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史读书笔记

建筑史读书笔记

建筑史读书笔记
建筑史读书笔记

建筑史读书笔记(一)

学习18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西方建筑发展的收获与感悟

王云鹏

2010.03.17

前言:谈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我们会联想起这些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阿尔托、赖特等等。这些大师的崛起,对世界建筑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推动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阶段,引领着现代建筑思想走向成熟。但是往往被我们忽视的是,在此之前,现代建筑思想早已探索与酝酿了将近一个世纪之久。这一个多世纪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瞬息万变、狂飙式发展的时代,现代建筑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下文则是对这段历史时期建筑运动学习的收获与感悟,为了把现代建筑运动高潮阶段来临之前的这一百多年整理清楚,我选择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整理,在有的学术书籍上也称这段历史为“现代建筑前期史”。

目录

一.世界历史的发展

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

三.建筑历史的发展

此部分以矛盾为线索,分为三部分:

1. 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之间的矛盾

此部分包括:古典复兴运动,浪漫主义运动,折衷主义运动。

2. 工业与手工业之间的矛盾

此部分包括: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

3. 建筑功能与形式之间的矛盾

此部分包括: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

对于每一部分的建筑运动又分为以下五个要素:概述、起因、特点、贡献和备注。

四.西方现代艺术产生对建筑发展的影响

此部分包括: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

五.区分四个概念

此部分包括:运动,派别,团体,人物。

六.分享三点感悟

一. 世界历史的发展

广义来说,建筑运动是世界运动的组成,建筑发展是整个时代进步的体现。我首先整理了在现代建筑孕育的一百多年,对建筑发展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世界大事。建筑作为时代的文化产物,永远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状况。只有对整个时代的格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与把握,我们才能明白建筑发展的动机与取向。建议读者把第一节世界历史的发展与第三节建筑运动的发展进行横向联系,可以使用本文后面标注在括号里的时间进行时代定位。

17 世纪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1871 年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18 世纪

1750 年,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直到1830 年,它才真正蓬勃地展开。西方国家用了一百来年的时间,完成了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结构的全面改革,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19 世纪

1871 年普法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普法战争之后,欧洲进入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阶段,一直延续到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20 世纪

20 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进入资本主义成熟发展时期。

1914 年至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阶段是欧洲相对和平的时期,也是社会开始重建的阶段。

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

新技术与新材料,即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现代建筑产生的物质条件,为各种建筑试验提供了可能,而且

进步的科学技术也产生了新的生活模式与新的建筑需求。所以,在

进入建筑运动的版块之前,我先把新技术与新材料进行一个全面的

叙述。

1. 初期钢铁材料

以金属作为建筑材料,远在古代的建筑中就已经有了应用,至于大

量的应用,特别是以钢铁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则始于近代。随

着铸铁业的兴起,最早钢铁材料主要应用在桥梁建设上。真正以铁

作为房屋的主要材料,最初应用于屋顶上。后来,钢铁构件在工业

和民用建筑上逐步得到推广。

2. 钢铁和玻璃的配合

为了采光需要,铁和玻璃两种建筑材料的配合应用在19 世纪建筑中获得了新的成就。1833 年又出现了第一个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物——巴黎植物园的温室。这种构造方式对后来的建筑有很大的启示。

3. 标准模数构件与预制装备技术

1851 年建造的伦敦“水晶宫”展览馆(右图),设计人帕克斯顿用不到九个月的时间,采用了预制装配的办法,完成了长555 米、宽124.4 米、高三层楼的圆拱形花房。开创了采用标准模数构件、预制装配技术以及使用钢铁和玻璃这两种新材料进行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4. 向框架结构过渡

框架结构最初在美国得到发展,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生铁框架代替承重墙。1885 年,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的十层大厦,但它的外形还仍然保持着古典的比例。

5. 升降机与电梯

随着工厂与高层建筑的出现,垂直交通是建筑内部交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促使了升降机和电梯的发明。第一座真正安全的载客升降机是由来自美国纽约的奥蒂斯发明的蒸汽动力升降机,它曾在1853 年世界博览会上展出。19 世纪末,世界著名的奥迪斯电梯公司,也是在当时高层建筑兴建最突出的芝加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后来有一个建筑评论家这样说:“没有奥蒂斯电梯,就不会有芝加哥学派。”由此可见升降机与电梯对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性。

6. 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混凝土在西方古代曾经被使用过,当时主要是罗马人用火山喷发的火山灰混合石灰与砂制成的天然混凝土。曾经在古代的一些建筑中使用。但是,由于中世纪时期对于古典文明的破坏,这种材料和制造方法也就失传了。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开始为新的建筑类型探索新的建筑材料。1850年,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的大型建筑是由拉布鲁斯特设计的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的拱顶。真正大规模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高层建筑,使之不但是结构与材料的方法,而且成为建筑艺术的表现的主要人物是美国芝加哥以沙利文为首的一批建筑家。

三. 建筑历史的发展

第三节是本篇文章的主体内容,在前两节的铺垫下开始对现代建筑产生重要影响的运动进行介绍,根据我自己的体会,认为以矛盾线索分类依次讲述各个建筑运动是一个比较科学的结构。

1. 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之间的矛盾

综述:18 世纪下半叶到19 世纪末欧美国家在建筑创作中出现了复古思潮。

资产主义革命后,新生的资产阶级刚刚登上历史舞台,工业革命尚为全面展开。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与经济基础都很薄弱,具有妥协性和不彻底性的特点。在封建权势的反抗与阻挠下,资产阶级迫切地需要通过大型公共建筑来凸现自己政治立场的象征性要求,企图从古代建筑遗产中寻求政治思想上的共鸣。比如通过复兴古希腊、托斯卡纳风格来体现资产阶级的新政治立场——高度民主精神。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需要而兴起的复古思潮,主要分为以法国为中心的古典复兴运动、以英国为中心的浪漫主义运动和以美国为中心的折衷主义运动。

但是西方国家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来,建筑投资的来源已经多元化,因此在风格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不能用一种风格来笼统概括一个时期的风格与发展趋势。

①古典复兴(1760~1880)

概述:古典复兴是资本主义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史上是指18 世纪60 年代到19 世纪末在欧洲盛行的仿古典建筑形式,受到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起因:

Ⅰ. 18 世纪前的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盛行一时,它反映了王公贵族生活日益奢侈与腐化,封建王朝已走上末路。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巴洛克风格不符合他们的政治主张,束缚了建筑的创造性,不适合新时代的艺术观,因此要用简洁明快的处理手段来代替那些繁琐陈旧的东西。所以资产阶级试图借用希腊与罗马的古典外衣去扮演进步的角色。

Ⅱ. 考古发掘的进展给古典复兴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创作源泉,在一个个学术著作与考古实物中,人们越来越推崇古希腊艺术的优美典雅和古罗马艺术的雄伟壮丽,认定应

以此作为新时代建筑的基础。

特点:

由于法国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批判宗教迷信和封建制度永恒不变等

传统观念的运动,强调个人主义与个性解放,类似古罗马时期的政

治理想。因此古典复兴运动从文化上、思想方式上、艺术和建筑上

会倾向于借用罗马的古典主义风格。

另外,古典复兴运动在各国的发展,虽有共同之处,但也有些不同。

大体上法国以罗马式样为主,而英国、德国则以希腊式样较多。

古典复兴运动高潮阶段是拿破仑时期的大量建筑,例如巴黎星形广

场上的凯旋门(右图)、马德莱娜教堂等建筑都是罗马帝国时期建筑式样的翻版。在这类建筑中,它们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部则常常吸取东方的各种装饰或洛可可的手法,因此形成所谓的“帝国风格”。

②浪漫主义(1760~1880)

概述:

浪漫主义运动是18 世纪下半叶到19 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它在建筑上也得到一定的反映。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和没落贵族憎恨工业化城市带来的恶果,反对阶级斗争,企图用和平手段说服资产阶级放弃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压迫。

起因:

在新的社会矛盾下,小资产阶级和没落贵族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文化艺术,后者正好符合大资产阶级在国际竞争中强调祖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感。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意识,在艺术与建筑上导致了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最早出现于18 世纪下半叶的

英国。

特点:

浪漫主义根据风格特点分为两个时期。先浪漫主义时期,18 世纪

60 年代到19 世纪30 年代。建筑风格上表现为仿中世纪的寨堡

或哥特风格。后浪漫主义时期,19 世纪30 年代到70 年代。建

筑风格以哥特风格为主,故又称哥特复兴。

浪漫主义运动的建筑代表作品之一威斯敏斯特宫(右图),又称国

会大厦,是英国国会所在地,位于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市泰晤士河

西岸。威斯敏斯特宫是典型的哥德复兴式风格,西北角钟楼就是著

名的大本钟所在地。

贡献:为后来的“工艺美术”运动奠定了形式和思想基础。

③折衷主义(1820~1920)

概述:折衷主义是19 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

潮在19 世纪以至20 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折衷主义越过古典

复兴与浪漫主义的建筑样式上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

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样式,所以又称“集仿主义”。

起因: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自然:第一自然,原始状况的大自然;第二自然,农业生产状况下的自然。 中国园林的起源是从模仿第一类自然开始;欧洲园林是在模仿第二自然开始的。” “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的象征与冥想之源,在庭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们常常以十字形水渠的形式出现,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四条河流。” 一、英国的景观设计 唐纳德(Christopher Tunnard) “把握日本庭院的本质,他提出:‘要从对称的形式束缚中解脱出来,提倡尝试日本园林中石组布置的均衡构图的手段,以及从没有情感的事物中感受园林的精神实在的设计手法。’” “在园林中要创造三维的流动空间,为了创造这种流动性,需要打破园林中场地的严格划分,运用割断和能透过视线的种植设计来达到。” 本特利树林Bentley Wood 杰里科(Geoffery Jellicoe) 第一阶段: 彻德峡谷工程(Cheddar Gorge) 迪去雷庄园(Ditchley Park) “在园中杰里科设计了一个有喷泉的下沉式的半圆形水池,水池被紫杉高篱围绕着,人们可以在水池中戏水。杰里科还沿着水面设计了一个长平台。” 第二阶段: 肯尼迪纪念园(The Kennedy Memorial) “‘白色纪念碑、美国详述、开阔的草地、规整的小路、冥思的石凳、俯瞰泰晤士河和绿色的原野’杰里科希望参观者能够仅仅通过潜意识来理解这朴实的景观。 舒特住宅(Shute House Garden) “水池、杜鹃花、古典雕塑、链式小溪、小瀑布、喷泉、平整的草地” 第三阶段: 莎顿庄园(Sutton Place)

“被认为是杰里科作品的顶峰。杰里科试图赋予园林一些含义,是要引喻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一系列的食物和思想。鱼形的吃糖和小湖,引喻水和更神秘的东西,它与周围的小山精心组合,代表着阴阳结合。整个园林似乎微妙地潜藏着一些当今世界之外的东西。他认为,景观是历史、现在和将来的连续体。在这种意义上,莎顿庄园的设计是连续的,是现存轴线、视景线和原先设计者可能的设计意图的发展 ” “杰里科喜爱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绿篱、雕塑、链式瀑布、远景、凉亭、座椅、棚架、瓶饰、花篮、长平台、长步道、丰富的水景如池塘、瀑布、跌水、水池、喷泉等、视景线、植物。” 二美国的景观设计 斯蒂里Fletcher Steele 瑙姆科吉庄园(Naumkeag) 午后花园(the Afternoon Garden) 平台花园 “草地上斜向布置着弯曲的砾石带和中间的月季花坛。这至关重要的曲线形式由远处Bear山的曲线产生,自南部的草地开始,至树林中截止,这是在统一的设计中把背景地貌形式融于前景的第一次尝试。” 蓝色的阶梯(Blue Stairs) “清晰的展示了他运用透视法对地段富有想象力的处理。这个设计既是园林,也可看作是雕塑。” 托马斯.丘奇Thomas Church “这种带有露天木制平台、游泳池、不规则种植区域和动态平面的小花园为人们创造了户外生活的新方式,被称之为‘加州花园’(Califonia Garden)" “关键是要把握尺度并在规则的建筑与外围的自然景观之间进行微妙的转换。” “他的作品开始展现一种新的动态均衡的形式:中轴被抛弃,流线、多视点和简洁平面得到应用,质感、色彩呈现出丰富变化。‘立体主意’、‘超现实主意’的形式语言如锯齿线、钢琴线、肾形、阿米巴曲线被他结合形成简洁流动的平面。” 金门展小花园(Golden Gate Exposition) 唐纳花园(Donnel Garden)

金匮要略读书笔记

金匮要略读书笔记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金匮要略》治疗肾系疾病用药规律 张仲景《金匮要略》为治疗肾系疾病提供了众多良方,这此方药历经千年的临床检验,疗效卓着,至今仍被广泛运用。 1.功效类别统计 所统计的13方包括:五苓散、猪苓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茯苓甘草汤、牡蛎泽泻散、柴胡桂枝干姜汤、越婢汤、防己茯苓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1选药范围广泛,使用相对集中 补益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共出现56味次,占全部的78. 87%。可见,《伤寒杂病论》治疗肾系水肿是以补益、解表、利水、温里4类药为主组方的。 2. 2补益实为补气健脾利水 疾病的发生尽管复杂,但不外正邪两个因素。正气虚弱是发病的条件,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肾系水肿病的发生亦正是脏腑虚损与外邪侵袭相互斗争的结果。究其根本,脏腑虚损的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机为脾肾气化机能虚弱。脾主运化水湿,为升降出入之枢,脾健则运,交通上下,溉濡四旁,脾土伤败,易致水湿泛滥,术芪之类健脾益气,气行则水调。该类药有:白术、黄芪、阿胶、大枣、甘草、白芍。 2. 3解表祛邪实为疏风宣肺、发表利水 肺主皮毛,为水上之源,一旦外邪阻遏,肺气宣肃失职,不能通调水道,泛溢肌肤则发为水肿,故疏风宣肺,因势利岛,使肺气畅达,肃降有权,三焦通利,亦即“开鬼门”之意。“腰以上肿,发汗乃愈”即指此而台。该类药有:麻黄、桂枝、细辛、生姜、柴胡。 2. 4温里实为补肾温阳利水

肾系水肿病乃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其中,尤以肾为根本,而水为至阴,乃肾阳命火不足所致。肾阳不足,命火式微,可致肾不能气化,脾不能运化,肺不能布化,三焦之气闭塞,决渎之官无权。《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所以,肾阳命火不足是导致水肿的根本原因,补肾温阳利水,亦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唐容川谓:肾为水脏,水中含阳,化生元气。”气为阳之微,宜取温润平调之意,叶天士指出“此温字,乃温养之义,非温热竞进之谓。”得温可以行水,兼润可以固肾保精。该类药有:附子、干姜利水渗湿实为“洁净府” 利水渗湿是治疗肾病水肿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亦即《素问》“治于权衡,去苑陈莝”之意。主治在里在下之水邪为患,使水邪从小便而去,此亦即《素问》“洁净府”之意,是《伤寒杂病论》治疗水肿的原则。该类药有:茯苓、猪苓、泽泻。 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 1清热生津法 本法适用于肺胃热盛,津气两伤之上、中消证。表现为口渴多饮,虽饮而渴不解,伴口舌干燥,脉大滑实等症,方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可随症加入花粉、葛根、麦冬等。正如《金履要略》云:“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中白虎汤清肺胃之热,加人参益气健脾以生津,此方为后世治疗糖尿病主方之一。 2温阳化气 《金匮要略》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论述了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既不能蒸腾津液以上润,又不能化气助阳以摄水的下消证治。表现为渴饮无度,尿频无制,舌淡苔白,脉多沉细。方用八味肾气丸补肾阳之虚,恢复其蒸津化气之功,则消渴自止。

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 篇《梁思成林徽因》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1 林徽因作为一名建筑学家和作家,作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作为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曾经在自己的诗歌中写道“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光,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 梁思成出生名门,父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清末民初的大儒家。梁思成作为中国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曾经十分欣赏林徽因的作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认为林徽因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有着多愁善感,浪漫且美丽的,眉眼中全是东方的风情,行为举止皆是优雅而动人心弦的诗人作家。但是通过观看《梁思成林徽因》这个纪录片,我却对这一对出身名门的伉俪夫妻有了不一样感悟和理解,才对于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成就不仅仅只在诗词歌赋上,而更在对事业无私忘我的追求令人感慨。 我国古代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著名的长城、雄伟的宫殿、秀美的园林、多姿多彩的民居,可惜在中国却没有人科学地研究它。梁思成在国外留学期间,当他看到许多中国古代文物,如战国的铜器、汉代的画象砖、唐代的石佛在异国博物馆出现时,他无限感慨。1928 年他与林徽因婚后到欧洲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游历考察,看到那些建筑文物都得到妥善保护而且还有专门机构进行着系统的研究,梁思成夫妇下定决心投入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由中国人自己写出中国的建筑史。1931 年回到北京,梁思成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投入

对中国建筑的考察与研究。当时反映中国古代建筑的有两本书:一本是宋代的《营造法式》; 一本是清代的《营造则例》。1940 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及助手开始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然而他们从重庆的国民政府那里只能要到很少的经费,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中国建筑史》成书于1944 年,它的问世,结束了没有中国人写的《中国建筑史》的遗憾,纠正了西方人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偏见和无知。这部著作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规律、特点与西方建筑进行比较,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其学术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在解放时期,梁思成不惧危险将那些一旦大军攻城时,哪些文物必须设法保护,梁思成把城里最重要的文物古迹一一标在他们带来的军用地图上。建国初期,他们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在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一生中,除了研究中国古建筑以外,他们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创办了建筑系,培养了大量的建筑教育人才,为中国当时建筑方面填补了大量的空白。 通过观影我们看到了即便在那个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年代,贫病交加的梁林对中国古建筑的热爱和研究依然在病榻上进行。作为最早研究中国古建的学者,梁林二人倾尽一生呼吁社会对中国古建文化进行认知和保护。 这部纪录片除了引导观者欣赏艺术的美好,钦佩学者的毕生奉献,对历史上的失误决策也做了深刻的反思。可以说是一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学习的欣赏的优秀纪录片。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读书笔记 14环境1班王明荣 读了《林徽因传》,林徽因是温和的,她不曾有过太多的放纵,所以也不曾有过太多的支离破碎。她没有张爱玲的凌厉,没有三毛的放逐,没有陆小曼的决绝。她活的乐观而执着,坚定而又清脆。她不需要浓烈相守,只需要淡淡的陪伴。 无论经受过多少起落浮沉,尝过多少人情世故,她永远都是一杯淡雅清茶,她那样柔婉坚忍,诗意又坚忍。 提起林徽因,总在人间四月天,有一种轻灵的美丽。有人说,林徽因杯封存在了人间四月天。纯净的她比任何人都懂得调配烟火,所以她不会轻易的被往事所伤。 我时常在想,假如林徽因一直守在江南,守着老旧的宅院,做着一个凡妇,与一个凡人共有黄昏,度过炊烟四季,慢慢老去,深深庭院,还有爬满青苔的老墙,几只杏桃,一种简约的美丽。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下,她用柔情给爱人的衣裳缝制纽扣,偶尔也教清风识字,日子如流水而过,而那个男子的温和目光,则一直追随,不离不弃。 林徽因的出现,无疑给这座高贵沧桑的城市增添了诗意与柔情。尽管那个时候她还不到风华绝代的年龄,但她的钟灵毓秀,用她的明净的眼眸,秀丽的面容,优雅的姿态,斐然的才情,迷醉了许多的校友。那时候的林徽因绝对是许多人心中的美丽女神。有些人的美丽是与生俱来

的,有些人则需要经历蜕变的过程,林徽因属于前者,仿佛任何时候她给人的感觉,永远是那么的清新如一。 我相信在林徽因的童年中,也有许多的令她难忘的旧事。小小的她,有一颗比同龄人更加多愁善感的心,而她所邂逅的,亦是不同于常人的人和事。那些美好的岁月,都被封存在书卷中,或许只有有缘人才能翻读。又或许,许多人宁愿将那些美好封存,有如搁置在木抽屉的老照片,若非年华老去,都不会轻易的去碰它。 一切都只是幻想,这世间本就没有假如,大家闺秀的林徽因,才情横溢的林徽因,注定做不了一个平凡的女子。纵然她喜欢柴米油盐的香味,可是风花雪月的柔情却一直对她纠缠不休,所以她被放逐,远离江南,接受更加绝美的绽放。 我不得不承认,林徽因是一个可以令春风失色,令百花欢颜的女子,仿佛只有她可以在滔滔红尘里淡然自若,可以令徐志摩写下最美丽的诗意,令梁思成和金岳霖两位才华横溢的男子相安无事的无辜的甘为她守护一生。都说文如其人,读林徽因的文字,永远都没有疼痛之感,永远那么清新美好。一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好似她如莲的一生,纯净柔美优雅。 再后来,林徽因去了英国,她以绝代的容颜和才情令许多的中国留学生倾慕,追求。她独恋上徐志摩,只是他们的爱情就像是一场烟花,璀璨之后只留下一地的残雪。之后,林徽因再没有旁骛之心,只钟情于她的归属梁思成。

建筑史读后感

读《安藤忠雄》有感 院系:园艺园林学院 班级:城市规划111 姓名:莫刘杰 学号:20110634108

安藤忠雄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他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他从事建筑行业的心路历程,有些东西现在的我也许还无法体会,但我深深地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是一本很励志的书,也帮助我从某些疑惑中找到了未来的方向,实在获益匪浅。 本人本来就对这个专业有着极浓的兴趣,在和朋友聊天时,我就经常谈到我们专业的有关内容,就在去年,我一个同学听着我的聊天,逐渐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转专业转了过来。读这本书时,自己也一直在被他的经历和精神所打动,让我不自觉的在想建筑师是否也必须具备他这样执着、严谨的态度.下面简介一下他的经历。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 1959-1961 年考察日本传统建筑, 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 1969 年在故乡大阪的梅田创办“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1995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奖, 1997年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并担任东京大学工学部教授 1997年- 2003年从东京大学退休,转任名誉教授 2005年获得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誉教授 安藤飘游四方旅游世界各地,目的是为了将其所见所闻与他个人的形式结合,安藤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万神庙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冲突。安藤就是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融和起来,使其独树一帜。 像引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像一首诗歌,一句哲言,它们拥有撼动人的力量,却不是因为它们拥有更高级的语言,而是它们直指人们精神的最本源,带给人们不可想象的变革”,这让我觉得我们设计的建筑应该具有某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设计建筑的中心,所有的形式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而产生的,而设计的每个不同的单体建筑都会有不同的想要表达的中心精神。但是大师可以在他设计的建筑中找到共同的特点,这是他独特的处理“精神与表达”方法,这也是他的特色。像安藤忠雄的特色其实就是源于日本的文化,继承和发展日本的文化,但是现在的中国建筑好像很多都只是学到国外建筑的皮毛-----形式,而实际上真正的宝藏就在我们的脚下,只要我们认真的感受中国自身的文化,就能创造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这样中国的文化传统也能得到传承和发展。 再看看安藤建筑中的日本精神,“他们认为‘光与影’的黑白世界,或者是空间里被称为‘无’及‘间’(物体与物体、事情与事情、空间乃至时间之间的间隔)的日本美学,暗藏在清水混泥土所刻划出来的简朴空间中”,的确,安藤建筑中光影、间隔是他建筑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其实是源于日本的精神的。“在事物之间的空白中发现意涵的‘间’的美学,以及遵守秩序等祖辈传承下来的日本情怀”我想着就是安腾找到的日本文化吧。 他认为抽象化的光、水、风这样的自然要素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以共同呈现富有诗意的空间境界。安藤忠雄在设计中着意将自然界的多种要素如光、影、风、雨、草、木、水流等引入建筑之中,给建筑物带来生机和诗意。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将这种理念灌输到他的建筑中,用建筑去提炼自然,让人在他的纯粹构成中,通过光影摇曳、风雨变幻就能判定时间与自然的存在和变化。在引入自然要素的建筑设计中,以他的教堂建筑表现最为明显,比较典型的有光

伤寒论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 第一篇:伤寒论读书笔记 伤寒论》读书笔记——请诸位斧正 1、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卫外不固,营卫不调,卫阳浮盛于外以抗邪,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脉浮;风寒外邪郁遏,束于肌表,卫气不能温煦分肉、司开阖—恶寒;风寒外束,太阳经脉受邪,经气 运行受阻,—项强。 2、 [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此为表虚症。人体感受风邪侵袭,荣卫失调,阳气外浮与邪抗争,正邪交争于浅表则发热。风邪伤卫,卫失固外,营不 内守则汗出。汗出肌疏不胜风袭故恶风。更以汗液外出,脉象松弛而呈缓象。 3、 [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 风寒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伤寒为表实证,恶寒是必有之证。卫阳被束,失去其正常之卫外功能,不能温煦分肉,故而恶寒。正邪相争则发热;如初感外邪,卫阳被郁,末能及时申展而与邪抗争者可暂不发热。寒邪郁表,汗不得出,身体必然疼痛,脉阴阳 俱紧,此营阴郁滞,太阳经气流行不畅所致。寒邪犯表,邪犯太阳,影响胃气顺行 , 胃气不降则可见呕逆。 4、 [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 [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 太阳病若脉象并不躁疾搏指,而是比较和缓,则病势轻微,不会再有传变。相反,如出现了口苦、咽干、目眩,颇欲吐等少 阳证,或见不恶寒反恶热,烦躁不宁的阳明里热证,同时脉数急不静,可证明病已传人少阳 及阳明了。脉数急者:“数” 为有传阳明之势;“急”即弦数,病有传少阳之势。“躁烦” 是将传阳明,“颇欲吐”即喜呕为病将传少阳。 6、 [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亦可汗而解之,但总须辛凉透解,切忌辛温发汗。温病—渴而不恶寒,伤寒—不渴而恶寒。 [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 温病只能用辛凉解表之法,误用辛温发汗之剂,如 麻黄、桂枝之类再发其汗,则津液更伤,病情势必恶化,即成风温之证。 [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 误用辛温发 汗而成风温,症见身灼热而脉象浮盛有力,热忧心神则神识昏迷,且多睡眠而语言难出。邪 热上壅于肺,呼吸不利则鼻息必鼾,热盛迫津而见自汗出,邪热伤及元气可见肢重。 [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 风温之证若再误下,重伤其津液,化源必然枯 竭,则见小便不利;津伤热炽,神昏加重,故直视而失溲。 [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 总之,若遇“风温”'一证,不明白清热以救阴之理,误用火攻,可因火毒剧烈,熏灼肝胆,肝风内动。证见发黄、惊痫、瘈疭等危候,故言之:若已被火,而复以火熏之,谓逆而再 逆,终促命期。此为医家之大罪,实为风温之大戒!

重庆大学建筑学考研心得

重庆大学建筑考研心得 一转眼16年的复式结束了,总分378,专硕第五,喜悦之余想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坚定自己的目标,认真复习。我觉得找到一个好的复习团队即研友是很重要的,比如学习方法互相鼓励等等,我们一起复习的九个人,八个过了初试,最终六个过了复试,我们一起复习的氛围很好,真的想感谢很多人,不废话了。重大建筑学除了英语和政治以外,就是建筑学基础和快题了,我就分开说了。 一理论复习 我理论考了124,一块复习的有理论135的,是今年理论第一,理论课考试较快题而言分数不易大起大落,只要复习认真,我觉得100分以上是可以保证的,但自15年理论课改革以后,复习难度明显增大,历史和构造相对于以前单独出题来说难度并未降低。 建院官方未给出考研书单,理论改革目前只实行两年,以下书籍均为我根据自己真实复习经验而列。下列书籍均有阅读且多数做过读书笔记,并对自己的考试确有帮助。 由于设计原理的广泛性,列再多书籍都无法保证涵盖考试全部内容,切勿将以下书单信奉为神。 必备书籍: 历史:《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潘谷西,下文简称《中建史》)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清华大学陈志华,下文简称《外建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大学罗小未,下文简称《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李婉贞,下文简称《图说》)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婉英,下文简称《图说》)构造:《建筑构造(上)/(下)》(重大最新版,即第五版) 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下文简称《组合论》)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下文简称《公建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下文简称《住宅原理》) 《山地建筑设计》(卢济威、王海松,下文简称《山地建筑》) 《城市设计》(王建国)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教材·第一分册·设计前期、场地与建筑设 计》(下文简称《一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下文简称《防火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下文简称《通则》) 补充书籍: 历史:《华夏意匠》(强烈推荐)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东南理论必考书籍,下文简称《批判的历史》) 清华大学建筑历史视频(会以百度云形式分享给同学) 网易公开课、各类纪录片以及其余建筑史类书籍(时间充裕再看)构造:《建筑构造(上)/(下)》(东南大学版,重大版有些地方解释不是很清楚,可参考东南版本相互补充理解)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摘抄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摘抄 zhongguojianzhushi 2012-10-02 18:54:52 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在欧美,古建实行的保存是比较晚近的进步。 2012-10-02 18:56:03 今日中国保存古建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将来复兴建筑的创造问题。欣赏鉴别以往的艺术,与发展将来创造之间,关系若何我们尤不宜忽视。 2012-10-02 20:11:30 无疑的将来中国将大量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了。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

出新技,则真是问题了。 2012-10-02 20:12:40 到现在为止,中国城市多在无知匠人手中改观。故一向的趋势是不顾历史及艺术的价值,舍去固有风格及固有建筑,成了不中不西乃至于滑稽的局面。 2012-10-02 20:49:48 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 2012-10-14 09:44:00 英,美,苏,法,荷,比,北欧或日本都曾造成他们本国特殊作风,适宜于他们个别的环境及意趣。以我国艺术背景的丰富,当然有更多可以发展的方面。新中国建筑及城市设计不但可能产生,且当有惊人的成绩。 在这样的期待中,我们所应作的准备当然是尽量搜集及整理值得参考的资料。

2012-10-14 09:47:12 以测量绘图摄影各法将各种典型建筑实物作有系统秩序的纪录是必须速做的。 2012-10-14 09:49:43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 2012-10-14 10:03:11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 2012-10-30 11:05:24 这好比是在欣赏一国的文学之前,先学会那一国的文字及其文法结构一样需要。所以中国现存仅有的几部术书,如宋李诫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乃至坊间通行的鲁班经等等,都必须有人能明晰的用现代图解译释内中工程的要素

西方音乐史读书笔记

西方音乐史读书笔记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 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在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史诗本身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它由职业弹唱艺人“阿埃德”用一种叫基萨拉的乐器伴奏吟唱。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斯巴达把音乐作为国事活动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使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前146年后,古罗马征服希腊后,它的文化主要受益于希腊,同时又吸收了叙利亚、巴比伦、埃及等国的文明成果。 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

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 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 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 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

读《林徽因传》有感_心得体会

读《林徽因传》有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读《林徽因传》有感,感谢您的阅读! 读《林徽因传》有感(一) 初春,乍暖还寒。窗外已经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下午闲来无事便随手拿了本同事的《林徽因传》来看。本是想打发无聊的时间,但是刚看了几页我就被书中貌若天仙的才女林徽因的爱情深深的吸引住了。 书中描述了一代才女的浪漫而坎坷的心灵历程。徐志摩为她徜徉在康桥;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水;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她与三个男人的爱恨纠缠深深的吸引着我。勾起了我无限的好奇心。读书过半,作为女性来看林徽因,可能最羡慕的是林徽因遇上了那么好的丈夫,当林徽因坦诚爱上金岳霖,当林徽因同徐志摩走的非常的近,梁思成给与了极大的理解和信任,不离不弃。这在一般人是绝对做不到的,那是怎样一种豁达的情怀呢? 林徽因出了美貌与爱情,她最值得称道的是她的学术成就和艺术成就以及这种成就背后的孜孜不倦的创造精神。这其实与她小时候与父亲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是分不开的。 从林徽因的身上更能看到女人也可以活的精彩,都说女人是一所大学。林徽因的一生让我羡慕又惊叹,不仅有温婉的浪漫爱情还有杰出女性的成就,放下书,细细的回味,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都有自己的故事,在羡慕别人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回首看看自己是不是幸福呢…… 读《林徽因传》有感(二) by 邓萍 读完张清平的《林徽因传》,才意识到之前对于林徽因的了解太少,太片面。我想作者张清平肯定也是一个很喜欢林徽因的人,而且文学素养很不错。在作者的笔下,林徽因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进而为人妻为人母。林徽因一生热爱文学艺术,对建筑学的热情也不亚于文学。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综合素养很高的才女;是一个热情大方,举止优雅的美女;是一个学贯中西,融会贯通的建筑师;也是一个操持家务,体贴丈夫的贤妻;还是一个儿女双全,育儿用心的好母亲。 她不仅仅是一个才女。她的人生虽然在51岁画上了句号,却是有明亮绚丽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真正的建筑文化 ——读《中国建筑史》有感知道梁思成,是因为他跟林徽因令人动容的爱情;可真正认识梁思成,是因为《中国建筑史》这本书。且不说他在专业方面的造诣有多高,只为了他不畏艰难困苦,在抗战期间仍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建筑而奔波操劳的精神,他就称得上是一位建筑大家。 梁思成早年受父亲梁启超的影响,接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回国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他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位真正具有文化视野的建筑大师。 我们常挂在嘴边说这个社会是一个人心都浮躁起来的社会,每个人都加紧着脚步往前赶而忽略了周遭的风景。每天面对着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麻木或许已成必然。梁思成用清丽的文艺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方式,将每个时代的建筑与政治经济上的变迁分析得十分清楚,引人入胜,能让人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建筑自身的魅力。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木构架建筑是我国使用面积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这种建筑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电视里也时有出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深宅大院的场景,给人古典庄严的感觉。只是可惜现在木材越来越少,而且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很多建筑都没有能保留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建筑也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慢慢地掌握了营建

教师林徽因传读书心得

教师《林徽因传》读书心得 八小时忙碌工作结束后,回到家中总想为自己寻一份心灵的净土。读书就成了我净化心灵的工具,临睡前,盖一床薄被,隔离白天的忙碌与纷扰,带着一份疲倦懈怠,借着朦胧的灯光融入书的世界。这些天,张清平的《林徽因传》伴我走过了一段宁静以致远的日子。这本书以读过多遍,每次读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正像这本书的作者张清平所说这本书不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还勾勒了知识分子群体高雅的志趣多彩的生活经历,为中国女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范式,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积极的人生启示。老师为学生示范着人生的典范,竖立并修正自己的人生坐标是示范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要多看书特别是人物传记。《林徽因传》从多方面诠释了林徽因的精神气质,她的高傲纯正,细腻敏感,睿智犀利,坚韧不拔,为新时代的女性的楷模。许多影视作品中林徽因总与别人捆绑在一起,或是作为徐志摩热恋的对象闪闪烁烁的令人无限猜测,或是作为其夫梁思成的陪衬。张清平的《林徽因传》还原了历史的真相,让我们领悟到她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诗人的林徽因和建筑家的林徽因是浑然一体的精灵。诗情漾开了她生命浓夏潋滟的波光。读她的诗是一种心灵的洗涤,虽然读书万卷但她总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抒发对生活的美,她的诗完全是灵性的交响曲。作为建筑家的林徽因,用瘦弱的肩膀与梁思成一起扛起了科研的大旗。他们在西南李庄简陋的工作室里,在昏黄的菜油灯光下,在半饥饿状态中,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写作。使处在二战中的科学界不得不对中国的前沿科学刮目相看。她拖着虚弱的身体主持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总是用笑

声和对新生活的向往掩饰病痛和体力不支。作为一名纯正的知识分子,她用无所畏惧的勇气捍卫科学的永恒真实。虽已受到政治势力的迫害,这个已躺在病榻上的女子却发出了呼喊为什么经历了百年战乱和沧桑,在解放前夕还能从炮口下抢救出来的古城,反而在新中国和平建设中要被毁弃呢?为什么我们在博物馆玻璃橱里精心保存几块残砖碎瓦,同时却把保存完好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建筑拆的片瓦不留呢?面对被开除党籍的威胁,他们沉痛感叹五十年后,你们一定后悔。人生之树的摇曳多姿,要有冬的银装素裹,更要有春的繁华似锦。林徽因人生之树中因为有朋友的眷顾,因为有学术的存在而繁盛。读《林徽因》,我感受到了一个奇女子对生命和事业涓涓如注的爱,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苦短。战火中的奔波展转负累了她的身心。硝烟甚至夺去了她弟弟的生命。再芳华的女人也逐渐憔悴损了。精神可以是永恒的,甚至可以从最单薄最垂危的躯体中迸发出来,却始终难逃撒手人寰灰飞烟灭的一日。她又是幸运的,她的生命轨迹中布满了知己,有几十年相濡以沐的丈夫,有才俊深情的诗人志摩,有以高尚的克制和隐忍恋她一生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泰斗金岳霖,有充满湘西质朴情怀命途多舛的文人沈从文,有来自大洋彼岸狂恋中国文化的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她的人生是一樽微苦的琥珀酒。高洁如菊,恬淡如兰,清素如莲,傲岸如梅。她是暖,是爱,是万古人间四月天。在这样如水的凉秋中,《林徽因》带给了我剥去寒风的暖阳。王玲

旅游管理 读书笔记

民俗旅游一二事儿 ——《民俗旅游学》旅游业在当今世界蓬勃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深层次的旅游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民俗旅游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使我国拥有了丰富的民俗。我国民俗旅游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已成为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既是一种文化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一.民俗旅游商品 民俗旅游商品是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在招徕旅游者、增加目的地居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在旅游产品体系中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再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型开发滞后。各地兜售相同或相似的旅游商品,使得旅游者的购买兴致大大减弱,相同的旅游商品使景区景点的独特性被隐藏,减弱旅游者对当地的印象。因此,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性开发是十分必要的。各地根据自己承载的文化内涵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旅游商品,而不是一味迎合顾客的喜好而兜售。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商品,只会让游客厌恶而不愿购买。 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民俗文化存在。不同的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重要步骤,也是旅游发展的关键。民俗旅游文化开发需要注意:一是抓住宗教旅游。宗教活动是民俗活动,牵动着信徒的心,佛教、道教、基督教对我国各民族有深刻的影响,宗教活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中国的佛山道观以及各种庙会,吸引着游客的心,形成“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格局。二是田园式旅游。将各地传统民俗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开发出来,进行文化创新吸引旅游者。让身处城市的人们体验到乡村质朴的气息和传统的热闹。 三.民俗旅游管理 民俗旅游研究者认为民俗旅游史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的享受,人们开始追寻自己民族曾经的辉煌。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旅游者对名胜古迹感兴趣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却达到56.7%。如此看来,民俗旅游可作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满足西方人想象,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民俗旅游是作为一种有原生态性的文化旅游,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民俗保存完好的地方大多是偏远的山区或是一些独立的少数民族聚落,受现代工业的影响少。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大量的人流、资金以及外界价值观的输入,使得民俗风情旅游越来越远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各地建起民族村、民俗博物馆,截取最吸引人的部分加以改造迎合游客的品味,经过市场逻辑筛选的民俗文化旅游事项,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对原有文化的粉饰、包装,满足旅游者对异文化想象的心理,只是一种无深度的后现代文化现象。 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如此,继续下去只会让民俗文化内涵流逝的越多,在强势文化的入侵下,许多民俗文化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文化的趋同是可怕的。保护民俗,从民俗文化的内涵保护做起刻不容缓。 凝固的思想,壮美的史诗

外国设计史读书笔记

《外国艺术设计史》 ————读书笔记 学院:艺术学院 学号:14100308 班级:设计三班 姓名:阎丰洋

第一章史前的艺术设计 一、旧石器时代艺术设计的萌芽 180到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才开始有意识的加工石块,虽然这些石器还十分粗糙,但已经显示出人为设计的痕迹,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特别是其通常所追求的对称、均衡、饱满等造型因素可以视作形式美感的萌芽。 20到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种类大增,器型由简单到比较复杂、加工由粗陋到精细、选材由单一到多样、制作有一次到二次加工、使用功能由单一向专门化、多样化发展,这无疑是造物活动的一大进步,它反映出原始人设计思维的发展。 1到1.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以实现功能优化的设想,无疑是设计创意的一大突破,标志了设计思维的一次飞跃。 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设计 陶器的发明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人类已从迁徙生活过渡到以农业为基础的定居生活,意味着人类由野蛮状态向文明状态转变的开始。 第二章古代东方的手工艺设计 一、古埃及的手工艺设计 古埃及手工艺设计的特点: 1:古埃及的艺术设计涉及相当广泛的工艺门类与生活领域 2:古埃及的艺术设计体现了奴隶主专制统治下手工艺发展的典型

特色 3:处于一个宗教在政治活动、社会生活以及观念风俗领域居于绝对统地位的过度,古埃及的手工设计不可避免的打上了鲜明的宗教印迹。 二、古西亚与古波斯的手工艺设计 古西亚的手工艺设计发展的特色: 1:古西亚居民所创造的高度的科技文明,为手工艺的发展、成熟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2:古西亚手工艺的高度成就并非单一民族的创造,而是多元文化长期融会、碰撞、磨合的结晶。 3:古西亚手工艺设计的发展具有鲜明地地域特色。 4:古西亚独特的文化氛围造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与装饰情趣。 三、古代日本的手工艺设计 日本古代的手工艺设计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岛国的地理环境和单一的民族风格对艺术风格的发展产生了有益影响。 2:海岛的独特气候以及地理环境,培养了日本民族对自然的敏感性。自然主义成为日本艺术与设计的一大传统特色。 3:日本传统艺术设计的发展既受惠于外来经验、成果的借鉴与吸取,更得益于在模仿、借鉴基础上的改良与创新。 4:艺术设计在日本中居于相当特殊的位置,日本民族对工艺的重视与推崇远胜于其他国家。

《伤寒论》读后感1000字

《伤寒论》读后感1000字 让中医文化沁入心脾 “想我中医,肇自炎黄。神农常百草而知药性,岐黄穷天地以定纲常。”中医是我国古代灿烂科学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繁荣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依靠中医疗法调养身体,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 《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先生的主要贡献并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虽然身居高位但是愿意造福百姓,为了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而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 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其著作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药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

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 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但是到了现代,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 一些人认为,中医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中医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严重的质疑,甚至有的学者提出废除中医。更有人对中医全盘否定,而对西医相信至极。在面对诸多质疑的情况下,不

读书心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读书心得 之前,或多或少听到些关于林徽因的事情,在亚马逊上看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本书排在文学类的第一名,我就买来看一看。看完后,我觉得林徽因不仅让我喜欢,更让我拜服。我相信,世界上真的存在气质容貌、文学与事业兼备的女子,现在,我真的了解到了这样的一个女子——林徽因。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 让人拜服的永远不是一个人的成就,而是她的精神,她的坚持。林徽因对工作的热忱是任何人都劝阻不了的,她如此的骄傲好强,只听从自己的心。即使卧病,她也没有让自己闲下来,当梁思成接受委托,编写《中国建筑史》时,林徽因亦按捺不住,为写作《中国建筑史》而抱病阅读了二十四史做足资料准备,并写了该书的第七章,又承担了全部书稿的校阅和补充工作。内心充满热爱的女子,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靠近。怪不得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记挂了一生,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 我喜欢上了林徽因,她与其他才女不同,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不会用大量悲伤的文字来渲染其心境。她骄傲却不孤绝,她清新却不薄冷,她安静却不寡淡。无论是生活中的林徽因,还是诗中的林徽因,都那么的让人喜爱。她既不是让人穿肠至死的毒酒,也不是绚烂至极的芍药,她只是一杯清淡耐品的闲茶,是一朵雅致素净的莲花。 正如书中所说:“林徽因知道,一切痛苦都要自己承担,她没有理由将自己的病痛强加在任何人身上,所以纵算卧病整整四年,也让文字不悲不泣,让日子过得不惊不扰。也许她征服不了命运,却可以驾驭自己的情感、把握自己的心。她是一个贪恋岸上烟火的女子,不会让自己逆水行舟,倘若不慎溺水,也会用最美的姿态自我救赎。”这也是我最钦佩她的一点,这也是我想做到的一点,我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如海一般,任外界如何纷扰,内心却可以平静淡然。 许多人携飞沙风尘上路,而林徽因则披微雨落花同行。任何境况下,她都可以做到诗意美丽,不同俗流。当梁思成问林徽因为什么选择他时,林徽因说:“我觉得你是一本书,我想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读,你准备好了吗?”连这样的问题,林徽因都可以回答的如此诗意。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林徽因爱的始终是徐志摩,她之所以嫁给梁思成,是因为她如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一般,只想让徐志摩看到她的好,害怕他了解了她的普通而离她远去。一个人纵然勇敢,也会害怕失去。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句话也许正是白落梅想说给林徽因听的,因为我看完这本书,也想一遍一遍的对林徽因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西方建筑史读书笔记

西方建筑史读书笔记 班级:工设一班学号:0908011007 姓名:周祁龙指导老师:沈燕 西方建筑简介 外国建筑史以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发展历史为脉络,讲述了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奠基的古典建筑,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世纪的各阶段发展,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初形成的建筑体系在两千多年来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 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和赖特曾说过:“要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赋予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建筑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建筑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从建筑里你能解读到建筑大师的人生观和建筑说蕴涵的文化。从一个建筑看世界,你能从中领略到永恒。” 其实建筑风格也和所有艺术一样,总离不开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这些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才形成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在希腊、罗马、法兰西、德意志、西班牙、俄罗斯,都有各自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 西方建筑风格特点 (1)古埃及建筑艺术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一是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二是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三是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3部分组成。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在建筑学上,金字塔指角锥体建筑物。著名的有埃及金字塔,还有玛雅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相关古文明的先民们把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