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葛浩文的翻译理念、策略、原则和特点

葛浩文的翻译理念、策略、原则和特点

葛浩文的翻译理念、策略、原则和特点
葛浩文的翻译理念、策略、原则和特点

葛浩文的翻译理念、策略、原则和特点

葛浩文翻译莫言的小说,大量采取省略、删除、添加、改写的方式,对涉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内容常采取模糊化的处理。他的译本中在西方获得广泛认可,但中国的一些评论家认为他为了迎合西方读者口味,采用伪忠实和叛逆的翻译手法,过度美化原文,译出"象征性文本"的畅销书,不属于严肃的文学翻译。

葛浩文申辩说,自己并不惯于删减,译文要忠实于原作,但不必完全按字面意义翻译。对于葛浩文是否忠实原文,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研究者一般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若干语例作为论据,没有数据支撑;或仅粗浅标注英语文本,用提取高频词或计算句长比等方法研究翻译共性,未能就语言及内容差异对中英文本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对比。

本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使用软件进行人工标注,采用双语平行对比法,从内容、语言两方面对比《天堂蒜薹之歌》的中英文本,标注和统计其中对文化负载词、颜色词、动作谓词灵活多变的处理,根据统计数据总结葛浩文译文的特点,解读其翻译理念,分析其翻译策略。研究发现,葛浩文的翻译理念是忠实作者思想,考虑读者接受度,文辞优美易读。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在翻译中采用的办法是:在内容上,直译约占原文篇幅90.4%,删减约占8.0%,改动约占1.6%;加译约占译文篇幅的1.1%。在对语言细节的处理方面,55.5%的文化负载词采用改译法,改动的动作谓词中,约有81.1%为上义词变下义词,对约72.5%的颜色词采取直译,有时则根据小说语境和语用习惯选取合适的表达:在语言上,他采用的翻译策略主要是变化词类,调整语序,变更句子语气,重组句子结构等。

葛浩文秉持尊重原文作者的翻译原则,重视与作者的沟通以确保对作者意思

的准确理解,为了照顾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国家文化,在获得作者认可的前提下对原文进行合理改动。其翻译特点是保持了小说体裁特点,注重场景颜色描写、人物动作及形象的传神,文本具有文学欣赏价值。

葛浩文翻译观点探析

葛浩文翻译观点探析 摘要: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先生为中国文学翻译到美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是把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最积极、最有成就的翻译家,但是关于葛浩文先生的翻译观点却少有研究,本文以《狼图腾》为例,总结出了葛浩文的翻译观点,也可作为今后学习的范例。 关键词:《狼图腾》;葛浩文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出生于1939年,20世纪60年代服役期间在台湾学习汉语,后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严谨而讲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葛浩文的翻译清单包括萧红、陈若曦、白先勇、李昂、张洁、杨绛、冯骥才、古华、贾平凹、李锐、刘恒、苏童、老鬼、王朔、莫言、虹影、阿来、朱天文、朱天心、姜戎等二十多位名家的四十多部作品。他现在是圣母大学中文系教授,教授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已经二十多年了。在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的同时他还编著了一些关于中国文学的书籍,还是《现代中国文学》学术期刊的创始人之一,他还为《华盛顿邮报》《伦敦时报》《时代》《今日世界文学》《洛杉矶时报》等期刊杂志供稿。他对翻译的贡献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肯定。 夏志清教授在《大时代——端木蕻良四十年代作品选》的序言中

说,葛浩文是“公认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舒晋瑜,2005)。由于葛浩文的英文、中文都出类拔萃,再加上他又异常勤奋,所以他在将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方面成就十分惊人。在美国读研究院时已经开始阅读及翻译中文小说。 二、葛浩文主要作品介绍 美国著名的中国当代文学学者和翻译家葛浩文,是近年来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最多、贡献最大的西方学者。葛浩文三十多年来共翻译中文作品四十余部,其中包括萧红的《萧红小说选》《商市街》《呼兰河传》《生死场》,李锐的《旧址》,贾平凹的《浮躁》,刘衡的《黑的雪》,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苏童的《米》,王和的《玫瑰玫瑰我爱你》,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愤怒的蒜薹》《丰乳肥臀》《酒国》《师傅越来越幽默》等。他的翻译对于中国文学、文化在国外的传播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其中贾平凹的《浮躁》借助他的翻译于1989年获美孚飞马文学奖,他与夫人林丽君合译的《荒人手记》于1999年获美国翻译协会年度奖(张耀平,2002)。 三、葛浩文的翻译观点 1.忠实 “the satisfaction of knowing i’ve faithfully served two constituencies keeps me happily turning chinese prose into readable, accessible, and - yes - even marketable english

浅探广告翻译中对等原则的运用

第2卷 第2期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2 No.2 2007年6月 Wuhan Marine(Journal of Wuhan Marine College) Jun.2007 —————————————— ※收稿日期:2007-04-16 作者简介:黄小洁(1980.10-),女,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外语系。 [英语教学] 浅探广告翻译中对等原则的运用 黄小洁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415) 【摘要】由于广告在现代商品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告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要讲究 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还要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广告翻译;对等原则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60/SG(2007)02- 0025- 02 广告在现代商品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促销作用。广告利用文字 图画、音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传播信息,具有大众性 商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同时,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国际贸易体系,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以及不同的贸易环境造成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市场特征,这就使其更具有跨国界,跨文化的特点。因此广告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要讲究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还要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 一、广告语言的特点 广告语句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它们通常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语言上引人人胜,说服力强,修辞手段的运用也别具一格,如语意双关 、文字游戏等,使人感到幽默中见智慧,平淡中显新奇。广告语句在形式上也极具鲜明特色,或行文工整、对仗押韵,或节奏感强,琅琅上口,或一鸣惊人,耳目一新,可以收到耐人寻味,经久不忘的效果。广告语言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吸引力(attractive —catch the reader attention)、创造力(creative—project on image)、说服力(persuasive—urge the reader to act)和影响力(impressive—produce an impact)。 广告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广告翻译的目的是要实现广告的销售目标,因此广告翻译不仅是一个语义对等问题,更是一种突出广告功能的再创造过程,侧重点在于译文是否有感染力以及能否增强广告功效。广告原文和译文最终目的一致,要求广告翻译功能上的对等。同时,由于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广告语言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技巧和商业价值的语言,又由于民族心理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翻译达到与原文绝对对等的效果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一则优秀的广告对其他民族的读者来说未必是成功的。因而为了保证译文具有原文同等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甚至优于原文,广告翻译应在基本保持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以达到功能对等等效原则。在翻译广告文字时,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绝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翻译 ,做“表面文章”, 必须要使语言翻译得既准确又地道,尤其是要把原文中的“潜台词”或言外之意传达出来。此外,还要利用常用的一些技巧和手段,把广告词语的个性(personality)表现出来。 这样才能使译文尽量做到达意、传神的表形,收到意似、神似和形似三统一的效果。 二、广告翻译的基本对等原则 人类思维内容的共通性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共同点远远超出不同点。这种语言对等才使原语向译语转换成为可能。翻译,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词与词之间的单纯转换,而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也就是在保持深层结构层次上不同语言问语义上的共同性的前提下,重组原语信息的表层形式,转换表达角度,用译语意义替代原语意义。因此,对等是翻译的重要基础,一般来说,取得翻译对等越多,译文质量也越高。翻译对等原则包括的范围很广,主要表现为语义对等、语用对等、社会文化对等三个方面。 (一)广告翻译的语义对等 一般说来,语言是一种有规则的系统结构,是一种代码,它由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可用来表达语义。在广告的翻译中,语义对等是最基本的。它从词的对等开始,贯穿于整个翻译的全过程。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字结构障碍(包括双关语、文字游戏)以及惯用法障碍(如词语搭配、成语结构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了解每个翻译单位的基本意义,更重要的是确定每个翻译单位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含意,以便达到翻译单位的语义对等,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所以在实际翻译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理解实际含义,切忌望文生义。英语中有些成语、词组和习惯说法表面上似乎和汉语不谋而合,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就需要译者对两种语言的语音、文字、词汇、句法、语义等诸方面的特征了如指掌。如:出口商品 “芳芳”唇膏的译文采用汉语拼音“Fang-fang”,英文中 “fang”(蛇的毒牙)一词巧合,谁还敢买这种 “毒牙”唇膏呢?。 二是避免造成歧义,使读者误解。一些产品的名称、商店的招牌以及商标通常都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翻译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其效果,否则可能产生“橘生淮南则为枳”的尴尬结局,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恶果。例如:在英国,品茶的场所一般称为tearoom,teahouse 或teashop,相当于中国的“茶馆”,不能把teashop 译为 “茶叶店”。在英国茶叶都在超级市场出售,没有专门的茶叶店。中国的茶叶店可译

翻译等值理论探究

翻译等值理论探究 〔摘要〕“翻译等值理论”是西方翻译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翻译等值也是翻译活动的最终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理论的分析, 运用具体例子探讨表层直译、深层意译以及语用修辞层面的翻译等值。 〔关键词〕翻译等值;表层;深层;修辞层 一、翻译等值理论 翻译“等值”或“对等”(equivalence)作为翻译标准,是现代翻译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语言学派关注的主要思想,很多西方翻译理论家在阐述自己的译论主张时,往往都离不开对翻译等值问题的探讨。“等值”是几乎所有现代理论着述中的中心术语。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西方翻译理论的引进,我国学者对翻译等值的研究也异常活跃。翻译研究中等值概念的引进,极大地促进了翻译学研究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翻译实践。现代第一个明确提出等值翻译理论的是前苏联语言学派代表人物费道罗夫他在《翻译理论概要》中提出了“翻译等值”理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外一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隔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他坚持译文与原文之间完全可以确立确切对等的关系。而翻译等值“就是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并且在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等值概念本身由于其模糊性,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贝克在其代表作《换言之———翻译教程》的导言中指出“本书采用术语equiva2lence 是为了方便起见———因为绝大多数译者已经习惯这个术语,而并非因为它有任何理论地位。术语equivalence 在这里的用法还有如下限制条件:虽然等值在某种程度上通常能够实现,却受到各种各样语言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总是相对的”。本文在讨论翻译等值时也遵循相对等值的原则。等值翻译理论的支持者们通常将“等值”定义为“源语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使目标文本立即就被看作源语文本的翻译。”雅克布森在其《论翻译中的语言学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有差异的等值”,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学派强调的翻译等值并非是绝对的对称,而是如弗斯指出,翻译理论中引进的等值,是使用它作为普通词汇时的模糊意义。正如威尔斯在《翻译学- 问题与方法》中所指出,由于译者不可避免的主观性、文本的复杂性和接受者之间的差异,翻译在力求等值的同时,损失不可避免,完全等值是很难达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对等值概念的理解中应该包含着对“等值度”的考虑,尽管等值概念具有模糊性,在翻译过程中追求最高的“等值度”应该是每个译者追求的目标,由于客观或译者主观上的原因造成的源语文本与目标文本在某些方面不等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同一信息,两套不同的语言,接受者不同,却要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这就是翻译等值的主要原则。 二、翻译等值理论的应用 等值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和原文在表达上应达到等值效果,符合语言本身的要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直译,意译等方法来达到等值翻译,实现两种语言间的交流。直译与意译实质上是建立在把语言分成两个层次(语义和语符层,即深层和表层) 的基础上。强调深层语义等值是意译;强调表层语符等值是直译。但语言的客观实际是在语义层和语符层之间,还有语用层存在,即在表层深层之间有广义的修辞层存在。修辞层是根据情境和语言意图的要求,输入言语个性特征(包括文体和风格) ,以达到实际最佳效果的层次。等值原则就是建立在把语言分成表层结构、深层结构以及修辞层面这三个层次的基础上的。 三、直译表层达到翻译等值 直译,是在较低层次上的翻译,指翻译时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彼此之间总会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反映在语言文化里,便会出现某些契合现象。众所周知,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们

葛浩文翻译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07763803.html, 葛浩文翻译研究 作者:曾小峰 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9期 内容摘要:随着西方世界渴望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中国文学则是一面反映行进中的中国的镜子。Howard Goldblatt(葛浩文)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第一人, 他的翻译思想与实践非常值得一探究竟。葛浩文的翻译观深深影响了他的翻译实践,并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的葛式译文小说。 关键词:文学翻译葛浩文改写论 一.引言 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西方主流媒体终于目光投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学,而在西方研究中国文学的路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则让人无法忽视---他便是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自从奠定了他在汉学界地位的代表作《萧红评传》问世后,葛浩文 几乎垄断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英译,近50部作品出自他之手,囊括了中国两岸三地各个时代杰出作家的经典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蜚声海外并获得过国际上各种大奖,无怪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John Updike调侃道:“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几乎变成了葛浩文的自留地”。这一系列的奖项无不证明了葛浩文的精湛技艺和作品的有口皆碑,他是如何拥有这样的口碑的呢?本文试图探究葛浩文的核心翻译思想,以及他是如何将这一思想贯彻到翻译实践中。 二.葛浩文的改写翻译理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Andre Lefever将对“改写”,“refraction”的研究融入到翻译研究中。他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对原语文本的改写,也是一种文化改写或文化操控。“翻译当然是一种对原语文本的改写。所以不论意愿如何,改写都反映了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并且这种操控会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以某种特定方式发生。”(Lefever,1992:32) 尽管如此,葛浩文依旧保持着译者应有的尊严和对翻译的喜爱,“我热爱这个事业,热爱中文,热爱英文写作…换言之,我译故我在。”(ibid:1)他认为改写或创造,忠实与背叛是好翻译不可或缺的两大标准和要素。他进一步指出“据我经验来看,大部分的作者们至少都能容忍男男女女们将其作品改写为另一种语言—因为这绝对是翻译的本质。”(ibid:1) 三.葛浩文的改写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葛浩文对翻译实质的看法深深影响了其翻译策略,因为他将读者接受性置于首位。而英美读者更喜欢归化的译本,更强调译者的隐身,这便意味着成功的翻译应该看起来不是翻译或有外国语的痕迹,所有这些使得葛浩文不得不对原语文本进行改写和背叛。不论是对小说标题的

奈达“读者反映论”与葛浩文翻译观之分析比较

奈达“读者反映论”与葛浩文翻译观之分析比较 奈达的“读者反映论”自引入中国后,在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颇受争议。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比较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与葛浩文的翻译观——“忠实与背叛”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标签:奈达读者反映论葛浩文忠实背叛 一、引言 尤金·A·奈达,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被称为美国翻译理论之父。奈达倾其一生投入《圣经》的翻译工作,在翻译过程中,他总结出了许多翻译理论,其中很多被保留下来沿用至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奈达的“读者反映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也是广受争议的翻译理论之一。奈达认为:“读者给予文本生命力,读者的理解是文本意义的所在,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文本的又一次全新的诠释。”(王凤霞,2005:58-60)读者反映论将读者对译文的理解放在第一位,强调翻译的目的在于原作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和认可。奈达还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原文形式,从而保留原文的意义和风格(肖宇,2008:218-219)。归根结底,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以服务于读者理解为首要目的。 作为目前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文学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主要翻译观点为“忠实”和“背叛”。葛浩文始终将“忠实”原则视为第一翻译准则,翻译的内容必须与原文一致。但由于受到地域、文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译作难以做到与原文完全一致,因此根据接受语的特点对原文进行适当、合理的改变是很有必要的(文军、王小川、赖甜,2007:78-80)。葛浩文将其“忠实”与“背叛”的翻译理念应用到了具体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过程中。 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与葛浩文的翻译观在考虑读者理解方面存在相似性;但同時,两者也存在细微差异。奈达“读者反映论”的天平倾向目的语读者一边,葛浩文则较为灵活地权衡了目的语读者的可理解性与忠实于原作之间的关系。 二、论奈达的读者第一性与葛浩文的背叛性 葛浩文对原作的“背叛”,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使英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作,这和奈达的“读者反映论”中以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这一理念是契合的。例如: (1)我第一次看见河水,我不能晓得这河水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走了几年了?(萧红,2004:87)[12]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I had ever seen the river,and I was at a loss to figure out where its waters came from and how many years they had flowed here.(Xiao Hong,1979:200)[4]

变译理论与口译探微

?口 译? 变译理论与口译探微Ξ 周 青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合肥市 230039) 摘 要 随着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日益增多,口译活动信息量也逐渐增加。正如变译理论对传统全译理论的挑战一样,它对于口译活动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也显现出来。本文拟从变译理论指导口译的必要性、可行性、具体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变译的尺度和质量评估几个角度探讨变译理论与口译的关系。 关键词 变译理论 口译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 peration,the interpreting activities have been growing increasingly frequent and inclusive.Similar to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inter preting also faces the challenge from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This paper probes into such factors as necessity,feasibili2 ty,corresponding forms and analyses,criteria and evaluation in which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 is proved to direct interpreting effectively. K ey Words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 interpreting 1 引 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口译的理念、目的、信息传输方式、衡量标准和风格等都将发生明显的变化。中国正经历着第四次翻译高潮,这样一个高信息时代就要求译者具备高度概括、综合、归纳、分析、复述和简练信息等相应能力,而这恰恰是变译理论研究的核心。 Nida和Taber(2004:14-15)指出翻译的实质“旨在再现信息……翻译力求等值而非完全等同……尽职的译者追求的是最贴近的自然等值……”,他们继而提出翻译中应优先考虑的几个问题,即:“语境的一致性优于语言的一致性(或逐字对应);动态等值优于形式一致;口语优于笔头语言;被听众使用和接受的形式优于传统上的权威形式。”并解释了这主要是以接受者和听众的反应和立场出发为依据的。 黄忠廉教授在《变译理论》中指出:“变译通俗地讲是变通加翻译,或变后翻译,或译后再变,或变译交融,”并且“表现为与‘变’紧密相关的六个递进层面:1)因读者而‘变’,2)由译者来变,3)对原作施‘变’,4)摄取的战略,5)变通的战术,6)信息的集约。” 黎难秋在《中国口译史》中指出:“口译活动与笔译活动相比历史远为悠久。但是,我国对于口译的研究一直远远落后于对笔译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口译界的代表刘和平、蔡小红等分别著书立说,缓和了多年来多实践、少理论的局面,将口译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理论研究层面,但目前口译研究主要是对其本质和具体实践中思维、知识和认识过程等语言外在因素的探讨,如何结合时代的迫切需要,有效应对信息爆炸的局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实证性的研究和探索。 国外口译界代表是巴黎高级翻译学院的勒代雷教授,她在译著《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中提出释意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摆脱原语的语言形式,抓住文章或讲话的思想,脱离了原语语言外壳便能够用母语非常自然地表达这些思想。”释意理论虽反映了一些变通思想,是不同于字词对应语言翻译的“意义对等翻译”,但它基本上是对意义和词汇对应层面的变通,与变译理论的实质、具体的变通手段和方法以及变通的机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第18卷3期2005年8月 中国科技翻译 CHIN ESE SCIENCE&TECHNOLO GY TRANSLATORS JOURNAL Vol.18.No.3 Aug.2005 Ξ本文系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05jqw016。感谢台湾辅仁大学杨承淑教授对本文初稿提出的宝贵建议。 收稿日期:2004—12—09/20

葛浩文的翻译理念、策略、原则和特点

葛浩文的翻译理念、策略、原则和特点 葛浩文翻译莫言的小说,大量采取省略、删除、添加、改写的方式,对涉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内容常采取模糊化的处理。他的译本中在西方获得广泛认可,但中国的一些评论家认为他为了迎合西方读者口味,采用伪忠实和叛逆的翻译手法,过度美化原文,译出"象征性文本"的畅销书,不属于严肃的文学翻译。 葛浩文申辩说,自己并不惯于删减,译文要忠实于原作,但不必完全按字面意义翻译。对于葛浩文是否忠实原文,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研究者一般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若干语例作为论据,没有数据支撑;或仅粗浅标注英语文本,用提取高频词或计算句长比等方法研究翻译共性,未能就语言及内容差异对中英文本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对比。 本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使用软件进行人工标注,采用双语平行对比法,从内容、语言两方面对比《天堂蒜薹之歌》的中英文本,标注和统计其中对文化负载词、颜色词、动作谓词灵活多变的处理,根据统计数据总结葛浩文译文的特点,解读其翻译理念,分析其翻译策略。研究发现,葛浩文的翻译理念是忠实作者思想,考虑读者接受度,文辞优美易读。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在翻译中采用的办法是:在内容上,直译约占原文篇幅90.4%,删减约占8.0%,改动约占1.6%;加译约占译文篇幅的1.1%。在对语言细节的处理方面,55.5%的文化负载词采用改译法,改动的动作谓词中,约有81.1%为上义词变下义词,对约72.5%的颜色词采取直译,有时则根据小说语境和语用习惯选取合适的表达:在语言上,他采用的翻译策略主要是变化词类,调整语序,变更句子语气,重组句子结构等。 葛浩文秉持尊重原文作者的翻译原则,重视与作者的沟通以确保对作者意思

浅谈葛浩文英译当代中国小说翻译观点

浅谈葛浩文英译当代中国小说翻译观点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美国著名的汉学家,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出生于1939年,1961年毕业于长滩加州州立大学,之后于服役期间在台湾学习汉语,现任圣母大學讲座教授以及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葛浩文的成名作是1974年翻译出版的《萧红评传》,之后曼氏亚洲文学奖三位得主之作品也均为葛浩文译作,包括2007年的姜戎《狼图腾》、2009年的苏童《河岸》和2010年的毕飞宇《玉米》。2012年,葛浩文英译的莫言作品《红高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其翻译严谨而讲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汉学大师夏志清在《大时代端木蕻良四十年代作品选》的序言中盛誉葛浩文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将葛浩文比喻成接生婆,他在《纽约客》杂志上写道:在美国,中国当代小说翻译差不多成了一个人的天下,这个人就是葛浩文。莫言本人也在2010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演讲时说:如果没有(葛浩文)杰出的工作,我的小说也可能由别人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但绝对没有今天这样完美的翻译。 翻译思想是指译者本身对翻译工作的宏观认知,即译者对翻译的总体观念。这种观念会影响到译者对译文本、翻译策略、方法等方面的选择和应用。系统研究译者的翻译思想,不仅有助于把握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而且可以深化我们对于译者翻译行为背后的不同驱动因素的理解。在此,笔者将选取论文中的典型代表,总结其主要翻译思想,并指出其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孟祥春(2015)认为,葛浩文的翻译思想主要包括翻译功用论、策略论、认识论、过程论与标准论。他把葛浩文的翻译思想归结为在全球文学生产大语境下,以忠实为前提、以可读、平易、有市场为基本诉求、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凸显自我的再创作。孟祥春将其解读为全球文学生产大语境体现了葛浩文的全球视野;忠实让其翻译成为翻译;可读、平易有市场是翻译的标准论,确保了翻译取得成功;凸显自我是对译者的解放与主体性的高扬;再创作属于认识论,抓住了文学翻译的本质,提升了译者地位。 胡安江(2010)则从文本选择、文本的准确性、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等视角切入,分析了葛浩文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思想,认为葛浩文强调译文的准确性、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此外,胡安江还认为:总的来说,葛氏翻译时秉承与信守的快乐原则与读者意识,以及在此理念下葛译对于准确性、可读性与可接受性的追求与强调,构成了汉学家译者模式的另一种言说类型。胡安江还引用了葛浩文的话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当我意识到自己是在忠实地为两个地区的读者服务时,那种满足感能让我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情。 王海平(2011)在文献中总结葛浩文的翻译思想主要为:葛氏还是比较看中翻译的忠实性的,但他也强调译文的创造性,追求两者的统一。他也引用到了葛浩文的原话:我热爱创造性与忠实于原著之间的冲突,以及最终难免的妥协。 在以上翻译思想的指导下,葛浩文采取的翻译策略具体如下: 孟祥春(2015)认为葛浩文的翻译整体上是异化和归化相通,直译和意译相协调,但不容否认的是,葛译归化与意译的倾向性更为明显,这显然是为可读性服务的。孟祥春还引用

葛浩文翻译观试析_以_生死疲劳_英译本为例_缪建维

收稿日期:2014-12-25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 “平行语料库协助下的汉英翻译认知诗学研究”(编号:12YJA740049)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缪建维(1981-),女,江苏南通人,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葛浩文翻译观试析 ———以《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 缪建维 1,2 (1.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241;2.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093) 摘要:美国翻译家葛浩文翻译了大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也日益受到关注。针对目前很多学者认为葛浩文翻译“不忠实于原作”甚至“连译带改”这样的现状,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发现葛浩文在翻译时始终以 “忠实”作为基本原则,但不可避免,由于语言、文化等差异的影响,他也无奈地采取了删减和改移等变通手段。而这些变通手段的采取,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更有时候并非葛浩文的个人选择。 关键词:葛浩文,忠实,变通,艺术特色,翻译观中图分类号: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1(2015)01-0176-04 美国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 )是“公认 的中国现代、 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1] 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台湾和内地的作品, 台湾作家白先勇、朱天心,大陆作家苏童、莫言等众多知名作家的英译本均出自他之手。此次莫 言获得诺贝尔奖,其瑞典语的译者陈安娜就指出,不能忘了一个美国翻译家葛浩文。近年来,我国翻译 界对葛浩文也日渐关注, 涌现出不少相关文章。不少学者认为葛浩文的翻译“不忠实于原作”甚至给 其贴上“连译带改”的标签。在葛浩文所译的中国作品里,莫言的作品是他 译得最多的,目前已经出版的有《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等9部作品,另有作品 《蛙》即将出版。本文将以葛浩文所译的《生死疲劳》为例,分析他在翻译这部作品时所体现的翻译 思想。选择《生死疲劳》作为研究对象,很大程度上源于这部小说独特的地位,当诺贝尔奖诺奖组委会 邀请莫言为全世界大学生推荐一部他的作品时,莫言推荐了《生死疲劳》,称“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 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 ”一、忠实是基本原则 葛浩文在翻译某些作品如《狼图腾》时进行了一些删减,在处理某些词句时进行了变通,因此有学者据此认为葛浩文对原著不够忠实。笔者认为,这 种观点是有失公正的。 恰恰相反,“忠实”是葛浩文一直秉承的原则。他提出,译者“必须尊重原著”,他们“最大的导师就是文本”[2] 。在《狼图腾》英文版首发仪式上葛浩文把作家比作鱼,译者是虾,是配角。他曾批评金恩 (Evan King )在英译老舍《骆驼祥子》时将悲剧结局改为喜剧,认为这种改写与失真是很危险的。他也同样批评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文体与风格失真,认为翻译家不能牺牲原著独到的文体。在他接受的历次访谈中,他多次提到他是很忠实于原文的。葛浩文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这首先表现在他对翻译严谨的态度。为了不偏离原文作者的意图,翻译中遇到的疑问,他都会尽力与作家联系进行沟通。在翻译莫言多部作品时,与莫言不断书信往来,一次又一次地修订。莫言在科罗拉多大 学博尔德校区的演讲中提到, “……我与葛浩文教授1988年便开始了合作,他写给我的信大概有一百 多封,他打给我的电话更是无法统计……教授经常为了一个字、为了我在小说中写到的他不熟悉的一件东西,而反复磋商……由此可见,葛浩文教授不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翻译家,而且还是一个作风严谨 的翻译家……”[3]170 。下文将就《生死疲劳》的翻译阐述葛浩文是怎样践行他的“忠实”原则的。 莫言是一个对小说叙事艺术、小说文体始终非常关注的作家,他认为《生死疲劳》比较全面地代表 第33卷第1期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1Vol.33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 (2015年第1期)(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No.12015 DOI:10.13501/https://www.doczj.com/doc/807763803.html,ki.42-1328/c.2015.01.044

奈达“动态对等理论”述评

奈达“动态对等理论”述评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界影响颇大,他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在译界被广泛接受。这一理论从交际效果出发,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的反应。但这一理论忽视了语言的个性和特殊性、语际转换的复杂性、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原文形式及语篇的多样性。本文尝试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全面解读和分析。 关键词:功能对等读者的反应 Abstract: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Nida have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n slation scholars, and his “Dynamic Equivalence”has been accepted widely. Starting from the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this theory emphasizes reader-centered perspective,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readers’response, which neglects the specialties and individualities of the language, the complexity of conversion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the form of original text and the diversity of discourse.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an overall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Dynamic Equivalence”. Key words:Dynamic Equivalence; readers’response 1 引言 尤金·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因提出动态对等理论而享有

文化适应性和翻译策略--《西厢记》两个英文译本的比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英汉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2 从文化差异的四维度读解中法葡萄酒文化 3 商务信函中的语气结构分析 4 汉语流行语中的汉英语码混用现象探微 5 分析《哈姆雷特》中两位女性的性格特点 6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字幕翻译 7 《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8 从“绝望的主妇”看现代女性主义的困惑 9 《雾都孤儿》中的正邪儿童形象 1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1 从《芒果街上的小屋》透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12 论莎格?艾弗瑞在《紫色》中的角色 13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幽默的比较 14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行业的影响—以CR法案为例 15 从服饰的变化看待中美文化的差异 16 浅析莱辛在《屋顶丽人》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17 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中的应用 18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珍妮特?温特森《给樱桃以性别》中的英雄主义 19 正面解读《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 20 中西文化心理差异分析—以饮食习俗为视角 21 试析《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畸形的爱情观 22 It的用法与翻译 23 从《绝望主妇》析字幕翻译的目的和归化策略 24 汉英翻译中的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25 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 26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27 从幽默取材看中英传统价值差异 28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29 简?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女性角色的地位分析 30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的象征艺术手法 31 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Barack Obama’s Inaugu ration Speech 3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阈下《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群像 33 拜伦式人物—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弗洛伊德解读 34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35 浅析《飘》中女性主义的萌发 36 从文化角度谈旅游翻译 37 简爱与林黛玉的形象比较分析 38 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39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40 浅析《觉醒》中艾德娜自杀的必然性 41 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42 身势语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翻译中“信、达、雅”三原则与关联原则的比较探究

翻译中“信、达、雅”三原则与关联原则的比较探究 摘要:“信、达、雅”这三个翻译原则是当年严复提出来的三个基本翻译原则。但随着翻译的发展,这种以语义学为基础的翻译指导原则逐渐显示出它的弊端,并不能很好的指导作为交流工具的翻译工作达到目的。本文将借助一些翻译实例来比较“信、达、雅”翻译原则与关联原则,从而起到说明关联原则对于翻译的重要性。 关键词:翻译关联原则动态翻译 一、现今两种流行翻译方法的概述 当今翻译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传统的研究方法,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以规范为衡量尺度,以信达雅为旗帜和行动纲领。另一种是文化研究方法,以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描写为己任,以宽容为旗帜和行动纲领。后者是关心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相比之于传统的翻译学,他们忽略了作者本来要传达的意义,他们从本质上跨出了翻译的界线。前者是紧扣文本进行的翻译活动,但就是对于同一个文本的翻译,两种翻译方法的立足点不同,那么提出的原则也大不相同。 二、以语义学为基础的“信、达、雅”原则的缺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语义学方法的翻译原则占了很长的主导时间。从这个角度,我国的近代的严复很早就提出了他的翻译标准,即“信、达、雅”。信者,忠实;达者,达意;雅者,传神也。换言之,亦即准确、畅达、传神之意。无独有偶,在半个世纪以后的奈达博士的翻译理论与严复有相似性。他指出:“检验译文质量的最大标准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使读者正确理解原文信息,即“忠实原文”;二是易于理解;三是形式恰当,吸引读者。”[1] 这三条理论与严复的翻译理论是惊人的相似。这三个原则在很长的时间里作为一种指导原则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但是在现代时代快速的发展,翻译不只是对一些文字的翻译,对许多层不出穷的新文字的翻译也应该适应的,然而如果我们还是用以前的三个原则来做为翻译的原则。例如:This section will discuss how to mount or unmount a file system. 有种翻译为:这一部分将讨论如何“增加或减少”一个文件系统。其实mount和unmount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般翻译成“装载”和“卸载”,估计是这位译者,可能并不认识mount,查《英汉词典》后,发现意思太多,于是从中找了一个差不多的意思“增加”,而unmount,一般的《英汉词典》上根本没有这个词,但它的前缀un表明它是mount的反义词,因此把它翻译成“减少”。用“信、达、雅”来检验这个翻译,我们可以看出,他能表达出基本的意思,它能忠实的表达出原来的文字的意思,“装载”与“卸载”在语境中也可以说是增加或者减少,也比较通顺,只是在雅这个层面上是比较欠缺一点,但是本来这三个原则第三个层的要求就是比较高的,现在的翻译者认为前两个达到也就可以了。但是了解计算机的人看了总觉得这种翻译有点奇怪。他的这种翻译是一个词一个词对等的机械的翻译过来的。我们应该根据语言的流变性,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做适应的翻译。 三、以语用学为基础的翻译关联原则的优越性 关联原则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的,它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根据关联理论我们姑且把翻译定义为语内或语际间的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2]关联原则将译者的翻译的过程看成一个能动的动态过程.正如同赵彦春所说:“翻译不是静态的代码转换,而是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

奈达动态对等翻译观概述

论对等原则 张铭1尤金·奈达 尤金?奈达,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是西方翻译理论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市,从小笃信基督,并对语言有浓厚的兴趣。1943年获密歇根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接着长期在美国圣经学会主持翻译部的工作,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他把语言学应用于指导圣经的翻译,创造了自己特色的翻译理论,至今发表40多部著作,250余篇论文,可谓著作等身。他还到过96个国家,在一百多所大学做过讲座,并曾来过中国13次。 奈达的翻译思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描写语言学阶段:这一阶段,奈达结合自己在圣经翻译中的实验,主要集中研究了句法、词法和语义翻译中的问题。这一期间的代表作是《论词法:词的描写性剖析》(1946)、《圣经翻译》(1947)等。 (2)交际理论阶段:这一时期是奈达最高产,成果最丰富的的时期,他明确提出了“翻译的科学”这一概念,创立了翻译的交际学理论,并阐释了“动态对等”的翻译观,提出了“分析、重组、翻译、检验”的四步式翻译过程。代表作是《翻译科学探索》(1964)《翻译理论与实践》(1969)1等。 1与塔伯合著。

(3)社会符号学阶段:这一阶段,奈达一方面保留了交际理论的观点,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很多观点进行了修正和发展,同时开始采用社会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翻译问题。代表作有《论翻译的社会语言学理论》(1979)《意译》(1982)等。2奈达的基本翻译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句话 (1)、翻译是交际活动。 (2)、翻译主要是译意。 (3)、为了译意,必须改变语言的表达形式。3 2《论对等原则》 不存在绝对的对等 没有哪两种语言是完全一致的,无论是对应符号被赋予的意义还是这些符号排列为词组的方式,因此,就有理由认为翻译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这样,也就不存在完全精确的翻译,翻译的整体影响可能接近原文,但细节不可能完全相同。 翻译的不同类型 翻译的不同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基本因素: (1)信息的本质 (2)作者的目的或译者的目的. (3)受众的类型。4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P61 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 .98. 4谢天振.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P38

奈达翻译理论动态功能对等的新认识

To Equivalence and Beyond: Reflection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ugene A. Nida for Bible Translating1 Kenneth A. Cherney, Jr. It’s been said, and it may be true,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those who divide people into two kinds and those who don’t. Similarly, there are two approaches to Bible translation—approaches that divide translations into two kinds and those that refuse. The parade example of the former is Jerome’s claim that a translator’s options are finally only two: “word-for-word” or “sense-for-sense.”2 Regardless of whether he intended to, Jerome set the entire conversation about Bible translating on a course from which it would not deviate for more than fifteen hundred years; and some observer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come to view Jerome’s “either/or” as an unhelpful rut from which the field has begun to extricate itself only recently and with difficulty. Another familiar dichotomy 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mal correspondence” translating on one hand and “dynamic equivalence” (more properly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n which see below) on the other. The distinction arose via the work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Bible translating: Eugene Albert Nida (1914-2011). It is impossible to imagine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especially Bible translating, without Nida. Not only is he the unquestioned pioneer of modern, so-called “meaning-based” translating;3 he may be more responsible than any other individual for putting Bibles in the hand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at they can read and understand. 1 This article includes material from the author’s doctoral thesis (still in progress), “Allusion as Translation Problem: Portuguese Versions of Second Isaiah as Test Case”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Drs. Christo Van der Merwe and Hendrik Bosman, promoters). 2 Jerome, “Letter to Pammachius,” in Lawrence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2nd ed. (NY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4), p. 23. 3 Nigel Statham, "Nida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Evolution of a Concept, Some Problems, and Some Possible Ways Forward," Bible Translator 56, no. 1 (2005), p. 3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