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杂草识别

常见杂草识别

常见杂草识别
常见杂草识别

车前Plantago asiatica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光滑或稍有短毛。根茎短而肥厚,着生多数须根。根出叶外展,长4—12厘米,宽4—9厘米,全缘或有波状浅齿,基部狭窄成叶柄,叶柄和叶片几等长,基部膨大。花茎较叶片短或超出,有浅槽;穗状花序排列不紧密,长20—30厘米,花绿白色。苞片宽三角形,比萼片短,二者都有绿色的龙

骨状突起;花冠裂片披针形。蒴果椭圆形,近中部开裂,基部有不脱落的花萼,果内有种子6—8粒,细小,黑色,腹面平坦。花果期4—8月。分布几遍全国。嫩叶可食,有些

地区用作饲料;全草与种子都可入药,能利尿、清热、止咳;全草捣烂与肥皂(或与苦楝、菖蒲)配制成农药防治棉蚜或蚜虫有效。7—8月种子成熟后采收。根含桃叶珊瑚甙,全草

含胆碱、腺碱、柠檬酸、维生素等;种子含脂肪油、树脂和车前素等。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原产北美,1951年始见于江西南昌市,目前在江西南部、浙江、

江西、福建和台湾北部均有发现,生于低海拔草地、路边及湖畔。其种子多,繁殖能力极强,蔓延迅速,常入侵和危害草坪。本人所在湖北武汉地区非常常见,在有些野地常构成单物种群落,或成为建群种!白苏Perilla frutescens茎绿色,圆角四棱形,多分枝,除基部外,密生细长白毛。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圆形,长3~9.5厘米,宽2~8厘米,先端

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绿色两具毛,下面稍苍淡且有腺点。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 var.arguta为白苏的变种,茎叶中有挥发油,内含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及白苏烯酮等,具特异芳香,有防腐作用。嫩

叶生食或作汤,植株可腌渍。Perilla frutescens就是紫苏的拉丁名,后面给出的变种Perilla frutescens var.arguta中国植物志把拉丁名定为Perilla frutescens var.crispa,中

文名回回苏!回回苏和原种区别在于叶子常为紫色!另外还有两个变种野生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acuta和耳齿变种Perilla frutescens var.auriculato-dentata野生紫苏国萼和

叶均小于原种,耳齿变种叶基本具耳状齿缺。看照片第二张照片更像是野生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acuta 关于白苏和紫苏的说法来源于古书和中药资料,古书称叶面全绿的为

白苏,叶面全紫或仅被面为紫的为紫苏,另外两者的花也存在差异,中国植物志上指出,近代的研究认为这一微小差异因栽培而起,实际为同一物种!所以归于一个种——紫苏。又查阅了湖北植物志,上面指出武汉只有原种Perilla frutescens,其它三个变种产于湖北

其它地

区或和我国其它地区!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匍匐状草本。茎细,有毛。叶肾形至

圆心形,长1.5—3厘米,宽1.5—5.5厘米,两面有毛或近无毛,背面有腺点。苞片近等长或长于花柄,刺芒状;花萼长7—10毫米,萼齿狭三角状披针形,顶端芒状,外

面有毛和腺点;花冠淡蓝色至紫色,长1.7—2.2厘米。小坚果长圆形,长约2毫米,棕褐色。花果期4—6月。各地常见,生长在较荫湿的荒地,山坡林下及路旁;除西北、

内蒙外,全国各地均产。全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效的效用,又能治尿路结石,庖疹,湿疹等。茎叶含挥发油,其中含醛及酮类化合物。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

茎匍匐,叶对生,叶面绿色,中部有长圆形的紫色斑点,原产北美,归化于欧亚大陆,产

于江苏、江西、浙江、湖北、河南、河北、台湾,生于草原或低山坡的路旁。飞扬草,学名:Euphorbia hirta L. 特征描述:一年生草本,被硬毛,叶对生,披针状矩圆形至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4厘米。产地:粤北各地常见杂草,生于向阳山坡、山谷、路旁或灌

丛下,多见沙质土。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全世界亚热带地区广布。用途:全草入药,能解毒、利尿消肿等。湖北武汉可见,生于草地。铁苋菜学名:Acalypha australis Linn.英文名:Copperleaf科名:大戟科 Euphorbiaceae 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被

柔毛。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2.5—8厘米,宽1.5—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疏毛或无毛;叶脉三出,叶柄长1—3厘米。花序腋生,有叶状肾形苞片1—3,不分裂,合时如蚌,通常雄花序极短,着生在雌花序上部,雄花

萼4裂,雄蕊8。蒴果小,钝三棱形。果期8—11月。各地普遍野生,常见于山坡、沟边、路旁、田野。长江以南和黄河中下游、沿海和西南、华南各省区都有分布。全草药用,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治痢止泻;幼苗作猪饲料。全草含铁苋菜碱等。不治鼻出血。鸡眼草学名:Kummerowia striata (Thunb.)Schindl.英文名:Cockeyeweed科名:豆科Leguminosae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平卧,常铺地分枝而带匍匐状,长5—30厘米,茎

和分枝上有白色向下细毛。3小叶,小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5毫米,

宽3—7毫米,主脉和叶缘有疏毛,托叶长卵形,宿存。花腋生,1—2朵,淡红色;萼

钟状,长2.5—3毫米,萼齿深裂,裂片叶状椭圆形,有网状脉纹。荚果卵状圆形,顶

端稍急尖,通常较草稍长或等长,外面有细短毛。花期8—9月。产各地,生于山坡、路旁、田边

的杂草丛中;东北、河北、山东、福建、广东、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都有分布。全草供药用,有利尿通淋,解热止痢的功效;枝叶可作绿肥和饲料;也可作野菜。本种适应性很强,为一种优良的保土植物。马松子学名:Melochia corchorifolia 英文名:Juteleaf Melochia科名:梧桐科Sterculiaceae 亚灌木状草本,高30—100厘米,多分枝,幼枝与叶柄都有星状柔毛。叶卵形或披针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顶端

急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细锯齿,背面疏柔毛,5出脉;托叶线形。花

无柄,排成密集的顶生或腋生头状花序;花萼钟状, 5浅裂,外面有毛;花瓣淡红色;

合生成管状,子房密生柔毛。蒴果球形,密生粗毛,成熟时室背开裂;种子灰褐色,粗糙,有鳞毛。花期8—9月。我省南部地区有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长江以南各省区及山东也有分布。茎皮含纤维,可与黄麻混纺制麻袋。酢浆草学名:Oxalis corniculata Linn.英文名:Creeping Woodsorrel,Creeping Oxalis科名: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多年生

草本,全体有疏柔毛;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小叶,倒心形,

小叶无柄。花黄色,1至数朵组成腋生的伞形花序,萼片长圆形,顶端急尖,有柔毛;花

瓣倒卵形,微向外反卷;花丝基部合生成筒状。蒴果近圆柱状,5棱,有短柔毛,成熟开

裂时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红褐色,有横沟槽。花果期4—8月。普遍分布,生于路边草丛或田野、家前屋后。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

散疾的效用,可治蛇虫蛰伤,也可治尿血、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等。马齿苋马齿苋学名Portulaca oleracea,别名五行草、长寿菜、耐旱菜、瓜子菜、酸苋、地马菜等。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是古往今来最常见的中草药和野生蔬菜。早在公元5世纪已有

科药记载,历史本草医书对治疗诸多病症多有验方。民间食用更有悠久的历史。马齿苋通常匍匐,先端斜上生长,肉质,全株光滑无毛由基部分枝,茎圆柱形,长达30厘米以上,淡绿色,阳面带紫红色。叶互生,倒卵形,叶柄极短,叶片肥厚,全缘,长1-3厘米,宽0.5-1.4厘米。三叶鬼针草别名:大狼把草学名:Bidens pilosa Linn. 英文名:Railway Beggarticks科名:菊科Compositae 一年生草本,通常高25—100厘米;茎通常4棱状,疏生柔毛或无毛。叶片通常3或5—7深裂至羽状复叶,很少下部为单叶,小叶片质薄,

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有锯齿或分裂,下部有长叶柄,向上逐渐变短。头

状花序开花时直径约为8毫米,有长梗;总苞片7—8,匙形,边缘有细软毛;外层托片

狭长圆形,内层托片狭披针形;舌状花白色或黄色,4—7朵或有时无;管状花黄褐色,

长约4.5毫米,5裂。瘦果线形,成熟后黑褐色,长7—15毫米,有硬毛;冠毛芒刺状,3—4枚,长1.5—2.5毫米。花果期9—11月。产各地,生长于路边荒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高50~120cm,分布广泛!天胡荽

学名: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英文名:Lawn Pennywort科名:伞形科Umbelliferae 多年生草本,有气味。茎细长而匍匐,平铺地上成片。叶圆形或肾形,直径0.5—3.5厘米,不分裂或有5—7裂片,边缘有钝齿,表面光滑,背面有柔毛,或两

面光滑至密生柔毛;叶柄长0.5—9厘米。伞形花序与叶对生,单生于节上,伞校长0.5—3厘米;总苞片4—10,倒披针形,长约2毫米;每伞形花序有花10—15朵,花

无柄或有短柄;萼齿缺乏;花瓣卵形,绿白色。果实略呈心形,长1—1.5毫米,宽1.5—2毫米;果实侧面扁平,光滑或有斑点,中棱略锐。花期5月。产各地,通常生

长在湿润的草地;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陕西、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全草供药用,有消炎,驱风痰,去目翳等功效;本省民间用全草治疗

跌打损伤。其变种破铜钱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var. batrachium更为常见,与原种

区别是叶较小,3~5深裂几达基部,侧面裂片间有一侧或两侧达基部1/3处,裂片均为

楔形或倒三角形!狗尾草学名 Setaria viridis (L.)Beauv.别名谷莠子、莠草,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全国各地。形态特征颖果长卵形,扁平,长1.3—2.2mm,

宽0.7—1mm,厚0.5一0.8mm,表面浅灰绿色或黄绿色,具点状突起排列成的细

条纹。胚芽鞘阔披针形,紫红色,长2.5—3mm;第一片叶长圆形,长10mm左右,宽2.5—3mm,浅绿色或鲜绿色;第二片叶较长,叶舌为一圈l一2mm长的密集柔毛。茎直立或基部膝曲;叶鞘松驰裹茎,鞘口具柔毛。叶片扁平,长10一20cm,宽0.8—1.5cm,先端渐尖,基部阔而稍孢茎,两面及边缘皆具极洲顺刺毛。圆锥花序紧密呈圆

柱状,长2—20cm,穗轴多分枝,每枝生数个小穗,密集呈球状;小穗长椭圆形,长2—2.5mm;外颖卵形,长为小穗的1/3,具3脉,内颖与外稃与小穗近等长,具5—

7脉,内稃膜质,长为小穗的1/2。小穗基部具5—6条刚毛,长4一12mm,绿色、

黄色或变成紫色。金色狗尾草学名 Setaria glauca (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广布全国各

地。为害作物参见狗尾草。形态特征茎秆直立或基部倾斜,节外生根,株高20一90cm。叶片条状细长,叶片基部多具毛;叶鞘扁且窄,浅红色,光滑无毛;叶舌由1mm柔毛围

成圈状。圆锥花序圆柱状,直立;刚毛金黄色或略带褐色,长8mm,椭圆形;小穗有1—2个花,先端稍尖,一般一簇中仅一个发育;一颖长为小穗的1/3左右,二颖长为

小穗一半,具5—7脉,第一外稃及内稃与小穗等长。谷粒端尖,成熟的具横皱纹,背部

隆起。生态特点生于较潮湿农田、沟渠或路旁;其他特点参见狗尾草。本属有著名的栽

培作物小米,就是谷,S. italica。大狗尾草也较为常见,但花序较长,下弯大狗尾草学名:Setaria faberii Herrm. 英文名:Big Bristlegass科名:禾本科 Gramineae(Poaceae)一年生。秆直立,较狗尾草坚硬而高大,高50—120厘米,径达6毫米。叶鞘边缘常有细纤毛,余则无毛;叶舌退化为长1—2毫米的纤毛;叶片长10—40厘米,宽5—15毫米,

无毛或表面有刚毛。圆锥花序圆柱形,下垂,长5—15厘米;主轴有柔毛;小穗椭圆形,长约3毫米;刚毛通常绿色;第1颖长为小穗的1/3—1/2,广卵形,顶端尖,有3脉;第2颖长为小穗的3/4,有5脉;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有5脉,其膜质内稃极退化;

第2小花顶端尖,与小穗等长,有细横皱纹,成熟后背部极膨胀隆起。花果期7—10月。豚草学名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艾叶破布草。分布在

长江流域、东北、山东等地。是一种影响人类健康和农牧业生产的危险性杂草。形态特征茎直立,株高20—150cm,具分枝,有糙毛。叶对生或互生,1—2回羽状分裂,裂片条

状具短糙毛。头状花序单性,雄头状花序居多,在枝顶形成总状花序,总苞碟形,有波状圆齿;雌头状花序无梗,生在雄头状花序下部叶腋处,2—3朵簇生或单生,各具一没有

花被的雌花。瘦果包在总苞内,总苞倒卵形,周围具短喙5—8个,先端有锥状喙。以种

子随作物、水流及交通工具携带进行传播。生态特点生于荒地、路边、水沟旁、田块周

围或农田中。该草生活力强,适应性广,种子产量高,耗水量和营养物质高,生长旺盛,遮盖和压抑作物,阻碍农业操作。豚草所产生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病原物,可导致“枯草热”症。原产地:北美洲;在世界各地区归化。中国分布现状:在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约15个省市直辖市。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35年发现于杭州,为一种恶性杂草,其危害性表现在:(1)花粉是人类花粉病的主要病原之一;(2)

侵入农田,导致作物减产;(3)释放多种化感物质,对禾本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

斥作用。控制方法:(1)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曾利用从北美引进的豚草卷蛾

在湖南取得了良好效果;(2)苯达松、虎威、克芜综、草甘膦等可有效控制豚草生长;(3)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合作于1989和1990年在沈大和沈桃高速

公路两侧建立了200hm2的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所选取的替代植物包括紫穗槐、沙棘

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取得良好的效果。该种是非常厉害的恶性入侵物种,必须引起

生态主义者和从事生态设计的设计师重视!美洲商陆学名:Phytolacca americana Linn. 英文名:Droopraceme Pokeweed科名:商陆科 Phytolaccaceae 与商陆的主要区别是茎紫红色;雄蕊10;心皮10;果穗下垂。花果期夏秋季。鉴别特征:高1~2m。根肥大,倒圆

锥形。茎直立或披散,圆柱形,有时带紫红色。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序梗长4~12cm;花白色,微带红晕;雄蕊、心皮及花柱均为

(8~)10(~12),心皮合生。果序下垂,轴不增粗;浆果扁球形,熟时紫黑色;种子平滑。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性喜温暖气候。常生于疏林下、路旁和荒地,对土壤要求不严。花期6~8月,果期8~10月。种子繁殖。原产地:北美;现世界各地引种和归化。中国

分布现状:河北、北京、天津、陕西、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引入扩散原因

和危害:1935年在杭州采到标本。各地常栽作观赏,易逸生。种子常被食果动物特别是

鸟类散布。有时侵入天然生态系统中。根及浆果对人及家畜均有毒。控制方法:在结果

前挖除。印度蔊菜,也称蔊菜学名:Rorippa indica (Linn.)Hiern英文名:India Yellowcress科名:十字花科 Cruciferae 一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基部有毛或无毛。茎直立或斜升,分枝,有纵条纹,有时带紫色。叶形变化大,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柄,柄基部扩大呈耳状抱茎,叶片卵形或大头状羽裂,边缘有浅齿裂或近于全缘;茎上部叶向上渐小,多不分裂,基部抱茎,边缘有不整齐细牙齿。花小,黄色;萼片长圆形,长约2毫米;花瓣匙形,与萼片等长。长角果细圆柱形或线形,长2厘米以上,宽1—1.5毫米,斜上开展,有时稍内弯,顶端喙长1—2毫米;种子2行,多数,细小,卵圆形,褐色。

花期4—5月,果实于花后渐次成熟,有时在8—9月仍有开花结果的。各地普遍分布,

生在

路旁或田野;全国分布铰广。全草药用,有效成分为蔊菜素,有解表健胃、止咳化痰的效用;茎叶可做野菜食用或作饲料;种子可榨油。全草尚含有有机酸、黄酮和微量生物碱。粘毛卷耳学名:Cerastium viscosum L(C.glomeratus Thuill.)英文名:Mouse-ear Crickweed科名: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二年生草本,全株密生长柔毛。茎簇生、直立,高达30厘米,下部紫红色,上部绿色。基部叶匙形;上部叶卵形至椭圆形,长l一2厘米,宽0.5—1.2厘米,全缘,顶端钝或微凸,基部圆钝,主脉明显。二歧聚伞花序顶生,基部有叶状苞片;薄片被针形,绿色,边缘膜质,有腺毛;花瓣倒卵形,白色,顶端

2裂;雄蕊10,药黄色;子房圆卵形,花柱4—5。果圆柱形,10齿裂;种子近三角形,褐色,密生小瘤状突起。花期4月,果期5月。各地都产,生于田野、路旁及山坡草丛中;我国普遍有分布。全草药用,治乳痈、小儿风究、咳嗽,并有降压作用。含糖类等

成分。鳢肠学名 Eclipta prostrata L.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莲草、墨草。分布

在全国各省。形态特征幼苗子叶椭圆形或近圆形,初生叶2个,椭圆形。成株茎从基部

和上部分枝,直立或甸甸,绿色至红褐色,被伏毛,株高15—60cm。叶对生,无柄或基

部叶具柄,被粗伏毛,叶片长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细锯齿。头

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片5—6枚,具毛;托片披针形或刚毛状;边花舌状,全缘或2裂;心花筒状,4个裂片。筒状花的瘦果三棱状,舌状花的瘦果四棱形,表面具瘤状突起,无冠毛。生态特点鳢肠喜生于潮湿环境中,5—6月份发芽出苗,7一10月开花,9月

果实成熟。中文名:狼尾草科属名:禾本科拉丁学名: 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性状:多年生草本株高:中20-50厘米花期:秋(9-11月)耐寒性:不耐寒( 5℃以上). 耐阴性:半阴性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须根粗而硬。秆直立,丛生,高30-100cm。花序以下常密生柔毛。叶鞘光滑,叶片长15-50cm,宽0.2-0.6cm,通常内卷。圆锥花序长5-20cm,花果期8-10月。习性:生于田边、路旁、山坡。喜温暖,耐寒,在沟谷甸子地丛生。产于辽宁西部和南部,分布于全国各地,在亚洲、大洋州也有分布。繁殖及栽培:播种、分株繁殖。春、秋季均可进行分株。园林用途:作花境材料,也可

丛植、片植于花卉园、荒地边、林缘等地。该种花絮较大而富有野趣,野生的就可以作为地被栽培,国外培育了较多的园艺品种,色彩更为艳丽,观赏性更强!

繁缕学名:Stellaria media (Linn.)Cyr.英文名:Chickweed科名: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形态特征:直立或平卧的一年生草本。茎纤细,蔓延地上,由基部多分枝,下部节上生根,上部叉状分枝,有一行短柔毛。上部叶卵形,长0.5—2.5厘米,宽0.5—1.8厘米,常有缘毛,顶端尖,基部圆形,无柄;下部叶卵形或心形,有长柄。花单生叶腋或组成顶生疏散的聚伞花序,花梗纤细,无毛或有纤毛;萼片披针形,外面有柔毛,边缘膜质;花瓣5,白色;雄蕊lO,花丝纤细,药顶端紫色,后变蓝色;子房卵圆形,花柱3。蒴果长

圆形或卵圆形, 6瓣裂;种子圆形,黑褐色,密生疣状突起。花期2—4月,果期5—6月。分布:各地普遍生长,生于路旁、田间、溪边,为常见的田间杂草之一;广布全国

各省、区。用途:全草作饲料;嫩苗作菜蔬;茎、叶及种子入药,有抗苗、消炎、解热、利尿、催乳、活血等作用。叶下珠学名:Phyllanthus urinaria Linn.英文名:Underleaf pearl科名:大戟科Euphorbiaceae 一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直立,通常带紫红色。单叶互生,二列,形似复叶,长椭圆形,长0.5—1.5厘米,宽0.2—0.5厘米,顶

端钝或有小尖头,基部圆形,偏斜,背面灰白色,两面无毛;叶柄短,近于无柄;托叶小,披针形。雄花2—3朵,簇生于叶腋,萼片6。蒴果无柄,叶下二列着生,近圆形,赤褐色,表面有小鳞状凸起物;种子灰褐色,有横相沟。花期6—8月,果期9—10月。江苏

南部山坡或路旁野生;华东至广东,海南等地均有分布。全株入药有清肝明日、收敛利水、解毒消积作用。全草含酚性成分和三萜成分。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 L蓼科蓼属

一年生草本,高约10-40cm。茎直立或平卧,具棱槽,无毛,从基部分枝。叶蓝绿色或

鲜绿色,披针形、窄椭圆形、宽卵状披针形或倒宽卵形,长1-4cm,宽3-10mm,先端圆

钝或稍尖,基部狭楔形,全缘,两面无毛,背面叶脉突起;叶柄短或近无柄;托叶鞘膜质,具明显或稍明显的脉纹,下部褐色或火红色,上部白色,先端多裂。花1-5朵簇生于叶腋,几遍布于全植株;花梗短,约1mm,顶部有关节;花被长2-2.5mm,5深裂,裂片椭圆形,绿色,沿缘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瘦果卵形,长2-3mm,具3棱,黑褐色,密生

小点,稍有光泽。花果期5-9月。产于北疆,我国南北个省区,欧、亚、美三洲北温带的国家也有分布。喜生于田边、路旁、水边湿地,生境土壤水分条件良好。在轻、中度盐渍化土壤上该种可正常生长,但其耐盐机理目前尚不明确。积雪草伞形科。长得和活血

丹有点像。Centelle asiatica(L.) Urban中药名落得打。形态特征:多年生匍匐草本。茎

细长,圆柱形。正常叶丛生或单生于鳞片叶腋,肾圆形,径2~5cm,边缘具宽钝齿,具

掌状脉;叶柄长,基部鞘状。小伞形花序单生或2~3个腋生,有小花3~6;总苞片2,

卵形;花瓣5,紫红色,卵形;雄蕊5,短少;子房下位。花柱2,较短。双悬果扁圆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境与分布:生于路旁,沟边,田埂边,稍湿润而肥沃的

土壤上。全县分布较广。药用部分:干燥的全草入药。性味功能:苦,辛,微寒。清热

解毒,活血,凉血,利尿。主治中暑泄泻,湿热黄疸,吐血,衄血,跌打损伤,痛肿疔疖。牛筋草学名 Eleusine indica (L.)Gaerth.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蟋蟀草、

油葫芦草。广布全国各地。是棉花、豆类、薯类、蔬菜、果园等重要杂草。形态特征茎

秆丛生,斜升或倡卧,有的近直立,株高15—90cm。叶片条形;叶鞘扁,鞘口具毛,叶

舌短。穗状花序2—7枚,呈指状排列在秆端;穗轴稍宽,小穗成双行密生在穗轴的一侧,有小花3—6个;颖和稃无芒,第一颖片较第二颖片短,第一外稃有3脉,具脊,脊上粗糙,有小纤毛。颖果卵形,棕色至黑色,具明显的波状皱纹。靠种子繁殖。生态特点上

海一带于4月中下旬出苗,5月上、中旬进入发生高峰,6—8月发生少,部分种子1年

内可生2代。秋季成熟的种子在土壤中休眠3个多月,在o一1cm土中发芽率高,深

3cm以上不发芽。发芽需在20一40℃变温条件下有光照。恒温条件下发芽率低,无光

发芽不良。马唐 Digitaria sanguinalis (L.)Scop.止血马唐D.ischaemum (Schreb

b.)Schreb.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抓根草、鸡爪草。广布全国各地。是旱秋

作物、果园、苗圃的主要杂草。形态特征秆基开始倾斜,着地后节处易生根,光滑无毛,株高40一100cm。叶片披针形条状,两面疏生软毛或无毛,叶鞘较节间短,多生具疣基

的软毛;叶舌钝圆膜质。总状花序3一10枚,呈指状排列,下部的近轮生;小穗一般孪生,一个有柄,另一个近无柄;第一颖小,第二颖长,边缘有纤毛;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脉5—7条,脉间距不等且无毛,第二外稃覆盖内稃。颖果椭圆形,透明。种子繁殖。止

血马唐与马唐区别在于总状花序一般仅3—4个,长2—8cm,穗轴每节着生2—3个小穗;第一外稃5脉,脉间与边缘具棒状柔毛;第二外稃成熟后为黑褐色。生态特点马唐在低

于20℃时,发芽慢,25—40℃发芽最快,种子萌发最适相对湿度63%一92%;最适深

度1一5cm。喜湿喜光,潮

基于MATLAB数字图像处理杂草识别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杂草识别 班级:信息5班 组员:李辉李少杰李港深胡欣阳 学号:04141394 04141395 04141393 0414139 指导教师:蔡利梅 组员分工: 李辉:部分程序,查找资料 李少杰:实验报告,PPT,演讲 李港深:部分程序,实验报告 胡欣阳:部分程序,实验报告

摘要 杂草同农田作物争夺阳光和养分,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为了达到除草的目的,人们开始喷洒大量的除草剂来进行除草。可是却忽略了除草剂的不当使用给人、畜以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设计了一个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杂草图像特征提取及识别设计方案。运行在参考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将算法改进,找出适合于MATLAB杂草识别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对杂草图像的处理和识别方法进行研究。采集来的图像经常会有模糊现象的发生,对模糊图像的恢复处理做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得出维纳滤波具有较好的恢复效果;绿色植物和土壤背景的分割试验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图像的二值化方法,可以不经过彩色图像灰度化就能够直接把绿色植物与土壤背景分割开,和以往的分割方法相比处理速度快,分割效果好,更加满足实时性;杂草和作物的分割主要研究了行间杂草和作物的分割,参考国内外资料,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运用位置特征识别法有很好的分割效果,寻找作物中心行采用了简单快速的像素位置直方图法,采用了区域生长,和其他方法相比减少了重复操作,节省了时间,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分割后的图像为只含有杂草的二值图像,通常会有一些残余的叶片和颗粒的噪声,通过形态学滤波或中值滤波去除噪声。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杂草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农田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

常见杂草大全(修正2)

常见杂草 稗草: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 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 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 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 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最适发芽温度为 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 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 行二次休眠。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 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 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 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苗蓼、 大马蓼、柳叶蓉等。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 尤其普遍。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 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生态特点生 于低湿地或水边。是春季一年生杂草,发芽 适温15—20℃,出苗深度5cm。黑龙江4 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花,7月中旬 种子开始成熟。上海3月上旬出苗,5月开 花结果。广东12月出苗,2月开花结果。 绵毛酸模叶蓼 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 salicifolium Sibth。 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白绒蓼。分布在全国各 地。是为害水稻、小麦、棉花、豆类常见杂草。 生态特点喜欢生于农田、路旁、河床等湿润处或低湿 地。

空心莲子草 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 (Mart.) Griseb。属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主要为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 生态特点: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生在池塘、沟渠、河滩湿地或浅水中,无论水田还是旱田均能生长难于清除。上海从2月下旬开始从地下根茎抽出新芽,6—10月开花,11月下旬冰冻后地上部死亡。 四叶萍学名Marsilea quadrifolia L。属(萍)科多年生水生杂草。别名四叶、田字草、田字萍、夜爬三、夜里船。主要为害水稻和英白等水生作物。靠根、茎和孢子繁殖。 生态特点江南一带3月下旬一4月上旬从根、茎处长出新叶,5—9月继续扩展或形成新的根芽和根茎,9—10月产生孢子囊,11—12月孢子成熟,喜欢生于池塘、水田、沟边,是稻田常见杂草。 小香蒲 学名Typha minima Funk.属香蒲科多年生沼生草本植物。主要为害水稻。 形态特征:叶窄线形,宽约3mm,有较大型膜质叶鞘,茎生叶仅有叶鞘且无叶片。株高30—60cm。穗状花序圆柱形,雌、雄花序之间间隔有距离。雄花序在上,长5—9cm,1雄蕊;雌花序在下,长2—4cm,直径1.5—2.5cm,雌花基部具毛,小苞片与毛近等长,子房有长柄,柱头披针形。生态特点生于水沟、河滩及沼泽地

常见杂草

目录 (1) 农田杂草 (2) 一、蓼科(Polygonaceae) (2) 二、藜科(Chenopodiaceae) (3) 三、苋科(Amaranthaceae) (8) 四、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 (14) 五、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15) 六、十字花科(Cruciferae) (18) 七、豆科(Leguminosae) (27) 八、大戟科(Euphorbiaceae) (29) 九、锦葵科(Malvaceae) (31) 十、旋花科(Convolvulaceae) (32) 十一、紫草科(Boraginaceae) (37) 十二、唇形科(Labiatae) (39) 十三、茄科(Solanaceae) (40) 十四、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42) 十五、茜草科(Rubiaceae) (46) 十六、菊科(Compositae) (47) 十七、蒺藜科(Zygophyllaceae) (56) 十八、禾本科(Gramineae) (57) 十九、莎草科(Cyperaceae) (70) 二十、蓣科(Marsileaceae) (76) 二十一、鸭拓草科(Commelinaceae) (77) 二十二、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 (78) 二十三、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79) 二十四、泽泻科(Alismataceae) (80) 二十五、木贼科(Equise taceae) (82)

农田杂草一、蓼科(Polygonaceae) 篇蓄(Polygonum avicular)地蓼、猪牙菜 英文名:Herb of Chinese Incarvillea

常见杂草大全 修正

常见杂草 稗? 草: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 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 蓼科一年生草本植

物。别名旱苗蓼、大 马蓼、柳叶蓉等。分 布在全国各地,北方 尤其普遍。主要为害 棉花、豆类、薯类、 水稻、油菜、麦类等 农作物。生态特点 生于低湿地或水边。 是春季一年生杂草, 发芽适温15—20℃, 出苗深度5cm。黑龙 江4月下旬开始出 苗,6月下旬开花,7 月中旬种子开始成 熟。上海3月上旬出 苗,5月开花结果。 广东12月出苗,2月 开花结果。 绵毛酸模叶蓼 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 salicifolium Sibth。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白绒蓼。分布在全国各地。是为害水稻、小麦、

棉花、豆类常见杂草。 生态特点喜欢生于农田、路旁、河床等湿润处或低湿地。 空心莲子草 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 (Mart.) Griseb。属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主要为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 生态特点: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生在池塘、沟渠、河滩湿地或浅水中,无论水田还是旱田均能生长难于清除。上海从2月下旬开始从地下根茎抽出新芽,6—10月开花,11月下旬冰冻后地上部死亡。四叶萍学名 Marsilea quadrifolia L。属(萍)科多年生水生杂草。别名四叶、田字草、田字萍、夜爬三、夜里船。主要为害水稻和英白等水生作物。靠根、茎和孢子繁殖。 生态特点江南一带3月下旬一4月上旬从根、茎处长出新叶,5—9月继续扩展或形成新的根芽和根茎,9—10月产生孢子囊,11—12月孢子成熟,喜欢生于池塘、水田、沟边,是稻田常见杂草。 小香蒲 学名 Typha minima Funk.属香蒲科多年生沼生草本植物。主要为害水稻。

常见杂草

手把手带你认识田间杂草 杂草是指生长在有害于人类生存活动场地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无碍用的植物。这个是百科对杂草的定义,人类因为利用改造大自然,使得农田生态系统成为一种十分特殊的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少,群落单一,却能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在其中杂草就是构成农田生态系统的一员。其实如果人类没有这些植物加以选择利用,那估计又是后话了,总之,杂草对粮食有很严重的影响,在水稻中,如果杂草比例较高,严重会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在人类不对农田生态系统加以干预的话,农田生态系统就会退化,然而最终就会成为杂草的天下。今天就来看看有哪些常见的田间杂草(不全,菊科的还没写)。 1 稗草 稗子,拉丁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稗子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稗子长在稻田里、沼泽、沟渠旁、低洼荒地。形状似稻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稗子与稻子共同吸收稻田里养份,因此稗子是稻田里的恶性杂草,败家子中的“败”就是稗子演变过来的。但同时也是马牛羊等的一种好的饲养原料,营养价值也较高,根及幼苗可药用,能止血,主治创伤出血。茎叶纤维可作造纸原料。稗子是稻子的祖先,经过人类的影响进化成了稻子。 性对于水稻,稗子一般长得更高,茎干细长,叶片细长,在水稻田里很容易就认出来了。没错,那个长得特别高的就是稗子了!

2 空心莲子草(水花生)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别名:空心苋、水蕹菜、革命草、水花生。苋科、莲子草属多年生草本;茎基部匍匐,上部上升,管状,不明显4棱,具分枝,幼茎及叶腋有白色或锈色柔毛,茎老时无毛,仅在两侧纵沟内保留。叶片矩圆形、矩圆状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基部连合成杯状; 退化雄蕊矩圆状条形,和雄蕊约等长,顶端裂成窄条;子房倒卵形,具短柄,背面侧扁,顶端圆形。果实未见。花期5-10月。 空心莲子草作为一种入侵植物,在1930年传入中国,是危害性极大的入侵物种,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其嫩茎叶可作蔬菜食用,春夏采其嫩茎叶、洗净、沸水烫,清水漂洗后切断,可凉拌、炒食,清脆可口。也可牛、兔和猪饲料。 3 牛筋草 牛筋草,因其贴地有力不易铲锄,茎和花柄颇为结实,不易拉断,牛筋草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治清热、利湿。可以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 这个草长得超级结实,不易拔出来。

中国农田常见0种杂草图谱

001 双星藻科水绵002 木贼科问荆 003 木贼科节节草004 萍科萍 005 槐叶萍科槐叶萍006 粟米草科粟米草007 苋科空心莲子草008 苋科莲子草009 苋科凹头苋010 苋科反枝苋011 苋科刺苋 012 苋科皱果苋013 苋科青葙 014 萝摩科鹅绒藤015 萝摩科地梢瓜016 萝摩科萝摩 017 紫草科斑种草018 紫草科麦家公019 紫草科附地菜020 石竹科蚤缀021 石竹科簇生卷耳022 石竹科粘毛卷耳023 石竹科薄蒴草024 石竹科牛繁缕025 石竹科米瓦罐026 石竹科雀舌草027 石竹科繁缕028 石竹科王不留行029 藜科藜 030 藜科灰绿藜031 藜科小藜 032 藜科地肤 033 藜科猪毛菜034 菊科胜红蓟035 菊科豚草 036 菊科黄花蒿037 菊科猪毛蒿038 菊科鬼针草 039 菊科三叶鬼针草040 菊科狼把草 041 菊科飞廉 042 菊科大蓟 043 菊科小蓟 044 菊科小飞蓬 045 菊科鳢肠 046 菊科一点红 047 菊科一年蓬 048 菊科紫茎泽兰 049 菊科飞机草 050 菊科牛膝菊 051 菊科鼠麴草 052 菊科泥胡菜 053 菊科旋覆花 054 菊科水苦荬 055 菊科苦荬菜 056 菊科稻槎菜 057 菊科加拿大一枝黄花 058 菊科苣荬菜 059 菊科苦荬菜 060 菊科蒲公英 061 菊科苍耳 062 旋花科打碗花 063 旋花科篱打碗花 064 旋花科田旋花 065 旋花科小旋花 066 旋花科中国菟丝子 067 旋花科日本菟丝子 068 旋花科牵牛 069 旋花科园叶牵牛 070 十字花科荠菜 071 十字花科碎米荠 072 十字花科离子草 073 十字花科播娘蒿 074 十字花科独行菜 075 十字花科北美独行菜 076 十字花科印度蔊菜 077 十字花科风花菜 078 十字花科遏蓝菜 079 大戟科铁苋菜 080 大戟科泽漆 081 大戟科飞扬草 082 大戟科地锦 083 荇菜科荇菜 084 牻牛儿苗科野老鹳草 085 唇形科水棘针 086 唇形科香薷 087 唇形科密花香薷 088 唇形科鼬瓣花 089 唇形科夏至草 090 唇形科宝盖草 091 唇形科益母草 092 豆科天蓝苜蓿 093 豆科草木樨 094 豆科含羞草 095 豆科窄叶野豌豆 096 豆科广布野豌豆 097 豆科大巢菜 098 千屈菜科耳叶水苋 099 千屈菜科节节菜 100 千屈菜科圆叶节节菜 101 锦葵科苘麻 102 锦葵科野西瓜苗 103 锦葵科冬葵 104 大麻科葎草 105 柳叶菜科水龙 106 柳叶菜科草龙 107 柳叶菜科丁香蓼 108 列当科列当 109 酢浆草科酢浆草 110 酢浆草科铜锤草 111 车前科车前 112 车前科平车前 113 车前科大车前 114 蓼科萹蓄 115 蓼科柳叶刺蓼 116 蓼科卷茎蓼 117 蓼科辣蓼 118 蓼科酸模叶蓼 119 蓼科尼泊尔蓼 120 蓼科红蓼 121 蓼科皱叶酸模 122 蓼科齿果酸模 123 马齿苋科马齿苋 124 毛茛科石龙芮 125 蔷薇科蛇莓 126 蔷薇科朝天委陵菜 127 茜草科猪殃殃 128 茜草科茜草 129 玄参科陌上菜 130 玄参科通泉草 131 玄参科北水苦荬 132 玄参科婆婆纳 133 玄参科波斯婆婆纳 134 茄科曼陀罗 135 茄科龙葵 136 伞形花科积雪草

常见田间杂草

字号:大 中 小 稗 草 学名 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 .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 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 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50—130cm 。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圆锥花序稍开展,直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卵圆形的花,长约3mm ,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 侧;颖有3—5脉;第一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 的芒;第二外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颖果米黄色卵形。种子繁殖。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生态特点 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最适发 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 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 在旱作土层中出

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 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 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 学名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苗蓼、大 马蓼、柳叶蓉等。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 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100cm,具分枝,光滑, 无毛。叶互生有柄;叶片 披针形至宽披针形,叶上 无毛,全缘,边缘具粗硬 毛,叶面上常具新月形黑 褐色斑块;托叶鞘筒状。 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 数个排列成圆锥状;花被 浅红色或白色,4深裂。 瘦果卵圆形,黑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 水边。是春季一年生杂草, 发芽适温15—20℃,出苗 深度5cm。黑龙江4月下 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 花,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 熟。

基于MATLAB数字图像处理杂草识别

基于MATLAB数字图像处理杂草识别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杂草识别 班级:信息5班 组员:李辉李少杰李港深胡欣阳 学号:04141394 04141395 04141393 0414139 指导教师:蔡利梅 组员分工: 李辉:部分程序,查找资料 李少杰:实验报告,PPT,演讲 李港深:部分程序,实验报告 胡欣阳:部分程序,实验报告

摘要 杂草同农田作物争夺阳光和养分,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为了达到除草的目的,人们开始喷洒大量的除草剂来进行除草。可是却忽略了除草剂的不当使用给人、畜以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设计了一个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杂草图像特征提取及识别设计方案。运行在参考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将算法改进,找出适合于MATLAB杂草识别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对杂草图像的处理和识别方法进行研究。采集来的图像经常会有模糊现象的发生,对模糊图像的恢复处理做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得出维纳滤波具有较好的恢复效果;绿色植物和土壤背景的分割试验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图像的二值化方法,可以不经过彩色图像灰度化就能够直接把绿色植物与土壤背景分割开,和以往的分割方法相比处理速度快,分割效果好,更加满足实时性;杂草和作物的分割主要研究了行间杂草和作物的分割,参考国内外资料,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运用位置特征识别法有很好的分割效果,寻找作物中心行采用了简单快速的像素位置直方图法,采用了区域生长,和其他方法相比减少了重复操作,节省了时间,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分割后的图像为只含有杂草的二值图像,通常会有一些残余的叶片和颗粒的噪声,通过形态学滤波或中值滤波去除噪声。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杂草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农田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

各种常见的杂草图谱及学名.

稗草 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 50—130cm。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 圆锥花序稍开展,直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 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卵圆形的花,长约3mm, 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侧;颖有3—5脉;第 一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的芒;第二外 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颖果米黄 色卵形。种子繁殖。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 周较常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 最适发 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 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 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苗蓼、大马蓼、柳叶蓉等。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茎直立,高 30—100cm,具分枝,光滑,无 毛。叶互生有柄;叶片披针形至 宽披针形,叶上无毛,全缘,边 缘具粗硬毛,叶面上常具新月形 黑褐色斑块;托叶鞘筒状。花序 穗状,顶生或腋生,数个排列成 圆锥状;花被浅红色或白色,4 深裂。瘦果卵圆形,黑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水边。 是春季一年生杂草,发芽适温 15—20℃,出苗深度5cm。黑龙 江4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 开花,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熟。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播娘蒿十字花科。株高30~70厘米。茎多分枝。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瓶草石竹科。株高25~6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5~8厘米,宽5~10毫米。萼筒圆锥形,长2~3厘米,结果时基部膨大,花瓣5片,倒卵形,粉红色。蒴果,卵形,6齿裂,有光泽,萼宿存。种子多数,螺卷状,有成行的疣状突起。 一、二年年生草本。黄淮海地区、湖北、云南、西藏有分布。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株高10~50厘米。茎有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家公紫草科。株高20~35厘米,全体被糙伏毛,有分枝。叶无柄,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1.5~4厘米,宽3~7毫米,叶两面被短糙伏毛。花在上部叶腋单生;花萼5裂,花冠白色,5裂;小坚果4个,卵形,长约3毫米,淡褐色,无柄,有瘤状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云南等省区。重度危害部分麦田。

藜藜科。株高60~120厘米。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叶有长柄,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被片5片,宽卵形,雄蕊5个;柱头2个。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种子横生,双凸状,黑色具光泽。 一年生草本。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重度危害麦田。 酸膜叶蓼蓼科。株高30~120cm。茎直立有分枝,无毛。叶互生,具柄,柄上有短刺毛;叶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叶面绿色,全缘;托叶鞘筒状,膜质,无毛。茎和叶上常有新月形黑褐色斑点。数个花穗构成

基于MATLAB数字图像处理杂草识别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杂草识别 班级:信息 5 班 组员:李辉李少杰李港深胡欣阳 学号:04141394 04141395 04141393 0414139 指 导教师:蔡利梅 组员分工: 李辉:部分程序,查找资料李少杰:实验报告,PPT演讲李港深:部分程序,实验报告 胡欣阳:部分程序,实验报告

摘要 杂草同农田作物争夺阳光和养分,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为了达到除草的目的,人们开始喷洒大量的除草剂来进行除草。可是却忽略了除草剂的不当使用给人、畜以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设计了一个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杂草图像特征提取及识别设计方案。运行在参考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将算法改进,找出适合于MATLAB杂草识别的可行性方法。本文对杂草图像的处理和识别方法进行研究。采集来的图像经常会有模糊现象的发生,对模糊图像的恢复处理做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得出维纳滤波具有较好的恢复效果;绿色植物和土壤背景的分割试验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图像的二值化方法,可以不经过彩色图像灰度化就能够直接把绿色植物与土壤背景分割开,和以往的分割方法相比处理速度快,分割效果好,更加满足实时性;杂草和作物的分割主要研究了行间杂草和作物的分割,参考国内外资料,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运用位置特征识别法有很好的分割效果,寻找作物中心行采用了简单快速的像素位置直方图法,采用了区域生长,和其他方法相比减少了重复操作,节省了时间,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分割后的图像为只含有杂草的二值图像,通常会有一些残余的叶片和颗粒的噪声,通过形态学滤波或中值滤波去除噪声。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杂草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 农田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农业生产,给经济作物带来很大的危害。杂草不仅与农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肥料、还与作物争夺生存空间,不经过及时的处理,会阻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产量的下降,产品质量受损,甚至妨碍农作

常见杂草大全(修正2)

常见杂草 稗?草:学名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 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

Polygonumlap athifolium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苗蓼、大 15—20℃,出苗深度5cm。黑龙江4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花,7

月中旬种子开 始成熟。上海 3月上旬出苗, 5月开花结果。 广东12月出 Alternantheraphiloxcroides(Mart.)Gr iseb。属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主要为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 生态特点: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生

在池塘、沟渠、河滩湿地或浅水中,无论水田还是旱田均能生长难于清除。上海从2月下旬开始从地下根茎抽出新芽,6—10月开花,11月下旬冰冻后地上部死亡。 。Array靠 年生沼生草本植物。主要为害水稻。形态特征:叶窄线形,宽约3mm,有较大型膜质叶鞘,茎生叶仅有叶鞘且无叶片。株高30—60cm。穗状花序圆 柱形,雌、雄花序之间间隔有距离。

雄花序在上,长5—9cm,1雄蕊;雌花序在下,长2—4cm,直径1.5—2.5cm,雌花基部具毛,小苞片与毛近等长,子房有长柄,柱头披针形。 茎直 滑无毛,株高 30—60cm。基 生叶有长柄,茎 生叶柄短,下部 膨大呈鞘状;叶

片心形,长5—10cm,宽4—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全缘,基部心形。 6 学 s(All.)Reichb.属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香附子、回头 青。除内蒙古、

常见杂草识别

车前Plantago asiatica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光滑或稍有短毛。根茎短而肥厚,着生多数须根。根出叶外展,长4—12厘米,宽4—9厘米,全缘或有波状浅齿,基部狭窄成叶柄,叶柄和叶片几等长,基部膨大。花茎较叶片短或超出,有浅槽;穗状花序排列不紧密,长20—30厘米,花绿白色。苞片宽三角形,比萼片短,二者都有绿色的龙 骨状突起;花冠裂片披针形。蒴果椭圆形,近中部开裂,基部有不脱落的花萼,果内有种子6—8粒,细小,黑色,腹面平坦。花果期4—8月。分布几遍全国。嫩叶可食,有些 地区用作饲料;全草与种子都可入药,能利尿、清热、止咳;全草捣烂与肥皂(或与苦楝、菖蒲)配制成农药防治棉蚜或蚜虫有效。7—8月种子成熟后采收。根含桃叶珊瑚甙,全草 含胆碱、腺碱、柠檬酸、维生素等;种子含脂肪油、树脂和车前素等。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原产北美,1951年始见于江西南昌市,目前在江西南部、浙江、 江西、福建和台湾北部均有发现,生于低海拔草地、路边及湖畔。其种子多,繁殖能力极强,蔓延迅速,常入侵和危害草坪。本人所在湖北武汉地区非常常见,在有些野地常构成单物种群落,或成为建群种!白苏Perilla frutescens茎绿色,圆角四棱形,多分枝,除基部外,密生细长白毛。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圆形,长3~9.5厘米,宽2~8厘米,先端 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绿色两具毛,下面稍苍淡且有腺点。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 var.arguta为白苏的变种,茎叶中有挥发油,内含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及白苏烯酮等,具特异芳香,有防腐作用。嫩 叶生食或作汤,植株可腌渍。Perilla frutescens就是紫苏的拉丁名,后面给出的变种Perilla frutescens var.arguta中国植物志把拉丁名定为Perilla frutescens var.crispa,中 文名回回苏!回回苏和原种区别在于叶子常为紫色!另外还有两个变种野生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acuta和耳齿变种Perilla frutescens var.auriculato-dentata野生紫苏国萼和 叶均小于原种,耳齿变种叶基本具耳状齿缺。看照片第二张照片更像是野生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acuta 关于白苏和紫苏的说法来源于古书和中药资料,古书称叶面全绿的为 白苏,叶面全紫或仅被面为紫的为紫苏,另外两者的花也存在差异,中国植物志上指出,近代的研究认为这一微小差异因栽培而起,实际为同一物种!所以归于一个种——紫苏。又查阅了湖北植物志,上面指出武汉只有原种Perilla frutescens,其它三个变种产于湖北 其它地 区或和我国其它地区!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匍匐状草本。茎细,有毛。叶肾形至 圆心形,长1.5—3厘米,宽1.5—5.5厘米,两面有毛或近无毛,背面有腺点。苞片近等长或长于花柄,刺芒状;花萼长7—10毫米,萼齿狭三角状披针形,顶端芒状,外 面有毛和腺点;花冠淡蓝色至紫色,长1.7—2.2厘米。小坚果长圆形,长约2毫米,棕褐色。花果期4—6月。各地常见,生长在较荫湿的荒地,山坡林下及路旁;除西北、 内蒙外,全国各地均产。全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效的效用,又能治尿路结石,庖疹,湿疹等。茎叶含挥发油,其中含醛及酮类化合物。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 茎匍匐,叶对生,叶面绿色,中部有长圆形的紫色斑点,原产北美,归化于欧亚大陆,产

常见杂草1

一年生杂草 杂草一年生早熟禾学名Poa annua L.属禾本科 (Poaceae)生命周期冬季一年生或两年生繁殖方式种子繁殖和根植形态特征纤维性根,生长至15英寸高,然后形成自立茎。它可以在下部节点生根。茎和鞘扁平,且鞘可以重叠。叶片特征一年生早熟禾的叶子呈苹果色,0.5-0.75英寸长,0.04-0.2英寸宽。叶片扁平、柔软、且叶片的上下表面皆光滑。船形叶尖。花的特征一年生早熟禾的花为圆锥花序,1-3.5英寸长,花张开呈金字塔形。一年生早熟禾可以在吐绿时开花。发生特点一年生早熟禾出现在凉爽的天气中,潮湿、密实的土壤里,杂草的出现是由于草过于浓密,施肥过多,且缺乏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物理方法除草避免过量浇水、过量施肥、及土壤质地密实预防措施在夏末秋初杂草种子萌发前施用除草剂;在冬季生长期,潮湿的环境下施用除草剂。除草剂萌发前:氟草胺(benefin)、地散磷(bensulide)、氟硫草定(dithiopyr)、呋草黄(ethofumesate)、恶草灵(oxadazon)、二甲戊乐灵(pendimethalin)、氨基丙氟灵(prodiamine)、氟乐灵(trifluralin) 一年生早熟禾路边的一年生早熟禾草地早熟禾中的 一年生早熟禾 一年生早熟禾的幼苗一年生早熟禾的叶舌草地早熟禾与 一年生早熟禾 杂草马唐 学名Digitaria ischaemum and D.sanguinalis 属禾本科(Poaceae) 生命周期夏季一年生 繁殖方式最初为种子繁殖、马唐同样可以用幼根繁殖 形态特征这两种杂草分枝较多,不易倒伏。马唐通常成片发生,茎干为紫色,能长到3英尺高。止血马唐常不到15英寸高。 叶片特征马唐的叶片为灰蓝绿色,上下两面都有茸毛,边缘粗糙。叶片扁平、叶尖尖,0.25-0.4英寸宽,2-6英寸长。止血马唐的叶片呈暗绿色,有时为淡紫色,边缘粗糙。顶部 尖,根部茸毛少,1-4英寸长,0.128-0.25英寸宽。 花的特征马唐的总状花絮由3-13个略带紫色的指形花组成,长6英寸。花开在主茎顶部,花期为8-9月。止血马唐的总状花絮由2-6个略带紫色的指形花组成,花开在花枝顶 部,花期为8-9月 发生特点在大多数温暖、湿润、肥沃、光照充足的草坪中,当草稀疏且短时,这两种杂草都可

麦田恶性杂草野燕麦识别与防治

麦田主要恶性杂草识别特征与防除方法(3) 仔细从麦田中区分野燕麦 野燕麦是一种越年生禾本科杂草,是麦田的伴生杂草,幼苗期与小麦形态极其相似,难于识别与防除。它喜潮湿多肥中性土壤,适应性较强、发生较普遍、繁殖量大、很容易蔓延成灾,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以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发生最多。它能够快速生长,与小麦争夺肥、水、光照,常引起小麦早期倒伏或生长不良,影响小麦品质,是小麦生产上最难防治的恶性杂草之一。在冬麦区,野燕麦于9~11月出苗,4~5月开花结籽,种子适用性非常强,条件适宜,它就很快生长发育;条件不适宜,它就休眠,等到条件成熟再萌发出苗。 识别特征 幼苗识别野燕麦幼苗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一是幼苗生长特性,野燕麦幼苗出土后呈匍匐状,较粗软,进入直立较晚;小麦幼苗坚韧直。二是初生叶片特性,野燕麦呈卷筒状,左旋扭曲,表面生有柔毛,叶缘有锐毛;小麦也呈卷筒状,但是右旋扭曲,表面无毛,叶缘无毛。三是叶耳有无,野燕麦无叶耳;小麦有叶耳。 成株野燕麦成株后主要从2个方面识别。一是叶片色泽差异。小麦呈深绿色,有腊质层保护;野燕麦呈浅绿色,无腊质层保护。二是叶舌的形状大小。野燕麦的叶舌大而透明,有不规则齿裂;小麦的叶舌小,只有1mm。 花穗野燕麦的花穗有三大特点。一是圆锥花序呈塔形开展,分枝轮生,小穗疏生,其节脆硬易断落。二是小穗生2~3朵小花,花梗向下垂,顶端膨胀。三是颖果长圆形,被浅棕色柔毛,腹面有纵沟。 防治方法 对于往年麦田野燕麦多发田块,要结合农业翻耕措施抑制杂草萌发,注重土壤化学封闭除草压低杂草发生基数,辅以茎叶除草铲除危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措施1、在播冬麦前深耕24~27厘米,将野燕麦籽深埋地下,第二年基本无野燕麦发生。2、冬麦带肥下种,以壮苗越冬,春季返青可比野燕麦早出苗7~10天,能有效抑制或减轻野燕麦的危害。3、实行轮作,遏制危害,减少损失。 土壤封闭处理:在小麦播后芽前,可用40%燕麦畏乳油、50%丙苄悬浮剂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喷施。燕麦畏是对野燕麦比较好的药剂,要趁表土墒情比较好均匀喷雾,施药后2小时以内用圆盘耙地深度2-3厘米,使药土混匀,才能发挥药效,迟耙则效果不好,耙深对小麦有一定安全风险。 茎叶除草:于小麦越冬前,杂草出齐后,也就是小麦3~5叶期、杂草2~4叶期时,用50%唑啉草酯乳油、30%甲基二磺隆油悬乳剂、15%炔草酸乳油、6.9%精噁唑禾草灵悬浮剂等对水茎叶喷雾处理。采用精噁唑禾草灵时,要在浇完水后2~3天,田间相对湿度达到80%~90%进行,效果最好。(于丹邱光)

草坪中杂草防治方法

草坪中杂草防治方法 杂草是指出现在不该出现地方的植物。杂草的出现容易使草坪形成秃斑,严重影响草坪的景观效果。与此同时,它还会导致草坪退化,为病虫害提供有利的寄宿地。在养护管理中,很多人都认为杂草防除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认为防除杂草比防治其他有害生物难度更大。虽然杂草不会在一夜之间萌发,更不会对草坪造成致命的危害,那为什么会使养护管理者如此头疼呢? 草坪中杂草难除原因:许多杂草与草坪草的生物学特性相似,不宜用除草剂防治;防治杂草的除草剂种类很少且选择性不强;一些杂草的侵占性强,难已根除并且每年都会发生等。 正确地防治草坪中的杂草方法: 1.正确识别杂草的种类并详细了解其生物学特性:草坪杂草可分为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两大类。依据防除目的,杂草的类型又分为一年生禾草、多年生禾草和阔叶类杂草等类型。常见的草坪杂草约有 450种,分属 45科, 127属。如南方草坪中的杂草主要有马唐、狗尾草、狗牙根、白茅、灌木类、猪殃殃等;北方草坪中的杂草主要有马唐、稗草、猪殃殃、铁苋菜、莎草、反枝苋、独行菜、打豌花、牛筋草、白茅、狗尾草等。 2.掌握杂草的发生规律:夏季是杂草多发季节,一年生杂草危害较重,春季造成主要危害的则是两年生双子叶杂草。全年中,草坪杂草的发生规律顺序一般表现为双子叶杂草———单子叶杂草———双子叶杂草。 3.杂草的防治方法:依作用原理,杂草的防除包括人工拔除、生物防除和化学防除等方面。掌握杂草的发生规律,选择适宜的草种混配组合,确定最佳播种时期(需避开杂草高发期),对草坪进行合理的水肥管理,增加修剪频率,促进草坪草的长势,增强其与杂草的竞争能力,抑制杂草的发生。 化学防除:一般以防除双子叶杂草效果比较明显,且药剂的使用也比较安全。对于灭生性的除草剂,如草甘磷、百草枯等,因其对植物均具有杀伤作用,所以主

常见杂草大全

常见杂草 稗草 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50—130cm。 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圆锥花序稍开展,直 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 卵圆形的花,长约3mm,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侧; 颖有3—5脉;第一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的 芒;第二外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颖果 米黄色卵形。种子繁殖。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 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最适发 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 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苗蓼、大马蓼、柳叶蓉等。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茎直立,高30—100cm, 具分枝,光滑,无毛。叶互生有柄; 叶片披针形至宽披针形,叶上无毛, 全缘,边缘具粗硬毛,叶面上常具 新月形黑褐色斑块;托叶鞘筒状。 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数个排列 成圆锥状;花被浅红色或白色,4深 裂。瘦果卵圆形,黑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水边。是春 季一年生杂草,发芽适温15—20℃, 出苗深度5cm。黑龙江4月下旬开 始出苗,6月下旬开花,7月中旬种 子开始成熟。 上海3月上旬出苗,5月开花结果。广东12月出苗,2月开花结果。 绵毛酸模叶蓼

常见20种野花野草

1.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堇菜科堇菜属植物。适应性极强的小野草,多年生草本,半耐荫繁殖容易,紫花地丁花期早且集中;一般在三月就能看到开花,植株低矮,不仔细看很难发现。紫花地丁返青早、观赏性高、适应性强可

以用种子进行繁殖,也被小艾用在植物设计时混播在耐阴品种野花组合里的常用品种。 2.泽漆

大戟科大戟属别名猫眼草,整株嫩绿色,叶子和花形都很奇特,很耐看的一种野草,植株破损会流出白色“血液”。要注意的是大戟科多数都有微毒,不要误食哦。 3.阿拉伯婆婆纳 玄参科婆婆纳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非常普遍,生于田间、路旁,是华东地区早春常见杂草;花朵小小的淡蓝色,有深蓝色条纹。阿拉伯婆婆纳每年有两次萌发高峰,分别在春天和秋天。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枝干挨到土地就能生出不定性根,重新形成植株。所以能快速覆盖地表。也算是常见的入侵植物。 4.碎米荠

十字花科碎米荠属一年生小草本,生于田边、路旁及湿润草地。很容易一片一片的出现,十字花科典型的四瓣花朵。 5.刻叶紫堇 罂粟科 紫堇属

,紫堇属好几个很难区分,我主要只会区分刻叶紫堇和夏天无。小艾算是对植物比较敏感的人都经常混肴,开花的大概样子都很相像,可是厉

害的人还是能清楚区分(说明小艾还不够厉害)。刻叶紫堇的花朵为花紫红色至紫色,总状花序长3-12厘米,多花。有点小喇叭的形状。主要生长路边或疏林下。 6.荠菜 大家最不陌生的野菜之一,相信好多人不认识荠菜的长相,但一定吃过“荠菜馄饨”。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起源于东欧,目前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荠菜的营养 价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已经开始人工栽培为应季蔬菜,冬末春初都能在菜市场买到。 7.附地菜

基于图像处理的田间杂草识别定位技术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01938526.html, 基于图像处理的田间杂草识别定位技术的研究 作者:胡迎思于跃朱凤武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03期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基于图像处理的相关技术开始被应用于农业生产,随着相关 学科与硬件技术的发展,在田间杂草的识别定位这一方向已取得显著成绩。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现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列出了田间杂草识别定位的各项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田间杂草识别定位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图像处理;杂草识别;杂草定位;机器视觉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29008 前言 精细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增产、减少浪费、生产效率的提高、农药使用量的减少、耕地环境的保护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田间杂草的识别与定位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精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目前,我国对田间杂草识别定位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图像处 理领域,利用色彩空间、形态特征、光谱特性等原理。多应用双目视觉技术,相较于单目视觉技术,双目视觉技术系统更为复杂。 随着相关领域新成果的不断问世,在杂草的识别定位方面的技术亦更加成熟,本文讨论的是基于图像处理的杂草识别定位相关技术。 1 杂草定位技术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发展历史 数字图像处理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一门学科大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各国的重视与研究力度的加大,图像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在该时期,出现了第一部关于图像处理的著作,结合Marr发表的视觉计算理论,主导了近20a的研究方法[2]。在随后的20世纪80年代,随着相关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应用。从作物生长状态的监测、病虫害的监测,到农业机器人领域关于果实采摘、杂草识别、杂草定位给药,涌现出了大量的成果。 1.2 发展现状

常见野花野草

1、鼠曲草。亦名清明菜,全株有白色绵毛,民间草药名叫追骨风”属菊科草本植物。 江浙地区民间常于清明前后采摘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糕团,香糯可口。 2、棒头草。农田常见杂草,一年生草本,成株秆丛生,光滑无毛。 3、看麦娘。别名山高梁,一年生草本植物,每年的4-8月开花、结果。全草入药,味淡,凉。 4、阿拉伯婆婆纳。为玄参科一年至二年生草本植物,有柔毛。花单生于苞腋,花冠淡蓝色,生于田间、路旁,是华东地区早春常见杂草;也为常见入侵植物。植物的全草可供药用。生花期 3~5月,种子繁殖。 5、球序卷耳。石竹科,卷耳属。又名婆婆指甲菜、粘毛卷耳。二年生或有时一年生草本。苗期11月份至翌年2月份。花果期4?5月份。种子繁殖。喜生于干燥疏松的土壤。 6、车前草。又名车轮菜,多年生草本,连花茎高达50厘米,具须根。具有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河边等地。 7、猪殃殃。又名锯锯草,活血草,是茜草科小草本,属于双子叶植物。其嫩苗可作菜, 据说猪食之则病,故名猪殃殃。 &酢浆草。又名三叶草。多年生草本。黄色的叫黄花酢浆草,红色的叫红花酢浆草。 喜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夏季炎热地区宜遮半荫,抗旱能力较强,不耐寒,一般园土均可生长,夏季有短期的休眠。 9、蛇莓。一种蔷薇科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具有药用价值,也可同时观花、果、叶, 园林效果突出。 10、积雪草。匍匐草本。生于阴湿荒地、村旁、路边、水沟边。茎伏地,节上生根。叶互生,叶柄长;叶片圆形或肾形。

11、杠板归。蓼科,蓼属。杠板归是在中国旱地比较常见的一种杂草类型,一年生攀援 性草本,通过种子繁殖。每次爆发都会带来巨大危害。 12、田野水苏。唇形科,水苏属。一年生植物,高30—50厘米,有在节上生须根的根 茎 。 13、细叶芹。伞形科,芹属。一年生草本,是常见的农田杂草之一。 14、白花鬼针草。菊科。一年生直立草本。茎钝四棱形,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的柔毛。 15、通泉草。为通泉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30厘米,遍布全国,仅内蒙古、宁夏、青海及新疆未见标本。通泉草的全草可用于止痛,健胃,解毒消肿。 16、蓝花琉璃繁缕。报春花科,琉璃繁缕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草有毒,内服多 量以后使消化系统特别是肠受刺激,并麻痹神经系统。 仃、蓬虆(l Do蔷薇科,?悬钩子属?。亦名牛叠肚、覆盆子。红色果实可食。 18、葎草。大麻科,葎草属。又称拉拉秧、拉拉藤、五爪龙,多年生茎蔓草本植物。嫩 茎和叶可做食草动物饲料。可入药。 19、黄鹌菜。菊科,黄鹌菜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植物体折断有白色乳汁流出, 开黄色花。收载于汪颖《食物本草》形若苦荬,中国江南各地普遍野生,作野菜食用。 20、多裂翅果菊。菊科,翅果菊属。折断枝叶有白色乳汁,为兔子喜爱植物。 21 石龙芮。毛茛科,毛茛属。亦名水芹菜。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22 裸柱菊。菊科,裸柱菊属。又名座地菊。一年生矮小草本,茎通常短于叶,丛生。 、 23 马兰。菊科,马兰属。又名马兰头。能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湿,消食,消积。 、 24 泥胡菜。菊科,泥胡菜属。又名剪刀草。泥胡菜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中药用全草。 、 25、扬子毛茛。毛茛科毛莨属。多年生草本,须根伸长簇生。 26、刺果毛茛。毛茛科毛莨属。幼苗全株光滑无毛。下胚轴较发达,上胚轴不发育。 27、荠菜。十字花科荠菜属。荠菜是一种人们喜爱的可食用野菜,遍布全世界。其营养 价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