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级中学数学100道试题

高级中学数学100道试题

高级中学数学100道试题
高级中学数学100道试题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 版必修1-5选择题100题

1、若M 、N 是两个集合,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

A .?

M B .M N M ?)(I C .N N M ?)(Y D .N

)(N M Y

2、若a>b ,R c ∈,则下列命题中成立的是( )

A .bc ac >

B .

1>b a C .22bc ac ≥ D .b

a 11< 3、直线x+2y+3=0的斜率和在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 )

A .21-

和-3 B .21和-3 C .21-和23 D .21-和2

3

- 4、不等式21<-x 的解集是( )

A .x<3

B .x>-1

C .x<-1或x>3

D .-1

A .)2

cos()2sin(

x x -=-π

π

B .x x sin )2sin(-=+π

C .x x sin )2sin(=+π

D .x x cos )cos(=+π 6、互相平行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的平面个数是( )

A .3或1

B .3

C .2

D .1 7、函数1

1

)(+-=

x x x f 的定义域是( ) A .x<-1或x ≥1 B .x<-1且x ≥1 C .x ≥1 D .-1≤x ≤1

8、在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各棱所在直线与棱AA 1所在直线成异面直线的有( )

A .7条

B .6条

C .5条

D .4条 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B .与同一平面成等角的两条直线平行

C .与同一平面成相等二面角的两个平面平行

D .若平行平面与同一平面相交,则交线平行 10、下列通项公式表示的数列为等差数列的是( )

A .1+=n n a n

B .12-=n a n

C .n

n n a )1(5-+= D .13-=n a n 11、若)2

,0(,54sin π

αα∈=,则cos2α等于( )

A .

257 B .-25

7 C .1 D .57

12、把直线y=-2x 沿向量)1,2(=a 平行,所得直线方程是( )

A .y=-2x+5

B .y=-2x -5

C .y=-2x+4

D .y=-2x -4 13、已知函数2

1

9log )3(2

+=x x f ,则f (1)值为 ( ) A 、

2

1

B 、1

C 、5log 2

D 、2 14、表示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平面区域的不等式组是( )

A .?????≥-+≤--≤-+0623063201232y x y x y x

B .???

??≥-+≥--≤-+0623063201232y x y x y x

C .???

??≤-+≤--≤-+0623063201232y x y x y x

D .??

?

??≥-+≤--≥-+0623063201232y x y x y x

15、若f(x)是周期为4的奇函数,且f (-5)=1,则( ) A .f(5)=1 B .f(-3)=1 C .f(1)=-1 D .f(1)=1 16、若—1

A 、x x x

2.0)2

1(2>> B 、x

x x

2)2

1(2.0>> C 、x

x x 22.0)2

1(>> D 、

x x x )2

1()21(2>>

17、在a 和b (a ≠b )两个极之间插入n 个数,使它们与a 、b 组成等差数列,则该数列的公差为( )

A 、

n a b - B 、1+-n b a C 、1+-n a b D 、2

+-n a

b 18、)2(log ax y a -=在 [0,1]上是x 的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1)

B 、(1,2)

C 、(0,2)

D 、[2,+∞] 19、f(x)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满足)

(1

)2(x f x f -

=+,当2≤x ≤3时,f(x)=x ,则f(5.5)等于( )

A 、5.5

B 、—5.5

C 、—2.5

D 、2.5 20、1

)(---=

a x x a x f 的反函数f —1(x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是(—1,3),则实数a 等于( ) A 、—4 B 、—2 C 、2 D 、3 21、设函数,13)(2

++=x x x f 则=+)1(x f ( )

A 232++x x

B 532++x x

C 632++x x

D 552++x x

22、等差数列0,2

1

3

-,7-,… 的第1+n 项是( ) A n 2

7

- B )1(27+-n C 127+-n D )1(27--n

23、若R a ∈,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A 、a a >+12 B 、 111

2

>+a C 、a a 692>+ D 、a a 2lg )1lg(2≥+ 24、要得到)4

2sin(π

+-=x y 的图象,只需将)2sin(x y -=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

4π个单位 B 、向右平移4π

个单位 C 、向左平移8π个单位 D 、 向右平移8

π

个单位

25、3

log 42

等于( )

A 、3

B 、3

C 、

33 D 、3

1

26、从4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选3人参加演讲比赛,则所选3人中至少有1

是( )

A 、

51 B 、53 C 、5

4

D 、31 27、在抽查产品的尺寸过程中,将其尺寸分成若干组。[),a b 是其中的一组,

抽查出的个体在该组上的频率为m,该组上的直方图的高为h,则a b -=( )

(A )hm (B )m h (C )h

m (D )h+m 28、右图给出的是计算20

1

614121++++Λ的值的一个流程图,其中判断

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 10>i (B ) 10i (D ) 20

30、ABC ?的两内角A 、B 满足B A B A sin sin cos cos >,那么这个三角形( ) A 、是锐角三角形 B 、是钝角三角形 C 、是直角三角形 D 、形状不能确定 31、函数13)(-=x

x f 的反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1(+∞-

B 、),1(+∞

C 、),2(+∞-

D 、)2,(--∞ 32、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应是一个( )

A

.棱台 B.棱锥

C.棱柱

D.都不对

33、若直线x +a y+2=0和2x +3y+1=0互相垂直,则a =( ) A .32-

B .32

C .2

3- D .

2

3

34、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空间任意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直线上的两点和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C.分别在不同的三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D.不共线的四点确定一个平面 35、化简SP PS QP OP ++-的结果等于( )

A 、 QP

B 、OQ

C 、 SP

D 、 SQ 36、数列}{n 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若m a k =,则=+l k a ( ) A 、1

-+l k mq

B 、l mq

C 、1

-l mq

D 、 1

+l mq

37、函数2

2.0)2(log +=x y 的递增区间是( )

A 、),0(+∞

B 、)0,(-∞

C 、 ),2(+∞-

D 、)2,(--∞ 38、若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

632,2,2,则第四项为( ) A 、 1 B 、

7

2 C 、 82 D 、 92

39、设集合}1/{},1/{2

+==+==x y y Q x y y P ,则=Q P I ( ) A 、 {1,2} B 、{(0,1),(1,2)} C 、{0,1} D 、 }1/{≥y y 40、已知全集},0|{},0|{>=≥=x x M x x I 则M C I 等于( ) A 、}0|{≥x x B 、}0|{

41、一个样本M 的数据是x 1, x 2, L ,x n ,它的平均数是5,另一个样本N 的数据x 12,x 22, L ,x n 2它的平均数是34。那么下面的结果一定正确的是( )

A 、 29M S =

B 、 29N S =

C 、 23M S =

D 、2

3N S =

42、同室四人各写一张贺卡,先集中起来,然后每人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则四人所抽取的

都不是自己所写的贺卡的概率是( ) A 、

41 B 、83 C 、241 D 、256

9

43、从100张卡片(1号到100号)中任取1张,取到卡号是7的倍数的概率是( ) A 、

50

7

B 、1007

C 、487

D 、10015

44、一条直线和三角形的两边同时垂直,则这条直线和三角形 的第三边的位置关系是( )

A.垂直

B.平行

C.相交不垂直

D.不确定 45、右图是正方体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 A.BM 与ED 平行; https://www.doczj.com/doc/8317798393.html, 与BE 是异面直线; https://www.doczj.com/doc/8317798393.html, 与BM 成45o角; D.DM 与BN 垂直.

46、圆2264120 x y x y +-++=与圆22

142140x y x y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切

B . 相离

C .相交 D. 内含 47、已知)5,2(),1,3(-==b a ,则=-b a 23( )

A (2,7)

B (13,-7)

C (2,-7)

D (13,13) 48、等差数列}{n a 中,若2,103241=-=+a a a a ,则此数列的前n 项和n S 是( ) A n n 72

+ B 2

9n n - C 2

3n n - D 2

15n n -

49、等比数列}{n a 中,n S 为其前n 项和,2:3:23=S S ,公比q 的值是( ) A 1 B 2

1

-

C 211-或

D 211或-

50、若直线)(042R n m ny mx ∈=-+,始终平分圆04242

2

=-+-+y x y x 的周长,则m 、n 的关系是( )

A .02=--n m

B . 02=-+n m

C . 04=-+n m

D .04=+-n m

E

A F

B C M

N

D

51、与圆8)3()3(2

2

=-+-y x 相切,且在y x 、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有( )

A .4条

B .3条

C .2条

D .1条 52、在一口袋中有2个白球和3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2球,则至少摸出一个黑球的概率是( ) (A )

7

3 (B )109 (C )51 (D )61

53、若,1sin )(3

++=x b ax x f 且,)75(=f 则=-)5(f ( ) A 7- B 5- C 5 D 7

54、函数)(x f y =的图象过点(0,1),则函数)3(+=x f y 的图象必过点( ) A )1,3(- B (3,1) C (0,4) D )4,0(- 55、过(x 1,y 1)和(x 2,y 2)两点的直线的方程是( )

11

11

2121

2112

211211211211.

.

.()()()()0.()()()()0

y y x x y y x x A B y y x x y y x x C y y x x x x y y D x x x x y y y y ----=

=

---------=-----=

56、已知a ∥α,b ∥α,则直线a ,b 的位置关系①平行;②垂直不相交;③垂直相交;④相交;⑤不垂直且不相交.其中可能成立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7、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

=-+a ax x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 ( )

A 、4-a

B 、0≥a

C 、04<<-a

D 、4->a

58、已知a r ⊥b r ,并且a r ),3(x = ,b r

)12,7(=, 则 x= ( )

A 47-

B 47

C 37-

D 3

7 59、等差数列{}n a 中,12010=S ,那么29a a +的值是 ( ) A 12 B 24 C 16 D 48 60、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 )

A .1+=x y

B .2

x y = C .x x y +=2

D .3

x y =

61、已知a ρ、b ρ

为两个单位向量,则一定有( )

A .a ρ=b ρ

B .若a ρ//b ρ,则a ρ=b ρ

C .1=?b a ρρ

D .b b a a ρρρρ?=?

62、为了得到函数R x x y ∈+=),3

1

sin(的图象,只需把曲线x y sin =上所有的点( )

A .向左平行移动

31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行移动31

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行移动3π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行移动3

π

个单位长度

63、已知直线m 的倾斜角是直线0333=--y x 的倾斜角的2倍,且直线m 在x 轴上的截距是-3,则直线m 的方程是( )

A .033=--y x

B .0333=+-y x

C .0333=+-y x

D .033=+-y x

64、如果直线0121=+-ay x l :

与直线07642=-+y x l :平行,则a 的值为( ) A .3 B .-3 C . 5 D .0 65、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60A ,b 、c 分别是方程01172

=+-x x 的两个根,则a 等于( )

A .16

B .8

C .4

D .2

66、棱台上、下底面面积之比为1∶9,则棱台的中截面分棱台成两部分的体积之比是( )

A 、1∶7

B 、2∶7

C 、 7∶19

D 、 5∶ 16

67、直线032=--y x 与圆9)3()2(2

2

=++-y x 交于E 、F 两点,则?EOF (O 是原点)

的面积为( ) A、

23 B、4

3

C、52 D、556

68、设全集I={1,2,3,4,5},集合M={1,3,4},N={2,4,5},则)()(N C M C I I I =

A φ

B {4}

C {1,3}

D {2,5}

69、,R x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1

B 、若,02

>x 则0>x

C 、若,2

x x >则02

70、已知,10||,7||==AC AB 则||BC 的取值范围是( )

A [3,17]

B (3,17)

C [3,10]

D (3,10) 71、已知,2||,1||=

=b a 且)(b a -与a 垂直,则a 与b 的夹角是( )

A 0

60 B 0

30 C 0

135 D 0

45

72、若直线l 上的一个点在平面α内,另一个点在平面α外,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 A .l ?α B .l ?α C .l ∥α D .以上都不正确 73、两个平面若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 )

A .相交

B .重合

C .相交或重合

D .以上都不对

74、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n S n +=2

2,那么它的通项公式是( )

A 、 12-=n a n

B 、 12+=n a n

C 、 14-=n a n

D 、 14+=n a n 75、曲线||x y =与1+=kx y 的交点情况是( )

A 、最多有两个交点

B 、有两个交点

C 、仅有一个交点

D 、没有交点 76、已知集合},2|||{},23|{>

=<<-=x x P x x M 则=?P M ( )

A 、}2223|{<<-<<-x x x 或

B 、R

C 、}23|{-

<-x x D 、 }22|{<

77、甲、乙两人下棋,甲获胜的概率是40%,甲不输的概率是90%,则甲、乙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为( )

(A )60% (B )30% (C )10% (D )50%

,.

78、两条直线a ,b 分别和异面直线c ,d 都相交,则直线a ,b 的位置关系是( ) A.一定是异面直线 B.一定是相交直线

C.可能是平行直线

D.可能是异面直线,也可能是相交直线

79、以下命题(其中a ,b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

①若a ∥b ,b ?α,则a ∥α ②若a ∥α,b ∥α,则a ∥b ③若a ∥b ,b ∥α,则a ∥α ④若a ∥α,b ?α,则a ∥b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80、以M (-4,3)为圆心的圆与直线2x +y -5=0相离,那么圆M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 ) A.0<r <10

B.0<r <25 C.0<r <5

D.0<r <2

81、在△ABC 中,a 2+b 2+ab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形状无法确定

82、若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 . 相交

B .平行

C . 异面

D .平行或异面 83、若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平行,那么,这两个角( ) A . 相等 B . 互补 C . 相等或互补 D .无法确定 8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ααα∈??

?

?

∈∈PQ Q P B .PQ Q P =?????∈∈βαβα C .αα∈???

?

??

∈∈?CD AB D AB C AB D .??

??∈?∈??????)()(βαβαβαB A AB AB 85、在长方体ABCD —A ′B ′C ′D ′的12条棱中,与棱AA ′成异面直线的棱有( ) A . 3条 B . 4条 C . 6条 D .8条

86、如图1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

直线AC 与直线BC ′所成的角为( )

A .30°

B . 60°

C . 90°

D . 45°

87、若a ∥α,?b α,则a 和b 的关系是( ) A .平行 B .相交 C .平行或异面 D .以上都不对 88、已知PD ⊥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图2), 图中相互垂直的平面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5对

89、棱长为2的正方体内切球的表面积为( ) A .π4 B .π16 C . π8 D .π2

90、 若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4,点M 是棱AB 的中点,则在该正方体表面上,点M 到顶点C ′的最短距离是( )

A .6

B .10

C .132

D . 172 91、设M 是圆9)3()5(2

2

=-+-y x 上的点,则M 到直线0243=-+y x 的最长距离是

( )

A . 2

B . 5

C . 8

D .9 9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 (1,3,-5)关于xoy 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1,3,-5)

B . (1,-3,5)

C .(1,3,5)

D .(-1,-3,5)

P

A

B

C D

图2

B ′

D ′ A

B

C

D A ′

C ′ 图

93、过原点的直线与圆0342

2

=+++x y x 相切,若切点在第三象限,则该直线的方程是

( ) A . x y 3=

B . x y 3-=

C . x y 33=

D .x y 3

3-= 94、若点(1,1)在圆4)()(2

2

=++-a y a x 的内部,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1-

1

,m)三点共线,则m的值为( ) A .

21 B . 2

1

- C . -2 D . 2 96、与直线01:2

=--y m mx l 垂直于点P (2,1)的直线方程是( )

A .2

10m x my +-= B .03=++y x C .03=--y x D .03=-+y x 97、若圆1)2()2(:2

2

1=-++y x C ,16)5()2(:2

2

2=-+-y x C ,则1C 和2C 的位置

关系是( )

A .外离

B .相交

C .内切

D .外切 98、若圆C :5)2()1(2

2

=-+-y x ,直线0:=-y x l ,则C 关于l 对称的圆C ′的方程为

( )

A .5)1()2(2

2

=-+-y x B .5)2()1(2

2

=+++y x

C .5)1()2(2

2

=++-y x D .5)2()1(2

2

=++-y x

99、圆:0642

2

=+-+y x y x 和圆:062

2=-+x y x 交于A 、B 两点,则AB 的垂直平

分线的方程是( )

A 、 x +y+3=0

B 、2x-y-5=0

C 、 3x-y-9=0

D 、4x-3y+7=0 100、圆:01222

2

=+--+y x y x 上的点到直线2=-y x 的距离最大值是( )

A 、 2

B 、21+

C 、2

2

1+

D 、221+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D C A B D D D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A C B C B D C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A D B C B A A B 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A A B B B D A D C 题号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B A A D A B B C A

,. 题号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A B B A C D A A B D 题号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答案 D A C B C C D A D B 题号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答案 D B C C A A D A D B 题号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答案 A D C D B B C D A C 题号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答案 C C C C A D D A C B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4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汇 总 一填空 (1)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 (2)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中学数学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数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3)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部分。 (4)数学学习背景分析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5)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表现在教学设计的技能,语言表达的技能,组织和调控课堂的技能,实践操作的技能。 二、谈谈你对数学教学的看法 答:数学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不应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而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老师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提供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在发挥他们数学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模仿与记忆"等学习方式学习数学,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自我。 三、你认为课堂教学语言技能应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中学数学教师的语言技能有着教学语言的共性和数学语言自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 (2)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体现教育性 (3)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趣味性 (4)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 (5)教师必须掌握多种口语技巧,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6)教师必须具有合理使用身体语言的技能。 四、简答题 (1)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2)简述"说课"的内涵及特点。 答:(1)要点:1)教学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即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要体现教育的个性化。2)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既要见"树木"又要见"森林",关注学科内各领域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数学学科与其它科学的联系。3)教学内容适应公民的现实需要。数学学习的内容是非常现实的,是公民需要的基本数学素养。4)教学内容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与猜想的活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 (2)答: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自我认识数学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面对其它数学教师(主要是同一年级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

03335公共管理学复习题2d

公共管理学复习要点: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 政府失灵: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标杆管理:即追求卓越的管理模式,并将之学习转化,以提高组织绩效的管理工具。企业型政府:系指有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并有效运用资源提高政府的效率。 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构建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 公共部门:是指这样一种提供服务和产品的部门,其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范围与种类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愿望决定,而是由政府机构决定的,在民主社会,是由公民的代表来决定的。 战略管理: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者说,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艺术或技术。 政府再造:是指政府改革将涉及改变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民、政府与企业诸多关系的调整,设计政府治理的观念、结构、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及涉及政府内部组织、运作程序的调整,更涉及外部关系的调整。 公共管理伦理:是公共管理主体作为特定的社会化角色在进行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公共管理伦理在相当程度上源于政府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并具有特定的内容构成。 市场失灵:简单来讲,便是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当局,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要,所选择的行动方案或不行动。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制、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组织的管理与服务,通过高素质和不断改进的产品和服务,获取顾客满意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组织:从广义上看,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从狭义角度回答。顾客导向:是指组织及其组织成员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仔细评估组织的管理绩效,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基本目标。公共部门重视战略管理的原因有: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公共部门角色的变化,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挑战,公共利益的挑战。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是:效能、效率、充分、公正、回应性与适当性。 建立学习型组织应该做到:每一个人都使学习者,彼此相互学习,学习促进变革,学习是持续的,学习是一项投资而非消费。转换型领导应具备的特质是:创造前瞻远景,启发自觉意识,了解人性需求,鼓舞学习动机,树立个人价值及乐于工作。 有效地公共管理者必须做到: A 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 B 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 C 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 D 必须具有耐心.E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F必须以民众为导向。G必须善于分析与思考 公共管理推行顾客导向的深刻涵义:A实行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关心的是顾客而非组织。B将顾客是为主要。资产组织的主要资产不在于盈 利而在于顾客。 C 顾客满意即组织目标。工作的重点在于达成顾客的合理期待与愿望。 D 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加强与顾客的直接互 动,针对顾客的需要,提供理想的产品和服务。 公共部门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相似性表现在:都需要政策管理;都要涉及内部资源的整合与管理问题;都要处理和管理外部关系等等。二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政府与市场、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等多个方面。 SWOT 分析是目前战略管理与规划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其中的S 是指优势( strength)、W 是指弱势( weakness)、O 是指机会或机遇(opportunity )、T 是指威胁( threat)。SWOT 分析,就是指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优势与弱势的基础上,将组织内部的资源因素与外部因素造成的机会与风险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匹配,从而制定良好的战略,以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的一种方法。政策评估是政策评估人员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有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评估政策方案的内容、规划与执行过程以及执行结果的活动。政策评估的价值在于它能向政府及社会提供政策绩效的资讯;重新检视政策目标及政策方案,以谋求政策改进之道;还可以作为形成政策问题或政策建议的基础。 领导者的主要领导权力包括参考权、专家权、合法权、奖酬权、强制权。 优秀的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技能: A 技术性技能,只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 B 人际关系技能,对外联系、接触,对内联系上下级,善于激励诱导下属人员的积极性。C概念化技能,指公共管理者具有的宏观视野、整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能力。D诊断技能,即分析 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力.E 沟通技能,利用各种媒介,有效、明确的向他人表达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与态度的能力。公共管理民营化的优势是: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选择机会增加,整合民间资源用于国家发展,示范效果。 公共管理民营化的劣势是:可能会忽视社会责任与公共利益,特权与贪污,公共服务的不公正,规避巧用,管理问题。危机管理的几个阶段包括:危机的疏缓,危机的准备,危机的应对,危机后的恢复和重建。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能是:技术知能,组织知能,人际关系知能,知识知能。按佛兰奇的观点,领导权力分为哪几类?参考权,奖惩权,强迫权,合法权,专家权。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哪些优点:成本降低,提高服务质量,选择机会增加,整合民间资源用于国家发展,示范效果。 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哪些缺点:(1)关于公共责任问题,(2)特权与贪污,(3)公共服务的不公,(4)规避巧用,(5)管理问题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政府失灵的原因为:(1)成本和收益的分离、过剩和成本提高;(2)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低质的政策;(3)内部性问题;(4)政府组织的低效率;(5)另一种分配的不公平;(6)寻租(1 分);(7)政策执行的无效率;(8)所有制残缺。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题库含答案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库1(共十一份) 试题(一) 一填空 (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了解或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经历或感受、体验或体会、探索。 二、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总体目标。(15分) 答: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支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 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简述: (1)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 1、要点: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较以前有很大不同。按照新课程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可接受性,将其称为第三学段,隶属于,具体有六个核心概念。四大学习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

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六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86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87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87年上海市黄埔区高中数学选拔赛试题 ◇1988年上海市高一数学竞赛试题.doc ◇1988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89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90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91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92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93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94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95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96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97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98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99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1999年上海市高中数学竞赛试题.doc ◇2000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2000年上海市高中数学竞赛试题.doc ◇2001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2002年上海市高中数学竞赛.doc ◇2003年上海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杭州市第7届"求是杯"高二数学竞赛 ◇杭州市第8届"求是杯"高二数学竞赛 ◇北京市海淀区第9届高二数学竞赛团体赛 ◇北京市海淀区第10届高二数学竞赛团体赛 ◇北京市海淀区第11届高二数学竞赛团体赛 ◇1986年杭州市高中数学竞赛第二试试题 ◇1990年四川省高中数学竞赛一试试卷 ◇1991年四川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决赛试题 ◇1992年四川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决赛试题 ◇1996河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1999年河北省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2000年锦州市“语数外”三科联赛高一数学试题.doc ◇2000年创新杯数学竞赛高一初赛试卷.doc ◇2000年上海市中学生业余数学学校高一招生试题.doc ◇2000年河北省高中数学竞赛试卷.doc ◇2000年温州市高二数学竞赛 ◇2001年锦州市“语数外”三科联赛高二数学竞赛试题◇2001年温州市高一数学竞赛试卷.wps

2012教师统考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教材教法试题库 一填空 (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了解或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经历或感受、体验或体会、探索。 (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6)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7)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8)《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9)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10)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1)《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了解或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经历或感受、体验或体会、探索。 (1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13)“数与代数”的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过程性原则、现实性原则、探索性原则。 (14)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 (15)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中学数学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数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16)数学学习背景分析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17)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表现在教学设计的技能,语言表达的技能,组织和调控课堂的技能,实践操作的技能。 (18)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生动活泼的,具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2019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

2011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九) 一填空 (1)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初中数学内容的四大领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3)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基本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课题学习"是一种具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的数学学习活动。 (5)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二、如何选择、整合与超越教学模式。 三、简答题 (1)简述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 (2)你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中有"价值的数学"是怎样理解的? (3)说课的内涵是什么?说课与教学设计之间有何关系? 四、新课程倡导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那么是否方法越多越好?是否存在最优方法?谈谈你的看法。 五、写出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并写出课题"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课的教材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

一填空:(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2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3)理智能力发展,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4)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开放性。(5)现实性、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和、发展性。二、如何选择、整合与超越教学模式。答:在教学活动中,不可能有一种普遍有效的可以适用于各种情况的万能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没有最好的教学模式,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功能、结构和一定的适用范围。如果超越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范围,将某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泛化,就会导致教学活动单调、重复和教学气氛枯燥乏味,遏制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学教学模式。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选择。每一节课都有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不同。(2)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首先,不同的学习内容也都有各自的特点,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对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以及例题等的学习,选择的教学模式也不相同。其次,对于同一教学内容,教师的关注点不同,学生的认知情况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教学设计,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3)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选择。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情况也是选择数学教学模式的依据。每个班的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各不相同,必须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4)根据教师特点和教学条件进行选择。任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要由教师来运用,都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运用。三、简答题答:(1)1)教学内容综合化。课程标准不刻意强调追求内容的完整和体系的严谨,而是强调要"对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因此,课程设置了四个领域,以更活泼、更灵活、综合化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更能促进学生一般能力与数学能力的均衡发展。2)教学内容过程化。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那么"内容"就是"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在数学活动中,四个目标都将在主体参与的碰撞和生成活动中形成。3)教学内容现代化。新课程改变了"繁、难、窄、旧"现状,建立了更新、宽、实的合理内容体系。(2)"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联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有价值"的数学应当是对学生终身学习有帮助的,适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的数学内容。包括构建知识、掌握方法、培养情感和提高能力等。而那些对学生来说有如"天外来客"般难以琢磨的内容,那些必须通过高强度训练才有可能被学生掌握的内容,就可以是"价值不大"甚至是"没有价值"的数学内容。就内容来讲,"有价值的数学"包括基本的数的概念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知识,与信息处理、数据处理有关的统计与概率知识等,还包括理解与掌握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观念与能力,如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3)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自我认识数学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面对其它数学教师(主要是同一年级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相互交流,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1)说课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无论是备课还是说课,其目的都是为上课服务,都是上课前进行的教学准备活动,二者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说课是一种深层次的备课,是对教学设计的深入思考与研究;二者的活动方式也都需要教师

高中数学竞赛模拟试题一汇总

高中数学竞赛模拟试题一 一 试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共8小题,5678=?分) 1、已知,点(,)x y 在直线23x y += 上移动,当24x y +取最小值时,点(,)x y 与原点的距离是 。 2、设()f n 为正整数n (十进制)的各数位上的数字的平方之和,比如 ()22212312314 f =++=。记 1()() f n f n =, 1()(()) k k f n f f n +=, 1,2,3... k =,则 =)2010(2010f 。 3、如图,正方体1 111D C B A ABCD -中,二面角 1 1A BD A --的度数 是 。 4、在2010,,2,1 中随机选取三个数,能构成递增等差数列的概率是 。 5、若正数c b a ,,满足 b a c c a b c b a +- +=+,则c a b +的最大值是 。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给定两点(1,2)M -和(1,4)N ,点P 在X 轴上移动,当MPN ∠取最大值时,点P 的横坐标是 。 7、已知数列...,,...,,,210n a a a a 满足关系式18)6)(3(1=+-+n n a a 且30=a ,则∑=n i i a 01 的值是 。 8、函数sin cos tan cot sin cos tan cot ()sin tan cos tan cos cot sin cot x x x x x x x x f x x x x x x x x x ++++=+++++++在(,)2 x o π∈时的最 小值为 。

二、解答题(共3题,分44151514=++) 9、设数列}{n a 满足条件:2,121==a a ,且 ,3,2,1(12=+=++n a a a n n n ) 求证:对于任何正整数n ,都有:n n n n a a 111+≥+ 10、已知曲线m y x M =-22:,0>x ,m 为正常数.直线l 与曲线M 的实轴不垂直,且依次交直线x y =、曲线M 、直线x y -=于A 、B 、C 、D 4个点,O 为坐标原点。 (1)若||||||CD BC AB ==,求证:AOD ?的面积为定值; (2)若BOC ?的面积等于AOD ?面积的3 1,求证:||||||CD BC AB == 11、已知α、β是方程24410()x tx t R --=∈的两个不等实根,函数=)(x f 1 22 +-x t x 的定义域为[,]αβ. (Ⅰ)求);(min )(max )(x f x f t g -= (Ⅱ)证明:对于) 2 ,0(π∈i u )3,2,1(=i ,若1sin sin sin 321=++u u u ,则 64 3 )(tan 1)(tan 1)(tan 1321<++u g u g u g . 二 试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200分) 一、(本题50分)如图, 1O 和2 O 与 ABC ?的三边所在的三条直线都相 切,,,,E F G H 为切点,并且EG 、FH 的 延长线交于P 点。 求证:直线PA 与BC 垂直。 二、(本题50分)正实数z y x ,,,满 足 1≥xyz 。证明: E F A B C G H P O 1。 。 O 2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精心整理).doc

复习题 1、 西方为者对公共管理概念的理解主要在(D )方面存在差界。 A. 悖理主体 B.管理客体 C.悖理方法 D.研究途径 2、 现代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有哪两种学术途径。 (A ) B. 政策途径和政治途径 D.法律途径和政治途径 现代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体现在(D ) B. 个人与集体的相对性 D.国家职能的演变 原有行政管理的政治统治职能已经难于包容全部的国 B. 管理权与所冇权 D.行政与政治 5、 新公共管理主义的主要特点是(C ) A. 外部取向 B.内部取向 C. 关注行政过程 D.关注LI 常管理 6、 行政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是在(A )提出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A. 政治和行政二分法 B.科学悖理 C. 政策科学 D.行为科学 7、 政治和行政二分的观点强调行政悖理的(A ) A.利益性 B.公平性 C.效率性 D.政策性 8、 ( C )将政治和行政重新融合,标志着传统行政管理理论开始向现代公共管理理论 A.政策途径和管理途径 C.管理途径和法律途径 3、 与传统社会的公私概念不同, A.不同群体的集合状态及规模 C.个人与集体的占冇状态 4、 从19批纪末20世纪初开始, 家职能,出现了( D )的分离。 A.主权与治权 C.立法与执法

转变。

9、提供何种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如何提供这些公共物品和服务等问题,都取决于(D )过程。 A.市场竟争 B.政策决策 C.计划安排 D.公共选择 10、与公共管理研究的B-途径不同,P—途径强调(B )。 A.管理的相似性 B.绩效和项目 C.战略规划 D.组织机构 11、依据公共组织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大小分类,可将公共组织分为(C ) A.疏远型组织、功利型组织和服务型纽织 B.疏远型纽织、功利型纽织和道徳型纽织 C.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和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D.功利烈组织、道德烈组织和服务型组织 12、功利型组织是以(D )为基础的组织。 A.激励的作用 B.劝导和感召 C.强制性权力 D.实在性奖励和非实在性奖励 13、非营利组织与“公企业”或“公共企业”的根本区别在于(B ) A.是否以志愿提供公共利益为组织宗旨 B.是否以非营利为纽织宗旨 C.是否以志愿投入资金为组织宗旨 D.是否以志愿消费公共产品为组织宗旨 14、公共组织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法制原则,即要求公共组织的(D )要依法配置,其活动也要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 A.主体、客体、权力 B.职能、机构、人员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划分正确的是( D ) A 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零 B 角分为直角、象限角、对顶角和同位角 C 数列分为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无限数列和递减数列 D 平行四边形分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和对角线不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2、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 B )的总和 A 本质属性 B 本质属性的对象 C 对象的本质属性 D 属性 3、“在同一时间内,从同一个方面,对于同一个思维对象,必须作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是逻辑思维的( A ) A 排中律 B 同一律 C 矛盾律 D 充足理由律 4、当前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三大趋势是( B ) A 大众数学、实用数学、服务性学科 B 大众数学、服务性学科、问题解决 C 实用数学、服务性学科、问题解决 D 问题解决、大众数学、实用数学 5、说课的基本要求包括( C ) A 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 B 科学性、理论性和严谨性 C 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 D 思想性、严谨性和实践性 6、下图中A、B的关系是( A ) A 对立关系 B 全异关系 C 同一关系 D 矛盾关系 7、下列哪一项不是确定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原则( D ) A 基础性原则 B 可行性原则 C 衔接性原则 D实际应用原则

8、与“无理数”成交叉关系的是( C ) A 无理数 B 不尽方根 C无限小数 D无限循环小数 9、下列命题中,等值式复合命题是(A ) A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它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B 棱形是平行四边形 C 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此两角相等 D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0、由教师对所授教材作重点、系统的讲述与分析,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的教学方法 是( B) A谈话法B讲解法C练习法D引导发现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7分) 1、数学有高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的____________等(抽象性精确性广泛性) 2、是反证法的逻辑基础。(矛盾律和排中律) 3、命题:一切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其中主项是,谓项是,量项 是,联项是(矩形平行四边形一切是) 4、学习是在与的共同作用下,一个由“行”到“知”的 ,是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复杂而完整的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反馈过程认知活动) 5、中学数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有、、、、 (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讲练结合教学法教具演示法) 三、简答、计算(33分) 1、计算的值,并判断其真假(8分)

201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一试试题(A 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 8分,共64分. 1.设集合{1,2,3,,99}A = ,{2}B x x A =∈,{2}B x x A =∈,则B C 的元素个数 . 解析:因为{1,2,3,,99}A = ,所以{2,4,6,,198}B = ,{1,2,3,,49}C = ,于是 {2,4,6,,48}B C = ,共24个元素. 2.设点P 到平面α Q 在平面α上,使得直线PQ 与α所成角不小于30 且不大于60 ,则这样的点Q 所构成的区域的面积为 . 解析:过点P 作平面α的垂线,这垂足为O ,则点Q 的轨迹是以O 为圆心,分别以1ON =和3OM =为半径的扇环,于是点Q 所构成的区域的面积为21S S S =-= 9 8πππ-=. 3. 将1,2,3,4,5,6随机排成一行,记为,,,,,a b c d e f ,则abc def +是偶数的概率为 . 解析:(直接法)将1,2,3,4,5,6随机排成一行,共有6 6720A =种不同的排法,要使 abc def +为偶数,abc 为与def 同为偶数或abc 与且def 同为奇数. (1)若,,a b c 中一个偶数两个奇数且,,d e f 中一个奇数两个偶数. 共324种情形; (2)若,,a b c 中一个奇数两个偶数且,,d e f 中一个偶数两个奇数. 共324种情形; 共有648种情形.综上所述,abc def +是偶数的概率为 6489 72010 =. (间接法)“abc def +是偶数”的对立事件为“abc def +是偶数”, abc def +是偶数分成两种情况:“abc 是偶数且def 是奇数”或“abc 是奇数且def 是偶数”,每 P O M N α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一、关键术语 1、公共管理学6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新公共服务理论76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3、公共组织85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责公共责任。 4、事业单位108 事业单位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我国特有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实际承担者。 5、人力资源216 人力资源(human resouce,HR)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人们的总和。 6、公共预算255 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 7、政务信息存储308 政务信息存储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继加工之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是指将加工处理后政务信息资源(包括文件、图像、数据、报表、档案等)按照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 8、公共危机管理340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9、经济手段382 经济手段是公共管理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经济杠杆和方式,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 10、公共管理监督433 公共管理监督就是指种类主体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11、效绩标准473 绩效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的是要求补评估做得怎样、完成多少的问题,也就是在各个指标上所应达到的具体的绩效要求。绩效标准不仅要包括基本标准,还要有卓越标准,这样才能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12、公共部门改革497 公共部门改革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它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13、政府职能530

2017高一数学竞赛试题

2017高一数学竞赛试题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2017高一数学竞赛试题》的内容,具体内容: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考试试卷的练习是我们的重要学习方式,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份试卷!下面是有我为你整理的2017高一数学竞赛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一、选择题:(本大...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考试试卷的练习是我们的重要学习方式,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份试卷!下面是有我为你整理的2017高一数学竞赛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 , 为集合I的非空真子集,且 , 不相等,若,则 ( ) A. B. C. D. 2.与直线的斜率相等,且过点(-4,3)的直线方程为 () A. = 32 B. =32 C. =32 D. =-32 3. 已知过点和的直线的斜率为1,则实数的值为 ( ) A.1 B.2 C.1或4 D.1或2 4. 已知圆锥的表面积为6 ,且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 ) A. B.2 C. D.

5. 在空间中,给出下面四个命题,则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①过平面外的两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垂直; ②若平面内有不共线三点到平面的距离都相等,则∥; ③若直线l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则l; ④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一定是两平行线; A.3 B.2 C.1 D.0 6. 已知函数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 B. C. D. 7. 直线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形大致是图中的 ( ) 8. 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面积分别为,体积为,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则的值是 ( ) A. B. C. D. 9.设函数,如果,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或 B. C. D. 或 10.已知函数没有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满足:对任意的,有 .则 ( ) A. B. C. D. 12.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一)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得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得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得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得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得本质特征为(D)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得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与私人利益 B、效率性与私人利益 C、公共性与公共利益D、效率性与公共利益 4、有效得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得起点就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得标志为(A ) A、《行政学之研究》得发表B、《经济与社会》得发表 C、《行政学导论》得发表D、《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得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得直接动因为(C) A、经济得发展 B、政治得推动 C、公共部门得改革 D、私人部门得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得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得就是(A ) 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得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得提出者就是(D ) 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得基础为(A) A、管理B、法律C、经济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得就是(B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得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 C、合理-—合法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得那些人发布命令得权力”为基础得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17、韦伯认为,以古老得传统、神圣不可侵犯得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得人得地位得合法性为基础得权力属于(B) 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一、填空 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次)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了解或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经历或感受、体验或体会、探索。(2次)

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 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2次) 6.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 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7.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8.《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2次)9.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

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2次 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11.“数与代数”的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是过程性原则、现实性原则、探索性原则、。 12.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 13.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中学数学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数学的特点、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14.数学学习背景分析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任务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15.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表现在教学设计的技能,语言表达的技能,组织和调控课堂的技能,实践操作的技能。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测试题(带答案)

试题(十) 一填空 (1)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是,,。 (2)以学论教主要是从,,,,,六个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3)常用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有、、等。 (4)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有、、。 (5)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原则有,,,,。 二、何为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三、简答题 (1)简述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2)你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怎样理解的? (3)简述“情境—问题”模式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和核心、。 (4)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需要注意那几个方面的问题。 四、什么是解题方法多样化?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有什么作用,如何促进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化。 五、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要对那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

试题(十) 一填空 (1)综合化、过程化、现代化。(2)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3)讲授法、探究式、合作学习法。(4)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5)现实性、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和、发展性。 二、何为教学反思?,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答: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决策及教学效果进行认真的审视和分析,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过程。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而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更深层次的对话。反思是教师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又是改变自己的前提。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课后要及时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反思、探究和认真的剖析,为教师再教积累理论和实践经验。课后反思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会对学生造成伤害进行反思。有时,教师无意识的行为会对学生造成终身难以弥补的伤害,所以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三、简答题 (1)简述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2)你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怎样理解的? (3)简述“情境—问题”模式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和核心、。 (4)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需要注意那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1)教学内容安排有以下特点:突出从实际问题情景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过程;内容编排螺旋式推进;重视数学史料的活动;重视数学的应用;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是一陈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以前被看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不再成为今天数学学习的重点,如大数目的数值计算、复杂的代数运算技巧和一些图形性质的证明技巧等。相反,一些以前未受关注的知识、技能或数学思想方法却应当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使用计算器处理数据的技能,有关统计图表的知识,获取与处理统计数据并根据所得结果作出推断的技能,对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把握与运用的意识等,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学生学习:质疑提问、自主合作探究 (观察、分析)(猜想、探究)(求解、反驳)(学做、学用) 教师导学:启发诱导、矫正解惑讲授 “情境—问题”模式的核心:把“质疑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与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4)合作学习前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的基础上的,只有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如果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立刻开始小组讨论,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