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苯丙素类习题

第五章苯丙素类习题

第五章苯丙素类习题
第五章苯丙素类习题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香豆素

2.吡喃香豆素

3.木脂素

4.异羟肟酸铁反应

5.苯丙素

二、填空题

1.苯丙素类化合物是指基本母核具有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狭义地讲,苯丙素类包括、、等结构类型。

2.香豆素类成分是一类具有母核的天然产物的总称,在结构上可以看作

是脱水而形成的内酯类化合物。

3.香豆素类化合物根据其母核结构不同,一般可分为、、、、五种结构类型。

4.分子量较小的游离香豆素多具有气味和,能随水蒸气蒸馏;游离香豆素类成分易溶于、、、等有机溶剂,也能部

分溶于,但不溶于。

5.在紫外光照射下,香豆素类成分多显荧光,在溶液中荧光增强。7位导入羟基后,荧光,羟基醚化后,荧光。

6.游离香豆素及其苷分子中具有结构,在中可水解开环,形成溶于的。加又环合成难溶于的而沉淀析出。利用此反应特性,可用于香豆素及其内酯类化合物的鉴别和提取分离。

7.木脂素分子结构中常含有、和等官能团,因此分别呈现各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8.木脂素类根据其基本碳架结构不同可分为多种结构类型,而异紫杉脂素属于类;牛蒡子苷属于类;连翘苷属于类;五味子醇属于类。

三、判断题

1.丹参素属于木脂素类成分。

2.木脂素类化合物大部分具有光学活性。

3.所有香豆素都有荧光。

4.香豆素是由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环合而成的内酯化合物。

5.具有内酯结构的化合物,均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红色配合物。

6.香豆素多具有芳香气味。

7.木脂素类化合物多数是无色结晶,可升华。

8.紫外光谱可鉴别香豆素、色原酮和黄酮类化合物。

四、选择题

(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下列类型化合物中,大多数具有芳香气味的是

A.黄酮苷元B.蒽醌苷元C.香豆素苷元

D.三萜皂苷元E.甾体皂苷元

2.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升华性的是

A.单糖B.小分子游离香豆素C.双糖

D.木脂素苷E.香豆素苷

3.天然香豆素成分在7位的取代基团多为

A.含氧基团B.含硫基团C.含氮基团

D.苯基E.异戊烯基

4.鉴别香豆素首选的化学显色反应是

A.FeCl3反应B.Gibb’s反应C.Borntrager反应

D.异羟肟酸铁反应E.A1C1气反应

5.下列化合物的纸色谱,以水饱和异戊醇展开,紫外光下观察荧光,Rf值最小的是

6.木脂素的基本结构特征是

A.单分子对羟基桂皮醇衍生物

B.二分子C6-C3缩合

C.多分子C6-C3缩合

D.四分子C6-C3缩合

E.三分子C6-C3缩合

7.五味子素的结构类型为

A.简单木脂素B.单环氧木脂素C.木脂内酯

D.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E.其它木脂素

8.厚朴酚的基本结构属于

A.简单木脂素B.环木脂素C.联苯型木脂素

D.木脂内酯E.环氧木脂素

9.用于鉴别木脂素中亚甲二氧基的反应或试剂是

A.Labat反应B.三氯化铁反应C.磷钼酸试剂反应

D.异羟肟酸铁反应E.Gibb’s反应

10.水飞蓟素具有保护肝脏作用,其结构中具有

A.有机酸结构特征B.香豆素结构特征

C.黄酮结构特征D.木脂素结构特征

E.同时具有木脂素和黄酮的结构特征

(二)X型题(多项选择题)

1.香豆素类化合物,一般

A.具有一分子的C6-C3单体

B.小分子的游离香豆素多具有芳香气味、有挥发性及升华性

C.大多有颜色

D.多具蓝色或紫色荧光

E.异羟肟酸铁反应呈现阳性

2.下列含香豆素类成分的中药是

A.秦皮B.白芷C.补骨脂D.五味子E.甘草

3.提取游离香豆素的方法有

A.乙醇提取法B.碱溶酸沉法C.乙醚提取法

D.热水提取法E.酸溶碱沉法

4.属于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是

A.茴香醚B.桂皮醛C.阿魏酸

D.丹参素E.迷迭香酸

5.香豆素与碱反应的特点是

A.遇碱后内酯水解开环,加酸后又可环合成内酯环

B.加碱内酯环水解开环,生成反式邻羟桂皮酸盐

C.加碱内酯环水解开环,加酸后又可环合成内酯环,但若长时间在碱中加热,生成反式

邻羟桂皮酸盐,即使加酸也不能环合

D.加碱内酯环水解开环,并伴有颜色反应

E.加碱生成的盐可溶于水

6.Emerson反应为阴性的香豆素是

A.7,8-二OH香豆素B.8-OCH3-6,7-呋喃香豆素C.七叶苷

D.5,6,7-三OH香豆素E.6-OCH3香豆素

7.在1HNMR谱中,香豆素母核质子处于较高场的是

A.3-H B.4-H C.6-H D.8-H E.5-H

8.香豆素类化合物的1HNMR特征有

A.H-3,H-4构成AB系统,成为一组双重峰,偶合常数较大(约J=9.5 Hz)

B.7-OH香豆素中5,6,8-H的信号和一般芳香质子信号的特征类似,δ6~8

C.H-4和H-8之间存在远程偶合,5J=0.60~1.0Hz

D.芳环上的甲氧基以(3H,S)出现在δ3.8~4.O处

E.呋喃香豆素呋喃环上的两个质子构成.AB系统,吸收峰为一组双峰,J=2.0~2.5Hz 9.木脂素类化合物,一般

A.具有2~4分子的C6-C3结构单元

B.多以游离状态存在,亲脂性较强

C.大部分具有光学活性,酸性条件下易异构化使活性下降或消失

D.具有亚甲二氧基的木脂素,Labat反应呈现蓝绿色

E.具有亚甲二氧基的木脂素,Ecgrine反应呈现蓝紫色

10.主要化学成分为木脂素类的中药是

A.南五味子B.厚朴C.牛蒡子D.连翘E.补骨脂

五、用化学方法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

六、简答题

1.简述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原理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2.简述香豆素的荧光特点及应用。

3.在木脂素类化合物提取分离过程中尽量避免与酸、碱接触的意义何在。

4.简述Labat反应及Ecgrine反应之间的异同。

七、问答题

大叶棒树为中药秦皮的来源之一,其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结构式如下:

纸色谱结果如下,试根据色谱结果设计从药材中提取分离这两种化合物的工艺流程,并分析设计原理。

秦皮甲素(Rf) 秦皮乙素(Rf)

水0.77 0.50

乙醇0.79 0.80

氯仿0.00 0.00

乙酸乙酯0.12 0.89

八、结构解析

从某中药中分得一白色结晶,质谱测得分子式为C lo H8 03。该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数据

如下:

1H—NMR(400MHz,CDCl3,TMS)δppm:

7.58(1H,d.J=9.5Hz)

6.17(1H,d.J=9.5Hz)

6.78(1H,dd.J=2.5,8Hz)

6.72(1H,d.J=2.5Hz)

7.32(1H,d.J=8Hz)

3.82(3H,s.)

在NOE谱中照射3.82ppm共振峰,6.78和6.72ppm共振峰有增益。请根据以上波谱数据推断化合物的结构。画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并归属各质子信号。

天然药物化学 第5章 苯丙素类

第5章 苯丙素类 一、选择题 1.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基本碳架为 ( ) A .C 6-C 3-C 6 B . C 6-C 3 C .C 6-C 2-C 5 D .C 6-C 1-C 6 2. 香豆素结构中第6位的位置正确的是( ) O O A E D C B 3. 香豆素类化合物母核上最常见的含氧取代基位置是 _ 。 A. 5位 B. 6位 C. 7位 D. 8位 4. 游离香豆素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 A. 甲氧基 B. 亚甲二氧基 C. 内酯环 D. 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 E. 酮基 5. 香豆素的基本母核为( ) A. 苯骈α-吡喃酮 B. 对羟基桂皮酸 C. 反式邻羟基桂皮酸 D.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 E. 苯骈γ-吡喃酮 6. 呋喃香豆素和吡喃香豆素的形成是由于香豆素母核7-位羟基与异戊烯基 环合的原因,异戊烯基通常存在的位置是 _ 。 A. 3位 B. 4位 C. 6位或8位 D. 5位或8位 7. 香豆素与浓度高的碱长时间加热生成的产物是( ) A. 脱水化合物 B.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 C. 反式邻羟基桂皮酸 D. 脱羧基产物 E. 醌式结构 8. 游离香豆素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 A. 甲氧基 B. 亚甲二氧基 C. 内酯环 D. 酚羟基对位的活泼氢 E. 酮基 9. 香豆素与浓度高的碱长时间加热生成的产物是( ) A. 脱水化合物 B.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 C. 反式邻羟基桂皮酸 D. 脱羧基产物 E. 醌式结构 10. 有挥发性的香豆素的结构特点是( ) A.是第6位 B. 是第6位 C. 是第6位 D. 是第6位 E. 是第6位

苯丙素类化合物练习题

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佳答案) 1.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A,羟基蒽醌类 B.查耳酮类 C.香豆素类D.二氢黄酮类 E.生物碱 正确答案:C 2.判断香豆素6位是否有取代基团可用的反应是() A.异羟肟酸铁反应B.Gibb’s反应C.三氯化铁反应 D.盐酸-镁粉反应 E.Labat反应 正确答案:B 3.组成木脂素的单体基本结构是() A.C5-C3 B.C5-C4 C. C6-C3 D.C6-C4 E. C6-C6 正确答案:C 4.在简单木脂素中,连接两分子苯丙素的碳原子位置是() A.α位 B.β位 C.γ位 D.δ位E.ε位 正确答案:B

5.Labat反应的试剂组成是() A.香草醛-浓硫酸 B.茴香醛-浓硫酸 C.浓硫酸-没食子酸 D.浓硫酸-变色酸 E.浓硫酸-铬酸 正确答案:C 6.在Ecgrine反应中用到的酸是 ( ) A,拘檬酸 B.冰醋酸 C.没食子酸 D.变色酸 E.柠檬酸 正确答案:D 7.香豆素母核为 A、苯骈-α-吡喃酮 B、对羟基桂皮酸 C、反式邻羟基桂皮酸 D、顺式邻羟基桂皮酸 E、苯骈-γ-吡喃酮 正确答案:A 8.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强烈天蓝色荧光的是 A、七叶内脂 B、大黄素 C、麻黄碱 D、甘草酸 E、大豆皂苷 正确答案:A 9.异羟肟酸铁反应的现象是 A、兰色 B、绿色 C、灰色 D、红色 E、黑色

正确答案:D 10.Gibbs反应的条件是 A、弱碱性 B、强碱性 C、弱酸性 D、强酸性 E、中性 正确答案:A https://www.doczj.com/doc/823305195.html,bat反应呈阳性的功能基是 A、甲氧基 B、酚羟基 C、亚甲二氧基 D、羧基 E、羟甲基 正确答案:C 12.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A、甲氧基 B、亚甲二氧基 C、内酯环 D、酚羟基对位活泼氢 E、酮基 正确答案:C https://www.doczj.com/doc/823305195.html,bat反应的试剂组成是 A、香草醛-浓硫酸 B、茴香醛-浓硫酸 C、浓硫酸-没食子酸 D、浓硫酸-变色酸 E、浓硫酸-铬酸 正确答案:C

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一、填空题 1.苯丙素类化合物在生物合成上均来源于苯丙氨酸,生物合成的关键前体是( )。 2.香豆素因具有内酯结构,可溶于碱液中,因此可以用( )法提取,小分子香豆素因具有( ),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3.广义的苯丙素类成分包含( )、( )、( )、( )、( )。 4.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一般在( )具有羟基,因此,( )可以认为是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母体。 5.天然香豆素可分为( )类、( )类、( )类、( )类。 6.香豆素类具有( )结构,可以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而显( )色。 7.香豆素类化合物结构中α-吡喃酮在红外光谱上的吸收信号主要有( )、( )、( )。 8.桂皮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当归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 10.秦皮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和( ),具有( )和( )的作用。 16.可用Labat 反应来检查木脂素类化合物中( )的存在与否。 二、选择题 (一)A 型题: 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异羟肟酸铁的是 A.羟基蒽醌类 B.查耳酮类 C.香豆素类 D.二氢黄酮类 E .生物碱 2.判断香豆素6位是否有取代基团可用的反应是 A.异羟肟酸铁反应 B.Gibb’s 反应 C.三氯化铁反应 D.盐酸-镁粉反应E . Labat 反应 3.香豆素类母核中H-3、H-4在1H —NMR 是AB 型偶合,其偶合常数为 A.2~3Hz B.7~8 Hz C.8~9 Hz D.9~10 Hz E.4~6 Hz 12.Labat 反应的试剂组成是 A .香草醛-浓硫酸 B .茴香醛-浓硫酸 C .浓硫酸-没食子酸 D .浓硫酸-变色酸 E .浓硫酸-铬酸 三、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苯丙素 2.香豆素 4.木脂素 (三)比较下列化合物碱水解的速度 1.香豆素 2.7-羟基香豆素 3.7-甲氧基香豆素。 (五)完成下列化学反应 1. OH 长时间加热 ( ) ( ) 2. ( ) + ( )

第三章 苯丙素类习题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香豆素 2.吡喃香豆素 3.木脂素 4.异羟肟酸铁反应 5.苯丙素 二、填空题 1.苯丙素类化合物是指基本母核具有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类群,狭义地讲,苯丙素类包括、、等结构类型。 2.香豆素类成分是一类具有母核的天然产物的总称,在结构上可以看作 是脱水而形成的内酯类化合物。 3.香豆素类化合物根据其母核结构不同,一般可分为、、、、五种结构类型。 4.分子量较小的游离香豆素多具有气味和,能随水蒸气蒸馏;游离香豆素类成分易溶于、、、等有机溶剂,也能部 分溶于,但不溶于。 5.在紫外光照射下,香豆素类成分多显荧光,在溶液中荧光增强。7位导入羟基后,荧光,羟基醚化后,荧光。 6.游离香豆素及其苷分子中具有结构,在中可水解开环,形成溶于的。加又环合成难溶于的而沉淀析出。利用此反应特性,可用于香豆素及其内酯类化合物的鉴别和提取分离。 7.木脂素分子结构中常含有、、、、和等官能团,因此分别呈现各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8.木脂素类根据其基本碳架结构不同可分为多种结构类型,而异紫杉脂素属于类;牛蒡子苷属于类;连翘苷属于类;五味子醇属于类。 三、判断题 1.丹参素属于木脂素类成分。 2.木脂素类化合物大部分具有光学活性。 3.所有香豆素都有荧光。 4.香豆素是由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环合而成的内酯化合物。 5.具有内酯结构的化合物,均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红色配合物。 6.香豆素多具有芳香气味。 7.木脂素类化合物多数是无色结晶,可升华。 8.紫外光谱可鉴别香豆素、色原酮和黄酮类化合物。 四、选择题 (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下列类型化合物中,大多数具有芳香气味的是 A.黄酮苷元B.蒽醌苷元C.香豆素苷元 D.三萜皂苷元E.甾体皂苷元 2.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升华性的是 A.单糖B.小分子游离香豆素C.双糖 D.木脂素苷E.香豆素苷 3.天然香豆素成分在7位的取代基团多为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构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 A. 6C-6C-6C B. 3C-6C-3C C. 6C-3C D. 6C-3C-6C E. 6C-3C-3C 2.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 具有色原酮 B. 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 C. 具有2-苯基色原酮 D. 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 E.结构中具有邻二酚羟基 3.引入哪类基团可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 A. -OCH3 B. -CH2OH C. -OH D. 邻二羟基 E. 单糖 4.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加深,与助色团取代位置与数目有关,尤其在()位置上。 A. 6,7位引入助色团 B. 7,4/-位引入助色团 C. 3/,4/位引入助色团 D. 5-位引入羟基 E. 引入甲基 5.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 A. 糖 B. 羰基 C. 酚羟基 D. 氧原子 E. 双键 6.下列黄酮中酸性最强的是() A. 3-OH黄酮 B. 5-OH黄酮 C. 5,7-二OH黄酮 D. 7,4/-二OH黄酮 E. 3/,4/-二OH黄酮 7.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性最大的是() A. 异黄酮 B. 黄酮 C. 二氢黄酮 D. 查耳酮 E. 花色素 8.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最小的是() A. 黄酮 B. 二氢黄酮 C. 黄酮苷 D. 异黄酮 E. 花色素 9.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强弱的顺序为() (1)5,7-二OH黄酮(2)7,4/-二OH黄酮(3)6,4/-二OH黄酮 A.(1)>(2)>(3) B.(2)>(3)>(1) C.(3)>(2)>(1) D.(2)>(1)>(3) E.(1)>(3)>(2) 10.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第三章苯丙素类教案

广东药学院课堂教案 日期: 学时:3 授课内容(章/节)第三章苯丙素类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悉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了解苯丙酸类的结构特点及特性。 2、掌握香豆素的结构特点和分类情况,熟悉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3、掌握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核磁共振氢谱信号特征。 4、熟悉木脂素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 了解结构鉴定方法。 教学内容[标明重点、难点] 第一节苯丙酸类 概述:概念:(C6-C3),生源途径:莽草酸途径 类别:包括苯丙烯、苯丙醇、苯丙酸及其缩脂、香豆素、木脂素、木质素。苯丙酸类:基本结构、重要化合物:丹参素甲 第二节香豆素类: 1、简单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常见的取代基及取代图式,以及因异戊烯 基的活泼双键与酚羟基环和形式不同构成的四种基本骨架的结构特点。2、与结构特征相关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如内酯性质、吡喃酮环的碱 裂解、C3-C4双键性质和加成、氧化及热解等反应。 3、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NMR特征及MS裂解规律,以及在结构研究

工作中的应用。 4、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的生理活性。 第三节木脂素类: 1、木脂素的结构类型。其主要的构成单位:桂皮酸(偶为桂皮醛)、桂皮醇、 丙烯苯及烯丙苯等四种。 2、木脂素的理化性质,光学异构现象,构型与生理活性的关系,遇酸构型转变 与生理活性的变化。木脂素的生理活性。 重点:1、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分类情况。 2、香豆素的内酯性质和荧光性质。 3、香豆素的核磁共振氢谱信号特征。 难点:1、与结构特征相关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 3、木脂素的结构类型。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运用自制多媒体电子幻灯片进行教学、板书 作业: 1、苯丙素类化合物包括哪些类别? 2、常用于鉴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试剂有哪些? 3、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信号有哪些特点?

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习题答案 5-1 什么是中断系统?中断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实现中断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称为中断系统. 中断系统功能包括进行中断优先排队、实现中断嵌套、自动响应中断和实现中断返回。 5-2 什么是中断嵌套? CPU在响应某一个中断源中断请求而进行中断处理时,若有中断优先级更高的中断源发出中断请求,CPU会暂停正在执行的中断服务程序,转向执行中断优先级更高的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等处理完后,再返回继续执行被暂停的中断服务程序,这个过程称为中断嵌套。 5-3 什么是中断源?MCS-51有哪些中断源?各有什么特点? ①实现中断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称为中断系统,产生中断请求的请求源称为中断源. ②5个中断源中共有两个外部中断、两个定时中断和一个串行中断。 (1)外部中断源 外部中断是由外部原因(如打印机、键盘、控制开关、外部故障)引起的,可以通过两 个固定引脚来输入到单片机内的信号,即外部中断0(INT0)和外部中断1(INT1)。 (2)定时中断类 定时中断是由内部定时(或计数)溢出或外部定时(或计数)溢出引起的,即T0和T1 中断。 (3)串行口中断类 串行口中断是为接收或发送一帧串行数据,硬件自动使RI和TI置1,并申请中断 5-4 MCS-51单片机响应外部中断的典型时间是多少?在哪些情况下,CPU将推迟对外部中断请求的响应? (1)MCS-51单片机的最短响应时间为3个机器周期,最长响应时间8个机器周期。 (2)有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存在,则中断响应会受到阻断。 ①CPU正在执行一个同级或高一级的中断服务程序; ②当前的机器周期不是正在执行的指令的最后一个周期,即正在执行的指令还未完成前,任何中断请求都得不到响应; ③正在执行的指令是返回指令或者对专业寄存器IE、IP进行读/写的指令,此时。在 执行RETI或者读写IE或IP之后,不会马上响应中断请求,至少在执行一条其他之后才会 响应。若存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中断查询结果就被取消,否则,在紧接着的下一个机器周期,就会响应中断。 5-5 MCS-51有哪几种扩展外部中断源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扩展外部中断源的方法有定时扩展法和中断加查询扩展法两种。定时扩展法用于外部 中断源个数不太多并且定时器有空余的场合。中断加查询扩展法用于外部中断源个数较多的 场合,但因查询时间较长,在实时控制中要注意能否满足实时控制要求。 5-6 MCS-51单片机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请求信号,标记那些寄存器中? 外部中断0(INT0)和外部中断1(INT1)中断请求信号标记在TCON中IE1和IE0。 T0和T1中断中断请求信号标记在TCON中TF1和TF0 串行口中断类中断请求信号标记在SCON中TI和RI 5-7 编写出外部中断1为跳沿触发的中断初始化程序。 SETB EA SETB EX1 SETB IT1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1. 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K L f Q 的产量表: (1) 在表1中填空 (2) 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 L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 曲 线和MP L 曲线. (3) 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ω=200,完成下面的相应的短期成本表2. (4) 根据表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VC 曲线和MC 曲线. (5) 根据(2)和(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4)

(5)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边际MC 和边际产量MP L 两者的变动方 向是相反的. 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 系:当总产量TP L 下凸时,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 是下凹的;当总产量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 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 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MC 曲线和AVC 曲线的交点与MP L 曲线和AP L 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2.下图是一张某厂商的LAC 曲线和LMC 曲线图.请分别在Q1和Q2的产 量上画出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 解:在产量Q1和Q2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是SAC 1和SAC 2以及SMC 1和SMC 2. SAC 1和SAC 2分别相切于LAC 的A 和B SMC 1和SMC 2则分别相交于LMC 的A 1和B 1.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5Q 2+15Q+66: (1)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2)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 (3) AVC(Q) AFC(Q)和MC(Q). 解(1)可变成本部分: Q 3-5Q 2+15Q 不可变成本部分:66 (2)TVC(Q)= Q 3-5Q 2+15Q AC(Q)=Q 2-5Q+15+66/Q AVC(Q)= Q 2-5Q+15 AFC(Q)=66/Q MC(Q)= 3Q 2-10Q+15 4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 +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O MC Q LMC SMC 1 SAC 1 SAC 2 SMC 2 LAC A 1 B 1 Q 1 Q 2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 A

(完整版)中药化学教案—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课次:13、14 课题: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一、教学目的: 1.写出香豆素的母核结构。 2.描述香豆素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3.简述香豆素的生物分布。 4.详述香豆素和基本性质及常规检识方法。 5.简述木脂素的基本结构、性质、药用价值。 6.说出秦皮、补骨脂、白芷中的香豆素成分及五味子中的木脂素成分。 二、教学内容: 1.香豆素、木脂素概述。 2.香豆素、木脂素的结构、分类。 3.香豆素、木脂素的性质、检识。 4.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的提取、分离和检识。 5.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实例:秦皮香豆素、补骨脂香豆素、袓师麻甲素;五味子。 三、育人目标: 通过对香豆素、木脂素类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系统学习,在学习前人间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结构与效能的辩证关系,强化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重点: 香豆素结构分类。详述香豆素的基本性质和检识。香豆素的提取、分离。秦皮香豆素、补骨脂香豆素、袓师麻香豆素。 五、难点:香豆素结构、分类与香豆素性质、检识。 六、教学内容分析及教法设计: (一)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填写教学日志,随机应变,组织好课堂纪律。 2.课程引入: 3.展示目标: 4.进行新课: 第一节香豆素 香豆素是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中,尤其以芸香科和伞形科为多,少数发现于动物和微生物中。在植物体内,它们往往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 一、结构与分类 香豆素的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根据其结构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即简单香豆素类,喃喃香豆素类、吡喃香豆素类及其他香豆素类。 (一)简单香豆素类 这类是指仅在苯环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绝大部分香豆素在C-7位都有含氧基团存在,仅少数例外。伞形花内酯,即7-羟基香豆素可以认为是香豆素类成分的母体。其他C-5,C-6,C-8位都有含氧基团取代的可能,常见的基团有羟基、甲氧基、亚甲二氧基。 (二)呋喃香豆素类 呋喃香豆素结构中的呋喃环往往是由香豆素母核上所存在的异成烯基与其邻位的酚羟基环合而成,成环后有时伴随着失去3个碳原子(丙酮)的变化。6,7-呋喃香豆素型(线型)本型以补骨脂内酯为代表,又称补骨脂内酯型。例如香柑内酯,花椒毒内酯,欧前胡内

统计学第五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的目的在于() A.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B.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C.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D.推断总体指标 2.在重复抽样条件下纯随机抽样的平均误差取决于() A.样本单位数 B.总体方差 C.抽样比例 D.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 3.根据重复抽样的资料,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若抽样人数相等时,优秀生比重的抽样误差() A.一年级较大 B.二年级较大 C.误差相同 D.无法判断 4.用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公式计算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结果将()A.高估误差 B.低估误差 C.恰好相等 D.高估或低估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则样本容量()A.扩大到原来的2倍 B.扩大到原来的4倍 C.缩小到原来的1/4 D.缩小到原来的1/2 6.当总体单位不很多且差异较小时宜采用() A.整群抽样 B.纯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 D.等距抽样 7.在分层抽样中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方差是() A.层间方差 B.层内方差 C.总方差 D.允许误差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的特点有() A.建立在随机抽样原则基础上 B.深入研究复杂的专门问题 C.用样本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 D.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 E.抽样误差可以事先控制 2.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样本容量的大小 B.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 C.总体单位的标志变动度 D.抽样方法 E.抽样组织方式 3.抽样方法根据取样的方式不同分为() A.重复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不重复抽样 4.抽样推断的优良标准是() A.无偏性 B.同质性 C.一致性 D.随机性 E.有效性 5.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有() A.总体方差的大小 B.抽样方法

中药化学教案—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最新整理)

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 课 次:13、14 课 题: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一、教学目的: 1.写出香豆素的母核结构。 2.描述香豆素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3.简述香豆素的生物分布。 4.详述香豆素和基本性质及常规检识方法。 5.简述木脂素的基本结构、性质、药用价值。 6.说出秦皮、补骨脂、白芷中的香豆素成分及五味子中的木脂素成分。 二、教学内容: 1.香豆素、木脂素概述。 2.香豆素、木脂素的结构、分类。 3.香豆素、木脂素的性质、检识。 4.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的提取、分离和检识。 5.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实例:秦皮香豆素、补骨脂香豆素、袓师麻甲素;五味子。 三、育人目标: 通过对香豆素、木脂素类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系统学习,在学习前人间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结构与效能的辩证关系,强化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重点: 香豆素结构分类。详述香豆素的基本性质和检识。香豆素的提取、分离。秦皮香豆素、补骨脂香豆素、袓师麻香豆素。 五、难点:香豆素结构、分类与香豆素性质、检识。 六、教学内容分析及教法设计: (一)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填写教学日志,随机应变,组织好课堂纪律。 2.课程引入: 3.展示目标: 4.进行新课: 第一节 香豆素 香豆素是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中,尤其以芸香科和伞形科为多,少数发现于动物和微生物中。在植物体内,它们往往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 一、结构与分类 香豆素的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根据其结构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即简单香豆素类,喃喃香豆素类、吡喃香豆素类及其他香豆素类。 (一)简单香豆素类 这类是指仅在苯环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绝大部分香豆素在C-7位都有含氧基团存在,仅少数例外。伞形花内酯,即7-羟基香豆素可以认为是香豆素类成分的母体。其他C- 5,C-6,C-8位都有含氧基团取代的可能,常见的基团有羟基、甲氧基、亚甲二氧基。 (二)呋喃香豆素类 呋喃香豆素结构中的呋喃环往往是由香豆素母核上所存在的异成烯基与其邻位的酚羟基环合而成,成环后有时伴随着失去3个碳原子(丙酮)的变化。6,7-呋喃香豆素型(线

第5章习题答案

第5章 直流-直流变流电路 5-1 简述图5-1a 所示的降压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降压斩波器的原理是:在一个控制周期中,让V 导通一段时间on t ,由电源E 向L 、R 、m E 供电,在此期间,E u =0。然后使V 关断一段时间off t ,此时电感L 通过二极管VD 向R 和m E 供电,00=u 。一个周期内的平均电压E t t t U of on on +=0。输出 电压小于电源电压,起到降压的作用。 5-2 在图5-1a 所示的降压斩波电路中,已知E=200V ,R=10Ω,L 值极大,V E m 20=,采用脉宽调制控制方式,当T=40μs ,on t =20μs 时,计算输出电压的平均值0U 和输出电流平均值0I 。 解:由于L 值极大,故负载电流连续,于是输出电压平均值为 )(10040 200*200V E T t U on == = 输出电流平均值为 )(810 2010000A R E U I m =-= -= 5-4 简述图5-2a 所示升压斩波电路的基本原理。 答:假设电路中电感L 值很大,电容C 值也很大。当V 处于通态时,电源E 向电感L 充电,充电电流基本恒定为1I ,同时电容C 上的电压向负载R 供电,因C 值很大,基本保持输出电压为恒值Uo 。设V 处于通态的时间为on t ,此阶段电感L 上积蓄的能量为on 1t EI 。当V 处于断态时E 和L 共同向电容C 充电并向负载R 提供能量。设V 处于断态的时间为off t ,则在此期间电感L 释放的能量为()off 1o t I E U -。当电路工作于稳态时,一个周期T 中电感L 积蓄的能量与释放的能量相等,即: ()off 1o on 1t I E U t EI -= 化简得: E t T E t t t U off off off on o = += 式中的1/off ≥t T ,输出电压高于电源电压,故称该电路为升压斩波电路。

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及讲解

5-1 设二进制符号序列为110010001110,试以矩形脉冲为例,分别画出相应的单极性码波形、双极性码波形、单极性归零码波形、双极性归零码波形、二进制差分码波形及八电平码波形。 解: 1 1 0 0 1 0 0 0 1 1 1 0 单极性码: 双极性码: 单极性归零码: 双极性归零码: 二进制差分码: 八电平码: 5-7 已知信息代码为1,求相应的AMI码、HDB3码、PST码及双相码。 解:信息代码:1 AMI码:+1000000000-1+1 HDB3码:+1000+V-B00+V0-1+1 PST码:+0-+-+-+-++- 双相码:10

5-8 已知信息代码为10011,试确定相应的AMI码及HDB3码,并分别画出它们的波形图。 解: 1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AMI码:+1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HDB3码:+1 0 -1 0 0 0 –V 0 +1 –1 +B 0 0 +V –1 +1 5-9 某基带传输系统接收滤波器输出信号的基本脉冲为如图P5-5所示的三角形脉冲: (1)求该基带传输系统的传输函数H(ω); (2)假设信道的传输函数C(ω)=1,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具有相同的传输函数,即G T(ω)=G R(ω),试求这时G T(ω)或G R(ω)的表示式。 P5-5 解:(1)H(ω)=∫∞ -∞ h(t)e-jωt dt

=∫0Ts/2(2/T s)te-jωt dt +∫Ts Ts/22(1-t/T s)e-jωt dt =2∫Ts Ts/2 e-jωt dt+2/T s∫ Ts/2 t e-jωt dt-2/T s ∫Ts Ts/2 t e-jωt dt =- 2 e-jωt/(jω)︱Ts Ts/2+2/T s [-t/(jω)+1/ω2] e-jωt︱ Ts/2 -2/T s [-t/(jω)+1/ω2] e-jωt︱Ts Ts/2 =2 e-jωTs/2(2- e-jωTs/2- e-jωTs/2)/(ω2T s) =4 e-jωTs/2[1-cos(ωT s/2)]/(ω2T s) =8 e-jωTs/2sin2(ωT s/4)/(ω2T s) =2/T s·Sa2(ωT s/4) e-jωTs/2(2)∵H(ω)=G T(ω)C(ω)G R(ω) C(ω)=1, G T(ω)=G R(ω) ∴G T(ω)=G R(ω)=√2/T s·Sa(ωT s/4) e-jωTs/4 5-11 设基带传输系统的发送滤波器、信道及接收滤波器组成总特性为H(ω),若要求以2/T s波特的速率进行数据传输,试检验图P5-7各种H(ω)满足消除抽样点上的码间干扰的条件否? s s s s (a) (b)

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习题.doc

第三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1.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 A .异戊烯基 B .酮基 C .内酯环 D .酚羟基对位活泼氢 2.下列关于香豆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游离香豆素多具有芳香气味 B .分子量小的香豆素有挥发性和升华性 C .香豆素苷多无香味 D .香豆素苷多无挥发性,但有升华性 3.由两个C 6—C 3单体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 ) A .木质素 B .香豆素 C .黄酮 D .木脂素 4.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 ) A .简单香豆素类 B .蒽酮 C .呋喃香豆素 D .吡喃香豆素 5.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A .异戊烯基 B .内酯环 C .酮基 D .酚羟基对位活泼氢 6.下列化合物属于( ) A .木脂内酯 B . 双环氧木脂素 C . 环木脂素 D .环木脂内酯 7.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 ) A .木脂内酯 B .双环氧木脂素 C..环木脂素 D .环木脂内酯 8.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 ) A .木脂内酯 B .联苯环辛烯 C .环木脂素 D .环木脂内酯 9.紫外灯下常呈蓝色荧光,能升华的化合物是( ) A.黄酮苷 B.酸 性 生 物 碱 C.萜 类 D.香 豆 素 10.没有挥发性也不能升华的是( ) A.香豆素苷类 B.游离蒽醌类 C.樟脑 D.游离香豆素豆素类 O O O O OCH 3OCH 3O O H 3CO O O H O O H O OCH 3 H 3CO H 3CO H 3CO H 3CO 3

第三章 苯丙素类

第一、二章习题 1.何谓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二者有何区别? 2.中药二次代谢产物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有哪些?其合成的化合物包括哪些类型? 3.简述中药中所含化学成分的主要结构类型及性能特点。 4.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方法都有哪些? 5.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中药化学成分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6.简述溶剂提取法的关键及选择溶剂的依据。 7.色谱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有何应用。 8.何谓亲水性有机溶剂,它们在化学成分提取方面有何特点 9.何谓亲脂性有机溶剂,它们在化学成分提取方面有何特点 10.水作为常用的提取溶剂,在化学成分提取方面的特点如何 11.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分离依据为何?怎样选择萃取溶剂。 12.何谓系统溶剂分离法,它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方面有何意义。 13.何谓铅盐沉淀法,其分离特点如何 14.简述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法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面有何异同15.简述碱提酸沉法和酸提碱沉法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面有何异同16.聚酰胺色谱的分离原理及在化学成分分离方面的特点 17.比较硅胶与氧化铝在化学成分鉴别方面的特点如何 18.离子交换树脂包括那些类型,在化学成分分离方面有何特点 19.大孔吸附树脂在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方面有何特点 20.简述葡聚糖凝胶色谱的分离原理及适用范围 21.简述结晶法分离、精制化学成分的工艺流程,并指出其关键所在。 第三章糖和苷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吡喃糖苷最容易被酸水解的是( ) A、七碳糖苷 B、五碳糖苷 C、六碳糖苷 D、甲基五碳糖苷 2、天然产物中, 不同的糖和苷元所形成的苷中, 最难水解的苷是( ) A、糖醛酸苷 B、氨基糖苷 C、羟基糖苷 D、2, 6—二去氧糖苷 3、用0.02—0.05mol/L盐酸水解时, 下列苷中最易水解的是( ) A、2—去氧糖苷 B、6—去氧糖苷 C、葡萄糖苷 D、葡萄糖醛酸苷 4、羟基化合物与苯甲醛或丙酮等形成的缩合物在下列条件下稳定( ) A、碱性 B、酸性 C、中性 D、酸碱性中均稳定 5、Smith裂解法所使用的试剂是( ) A、NaIO4 B、NaBH4 C、均是 D、均不是 二、填空题 1.多糖是一类由()以上的单糖通过()键聚合而成的化合物,通常是由几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构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 A. 6C-6C-6C B. 3C-6C-3C C. 6C-3C D. 6C-3C-6C E. 6C-3C-3C 2.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 具有色原酮 B. 具 有色原酮和助色团 C. 具有2- 苯基色原酮 D. 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 E.结构中具有邻二酚羟基

3.引入哪类基团可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 B. A. -OCH 3 -CH OH C. -OH 2 D. 邻二羟基 E. 单糖 4.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加深,与助色团取代位置与数目有关,尤其在()位置上。 A. 6,7位引入助色团 B. 7,4/-位引入助色团 C. 3/,4/位引入助色团 D. 5-位引入羟基 E. 引 入甲基 5.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 A. 糖 B. 羰基 C. 酚羟基 D. 氧原子 E.

双键 6.下列黄酮中酸性最强的是() A. 3-OH黄酮 B. 5-OH黄酮 C. 5,7-二OH黄酮 D. 7,4/-二OH黄酮 E. 3/,4/-二OH黄酮 7.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性最大的是() A. 异黄酮 B. 黄酮 C. 二氢黄酮 D. 查耳酮 E. 花色素 8.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最小的是() A. 黄酮 B. 二氢黄酮 C. 黄酮苷 D. 异黄酮 E.

花色素 9.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强弱的顺序为() (1)5,7-二OH黄酮(2)7,4/-二OH黄酮(3)6,4/-二OH 黄酮 A.(1)>(2)>(3) B.(2) >(3)>(1) C.(3)>(2)> (1) D.(2)>(1)>(3) E.(1) >(3)>(2) 10.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A. 6-OH黄酮 B. 5-OH黄酮 C. 7-OH黄酮 D. 4/-OH黄酮 E.7-4/- 二OH黄酮 11.某中药提取液只加盐酸不加镁

第五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中断技术是解决资源竞争的有效方法,因此可以说中断技术实质上是一个共享 技术。 2. 中断采样用于判断是否有中断请求信号,但MCS-51中只有外中断才有中断采样的问题。 3. 响应中断后,产生长调用指令LCALL,执行该指令的过程包括:首先把 PC 的内容压入堆栈,以进行断点保护,然后把长调用指令的16位地址送 PC ,使程序执行转向 程序存储器中的中断地址区。 4. 当计数器产生计数溢出时,把定时器/控制器的TF0(TF1)位置“1”。对计数溢出的处理,在中断方式时,该位作 TF1 位使用;在查寻方式时,该位作查询的状态位使用。 5. 在定时器工作方式0下,计数器的宽度为13位,如果系统晶振频率为 3MHz,则最大定时时间为 8194*4=32768 。 (二)选择题 1. 下列有关MCS-51中断优先级控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低优先级不能中断高优先级,但高优先级能中断低优先级 (B)同级中断不能嵌套 (C)同级中断请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响应 (D)同时同级的多中断请求,将形成阻塞,系统无法响应 2. 外中断初始化的内容不包括 (A)设置中断响应的方式(B)设置外中断允许 (C)设置中断总允许(D)设置中断方式 3. 执行中断返回指令,要从堆栈弹出断点地址,以便去执行被中断了的主 程序。从堆栈弹出的断点地址送给

(A)A (B)CY (C)PC (D)DPTR 4. 在MCS-51中,需要外加电路实现中断撤除的是 (A)定时中断(B)脉冲方式的外部中断 (C)串行中断(D)电平方式的外部中断 5. 中断查询的是 (A)中断请求信号(B)中断标志位 (C)外中断方式控制位(D)中断允许控制位 6. 在中断流程中有“关中断器”的位是 (A)EA位和ET0位 (B)EA位和EX0位 (C)EA位和ES位的操作,对于外部中断0,要关中断应复位中断允许寄存 (D)EA位和EXl位 7. 在下列寄存器中,与定时/计数控制无关的是 (A)TCON(定时控制寄存器)(B)TMOD(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 (C)SCON(串行控制寄存器)(D)IE(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 8. 下列定时/计数硬件资源中,不是供用户使用的是 (A)高8位计数器TH (B)低8位计数器Tl (C)定时器/计数器控制逻辑(D)用于定时/计数控制的相关 寄存器 9. 在工作方式0下,计数器是由TH的全部8位和TL的5位组成,因此其 计数范围是 (A)1~8192 (B)0/8191 (C)0~8192 (D)1~4096 10. 如果以查询方式进行定时应用,则应用程序中的初始化内容应包括 (A)系统复位、设置工作方式、设置计数初值

第三章 苯丙素类

第三章苯丙素类一、指出化合物的名称及结构类型 O H OMe COOH ( 1 ) O O O H O H ( 2 ) O O O ( 3 ) O O O OMe ( 4 ) CH 2 OH CH 2 OH OMe OMe MeO MeO ( 5 ) O O O OH OMe OMe MeO ( 6 ) 二、名词解释 1.香豆素 2. 简单香豆素 3. 木脂素 4. 苯丙素 三、问答题 1. 简述香豆素的一般性质。 2. 简述木脂素的一般性质。 3. 举例说明木脂素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物活性。 四、填空题 1. 香豆素是一类具有基本母核的化合物,可以看出是失水而成的内酯化合物。 2. 苯丙素类成分一般包括、、、、、。 3. 根据其结构,香豆素类化合物通常可分为、、、。 4. 香豆素在紫外光下显色荧光,在溶液中,荧光更强。位导入羟基后,荧光增强,羟基醚化后,荧光。 5. 测定苯丙酸类化合物紫外光谱时,若向溶液中加入醋酸钠,谱带则向波方向移动;若加入乙醇钠,则向波方向移动。 6. 木脂素有多个碳原子,所以大部分具有活性,遇易异构化。 7. 香豆素及其苷的分子中具有结构,在溶液中水解生成顺邻羟基桂皮酸盐而溶于水,该水溶液一经,即闭环恢复为内酯。 五、判断正误 1. 香豆素是由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环合而成的内酯化合物。 2. 具有内酯结构的化合物,均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红色配合物。 3. 香豆素的基本母核是苯并α-吡喃酮。 4. 所用香豆素都有荧光。 5. C 7,C 8 位引入羟基的香豆素荧光增强。 6. 丹参素属于木脂素类成分。 7. 木脂素类化合物多数具有光学活性。 8. 木脂素类化合物可采用碱溶酸沉的方法提取。 9. 紫外光谱可鉴别香豆素、色原酮和黄酮类化合物。

第五章 苯丙素

一、名词解释: 1.木脂素 2.苯丙素类 二、选择题: 1.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 A.异戊烯基 B.酮基 C.内酯环D.酚羟基对位活泼氢 2.下列关于香豆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游离香豆素多具有芳香气味 B.分子量小的香豆素有挥发性和升华性 C.香豆素苷多无香味D.香豆素苷多无挥发性,但有升华性 3.由两个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 ) A.木质素 B.香豆素 C.黄酮D.木脂素 4.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 O O O A.简单香豆素类 B.蒽酮 C.呋喃香豆素 D.吡喃香豆素

5.下列化合物属于( ) A .木脂内酯 B . 双环氧木脂素 C . 环木脂素 D .环木脂内酯 6.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 ) A .木脂内酯 B .双环氧木脂素 C. .环木脂素 D .环木脂内酯 7.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 ) A .木脂内酯 B .联苯环辛烯 C .环木脂素 D .环木脂内酯 3 OCH 3 O O H 3CO O O H O O H O OCH 3 H 3CO H 3CO H 3CO H 3CO OCH 3

8.紫外灯下常呈蓝色荧光,能升华的化合物是( ) A.黄酮苷 B.酸 性 生 物 碱 C.萜 类 D.香 豆 素 9.没有挥发性也不能升华的是( ) A.香豆素苷类 B.游离蒽醌类 C.樟 脑 D.游离香豆素豆素类 10.哪种化合物能发生Gibb ’s 反应( ) O O 3 H 3CO O O H 3CO OCH 3HO O O HO HO O O H 3CO OH HO B.A. C. D. 11.组成苯丙素酚类的单位是( ) A .C 6-C 3-C 6 B . C 6-C 3 C .C 6H 11O 6 D .(C 5H 8)n 12.下列化合物按结构应属于( ) A .单环氧木脂素 B .双环氧木脂素 C. 木脂 CH 2OH O O OCH 3 CH 3 OH O

天然药物化学-第5章黄酮类-20101026完美修正版

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 【单项选择题】 1.构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是( D ) A. 6C-6C-6C B. 3C-6C-3C C. 6C-3C D. 6C-3C-6C E. 6C-3C-3C 2.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D ) A. 具有色原酮 B. 具有色原酮和助色团 C. 具有2-苯基色原酮 D. 具有2-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团 E.结构中具有邻二酚羟基3.引入哪类基团可使黄酮类化合物脂溶性增加( A ) A. -OCH3 B. -CH2OH C. -OH D. 邻二羟基 E. 单糖 4.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加深,与助色团取代位置与数目有关,尤其在( B )位置上。 A. 6,7位引入助色团 B. 7,4/-位引入助色团 C. 3/,4/位引入助色团 D. 5-位引入羟基 E. 引入甲基 5.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是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 C ) A. 糖 B. 羰基 C. 酚羟基 D. 氧原子 E. 双键6.下列黄酮中酸性最强的是( D) A. 3-OH黄酮 B. 5-OH黄酮 C. 5,7-二OH黄酮 D. 7,4/-二OH黄酮 E. 3/,4/-二OH黄酮 7.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性最大的是( E ) A. 异黄酮 B. 黄酮 C. 二氢黄酮 D. 查耳酮 E. 花色素 8.下列黄酮中水溶性最小的是( A ) A. 黄酮 B. 二氢黄酮 C. 黄酮苷 D. 异黄酮 E. 花色素

9.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强弱的顺序为( B ) (1)5,7-二OH黄酮(2)7,4/-二OH黄酮(3)6,4/-二OH 黄酮 A.(1)>(2)>(3) B.(2)>(3)>(1) C.(3)>(2)>(1) D.(2)>(1)>(3) E.(1)>(3)>(2) 10.下列黄酮类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B ) A. 6-OH黄酮 B. 5-OH黄酮 C. 7-OH黄酮 D. 4/-OH黄酮 E.7-4/-二OH黄酮 11.某中药提取液只加盐酸不加镁粉,即产生红色的是( E ) A. 黄酮 B. 黄酮醇 C. 二氢黄酮 D. 异黄酮 E. 花色素 12.可用于区别3-OH黄酮和5-OH黄酮的反应试剂是( D ) A. 盐酸-镁粉试剂 B. NaBH4试剂 C.α-萘酚-浓硫酸试剂 D. 锆-枸橼酸试剂 E .三氯化铝试剂 13.四氢硼钠试剂反应用于鉴别( B ) A. 黄酮醇 B. 二氢黄酮 C. 异黄酮 D. 查耳酮 E. 花色素 14.不能发生盐酸-镁粉反应的是( E ) A .黄酮 B. 黄酮醇 C. 二氢黄酮 D. 二氢黄酮醇 E. 异黄酮 15.具有旋光性的游离黄酮类型是( E ) A. 黄酮 B. 黄酮醇 C. 异黄酮 D. 查耳酮 E. 二氢黄酮 16.既有黄酮,又有苯丙素结构的成分是( D ) A. 槲皮素 B.大豆素 C. 橙皮苷 D.水飞蓟素 E.黄芩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