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费下载】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

【免费下载】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

【免费下载】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
【免费下载】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

1-6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

盈余单位是指一定时期内收入总额超过支出总额的经济单位;

亏损单位是指一定时期内支出总额超过收入总额的经济单位。

直接融资是指通过资金盈余单位直接购买资金亏损单位发行的筹资工具而实现的资金融通方式。

间接融资是指盈余单位将其盈余资金贷给或存入一家银行,银行再将资金贷给亏损单位而实现的资金融通方式。

首先,盈余单位将其盈余资金贷给一家银行,这就将赖债风险的来源从借款的亏损单位转给了银行。这种风险来源的变化和风险程度的相应变化称为信贷风险媒介

第三章世界金融市场与国际银行业中心

第一节

欧洲美元市场是经营美国以外美元存款交易的国际资金借贷市场。

传统意义上的欧洲货币市场是指非居民间以银行为中介在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又可以称为离岸金融市场。

现代欧洲货币市场的定义是经营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被储蓄和借贷的各种货币的市场。

离岸金融是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无甚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

离岸金融市场又称境外金融市场。采取与国内金融市场隔离的形态,使非居民在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方面不受所在国税收和外汇管制及国内金融法规影响,可进行自由交易的市场。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来获得迅猛发展。

国际银行便利(IBF,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y)也译为国际银行设施,是指美国境内银行根据法律可以使用其国内的机构和设备,但是要设立单独的帐户向非居民客户提供的存款和放款等金融服务。国际银行便利是一种“在岸的离岸市场”。

欧洲债券是指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发行的,不以发行所在国货币而是以另一种可自由兑换货币计价的债券。

亚洲美元市场是指涉及到亚洲的欧洲美元交易。亚洲美元由一批境外银行的存款组成,包括亚洲的全部境外货币。亚洲美元市场是世界范围内欧洲美元网络的一个区域性境外市场,主要是一个短期货币市场。亚洲美元市场允许小额交易。

商业特别提款权或私人特别提款权是指商业银行里按SDR计值的存款。

第四章:国际银行业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组织问题是指,在同一个国家或城市中的外国银行机构的类型,及同东道国的银行机构相比在竞争中有何优势。即不同类型机构相对于东道国机构的比较优势问题。

业务问题是指,外国银行(包括总部和分支行或附属机构)在跨国和跨货币的金融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产业组织理论是以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产业内的最佳资源分配为目标,研究产业内企业规模以及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关系的应用经济理论。

正常型是指在境内对外国客户服务的银行业。

境外型是指在境外或欧洲货币市场上为机构所在国以外的客户服务。

东道国型是指在境外为当地居民服务的银行业。

P4垂直组织结构和地平组织结构

银行业的国际化是指向国外发展银行业,并以国际银行业务替代国内业务的过程。银行业的全球化是指银行业从地理范围的世界性向服务内容的全球性方面发展的过程。

全球化意味着不再是一种由国内到国外的那种单向意义,而是能使一切银行机构在一切市场上展开竞争。

基础结构是一种社会或制度上的安排,用以减低经营业务的私人成本或有利于经营业务。

第五章国际银行业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国际银行业的组织结构是指银行在国外分支机构的具体形式和它们与总行之间的联系。

国际惯例主要是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以及各种多边和双边经贸协定中关于银行跨国经营的规定。

东道国的法律规范是指银行的国外分支机构所在国关于外资银行经营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框架。

代表处是银行在国外的一种最简单的机构形式,通常只有一名或数名工作人员。代表处是有志于拓展国外市场的银行在国外设立的前哨,成本较低,作用很大。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因为它不能经营任何涉及资金的业务。

办事处是介于代表处和分行之间的分支形式。办事处是国际银行业中最常见的机构形式之一。它既能使银行进入庞大的国际信贷市场,又能担任母行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桥梁。

附属行一般是东道国银行,由外资银行对其拥有非控制性股权。银行可以利用向某家东道国银行参股的方式使自己进入东道国的金融市场。

分行是银行设在国外的部门齐全的分支机构,是母行在法律上和功能上的全面延伸。从法律上讲,分行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司实体,没有自己的资本,也没有自己的资产和负债。

贝壳银行是指总行为规避限制,而在免税地区设立的分支机构。总行以贝壳分行的名义在欧洲货币市场和其他货币市场上进行交易,总行与贝壳分行之间通过同业往来调度资金。子公司是外国银行在东道国设立的、并拥有简单多数股权的公司。子公司是独立于母公司的实体。

合资联营银行是指由两家或多家银行(经常是不同国籍的银行)共同出资组建的一种海外分支形式,其中每家银行的股份都不超过50%。合资银行比较适合无力单独经营国际业务的中小银行。

联系行是外国银行在东道国寻找的业务伙伴。联系行并不是银行的分支机构,但它却是构成一家银行国际业务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商人银行子公司是指商人银行控股的子公司,主要从事证券信托业务。商人银行子公司独特之处是其业务的专门性。因为国际证券业务高风险和高收益共存,以子公司的形式开展这类业务能够实现风险隔离。

国际银行便利(IBF)是指在美国国内可以经营包括欧洲美元在内的欧洲货币市场业务的

一种安排。

第六章资产负债的管理

第一节

银行传统的获利的途径是通过对资产与负债的管理。银行在资产与负债之间维持一定的利差,当然是正的利差,以获取利润,并保证银行的清偿力和资金的流动性。这种“维持”,就是资产负债管理。

短借长贷是国际银行相当普遍的经营方式。国际银行大量采用再存款的方式牟利,主要就是利用了期限不配比来赚取利差。

系统风险(非分散性风险)无法通过分散的方法规避。

银行同业业务是指银行彼此之间在银行同业市场上进行的借贷业务。因为交易的金额非常大,所以被称为“批发业务”。

伦敦酬金:由于欧洲美元存单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不如美国国内存单,所以其收益率要高于后者,以作为补偿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风险酬金。

第二节

配比型是指资产与负债经常处于平衡状态,即资产负债的利率同时变动且幅度相近。

变动型是指资产与负债的利率随一般市场情况而产生波动,即资产和负债的利率不同时变动,或虽同时变动但幅度相差较大。

固定型是指事先知道主要变动因素,即资产负债的利差不变动,或虽有变动但这些变动事先都完全知道。

流动性的基本含义是随时满足支付的能力,或者说是随时满足流动性需要的能力。传统的流动性被看做是某一时点上现金资产的多少、可以很快变现的资产的多少以及变现的能力。这实际上只是资产的流动性。此外,还有负债的流动性,即教材上所说的“当今则把流动性看做是随时获得资金的能力。”

浮动利率票据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欧洲债券,类似于辛迪加贷款。

欧洲美元套期保值是指在欧洲美元市场和美国国内市场之间套期保值。因为两个市场的资产与负债近乎相等,都是以美元计价的银行存款和贷款,相互的替代性极高。因此,当两个市场之间的利差出现波动时,就产生了套利的机会。

套期保值是双向的,可以分为外向套期保值和内向套期保值。前者是美国银行在美国市场上购买,在欧洲美元市场上贷出;后者是在欧洲美元市场上购买,在美国国内市场上贷出。

第七章风险管理(一):国家风险与信贷风险

第一节

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是指在跨国贷款交易中,受借款国政府控制的、与个人和企业无关的,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或者说,是由国家行为导致的银行风险。

主权风险:

主权风险是指作为借款人或担保人的外国政府单方面拒绝或延期偿还贷款的风险。政府借款人也称为“主权借款者”,因此主权风险也可以理解为主权借款者的违约风险。

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Transfer Risk)也称“支付风险”,是指借款者因政府外汇管制或歧视行为而无法将本币兑换成外汇或根本无法汇出的风险。

偿债能力:一国的偿债能力主要取决于国际收支情况。

偿债意愿:一国的偿债意愿则取决于衡量不偿债的成本和收益的结果。

风险暴露:

风险暴露(Risk Exposure)亦称“风险敞口”,这里是指银行跨国贷款中涉险的部分。为了控制风险,需要对风险敞口进行控制。除了对敞口总额的控制外,银行对某一特定国家的资产总额规定一个上限作为信贷的警戒线,这个上限就是国别限额(Country Limit)。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信用支持。即从事跨国贷款的银行,通常要求借款人寻求第三者对贷款提供

保证,从而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

第二节

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可简单定义为借款方违约或信用状况恶化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违约;

违约是指一笔应偿债款未能按时偿还的行为

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就是对一定时期内违约发生可能性的度量。

违约概率:

违约概率是指银行的交易对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反映损失的可能性。敞口风险和敞口额:

敞口风险是指未来风险款项(敞口额)的不确定性。其数量(敞口额)就是违约发生时不考虑补救措施的前提下处在风险中的贷款价值。

补救风险:

补救风险是指当违约发生时,各种补救措施有效性(补救效果)的不确定性。不同担保方式有不同的补救风险。

预期损失与未预期损失:

预期损失是银行遭受损失的一个中间趋势或均值,未预期损失是这个均值的偏离程度。

信用分析:

信用分析是贷款国银行按照贷款协议所规定的条件确定借款方偿还贷款的能力和意愿的过程。

“5C”分析法

品质(character):

品质是指借款方的还款意愿。

能力(Capacity):

能力在国际银行业的借贷活动中具有双重的含义:经济能力和法律能力。经济能力是指借款方到期还本付息的能力。法律能力是指借款方能否合法地按协议借款和偿还。

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借款方货币价值,用净资产来表示,反映了借款方的财富积累。

担保(Collateral):

担保是作为一种补救措施的信用支持,是偿还银行贷款的第二途径。

条件(Conditions):

条件是指公司得以在其中运营的经济环境、贷款使用期间的经济规划以及借款方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特征。

信用加强:

信用加强是通过担保与协议(Covenant)等手段,以减少借款者在获取贷款后从事风险行

为的可能性(道德风险),或弥补违约事件发生后银行可能遭受的损失。信贷加强的实质是通过风险转移或风险减少,将贷款本身与借款人本身的风险全部或部分地分割开来。

第八章风险管理(二):利率风险与外汇风险

第一节: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指由于预期利率水平和到期时实际市场利率水平的差异而造成银行损失的可能性。

利率缺口:

利率缺口是指在一个给定期限内,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差额,用以衡量净利息收入相对于利率变化的敏感性。

流动性缺口:

流动性缺口(Liquidity Gap)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期限内(考察期内),银行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间的差额。

净利息收入ΔIM:

净利息收入是一定时期内银行的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之差。

存续期:

存续期间也称存续期,是指以期限加权计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资产市值(即资产现值)的比率。

金融工具的期限;

金融工具的期限是指从签订金融契约到契约终止的这段时间。有时候也把期限理解为余期,即目前(持有日或交易日)到契约终止日这段时间。

资产负债净现值:

资产负债净现值是指资产现值与负债现值之差,净现值对利率的免疫是指净现值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其免疫条件是持续期缺口为零,即D gap=0。

杠杆比率:

杠杆比率免疫的含义是杠杆比率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即当利率发生变动时杠杆比率保持不变。其免疫条件为资产与负债的持续期相等,即D A=D L。

净收益免疫:

净收益免疫是指在考察期内的净收益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其免疫条件是存续期缺口等于考察期,即D gap=H。

第二节:

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是指因汇率变动或外汇交易的不确定性而可能蒙受的损失。

外汇暴露:

外汇暴露是指在一种计值货币下,引起未来现金流入的资产与引起未来现金流出的负债之间的差额。

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是从交易达成后到债权债务得到清偿这段期间内(对于外汇交易而言,就是从同客户交易后到在外汇市场平仓这一段时间内),由于汇率变动而导致银行可能遭受的损失。

清算风险:

清算风险是指在外汇交易中一方未能按成交合约履行付款责任而可能蒙受的损失。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在外汇交易中,由于对方当事人丧失履行交易合同的能力或意愿而可能导致的损失。

汇率预测:

汇率预测是对未来即期汇率的预测,而不是对远期汇率的预测。两者之间的差额称为外汇风险升水,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第九章贷款活动(一):贷款政策和贸易贷款

第一节

第二节

进口融资:

进口融资是进口方银行向进口方提供的贷款。进口融资可以分为抵押融资和无抵押融资。出口融资:

出口融资是出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贸易贷款大多都是出口融资。

混合信贷:

混合信贷是指为满足同一设备项目的融资需要,出口信贷(包括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与政府贷款混合发放的一种融资形式。

卖方信贷:

卖方信贷是指为出口方提供的融资。卖方信贷通常以借款人的应收账款为抵押,银行应注意贷款的还款期是否与应收账款的收款期相一致。

买方信贷:

买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为进口商提供的贷款。买方信贷要求借款人将贷款用于指定的用途。

第十章贷款活动(二):对外贷款与银团贷款

第一节

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是对国外的项目或在国内的外国跨国公司项目提供融资

第二节

同业存款转存(转存款):

是指在同业市场上,将得到的银行同业存款再存入其他银行。

同业外汇贷款:

同业外汇贷款是指向外国银行提供的可用于向最终客户发放一般用途贷款的贷款。

一般用途贷款:

指同业借款,普遍采用短期和中期的票据形式,其中短期有从隔夜拆借到1年期。这些借款几乎都是无抵押的,通常其费用高于同业存款的费用。

同业额度:

同业额度是指欧洲市场上(实际上可以是指某一特定的同业市场上)的同业往来额度。外国银行的类型

⒈政府银行

全部由政府拥有,为其财政需要提供广泛服务。类似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

⒉政府机构银行

由政府拥有,为特殊经济部门服务的银行。类似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⒊具有国家级别及重要性的银行

这主要是指一些非政府背景的,但对社会经济影响重大的银行。如香港的汇丰银行。

⒋在国内活动的商业银行

主要是指信誉卓著的、缺少国际性的银行,在规模上往往是要比第3类银行小。因为象第3

类那样的银行没有不介入国际银行业的。

⒌非银行金融机构

往往规模比较小,业务比较单一,服务区域比较有局限性。

银团贷款:

银团贷款(Syndicated Loans,辛迪加贷款)是由一家银行牵头、多家银行参加,在一项贷款协议中按同一条件向同一借款人发放的贷款。

联合贷款:

联合贷款是指在一笔贷款交易中有两家以上的贷款银行,但贷款人之间并未形成一种严谨的法律关系。

银团贷款的借款人:

银团贷款的借款人应该是法人,可以是公法人,也可以是私法人,但不能是自然人。借款人对资金有巨大的需求,其目标是以最经济的手段筹集资金。

牵头银行:

牵头银行也称银团经理(Syndicate Manager),是指经营银团贷款活动的首要银行。

参与银行:

参与银行是指除牵头行外参与银团贷款的银行。参与行在银团贷款中参加银行团并按自身的承诺提供贷款,但不承担贷款承销风险。参与行参与银行贷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从贷款中获利,同时也为了分散自身的资产配置。一些小银行参与银团贷款,还往往出于介入国际银行业、提高自身知名度的动机。

代理行;

代理行是指全体银团贷款参加行的代理人,其基本职能是充当贷款的管理人,具体执行贷款的安排。代理行通常由牵头行担任,但也可以选择另外的银行担任。

担保人:

担保人是指以自己的资信向债权人保证对债务人履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法人。

银团贷款的利率:

银团贷款的利率一般为LIBOR加上一个差额或加息率,其幅度取决于贷款风险的大小和当时市场对有关国家信用的评估。

贷款的管理;

贷款的管理是指代理行如何执行借款安排。贷款合同一经签署,代理行就取代银团牵头行成为交易活动的主角。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

第十七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稳定 一、填空题 1.一般而言,金融稳定具有、、的特征。只有在金融稳定的状态下,金融机构作为___________的功能才能够得以有效发挥。 2.___________是金融稳定的重要表现,____________是金融稳定的核心。 3.从中央银行理论及各国央行的实践来看,所有国家都把__________作为中央银行的第一目标。 4.FSAP通过三个层次评估金融体系是否稳健,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金融稳健指标是基金组织为了监测一个经济体中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稳健程度,以及金融机构客户的稳健程度而编制的一系列指标。它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央银行关注金融稳定并将其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之一与中央银行的(B)地位有关。 A.发行的银行 B.最后贷款人 C.政府的银行 D.银行的银行 2.金融稳定性评估框架中(C)是核心部分。 A.当前金融市场条件的监督 B.宏观金融联动效应监督 C.宏观审慎监督 D.宏观经济状况的监督 3.原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中国人民银行专司货币政策职能是在(C)年。 A.2001B.2002 C.2003D.2004 4.以下(D)项属于广义协调但不属于狭义协调的监管主体。 A.中央银行B.政府有关部门 C.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D.金融行业公会

5.(A)对本国金融业实施伞式监管制度。 A.美国B.德国 C.波兰D.英国 三、多项选择题 1.金融稳定的“三根主要支柱”包括(ADE)。 A.适宜的宏观经济环境B.市场主体的适应性 C.市场交易和秩序的稳健性D.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体制 E.健全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2.FSAP框架下进行的金融稳定评估,通常采用的三种分析工具有(BCD)。 A.宏观审慎监督 B.金融稳健指标 C.压力测试 D.标准与准则评估 E.巴塞尔协议 3.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稳定局的主要职责有(ABCDE)等。 A.评估金融系统风险 B.会同有关部门综合研究金融业改革发展规划 C.研究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协调发展问题 D.参与有关机构市场退出的清算或重组工作 E.负责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监测 4.外汇业务统计指标体系包含(ACE)等。 A.外汇交易市场的统计 B.银行资本充足率统计 C.国际储备统计 D.相对通货膨胀率统计 E.对外投资统计 5.《区域金融稳定报告》中各项指标包括(ABCD)。 A.金融发展情况指标B.银行类金融机构监测指标 C.证券类金融机构监测指标D.保险类金融机构监测指标 E.金融市场监测指标 四、判断且改错 1.因为金融稳定需要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及方式作用金融机构、市场和实体经济才能实现,所以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全局性的特征。()

中央银行学习题汇总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中央银行 2.准中央银行制度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4.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5.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 1.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 A.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 B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2.下面哪家中央银行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的() A.阿姆斯特丹银行 B.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C.英格兰银行 D.瑞典银行 3.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A.集中存款准备金 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 C.充当“最后贷款人” D.代理国库 4.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A.1905年满清政府的户部银行 B.1912年成立的中国银行 C.1928年南京政府的中央银行 D.1948年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 5.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有不同机构的中央银行是。() 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B.英格兰银行 C.日本银行 D.菲律宾银行 三、多项选择题 1.属于准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有() A.中国香港 B.新加坡 C.沙特阿拉伯 D.英国 E.苏联 2.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有() A.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C.准中央银行制度 D.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 E.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 A.权力分配结构 B.内部机构设置 C.结算机构 D.监管机构 E.分支机构设置 4.中央银行的资本组织类型包括() A.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B.股份为国家与民间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 C.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D.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 E.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 5.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有() A.瑞士中央银行 B.新西兰储备银行 C.韩国银行 D.法兰西银行 E.英格兰银行 6.中国人民银行是在原解放区的()的基础上建立的。

论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央银行学》课程中的应用

论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央银行学》课程中的应用 中央银行学是经济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抽象性,对教师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同时在整合学生知识体系、强化综合运用能力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结合将参与式教学法引入中央银行学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切身体会,分析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必要性,阐述了几种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实施,并对该方法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标签: 参与式教学法;中央银行学;应用 G4 参与式教学法(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是二十世纪末引入中国的一种与传统讲授教学法相对的教学范式,最初是英国的社会学家在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的一套社会学理论,认为只有让受援地居民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中来,才能使援助项目取得成功。这套理论后来被教育工作者重视,并运用到教育理论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现在的“参与式”教学法。它一改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卷入”到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深刻领悟所学知识,并通过合作或协作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笔者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将这种教学方法引入到《中央银行学》课程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参与式教学方法理论基础 参与式教学法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参与式教学法有三大理论来源: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观。 首先,人本主义认为:人的自我的形成不是靠外部的灌输或行为的塑造,而是依靠个体自身的体验或经验来实现,因此传统教学法中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习者的“学”,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学习应建立在学习者内发动机基础上,并且应该赋予学习者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满足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由此产生的知识才是真正由学习者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 第二,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曾经指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3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 一、填空题 1.中央银行的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 2.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微观管理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和________活动中。 3.按照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____________相关,可以分为银行性业务和管理性业务两大类。 4.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_____________所从事的业务。 5.资产与负债的基本关系可以表示为:资产 = 负债 + 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量行为的是( B )。 A.提高贴现率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卖出国债 D.提高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利率2.以下不属于中央银行管理性业务的是( C )。 A.金融调查统计业务 B.对金融机构的检查业务 C.保管法定存款准备金 D.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业务3.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第一位资产项目是( C )。 A.外汇 B.黄金储备 C.有价证券 D.再贷款 4.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遵循公开性原则的目的( D )。 A.有利于公共监督中央银行 B.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告示效应 C.向社会提供金融信息 D.提高中央银行的权威性

三、多项选择题 1.储备货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BE ) A.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货币 B.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 额准备金) C.金融机构吸收的由财政拨款形成的部队存款 D.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 E.邮政储蓄存款 2.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主要有( BD )。 A.准备金及其存款业务 B.清算业务 C.经营国库业务 D.会计业务 E.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 3.一下属于中央银行法定业务范围的是( ABD )。 A.货币发行业务 B.经营黄金外汇业务 C.商业性证券投资业务 D.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监督管理 E.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业务 4.在具体的业务经营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奉行( BCDE )原则。 A.安全性 B.非盈利性 C.流动性 D.主动性 E.公开性 四、判断且改错 1.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范围中包括不动产买卖业务。() 2.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外汇业务,其次是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其中又以对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为主。() 3.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中存款业务占第一位,其中以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为主,其次是货币发行业务。()

中央银行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中央银行制度: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 2.最后贷款人: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 3.银行的银行:统一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一级为普通银行提供支付保证,即充当最后贷款人。 4.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由一家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与中央银行初级发展阶段和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 复习思考题: 3.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需要一个健全的中央银行制度? (1)从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出了对金融业加以管理的必要性;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2)从产生中央银行的客观经济原因来看,首先缓解政府融资的压力,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客观上需要有一个机构对政府的收支、资金往来和融资进行专门管理。 (3)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央行是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央行是国家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因此在市场经济国家中一个健全的中央银行制度为国家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4.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 从垄断货币发行权看,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从统一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一级为普通银行提供支付保证即充当最后贷款人看,它是“银行的银行”; 从保障银行和金融业稳健运行、旅行金融监督管理职能和为政府服务等方面看,它是“政府的银行”。 总之,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5.中央银行职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表现为: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权;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表现为:①集中存款准备金,控制信贷规模,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②充当最后的贷款人;③充当票据交换和清算的中心; (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表现为: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政府债券发行;③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④为国家持有和经营外汇储备;⑤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⑦实施金融监管;⑧向政府提供信息和决策建议。 1.为什么中央银行要垄断货币发行权? (1)可避免货币分散发行时带来银行倒闭、金融混乱事件的发生,便利商品的流通,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2)有利于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使货币发行便于控制,以保持市场货币流通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适当比例,保证通货的稳定。

16版中央银行学练习题

16版《中央银行学》练习题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英格兰银行条例》,亦称《比尔条例》。该条例给予了英格兰银行更大的特权。 2、归纳起来,目前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制度大致有、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和等四种类型。 3、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央行职能的时间是年。 4、国民政府时期的“四行、两局、一库”中,“四行”是指:、 、和;“两局”是指:、 ;“一库”是指。 二、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单一式央行制准央行制跨国式央行制中央银行独立性最后贷款人 三、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 1、以下国家中,实行准中央银行制的国家是。 A、韩国 B、英国 C、新加坡 D、德国 2、以下国家的中央银行,其全部股份为非国家所有的是。 A、韩国央行 B、美国央行 C、日本央行 D、中国央行 3、以下国家的中央银行,独立性一般的是:。 A、意大利央行 B、美国央行 C、日本央行 D、英国央行 4、以下国家的中央银行,独立性较强的是:。 A、法国央行 B、美国央行 C、德国央行 D、英国央行 5.1904年清政府成立的户部银行,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具有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国家银行,其具有部分中央银行职能边现在: A、具有铸造货币的特权 B、具有代理国库的特权 C、具有发行纸币的特权 D、具有经理公债的特权 四、判断题题 1、一部中央银行史,首先和永远都是一部独占货币发行权的历史。 2、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央行的资本全部为国家所有。 3、实行类似央行制的国家和地区仅有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特区。 4、持有央行股份和持有一般公司股份没有本质区别。 5、央行完全独立于政府,才能提高其相对独立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研究生导师——袁长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研究生导 师——袁长军 教育背景与学术经历 1993年--1998年日本国立金泽大学经济学经济学硕士 2006年--2007年日本阪南大学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8年--201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1986年--1993年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工业卫生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 国际金融、中央银行学、日本经济 主要教学课程 中央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金融制度国际比较、东亚金融 主要学术成果 [1]“金融教育改革之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研究》2001年第2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出版 [2]“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金融制度改革”《金融科学》2001年第3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科学》编辑部出版 [3]“外资银行全方位进入中国市场后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分析”《管理世界》2000年第2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出版 [4]“未来开放性金融对中国货币政策的若干影响”《金融科学》2000年第3期;中国金融学院学报出版 [5]“外资银行全方位进入中国后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分析”《金融与保险》2000年第6期;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 [6]“未来开放性金融对中国货币政策的若干影响”《中国第三产业》2000年第7期;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7]“奥运与中国金融发展”《奥运会金融支持工程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3月9日;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出版 [8]“立足中国运营全球”《中日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9月30日;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出版 [9]“奥运推动金融改革”《人民日报?市场报》2002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10]“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分析”《金融时报?理论周刊》2002年1月7日;《金融时报》出版社出版 [11]“奥运对中国金融市场影响深远”《人民日报?市场报》2002年8月24日;《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12]“日元贬值:人民币不会跟着贬”《经济参考报》2002年1月16日;经济参考报社出版社 [13]“日元贬值综合影响评述”《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2002年1月25日;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出版 [14]“日本企业转移中国之经济现象分析”《日本学》2003年12月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5]“中日两国经济管理模式的比较与研究”《21世纪东方思想的展望》2005年7月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6]“金融机构应该如何应对和适应汇率改革”《金融时报?理论周刊》2005年10月17日;金融时报出版社出版 [17]《银行营销学》2004年6月第1版;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18]“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12月1日出版,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 [19]“金融培训是地方金融机构竞争战略的必然选择”《全国地金融第九次论坛论文集》2006年9月出版,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20]“对地方金融合作、创新与发展的思考”2006年12月获得全国地方金融第十次论坛优秀奖?收入《草根金融的“炼狱”与“天堂”》一书,中国金融出版社

中央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歌谷创作

第一章 欧阳歌谷(2021.02.01) 一、术语解释 二、填空题 1.—(1694)—年,历史上最早的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诞生。 2.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客观上需要有一家权威机构集中银行的一部分现金准备,充当银行的“—(最后贷款人)—”。 3.—(英格兰银行)—在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史上是个重要的里程碑,世界上一般都认为它是中央银行的始祖。 4.—(货币垄断发行权)—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5.—(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的性质,也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件。 三、选择题(含多选、单选) 四、问答题 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首先,一些中小银行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其次,银行券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根本属性矛盾。 第三,银行券的兑换必须分别在原发行银行进行。

第四,银行券的流通和支付能力取决于它兑换金属货币的能力。最后,分散发行带来的“货币发行纪律”问题。 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随着银行业务的扩大,票据交换业务越来越繁重。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和公正的权威性清算机构,作为金融支付体系的核心,快速清算银行间各种票据、使资金顺畅流通。 3)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 随着银行业务的规模扩大和复杂化,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不断增大,资金调度困难和支付能力不足的情况经常出现。 因此,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客观上需要有一家权威机构集中银行的一部分现金准备,充当银行的“最后贷款人”。 4)关于金融业的监督管理问题 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如果完全依靠行政手段,则不仅扼杀金融市场的创造性和活力,大大降低金融市场效率。 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不得不依靠专门机构来实现。 5)关于向政府融资问题 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政府经常需要从银行获得资金融通。当政府需要巨额资金弥补财政赤字时,个别银行并不能满足政府需要。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客观上需要有一个机构对政府的收支、资金往来和融资进行专门管理。 2.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学考试重点整理

1.中央银行的产生:在资本主义银行制度发展过程中,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与商 品经济的高度发达程度相适应,从商业银行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政府性金融机构。 2.产生的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2)商业银行的普遍建立(3)货币信用关系 普遍崔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4)经济发展中的新的矛盾频繁显现 3.产生的金融基础:(1)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客观需要(2)集中统一票据交换和清算的客 观需要(3)保证银行支付能力和稳定银行体系的客观需要(4)对金融业监督管理的客观需要(5)政府融资便利和代理国库的主观需要 4.产生途径:(1)自然演变(瑞典、英格兰)(2)政府立法(美国联邦储蓄银行) 5.发展(2个阶段):一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中央银行制度的 普遍推广时期;二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到现在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发展时期。 6.央行制度推广具体原因:(1)新的货币本位制度建立的影响(2)布鲁塞尔会议和日内 瓦会议的影响(3)麦克米伦委员会的影响(4)新国家的产生(5)来自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支持 7.中央银行制度推广时期的特点:(1)大部分依靠政府力量创建,是中央银行发展最快的 时期(2)设立中央银行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3)稳定货币、控制通货膨胀成为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4)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的管理与货币信用控制,中央银行的职能逐步扩展 8.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的典型特征:政府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中央银行宏观经济调控 职能进一步强化。 9.政府加强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原因:(1)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货币政策改革发展的 需要(3)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心得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的出现(4)国家干预的实践提供了可借鉴依据(5)加强国际之间的政策协调和合作的需要 10.中央银行制度强化的表现:(1)中央银行实施国有化改革(2)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干预 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3)新的银行法的制定更加明确了中央银行的职责(4)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断扩大并日益成熟(5)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联系,合作逐步加强 11.中央银行性质: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承担管理一国金融事业、 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国家机关,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12.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的特殊性):(1)调控货币供给量(2)监管和规 范各种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3)参与国际金融事务的往来于合作,强化一国金融主权13.中央银行是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职能作用的特殊性):(1)调控手段:经济 手段(2)调控作用的发挥:比较平缓(有一定时滞)(3)政策制定:独立性较强 14.央行是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目标业务的特殊性):(1)经营目标:不以盈利为目 标(2)服务对象:政府银行等金融机构(3)经营内容:货币发行、金融机构和政府存款。 15.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16.发行的银行: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发行机构 17.作为发行的银行的重要职责:(一)保持币值的稳定,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掌握货币发 行与流通(二)掌握货币发行准备、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应量 18.垄断货币发行意义:(1)是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的基本保证(2)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 要的标志(3)稳定币值的基本条件(4)是中央银行发挥其全部职能的基础 19.作为政府的银行职能表现:①代理国库②代理振幅债券的发行③为政府融通资金④持有 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⑤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活动⑥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⑦监督管理金融业⑧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中央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央银行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是以( )的建立为标志的。 A、美联储 B、瑞典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大清户银行 2、一国的利率上升说明( )。 A、货币需求增加 B、货币需求减少 C、货币供应增加 D、货币供求失衡 3、下列业务中属于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是( )。 A、证券买卖 B、管理清算机构 C、发行央行债券 D、吸收存款 4、当央行的货币投放量小于货币回笼量时表明( )。 A、货币供应增加 B、货币政策偏松 C、货币政策偏紧 D、货币净投放量减少 5、摩擦性失业属于( )。 A、结构性失业 B、季节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6、间接信用指导包括窗口指导和( )。 A、计划指导 B、流动性比率 C、道义劝告 D、直接干预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银行实行( )。 A、行长负责制 B、最终决策权在央行理事会 C、央行理事会负责制 D、理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8、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是由( )组成。 A、自主性交易 B、商品、劳务、收益和转移 C、贸易收支和国际储备 D、商品、劳务和投资9、在央行货币政策总目标的选择上发达国家偏重( )。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国际收支平衡 D、币值稳定 10、一国的货币供应量就是( )。

A、准备金+现金 B、基础货币x货币乘数 C、货币发行-货币回笼 D、法定准备+超额准备11、美联储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准备率 B、银行信贷 C、再贴现率 D、公开市场业务 12、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方面、从( )启动公开市场业务。 A、1996年 B、1994年 C、1983年 D、1998年 13、从中介变量反应到对最终目标产生作用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称为( )。 A、操作时滞 B、反应时滞 C、分析时滞 D、市场时滞 14、菲利普斯曲线的重要政策含义是( )。 A、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B、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C、货币政策是中性的 D、产出与通胀是相关的15、在经济活动中只充当交换媒介而不对实际活动产生影响的货币称为( )。 A、理性货币 B、合理货币 C、中性货币 D、价值货币 16、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线是()。 A、政府宣布比索贬值 B、政府财政大量赤字 C、实行高利率政策 D、贸易逆差 17、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引发的。 A、香港 B、马来西亚 C、泰国 D、菲律宾 18、金融管制有益于生产和消费者双方,这种理论称为()。 A、管制新论 B、社会福利论 C、社会利益论 D、社会新论 19、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信托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于()成立。 A、1779年 B、1978年 C、1983年 D、1980年

0946《中央银行学》西南大学网教19秋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0946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 )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 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1.代理国库 2.依法金融监管 3.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 4.依法实施货币政策 2、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 1. C. 结算机构 2.内部机构设置 3.权力分配结构 4.监管机构 3、以下不属于中间型监管体制的国家是()。 1.美国 2.意大利 3.德国 4.泰国 4、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1. D. 1928年南京政府的中央银行 2.1912年成立的中国银行

3.1905年满清政府的户部银行 4.1948年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 5、弗里德曼主张实行的的货币政策是()。 1.实行“相机选择”的货币政策 2.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3.实行“伸缩规则”的货币政策 4.实行“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 6、下列哪项不属于金融市场统计()。 1.货币市场统计 2.资本市场统计 3.对外金融统计 4.外汇市场统计 7、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 1.单一中央银行制 2.复合中央银行制 3.跨国中央银行制 4.准中央银行制 8、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是 ()。 1.中央银行对国债市场的监管 2.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

3.中央银行对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 4.中央银行对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 9、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最早始于()。 1.美国 2.英国 3.法国 4.德国 10、理解货币政策效应差异的焦点取决于()。 1.总需求曲线形状的差异 2.总供给曲线形状的差异 3.对充分就业理解的差异 4.是否考虑理性预期的差异 1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根本特点在于()。 1.针对总量进行调节 2.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的调节 3.针对特殊经济领域采用的信贷调节 4.以行政命令对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 12、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实际上是指()。 1.中央银行能否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 2.货币供给对实际经济变量是否有影响 3.货币供给能否真正促使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中央银行学(第四版)王广谦课后习题

第三章 法定业务权力: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进行业务活动时可以行使的特殊权力。银行性业务:银行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所从事的业务。包括资产负债业务、支付清算业务、经理国库业务和会计业务。 管理性业务:管理性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所从事的业务,这类业务主要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行宏观金融管理的职责。 中央银行资产:是指央行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各种债权。主要包括:再贴现业务、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黄金外汇储备业务及其他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负债:中央银行负债是指金融机构、政府、个人和其他部门持有的对中央银行的债权。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由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其他负债业务和资本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央行资产负债表是其开展货币发行业务和货币政策业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报表。央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表上。 第四章 存款准备金制度: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第一准备金:由现金和在其他银行存放的存款构成。第二准备金:是指银行最容易变现而又不至于遭受重大损失的资产,如国库券及其他流动性很强的资产。

货币发行:是一定时间内从央行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减掉回流到央行的货币的差额。经济发行: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渠道来发行货币。 财政发 行: 是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加的货币发行。 货币回 笼: 是指银行通过各种途径从市场货币流通中收回的一定量的现金。 现金准 备: 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证券准备: 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券等,这些凭证必须是在金 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 弹性比例制度:指增加发行的钞票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率时,则国家对超过法定现金准备部分的发行课征超额发行税,如果钞票回笼或准备现金增加,且达到规定比例,则免征发行税,以限制中央银行过度发行钞票。 保证准备制度:指货币发行要以政府公债、短期国库券、短期商业票据等国家信用作为发行准备。 保证限额:指在规定的一定发行限额内,可全部用政府债券作为发行准备,但超过限额的任何发行,都必须以十足的现金作为发行准备。 准备制度:指一国货币发行的物质基础。 比例准备制度:指规定货币发行准备中,现金与其他有价证券各占多大比重。发行基金: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中国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 发行库: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发行基金的金库,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个重要组成机

中央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五、简答题 1.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这一职能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并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而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活动施以影响也主要是通过这一职能实现的。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集中存款准备金。(2)充当最后贷款人。(3)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2.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等几个方面。 3.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一般表述为: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中央银行之所以是特殊的金融机构,是因为中央银行在业务经营目标、经营对象和经营内容上与普通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央银行之所以是宏观管理部门,是因为中央银行是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控制和调节信用活动的重要工具。 4.什么是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其代表有哪些?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这种中央银行制度往往与中央银行初级发展阶段和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前苏联和1990年前的多数东欧国家即实行这种制度。中国在1983年前也实行这种制度。 六、论述题 试论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与金属货币相比较,银行券已是一种信用货币,它的流通支付能力取决于其兑换金属货币的能力,即取决于发行银行的信誉。这便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基本经济原因之一。(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这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又一个基本经济原因。(3)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4)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这便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再一个基本经济原因。(5)关于政府融资问题。为了保证和方便政府融资,发展或建立一个与政府有密切联系、能够直接或变相为政府筹资或融资的银行机构逐步成为政府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也是中央银行产生的基本经济原因之一。 上述诸多方面提出的客观要求直接推动了中央银行的产生。但这些客观要求并非是同时提出的,其迫切程度也并不是完全相等,因此,中央银行的形成与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第二章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央银行学答案整理

中央银行学名词解释 1)中央银行制度: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 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接受该银行的这些特权时,中央银行制度便形成了。 2)货币发行权: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凭借国家授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而成为垄断的货币发行机构,中央银行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货币流通及其管理的要求发行货币。 3)最后贷款人: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筹借时,向中央 银行融资是最后的办法,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则是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否则便是发生困难银行的破产倒闭。 4)准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设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而设 立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并授权若干商业银行也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5)中央银行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 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6)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根据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 根据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来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进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7)货币发行:有两重涵义一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 库流到社会:二是指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8)弹性比例制度:指增加发行的钞票数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率时,则国家对超过法定 现金准备部分的发行课征超额 9)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指在规定的一定发行限额内,可全部用政府债券作为发行准 备,但超过限额的任何发行,都必须以十足的现金作为发行准备。 10)发行基金:发行基金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由设置发行库的 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 11)再贴现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中央银行 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的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1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 预扣利率。 13)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 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14)国际储备:国际储备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 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 15)结算:一般是指为实现因商品(服务)交易、金融活动、消费行为等引发的债权债 务清偿及资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收付,是货币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具体体现。 16)清算:指商业银行之间因产生债权债务的清偿和资金的划转而需要通过一定的清算 组织和支付系统进行指令的发送和接受、对账与确认等一系列程序。 17)支付系统:是指在既定的规则下,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专业技术手段共同 组成,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种综合金融安排。 18)国库:不单单指国家金库,而且是负责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支的部门,担负着国家

《中央银行学》课程知识大全

更多资料请访问.(.....)

1、是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2、是宏观经济学的分支,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二)、《中央银行学》课程的研究对象 1、研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央银行的起源,发展,性质,职能。 2、研究中央银行的运行机制及其调节宏观经济的一般原理和规律。 3、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使其更好的发挥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的职能,尽快建设成为我国“真正的中央银行” (三)、学习《中央银行学》的目的与任务 1、系统的掌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业务管理以及调节宏观经济的基本方法。 2、培养从事中央银行工作的实际业务能力。 3、培养分析和解决我国中央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学习《中央银行学》的方法 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回顾历史,分析现实,预测未来。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既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吸收现代《中央银行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和稳定金融、服务金融业的职能中所面临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3、对比研究的方法。“洋为中用”,借鉴外国中央银行的操作经验,吸收外国中央银行有益的地方,探讨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建设,运行机制,调控和管理方法。 (五)、《中央银行学》的内容简介 《中央银行学》共有三个单元,12章。 1、一单元有四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性质与职能,类型与结构,相对独立性。 2、二单元有四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包括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3、三单元有四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服务职能,包括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会计与统计业务,对外金融关系协调与服务,人民银行的新职能。 (六)、《中央银行学》的学习要求与学习对象 1、在学习《中央银行学》之前应先学过《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基本课程。 2、要学好《中央银行学》,必须理论联系我国金融实际,紧密结合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来思考和理解相关内容。 3、《中央银行学》的学习对象广泛,因为中央银行是金融和经济的核心,各类财经人才都应学好她。 附件:(自学) 关于《中央银行学》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议的几点想法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曾志耕 《中央银行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来建设,时间并不长。它不但与《货币银行学》这类发展历史已很久远,研究对象、研究 方法、学科内容基本成熟的学科相比属于新的学科,而且与近几十年来获得很大发展的其 他有关金融的学科,如《金融市场》、《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投资学》等相比, 也属于后起的一个学科。但经济发展的客观实践已经把这一学科推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 置,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它都处于迅速的发展之中。如何把这门学科建 设好,如何使金融教学更加适应及指导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现实经济运行,就成为广大 理论工作者,特别是金融专业教学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一、《中央银行学》发展成为相对 独立的研究学科的简要历程《中央银行学》是在中央银行制度高度发达、中央银行在经济 社会中地位极为突出的背景下,从《经济学》特别是《货币银行学》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 个学科。▲在中央银行形成与发展的初期,对中央银行的研究主要在经济学的范畴内。▲ 20世纪初在金本位制度逐步解体和中央银行地位日益重要的过程中,有关中央银行的研究 逐渐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体内容之一,更成为货币银 行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二战以后,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总结

中央银行学期末复习总结 第一章 基本了解: 1、中央银行形成的基本途径: (1)有信誉好、实力强的大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 (2)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 2、中央银行的基本类型 (一)单一制中央银行制度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前苏联、中国(1983年前) (三)准中央银行制度 (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eg:一些货币联盟: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东加勒比货币区、欧盟…) 3、中央银行学的资本组成: (1)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a、国家通过购买中央银行资本中原来属于私人的股份而对中央银行拥有了全部股权b、中央银行成立时、国家就拨付了全部资本金(中、法、英、德…大多是国家); (2)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政府资本>民间资本)比利时、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卡塔尔…(政府资本=民间资本);(3)全部股份资本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美国、意大利、瑞士); (4)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唯一的国家韩国); (5)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货币联盟组织) 重点掌握: 1、中央银行的性质: 从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和发挥作用来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特使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危机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2、中央银行的只能以及其表现: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和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指,a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特定的政府部门;b中央银行与其业务对象业务往来之间仍具有银行固有的办理“存、贷、汇”业务的特征;c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者。其表现为:a集中存款准备金b充当商业银行管理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c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a中央银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进行监督和管理,负有保持货币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b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参与国际金融事务和活动;c中央银行为政府代理国库,办理政府所需要的银行业务,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其表现为:a代理国库;b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c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的信贷支持;d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黄金、外汇和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e代表国家政府参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f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g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为何金融稳定;h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项社会公众发布金融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