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so-风险管理报告模板

iso-风险管理报告模板

iso-风险管理报告模板
iso-风险管理报告模板

iso-风险管理报告模板

————————————————————————————————作者:————————————————————————————————日期:

风险管理报告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编制:时间:

审核:时间:

批准:时间:

目录

第一章综述 (5)

1. .......................................................................................................................... 产品简介5

2. .......................................................................................................... 产品预期使用寿命5

3. .................................................................................................. 风险管理实施情况简述5

4. .................................................................................................................. 参考标准列表5

5. .............................................................................................. 风险管理职责和权限分配6

6. .............................................................................................. 风险管理评审人员和职责6

7. .................................................................................................................. 风险管理计划7

第二章风险分析 (8)

1. .............................................................................................................. 风险可接受准则8

2. .......................................................................................................... 安全性特征分析表9

第三章风险评估和控制 (21)

第四章剩余风险评价 (23)

第五章风险/收益分析 (24)

第六章评估由风险控制措施产生的风险-次生风险 ...................................................................... - 25 -第七章关于生产和生产后的信息.................................................................................................... - 26 -第八章风险管理评审 ....................................................................................................................... - 27 -

1. .......................................................................................................... 风险管理评审输入- 27 -

2. .................................................................................................. 风险管理计划完成情况- 27 -

3. .............................................................................................. 综合剩余风险可接受评审- 27 -

4. .............................................................................................. 评审通过的风险管理文档- 28 - 第九章风险管理评审结论................................................................................................................ - 29 -

第一章综述

1. 产品简介

产品名称. 预期用途. 原理. 主要功能. 技术参数. 使用环境等

请对产品基本性能定义

(基本性能指产品必须有的性能,若该性能不满足要求,将导致不可接受的风险。基本性能主要来源于专标,基本性能也可以没有)

2. 产品预期使用寿命

产品预期使用多少年

3. 风险管理实施情况简述

**产品于20**年开始策划立项。立项的同时。我们针对该产品进行了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制定了风险管理计划。

该风险管理计划确定了的风险可接受准则,对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包括试生产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活动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获得方法的评审要求进行了安排。

公司组成了风险管理小组,确定了该项目的风险管理负责人。确保该项目的风险管理活动按照风险管理计划有效的执行。

在产品的设计和项目开发阶段,风险管理小组共进行了一次风险管理评审,形成了相关的风险管理文档。

4. 参考标准列表

标准号标准名称

GB4793.1-200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YY0505-2012 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基础安全和基本性能的一般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

和试验

ISO 13485:2003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ISO 14971:2007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YY0569-2011 II级生物安全柜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其他专标ADD

注: 设计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增减

5. 风险管理职责和权限分配

1)总裁为风险管理提供适当的资源,对风险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保证给风险

管理、实施和评定工作分配的人员是经过培训合格的,保证风险管理工作执

行者具有相适应的知识和经验。

2)技术中心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活动,形成风险分析、风险

评价、风险控制、综合剩余风险分析评价的有关记录,并编制风险管理报告。

3)质检部、营销部、采购部、制造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从产品实现的角度分析

所有已知的和可预见的危害以及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并及时反馈给技术

部进行风险评价,必要时进行新一轮风险管理活动。

4)技术中心和评审组成员定期对风险管理活动的结果进行评审,并对其正确性

和有效性负责。

5)技术中心负责对所有风险管理文档的整理工作。

6. 风险管理评审人员和职责

评审人员部门职务职责

技术中心评审组组长负责风险管理过程的全面指导

项目经理组员从技术角度进行风险评估

技术中心组员从技术角度进行风险评估

质检部组员从产品检验、质量控制方面进行风险评估

临床专家组员从临床应用角度进行风险评估

技术中心组员从安规及EMC检测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

法规人员组员从标准、国家政策、法规方面进行风险评估

销售部组员收集客户需求、及时反馈市场信息

采购部组员配合其他部分选择优质供方

注: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增减

7. 风险管理计划

1)计划的风险管理活动的范围

本风险管理计划主要是对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设计开发、产品实现、最终停用和处置阶段)进行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

2)责任和权力的制定--参见第5节

3)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需求

i) 风险管理计划是否已适当实施的验证

评审组成员负责对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以查看风险管理文档的方式查看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记录,确保风险管理计划策划的风险管理活动已得到适当的实施。

ii)风险管理活动效果的验证

评审组可通过收集临床资料及生产和生产后信息对风险管理实施效果进行验证以确保风险管理活动的有效性。

4)依据制造商用于判定风险可接受性的方针,确定的风险可接受性准则;--参见

第二章第1节

5)验证活动--参见第三章

6)与收集和评审相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相关的活动--参见第五章

第二章风险分析

1. 风险可接受准则

1.1 损害的严重度水平

等级名称代号严重度的定性描述

轻度S1 轻度伤害或无伤

中度S2 中等伤害

致命S3 一人死亡或重伤

灾难性S4 多人死亡或重伤1.2 损害发生的概率等级

等级名称代号频次(每年)

极少P1 <10-6

非常少P2 10-4~10-6

很少P3 10-2~10-4

偶尔P4 10-1~10-2

有时P5 1~10-1

经常P6 >1

1.3 风险评价准则

概率

严重程度

1 2 3 4 5

可忽略的轻微的严重的危急的灾难性的

频繁 5 R R R R R 可能 4 R R R R R 偶尔 3 A A R R R 极少 2 A A A R R 不可能 1 A A A A A 说明:A:可接受的风险;

R:不可接受的风险。

2. 安全性特征分析表

序号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是/否安全特征判定

1 C.2.1 医疗器械的预期用途是什么和

怎样使用医疗器械?请增加预期用途:请增加

使用者/操作者:请增加。

临床环境:请增加。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根据情况对所有项进行勾选):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2 C.2.2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植入?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3 C.2.3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患者或其

他人员接触?探头与患者接触(短期接触)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9

序号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是/否安全特征判定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4 C.2.4 在医疗器械中利用何种材料或

组分,或与医疗器械共同使用或与其

接触?超生耦合剂

腔内探头保护套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5 C.2.5 是否有能量给予患者或从患者

身上获取?有热能和机械能传递到患者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6 C.2.6 是否有物质提供给患者或从患

者身上提取?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7 C.2.7医疗器械是否处理生物材料用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0

序号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是/否安全特征判定于随后的再次使用、输液/血或移植?□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8 C.2.8 医疗器械是否以无菌形式提供

或预期由使用者灭菌,或用其它微生

物学控制方法灭菌?探头需要用户自己进行清洁消毒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9 C.2.9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由用户进行

常规清洁和消毒?探头需要用户进行清洁和消毒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10 C.2.10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改善患者

的环境?患者的环境预期不会改变。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11

序号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是/否安全特征判定

11 C.2.11是否进行测量?可进行距离、面积/周长、体积等测量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12 C.2.12 医疗器械是否进行分析处

理?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13 C.2.13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其它医

疗器械、医药或其它医疗技术联合使

用?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14 C.2.14 是否有不希望的能量或物质

输出?有漏电流,但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12

序号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是/否安全特征判定

15 C.2.15 医疗器械是否对环境影响敏

感?设备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16 C.2.16 医疗器械是否影响环境?设备对外界的电磁辐射干扰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17 C.2.17 医疗器械是否有基本的消耗

品或附件?**仪器耦合剂

腔体探头用一次性无菌防护套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18 C.2.18 是否需要维护和校准?必须经过培训的生产厂家认可的专业维护人员进行维护和校准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3

序号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是/否安全特征判定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19 C.2.19 医疗器械是否有软件危害?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20 C.2.20 医疗器械是否有储存寿命限

制?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21 C.2.21 是否有延时或长期使用效

应?探头性能下降,标贴开脱等。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22 C.2.22 医疗器械承受何种机械力?仪器有可能承受意外的机械力,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会受到撞击和挤压等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4

序号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是/否安全特征判定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23 C.2.23 什么决定医疗器械的寿命?探头材料老化,仪器电子元器件老化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24 C.2.24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一次性使

用?可重复使用的器械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25 C.2.25 医疗器械是否需要安全地退

出运行或处置?仪器报废后,有毒有害元件的处置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15

序号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是/否安全特征判定

26 C.2.26 医疗器械的安装或使用是否

要求专门的培训或专门的技能?仪器的安装和使用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27 C.2.27 如何提供安全使用信息?会在设备上标记或在随机文件中(使用说明书)会提供相关安全信息及警告信息,并对最终使

用人员进行培训,使用者必须是具有**仪器诊断医学专业知识的医生。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28 C.2.28 是否需要建立或引入新的制

造过程?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29 C.2.29医疗器械的成功使用,是否关

键取决于人为因素,例如用户界面?

C.2.29.1 用户界面设计特性是否可能探头存在插错的风险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16

序号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是/否安全特征判定促成使用错误?□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30 C.2.29.2 医疗器械是否因分散注意力

而导致在错误的环境中使用?设备预期使用环境是病房和**仪器检查室及手术室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31 C.2.29.3 医疗器械是否有连接部分或

附件?探头与整机的连接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32 C.2.29.4医疗器械是否有控制接口?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33 C.2.29.5 医疗器械是否显示信息?液晶屏显示测量信息和图像信息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7

序号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是/否安全特征判定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34 C.2.29.6 医疗器械是否由菜单控制?设备的使用需要软件控制。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35 C.2.29.7 医疗器械是否由具有特殊需

要的人使用?本器械只能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使用,预期不会被特殊需求的人士使用。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36 C.2.29.8 用户界面能否用于启动使用

者动作? 探头在配套的**仪器设备上可以操作。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18

序号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是/否安全特征判定

37 C.2.30 医疗器械是否使用报警系

统?当探头温度超过43℃时,系统会报警提示操作者停止检查。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38 C.2.31 医疗器械可能以什么方式被

故意地误用?操作者不具备操作资格和能力而误用设备,或者是由于粗心或疏忽出错。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39 C.2.32 医疗器械是否持有患者护理

的关键数据?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40 C.2.33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为移动式

或便携式?推车式。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19

序号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是/否安全特征判定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41 C.2.34 医疗器械的使用是否依赖于

基本性能?涉及设备基本安全性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42 如何涉及在单一故障状态下安全地使

用设备涉及在单一故障状态下使用设备

危害分类的初步判断:

□1.能量危害□2.生物学危害□3.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4.软件危害□5.环境危害□6.信息危害

□7.不适当或过于复杂的用户接口(人机工程)的危害

□8.功能性失效、维修或老化引起的危害

20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最新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一、基本情况: 忻府区北关小学校现有在校生2400余人,教学班42个,在职教师120人。所有班级均不开展补课,正常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间周一至周五;小学校早上至8:00为到校时间,下午5:00为放学时间。学校现有专职保安3人,夜间门卫1人,兼职安保人员5名。 综合上述评估,忻府区北关小学校安全风险等级:为低。 二、威胁评估: 1、涉恐活动。忻府区北关小学校,未发生过恐怖袭击和人为破坏事件。威胁等级:低。 2、政治性和附非政治性不安定因素。经排查,忻府区北关小学未发现矛盾激化和群体性事件,也未发现有恶意破坏活动。威胁等级:低。 3、治安问题:忻府区北关小学校与周边地区建立有良好的关系,我校在校门口设立禁止机动车停放护栏,有交巡警在上学和放学时间巡逻,确保校园师生的安全。学校周边社会治安状况总体较好。威胁等级:低。 4、假期安全问题:忻府区北关小学校平时注重对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尤其是对用电、防火防震及游泳方面的安全意识教育;同时在

假期期间通过家校平台对学生家长进行安全提示,以保障学生在假期当中的人身安全。威胁等级:低。 综合上述评估,忻府区北关小学样安全风险等级:低。 三、脆弱性评估: 忻府区北关小学位于新建路前进街,为我市主要街道,人流量、车流量比较集中。学校均只有一个出入口,校门处设有保安室和门卫室,部分学校内设有安装图像监控系统,安装有入侵报警系统。 忻府区北关学校都已制定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有相应的安全防范制度。 忻府区北关小学校 2017.9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忻府区北关小学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风险分析报告模板.doc

风险分析报告 一、项目介绍: 1.项目宗旨; 2.项目定位与总体目标; 3.市场计划; 4.产品介绍; 二、运行风险分析: 1.政策风险; 2.资源(原材料/供应商)风险; 3.研发(技术)风险; 4.市场不确定性风险; 5.生产不确定性(内部控制)风险; 6.成本控制风险 7.竞争风险 8.财务风险(应收帐款/坏帐) 9.管理风险(含人事/人员流动/关键雇员依赖)

无锡飞锐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LCD(液晶数字电视)生产及销售项目风险分析报告 一、项目介绍: 1.宗旨:以人为本,做强“飞锐”,为繁荣世界经济做出贡献。 2.定位与总体目标 公司坚持产品100%出口,市场定位:为客户OEM、ODM;客户范围:世界各国,目标:3年内达到年出口120万台LCD,利润2400万美元元/年。 3.市场开发计划和生产规模 公司销售现已开发有欧洲市场、中东市场、非洲市场、大洋洲市场和美洲市场: (1)L CD/TV市场开发:公司在市场开发计划总体分成两个板块,主要在地理位置和技术适应两个方面.以欧洲,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为代 表的国家技术适应性.基本覆盖了欧洲,非洲,中东,大洋州,东南亚大 部分国家.以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为代表的国家基本覆盖了美洲. 按照以上情况公司已经开发了欧洲市场其中100%的客户需要 LCD/TV,北美洲市场100%的客户需要LCD/TV,南美洲市场20%的 客户需要LCD/TV,大洋州客户100%的客户需要LCD/TV,中东,非洲 客户30%的客户需要LCD/TV 公司的客户在生产中会不断的增加, 市场会不断的扩大. (2)L CD技术开发:结构设计和机芯方案软件开发,公司有自主设计能力,已有完成开发计划和方案,机芯开发有15”,17” 20” 26” 32” 42” 47”,采用自主设计和外包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以新,奇,特,短,频,快不

项目风险管理模板

Risk Management Plan for

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ii) Revision History (iii) Purpose (1)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1) Risk Documentation (3) Activities (6) Schedule for Risk Management Activities (14) Risk Management Budget (16) Risk Management Tools (17) Appendix. Sample Risk Documentation Form (17)

Revision History

Purpose This document describes how we will perform the job of managing risks for . It defines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for participants in the risk processes, the risk management activities that will be carried out, the schedule and budget for risk 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any tools and techniques that will be used.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Project Manager The Project Manager will assign a Risk Officer to the project, and identify this individual on the

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总结

xxxx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总结 月)年12(20132013年,xxxxx认真贯彻总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密围绕总公司安全风险管理目标开展工作,以总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三四五九”工作思路,深入落实“九阻断、八必查”,强化现场风险控制,夯实安全基础目标,确保安全风险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领导高度重视,推进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为能够使安全风险管理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公司将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纳入公司每周一党政联席会议议程,由安全风险管理专职人员汇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推进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工作开展中的问题,参会人员共同探讨,分别交换意见,确定最终解决方案。并结合安全风险管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自工作实际,划定任务,明确职责,形成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层级负责、严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干部职工安全风险意识。 1、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结合铁路总公司通报的作业人员责任死亡较大事故,制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内容,组织干部职工学习“xxxxx(2013)9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近劳动安全工作的通知》及xxxxx(2013)94号《污水提升站、化粪池等集污,充

分利用班前点名会、职工学习会、设备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警示室”等,明确各级干部的监控责任和职工岗位作业标准,并在污水提升站、化粪池等集污设备等维修作业中认真贯彻落实。明确管道、窨井、阀门井、化粪池、污水处理池、污水积水井、储水池、地沟、锅炉、压力容器、箱罐类容器、烟道、除尘器、储藏室、冷库等有限空间作业技术要求和管理程序。 2、安全风险知识培训。组织各车间安全管理人员,在xx职培基地分5次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通过“安全风险管理方法与技术”“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安全文化建设”三个培训课件,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安全风险意识,正确识别安全风险源点,熟练掌握现场作业风险源点控制技巧,提高职工现场处置能力。 3、新工岗前培训教育。对新分到我公司的5名大学生、33名高职毕业生,在公司培训基地,分两期对新职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劳人部针对新职培训工作,提前入手,精心准备,找准培训重点、确定培训内容,从安全部、劳人部等相关业务部室,抽调文化素质高、安全意识强、专业功底硬的人员,担当授课老师,采取多种形式,保证培训效果,避免走形式、走过场,做好新入路职工初期的培养、锻炼,促进新工的尽快成长和成才。同时找准培训重点、制订“一人一案”的培训计划,尤其要增强预算编制、电器维管、集中控制等关键岗位适应性实践锻炼,鼓励新接收职工考取国家认证资格,采取多种形式,保证培训效果。确保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1111单位:1111系统安全项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我们单位名 日期

报告编写人: 日期: 批准人:日期: 版本号:第一版本日期 第二版本日期 终板

目录 1概述 (5) 1.1项目背景 (5) 1.2工作方法 (5) 1.3评估范围 (5) 1.4基本信息 (5) 2业务系统分析 (6) 2.1业务系统职能 (6) 2.2网络拓扑结构 (6) 2.3边界数据流向 (6) 3资产分析 (6) 3.1信息资产分析 (6) 3.1.1信息资产识别概述 (6) 3.1.2信息资产识别 (7) 4威胁分析 (7) 4.1威胁分析概述 (7) 4.2威胁分类 (8) 4.3威胁主体 (8) 4.4威胁识别 (9) 5脆弱性分析 (9) 5.1脆弱性分析概述 (9) 5.2技术脆弱性分析 (10) 5.2.1网络平台脆弱性分析 (10) 5.2.2操作系统脆弱性分析 (10) 5.2.3脆弱性扫描结果分析 (10) 5.2.3.1扫描资产列表 (10) 5.2.3.2高危漏洞分析 (11) 5.2.3.3系统帐户分析 (11) 5.2.3.4应用帐户分析 (11)

5.3管理脆弱性分析 (11) 5.4脆弱性识别 (13) 6风险分析 (14) 6.1风险分析概述 (14) 6.2资产风险分布 (14) 6.3资产风险列表 (14) 7系统安全加固建议 (15) 7.1管理类建议 (15) 7.2技术类建议 (15) 7.2.1安全措施 (15) 7.2.2网络平台 (16) 7.2.3操作系统 (16) 8制定及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9附录A:脆弱性编号规则.. (17)

安全风险分析报告模板[1]

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产品名称:(注册标准上的名称) 风险评价人员及背景:(项目组长、医学角度的大夫、技术角度的设计人员、应用角度的、市场角度的,并提供人员资格证明,如受过的培训资格、职称等级) 编制:日期: 批准:日期:

1.编制依据 1.1相关标准 1)YY0316-2003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2)GB9706.1-1995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安全要求; 3)IEC60601-1-4:1996医用电器设备——第一部分:通用安全要求——4:并行标准:医 用可编程电气系统 4)产品标准及其他 1.2产品的有关资料 1)使用说明书 2)医院使用情况、维修记录、顾客投诉、意外事故记录等 3)专业文献中的文章和其他信息 2.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文是对XXXX进行风险管理的报告,报告中对所有的可能危害以及每一个危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判定。对于每种危害可能产生损害的严重度和危害的发生概率进行了估计。在某一风险水平不可接受时,采取了降低见的控制措施,同时,对采取风险措施后的剩余风险进行了评价。最后,使所有的剩余风险的水平达到可以接受。 本报告适用于……产品,该产品处于设计和开发阶段(或处于小批生产阶段)。 3.产品描述 本风险管理的对象是……(如能加入照片或图片最好),产品概述、机理、用途 适应症: 禁忌症: 设备由以下部分组成:(文字描述或示意图) 4.产品预期用途以及与安全有关的特征的判定 (依序回答附录A用于判定医疗器械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的问题) 4.1产品的预期用途、预期目的是什么?如何使用? 应考虑的因素:预期使用者及其精神、体能、技能水平、文化背景和培训等情况 人机工程学问题、医疗器械的使用环境和由谁安装 患者是否能够控制和影响医疗器械的使用 医疗器械是否用于生命维持或生命支持 在医疗器械失效的情况下是否需要特殊的干预 是否有接口设计方面的特殊问题可以导致不经心的使用错误(见4.27) 设备起诊断、预防、治疗、缓解或创伤补偿、解剖矫正、妊娠控制的哪个作用 4.2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患者或其他人员接触、如何接触、接触时间长短?

风险管理计划模板

风险管理计划模板 篇一: 风险管理计划 文件编号:S/JS10-C30-01-20XX A/0 一次性使用无菌XXXXXXXXXXXXXXXX 带针 编写: 审核: 批准: 日期:年月日 风险管理计划 一次性使用无菌XXXXXXXXXXXXXXXX 带针 1.总则 本计划的构成和详细程度和“一次性使用无菌XXXXXXXX 带针”的风险水平相适应,计划的要求包括风险管理活动的范围;职责和权限的分配;评审要求;可接受风险准则;验证活动;生产后信息等等。根据特定要求,计划还可覆盖风险管理的时间计划、风险分析工具或选择特殊的风险可接受准则的理由说明等。 本计划是风险管理文档的一部分,既可以单独形成文件,也可整合到其它文件中。 2.范围

适用于一次性使用XXXXXXXXXXXX 带针(以下简称“XXXX”)的设计、生产、交付、使用及报废及生命周期内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也适用于有依据溯源到由于使用了XXXX 引发的风险的管理。 3.职责和权限的分配 产品风险的分析由研发中心负责。根据XXXX预期用途/预期目的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进行判定 并对产品进行风险分析,提出降低风险的措施、控制和管理的规定并进行验证,形成文件。(如工艺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 公司生产区按照《生产过程控制程序》(S/QP01-12-20XX)规定,对产品的符合性负责,防止或/和降 低可预期的产品风险。 检验中心按照《产品风险管理控制程序》(S/QP01-08-20XX)第条规定,对产品预期风险的降低和控制负责。并对风险的降低/控制所采取的决策(产品的通告、报告、召回)和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跟踪和验证负责。 经营中心负责收集顾客投诉和市场有关产品预期和/或非预期风险的反馈,并向检验中心等部门传递; 配合检验中心做好市场信息反馈和警戒系统的早期预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凤翔县供电分公司 安全风险管理评价报告 一、风险控制效果评价范围及目的评审企业开展风险分 析以来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等所有过程中,危险源识别是否全面,是否有遗漏;风险控制措施(方案)是否充分、有效,是否将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在落实控制措施中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需要补充完善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已被用于实际工作中,在面对诸如完成工作的压力等情况下是否被忽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价,评定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作为来年制定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安全工作计划和隐患治理方案,修订完善运行控制程序、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的依据,并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达到预防事故,确保安全健康的目的。 二、风险控制效果评价组织企业成立了两级风险评价组织,即公司风险评价组和站所风险评价小组。要求各级风险评价人员严格按照《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风险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为预防和控制事故提供可靠依据。 三、风险控制效果评价情况开展安全标准化以来,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面实现了职业健康安全 目标。具体如下: - 1 -

(一)以创建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为契机,夯实基础工 作,规范安全管理,完善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为核心,制定安全标准化工作方案,逐条对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考评标准》考核条款,查出企业各个层面、各个岗位存在的不足,排出整改进度表,按轻重缓急有序进行整改,完善各类检查表、完善各种记录台账、完善危险作业票证、修订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在规范各种制度、票证、台账记录的同时,加强监督执行力度,逐步使各级组织和人员把执行规范标准变为一种习惯,并将风险管理日常化,在每项作业前都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有效防范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强化过程监控。 1、以生产现场为重点,加强作业环节安全管理,落实风险控制措施严。企业以生产现场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加强现场人、物、环境的管理,认真落实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加强关联性作业协调指挥,规范信息沟通联络、跨区域作业监护制度。危险作业前,必须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确定作业方案,经审批后实施;作业过程中若有变更,必须履行变更手续。严格生产现场动火作业、进入设备(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审批,并随时进行复查,保证危险作业安全可控。为了确保检修作业安全,加 强项目单位与检修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在跨区域作业证的基 - 2 -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范本

目录 安全风险评估小组成立通知 (2)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明编制说明 (3)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3) 一、评估目的 (3) 二、评估原则 (3) 三、评估组织 (3) 四、评估过程 (4) 五、风险评估范围 (4) 六、危险源辨识 (5) 七、评估结果 (11) 1、火灾 (11) 2、机械伤害 (11) 3、触电伤害 (12) 4、自然灾害 (12) 八、预防控制措施 (13) 九、评估结论 (13)

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文件关于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小组的 通知 安(2018)10号 公司各单位: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保护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有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实施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和河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豫安委[2009]第15号)、《河南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豫政办〔2017〕141号的相关要求,公司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小组。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XXX 成员: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特此通知。 X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11月10日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明编制说明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等有关规定,公司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事故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对危险因素分析和事故风险评估,查找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触发条件,为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供技术支持。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小组,在应急预案编制前,对各类危险因素、生产安全事故的类型、原因、事故易发生的场所、事故发生的征兆进行分析和评估,为编制应急预案采取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获取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一、评估目的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及安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查找、分析和预测系统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事故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应急救援对策和措施,识别和分析生产安全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消除或减少事故危害,确保安全作业并保证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控制或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后果,在事故后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此由公司风险评价小组进行风险评估。 二、评估原则 ⑴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⑵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的开展工作。 三、评估组织风险评价小组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总务处、生产处、保卫处等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风险评价小组名单

风险分析报告模板

风险管理报告 产品名称 (型号) 起草人:夏** 批准人:周** 批准日期:月 上海*******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综述 (3) 第二章风险管理输入 (5) 第三章风险管理 (7) 第四章风险管理结论 (9) 附录1 (10) 附录2 (14) 附录3 (15)

第一章综述 1、产品简介 、产品适用范围 ***** 、产品性能结构及组成 ***** 、产品规格型号 型号 、产品执行标准 企业标准《产品名称》 2、风险管理计划和实施情况简述 于 2010开始策划立项。立项的同时。我们针对该产品进行了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制定了风险管理计划。 在2013年6月对此项目进行重新评估审核。 该风险管理计划确定了的风险可接受准则,对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包括试生产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活动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获得方法的评审要求进行了安排。 公司组成了风险管理小组,确定了该项目的风险管理负责人。确保该项目的风险管理活动按照风险管理计划有效的执行。 在产品的设计和项目开发阶段,风险管理小组共进行了一次风险管理分析,形成了相关的风险管理文档。 3、此次风险管理目的 本次风险管理的评审目的是对半导体激光治疗机各个型号型号。 )的风险评价进行重新分析,全面执行最新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即YY/T0316-2008,确保该产品的风险管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及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证实对产品的风险已进行 了管理,并且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4、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及其职责

第二章风险管理输入 1、风险可接受准则 风险管理小组对公司《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中制定的风险评价/风险可接受准则进行了评价,认为一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所依据的风险可接受准则仍保持原有的标准。详见下表: 损害发生的概率等级 风险评价准则 说明:A:可接受的风险; R:合理可行降低(ALARP)的风险;

风险管理体系模板

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体系 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四个模块: 法人治理结构, 风险管理组织, 财务经营和公司运营的政策、制度与程序, 以及内部审计系统。 经济学家们可能会给出风险种种不同的定义, 但不论是何种定义, 一般都不会脱离以下三个特征: 风险是关乎未来的、有不确定性、有损益发生。 风险有外在的商业风险和企业内部的管理风险之分。外在的商业风险是指经济大环境、法律法规、竞争对手等因素引发的风险, 比如政策的变动、自然灾害等。这种风险在所难免; 内部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因管理和控制不善可能带来的损失, 比如说财务方面的问题、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等。这种风险能够说是无处不在。 风险管理的体系与流程 风险主要有四种类型: 财务风险、商业风险、管理风险、操作风险。针对这些风险, 风险管理有一套集文化、方法、模型、管理制度、组织架构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模块: 模块一: 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无论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还是对企业发展都非常重要。一个好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减少决策的失误, 防止减少股东资产自失, 缩小减少代理人所引发的各

种成本。因此, 治理结构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企业实行有效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 模块二: 风险管理组织。风险管理组织是专门为企业从事风险管理活动而成立的机构, 是职业的风险管理执行者。这个组织对于企业高层风险管理决策的贯彻和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 模块三: 财务运营和公司运营的政策、制度与程序。所谓的财务运营政策和程序, 其实是对财务决策的一系列规定, 这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就一般企业而言, 随着决策涉及财务金额的增加, 签字领导的级别也必须相应提高, 这就是企业财务运营程序的一个简单例子。其实, 对于企业而言, 这里的逻辑并不是因为怀疑每个人都有可能出问题而制定制度, 而是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 就肯定或非常有可能会出问题。 模块四: 内部审计系统。内部审计系统不但包括财务报表的审计, 也包括公司内部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战略的贯彻情况、依法运行的情况等的审计。风险管理的步骤是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估、风险管理、风险监控, 其实就是明确风险、量化风险以后, 对风险进行管理和降低, 然后进行风险监控。 风险管理体系的几个环节——治理结构、风险管理组织、政策与程序、内部审计, 其实就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几个保障( 见图) 。这也是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 在这个圈子里面, 所有东西

项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章概述一、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简介 (一)、评估目的 *****工程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高居不下,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工程设计风险评估在实施阶段的深化和落实,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辨识和评价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本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和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 本次评估的目的是在对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项目建设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安全事故特点,辨识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所潜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措施,提高本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度,实现安全生产。 (二)、评估原则 本次评估以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以《铜川市川口至青岗岭区域生态治理修复项目工程施工图设计》、《铜川市川口至青岗岭区域生态治理修复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坚持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本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三)、评估内容 *****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包括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两项内容。 1、总体风险评估 *****工程开工前,根据山体、基石雕塑、河道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致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本工程施工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等级。 2、专项风险评估 当本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及类

安全风险自查报告

温水镇中学安全风险自查报告 各位老师: 开学初,按上级部门对学校安全风险自查的要求及学校安全工作需要,政教处按排查内容要求组织了我校安全风险自查工作,现对排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组织机构: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安全责任明确,具体到人(学校安全制度)。学校与学生及家长、班主任、宿管员、食堂管理员、保安员、教职工等各方面安全责任书签订到位。每月全面进行一次安全排查(按排查制度),每天基本做到有安全检查。学校设有法制副校长和校外法制辅导员(局指派的形同虚设);学校与温水派出所形成了警校共建单位,经常有安全工作上的合作。 制度建设:各种制度、预案健全,除经常执行、接触的之外,多数为应上级安排建立,并在功能处室使用,师生知晓率不高、落实不够。学校每学期开学、放假时印发了告家长书,明确了学生、家长的安全责任。 校舍校产:学校无D级危房、无危墙、无危厕。节假日值班严格落实相关护校要求。后勤处每学期对屋顶、护栏、扶手、门窗及玻璃等进行了随时维护检修。校门口(拆除了监控器)、学生公寓楼道、食堂门口、厕所周围等重点要害部位安装有视频监控设备,与100%覆盖有差距(在等项目)。 设施安全:学校雇佣专业电工进行电路维护,教室、宿舍、食堂用电线路完好,无裸线和裸露线头,走线规范,无私拉乱接现象。教师公寓楼、学生公寓楼、各种专用室部,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器材配备数量符合标准,安装悬挂地点符合要求,器材完好有效;教学楼、宿舍楼有疏散标志,应急灯,校园关键部位有路灯。学校对师生进行了消防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师生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消防栓。体育器材、活动器械、食堂餐桌凳、学生课桌凳、架子床等设施完好,并定期进行着检修维护。饮用水为市政供水,学校水井(水池)井盖上锁,旁边有杂物。学校车辆停放整齐有序,

风险评估报告模板定稿版

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信息技术风险评估 年度风险评估文档记录 风险评估每年做一次,评估日期及评估人员填在下表: 目录 1前言............................................................... 2.IT系统描述........................................................ 3风险识别........................................................... 4.控制分析.......................................................... 5.风险可能性测定....................................................

6.影响分析.......................................................... 7.风险确定.......................................................... 8.建议.............................................................. 9.结果报告.......................................................... 1.前言 风险评估成员: 评估成员在公司中岗位及在评估中的职务: 风险评估采用的方法: 表A 风险分类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2013年集团两项资金输配管线翻修项目(百子湾经适房支线2#-3#)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有限公司编制时间: 2013年3月

目录 1.编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工程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评估对象及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1风险评估程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2风险评估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3风险管理体系及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4预防风险措施及应急抢险预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编制依据 1.1北京市市政公用工程有限公司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1.2 2013年集团两项资金输配管线翻修项目(百子湾经适房支线2#-3#)图纸。 1.3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2010); 《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026-200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GBJ01-92); 《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 1.4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及消防等有关规定。 1.5根据我公司完成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2013年集团两项资金输配管线翻修项目(百子湾经适房支线2#-3#)。 (1)项目编号:JT13-02C001-5 (2)项目概况:起点1点为《百子湾一号经济适用房建筑木材厂西路热力外线工程》原设计3点,终点8点位于原设计6点南侧,管线总长518.7米,管径DN600,无分支。1点和8点为现状检查室,检查室内设备不予更换,仅在1点北墙和8点南墙上开半通行地沟的沟口。 (3)管线路由:管线沿用原路由,1-5点位于建筑木材厂西路永中以西 5.9米,6-8

二类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模板

XXXXXXX治疗仪 安全风险管理报告 XXXXXX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一、概述 二、风险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三、风险可接受准则 四、预期用途和安全性有关特征的判定 五、判定可预见的危害、危害分析及初始控制方案 六、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措施 七、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 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措施验证 九、生产和生产后信息 十、风险管理评审结论 XXXXXX安全风险管理报告 一、概述 1.1、编制依据 1.1.1、相关标准 1)、YY/T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2)、XXXXXXXXX 注册产品技术要求

1.1.2、产品的有关资料 1)、使用说明书; 2)、医院使用情况、(维修记录、顾客投诉、意外事故记录等)产品在申请注册,括号内 容暂无; 3)、专业文献中的文章和其他信息。 1.2、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文是对xxxxxxxx进行风险管理的报告,报告中对xxxxxxxx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整体评价,所有的可能危害以及每一个危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判定。对于每种危害可能产生损害的严重度和危害的发生概率进行了估计。在某一风险水平不可接受时,采取了降低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对采取风险措施后的剩余风险进行了评价,证实对产品风险已进行了管理。最后,使所有的剩余风险的水平控制在可以接受范围内。 本报告适用于xxxxxxxx产品,该产品处于注册申报阶段。 1.3、产品描述 xxxxxxxx由xxxx、xxxx组成,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xxxxxxxx根据xxxx特点,结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并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纯属于物理治疗。产品性能可靠,各项指标完全达到医疗器械标准要求,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对xxxx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使用简便。适用于xxxxxxxx使用。 用途:适用于xxxxxxxx的辅助治疗; 1.4、风险管理计划及实施情况简述 xxxxxxxx产品于XXXX年进行立项。立项的同时,我们针对该产品进行了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制定了风险管理计划(见附录1)。

安全风险管理汇报材料汇报

积极实行风险管理,超前防范安全事故 根据***《关于印发**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号),****《关于发布<****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号),******监理有限公司《关于下发<安全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号)的要求,特别是****年**月**日,****在*****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年*项重点工作中,首项工作为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这是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多年来对**安全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是对管理思路上的更进一步的明确,符合**行业特点,符合**安全生产形势要求,同时也符合**建设安全管理实际。**监理站结合本站实际情况,对管段内各工点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将安全风险管理运用于实际,现将我站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程项目简介 ****监理站所监理的**I标*,建筑长度为****km,合同造价**亿多元,工期**个月。本标段位于**市境内,*********。本标段列入设计文件的高风险工点有:****、****、***大桥、***特大桥、**爆破施工(即两隧、两桥、一站)。 **大道跨线桥虽未列入设计文件中的高风险工点,但就其施工难度和对***的影响来看,我监理站认为该工点应该纳入高风险工点,原因如下:***跨线桥为****上跨桥,与新建渝***跨线桥(旧桥)为45m单孔预应力砼箱梁桥,桥跨为双幅结构形式,单幅宽22.5m,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本桥上部拟设右半幅25+*3左半幅25++25+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结构简支桥面连续,桥墩采用四柱式桥墩,桥台采用重力式U形桥台。加之该工点处于主城区交通要道,因征地拆迁、交通转换等问题,久拖未决,工期

最新XX公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XX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单位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

目录 一、本企业基本情况 (2) 二、危险源与事故风险描述 (2) 三、风险及隐患治理、报告与应急处置措施 (6) 四、结论 (12)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强化本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xx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组织了对公司安全生产危险因素、风险因素、作业环境等进行了风险评估,以强化责任落实为重点,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编制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以此减少或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一、本企业基本情况 xx分公司,位于xxxx,东临xxxx,西临xxxx,其中北侧办公楼x层,占地面积xxx 平方米,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消防出口3处(东、南、北);南侧移动大楼xx层,占地面积xxxx平方来,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消防出口4处;员工人数xxx人。生产楼一处位于xxxx号,共用xx机楼二处:、xxxx物资仓库。 二、危险源与事故风险描述 公司各单位应对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经营系统、部位、装置设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根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来确定危险目标、等级及影响范围。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要全面、有序进行,防止出现漏项。 根据公司经营特点,在对公司危险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公司主要危险源及关键生产装置、重点经营部位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如下: ㈠高压配电室火灾危险性分析 高压配电室的一些装置(变压器等)都含有大量易燃、易爆液体(变压器油),在高温和电弧作用下或遭遇雷击,都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其它爆炸、火灾、触电等; ①设计、安装时选型不正确; ②设备或导线随意装接,增加负荷,超载运行; ③检修、维护不及时,设备或导线处于带病运行; ④短路、电弧和火花短路的主要原因是载流部分绝缘破坏,如:绝缘老化,耐压与机械强度下降,过电压使绝缘击穿,错误操作或将电源投向故障线路,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造成线路金属连接。短路点、与导线连接松动的电气接头会产生电弧或火花。 接触不良:实际上是接触电阻过大,形成局部过热,也会出现电弧、电火花,造成潜在的点火源。 烘烤:电热器具、照明灯具,长时间通电,形成高温火源,可能使附近的可燃物质

风险管理报告模板最新版

风险管理文档 产品名称: 产品编号:

风险管理计划 编制人: 编制日期:

1、范围: 产品描述: 本风险管理计划主要是对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设计开发、产品实现、最终停用和处置阶段)进行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 2、职责与权限的分配 2.1总经理为风险管理提供适当的资源,对风险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保证给风险管理、实施和评定工作 分配的人员是经过培训合格的,保证风险管理工作执行者具有相适应的知识和经验。 2.2技术部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活动,形成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综合剩余 风险分析评价的有关记录,并编制风险管理报告。 2.3质量部、、销售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从产品实现的角度分析所有已知的和可预见的危害以及生产 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并及时反馈给技术部进行风险评价,必要时进行新一轮风险管理活动。 2.4技术部和评审组成员定期对风险管理活动的结果进行评审,并对其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2.5办公室负责对所有风险管理文档的整理工作。 3、风险分析 3.1参加风险分析的部门包括生产部、质量部、技术部、、销售部等,技术部主要分析设计开发阶段已知和 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生产部主要分析产品生产阶段的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和销售部主要分析产品生产后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技术部负责收集各部门分析的结果并按照16号令的要求和YY/T0316:2008附录E.1的资料对所有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进行分类,组织各部门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分析与实施并编制成相应的表格。 3.2风险分析内容包括: 1)可能的危害及危害事件序列 2)危害发生及其引起损害的概率 3)损害的严重度 3.3在产品设计开发初始阶段由于对产品设计细节了解较少,采用PHA(初步危害分析)技术对产品进行危害、危害处境及可能导致的损害进行分析。 3.4在设计开发成熟阶段采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及失效模式、效应和危害分析(FMECA)对 产品进行危害、危害处境及可能导致的损害进行分析。

2020年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模板

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投资业务的安全运作和管理,规范投资行为,强化公司风险管控能力, 有效防范和控制投资项目的运作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制度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投资业务是指非证券投资类业务。 第三条公司的风险控制当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 、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覆盖投资各项工作、人员,及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2、审慎性原则,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公司的组织结构、内部管理都要以 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3、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贯彻至业务各环节; 4、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制度,具有高度权威性, 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任何员工不得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 5、适时性原则,风险控制应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变化,以及公司经营战略、方针、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理念等内部环境的改变,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6、防火墙原则,公司与关联公司之间在业务、人员、机构、办公场所、资金、账户等经营 管理方面要严格分离、相互独立,防范因风险传递及利益冲突给带来的风险。 第二章风险控制组织 第四条风险控制组织 公司根据投资业务操作流程及其风险特征,将风险控制工作纳入公司风险控制组织体系之 中。公司风险控制组织共分为五个层次:执行董事、执行董事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以及投资管理部。 第五条各层级风控职责 1 、执行董事职责 (1 )审议、批复风险控制委员会基本制度,决定风险控制委员会人员组成,听取风险控制委员会报告; (2 )审议单笔投资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 的投资项目,或单一投资股权超过被投资公司 总股本40% 的投资项目; (3)决定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构的组织、设立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