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课 《大雁归来》(解析版)-“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7课 《大雁归来》(解析版)-“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7课 《大雁归来》(解析版)-“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7课 《大雁归来》(解析版)-“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7课《大雁归来》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露到鸿雁来

①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在古人看来,“白露者,阴气渐重,露凝而色白”,也就是说,露水的颜色为白色;同时,古人又以四时与五行相配,秋在五行中属金,金色白,白色也是秋天的颜色。因此,“白露”一词,字面上是“白色的露水”,本义却是指“秋天的露水”。

②在古人的观念中,白露是农历八月的节气。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份,古人称之为“仲秋”“仲商”“正秋”“中秋”等。据《礼记·月令》记载:“(仲秋之月)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盲风”,即疾风;“养”,指贮藏;“羞”同馐,即食物。这段话的意思是,八月开始刮大风,大雁从北方飞来,燕子向南飞去,群鸟开始贮藏过冬的食物。

③上述物象变化在《逸周书·时训解》中演变成了白露节气的“三候”:“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并称,“鸿雁不来,远人背畔;玄鸟不归,家室离散;群鸟不养羞,下臣骄慢。”古人以“鸿雁”“玄鸟”“群鸟”分别对应“远人”“家室”“下臣”,形成所谓的“候应”。如果上述“候应”不能如期而至,相应地就会有远方之人背叛、家庭离散、下臣骄横等异相发生。

④白露时节,天气由暖转凉。鸟类对气候的变化最为敏感,秋高气爽之际也是鸟类活跃之时,或迁徙,或觅食。这应该是古人选取鸿雁、玄鸟、群鸟作为白露节气“候应”的主要原因。

⑤鸿雁是中国文化中的灵禽,小者曰雁,大者曰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因为雁有着如此多的优良品质,所以被古人附着了诸多的象征意义:古人称来往书信为“雁书”“雁帛”,称事物排列有序为“雁行”“雁序”“雁阵”,称彼此音信断绝为“雁逝鱼沉”,称两相别离为“雁影分飞”,等等。

⑥玄鸟,也称“元鸟”,按东汉王逸的解释,就是燕子。燕子曾是殷商先民的图腾之物。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商的始祖名契,其母简狄洗浴时吞玄鸟卵因孕而生。《诗经·商颂·玄鸟》中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记述。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其迁徙习性与雁往来相反,春天燕南来、雁北飞,秋天则燕北去、雁南翔。燕子又常筑巢于人家屋宇之下,飞行时喜欢成双入对,这也给古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形容男女相亲相爱为“燕好”,形容男女新婚甜蜜为“燕尔新婚”,形容男女恩爱逾恒为“燕侣莺俦”,形容春光大好为“燕语莺歌”“莺莺燕燕”,等等。

⑦白露的节候表征也出现在古人的诗文作品中。白居易《南湖晚秋》诗中有“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写出了白露时节萧索的湖中景色。唐人元稹有《咏廿四气诗·白露八月节》:“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诗人先以白露“三候”为铺垫,再以农家收秋聚焦。

1.请指出选文的说明对象并概括其特征。

2.用一句话概括第⑦段的主要内容。

3.文章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5.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

【答案】

1.说明对象:白露节气的物候表征。特征:白露时节,天气由暖转凉。

2.白露的节候表征也出现在古人的诗文作品中。

3.引用;引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雁”的评价,极富权威地说明了雁有着很多优良品质。

4.不能删去。“主要”的意思是“事物中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用在句中表示“鸟类对气候的变化最为敏感,秋高气爽之际也是鸟类活跃之时,或迁徙,或觅食”是古人选取鸟类做白露节气“候应”的决定性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如果去掉,就成了唯一的原因了,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这一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5.逻辑顺序,好处是:运用逻辑顺序,使得说明思路清晰明白,使得读者对相对抽象的白露节气的物候表征感到易于理解接受。

【分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选文的说明对象的提取并概括其特征。可抓住关键句整理答案。如抓住“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物象变化”等句整理即可答出说明对象是白露节气的物候表征。特征可提取“白露时节,天气由暖转凉”一句作为答案。

2.试题分析:概括第(7)段的主要内容。抓住段首句“白露的节候表征也出现在古人的诗文作品中”作为答案即可。段首句就是段落的中心句。

3.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明显是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借以说明了雁有

着很多优良品质。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

4.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主要”表示除了决定性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如果去掉,就成了唯一的原因了,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5.试题分析:考查说明顺序及其作用。从全文的安排材料来看,本文运用的是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使得说明思路清晰明白,使得读者对相对抽象的白露节气的物候表征感到易于理解接受。按事物内在联系安排材料,进行说明,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候鸟的迁徙

余夫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 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

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因此,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来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

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④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的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黄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 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地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⑥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 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⑦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6.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②—⑥段从候鸟迁徙的原因、对候鸟迁徙的观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候鸟迁徙的知识。

7.第⑥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8.硫黄鹀是以什么为标记进行迁徙的?请找出它们具体判断方位的区域。

9.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1985年,首次迁徙到昆明的红嘴鸥有9 000多只,到2015年已达40 500只。近年来,昆明已建成大量滇池湖滨湿地,许多候鸟都来昆明栖息繁衍。

材料二:仙鹤是我国境内重要的迁徙鸟类。它们的越冬地和中途停留地,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保护,大多数都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材料三:1985年12月,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护红嘴鸥的通告。1982年,国务院决定,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在我国开展“爱鸟周”活动,从2006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末举行“世界候鸟日”活动。

【答案】

6.迁徙的路线、迁徙中鸟类的智慧、迁徙中的困难

7.举例子。列家燕从英国迁徙到南非的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候鸟在迁徙途中要遭遇许多困难。

8.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9.【示例】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候鸟,使其生存环境得到改善,迁徙中受到的伤害在

减少,数量在增加。

【分析】

6.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四段中的“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可知迁徙的路线;根据第五段中的“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可知鸟类的智慧;根据第六段中的“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可知迁徙时遇到的困难。

7.本题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根据第六段中的“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可知,这一段举了英国家燕的例子,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根据说明方法说明的内容一定在它的附近可知,它的作用是为了具体地说明“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方面来分析其作用。8.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从“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可以很轻松地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9.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几则材料的内容时,答案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从“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开展‘爱鸟周’活动”可知人们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候鸟;从具体的数字可知候鸟在迁徙中受到的伤害在减少。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动物的麻烦

康拉德·劳伦兹

①当我还是个学生时,和父母住在维也纳的一处公寓。我在家里养了一只雌性僧帽猴,她的名字叫格洛丽亚。她住在我书房中一个宽敞的大笼子里。我在家且能够照看她时,就会让她在房间里面自由活动。当我出去的时候,就只好把她锁在笼子里。她一进笼子就百无聊赖,想方设法尽快逃出来。有天晚上,我出去的时间比较长,到家后就去开灯,但房间仍然一片漆黑。可是格洛丽亚咯咯笑了起来,笑声不是从笼子那边传过来的,而是来自窗帘的方向。毫无疑问,肯定是她干的好事。我去找了一支蜡烛,点上后回到房间,却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格洛丽亚把笨重的青铜床头灯从底座上插着,没有被拽掉,又把床头灯举到了鱼缸的最高处,并将其当做破城槌,砸开了鱼缸的玻璃盖,床头灯也沉到了水里。电流就这样短路了!下一步,或是早一步,格洛丽亚弄开了我书橱的锁(她能运用如此细小的钥匙真是一项惊人的成就),把施特吕姆佩尔医学教科书的第二卷和第四卷取了出来,拿到鱼缸边上,然后把书撕成碎片后丢到了鱼缸里。书的封面被丢在地板上,里面一页纸都没了。鱼缸里的海葵很郁闷,触手里都是纸屑……

②这些事的有趣之处在于,她会全神贯注于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为了她的“试验”,格洛丽亚一定花了不少时间,对于她这样的小动物,独自完成这种成就是值得褒奖的,当然,代价也太昂贵了。

③有一次我沿着多瑙河散步时,听到了一只渡鸦响亮的叫声,我也叫了一声回应它。这时,处在高空的大鸟收起翅膀冲了下来,速度快得让人窒息,我感到一股气流向我涌来,突然它张开了翅膀减速,落在我肩膀上时,轻若鸿毛。这一刻我觉得它所做的一切坏事都得到了补偿,我养的这只渡鸦不知撕坏了多少书、多少次捣毁鸭窝。这种奇妙的感觉,并不会因为重复经历而消失,哪怕天天都这样,我仍然感觉这事很神奇。奥丁的神鸟(Odin’s bird)对于我,就像别人家的猫狗一样,是宠物。我和野生动物之间建立起了真正的友谊,对此我已经习以为常,只有在某些特别的情况下,我才意识到这是多么的独特。

④一个春天的早上,雾气缭绕,我漫步在多瑙河边。冬天是枯水期,河流很窄,迁徙的鹊鸭、秋沙鸭、斑头秋沙鸭从狭窄的河面掠过,其中还不时夹杂着一群豆雁或白额雁。在这些候鸟中,有一群灰雁也在展翅飞翔,好像它们都是一伙儿的。在排成人字形的灰雁中,我看出左侧第二只灰雁少了一根初级飞羽。就在此刻,这只灰雁失去羽毛的过程和情景又浮现在我的脑海,历历在目。因为这些都是我的灰雁,即便是在候鸟迁徙的季节,多瑙河边也不会有别的灰雁。人字形左侧第二只灰雁是只公雁,他叫马丁。他刚刚和我养的宠物雁马丁娜

结合,因此根据马丁娜的名字被命名为马丁(之前他只有一个数字编号,因为只有我亲自养大的灰雁才有名字,被他们自己父母养大的灰雁只有编号。)在灰雁的世界里,年轻的新郎官总是跟在新娘的身后,这可让马丁犯了难。马丁娜总是无所畏惧、自由自在地进出我家的所有房间,根本不会停下来咨询新郎有什么意见。而对于花园里长大的马丁来说,房间尚是未知的世界,但他也只好跟着马丁娜闯荡了。

⑤灰雁天生喜欢在开阔的乡间生活,即便是钻钻灌木丛,都必须鼓起足够的勇气,所以,马丁算得上一位小英雄了:他把脖子挺得笔直,跟着新娘从前门走到大厅,然后上楼到卧室里。在卧室里,他的羽毛因为恐惧而紧紧贴在身上,紧张得浑身颤抖,但仍然骄傲地挺直身板,高声尖叫着向陌生领域发起了挑战。突然,他身后的门“砰”的一声关上了。即便马丁是一只英雄灰雁,此刻也难以保持淡定了。他张开翅膀,像脱弦的利箭一般直直地冲向屋顶的枝形吊灯。吊灯的附件破碎了几片,而马丁因此牺牲了一根初级飞羽。

⑥这就是为什么我会知道人字形左侧第二只灰雁少了根羽毛。不过,还有一件更令人欣慰的事:我散完步回家时,刚才还在和野生候鸟一起高飞的这些灰雁,将会站在阳台前的台阶上欢迎我,它们的脖子伸得很长,灰雁的这个动作和狗摇尾巴的含义是一样的。我的视线随着灰雁而移动,看着它们掠过水面,消失在河湾处。在这一瞬间,我感到很惊奇,突然开始质疑熟悉的事物,这就是哲学诞生的时刻。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我们眼中最普通不过的日常事物,突然有一天感觉不一样了,好像我们是第一次看到它们,这会引发极深的感触。

⑦我看着灰雁,突然意识到这几乎是一个奇迹: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居然能够和自由自在的野生动物建立起真正的友谊!想到这一点,我有种莫名的幸福。这让我觉得人类在被上帝从伊甸园逐出后,痛苦稍微减轻了一点。

⑧如今,渡鸦都已经飞走,灰雁也因为战争而走散。在我自由放养的飞鸟中,只有寒鸦留了下来,它们是我在阿尔腾贝格养的第一批鸟。这些长年的家仆还在绕着高高的山墙盘旋,它们尖厉的叫声仍然通过暖气管道传进我的书房,我清楚地理解每一种叫声的含义。每年它们都会用窝把烟囱堵住,偷吃邻居的樱桃,惹邻居生气。

⑨你能否理解,我所忍受的所有这些麻烦和烦恼,换来的补偿不仅仅是科学成果,还有很多很多?

10.文中具体写到动物的“麻烦”事有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僧帽猴“格洛丽亚”的“杰作”。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请根据括号中的问题回答。

①“这种奇妙的感觉

.....,并不会因为重复经历而消失,哪怕天天都这样,我仍然感觉这事很神奇。”(句中的加点词“奇妙的感觉”该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卧室里,他的羽毛因为恐惧而紧紧贴在身上,紧张得浑身颤抖,但仍然骄傲地挺直身板,高声尖叫着向陌生领域发起了挑战。”(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结尾说“你能否理解,我所忍受的所有这些麻烦和烦恼,换来的补偿不仅仅是科学成果,还有很多很多?”“还有很多很多”是什么呢?请尝试说说你的理解?(写出两点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作者劳伦兹是奥地利的一位动物行为学家,我们这学期读过他的《动物笑谈》,也已经读到过他和动物们之间动人有趣的故事。为了观察动物,他在家里养了一大堆小动物。同学们,你养过小动物吗?观察过小动物吗?你能和大家分享一个你和小动物之间动人或有趣的小故事吗?(字数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渡鸦撕坏书,多次捣蛋鸭窝;灰雁打碎吊灯附件。

11.“奇妙的感觉”是指散步的时候,当我呼唤渡鸦,渡鸦落到我的肩膀上,轻若鹅毛。我和野生动物之间建立起了真正的友谊。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把灰雁人格化了,生动地表现了在花园长大的灰雁马丁闯荡卧室的恐惧害怕和英勇无畏。

12.动物们如此的信任我;人与动物能如此和睦地相处;我和动物之间建立了真正的友谊;我因此感受到无比的幸福……

13.(1)必须是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故事。(2)事情必须扣住“动人”或“有趣”,内容能体现“动人”或“有趣”。(3)语言流畅生动。(4)字数60字左右。

【解析】

10.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要点的提取。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如③段“我养的这只渡鸦不知撕坏了多少书、多少次捣毁鸭窝”;如⑤段灰雁“张开翅膀,像脱弦的利箭一般直直地冲向屋顶的枝形吊灯。吊灯的附件破碎了几片”。

11.试题分析:品味句子。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别从品味词语的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1)“奇妙的感觉”是指渡鸦落到我的肩膀上,轻若鹅毛。我和野生动物之间建立起了真正的友谊。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根据上下文的情节找到答案区域。(2)“紧张得浑身颤抖”“仍然骄傲地挺直身板”“向陌生领域发起了挑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灰雁人格化了,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灰雁的恐惧害怕和英勇无畏。

12.试题分析:考查对重要句子内涵的的理解。题干问“换来的补偿不仅仅是科学成果,还有很多很多”中的“还有很多很多”所指的内容。根据文章的描写和情节作答。答案可从我和野生动物之间建立起了真正的友谊的角度,从人与动物能和睦地相处等角度考虑。13.试题分析: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理解“动物与人和睦相处”的意义,并能联系实际写出小动物的“动人”或“有趣”即可。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学设计

14 《大雁归来》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提高学生分析课文能力;揣摩语句,增强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1.课前预习: 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凋零迁徙缄默窥探雾霭狩猎顾忌目空一切 2.情景导入: 猜谜语:天空捍卫小飞军,井然排列人字形。冬天朝南春回北,规规矩矩纪律明。打一动物(大雁)(多媒体呈现)。大雁我们并不陌生,那么大雁是怎样一种动物呢?(多媒体呈现大雁相关资料及大雁飞行图片)秋天到了,大雁南飞;春天到了,大雁归来;《大雁归来》在作者利奥波德这位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作了细致地观察和认真地研究后,向我们展现了大雁的许多闻所未闻的趣事和作者的那颗爱鸟之心。 3、简介作者及作品。 二、整体感知 本文融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于一体,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感知其知识性的特点。学生读文并思考问题: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方面的介绍,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明确:(1)三月春暖北飞(2)飞行路线很直(3)雁队以六为组(4)孤雁时常哀鸣(5)雁过群体生活 三、质疑探究 1.品味形象性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对大雁活动进行描绘的语句,体会写法及作用。教师指导:通过诵读、比较的方法感悟品位语言的形象性。学生合作探究。 明确: (1)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例如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请。 ③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者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2)多出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大雁的特征。 例如①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③春秋两季大雁举动对比。(跳读3、4、6、9段)

7大雁归来省优获奖 省一等奖教案 人教部编版

7大雁归来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2.揣摩语句,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 4.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大雁归来的相关影片或图片。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11月南飞的大雁。(2)3月的大雁。(3)大雁归来的情景。(4)春雁觅食。(5)孤雁。 (6)4月夜间大雁的集会。 字里行间充满着喜爱大雁、珍爱野生动物的情怀。 目标导学二:细读文本,感受情感 1.听老师范读第4段,观赏雁舞沙乡之美景,圈画出描写大雁飞翔的动词,朗读、品味、感受大雁的心声,想一想:能不能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大雁归来时的心情? 明确:欣喜、快乐、激动、兴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2.大雁为什么会有如此快乐、自由自在的心情?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这是一种怎样的大雁?聆听雁儿心声,进入雁儿内心世界,谈谈大雁的性格、精神特征及雁与雁之间的关系。以这样的句式说话:读____________句(段),我发现这是一种____________的大雁。 可抓住学生选择的语句做点评,教师示例: (1)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大雁的特征。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③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④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明确:作者用了许多拟人手法描写大雁,也是有感而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有集会,有辩论,讲亲情,讲友谊。大雁身上有许多珍贵的品质:团结、勇敢、善良、温和、大方。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崇敬之情。 (2)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大雁的特征。 ①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

《大雁归来》公开课名师教案

《大雁归来》名师教案 导入: 课前播放《鸟与梦飞行》的片尾曲《to be by your side》营造氛围。 横跨大洋,飞跃大海,穿过黑夜,冲破雾霭,只为会到你的身边。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美国作家利奥波德,通过对大雁长期的仔细观察和认真研究,写下了一系列的文章,收获了许多感悟。他在作品《沙乡年鉴》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展示习题一材料,学生朗读)。那么,他认为人类“失去了哪些东西”呢?我们一块来学习《大雁归来》这篇文章,寻找答案。 一、了解大雁 同学们预习了这篇文章,那么从文章中,你获得了哪些大雁的知识? 3月大雁归来,预示着春天也就到来了。(1段)大雁定期迁徙(2段)11月份大雁南飞,飞行路线是笔直的。(3段)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7段) 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8段) 4月的夜间,大雁在沼泽中集会。(9段)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10段) 每年三月,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进行一年一度的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12、13段) 二、想象雁语,感受大雁形象 1.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这篇文章不仅介绍了许多大雁的知识,还集中描写了大雁的鸣叫声,请同学们把它们勾画出来。 好,现在请大家前后排小组合作,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来“翻译”大雁的语言。(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提示:要找出所有描写大雁鸣叫的句子,下列句子,要引导学生指出大雁品格。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②“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说课稿

部编七上第1课说课稿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 上节课给大家介绍了什么是历史一级在初中阶段怎样学好历史。老师也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背诵朝代歌?我们有同学会背诵了吗? 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进入中国历史的学习。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古代史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本学期我们将会学到的内容。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下学习将会学到。 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的学习,来,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一段: 即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直到最后建立夏朝。这时期从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 最早的人类,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你可以想象的到吗?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动画片段。在观看的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古代人类是动画中这样形象吗? 嗯,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有谁能够提供证据证明是或者不是呢?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古人类是这个样子? 嗯,好,我听到有同学说,化石可以证明。那我们现在就通过考古发掘出来的化石研究,来看看我们中国境内的古人类吧。 下面让我们学习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通过这节课,我们要了解什么: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人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那首先,给到大家3分钟的时间,通过查找第一课的内容,将括号中的内容在书上找到并划记下来,这是本节课的一些重点内容。 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括号中的内容分别是?我请人来回答。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已经发现的考古证据有(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炭屑和烧骨)。考古学家推断出,他们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2.北京人被发现的地址是(背景西南周口店龙骨山)。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

07-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大雁归来测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7*大雁归来 测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缄.默(jiān)沼.泽(zhǎo)窥.视(kuī)曲折.(zhē) B.水洼.(wā)凋.零(tiāo)瞄.准(miáo)夜幕.(mù) C.黑鹂.(lì)香蒲.(pú)滑翔.(xiáng)雉.鸡(zhì) D.暮霭.(ǎi)弥.漫(mí)锥.子(zhuī)覆.盖(f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纠正迁徒赌注目空一切 B.撤回瞄准守猎一声不响 C.黎明喧嚷邀请偷偷摸摸 D.滑翔凋零濒繁有益无损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 ..着青草气息的地方。[弥漫:(光线、气体、声音等)充满。] B.返回的雁群……像凋零 ..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凋零:衰落。) C.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 ..时,春天就来到了。(雾霭:雾气。) D.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 ....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坚强、稳定,毫不改变。)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B.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C.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D.因为有了这种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伊利诺伊的玉米粒才得以穿过云层,被带到北极的冻土带。 5.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一、教材分析 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知道北京人的特质,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本课为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叙述了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相关史实,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代表北京人的体态特征、生产生活情况及其发现的历史影响,展现我国历史的丰富内涵,博大精深,作为中学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的开头。 本课主要知识点包括课文中的“元谋人”、“北京人”和知识拓展中的“山顶洞人”。然而其中重点在北京人的特征及其历史意义上。课堂时间有限,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上的基础情况,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可能难以面面俱到,而是更需要突出重点。本课重点突出的基础上蕴含着史料实证的学科精神、时空观念的塑造等,另外本课内容还蕴含文化遗产的价值、对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民族自豪感等情感,是对历史价值观的培育。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而本课是他们人生中第一节历史课,该学段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乐于参与各类教学活动,愿意分享和表达自身观点。历史素养、历史学科知识与历史学习方法都处于初步阶段,还不具备完善的历史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展示学科魅力,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第一节课就投入规范主动的历史学习中。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知道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2、学生了解北京人的发现,知道并掌握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 发现的意义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二)教学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思考“化石如何形成”、“对研究早期人类的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北京人的特征(外形特征、使用工具、社会组织、火的使用) 难点:本课内容距今久远,需将科学考古发现与图文想象才能较好的理解本课 五、教学策略 讲述法、讨论法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大雁归来》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大雁归来》课文原文、 知识点及教案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 雾霭时,春天就来到到了。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 还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 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能够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 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 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戚 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 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 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 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 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 们的猎枪。 三月的大雁则不同。即使它们在冬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 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 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 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 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 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 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 回来了。

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 出邀请。不消几大,沼泽地里到处都能够看到它们。在我们的农场, 能够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1946年4月11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 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 是偷偷摸摸实行的。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 米地飞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 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 儿们伸出双脚。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它们 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 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 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 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我和我的学生注意到每支雁队组成的数字。六年之后,在对孤雁 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 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 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像,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单 调枯燥的数字竞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在四月的夜间,当天气暖和得能够呆在屋外时,我们喜欢倾听大 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在那儿,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静悄悄的, 人们听到的仅仅沙锥鸟扇动翅膀的声音,远处的一只猫头鹰的叫声, 或者是某只多情的美洲半蹼鹬从鼻子里发出的咯咯声。然后,突然问,刺耳的雁叫声出现了,并且带着一阵急促的混乱的回声。有翅膀在水 上的拍打声,有蹼的划动而发出来的声音,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 所发出的呼叫声。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逐 步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大雁归来教案(09年市优质课一等奖)

大雁归来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高云淡的秋季,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见到一群群北雁南飞的景象,今天我们学习利奥波德的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大雁归来》。 《大雁归来》是节选自《沙乡年鉴》,《沙乡年鉴》是享誉世界的美国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逝世后出版的著作。这本书问世于1949年,正值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都在充满信心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态学的意识和概念对人们来说也还十分陌生,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影响。 从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发现了潜藏在富裕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征服自然带来的环境破坏。在这种清新的空气中,人们又发现了早已存在的《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伟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二)走进雁群 快速阅读,概括要点,把握文意,作者对大雁生活习性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文章描写了南飞的大雁、冬季的大雁、归来的大雁、春天觅食过程中鸣叫的大雁、孤独的大雁、四月夜间群居的大雁等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 生活习性:(1)定期迁徙(2)笔直飞行(3)善于飞行鸣叫(4)爱寻食玉米粒(5)常以6只列队飞行 由此可以看出大雁是具有灵性的侯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三)观赏雁翔 1.听老师范读第4节,圈画出描写大雁飞翔的动词,想一想:能不能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大雁归来时的心情?(热情的低语-写出了大雁的灵性和热情、曲折的穿行、向池塘问好、优雅的动作、可爱的形象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2.朗读、品味、感受作者的心声。(期盼大雁归来,喜欢大雁的情感,企盼大雁就向久违的客人。抖掉冬天-何其诗意的流露,香蒲乃至万物迎来了春天,欣欣向荣,流露出对大雁的喜爱) 3.齐读第4段,积累背诵。 (四)倾听雁语 1.快速跳读课文,找出描写大雁声音的句子。(文中第六段描写:觅食前后的鸣叫,似乎先有场辩论,返回后还会论述食物的价值,大雁也和人一样有它的喜怒哀乐,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一下它们此时辩论的什么呢? 孤雁的叫声频繁而忧郁-它是伤心的单身-想像一下是谁对大雁痛下毒手。 晚上群居沼泽集会时刺耳的叫声,发言激烈的辩论,深沉的总结,(深沉的声音联想到是雁群中有威信的长者发出来的)稀疏的谈论(联想到少数的大雁在交换意见),写出了夜间集会从喧闹到渐静的过程,很有层次,富有情味。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体现本文语言的形象性。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爱鸟情,自然的声音才是和谐的,虽然雁群的嘈杂胜过孤雁的忧郁,但是孤雁的忧郁更值得我们人类反思和检讨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 2.和周围同学交流自己从这些句子中得到的感受、体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选择题 1.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卿大夫是() ①韩②赵③楚④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电视剧《芈月传》的主人公芈月曾随儿子作为人质羁押于燕国,后来成为秦国的宣太后,并“垂帘听政”数十年。请观察战国形势图,指出她生活过的燕国和秦国是() 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①③ 3.在《流血的仕途》中,主人公李斯曾有这样的感慨:不是秦王有了李斯而幸运,而是李斯幸运地遇到了秦王,使他的才能能够发挥出来。如果商鞅也发表这样的感慨,他应该感谢的人是() A.魏文侯 B.魏惠王 C.秦穆公 D.秦孝公 4.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通过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的是() A.秦国B.齐国

C.燕国D.赵国 5.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战场立功将士国家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6.据史料记载,商鞅因被诬告谋反而逃亡。他逃到一家客店准备住宿时,因没有凭证被店主拒绝。不得已,商鞅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有人认为,商鞅死于自己的规定,请问是下列哪一项() A.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B.奖励军功 C.确立县制 D.废除井田制 7.由于它的修建,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是哪一项水利工程()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8.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负责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人是() A.大禹B.李冰C.商鞅D.诸葛亮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 (1)材料一中的这段话是谁说的?这段话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

07-第二单元第7课大雁归来

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7*大雁归来 测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缄.默(jiān)沼.泽(zhǎo)窥.视(kuī)曲折.(zhē) B.水洼.(wā)凋.零(tiāo)瞄.准(miáo)夜幕.(mù) C.黑鹂.(lì)香蒲.(pú)滑翔.(xiáng)雉.鸡(zhì) D.暮霭.(ǎi)弥.漫(mí)锥.子(zhuī)覆.盖(f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纠正迁徒赌注目空一切 B.撤回瞄准守猎一声不响 C.黎明喧嚷邀请偷偷摸摸 D.滑翔凋零濒繁有益无损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 ..着青草气息的地方。[弥漫:(光线、气体、声音等)充满。] B.返回的雁群……像凋零 ..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凋零:衰落。) C.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 ..时,春天就来到了。(雾霭:雾气。) D.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 ....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坚强、稳定,毫不改变。)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B.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C.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D.因为有了这种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伊利诺伊的玉米粒才得以穿过云层,被带到北极的冻土带。 5.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大雁归来》省优质课教案

《大雁归来》省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2.通过体会课文语言浓浓的抒情色彩,来体会读者笔墨中饱含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享作者的发现之乐,理解全文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主题思想,从而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辅助】多媒体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的面前,就宣告春天来到了。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集会,寂寥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雁群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人们称之为“雁字”。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成6只,或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摘自《辞海》 作者,利奥波德(1887~1948),他是美国著名的伦理学家,又是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他还是一个有着国际威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他所写的《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xǐ)雾霭(aǐ)窥(kuī)探缄(jiān)默 狩(shòu)猎凋(diāo)零滑翔(×iáng)顾忌(jì)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凋谢零落。迁徙:迁移。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雾霭:雾气。狩猎:打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案设计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统一的原因、意义。 2.掌握隋朝的重要建设项目: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通运河,修筑驰道。 3.掌握隋朝的灭亡和灭亡的原因。 情感态度 1.通过学习隋朝的统一和重要项目的建设,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2.分析学习隋朝的灭亡,使学生认识:隋朝的残暴统治被隋末农民战争一举推翻,充分感受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隋朝统一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明白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已孕育着统一的条件和因素,隋的统一就是客观条件和统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以此来培养学生联系、发展地看待历史的能力。 2.分析隋朝各项建设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隋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之上的,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求历史本质的能力。 3.指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隋朝统一的原因。 2开通大运河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难点 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线索较单一,围绕隋朝的三个问题(隋朝的建立统一、建设和灭亡)展开。在教学中不以讲解法为主而应多开展双边活动。 1.尽量多设计一些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尽可能穿插一些投影、图片,以增强教学效果,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还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媒体 1.投影仪。 2.地图:世界地图和隋朝疆域图。 3.一些运河的图片。 教学方法 1.讲解法:对于一些理性内容,在指导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做讲解。 2.演示法:用投影仪演示运河路线;用地图演示隋朝的重要建设项目;用一些运河的图片演示运河在今天所起的作用。 3.联系比较法:把隋朝与秦朝联系,比较它们之间在政策措施、历史作用上的相同点和短期而亡的原因。 4.讨论法:组织学生对隋朝统一的原因、统一的作用和开凿运河的原因及作用、隋短期而亡的原因等问题展开讨论。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结构和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式导入 上册历史我们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我们来回忆—一下这一时期的朝代更替情况和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 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朝代更替情况表: 明确: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我国历史经过了近400年的分裂局面,那么是谁结束了这一分裂局面呢? 明确:隋文帝杨坚建立的隋朝。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开创了国家再度统一的新局面,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隋唐。 一、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和统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优质教案

7大雁归来 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理解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怀,激发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大雁归来的相关影片或图片。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观察笔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11月南飞的大雁;(2)3月的大雁;(3)大雁归来的情景;(4)春雁觅食;(5)孤雁; (6)4月夜间大雁的集会。 字里行间充满着喜爱大雁、珍爱野生动物的情怀。 目标导学二:细读本文,感受情感 1.听老师范读第4段,观赏雁舞沙滩的美景,圈画出描写大雁飞翔的动词,朗读、品味、感受大雁的心声,想一想:能不能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大雁归来时的心情? 明确:欣喜、快乐、激动、兴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2.大雁为什么会有如此快乐、自由自在的心情?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这是一种怎样的大雁?聆听大雁心声,进入大雁的内心世界,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写作手法,谈谈大雁的性格、精神特征及雁与雁之间的关系。 (1)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表现了大雁的特征。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③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④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明确:作者用了许多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大雁,也是有感而发,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有集会,有辩论,讲亲情,讲友谊。大雁身上有许多珍贵的品质:团结、勇敢、善良、温和、大方。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崇敬之情。 (2)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大雁的特征。 ①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练习题(含答案)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练习 1、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2、为了写论文,刘刚搜集了《契丹的兴起》《西夏王李元昊》《辽、宋、夏的和战》等书籍,据此推测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 A. 民族政权的并立 B. 国家的统一 C. 藩镇割据的时代 D. 各民族友好往来 3、右图是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这些西夏王陵中葬着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 ) A.契丹族 B.匈奴族 C.鲜卑族 D.党项族 4、耶律阿保机和元昊分别是辽和西夏的建立者,下列属于他们共同点的是() A. 鼓励垦荒 B. 订立官职 C. 创制文字 D. 制定法律 5、“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6. 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戏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寇准 B.宋真宗 C.宋太祖 D.宋太宗

7.右图是上京遗址。据文献记载,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元昊 B.阿保机 C.朱温 D.赵匡胤 8、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商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A.宋、辽 B.宋、夏 C.唐、辽 D.辽、夏 9.宋真宗时,针对辽的大举南犯,坚决主战的大臣是() A.寇准 B.宗泽 C.岳飞 D.于谦 10、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比较后,下列哪一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 )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11、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 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第二年辽宋订立和约,北宋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使双方保持相对和平局面. A.澶渊之盟 B.宋夏议和 C.靖康之变 D.宋金议和 12.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信安”等。该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重大史实有关( ) A.陈桥兵变 B.澶渊之盟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13.材料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至11课知识点填空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至11课知识点填空汇总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_________年,_________建立隋朝,以_________为都城,_________就是隋文帝。 2._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___________,统一全国。 3.隋朝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顺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大趁势。 4.隋文帝采取巩固的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王朝,基本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趁势。 5.隋朝在诸多方面有所发展,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___________,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____________,而这条运河的开通者是____________。 6.开通大运河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运河以____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_____,南至 ___________,全长两千多公里。四个组成部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五条河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运河 的开通,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隋炀帝能够开通大运河的原因:①够利用已有的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③是在已经有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基础上开凿的。 第六第七题图片 8.科举制的创建者是____________,科举制的确立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 被______________垄断。创立(隋朝)①隋文帝用___________的方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 隋炀帝设立____________,标志着___________的正式确立。完善(唐朝)唐太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则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完善(宋朝)大幅度增加_______________名额,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 科举制的积极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权利,扩大了______________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推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科举制一直维持了____________多年。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束缚了_____________,忽视_____________,也阻碍了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年,隋炀帝在________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_____________,使人民___________,终于导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隋炀帝好大喜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奢侈无度。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________________,只是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隋炀帝还_______________,迫使大量农民________,当__________,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雁归来》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科学观察笔记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筛选、整合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对文章的解读能力。 3.赏析本文有浓郁抒情色彩的语言,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浪漫情怀。 4.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热爱自然,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意识,建立对大自然万物的责任感。【教学重点】 理解科学观察笔记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于大雁的情感。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横跨大洋,飞跃大海,穿过黑夜,冲破雾霭,只为会到你的身边。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种对于回归的承诺。美国作家利奥波德,通过对大雁长期的仔细观察和认真研究,写下了一系列的文章,收获了许多感悟。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大雁归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雁 同学们预习了这篇文章,那么从文章中,你获得了哪些大雁的知识? 3月大雁归来,预示着春天也就到来了。(1段)

大雁定期迁徙(2段) 11月份大雁南飞,飞行路线是笔直的。(3段) 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7段) 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8段) 4月的夜间,大雁在沼泽中集会。(9段) 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10段) 每年三月,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进行一年一度的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12、13段) 三、解读课文,想象雁语,感受大雁形象 1.这篇文章不仅介绍了许多大雁的知识,还集中描写了大雁的鸣叫声,请同学们把它们勾画出来。 【请大家前后排小组合作,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来“翻译”大雁的语言。(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提示:要找出所有描写大雁鸣叫的句子,下列句子,要引导学生指出大雁品格。】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②“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③“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④“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⑤“孤雁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 你从中看出,这是一群怎样的大雁?友好,活泼,热情好客,聪明,重情义(如果没找全:老师也发现了一处,我们来交流一下。) 2.补充大雁的形象 (通过刚才同学们对大雁鸣叫声的想象,我们感受到了大雁的美好形象。) 那么除了以上分析之外,我们还能从文中感受到大雁的哪些美好之处?

7 大雁归来

7.大雁归来 课题大雁归来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 文主旨。 2.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提高学 生分析课文的能力;揣摩语句,增强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文献法。提前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大雁的科普文章、图片、 诗文等资料,课前相互交流,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 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课 前 预 习 作者 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的伦理学家、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一生共出版了三本书和发表了大约500篇文章,大部分是有 关科学和技术的题材。代表作《沙乡年鉴》是一本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 及伦理观的书,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 实用文档

思考的结晶,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很大。 写作背景 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他写出了《沙乡年鉴》,《大雁归来》就是其中的一篇。 读准字音沼.泽(zhǎo)狩.猎(shòu)枯燥.(zào)香蒲.(pú) 环颈雉.(zhì)沙锥.鸟(zhuī)半蹼鹬 .. (pǔyù)窥.探(kuī)凋.零(diāo)弥.漫(mí)雾霭.(ǎi)缄.默(jiān)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迁徙:迁移。狩猎:打猎。雾霭:雾气。 缄默:闭口不说话。窥探:暗中察看。 沼泽: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凋零:(草木)凋谢零落。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实用文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