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扶贫攻坚“1+10” 配套文件

贵州扶贫攻坚“1+10” 配套文件

贵州扶贫攻坚“1+10” 配套文件
贵州扶贫攻坚“1+10” 配套文件

贵州扶贫攻坚“1+10”配套文件

1个《决定》: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

10个文件:

①《关于扶持生产和就业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

②《关于进一步加大扶贫生态移民力度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

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学生资助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

④《关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

⑤《关于全面做好金融服务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

⑥《关于开展社会保障兜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

⑦《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村实行包干扶贫的实施方案》

⑧《关于加快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和人口数量较少民族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

⑨《关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精准扶贫

的实施意见》

⑩《贵州省贫困县退出实施方案》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

为全力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10月18日,全省扶贫开发大会在贵阳召开。会议下发了《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10个配套文件,鲜明地提出了全省精准扶贫的奋斗目标、着力重点和具体措施。

“1+10”配套文件是新招实招,贯穿了精准性的要求,突出了“组合拳”的特色,强化了配套化的措施,为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明确了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强化落实责任,推进改革创新,加强政策扶持,采取超常规措施,拿出过硬办法,尽快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建设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

目标任务

分两步实现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第一步,扎实推进“33668”扶贫攻坚计划,大力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和“六个小康建设”,到2017年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00万人以上,按照省定标准24个贫困县、375个贫困乡镇脱贫“摘帽”,580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第二步,深入落实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保护、加强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五个一批”扶持措施,到2020年末,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实现623万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群众收入迈上新台阶,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发展实招

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项行动”

(一)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完善高速公路路网连接通道,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向贫困村倾斜;实施贫困地区农村水电开发,到2020年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

(二)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扶持贫困县、贫困乡镇规划建设不同层次的农业示范园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村小微企业。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计划,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划,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三)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行动。到2020年把“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142万人全部迁出。合理规划移民安置点。

(四)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大力推进“四项突破”工程和教育“9+3”计划,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继续压减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各级教育经费继续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

(五)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推进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全覆盖,提高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加大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加强农村贫困残疾人健康服务,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加强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实施“百院建设工程”。

(六)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基建投资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农业综合开发、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等涉农资金优先投向贫困村。建立健全省、市(州)、县三级扶贫投融资平台,设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和县级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特惠贷”。

(七)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加强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持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到2020年农村低保与扶贫两个标准实现统一,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临时救助等救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

(八)实施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加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聚合各类资源实现与全省9000个贫困村“一对一”帮

扶全覆盖。用好对口帮扶力量,完善联络协调机制。用好各类企业力量,深入开展国有企业“百企帮百村”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和开展扶贫公益信托。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

(九)实施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以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县级规划,深入推进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实施麻山、瑶山、月亮山专项扶贫行动计划,实施“优先安排项目、优先脱贫”战略,出台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扶持政策。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十)实施党建扶贫行动。大力开展集团帮扶,深入推进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健全完善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联乡驻村包户帮扶责任制。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支“两委”建设,选好配强贫困村“第一书记”。坚持重心下移、结对到户,优化驻村干部配备,选拔有农村工作经验、能力较强的干部从事驻村帮扶工作。健全贫困村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稳定保障制度,完善村干部基本报酬和医疗、养老等保障机制。

《关于扶持生产和就业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

通过实行贫困人口收入级差分类扶持、脱贫路径分类管理,深入推进产业化扶贫,着力促进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大力实施扶贫攻坚“三个十工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推动产业分类更科学、脱贫路径更精准、实现方式更具体,进一步提高产业和就业对贫困人口的扶持带动作用,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目标任务

到2017年末,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末,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现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发展实招

(一)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帮助贫困农户就地发展生产增收。坚持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理念,大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二是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三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四是大力实施扶贫攻坚“三个十”工程。五是大力加强科技扶贫支撑能力建设。

(二)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业,帮助贫困农户实现就业增收。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特色商品加工。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小微企业。四是大力建设加工原辅材料基地。

(三)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帮助贫困农户就近增收就业。一是大力整合部门涉旅资源。二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是大力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四是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业,帮助贫困农户销售商品和就业。一是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工程。二是大力畅通农产品物流渠道。三是大力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四是大力培育农产品营销队伍。

(五)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帮助贫困农户增加工资性收入。一是大力实施“1户1人”培训计划。二是大力开展劳务信息服务。三是大力发挥建筑业吸纳就业的作用。四是大力开展“雁归兴贵”行动。五是大力培育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

(六)大力加快城镇化带动步伐,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转移就业。一是大力加强城镇建设发展。二是大力提升城镇就业功能。三是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四是大力强化农民进城服务。

(七)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帮助贫困农户增加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一是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二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三是大力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四是大力强化惠农政策落实。

《关于进一步加大扶贫生态移民力度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

重点向50个贫困县和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向深山区、石山区和生态位置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村组倾斜,优先搬迁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确保移民搬迁后生活逐步超过原有水平,实现同步小康。

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对仍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105万贫困人口和37万生态脆弱区的农户实施移民搬迁。其中,2016至2018年每年实施30万人搬迁,2019至2020年每年实施搬迁26万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发展实招

一、精准做好移民搬迁安置

精准确定搬迁对象。坚持“三不搬、三为主”的原则,实施整村搬迁的要求为贫困村中贫困人口比例高、生存条件恶劣的自然寨和村民小组;插花搬迁的必须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精准选择安置方式。按照有利于城镇化、有利于移民生存发展的原则,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移民的安置去向和地点以县城、集镇、旅游服务区、中心村、有就业岗位的产业园区为主,其中重点放在县城和集镇。

精准推进移民就业保障。基于移民劳动力数据分析和市场需求,开展精准的订单式、针对性培训,促进移民劳务输出和就地就近就业相结合,确保每户移民家庭至少1个劳动力实现城镇就业。

二、创新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机制

一是提高贫困户补助标准,实行住房建设差别化补助政策,破解“越穷越搬不动,越富越搬得出”的难题。在原有人均补助标准不变基础上,适当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建房补助

标准,每人补助2万元;非贫困户每人补助1.2万元。差别化补助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为“十三五”期间计划搬迁的142万人,政策不追溯已实施计划搬迁的62万人。

二是严格执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形成正常的退出机制。严格执行迁出地旧村庄、宅基地拆除复垦,复垦面积转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优先用移民搬迁复垦土地置换,土地级差收益按一定比例分配给移民对象,以激励移民拆除旧房。

三是用好用活农业开发政策,结合山区农业开发、退耕还林和扶贫政策,通过土地流转或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扶持移民对原有承包地退耕改种经济林、水果或中药材,实现生态恢复和移民增收双赢。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学生资助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

按照“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原则,完善我省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将农村贫困学生资助

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切实解决农村贫困学生上学期间费用负担问题,不让贫困农户因学返贫、

因学致贫,不让农村贫困学生因经济困难失学。

发展亮点

一、资助对象

具有我省户籍、就读高中阶段以上学校(不含研究生阶段)的农村贫困学生凭《扶贫手册》申请资助。对因灾、因病等特殊原因返贫的非在册贫困户子女,经本人申请审批后可纳入资

助范围。

二、资助标准

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在校学生,在原有资助政策基础上,从学生入

学开始直到完成当期学段学业为止,实施以下精准资助政策:

(一)普通高中“两助三免(补)”。就读普通高中的我省户籍农村贫困学生,在实施国家助学金(2000元/生·年)基础上,新增扶贫专项助学金(1000元/生·年)、免(补助)学费(760元/生·年)、免(补助)教科书费(400元/生·年)、免(补助)住宿费(500元/生·年)资助项目。

(二)中职学校“两助三免(补)”。就读中职学校的我省户籍农村贫困学生,在实施三年

免学费(2000元/生·年)和一、二年级国家助学金(2000元/生·年)基础上,对一、二年级学

生新增扶贫专项助学金(1000元/生·年)、免(补助)教科书费(400元/生·年)、免(补助)

住宿费(500元/生·年)资助项目。

(三)普通高校“两助一免(补)”。就读普通高校本专科(高职)的我省户籍农村贫困学生,

除享受原有国家助学金(平均3000元/生·年)外,再向其提供扶贫专项助学金(1000元/生·年)、免(补助)学费(本科学生标准为3830元/生·年、专科高职学生标准为3500元/生·年)资助项目。

《关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

建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遏制和减少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救助保障对象

(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2)特困供养人员;(3)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

(4)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5)计生“两户”家庭成员(独生子女户、二女绝育户夫妇及其未满18周岁的子女(6)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7)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者;(8)家庭经济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9)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以及老年人;(10)因医疗自付费用过高导致家庭无力承担的患者;(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群。

发展亮点

民政医疗救助政策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重大疾病患者,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长期保障户、80岁以上老年人,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计生医疗扶助、民政医疗救助等保障后,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保障水平达到100%。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除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重大疾病患者),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者,家庭经济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精神病障碍患者,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剩下部分在年救助封顶线内按不低于70%的比例由民政医疗救助金给予救助。

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及老年人,因医疗自付费用过高导致家庭无力承担的患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群,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

险、大病保险报销后,剩下部分,经申请认定,在年救助金封顶线内按不低于50%的比例由民政医疗救助金给予救助。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等11类救助保障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计生医疗扶助、民政医疗救助等救助保障后,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保障平均水平达到90%以上。

《关于全面做好金融服务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

以金融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农户增收为核心,重点针对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切实解决金融扶贫资金缺口大、精准度不高、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备等突出问题,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人员加快脱贫。

目标任务

2015年起,贫困地区新增贷款年均1000亿元以上;扶贫攻坚期内,贫困地区直接融资规模达300亿元;保险资金支持达200亿元;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新增分支机构及服务网点300个;新设立新型金融机构100家;到贫困县设服务网点的保险公司县均不低于4家。金融助推300个以上的贫困乡镇“减贫摘帽”、3000个以上贫困村出列、2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发展新招

一、扩大贫困地区融资规模:

1、增加贫困地区贷款投放。扶贫攻坚期内,贫困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可用资金80%以上用于当地。

2、宏观调控释放资金定向用于扶贫开发。贫困地区金融机构做好支持扶贫开发的台账建立工作,确保定向降准、提高合意贷款容忍度等,定向释放的可用资金100%用于扶贫开发。

3、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引导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力争扶贫攻坚期内,60家以上企业在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挂牌、10家以上企业到新三板挂牌,建立1家省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二、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

1、实施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小额“特惠贷”。由农村信用社向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中有贷款意愿、有创收增收项目、有创业就业潜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农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除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特惠金融信用贷款。

2、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贫产业。2015年底前力争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评级工作。对发展扶贫产业,带动贫困农户效果好的合作社发放扶贫产业贷款。

3、扩大扶贫龙头企业融资额度。建立健全农村资源确权、价值评估、流转等抵押贷款的配套措施,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扶贫龙头企业授信额度,重点突破1000至3000万元的信贷瓶颈,重点支持贫困县体现资源优势、具有市场竞争力、扶贫带动效果好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

三、建立扶贫信贷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以创新金融产品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

1、整合资金创设“贵扶贷”、“惠农贷”、“惠工贷”等金融产品。县级每年安排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的10%作为扶贫专项资金,并将其中的50%注入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按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精准扶贫“特惠贷”的贷款风险补偿。

2、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通过省级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本建立子基金;对具有高成长性、产业化前景良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成效明显的市(州)级以上龙头企业直接进行股权投资,扶贫攻坚期内,基金规模达力争达10亿元。

3、扩大农业保险产品类型。继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确保贫困县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愿保尽保”,除能繁母猪、水稻以外的中央政策性农业品种覆盖率每年提升5个百分点,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每年增加1—2个,覆盖率逐年提升。

《关于开展社会保障兜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制度,编密织牢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托底安全网,确保到2020年前“两无”贫困人口(无业可扶和无力脱贫贫困人口)和暂时不能脱贫人口全部脱贫,基本生活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相适应,共享全面小康成果。

发展实招

一、提高低保标准,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与全面小康相适应。

1、提高低保标准,逐步推进两线合一。到2020年农村低保与扶贫两个标准实现统一。2016年全省农村低保标准按18..2%年平均增幅提高,平均标准达到3184元/年,以后年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提高标准。

2、加大分类施保力度,大幅提高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对纳入低保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在校学生、单亲家庭成员等特殊困难群体,在发放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根据困难程度,按照当地低保标准的10%-30%分类别增发特殊困难补助金给予生活保障。对农村低保中的季节性缺粮户实施好粮食救助。

二、提高特困供养水平,确保特困供养人员共享全面小康成果。

1、逐年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确保五保供养对象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将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作为民生必保项目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省、市(州)、县(市、区)三级财政“十三五”期间每年继续分别按人均不低于200元、100元、200元的标准,增加对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的投入。同时将所有农村五保对象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并按低保标准的30%增发特殊困难补助金。

2、加强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孤儿健康成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调整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确保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不低于600元/月,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不低于1000元/月。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将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儿童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

3、加强特困人员供养设施建设和管理,打造特困供养人员的幸福家园。完善农村五保供养设施,确保各地供养床位达到当地五保对象总数的60%。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2017年实现所有县(市、区)儿童福利机构全覆盖。

三、提高医疗救助保障水平,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提高基本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基本住院救助年度限额达到3万元以上。

四、加强住房救助,确保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落实“两最”原则,把“最危险的房屋、最困难的群众”作为农村危房改造的根本任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一级危房户中的五保户、低保户户均补助2.23万元,困难户户均补助1.23万元;二级危房户中的五保户户均补助0.85万元,低保户、困难户户均补助0.7万元;三级危房户中的五保户户均补助0.7万元,低保户、困难户户均补助0.65万元。

《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村实行包干扶贫的实施方案》

把全省9000个贫困村作为帮扶对象,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新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认领帮扶贫困村,开展点对点精准包干扶贫,实现社会力量对贫困村帮扶全覆盖。推动贫困村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实现扶持一村、脱贫一村、致富一村,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贫困村脱贫奔小康格局。

目标任务

以包干扶贫的贫困村“减贫摘帽、整体脱贫”为总目标,通过产业带村、项目兴村、招工帮村、资金扶村等不同形式,带强一批产业,带动一批项目,带活一批市场,带建一批基础设施,使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组织能力得到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实现整村脱贫。

发展实招

一、建立省、市(州)、县三级包干扶贫贫困村责任制。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大中专院校分别按“2、1、1”的标准包干扶贫贫困村,即省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大中专院校分别负责包干2个贫困村,其余两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大中专院校分别负责包干帮扶1个贫困村。

二、开展企业包干扶贫贫困村活动。在开展12家国有企业整县帮扶12个贫困县的基础上,动员我省100家以上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包干扶贫贫困村活动,每个企业结对包干扶贫2

个贫困村。以村企共建为平台,在全省民营企业中选择1000家民营企业“一对一”结对包干扶贫1000个贫困村。

三、争取中直单位、对口帮扶城市、各民主党派及驻黔部队参与包干扶贫贫困村。争取定点扶贫我省的32个中央单位(企业)分别结对包干扶贫5个贫困村。争取8个帮扶城市在开展区县结对帮扶工作中,明确每个区县结对包干扶贫5个以上贫困村。争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在毕节试验区和黔西南试验区建设中,每个单位在帮扶县结对包干5个贫困

村,实施“同心工程”项目。争取省军区、省武警总队各结对包干2个贫困村,各市(州)军分区、县人武部,各武警支队、中队各结对包干1个贫困村。

四、倡导、鼓励和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包干扶贫贫困村。按照能力大小和意愿,自主选择以村、组、贫困户作为帮扶对象,或以帮扶项目的实施为载体,开展包干扶贫工作。

《关于加快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和人口数量较少民族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

重点对全省2047个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开展扶贫攻坚决战行动,采取因村施策、因族施策等特别扶持办法,进一步加大特别照顾和精准扶贫力度,加快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工作目标

到2017年,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实现“五通十有”,贫困人口在2014年的基础上减少一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本县平均水平,一半以上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1000个左右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出列,毛南族和仫佬族聚居村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到2020年,所有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实现全面小康。

发展新招

落实脱贫规划实行优先倾斜扶持

1、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从2016年起,“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优先安排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到2017年实现所有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全覆盖。

2、优先安排扶贫生态移民。从2016年起,扶贫生态移民项目优先安排到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对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的贫困户适当提高扶贫生态移民补助标准,实行差别化扶持。到2020年,凡不具备生存条件、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和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寨,全部实现移民搬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优先安排特色产业发展。从2016年起,种植养殖发展项目、山地特色产业扶持项目等涉农产业发展项目优先安排到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以县为单位,在项目数量和资金规模上要逐年有大幅度增加,到2017年实现所有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全覆盖,每村培育成熟一个或以上产业发展项目。

4、优先安排技能培训。从2016年起,雨露计划“1户1人”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锦绣计划等培训项目优先安排到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到2017年实现对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全覆盖。

5、优先安排电子商务发展。从2016年起,信息网络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等项目优先安排到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到2018年,实现信息网络建设覆盖50%以上少数民族贫困村,2020年实现全覆盖;有条件的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都有电子商务。

6、优先安排基层组织建设。从2016年起,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项目优先向少数民族特别贫困村倾斜,到2017年,每个村都有1个以上致富带头人。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 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黔府办发[2010]102号 【发布部门】贵州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0.10.31 【实施日期】2010.10.3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黔府办发﹝2010﹞102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王晓东(常务副省长) 辛维光(副省长)

副组长:吴跃(省政府副秘书长) 唐德智(省政府副秘书长) 刘远坤(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成员:班程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 韩先平(省监察厅厅长) 李岷(省财政厅厅长) 朱立军(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郭猛(省环境保护厅厅长) 李光荣(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 程孟仁(省交通运输厅厅长) 刘福成(省农委主任) 黎平(省水利厅厅长) 申晓庆(省商务厅厅长) 徐圻(省文化厅厅长) 王建富(省卫生厅厅长) 张如飞(省审计厅厅长) 金小麒(省林业厅厅长) 卢守祥(省国资委主任) 陶谋立(省统计局局长) 傅迎春(省旅游局局长) 付京(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王应政(省移民局局长) 王平(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行长)

王岩岫(贵州银监局局长) 梁盛红(贵州证监局局长) 李翰辉(贵州保监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从省发展改革委、省监察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等部门和单位抽调人员组成,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事务,由刘远坤兼任办公室主任,张杰(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先耕(省财政厅副厅长)、王赤兵(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徐恒(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任办公室副主

精准扶贫应知应会

精准扶贫应知应会知识<一> 1、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33”是“从2015 年到2017年,用3年时间减少300万贫困人口”;“66”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完成“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8”是到2020年,实现贫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以上。 2、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干部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 3、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小康路建设;小康水建设;小康房建造;小康电建设;小康讯建设;小康寨建设。 4、精准扶贫“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以“四看识真贫”工作法在全镇对扶贫户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不漏一个贫困户,找准了贫困对象。 5、精准扶贫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安排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6、脱贫“五个一批”工程: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7、精准扶贫两个所有:就是到2020年全省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落实兜底政策;到2020年全省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 8、精准扶贫两个不掉队:“两个不掉队”就是聚焦所有民族脱贫,不让一个民族掉队;聚焦三片六山地区脱贫,不让一个地区掉队。 9、贫困对象识别程序: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

10、“5321”结对帮扶活动:即厅级领导帮5户,县级领导帮3户,科级领导帮2户,一般干部帮1户。 11、扶贫主体责任: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群众主体。 12、两有户:有资源、有劳动力但无门路。 13、两因户:因学致贫、因病致贫。 14、两无户:无力脱贫、无业可扶。 15、两缺户:缺基础设施、缺技术资金。 16、贵州省委省政府“1+10”配套文件: 17、即是:《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 即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项行动” ①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 ②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 ③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行动 ④实施教育扶贫行动 ⑤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 ⑥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 ⑦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 ⑧实施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 ⑨实施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 ⑩实施党建扶贫行动 18、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项行动” ①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完善高速公路路网连接通道,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向贫困村倾斜;实施贫困地区农村水电开发,到2020年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 ②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扶持贫困县、贫困乡镇规划建设不同层次的农业示范园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 村小微企业。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计划,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划,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③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行动。到2020年把“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142万人全部迁出。合理规划 移民安置点。 ④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大力推进“四项突破”工程和教育“9+3”计划,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继续压减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各级教育经费继续向贫困地区、 基础教育倾斜。 ⑤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 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推进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全覆盖,提高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加大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加强农村贫困残疾人健康服务,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加强贫困地 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实施“百院建设工程”。 ⑥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基建投资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农业综合开发、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等涉农资金优先投向贫困村。建 立健全省、市(州)、县三级扶贫投融资平台,设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和县级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特惠贷”。⑦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加强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持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到2020年农村低保与扶贫两个标准实现统一,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临时救助 等救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附件: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 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的 名牌培育工作计划(试行) 为落实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任务分工方案》的要求,重点培育好我省民营经济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工作,促进我省民营经济企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认真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障碍和政策制约,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发展机遇,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积极开展民营经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工作,营造民营经济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我省民营经济企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贯彻落实好国家及贵州省历年来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完善促进民营经

济发展的机制和服务体系,引导和推动名牌产品集群的形成。充分发挥我省产业优势,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展相对集中的白酒、茶叶、辣椒制品等特色食品、化工、建筑材料、民族医药、装备制造等行业方面,选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强的项目及产品、选择具备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民营经济企业、选择符合国家及省内政策导向发展的产品,选择兼具地方特色和市场前景的产品作为贵州省名牌产品的 重点培育对象组织培育。通过不断培育民营经济企业,促进我省民营经济企业在名牌创建工作中实现名牌产品数量增长、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增加。 (一)名牌产品数量增长。通过加大对民营经济企业在创名牌工作上的培育和发展,力争到2015年底,全省争创 民营经济企业名牌产品数达到140个,占有效期内贵州省名牌产品总数的60%以上。 (二)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到2015年底,获得贵州 省名牌产品称号的民营经济企业在市场占有水平上持续提高,产品销售量、产品销售额比获得贵州省名牌称号上年度提升10%以上。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得到进一步加强,企业在技术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并形成一批行业发展势头好、市场竞争力强、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以民营经济企业为龙头代表的贵州省名牌产品集群。

贵州建筑工程计价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贵州建筑工程计价定额2004 总说明 一、《贵州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2004 版)(以下简称本定额)是在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以下简称《规范》)和《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GJD-1-1-95)基础上,参考有关兄弟省(市)近年来颁发的地区消耗量定额,结合我省设计、施工实际情况编制的。 二、本定额是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的配套定额,本定额适用于贵州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新建、扩建和拆除后的改建工程,不适用于修缮及拆除工程。三、本定额是按照正常的施工条件,目前我省建筑企业的施工机械装备水平,合理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劳动组织为基础而编制的。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建筑分部分项工程合格产品所需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和必要的施工措施费用的社会平均标准。 四、本定额是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标底、工程量清单控制价、工程结算、调解处理工程造价纠纷、鉴定及控制工程造价的依据,是衡量投标报价合理性的基础,是编制企业定额、投标报价、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核算的重要参考。 五、本定额是依据现行有关国家产品标准,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编制的,并参考了行业、地方标准以及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施工资料和其他资料。 六、本定额在章节工作内容中,已列出了主要施工工序,次要工序虽未具体说明,均已包括在内。 七、本定额主要内容分为三部份,第一部份为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第二部份为措施项目、其他措施项目,间接费、利润、税金,第三部份为附录。本定额的章、节划分依据《规范》项目设置,定额表格的表现形式为直接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项组成。 八、本定额中消耗量和价格的确定: 1 、本定额人工工日不分工种、技术等级,一律以综合工日表示。内容包括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和人工幅度差。人工工日单价按我省2003年建筑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并考虑了2004年度的调整指数取定,除土石方工程按22元/工日外,其余均按26元∕工日,包括基本工资,辅助工资,工资性津贴,职工福利费及劳动保护费。 2 、本定额中的材料消耗量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零星材料等,并计入了相应损耗。其内容和范围包括:从工地仓库、现场集中堆放地点或现场加工地点至操作或安装地点的运输损耗,施工操作损耗,施工现场堆放损耗。本定额中未注明单价,数量带有括弧的材料为未计价材,直接工程费中的材料费内不包括其价格,应根据括弧内所列数量,由甲、乙双方在招标投标及施工合同中按约定的价格计算。本定额列出的材料(包括半成品)价格是从材料来源地(或交货地)至工地仓库(或存放地)后的出库价格,包括材料供应价(或原价)、市内运杂费、途耗、采购、保管费等。 3 、本定额中的机械类型、规格是按正常、合理的机械配备综合取定的,台班消耗量包括机械幅度差。机械台班单价按照《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编制规则》的规定,在大量收集、统计、分析施工企业常用施工机械的价格及费用基础上,并参考有关信息资料综合编制的。 九、本定额除脚手架及垂直运输定额中已注明其适用檐口高度外,其他分部分项工程均按建筑物檐口高度20米以内编制。檐口高度超过20米时,另按本定额附录中的建筑物超高人工,机械增加费的有关规定计算。 十、本定额中注有“ ** 以内、以下”者,包括** 本身;凡注明“ ** 以外、以上”者,均不包括本身。 十一、本定额未包括的项目,各市、州、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可按照本定额的编制原则、方法补充颁布,报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备案。

扶贫工作日记(纪实)六篇

扶贫工作日记(纪实)六篇 【篇一】 自**年8月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职责,扎根基层、扎实工作,以构建和谐村庄和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扶贫帮困和整村推进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帮助**村及该村群众谋划脱贫致富思路、推进脱贫致富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筑牢“奠基石” **村由于地处偏远、基础薄弱、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差,是典型的软弱涣散村。面对该村基础差、贫困程度深、干群矛盾大、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等现状,我深感责任重大。“治病要治根”,只有村两委班子执行力、凝聚力、战斗力强,才能带领全村更好发展。 四年来,我始终把加强该村村级班子建设放在第一位,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工作。以“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和“五抓一促”活动为抓手,创新方法,采取“联合作战”模式,定期组织区委办党员干部与**村党员联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推动该村党员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结合该村实际,将党员民主生活会与“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结

合起来,引导党员和群众代表给干部提意见建议,开展相互批评,群众提问,干部回答,不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查漏补缺强短板。同时,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商讨,给村级管理定制度、严规矩,完善了村干部管理、村级公开、村信访接待日等制度,让党员群众充分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及时消除群众误解和怨气、化解干群矛盾,提高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认可度。 当好“小郎中” 为了准确把握**村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年,我和其他工作队员一起,利用一个月时间,深入**村各个角落、田间地头,查看该村基地设施情况和自然资源情况,走村串户了解群众的家庭收入情况,虚心听取村里老干部、老党员对扶贫工作的建议和意见。通过深入调查和实地摸底,摸清了**村地理自然条件差、产业发展效率差、公共设施基础差、青壮劳力技能差、村级经济薄弱等主要致贫原因,撰写了《关于**镇**村贫困现状及发展对策的调查报告》,形成了**村精准扶贫规划、户脱贫规划、工作队年度计划等系列工作规划,确定了有机蔬菜、苗木等产业发展思路。实践证明,这些思路和规划,符合**村实际,符合群众发展愿望,有力地推动了村出列和户脱贫。 下好“绣花功” 精准扶贫,关键在“精准”。为确保全村206户贫困户

2016贵州省精准扶贫贫困户登记表

贵州省贫困户登记表 一、基本情况 家庭地址:市(地、州)县(市、区、特区)镇(乡)行政村村民小组 户主姓名:联系电话:开户银行:银行账号: A1识别标准(单选):□国家标准□省定标准A2计划生育户(单选):□计生户□非计生户 A3贫困户属性(复选):□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是否军烈属□是□否是否有家庭贫困辍学学生□是□否 (一)家庭成员情况序 号 A4 姓名 A5 性别 A6 公民身份号码 A7 与户主关系 A8 民族 A9 文化 程度 A10 在校生 学生 A11 健康 状况 A12 劳动能 力 A13 务工状 况 A14 务工时 间 A15 是否参加 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 A16 是否参加城 乡居民基本 养老保险 是否 党员 在读学校 1 户主 2 3 4 5 6 7 8 9

(二)收支情况年度2013 2014 2015 2016 (四) 生产 条件 情况 G4商品用经济作物面积(亩) A17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元)G5生产用房面积(平方米) G1务工收入(元) A28牲畜数量(头) G2生产经营性收入(元) G3是否有贷款(元)(五) 参与产 业化组 织情况 A29是否参加扶贫互助资金组织:□是□否 A30投入互助资金金额(元) A18各类补贴(元)A31是否参与农业合作组织:□是□否A18a领取计划生育金(元)A32从产业中收益(元) A18b领取低保金(元)G5龙头企业带动收益(元) A18c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元) (六) 生活 条件 情况 A33主要燃料类型:□柴草(农作物秸秆,干畜粪) □煤炭□清洁能源□无炊用行为□其他()A18d报销医疗费(元) (三)住房情况A19住房面积(平方米)A34是否通同生活用电:□是□否 无房户本栏填"0",A22,A23栏不填 A35饮水是否困难:□是□否 A20房屋主要结构(单选):□钢筋混凝土□砖混材料□砖瓦砖木,砖、石窑洞 □竹草土坯、土窑洞□其他(无房户A20填“0”,A21,A22栏不填) A36饮水是否安全:□是□否 G7距离村主干路(公里) A21建房时间(年份)G8入户路类型:□普通人行道路□普通泥土公路□砂石 公路□水泥路面公里□沥青路面公路 A23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已搬迁□需搬迁□其他 (四)生产条件情况A24耕地面积(亩)A37有无卫生厕所:□有□无A24a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亩)A38是否通广播电视:□是□否 G3b 田(亩) A39拥有耐用消费品情况(多选):□洗衣机□电冰箱/冰柜 □彩色电视机□空调□热水器□计算机□自行车 □助力车□摩托车□三轮或四轮农用车 □家用汽车□农机具□固定电话□手机G3c 土(亩) A25林地和桑园、茶园、果园面积(亩) A26牧草地面积(亩) A27水面面积(亩)生态补偿情况□是□否元/年

贵州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2016)

贵州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2016版) 总说明 一、《贵州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2016版)(以下简称本定额),是在《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Z YA1-31-201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 价规范》(GB50500-2013)、《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7-2013)、《爆破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 B50862-2013)的基础上,参考《贵州省市 政工程计价定额》(2004版),并结合我省设计、施工、招标投标实际情况编制的。 二、本定额共分上、中、下三册及附录。上册包括:第一册“土石方 工程”;第二册“道路工程”;第三册“桥涵工程”;第四册“隧道工程”;中册包括:第五册“管网工程”;下册包括:第六册“水处理工程”;第 七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第八册“路灯工程”;第九册“钢筋工程”;第十册“拆除工程”;第十一册“措施项目”。(附录包括:混凝土及砂 浆配合比、材料损耗率等)。 三、本定额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市政工程,不适用于维修工程。 四、本定额按照增值税原理编制,适用于一般计税方法,各项费用均 不含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五、本定额是按照正常的施工条件,施工企业通常采用的施工技术、 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装备水平、合理的施工工期、合理的劳动组织编制; 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 量的社会平均标准。 六、本定额是国有资金投资工程项目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 图预算、最高投标限价的依据;是衡量投标报价合理性的基础;是编制企 业定额、投标报价、调解处理工程造价纠纷、工程造价鉴定的参考。

七、本定额按现行有关国家产品标准,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 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编制,并参考行业、地方标 准以及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施工资料和其他资料。 八、定额项目的工作内容,除已注明的外,还包括施工准备、配合质 量检验、工种间交叉配合等施工工序。 九、定额项目按综合单价表现,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含工程设备)、施工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 十、消耗量和价格的确定。 (一)人工 人工消耗量包括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和辅助用工,不 分普工、技工和高级技工’均以综合工日表示。除隧道工程岩石隧道井下 掘进外,其他人工均按每工日8小时工作制计算。 工资单价包括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特殊情况下支 付的工资。本定额中一类综合用工单价为80元/工日,二类综合用工单价为120元/工日,三类综合用工单价为135元/工日。 (二)材料 1.材料包括施工中消耗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和其他材料。材料消耗量包括净用量和损耗量,损耗量是指从工地仓库、现场集中堆放 地点(或现场加工地点)至操作(或安装)地点的施工场内运输损耗、施 工操作损耗和施工现场堆放损耗等。设计文件、规范规定的预留量不在损 耗量中考虑。 2.材料(包括半成品)单价是指从材料来源地(或交货地)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出库后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价格,包括材料原价(供 应价)、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等。

林业扶贫攻坚纪实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加快兴林富民步伐 ——陵川县加快林业产业建设大打扶贫攻坚战略纪实 陵川县是林业大县,现有林业用地180万亩,其中森林面积133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51.6%,在全省位居前列。全县林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4.5倍,丰富的林地资源是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东部乡镇,贫困的根源在山,发展的出路在山,致富的希望在林。解决贫困农村突出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必须想方设法利用好林地这笔资源,念好“山”字经,做好“林”字文,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变产业优势为发展优势。 去年以来,陵川县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加快偏远山区农村脱贫解困步伐的重要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创新机制,完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充分挖掘我县传统的产业优势,在优质核桃干果林建设、连翘基地建设、食用菌养殖和苗木花卉培育上大做文章,不断加大林业产业化步伐,全县林业产业建设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一、进展情况 1、六大林业调产项目成效明显 去年4月份,为全面落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陵川县按照“部门推介,农民创业,金融扶持,跟踪服务”的总体思路,在全县农业调产农民增收项目推介会上精心筛选出“核桃栽培、木耳栽培、香

菇栽培、连翘育苗、白皮松育苗、红豆杉扦插育苗和盆景移栽”等六大林业调产项目,进一步激发起广大农民投身林业、创业增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政府还制定出台了《陵川县农业调产农民增收项目管理办法》,对推介的林业产业项目进行信贷支持和政府贴息扶持。 推介会以后,广大农民朋友纷纷来电、来函或亲自前来咨询,寻求适合自身增收致富的产业项目。林业技术人员对前来咨询项目的人员热情接待,积极建言献策,分别就政策、资金、技术和市场前景等问题进行认真解答,并想方设法,充分发挥林业部门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帮助他们联系种苗,提供技术支持。在推介会的带动下,全县连翘育苗、食用菌养殖、白皮松特色育苗等产业悄然兴起,相关金融部门积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共发放贷款51.95万元,政府贴息1.8万元。所有这些,对促进广大农民特别是东部贫困山区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2、2万亩优质核桃干果林基地初步建成 去年以来,陵川县委、县政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陵川县2万亩优质核桃干果林基地建设实施意见》,提出了三年内新发展2万亩优质核桃干果林基地的建设目标。 该项目采取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列入基地建设范围的区域,全部由政府免费提供核桃苗木,发放给广大农户进行栽植。林业等相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精诚协作,为核桃干果林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与保障。 该县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突出效益”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机构改革中不再保留和调整隶属关系机构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机构改革中不再保留和调整隶属关系机构的国有资产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法规类别】维护国有资产权益 【发文字号】黔府办发[2009]50号 【发布部门】贵州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9.05.13 【实施日期】2009.05.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机构改革中不再保留和调整隶属关系机构的国有资产管理有 关问题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9〕50号) 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9〕12号)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09〕7号)精神,妥善做好省人民政府不再保留和调整隶属关系机构的经费、物资、房地产等资产管理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特通知如下: 一、关于资产清查和财务清算问题

不再保留和调整隶属关系的机构,必须严格按照《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和财务清算工作。 不再保留和调整隶属关系的机构由本单位分管领导和财务、资产管理、纪检监察的负责人组成清查小组,进行资产和财务清查后,提出处置意见。不再保留的机构报新组建部门、调整隶属关系的机构报调整后的主管部门核准后,报省财政厅审批。 省财政、监察、审计、房管等部门要加强对不再保留和调整隶属关系的机构资产处置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检查,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 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我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一年多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和部署,扎实开展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以下简称清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拖欠工程款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涉及面广,实现清欠预定目标,任务仍然相当艰巨。为确保2006年底前基本解决我省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特提出如下意见。 突出重点,切实解决已竣工项目拖欠工程款 (一)加大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的清理力度。各地人民政府直接投资建设的项目,或中央项目(含国债项目)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拖欠的工程款,由各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按原审批的资金筹措渠道落实资金进行偿还。各地人民政府要从每年用于工程建设的各项资金(包括预算内基建投资、土地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各种政策性收费等)中划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偿付政府拖欠工程款。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原建设单位已经注销,无法确定拖欠主体的,由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偿还责任主体。对因超概算导致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的,经审计机关审计或中介机构审核后,由项目建设主管部门研究提出意见,报原项目审批部门审批。对同意调整概算的,按照项目审批部门确定的资金来源偿还拖欠工程款。对不同意调整概算的,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由项目审批部门会同项目建设主管部门等提出对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处理意见,严肃追究责任,并按照“谁超概、谁承担”的原则,由责任单位偿还拖欠工程款;无资金来源的,可通过资产变现等渠道筹集资金用于还款。 (二)认真清理房地产开发等企业投资项目拖欠的工程款。房地产开发项目拖欠的工程款,由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监督责任单位履行还款责任。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投资项目拖欠的工程款,按照行业归口管理的原则,由项目建设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建设单位履行还款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采取集中协调、专人负责、重点督办等多种方式监督还款计划的执行,保证按期还款;对不具备还款能力的项目,可通过资产变现筹措还款资金。对民营等非公有制企业投资或控股的项目,政府部门要引导双方通过市场中介机构核定欠款数额,制定并落实还款计划;不能达成一致的,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三)加强对还款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的监管。各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清欠进展情况,进一步完善还款计划,切实落实还款资金渠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快清欠进度。对拖欠严重、还款计划履行不好的地区和单位,省清欠办要进行现场督查。 (四)妥善解决拖欠项目的工程款结算问题。对已竣工结算的工程项目,各地人民政府要督促发包人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或还款协议偿清被拖欠的工程款;对2003年底前竣工未结算工程项目(或工程已完工未进行竣工验收的),要责令发包人尽快完成结算,并制定还款计划。工程款结算可参照《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4〕369号)要求进行。对结算存在争议的,自本意见下发之日起,合同有约定的按合同条款约定的办法提请调解;对合同未明确约定的,应向有关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对逾期仍未结算且承发包双方在规定期限内未进入仲裁或司法程序的政府投资项目,由审计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审计,提出处理意见。对因特殊情况,致使拖欠工程款成为“死账”等问题,由各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研究妥善解决办法。 三、按照“老账还清、新账不欠”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拖欠农民工工资清理工作 (一)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责任。按照“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总承包企业对所承包工程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全面负责,分包企业对分包工程的农民工工资支付直接负责,工程项目经理为直接责任人。总承包企业必须核验分包企业的资质,按照规定签订分包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支付分包工程款时间、

贵州省2016版计价定额简易计税方法计算规则

贵州省2016版计价定额简易计税方法计算规则 一、适用范围 凡在贵州省行政区域内,执行《贵州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6版)、《贵州省通用安装工程计价定额》(2016版)、《贵州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2016版)、《贵州省园林绿化工程计价定额》(2016版)、《贵州省仿古建筑工程计价定额》(2016版)(以下简称“2016版计价定额”)、《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筑工程”),按以下规定执行:(一)符合《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规定,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按本规则执行。 (二)符合《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 2016]36号)、《关于建筑服务等营改增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58号)规定,一般纳税人为 甲供工程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按本规则执行。 二、调整原则 按照“价税分离”的原则,税前工程造价中的各项费用应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 三、调整依据 (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二)《关于建筑服务等营改增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58号)。 (三)《关于印发研究落实“营改增”具体措施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建标造 [ 2016]19号)。 (四)《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 (五)《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57号)。 (六)现行计价依据、清单计价规范等。 四、简易计税方法的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税前工程造价×(1+3%)。 其中,3%为建筑业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的税率。 税前工程造价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项目费、企业管理费、利润和规费之和,各费用项目均按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五、调整方法

贵州省精准扶贫相关政策

贵州省精准扶贫相关政策 1、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33”是“从2015年到2017年,用3年时间减少300万贫困人口”;“66”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完成“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8”是到2020年,实现贫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以上。 2、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 结对帮扶干部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 3、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 小康路建设;小康水建设;小康房建造;小康电建设;小康讯建设;小康寨建设。 4、精准扶贫“四看法”: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以“四看识真贫”工作法在全镇对扶贫户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不漏一个贫困户,找准了贫困对象。 5、精准扶贫六个精准: 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安排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6、脱贫“五个一批”工程: 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7、精准扶贫两个所有: 就是到2020年全省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落实兜底政策;到2020年全省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 8、精准扶贫两个不掉队: “两个不掉队”就是聚焦所有民族脱贫,不让一个民族掉队;聚焦三片六山地区脱贫,不让一个地区掉队。 9、贫困对象识别程序: 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 10、“5321”结对帮扶活动: 即厅级领导帮5户,县级领导帮3户,科级领导帮2户,一般干部帮1户。 11、扶贫主体责任: 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群众主体。 12、两有户: 有资源、有劳动力但无门路。 13、两因户: 因学致贫、因病致贫。 14、两无户: 无力脱贫、无业可扶。 15、两缺户: 缺基础设施、缺技术资金。 16、贵州省委省政府“1+10”配套文件: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黔府发〔2012〕26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促进国有企业壮大规模、优化结构、做强做优,增强国有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发挥国有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发〔2012〕2号文件,立足贵州实际,按照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切实加强和规范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从低效、无效、非主业领域中小型企业基本退出,更多地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具有优

势的行业集中,向大企业大集团集中,向企业主业集中,使国有企业竞争力更强、主业更突出、带动力更大,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二)主要目标。到“十二五”期末,经营性国有资本向对全省经济发展带动性强的特色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中,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和壮大一批国内领先、投融资能力较强、能够引领我省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的百亿级、千亿级大企业集团,全省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营业总收入力争突破一万亿元;进一步完善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科学决策和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规范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形成覆盖全面、监管到位、权责明确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二、推动国有大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加大企业联合重组力度。根据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要求和企业战略定位,支持大企业强强联合、优强联合,通过兼并重组方式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大企业整合中小企业,并购重组关停企业,盘活土地、厂房、设备等有效资产,有效增加就业岗位。采取资产划拨、股权调整、企业分立等方式,对不同企业中同或

贵州精准扶贫应会应知介绍材料

1.“五个一批”脱贫途径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六个精准”基本要求: 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3.脱贫工作“四问”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 4.“深度贫困”标准贫困发生率大于20%。 5.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6项重点任务: 选优配强贫困地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强化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保障、推动形成脱贫攻坚的优良作风。6.“四个扶出”“三个聚焦”“三带”的具体内容 “四个扶出”是指扶出好班子、扶出好思路、扶出好机制、扶出好作风。“三个聚焦”是指聚焦落实党的政策、聚焦组织动员群众、聚焦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带”是指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 7.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 “一达标”是指贫困人口当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年贫困线标准。 “两不愁”是指不愁吃、不愁穿。 “三保障”是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8.两率一度:

漏评率不能高于1%,错退率不能高于2%,群众满意度高于9 0%。 9.五通四有: 脱贫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通客运、通宽带及电话、通组路及连户路硬化、通生产用电。有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有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有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信息员、有不低于3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 10.四有五覆盖: 脱贫户有安全住房、有安全饮水、有安全用电、有就业技能。入户路和院坝硬化覆盖、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覆盖、教育资助政策覆盖、增收产业覆盖。 11.四重医疗保障: 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扶助。 12.脱贫攻坚大比武: 2017年5月13日,全省第三次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大会要求,全省上下要更加精准扎实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围绕“比责任担当、比路径方法、比干部作风、比精神状态、比群众获得感”来一场脱贫攻坚“大比武”。 13.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2017年2月份至4月份,全省围绕精准实施产业扶贫、精准实施易地搬迁扶贫、精准强化教育扶贫等开展集中攻坚。通过干部蹲点回访、推进项目建设等措施,切实做到扶贫对象再精准、扶贫产业再精准、扶贫方式再精准、扶贫成效再精准、脱贫退出再精准,提高扶贫脱贫精准度、增强群众获得感。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 (黔府发﹝2010﹞17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充分发挥产业园区(见注释)聚集产业发展功能和示范效应,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探索一条“经济增长、资源集约、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结合我省实际,对全省“十二五”期间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科技引领、体制创新、产业聚集、土地集约的作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改革促开放、以创新谋发展,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我省优势产业的集中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原则。创新发展理念,革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产业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促进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科学规划,速度、质量与效益并重原则。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要求,科学合理、适度超前规划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努力实现质量、速度、结构和效益协调统一。 坚持产业聚集发展、集约节约用地原则。按照创业、创新、创优理念,做优产品、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推进产业集群、企业聚集、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园区投入产出效率。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产业特色原则。发挥比较优势,依托资源禀赋,采取灵活政策措施,引导产业园区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园区经济。 (三)总体目标。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以27个经济强县和快速通道沿线交通节点为重点,新建30个以上省级产业园区,申建4个国家级园区,建成1个综合保税区、2个出口加工区、2个加工贸易承接基地和2个“无水港”,并根据资源、环境、区位和产业特点,除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外,努力在全省有条件的县(市、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县县有园区、园园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建设格局。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国家级产业园区建设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即: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通讯、宽带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省级产业园区建设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即: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通讯和土地平整),市(州、地)、县级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五通一平”(即:供水、排水、供电、道路、通讯和土地平整),污水和垃圾统一处理,基本建立起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体系。 力争到2015年,全省产业园区引进国际国内500强企业50家以上;争取产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高于全省5—10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由现在15%左右提升到5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白云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分别超过50

贵州16定额说明(市政部分)

总说明 一、《贵州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2016版)(以下简称本定额),是在《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ZYA1 - 31 -2 01 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 - 20 13)、《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 57- 201 3)、《爆破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5 08 62 - 201 3)的基础上,参考《贵州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 (20 04版),并结合我省设计、施工、招标投标实际情况编制的。 二、本定额共分上、中、下三册及附录。上册包括:第一册“土石方工程”;第二册“道路工程”;第三册“桥涵工程”;第四册“隧道工程”;中册包括:第五册“管网工程”;下册包括:第六册“水处理工程”;第七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第八册 “路灯工程”;第九册“钢筋工程”;第十册“拆除工程”;第十一册“措施项目”。(附录包括: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材料损耗率等)。 三、本定额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市政工程,不适用于维修工程。 四、本定额按照增值税原理编制,适用于一般计税方法,各项费用均不含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五、本定额是按照正常的施工条件,施工企业通常采用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装备水平、合理的施工工期、合理的劳动组织编制;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社会平均标准。 六、本定额是国有资金投资工程项目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最高投标限价的依据;是衡量投标报价合理性的基础;是编制企业定额、投标报价、调解处理工程造价纠纷、工程造价鉴定的参考。 七、本定额按现行有关国家产品标准,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编制,并参考行业、地方标准以及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施工资料和其他资料。 八、定额项目的工作内容,除已注明的外,还包括施工准备、配合质量检验、工种间交叉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