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

试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湖南中天土木工程检测中心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

批准:审核试验:批准日期:年月日

湖南中天土木工程检测中心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记录表

试验:校核:试验日期:年月日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一次试验报告 习题1.3 1建立数据集,定义变量并输入数据并保存。 2数据的描述,包括求均值、方差、中位数等统计量。 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如下: 输出: 统计量 全国居民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N 有效 22 22 22 缺失 均值 1116.82 747.86 2336.41 中值 727.50 530.50 1499.50 方差 1031026.918 399673.838 4536136.444 百分位数 25 304.25 239.75 596.25 50 727.50 530.50 1499.50 75 1893.50 1197.00 4136.75 3画直方图,茎叶图,QQ 图。(全国居民)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 输出: 全国居民 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 5.00 0 . 56788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2.00 1 . 03 1.00 1 . 7 1.00 2 . 3 3.00 2 . 689 1.00 3 . 1 Stem width: 1000 Each leaf: 1 case(s) 分析—描述统计—QQ图,选择如下: 输出: 习题1.1 4数据正态性的检验:K—S检验,W检验数据: 取显着性水平为0.05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1)K—S检验

结果:p=0.735 大于0.05 接受原假设,即数据来自正太总体。 (2 )W 检验 结果:在Shapiro-Wilk 检验结果972.00 w ,p=0.174大于0.05 接受原假设,即数据来自正太总体。 习题1.5 5 多维正态数据的统计量 数据: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docx

湖南中天土木工程检测中心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报告委托单位委托单号 工程名称样品编号 施工部位环境条件温度:°C 湿度: % 样品名称混凝土高性能外加剂质量标准GB8076-2008 样品描述淡黄色粘稠液体仪器名称电位测定仪、电极、搅拌器代表数量6t 试验方法电位滴定法 样品批号样品来源 生产厂家试验日期 序号试验项目规定值试验结果 1 氯离子含量X Cl(%)0.1 0.08 结论:经检测,所测指标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标准及《xxx工程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标准》的要求。 备注: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批准: 审核 试验: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湖南中天土木工程检测中心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记录表 委托单位 委托单号 工程名称 样品编号 施工部位 环境条件 温度: °C 湿度: % 样品名称 混凝土高性能外加剂 试验依据 GB8077-2012 样品描述 淡黄色粘稠液体 仪器名称 电位测定仪、电极、搅拌器 代表数量 6t 试验日期 外加剂类型 GOR 型高性能减水剂 试验次数 1 2 外加剂试样质量m (g ) 2.1280 2.2260 硝酸银溶液当量浓度c (mol/L ) 0.10 0.10 空白液 加1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 硝酸银溶液体积V 01(mL ) 10.48 10.43 加2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 硝酸银溶液体积V 02(mL ) 20.37 20.43 加外 加剂 试验 加1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 硝酸银溶液体积V 1(mL ) 13.33 13.34 加20mL 氯化钠标准液消耗 硝酸银溶液体积V 2(mL ) 18.35 18.53 氯离子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V=[(V 1-V 01)+(V 2-V 02)]/2 0.42 0.51 氯离子含量:X Cl =[(c ·V ×35.45) / m ]×0.1 0.07 0.08 氯离子含量平均值X Cl (%) 0.08 备注:

质量管理实验报告

质量管理实验 实验一质量数据测定 一、实验任务 以减速器中的轴(输入轴和输出轴)为对象进行抽样检测,对测得的数据分别进行质量检验。 二、实验目的及训练要点 1)了解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测试仪器的选择、调整技巧。 3)了解测量数据的质量判定与检验。 三、实验内容 数据测试工作是工业企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质量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并且它可为各类质量问题的统计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1)外径千分尺的调整和校正。 2)游标卡尺的调整和校正。 3)减速器中各个轴(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外径宽度的抽样测量。 4)对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质量判定。 5)完成实验报告的攥写。 四、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 外径千分尺1把,游标卡尺1把,减速器50个,标准件一组。

五、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 1)熟悉“实验数据记录表”及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2)准备所需资料,确定待选取的抽样方法及与之适宜的测量工具。 2.外径千分尺的调整和校正 外径千分尺主要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使用前应将测量面仔细擦净,检查或调整零位到正确位置。调整步骤如下: 1)校正或调整零位方法: 转动测力装置,使两测量面轻轻地接触(>25mm的外径千分尺应用校对量杆校正),当听到棘轮摩擦声时,即为零位。若此时不是零位则将固定套管上的螺钉松开用扳手转动固定套管使零位对准,然后紧固固定套管上的螺钉; 2)压线或离线的调整: 当微分筒压线或离线超过标准规定时,则松开取下测力装置,并取下盖板,取下微分桶及锥套,将锥套向前移或向后退来调整压线或离线,锥套向前移调压线,锥套向后移调离线,调好后将微分筒,及锥套装上,零位对准,盖上盖板。将测力装置装上拧紧则调整完毕。 3)测量时必须使用测力装置,以恒定测量压力进行测量,禁止测量运动的被测物。 3.游标卡尺的调整和校正 游标卡尺用于工件的内、外尺寸,外尺寸、深度、台阶等尺寸的测量。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第一次试验报告 习题1.3 1建立数据集,定义变量并输入数据并保存。 2数据的描述,包括求均值、方差、中位数等统计量。 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如下: 输出:

方差1031026.918399673.8384536136.444百分位数25304.25239.75596.25 50727.50530.501499.50 751893.501197.004136.75 3画直方图,茎叶图,QQ图。(全国居民)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 输出: 全国居民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 9.00 0 . 122223344 5.00 0 . 56788 2.00 1 . 03 1.00 1 . 7 1.00 2 . 3 3.00 2 . 689

1.00 3 . 1 Stem width: 1000 Each leaf: 1 case(s) 分析—描述统计—QQ图,选择如下: 输出: 习题1.1 4数据正态性的检验:K—S检验,W检验数据: 取显着性水平为0.05 分析—描述统计—探索,选择如下:(1)K—S检验 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 检验 身高N60正态参数a,,b均值139.00

标准差7.064 最极端差别绝对值.089 正.045 负-.089 Kolmogorov-Smirnov Z.686 渐近显着性(双侧).735 a. 检验分布为正态分布。 b. 根据数据计算得到。 结果:p=0.735 大于0.05 接受原假设,即数据来自正太总体。(2)W检验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引用标准 1.1 JTJ270-1998 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1.2 GB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1.3 GB/T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二、混凝土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2.1 主要仪器设备 2.1.1 DY-2501A型氯离子检测仪 2.2 实验前的准备 2.2.1 电极的处理 取下探头的橡胶帽,检查并添加探头中的电极溶液,保证溶液不少于容积的四分之三,在测量时打开填充孔的口子是电极溶液处于正常大气压下。将探头放入蒸馏水中活化,活化时间为30分钟到1个小时。 2.2.2 配制标准溶液 配制浓度为0.5%和1%CL-的NaCl标准溶液。 2.2.3 将氯离子测试探头接到检测仪的主机端口。 2.2.4 接上电源线,按下电源开关,准备进行标定。 2.3 检测仪的标定 2.3.1 检测仪在使用前要先进行活化和标定。 2.3.2 按“Power”键开启主机,进入测试准备就绪模式。

2.3.3 打开加液孔的盖子,将氯离子测试探头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棉纸彻底擦干。 2.3.4 将测试探头浸入配制好的0.5% NaCl标准溶液中,摇晃探头五次左右,选择“CAL”进入标定模式,按“TEST”键开始标定,LCD 显示屏显示“Calibration 0.5%”,按“TEST”开始标定。当显示屏底部出现“Calibration 0.1%”,说明0.5%标定结束。 2.3.4 重新使用清洗液清洗探头,用棉纸彻底擦干,然后将测试探头浸入0.1% 标定溶液中,摇晃探头五次左右,按“TEST”键开始0.1%标定,当显示屏显示“Calibration End”,说明0.1%标定结束。2.3.5 查看标定SLP值,其正常允许范围在90%-110%之间,超出正常范围,检查探头表面和标定溶液状态,用砂纸打磨探头或者更换标定溶液,然后进行重新标定。 2.4 新拌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的测定 2.4.1 将探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吸干待用。 2.4.2 选择“MODE”键,用方向键选择“Water”模式,选择“FUNCT”进入设定模式,分别按“4(DATE)”、“5(DATA)”、“6(CL-/NaCl)”设定日期时间,质量和测试模式。 2.4.3 将探头插入混凝土中,待探头稳定下来,按“TEST”键开始重复测试(设置仪器为四次连续测试)。 2.4.4 按“PRINT”键打印试样测试结果报告,或按“MEMORY”保存结果。

C30S6混凝土总氯离子含量计算式

C30 S6混凝土总氯离子含量计算式 一、混凝土原材料氯离子含量: 1、水泥: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P.O42.5R,水泥厂提供氯离子含量(%):0.013. 2、外加剂:江苏博特JM-Ⅲ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0.005 3、骨料(砂):滴定法检测砂中氯离子含量(%):0.02 4、骨料(石)滴定法检测石中氯离子含量(%)0.01 5、粉煤灰:无要求。 6、水;饮用自来水,可忽略。 二、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 1、混凝土中水泥氯离子含量=水泥掺量300×0.013%=0.039kg 2、混凝土中外加剂氯离子含量=外加剂掺量21×0.005%=0.00105kg 3、混凝土中砂氯离子含量=砂掺量796×0.02%=0.1592kg 4、混凝土中石氯离子含量=石掺量1063×0.01%=0.1063kg 5、C30混凝土总氯离子重量= 0.039kg +0.00105kg +0.1592kg +0.1063kg=0.30555kg 6、C30混凝土中总氯离子含量=0.30555kg/2400×100=0.01273125% 德阳市同力混凝土有限公司

C30 S6混凝土总碱含量计算式 一、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碱含量: 1、水泥: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P.O42.5R,水泥厂提供碱含量0.35%. 2、外加剂:江苏博特JM-Ⅲ外加剂中碱含量0.1% 3、骨料(砂、石):检测为非碱活性骨料。 4、粉煤灰:眉山双兴粉煤灰中碱含量1% 二、混凝土中碱总含量 1、混凝土中水泥碱含量=水泥掺量300×0.35%=1.05kg 2、混凝土中外加剂碱含量=外加剂掺量21×0.1%=0.021kg 3、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碱含量=粉煤灰掺量50×1%=0.5kg 5、C30混凝土碱总重量= 1.05+0.021+0.5=1.571kg 德阳同力混凝土有限公司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doc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 篇一: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 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 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 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见表4-3-1-1)三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 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

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 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五、实验结果: 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篇二: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氯化物测定实验报告

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中 氯化物量测定氯化银浊度法 实验报告 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关玉珍康泽彦张向红 1 方法提要 在硝酸介质中,氯离子与银离子生成乳白色胶状沉淀或胶状悬浮物,在分光光度计波长420nm处,利用形成的浑浊度,求得氯化物的含量。 2 试剂 硝酸(1+1),优级纯。 硝酸(360 + 640),优级纯。 硝酸银溶液(L):称取硝酸银(优级纯)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3滴硝酸(ρmL)使溶液透明,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避光贮存。 氢氧化钠溶液(100g/L):称取10g氢氧化钠于250mL塑料烧杯中,用100mL去二氧化碳水溶解,保存于塑料瓶中。 对硝基酚指示剂(1g/L):乙醇溶液。 氯化物标准贮存溶液:称取 1.6484g预先在500℃灼烧至恒重的氯化钠(优级纯),置于100mL烧杯中,以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相当于1mg氯化物。 2.6.1氯化物标准溶液A:移取氯化物标准贮存溶液(),置于25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相当于100μg氯化物。 2.6.2 氯化物标准溶液B:移取氯化物标准溶液()于25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相当于10μg氯化物。 3 仪器 分光光度计,3cm比色皿。 4 分析步骤 试料 按表1称取试样,精确至 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测定 4.3.1将试料()置于200mL 烧杯中,加少量水和1滴对硝基酚指示剂(),滴加硝酸()至完全分解,黄色退去,加热煮沸,驱除二氧化碳,冷却,移入50m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按表1分取试液置于25mL 比色管中。 表1 4.3.2 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溶液呈黄色,再用硝酸()滴至无色并过量,加入硝酸银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 。 4.3.3将部分溶液移入3cm 比色皿中,以试剂空白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20nm 处测量其吸光度。 4.3.4减去空白溶液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氯化物的含量。 工作曲线的绘制 4.4.1移取0mL 、、、、、氯化物标准溶液B (2.6.2),分别置于一组25mL 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10mL ,加1滴对硝基酚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黄色,以下按()进行。 4.4.2 将部分溶液移入3cm 比色皿中,以试剂空白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20nm 处测量其吸光度,减去试剂空白的吸光度后,以氯化物的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5 分析结果的计算 氯化物的含量以氯化物的质量分数w Cl 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10010)(1 6 01????-=-V m V m m w Cl (1) 式中: m 1——测量试液中测得的氯化物的量,单位为微克(μg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验报告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matlab求密度函数与分布函数 2.熟悉matlab中用于描述性统计的基本操作与命令 3.学会matlab进行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的基本命令与操作 二、实验步骤与结果 概率论部分: 实验名称:各种分布的密度函数与分布函数 实验内容: 1.选择三种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计算它们的方差与期望<参数自己设 定)。 2.向空中抛硬币100次,落下为正面的概率为0.5,。记正面向上的次数 为x, (1)计算x=45和x<45的概率, (2)给出随机数x的概率累积分布图像和概率密度图像。 3.比较t(10>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的图像<要求写出程序并作图)。 程序: 1.计算三种随机变量分布的方差与期望 [m0,v0]=binostat(10,0.3> %二项分布,取n=10,p=0.3 [m1,v1]=poisstat(5> %泊松分布,取lambda=5 [m2,v2]=normstat(1,0.12> %正态分布,取u=1,sigma=0.12 计算结果: m0 =3 v0 =2.1000 m1 =5 v1 =5 m2 =1 v2 =0.0144 2.计算x=45和x<45的概率,并绘图 Px=binopdf(45,100,0.5> %x=45的概率 Fx=binocdf(45,100,0.5> %x<45的概率 x=1:100。 p1=binopdf(x,100,0.5>。 p2=binocdf(x,100,0.5>。 subplot(2,1,1>

plot(x,p1> title('概率密度图像'> subplot(2,1,2> plot(x,p2> title('概率累积分布图像'> 结果: Px =0.0485 Fx =0.1841 3.t(10>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图像 subplot(2,1,1> ezplot('1/sqrt(2*pi>*exp(-1/2*x^2>',[-6,6]> title('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曲线图'> subplot(2,1,2> ezplot('gamma((10+1>/2>/(sqrt(10*pi>*gamma(10/2>>*(1+x^2/10>^(-(10+1>/2>',[-6,6]>。b5E2RGbCAP title('t(10>分布概率密度曲线图'> 结果:

实验报告

“守纪律、讲规矩、树形象”典型发言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在这里讲述自己的事迹,其实并没有什么光辉业迹和值得骄傲的经历要讲,我只是做了一名农技人员应尽的职责。 我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生在农家长在农村,上的是农校,毕业后一直工作在农业战线上。二十多年的经历使我深深懂得: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尊重自己的岗位的职责,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 作为一名农业技术人员,多年来我始终抱着“用感恩心做人,用责任心做事”的原则,工作中做到“良种良策”为群众办实事、“技术要领”为群众解难事、“科学运筹”为群众做好事。经常下村走访,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真正做到“人到、心到、责任到”、为了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我和同事们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深入田间地头查看作物长势,记录详细资料,并作认真科学的分析,有的放矢手把手指导农户,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讲解生产中技术难题,让农民一听就懂,一学

就会。并重点抓住农民在生产中一些不科学的操作环节和粗放管理、陈旧漏习开展针对性讲解,使农民在品种选用、科学施肥、精细管理上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种植技术和科技意 识。 日常工作中,我辛苦与快乐并存,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单位的各项试验示范任务,我曾经骑自行车多次上大盂、去高村,最远还去过杨兴和东凌井,曾经为了一个小小的试验方案而熬到深夜,为了划好试验小区而头顶烈日误了午饭……。作为一名技术员,当看到示范户应用技术的标准和示范作用不断提高,我会感到格外欣慰,当农民朋友脸上映出丰收的喜悦之情时,我会感到自己价值的真正体现。我的工作也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近年来,本人参与推广的SCR调控施肥技术、谷子化控间苗技术、专用马铃薯种植技术、农村生物质能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高标准培肥玉米丰产方技术,先后获得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篇,省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篇,还参与编写了《农村沼气实用技术》一书。 2013年8月,我被调到新成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验检测站工作,负责开展对本县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初级农产品的抽样检验检测工作。根据上级部门“投

实验2简单随机抽样报告

抽样调查课程 实验报告 小组同学姓名及学号 组员1:杨涛2014101143 组员2:周鑫2014101143 组员3:彭润2014101139 组员4:______ 组员5:______

实验报告 实验思考题: 1、验证抽样基本理论。教材52页6题(要求填完绿色单元格) 总体 3 4 2 6 8 4 总体均值 4.5 总体方差 4.7 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全部可 能样本 序号样本样本 均值 样本 方差 1 3 4 2 3 1 2 3 4 6 4.333 2.333 3 3 4 8 5 7 4 3 4 4 3.667 0.333 5 3 2 6 3.66 7 4.333 6 3 2 8 4.333 10.33 7 3 2 4 3 1 8 3 6 8 5.667 6.333 9 3 6 4 4.333 2.333 10 3 8 4 5 7 11 4 2 6 4 4 12 4 2 8 4.667 9.333 13 4 2 4 3.333 1.333 14 4 6 8 6 4 15 4 6 4 4.667 1.333 16 4 8 4 5.333 5.333 17 2 6 8 5.333 9.333 18 2 6 4 4 4

19 2 8 4 4.667 9.333 20 6 8 4 6 4 期望值 4.5 4.7 期望值与总体比较结果相同 样本均值的方差0.783 与总体方差关系相同 2、从《数据表1-1》中,用excel函数 RANDBETWEEN或抽样工具重复抽取容量为30 的简单随机样本,并查找出样本所有信息。要求写出抽选步2骤及最后得到的具体样本。 实验步骤:一、如图《数据表1-1》部分截图,复制粘贴数据第一行, 在“序号”下一格输入函数RANDBETWEEN,得到如图 Bottom表示函数中的最小整数,top表示函数中能返回的最大整数;函数 RANDBETWEEN(1:272)得出一个在1到272的随机数,然后在这格向下拉到30格,得到30个随机数。

混凝土检测报告

检测技术站关于开展高性能混凝土检测项目的情况汇报 公司领导: 根据公司要求,检测技术站要做好开展高性能混凝土检测项目的准备工作。对于此项工作,检测技术站非常重视,9月底成立了以站长助理施洪景同志为组长,刘斌、罗海峰同志为副组长的项目组,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订工作计划: 由于开展高性能混凝土检测项目对于检测技术站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9月底项目组长施洪景同志召集项目组全体人员,就目前检测技术站的资质、试验能力、开展本项工作的可行性进行了研讨,组织大家学习了相关的规范、规程,制订了工作计划。 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用于洋山工程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公司混凝土预制品分公司和检测技术站于十月份在混凝土预制品分公司进行了试拌试验,外加剂和掺和料由建科院提供。根据检测技术站的具体情况,今后工程中使用的高性能混凝土第一次的配合比设计由建科院提供,以后的配合比设计由检测技术站提供。 2、第二次的高性能混凝土试拌试验工作由公司混凝土预制品分公司和检测技术站于十二月份在混凝土预制品分公司进行,掺和料为高细度的矿粉,外加剂由傅得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目前

试块还在养护,尚无试验结果。 三、开展氯离子检测项目 1、相关资质申请 由于氯离子检测是属于甲级试验室的检测项目,而检测技术站是乙级试验单位,需要破格申请相关资质。经公司与交通部质监总站和上海港口质监站多次联系,目前交通部质监总站已口头同意公司在洋山工地试验室开展氯离子检测项目,具体事宜委托上海港口质监站办理。 2、具体检测项目的确定与相关规范的收集 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耐久性检测中氯离子检测应包括氯离子的渗透性、氯离子的扩散性和氯离子含量三项内容。经调查,氯离子检测项目执行标准没有国标,只有行标,分别为JTJ270-98《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和JTJ275-2000《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此外可供参照的还有美国标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电子显示标准检验法”。我站目前已对美国标准进行了中文翻译并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上述规范的学习。 3、具体检测项目的参观学习 氯离子检测我站从未涉及过,社会上能开展氯离子检测项目的单位也较少,经调查,上海港湾设计研究院(原三航科研所)在开展这项工作。经多次联系,在副站长陈俊带领下,检测技术站4名同志参观了上海港湾设计研究院混凝土耐久性检测试验室。初步了解了氯离

PAM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0-- 200学年第学期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 照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 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 定比例。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 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实验课程名称: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 图1

图2 分别改变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500HZ,用示波器观测正弦波输入信号(TP701)和抽样脉冲序列信号(TP703),观测时以做同步。记录测量到的PAM信号波形;注意 图3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用Excell抽样 一、实验题目 某车间现有同型号的车床120部,检察员从中随机抽取由12部车床构成一个样本。请拟定抽样方式,确定样本单位。 二、实验步骤 第一步:给车床编号 从1到120依次给每部车床编号。 第二步:选定抽样方式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第三步:使用Excell抽样 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Excell; 2、依次将车床编号输入到单元格区域$A$1:$L$12的不同单元格中; 3、单击“工具”菜单; 4、选择“数据分析”选项,然后从“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抽样”; 5、单击“确定”,弹出抽样对话框; 6、在“输入区域”框中输入产品编号所在的单元格区域; 7、在“抽样方法”项下选择“随机”,在“样本数”框中输入12; 8、在“输出选项”下选择“输出区域”,在“输出区域”框中输入$A$14; 9、单击“确定”,得到抽样结果。 三、实验结果 用Excell从该120部车床中随机抽出的一个样本中各单位的编号依次为: 79 71 13 41 72 81 21 54 73 88 16

84 实验二用Excell画直方图 一、实验题目 某工厂的劳资部门为了研究该厂工人工人的收入情况,首先收集了30名工人的工作资料, 下面为工资数值。 530 535 490 420 480 475 420 495 485 620 525 530 550 470 515 530 535 555 455 595 530 505 600 505 550 435 425 530 525 610 二、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工具菜单中单击数据分析选项,从其对话框的分析工具列表中选择直方图,打开直方图对话框; 第二步:在输入区域输入$A$2:$F$6,在接收区域输入$D$9:$D$15; 第三步:选择输出选项,可选择输入区域、新工作表组或新工作薄; 第四步:选择图表输出,可以得到直方图;选择累计百分率,系统将在直方图上添加累积频率折线;选择柏拉图,可得到按降序排列的直方图; 第五步:按确定按钮,可得输出结果。 三、实验结果 本实验所画直方图如下图所示:

混凝土中碱含量和氯离子

C40大体积混凝土总碱含量及氯离子含量计算单 根据东电三公司的施工要求,二电冷却塔项目工程中混凝土总碱含量情况计算如下: 一、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含碱量 1、水泥:南岗水泥厂P.O42.5,根据石河子科建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检验水泥检验报告可知水泥的碱含量为0.04%。 2、外加剂:伊犁山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WP缓凝高效减水剂,根据乌鲁木齐非金属检测中心检验其总碱含量为:(Na2O+0.685K2O)为0.24 %。 3、水洗砂、根据乌鲁木齐非金属检测中心检验其总碱含量为0.07% 4、卵石、根据乌鲁木齐非金属检测中心检验其总碱含量为0.06% 5、粉煤灰:国投电厂生产的Ⅱ级粉煤灰,根据乌鲁木齐非金属检测中心检验其总碱含量为0.5%。 6、矿粉:伊犁双星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S75级矿粉,根据乌鲁木齐非金属检测中心检验其总碱含量为0.3% 二、C40大体积砼配合比各种材料的用量 1、水泥270kg 2、砂940kg 3、石子930kg 4、粉煤灰100kg 5、WP缓凝高效减水剂 9.3kg 6、矿粉 80kg 三、混凝土中含碱量情况 1、掺入混凝土中水泥的含碱量:0.04%。 C40承台混凝土中水泥含碱量=270×0.04%=0.108kg/m3。 2、掺入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总碱含量:0.24%。

C40承台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总碱含量=9.3×0.24%=0.022 kg/m3。 3、掺入混凝土中砂的总碱含量:0.07% C40掺入混凝土中砂的总碱含量=940×0.07%=0.658kg/m3 4、掺入混凝土中石的总碱含量:0.06% C40掺入混凝土中石的总碱含量=930×0.06%=0.558kg/m3 5、掺入混凝土中矿粉的总碱含量:0.3%。 C40掺入混凝土中矿粉的总碱含量=80×0.3%=0.24kg/m3 6、掺入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碱含量:0.5% C40掺入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碱含量=100×0.5%=0.5kg/m3 C40承台混凝土中总碱含量 =0.108+0.022+0.658+0.558+0.24+0.5=2.086kg/m3。 由于2.086 kg/m3<3 kg/m3,所以C40混凝土中总碱含量满足规范要求。 C40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计算单 根据东电三公司的施工要求,二电冷却塔项目工程中氯离子含量情况计算如下: 一、混凝土所用原材料氯离子含量 1、水泥:南岗水泥厂P.O42.5,根据石河子科建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检验水泥检验报告可知水泥的氯离子含量为0.05 %。 2、外加剂:伊犁山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WP缓凝高效减水剂,根据乌鲁木齐非金属检测中心检验其氯离子含量0.10 %。 3、水洗砂、根据乌鲁木齐非金属检测中心检验无氯离子 4、卵石、根据乌鲁木齐非金属检测中心检验无氯离子 5、粉煤灰:国投电厂生产的Ⅱ级粉煤灰,根据乌鲁木齐非金属检测中心检验其氯离子含量0.015 %。 6、矿粉:伊犁双星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S75级矿粉,根据乌鲁木齐非金属检测中心检验其氯离子含量0.013 %。 二、C40大体积砼配合比各种材料的用量 、水泥270kg

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项目

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项目 序号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资料核查及功能抽查项目 1 地基及基础地基处理强度、承载力实验报告 桩基础 打入桩:桩位偏差测量记录,斜桩倾斜度测量记录 灌注桩:桩位偏差测量记录,桩顶标高测量记录,混凝 土试块实验报告 工程桩承载力实验报告 地下防水渗漏水检测记录 2 主体结构混凝土结构 结构实体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实验报告 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测报告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报告 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测量记录 砌体结构 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测报告 转角交接处、马牙槎混凝土检查 砂浆饱满度 空心砌块芯柱混凝土 钢结构 钢材、焊材、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复验报告 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实验报告 金属屋面系统抗风能力实验报告 焊缝无损探伤检测报告 地脚螺栓和支座安装检查记录 防腐及防火涂装厚度检测报告 主要构件安装精度检查记录 主体结构整体尺寸检查记录 木结构 结构形式、结构布置、构件尺寸 钉连接、螺栓连接规格、数量 胶核木类别、组胚方式,胶缝完整性、层板指数 烽火涂料及防腐、防虫药剂 铝合金结构 焊缝质量 高强螺栓施工质量 柱脚及网架支座检查 主要构件变形 主体结构尺寸 3 装饰装修 地面 防水地面蓄水试验,形成试验记录,验收时抽查复验 砖、石材、板材、地毯、胶、涂料等材料具有环保证明文件 门窗建筑外窗的气密性、水密性能和抗风压性能检验报告饰板面后置埋件现场拉拔力检验报告 饰面砖样板和外墙饰面砖的粘接强度检验报告 幕墙 硅酮结构胶相容性、玻璃粘接性检验报告 后置埋件和槽式预埋件的现场拉拔力检验报告 气密性能、水密性能、耐风压性能及平面变形性能检验报告

混凝土氯离子自测实验报告

混凝土氯离子检测报告 项目名称: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检测单位:XX项目部 检测类别:复检 上海XXXXXX有限公司 2019年8月7日

目录 混凝土氯离子自测实验报告 (2) 1、实验内容及目的 (2) 2、检测标准和依据 (2) 3、检测方法 (2) 4、试验数据分析 (2) 5、检测评定结论 (2) 6、检测时间、单位人员及环境描述 (2) 附件一: 现场检测照片及视频一份 (3) 附件二 1、《XX市预拌混凝土出厂质量证明书(配合比报告) (5) 2、《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6) 3、《混凝土碱总含量、CL-总含量计算书》 (7) 4、《砂检测报告》 (8)

混凝土氯离子自测实验报告 1、实验内容及目的 待测混凝土取自XX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110Kv主变电站土建工程XX路变电站配电装置楼负一层主体结构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6。为测试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是否对结构混凝土中钢筋有无损伤,作本次检测实验。 2、检测标准和依据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JC/T420-2006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JGJ/T 322-2013 3、检测方法 (1)制备试样 现场取混凝土浆,通过0.08MM的筛子,注入容器内,放置室内,待其达到室温,取500克于试杯中,加入500克蒸馏水,充分搅拌均匀,使可溶物充分溶解。 (2)电极校准 本次检测实验使用氯离子含量快速检测仪,设置好参数;氯电极活化完成;已购置5x10-3、5x10-4、5x10-5M0l/L的标准NaCL溶液;将氯电极、甘汞电极和温度计用蒸馏水充分清洗,并用滤纸擦拭干净,分别置于5x10-3、5x10-4、5x10-5M0l/L的标准NaCL溶液中进行测定(每次测定不同溶液都要对电极进行充分清洗并擦拭干净),最后得到标准溶液标定数据。 (3)试样检测 将充分清洗并擦拭干净的氯电极、甘汞电极和温度计置于试样溶液中进行测试,测试已配试样溶液的氯离子浓度与单位质量试样的氯离子含量。 4、试验数据分析 (1)测试数据与结果 拌合物:29.2度;水灰比:0.63;电势差: 142.8mv;浓度:0.00255775mol/L;百分比:0.005720%。 (2)评定标准 表4-2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评定标准 5、检测评定结论 经检测,该试样氯离子含量为0.005720%,小于0.15%,标度值为1,诱发钢筋锈蚀的可能性很小。 附录一 6、检测时间、单位人员及环境描述 检测时间:2019年8月7日上午 检测人员:上海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员XXX、XXX。 天气情况:晴;风力:微风;气温:25度 附件一:现场检测照片及视频一份 采集试样并过滤

统计学实验报告汇总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统计学 学院名称商学院 专业名称会计学 学生姓名苑蕊 学生学号201308040113 指导教师刘后平 实验地点成都理工大学南校区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〇一五年十月

学生实验心得关于本学期统计学课程的实践心得: 一、实验目的: 实验学习是贯彻统计教学大纲的教学计划的手段,不仅是校内教学的延续,而且是校内教学的总结。实验学习的目的就是使同学们的理论更加扎实、专业技能操作更加过硬。通过实验学习需要了解和掌握: 1、熟悉EXEL和SPSS操作系统,掌握数据管理界面的简单的操作; 2、熟悉EXEL和SPSS结果窗口的常用操作方法,掌握输出结果在文字处理软件中的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统计图(线图、条形图、饼图、散点、直方图等)的绘制方法; 3、熟悉描述性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4、熟悉描述性统计图的一般编辑方法。 二、实验内容:按照要求进行资料的整理,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1.某高校二级学院60名教职工的月工资资料如下:1100 1200 1200 1400 1500 1500 1700 1700 1700 1800 1800 1900 1900 2100 2100 2200 2200 2200 2300 2300 2300 2300 2400 2400 2500 2500 2500 2500 2600 2600 2600 2700 2700 2800 2800 2800 2900 2900 2900 3100 3100 3100 3100 3200 3200 3300 3300 3400 3400 3400 3500 3500 3500 3600 3600 3600 3800 3800 3800 420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验报告——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及假设检验、区间估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验报告 姓名:蔺志洋 班级:装备62 学号:2161500014 实验五 【实验名称】 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及假设检验 【实验目的】 1、了解 matlab 软件的基本命令与操作; 2、熟悉 matlab 用于描述性统计的基本菜单操作及命令; 3、会求样本的一些统计量如样本数,平均值等。 4、会求样本频率与频数分布;,画频率直方图。 【实验步骤与结果】 问题: 1、给出100名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单位厘米千克) ①求出以下统计量:样本数,平均值,中位数,样本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 ②求出频率与频数分布; ③作出以上数据的频率直方图。 2、根据这些数据对学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作出估计,并给出估计的误差范围; 3、该地区学生10年前作过普查,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7.5cm,平均体重为60.2kg, 试根据这次抽查的数据,对学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有无明显变化作出结论。 程序:

height=normrnd(167.5,2.30,1,100) weight=normrnd(60.2,2.25,1,100) length(height) mean(height) median(height) std(height) max(height) min(height) hist(height,10) grid title('身高频数直方图') xlabel('身高/cm') ylabel('频数') [a,b]=hist(height) bar(b,a/sum(a)) grid title('身高频率直方图') xlabel('身高/cm') ylabel('频率') figure length(weight) mean(weight) median(weight) std(weight)

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 开课实验室管理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 学院管理年级2012 专业班信管2班学生姓名蔡明月学号631204080234 开课时间2014 至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试验1:数据文件管理 一、试验目的 通过本试验项目,使学生理解并掌握SPSS软件包有关数据文件创建和整理的基本操作,学习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成一个正确的SPSS数据文件,并掌握如何对原始数据文件进行整理,包括数据查询,数据修改、删除,数据的排序等等。 二、试验内容 某航空公司38名职员性别和工资情况的调查数据,如表2.3所示,试在SPSS中进行如下操作:(1)将数据输入到SPSS的数据编辑窗口中,将gender定义为字符型变量,将salary定义为数值型变量,并保存数据文件,命名为“试验1-1.sav”。 (2)插入一个变量income,定义为数值型变量。 (3)将数据文件按性别分组 (4)查找工资大于40000美元的职工 (5)当工资大于40000美元时,职工的奖金是工资的20%;当工资小于40000美元时,职工的奖金是工资的10%,假设实际收入=工资+奖金,计算所有职工的实际收入,并添加到income 变量中。

三、试验步骤与结果 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数据】。单击左下角【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图界面,根据试验的设计定义每个变量类型。变量定义完成以后,单击【数据视窗】标签进入数据视窗界面,将每个具体的变量值录入数据库单元格内。【文件】→【保存】或者【文件】→【另存为】(2)点击变量视图,新设定inconme变量,类型为数值。(3)选择菜单【数据】→【分割文件】。选择拆分数据后,输出结果的排列方式,该对话框提供了3种方式:对全部观测进行分析,不进行拆分;在输出结果种将各组的分析结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按组排列输出结果,即单独显示每一分组的分析结果。选择分组变量,选择数据的排序方式,单击ok按钮,执行操作(4)【数据】→【选择个案】→【如果】→【salary>40000】.(5) 【转换】→【计算变量】目标变量为income,综合如果和数字表达式设计income。 结果:(3)和(4)和(5) 四、试验总结 理解并掌握SPSS软件包有关数据文件创建和整理的基本操作,学习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成一个正确的SPSS数据文件,并掌握如何对原始数据文件进行整理,包括数据查询,数据修改、删除,数据的排序。 试验2:描述统计 一、试验目的 统计分析的目的在于研究总体特征。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能够得到的往往只能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观察对象,他们构成了样本,只有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我们才能对总体的实际情况作出可能的推断。因此描述性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步,做好这一步是进行正确统计推断的先决条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大致了解数据的分布类型和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