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拟增修订附录附录ⅪC异常毒性检查法&ⅪD热源检查方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拟增修订附录附录ⅪC异常毒性检查法&ⅪD热源检查方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拟增修订附录附录ⅪC异常毒性检查法&ⅪD热源检查方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拟增修订附录附录ⅪC

(Page98-99)

异常毒性检查法

本法系给予小鼠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出现的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供试用的小鼠应健康合格,体重17~20g,在试验前及试验的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做过本试验的小鼠不得重复使用。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除另有规定外,用氯化钠注射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

检查法除另有规定外,取上述小鼠5只,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给药途径,每只小鼠分别给予供试品溶液0.5ml。给药途径分为以下几种:静脉注射将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尾静脉,应在4~5秒内匀速注射完毕。规定缓慢注射的品种可延长至30秒。

腹腔注射将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腹腔。

皮下注射将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腹部或背部两侧皮下。

口服给药将供试品溶液通过适宜的导管,灌入小鼠胃中。

结果判断除另有规定外,全部小鼠在给药后48小时内不得有死亡;如有死亡时,应另取体重18~19g的小鼠10只复试,全部小鼠在48小时内不得有死亡。

异常毒性实验豚鼠采食及体重变化分析

异常毒性实验豚鼠采食及体重变化分析 马力,潘若文,张鹏飞,张宇船,李本婷,原田田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新乡453003) 【摘要】异常毒性实验是生物制品安全性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必须进行的实验检测项目。因此异常毒性实验结果判定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根据《中国药典》中对异常毒性实验的规定,分析进行异常毒性实验的豚鼠采食及体重数据,发现豚鼠日平均采食量与饲养密度成负相关性,并且日平均采食量于实验第二天明显下降,第三天开始逐渐恢复。体重增量在初始体重270~320g时最为稳定,在320~330g时,体重增量最大。 【关键词】生物制品;异常毒性;豚鼠;采食;体重 Analyze the Variety of Guinea Pig Ingestion and Body W eight in Abnormal Toxicity MA li, PAN ruo-wen, ZHANG peng-fei, ZHANG yu-chuan, LI ben-ting, YUAN tian-tian (HULAN BIOLOGIGAL ENGINEERING,INC,Xinxiang 453003,China) 【Abstract】 Abnormal Toxicity is the important experiment of the Biological Products safety test, 《China Pharmacokinetics》requires that the Abnormal Toxicity must to be put into effect. The judgment of the Abnormal Toxicity result is so important. This paper depends on the compendial requirement, analysis the numerical data of Guinea Pig ingestion and body weight in the Abnormal Toxicity. We discover that the ingestion cut down with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ncreasing, and the ingestion cut down clearly at the second day, recover at the third day. The increase of body weight is stable at the beginning body weight in 270~320g, and the highest at beginning body weight in 320~330g. 【Key words】 Biological Products; Abnormal Toxicity; Guinea Pig; Ingestion; Body Weight 异常毒性实验是生物制品安全性检查中重要的动物实验之一,是生物制品的非特异性毒性的通用安全试验【1】,检查制品中是否污染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 异常毒性检查法分为小鼠试验法和豚鼠试验法,《药典》中规定豚鼠检查法每批供试品使用2只豚鼠,体重范围250~350g,注射供试品观察7d,试验结束时,豚鼠无死亡,无异常反应,每只豚鼠体重均增加,则判定供试品合格。本研 [作者简介]马力(1971——),生物工程师,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质控部经理 E-mail: ml@https://www.doczj.com/doc/846268904.html,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凡例

总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四部收载通则和药用辅料。 本部为《中国药典》四部。 二、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通则共同构成。药典收载的凡例与通则对未载入本版药典但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其他中药标准具同等效力。 三、凡例是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通则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四、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五、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MP)的产品而言。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没有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六、《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为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七、《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统称为标准正文,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制法和贮藏、运输等条件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正文 八、《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统称为标准正文,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制法和贮藏、运输等条件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九、药用辅料标准正文内容一般包括:(1)品名(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与英文名);(2)有机物的结构式; (3)分子式、分子量与CAS编号;(4)来源;(5)制法;(6)性状;(7)鉴别;(8)理化检查;(9)含量测定;(10)类别;(11)贮藏;(12)标示等。 通则 十、通则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制剂通则系按照药物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各正文品种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指导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等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 名称及编排 十一、正文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通常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的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均为法定名称;本版药典收载的原料药英文名除另有规定外,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 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系根据中国化学会编撰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母体的选定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IUPAC)的命名系统一致。 十二、药品化学结构式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药品化学结构式书写指南”书写。 十三、正文按药品中文名称笔画顺序排列,同笔画数的字按起笔笔形一丨丿丶乛的顺序排列;通则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按分类编码;索引分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序的中文索引以及英文名和中文名

通则0821重金属检查法

0821重金属检查法 本法所指的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标准铅溶液的制备称取硝酸铅0.1599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 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Pb)。本液仅供当日使用。 配制与贮存用的玻璃容器均不得含铅。 第一法 除另有规定外,取25ml纳氏比色管三支,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加水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溶剂稀释成25ml,乙管中加入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25ml;丙管中加入与乙管相同重量的供试品,加配制供试品溶液的溶剂适量使溶解,再加与甲管相同量的标准铅溶液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用溶剂稀释成25ml;若供试液带颜色,可在甲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使之与乙管、丙管一致;再在甲、乙、丙三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当丙管中显出的颜色不浅于甲管时,乙管中显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如丙管中显示出的颜色浅于甲管,应取样按第二法重新检查。 如在甲管中滴加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仍不能使颜色一致时,应取样按第二法检查。 供试品如含高铁盐影响重金属检查时,可在甲、乙、丙三管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维生素C0.5~1.0g,再照上述方法检查。 配制供试品溶液时,如使用的盐酸超过1 ml,氨试液超过2ml,或加入其他试剂进行处理者,除另有规定外,甲管溶液应取同样同量的试剂置瓷皿中蒸干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15ml,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再用水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溶剂稀释成25ml。 第二法 除另有规定外,当需改用第二法检查时,取各品种项下定量的供试品,按炽灼残渣检查法(通则0841)进行炽灼处理,然后取遗留的残渣;或直接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如供试品为溶液,则取各品种项下规定量的溶液,蒸

中国药典2015版

中国药典2015版 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典包括凡例、正文及通则(本版药典对各部药典共性附录进行整合,将原附录更名为通则[3] ),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均应遵循的法定依据。所有国家药品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典凡例及附录的相关要求。 新版药典进一步扩大药品品种的收载和修订,共收载品种5608种。一部收载品种2598种,其中新增品种440种。二部收载品种2603种,其中新增品种492种。三部收载品种137种,其中新增品种13种、修订品种105种。首次将上版药典附录整合为通则,并与药用辅料单独成卷作为新版药典四部。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其中制剂通则38个、检测方法240个、指导原则30个、标准物质和对照品相关通则9个;药用辅料收载270种,其中新增137种、修订97种。 《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颁布实施必将对保障药品质量、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有利于提升公众用药安全水平。药品标准的制定直接影响公众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新版《中国药典》持续完善了以凡例为基本要求、通则为总体规定、指导原则为技术引导、品种正文为具体要求的药典架构,不断健全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药品注册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

典》通用技术要求,不得低于《中国药典》的规定。因此,《中国药典》对已上市药品的生产和药品的研发上市都具有强制约束力。新版《中国药典》的颁布实施,必将促进我国药品质量的提高,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将得到进一步保障。 有利于推动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新版《中国药典》在药品质量控制理念、品种收载,通用性技术要求的制定和完善,检验技术的应用、检验项目及其限度标准等方面的设置,对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新版《中国药典》的颁布将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生产工艺优化等。 有利于促进我国医药产品走向国际。新版《中国药典》在充分借鉴国际先进药典管理经验和质控技术的同时,兼顾我国医药产业的实际现状,充分展现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对标国际先进标准,不断提高我国药品标准的整体水平,提升我国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医药产品“走出去”。

中国药典2015版

中国药典2015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已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第67号公告发布,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BYCFDA官网就实施《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有关事宜,CFDA公告如下:一、《中国药典》是药品研制、生产(进口)、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相关单位均应遵循的法定技术标准。 二、《中国药典》2015年版包括凡例、正文及通则,实施之日起,所有生产上市的药品标准(包括药品注册标准)应当执行本版药典的相关通用要求。 三、凡《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品种,自实施之日起,原收载于历版药典、局(部)颁的同品种国家药品标准同时废止。 凡《中国药典》2015年版品种项下未收载的制剂规格,其质量标准按本版《中国药典》同品种相关要求执行,规格项按原批准证明文件执行。 凡《中国药典》2015年版不再收载的历版药典曾收载品种(因安全性、有效性等问题撤市的除外),新标准未颁布前,仍执行原药典标准,但应符合新版药典的通用要求。 四、药品注册标准中收载检验项目多于(包括异于)药典规定或质量指标严于药典要求的,应在执行药典要求的基础上,同时执行原注册标准的相应项目和指标。因辅料及生产工艺等差异导致的检测项目差异,生产企业应基于科学、质量可控的原则开展研究,必要时申报药品补充申请。

药品注册标准收载检验项目少于药典规定或质量指标低于药典要求的,应执行药典规定。 五、《中国药典》2015年版发布之日(含当日)前已获批的药品应自2015年12月1日起执行新版药典相应要求。如涉及药品处方、原辅材料和生产工艺等变更的,应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在2015年12月1日前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交补充申请,审评审批期间仍可执行原标准,审批通过者执行新标准,审批不通过者应立即停产。 仅涉及明确检测项目、指标限度调整但不涉及药品处方、原辅材料来源、生产和工艺变更的,应在实施之日前向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口药品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六、《中国药典》2015年版发布之日起(不含当日)新提交的药品注册申请,应按照新版药典相关要求开展研究并提交申报资料,技术审评部门应按照新版药典相关要求开展审评,不符合要求者不予批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发布之日(含当日)前已受理、技术审评部门尚未完成相关技术审评的注册申请,按照新版药典的相关要求开展审评;技术审评部门已完成相关技术审评的注册申请,药品批准上市后6个月内应符合新版药典的相关要求。 七、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增修订内容,药品生产企业应在上述规定期限前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及时提出变更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的补充申请。

YBB00042003-2015 急性全身中毒检查法

YBB00042003-2015 急性全身中毒检查法 Jixing Quanshen Duxing Jianchafa Test for Acute Systemic Toxicity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由静脉注入小鼠体内,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小鼠有无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供试用小鼠应健康合格。需在同一饲养条件下饲养(实验室核对饲养室温度控制在19~28℃),雌鼠应无孕,体重17~23g。做过本试验的小鼠不得重复使用。将小鼠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5只,复试时每组取18~19g的小鼠10只。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制备过程应按无菌操作法进行。 将供试品用纯化水冲洗干净,用滤纸吸干后切成约0.5cm×3cm条状,置浸提容器内。除另有规定外,按表1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浸提液,使浸提液浸没供试品,按表2条件浸提,即得。必要时,制备供试品溶液前,先将供试品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115℃保持30分钟。 空白对照液氯化钠注射液。 空白对照液、供试品溶液应在制备后24小时内使用。 表1 供试品表面积或重量与浸提液的比例 检查法将小鼠放入固定器内,自尾静脉分别注入供试品溶液和空白对照液,注射速度为0.1ml/秒,注射剂量为50mL/kg。注射完毕后,观察小鼠即时反应,如发现有血或供试品溶液外溢现象,弃去此小鼠,另取小鼠依法操作,试验后待观察小鼠喂养方法同试验前,并于4、24、48和72小时,观察和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一般形式、毒性表示和死亡动物数,在72小时时称量动物体重,动物反应观察判定按表3规定。 结果判断 表3 注射后动物反应观察指标

在72小时观察期内,试验组动物的反应不大于对照组动物,则判定供试品合格。如试验组动物有2只或2只以上出现中度中毒症状或死亡,则判定供试品不合格。如试验组动物有2只或2只以上出现轻度中毒症状,或不超过1只动物出现中度中毒症状或死亡,或虽无毒性症状但组织内动物体重普遍下降,则另取体重18~19g小鼠10只为1组进行复试,在72小时观察期内,试验组动物的反应不大于对照组动物,判定供试品合格。

药典三部(2015版)-通则-1141异常毒性检查法

1141 异常毒性检查法 异常毒性有别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特征,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毒性。 本法系给予动物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反应或死亡情况,检查供试品中是否污染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品种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临用前,供试品溶液应平衡至室温。 试验用动物应健康合格,在试验前及试验的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做过本实验的动物不得重复使用。 非生物制品试验 除另有规定外,取小鼠5只,体重18~22g,每只小鼠分别静脉给予供试品溶液0.5ml。应在4~5秒内匀速注射完毕。规定缓慢注射的品种可延长至30秒。除另有规定外,全部小鼠在给药后48小时内不得有死亡;如有死亡时,应另取体重19~21g的小鼠10只复试,全部小鼠在48小时内不得有死亡。 生物制品试验 除另有规定外,异常毒性试验应包括小鼠试验和豚鼠试验,试验中应设同批动物空白对照,观察期内,动物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动物体重应增加,则判定试验成立。按照规定的给药途径缓慢注入动物体内。 ⑴小鼠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取小鼠5只,注射前每只小鼠称体重,应为18~22g。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供试品溶液0.5ml,观察7天。观察期内,小鼠应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小鼠体重应增加,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应另取体重19~21g的小鼠10只复试1次,判定标准同前。 ⑵豚鼠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取豚鼠2只,注射前每只小鼠称体重,应为250~350g。每只豚鼠腹腔注射供试品溶液5.0ml,观察7天。观察期内,豚鼠应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豚鼠体重应增加,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可用4只豚鼠复试1次,判定标准同前。

2015版《中国药典》及相关法规习题.doc

精心整理 制药企业产品检测理论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正文收载内容?(C ) 2 A.药材和饮片 B.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 C.药用辅料 D.提取物 E.植 3 4 A. 5 6 A. 7 C. 8 9 A. 10 11 12)13 A. 14下列有关【贮藏】项下的规定,描述错误的是(D ) 15 A.冷处是指2~10℃ B.常温系指10~30℃ 16 C.阴凉处系指不超过10℃ D.密闭的目的是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 物进入 17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重”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述职的有效数位来确定,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

精心整理 18 A.如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5~0.16g; 19 B.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 20 C. 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 21 D.称取“2.0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22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细粉系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的粉末。(D ) 23 24 25 A. 26 27 A. 28 29 A. 30 31 32 33 A. 34 C.水的纯度、是否含含有离子杂质、pH和温度 D.水是否含有离子杂质、pH和 温度 352015版《中国药典》可见异物检查法中,5瓶注射用无菌冻干粉制剂如检出微细可见异物,每瓶中检出微细可见异物数量不得过( C )。 36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 37原料药与制剂稳定性试验考察中加速试验一般要求的温湿度为(A ) 38 A.40℃±2℃;75%±5%; B. 25℃±2℃;60%±5%;

重金属检查法

重金属检查法 1.目的:建立重金属检查(药典中第一、二法)的标准规程。 2.范围:QC化验室。 3.责任:QC化验员。 4.内容: 4.1简述: pH值是3.0-3.5,选用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调节pH 较好,显色剂硫代乙酰胺试液用量经实验也以2ml为佳,显色时间一般为2分钟。以10-20μgPb与显色剂所产生的颜色为最佳目视比色范围。在规定实验条件下,与硫代乙酰胺试液在弱酸条件下产生的硫化氢呈色的金属离子有银、铅、汞、铜、镉、铋、锑、锡、砷、锌、钴与镍等。 4.2仪器与用具:纳氏比色管,应注意选择各管之间的平行 性,玻璃色泽一致,内径、刻度、标线高度一致。比色管洗涤时避免划伤内壁。 4.3试药和试液: ℃干燥至恒重的硝酸铅0.160g,置1000m1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液10m1置100ml量瓶中,加

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pb)。 4.4操作方法: pH3.5)2ml,加水或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溶剂稀释成25ml。 μm)滤过,然后甲管中加入标准铅溶液一定量,水或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溶剂使成25ml,再在乙管中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l,甲管中加水2ml,照上述方法比较,即得。pH3.5)2ml与水15ml溶解以后,移置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再加水稀释成25ml。 ℃灼烧的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蒸汽除尽后,放冷,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后加水15m1,滴加氨试液至酚酞指示液显中性,再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1,微热溶解后,移至乙管中,加水稀释成25m1。 -1.0ml,使恰湿润,用低温加热至硫酸除尽后,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放冷,在500-600℃“…放冷,加盐酸2m1...”起,至加水稀释成25ml。 4.5注意事项: pH3.5)时,要用PH计调节,硫代乙酰胺试液加入量以2ml 时呈色最深;硫代乙酰胺试液显色剂的最佳显色时间为2分钟,第一、第二法均为放置2分钟。 μg的Pb)为宜。小于1ml或大于3m1,呈色太浅或太深均

《中国药典》2015年版 第一部 14

该版药典中现代分析技术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除在附录中扩大收载成熟的新技术方法外,品种正文中进一步扩大了对新技术的应用;药品的安全性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除在凡例和附录中加强安全性检查总体要求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增加或完善安全性检查项目;对药品质量可控性、有效性的技术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除在附录中新增和修订相关的检查方法和指导原则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增加或完善有效性检查项目;为适应药品监督管理的需要,制剂通则中新增了药用辅料总体要求;积极引人了国际协调组织在药品杂质控制、无菌检查法等方面的要求和限度。此外,该版药典也体现了对野生资源保护与中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再收载濒危野生药材。 第九届药典委员会还完成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增补本、《药品红外光谱集》(第四卷)、《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材和饮片第一版、中成药第二版、化学药第五版)、《中药材显微鉴别彩色图鉴》及《中药材薄 层色谱彩色图集》(第一册、第二册)的编制工作。 2015年版(第十版)2010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3年3月22日更名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本届药典委员遴选工作按照新修订的《新增委员遴选办法》和《第十届药典委员会委员遴选工作方案》,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新增委员候选人,并采取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新增委员。本届委员会共有委员351名,其中续聘委员248名,新增委员103名。时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任名誉主任委员,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任主任委员,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任常务副主任委员。本届委员会下设执行委员会和23个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共计67名,其中院士委员28名、资深专家3名、各专业委员会主任20名、相关部委专家4名、总局相关技术单位负责人7名。根据药典标准工作需要,本届委员会以第九届药典委员会专业委员会设置为基础,对专业委员会的设立进行了适当调整;为加强化学药标准的制定工作,增设了化学药品第三专业委员会,扩大化学药委员的人数;同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取消政策与发展委员会、标准信息工作委员会和注射剂工作委员会。 2010年12月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成立暨全体委员大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大纲”,编制大纲明确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按照《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国家药典委员会以实施“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为基础,组织各专业委员会和相关机构开展药典编制工作。药典委员会常设机构首次将I S 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引入药典编制的全过程管理,按照规范的“中国药典编制工作程序”开展品种遴选、课题立项、试验研究、标准起草、复核和审定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本版药典编制工作。2015年2月4日《中国药典》2015年版经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于2015年6月5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颁布,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版药典进一步扩大药品品种的收载和修订,共收载品种5608种。一部收载品种2598种,其中新增品种440种、修订品种517种、不收载品种7种。二部收载品种2603种,其中新增品种492种、修订品种415种、不收载品种28种。三部收载品种137种,其中新增品种13种、修订品种105种、新增生物制品通则1个、新增生物制品总论3个、不收载品种6种。本版药典首次将上版药典附录整合为通则,并与药用辅料单独成卷作为《中国药典》四部。四部收载通则总数317个,其中制剂通则38个、检测方法240个(新增27个)、指导原则30个(新增15个)、标准品、标准物质及试液试药相关通则9个。药用辅料收载270种,其中新增137种、修订97种、不收载2种。 本版药典完善了药典标准体系的建设,整体提升质量控制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了先进、成熟检测技术的应用,药用辅料的收载品种大幅增加,质量要求和安全性控制更加严格,使《中国药典》的引领作用和技术导向作用进一步体现。 在编制本版药典的过程中,还完成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二、三增补本,《红外光谱集》(第五卷),《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第四版),《中国药典注释》的编制和修订工作,组织开展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英文版、《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的编制工作。

(完整word版)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重金属检测方法及应用 一、重金属的危害特性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 (一)自然性: 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对于自然物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人分析了人体中60多种常见元素的分布规律,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元素在人体血液中的百分含量与它们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极为相似。但是,人类对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耐受力则要小得多。所以区别污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属性,有助于估计它们对人类的危害程度。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是由于工业活动的发展,引起在人类周围环境中的富集,通过大气、水、食品等进入人体,在人体某些器官内积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二)毒性: 决定污染物毒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性质、含量和存在形态。例如铬有二价、三价和六价三种形式,其中六价铬的毒性很强,而三价铬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天然水体中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之间,而汞,镉等产生毒性的范围在0.01~0.001mg/L之间。 (三)时空分布性: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被稀释扩散,可能造成点源到面源更大范围的污染,而且在不同空间的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四)活性和持久性: 活性和持久性表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稳定程度。活性高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或在处理过程中易发生化学反应,毒性降低,但也可能生成比原来毒性更强的污染物,构成二次污染。如汞可转化成甲基汞,毒性很强。与活性相反,持久性则表示有些污染物质能长期地保持其危害性,如重金属铅、镉等都具有毒性且在自然界难以降解,并可产生生物蓄积,长期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五)生物可分解性: 有些污染物能被生物所吸收、利用并分解,最后生成无害的稳定物质。大多数有机物都有被生物分解的可能性,而大多数重金属都不易被生物分解,因此重金属污染一但发生,治理更难,危害更大。 (六)生物累积性: 生物累积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和化学物理作用而累积。二是污染物在人体某些器官组织中由于长期摄入的累积。如镉可在人体的肝、肾等器官组织中蓄积,造成各器官组织的损伤。又如1953年至1961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无机汞在海水中转化成甲基汞,被鱼类、贝类摄入累积,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当地居民食用后中毒。 (七)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 多种污染物质同时存在,对生物体相互作用。污染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加和性有两类:一类是协同作用,混合污染物使其对环境的危害比污染物质的简单相加更为严重;另一类是拮抗作用,污染物共存时使危害互相削弱。 二、重金属的定量检测技术

YBB60252012急性全身毒性检查法

YBB60252012 急性全身毒性检查法 Jixing Quanshen Duxing Jianchafa Tests for Acute Systemic Toxicity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液由静脉注入小鼠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有无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供试用小鼠应健康合格。须在同一饲养条件下饲养(实验室和饲养室室温控制在19~28℃),雌鼠应无孕,体重17~23g。做过本试验的小鼠不得重复使用。将小鼠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5只。复试时每组取18~19g的小鼠10只。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制备过程应按无菌操作法进行。 将供试品用纯化水冲洗干净后,用滤纸吸干,切成0.5cm×3cm条状,置浸提容器内。除另有规定外,按表1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浸提液,使浸提液浸没供试品;按表2条件浸提,即得。必要时,制备供试品溶液前,先将供试品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在115℃保持30分钟。 空白对照液为氯化钠注射液。 空白对照液、供试液应在制备后24小时内使用。 表1 供试品表面积或重量与浸提液的比例 供试品厚度(mm)表面积或重量与浸提液体积的比例 ≤0.5 6cm2/ml >0.5~1.0 3cm2/ml >1.0 1.25cm2/ml 不规则形状0.2g/ml 表2 浸提条件 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小时) 37±1 24±2 37±1 72±2 50±2 72±2 70±2 24±2 检查法将小鼠放入固定器内,自尾静脉分别注入供试液和空白对照液,注射速度为0.1ml/秒,注射剂量为50ml/kg。注射完毕后,观察小鼠即时反应,如发现有血或供试液外溢现象,弃去此小鼠,另取小鼠依法操作,试验后待观察小鼠喂养方法同试验前,并于4、24、48和72小时,观察和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一般状态、毒性表现和死亡动物数,在72小时时称量动物体重,动物反应观察判定按表3规定。 结果判断

浅谈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变更年版中国药典的变更

浅谈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变更 1.基本情况: 1950年1月卫生部成立第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组成8个专家的小组团队,展开中国药典的编制,亦是我国最早的标准化机构。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由卫生部编印发行。至今已组建十屇药典委员会,并经已编制共九版中国药典(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文简称为Chinese Pharmacopoeia; 英文缩写为Ch.P.)。中国药典是为保证药品产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稳定、质量可控的技术法典,亦是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的法定依据。 作为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及对外的竞争 力,药典收载范围遂步扩大,由1953年(第 一版)共531品种增加至现有的2010版(第九 版)共4567种(包括有中药: 2165种(一部),化 学药: 2271种(二部)及生物药制品: 131种(三 部)),当中涵盖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 饮片、中成药、生物制品、药用辅料、凡例、 通则及附录等等。 国家药品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是由凡例与正文及其引用的附录共同构成。并且对药典以外的其他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由此可见,药典是国家对药品监控及为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的重要手段。 药典的法律地位: 依照《药品管理法》规定: 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管理部门颁布的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国务院药品监 国务院药品监督督管理部门颁布的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 2.基本结构: 凡例: 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控的基本原则,是对正文、附录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正文: 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统称正文,是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制法、和运输、贮藏等条件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USP重金属检查法

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1.简述 1.1重金属是指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盐类杂质。1.2硫化钠或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供试品中重金属在规定实验条件下所显颜色,与一定量的标准铅溶液在同样操作条件下所显的颜色比较。1.3由于实验条件不同。分为三种检查方法:第一法适用于在规定条件下能生成澄清无色溶液的供试品。第二法适用于在规定条件下不能生成澄清无色溶液的供试品;第三法适用于那些不能用一法和二法的样品。 2 仪器 2.1仪器设备 50ml纳氏比色管 2.2试剂和溶液 a)硫代乙酰胺试液: 称取硫代乙酰胺4g加水溶解,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 b)甘油基准试液: 称取200g甘油加水至总重量为235g,然后加142.5ml1N氢氧 化钠溶液和47.5ml的水。 临用前用0.2ml硫代乙酰胺试液和1ml甘油基准试液混合,在沸水浴中加热20秒钟,立即使用. c) 硝酸铅贮备液:称取硝酸铅0.1598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1ml与水100ml

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摇匀,作为贮备液。 标准铅溶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 SOP-QM 402-14 页号Page:2/4 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Pb)。 d)PH3.5醋酸盐缓冲液: 取醋酸铵25.0g,加水25ml溶解后,加38.0ml6N盐 酸,如有必要用6N氨水或6N盐酸调PH至3.5 ,用水稀释至 100ml,摇匀。 第一法: 标准溶液的制备取50ml比色管,用移液管移取2.0ml标准铅溶液(20 μgPb),用水稀释到25ml,用1N醋酸或6N氨水溶液调PH至3.0~4.0之间,用 窄围的精密pH试纸作指示,然后加水稀释至40ml,摇匀。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另取一支50ml比色管,加入按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成的供试液25ml;或加入供试品的量以g计, 按公式2.0/1000L计算,其中L 为重金属的限度(%),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酸的体积溶解,加水溶解并稀释 至25ml,供试品溶液用1N醋酸或6N氨水溶液调PH至3.0~4.0之间,用窄 围的精密pH试纸作指示,然后加水稀释至40ml,摇匀。 对照溶液的制备取第三只比色管,加入与上述供试品溶液方法同样制备的任意25ml,加入2.0ml标准铅溶液,用1N醋酸或6N氨水溶液调PH至3.0~4.0 之间,用窄围的精密pH试纸作指示,然后加水稀释至40ml,摇匀。 操作方法在上述三只比色管中分别加入2ml醋酸缓冲溶液(PH3.5), 然后 加1.2ml硫代乙酰胺_甘油基准试剂,加水稀释到50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色 背景下,至上向下透视.供试品溶液的颜色不得深于标准溶液的颜色;对照溶液的颜色 相同于或较深于标准溶液的颜色( 注:如对照液的颜色浅于标准品溶液,则以第二法代 替第一法)。 第二法: pH3.5醋酸盐缓冲液照第一法配制 标准溶液的制备用移液管取4ml标准铅溶液到适宜的试管中,并加入10ml 6N盐酸。 照方法一配制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样品(以g计算) ,按公式4.0/1000L 2.0/1000L计

药典三部(2015版)-通则-异常毒性检查法

精品文档 . 1141 异常毒性检查法 异常毒性有别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特征,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他 原因所致的毒性。 本法系给予动物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反应或死亡情况,检查供试品中是否污染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品种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临用前,供试品溶液应平衡至室温。 试验用动物应健康合格,在试验前及试验的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做过本实验的动物不得重复使用。 非生物制品试验 除另有规定外,取小鼠5只,体重18~22g,每只小鼠分别静脉给予供试品溶液0.5ml。应在4~5秒内匀速注射完毕。规定缓慢注射的品种可延长至30秒。除另有规定外,全部小鼠在给药后48小时内不得有死亡;如有死亡时,应另取体重19~21g的小鼠10只复试,全部小鼠在48小时内不得有死亡。 生物制品试验 除另有规定外,异常毒性试验应包括小鼠试验和豚鼠试验,试验中应设同批动物空白对照,观察期内,动物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动物体重应增加,则判定试验成立。按照规定的给药途径缓慢注入动物体内。 ⑴小鼠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取小鼠5只,注射前每只小鼠称体重,应为18~22g。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供试品溶液0.5ml,观察7天。观察期内,小鼠应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小鼠体重应增加,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应另取体重19~21g的小鼠10只复试1次,判定标准同前。 ⑵豚鼠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取豚鼠2只,注射前每只小鼠称体重,应为250~350g。每只豚鼠腹腔注射供试品溶液5.0ml,观察7天。观察期内,豚鼠应全部健存,且无异常反应,到期时每只豚鼠体重应增加,判定供试品符合规定。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可用4只豚鼠复试1次,判定标准同前。

重金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重金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范围:重金属检验 1.简述 1.1重金属是指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显色剂作用的金属盐类杂质。中国 药典采用硫代乙酰胺试液或硫化钠试液作显色剂,以铅的限量表示。 1.2 按实验条件不同,分为二种检查方法,第一法适用于供试品不经有机破 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第二法适用于供试品需灼烧破坏,取 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经处理后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 1.3 重金属硫化物生成的最佳PH值是3.0 — 3.5,选用醋酸盐缓冲液(PH3.5) 2mL 调节PH较好,显色剂硫代乙酰胺试液用量经实验也以 2mL为准,显色时间一般为2分钟。以10— 20ugPb与显色剂所产生的颜色为最佳目视比较色范围。 1.4 由于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且铅易积蓄中毒,故以铅作 为重金属的代表,硝酸铅配制标准铅溶液。 2 .仪器与用具 纳氏比色管:应注意选择各管之间的平行性,玻璃色泽一致,内径、刻度标线高度一致。比色管洗涤时避免划伤内壁。 3.试药和试液 3.1标准铅溶液:精密称定在105C干燥至恒重的硝酸铅0.160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

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时,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1mL相当于10 ug的Pb) 3.2硫代乙酰胺试液,醋酸盐缓冲液(PH3.5)等均按药典规定。 3.3稀焦糖溶液,取蔗糖或葡萄糖约 5g,置瓷坩埚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下,加热至呈棕色糊状,放冷,用水溶解成约25mL滤过,贮于滴瓶中备用,根据试液色泽深浅,取适当量调节使用。 4 .操作方法 4.1 第一法 4.1.1 取25mL纳氏比色管两支,编号为甲、乙。 4.1.2 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加水或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溶剂稀释成25mL作为对照品。 4.1.3 乙管中加入该药品规定的方法制成的供试液25mL作为供试品。 4.1.4 如供试液带颜色,可在甲管中滴加少量稀焦糖溶液或其它无干扰的有色溶液,使其色泽与乙管一致。 4.1.5 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 2mL ,摇匀,放置 2 分钟,同置白色衬板上,自上向下透视,乙管中显出的颜色与甲管比较,不得更深。 4.1.6 如在甲管中滴加稀焦糖溶液仍不能使颜色一致时,可取该药品项下规 定的2倍量的供试品和试液,加水或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溶剂使成 30mL将溶液分成甲乙2等份,乙管中加水或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溶剂稀释成 25mL甲管中加入硫代乙酰胺试液2mL 摇匀,放置2分钟,经滤膜(孔径3um)滤过,然后甲管中加入标准铅溶液一定量,加水或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溶剂使成25mL再在乙 管中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L甲管中加水2mL照上述方法比较,即得。 4.1.7 供试品如含高铁盐影响重金属检查时,可取该药品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液,加抗坏血酸 0.5-1.0g ,并在对照液中加入相同量的抗坏血酸,再照上述方法检查。 4.1.8配制供试品溶液时,如使用的盐酸超过 1.0mL(或与盐酸1.0mL相当的稀盐酸)氨试液超过2ml,或加入其他试剂进行处理者,除另有规定外,对照液中应取同样同量的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98异常毒性检查法

异常毒性检查法 1 简述 1.1 本法适用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C异常毒性检查法。 1.2 异常毒性有别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特征,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毒性反应。 1.3 异常毒性检查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出现的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供试品如不合格表明药品中含有超过正常产品毒性的毒性杂质,临床用药将可能增加急性不良反应。 2 实验材料和用具 2.1 天平精度0.01mg或0.5mg,供试品、试剂称量用;精度0.1g,小鼠称量用。 2.2 实验用具小鼠固定装置(包括小鼠固定器、支架)、注射器(1ml以下,精度0.01ml)、高压蒸汽灭菌器、秒表、大称量瓶、吸管、移液管和小烧杯。 2.3 试剂 75%乙醇、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或其它规定的溶剂。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除另有规定外,用氯化钠注射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 3.1 原料药 3.1.1 精密称取适量,置适宜容器中。 3.1.2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搅拌使溶解。 3.2 注射液 3.2.1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瓶塞。 3.2.2 精密量取一定量药液,置适宜容器中。 3.2.3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混匀。 3.3 粉针剂 3.3.1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小瓶瓶塞。 3.3.2 加入一定量规定的溶媒配成所需浓度,混匀。 除另有规定,如上述供试品不能完全溶解,应在使用时摇匀。 4 实验动物实验用的动物应从具备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资质的单位购进,供试用的小鼠应同一来源同品系,雌者无孕,健康无伤,毛色光滑,眼睛红亮、活泼,体重17~20g,在试验前及试验的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做过实验的小鼠,不得重复使用。 5 用具的灭菌试验用玻璃容器、注射器、针头等与供试品及动物接触的用具,一般情况下应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121℃湿热灭菌30min。 6 检查法 除另有规定外,取上述小鼠5只,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给药途径,每只小鼠分别给予供试品溶液0.5ml,给药途径分以下几种。 6.1 静脉注射 6.1.1 捏住小鼠将其提起放入固定器内,固定,使鼠尾暴露在外。 6.1.2 扭转鼠尾,使静脉向上,取75%乙醇棉球擦拭注射部位,使其扩张并消毒。 6.1.3 一手捏住鼠尾,一手持注射器,针尖与鼠尾成一是一的角度(小于30°)刺入静脉,在4~5s内匀速注入供试品溶液(规定缓慢注射的品种可延长至30s)。如针头未插入静脉内,应重插;如药液有损失,应另取小鼠重试。 6.1.4 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用消毒棉按住注射部位轻轻按压,防止药液外漏。止血后,将小鼠放入鼠盒中,观察即时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