因为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而第四等级的公民只有选举权而无被选举权。

(3)优点:具有广泛的民主性。缺点:范围上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决策上烦琐拖沓,延误时间。

4.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解析】第(1)问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来作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梭伦改革的背景或目的即缓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旧的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作答;第二小问从“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对梭伦改革的内容有选择地作答。第(3)问的第一小问从梭伦改革的积极意义或影响作答;第二小问从梭伦改革的局限性作答。

【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大量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利;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缓释: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Our constitution does not copy the laws of neighbouring states;we are rather a

pattern to others than imitators ourselves. Its administration favours the many instead of the few;this is why it is called a democracy.——Perices

材料二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至于他在公元前594年实现改革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可以不谈。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是牺牲封建的所有制以拯救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债务简单地被宣布无效了。详情我们虽然不大清楚,但是梭伦在他的诗中自夸说,他清除了负债土地上的抵押柱,使那些因债务而被出卖和逃亡到海外的人都重返家园。这只有通过公开侵犯财产所有权才能做到。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材料一中“pattern”一词在英文里有“模范,式样,模式”的意思,请分析文中“pattern”一词具体指什么?(7分)

(2)材料二中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解除债务的政策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侵犯”,为什么改革还得到人民的支持?(8分)

【解析】第(1)问,要能读懂材料一的英文意思,可知“Pattern”的含义为完善的雅典民主政治规范。第(2)问,要掌握梭伦改革的特点及作用。

【答案】(1)Pattern具体指雅典民主政治的规范,包括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的运作方式。

(2)尽管梭伦改革解除债务的政策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侵犯”,但是这种“侵犯”是执行社会公正的结果,是公正地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措施,所以得到民众的支持。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梭伦材料二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他不期望为雅典人制定“最好的法律”,而只是制定“他们愿意接受的最好的法律”。他也不主张数量和状态的平等,而主要是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正如他所说的:“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

——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中的哪些措施能体现这一思想。(9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梭伦“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的看法。(6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有优势”可知体现了公正、折中的思想,以此为出发点列举相关政策即可。第(2)问,要围绕两个方面去作答,一方面指出其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指出其存在的不足。

【答案】(1)指导思想:公平思想(折中、中庸思想)。措施:颁布土地法令,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贵族和平民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

(2)梭伦改革“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是为了奴隶制城邦的长治久安,使权力立足于法律并重归法治,促进了雅典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这种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章末综合测评(第二章)

(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侯问李克(李悝)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材料二是时,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充分利用土地的教令)。以为地方百里,提封(国内)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三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又曰: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是故善平籴者……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李悝提出的对策及该对策所针对的制度。并概括该对策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李悝提出这一思想的主要目的。(7分)

【解析】第(1)问,通过材料可以看到李悝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要赏罚分明,选贤予能,这些措施有利于打破贵族特权,促进社会发展。第(2)问,结合材料“尽地力”等关键词概括基本思想,结合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得出目的。

【答案】(1)对策:赏罚分明,选贤任能。制度:世卿世禄制度。积极影响:打破了旧势力的特权,选贤任能,改善吏治,促进了国力强盛、社会发展。

(2)基本思想: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粮食产量,维护社会各阶层利益,促进社会稳定。主要目的:使魏国富强,称霸诸侯。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僇辱而身全者,下也。”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1)结合所学知识,在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的B位置填上商鞅变法与材料一内容相似的措施,据此指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关系并填在C处。(8分)

(2)概括材料一、二中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你是否同意其观点,并说明理由。(7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得出实行军功授爵制,打击旧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塞私门之请”得出杜绝私人的请托,“一楚国之俗”得出移风易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得出奖励耕战或重农抑商;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得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有一脉相承之处。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可知,蔡泽认为商君、吴起是有功绩的,世人都希望建功立业,性命和功名都得成全的,这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次一等了,性命虽得苟全,但声名却蒙受污辱,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从而概括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问题,但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答案】(1)B:军功爵制(或废“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游客之民而显耕战之士(重农抑商)。C:商鞅变法借鉴了吴起变法的措施。(两次改革一脉相承)

(2)评价:肯定两人的功绩,但认为成就功名而失去性命,其成功不圆满(次等的成功)。观点可分两层次回答:

层次一:同意。理由: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

不同意。理由:判断改革成败不能只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

层次二:不完全同意。理由: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但判断改革成败主要看改革的客观历史效果。(看其是否推动历史前进;积极成果是否得到维持。)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商鞅十分重视对法律制度的改革,他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秦律。改“法”为“律”的做法,促进了古代中国法律观念的进步。变法过程中,商鞅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思想,动用严刑重法,鼓吹轻罪重罚。

备注:《说文》对“法”的解释是“平之如水”,即强调法的公平;对“律”的解释是“均布”,即强调法律规范在适用上的普遍性和必行性,强调法律的实施。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是怎样贯彻“以法治国”思想的。(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法治思想与实践。(8分)

【解析】第(1)问,可结合商鞅变法中有关政治方面军功爵制的制定、连坐法的实施进行回答;另外,材料中提到“他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秦律”,也是其以法治国的重要体现。第(2)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从材料“促进了古代中国法律观念的进步”“动用严刑重法,鼓吹轻罪重罚”可以看出其利弊,另外可以结合商鞅变法影响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

【答案】(1)说明:制定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用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特权;制定连坐法,强化统治;制定秦律,用法律形式固定各项改革制度。

(2)积极:体现中国古代法律观念的进步;有利于打击旧势力,稳定改革成果。局限:法律严苛细密,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商君书·说民》材料二……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公任商鞅……(商鞅)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孝公十二年之制。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卷一·食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变法的结局。这种结局说明了什么?(7分)

【解析】第(1)问,应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威”“刑”等。第(2)问,通过材料二总结变法的具体内容。第(3)问,商鞅变法的“结局”从材料三的最后一句提炼即可;“说明”可从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中提炼。

【答案】(1)主张: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或实行法治。

(2)实践:严格户籍制度(什伍);实行连坐法;刑公族以立威;用流放边境的刑罚来压制舆论。

(3)结局:变法使秦国富强。

说明: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来做保证。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8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7分)

【解析】第(1)问要注意题干材料标点符号的断句作用及评判要点的方法与依据:第一个句号意即商鞅有国君的支持;第二个句号介绍三晋地区现状“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第三个句号介绍了“诱”三晋之人的目的“利其田宅”;第四个句号介绍“诱”具体措施;第五个句号介绍“诱”的结果“国富兵强,天下无敌”,这样层层递进。第(2)问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影响。

【答案】(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度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6分)

(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9分)

【解析】第(1)问,可从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影响进行比较。第(2)问,可从人物性格、阶级立场、采取的方式或手段、所受阻力、民众的支持等方面思考。

【答案】(1)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

(2)商鞅变法历时19年,分先后两次逐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证。吴起变法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但使自己孤立;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许多措施难以实施。

章末综合测评(第三章)

(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二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3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6分)

【答案】(1)按人口分配土地。

(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

(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2.风俗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古今中外社会的改革也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为鲜卑人乐俑。中国古代礼乐源自周礼,孔子的

“仁”是对礼乐的高度浓缩,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视沿用礼乐制度维护自身统治。

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材料三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北方安可不重?

——《洛阳伽蓝记》

(1)从材料一中鲜卑人礼乐文化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认识?(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是怎样着手进行风俗改革的。你如何评价这一改革?(7分)

【解析】第(1)问,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二小问,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习俗等领域展开分析。

【答案】(1)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了汉族地主的支持;推动了北魏统治模式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但很大程度上全盘吸收汉族文化,与其习俗不大适应。

(2)风俗改革: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建立门阀制度;通婚姻;改籍贯等。评价: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与封建化进程;为隋唐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化解错综复杂的矛盾、巩固统治制度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北魏统治者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的改革以太和十四年(490年)为分界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在冯太后主政时以孝文帝的名义进行的改革;后一个阶段是孝文帝主政独立进行的改革。

材料二下列图片反映了鲜卑族服装的变化

图一汉服俑图二孝文帝出行图图三胡服俑

(1)在改革的第一阶段,北魏政府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2)材料二中图二中的服饰与图一、图三中的哪一服饰相似?为什么?(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要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进步意义?(5分)

【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要仔细观察图片,先得出与图一中服饰相似,再根据改革措施分析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答案】(1)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取代难以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措施: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新的租调制。

(2)相似:图一汉服俑。原因: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移风易俗,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3)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顷以来,遂各怠慢,纵奸纳赂,背公缘私。致令贼盗并兴,侵劫滋甚,奸宄之声屡闻。”

——《魏书·高祖纪二》材料二丁卯,诏曰:“臵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顾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班禄以十月为始,季别受之。旧律,枉法十匹,义赃二十匹,罪死;至是,义赃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仍分命使者,纠按守宰之贪者。……三载一考,考即黜陟,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任。”

——《资治通鉴》永明二年材料三受禄者无不局(恐慌害怕),赂殆绝。然吏民犯他罪者,魏主率宽之,疑罪奏谳(审核)多减死徙边。岁以千计。都下决大辟(判处死刑),岁不过五六人;州镇亦简。

——《魏书·刑罚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北魏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导致这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为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北魏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10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需要注意材料的关键词语“纵奸纳赂”、“贼盗并兴”等进行回答;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问题:吏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频爆发。原因:北魏时官吏无俸禄,导致官吏贪污盛行,任意搜刮百姓。

(2)措施:制定俸禄制(班禄制),严厉整顿吏治;对官吏实行任期考核制度。作用:使吏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政局安定,农民安心生产,北方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为以后的改革创造了有利局面。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材料二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援引材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和影响。你对这一措施的影响还有哪些补充阐述?(9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社会的影响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的改革,题目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的相关叙述回答即可。

【答案】(1)措施:均田制。原因和影响:“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事施行后,

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或海内安之)。补充: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或“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6.在古代改革中,往往都会涉及土地制度的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废止“田里不粥(“粥”同“鬻”,音yù)”的原则。所谓“阡陌”,指“井田”中间灌溉的水渠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纵者称“阡”,横者称“陌”。“封疆”就是奴隶主贵族受封井田的界限。

材料二均田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国有土地还授的规定。按照这个规定,凡成年男子(年十五至七十)则从国有土地中授给露田(只准种庄稼,不准栽树之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此即所谓“正田”。如果需要休耕,则加倍授露田,称之为“倍田”。

——田雨《谈北魏均田制的内容与性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对土地制度做了怎样的改革?(5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北魏均田制的实行发挥了怎样的进步作用?(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商鞅变法和北魏均田制对土地所有权改革的不同点和对社会生产关系产生的相同影响。(6分)

【解析】第(1)问,要突出土地制度在改革前后的变化。第(2)问,要注意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思考。第(3)问,第一小问,要侧重答出改革是否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性质;第二小问,要答出两次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型。

【答案】(1)开阡陌废封疆,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土地国有制,确立了封建的土地私有制。

(2)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一部分土地的使用权,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不同点:商鞅变法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性质,而北魏均田制并没有改变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分配的土地仍属于国家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影响:两者都促进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章末综合测评(第四章)

(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

1.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进行了全方位的变法,但它最终却是以失败而告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明确提出,要像唐初魏征辅助李世民那样,“能以数年之间,而天下几致刑措,中国安宁,夷蛮顺服”,达到在北宋中叶再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材料二对于王安石的变法,元丰年间的枢密院检详官梁焘曾指责说:青苗之钱未及偿,而责以免役;免役之钱未暇入,而重以淤田;淤田方下,而复有方田;方田未息,而迫于保甲。是徒扰百姓,使不得少休于圣泽。

——以上均摘自《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新探》材料三《宋史·王安石传》载:熙宁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神宗)忧形于色,……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个人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结合上述问题,进一步谈谈你对变法的认识。(8分)

【解析】第(1)问,注意语言的学科性和逻辑性。第(2)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根本原因一定要透过材料表面信息看到其实质;关于认识一定要紧紧抓住命题意图来回答。

【答案】(1)目的: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达到富国强兵、封建盛世的局面。

(2)急功好利,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3)原因: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极力阻挠和反对。认识:变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最终不一定能成功,促成变法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2.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有为人垢病之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真正达到了“尽收天下之货自作经营”的目的。其时,市易司甚至连果实之类都自作经营。

——摘编自程念棋《中国历代变法类型及其成败》材料二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近与低价,这叫似吸贵就贱,用近求远。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苏)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法不能禁。钱入民手……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恐鞭捶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续资治通鉴》

(1)材料一、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了哪些成效?(4分)

(2)材料三中,苏辙抨击的是王安石的哪一项变法措施?抨击的理由是什么?(5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政府的经济工作的建议。(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市易”“市易司”说明是实行市易法,由材料二中“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说明是均输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收入和市场垄断视角分析成效。第(2)问,第一小问,由“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说明是青苗法;第二小问,从“吏缘为奸”“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等信息中概括答案。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建议可以从政府管理与市场发展关系角度思考作答。

【答案】(1)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措施:青苗法。理由:造成官吏徇私舞弊;增加了地方政府负担。

(3)政府不可垄断市场,越位经营;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关注民生。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王安石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生力量冒出来,没有推动和支持变法的社会的基础。成功的变法在突破现有体制时,出现了新生力量,就商鞅变法而言,新生力量就是平民和农民……王安石各种各样的“新政”都是设计精巧的方案,但是在实践中全都碰了壁,不仅没有实现他当初的设想,反而打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交易。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于是新法必定失败。

——摘自新浪网读书博文《商鞅变法

和王安石变法的成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突破现有体制”在政治领域的表现。根据材料分析商鞅

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核心因素。(9分)

(2)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是当时非议最大的改革措施,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商鞅变法的政治方面的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注意结合材料信息,“王安石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生力量冒出来,没有推动和支持变法的社会的基础”,从中可以得出二者成败的原因。第(2)问,难度较小,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回答即可,从材料“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中,可以直接根据分析。

【答案】(1)表现: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授爵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因素:是否有新生力量的支持。(或是否有支持或推动社会变法的社会基础)

(2)青苗法实施后,许多地方官员强制农民“借贷”,民众没有从中得到实惠,缺乏社会(群众)基础;青苗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抵制和反对。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文帝(467—499)是北魏第七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指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复地争斗,导致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次改革在背景和目的上有何相同之处。(4分)

(2)从内容看两次改革的侧重点各是什么?改革的成效如何?(4分)

(3)两次改革各自的反对势力有哪些?列举王安石变法中“反对者”最不满的措施。(4分)

(4)我们从以上改革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3分)

【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两次改革中一个是少数民族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的,一个是为摆脱危机而进行的,故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改革的成效”实际上就是要求回答改革的积极作用。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回答启示时要结合当前的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背景:都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和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都是维护其统治。

(2)侧重点:前者是汉化政策;后者是理财策略。

成效:孝文帝改革促使了北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推动了社会进步;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军事力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孝文帝改革:鲜卑上层旧贵族和守旧势力。王安石变法:大官僚大地主等势力。

措施: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免役法。

(4)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实际,策略得当、用人得当;改革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材料二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议行新法。……熙宁四年二月,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熙宁六年三月,臵经义局,修《诗》《书》《周礼》“三经义”。……熙宁八年六月,颁《诗》《书》《周礼》“三经义”于学官。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材料三朱熹尝论王安石变法:“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

(1)材料一中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其具体解决措施。(5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士主张的相同之处,并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王安石取士措施的看法。(8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可以概括出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大旨;第二小问,从“官乱于上”可推断出官场的腐败,由此可知要采取的措施是整顿吏治和改革取士制度;第三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整顿吏治和取士两个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的信息并结合材料一可以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看法从培养人才、为改革服务等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材料中“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说明用人不当,从“卒之群奸肆虐”可以概括出危害百姓的现象,联系所学从改革阻力角度回答。

【答案】(1)源头: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大旨。

途径:清明吏治;改革取士制度。

措施:吏治:改革文官升迁方法;严格“恩荫”制度。(任答一点即可)

取士:改革贡举制(改革科举制)。

(2)相同:都主张取士不以词赋、明经为主(重策论)。

看法: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改革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任答两点即可)

(3)因素:与守旧派发生冲突;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材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故其家常有盈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一醉日富,无复盈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沟壑,而不知其悔。是以富者常借贷贫民以自饶,而贫民常假贷富民以自存,虽苦乐不均,然犹彼此相贵以保其生也。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材料二彼富民为之则害民,今县官为之乃所以利民也。青苗钱令民愿取则与之,不愿者消不强焉。收获之际令以中价折纳谷麦,此乃所以救贫者之乏,息富民之贪暴也。

——《宋会要辑稿·良贷》

(1)材料一认为造成当时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当时的实际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一中观点的实质是什么?(3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待青苗法的态度有何不同?二者的根本分歧在哪里?(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直接引用材料有关内容回答;第二小问,要结合北宋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回答。第(2)问的实质体现了作者的阶级属性。第(3)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判断其态度,从材料中找出导致其分歧的依据。

【答案】(1)“材性智愚不同”。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负担沉重。

(2)维护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3)前者反对实行青苗法,后者则主张实行。前者主张维护高利贷盘剥,后者认为高利贷盘剥是害民。

章末综合测评(五、六章)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尔文认为教会不可能救世赎罪,上帝早已预定了一切。得救与否由上帝决定,最重要的不是因信称义,而是坚持圣洁的生活。加尔文鼓励经商致富、放贷取利,认为正当的经济活动是增加上帝荣耀的一种途径。

材料二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强调: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交往,不须通过教会和教士的媒介;否认需要履行种种“圣礼”,即教会规定的一套繁缛的礼拜仪式、朝拜圣地以及向教会输赠等“善行”,来实现自己的信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上的异同点。(12分)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宗教改革的实质。(3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其异同即可。第(2)问,“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据此作答即可。

【答案】(1)同:都反对罗马教廷和罗马教皇的统治;都认为可以借助《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无需经过教会;都主张简化教仪。

异:加尔文认为人可以“因行称义”(通过坚持圣洁的生活和行为得到救赎);路德认为人应该“因信称义”(通过信仰得到救赎)。

(2)实质:是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另一个重要法案是1534年通过的《至尊法案》。它把宗教改革5年来国王取得的权力综合起来,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和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决定一切宗教事务的权力,包括推荐神职人员、规定教义……至此罗马教皇在英国的权威被彻底摧毁。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如果教皇命令作恶,或禁止修德,教会就必须坚信作恶是好事,修德是坏事……必然坚信,凡教皇指示的便是善,凡教皇禁止的便是恶。

(1)分别概括上述材料的根本主张。(4分)

(2)材料一体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一矛盾在17世纪的英国又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7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的实质各是什么?(4分)

【解析】本题考查提炼概括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要抓住两则材料的关键信息概括。第(2)问要结合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史实加以分析说明。第(3)问要透过材料分析实质。

【答案】(1)材料一:加强王权,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材料二:加强和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地位。

(2)主要矛盾:王权与教权的矛盾。变化:资产阶级和王权的矛盾。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国教成为专制王权的统治工具,要求改革;加尔文教的传播及影响。

(3)实质:材料一,加强日益强大的王权。材料二:巩固天主教的神权地位。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上帝的

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材料二宗教改革的起因当中有一个原因,即是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在宗教改革的运动中,一项中国的科技发明,为这一运动的推动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维基百科《宗教改革》

(1)材料一反映的实质是什么?他阐述了怎样的宗教改革理论?(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中国的科技发明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推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7分)

【解析】第(1)问“实质”从材料一看是希望德意志摆脱罗马教皇、教廷的控制;“宗教改革理论”宣扬的是“因信称义”。第(2)问,《圣经》为普通的教徒所阅读得益于中国印刷术的发明,然后分析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答案】(1)实质:使德意志民族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理论:“因信称义”。

(2)发明:印刷术。原因:《圣经》的大量印刷,信徒皆可自主阅读和独立理解,有助于否定教皇和教会的特权地位。文艺复兴的许多文艺作品被更广泛传播,有利于思想解放。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他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但实行“现代化”是为了不让它破坏原有的社会结构,是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是“现代化的延误”。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阿里为什么“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有何主要表现?(10分)

(2)你是否同意“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是‘现代化的延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5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实际考查的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原因,可以从内忧——政治、经济、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重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考查的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可以从经济、军事等方面作答。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果同意,可以从改革的局限性方面作答;如果不同意,可以从改革的积极作用方面加以阐述。

【答案】(1)原因:西方列强入侵,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政局动荡;经济残破。表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工厂;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建立一支新式的陆海军。

(2)同意: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未变革封建制度,没有实现向现代化的根本突破。不同意: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建立了近代机器大工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的现代化。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育……穆罕默德·阿里执政以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他还创办了世俗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阿里还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材料二阿里发展工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因此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对贪污和剥削工人却颇为在行;此外,外国商人将一些老式的、使用过的,或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这一切造成工厂产量下降,亏损巨大,难以维持下去。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教材

(1)根据材料一,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教育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存在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解析】第(1)问,材料一是埃及在向近代化迈进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改革,正是穆罕默德·阿里在文化领域的改革,为埃及培养了各种人才,从而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解题的关键在于要具体结合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第(2)问,材料二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这些弊端的存在是导致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重要因素,出现这些弊端的原因应该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目的和他的阶级属性来考虑。

【答案】(1)建立各类专业学校,为改革和建设培养人才;创办世俗学校;派遣留学生;开办语言学校,培养翻译人才。

(2)问题:工业生产资金匮乏;管理不善,腐败盛行;外国商人挟技居奇。原因: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没有变革封建生产关系,这是封建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都是19世纪在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下的近代化改革,两国的改革有着相似的措施和相同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中国·江南制造总局图2埃及·近代工厂

材料二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的主现目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材料三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他取得的成就很多,都是革命的……由于拿破仑的远征和穆罕默德·阿里的极其巨大的努力,埃及在阿拉伯世界中成为西方思想的最重要的桥头堡。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2))

(3)两国改革有何共同影响。(4分)

【解析】本题属于比较类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通过回顾教材相关内容回答。第(2)问要通过回顾中埃两国在创办近代工业过程中的特点,分析归纳其共同点。第(3)问在回答影响时主要立足于其对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1)

相应发展民用工业;都是封建的官办工业,采用封建衙门式管理,缺乏发展动力。

(3)两国的改革在客观上都冲击了封建的自然经济,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培养了一批具备科学知识和进步思想的青年人才,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成为两国近代化的开端。

章末综合测评(第七章)

(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得我国无用之物,而失我国有用之宝,导致奢侈淫逸,失我国有用之货,缺衣食品店之资,器用之本。

——《日本政治史》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外国历史大事集》材料三1871年10月16日,日本派出使团,任务是:一、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二、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三、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

——《日本政治史》材料四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材料一、二在对待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派团出使欧美的目的。(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如材料四所说的“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经济、政治改革措施?(6分)

(4)综上所述,我们从中获得的重要启示是什么?(2分)

【解析】第(1)问,分别从材料中概括其态度,然后比较其不同,即由排斥到学习。第(2)问,材料三非常清楚地说明了其原因,注意总结。第(3)问,从矛盾和不符合的角度回答,其实就是回答日本学习西方过程中保留的自己的一些东西。第(4)问,结合前面三问的答案总结启示。

【答案】(1)由排斥到引进(学习)。

(2)修改不平等条约,建立平等关系;学习欧美先进制度;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富国强兵。

(3)经济: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

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

(4)学习外来文明要和本国国情相结合(或创新发展与继承传统相结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因此,新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土地问题……明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担心丧失“民心”,可又害怕真正彻底的土地革命,终于采取了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办法。

——伊文成等著《明治维新史》材料二在东方后进国的日本,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与英国和其他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特点不是农民生产手段的被完全剥夺,而是农民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被剥夺。其剥夺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征收地税。

——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材料三改革中获益最多的是地主阶级,地主的地租直接来自佃农的剩余劳动以及部分必要劳动,而不是来自农业资本家的超额利润,这种地租显然带有封建地租的色彩。而地税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地税改革后的日本农村,每年都有大批农户丧失土地,或沦为佃户,或加入城市产业后备军的队伍。

——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地税改革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土地和地税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5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4分)

【解析】第(1)问,可依据“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农民斗争”等信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二中“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入手回答;第二小问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第(3)问,从农业改革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局限性等角度辩证分析回答。

【答案】(1)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斗争的推动。

(2)作用:促进了日本的资本原始积累。内容:土地: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地税:按地价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3)评价:保留浓厚封建色彩;给农民带来灾难;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佩里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材料二

外国商人检验日本出口的生丝萨摩藩建立的机械工场旧址

(1)材料一中的“盟友”指哪些人?(3分)

(2)材料二中两幅图反映了日本当时怎样的社会状态?(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解析】第(1)问,结合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分析出对幕府统治不满的力量和阶层。第(2)问,观察图片得出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第(3)问,从民

族危机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概括出日本社会变革的条件。

【答案】(1)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工场主、大商人;不满幕府统治的中下级武士;受幕府排挤的西南诸藩。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生丝和茶叶等生产部门,出口的大量增加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在长期受幕府排挤的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开始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一方面加剧了日本的社会危机;另一方面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日本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4.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4分)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9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2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太政官发布……布告”“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概括。第(2)问从材料一“趋之若鹜”地追求所谓时尚到材料二对西方文明的理性对待,可以总结出态度上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原因要结合近代日本的国际、国内形势作答。第(3)问这一错误的实质即是只学习西方文明之虚表,而未学习西方文明之内涵。

【答案】(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

(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5.向西方学习是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派使节团考察西方。实地接触西方世界后,对成员们的思想引起了巨大的冲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正如随行的福田德兰所说的,在西方文明面前,他们“简直像乡下姑娘来到了上野火车站,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愈觉得自己土里土气,恨不得钻进地洞里去”。大久保利通也发出了“深感我们不适应这个世界”的感慨……因而最终他们“无所畏惧地放弃了自己的喜好,吸纳了外国的文明”。

——吴廷谬《日本史》材料二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少。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使节团成员接触西方后的感受。分析他们有此感受的主要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带来的重要影响。(3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日本西化取得成功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愈觉得自己土里土气”可得出羡慕西方文明,从材料“对成员们的思想引起了巨大的冲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可得出有强烈自卑感;第二小问,结合当时日本是封建主义国家,受外国侵略的史实总结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产生的影响。第(3)问,结合古代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可知,日本有吸纳先进文明的传统;从两则材料可知,日本学习西方不是盲目的,并且是全面的,这些因素有利于日本西化的成功。

【答案】(1)感受:羡慕西方文明,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原因:当时的日本远远落后于西方,落后于世界。

(2)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改变了落后的状态,成为亚洲强国,为对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原因:日本向他国学习,吸纳先进文明的传统;根据国情有选择地学习西方文明;进行经济、政治等全方位改革。

6.日本经由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治维新的性格规定着近代以来日本的性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闰4月27日公布了《政体书》。这是明治政府的政治体制和组织法令。它根据《五条誓文》原则,参考了《令义解》《西洋事情》(福泽谕吉著)等。规定:“天下权力皆归太政官,使政令无出二途之患”,以谋求政令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太政官(相当于总理大臣)之下,设议政(立法)、行政、刑法(司法)三官(权)。……

体现君主和官僚构成的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原则。

——吴廷谬《日本史》材料二在统治人民方面,在公布《五条御誓文》(即《五条誓文》)的同时,对一般平民公布了《五榜揭示》。此文规定:要遵守“五伦之道”:严禁结党、强诉(指人民的团结和向政府提出要求);基督教被作为邪教而加以禁止等等。

——[日]依田憙家《简明日本通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为建立近代政治体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政治体制的走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变革社会关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平民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双重影响?(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存在怎样的“性格”?(3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以谋求政令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教材中明治维新的内容三权分立,废藩臵县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转型所起的作用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教材明治维新在政治改革中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保留封建统治原则;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第(1)问和第(2)问,参考明治维新改革的局限性,可以得出性格为开放性与封闭性并存。

【答案】(1)措施:政令统一(中央集权);三权分立;废藩置县。

影响: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2)措施: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保留封建统治原则。

影响:平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同时,也受到了严格限制。

(3)性格:开放性与封闭(保守)性并存。

章末综合测评(第八章)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欲求御外之术,唯有力图自治,修明前圣制度,勿使有名无实;而于外人所长,亦勿设藩篱以自隘,斯乃道器兼备,不难合四海为一家。

——《李鸿章》材料二严复说:“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

——《中国近代史》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家、革新家大久保利通说:“英、美、法等国的开化,高我数层,(日本无论如何模仿)也望尘莫及,我认为德、俄两国必有很多东西可以成为我们的准绳。”

——《明治维新史》材料四康有为说:“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康有为向皇帝提出改革方案:政治方面要求“假日本为向导,以日本为图样”。

——《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提出“道器兼备”的含义是什么。实践的结果又如何?(4分)

(2)材料二中严复提出的“治标”和“治本”的含义各是什么?与李鸿章提出的“道器兼备”有什么不同?(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日本政治家主张效法德、俄,而康有为主张中国应“以日本为图样”?(7分)

【解析】解答本题要准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结合时代背景及所学知识回答,注意语言要准确,有条理。第(1)问,准确理解“道器兼备”的含义,指出洋务运动即可;第(2)问,从严复的阶级属性及其主张进行理解。第(3)问,从日本与中国当时的国情出发分析。

【答案】(1)含义: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结果: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但甲午战败宣告其破产。

(2)“治标”指学习西方的技术,“治本”指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同:两者性质不同,严复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3)德、俄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且保留了专制主义的传统,日本是在天皇的领导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变革。康有为认为日本因变革而强盛,并且是在君主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也应该向日本学习,在君主的领导下进行变革。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材料二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五章第二节 马丁·路德和德国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马丁·路德和德国宗教改革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 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了解宗教改革首先在德意志开始的原因。 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认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一、宗教改革前夕的德国 1.经济、政治状况 (1)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仍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 (2)政治: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 2.社会矛盾激化 (1)教会的压榨: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经济发展,无力与天主教会对抗,成为“教皇的奶牛”。 (2)民族意识增强:社会各阶层迫切要求实现民族统一,摆脱教皇的控制和掠夺。 [深度点拨]天主教会的腐朽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新旧文明的矛盾冲突加剧、德意志近代化的发展要求,更主要的是德意志地区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这一切决定了宗教改革必然首先在德意志地区展开。 二、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1.导火线:1515年,教皇利奥十世以筹款修缮圣彼得大教堂的名义发售赎罪券,激起各阶层愤怒。 2.揭开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 3.路德宗教改革思想 (1)抨击罗马教廷的“三道护墙”。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3)从伦理学角度阐明“因信称义”的教义,否定教皇与教职人员的权威。 (4)致力于《圣经》的德文翻译。 [深度点拨]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称义”,宣称人们必须以教会为中介,履行复杂的圣礼,多做“善功”才能“赎罪”;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认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就可以得救,马丁·路德的主张承认了教民与上帝对话的主动权,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特权。 三、路德派新教的确立 1.背景

高中历史第五章欧洲宗教改革阶段质量评估北师大版选修1(2021年整理)

2018年高中历史第五章欧洲宗教改革阶段质量评估北师大版选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中历史第五章欧洲宗教改革阶段质量评估北师大版选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中历史第五章欧洲宗教改革阶段质量评估北师大版选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欧洲宗教改革 阶段质量评估(五)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中世纪的欧洲,教皇确立大一统神权统治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王权需要借助教会的支持B.封建割据,王权衰微 C.教皇实力强大D.人们大都是教会的子民 解析:教皇神权统治的确立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欧洲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利于教会统治. 答案:B 2.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这反映了( )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解析:材料论述的是教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光是向太阳借来的"的言外之意是王权要依附于教皇的权力,故选B项。 答案:B 3.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受到了种种挑战。这些挑战都源于( ) A.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B.民族意识的增强 C.人们思想的解放D.各国王权的增强 解析:14~16世纪,西欧民族意识的增强、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以及王权的增强都是由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决定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打破天主教会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答案:A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马丁·路德的改革主张的是() A.《圣经》是人们信仰的唯一权威 B.神职人员可以娶妻生子 C.教士应是教徒选出的公仆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章末综合测评(第一章) (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许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是如何破除贵族的寡头专政的?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及其主要表现。(9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梭伦改革中对贵族打击方面的内容来回答;第二小问,首先明确“他们”指平民,根据材料一信息“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措施”是指废除债务奴隶制,使平民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赋予平民选举权。第(2)问,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从梭伦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概括。 【答案】(1)破除: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 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利;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2)特点及表现:革命性——梭伦改革触及了土地占有关系和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中庸性——调解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关系,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材料二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最重要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问,把握中庸的特点“不偏不倚”,既赋予了平民参政的权利,又保护了贵族的权利。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颁布“解负令”,改善了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特权。 (2)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为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雅典乡间居民步行进城,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近郊居民至少要提前一小时动身,远郊居民需提前六七个小时。 大会时间长短不定,处理例行公事仅需一个上午,较大议案可能要拖一天。至于难以抉

高中历史 第二章 秦国商鞅变法 3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

第三节 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 教材整理1 商鞅虽死而秦法未变 1.商鞅之死 (1)原因 ①改革侵犯了贵族保守势力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 ②用严刑酷法推行变法,引起一些群众的反对。 ③秦孝公病死,失去靠山。 (2)惨死:被杀,遭车裂,诛灭九族。 2.秦法未变 (1)原因 ①变法已深入人心。 ②秦惠文王及后继者顺应时代潮流。 (2)表现 ①坚持赐爵原则。 ②广设郡县,并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 ③充实和完善秦律。 ④继续执行统一度量衡的措施。 [深度点拨]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根本原因。 (2)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的指导思想,采取了符合秦国实际的改革措施。 (3)法律一经制订就坚决执行。 (4)秦孝公重用、支持商鞅。 教材整理2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盛 1.表现

(1)军事上:形成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 (2)经济上: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秦国成为富强之国。 (3)政治上:瓦解了分封制,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强化了中央集权。 2.意义 (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最终统一了东方六国。 (2)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度点拨] 为什么说商鞅变法是一次成功的改革运动? (1)从结果看:①商鞅虽死,秦法犹存。②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 (2)从背景看: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迎合了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3)从影响看:①除旧布新,推动了社会进步。②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③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材整理3 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 1.使秦国成为封建时代具有法治性质的社会。 2.实行的许多制度,不仅为后来秦国历代帝王所继承,而且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前期所沿用,影响深远。 探究点商鞅变法的影响

高中历史选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选修一测试题及答案高中历史选修一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B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将第I卷各题所选答案字母 涂抹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 48分。) 1.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 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A。颁布“解负令” B。恢复议制度

答案:A 2.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改革是? A。梭伦改革 B。改革 答案:A 3.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最早提出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的是? A。管仲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答案:A

4.商轶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 C。废除“世卿世禄制” 答案:A 5.商勒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A。秦孝公大力支持 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 答案:D 6.从商鞍变法的思想看,商鞅主要是贯彻落实了战国时期 谁的思想?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兵家 答案:C 7.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①实行宗 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人②赋税征收严重不均,农民负担重③民族矛盾日渐突出④冯太后崇尚“汉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8.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 C。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之风 D。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训练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班级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面临挑战,其主要威胁来自于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挑战 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 2.公元前7世纪,雅典农民埃斯庇罗斯不可能 A.参加公民大会 B.因欠债沦为奴隶 C.入选长老会议 D.参加反抗贵族的暴动 3.导致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根源是 A.政治上权力的不平等 B.经济上平民处于受剥削地位 C.平民易因债务问题沦为奴隶 D.贵族政治专权与经济压榨 4.公元前8~6世纪,雅典的公民不包括 A、贵族 B、平民 C、工商业奴隶主 D、债务奴隶 5.促使梭伦决心消除社会动荡,振兴雅典城邦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 B.萨拉米斯岛危机 C.“疯诗人事件”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精神 D.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6.梭伦的演说词中提到:“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梭伦说:“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文中的“他们”是指() A.贵族 B.平民 C.外邦人 D.奴隶 8.在财产等级制度下的四个等级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 A、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多而尽义务少 B、财产越少,等级越低,享有的权利少而尽义务多 C、财产越少,等级越低,享有的权利少而尽义务少 D、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少而尽义务多 9. 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 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的道路 B、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 C、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 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 10.“解负令”的颁布使非债务奴隶越来越成为奴役的对象,雅典非债务奴隶主要来源于A.国内平民 B.破产的“六一汉” C.破产的农民 D.奴隶市场和海外掠夺 11.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 A.栽种葡萄的技术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高中历史选修1综合测试题

平顶山试验中学2011—2012学年其次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1、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的社会冲突非常尖锐,主要表现在 A、平民与贵族的冲突 B、奴隶主与奴隶的冲突 C、奴隶主与平民的冲突 D、统治者内部之间的冲突 2、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打破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四百人会议” D、激励工商业发展 3、梭伦改革后事实上执掌国家最高统治权的是 A.公民大会 B.“四百人会议” C.首席执政官 D.公民陪审法庭 4、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允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中庸,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同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5、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封建贵族民主政治 C、平民民主政治 D、奴隶主民主政治 6、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A、建立地主阶级政权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歼灭奴隶制残余 7、《诗经·大田》诗的大意是:“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旱的甘霖啊!多多洒 上我的私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当时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 B、奴隶主贵族非常关切私田的收成 C、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起先动摇 D、封建土地私有制完全确立 8、商鞅变法中,对建立封建经济基础起确定作用的内容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嘉奖军功、按功受爵 C、重农抑商、嘉奖耕织 D、废分封,行县制 9、《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全部 D、嘉奖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10、在商鞅变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A、贵族保守势力 B、大地主保守势力 C、中小地主保守势力 D、农夫阶级 11、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不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缘由是 A、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12、下列对北魏统一北方的评述,不正确 ...的是 A、创建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B、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C、变更了北方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D、为各族之间的沟通融合创建了有利的条件 13、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

高中历史 第五章 欧洲宗教改革 5.2 马丁 路德和德国宗教改革练习 北师大版选修1-北师大版高二选

第五章第二节马丁路德和德国某某改革 一、选择题 1.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 ) A.教皇派人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B.德国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发展 C.天主教会在德国大肆搜刮钱财 D.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解析:注意题干关键信息“直接原因”。《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在教皇派人到德国兜售赎罪券,引起各阶层人民愤怒的情况下发表的。 答案:A 2.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国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德国( ) A.教权高于王权 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 C.德国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解析: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便于罗马教皇对德国的控制和掠夺。 答案:C 3.右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 ) ①罗马教廷在德意志搜刮财富 ②此举引起德意志各阶层人民的愤怒③这种兜售“赎罪券”的 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志某某改革的根本原因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引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反对,成为德意志某某改革运动的导火线(直接原因),教会的神权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马丁·路德公开抨击兜售“赎罪券”的行为,揭开了某某改革运动的序幕,故①②③正确。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某某改革的根本原因,故④不正确。 答案:D 4.下列选项符合马丁·路德某某改革主X的是( ) ①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②《圣经》是人们信仰的唯一权威③

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教权④简化基督教某某仪式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结合路德某某改革的基本主X分析。①项是“因信称义”的基本含义,②③④项都符合路德某某改革的主X。 答案:C 5.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其实质意义是(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国各阶层的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路德改革的核心主X,“因信称义”的思想,使原来救赎中不可缺少的天主教会成了多余的东西。根据题干要求,注意“实质意义”,只有A项符合要求。 答案:A 6.马丁·路德是德国某某改革的掀起者,他的某某观点具有极高的价值。下列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其某某观点反映了欧洲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 B.其某某观点用某某语言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主X C.其某某观点是披着某某外衣的资产阶级的新主X D.其某某观点从根本上触犯了德国封建集团的利益 解析:马丁·路德主X建立适应德国发展需要的德国民族教会,这符合当时德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因此,D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答案:D 7.“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主X是( ) A.国家权力为神所授B.教权高于王权 C.教士是教徒选出的公仆D.王权应当高于教权 解析:材料信息“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说明马丁·路德的主X是王权应当高于教权。 答案:D 8.下列关于马丁·路德某某改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2022北师大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答案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古代中国的改革 1.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背景:战国时期,秦国落后于中原各国,秦孝公为富国强兵,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3)内容 ①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嘉奖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政治上:嘉奖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③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 (4)影响和评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较为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为了缓和社会冲突,促进北魏社会的进展,孝文帝实行改革。 (2)内容 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设立三长制,健全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 ②迁都洛阳。 ③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 (3)影响和评价 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进展。 ②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③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分裂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3.王安石变法 (1)时间:1069年。 (2)背景:北宋初年加强中心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引起严峻的社会危机。 (3)内容 ①理财之法:推行青苗法、均输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②强兵之法:整顿军队,推行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设军器监等。 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贤惟才等。 (4)影响和评价 ①增加了政府收入。 ②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肯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二、近代的重大改革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展。 ②克里米亚战斗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内容 ①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②实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 ③进行训练、军事方面的改革。 (3)影响 ①乐观影响:废除农奴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②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①明治维新之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落后。

高中历史 第三章 北魏孝文帝改革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章北魏孝文帝改革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章北魏孝文帝改革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章北魏孝文帝改革章末综合测评(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的全部内容。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章北魏孝文帝改革章末综合测评 (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二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3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6分) 【答案】(1)按人口分配土地. (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 (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2.风俗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古今中外社会的改革也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为鲜卑人乐俑。中国古代礼乐源自周礼,孔子的“仁”是对礼乐的高度浓缩,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视沿用礼乐制度维护自身统治。 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材料三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北方安可不重? -—《洛阳伽蓝记》(1)从材料一中鲜卑人礼乐文化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认识?(8分)

2021年高中历史第九章中国戊戌变法9.2百日维新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

第九章第二节百日维新 一、选择题 1.维新变法运动出现的根本条件是( ) A.严重的民族危机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开展 C.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剧D.社会矛盾的加剧 解析: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开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代表资产阶级的维新派掀起了旨在开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答案:B 2.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发布诏令( ) A.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官B.设立议院 C.制定宪法D.设立外务部 解析: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公布的诏书并未涉及设立议院和制定宪法等内容,设立外务部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 答案:A 3.戊戌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维新派的政治愿望。这主要表现在( ) A.维新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参政权 B.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得以实现 C.鼓励开展工商业 D.在京师设立大学堂 解析:维新派的政治愿望即参与政权,制定有利于资本主义开展的政策。戊戌新政使维新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参政权。 答案:A 4.戊戌变法使大小官僚及其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D.裁汰绿营 解析:从材料中“大小官僚〞“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可判断是撤并闲散机构和裁汰冗员,应选B项。A、C、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答案:B 5.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竭力阻挠。以下措施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 ) ①裁撤冗员②取消旗人特权③废除八股④裁汰旧军⑤设立京师大学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解析:①②④项使顽固势力丢官、失去特权,直接触犯了他们的利益;③项八股取士是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一种方式,废除八股就动摇了其思想根底,也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⑤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没有危及官僚的当前利益。 答案:A 6.“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逮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普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为实现上述理想,百日维新中维新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③设立京师大学堂④改革科举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材料主要表达了戊戌变法教育改革的相关信息,①项为政治措施,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含有①项的A、C、D三项。 答案:B 7.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昭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康、梁。在维新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 ) A.设立京师大学堂B.废除八股 C.派留学生出国留学D.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学子〞。当时的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期望通过八股取士取得功名,以光宗耀祖。戊戌变法的法令中,明确规定废除八股,这就断了其当官之路。 答案:B 8.以下维新措施中,在戊戌政变后得以保存下来的是( ) A.准许臣民上书言事B.设立京师大学堂 C.建立新式军队D.保护工商业 解析:戊戌政变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存下来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以为不可者不得强。……致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大,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陵侮哉?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那么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1章第1节 梭伦改革前的雅典社会 (教学素材)

1、1梭伦改革前的雅典社会(教学素材) 【练习题】 1.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城邦。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7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 C.长老会议是国家最高的审判机关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 答案 A 解析公元前8~前7世纪,公民大会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的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B、C、D 三项都是对雅典当时状况的准确表述。 2.在梭伦改革前,雅典平民受到的最大威胁是( ) A.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 B.梅加拉的势力不断发展 C.国家在推行严刑峻法 D.社会上盛行债务奴隶制 答案 D 解析平民在政治上虽不能参与国家政权,但仍是自由民身份,但债务奴隶制的存在却使平民经常处于沦为债务奴隶而失去自由的危险,故D项最佳。 3.公元前7世纪,雅典社会动荡不安。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来自其他城邦的威胁加剧 B.内部社会矛盾的激化 C.城邦用严刑峻法维护秩序 D.工商业的发展受限制 答案 B 解析公元前7世纪,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甚至出现了平民的暴动;与此同时,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也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分享政治权利。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导致了雅典社会的动荡不安。 4.公元前8世纪后工商业发展给雅典阶级关系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 A.许多平民沦为债务奴隶 B.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C.下层平民反对工商业奴隶主的斗争日益激烈 D.贵族和平民的矛盾相对缓和 答案 B 解析紧扣“工商业发展对阶级关系的影响”这一关键信息思考,结合雅典公民的三大成份可知B项最佳。 5.《德拉古法典》是雅典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它( ) 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贵族的专权②有利于雅典走向民主政治③用严厉的法律维护了平民的利益④没能化解雅典社会的重重矛盾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德拉古法典》完全站在贵族的立场上,用严厉的法律来维护贵族的利益,它不能保护平民的合法利益。因此,③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缴纳给债主,自己只能留六分之一,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 材料二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归纳平民抵押债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两种?根据希腊的地理环境,分析当时的平民分化为哪两类?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危险的境地”是指什么?如何理解这位历史学家所主张的“高压力量”的确切含义? 答案(1)形式:“六一汉”和债务奴隶。多山地形导致耕地缺乏、分散,加之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生产;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有利于园艺业发展,农业的商品化程度高,海外市场的扩大既可能使小土地所有者获利,获利者成为雅典新兴的社会阶层——工商业奴隶主;也可能使小土地所有者负债,一旦负债就意味着以土地或人身作抵押,而沦为债务奴隶。(2)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尖锐。含义: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一步到位,废除贵族专制统治。 解析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可以找出,第二小问要紧扣住希腊的地理环境进行概括;第(2)问是通过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的尖锐性,说明雅典改革的必然性。 【教材问题解答】 [探究与思考]

2021年高中历史第九章中国戊戌变法9.3戊戌变法的失败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

第九章第三节戊戌变法的失败 一、选择题 1.百日维新中,除湖南巡抚外,各省官员大多抵抗新政。这充分说明( ) A.光绪帝没有实权B.绝大多数官员都是顽固派 C.封建保守势力强大D.改进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解析:百日维新期间,各省官员或是顽固派的代表人物,或担忧顽固派的反对而损害自身利益,大都反对变法维新,这反映了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大,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题干材料没有必然联系;B项因表述绝对化而与史实不符。 答案:C 2.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日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说明谭嗣同( ) 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 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 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 D.对维新派不满,开场转向革命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该段材料,“茫无可倚〞反映了谭嗣同对于变法没有强大的依靠力量而感到茫然的一种心态,故应选B项。 答案:B 3.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以下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B.变法内容贪大求全 C.变法不符合中国社会需要D.这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反映 解析:“184条〞表达了变法急于求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表达了变法贪大求全,“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表达了形势紧迫,民族危机严重。 答案:C 4.“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的这段话说明了他的( ) A.烈士精神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D.厌世心态 解析:材料说明谭嗣同想以个人的牺牲来唤醒民众进展变法的决心,因此这段话表达了他视死如归的烈士精神。 答案:A

杨高中历史选修一第9单元测试卷《戊戌变法》及参考答案.doc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测试卷 《戊戌变法》 班级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 启超所说的“大梦Z唤醒”的表现是()。 A.挽救民族危广的维新运动兴起 B.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使屮国富强 C.广大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D.日本的先进,大批知识分子赴日留学 2.《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辟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3.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含义是()。 A.清政府向西方国家“开放门户” B.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门户” C.西方国家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门户” D.歹I」强在华势力范围相互“开放门户” 4.维新变法期间,促使光绪帝支持变法的根木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封建统治面临全面危机 C.维新派的影响 D.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5.清末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指出:“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阀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已,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Z权让诸人,束缚Z,驰骤Z。” (《论不变法Z害》1896年8月19日)这位思想家最冇可能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梁启超 D.孙屮山 6.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有了新的变化。内因是()。 ①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屮国的狂潮②屮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③屮国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④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7.中国是一个文章的国家,文章之国,所以你写书也好,你研究学术也好,传达范围是非常有

高中历史第一章雅典梭伦改革1.2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练习北师大版选修

第一章第二节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一、选择题 1.下图反映了梭伦改革时期某一阶层的主要经营形式,该阶层的主张是( ) ①反对贵族特权②要求分享政治权利③反对社会改革④主张大力发展工商业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 解析:出口橄榄油的应该是雅典工商业奴隶主,他们要求分享政治权利,主张改革,故③项错误。 答案:B 2.梭伦颁布“解负令”的主观动机在于( ) A.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B.促进城邦经济的发展 C.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D.实现公民的真正平等 解析:结合课文内容可知,“解负令”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平民的利益,有利于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从而维护贵族的统治,故选A项。 答案:A 3.梭伦改革时期创立的新机构是( ) ①中央议事会②执政官③陪审法庭④四百人会议⑤公民大会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中央议事会、执政官和公民大会都是贵族政治时期已存在的机构。 答案:C 4.根据梭伦改革的规定,年收入在200麦斗~300麦斗的等级应自备武装,充当重装步兵,但不需提供马匹。这一等级应是( ) A.第一等级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D.第四等级

解析:“年收入在200麦斗~300麦斗”是关键信息,这是雅典公民第三等级的收入范围。 答案:C 5.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不能看到的是( ) A.通过抽签产生的陪审员在民众法庭中审查案件 B.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被解放,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家中 C.第三等级的公民积极参加四百人会议的活动 D.国王住在位于高高的山冈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解析:根据梭伦改革的内容可知,A、B、C三项情景可看到。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贵族共和国,D项情景不可能看到。 答案:D 6.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从梭伦改革的措施中体现出的梭伦的立法精神是( ) A.劫富济贫B.公平公正 C.倾向权贵D.崇尚峻法 解析:梭伦改革具有“中庸”的特点,即兼顾各方利益,也可理解为“公平公正”原则,故选B项。 答案:B 7.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这是因为梭伦( ) A.推翻了君主制,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C.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D.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解析:梭伦改革的意义是把雅典引上了奴隶主民主政治的轨道,而不是贵族制。A项与史实不符,B、D两项不是梭伦改革的内容。 答案:C 8.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梭伦)制定一些新的法律。……法律写在牌子上……所有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 ①梭伦用立法的形式进行改革②梭伦的法令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③梭伦要求解放债务奴隶④雅典城邦已实现高度繁荣的民主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理解能力。①②表述正确,③在材料中并未体现,

【重点考点】最新版高中历史 第四章 北宋王安石变法阶段质量评估 北师大版选修1

第四章北宋王安石变法 阶段质量评估(四)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造成北宋“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皇帝规定禁军轮流驻守京城,频繁调动 B.将领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 C.封建专制下,皇帝严禁兵将关系过密 D.统治者将兵将分开管理 解析: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收回了禁军统领权,规定禁军轮流驻守京城,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 答案:A 2.造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重要因素包括( ) ①冗官、冗兵导致冗费,出现严重财政危机②北宋中期军队数量有所减少③北宋军队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④北宋大力削弱武将军权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①项是造成积贫的原因,③④项是造成积弱的原因。②项与史实不符,北宋中期军队的数量不是有所减少而是急剧增加,所以①③④项正确,故选B项。 答案:B 3.庆历新政的内容不包括( ) A.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B.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恩荫”做官 C.裁并州县,减轻徭役D.改革科举,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解析: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整顿吏治。新政也涉及对科举制的改革,但D项并非庆历新政的内容,而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答案:D 4.宋仁宗时,枢密使田况对当时骑兵战斗力的描写:有的根本不能披甲上马,有的骑马奔跑时挽弓不过五六斗,箭射出十几步就落在了地上。为改变这种状况,王安石采取的变法措施不包括( ) A.保甲法B.保马法 C.将兵法D.募役法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北宋军事实力落后的现象,募役法是经济领域的举措,与军事整顿无关,故选D项。

(完整版)高考历史选修精选测试题集含答案解析——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检测(十六)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出现这种状况的背景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解析:选A 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为了进行正常的经济建设,严格限制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故A项正确;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1952年,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8月以后,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只是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D项错误。 2.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龚育之认为“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薛暮桥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二者都( ) A.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 B.全面分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影响 C.认识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前瞻性 D.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国情 解析:选 A 据材料“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基本方向正确”可知,二者都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故A项正确;龚育之的观点不够全面,没有看到总路线的不足之处,故B项错误;C项只符合薛暮桥的观点,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不符,故D项错误。 3.(2018·泉州质检)下表为东北地区工农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 ) 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国家政策的调整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大跃进”运动开始 解析:选B 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与材料中工农业比例无关,故A项错误;1953~1957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东北优先发展重工业,出现东北地区农业比重低于工业比重的现象,故B项正确;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是1958年“大跃进"带来的后果,故C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D项错误。 4.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基本建设项目开工12 694个,建成455个。1956年初召开的第一次

高二历史北师大版选修一章末检测:秦国商鞅变法含答案

章末检测(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井田制的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答案 C 解析井田制的瓦解,动摇了西周奴隶制的经济基础,瓦解了西周奴隶制王朝的统治。2.下列各项不能体现春秋战国政治形势的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B.“陪臣执国命” 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D.“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答案 C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再实行“封建亲戚”,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3.史学家认为,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D.提高了奴隶的地位 答案 A 解析鲁国实行“初税亩”“履亩而税”,按照田亩的多少纳税,这就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4.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是() ①增加了国家的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当时改革的目的是增加国家的收入,但客观效果是承认了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同时也促进新的生产方式——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其中④比较难理解,易漏选。5.梭伦改革前和商鞅变法前都曾进行了大辩论,下列对这些辩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往往会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反抗 B.改革在最初阶段往往招致社会各阶层的攻击 C.重大改革的推行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D.推行改革要求改革者具有非凡的勇气和胆识 答案 B 解析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在推行前,反对改革的派别往往是既得利益的维护者,而不是社会各阶层。因此,B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6.商鞅变法使秦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C.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D.抑制商业,奖励耕织 答案 A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A项是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变化的核心表现。 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加快俸禄制取代封邑制进程的是() A.奖励耕织B.重农抑商 C.推行县制D.实行连坐 答案 C 解析封邑制是分封制的产物。商鞅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县令实行俸禄制,并且皇帝随时可以任免。县制的设立及推广,表示它将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 8.“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答案 C 解析“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的效果是增加户口数,从而达到提高政府赋税收入的目的。 9.《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答案 D 解析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旧贵族势力造成沉重打击的是按军功授爵,这也是导致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的重要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