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版 食品感官检验实验报告

论文版 食品感官检验实验报告

论文版 食品感官检验实验报告
论文版 食品感官检验实验报告

食品感官检验

摘要:对不同品牌的酸奶、沙琪玛不同浓度的葡萄汁及香精进行感官检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探究了感官检验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差别试验;排序比较

感官检验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消费品公司的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食品感官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没有哪一项设备可以替代人的大脑与感官,因此,感官检验是食品、日化等产业必不可少的质量检测手段。[1]常用的感官评价方法有:1)差别检验(①两点比较法或成对检验比较法;②三点比较法或三点检验③A与非A法)2)标度和类别检验(①排序比较法;

②评分法)3)分析或描述性检验4)模糊数学法。本次实验使用差别检验中的三点比较法,标度和类别检验中的排序比较法,及分析和描述性检验。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本实验选用不同品牌的酸奶,沙琪玛,不同浓度葡萄汁及香精。

1.2试验方法

1.2.1差别检验

对于三组酸奶样品624、739、854进行三角形检验分析样品之间是否有差异。本实验样品提供顺序为BAA、BAB、BBA、ABB、ABA、AAB,每人领取样品后依次品尝,体会感觉,选出与其余两种样品不一致的样品记录结果。

1.2.2标度和类别检验

对于4组不同浓度的葡萄汁123、231、132、321进行排序比较。品尝样品后根据所感受的甜度,进行排序,甜度最弱→最强。

1.2.3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对于不同品种的沙琪玛进行个人喜好性检测。对于样品从柔软度、气味、滋味进行综合性考虑,选择个人喜欢的样品。

1.2.4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对于不同香精进行气味描述。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三点检验

表1 三点检验频数统计

样品频数

624 7

851 3

真实情况739和851为原味酸奶624为低脂酸奶

结果:由于回答正确的统计数7小与9,故原假设在5%显著水平上不被拒绝,所以两种产品之间不存在差异。(查表得知n=10时成对比较检验表上的值为9)

2.2排序法

表2 评论员的排序结果

1 123 231 13

2 321

2 12

3 231 132 321

3 231 123 321 132

4 123 132 231 321

5 231 123 132 321

6 231 123 132 321

7 231 123 132 321

8 132 123 231 321

9 231 123 321 132

10 231 123 321 132

表3样品的秩次和秩和

2 1 2

3

4 10

3 2 1

4 3 10

4 1 3 2 4 10

5 2 1 3 4 10

6 2 1 3 4 10

7 2 1 3 4 10

8 2 3 1 4 10

9 2 1 4 3 10

F=[12×(172+162+302+372﹚÷10×4﹙4+1﹚]-3×10﹙4+1﹚=18.84

由于没有相同秩次,E=0

F1=F/1-0=F

本例中F=18.84大于(4,10,11.34),所以判定在1%显著水平下,样品之间有显著差异。

2.3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表4 沙琪玛偏爱性统计

沙琪玛偏爱

1 1

2 9

1为徐福记,2为台尙

结果:更多的同学偏爱样品2 即台尙沙琪玛

2.4嗅觉实验

参考文献:[1]张爱霞)邓洪斌,陆淳*感官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乳品科学与

技术,2004(3):113-114

食品感官实验报告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食安1201 学号 12015001xx 姓名 xxx 实验日期 2014.12.03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1.描述性检验是对一种制品感官特征的描述过程。评价制品的时候要考虑所有能被感知的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 2.评价可以是总体的,也可以集中在某一方面。 3.通过实验要求掌握用描述性检验法来评价样品的感官特性以及每种特性的强度。 二、实验材料 1.材料: 长鼻王膨化夹心卷(蛋黄口味)420g(产地:浙江嘉兴); 伊达玉米味软糖(产地:广东省揭阳市); 金丝猴奶糖(原味)118g(产地:上海市浦东新区); 小天使鲜米饼270g(产地:浙江杭州); 上好佳酸奶味硬糖(产地:上海市); 上好佳话梅糖(产地:上海市); 达利低糖海苔饼(产地:四川成都市); 达利香葱咸饼130g(产地:福建省泉州市); 饮用纯净水。 2. 检验容器:足量味碟或一次性水杯,要求清洁、干燥。 三、实验步骤 1.被检样品的制备 为评价员准备好所需容器及饮用纯净水,按样品种类分装样品,并呈送给评价员。 2、品评检验 (1)将按照准备表组合并标记好的样品连同问答表一起呈送给评价员。 (2)每个评价员品尝四组样品,品评后对样品各特性打分,并填好问答表。(后附问答表) 四、实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回收得的32份问答表统计酸味类型及甜味类型的数据,即样品一(上好佳酸奶味硬糖)、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样品四(金丝猴奶糖)的数据。数据汇总如下: 1、酸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得样品一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69; 气味=5.03 ;口感= 5.66;整体=5.66 ②JAR:味道=3.00 ; 气味=3.09 ;口感=2.97 ;整体=2.97 表2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人数统计数据 得样品二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25 ; 气味=5.06 ;口感=5.25 ;整体= 5.28 ②JAR:味道=3.44 ; 气味=3.34 ;口感=3.38 ;整体= 3.34 2、甜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表3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人数统计数据

食品快速检测实验报告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邬旭然 实验小组: 12组 班级:应101-2 小组成员:李恒国 201055501244 张明军 201055501243 冯亚雪 201055501242 1. 实验时间:2012年11月15 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定义以及快速检测的意义所在。 2.初步了解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现状以及在当代食品速测的必要性。 3.明确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国家安全标准。 4.学会几种快速检测试剂的配制和使用。 5.掌握NaOH的标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快速检测原理: (1)亚硝酸盐快速检测原理: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可迅速与本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产物,颜色越深,表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与标准品比较,可以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是否超标的半定量结果。 (2)碘盐快速检测原理:碘遇淀粉呈蓝色,颜色深浅与碘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碘含量。 (3)食醋总酸速测原理:食醋中主要成分是乙酸,含有少量其他有机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以指示剂显示终点,得出样品中总酸的含量。 (4)乳品蛋白质速测原理:蛋白质具有两个以上的肽键,具有双缩脲反应现象,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形成紫红色络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2.食醋中酸的总含量的半微量检测原理 (1) NaOH溶液的标定 因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 2 ,其纯度、浓度均不定。配制准确浓度的NaOH 溶液,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标准物质标定出准确浓度。本次实验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 反应方程: KHC 8H 4 O 4 +NaOH=KNaC 8 H 4 O 4 +H 2 O 滴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故采用酚酞作指示剂。 1mol KHC 8H 4 O 4 ~~1mol NaOH ∴c(NaOH)*V(NaOH)=c(KHC 8H 4 O 4 )*V(KHC 8 H 4 O 4 ) ∴c(NaOH)=c(KHC 8H 4 O 4 )*V(KHC 8 H 4 O 4 )/V(NaOH) 也可用草酸来标定NaOH: H 2C 2 O 4 +2NaOH=Na 2 C 2 O 4 +2H 2 O (2).总酸含量测定,利用酸电离出的H+与溶液的反应,已知碱的体积与浓度,酸的体积,计算得到酸的总量。 反应方程式: H++ OH- == H 2 O

1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报告第二组-2014

二〇一四年四月

嗅觉辨别试验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原理:嗅觉属于化学感觉,是辨别各种气味的感觉。嗅觉的感受器位于鼻腔最上端的嗅上皮内,嗅觉的感受物质必须具有挥发性和可溶性的特点。嗅觉的个体差异很大,有嗅觉敏锐者和嗅觉迟钝者。嗅觉敏锐者也不是对所有气味都敏锐,因不同气味而异,且易受身体状况和生理影响 目的:本实验可作为候选评价员的初选及培训评价员的初始实验。 通过本实验要求学会不同的嗅觉辨别技术。 二、实验材料 (1)标准香精样品,如柠檬、苹果、茉莉、玫瑰、菠萝、草莓、香蕉、水蜜桃、甜橙、香草、奶油等;溶剂:乙酸乙酯、乙醇、水。 (2)检验容器:具塞棕色玻璃小瓶、脱脂棉、吸管、辨香纸、保鲜膜。 三、实验步骤 A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将棕色瓶洗净贴上标签,液体试剂用棉花沾取适量放入棕色瓶中,固体试剂用药匙取适量倒入棕色瓶中,盖好瓶盖,防止气味流失或串味。评价员将瓶打开,闭上嘴,用手轻轻扇几下,用鼻子吸嗅蒸气,以识别气味样品。一旦确定之后,立即盖上瓶盖,记录数据。 B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无色溶剂(乙醇)稀释配制成1%浓度,装入棕色试剂瓶中,试剂液面高度不超过10mm,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在嗅条距底端5~10 mm之间作一标记,并在嗅条顶端写上对应样品编号,将嗅条伸入对应样品瓶中,迅速蘸湿至标记处,立即盖上瓶盖。嗅条拿出来后让溶剂自由挥发几秒钟后,将嗅条距离鼻子几厘米轻轻挥动,通过吸嗅来评价气味。嗅条应不得接触嘴或皮肤。 C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无色溶剂(蒸馏水)稀释配制成1%浓度,装入棕色试剂瓶中,每瓶装20-30mL,液面不超过试剂瓶高度的1/3,用保鲜膜封口,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用吸管刺穿塑料薄膜,然后用嘴含住吸管,吸入试剂瓶中液面上方的气体后,经鼻腔用力呼出。注意吸管不要接触液面。判别味道并记录相关数据。 D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蒸馏水稀释配制成一定浓度,装入品尝杯中,每杯约30mL,用保鲜膜封好口,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用吸管刺破样品杯的保鲜膜,喝一口溶液,吞咽溶液,在呼气过程中评价气味,并记录数据。 配偶试验:按照“嗅技术训练”中A系列样品的准备方法制备5种不同气味样品各

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食品品质评价 —描述检验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定量描述检验法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初步学会定量描述检验的方法。本实验是利用定量描述检验法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和薯片的总体品质,分析其感官差异。 二、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感官所能感知到的食品的各个感官特性,用专业术语形成对产品的客观描述。在本实验中,把人当做一种仪器,依靠感觉器官的感觉检查评价食品的感官指标。 三、样品及器具 1.样品:两种品牌的薯条或薯片 2.器具:一次性纸杯,托盘,纸巾,笔 四、方法步骤 1.召开信息会,熟悉产品,确定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等级,采用GB12313-90 标度A(数字); 2.确定评价方法:独立方法; 3.评价组长按定量描述检验法程序做好样品的‘描述检验问卷’; 4两种薯条/片样品以随机三位数编号,放在托盘内,呈递给评价员; 5.评价员在熟悉薯条/片产品的各项特性特征,独立品评,并填写问卷表; 5.数据处理 分组:按编号分成两大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 1-22号为第一大组(薯条), 23-44号为第二大组(薯片), 结果报告形式:用QDA图报告总体评价结果; 用方差分析报告样品间和评价员差异。 五、描述检验实验结果报告 1.实验内容 (1).涉及的问题

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的总体品质分析及品质差异。 (2).检验技术 采用独立评价。 (3). 制备样品的方法: 将纸盘按顺序编号,再用A5纸裁好分界纸条,需要对称一折突出立体效果,放在纸盘的正中央,按照样品制备表,将对应纸盘左右写下两种薯条/片样品的编号,再按编号将两种样品放在托盘两侧内,呈递时一定要将编号正对评价员面前; (4).是否使用了对照物:无 (5).检验条件: A.评价员(初级)人数:44人二组 B.特性特征的目录与定义: 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评价表

食品品质评价实验报告

食品品质评价 —火腿肠质地评价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评分检验法对四种不同配方的猪肉香肠的质地进行感官评价,用TA.XT Plus 物性测试仪测定进行猪肉香肠的质地测定。通过实验了解感官检验方法—评分检验法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初步学会食品评分检验的方法和质地的仪器测定方法、感官评定与仪器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学习食品物性测定仪器选择的方法。 二、样品及器具 1. 样品:四种不同配方的猪肉香肠A、B、C、D。 2. 器具:一次性水杯,品评托盘、叉子、笔、抽纸、标签。 3. 仪器:物性测试仪(TA.XT Plus 质构仪)。 三、方法步骤 (一)仪器测定 用物性仪的P/100探头测定进行四种猪肉香肠质地分析(TPA测定);用A/WEG 探头测定四种猪肉香肠的硬度。 (二)感官评定 1. 评价组长按评分检验法程序做好样品猪肉香肠的“评分检验问卷” ;2四种猪肉香肠 样品以随机三位数编号,放在托盘内,呈递给评价员; 3. 评价员在熟悉香肠产品的评价品质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独立品评,主要评价 香肠的硬度、咀嚼性两个品质特性,并填写问卷表; (三)数据处理 (1)对本组(21—30 号)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用方差分析法分析样品之间的差异。 (3)根据统计感官评价结果数据及仪器分析结果数据,分别进行主、客观质地评价结果的相关性(注:进行相关分析时,将感官分析数据按大小进行排序,否则不利于相关性的分析)。 四、实验结果报告 1. 检验目的:利用评分检验法对四种不同配方的猪肉香肠进行感官分析,并分析感官评定与仪器测定的相关性。 2. 样品情况:四个不同配方制作的四种猪肉香肠。 3. 评价员数:每组10 名,共4 组。 4. 检验结果:第三组的结果如下表。

感官实验报告 感官科学

感官描述词的评价 实验目的 1、培训评价员,使其能对产品进行定量分析,即能从强度和程度上对其进行说明或标明。 2、整理描绘词汇并评价产品 实验原理 感官描述分析是三大类感官评价方法之一,需要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全方面参与,对食品的各项感觉因素(外观、气味、风味、口感、质地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区别和描述。定性是描述产品的感官特性,如外观、气味、风味、口感、质地等。定量是测定感官特性的强弱程度。以数值表示每一描述词的强度,选择合适的描述词表达组分,充分理解被喜欢描述词的含义。 实验材料 一次性纸杯以及主要食品名称及来源(见表1) 样品名称来源可可脂含量 样品1 好时(牛奶巧克力)好时食品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 司 ≥18% 样品2 乐天(黑巧克力)乐天(上海)食品有限公司≥30%样品3 金帝(醇浓黑巧克力)中粮金帝食品(深圳)有限公司≥29%样品4 MM豆(牛奶巧克力豆)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 样品5 德芙(香浓黑巧克力)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38%样品6 麦丽素(牛奶巧克力)江苏梁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样品7 怡口莲(巧克力味夹心太 妃糖) 吉百利(中国)食品有限公司 表1食品名称及来源 测试对象主要是食工1001的学生主要信息见表2 N 平均年龄标准差 男 6 20.67 0.943 女20 20.55 0.686 合计26 20.58 0.758 表2测试对象的分布情况 实验准备 将7种巧克力分成35份,同时准备35份饮料备用,巧克力太腻时漱口。实验过程

同学开始品尝样品,在对每个样品品尝时,用数字将感觉到的相关的食品描绘词汇的强度表现出来,并填写到表中的相应位置。 实验数据记录 表3 实际所述及的次数 棕褐色有光 泽 可可 香 甜味酸味细腻 醇厚 感 滑润 感 苦 样品1 26 26 26 26 3 26 26 26 19 样品2 25 26 23 26 7 26 26 26 23 样品3 26 26 25 26 7 26 26 26 20 样品4 9 26 18 26 6 25 23 24 13 样品5 26 26 26 26 8 26 26 26 23 样品6 26 26 24 26 4 22 25 23 10 样品7 26 22 18 26 1 20 24 23 4 合计164 178 160 182 36 171 176 174 112 表4 实际所得强度 棕褐色有光 泽 可可 香 甜味酸味细腻 醇厚 感 滑润 感 苦 样品1 87 63 88 101 4 94 90 89 34 样品2 113 97 56 78 12 90 95 88 60 样品3 96 79 59 90 10 83 71 84 39 样品4 22 78 33 106 7 46 45 51 16 样品5 119 88 91 71 11 105 108 104 71 样品6 78 82 49 103 5 36 45 40 10 样品7 42 44 28 106 1 43 60 50 5 合计557 531 404 655 50 497 514 506 235 实验数据处理 实际所述及的次数图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内容

实验一阈值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三种基本味酸、甜、咸的代表性成分;掌握基本味识别、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方法;掌握标度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三种基本味的代表性成分的认识;三种基本味的识别;基本味觉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标度的使用。 三、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每位学生品尝事先给定样品的味道,将自己得到的结果写在记录纸上,并统计个人的正确率,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 1.材料及样品制备 (1)材料:纯净水、氯化钠、柠檬酸、蔗糖; (2)样品制备 储备液:蔗糖32g/L、氯化钠3g/L、柠檬酸0.5g/L,分别配制各种溶液,于室温下保存; 样品液:三种基本味每种配制三个浓度梯度。蔗糖0.4、0.8、1.6g/100mL;氯化钠0.08、0.16、0.32g/100mL;柠檬酸0.02、0.04、0.08g/100mL。 (3)品评杯:按实验人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 (1)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进行编码。 (2)品评结果记录:将品评结果填在表1-1与表1-2中。 表1-1 味觉测定 姓名地点 样品编号未知样酸味咸味甜味

表1-2 阈值测定 姓名地点未知甜味酸味咸味样品编号 记录 注:○无味;×察觉阈;××识别阈; ×××识别不同浓度,随识别浓度递增,增加×数。 五、思考题 1.实验环境对品评实验有何种影响? 2.影响个人嗅觉和味觉的因素有哪些? 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评价员不要相互商量评价结果,独立完成整个实验。

实验二感官差别检验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成对比较检验、逐步排序检验的方法,熟悉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制定成对比较检验、逐步排序检验的实验方案; 2.通过实验比较所给定三个样品(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的甜度,并排序; 3.使用标度,估定三个样品的甜度; 4.统计分析实验结果。 三、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实验前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每个人分别记录品尝结果,将样品按照甜度强度排列顺序;按照12人/组分组,统计各组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分析样品之间的差异;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 1.材料及样品制备 (1)材料:纯净水、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2)品评杯:按实验人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 (1)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进行编码。 (2)品评结果记录:将品评结果填在表2-1与表2-2中。 表2-1 三种饼干甜度评定 姓名班级学号 样品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样品编号783 931 657 甜度顺序 估定甜度

气味感官评价实验报告格式

食品感官检验方法——差别成对比较检验法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采用成对比较检验法。通过嗅觉实验辨别两种香料是否存在差异,并判断差异强弱,进而了解成对比较检验法的概念、原理,初步掌握成对比较检验的方法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 嗅觉属于化学感觉,是辨别各种气味的感觉。感觉的感受器位于鼻腔最上端的嗅上皮内,嗅觉的感受物必须具有挥发性和可溶行的特点。嗅觉的个体差异很大,有嗅觉敏锐者和迟钝者。嗅觉敏锐者也并非对所有气味都敏锐,因不同气味而异,且易受身体状况和生理的影响。 三、样品及器具 1.样品:香料A、香料B 2.器具:托盘、笔 四、方法步骤 1.评价组长按成对比较检验法做好“成对比较检验问答表”。 2.两种样品以随机的三位数编号,呈递给评价员。 3.评价员得到一组两个样品,独立品评,并填好问卷表。 4.实验结果统计及数据处理 五、实验结果报告 1.检验内容 判定两组样品色泽、气味是否存在差异 2.样品描述 A组样品,为固体松散颗粒和粉的混合物; B组样品,包装内为固体松散颗粒和粉的混合物 3.检验次数与评价员级别:126、初级评价员 4.检验技术:允许回答“无差异”,双边检验 5.检验结果:气味差异识别结果:有效票63,有差异61,无差异2 差异强度判别结果:有效票61 “很大”17,“比较大”35 ,“不大”9 6.结果统计解释: 检验负责人选择5%显著水平(即a≤0.05),并采取双边检验法。 在完成实验后,统计气味差异识别结果显示,63张有效票,其中61人选择有差异,2人选择无差异。根据双边检验表可知,当答案数为63时,显著水平所需每个样品答案最少数为39,由61>39可得出结论两种样品气味有差异。.统计差异强度判别结果显示,61张有效票,其中17人选择“很大”,35人选择“比较大”,9人选择“不大”,超过半数认为差异比较大。综上所述,两种样品之间气味上有比较大的差异。

味觉感官实验报告

实验一基本味识别实验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四种基本味酸、甜、苦、咸的代表性成分,掌握基本味识别、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方法,学会感官评价 实验的准备步骤与方法。 注意事项: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2.实验内容或原理 实验的主要内容:四种基本味的代表性成分的认识;四种基本味的识 别;基本味觉察阈的测定等。 .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实验场所:感官评价实验室 仪器:玻璃仪器 试剂:纯净水、氯化钠、盐酸、蔗糖、咖啡碱。 4.实验步骤 (1)实验方案的制定 (2)不同浓度基本味成分浓度的配制,每种配制三个浓度梯度;(3)样品编号及制定主控表和评分表; (4)样品品尝; (5)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5.教学方式 采用老师指导,从实验准备到品尝评价全部有学生自己完成。由于感官评价的特殊性,具体实验时每班分为两组,两组交叉准备实验样品

并组织另外一组进行品尝。 6.考核要求 要求学生制定的实验方案合理、样品制备过程认真、结果准确,实验的结果分析方法准确合理。 7.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要求写出实验的主要内容、步骤;对每组的品尝结果进行统计;每个学生对统计出的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二差别检验实验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差别检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方案的内容及方案的制定、样品的制备方法、结果的统计及分析方法。 注意事项: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实验前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 2.实验内容或原理 实验的主要内容:差别检验实验方案的制定;样品的准备;实验的组织及品尝;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实验场所:感官评价实验室 仪器:低温贮藏设备、保温设备等。

食品感官分析

食品感官分析 第一章概述 1. 食品感官分析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2. 现代感官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的感官测定物品的特性;二是以物品的特性来获知人的特性或感受。 3. 食品感官分析是通过评价员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而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4. 常包括四种活动:组织、测量、分析和结论。 5. 食品感官分析的适用范围:食品的评比、消费者的择食、开发新产品。 第二章感觉的基础 1. 感觉是生物(包括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能,是外部世界通过机械能、辐射能或化学刺激到生物体的受体部位后,在生物体中产生的印象和(或)反应。 2. 感官通常具有下面几个特征: ①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②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 ③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④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 ⑤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互相影响。 3. 感觉阈值是指刚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依照测量技术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各种感觉的感觉阈分为两种:绝对阈和差别阈。 4. 绝对阈: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的两个阈值。 5. 差别阈: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或者是最小可察觉差别水平( JND)。 6. 影响感觉的因素: 1) 影响感觉的几种现象:疲劳现象、对比现象、变调现象、相乘现象、阻碍现象。 2) 温度对感觉的影响:理想的食物温度因食品的不同而异,以体温为中心,一般在±(25?30)C 的范围内。 3) 年龄与生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各种感觉阈值都在升高,敏感程度下降,对食物的嗜好也有很大的变 化。另外,人的生理周期对事物的嗜好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疾病也会影响到人的感觉敏感度。 7. 疲劳现象:疲劳现象是经常发生在感官上的一种现象。当一种刺激长时间施加在一种感官上后,该感官就会产生疲劳现象。 第三章食品感官分析的环境条件 1.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应达到的要求: I 一般要求:食品感官实验室应建立在环境清净、交通便利的地区,周围不应有外来气味或噪声。 II 功能要求:食品感官实验室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试验区和样品制备区。 III 试验区内的环境要求:这里专指试验区环境内的气象条件,包括室温、湿度、换气速度和空气纯净程度。(1) 试验区内的微气候:①温度和湿度:室温保持在20?22 C,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眩右。②换气 速度:换气速度以半分钟左右置换一次室内空气为宜。③空气的纯净度:检验区应安装带有磁过滤器的空调,用以清除异味。 (2) 光线和照明:桌面上的照度应有300?500lx ,推荐的灯的色温为6500K。 (3) 颜色:检验区墙壁的颜色和内部设施的颜色应为中性色,以免影响检验样品。 (4) 噪声:检验期间应控制噪声,推荐使用防噪声装置。 2.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中隔挡的数目一般为5?10个,但不得少于3个。 3. 样品制备的要求: (1) 均一性:所谓均一性就是指所制备的样品的各项特性均应完全一致,包括每份样品的量、颜色、外观、形态、

感官评定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 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食品感官评定系列试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所属课程名称:食品感官评定 学院:食品学院 班级:12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 姓名: 学号:201230600311 指导老师:吴青 2014年11月16日

摘要:本实验由5个小实验组成,实验1得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的群体察觉阀分别为0.075g/L,4.0g/L,0.0035g/L,0.8g/L,群体识别阀分别为0.175g/,7.0g/L,0.005g/L,1.20g/L;人们普遍对酸和咸较为敏感,甜和苦次之。实验2用3点检验法得伊利与蒙牛牌牛奶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aka与蒙牛牌牛奶以及aka与牧牌牛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3用排序检验法显示出达能,华农和香满楼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没有差异;达能,光明和卡士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也没有差异。实验4又F检验得明治,斯格登及瑞特斯波德这三个品牌的牛奶巧克力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实验5由t检验得木桐和瑞丽牌葡萄酒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木桐和长城牌葡萄酒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关键词:味觉敏感度,阀值,3点检验法,牛奶,排序检验法,酸奶,牛奶巧克力,消费者检验,干红葡萄酒,定量描述分析 正文: 1. 前言:现代感官评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食品、机械、电子、纺织、印刷、化工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肉的色泽、香味、酒的勾兑到评价、彩电的色彩、电风扇的噪音、布的手感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首推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感官评定日益引起食品界人士的重视。食品感官评定主要应用于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市场调查,确定生产规范,原辅料和半成品的质量管理和商标和包装设计。食品感官评定常用的方法有区别检验,描述分析和偏好型检验。其中区别检验又分为成对比较检验法,成对比较检验法和三角检验法等,而常用描述分析方法有风味剖面法,质构剖面法和定量描述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味觉敏感度实验 2.1.1实验目的 (1)检验感官评价员的察觉阀,识别阀以判断他们的味觉灵敏度。 (2)检验评价员对四种基本味道的识别能力。 2.1.2实验步骤 (1)味觉灵敏度测试 评价员从左到右品尝代表四种基本味溶液(四排),强溶液含在口中停留一段时间,活动口腔,使试液充分接触整个舌头,仔细辨别味道,然后吐去试液。

食品感官检验

第一章 令狐采学 1.感官评价的定义: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 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它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三类感官评价方法:区别检验法、描述分析法、情感实验 3.人作为仪器的特点(也为缺陷): 1)不稳定性 2)人容易受到干扰 4.所以在感官检验当中感官评价人员需要做到的有(针对3如 何克服避免): 1)实验要反复几次进行 2)每次试验使用多个品评者,通常参评者的数量要在20~50 之间 3)要对参评人员进行筛选 4)对感官评价人员要进行培训 5.执行一项感官检验,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1)项目目标的确定 2)实验目标的确定 3)样品的筛选 4)实验设计 5)实验的实施

6)分析数据 7)解释结果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风味:对口腔中的产品通过化学感应而获得的印象 2、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感受 3、黏稠性(黏度):黏度是指液体在某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比如重力 4、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感觉阈值: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二、填空题: 1、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分别是_视觉_、__听觉__、_嗅觉_、_味觉_、__触觉_。 2、四种基本的味觉分别是___酸__、__甜___、__苦__、___咸_。 3、声音的三种特性分别是:__音调___、__音量___、___持续性___。 三、判断题: 1、食品的声音特性与食品的硬度和脆性有关。(T ) 2、感觉是由适当的刺激所产生的,然而刺激强度不同,产生的感觉是不相同。(T )

硬糖感官检验实验报告

实训三:实验报告 实训班级:2011级工管7班实训小组:第二组 实训小组成员: 实训单品类别:硬糖

目录 一、基本鉴别方法 (1) (二)视觉鉴别法 (1) (二)嗅觉鉴别法 (1) (三)味觉鉴别法 (2) (四)触觉鉴别法 (2) 二、单品介绍 (3) (一)高档:徐福记梅汁夹心糖(乌梅味) (3) (二)中档:阿尔卑斯葡萄牛奶硬糖(葡萄味) (3) (三)低档:绿达山楂味水果糖 (3) 三、具体感官检验 (4) (一)视觉 (4) 高等 (4) 中等 (4) 低等 (5) (二)嗅觉 (6) 高档:徐福记煤质夹心糖(乌梅味) (6) 中档:阿尔卑斯葡萄牛奶硬糖 (6) 低档:绿达山楂味水果糖 (6) (三)味觉 (6) 高档:徐福记煤质夹心糖(乌梅味) (6) 中档:阿尔卑斯葡萄牛奶硬糖 (7) 低档:绿达山楂味水果糖 (7) 四、感官检验结果比较 (7) 五、最终结论 (8)

硬糖感官检验实报告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来鉴定食品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滋味和硬度(稠度)。不论对何种食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上述方法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方法之前进行。 一、基本鉴别方法 (二)视觉鉴别法 这是判断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食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视觉鉴别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隐色发生错觉。鉴别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在鉴别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人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二)嗅觉鉴别法 人的嗅觉器官相当敏感,甚至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极轻微的变化,用嗅觉鉴别却能够发现。当食品发生轻微的腐败变质时,就会有不同的异味产生。食品的气味是一些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形成的,所以在进行嗅觉鉴别时常需稍稍加热,但最好是在15℃~25℃的常温下进行,因为食品中的气味挥发性物质常随温度的高低而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1.目的 1.1明确感官检验的意义及基本知识。 1.2明确感官检验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3进一步了解感官检验的环境要求及感官检验的实施程序。 1.4了解感官的相互作用 2.原理 在本实验中把人当作一种仪器,依靠感觉器官的感觉检查评价食品的感官指标。 3.样品 3.1面包:桃李牌(随机编号247),晨太牌(随机编号279) 3.2火腿肠:双汇牌(随机编号782),金锣牌(随机编号748) 3.3橙味饮料:统一牌(随机编号752),美年达牌(随机编号298),康师 傅牌(随机编号794) 4.实验内容 4.1两点嗜好法 从247352、279734同种类型,不同品牌的两种样品中选出一个喜欢的。 4.1.1样品:同种类型的两个样品,247352、279734 4.1.2检验目的:确定两个样品哪个受欢迎 4.1.3评价人数n1=16 n2=67 4.1.4填问答票 两点嗜好法问答票 学号:200810630052 日期:2010-12-02 目的:确定样品中哪个受欢迎 要求:先品尝两种样品;而且在两种样品中间应漱口;要休息, 不受外界影响。 结果:247352、279734中选择279734 4.1.5统计问答票,统计正确数a(即样品受欢迎人数大的数) 4.1.6结果判断 4.1.6.1查表法:查两点嗜好法检验表 表1.两点嗜好法检验表 n 显著水平为5% 16 13 67 40

由表可知:当n= 16正解数与表值比较显著水平为5%,喜欢程 度为显著。 4.1.6.2计算法 t 计= a – n/2-1/2 (n×1/2×1/2) 1/2 a — 为正解数,即与评价目的相一致的人数; n — 为参加评价的人数 根据a 与n 计算t 计,到t 值相应自由度下查t 表,比较t 计与t 表 确定显著水平。 4.2 两点识别法 对于同种类别,不同品牌的两个样品,给出一种特性,从中选出特性强的样品。 4.2.1 样品:同种类型不同品牌的两个样品,782374、748259 4.2.2 检验目的:选出特性强的一种 4.2.3 评价人数n 1=16 n 2=67 4.2.4 填问答票 两点识别法问答票 4.2.5 结果判断 4.2. 5.1 查表法: 表2.两点识别法检验表 由表可知:当n=16,正解数与表值比较显著水平为5%结果为782374 4.2.5.2 计算法 n 显著水平为5% 16 13 67 41 学号:200810630052 日期: 目的:确定样品中哪个特性强 要求:先品尝两种样品;而且在两种样品中间应漱口;要休息, 不受外界影响。 结果:782 374 、748259中选择782374

食品感官评价 复习

食品感官评价 绪论 1、感官评价的应用: 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产品开发、风味营销、消费嗜好 2、感官评价的概念: 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感受到的食品及其材料的特性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 第一章 食品感官评价的基础 1、感觉、感官的定义及特点。 感觉:客观事物的不同特性刺激感官后,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 特点:①感觉可以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但不局限于此; ②感觉也反映人体自身活动和舒适情况; ③感觉是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和前提; ④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感官:即感觉器官,由感觉细胞或一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获得刺激后,能将这些刺激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 特点:①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 ②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③只有刺激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对感官产生作用; ④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的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⑤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很大的影响; ⑥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互相影响。 2、感觉的类型: 物理变化引起的感觉:视、听、触 化学变化引起的感觉:味、嗅 3、感觉阈。 感觉阈值:指从刚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是通过许多次试验得出的。 绝对阈值: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 差别阈值: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阈下刺激: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的下限,低于下限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阈上刺激: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的上限,高于上限的刺激为阈上刺激。 4、Weber 定律:(刺激强度) (差别阈值)韦伯分数)I I K ?=( 5、感觉疲劳(适应现象)。 现象: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原因:各种感官在同一种刺激施加一段时间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疲劳; 结果:感官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急剧下降。

论文版 食品感官检验实验报告

食品感官检验 摘要:对不同品牌的酸奶、沙琪玛不同浓度的葡萄汁及香精进行感官检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探究了感官检验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差别试验;排序比较 感官检验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消费品公司的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食品感官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没有哪一项设备可以替代人的大脑与感官,因此,感官检验是食品、日化等产业必不可少的质量检测手段。[1]常用的感官评价方法有:1)差别检验(①两点比较法或成对检验比较法;②三点比较法或三点检验③A与非A法)2)标度和类别检验(①排序比较法; ②评分法)3)分析或描述性检验4)模糊数学法。本次实验使用差别检验中的三点比较法,标度和类别检验中的排序比较法,及分析和描述性检验。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本实验选用不同品牌的酸奶,沙琪玛,不同浓度葡萄汁及香精。 1.2试验方法 1.2.1差别检验 对于三组酸奶样品624、739、854进行三角形检验分析样品之间是否有差异。本实验样品提供顺序为BAA、BAB、BBA、ABB、ABA、AAB,每人领取样品后依次品尝,体会感觉,选出与其余两种样品不一致的样品记录结果。 1.2.2标度和类别检验 对于4组不同浓度的葡萄汁123、231、132、321进行排序比较。品尝样品后根据所感受的甜度,进行排序,甜度最弱→最强。 1.2.3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对于不同品种的沙琪玛进行个人喜好性检测。对于样品从柔软度、气味、滋味进行综合性考虑,选择个人喜欢的样品。 1.2.4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对于不同香精进行气味描述。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三点检验 表1 三点检验频数统计 样品频数 624 7 851 3 真实情况739和851为原味酸奶624为低脂酸奶 结果:由于回答正确的统计数7小与9,故原假设在5%显著水平上不被拒绝,所以两种产品之间不存在差异。(查表得知n=10时成对比较检验表上的值为9) 2.2排序法 表2 评论员的排序结果

牛奶酸奶感官实验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7509-56 牛奶酸奶感官实验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牛奶酸奶感官实验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实验一:三点检验评估2个品牌UHT牛奶的风味 差别 1 实验目的 评估2个品牌的超高温短时杀菌纯牛奶是否有差 别。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蒙牛牛奶: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总统牌牛奶:法国进口President公司伊利牛奶: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 方法 采用三点检验评估2个品牌UHT牛奶的风味差别; 样品采用盲标标号:2122、9553、8401、5701、 7793、1282、3121、8802、2133、8543、7761、5632、

5832、5471、6413、4461、9692、3173。 3 实验结果 1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 评价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人数:108 2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 评价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人数:84 4 结果分析 1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 评价人数n大于100,根据著差异 2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 评价人数n小于100,查阅Roessler表中3点检验一栏,发现84名评价员在1%的概率下表中的值是39,正确判断数超过36,两样品在α=1%水平下有显著差异。 3 结论 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之间、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之间均有有极显著差异。 实验二采用排序标度评估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

食品感官评定实验室设计

食品感官评定实验室设计 一、实验室类型-分析研究型实验室 企业和研究机构用于对食品原料、产品等的感官品质进行分析评价并指导产品配方、工艺的确定或改进等。 图1 分析研究型实验室平面示意图 传送窗(带推拉板)水龙头、漱口池 注:①照明灯(白色)②隔板③小桌 图2 食品感官评定用分隔室外型 评定室的布局如图1。A办公讨论区:品评人员进行讨论和训练的场所 B品评试验区:品评人员进行品评试验的场所,送样人员送上样品后,品评人员进行品评和记录、打分。C 样品准备区: 样品预处理包括制备、分装、称量、编号等在样品准备区进行。 D 仪器分析区:理化和人工智能感官分析类仪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上功能区是比 较齐全的划分,公司可以根据实验室准备样品的不同适当删减。企业里的感官评定实验室一般设在质量部,与理化检验室同一层,因此D功能区可以省略。A功能区也可以省略。B和C是必须的。 二、实验室的要求 1、评定室的要求 评定室的总要求是能保证参加评定人员集中精力,情绪稳定,不受或者尽量少受外来或者内部的干扰,为了保持室内安静,位置宜避开较大的门厅、电梯口、主要楼道等,此外可以制定一些制度保证感官评定室的安静状态。有适当的照明和室内颜色,

以免对色泽的判断失真,一般照明灯光采用白色,地面、墙面和天花板建议采用灰色或毛面白色。 2、评定室的座位安排 一般企业安排15~20个座位(也可以更少,目前找到最少是5个座位的,对应品评室总面积16-20平方米),最理想的是建立永久性的分隔室,安排在靠墙一面,一边设为入口,一边设为出口,这样品评人员不会看到样品准备区。 3、评审用分隔室和小桌 分隔室大小的示意图如图2。工作台长最少为0.9m,宽0.6m,如果要添加其他设备时,工作台尺寸应相应加大。工作台上应配备漱口用的清水和吐液用的容器,如果条件许可(评审实验室基本都有),最好每个座位上装有漱口池和水龙头。椅子一般采用可升降的圆椅,可旋转,不带轮子。分隔室应有自己的照明,用于观看样品,同时在评定有色样品,特别是在评定芳香、质地等时,可用一定的彩色光来掩盖由于样品本身的色泽不一而造成的误差。所以分隔室内应装有不同色彩的灯,并具有光调节器,以备应用时选用(非特殊样品的感官评定可不做要求,仅准备日光灯或白炽灯即可,对于需要评定样品外观和色泽的试验,需要增加实验区的光亮,使样品表面光亮达到1000lx为宜)。分隔室前面设置传送窗,可以是左右或者上下推拉式的,方便样品递送。隔板的高度应至少超过工作台0.3m,也可以延伸至天花板,但要保证空气流通。分隔室的壁均应用塑料面,抛光,颜色为灰色。隔墙采用木板,不应具有挥发性气味,不应用涂有气味的清漆,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 4、评定室的气味及气候的控制 室内温湿度有一定要求,评定室一般设在朝北的房间,避免阳光直射,温度保持在20±2℃,湿度一般60%-75%。为了控制评定室的气味,希望评定室有一定正压,使其气味能够及时排出。对于一些有挥发性气味的产品,需要有换气装置,换气速度为每半分钟左右置换一次室内空气为宜。另外评定室的材料和设备要求无味、易清洗,要注意选用无气味的清洁剂。 (除了上述比较理想的感官评定室布置外,有时也可以采用临时性的布置。这种情况下,评定室没有专门的评定隔间,仅在圆桌或者方桌上放置临时的活动隔板将评定人员隔开。按这种方式,普通实验室经过整理后也可以暂时作为感官评定室。) 以下是感官评定员的要求: 感官评定员的类型: 1、消费型:未经过品评训练的消费者 2、试验分析型:具有一定经验,甚至经过一定品评训练的人员 (1)无经验型:未经过筛选和训练 (2)经验型:经过筛选并具有一定差别分辨能力的感官品评试验人员 (3)训练型:从经验型品评员中进一步筛选和训练后的感官品评试验人员。 (4)专家型:专门从事产品质量评估和控制的人员。 感官评定员的要求: 1、兴趣:认识意义,理解重要性 2、健康:五官感觉正常,无过敏史,年龄一般20-50岁 3、语言表达能力:对自己的感觉和产品特性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4、准时出席:保证测试的时间性和试验的完整性

感官实验报告

各类食品定向成对检验、三点检验和九点检验 实验者刘金鹏 【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定向成对检验,确证消费者对两种产品之间的差别的认识和偏好。通过三点检验,确证消费者从三种产品品尝出相同产品的能力。通过九点检验,了解消费者对不同产品喜好程度。 【实验原理】 1.定向成对检验 概念:定向成对检验又称配对检验法。此法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断两个样品间是否存在某种差异及其差异力向(A口某些特征强度的顺序)的一种评价方法。 试验方法:把A、B两个样品同时呈送给评价员,要求评价员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结果分析:查阅两点检验法差异检验表 差异识别:判断两个样品间是否存在差异。 嗜好检验:即要求评定最喜欢哪个样品。 2.三点检验法 概念:三点检验法是同时提供3个样品,其中2个是相同的,要求评价员区别出有差别的那个样品。 结果分析:统计有效评价的正解数,与三点检验法检验表相应的某显著性水平的数比较,若大于或等于表中的数,则说明在该显著性水平上,2个样品间有差异。 3.九点检验法 概念:九点检验法是一种评分检验法,要求评价员把样品的品质特性以数字标度形式来品评的一种检验称为评分法。在评分法中,所使用的数字标度为等距标度或比率标度。它不同于其它方法的是所谓的绝对性判断,即根据评价员各自的鉴定标准进行判断。它出现的粗糙评分现象可由增加评价员人数来克服。 本法可以同时鉴评一种或多种产品的一个或多个指标的强度及其差异,所以应用较为广泛,尤其用于鉴评新产品,评比评优等。 检验前,首先确定所使用的标度类型,使评价员对每一个评分点阶代表的意义有共同的认识。检验时,由评价员评价样品指标,由组织者按事先规定的规则转换成分数值,也可由评价员直接给出样品的分数值。例如,某一产品的标度类型及其转换分数值可表示如下:非常不喜欢很不喜欢不喜欢不太喜欢一般稍喜欢喜欢很喜欢非常喜欢 1 2 3 4 5 6 7 8 9 -4 -3 -2 -1 0 1 2 3 4 【实验设计】 1.材料和样品准备 (1)材料:旺仔,蜂蜜,可可派,Q蒂,日加满,红牛,百醇,实在香草饼,明治雪吻巧克力,炼乳,雅哈咖啡,苹果汁 (2)样品制备:差异检验:旺仔,加蜂蜜的旺仔 嗜好检验:样品1(可可派),样品2(Q蒂) 三点检验: 样品1(日加满),样品2(日加满),样品3(加红牛的日加满) 九点检验:固形产品A(百醇), 固形产品B(实在香草饼), 固形产品C(明治雪吻巧克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