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烯腈工厂设计文献综述.[1]报告

丙烯腈工厂设计文献综述.[1]报告

丙烯腈工厂设计文献综述.[1]报告
丙烯腈工厂设计文献综述.[1]报告

丙烯腈合成工段综述

1.丙烯腈的性质

1.1 丙烯腈的物理性质

丙烯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合成纤维、树脂、橡胶急胶粘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丙烯腈,英文名Acrylonifrile(简称为ACN),化学分子式:CH

2

=CH-CN;分子量:53.1。丙烯腈在常温下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剧毒,有特殊气味;可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与水互溶,溶解度见表1-1。丙烯腈在室内允许浓度为0.002MG/L,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3.05%~17.5%(体积),因此,在生产、贮存和运输中,必须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

丙烯腈和水、苯、四氯化碳、甲醇、异丙醇等会形成二元共沸混合物,和水的共沸点为 71℃,共沸点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8%(质量),在有苯乙烯存在下,还能形成丙烯腈—苯乙烯—水三元共沸混合物。丙烯腈的主要物理性质见表1-2。

表1-1 丙烯腈与水的相互溶解度

温度/℃水在丙烯腈

中的溶解度

(质量)/%丙烯腈在水

中的溶解度

(质量)/%

温度/℃水在丙烯腈

中的溶解度

(质量)/%

丙烯腈在水

中的溶解度

(质量)/%

0 10 20 30 40

2.10

2.55

3.08

3.82

4.85

7.15

7.17

7.30

7.51

7.90

50

60

70

80

6.15

7.65

9.21

10.95

8.41

9.10

9.90

11.10

表1-2 丙烯腈的主要物理性质

性质指标性质指标

沸点(101.3KPa)

熔点/℃

相对密度(d

4

26)粘度(25℃)

78.5

-82.0

0.0806

0.34

生成热(25℃)

燃烧热

聚合热(25℃)

蒸汽压/KPa

151KJ/mol

176KJ/mol

72KJ/mol

折射率(n

D

25)

闪电/℃

燃点/℃

比热容/J.Kg-1.K-1 蒸发潜热(0—77℃)

1.3888

481

20.92±0.03

32.6KJ/mol

8.7℃时

45.5℃时

77.3℃时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6.67

33.33

101.32

246℃

3.42MPa

1.2丙烯腈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丙烯腈由于分子结构带有C=C 双键及-CN 键,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发生加成、聚合、腈基及氢乙基化等反应。

聚合反应和加成反应都发生在丙烯腈的 C=C 双键上,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能自行聚合,所以在丙烯腈成品及丙烯腈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加少量阻聚剂,如对苯酚甲基醚(阻聚剂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除发生自聚外,丙烯腈还能与苯乙烯、丁二烯、乙酸乙烯、丙烯酰胺等发生共聚反应,由此可制得合成纤维、塑料、涂料和胶粘剂等。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反应可以制得已二腈。氰基反应包括水合反应、水解反应、醇解反应等,丙烯腈和水在铜催化剂存在下,可以水合制取丙烯酰胺。

氰乙基化反应是丙烯腈与醇、硫醇、胺、氨、酰胺、醛、酮等反应;丙烯腈和醇反应可制取烷氧基丙胺,烷氧基丙胺是液体染料的分散剂、抗静电剂、纤维处理剂、表面活性剂、医药等的原料。丙烯腈与氨反应可制得1,3 丙二胺,该产物可用作纺织溶剂、聚氨酯溶剂和催化剂。

丙烯腈主要用来生产 ABS 树脂,丙烯酰胺、丙烯酸纤维、己二睛和苯乙烯-己二睛树脂等,目前国内供不应求,每年需大量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2.国内外生产现状

2.1世界生产情况

近年来随着丙烯腈下游产品腈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ABS/AS)、丙烯酰胺、丁腈橡胶和丁腈胶乳、己二腈和己二胺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下游精细化工新品的不断开发与应用,世界的丙烯腈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近几年来,世界丙

烯腈年均增长率约为4%。生产能力从4750kt/a 增至5800kt/a,产量由4330kt/a 增至5050kt/a[1]。

表1-3 世界丙烯腈生产能力kt/a

国家与地区生产能力产能比例国家与地区生产能力产能比例

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1892

768

440

280

115

280

240

80

45

32.4%

13.1%

7.5%

3.3%

2.0%

4.8%

4.1%

1.4%

0.7%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韩国

印度

巴西

墨西哥

南非

土耳其

合计

408

380

370

30

90

165

75

90

5843

7.0%

6.5%

6.3%

0.5%

1.5%

2.8%

1.3%

1.5%

表 1-3 反映出全球丙烯腈的生产与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与地区,他们生产能力约占全球生产能力的66.2%。全球主要生产商:美国BP、Sterling、Monsanto、Solutia、AmericanCyanamid 公司,和日本旭化成、三菱化成、三井化学、日东化学、昭和电工、住友化学公司,德国Erdoelchenie、BASF、PCK 公司,意大利EniChem 公司,荷兰的DSM 公司,西班牙Repsol 公司。2000 年全球丙烯腈消费结构为腈纶占54.5%,ABS/AS 占25%,丁腈橡胶与胶乳占5%,其他占15.5%。

2.2 国内生产情况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丙烯腈工业发展较快,从国外引进8 套装置,全部采用美国BP 公司技术,目前总生产能力约为410kt/a。目前,我国主要生产厂家及生产能力见表1-4。

表1-4 我国丙烯腈主要生产厂家与能力kt/a

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备注

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总厂

大庆油田聚合厂

齐鲁石化公司丙烯腈厂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抚顺石化公司腈纶厂50

60

60

40

32

50

实际可达70

计划扩展到70

吉林石化公司化肥厂安庆石化公司腈纶厂

合计

66

50

408

计划扩展到100

3.丙烯腈生产方法

3.1环氧乙烷与氢氰酸合成法

这一方法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环氧乙烷与氢氰酸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氰基乙醇。

这一反应是在50~60℃时,有碱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提出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碳酸盐和氰化物,脂肪属和芳香属胺,氨基醇等作为这类催化剂。

第二步氰基乙醇在200~220℃下脱水生成丙烯腈。

脱水过程是吸热反应,通常在200~220℃下进行。可用几种不同的催化剂(镁,钠,铝的碳酸盐,蚁酸盐或硫酸盐等),除主反应外,尚有一系列副反应,其副产物有丙烯酸,氨气,2—丁烯酸等。这些副产物使丙烯腈不纯,必须在生产中控制适当条件并对产物进行精馏。

其脱水工艺的简单工艺流程如下:

首先,原料β—羟基丙腈预热至160℃以上,送入反应器,以高沸点有机热载体加热至200~220℃,在反应器内事先放好MgCO3催化剂,其重量与β—羟基丙腈之比为1:1.2,反应生成丙烯腈,水,未反应的β—羟基丙腈以及HCN,NH3等进入

反应器上部塔身,在塔顶控制在110℃,使丙烯腈,水和NH3能与高沸点物分离而进入冷却器1冷凝,冷凝液流入分层器中,分成上下两层(上次为丙烯腈,下层为水),将上层液体产品送至洗涤塔,以10~15%硫酸洗掉氨气,在送入中和塔,用2~8%稀Na2CO3溶液进行中和,最后在精馏塔中进行共沸精馏,得到98~99%的丙烯腈。为防止聚合,加入0.1%稳定剂(氚醌,对苯二胺等)。在工业中,每生产1吨丙烯腈需消耗1.16吨环氧乙烷和0.7吨HCN

在1943年以前,此法是工业上生产丙烯腈的唯一方法。特点是产品质量纯,虽然反应过程也有副产物,但是它们的沸点与丙烯腈不同,因而容易分离。但是,此法原料环氧乙烷成本太高,操作过程多。因而目前工业生产上绝大部分均为其他方法所代替[2]。

3.2乙炔与氢氰酸合成法

1930年德国在实验室中用乙炔和氢氰酸一步制得丙烯腈,但是这一方法直到1942年才进入工业生产。

此法是在80~90℃下,乙炔与氢氰酸通过催化剂(氯化亚铜和氯化铵等)的溶液来合成丙烯腈的。反应按下式进行:

C2H2+HCN→CH2=CHCN

反应除了生成丙烯腈外,还生成乙烯基乙炔,二乙烯基乙炔,乙醛等杂质。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乙炔和氢氰酸按克分子比10:1进入反应器,反应器盛有催化剂溶液,它是氯化亚铜和氯化铵及少量盐酸的水溶液。乙炔与氢氰酸鼓泡进入反应器,在80~90℃下进行催化反应。反应生成丙烯腈及副产物乙烯基乙炔,二乙烯基乙炔,乙醛等杂质。反应产物进入吸收塔,用水喷洒以吸收丙烯腈。油吸收塔下部流出浓度为2~2.5%的丙烯腈水溶液,进入蒸馏塔,在这里用直接蒸汽从溶液中蒸馏出丙烯腈与水的共沸物及易挥发气体混合物,可得到浓度为70~72%的粗丙烯腈。然后在汽提塔将轻

馏份(乙醛,乙烯基乙炔及氢氰酸)蒸出。在粗丙烯腈液中尚含有二乙烯基乙炔,氯丁二烯等杂志。此混合液到干燥塔进行共沸蒸馏,最后到精馏塔精馏,即可制得纯丙烯腈,纯度可达99.85~99.9%。丙烯腈产率按乙炔计可达80~85%,按氢氰酸计可达90~95%。

这个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生成的副产物二乙烯基乙炔(沸点84℃)及甲基乙烯酮(沸点81℃)与丙烯腈的分离较为困难,.因为他们的沸点与丙烯腈的沸点77.3℃与水—二乙烯基乙炔—丙烯腈三组分的共沸点67℃也接近,要分离得到完全纯洁的丙烯腈产品是有困难的,而且这些微量杂质的存在,对聚合反应是有影响的。

乙炔一步合成丙烯腈比环氧乙烷两步合成丙烯腈的步骤少,但精致过程比较复杂,产品纯度不如间接法高。不过,直接法却具有成本较低与产率较高的优点,因此20世纪中期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此法生产丙烯腈,约占总产量60~70%[3]。

3.3 丙烷氨氧化法

3.3.1丙烷氨法发展

丙烷氨氧化法是近几年开发的新技术,BP、旭化成公司已经完成中试阶段,旭化成公司已经工业化。所研制出的氨氧化催化剂活性组分为V-Sb-W-复合催化剂,

50%载体为SiO

2-Al

2

O

3

,反应温度500℃,压力103 kPa,原料配比为丙烷∶氨∶氧∶

氮∶水=1∶2∶2∶7∶3。

丙烷氨氧化法工艺分为2种,其一是丙烷在稳定催化剂作用下,同时进行丙烷的氧化脱氢和丙烯氨氧化反应,这种丙烷直接氨氧化合成丙烯腈的工艺被称之为丙烷一段直接氨氧化工艺;其二是丙烷经氧化脱氢后生成丙烯,尔后以常规的丙烯氨氧化工艺生产丙烯腈,称之为丙烷两段氨氧化工艺。

20世纪90年代初,BP公司开发出了丙烷氨氧化一步法新工艺,它是在特定的催化剂下,以纯氧为氧化剂,同时进行丙烷氧化脱氢和丙烯氨反应。该工艺采用了一种新开发的催化剂,它对丙烯腈的选择性相当高,而对副产物丙烯酸的选择性较低,它既适用于以氧气为氧化剂的低丙烷转化工艺,又适合以空气为氧化剂的工艺。该工艺比传统丙烯法生产成本降低20%,而且丙烯酸之类的副产物少,产出更多的高价值产品乙腈和氢氰酸。

与此同时,日本三菱化学(MCC)和BritishOxygen也开发成功了独特的循环工艺,它主要是丙烷氧化脱氢后生成丙烯,然后再以常规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其特点是采用选择性烃吸附分离体系的循环工艺,可将循环物流中的惰性气体和碳氧化

物选择性地除去,原料丙烷和丙烯可全部被回收。循环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低反应单程转化率的情况下提高产物选择性和总体收率,而且大幅减少了O

2

的生成量,使生产成本降低约10%,原材料费用降低约20%,从而解决了低转化率带来的原料浪费问题,为丙烷制丙烯腈工艺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在MCC的另一篇专利中还公开了该公司开发的低丙烷转化循环工艺,它是一种高选择性低丙烷转化率的工艺,更适合于带回收系统的装置,而且还使用了该公司开发的新催化剂,其选择性高于BP工艺,可联产丙烯腈和丙烯酸。

3.3.2丙烷直接氨氧化工艺

丙烷直接氨氧化工艺是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同时发生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和丙烯氨氧化反应。反应式如下:

CH

3CH

2

CH

3

+NH

3

+2O

2

一CH

2

CHCN+4H

2

美国BP公司,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和旭化成公司所开发的都属于这种工艺。由于催化剂性能上的差异,BP-Amoco公司和日本三菱化学公司的工艺流程略有不同。BP-Amoco工艺的氧化反应是在高浓度丙烷和氧不足的条件下进行,由于以氧气作为氧化剂,避免了惰性气体的加入,加之丙烷转化率较低,所以未反应丙烷需要回收。相比之下,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工艺的氧化反应是在低浓度丙烷和氧过量条件下进行,由于以空气为氧化剂,丙烷转化率较高,所以未反应丙烷不必回收。

由于丙烷直接氨氧化工艺的丙烷转化率和丙烯腈收率与丙烯法都相差甚远,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和美国BP-Amoco公司都对该工艺进行了优化。日本三菱化应氨回收工艺。日本旭化成公司开发的丙烷直接氨氧化工艺是将丙烷、氨和氧在装有专用催化剂的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其催化剂为SiO

2

上负载20%~60%的Mo,V,Nb或Sb 金属,反应中用惰性气体稀释,反应条件为415 ℃和0.1MPa。当丙烷转化率约为90%时,丙烯腈选择性为70%,收率约为60%。

3.3.3丙烷脱氢丙烯氧化工艺

丙烷脱氢后再丙烯氨氧化工艺是以丙烷为原料分两步进行。(l)丙烷脱氢生成

丙烯;(2)用传统丙烯氨氧化工艺生成丙烯腈。在第一步反应中用Pt/A1

2O

3

作氧化

剂,反应温度为890~920K,反应压力0.2~0.5MPa,丙烷单程转化率约40%,丙烯选择性为89%~91%。第二步使用Bi-Mo-Al-Ox系催化剂,反应温度673~773K,压力为0.05~0.2MPa。BOG公司将PSA技术也应用于该工艺中,开发出以丙烷为原料生产丙烯腈的Petrox工艺。该工艺与丙烯为原料生产丙烯腈的Petrox工艺相似,但它结合了丙烷脱氢系统。两步法工艺中丙烷转化率和丙烯腈选择性都比较高。例如:BOG 的Petrox工艺丙烷转化率达到40%,丙烯腈选择性达到80%。但该工艺因需要增加

丙烷脱氢装置,所以固定投资费用比丙烷直接氨氧化法所用费用高出15%-20%。3.4 丙烯氨氧化法

3.4.1反应原理

对于主要的工业生产方法—丙烯氨氧化法,反应产物是丙烯腈;副产物包括:氢氰酸,乙腈,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少量羰基化合物等。

丙烯氨氧化法,主反应生成丙烯腈,是一个非均相反应;与此同时,在催化剂表面还发生一系列副反应[2]。

主反应:

C 3H

6

+NH

3

+1.5O

2

→CH

2

=CHCN+3H

2

O △H=-512.5KJ/mol

副反应:

①生成乙腈:C

3H

6

+1.5NH

3

+1.5O

2

→1.5CH

3

CN+3H

2

O △H=-522KJ/mol

②生成氢氰酸:C

3H

6

+3NH

3

+3O

2

→3HCN+6H

2

O △H=-941KJ/mol

③生成二氧化碳:C

3H

6

+ 4.5O

2

→ 3CO

2

+3 H

2

O △H = -1925KJ/mol

④生成一氧化碳:C

3H

6

+ 3O

2

→ 3CO + 3H

2

O △H = -1925KJ/mol

上述副反应中,生成乙腈和氢氰酸是主要的,CO

2、CO 和H

2

O 可以由丙烯直接

氧化得到,也可以由丙烯腈、乙腈等再次氧化得到。反应过程也副产少量的丙烯醛、丙烯酸、乙醛、丙腈以及高聚物等,因此,工业生产条件下的丙烯氨氧过程十分复杂。主、副产物的相对生成量,取决于催化剂本身性。

3.4.2反应条件

1、催化剂;丙烯氨氧化法,催化剂是制约反应进程的关键因素。

(1)对于丙烯氨氧化法,催化技术相对成熟,主要的催化剂有:P-Mo-Bi系铋、V-Sb系锑催化剂。如美国BP-Amoco 公司开发的C-49MC 催化剂,丙烯转化率98.3%,丙烯腈选择性达84.5%。

(2)对于丙烷氨氧化法,目前正在开发中的催化剂大致可分为三类[3]:一类是

钼酸钒催化剂,其通式为Mo

10VaNb

b

X

c

Z

d

O

n

,式中X表示Te和Sb中的一种;第二类是

锑酸钒催化剂,其通式为VSb

m P

n

A

c

D

b

C

c

O

x

,式中A表示W,Sn,Mo,B和Ge;第三类是钒

铝氧氮化物(VAION),其通式为AL

x O

y

N

z

H

n

。其中以三菱化学公司开发的

MoV

0.3Te

0.23

Nb

0.15

O

x

具有最高丙烷转化率和丙烯腈收率,分别为91%和59.7%,而且氨

氧化反应温度最低,仅为410℃。

2、工艺条件;

1) 丙烯:氨:氧气物质的量比为1:1~1.2:1.8~2.3。丙烯:氨物质的量比理论值1:1,实际为1:1.2,若物质的量比过低,则副产物丙烯醛生成量显著上升;若物质的量比过量,在后续急冷工艺氨处理量加大。丙烯:氧的物质的量比理论值1:1.5,实际为1:1.8~2.5。若换成空气,则实际为1:10~12。降低氧气比使选择性增加,但造成丙烯转化率降低,使丙烯腈收率降低;如果增大氧气比,则二氧化碳生成量上升,丙烯腈的选择性降低,且反应器的体积要增大。

2) 反应温度的影响;反应温度升高,丙烯转化率增加,副产物乙腈生成量下降,氢氰酸和二氧化碳生成量上升,使丙烯腈选择性降低。反应温度对反应结果影响较大:

CN在593K左右开始生成;目的产物丙烯腈在623K开始生成主要副产物HCN和CH

3

并随着温度升高,丙烯腈收率不断提高。因此反应温度必须在623K以上进行生产以得到较高收率的丙烯腈

反应压力的影响;从热力学观点来看,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过程中主反应是体积增加最小的反应,提高压力虽减少其平衡转化率,但可提高主、副反应的竞争能力,增加投料量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压力提高,反应器的生产能力上升,丙烯转化率提高,但丙烯腈的收率却直线下降,因为副产物的生成量也增加。丙烯氨氧化的主、副反应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的数值都很大,可将这些反应看作不可逆反应。此时,反应压力的变化对反应的影响仅表现在动力学上。由丙烯氨氧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知,反应速度与丙烯的分压成正比,故提高丙烯分压,对反应是有利的,而且还可提高反应器的生产能力。但在加快反应速度的同时,反应热也在激增,过高的丙烯分压使反应温度难以控制。实验又表明,增加反应压力,催化剂的选择性会降低,从而使丙烯腈的收率下降,故丙烯氨氧化反应不宜在加压下进行。因此要选择适当的反应压力,使反应器的生产能力和丙烯的消耗保持在最经济的状态,一般反应压0.1~0.3MPa。

3)接触时间和空塔线速;反应时间过短,丙烯转化率下降,从而丙烯腈收率降低。反之,如果反应时间过长,则丙烯腈发生二次反应,不利于丙烯腈选择性的提高。丙烯氨氧化反应是气-固相催化反应,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不可能瞬间完成,因此,保证反应原料气在催化剂表面停留一定时间是很必要的,该时间与反应原料气在催化剂床层中的停留时间有关,停留时间愈长,原料气在催化剂表面停留的时间也愈长。增加接触时间,对提高丙烯腈单程收率是有利的,对副反应而言,增加接的副反应外,其余的收率均没有明显增长,即接触时间的变化对触时间除生成CO

2

它们的影响不大,由此可知,适当增加接触时间对氨氧化生成丙烯腈的主反应是有利的,随着丙烯转化率的提高,丙烯腈的单程收率也会增加,但过分延长接触时间,丙烯深度氧化生成CO2的量会明显增加,导致丙烯腈收率降低。同时,由于氧的过分消耗,容易使催化剂由氧化态转为还原态,降低了催化剂活性,并缩短催化剂使

用寿命,这是因为长期缺氧,会使Mo

5+→Mo

4

+,而 Mo

4

+转变为Mo

5

+则相当困难,即使

通氧再生催化剂,也难以恢复到原有的活性。另外,接触时间的延长,降低了反应器的生产能力,对工业生产也是不利的。适宜的接触时间与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以及反应温度有关,对于活性高、选择性好的催化剂,适宜的接触时间应短一些,反之则应长一些;反应温度高时,适宜的接触时间应短一些,反之则应长一点。一般生产上选用的接触时间,流化床为5~8s(以原料气通过催化剂层静止高度所需的时间表示),固定床为2~4s[4]。

4)转化率和反应选择性;丙烯:氨:空气中氧的物质的量比为1:1-1.2:1.8-2.3,反应温度为400-500℃,反应压力为0.1013MPA,在此反应条件下主副产物单程收率为:丙烯腈60%~75%,丙烯转化率85%~99%。美国BP 公司采用快速流化床反应器,进行丙烯氨氧化反应,当反应器的表观线速为3.0m/s,反应温度470℃,丙烯质量空速0.2h-1 时,丙烯的转化率可达98.3%,丙烯腈的收率可达84.5%。表2-1 采用C-49MC 催化剂,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工业化条件下得到的一些数据[5]。

表2-1 采用C-49MC 催化剂得到的一些工业生产数据项目参数

反应器类型

原料

工艺条件转化率选择性

流化床 (带U 型冷却管,副产4.137MPa 蒸汽)

丙烯纯度不小于 97%,液氨纯度99.9%

反应温度(出口)404℃,反应压力(出口)0.21MPa,接触

时间6S,

丙烯:氨:空气=1:1:10.2

丙烯 94.3%

丙烯腈 74.5%,HCN

4

.76%,乙腈1.62%,CO

2

.44%,CO

2

8.56%,

轻组分(主要是丙烯醛)0.54%,重组分(聚合物等)1.08%

3、反应动力学

对丙烯氨氧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当氧和氨的浓度不低于某一定值时,对丙烯是一级反应,对氨和氧都是零级反应。反应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r=k*pC

3H 6

式中 r—丙烯氨氧化反应速率; K—反应速率常数;

pC

3H

6

—丙烯分压;

反应速度常数与所用催化剂有关;

催化剂无磷,k=2.8*105exp(-67000/RT)

催化剂含磷,k=8.0*105exp(-67000/RT)[6]

4、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三部分:反应部分、回收部分和精制部分。其工艺过程可简单表示如下:

5、总工艺图

6、精制工艺图

四.总结

丙烯腈是三大合成的重要单体。丙烯腈分子中有双键和氰基两种不饱和键,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发生聚合、加成、水解、醇解等反应。丙烯腈是生产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重要单体,主要用来生产聚丙烯腈(腈纶)、ABS树脂(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合成)、 SAN树脂(由丙烯腈和苯乙烯合成)。此外,丙烯腈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由丙烯腈经催化水合可制得丙烯酰胺,由后者聚合制得的聚丙烯酰胺是三次采油的重要助剂。由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又称电解加氢二聚)可制得己二腈,己二腈还可制造抗水剂和胶粘剂等,也用于其他有机合成和医药工业中,并用作谷类熏蒸剂等,在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己二腈再加氢可制得己二胺,后者是生产尼龙-66的主要单体。由丙烯腈

还可制得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如谷氨酸钠、医药、农药薰蒸剂、高分子絮凝剂、化学灌浆剂、纤维改性剂、纸张增强剂、固化剂、密封胶、涂料和橡胶硫化促进剂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而现在我国丙烯腈产量不足,大量依靠进口,促使我们加大对其工艺的研究和改进,我国民经济做出贡献。

五、参考文献

[1] 罗保军,等,丙烯腈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化工科技市场,2003,10,11-14;

[2] 李松涛,等,《合成纤维工业》,1965 :182-214;

[3] 《基本有机合成工艺学下册》,天津大学等校合编 1961 ,100-132;

[4] 崔克清,陶刚编著,《化工工艺及安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0-36;

[5] 窝尔梯彻(I.Waltcher)著.《丙烯腈》,科学出版社,1958

[6] 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464-466

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拉伸侧冲孔复合模及 自动送料装置与塑料 模设计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模具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0年3月15日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2]。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部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代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扩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目前,全世界模具年产值约为600亿美元,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我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 二、研究主要成果 现代模具设计的内容是:产品零件(常称为制件)成型工艺优化设计与力学计算,尺寸与尺寸精度确定与设计等,因此模具设计常分为制件工艺分析与设计、模具总体方案设计、总体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7]。 (1)AD/CAE/CAM 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与制造一体化 CAD/CAE/CAM 一体化集成技术是现代模具制造中最先进、最合理的生 产方式。 (2)设备在现代模具制造中的作用 现代模具制造尽可能地用机械加工取代人工加工。这就确定了先进设备在现代制造中的作用,尤其现在加工中心、数控高速成型铣床、数控铣床、数控车床、多轴联动机床、数控模具雕刻机、电火花加工机床、数控精密磨床、三坐标测量机、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在工厂中的广泛使用。 (3)代模具制造中的检测手段 模具的零部件除了有高精度的几何要求外,其形位精度要求也较高,一般的量具是很难达到理想的目的,这时就要依赖精密零件测量系统。这种精密零件测量系统简称C M M ,即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 ,是数控加工中心的一种变形。它的测量精度可达0.25 μ m。 (4)成型制造(RPM)在现代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快速成型制造(RPM)技术是美国首先推出的。它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成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技术,是基于新颖的离散/堆积(即材料累加)成形思想,根据零件CAD 模型,快速自动完成复杂的三维实体(模型)制造。RPM技术是集精密机械制造、计算机、NC技术、激光成型技术和材料科学最新发展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被公认为是继NC技术

文献综述范本 (1)

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实际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最初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直接融资到银行作为第三方介入的融资;从国内的贸易融资发展为国际间贸易融资;从传统的贸易融资到结构性贸易融资。从理论意义上来看,结构性贸易融资逐渐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起源于西方国家的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是在巴塞尔协议中作为一个理论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贸易融资的还款来源稳定作为基础,其风险主要在于贸易背景是否真实以及双方的资信状况是否正常。而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结构性贸易融资,是利用组合的理论,通过结合传统的和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来降低整体业务的风险,来满足日益发展的国际贸易双方逐渐壮大的需求。 Schwartz(1974)在报告中主要以贸易双方作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贸易融资相对于其他的融资方式优点在于:首先,在还款来源稳定的情况下,贸易融资方式相比于其他的方式更经济,成本更低。其次,贸易是建立在双方背景真实的情况下,因此双方的资信状况都较好;最后,若在贸易融资中存在风险,那么其中一方可通过控制另一方的还款来源来降低风险。若是将资金提供方改为银行,那么他的理论同样适用于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贸易融资。 巴塞尔协议是1988年首次订立的,推出了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主要是为了降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使银行在市场稳定的基础上公平竞争。在1998年提出了新的资本协议,内容涉及面更广,专门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来处理信用风险。标准法也即是外部评级法,是由外部的较权威的评级公司来评级,内部评级是指由银行内部来对客户的违约概率进行计量。由于我国较为权威的评级公司较少,且成本高,因此标准法较少使用,各银行都有其对客户的评级法。 Altman(1968)运用财务比率的方法,提出了可以差别是否为破产公司的模型,即多元z计分模型。该模型的数据是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取舍,并运用多元判别法来分析已筛选出的变量,由此得出Z判别函数。再根据各个公司的变量值代入,得出Z值的大小,以此来判断是否为破产公司。Altman等人在1977年建立了ZETA信用风险模型,该模型可在公司即将破产前5年判别出是否将破产,准确度在70%以上。 Richard A.Daveni (1994)认为企业的竞争环境在不断的变化中,企业不可能永远保持着优势。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行动去改变企业竞争的环境,从而建立短时间的竞争优势。针对如何建立竞争优势,他认为有七个点必须要做到:首先定位市场,提出自己的战略目标,并对目标进行预测,然后呈现完整的战略方案,再以出其不意的速度和竞争手段施行,以期达到股东满意度。他认为在取得

丙烯腈工厂设计文献综述.

1. 丙烯腈的性质 1.1丙烯腈的物理性质 丙烯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合成纤维、树脂、橡胶急胶粘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丙烯腈,英文名Acrylonifrile (简称为ACN,化学分子式:CH2=CH-CN 分子量:53.1。丙烯腈在常温下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剧毒,有特殊气味;可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与水互溶,溶解度见表1-1。丙烯腈在室内允许浓度为0.002MG/L,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3.05%~17.5%(体积),因此,在生产、贮存和运输中,必须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 丙烯腈和水、苯、四氯化碳、甲醇、异丙醇等会形成二元共沸混合物,和水的 共沸点为71 °C,共沸点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8%(质量),在有苯乙烯存在下,还能形成丙烯腈一苯乙烯一水三元共沸混合物。丙烯腈的主要物理性质见表1-2。 表1-1丙烯腈与水的相互溶解度 温度/ C水在丙烯腈中 的溶解度 (质量)/ % 丙烯腈在水 中的溶解度 (质量)/ % 温度/ C水在丙烯腈中 的溶解度 (质量)/ % 丙烯腈在水中 的溶解度 (质量)/ % 0 2.107.1550 6.158.41 10 2.557.17607.659.10 20 3.087.30709.219.90 30 3.827.518010.9511.10 40 4.857.90 表1-2丙烯腈的主要物理性质 性质指标性质指标 沸点(101.3KPa)78.5生成热(25C)151KJ/mol 熔点/ C-82.0燃烧热176KJ/mol 相对密度(d426)0.0806聚合热(25C)72KJ/mol 粘度(25C)0.34蒸汽压/KPa 折射率(n D25) 1.38888.7 C 时 6.67闪电/ C045.5 C 时33.33

体育文献综述-(1)

体育文献综述-(1)

文献综述 题目体育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米光明 专业班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13级1班学号541314020113 院(系)体育学院 指导教师李展(讲师) 完成时间2016年5月

体育文献综述 摘要: 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和程度加深。有数据表明:“在我国20世纪 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30%,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多”。[1]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任长顺在《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良好心理习惯的形成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认识的转变,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大学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他们既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还要应付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矛盾,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2]。曾四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中提到“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行为疗法”[3],而刘卫平、李平等认为体育教学恰恰在这方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思维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文化课,由于学生的心理思想和外部行为不宜表现,所以在课堂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多以理性的说教为主,学生的主体参与水平仅处于较低

的被动认同活动阶段,故难以实施有针对性、及时性的教育来改善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之下,体育实践课由于它具有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释放性、外显性等特点,故可以看成它是个社会活动的缩影,或者说是社会活动模拟游戏化,人们沉浸在体育实践课活动中,会感受到丰富多变的刺激,也会体验到几乎和社会活动完全相同的精神磨难与心理冲突。所以,它更易于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身体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加强主体的参与性,并充分地体验、领悟、内化,然后附诸实践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4]正因为体育教育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本课题主要是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研究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使体育教师在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影响手段心理疾病 大学阶段是人们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期,也是人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大多数学生离开了家长而独自生活和学习,其中有来自日常生活的苦恼、有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矛盾、有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即将毕业进入社会而产

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综合报告 研究课题:雷公藤药物研究进展 班级:2016级中药1班 顾颖2016140836 姓名(学号): 邓颖2016140796 指导教师:田柳 完成时间:2017年11 月30日

文献综述综合报告选题申报表

目录 1.课题分析 (1) 2检索策略 (1) 2.1 选择检索工具 (1) 2.2 选择检索词 (1) 3. 检索步骤、检索结果及其评价 (1) 3.1 万方医学网 (2) 3.2 实体图书馆 (4) 3.3网络免费学术信息资源 (5) 3.4中国知网 (6) 4.文献综述 (13) 5.参考文献 (17) 6.自我总结评价 (17)

1.课题分析 上次,我们的选题是“新型中药制剂技术”,这次,我们将上次的课题细化,选题为“雷公藤药物研究进展”。雷公藤自《神农本草经》记载,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近年来,由于我国对中药的重视,雷公藤的药效成分不断被发现,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在下面一些文献中,主要讲述雷公藤多苷类化学物质被发现并用于临床应用以及在免疫方面的作用;雷公藤产生毒副作用的机理以及相关减毒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物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毒副性越来越小。 2检索策 2.1 选择检索工具 2.2 选择检索词 3. 检索步骤、检索结果及其评价 3.1万方医学网 学位论文

从序号3选出 主题词:雷公藤AND药物AND研究AND(发展OR进展) 【篇名】雷公藤应用研究的在研讨和再评价 【作者】郑家润 【摘要】雷公藤热门研究和应用近半个世纪,项目涉及新药研究所有的医、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但研究发展很不平衡,留下很多需要再研讨和再评价的问题。单一结构药物、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滞后,阻碍了研究样品的标准化及量化;药效和毒理研究受累的同时,进一步制约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科学评价;能提供临床研究直接参考的、有指导性的实用基础资料不多,因而靠经验、靠观察作判断,从而产生带偶然性和盲目性的报告很难避免。在雷公藤自身药用研究还不充份和不均衡背景下,雷公藤新的药用衍生物的问世,带来了雷公藤研究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关键词】雷公藤药代动力学药用衍生物药用价值甾体激素毒副作用 【出处】第五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集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篇名】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炎症状态及雷公藤多甙片的干预作用 【作者】刘玲 【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DN 已成为西方国家人群中终末期肾衰的主要病因,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DN发病率呈明显地逐年增加趋势.DN一旦出现明显持续蛋白尿以后则病情基本不可逆转,常进一步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本研究观察DN患者血浆白介素

现代酒包装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中国设计的力量》把当今市场上的白酒酒包装编辑成册,研究酒包装设计对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影响。书中所列举的包装充分表现出了历史文化和高尚生活元素的结合。随着当今酒市场竞争的激烈,酒包装设计本身所呈现出的价值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不仅带给人们实用和审美的艺术价值,还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酒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在社会生活中,酒却具有其它物品所无法替代的功能。酒是随着人类文明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的。酒包装设计也是在不断更新、变化、发展的。 《设计大师的对话》这不是一本普通的访谈录,而是凝聚着当代日本设计大师们发自肺腑心声的箴言集。本书汇编出了一组包罗万象的时代创意阵容,并且进行访谈的二十五个人物绝对不可缺一。用文字和图片去记录日本设计源头所发生的一切。凭着作者那股近乎门外汉般的好奇精神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成就了他对智慧的生产现场的执著探访。从表面上看,除了要传递那些成为我们新的共同关注点,即设计专业的整体和真实以外,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本书却汇编出了一组包罗万象的时代创意阵容,并且到了书中的二十五个人物绝对不可缺一,若有一人被排斥在外便难以成书的微妙地步。 《包装设计基础与创意》这本书介绍了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包装设计以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而占有重要的位置。今天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消费的趋势。随着文化消费圈层的不断扩大,文化消费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对商品的购买已经不再是单单的实用,而是越来越注重外观的美感。特别是产品的包装,更是文化和艺术的载体。这需要我们对包装的设计,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发掘。在继承的前提下充分融合时代需求,不断地发展与创新,满足人们的文化追求。从包装发展的历史中涉取宝贵的经验与教训,这样才能在继承优秀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的精神基础上不断提高和创新,才能超越和创造历史,把包装设计艺术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下去。 《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中,原研哉认真阐述了“设计领域的再配置”这一问题。显然,他对设计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而是围绕信息传达这一设计的本质功能,以充满自省的精神在深化和反思自己的设计意识。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设计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他正是以这一想法为中心展开论述。原研哉以“无中生有”的理念为圭臬,凸现了“无”的力量。同时,作为一名非常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他也把引导消费欲望作为自己的任务之一,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绝对包装》此书体现了包装设计创新的精华理念。以大量成功经典作品为案例,对其创意的关键所在进行深入分析。食品、非酒精类饮料、酒精类饮料、CD、化妆品、生活用品、礼品盒等包装精品光彩夺目、美伦美奂;作者的点评文字,敏锐精当,每每切入作品独特奥妙之处。 《标牌与标签设计》在这本书中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详细地介绍了国外标牌与标签设计的发展情况。在国外设计分工越来越细,一个小的标牌,不过方寸。却显示出大

压力容器设计及车间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摘要:介绍了压力容器近年来在国内外生产技术的现状,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在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焊接车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布置情况。 关键词压力容器焊接车间技术发展 Abstract Pressure Vessels introduc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in the status quo,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future,And in the pressure vessel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elding workshop in the design and layout of the situation。Keywords Pressure Vessels Welding workshop Technology Development 引言 压力容器是一种特殊的焊接结构,它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的危害较为严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压力容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在化工、炼油、医药等行业中,压力容器几乎成为生产中的主要设备。设备的增多,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显得非常突出。近年来,国内已经多次发生压力容器爆炸伤人的恶性事故。因此,压力容器安全是“人命关天的事,一定要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保证压力容器生产和使用安全,是从事压力容器生产制造、管理以及压力容器使用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组焊)、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均应严格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1 压力容器现状 压力容器产品是各工业行业均涉及生物通用性产品。由于压力容器在承压状态下工作,并且所处理的介质多为高温或易燃易爆,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世界各国均将压力容器作为特种设备予以强强制性管理。压力容器的类别千差万别,功能也随应用场合而变化,其整个建造过程涉及冶金、结构设计、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无损检测等专业技术门类。因此,压力容器行业的国际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在压力容器建造的初期,产品建造的目的为满足本国相应工业的需求,压力容器的生产技术也是以本国的基本生产条件为基础。生产技术的总结和统一安全质量的要求,使得国家依据自己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要求制定出了适合于本国国情

文献综述学习心得

课程名称:科技文献写作 学院:地质与勘察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资源07-1班 学号: 20071209205 姓名:徐果 教师:杨向荣 学年学期: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一.基本解释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二.作用与意义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文献综述是表明作者在做该课题前对该课题的了解和学习程度,已经该课题相对之前的研究所存在的研究价值。 就好比你得出一个结论,你必然要提及你要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这个原因就可以大致的看为文献综述。 学术讲究严谨,所以有果则必有因。 三.相关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 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1.前言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2.正文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

食品包装设计的起源以及发展趋势

食品包装设计的起源以及发展趋势 文献综述 前言 包装设计是一门集实用技术学、营销学、美学为一体的设计艺术科学。它不仅使产品具有既安全又漂亮的外衣,在今天更是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营销工具。包装设计中的功能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设计怎样的造型都应赋予它简洁的原则,符合人体工学的结构,构成一种对产品安全,对使用者方便的包装。有时设计者会一味追求新颖的材料和新奇的造型,从而忘记包装的基本要求,安全可靠性和方便性,这是设计中的一大忌。在化工、医疗机械、电子科技等产品包装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一、包装设计的概念 Roberts(2011)指出从字面上讲,“包装”一词是并列结构,“包”即包裹,“装”即装饰,意思是把物品包裹、装饰起来。从设计角度上讲,“包”是用一定的材料把东西裹起来,其根本目的是使东西不易受损,方便运输,这是实用科学的范畴,是属于物质的概念;“装”指事物的修饰点缀。Thomas yang(2012)说明了把包裹好的东西用不同的手法进行美化装饰,使包裹在外表看上去更漂亮,这是美学范畴,是属于文化的概念。单纯的讲“包装”是将这两种概念合理有效地融为一体。 二、食品包装的产生 (一)近代包装阶段 此阶段相当于16世纪末到19世纪。凌青(2009)分析了西欧、北美国家先后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都得到较快的发展。自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晚期,在西万国家所经历的两次工业革命中,先后出现了蒸汽机、内燃机,以至电力的

广泛使用,使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成倍增长。大量产品的生产又导致商业的迅速发展。轮船、火车及汽车的发明使交通发展到海、陆路大规模的运输。这样,就要求商品必须经过适宜的包装才能适应流通的需要。大量的商品包装使一些发展较快的国家开始形成机器生产包装产品的行业。此阶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近代包装材料及容器 孟庆红(2010)指出了18世纪发明了马粪纸及纸板制作工艺,出现纸制容器;19世纪初发明了用玻璃瓶、金属罐保存食品的方法,从而产生了食品罐头工业等。 2、近代包装技术 雷光,房丹(2010)指出随着各种容器的密封技术更为完善,16世纪中叶,欧洲已普遍使用了锥形软木塞密封包装瓶口。如17世纪60年代,香摈酒问世时就是用绳系瓶颈和软木塞封口,到1856年发明了加软木垫的螺纹盖,1892年又发明了冲压密封的王冠盖,使密封技术更简捷可靠。 3、近代包装标志的应用。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品日益丰富多彩,为了诱导顾客,扩大销售,厂商开始重视印刷标记的作用。如1793年西欧国家开始在酒瓶上贴挂标签。1817年英国药商行业规定对有毒物品的包装要有便于识别的印刷标签等。 4、包装机械的发展 前述近代包装材料及包装技术的发展均与包装机械的发展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印刷、造纸、玻璃和金属容器制造等方面生产机械的发展。 (二)现代包装阶段 现代包装实质上是迸人20世纪以后开始的,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全球化扩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包装的发展也迸人了全新时期。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1.新的包装材料、容器和包装技术不断涌现

变速器设计文献综述

变速器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车辆的变速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车辆行驶的经济性、动力性、驾乘舒适性,是车辆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变速器产业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国内外先进的变速器设计方法、科学的开发流程等,还根据我国变速器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问题,并且对变速器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变速器,科学开发流程、先进设计方法 一.变速器研究意义 变速器是伴随汽车出现的产物,是组成一辆汽车的必需品,而变速器设计更是汽车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变速器的作用是用来改变传动比,使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有利的工况下,满足不同的行驶要求。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要求汽车行驶速度和驱动扭矩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而汽车发动机的特性是转速变化范围较小,扭矩变化范围更不可能满足实际路况需要,而变速器能做到在大范围内改变汽车行驶速度的大小和汽车驱动轮上扭矩的大小。因此,变速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性能。随着技术进步,变速器在最基本的传动功能之外,也在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例如实现倒车行驶,用来满足汽车倒退行驶的需要; 中断动力传递,在发动机能够怠速运转,汽车换档或需要停车时,中断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实现空档,当离合器接合时,变速箱可以不输出动力。由此可见,研究变速器对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国内外变速器使用的现状 在欧洲市场上,原本手动变速器占据的绝大部分的市场,在不断被自动变速器侵占。例如在西欧,2005年生产的装配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占汽车总量的23%。而10年前,这个数字仅为13%。可见自动变速器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在中国市场上,配备自动变速器也已经成为车用变速器的重要趋势。然而,在自动变速器方面,由于其新工艺、新技术和设计原理与传统手动变速器有比较大的差异,导致国内厂家在自动变速器的研发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即使向国外厂商寻求技术帮助,他们也不约而同地对国内厂家进行了技术封锁,这导致我国的自动变速器相比国外产品性能低下,需要大量依赖进口。据统计,进口产品占我国自动变速器市场的78%。而在手动变速器方面,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设计原理和生产工艺等都较为成熟,技术难度也相对较低,因此我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并自主创新,能做到自主生产,基本满足了本土车辆厂商的生产需要。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汽车变速器的市场将以自动变速器为主,发展和掌握高端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是追赶世界变速器制造技术的重要途径。而优先开发手自一体变速器在技术上可以延续我国在手动变速箱上积累的经验,更有利于我国变速器产业的发展。 三. 国外变速器先进的设计方法 近10年以来,我国变速器产业特别重视新产品的开发研制,无论是从人力物力的投入,还是资金的投入,都是非常巨大的。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有范例)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 何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怎么写呢?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①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②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③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④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格式及写法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格式及写法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of opening rep ort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格式及写法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文献综述怎么写】 1论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 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 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 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

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 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 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 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 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3文献综述的规定 1.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 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工厂供电工程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工厂供电工程设计 摘要: 工厂供电设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工厂变配电所设计、工厂高压配电线路设计、车间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和工厂电气照明设计。工厂供电设计通常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工程规模较小或技术不太复杂的工程也可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关键词:变配电所;工程设计;问题 1.引言 供电系统在企业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能否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不但直接关系到企业用电的畅通, 而且涉及到电力系统运行正常。变配电该所设计是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通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其规范性和技术性都很强, 许多方面涉及到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贯彻落实, 且要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具体要求, 否则会出现种种问题, 影响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 [1]。 在供配电系统中,变配电所的设计是很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负荷计算,负荷等级的确定,短路电流的计算及相关的动热稳定校验。变压器的选定、电费的计量和功率因数的补偿等,有时还要满足对谐波的抑制要求和对低压出线回路的漏电电流进行监测。变电所设计的安全性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城市电网,所以当地的供电部门往往要对施工图进行审查,以符合安全和计量的需要。下面就高压供配电系统主接线的确定、短路电流的计算、设计中常见问题等进行探讨[2]。 2.工厂供电设计内容 2.1设计的任务与原则 工厂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保障电能从电源安全、可靠、经济、优质地送到工厂的各个用电部门。工厂供电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标准和规范,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如节约有色金属,以铝代铜,采用低能耗设备以节约能源等。必须从全局出发,按照负荷的等级、用电的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规划统筹规划,合理确定整体设计方案。工

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文献综述不仅仅是对一系列无联系内容的概括,而且是对以前的相关研究的思路的综合.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为: 1. 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概括归纳 收集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检索,也可利用光盘或网络进行检索;二是从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 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关系,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其次要根据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需要,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将相关的,类似的内容,分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分析,按一定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同时,对每一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处,不要忽略记录参考文献的次要信息,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城市等. 对要评论的文献先进行概括(不是重复),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和对照,目的不是为了对以前的研究进行详细解释,而是确保读者能够领会与本研究相关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个别地和集中地对以前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进行分析和评论,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的. 2. 文献综述的第二步:摘要 不同的学科对引用摘要的要求与期望不同[1].虽然文献综述并不仅仅是摘要,但研究结果的概念化与有组织的整合是必要的.其做法包括:将资料组织起来,并连到论文或研究的问题上;整合回顾的结果,摘出已知与未知的部分;理清文献中的正反争论;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3.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批判 文献综述是否有价值,不仅要看其中的新信息与知识的多少,还要看自己对文献作者及编辑者的观点与看法如何. 阅读文献时,要避免外界的影响甚至干扰,客观地叙述和比较国内外各相关学术流派的观点,方法,特点和取得的成效,评价其优点与不足.要根据研究的需求来做批判,注意不要给人以吹毛求疵之感. 一个具有批判性的评论,必须要有精确性,自我解释性和告知性.批判的程度,主要在测试研究生评鉴技巧:是否能分析出文章的中心概念与所提出的论据,做出摘要,并提出简要评估.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是在形式上批判其是否符合一些基本写作的标准,即判定其是否为一篇好文章还要看文献中引用的文章与评论的标准.有的台湾学者将其归纳为:代表性,显著性,相关性,适时性和简捷性. 表1 香港大学建议的论文撰写模式

关于包装设计的文献综述

绪论 结构和应用材料对于影集来说至关重要,影集的结构设计是影集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是影集包装的物质基础。首先要了解包装结构设计中包含了哪些力学基本原理,包装材料的设计应用,以及结构与材料的相互关系。 包装设计的目的是依循相关的营销背景以及一个品牌的战略目标而定。无论包装设计是服务于新产品还是现有产品,其基本目的就是促进销售,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快速清楚地传达该品牌和产品的本质特征。在影集本身和包装的设计中利用材料的特性来显示个性影集的特色,使材料、结构与影集的内在属性得到了充分的结合,认识现代包装设计发展动态与趋势。这就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明白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使包材料综合搭配,实现现代包装设计策略,达到让消费者有购买欲望。 主体 一、包装结构设计中力学基本原理 容器的力学性质不仅与结构有关,而且还与材料的力学性能密切相差,所以必须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通过实验方法来测定,一般通过拉伸与压缩实验来进行测试。 (一)材料拉伸力学性能 当结构设计时,一般要求受力材料在弹性范围内。但当冲压加工等生产工程中则应利用材料塑性变形的特性。

(二)结构的刚度问题 在包装结构设计中要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结构的刚度问题,包装容器如纸箱、纸盒、塑料容器等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刚度,即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这样才能较好地保护好产品和结构本身。一般来说,提供构件刚度的方法有: 选择弹性模量较大的材料,提高材料厚度与抗弯截面模量在结构上增加加强筋。 1 / 5 (三)结构的稳定性 当细长杆件或薄壁结构受到压力作用时,即受到的应力远低于材料的强度极限,也会由于失去平衡而突然快速变形,甚至破坏,这种现象叫作失稳。 二、包装材料的设计应用 现代包装所实用的材料是十分广泛的,包装设计中对材料的选择则通常是以科学性、经济性、适用性为基本原则的。目前最常用到的包装材料包括有四大类: 纸材、塑料、金属和玻璃。纸包装材料基本分为纸、纸板瓦楞纸三大类。 三、结构与材料的关系 结构与材料有着紧密的关系。一方面,特殊的结构可以提供、改善材料的韧性与强度;另一方面,特殊的材料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适合

鳕鱼干即食食品工厂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食品科学与工程 鳕鱼干即食食品工厂设计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本工厂是为了对鳕鱼加工产品做一个基础的一个工厂设计,并利用所查的文献得到的数据以及根据事实条件对鳕鱼加工厂的工艺流程、全厂布局、水电气估算、环境卫生、以及成本预算进行合理的可行的布局和制定。 设计主要以国内原有的鳕鱼生产技术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和相似工厂设计以及实际情况,应用CAD 技术,完成初步工厂及工艺设计。 制定产品方案,设计工艺,进行能源以及成本预算,设备选型,绘制产品工艺流程图、主车间布局图和全场平面图。 本设计中鳕鱼加工厂应座落在沿海地区。靠近沿海地区,为工厂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避免了长途运输原材料。厂区内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达到食品生产的卫生条件。厂址应靠近电源,减少了输电距离,从而减少因线路过长而增加投资费用。水源充足,水源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的要求。交通方便,减少了运输费用。另外厂区内应还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 鳕鱼与其他海鲜相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非常清爽,丰富的氨基酸有效保护人体肝 [ 1] 。在国内延边为最大的鳕鱼干制品加工生产基地,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鳕鱼于制品需求的 不断增加,吉林省延边鳕鱼干制品加工生产业迅猛向前发展 [ 2] 二、工厂设计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工厂是为了对鳕鱼加工产品做一个基础的一个工厂设计,并利用所查的文献得到的数据以及根据事实条件对鳕鱼加工厂的工艺流程、全厂布局、水电气估算、环境卫生、以及成本预算进行合理的可行的布局和制定。鳕鱼,是主要的使用鱼之一,鳕鱼不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随着鳕鱼市场在国内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鳕鱼加工产品的要求在也越来越高,本文设计的重点在于工厂内各设施的合理布局,工艺流 脏 。

文献综述1

壳体零件的加工工艺文献综述 一、前言 制造工艺是制造技术的灵魂、核心和关键,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其过程是采用金属切削刀具或磨具及其他加工方法来加工工件,使工件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从而生产成为合格零件。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机床夹具是机床上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使用夹具可以有效的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等。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壳体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夹具的工装设计。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处理好生产中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二、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特点 1、柔性、集成、并行工作现代机械制造系统具有多功能性和信息密集性,能够制造生产成本与批量无关的产品,能按订单制造,满足产品的个性要求。 2、制造智能化。能够代替熟练工人的技艺,具有学习工程技术人员多年实践经验和知识的能力,并用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智能制造系统能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和具有人的智能和技能,强调以人为系统的主导者这一总的概念。在智能制造系统中,智能和集成并列,集成是智能的重要支撑,反过来智能又促进集成水平的提高。 3、设计与工艺一体化,传统的制造工程设计和工艺分步实施,造成了工艺从属于设计、工艺与设计脱离等现象,影响了制造技术的发展。产品设计往往受到工艺条件的制约,受到制造可靠性、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尺寸等限制。因

2019包装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2019包装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1. 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1500~XX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商品设计是一个综合的设计体系,是当代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很多相关科目。一般说来,包装设计包括三大部分:结构设计、造型设计和装潢设计。这三大部分的设计内容不仅具有一定的相互独立性。而且具有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关联性,由此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包装设计体系。在这个设计体系中将充分体现出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功能与形式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包装结构设计在整个包装设计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可以说是包装设计的基础。设计出的包装的结构性能如何,将直接影响包装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实用性,即包装结构在流通过程中是否具有可靠保护产品和方便运输、销售等各项实用功能。同时,结构设计还涉及到是否为造型设计和装潢设计创造良好条件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洗发水市场,跨国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并形成了各自的品牌忠诚的群体。例如,宝洁(p&g)公司的几个品牌,飘柔,海飞丝,潘婷系列,在我国洗发水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日本花王公司的诗芬等品牌也有自己的品牌忠诚的群体,占有的市场份额也不小,而国有品牌的

市场份额则相对比较小。国有品牌要拓展市场,其它企业要进入这个市场,都将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方面国有品牌实力较弱,产品的研发能力也不如跨国公司,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产品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忠诚的消费群体,牢牢的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且跨国公司的产品质量好,产品系列完善,基本上能满足我国消费者的绝大部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品牌以及希望进入这一领域的其它企业就更要注重细分市场,做好市场定位工作,找准自己的位置,针对某个目标市场,发挥自己的优势,切忌没有目标,四面出击。洗发水市场中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较大,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企业不但要细分市场,而且要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不断的改变产品,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包装系列化和造型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在品牌林立的洗发水市场中独树一帜,对消费者产生一种视觉效应,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包装系列化和造型设计通过选材、表面形象、造型设计、外包装这一系列的过程,不仅体现了产品包装的重用作用,也使得包装的理论知识,电脑技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靓一族”特效去屑洗发露是广东靓一族日化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类产品。公司产品质优价廉、货真价实,本着互利互惠、利润共享的原则愿意与各公司真诚合作,共同发展。公司经营范围涉及批发和零售贸易(国家专营专控商品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