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起源

计算机起源

计算机起源
计算机起源

计算机的起源

一、从计算机的起源看人类的起源

计算机是人造的,这点毫无争议,也就是说计算机的起源毫无争议,如果说计算机有上帝的话,那它的上帝就是人。在这反复说这些有什么意思吗?

假设过了n年,世界变成了机器人的世界,它们也在谈论自己的起源,而现在的记载都没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变成一个悬念了。

从上面能不能推测一下人类的起源呢?

我没有考究过这些问题,只能从感性上推断一下。

我的理解人的起源有两种观点。

其一人是变来的,也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说人是猴子变的。

其二人是被造出来的,关于这点各民族的神话传说相当丰富,基督教说是上帝按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中国神话说是女娲也是按自己的样子用泥捏出了了人类,关于造人还有很多的神话,如新西兰神话说人是天神滴奇 (TIKI) 用红土和自己的血制成;美拉尼西亚人也这样说;希腊神话说神从地球内部取出土与火,派普罗米修斯和埃皮米修斯兄弟二神,分别创造动物与人类,并赋予人类种种个性和智慧。北美洲西部的迈都族印第安人认为当初『大地开创者』创造树木鸟兽之后,说『我要造人了。』便取些暗红色泥土搀水,做成一男一女。

那么,人是可以被制造的吗?如果我们换个说法,人是可以被克隆吗?这好像不是什么技术问题了吧。

摘录网上的一篇文章的片段:

如果按照我们对神话的解释,即我们先民崇拜的神就是来自于宇宙的高级生命,那么神话中创造人的记载恐怕就不再是神话了,而是某种真实的记录。请按照我们的这个思路来假设一下:数万年以前,地球正像神话中所描绘的那样,是一个没有人类居住,但却充满勃勃生机的蓝色星球,陆地上长满了各种植物;丛林里自由自在生存着各种动物。乌儿在空中飞翔、枝上鸣叫;海洋生物在大海中嬉戏、畅游;猿猴类灵长目动物在茂密的森林中四处游荡,安然自得地生儿育女。突然,来自某个宇宙空间的高级生命,驾驶着他们的飞行器在这颗星球上降落,出于某种目的,他们采用先进的遗传基因科学,从猿猴、狼及海洋生物身上提取出遗传基因,并将这些基因分离、剪切、组合、拼接,制造出了既具有海洋生物特点,也具有陆地生物特点的新物种,那便是人类。

这个推论,既符合地球科学发展的趋势,也符合人类的早期记载,更在众多的神话与人类身体上存有不可反驳的证据。所以,我们坚信它的正确性。尽管接受它会使人类的自尊心遭受一次打击,但科学的推论将不会由此而改变。

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濒临失衡的地球》一书中对人类的出现是这样看待的:“最近从天文学和宇宙学的新发现中得到的线索证明,宇宙确实存在一个开端,因此一些人不再那样强烈地抵制宇宙及作为其中一部分的人类是‘被创造出来’的观点。”我们相信戈尔副总统的话应该是有所指的,它与我们的假设有一点不谋而合的默契。

那人是变来的还是造出来的,不得而知,但计算机的史前世界我们是知道的。

二、电子计算机的史前世界

如果说人的变来的,最有可能就是猴子变的,那猴子之前呢?猴是鱼变的,鱼是三叶虫变的,三叶虫是单细胞生物变的,细胞是有机物变得……

即时人是鱼变的,也不能说人就是鱼,就像有一种说法是计算机始祖是算盘,那算盘为什么不是第一台计算机呢?

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人是一种能创造工具的高级动物,而猴子不是。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装置。显然算盘不是。

写到这头都大了,想不明白了,管是什么变的,先搞明白计算机的史前亲戚们。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电子计算机。以下资料从网上获得:

中国最早的计算工具——算筹。

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一种工具。又称为筹、策、算子等。它最初是小竹棍一类的自然物,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计算工具,质地与制作也愈加精致。

算筹在中国的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中就有“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中国古代的算筹不仅是正、负整数与分数的四则运算和开方的运算的工具,而且还包含着各种特定的演算。

算筹是在珠算发明以前中国独创并且是最有效的计算工具。中国古代数学的早期发达与持续发展是受惠于算筹的。

公元600年左右,我国出现新的计算工具——算盘。

中国算盘是从算筹发展而来的。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数学计算日益复杂,拔珠的速度远比摆算筹方便快捷多了,于是人们发明的珠算。汉末三国时期徐岳撰的《数术记遗》中有述:“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是对珠算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明朝人吴敬《九章详注比类算法大全》记载了有关珠算的算法。1573年徐心鲁所校订的《盘珠算法》一书中就已有类似现在使用的算盘的图形样式,在当时,珠算已广泛地运用了。珠算不是一个人创造,应该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珠算盘应该说是中国首创的,并流传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后来又经一此商旅传到了西方。

算盘一类的计算工具很多文明古国都出现过,例如古罗马算盘没有位值概念,被逃汰,俄罗斯算每柱十个算珠,计算麻烦。现在很多国家流行的是中国式的算盘。

17世纪欧洲出现计算尺和机械式计算机。

计算尺:早在17世纪初,计算工具在西方国家呈现了较快的发展。首先是闻名于世的英国数学家纳皮尔(J.Napier)最早创立了对数概念,并在他所著的书本里还介绍一种新的数字运算工具,既是后来被人们称为“纳皮尔计算尺”的计算工具。这种计算工具由十根长条状的木棍组成,木棍的表面雕刻着类似于乘法表的数字,纳皮尔用它来帮助进行乘除法计算,使数字运算得到极大简化。然而,纳皮尔在数学领域最伟大的贡献则是他在1614年发表的对数概念,而由他开创的对数概念整整影响了一代数学家,并极大的推动了数学向前发展,而计算尺的基本原理正是应用了对数原理,所以纳皮尔的发明也

为今后的计算尺发展奠定了基础。自纳皮尔发明了对数概念以后不久即由甘特(E.Gunter)与奥却德(W.Oughtred)等先后创制了对数尺度及原始形式的对数计算尺。

计算尺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生产需要和工艺水平而逐渐进步的,它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发明与创造,经过无数名数学家以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特别是二十世纪初至七十年代,计算尺产品已成为计算工具发展历史上工艺最为先进、制造最为精美、品种最为繁多、使用最为广泛的计算工具。

机械式计算机:法国人帕斯卡(1623~1662)于17世纪制造出一种机械式加法机,它成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机。它是一个长20英寸、宽4英寸、高3英寸的长方盒子,面板上有一列显示数字的小窗口,旋紧发条后才能转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通过手工操作,来实现加、减运算。

帕斯卡的加法机在法国引起了轰动。这台机器在展出时,前往参观的人川流不息。它向人们揭示出:用一种纯粹机械的装置去代替人们的思考和记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机电式计算机:1934年,德国人朱斯开始研制一种利用机械键盘的计算机。这与巴贝奇分析机原理相类似。1938年,朱斯制成第一台二进制计算机——Z——1型计算机。

1941年,朱斯的第三台计算机Z——3型机开始运行。这台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台采用电磁继电器进行程序控制的通用自动计算机,Z-3型机器的体积只有衣柜那么大,它有一块精巧的控制面板,只要

按一下面板上的按钮就能完成操作。它是世界上第一台能自动完成一连串运算的计算机。Z-3型计算机工作了3年,在1944年美国对柏林的空袭中毁于一旦。

1945年,朱斯又完成了Z-4型计算机的研制,它是一种比Z-3型机更进步的机电式计算机,曾在德国V-2火箭的研制中发挥作用。Z-4型机一直工作到1958年。

最后一台“史前”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MarkⅠ

1944年,MarkⅠ计算机问世,于哈佛大学投入运行。它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艾肯的指导下完成研制的。

MarkⅠ是一种完全机电式的计算机。它长15米,高2.4米,有点像图书馆中的大书架,不过在架子上放的不是书,而是一排排继电器。在它运行时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它有15万个元件,还有800千米导线。MarkⅠ是世界上最早的通用型自动机电式计算机之一,一共使用了3000多个电话继电器代替齿轮传动的机械结构,机器采用十进制,对23位的数进行加减运算,一次需要0.3秒,乘法则需要6秒。指令通过穿孔纸带传送。它在许多方面可以说是巴贝奇分析机现代化的翻版,不同的只是用电代替了蒸汽传动。它的问世标志现代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三、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计算机的起源毫无争议的是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才研制成功。这台机器的名字叫“ENIAC”,它的诞生地是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下面是它的诞生过程:

1943年,二次世界大战关键时期,战争需要像一只有力的巨手,给电脑的诞生铺平了道路。由于阿贝丁试炮场再次承担美国陆军新式火炮的试验任务,陆军军械部派青年军官戈德斯坦中尉,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气工程学院召集来一批研究人员,帮助计算弹道表。戈德斯坦从陆军抽调了100 多名姑娘作辅助性人工计算,不仅效率低还经常出错。莫尔学院的两位青年学者——36岁的副教授莫契利和24岁的工程师埃克特,向戈德斯坦提交了一份研制电子计算机的设计方案——“高速电子管计算装置的使用”,他们建议用电子管为主要元件,制造一台前所未有的计算机,把弹道计算的效率提高成百上千倍。

4月9日,陆军军械部召集会议审议这份报告。会议即将结束时,身为军械部科学顾问的韦伯伦教授一言九鼎,他猛然站起身,“砰”地一声推开身后的椅子,对阿贝丁试炮场负责人大声说:“西蒙,给戈德斯坦这笔经费!”说完这句话,立即转身向大门外走去,戏剧性地决定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命运。

然而,为支援战争赶制的机器没能在战争期间完成,直到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才研制成功。这台机器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即“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的英文缩写。它能够在一天内完成几千万次乘法,大约相当于一个人用台式计算机操作40年的工作量。一条炮弹的轨道用20秒钟就算出来,比炮弹本身的飞行速度还快。ENIAC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创世,人类社会从此迈进了电脑时代。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诞生

体积:90立方米;重量:30 吨;占地:170 平方米;

耗电:140 千瓦;

使用器件:188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 1500个电容,6000个开关

运算速度:5000次加法/秒,500次乘法/秒, 100次除法/秒.

存储容量:存20个字长为10位的十进制数;

缺点:ENIAC是第一台真正能够工作的电子计算机,但它还不是现代意义的计算机。它没有真正的存储器,只有20个字节的寄存器用来存储数字。它的计算方式依赖于电路的连接方式,每次改变计算方式都要进行电路连接的变更,往往计算机进行几分钟的计算,准备工作要花几小时到几天。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针对上述缺陷,于1946年提出了著名的“存储程序控制原理”,从而导致现代意义下的计算机诞生

(发展战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复习题 一、简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 3)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4)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等三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 6)在广域网中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7)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差错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差错? 8)网络互连的类型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9)请说明产生广播风暴的基本工作原理。 10)路由器在哪层上实现了不同网络的互连?在什么情况下要选择多协议路由器? 11)网关在哪层上实现了不同网络的互连?网关实现网络协议转换的方法有哪些? 12)请说明Internet的基本结构与组成部分。 13)IP地址的结构是怎样的?IP地址可以分为哪几种? 14)Internet的基本服务功能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5)请说明WWW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 16)请说明电子邮件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 17)请说明FTP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 18)请说明Telnet服务的基本工作原理。 19)什么是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有哪些类型?电子商务有哪些主要特点? 20)请说明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过程。 21)局域网操作系统与单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2)非对等结构局域网操作系统与对等结构局域网操作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3)请说明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服务功能。 24)典型的局域网系统容错技术(例如NetWare SFT)中的服务器镜像、磁盘镜像与磁盘双工 的区别是什么? 25)以太网交换机主要分为哪些类型?在以太网交换机选型上应考虑哪些问题? 26)请说明使用双绞线与集线器组网的基本方法。 27)组建千兆以太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8)网络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中? 29)Windows 2000 Server对系统有什么要求?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30)什么是用户账号的概念?系统提供了哪些内置用户账号?如何创建新的用户账号? 31)什么是组账号的概念?组账号的类型有哪些?如何创建新的组账号? 32)什么是共享目录的共享权限与本地使用权限?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如何为共享目 录设置共享权限与本地使用权限? 33)请举例说明打印服务器、本地打印机、网络打印机的概念。 34)如何安装本地打印机?如何安装网络打印机?如何设置网络打印服务器属性? 35)ISP在用户接入Internet时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ISP? 36)如何通过电话网接入Internet?如何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这两种接入方法各有什么 特点? 37)如何安装TCP/IP协议? 38)如何创建新的拨号连接?如何设置拨号连接的属性?如何使用拨号连接上网?

计算机网络部分练习题答案(教学相关)

《计算机网络》作业题解 2-09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3100Hz ,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答:(1) 香农公式:C = W log 2 (1+S/N) (b/s) 由香农公式得: W C N S 21=+ 12-=W C N S 3500031001212 1C W SN =-=- 1.6 1.635000 31002212121C C W W SN ??=-=-=- 11002 SN SN =,信噪比应增大到约 100 倍。 223(13)(1102)C w long SN w long SN =?+=?+? 318.5%2 C C =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 S/N 再增大到 10 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 18.5%左右 3-07要发送的数据为 1101011011。采用 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P(X)=X 4+X +l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会发现?

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解:(1)生成多项式是P(X)=X4+X+l对应的二进制位串是:10011,r=4,所以冗余位是4位。 1100001010 10011) 10011 10011 10011 010110 10011 10100 10011 1110 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是:1110 (2)出现的两种差错都可以发现。 (3)仅仅采用了CRC检验,数据链路层的传输还不是可靠的传输。 4-13 设IP 数据报使用固定首部,其各字段的具体数值如图所示(除IP 地址外,均为十进制表示)。试用二进制运算方法计算应当写入到首部检验和字段中的数值(用二进制表示)。 解:数据报首部按“字”(16位) 进行反码算术运算求和(高位溢出位会加到低位)。 0100 0101-0000 0000 0000 0000-0001 1100 0000 0000-0000 0001 0000 0000-0000 0000 0000 0100-0001 0001 0000 0000-0000 0000 (校验和) 0000 1010-0000 1100 0000 1110-0000 0101

计算机起源的数学思想

计算机起源的数学思想 说明:转载请保留全部信息作者phylips@兵马俑bbs 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做一部关于解放的历史。也有这样的说法,懒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为了偷懒,人类不断的做着各种努力,发明了各种机器工具,将自己从繁重的劳动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每一次大的进步,都需要解放思想,同时也带来了全人类思想的大解放。在这样的历程中,计算机的出现无疑将人类从很多繁重的作业中解放了出来。与此同时,有些人开始思考能否制造出可以像人类一样进行思考的机器,以将人类从创造性的劳动和逻辑思考中解放出来,交给机器去完成。 虽然计算机的出现,不到百年,然而为了它的出现,所进行的探索和研究,早已经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当然准确的说,这些探索和研究在当时实际并不是为了计算机产生而进行的,绝大多数只是做了一个无意的铺垫。或许我们并不熟悉这样的一个过程,老实说现代的大学教育中也很少提及计算机出现之前的那些历史。实际上,了解这样的一个过程,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事物是如何产生出来,它背后的科学原理又是如何,让我们可以透过复杂的电路外表,接触到最本质的东西。可以让我们除了对科学家们的工作表示赞叹之外,也可以深入他们当初的思想过程,近距离地进行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沟通。这对于我们自己应该如何思考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是有所帮助的。 实际上在离散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这样的一些人物,乔治.布尔,康托,哥德尔,图灵,冯诺依曼。而我们实际的离散数学的教学中,本身太注重于知识本身的学习,而忽略了知识是如何被发现产生出来,以及不同的知识之间曾经的渊源和启发关系。而对于启迪思想来说,后者显然更为有力。 莱布尼茨之梦 早在17世纪的莱布尼茨就有一个伟大的构想,他希望可以将人类的思维像代数运算那样符号化,规则化,从而让笨的人通过掌握这样的规则变得聪明,更进一步的制造出可以进行思维运算的机器,将人类从思考中解放。从莱布尼茨为微积分所确定的依然在今天被沿用的符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符号具有良好的感觉,通过选择良好的符号,可以大大的简化运算的复杂性,甚至将这样的运算变成一种天然的过程。除了构想之外,莱布尼茨本身为了发展一种逻辑演算也进行了很多尝试,他得到的一些结果已经具有后来布尔的逻辑代数的雏形。 布尔的逻辑代数 19世纪的布尔,将逻辑代数化,发展出了逻辑代数成为后来计算机内部运算的逻辑基础。 在早期的研究中,布尔就已经认识到符号的力量,代数的力量正源于代表着量和运算的符号在几条基本规则的支配下体现出来的。后来,他开始思考能否将逻辑推理也像代数那样用符号和几条基本规则就可以完全表达。 他开始思考我们通常所说的某物具有某种性质,可以用一个类来表示,比如白的是x,绵羊是y,那么白绵羊就可以用xy来表示,这样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开始具有代数的形式,用现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答案: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能够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类。 2.按通信媒体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能够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 3.按使用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能够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4.按配置进行分类,分为同类网、单服务器网和混合网。 5.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能够分为分布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和集中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 【相关阅读】 1。按地理范围分类 计算机网络常见的分类依据是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三类。 局域网简称LAN,它是连接近距离计算机的网络,覆盖范围从几米到数

公里。例如办公室或实验室的网、同一建筑物内的网及校园网等。 广域网简称wAN,其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构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例如我国的公用数字数据网、电话交换网等。 城域网简称mAN,它是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覆盖范围为几十公里,大约是一个城市的规模。 在网络技术不断更新的这天,一种用网络互连设备将各种类型的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互连起来,构成了称为互联网的网中网。互联网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从局部到全国进而将全世界连成一片,这就是Internet网。 Internet中文名为因特网、国际互连网,它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应用最广泛和最大的公共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带给了数万种服务,被世界各国计算机信息界称为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2。按拓扑结构分类 拓扑结构就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如果不思考实际网络的地理位置,把网络中的计算机看作一个节点,把通信线路看作一根连线,这就抽象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和环型三种,如图7-1、7-2、7-3所示。 1)星型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以一台设备作为中央节点,其他外围节点都单独连接在中央节点上。各外围节点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务必透过中央节点进行通信,如图7-1所示。中央节点能够是文件服务器或专门的接线设备,负责接收某个外围节点的信息,再转发给另外一个外围节点。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服务方便、建网容易、故障诊断与隔离比较简便、便于管理。缺点是需要的电缆长、安装费用多;网络运行依靠于中央节点,因而可靠性低;若要增加新的节点,就务必增加中央节点的连接,扩充比较困难。 星型拓扑结构广泛应用于网络中智能集中于中央节点的场合。在目前传

计算机网络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学第一章概述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 (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 (3)在目的地合并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 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 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线路交换时延:kd(传播时延)+x/b(发送时延)+s(建立连接时间), 分组交换时延:kd(传播时延)+(x/p)*(p/b)(发送时延)+ (k-1)*(p/b)(最后一个分组在第一个路由器转发到目的主机的发送时延) 1-11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的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的时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计算机的由来与发展

电子计算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五十年来,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的生产方与生活方式,人类已经进入电脑为基础的信息时代,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展望信息时代的美好未来,我们对高科技的发展规律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在冯洛伊曼电脑诞生之前,人类为探索用机器实现自动计算机,甚至模拟部分人脑的功能已经进行几百年甚至两千年的努力。 ?古希腊的柏拉图(公元前427-347)时代开始,人类已经开始研究思维的模拟实现; ?维也特(1540-1630)提出运用符号进行计算; ?课卜勒1623年发明了8位计算器; ?莱布尼兹(1646) ?近几年兴起的神经网络电脑以样本学习改变互联权重与结构,可能是对wilks领导下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这台计算机包括1024字 贮存(录延迟线)和4600字外存 ?1819,英国科学家,发明家巴贝奇设计“差分机”,并与1822年制造出可动模型。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世纪了分析机,分析及包括存储和碾磨,就非常类似于今天的 计算机中采用内存和处理器。他研制的差分机和分析机为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 发展奠定基础。 ?图灵:1936年,提出著名的“图灵机”设想1950年提出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只能的验证方法,即图灵实验,“图灵机”与“冯。伊诺曼机”齐名,被永远载 入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中。 ?物计算机又 称仿生计算机,是 以生物芯片取代在半导体硅片上集成数以万计的晶体管制成的计算机。主要原材料是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并以此作为生物芯片。生物计算机芯片本身还具有并行处理的功能,其运算速度要比当今最新一代计算机快10万倍,能量消耗仅相当于普通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存储信息的空间仅占百亿分之一。1983年美国公布了研制生物计算机的设想之后,立即激起了发达国家的研制热潮。当前,美国,日本,德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研究。从1984年开始,日本每年用于研究生物与计算机的科研投资为86亿日元。目前生物芯片仍处于研制阶段,但在生物元件,特别是生物传感器的研制方面已取得不少实际成果。这将会促使计算机,电子工程和生物工程这三个学科的专家通力合作,加快研究开发生物芯片。生物计算机一旦研制成功,可能会在计算机领域内引起一场时代的革命。 生 精选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答案

1.4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答: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把一个计算机网络概括为一个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的通信系统 终端系统:终端系统由计算机、终端控制器和计算机上所能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数据源(如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构成。计算机通过一条高速多路复用线或一条通信链路连接到通信子网的结点上。终端用户通常是通过终端控制器访问网络。终端控制器能对一组终端提供几种控制,因而减少了终端的功能和成本。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由用作信息交换的网络结点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网络结点提供双重作用:一方面作终端系统的接口,同时也可作为对其他网络结点的存储转发结点。作为网络接口结点,接口功能是按指定用户的特定要求而编制的。由于存储转发结点提供了交换功能,故报文可在网络中传送到目的结点。它同时又与网络的其余部分合作,以避免拥塞并提供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1.7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定义网络的体系结构? 答: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分层及其服务和协议的集合,也就是它们所应完成的所有功能的定义,是用户进行网络互连和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因此,体系结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只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结构,而不涉及每层的具体组成和实现细节。 计算机网络由多个互连的节点组成,节点之间要不断地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每个节点就必须遵守一整套合理而严谨的规则,才能实现网络的互连,网络的体系结构包含了各个层次的服务及协议规程,为软件和硬件的具体实现提供了统一的规范。 1.8什么是网络协议?由哪几个基本要素组成? 答:简单地说,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和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经的过程。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的格式、定时方式、顺序和检错。 一般说,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1.9试分析协议分层的理由。 答:在设计和选择协议时,不仅要考虑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的传输量、所采用的传输技术、数据存取方式,还要考虑到其效率、价格和适应性等问题。因此,协议的分层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信协议可被分为多个层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汇编

第一章 绪论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什么是互联网? 2. 计算机网络的最重要功能是什么? 3. 按照网络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将网络划分哪几类?每一类各有什么特点? 4. 无线网可以分为哪几种?每一种的特点是什么? 5. 简述ISO/OSI参考模型中每一层的名称和功能。 6. 简述TCP/IP参考模型中每一层的名称和功能。 7. 比较ISO/OSI和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1.什么是数据、信号和传输? 2.数字传输有什么优点? 3.什么是异步传输方式?什么是同步传输方式? 4.什么是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方式? 5.什么是信号的频谱与带宽? 6.什么是信道的截止频率和带宽? 7.简述信号带宽与数据率的关系。 8.有线电视公司通过CATV电缆为每个用户提供数字通信服务。假设每个用户占用一路电视信号带宽(6MHz),使用64QAM技术,那么每个用户的速率是多少? 答: 根据香农定理C = 2*W*log2M 由于采用64-QAM技术,所以其M为64,W为6MHz,代入香农定理计算得出 C = 2*W*log2M = 2*6*5 = 60Mbps 9.要在带宽为4kHz的信道上用4秒钟发送完20KB的数据块,按照香农公式,信道的信噪比应为多少分贝(取整数值)? 答: (1)根据计算信道容量的香农定理 C=W*log2(1+S/N) (2)按题意 C=20K×8÷4=40Kbps;而W=4KHz (3)故得解:log2(1+ S/N)=10;其中S/P n=210-1=1023 (4) dB=10log10(S/N)=10log10(1023)≈30,所以该信道的信噪比应为30分贝。 10.对于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的电话线路,如果采用二进制信号传输,该电话线路的最大数据率是多少? 答:此题用香农定理来解答。 信道的带宽B=3000Hz,信/噪比S/N=30dB,则10lg(S/N)= 30dB,∴ S/N = 1000。由香农定理可知,此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 =B㏒2(1+S/N) =3000×㏒2(1+1000)≈30 kbps。 另外,它也应受不考虑噪声时,奈奎斯特定理所给出的限制: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2B ㏒2V;因是二进制信号一个码元携带㏒22 = 1 bit的信息量,所以按奈奎斯特定理算出的最大数据速率是:2×3000×㏒22 = 6 kbps。 最大可达到的数据速率应取两者中小的一个,即min(30 k,6 k)= 6 kbps。 11.假设信号的初始功率是5W,信号衰减是10dB,问信号衰减后的功率是多少?12.比较一下各种传输介质的优缺点。 13.什么是频分多路复用?它有什么特点?适合于什么传输系统? 14.什么是波分多路复用和密集波分多路复用? 15.什么是时分多路复用?它有什么特点?适合于什么传输系统? 16.比较一下同步TDM和统计TDM的异同点。 17.20个数字信号源使用同步TDM实现多路复用,每个信号源的速率是100kbps,如果每

计算机专业外文翻译--c 的起源一个小的历史

外文原文 The Origins of C++: A Little History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evolved at an amazing rate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oday a notebook computer can compute faster and store more information than the mainframe computers of the 1960s. Computer languages have evolved, too. The changes may not be as dramatic, but they are important. Bigger, more powerful computers spawn bigger, more complex programs, which, in turn, raise new problems in program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In the 1970s, languages such as C and Pascal helped usher in an era of structured programming, a philosophy that brought some order and discipline to a field badly in need of these qualities. Besides providing the tools for structured programming, C also produced compact,fast-running programs, along with the ability to address hardware matters, such as managing communication ports and disk drives. These gifts helped make C the dominant programming language in the 1980s. Meanwhile, the 1980s witnessed the growth of a new programming paradigm: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or OOP, as embodied in languages such as SmallTalk and C++. Let’s examine these C and OOP a bit more closely. The Mechanics of Creating a Program Suppose you’ve written a C++ program. How do you get it running? The exact steps depend on your computer environment and the particular C++ compiler you use, but they should resemble the following steps: 1. Use a text editor of some sort to write the program and save it in a file. This file constitutes the source code for your program. 2. Compile the source code. This means running a program that translates the source code to the internal language, called machine language, used by the host computer. The file containing the translated program is the object code for your program. 3. Link the object code with additional code. For example, C++ programs normally use libraries. A C++ library contains object code for a collection of computer routines, called functions, to perform tasks such as displaying information onscreen or calculating the square root of a number. Linking combines your object code with object code for the functions you use and with some standard startup code to produce a runtime version of your program. The file containing this final product is called the executable code. CAsyncSocket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对于带宽为6MHz的信道,若用8种不同的状态来表示数据,在不考虑热噪声的情况下,该信道每秒最多能传送的位数为() A 36×106 B 18× C 10 C 48×106 D 96×106 2.E1载波的数据传输为() A 1.544Mbps B 1Mbps C 2.048Mbps D 10Mbps 3.采用8种相位,每种相位各有两种幅度的PAM调制方法,在1200Baud的信号传输速率下能达到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A 2400b/s B 3600b/s C 9600b/s D 4800b/s 4.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数字信道,其数据传输速率为波特率的() A 2倍 B 4倍 C 1/2倍 D 1倍 5.采用海明码纠正一位差错,若信息位为7位,则冗余位至少应为() A 5位 B 3位 C 4位 D 2位 6.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有0或1两个系数的一元多项式建立对应关系。例如,与位串101101对应的多项式为() A x6+x4+x3+1 B x5+x3+x2+1 C x5+x3+x2+x D x6+x5+x4+1 7.X.21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减少信号线的数目,其机械特性规定采用() A DB-25连接器 B DB-9连接器 C DB-15连接器 D RJ11连接器 8.采用AT命令集对Moden进行编程设置,现要让Modem完成“用脉冲拨号呼叫”的操作,则应向Modem发出的AT命令为() 9.采用RS-232C接口标准连接PC机和Modem,其请求发送信号(RTS)的连接方向为()A DCE→DTE B DCE→DCE C DTE→DTE D DTE→DCE 10.BSC规程采用的帧同步方法为() A字节计数法 B 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C 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D 违法编码法 11.采用有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设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A 2n-1 B 2n-1 C 2n D 2n 12.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WT=4,在发送3号帧、并接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07937974.html,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作者:李小柏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第03期 摘要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同其它事物发展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几代人为此付出了毕生精力:计算机作为一种计算的工具,它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算盘、17世纪 中叶法国著名数学家巴斯卡尔(B.Pascal)发明并制造的机械式的加法器、17世纪后半期由德国数学家菜布尼兹系统提出了二进制算术运算法则并制造机械齿轮计算器……踏着这些先驱者为计算机开拓的道路,到20世纪,计算机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代。当今社会,计算机已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工具。 关键词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基本工具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发展过程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在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大学研制(研制第一台计算机是由于战争的需要,二战期间,美军面临许多计算问题,为此美国不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第一台计算机,占地面积为150m2,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重30000Kg,140Kw 操作维护人员上万,设计者是美国的埃克特和莫克利)。 从计算机诞生至今虽然只有50多年,但计算机的性能价格比提高了千万倍,这主要体现在速度提高了千万倍,存储容量提高了千万倍,体积缩小了千万倍,软件性能提高了百万倍而价格降低为万分之几。目前,在世界各行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计算机行业,计算机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与计算机息息相关。 2计算机发展趋势 一方面计算机向着高速、智能化的超级巨型机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向着微型机的方向发展。巨型机主要用于大型科学研究和实验以及超高速数学计算,它的研制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程度,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实力。 微型计算机是把构成计算机的主要部件(CPU,存储器,I/O口)集成一块芯片上,用于嵌入或控制系统。1971年诞生的,第一代微处理器是4004,第二代微处理器是Z80,第三代微处器是8086、8086、80286,第四代微处理器80386、80486、Pentium、Pentium4,第五代 微处理器是具有RISC微处理器芯片。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及其特点收藏 一、计算机的概念: 是一种能迅速而高效的自动完成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它能按照程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存储。 二、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1、诞生:1946年,美国为计算弹道轨迹而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2、发展: 阶段时间逻辑器件应用范围 第一代1946——1958 真空电子管科学计算、军事研究 第二代1959——1964 晶体管数据处理、事物处理 第三代1965——1970 集成电路包括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 第四代1971——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到了各个领域 三、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1、数值计算:弹道轨迹、天气预报、高能物理等等 2、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物资管理、电算化等 3、过程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卫星飞行方向控制 4、辅助工程:CAD、CAM、CA T、CAI等 四、计算机分类: 1、按规模分:巨、中、小、微 2、按用途分:专用机、通用机 五、微型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字长:知己算计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单位为位(BIT) 2、主频:指计算机主时钟在一秒钟内发出的脉冲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3、内存容量:是标志计算机处理信息能力强弱的一向技术指标。单位为字节(BYTE)。8BIT=1BYTE 1024B=1KB 1024KB=1MB 4、外存容量:一般指软盘、硬盘、光盘。 六、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功能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和自动运行能力。 计算机中的数的表示收藏 计算机能够处理数值、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同学们可能会问:为什么作为电子设备的计算机能处理那么多复杂的信息呢?实际上,当把这些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就能进行处理。目前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用“0”和“1”两个数字符号组合的二进制数来表示。 数值、图形、文字等各种形式的信息,需要计算机加工处理时,首先必须按一定的法则转换成二进制数。 然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是十进制数,它的特征是: (1)有10个数字:0、1、2、3、4、5、6、7、8、9。 (2)运算时逢十进一。 (3)每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其值的大小是不同的。 数位:个十百千万…… 数值:100 101 102 103 104 …… 二进制数的特征是: (1)有2个数字:0,1。 (2)运算时逢二进一。 (3)每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其值以2的倍数递增。即20,21,22,23,24,…… 用二进制数表示一个数值时,位数比较长,不便书写和记忆。由于又有下面的关系:23=8及24=16,所以人们常用八进制数或十六进制数来表示二进制数。 八进制数的特征: (1)有八个数字:0,1,2,3,4,5,6,7。 (2)运算时逢八进一。

计算机网络部分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要 2012-6-20 题型: 填空题(2 分*10 共20 分)、选择题(2 分*10 共20 分)、判断题(1 分*10 共10 分)、问答题(5 分*4 共20 分)、综合题(10 分*3 共30 分)。 考试重点:第1、2、3、4、5 章,需要全面掌握。 除了简答题、综合题外,第6、7、8、9、10 章复习要点: 1.域名服务器有哪几种类型?网络上的主机配置的DNS 是哪种域名服务器的IP 地址?如果一个本地域名服务器如果无法解析一个域名,那么它首先求助于哪种域名服务器?答:类型: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权限域名服务器、本地域名服务器 地址:本地域名服务器 求助:根域名服务器 2.报文摘要算法MD5 可以对任意长的报文进行运算,然后得出报文摘要代码有多少位? 利用MD5 可以解决什么样的安全问题(如数字签名、报文鉴别、授权鉴别、实体鉴别)?128b 数据签名 3.需要IP 地址的主机向DHCP 服务器广播发送发现报文时,将发现报文的源IP 地址和目的IP 地址置为什么地址? 源地址:0.0.0.0 目的地址:1.1.1.1 4.现阶段IP 电话的两个主要标准是什么?分别是由哪个组织制定的? G.729 8kb/s 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现行预测声码器 G.732.15.3/6.3kb/s 线性预测编码LPC声码器 都是ITU-T制定的国际统一标准 5.WLAN 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属于哪种类型的网络? 有固定设施的和无固定设施的 6.万维网WWW 和Internet 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万维网就是Internet 吗?有哪些搜索引擎? 万维网被广泛的应用在因特网上,方便福昂达飞往或专业人员对网络的使用 不是,万维网并非某种特殊的计算机网络,万维网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常用的如百度、雅虎、新浪 7.流式服务器是指什么类型的服务器? 是指支持流式音频和视频传送的媒体服务器 8.什么协议称为“因特网录像机遥控协议”? RTSP协议即多媒体播放控制协议 9.RTP 分组的首部格式和RTCP 分组的首部格式是否是一样的?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Intetnet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Agency)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ARPANET建网的初衷旨在帮助那些为美国军方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它的设计与实现是基于这样的一种主导思想:网络要能够经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当网络的一部分因受攻击而失去作用时,网络的其它部分仍能维持正常通信。最初,网络开通时只有四个站点:斯坦福研究所(SRI)、Santa Barbara的加利福尼亚大学(UCSB)、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和犹他大学。ARPANET不仅能提供各站点的可靠连接,而且在部分物理部件受损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在网络的操作中可以不费力地增删节点。与当时已经投入使用的许多通讯网络相比,这些网络中的许多运行不稳定,并且只能在相同类型的计算机之间才能可靠地工作,ARPANET则可以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间互相通讯。 ARPANET的两大贡献:第一、分组交换概念的提出;第二、产生了今天的Internet,即产生了Internet最基本的通讯基础---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TCP/IP)。 1985年当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为鼓励大学与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四台计算机主机,希望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各大学与研究机构的计算机与这些巨型计算机联接起来,开始的时候,他们想用现成的ARPANET,不过他们发觉与美国军方打交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他们决定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叫做TCP/IP的通迅协议自已出资建立名叫NSFNET的广域网,由于美国国家科学资金的鼓励和资助,许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已局域网并入NSFNET。这样使NSFNET在1986年建成后取代ARPANET 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在九十年代以前,Internet是由美国政府资助,主要供大学和研究机构使用,但近年来该网络商业用户数量日益增加,并逐渐从研究教育网络向商业网络过渡。Internet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1)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优势是能够实现一对多人的信息传递。(2)与专家和科研人员的网上交流与合作:通过电子布告板提出问题听取专家学者和用户各方面的建议。(3)了解商业机会和发展趋势:更多的公司通过Internet收集、调研和销售与商贸活动有关的信息。(4)远距离数据检索:查询各种商业性和专业数据库。(5)文件传输(FTP):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配合与联络:如设计人员通过网络将设计方案直接传输给生产厂家。(6)检索免费软件:目前在Internet的公共软件里,有许多免费软件,很多公司利用这些软件来缩短产品的开发时间。(7)研究和出版:出版商利用FTP进行文稿的传递,编辑和发行,以减少出版和时间和费用。 近几年,Internet规模迅速发展已经覆盖了包括我国在内的170多个国家,连接的网络7万多个,主机达500万台,终端用户近1亿,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Internet在中国起步较晚。1986年,中国科学院等一些科研单位,通过国际长途电话拨号到欧洲一些国家,进行国际联机数据库信息检索,开始初步接触Internet。1990年,中科院高能所、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电子部华北计算所、石家庄54所等单位先后通过X.25网接入到欧洲一些国家,实现了中国用户与Internet之间的电子邮件通讯。1993年,中科院高能所实现了与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中心(SLAC)的国际数据专用信道的互连。

计算机网络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按网络的覆盖范围、交换方式、网络拓扑结构等分类。 一、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分为三类: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和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1、局域网LAN: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一般是方圆几千米 以内。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 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学校、工厂和机关内),一般是方圆几 千米以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联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它可以通过数据通信网或专用 数据电路,与远方的局域网、数据库或处理中心相连接,构成一个较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系统。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 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 严格意义上是封闭型的。它可以由办公室内几台甚至上千上万台计算机组成。决定局域网的主要技术要素为:网络 拓扑,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局域网用于将有限范围内(如一个实验室、一幢大楼、一个校园)的各种计算机、终端与外部设备互连成网。局域网按照采用的技术、应用范围和协议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共享局域网与交换局域网。局域网技术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是计算机网络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局域网的特点: 限于较小的地理区域内,一般不超过2km,通常是由一个单位组建拥有的。如一个建筑物内、一个学校内、一个工厂的厂区内等。并且局域网的组建简单、灵活,使用方便。 3、广域网WAN 广域网也称为远程网。它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计算机网络部分知识点

1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标志 ARPANET 该网络首次使用了分组交换技术(internet前身) 2计算机网络较完整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将若干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传输和传输介质相互连接,以网络软件实现通信,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系统。 3网络中有传输介质连接在一起的设备常称为网络节点,链路称为通信信道。 4拓扑结构的分类:总线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星形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 5(1)为什么采取分层结构?? .层与层之间是独立的 .灵活性好 .结构上可分开 .易于实现和维护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2)分层原则 .结构清晰,易于设计,层数适中 .每层的功能应是明确的,并且相互独立的 .同一节点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层间借口必须清晰,跨越接口的信息量尽可能少 .每一层都是用下层的服务,并为上层提供服务 .网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6 OSI/RM结构 .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是为它的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一边透明的传送比特(bit)流。所谓“透明的比特流”是表示警示及电流传送的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物理层好像是透明的,对其中传送的内容没有任何影响,任意的比特流都可以在这个电路上传送。 .数据链路层:链路是指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传输线路,是物理连接;数据链路则表示传输数据的链路,是逻辑连接。(数据链路层负责在数据上无差别的传送数据) .网络层:网络层传送的数据单元是数据“分组”或称数据“包”。

.传输层:传输层传输信息的单位称为报文。当报文较长时,先分成几个分组(称为段),然后再交给下一层(网络层)进行传输。 .会话层: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会话传输,只进行管理,在两个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组织和协调其交互。 .表示层:表示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踏实的网络用户可以通过计算及访问网络资源,使用通过各种接口支持各类服务。 7TCI/IP模型 由下向上依次是: 网络接口层 网际层 传输层 应用层 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