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少年卫生-期末考试题集(完整版)

儿童少年卫生-期末考试题集(完整版)

儿童少年卫生-期末考试题集(完整版)
儿童少年卫生-期末考试题集(完整版)

儿童少年卫生学习题集

绪论

一、填空题

1、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重点对象是。

二、单选题

1、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法规和重要指导依据是

A、《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E、《义务教育法》

2、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

A、0~18岁

B、0~20岁

C、0~23岁

D、0~25岁

E、0~28岁

三、多选题

1、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是

A、问卷调查

B、身体测量

C、生理生化功能的检测

D、人体诊察

E、体力测试

2、与儿少卫生学有密切联系的学科

A、营养卫生学

B、心理学

C、人类工效学

D、行为学

E、建筑学

3、儿少卫生学的两大基础学科为

A、流行病学

B、教育学

C、社会医学

D、体质人类学

E、卫生统计学

4、儿少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是什么样的群体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E、青年期

5、儿少卫生学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

A、心理卫生

B、教育过程卫生

C、疾病防治

D、生长发育

E、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四、名词解释

1、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五、简答题

1、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与哪些学科有关系?

2、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研究目的是什么?

3、在儿少卫生实际工作中,必须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哪些特点?

4、儿少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和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中小学生群体

二、单选题

1、A

2、D

三、多选题

1 2 3 4 5 ABCDE ABCDE AE CD ABCDE

四、名词解释

1、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为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简答题

1、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与哪些学科有关系? 答:儿少卫生学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心理卫生;教育过程卫生;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等。

与之相关的学科有: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的其他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临床、基础、康复等医学,以及非医学领域的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生物学、体质人类学、建筑学等

2、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研究目的是什么?

答: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宗旨,通过研究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环境综合因素,提出相应卫生要求和适宜卫生措施,目的是充分利用外环境有利因素,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个人潜能正常发挥,提高身心发育水平,为终身维持良好的生命质量奠定基础。

3、在儿少卫生实际工作中,必须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哪些特点?

答:①中小学生既处在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同时又在接受教育、集体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里。因此,在制定工作目标和提出干预措施时,必须既能满足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实际需要,同时应着重考虑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促进良好人际关系建立。

②由于中小学阶段覆盖整个青春期发育过程,有其鲜明的过渡性和特殊问题。因此,提供良好的青春期保健服务是儿少卫生工作的核心之一。

4、儿少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和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儿少卫生学研究的对象为从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为0岁至25岁。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在此基础上向学龄前儿童和大学生群体延伸。在我国,这些群体占全国总人口的l/3以上。

做好这代人的卫生保健工作,为他们将来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一、填空题

1、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就是。

2、青春期生长发突增,女孩比男孩约早年。

3、人体各部位的长度,从出生到成年,_______约增长1倍,______约增长2倍,_______约增加3倍,________约增加4倍。

4、青春期的晚熟少年,其骨龄通常是_________时间年龄。

5、儿童的机械记忆能力通常在________岁时达到一生的最高峰。

6、一般来说,女孩的月经初潮和男孩的首次遗精出现在青春期的_______期。

7、年龄别体重生长曲线,男女之间有_______次交叉。

8、人体身高第二次生长突增高峰常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期。

9、目前常用的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发育期这一生长发育年龄分期方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不同而划分的。

10、青春期早熟少年,其骨龄通常是____________时间年龄。

11、在青春发育后期,男性的肺活量、握力比女性增长________。

12、女孩月经初潮常出现在身高突增高峰之。

13、对于女孩的平均初潮年龄,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比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的。

14、年龄别身高生长曲线,男女之间有次交叉。

15、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________年左右。

16、Scammon把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生长模式大体归为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7、一般来说,身高的突增高峰出现在青春期的________期。

二、单选题

1、脑组织生长关键期在

A、胎儿中期到后期

B、胎儿后期到出生后6个月

C、胎儿中后期到出生后6个月

D、出生后6个月内

E、出生后1年内

2、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遵循

A、向心律

B、轨迹现象

C、头尾发展律

D、正侧律

E、神经系统型

3、出生后生长最快的阶段

A、胎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童年期

E、青春期

4、青春期的主导思维是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逻辑思维

E、形式逻辑思维

5、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

A、生长关键期

B、轨迹现象

C、头尾发展律

D、正侧律

E、向心律

6、一生中身高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

A、胎儿4~6月

B、婴儿期

C、幼儿期

D、童年期

E、青春期

7、一生中体重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

A、胎儿4~6月

B、胎儿7~9月

C、婴儿期

D、幼儿期

E、青春期

8、从胎儿到成人,出现的第二次生长突增高峰在

A、胎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童年期

E、青春期

9、女孩青春期发育的各指征中作为女性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信号是

A、身高突增

B、乳房发育

C、阴毛发育

D、月经初潮

E、卵巢发育

10、一般来说,女孩的月经初潮和男孩的首次遗精出现在青春期的______期,而身高的突增高峰出现在青春期的_______期。

A、早;中

B、中;晚

C、晚;早

D、晚;中

E、中;早

11、青春期的年龄范围

A、8~18岁

B、9~19岁

C、10~16岁

D、10~20岁

E、12~16岁

12、成熟(maturity)是指机体的

A、形态、生理和心理发育达到成人水平

B、形态和功能达到成人水平

C、系统和器官达到成人水平

D、身体各部的大小和重量达到成人水平

E、组织和器官达到成人水平

13、青春发育早期的特征

A、性器官迅速发育

B、第二性征迅速发育

C、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

D、社会化过程加速

E、内分泌系统功能活跃

14、一天中血液生长素水平最高的时间是

A、深睡时

B、清晨初起时

C、进食后

D、下午4时~6时

E、中午

15、_________的出现通常提示男女儿童已进入青春期。

A、生长突增

B、体成分变化

C、第二性征出现

D、性器官发育

E、身体比例变化

16、进入青春期后,女性身体素质在速度、力量、耐力方面的增长,与男性相比

A、增长缓慢

B、增长迅速

C、呈停滞状态,甚或下降

D、大多数人暂时下降

E、同男性基本一样

17、男孩青春期发育的各指征中作为男性性发育的第一信号是

A、阴茎

B、身高突增

C、第二性征

D、肌力

E、睾丸

18、评价女性性发育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身高突增高峰年龄

B、乳房发育

C、阴毛发育

D、月经初潮

E、卵巢发育

19、第二性征发育的一般顺序

A、乳房→腋毛→阴毛

B、乳房→阴毛→腋毛

C、阴毛→腋毛→乳房

D、腋毛→乳房→阴毛

E、腋毛→阴毛→乳房

20、女孩月经初潮大多发生在身高突增高峰后的_________左右。

A、同时

B、半年

C、一年

D、二年

E、三年

21、完整的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E、青年期

22、从出生到20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生长模式,大体可归类为

A、一般型、肌肉型、肥胖型、消瘦型

B、早熟型、平均型、晚熟型、中间型

C、标准型、一般型、粗壮型、瘦弱型

D、匀称型、粗壮型、细长型、标准型

E、一般型、神经系统型、淋巴系统型、生殖系统型23、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期为

A、幼儿期

B、小学低年级

C、小学高年级

D、初中阶段

E、高中阶段

三、多选题

1、从胎儿到成年,人体多数组织和器官有两次生长突增,如

A、骨骼系统

B、肌肉系统

C、心脏

D、眼球

E、消化系统

2、能促进机体生长的激素有

A、生长激素

B、雄或雌激素

C、胰岛素

D、糖皮质激素

E、甲状腺激素

3、人群资料显示:成年时,男性的身高值高于女性,其原因为

A、男性开始突增年龄早于女性

B、男性突增期的增幅大于女性

C、男性突增结束的时间晚于女性

D、生长突增持续的时间男性长于女性

E、在青春期生长突增前男性的身高已高于女性

4、在出生后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增长的比例大致是

A、下肢增4倍

B、躯干增3倍

C、头颅增1倍

D、上肢增2倍

E、足部增5倍

5、男女两性年龄别身高生长曲线,随年龄的增长出现两次交叉现象,其产生原因

A、女孩生长突增开始年龄比男孩早

B、青春期前女孩的身高生长曲线高于男孩

C、身高突增高峰年龄,女孩在11~13岁,男孩在13~15岁

D、女孩的突增幅度小于男孩

E、男孩生长突增结束年龄比女孩晚

6、从胎儿到成年,人体少数组织、器官只有一次生长突增,如

A、心脏

B、大脑

C、脊髓

D、视觉器官

E、骨骼系统

7、儿童少年在一天的生活中,什么状态中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增加?

A、饥饿时

B、体育锻炼时

C、看书时

D、睡眠时

E、休息时

8、青春期后,同女性相比,男性的体格特征表现为

A、身材较高大

B、肌肉量少

C、四肢偏短

D、肩部较宽

E、脊柱较长

9、青春期身体素质发育有明显的阶段性,男孩和女孩的快速增长分别发生在

A、7~10岁

B、7~12岁

C、7~15岁

D、8~13岁

E、8~14岁

10、女性青春期发育特征有

A、身高、体重生长突增

B、功能发育水平暂时超越男性

C、出现第二性征

D、出现月经初潮

E、体成分发生变化

四、名词解释

1、growth spurt

2、sexual precocity

3、delayed puberty

4、short stature

5、adolescence OR puberty

6、peak height velocity (PHV)

7、性分化异常

五、简答题

1、类似身高、体重生长模式(即一般型)的组织器官有哪些?在整个生长发育期的特点如何?

2、青春发育正常的早中(平均)晚三种成熟类型的儿童少年,其骨龄发育状况如何?

3、试述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的“头尾发展律”(cephalo-caudal pattern)。

4、试述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的“向心律”(centripetal pattern)。

六、论述题

1、从出生到20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生长模式,大体上可归类为几种类型,请分别加以阐述。

2、何谓生长轨迹现象(canalization)、赶上生长(catch-up growth)以及生长关键期(critical growth period)?请举例说

明。

3、青春期可以细分为早、中、晚三期,请阐述每一期的发育的主要表现?

4、以身高为例阐述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5、简述青春发育期的基本概念,青少年在此时期内的生长发育有哪些特征?

6、从出生到20岁,人群身高生长曲线在男女之间出现的两次交叉现象?

7、请阐述婴儿期动作发育的规律性。

8、按评价目的分类,请阐述心理发展评价的种类及其代表量表?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气质

2、2

3、头颅、躯干、上肢、下肢

4、小于

5、10

6、中

7、两8、青春发育

9、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生活及学习环境

10、大于11、更快12、后

13、早14、两15、1~2

16、一般型、神经系统型、淋巴系统型、生殖系统型

17、早

二、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A C E A B E B E

D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 A A C E

D B C B

E C

三、多选题

1 2 3 4 5 6 ABCE ABCE BCDE AC ACDE BCD

7 8 9 10

ABD AD CB ACDE

四、名词解释

1、growth spurt:生长突增,指儿童少年的生长速度突然加速的现象。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青春期的生长突增现象的出现,通常提示儿童进入青春期的开始。一般女性比男性早2年左右。

2、sexual precocity:性早熟,是指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来月经初潮者。

3、delayed puberty:性发育延迟,又称青春期性发育延迟。一般以男孩13.5~14岁未出现睾丸增大,女孩13~13.5岁未出现乳房发育。

4、short stature:矮身材,指该儿童的身高低于其年龄相应标准的第3百分位数以下。

5、adolescence OR puberty: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它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融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6、peak height velocity (PHV):身高的突增高峰,是身高年增长的最大值或称身高生长高峰,它是青春期身高生长突增过程中的重要标志,PHV所处的时间年龄男性约为13~15岁,女生约为11~13岁,并常常作为一种标志来研究青春期各种征象的发育顺序。

7、性分化异常:性分化过程开始于胚胎发育的最初阶段。若在分化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性腺、性器官分化发育障碍,而使个体的内外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在各年龄段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发育,导致性器官的发育表现和染色体的构成不一致,称性分化异常。

五、简答题

1、类似身高、体重生长模式(即一般型)的组织器官有哪些?在整个生长发育期的特点如何?

答:包括全身的肌肉、骨骼、主要脏器和血液量等。发育特点是:先后出现胎-婴儿期和青春期两次生长突增,其余时间稳步增长。青春发育中、后期增长幅度减慢,直到成熟。2、青春发育正常的早中(平均)晚三种成熟类型的儿童少年,其骨龄发育状况如何?

答:早熟儿童通常表现为骨龄大于时间年龄,中等(平均)者骨龄等于时间年龄,晚熟儿童骨龄小于时间年龄。

3、试述胎儿和婴幼儿期发育的“头尾发展律”(cephalo-caudal pattern)。

答: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婴儿期躯干增长最快,2~6岁期间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因此儿童身体比例不断变化。

从动作发育看,首先从头部活动开始,先会抬头、转头,继而从颈发展到躯干,能翻身、能坐,最后发展到腿和脚,能爬、能站立和能行走等。即发育顺序为头、颈、躯干、腿、足顺序。

4、试述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的“向心律”(centripetal pattern)。

答:下肢先于上肢、四肢先于躯干,呈现出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这样,身体各部达到成熟的顺序也就表现出了先肢体远端、后中心躯干的变化。

六、论述题

1、从出生到20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生长模式,大体上可归类为几种类型,请分别加以阐述。

答题采分点:四种类型:①一般型;②神经系统型;③淋巴系统型;④生殖系统型

2、何谓生长轨迹现象(canalization)、赶上生长(catch-up growth)以及生长关键期(critical growth period)?请举例说明。

答题采分点:

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当正在生长的机体受到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等不良影响时,会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迟滞;而一旦这些阻碍因素被克服,儿童会立即表现出向原有生长轨道靠近和发展的强烈倾向。这种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叫做赶上生长。如,群体儿童在战争、饥荒之后几年内的生长发育即属此类。

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缺陷或功能障碍。也就是说,一旦不能抓紧时机治疗,这些器官组织即便出现赶上生长,也往往是不完全的。如,胎儿中后期到出生后6个月,是脑组织生长关键期。若此时发生严重的蛋白质营养不良、缺氧、产伤等现象,就会导致脑细胞的分裂和增殖速度急剧减慢,即使以后采取各种积极的补救措施,赶上生长也是不能完全实现的,脑细胞的数量不能恢复到应有水平,患儿的智力将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3、青春期可以细分为早、中、晚三期,请阐述每一期的发育的主要表现?

答题采分点:①青春早期:主要表现是生长突增。②青春中期: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为特征。③青春晚期:体格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4、以身高为例阐述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答题采分点:

①第一次突增高峰在胎生中期(妊娠4~6个月),三个月约增加27.5cm。②生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但仍保持较大的增长速度,第一年身长增加20~25cm。第二年身长约增加10cm。③2岁以后至青春期以前,生长速度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约增加4~5cm,直至青春期开始(女10岁、男12岁)。④第二次生长突增发生在青春期,在青春发育早期开始(女约10岁,男约12岁),身高年增值5~7cm,处在生长速度高峰的这一年可达10~12cm,男孩可能更高些。年增加率一般为3%~5%。这一阶段约持续3年。⑤之后进入青春发育中期,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直到女17、18岁,男22岁左右,身高基本停止增长。

5、简述青春发育期的基本概念,青少年在此时期内的生长发育有哪些特征?

答题采分点:

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①体格生长加速,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②各内脏器官体积增大,功能日臻成熟。

③内分泌系统功能活跃,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分泌明显增加。④生殖系统发育骤然增快并迅速成熟,到青春晚期已具有生殖功能。⑤第二性征迅速发育,使男女两性的形态差别更为明显。⑥在形态与功能发育的同时,伴有心理发展的加快,也产生了相应的心理与行为变化,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

6、从出生到20岁,人群身高生长曲线在男女之间出现的两次交叉现象?

答题采分点:

男女两性在身高生长突增起止的早晚、突增的幅度的不同。

7、请阐述婴儿期动作发育的规律性。

答题采分点:

①自上而下;②由近及远;③由粗到细;④从整体到特殊,从孤立运动到共济协调。

8、按评价目的分类,请阐述心理发展评价的种类及其代表量表?

答题采分点:

①智力测验;②人格测验;③神经心理测验;④特种技能测验;⑤适应性行为评定。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一、填空题

1、在期间,如果持续出现营养不良,对脑组织的正常发育可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2、研究是在人类中区分遗传和环境相对作用的最理想方法之一。

二、单选题

1、儿童在良好环境下生长至成年其身高与父母平均身高之间的遗传度是

A、0.55

B、0.45

C、0.75

D、0.65

E、0.85

2、大量跨文化研究证实,躯干与下肢的比例关系,主要取决于

A、营养

B、移民

C、地域

D、体育锻炼

E、种族遗传

3、头围,尤其应考虑对几岁以下儿童测量

A、3岁以下

B、6岁以下

C、6岁半以下

D、7岁以下

E、7岁半以下

4、出生后生长最快的阶段

A、胎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童年期

E、青春期

5、一生中身高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

A、胎儿4~6月

B、婴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6、早期营养对智力发育有决定性的影响,最关键的是在

A、妊娠中期,生后六个月

B、妊娠后期,生后六个月

C、妊娠中期,生后一年

D、妊娠后期,生后一年

三、多选题

1、人类生长发育长期变化表现在

A、骨龄提前

B、第一恒牙萌出提前

C、身材一代比一代高大

D、老视平均年龄提前

E、脑重增加

2、儿童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在状态下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增加。

A、进餐时

B、体育锻炼时

C、休息时

D、睡眠时

E、看书时

3、人群身高、体重的地域差别主要表现在

A、日本列岛西北高、东南低

B、中国北高、南低

C、内陆低

D、经济发达地区高

E、沿海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长期变化在儿童表现为第一恒磨牙的萌出的时间提前

B、生长长期变化是没有限度的

C、生长长期变化在成人表现为平均寿命的延长

D、遗传对生长长期变化没有影响

E、生长长期变化对人类影响有双重性

5、我国人群身高的发育水平,在城乡之间的差别表现为

A、差别不显著

B、乡村比城市高

C、有的城市比乡村高,有的相反

D、城市比乡村高

E、差别在逐渐缩小

6、生长发育长期趋势女性主要表现为

A、月经初潮提前

B、身高增加

C、闭经推迟

D、胸围明显增加

E、体重增加

四、名词解释

1、生长长期变化

2、Heritability

五、简答题

1、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表现都有哪几方面?

2、简述遗传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3、父母身高较高,其子女的身高必然高吗?为什么?

六、论述题1、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请列出环境因素中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因素都有哪些。

2、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人类有何影响?

3、试述人群身高体重的城乡差别,以及可能影响儿童少年体格发育存在城乡差异的因素?

4、在进行生长发育研究时,判定遗传和环境因素各自影响作用大小的、应用最为广泛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并阐述其意义。【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妊娠后3个月至出生后半年

2、双生子

二、单选题

1 2 3 4 5 6

C E A B A B

三、多选题

1 2 3 4 5 6 ABCE BD BCDE ACE DE ABCE

四、名词解释

1、生长长期变化:19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达国家的儿童少年生长速度加快、生长水平提高,出现身材一代比一代长的高,性发育提前等一系列持续变化的现象。1953年德国学者Koch称之为“生长长期加速”。但该术语只强调生长速度的增加和成熟的提前发生,对成人的身高增长变化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反映诸如不良的社会政治经济状态(如战争、动乱、经济萧条或危机、饥荒等)可对生长发育水平造成的停滞、下降等负面影响。20世纪60~70年代,英国学者Tanner等在大量研究和文献分析基础上,将该现象改称为“生长长期趋势”。但由于“生长长期趋势”这一术语总是和正向趋势相联系,而忽略了负向趋势。因此,正式提出了“生长长期变化”的概念。

2、Heritability:遗传度,是指在群体表型特征两变异中,遗传变异所占的比例。遗传度介于1和0之间,越接近于1,提示遗传的作用越大;越接近0,说明环境的作用越大。

五、简答题

1、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表现都有哪几方面?

答:表现:①身高、体重增长;②性发育及性成熟提前的趋势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可以观察到。月经初潮年龄是性发育长期变化最常用的指标。近百年来女孩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逐步提早3年。③同龄者的脑重量随年代而增大趋势;④儿童第一恒磨牙的萌出时间提前;⑤妇女停经年龄、老视平均年龄的推迟和平均寿命的延长。

生长长期变化还表现在其它方面,如身体比例的变化;儿童少年骨龄提前;脑力工作能力明显增强。此外,儿童时期一些易罹患疾病的发生也有提早趋势。

2、简述遗传对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答:遗传因素包括家族、种族影响:在家族影响方面,人体的成年身高与父母平均身高之间的遗传度为0.75。即人体的高度75%取决于遗传因素,只有25%取决于营养、锻炼等环境因素。父母与其子女身高的相关系数有随年龄上升的趋势,提示遗传因素越是在后代接近个体成熟阶段,表现得越充分,这种现象称为生长发育的“家族聚集性”。在种族影响方面,体型、躯干和四肢长度的比例主要受种族遗传的影响。②双生子研究:双生子特别是同卵双胎,为研究遗传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提供了最好的天然素材。他们在外显性状上的差异完全来源于环境的不同。

3、父母身高较高,其子女的身高必然高吗?为什么?

答:父母身高较高,其子女的身高不一定高。在家族影响方面,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长大的儿童,其成年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有学者认为,人体的成年身高与父母平均身高之间的遗传度为0.75。即人体的高度75%取决于遗传因素,只有25%取决于营养、锻炼等环境因素。一般来说,父母为高身材,其子女的身材也高些,但子女成年身高超过父母身高的可能性要小些,而低于父母身高的可能性要大些;父母为矮身材其子女身材也矮些,但子女成年时身高超过父母身高的可能性要大些。因此,人类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其身高总是遵循正态分布规律,表现为中等身材的人占大多数,所以身高不一定高。

六、论述题

1、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请列出环境因素中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因素都有哪些。

答:①营养是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如果营养素缺乏,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不均衡,膳食结构不合理,就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影响学习和劳动能力,并可导致各种急、慢性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缺乏症。锌、碘、钙、硒等微量元素和无机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胎儿期碘缺乏可形成克汀病(地甲病);儿童少年缺碘则出现甲状腺肿大、智力发育水平低下、身体发育缓慢等。婴儿缺乏钙,易患佝偻病。氟有预防儿童龋齿的作用,但过量的氟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脊髓和脑的损伤。如果摄入量低于铁的需要量,则可能发生缺铁性贫血。

②体育锻炼不足,易导致儿童期肥胖症的发生。

③任何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都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发生直接影响,如消化道疾病、寄生虫、地方病、内分泌疾病、遗传病、传染病等。

④不合理的作息制度。

⑤环境污染,如铅。

⑥不良的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

2、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人类有何影响?

答:⑴原因:①生长长期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是营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远缘婚配的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②营养对生长长期变化最具重要的作用。在不发达或发展中地区,供给充足的热能与生长长期变化关系密切;当营养条件改善,热能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导致生长长期变化的关键因素则是热能中摄入动物蛋白质所占的比例增高。

③社会经济条件状况好坏也是导致生长长期变化重要原因之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现代化,国民人均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卫生保健、健康服务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等都促进了生长长期变化的正向发展。反之,工业化早期,由于雇佣童工、恶劣的劳动条件,或由于战争、灾荒等不良社会状态,对儿童生长长期变化都产生程度不同的负向效应。

④遗传对生长长期变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的开放,交通的便利,工业化、都市化导致人口大量远距离移动,远缘婚配和异族通婚的“杂交优势”促进了遗传潜力的充分发挥。

⑵对人类影响:

生长发育长期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正面及负面。身体形态、机能变化的正向趋势使人群体质提高,但由于身高、体重的增大会导致社会资源消耗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重;生育期和寿命的延长使全球人口问题更趋严重;青春期的提前到来,未婚性行为、少女怀孕及单亲家庭增加会引起一系列医学、社会和法律问题。因此,对于人类生长长期变化即要重视积极的方面,也不要忽视消极方面的作用。

3、试述人群身高体重的城乡差别,以及可能影响儿童少年体格发育存在城乡差异的因素?

答:①据我国1979年资料7~17岁各年龄男生身高城市比乡村平均高5.7cm;女生城市比乡村平均高5.0cm。7~17岁各年龄男生体重城市比乡村平均重 2.9kg;女生城市比乡村重

2.2kg。

②1985年与1979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资料比较,形态指标发育水平依然存在差异,但有缩小的趋势。例如,7~22岁男生身高城市平均高于乡村3.85cm;7~22岁女生体重城市平均比乡村重1.63kg,在16~22岁年龄段,乡村女生反而比城市女生平均重0.6kg。

③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1979~2000年间7~17岁城市男生身高平均高于乡村4.4cm;女生城市比农村高3.4cm,乡村学生身高年增长率高于城市。

④生长发育的城乡差异主要是由于城乡的社会环境、生活和劳动的差别而引起的。这种差异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尤为突出。我国目前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生长发育的差距逐渐在缩小。

4、在进行生长发育研究时,判定遗传和环境因素各自影响作用大小的、应用最为广泛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并阐述其意义。

答:双生子研究是人类遗传学领域的重要方法之一。双生子分为单卵双生子(MZ),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成,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他们在外显形状上的差异完全来自环境;另一类是异卵双生子(DZ),由两个基本点不同受精卵发育而成,其遗传基因只有50%相同,遗传结构等同于同胞兄弟姐妹,由于基因型和发育环境都不同,他们间的形状差异来源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因此,可通过比较MZ和DZ的表型差异,来判断遗传、环境两大类因素对某些疾病或生长发育形状各自影响作用的大小。

双生子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研究不同环境下生长发育的MZ,可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表型特征的影响;而探讨DZ在同一环境下的生长发育差异,可分析不同基因型的表型效应。因此,通过比较MZ、DZ的表型差异,衡量遗传和环境因素各自作用的大小。

第三章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

一、填空题

1、生长发育调查常用方法有、和____ 。

2、生长发育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

、等三个方面。

3、常用的营养指数有、、。

4、常用的发育年龄指标有____、____、____和____。

5、研究儿童发育规律和探讨其影响因素应采用调查法。

6、我国现行的身高标准体重是以同等身高的体重作为标准体重,以标准体重范围定为正常水平,高于标准体重为肥胖。

7、为了获得生长发育水平正常值,应采用调查方法。

8、体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儿童、、__ __ 和重量的综合情况,它和身高的比例可以辅助说明儿童的。

二、单选题

1、生长发育评价“标准”一般每隔应予以修订。

A、2~3年

B、3~4年

C、5~10年

D、10~15年

E、15~20年

2、全国性大规模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采用什么样的抽样方式

A、分层随机

B、整群随机

C、系统整群随机

D、分层系统随机

E、分层整群随机

3、我国儿童实足年龄的计算方法是

A、调查年份与其出生年份之差

B、调查年、月与其出生年、月之差

C、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

D、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再减1

E、调查年、月、日与其出生年、月、日之差再加1

4、头围,应考虑对几岁以下儿童测量

A、3岁以下

B、6岁以下

C、6岁半以下

D、7岁以下

E、7岁半以下

5、Rohrer指数是指

A、身高cm/体重kg×1000

B、体重kg/(身高cm)3×107

C、体重kg×1000/身高cm

D、体重kg/(身高cm)2×100

E、体重g/身高cm

6、青春期发育测量每个性别年龄组要求起码的人数应为

A、100~150人

B、150~175人

C、175~200人

D、200~225人

E、225~250人

7、能较客观、精确反映发育成熟程度的是

A、第二性征年龄

B、齿龄

C、骨龄

D、体重年龄

E、身高年龄

8、克托莱(Quetelet)指数是指

A、体重kg/(身高cm)3×107

B、身高cm/体重kg×1000

C、体重g×1000/身高cm

D、体重g/身高cm×100

E、体重g/身高cm

9、等级评价法可评价

A、体型

B、发育水平

C、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

D、发育水平与匀称程度

E、有关发育指标之间的关系

10、下列哪种情况可判断为肥胖

A、体重高于身高标准体重110%

B、体重高于身高标准体重120%

C、体重在身高标准体重90~110%范围内

D、体块指数>24

E、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10~20%

11、身高标准体重,也叫按身高的体重,最好用于评价儿童的

A、现实的营养状况

B、长期的营养状况

C、现实和长期的营养状况

D、体型

E、发育速度

12、曲线图法可评价

A、发育水平与趋势

B、发育速度与趋势

C、发育水平、速度与匀称程度

D、发育水平与体型

E、发育水平、速度与趋势

三、多选题

1、生长发育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

A、生长发育水平

B、生长发育速度

C、各主要指标的相互关系

D、人体形态发育

E、人体功能发育

2、评价人体营养状况的身体指数有

A、身高体重指数

B、身高胸围指数

C、Rohrer指数

D、肺活量指数

E、BMI指数

3、评价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中最基本的指标是

A、身高

B、坐高

C、体重

D、皮褶厚度

E、胸围

4、曲线图法可评价儿童发育的

A、速度

B、趋势

C、匀称度

D、水平等级

E、体型

5、评价人体体型的身体指数有

A、身高坐高指数

B、身高胸围指数

C、Erisman指数

D、肺活量指数

E、肩盆宽指数

四、名词解释

1、Rohrer指数

2、指数法index method

3、按年龄体重(weight for age)

4、Body Mass Index

五、简答题

1、如何选择能说明生长发育状况指标?

2、何谓发育年龄评价法?常用的都有哪几种?

3、生长发育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六、论述题

1、生长发育的调查方法主要有几类,他们的含义及特点各是什么?

2、何谓骨龄?为何采用手腕骨作为判定骨龄的标志?如何评价骨龄?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横断面调查、追踪性调查、半纵向调查

2、生长发育水平、生长发育速度、各指标的相互关系

3、身高体重指数、Rohrer指数、BMI指数

4、骨龄、形态年龄、性征年龄、牙齿年龄

5、追踪性

6、P80、±10%、120%

7、横断面

8、骨骼、肌肉、内脏、脂肪组织、营养情况

二、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E C A B B C E B B A E

三、多选题

1 2 3 4 5

ABC ACE ABCE ABD ABCE

四、名词解释

1、Rohrer指数:表示了肌肉、骨骼、脂肪、内脏器官的发育状态,反映单位体积的充实程度,可作为营养指数。

2、指数法index method: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借助数学公式编成指数,用以评价发育水平、体型、体质或营养状态的方法。

3、按年龄体重(weight for age):是以时间年龄比较其体重大小的一种方法,能够反映发育迟缓、营养不良或肥胖,是现时营养状况和长期营养状况的双重反映,不能单独反映现时营养状况。

4、Body Mass Index :BMI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能较敏感地反映体型的胖瘦程度,而且受身高的影响比Rohrer指数小,与皮脂厚度、上臂围度等营养状况指标的相关性也比较高。18岁后,一般认为该指数大于24为超重,大于26为肥胖。

五、简答题

1、如何选择能说明生长发育状况指标?

答:①代表性越大越好;②容易测量,也容易测量准确;③可用数值表示。

2、何谓发育年龄评价法?常用的都有哪几种?

答:发育年龄又称生物年龄或生理年龄,是指用身体某些发育指标(如形态、功能、性征等等)的发育平均水平及其正常变异,制成标准年龄,来评价个体儿童的发育状况。常用的主要有四种,为形态年龄、第二性征年龄、牙齿年龄和骨骼年龄。

3、生长发育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①研究生长发育规律;②研究各种内、外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③发现主要影响生长发育因素,研究其变化原因;

④为提出相应的卫生措施和观察、检验、评价某个单项或综合的卫生保健工作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六、论述题

1、生长发育的调查方法主要有几类,他们的含义及特点各是什么?

答题采分点:横断面调查,追踪性调查和半纵向调查。分别阐述其定义及目的

2、何谓骨龄?为何采用手腕骨作为判定骨龄的标志?如何评价骨龄?

答题采分点:

⒈骨龄的定义:它是儿童少年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发育标准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是反映个体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

⒉手腕部作为判断骨龄的优点:①手、腕骨数目、种类和形状多样。②手、腕骨各继发性骨化中心的出现及掌、指骨、尺桡骨干骺愈合各有不同的时间。③拍片方便,投照条件容易控制,对受检者接受X线剂量小。

⒊评价骨龄的方法:①标准图谱法;②计分方法。

第四章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

一、填空题

1、智力发育正常与否是衡量儿童青少年的重要标志之一。

2、儿童心理卫生问题(mental health problem)主要指发生在儿童时期的行为偏异,即那些在和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

3、青春期问题多见于青少年青春发育期。除吸烟、酗酒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

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指与年龄不相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侯群。

5、少数儿童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精神及躯体不适所诱导,出现某些刻板的不良习惯性动作,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单选题

1、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起始于婴幼儿时期的、以人际交往障碍、沟通交流异常、言语发育障碍、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以及刻板与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特征的广泛性的、严重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一般在三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并会对患者造成终生影响。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该

A、及早看医生,早发现,早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孤独症的危害

B、孩子性格内向,没有问题,不要大惊小怪

C、批评教育孩子,慢慢孩子就改正了

D、不能治疗,看病也没有用

2、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发于婴幼儿期

B、女孩明显多于男孩

C、铅中毒是该病唯一的原因

D、其干预需要家庭、学校以及专业机构三方面结合来进行

三、多选题

1、判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为

A、智力发展正常

B、学习好

C、情绪反应适度

D、心理行为特点符合年龄

E、不与其他孩子打架

2、产生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原因可能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脑损伤

B、气质特点

C、家庭因素

D、学校因素

E、社会文化因素

3、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儿防治在于

A、不必理会,慢慢自己痊愈

B、消除病因,减缓心理压力

C、出现抽动行为时要经常提醒他的行为

D、表现严重者应同时进行心理、行为、药物治疗

E、避免过度兴奋活动和紧张疲劳

四、名词解释

1、ADHD

2、PDD

3、习惯性抽动(Tic disorder)

五、简答题

1、试述判定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

2、试述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主要表现。

3、试述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六、案例题

1、某男孩,3岁,无主动语言,经常是重复语言,自言自语。其母嘱其说:“说再见”,他也重复说:“说再见”。不时还嘟囔一让人听不懂的话。经常吸吮手,将手举至脸前、胸前,重复作些奇怪的动作。时而反复单调的蹦跳,不能将注意力保持在某物或某人身上,与亲人无明显的对视。通过以上信息,请考虑该儿童可能患有哪类疾病,并简述理由。

2、某男孩,10岁,小学生,上学顽皮多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小学5年级,很少能坚持听课10分钟以上,小动作多,或玩铅笔、或玩课本,与同学交头接耳的说话,做作业丢三落四,不能善始善终。不怕危险,经常与同学打架,情绪易激动,好发脾气,不能忍受排队,屡教不改。

问题:

1、通过上述信息,你认为该儿童可能患有哪类疾病?

2、简述此病可能的共患病有哪些?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心理健康

2、严重程度、持续时间

3、药物依赖、网络成瘾、自杀

4、注意障碍、冲动行为、容易分心、活动过度

5、吮吸手指和咬指甲、功能性遗尿、口吃、习惯性抽动

二、单选题

1、A

2、D

三、多选题

1 2 3

ACD ABCDE BDE

四、名词解释

1、ADHD:是指非智力因素引起、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障碍、冲动行为、容易分心以及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侯群。

2、PDD: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组以交流、语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始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岁前起病。包括儿童孤独症(Autism)、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DD-NOS)、雷特综合症(Rett syndrome)和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disintegrative disorder)。

3、习惯性抽动(Tic disorder):儿童习惯性抽动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等行为。

五、简答题

1、试述判定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

答:⑴智力发展正常:正常的智力是儿童青少年正常生活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

⑵情绪反应适度:情绪愉快是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稳定、协调的情绪,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其身心处于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学习、生活能力和保持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反,经常性的情绪波动、紧张焦虑、恐惧退缩或冷漠无情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⑶心理行为特点符合年龄:心理健康者应具有与多数同龄人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若经常严重偏离自身的年龄特点,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⑷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以灵活协调的行为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度的反应,是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⑸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都能与周围的人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睦相处。如果儿童早期的社会交往被剥夺,容易造成孤僻、敌意、敏感、适应困难等心理障碍。

⑹个性的稳定和健全:健全稳定的个性表现为健康的精神面貌,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性格极端内向或极端外向,与他人或社会生活长期格格不入,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试述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主要表现。

答:⑴学业相关问题:行为表现与学习密切相关,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拒绝上学等等。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某些儿童的问题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适应不良。

⑵情绪问题:如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僻、强迫行为、过分任性或冲动、暴躁易怒、胆小退缩、恐怖等。此类问题表现程度严重者须排除精神性疾患。

⑶品行问题:如偷窃、经常说谎、逃学或离家出走、纵火、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等,这类问题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⑷不良习惯:如习惯性抽动、吮指、咬指甲、摩擦癖、遗尿、口吃、偏食等。

⑸青春期问题:多见于青少年青春发育期。如吸烟、药物依赖、酗酒、网络成瘾、少女怀孕、性行为、离家出走、违法犯罪、自杀等。

3、试述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答: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表现多样,原因复杂,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脑损伤:一切影响脑正常发育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不良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损伤儿童脑组织,导致大脑功能不同程度的障碍。轻微脑损伤常产生情绪、行为问题,严重者导致儿童智力低下和人格障碍。发育迟缓和心理行为问题常相互为伴。例如,可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妨碍了学习,延缓正常行为模式的建立;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问题行为多见。

⑵气质特点:气质与行为有一定关联,具有困难型、迟缓型气质特点的儿童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难养型的儿童对环境中应激的耐受力差,行为问题较多见。但儿童的行为受气质和环境的双重影响,换言之,只要两者的相互作用协调,有气质易感性的儿童仍可获得良好心理发展;若不协调,易导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

⑶家庭因素:家庭是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儿童的行为模式受父母-子女相互作用的影响。家庭环境、儿童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父母文化素质等都对儿童心理发育产生影响。早期母-子情感不良或情感剥夺等,易导致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离异、父母责任角色不当等,都会给儿童造成心理创伤。

⑷学校因素:学校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环境。学校的环境氛围,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的素质和工作作风、同学间的关系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⑸社会文化因素: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集、各种新旧观念的冲突、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均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健康的传媒作用和激烈的社会竞争等,可导致各年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增加。

六、案例题

1、答:可能患有孤独症(自闭症),其理由如下:

孤独症主要表现为:①交流障碍:儿童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总是独自玩耍。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对父母亲缺乏特别的情感。②言语发育障碍:孩子通常语言发育落后,或表现为自言自语、重复刻板的语言。③刻板重复行为:如转圈、撕纸、玩开关、特别依恋某一物件、重复看电视广告等。④智力落后,70%患儿智力低下,但有些儿童可以在记忆力、音乐等方面智力超常。⑤感觉异常、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行为等。

此儿童症状表现符合上述三个主症状,也符合DSM-IV

《学前卫生学》试卷及答案

《学前卫生学》试卷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动作就逐渐迅速准确,其原因是() A. 神经纤维的突起逐渐形成 B. 神经纤维的分枝逐渐形成 C. 神经纤维的髓鞘逐渐形成 D. 神经纤维的接触逐渐形成 2. 下列关于脑细胞能量来源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蛋白质 B.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脂肪 C.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葡萄糖 D. 脑细胞能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麦芽糖 3. 生长发育包括() A. 体格发育和脑发育 C. 肌肉发育和脑发育 D. 骨骼肌肉发育和精神发育 4. 语言教育形象化的作用是() A. 能够刺激右脑机能发展 B. 能够达到活化左脑的目的 C. 能够协调左右脑的作用 D. 能够有助理解和记忆 5. 婴幼儿发育最快的系统为() A. 运动系统 B. 神经系统 C. 消化系统 D. 呼吸系统 6. 在婴幼儿和童年阶段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的系统为() A. 内分泌系统 B. 泌尿系统 C. 运动系统 D. 生殖系统 7. 下列关于反映小儿近期生长发育状况

指标说法,正确是() A. 身长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 为灵敏的指标 B. 胸围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 B. 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为灵敏的指标

C . 肺活量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D.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最为灵敏的指标 11 .不能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方法D . 体重是反映小儿近期生长状况最是() 为灵敏的指标A.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谷类与8.季节对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豆类混食 身高增长较快和体重增长较快的季节分B.将豆类适当地加工、烹饪,提高别是()其消化吸收率 A .春季、冬季 C.在食品中补充某些缺乏或特别需 B . 冬季、夏季要的营养素 C . 春季、秋季D.赖氨酸对人体非常必要,在每餐D . 秋季、冬季饭菜中都要添加赖氨酸 9.下列关于儿童热能消耗的描述,正确12.下列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较少的的是()是() A . 儿童的热能消耗与其生长发育的A.蔬菜 速度无关 B.根茎类 B . 基础代谢所消耗的热能占儿童热C.蜂蜜 能消耗的绝大部分 D.谷类 C . 儿童和成人由于活动所需的热能 13 .膳食纤维的作用主要是()是一样的A.吃的越多,长的越胖 D .摄取食物不需要热能供给 B.纤维素可以吸收和保留水分,并 10 .儿童的热能消耗主要用于()刺激肠蠕动 A .基础代谢 C.使血浆胆固醇的含量升高 B . 生长发育D.膳食纤维有利于钙、锌等矿物质C . 活动的吸收

幼儿教师考试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word精品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 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A. 牛奶 B. 羊奶 C. 鲜果汁 D. 母乳 2. 乳牙共20颗,于()出齐。 A. 1岁半左右 B. 2岁左右 C. 2岁半左右 D. 3岁左右 3. 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4. 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原则。

A. 优势兴奋 B. 镶嵌式活动 C. 建立动力定型

D. 保护性抑制 5. 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6. 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 A. 铁 B. 锌 C. 碘 D. 钙 7. 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8. 维生素C又名() A. 硫胺素 B. 胡萝卜素 C. 抗坏血酸 D. 叶酸 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A. 钙 B. 氟 C. 磷 D. 维生素D 10. 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 (),应立即就诊。 A. 肛门裂 B. 细菌性痢疾 C. 肠套叠 D. 消化道出血 11. 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A. 斜视 B. 弱视 C. 近视 D. 斜视性弱视 12. 计划免疫属于() A. 自然自动免疫 B. 自然被动免疫 C. 人工自动免疫 D. 人工被动免疫 13. ()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细菌性痢疾

(完整版)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前卫生学练习 A.远视 B.近视 C.弱视 D.散光 9. 丙种球蛋白是(b ) A.自动免疫制剂 B.被动免疫制剂 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 D.自然自动免疫制剂 10. 具有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 a ) A.蛔虫病B.晓虫病C 钩虫病D.鞭虫病 11. 给儿童测体温前要让体温计的水银线处于( c ) A.37C 以下 B.36C 以下 C.35C 以下 D.34C 以下 12. 儿童梦魇现象属于(a ) A.睡眠障碍B 情绪障碍C.品行障碍D.心理机能发育迟缓 13. 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 ) 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 负强化法D.消退法 14. 儿童膳食中所供热能占总热量 25%的餐点是(a ) A.早餐 B.午餐 C.午点 D.晚餐 15. 一般情况下,骨折现场急救处理的第一步是( a ) A.固定B.冷敷C.止血D.把伤者移到担架上 16. 给婴幼儿测量体温的合适情境是(d ) A.哭闹B.饭后C.运动后D.安静后 1. 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b ) A.30厘米 B.34厘米 C.38厘米 D.42厘米 17. 用腋下表给婴幼儿测体温,表示发烧的度数是( d ) A.35C B.36C C.37C D.38C 18. 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a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 1?新生儿出现水肿现象往往发生在出生后 A.1 天 B.3~5 天 C.10 天 2?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b ) A.以胸式呼吸为主 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3?儿童在出生后某一时期胸围会赶上头 围, 每小题1分,共16分) ( b ) D.30 天 B.以腹式呼吸为主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该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 b ) C.1岁半左右 c ) D.2岁左右 4. 儿童体格发育最重要及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 A.手长、足长 B.上下肢长度 C 身高和体重 5. 具有抗生酮作用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脂类 6. 不属于引起食物中毒原因的是 A.食品被污染 D.头围和胸围 7. 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 ( A.面色苍黄 c ) C 碳水化合物 d ) B.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 D.食用致敏食物 d ) D.水 B ?肝、脾、淋巴结肿大 C ?表情呆滞、嗜睡 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 D.恶心 c )

2012级儿童少年卫生学考题 厦门大学预防医学考试

2012级儿少考题 一、名解(4*5分) 1.学习障碍 2.性早熟 3.赶上生长 4.学校卫生监督 二、填空(20*1分) 1.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青春期的发育分为早熟型、一般型、晚熟型三型。 2.体格发育指标包括纵向测量、横向测量、重量测量三类。 3.儿童心理发育包括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力五方面。 4.儿童内部语言的发育大体经过出声思维期、过渡期、无声思维期三个过程。 5.【这道题记不清了,是一个诊断标准中对智商的要求,具体疾病不确定是不是这个“精 神障碍”】精神障碍的诊断中,智商标准是。 6.学校健康教育包括: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健康自我意识、发展健康行为技能三个方面。 7.横断面调查可用于建立生长发育标准,追踪调查可用于制定某些与生长速度相关 的正常值或标准。 三、单选(10*2分) 1.关于生长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开始,经历了胎儿、儿童、青春期直至成年期 B.生长是质的改变 C.生长发育过程基本结束时,个体达到成熟 D.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 E.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都有关键生长期 2.女孩月经初潮和男孩遗精出现在青春期中期,身高突增出现在青春期早期。 3.学校预防性监督的内容不包括。 4.学校食物中毒5~99人,没有出现死亡,是IV 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影响坐姿的最主要因素是(桌椅高差?) 6.是我国学校公共卫生事件最主要的原因。 7.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特点,错误的是: A. B.只与后天有关,与遗传没有必然联系 C. D.良好的可塑性 8.学日中大脑工作能力 4 型兴奋性很早就下降。 9.关于学习障碍的表述,错误的是。(智商<70) 10. 四、简答(4*7分) 1.简述学习周大脑工作能力变化规律。

最新学前卫生学试卷及答案

精品文档 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班 第二学期《幼儿卫生保健》试卷(B) 任课老师: 座号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5分) 1.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有:、、 2.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等问题。 3.人体的四大组织是、、和神经组织。 4.呼吸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5.牙齿的主要功能是 6.传染病流行环节是、、。 7. 糖类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和。 8.消化系统由和组成。其中消化管包 括、、食 管、、、和 肛门。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适量的接受阳光的照射,可使身体产生维生素C,以预防佝偻病() 2.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是脑垂体() 3.幼儿心脏血液排出量少,所以幼儿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比成人少() 4.营养是大脑发育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营养能促进脑的发育() 5.应为幼儿选择头小,刷毛较软,较稀的儿童牙刷() 6.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是抑制强于兴奋,好动不好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幼儿看书、画画时,柔和的光线应来自幼儿的左上方() 8.交感神经可使心跳减慢,副交感神经则使心跳加强() 9.唱歌、欣赏音乐可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10.幼儿骨骼比较柔软,软骨多()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条件反射

2.生长 3.肺活量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措施有哪些? 2.请简述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 3.请简述生活作息制度的意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发生意外事故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五、论述题(12分)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维护幼儿心理健康?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六、材料分析题(12分) 李南是中班的小朋友,平时好动,经常上课捣乱,他的班主任老师对他父母说李南患有儿童多动症,你认为他的班主任老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应如何做?

《学前卫生学》1-3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新生儿出现水肿现象往往发生在出生后(b ) A. 1 天 B.3~5 天 C.10 天 D.30 天 2. 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b ) A. 以胸式呼吸为主 B. 以腹式呼吸为主 C. 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3. 儿童在出生后某一时期胸围会赶上头围,该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 b ) A. 6 个月左右 B. 1 岁左右 C. 1 岁半左右 D. 2 岁左右 4. 儿童体格发育最重要及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 c ) A. 手长、足长 B. 上下肢长度 C. 身高和体重 D. 头围和胸围 5. 具有抗生酮作用的营养素是(c ) A. 蛋白质 B. 脂类 C. 碳水化合物 D冰 6. 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b ) A. 30 厘米 B. 34 厘米 C. 38 厘米 D. 42 厘米

7. 用腋下表给婴幼儿测体温,表示发烧的度数是( d ) A. 35 C B. 36 C C. 37 C D. 38 C 8. 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a ) A.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B. 年龄越小,心率越慢 C. 时常忽快、忽慢 D .时常停止 9. 在整个童年期基本没有什么发展的器官系统是( c ) A. 神经系统 B. 淋巴系统 C. 生殖系统 D .运动系统 10. 具有保护和固定内脏器官功能的营养素是( a ) A. 脂类 B. 蛋白质 C. 碳水化合物 D .微量元素 11. 富含钙的食物是(a ) A. 虾皮 B潴肝 C. 胡萝卜 D. 西红柿 12. 患有“夜盲症”的人可能是体内缺乏维生素( a ) A. A B. B1 C. C D. D 13. 幼儿膳食计划应力求各营养素之间有合理的比值,其中蛋白质所提供的热能占总热量的(a ) A. 12%~15% B. 15%~20% C. 20%~30%

儿童少年卫生学 填空题

44、青春期的年龄范围一般定为10-20 岁。 45、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18 岁以下的人群都界定为儿童。 46、婴儿出生后最先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就是气质。 47、青春期生长发育突增,女孩比男孩约早2 年。 48、人体各部位的长度,从出生到成年, 头颅约增长一倍,躯干 约增长两倍,上 肢_下肢约增 长三倍,约增长四倍。49、青春期的晚熟少年,其骨龄通常 小于时间年龄。 50、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四种生长模式的一 般型包括:全身的肌肉、骨骼、主 要脏器和血液流量等。51、一般说来,女孩的月经年龄和男孩的首 次遗精出现在青春期的中期。 52、小儿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将引起 侏儒症。 53、青春期及其前后,男性肺活量一直 大于女性肺活量。 54、关于青春期的起动机制,目前较为统一 的观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和下 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起着决 定性作用。 55、年龄性别体重生长曲线,男女之间有 两次交叉。 56、人体身高第二次生长突增高峰常出现在 青春发育期。 57、目前常用的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 童年期、青春发育期这一生长发育年龄 分期方法是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特 点和生活及学习环境的 不同而划分的。 58、青春期早熟少年,其骨龄通常大于 时间年龄。 59、属于神经系统型生长模式的器官有: 脑、脊髓、视觉器官 或眼球等。 60、最简易易行的测量体成分的方法是 皮褶厚度。 61、在青春发育后期,男性的肺活量、握力 比女性增长更快。 62、女孩月经初潮常出现在身高突增之 后。 63、对于女孩的平均初潮年龄,欧美经济发 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 早。 64、年龄性别身高生长曲线,男女之间有 两次交叉。 65、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 早1-2 年左右。 66、Scammon把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生长模 式大体归为四种 类型:一般 型、神经系统 型、 和 。 67、少年儿童期,若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 引起巨人 症。68、婴儿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粗大运 动、精细 运动、言 语和 社会性等方面。69、一般来说,身高的突增高峰出现在青春 期的早 期。 70、儿童的机械记忆能力通常在10 岁时达到一生的 最高峰。 71、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发展呈现在很大的矛 盾性,主要表现在 反抗与依 赖、闭锁 性与开放 性、勇 敢与懦弱、高傲与自卑及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44、10-20 45、18 46、气质47、2 48、头颅;躯干;上肢;下肢49、小于50、全身的肌肉、骨骼、主要的脏器;血流量51、中52、侏儒症53、一直大于54、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55、两56、青春发育57、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生活及学习环境58、大于59、脑、脊髓、视觉器官;眼球60、皮脂厚度或称皮褶厚度测量61、更快62、后63、早64、两65、1-2 66、一般型、神经系统型、淋巴系统型、生殖系统型67、巨人症68、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言语性;社会性69、早70、10 71、反抗与依赖、

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讲义--0401

一、生长发育调查 (一)常用的调查指标和方法 1.调查指标 常用的调查指标有以下几类: (1)形态指标:最基本的形态指标有身高、体重、坐高和胸围。 身高表示立位时头、颈、躯干、下肢的总高度,是身体长度的重要指标,其内涵主要是骨骼,能为准确评价生长水平、发育特征、生长速度提供重要信息;未满2周岁的婴幼儿要卧位测量,称“身长”。 体重是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的重量总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骨骼、肌肉、体脂肪和内脏重量增长的综合情况,是最易变化和最活跃的指标,它和身高的比例还可辅助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 坐高表示头、颈、躯干的总高度,反映躯干发育。胸围表示胸廓的围长,间接反映胸廓的容积及胸部骨骼、肌肉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能反映体育锻炼的效果。 臀围、腿围和各部位皮褶厚度可用于评价营养状况。婴幼儿头部发育变化大,应考虑对6岁以下(尤其3岁以下)小儿测量头围。要了解青春期体态变化特征应测量肩宽、骨盆宽和上、下肢长度;要观察青春期性发育情况可询问女孩月经初潮和男孩首次遗精发生年龄,并检查第二性征,如乳房、阴毛、腋毛、胡须及喉结等的发育状况。 有些指标的测定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应根据人力物力条件及特殊调查目的选用,如要了解骨骼发育状况,常用手腕部X线摄片,通过观察骨化中心的出现、形态变化、钙化程度和干骺融合情况确定骨龄;利用水下称重法、双能X线吸收法等测定人体成分的变化,可较精确地判定营养状况及肥胖程度。 (2)功能指标:儿童少年的生理功能发育与形态发育有所不同,生理功能发育变化迅速,对外环境的影响更敏感,受体育和劳动锻炼的影响大。常用生理功能指标有:反映肌肉力量的握力、拉力、臂肌力等;反映呼吸功能的呼吸频率、呼吸差、肺活量、肺通气量等;反映心

学前卫生学试题和标准答案(00002)

学前卫生学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新生儿出现水肿现象往往发生在出生后(b) A.1天B.3~5天 C.10天 D.30天 2.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b) A.以胸式呼吸为主 B.以腹式呼吸为主 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3.儿童在出生后某一时期胸围会赶上头围,该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b) A.6个月左右B.1岁左右C.1岁半左右 D.2岁左右 4.儿童体格发育最重要及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c) A.手长、足长 B.上下肢长度 C.身高和体重 D.头围和胸围 5.具有抗生酮作用的营养素是(c) A.蛋白质B.脂类 C.碳水化合物D.水 6.不属于引起食物中毒原因的是(d) A.食品被污染 B.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 C.有毒化学物质被加入食品之中D.食用致敏食物 7.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d) A.面色苍黄B.肝、脾、淋巴结肿大 C.表情呆滞、嗜睡 D.恶心8.“常规遮盖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c) A.远视B.近视C.弱视D.散光 9.丙种球蛋白是(b) A.自动免疫制剂 B.被动免疫制剂 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 D.自然自动免疫制剂 10.具有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a ) A.蛔虫病B.蛲虫病C.钩虫病D.鞭虫病 11.给儿童测体温前要让体温计的水银线处于(c ) A.37℃以下B.36℃以下C.35℃以下 D.34℃以下 12.儿童梦魇现象属于(a) A.睡眠障碍B.情绪障碍C.品行障碍D.心理机能发育迟缓 13.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 A.系统脱敏法B.阳性强化法C.负强化法D.消退法 14.儿童膳食中所供热能占总热量25%的餐点是(a) A.早餐B.午餐 C.午点 D.晚餐 15.一般情况下,骨折现场急救处理的第一步是(a ) A.固定 B.冷敷 C.止血D.把伤者移到担架上 16.给婴幼儿测量体温的合适情境是(d) A.哭闹B.饭后C.运动后D.安静后 1.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b) A.30厘米 B.34厘米C.38厘米D.42厘米 17.用腋下表给婴幼儿测体温,表示发烧的度数是(d ) A.35℃B.36℃C.37℃D.38℃ 18.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a)

儿童少年卫生学(文本)(1)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第一节生长发育指标和研究内容 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 生长发育是儿童少年群体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是健康状况的反映,群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则是社会发展、卫生保健和社会文明的一大标志。 对该群体发育规律的全面了解,对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丰富儿少卫生学的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也是制定儿童少年卫生保健政策和行动纲领的基础和前提。 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统一,这一复杂的生物学现象需要运用不同的指标。 随着基础医学和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生长发育的研究内容呈现出从整体水平到基因与代谢水平的整合。 一、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 (一)生长(growth) 生长是指身体各部分以及全身在大小、长短和重量上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成分的变化。即生长包含形态生长(morphological growth)和化学生长(chemical growth)。 (二)发育(development) 发育是指身体组织、器官、各系统在功能上不断分化与完善的过程,也包括心理、行为和体力的成熟过程。发育一词,通常在生理功能和心理行为方面使用较多。 生长和发育密不可分,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寓于生长之中。对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形态变化的同时,必然伴随功能的分化和增强。因此,常常把生长发育一起表述,或用“发育”一词代替“生长”或“生长发育”。 (三)成熟(maturity) 成熟是指生长和发育达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标志着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素质达到成人的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殖养育下一代的能力。 成熟水平或称之为成熟度(maturity degree)是指特定的生长发育指标的相对发育水平,即当时的发育水平与成人水平的百分比。 (四)生长发育可塑性(plasticit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生长发育可塑性是指人体的结构、功能为适应积极或消极的内外环境及生活经历而发生改变的能力,也就是生长发育的可能性,意味着生长发育的状态可以被生活经历塑造。 生长发育的可塑性还表现为神经发育的可塑性,即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对神经活动及环境改变作出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应答反应。 二、生长发育指标体系 (一)体格发育指标 体格发育(physical growth)通常是指身体外部形态的发育,是人体整体发育的重要方面。体格发育有很多测量指标,大体归为三类,即纵向测量、横向测量和重量测量。 1. 纵向测量

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卫生学》试卷(A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 A.牛奶 B.羊奶 C.鲜果汁 D.母乳 2.乳牙共20颗,于( )出齐。 岁半左右岁左右 岁半左右岁左右 3.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 )原则。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5.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 ) A.铁 B.锌 C.碘 D.钙 7.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 ) 种种 种种 8.维生素C又名( ) A.硫胺素 B.胡萝卜素 C.抗坏血酸 D.叶酸 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

A.钙 B.氟 C.磷 D.维生素D 10.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 ),应立即就诊。 A.肛门裂 B.细菌性痢疾 C.肠套叠 D.消化道出血 11.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 A.斜视 B.弱视 C.近视 D.斜视性弱视 12.计划免疫属于( )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13.( )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菌性痢疾 C.甲型肝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 这是婴儿孤独症的( )障碍。 A.行为 B.语言 C.社会交往 D.情绪 15.肥胖症属于( ) A.心身疾病 B.营养性疾病 C.消化道疾病 D.遗传性疾病 16.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 A.冷水擦身 B.冷水盥洗 C.冷水冲淋 D.冷水洗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生儿期保健重要的是帮助小生命度过“营养关”、“温度关”和“_____ ___关”。 2.婴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面,称_______________。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家长用的一种简便易行、可观察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的保健用图是 _______________。 4.铁大部分存在于血液中,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并参与体内________的运输和利用。

儿童少年卫生学题库56-2-10

儿童少年卫生学题库 56-2-10

问题: [单选,A1型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学习障碍”的患儿在以下哪个方面存在有区别() A.多动 B.智力低下 C.学习困难 D.不良情绪 E.无明显区别

问题: [单选,A1型题]某班十几名学生突然出现脸似红布,胡言乱语,小腿抖等症状,患儿被送到医院。经详细体格检查,排除了传染病、食物中毒、过敏等疾病,这些孩子可能患有下面哪种疾病() A.强迫行为 B.恐惧 C.心境障碍 D.雷特综合征 E.儿童癔症

问题: [单选,A1型题]对于儿童期常见的心理一行为问题,下列哪种在女童中的患病率高于男童() A.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B.习惯性抽动 C.儿童癔症 D.儿童孤独症 E.品行问题 (天津11选5 https://www.doczj.com/doc/8315324004.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某3岁小儿,总是喜欢一个人玩耍,对父母似乎没有特别的感情,喜欢重复看特定的电视广告。经医生检查发现,其智力发育落后于一般儿童,但无语言发育障碍。其可能患有() A.阿斯伯格综合征 B.雷特综合征 C.儿童瓦解型精神障碍 D.儿童孤独症 E.心境障碍

问题: [单选,A1型题]某中学要设立一心理咨询室。对于求咨者和咨询者位置关系的设立,你认为存在错误的是() A.心理咨询的位置关系以面对面坐法最常见 B.面对面的坐法可能会加重初次求咨者的心理负担 C.并排坐可减少求咨者的紧张不安,但这场景常是关系亲密的象征,对内向、拘谨或异性青少年应该避免 D.较理想的位置关系是求咨者坐在咨询者的右侧位置 E.求咨者和咨询者之间宜放置一小桌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docword版本

《儿童少年卫生学》5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303010 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 英文名称: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45 学分:2.5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建议教材: 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

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②疾病防治儿少卫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和临床医学有不同的侧重点;③心理卫生充分反映的有关儿童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发生、发展与个体素质、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变革等的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④学校健康教育进行较全面的改进和更新;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学好儿少卫生学教学方法与要求有:①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儿少卫生学的基础学科,并与其它预防医学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②熟悉自身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技能;③熟悉法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A.牛奶 B.羊奶 C.鲜果汁 D.母乳 2.乳牙共20颗,于()出齐。 A.1岁半左右 B.2岁左右 C.2岁半左右 D.3岁左右 3.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原则。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5.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 A.铁 B.锌 C.碘 D.钙 7.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维生素C又名() A.硫胺素 B.胡萝卜素 C.抗坏血酸 D.叶酸

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A.钙 B.氟 C.磷 D.维生素D 10.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应立即就诊。 A.肛门裂 B.细菌性痢疾 C.肠套叠 D.消化道出血 11.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A.斜视 B.弱视 C.近视 D.斜视性弱视 12.计划免疫属于()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13.()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菌性痢疾 C.甲型肝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这是婴儿孤独症的()障碍。 A.行为 B.语言 C.社会交往 D.情绪 15.肥胖症属于() A.心身疾病 B.营养性疾病 C.消化道疾病 D.遗传性疾病 16.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A.冷水擦身 B.冷水盥洗 C.冷水冲淋 D.冷水洗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生儿期保健重要的是帮助小生命度过“营养关”、“温度关”和“________关”。 2.婴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面,称________。

2020年公卫医师《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20年公卫医师《学校儿童少年卫生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一、A1 1、对于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 B、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 C、保证中学生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D、保证小学生每天有半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E、饭前、饭后1小时内不宜组织剧烈运动 2、中小学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的活动、体育锻炼、游戏、休息。徒步往返学校等)应该为 A、小学生不少于2~2.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1.5~2小时 B、小学生不少于2.5~3小时,中学生不少于2~2.5小时 C、小学生不少于3~3.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2~2.5小时 D、小学生不少于4~4.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3~3.5小时 E、小学生不少于5~5.5小时,中学生不少于4~4.5小时 3、学校卫生标准(GB/T17223-17224,2012)要求,小学生、初中生以及高中生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不宜少于 A、12小时,11小时,10小时 B、11小时,10小时,9小时 C、10小时,9小时,8小时

D、9小时,8小时,7小时 E、8小时,7小时,6小时 4、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每节课时间是 A、小学20分钟,中学30分钟,大学40分钟 B、小学30分钟,中学35分钟,大学40分钟 C、小学40分钟,中学45分钟,大学50分钟 D、小学45分钟,中学50分钟,大学60分钟 E、小学45分钟,中学50分钟,大学90分钟 5、学习、记忆的电生理学基础是 A、突触长时程增强电位 B、识记、保持、再认、回忆 C、胆碱能神经元动作电位 D、内流钙离子 E、经典条件反射 6、老师的提醒使娟娟很快适应了课堂学习,是老师应用了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征的 A、始动调节 B、动力定型 C、优势法则 D、保护性抑制 E、镶嵌式活动

儿童少年卫生学重点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目的:研究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界环境及遗传的相互关系,制定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 对象:出生至发育成熟为止成长中的一代(0—25岁),重点对象:7—18岁1 研究对象特点: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2在学校接受教育 3集体生活 主要研究内容:1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生长发育影响因素,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 2 疾病预防(预防学生常见病为主;重视学校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成人期疾病早预防;以青春期少年为重点预防健康危险行为) 3学校健康教育 4心理卫生 5教育过程卫生6学校建筑设备卫生 7学校卫生监督 生长: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和全身大小、重量和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属两量变。 发育:指身体组织、器官和各系统功能上的不断分化和完善过程,包括体力、心理和行为上的成熟,属质变。 成熟:指生长和发育到一个相对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生理功能、运动能力和心里等方面达到成人水平,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养下一代能力。 研究生长发育意义:1探讨人类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评价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发育状况 3研究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4为制定学校教育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5生长发育机制研究 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一阶段性和程序性 阶段性:婴儿0-1 幼儿前期 1-3 幼儿期 3-6 童年期 6-12 青春期10-20 青年期 18-25;)程序:1头尾发展律(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由上至下、由近而远) 2近侧发展律(瘦的精细动作,近-远,粗-细,简单-复杂) 3向心律(童年期和青春期,下肢先于上肢,四肢遭遇躯干,) 二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第一突增期:胎儿四个月开始至出生后一年,身高(胎儿中期4-6个月)体重(胎儿后期7-9个月) 第二突增期;青春期(女 9-11至13-15 男 11-13至15-17) 突增期意义:补充适当的营养2保证充足的睡眠3保证足够的锻炼 三、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及协调性 Scammon生长模式: 1一般型:肌肉、骨骼脏器等,两次突增 2神经系统型:一次突增,先快后稳 3淋巴系统型;一次突增,有升有降 4生殖系统型:一次突增,先慢后快 四、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1生长轨迹现象:在外环境五特殊变化的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 2赶上生长:因某种因素生长发育受阻的儿童,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

学前卫生学试题和答案

学前卫生学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新生儿出现水肿现象往往发生在出生后(b ) A.1天 B.3~5天 C.10天 D.30天 2.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b ) A.以胸式呼吸为主 B.以腹式呼吸为主 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 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 3.儿童在出生后某一时期胸围会赶上头围,该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b ) A.6个月左右 B.1岁左右 C.1岁半左右 D.2岁左右 4.儿童体格发育最重要及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c ) A.手长、足长 B.上下肢长度 C.身高和体重 D.头围和胸围 5.具有抗生酮作用的营养素是(c ) A.蛋白质 B.脂类 C.碳水化合物 D.水 6.不属于引起食物中毒原因的是(d ) A.食品被污染 B.动植物组织本身含有有毒物质 C.有毒化学物质被加入食品之中 D.食用致敏食物 7.不属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症状表现的是(d) A.面色苍黄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表情呆滞、嗜睡 D.恶心 8.“常规遮盖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c ) A.远视 B.近视 C.弱视 D.散光 9.丙种球蛋白是( b) A.自动免疫制剂 B.被动免疫制剂 C.非特异性免疫制剂 D.自然自动免疫制剂 10.具有低烧、多汗、夜惊、磨牙症状表现的儿童可能患了(a ) A.蛔虫病 B.蛲虫病 C.钩虫病 D.鞭虫病 11.给儿童测体温前要让体温计的水银线处于(c ) A.37℃以下 B.36℃以下 C.35℃以下 D.34℃以下 12.儿童梦魇现象属于(a ) A.睡眠障碍 B.情绪障碍 C.品行障碍 D.心理机能发育迟缓 13.家长或教师矫治儿童焦虑症、恐怖症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 A.系统脱敏法 B.阳性强化法 C.负强化法 D.消退法 14.儿童膳食中所供热能占总热量25%的餐点是(a ) A.早餐 B.午餐 C.午点 D.晚餐 15.一般情况下,骨折现场急救处理的第一步是(a ) A.固定 B.冷敷 C.止血 D.把伤者移到担架上 16.给婴幼儿测量体温的合适情境是(d ) A.哭闹 B.饭后 C.运动后 D.安静后 1.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b )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1资料讲解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 及答案1

幼儿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D ) A.牛奶 B.羊奶 C.鲜果汁 D.母乳 2.乳牙共20颗,于( C )出齐。 A.1岁半左右 B.2岁左右 C.2岁半左右 D.3岁左右 3.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D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 B )原则。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5.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 B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 C ) A.铁 B.锌 C.碘 D.钙 7.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 B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维生素C又名( C) A.硫胺素 B.胡萝卜素 C.抗坏血酸 D.叶酸 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B) A.钙 B.氟 C.磷 D.维生素D

10.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 D),应立即就诊。 A.肛门裂 B.细菌性痢疾 C.肠套叠 D.消化道出血 11.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A ) A.斜视 B.弱视 C.近视 D.斜视性弱视 12.计划免疫属于( C )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13.( D)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菌性痢疾 C.甲型肝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这是婴儿孤独症的( C)障碍。 A.行为 B.语言 C.社会交往 D.情绪 15.肥胖症属于( A ) A.心身疾病 B.营养性疾病 C.消化道疾病 D.遗传性疾病 16.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B ) A.冷水擦身 B.冷水盥洗 C.冷水冲淋 D.冷水洗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生儿期保健重要的是帮助小生命度过“营养关”、“温度关”和“__感染______关”。 2.婴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面,称_生理性远视_______。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家长用的一种简便易行、可观察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的保健用图是___“生长发育监测图”_____。 4.铁大部分存在于血液中,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并参与体内__氧__的运输和利用。 5.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数量,二是__质量 ______。

儿童少年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

绪论 1、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 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宗旨,通过研究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环境综合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卫生措施,使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2、研究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目的意义: 目的:研究儿童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的卫生措施; 意义:利用有利因素,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为儿童少年实现社会化,提高身心发育和健康水平,维护终身良好的生命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3、儿童少年卫生学具体研究些什么(详细参考PPT&书本第一页下面到第三页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四大条和概念)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大多数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具有的现象。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遗传、环境多种因素的不同,导致生长和发育有早有晚,速度有快有慢,个体差异很大。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有其特殊性,又都遵循着一些普遍的规律。 (一). 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 阶段性:人为地划分为六个阶段: A婴儿期(infant period):0-1岁 B幼儿前期(toddler period):1-3岁 C幼儿期(early child period):3-6岁,也称学龄前期 D童年期(child period):6-12岁 E青春期(addescence):约10-20岁,女比男早1-2年 F青年期(youth period):约18到25岁程序性——各阶段顺序衔接,不能跳跃。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的基础。任何阶段的发育受到障碍,都将对后一阶段产生影响。 cephalocaudal pattern):从生长速度看,胎儿期头颅生长最快,胎儿期躯干生长最快,2-6岁下肢增长幅度超过头颅和躯干,因此儿童身体比例不断变化。从动作发育来看,首先从头部活动开始,先会抬头转头,继而从颈发展到躯干,能翻身、能坐,最后发展到腿和脚,能爬、能站立和能行走等,即发育顺序是头颈躯干腿足。 向心规律(centripetal pattern) :是童年期和青春期形态发育的顺序。即四肢先于躯干,下肢先于上肢,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 青春期发育顺序:足——下肢——上肢——躯干 (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身体各部生长速度不均等,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年期,全身大多数器官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 第一次生长突增高峰:从胎儿4个月到出生后1年 第二次高峰:青春发育早期(女10岁,男12岁)三年后,速度又减慢,到女17岁,男20岁左右,身高停止增高。 (1)第一次突增高峰在胎生中期(妊娠4-6个月),3个月约增加了27.5cm,占新生儿身长的一半以上,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的阶段。 (2)出生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但仍保持较大的增长速度,第一年身长增加20-25cm,比出生时身长(50cm)增加40-50%,第二年身长约增加10cm。 (3)2岁以后至青春期以前,生长速度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约增加4-5cm,直至青春期开始。(女10岁,男12岁) (4)第二次生长突增发生在青春期,在青春发育早期开始(女约10岁,男约12岁),身高年增值5-7cm,处在生长速度高峰(PHV)这一年可达10-12cm,男孩可能更高些。年增加率一般为3%-5%。这一阶段约持续3年。 (5)之后进入青春发育中期,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直至女17-18岁,男22岁左右,身高基本停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