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理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原理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原理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原理第2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学案编撰人:陈修峰审核:董玉红孙宝玲

教学目标

1、理解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2、能联合运用焓变和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自主学习

一、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1. 自发过程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特征:具有方向性,即反应的某个方向在一定条件下是自发的,则逆向方向反应在该条件下肯定不自发。

多数但不是所有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H 不是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__________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反应方向。

【牛刀小试】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

B. 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

C. 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种重要因素

D. 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唯一判据

二、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1. 熵

(1)定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位:J。mol-1.K-1

(4)大小判据:

①物质的混乱度:混乱度越大,体系越无序,体系的熵值就越大。

②物质的存在状态:对于同一种物质S m(g)> S m(1) > S m(s) 。

③物质组成的复杂程度:一般组成物质原子种类相同时,一个分子中原子数目越多,其混乱度就越大,熵值也越大。

2. 熵变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符号:___________

(3)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负判断的一般依据: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气体参与反应时气体既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产物),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化学反应,其熵变通常是正值,是熵增大的反应;反之,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减小的化学反应,其熵变通常是负值,是熵减小的反应。

【牛刀小试】摩尔熵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熵。试比较下列两组物质摩尔熵的大小顺序。

(1)相同条件下的气态甲醇. 乙醇.丙醇。(2)气态苯.液态苯.固态苯。

三、熵变与焓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

1. 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

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即与反应的焓变有关,又与反应的熵变有关。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是由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的,反应方向的判断为:

H –T△S < 0 ,___________ H –T△S =0 __________________ H –T△S >0 ,_______________

2. 化学反应的变化趋势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H –T△S<0 的方向进行,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3. △H .△S的正负及温度的升降对△H –T△S 的值产生的影响

(1)△H <0 ,△S>0,则一定有△H –T△S <0 ,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正向自发进行。

(2)△H >0 ,△S<0,两个因素的影响也是一致的,都使△H –T△S >0 ,显然这样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正向自发进行。

(3)△H >0 ,△S>0,焓因素不利于反应,而熵因素–T△S 却利于反应。孰大孰小,决定于具体体系具体数值。但可以肯定的是,若增加温度,则增加熵因素的影响,甚至可以使熵因素的正面影响超过焓因素的负面影响,反应就变成可以自发进行了,即该类反应在高温下正向自发. 在低温下正向不自发。

(4)△H <0 ,△S<0,焓因素有利,而熵因素不利。若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熵因素的负面影响,也可以使反应得以进行,即该类反应在低温下正向自发.在高温下正向不自发。

以上都是定性的讨论,在后两种情况中,若改变温度,也要考虑到不同温度情况下△H 和△S自身的变化。

4. 注意事项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指出的仅仅是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并不能说明在该条件下反应能否实际发生。

【牛刀小试】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温度、压力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B. 温度、压力一定时,放热的熵增加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 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D. 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有关

菜单式作业

【基础演练】

1. 关于自发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其逆过程在相同条件下也必定是自发的

B. 其逆过程在相同条件下也可能是自发的

C. 其逆过程在其它条件下也可能是自发的

D. 自发过程与外界条件无关

2. 下列关于熵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熵变为正值的反应一定是自发的

B. 熵变为负值的反应一定是自发的

C. 自发反应的熵变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

D. 熵变的正负不影响反应的自发性

3. 已知反应FeO(s)+C(s)=CO(g)+Fe(s) 的△H 为正.△S为正(假定△H .△S不随温度而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低温下为自发过程,高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B. 高温下为自发过程,低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C. 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

D. 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

4.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仅由反应的焓变决定

B.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仅由反应的熵变决定

C.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仅由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决定

D.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与反应体系的温度有关

5. 下列关于自发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只有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够自动进行的过程才是自发过程

B.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过程肯定不是自发过程

C. 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都有自发的可能

D. 非自发过程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变为自发过程

6.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焓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的方向性无关

B. 化学反应的焓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

C. 焓变为正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 焓变为正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7.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熵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的熵变与反应的方向性无关

B. 化学反应的熵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

C. 熵变为正的反应都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

D. 熵变为正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8.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B. 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 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D. 焓变大于0而熵变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9. 设反应A(s)=D(g)+E(g) 的△H -T△S=(-4500+11T)J.mol-1 ,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

A. 高于409K

B. 低于136K

C. 高于136K而低于409K

D. 低于409K

10. 温度、压强一定,某反应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而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A. △H <0 △S<0

B. △H>0 △S>0

C. △H<0 △S>0

D. 无法确定

11. 试根据熵的定义判断下列过程中体系的熵变大于零还是小于零。

(1)水蒸气冷凝成水。

(2)CaCO3(S)=CaO(S)+CO2(g)

(3)乙烯聚合成聚乙烯。

(4)气体在催化剂上吸附。

(5)碳水化和物在生物体内分解。

12. 某蛋白质在323.2K时变性并达到平衡状态,即天然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已知该变性过程的△H (323.2K)=29.288 kJ. mol-1,则该反应的熵变△S(323.2K)=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案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反应方向判断的焓判据及熵判据; (2)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构建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全面分析问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焓减和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应用讨论交流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启发学生学会归纳、概括,对信息进行加工,得出结论; 3、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的经验上构建新知识。

-10℃的液态水会自动结冰成为固态,就是熵减的过程(但它是放热的); 2Al(s)+ Fe 2O 3 (s)= Al 2 O 3 (s)+ 2Fe(s)△S = -39.35J·mol-1·K-1。 因此,反应熵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又一个因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 [板书]三、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 [讲述]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既与反应焓变有关,又与反应熵变有关。研究表明,在恒温、恒压下,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是: [板书]体系自由能变化(△G、单位:KJ/mol):△G = △H - T△S [指出] 体系自由能变化综合考虑了焓变和熵变对体系的影响。 [板书] △H - T△S < 0 反应能自发进行; △H - T△S = 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H - T△S >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展示] [举例]对反应CaCO 3(s)= CaO(s)+ CO 2 (g) △H = + 178.2 KJ·mol-1△S = +169.6 J·mol-1·K-1 室温下,△G =△H-T△S =178.2KJ·mol-1–298K×169.6×10-3KJ·mol-1·K-1 = 128 KJ·mol-1>0 因此,室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如要使反应自发进行,则应使△H - T△S < 0, 则T>△H/△S=178.2 KJ·mol-1/0.1696 KJ·mol-1·K-1 = 1051K。 [知识应用]本节课一开始提出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 2NO(g) + 2CO(g) = N 2(g) + 2CO 2 (g), 已知,298K、101KPa下,该反应△H = - 113.0 KJ·mol-1,△S = -143.5 J·mol-1·K-1 则△G =△H-T△S = - 69.68 KJ·mol-1 < 0 因此,室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指出]但该反应速率极慢,需要使用催化剂来加速反应。 [总结]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的应用: 1、由能量判据知∶放热过程(△H﹤0)常常是容易自发进行; 2、由熵判据知∶许多熵增加(△S﹥0)的过程是自发的; 3、很多情况下,简单地只用其中一个判据去判断同一个反应,可能会出现相反的判断结

高中化学学科简报3

高中化学学科简报 责编:项目实施部李小蕙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

目录 开篇寄语-------------------01如何上好一堂化学实验-------02高考改革政策解读(化学篇)---07

开篇寄语 培训渐入佳境,感谢各位老师的真心参与和全力配合。 我们都明白,教育的根基是爱,爱了,才会用心,才会竭尽全力,才会想方设法,才会上下求索。但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何谓真理?它不是理论家开出的空头支票,而是根植于实践的土壤,被无数事实反反复复证明的道理。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理念也必然是那些躬亲办教育、潜心做学问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所作所为所思所悟得来的,譬如孔子,譬如陶行知,譬如苏霍姆林斯基,也譬如今天许许多多致力于教育改革的人。当然,还譬如我们今天参训的老师,谁能说在不断学习和努力实践之后,我们中就不会走出一些影响巨大的教育专家来? 那是我们期待并且愿意极力促成的,加油,各位!

如何上好一堂化学实验课 冠县烟庄街道办事处中学路景兰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的学科,本文从实验教学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作用出发,对如何上好化学实验课,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化学实验课、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尤其在当前深 化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实验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一环,所以,上好实验课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上好一堂化学实验课呢?我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实验前明确实验目的 不管什么课,都要明确目标和任务,化学实验课也不例外,实验前,老师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知道做那个实验、实验的仪器和用品是什么,用哪套装置,实验的步骤如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精力集中到所做的实验上,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实验操作,并细心地观察实验,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否则,学生走到实验室会束手无策,或者做一步看一次书,效果极差,所以,实验前一定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二、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 实验前教师一定要细心准备,从仪器、药品到实验装置、实验操作都要考虑周到,点滴不漏,对实验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和反常现象,要心中有数,课前排除。实验前一定要认真预作一遍乃至数遍,从实验物品的摆放、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操作规范程序都要身临其境。单纯的实验往往只能起到验证实验结论的效果,而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做实验时,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自认为可行的方案,难免有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的心理,所以,教师应考虑实际情况,准备多套方案供学生筛选。因而,教师在事先应揣度学生的学习心理,考虑实验的实际情况,做好准备,以备不时之需,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另外,有一定难度的实验,实验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有关教材内容,采取具体措施,对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和要点进行点播和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79065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最新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测试题含答案 1 质量检测 2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4 1.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5 A.2KClO 3(s)====2KCl(s)+3O 2 (g) ΔH=-78.03 kJ·mol-1 ΔS=1 110 J·mol-1·K 6 -1 7 B.CO(g)====C(s,石墨)+1/2 O 2(g) ΔH =110.5 kJ·mol-1ΔS=-89.36 J·mol 8 -1·K-1 9 C.4Fe(OH) 2(s)+2H 2 O(l)+O 2 (g)====4Fe(OH) 3 (s) 10 ΔH =-444.3 kJ·mol-1 ΔS =-280.1 J·mol-1·K-1 11 D.NH 4HCO 3 (s)+CH 3 COOH(aq)====CO 2 (g)+CH 3 COONH 4 (aq)+H 2 O(l) 12 ΔH =37.301 kJ·mol-1ΔS =184.05 J·mol-1·K-1 13 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 14 A、(NH 4) 2 CO 3 (s)=NH 4 HCO 3 (s)+NH 3 (g) B、2N 2 O 5 (g)=4NO 2 (g)+O 2 (g) 15 C、 MgCO 3(s)=MgO(s)+CO 2 (g) D、2CO(g)=2C(s)+O 2 (g) 16

3. 反应4NH 3(气)+5O 2(气) 4NO (气) 17 +6H 2O (气)在10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 ,18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 (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19 A . (NH 3) = 0.010 mol/(L ·s ) B .v (O 2) = 0.0010 mol/(L ·s ) 20 C .v (NO) = 0.0010 mol/(L ·s ) D .v (H 2O) = 0.045 mol/(L ·s ) 21 4. 将4molA 气体和2mol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2 2A (g )+B (g ) 2C (g ),若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mol ·L -1,现有下列几 23 种说法: 24 ①用物质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 ·L -1 ·s -1 25 ②用物质B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 mol ·L -1·s -1 26 ③平衡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27 ④平衡时物质B 的浓度为 0.7mol ·L -1,其中正确的是 28 ( ) 29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高考化学专题

考点41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过程 (1)含义 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1)焓判据 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ΔH<0,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焓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有一定的局限性。 (2)熵判据 ①熵:衡量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单位为J·mol?1·K?1。 ②熵的大小:同种物质,三种聚集状态下,熵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g)>S(l)>S(s)。 ③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加,ΔS>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故 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也不全面。 (3)复合判据——自由能变化判据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是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把焓变和熵变判据结合起来组成的复合判据即自由能变化ΔG,更适合于所有过程的判断。ΔG=ΔH?TΔS(T 为开尔文温度),ΔG的正、负决定着反应的自发与否。

①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 ②ΔH-TΔ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③ΔH-T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考向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 典例1下列过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O5(g)===4NO2(g)+O2(g)ΔH>0 B.2H2(g)+O2(g)===2H2O(l)ΔH<0 C.(NH4)2CO3(s)===NH4HCO3(s)+NH3(g)ΔH>0 D.2CO(g)===2C(s)+O2(g)ΔH>0 【解析】A.ΔH>0,ΔS>0,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ΔH-T·ΔS<0,即在较高温度下反应能自发进行,故A不选;B.ΔH<0,ΔS<0,温度较低时即可满足ΔH-T·ΔS<0,能自发进行,故B不选;C.ΔH>0,ΔS>0,在较高温度下可满足ΔH-T·ΔS<0,即在较高温度下反应能自发进行,故C不选;D.ΔH>0,ΔS<0,一般情况下ΔG=ΔH-T·ΔS>0,不能自发进行,故选D。 【答案】D 1.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ΔH为正值,ΔS为负值,设ΔH和ΔS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低温下是自发变化 B.高温下是自发变化 C.低温下是非自发变化,高温下是自发变化 D.任何温度下是非自发变化 焓变、熵变和温度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 纳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 电 离 : 注意: 水解 : 吸热反应的发生不一定需要 常见的吸热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如NH 4Cl 与Ba(OH)28H 2O 加热才能进行。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aCO 3== CaO + CO 2 生产水煤气:C + H 2O == CO+H 2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 2=2CO 燃烧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aO(Na 2O 、Na 2O 2)与水的反应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 应的焓变。 符号:用ΔH 表示 单位:kJ/mol 放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吸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需注明ΔH 的“+”与“—”,“+”表示 ,“—”表示 ;比较ΔH 的大小时,要考虑ΔH 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 、 l 、s 、aq 注意: 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

2019-2020年福建省泉州永春侨中高二(上) 化学反应原理寒假作业

2019-2020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学学学学学学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分) 1.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 B. 食醋除水垢 C. 明矾净化水 D. NH4Cl溶液除铁锈 2.下列溶液一定显碱性的是() A. c(OH?)>c(H+)的溶液 B. 含OH?的溶液 C. 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D. 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 3.下列各式中,属于正确的电离方程式的是() A. HCO3?+H2O?H2CO3+OH? B. HCO3?+OH?=H2O+CO32? C. NH3+H+=NH4+ D. NH3?H2O?NH4++OH?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强电解质NaCl H2SO4CaF2石墨 弱电解质HF BaSO4HClO NH3?H2O 非电解质Cl2CS2CCl4蔗糖 () A. A B. B C. C D. D 5.下列做法,不能使Zn+2HCl=ZnCl2+H2↑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 增大盐酸的浓度 B. 降低温度 C. 用锌粉代替锌粒 D. 滴加少量CuCl2溶液 6.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放热最少的() A. 2A(l)+B(l)=2C(g)ΔH1 B. 2A(g)+B(g)=2C(g)ΔH2

C. 2A(g)+B(g)=2C(l)ΔH3 D. 2A(l)+B(l)=2C(l)ΔH4 7.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 向橙色K2Cr2O7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黄色 C. 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使气体颜色变深 D. 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 变浅 8.在1L0.1mol/L醋酸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 3COOH CH3COO?+H+, 室温时电离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1mol/L醋酸溶液的pH>1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B. 若加入足量Zn,理论上产生H2物质的量为0.05mol C. 加入水促进醋酸电离的证据是:pH逐渐升高 D. 稀释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是

鲁科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焓变、熵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2.能通过△H-T△S及给定的△S数据定量判断反应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分别通过分析反应焓变与反应熵变与反应的方向,从而进一步了解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相互关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分析问题中能够体会到研究的乐趣,学会如何看待事物的多面性,并最终了解热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根据定量关系△H-T△S及给定数据判断反应方向。 课型:新课及练习讲评课 课时安排:1课时新课2课时练习讲评 教学过程: 【导入】为了减轻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2NO(g)+2CO(g)=N2(g)+2CO2(g)来处理,这一方案是否可行,反应物之间是否可以发生反应?你的依据是什么?【板书】第一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自发反应: 【教师】大家预习P35—P39,看看反应的自发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预习P35—P39(10分钟) 【教师】科学家根据自然界中能量有由高到低的自发性和混乱的程度有由有序到无序的规律来研究化学反应…… 【板书】一、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反应焓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一般的讲,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 【讲解】阅读P36并思考:NH4NO3(s) 、NaOH(s)、NaC1(s)和蔗糖都能溶于水,它们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有关吗?是什么因素决定它们的溶解能自发进行?固体溶解过程中 的共同特点是: 【板书】二、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1.熵:描述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 2.符号:S 单位:J?mol-1?K-1 3.大小判据: (1)物质的混乱度:体系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 (2)同一条件:不同物质的熵值不同; (3)物质的存在状态:S(g) > S(l) > S(s)。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化学教师考编试题

化学教师考编试题 一、公共知识(2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2.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是: A.德育工作。B.教学工作。C.课外活动。D.学校管理。 3.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 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D.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4.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D.课堂教学目标。 5.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A.教育方针。B.教材。C.课程标准。D.课程。 6.某学校英语老师王老师辅导学生经验非常丰富,不少家长托人找王老师辅导孩子。王老师每周有5天晚上在家里辅导学生,而对学校安排的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经常借故推托,并且迟到缺课现象相当严重,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学生及家长的负面反响很大。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王老师什么样的处理。 A.批评教育。B.严重警告处分。 C.经济处罚。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7.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 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8.小芳的父母均为大学毕业,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很重视学习,初中期间,当她自己在看书学习时,旁边如果有人讲话,就特别反感。进入高中后,小芳成绩优秀,担任了班长,但同学们都认为她自以为是,什么工作都必须顺着她的思路和想法,一些同学很讨厌她,为此她感到十分的苦恼。如果小芳同学找你诉说心中的烦恼时,你认为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进行辅导: A.学习心理。B.个性心理。C.情绪心理。D.交往心理。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的: A.权利。B.义务。C.责任。D.使命。 10.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化学反应的方向

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学习目标 1.理解熵及熵变的意义 2.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知识梳理 1.焓变 ?______(是,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2.熵,符号为____,单位______,是描述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熵值越大,___________。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的物质熵值______,同一物质 S(g)___S(l) ____ S(s) (<,>,=)。 3.熵变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产生气体的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为熵值______(增大,减小,不变)的反应,熵变为______(正,负)值。 4.在___________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共同影响的结果,反应方向的判据为_______________。当其值:大于零时,反应________________ 小于零时,反应_______________ 等于零时,反应________________ 即在__________一定的条件下,反应_____(放热,吸热)和熵 ______(增大,减小,不变)都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5.恒压下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种类ΔH ΔS ΔH―TΔS 反应的自发性例 1 ― + 2H2O2(g)→2H2O(g)+O2(g) 2 + ― 2CO(g)→2C(s)+O2(g) 3 + + 在低温在高温CaCO3(s)→CaO(s)+CO2(g) 4 ― ― 在低温在高温HCl(g)+NH3(g)→NH4Cl(s) 当ΔH,ΔS符号相同时,反应方向与温度T______(有关,无关) 当ΔH,ΔS符号相反时,反应方向与温度T______(有关,无关) 学习导航 1.方法导引(1)通过计算或分析能确定ΔH ?CTΔS的符号,进而确定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是本节的重点。(2)熵是体系微观粒子混乱程度的量度。体系混乱度越大,其熵值越大。一般情况下气态物质的熵大于液态物质的熵,液态物质的熵大于固态物质的熵;相同物态的不同物质,摩尔质量越大,或结构越复杂,熵值越大。(3)对某化学反应,其熵变ΔS为反应产物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如果从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生成气态物质,体系的混乱度增大;如果从少数的气态物质生成多数的气态物质,体系的混乱度也变大。这时体系的熵值将增加。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判断出过程的ΔS>0。(4)利用ΔH -TΔS 的符号可判断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知识点总结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反应热与焓变:△H=H(产物)-H(反应物) 2、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3 4 ①多数的分解反应 ② 2NH 4Cl(s)+Ba(OH)2·8H 2O(s)=BaCl 2+2NH 3+10H 2O ③ C(s)+ H 2O(g) 高温 CO+H 2 ④CO 2+ C 高温 2 CO 5、反应条件与吸热、放热的关系: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取决与 反应物和产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6、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放热反应△H 为“-”,吸热反应△H 为“+”,△H 的单位为kJ/mol ②反应热△H 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应注意△H 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H 是在298K 、101Pa 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或小数。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 应已完成的数量,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 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7、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8、电极反应的书写: 活性电极:电极本身失电子 ⑴电解: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 (放电顺序:I ->Br ->Cl ->OH - ) 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 (放电顺序:Ag +>Cu 2+>H +) 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过程 总能量 总能量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 △ 2CO 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 、H 2、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 2O(g) △ CO(g)+H 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 -=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 -=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1.1化学实验安全(教案2)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渡】目前我们在实验室遇到的可能都是一些“小事故”,但安全无小事。去年8月份,天津就发生了一起化学危险品的爆炸事件,下面让我们来回看当时的相关新闻报道。【播放视频】2015年天津港化学危险品仓库特大爆炸事件 【师】这次事故被认定为特大责任安全事故,也是一次血和泪的教训。虽然我们在实验室的事故规模与后果并不足以和滨海新区的爆炸事故相提并论,但起因或有某些相似之处。 【多媒体投影】今年2月份,国务院批复了天津港事件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硝化棉局部干燥,在高温天气的作用下分解放热,积致自燃,最后导致了硝酸铵类等化学危险品的爆炸。 【提问】下面让我们根据导学案上提供的《调查报告》的相关信息,再结合自己初中的实验经历,小组来讨论一下: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时,应该考虑哪些安全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小组展示】。。。。。。 【师】大家分析的都很有道理。第一,瑞海公司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达10项之多。如果没有这些违规的行为,也许这次事故就不会发生。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涉及化学生产和研究时,这一点就更为重要了。所以走进实验室,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规则。 【板书】1、遵守实验室规则 【师】在我们实验室前方的墙壁上,悬挂有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大家上课前都已经进行了学习。这里我补充说明一点:走进实验室,衣装要整洁大方,便于完成实验操作,特别是女生,要把头发扎起来。 【师】第二,瑞海公司作为大量危险品的存放仓库,违规存放、混存化学药品、没有登记备案,还未按规定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严重缺乏安全保障。上课前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实验室、药品室,大家观察到有哪些安全保障措施? 【学生回答】严明的规章制度,良好的安全设施,各类药品根据类别不同整齐的摆放在药品柜里,还备注有药品的名称、规格和数量(投影图片) 【提问】关于药品的保存还有什么特点? 【生】不同药品保存在不同的试剂瓶中。 【师】比如广口瓶中保存的是。。。(固体),细口瓶?(液体);棕色试剂瓶呢?(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对于特殊的药品,我们通常还会采取特殊的存放方式。比如易燃易爆的试剂,要密封保存,远离电源火源;有剧毒、强腐蚀性的药品,要专人专柜负责,并有严格的取用程序。还注意到了什么? 【师】有的同学非常细心。在一些试剂瓶上,有这样的一些标志,还有安全技术说明,这些标志大家在哪里见过? 【生】运装化学危险品的罐车上。。。。。(投影图片) 【师】这意味着什么?危险品。常见的化学危险品一般分为八大类,请大家翻开课本第4页,上面分别印有它们的安全标志。 为了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通常会在装危险药品的容器的明显位置贴上这些醒目的标志。所以,大家要善于观察这些信息,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学实验安全事件和观看天津港事件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小事故也可能会酿成大灾祸。 借助天津港事件的调查报告,通过师生交流讨论,让学生明白化学实验必须遵守规则。 学生参观实验室,感受实验室的安全布局,了解化学药品的存放规则,认识化学危险品的标志,为实验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苏教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 (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 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 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Zn+2H+=Zn2++H2↑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和标准答案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P5习题 1.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 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 3.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N2 (g)与适量H2(g)起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kJ热量。 (2)1 molN2(g)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NO2(g),吸收68 kJ热量。 (3)1 mol Cu(s)与适量O2(g)起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 kJ热量。 (4)1mol C(s)与适量H2O(g)起反应,生成CO(g)和H2 (g),吸收131.3 kJ热量。(5)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1mol N2H4(l)在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l),放出622 kJ热量。 (6)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1molC8H18(l)在O2(g)中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5518 kJ热量。 4.根据下列图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P6习题 1.举例说明什么叫反应热,它的符号和单位是什么?

1、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热。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 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或kJ?mol-1。例如1molH2(g)燃烧,生成1molH2O(g),其反应热ΔH=-241.8kJ/mol。 2.用物质结构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的反应吸热,有的反应放热。 2、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 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P10习题 1、燃烧热数据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实际意义? 1、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石油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目前已使用甲醇、乙醇作为汽油的代用品,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找对应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可以再生的,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用氢气作燃料有什么优点?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有什么问题?它的发展前景如何?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判断依据

课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及判断依据 设计者:浙江省磐安中学周岚岚 2010年6月1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从生活中的自发过程实例出发,展示有关情境图片,指出自发过程是“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从中得出自发过程能发生的规律:1、能量趋于“最低”的趋势2、“有序”变为“无序”的规律。然后请学生找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同时介绍几个吸热反应,从所举的例子中找到影响化学反应自发进行因素:1、能量降低- 放热反应(焓变△H<0)2、混乱度增大(熵变△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