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2019-2020年生物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第三单元 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一章 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中

精选2019-2020年生物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第三单元 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一章 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中

精选2019-2020年生物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第三单元 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一章 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中
精选2019-2020年生物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第三单元 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一章 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中

精选2019-2020年生物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第三单元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一章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中图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三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人类 B 型血友病属于伴X 隐性遗传病,因为血液中缺少凝血因子Ⅸ导致凝血异常。下列关于对患者进行基因治疗的设计,正确的是( )

A、逆转录病毒的核酸可直接用作载体

B、需将凝血因子Ⅸ和载体连接起来

C、必须把目的基因插入到X 染色体

D、需选择患者自身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 )

A、病原体

B、吞噬体

C、抗体

D、抗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医学上常用器官移植来治疗人类的某些疾病,而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解决器官移植中的很多问题。分析以下材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重组细胞中具有46个DNA分子②图中③阶段的细胞源于②中的①③图中各器官之间的细胞所含的信使RNA不相同④若出现图中的研究结果则证明了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保险方式,“脐带血储存”引起了国人的关注。用该业务的广告语来说,这是孩子的“生命银行”。以脐带血作为“生命银行”,是利用脐带血中的( )

A、生长因子

B、营养物质

C、遗传基因

D、干细胞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一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一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 )

A、基因治疗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

D、胚胎移植技术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2000年,一背上长着“人耳”的裸鼠与众人见面,这只裸鼠其实是一只切去脾脏的裸鼠,它背上的“人耳”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培植“人耳鼠”的生物工程技术是( )

A、细胞与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基因治疗是指( )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回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胚胎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胚胎干细胞过程中加入滋养层是为了防止细胞分化

B、用于移植的胚胎都来自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

C、胚胎体外培养时,需配制一系列不同成分的营养液,用以培养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

D、胚胎分割时可采用酶处理囊胚,将内细胞团细胞分散开,再移植到受体内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在医疗实践中,器官移植是拯救某些患者的重要方法。但是无血缘关系的供体器官移植后往往很难成活,具有血缘关系的供体器官移植后成活的概率较大。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看,其原因是( )

A、无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量完全不同

B、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排序完全相同

C、无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的大小、空间结构完全不同

D、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同一类蛋白质分子相差很小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克隆技术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时,不死性细胞在营养满足环境适宜条件下永远不停的分裂下去

B、水稻等植物在多次继代培养后,其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不变

C、经核移植、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可获得克隆蛙

D、培养胚胎干细胞过程中加入胚胎成纤维细胞是为了抑制细胞的分化

【答案】:

【解析】:

第12题【综合题】

如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过程Ⅰ表示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在培养液中需要加入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天然成分______等物质,通过培养将获得遗传物质稳定的细胞群体,我们称之为______。

""

过程Ⅱ表示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的特点。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将进一步发育成______。

""

道程Ⅲ中的褐毛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前需构建______,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

""

克隆转基因小鼠常用的技术手段有______、细胞培养和______。

""

【答案】:

【解析】:

第13题【综合题】

如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所作的一系列研究,请据图分析回答:

过程Ⅰ表示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在培养液中需要加入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天然成分______等物质,通过培养将获得遗传物质稳定的细胞群体,我们称之为______。

过程Ⅱ表示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这项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的特点。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将进一步发育成______。

道程Ⅲ中的褐毛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前需构建______,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

克隆转基因小鼠常用的技术手段有______、细胞培养和______。

【答案】:无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美国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并顺利移植到7名患者体内。该培育过程是:从患者的膀胱上取下普通邮票一半大小的活细胞样本,膀胱从外到内由三层构成,即肌肉、胶原质和膀胱上皮。将活细胞样本中胶原质剥下,将肌肉细胞和膀胱上皮细胞分别置于不同的培养皿中培养,约一周后将这些细胞放在一些海绵形状的可生物降解的由胶原质制成的“支架”上继续培养,再过7周左右,原先的数万个细胞已经繁殖到15亿个左右,布满“支架”,膀胱上皮在内,肌肉在外。医生将“新膀胱”移植到患者膀胱的上面。这样新器官会继续生长并与老器官“重组”取代老器官中丧失功能的部分。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a过程属于细胞工程中的______,其培养基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含有的营养成分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含有______。

b过程由数万个细胞繁殖到15亿个细胞是______的结果,上述过程中不但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适宜的营养,还需要适宜的______、______环境。

新器官与老器官的“重组”______(填“是”或“不是”)基因重组,因为新器官与老器官的______相同。

“新膀胱”移植后,______(填“会”或“不会”)成为抗原,因为新老器官具有______蛋白质等物质。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将患者的体细胞核移入去核的______中,这是利用体细胞______技术,形成相应组织、器官。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一些疾病的治疗,如器官移植、基因治疗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人体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______和免疫排斥,目前临床通过使用______抑制______的增殖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

胚胎干细胞(EK细胞)来源于囊胚期的______细胞或胎儿的原始性腺,也可以通过______技术得到重组细胞后再进行相应处理获得。通过对患者的EK细胞进行______,可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进而解决免疫排斥间题。

""

人们发现小型猪的器官可用来替代人体器官进行移植,但小型猪器官表面的某些抗原决定簇仍可引起免疫排斥。目前,科学家正试图利用基因工程对小型猪的器官进行改造,在改造中导入小型猪基因组中的一些调节因子属于基因工程中的______,作用是______。

""

【答案】:

【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2019年精选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课后练习第七十六篇.doc

药物治病机理 青毫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环内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红零素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功能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A蛋白质 2019年精选人教版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课后练习第七十六篇 4第1题【单选题】 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 C、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①、②和③过程【答案】: D 【解析】: 【解答】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DNA复制、②是转录、③是翻译、④是RNA复制、⑤是逆转录.所以在人体健康细胞中不可能发生④和⑤过程;青毒森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利福平是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转录过程,而不是抑制DNA的复制;结核杆菌体内也不发生④和⑤过程r所以A、B、C都不正确。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分别能抑制细菌的 ①、②和③过程,即DNAM制、转录和翻译,故D正确。 [分析]本题需要对概念深度理解。要求学生识记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和应用的理解。 4第2题【单选题】 在绿色消费的概念中,包括绿色蔬菜、绿色水果。在生产绿色食品的过程中一般不使用杀虫剂,若长期使用杀虫剂,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原因是() A、农药对害虫的选择作用 B、害虫发生了基因突变 C、农药失效了 D、害虫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答案】: 【解析】: 【解答】害虫的抗药性是农药对害虫的选择,适者生存,化学杀虫剂可以杀死绝大多数的害虫,但是仍然有少量的昆虫能够生存下来,可以生存下来的害虫世代繁衍下去,日积月累,能够抵抗这种农药的害虫越来越多,目然就产生抗药性了,人类就要尝试其他更剧烈的农药来对付这些“适者“?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有利于和不利于环境{耕的消奏行为,意在考查生产绿色食品的过程等相关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精选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 及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小学教育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了整体联动。 2.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3.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1900年由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而掀开新的一页,引发了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 4,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家兰克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倡导以纯“客观主义”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被尊为“近代史之父”。 5.20世纪对纯客观主义的史学传统发动猛攻的首推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他提出: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6.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着作是马建忠借鉴拉丁语法通析汉语语法结构于1989年出版的《马氏文通》。 7.美国和英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和泰勒在各自的着作《古代社会》和《原始文化》中,以空前丰富、翔实的资料,阐述人类的历史变迁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派。 8.现代西方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罗尔斯于1971年出版的哎《正义论》一书,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伦理学、政治学、法学领域中最主要的理论着作。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5.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 A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 A )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选修3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 (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 2.人工合成。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 (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知道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高温解旋) 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2019年高中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第三章生物药物中图版课后辅导练习五十六

说明:由于部分题中存在特殊符号,可能造成少量的字符乱码,如果你下载后才发现且对此十分在意,可通过站内信息联系并为你找出正确的字符。 2019年高中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第三章生物药物中图版课后辅导练习五十六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 B、天然抗生素由微生物合成 C、抗生素只能抗细菌而不能抗病毒 D、能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答案】: 【解析】: [解签】隨蕃略的发晨,抗生素慨念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坑生秦的作用由单一的抗细破晨到抗病毒、抗寄生虫等、故C? 【滴】本题素战4厦用,農于墓础理.学盘记即可不尢 h第2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抗生素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说明:由于部分题中存在特殊符号,可能造成少量的字符乱码,如果你下载后才发现且对此十分在意,可通过站内信息联系并为你找出正确的字符。 A、患轻微感冒后立即服用抗生素, 以防引起炎症 B、每次用抗生素要用最新抗生素, 有利于病1W治愈 C、每次用抗生素要用广谱抗生素, 有利于杀死更多细菌 D、每次用抗生素要用最对症的,且服用时间合适 【答案】 【解析】 [解签]轻微感冒不必便用抗生素治疗?可选用F感■药卽可?用抗生養治疗?不仅,大材"囲”?还会干扰休内正營茵春,或适se耐药蔺株tS多。许多人谋认为最新的药艇最好的药,如舉TF始就用最新的抗生叢药物,会加快^5蔺出现对新药09抗的性,便得病e在与人类研制新约旳斗争中处于领先位畫?从细菌产住抗约性采说r广i細住康影响更广?故选D?【分析】本题考琶抗生褻的合理便用,意在考查抗生素的合憂便弔的理解。 >第3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含抗生素的牛奶对人体健康有害 B、使用含抗生素的清洁剂可防治病毒感染 C、服用抗生素时,病悄减弱就应停止服用,减少用药量 D、只要自己合理使用抗生素就能确保自己健康 【答案】 【解析】 【解签】氏期饮用含抗生養的牛奶一黒会使体内形潮诙菌群?二蹇会造成体内酢的矢调?导致其他矣肉笈生:长期便用含有抗生熹的看潮可造翩墉申的耐药菌株JS多;冃艮用生跌的时间要包.眼用时闻!竟或过长都对人体的健庚不利;我们生活的社会,S田讦多?三联系的人构成的,我们每f 人都与具他人愿媳fS关?如果厲ffiSS人不*的使用抗生素也琢W 到我们的健康。故选A。[分忻】本题考驾亢生秦的合理便用.意在考童抗生素的作用.進度不大.

2019-2020年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节 生殖健康人教版习题精选二十四

2019-2020年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第4节生殖健康人教版习题精选 二十四 第1题【单选题】 据报载,一名高龄妇女顺利产下一名试管婴儿,为这个家庭带来了福音,在生物学上试管婴儿技术属于 A、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B、无性生殖、体内发育 C、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D、无性生殖、体外发育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这三者可以说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杰出成果,下列对其生物学原理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无性生殖 B、都属于细胞工程的技术范畴 C、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D、都体现了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设计试管婴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合适的胚胎的处理问题是设计试管婴儿所引发的主要问题之一 B、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 C、设计试管婴儿必须得到政府的审批而试管婴儿则不需要,这是因为前者技术复杂有一定的危险 性,而后者技术上已经很成熟 D、若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用于设计婴儿性别也是该技术引发争议的原因之一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对“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培育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试管婴儿”的产生是有性生殖②克隆动物的产生是无性生殖③“试管婴儿”是辅助生殖的技术④可以用雄性动物的体细胞核进行克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试管婴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提取卵细胞要选择健康的 B、选取精子数量要超过每毫升20000万个 C、精卵结合要通过显微注射技术 D、直接移植受精卵

社会工作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社会工作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人类三大思维科学分别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三门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但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界限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社会工作学家王思斌教授在他的《社会工作概论》这本书的“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节中,将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确定为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并给出了充分的理由,他认为,社会工作虽然尚不具备一套独立的、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但它确有自己独特的工作理论。并且,社会工作借用相关社会科学知识并对之进行有效组合,从而形成对某些现象的独特解释。因此,“从其理论构建、实践工作的科学性等角度看,社会工作应该算作一门科学,属于应用社会科学学科,如同医学之于自然科学。”接着,他有从社会工作过与众多社会科学学科的紧密关系来证明这个说法,这些学科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但是,我们在学习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社会工作无论是从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都有一些人文科学的影子,比如社会工作关注个人的心理状况,借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来解释人类行为,并且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区别。所以我认为,王思斌教授可能只是根据我国现行的学术体质和学科分类将社会工作归类到社会科学中。那么从学科细化的角度来说,社会工作究竟属于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呢? 一、区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意义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人类科学体系中的三大科学门类,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两者之间共生共荣的关系以及协调发展原则,明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异,对我们客观地进行学术评价,促进学术的繁荣和发展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对于一名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来说,在学习和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时候必须学会区分两种科学之间思维方式、研究内容的,联系和区别,具备一定的学术修养,掌握一定的学术鉴赏能力,才能在学习和成长中避免走弯路、走错路。 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来说,社会工作借用的理论既包含社会科学,例如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有包含人文科学,例如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工作既属于社会科学,又属于人文科学。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来说,虽然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宗旨,但是在科学主义和专业地位最求的影响下,社会工作的发展容易形成以理论主义为主导的社会工作模式,然而科学主义在推动社会工作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就形成了人文主义相对缺失的局面,尤其是社会工作哲学与社会工作伦理研究方面的缺失,容易导致社会工作把人当成一个冰冷的机器来看待,如果在服务过程中把人帮做机器,对人提供的服务仅是以问题为导向,缺失了人文关怀,将会使社会工作走向终结。因此,

2019届《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70页含解析

第一讲基因工程 [基础知识·系统化]知识点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知识点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知识点三蛋白质工程

[基本技能·问题化] 1.据两种限制酶的作用图示填空 (1)已知限制酶Eco RⅠ和SmaⅠ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G↓AATTC和CCC↓GGG,在图中画出两种限制酶切割DNA后产生的末端并写出末端的种类。 (2)①产生的是黏性末端;②产生的是平末端。 (3)Eco RⅠ限制酶和SmaⅠ限制酶识别的碱基序列不同,切割位点不同(填“相同”或“不同”),说明限制酶具有专一性。 2.观察下图所示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1)①是限制酶,②是DNA连接酶,二者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 (2)限制酶不切割自身DNA的原因:自身DNA不存在该酶的识别序列或识别序列已经被修饰。 3.结合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图填空 (1)从图中可以看出,目的基因是Bt毒蛋白基因,使用的载体是Ti质粒,将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2)请写出两种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的方法:抗原—抗体杂交法、用棉叶饲喂棉铃虫。 4.填写蛋白质工程流程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 A.转录,B.翻译,C.分子设计,D.氨基酸序列,E.预期功能。 考点一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

命题点(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 1.(2016·全国卷Ⅲ)图(a)中的三个DNA片段上依次表示出了Eco RⅠ、Bam HⅠ和 Sau3AⅠ三种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图(b)为某种表达载体的示意图(载体上的Eco RⅠ、Sau3AⅠ的切点是唯一的)。 ↓↓↓ ——GAATTC————GGATCC————GATC—— ——CTTAAG————CCTAGG————CTAG—— ↑↑↑ 图(a)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经Bam HⅠ酶切后得到的目的基因可以与上述表达载体被________酶切后的产物连 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人利用图(b)所示的表达载体获得了甲、乙、丙三种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子,如 图(c)所示。这三种重组子中,不能在宿主细胞中表达目的基因产物的有________,不能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的酶,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其中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的是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图可知,Bam HⅠ和Sau3A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共同识别序列是 ——GATC—— ,二者切割可以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因此经Bam HⅠ酶切得到的目的基因——CTAG—— 可以与图(b)所示表达载体被Sau3AⅠ酶切后的产物连接。(2)在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应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终止子应位于目的基因的尾端,这样目的基因才能顺利地转录,再完成翻译过程,即顺利表达。图中甲所示的目的基因插入在启动子的上游,丙所示目的基因插入在终止子的下游,二者的目的基因均不能被转录,因此目的基因不能表达。(3)常见的DNA 连接酶有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其中T4DNA连接酶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 答案:(1)Sau3AⅠ两种酶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2)甲和丙甲中目的基因插入在启动子的上游,丙中目的基因插入在终止子的下游,二者的目的基因均不能被转录(3)E·coli 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

2019年精选高中生物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第二单元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二章 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图版

2019年精选高中生物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第二单元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二章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图版复习特训六十 第1题【单选题】 绿色消费能够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是( ) ①转变消费观念②保护环境③追求健康④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③控制渔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低碳经济”是最近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石化资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在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经济”有助于( ) 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实施绿色消费,有助于形成新的节能生活方式 ②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④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行为不符合绿色消费的是( ) A、习惯于把还可以书写的纸收集起来,以便重新适应 B、在洗衣服时,基本上使用肥皂或无磷洗衣粉。 C、较多使用普通电池,较少使用充电电池 D、即使某些野生动物现在人工饲养了,自己也不吃这些野生动物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发菜与下列哪种生物的结构相似( ) A、大豆 B、大肠杆菌 C、线虫 D、酵母菌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计划性合理砍伐与种植 C、营造单纯林种 D、过量砍伐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植物种类很少 B、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 C、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 D、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答案】:

2019-2020年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三.doc

A 、 B 、 C 2019-2020年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三 4第1题【单选题】 下图为生活污水处理的一种装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援料/n 沽杜污花co 流节 A 、 曝气池中的分解者主要是厌氧性细菌 B 、 污泥中的细菌都属于异养生物,主要通过厌氧呼吸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C 、 污泥中的细菌属于异养生物,主要通过需氧呼吸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D 、 利用沉淀池的污泥产生沼气和废渣,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答案】: 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用翼轮旋转,增加生活污水中的含氧量,使得好氧性细菌育绸污水中的有机物彻底分解;A 错误。污泥中的 细菌应主要是异养生物,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进行有氧呼吸;B 错误、C 正确。利用沉淀池的污泥产生沼气和废渣,产生较多的 无机盐能实现物质循环,但是能量是单向流动的;D 错误。 4第2题【单选题】 发菜与下列哪种生物的结构相似( 大豆 大肠杆菌 线虫 酵母菌 【答案】: B 【解析】: 【解答】发菜属于细菌,与大肠杆菌相似.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f 属于基础课题,学生孰记即可,难 度不大 .

4第3题【单选题】 在进出口口岸,进出口检疫部门要对进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彳 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后,不会发生的是() A、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B、一般会缺少其天敌 C、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D、不适应新环境,很快灭亡 【答案】: 【解析】: [解答】被夕房物种入侵的地区,一般会因为缺少天地而得到较好的生存条件,种群数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呈T型培长. 而入侵害虫的大量繁衍,将入侵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生物入侵的特点,属于常考题。 4第4题【单选题】 下列对生物净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清除生物体表的污染物的过程 B、清除生物体内的污染物的过程 C、利用生物体将环境中的污染物清除的过程 D、清除生物体表的污染物的过程,乂指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过程【答案】: 【解析】: 【解答】生物净化的实质是利用生物体将环境中的污染物清除的过程,故选C.【分析】主要考查生物净化的』楚的了解生物净化的原理。 4第5题【单选题】 在绿色消费的概念中,包括绿色蔬菜、绿色水果。在生产绿色食品的过程中一般不使用杀虫剂,若长期使用杀虫剂,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原因是() A、农药对害虫的选择作用 B、害虫发生了基因突变 C、农药失效了 D、害虫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解

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解 作为现代大科学体系中的两在分支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人文科学,什么是社会科学,两者关系如何,有何联系,区别又在何处。 一、对社会科学的理解 对于社会科学,我们常常简单地把其执行看作是关于社会的科学。人们对于社会的理解是非常早的事情,不可否认,有了人和这会,就有了对社会的认识,但是这里所说到的认识只是经验意义上的,在过去那种是专制性的、等级制的贵族和军事社会中,真正的、客观的社会科学研究既不可能也不需要。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科学是一种近代性的学科,并非自古以来就有的。 社会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它产生于19世纪,是近代社会结构化的产物,是适应大工业生产、城市等大规模社会结构的管理需要而产生的。 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是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近代才得以形成的发展的社会现象。社会学所研究的并非常识意义上的社会或社会整体,而是市民社会以及以市民社会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 客观性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但是,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有着根本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社会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价值中立的态度。所谓价值中立是指,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终止使用自己的或他人的价值观念,遵循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 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过程是抽象性的。正另存为存在社会事实与人的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交融,社会科学作为科学,其语言和概念必定是普遍的、概括的,具有超越于具体经验的一般性。 二、对人文科学的理解 人文科学,发源于古希腊的“潘迪亚”传统,换言之,人文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民教育思想、完人教育思想,或所谓“古典文科教育”。人文科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人文科学通常被称为是“关于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的科学”【1】,它的研究对象也可以如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是“人文世界”【2】。“人文世界”是迥异于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属于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它在本质上说是“拟人主义和人类本位主义”的【3】。 人文科学的主要学科就是传统的文史哲一类的学科,它们的研究对象是区别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的人文世界。这里所谓的世界并还是实体意义上的,是一种思维的抽象,或者说,就是由特定学科所把握到时的人类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是一个方法论意义上的概念。 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意义的理解。这是由人世界的精神性和价值性所决定的。人文世界的这些特性决定了仅仅对一种人文现象作出因果式的、外在的说明是不够的。 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 在学科演化和承续的意义上,可以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从时间意义上说,自然科学在十四、十五世纪才进入整理和分析材料的阶段,社会科学的独立则是十九世纪中期的事了。除了时间关系,这种母子关系更主要地体现在人文科学的价值意义上,体现在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怀和包容,当然也包括责备和期待。在常识意义上,自然、社会。

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测试题

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52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2.离体培养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产生的花粉粒,其幼苗中基因型为aabb 的概率是() A.1/8 B.1/4 C.1/2 D.0 3.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培育的抗虫棉是否成功,最好检测() A.是否有抗生素产生 B.是否有目的基因表达 C.是否有抗虫的性状出现 D.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 4.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其结果产生的蛋白质是()

A.氨基酸种类增多 B.氨基酸种类减少 C.仍为天然存在蛋白质 D.可合成天然不存在蛋白质 5.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 I,EcoR 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A. BamH I和EcoR 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 BamH 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 EcoR 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 BamH I和Bgl 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6.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 A.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B.芽发育成枝条 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未受精的卵发育成个体 7.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3.1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

《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教学设计与案例 目标的确定 与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具体内容是“举例说出发酵与食品生产”,而本节标题定为《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事实上,微生物发酵在现实生活中远远超出了食品工业的范畴。因此,本节内容一开始时并没有局限于食品生产,而是从比较大的视角──发酵工程史话引入,然后探秘发酵过程,再举例说出发酵与食品生产的关系。为此,本节主要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了解发酵工程发展的历史,体验科学、技术、社会三者间的关系;说出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基本过程;举例说出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的关系;关注与微生物发酵有关的社会问题等。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学 内容 教学活动教学手段和方法预期目标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初中时学习过微生物发酵与食品,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许多发酵食品,请同学们思 考这样一个问题:哪些食品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的?相 应的发酵种类是什么? 生:酸奶、泡菜,它们都是乳酸发酵。 学生很可能 回答不全,教师可提 示。 投影或板书: 第一节微生物发酵 联系日常生活 的实例,在回忆旧知识 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强化从社会中来的 意识。

师:很好!还有其他食品吗?想一想,我们每天 吃的主食有通过发酵制作的吗? 生:馒头、面包。 师:对,实际上,我们经常食用的许多食品,以 及使用的一些药品,它们的生产过程都离不开微生物发 酵。那么,微生物发酵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其生产过程 怎样?它还可应用在哪些方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 答这些问题。 及其应用 2.新课──发酵工程史话的学习。 师:现在人们能够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大规模地生 产食品、药品等许多产品,那么,人们今天的成绩是如 何一步步取得的呢?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发 酵工程史话。 首先,请大家阅读教材发酵工程史话标题下的第 一自然段。 从这段文字的叙述中,能够看出,人类的祖先很 早就会在不知微生物发酵原理的情况下,利用微生物发 酵技术来生产多种产品,这个方面还有我们中华民族的 贡献。由此可见,发酵技术是从生产实践中一步步产生 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继续阅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的核心内容是,随着两位科学家研究 出发酵现象的本质和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不断深入后, 诞生了传统的发酵工业。这充分说明了发酵技术需要基 础科学研究的指导,即科学研究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师:好,请大家继续阅读后四个自然段的内容。 从中能够看出,发酵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向前 发展,从传统的发酵工业到现代发酵工业,再到微生 物工程,它不仅成为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柱,而且 和基因工程技术的结合使它如虎添翼。由此看来,生 物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技术,同时科学技术又是一个不断 发展的过程。 投影或板书: 一、发酵工程 史话 学生先阅读教 材相应的段落,教师 就此段落提炼出有 关科学价值观的教 育素材 自然过渡到发酵 工程史话。 让学生体验科学 技术是从生产实践中 产生的。 让学生体验技术 需要以基础科学研究 作指导,科学、技术间 存在相互作用。 让学生认同生物 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技 术,以及科学技术是 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新课──发酵生产过程探秘。 师:在很多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味精是不可缺少 的调味品,那么,你知道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吗? 生:谷氨酸钠。 师:对!有人认为食用味精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投影或板书: 二、发酵生产 过程探秘──以味 精生产为例 让学生了解发 酵生产的基本过程。

生物科学与社会生活

《生物科学与社会生活》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应用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和技术;帮助学生体会到生物科学与人类社会、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惟有如此,才能够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利益问题,以及意识到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对社会承担的责任;才能帮助学生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事件和问题时,能运用生物学相关的原理和科学方法做出判断和决策。 二、课程内容 下设4个主题,分别是“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生物科学与健康”、“生物科学与农业”、“生物科学与工业” 三、实施策略 1.在高二年级开设,15课时,每周1课时; 2.面向年级全体学生,由一名教师担任课务(或由其他教师兼任),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3.更新教学手段,充分合理使用多媒体,小组讨论,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体才能,坚持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放眼社会,感受身边的生物科学,体悟生物科学知识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四、课程评价 (一)评价的目的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检查教学质量,并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从成功的学习中获得激励,促进自己在态度观念、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 教学评价应当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评价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从

知识、态度观念和能力三个方面,对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 (三)评价的原则 教学评价应当体现普通高中的性质和任务;应当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应当根据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 (四)评价的方式 教学评价的方式包括通过平时提问、交谈、实验报告、形成性检测等进行的形成性评价和期末考试等终结性评价。教师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如形成性检测结果分析、对学生撰写的课题研究报告或小论文作出评价、观察记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或课题研究活动的程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价等。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应当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自测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2.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 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 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 C. 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 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3.钱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在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由此可知 A.该生物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B.该生物与水母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D.改变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1个核苷酸对,就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 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在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 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A.3 B.4 C.9 D.12 5.下表有关基因表达的选项中,不可能的是 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复习巩固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复习巩固 第1题【单选题】 2003年在中国大地上最惨烈的事件就是“非典”侵袭、肆虐着人体的健康,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基因工程迅速研制出“非典”诊断盒,其作用机理是( ) A、治疗“非典”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 B、诊断“非典”利用的是DNA分子杂交原理 C、诊断“非典”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 D、治疗“非典”利用的是DNA分子杂交原理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A、1 B、2 C、3 D、4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试管婴儿”技术是目前解决不孕症的有效手段,这项按术实际上是指受精卵在体外培养3 d~5 d,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着床后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下列有关“试管婴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技术属于胚胎工程的技术范围

B、该技术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C、该技术依据的原理是无性生殖,子代能保持母体的性状 D、“试管婴儿”的形成及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突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青霉素用于医学临床治疗,使成千上万的病人得到了救治。下列在青霉素的研究和开发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弗莱明 B、达尔文 C、克里克 D、孟德尔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试管牛所采用的技术是①胚胎移植②基因工程③细胞工程④体外受精⑤克隆技术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⑤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抗生素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 B、天然抗生素由微生物合成 C、抗生素只能抗细菌而不能抗病毒 D、能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 ) A、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B、有基因缺陷的染色体中 C、有缺陷的细胞器中 D、有基因缺陷的DNA分子中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设计试管婴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合适的胚胎的处理问题是设计试管婴儿所引发的主要问题之一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整理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整理 小组:第七组成员:魏杨魏旭珂潘瑞 本书分为4大章,17小节: 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 1、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2、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3、人体的器官移植 4、生殖健康 第2章生物科学与农业 1、农业生产中繁殖控制技术 2、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 3、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4、动物疫病的控制 5、绿色食品的生产 6、设施农业 第3章生物科学与工业 1、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 2、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 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1、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 2、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 3、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4、倡导绿色消费 第一章生物科学与健康,分为4个小节 健康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在本章第一节中,我们将会学习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疗手段将会用到我们的生物技术。在本章第二节中,我们将会学习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基本方法。大家经常看到,一些人在生命垂危时仍想着为社会奉献,他们希望在自己死后,将身上有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这样的人是可敬的。那么大家知道被移植后的器官在新的身体中是怎样的吗?在本章第三节中,我们将学习到人类的器官移植,了解如何减轻免疫排斥。在本章的最后一节中,我们将学习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 第二章生物科学与农业,分为6个小节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十分重要的。在本章第一节中,我们将学习农业生产中的繁殖控制技术。在第二节中,我们将学习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在本章第三节中,我们将学习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然。最近,H7N9病毒的爆发,让很多人寝食难安,作为经历过非典的我,深知动物疫情的恐怖,那么动物疫情一旦爆发,该如何控制,将在本章第四节中学习。在本章第五节中,我们将学习绿色食品的生产,看看我们吃的绿色食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大家知道什么是设施农业吗?不知道了吧,在本章的最后一节中,我们将会给大家讲解。 第三章生物科学与工业,分为3个小节 在本章中我们将会学习了解生物科学在工业上的运用。本章将作出3种介绍。在第一节中,我们会学习到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具体点说,我们喝的酒,厨房用的醋,以及美味腐乳等等,全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做出来的。在本章第二节中,我们将学习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大家想想我们用的洗衣粉,为什么有的洗衣粉洗的衣服要白一些,因为其中加有酶。在本章最后一节中,我们将学习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抗生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