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滑台毕业设计说明书

数控滑台毕业设计说明书

数控滑台毕业设计说明书
数控滑台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数控机床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适用于加工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要求精密复制的零件、需要缩短生产周期的急需零件以及要求100%检验的零件。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装备。

本设计对数控机床的滑台部分进行了研究,报告了对我国数控机床的原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控机床数控滑台丝杠

ABSTRACT

From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to emerge, NC machine tools for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rought the revolutionary change. NC machining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machining flexibility, high machining accuracy, productivity high, reduce labor intensity, the operator to improve working conditions, be helpful for production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CNC machine is a kind of high integration of machinery products, applicable to small batch processing varieties parts, the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complicated, higher accuracy of the parts, the need for frequent daken parts, expensive don't allow discard of the key parts, requirements of precision copy parts, need to shorten the production cycle of urgently needed parts and 100% inspection requirements of parts. Numerically-controlled machine tool's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scope make it become national economic and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important equipment.

KEY WORDS: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CNC Slip sets screw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数控滑台的结构设计和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数控滑台的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数控滑台的总体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数控滑台结构件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导轨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滑鞍的设计 (14)

2.2.1 概述 (14)

2.2.2 滑鞍的结构与尺寸要求 (14)

2.3 滑鞍连接座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数控滑台传动件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运行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电动机的选择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确定电动机的型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联轴器的设计与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联轴器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联轴器的结构原理及型号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滚珠丝杠的选择 (21)

3.3.1 滚珠丝杠的设计 (21)

3.3.2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设计 (22)

3.4 轴承的选择 (25)

3.4.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滚动轴承的结构 (26)

3.4.3 滚动轴承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引言

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数控机床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适用于加工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要求精密复制的零件、需要缩短生产周期的急需零件以及要求100%检验的零件。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装备。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机械制造业需求水平提升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加速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随着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技术的飞速进步,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发展以更适应生产加工的需要。

目前,数控机床的发展日新月异,高速化、高精度化、复合化、智能化、开放化、并联驱动化、网络化、极端化、绿色化已成为数控机床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本课题的总体思路是:在满足基本传动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传动方式,导轨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实现交流伺服电机——联轴器——滚珠丝杠——丝杠螺母座——滑鞍。本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伺服电机的型号的选择,联轴器的设计与选择,滚珠丝杠的设计及滑鞍的设计等问题。

第一章数控滑台的结构设计和设计方案

1.1数控滑台的结构设计

本章主要对数控滑台的机械结构进行设计,其机械结构主要包括:交流伺服电机、联轴器、滚珠丝杠、轴承、导轨、滑鞍等零部件的设计。所采用的机械结构具有如下特点:进给系统采用进给伺服电机直接带动滚珠丝杠,取消了齿轮减速机构,使机械传动结构简单,提高位移精度,减少传动误差;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它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亦能承受一定的双向轴向载荷,高转速时,可用来承受纯轴向载荷,并且价格便宜。机床整体结构的刚度较高,运动控制精确及传动平稳。

1.2数控滑台的总体设计方案

对数控滑台而言,主要是纵横方向两个坐标的传动,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决定采用点位控制,用伺服电机驱动的开环控制系统,这样可以使控制系统简单,成本低,调试维修容易,为确保数控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平稳性,此工作台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和滚珠滚动导轨,为尽量消除齿侧间隙。

1.交流伺服电机--交流电动机与直流伺服电机相比,交流电动机输出功

率可比直流电动机提高10﹪~70﹪,此外,交流电动机的容量可比

直流电动机造得大,达到更高的电压和转速。现代数控机床都倾向

采用交流伺服驱动,交流伺服驱动已有取代直流伺服驱动之势。

2.联轴器—采用机械式结构的联轴器,这种联轴器的特点是大扭矩承载、

高扭矩刚性和卓越灵敏度;免维护、超强抗油和耐腐蚀性;零回转

间隙;体积小巧的联轴器,总长度短,结构简单。

3.滚珠丝杠—选用的滚珠丝杠精度高,并通过使用高纯净度的合金钢并采

取特殊的表面热处理方式,使产品具有优异的耐久性。

4.丝杠螺母座—采用径向安装尺寸小,安装简便的丝杠螺母座。

5.滑鞍—采用田字格结构,彻底减轻滑鞍的重量,

数控滑台的总体结构如图1-1所示:

如图 1-1

第二章数控滑台结构件的设计

2.1 导轨的设计

一,机床导轨的功用

导轨在机器中十分重要,在机床中尤其重要。机床导轨的功用是起导向及支承作用,即保证运动部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部件本身的重量、工件重量、切削力及牵引力等)能准确地沿着一定方向的运动。在导轨副中,与运动部件联成一体的运动一方叫做动导轨,与文承件联成一体固定不动的一方为支承导轨,动导轨对于支承导轨通常是只有一个自由度的直线运动或回转运动。

二、导轨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导向精度

导向精度是指运动导轨沿支承导轨运动时直线运动导轨的直线性及圆周运动导轨的真圆性,以及导轨同其它运动件之间相互位置的准确性,影响导向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导轨的几何精度,导轨的接触精度及导轨的结构形式,导轨和基础件结构刚度和热变形,动压导软和静压导轨之间油膜的刚度,以及导轨的装配质量等等。

2.刚度

导轨的刚度是机床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导轨在承受动静载荷下抵抗变形的能力,若刚度不足,则直接影响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和导向精度,另外还使得导轨面上的比压分布不均,加重导轨的磨损,因此导轨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o

3.耐磨性

导轨的不均匀磨损,破坏导轨的导向精度从而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的材料、导轨面的摩掠性质,导轨受力情况及两导轨相对运动精度有关。

4.低速平稳性

当运动导轨作低速运动或微量移动时,应保证导轨运动平稳,不产生爬行

现象,机床的爬行现象将影响被加工零件粗糙度和加工精度,特别是对高精

度机床来说,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5.结构工艺性

在可能的情况下,设计时应尽量使导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调整和维护。

应尽量减少刮研量,对于镣装导轨,应做到更换容易,力求工艺性及经济性

好。

三,导轨的选择

? 导轨的截面与组合如下图所示: 矩形 三角形 燕尾形 圆形

四,导轨基本类型及特点

1.导轨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主运动导轨、进给运动导轨。

2.校运动轨迹可分为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导轨o

3.按受力情况可分为开式导轨和闭式导轨。如图7—38所示。

4.按摩掠性质可分为滑动导轨和滚动导轨。

矩形三角形燕尾形圆形

滑动导轨按其表面摩掠形式又可分为:

①液体静压导轨,两导轨面间有一层静压泊膜,其摩掠性质属于纯液体摩掠,多用于进给运动导轨。②液体动压导轨,当导轨面之间相对滑动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液体的动压效应使导轨面问形成压力泊膜,把导轨面隔开。这种导轨属于纯液体摩擦,多用于主运动导轨。③混合摩掠导轨,这种导轨在导向面间有一定的动压效应,但相对滑动速度还不足以形成完全的压力油楔,导轨面大部分仍处于直接触.介于液体摩掠和干摩掠(边界摩擦)之间的状态,大部分进给运动导轨属于此类型。

滚动导轨是两导轨面之间为滚动摩擦,导轨间采用该珠、滚柱或该针等为滚动体,目前它在进给运动中用得较多。

五,数控机床常用的滑动导轨

数控机床常用直线运动滑动导轨的截面形状的组合形式主要有:三角形一矩形(图7—38)矩形一矩形(图7—39)。这两种导轨的刚度高,承载能力强,加工、检验和维修方便。为提高低速性能,减少爬行,提高导轨寿命,在动导轨上都贴有塑料带。数控机床少用不贴塑的摩擦滑动导轨。图7—38a为开式,没有压板,不能承受较大的翻转力矩,图7—38b是闭式,有压板可以承受翻转力矩,图7—39a 为窄式导向,工作台由一条导轨的两侧导向;图7—39b为宽式导向,由两条导轨的内侧导向,两个导向面的距离较大,热膨胀时变形量大,须留较大的侧向间隙,因而导向性不如窄式好。

贴塑导轨是一种金属对塑料的摩擦形式,届滑动摩擦导轨.它是在动导轨的摩擦表面上贴上一层由塑料等其它化学材料组成的塑料薄膜软带,以提高导轨的耐磨性,降低摩擦系数,而支承导轨则是淬火钢导轨。贴塑导轨的优点是:摩擦系数低,在0.03~0.05范围内,动静摩擦系数接近,不易产生爬行现象;接合面抗咬合磨损能力强,减振性好;耐磨性高,与铸铁一铸铁摩擦付比可提高1~2倍;化学稳定性好(耐水,泊);可加工性能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当有硬粒落入导轨面上也可挤入塑料内部,避免了磨损和撕伤导轨。

塑料藤膜是以聚四氖乙烯为基体,并与青饲料、铅粉等境料经混合、模压、烧结等工艺,最终形成根据实际需要尺寸的软带。如图7—40所示。

六,滑动导轨的设计验算

导轨的变形主要是接触变形,有时也应考虑导轨部分局部变形的影响。

1.导轨的受力分析

导轨上所受的外力一般包括切削力、工件和夹具的重量、动导轨所在部件的重量和牵引力。

首先建立外力矩方程式,然后依次求牵引力,支反力和支反力矩。具体受力分析可参看有关机床参考书。

2.计算导轨的压强

根据支反力可求出导轨的平均压强。加入支反力矩的影响,就可以求出导轨的最大压强。

设计导轨时应合理选择许用压强,如许用压强取得过大,则会加剧导轨的磨损;若取得过小,又会增加导轨的尺寸。具体可参看有关机床标准。

五、提高导轨耐磨性措施

1.争取无磨损

保证完全的液体润滑,使润滑剂把摩擦面完全分隔开。

2.争取少磨损

1)正确选择摩擦副的材料和热处理

2)降低压强

3)改变摩擦性质

4)加强防护

3.争取均匀磨损

磨损不均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在摩擦面上压强分布不均;

2)各个部分的使用机会不同。

争取均匀磨损有如下措施:

(1) 力求使摩擦面上压强均匀分布,例如导轨的形状和尺寸要尽可能使集中载荷对称;

(2) 尽量减少扭转力矩和倾覆力矩;

(3) 保证工作台、溜板等支承件有足够的刚度;

(4) 摩擦副中全长上使用机会不均的那一件硬度应高些。

4.磨损后应能补偿磨损量

磨损后间隙变大了,设计时应考虑在构造上能补偿这个间隙。补偿方法可以是自动的连续补偿,也可以是定期的人工补偿。

七,爬行现象和防止爬行措施

在低速运动及间歇微量位移机构中,运动不平稳的现象称为爬行。

产生爬行的原因:1) 摩擦副存在着静动摩擦系数之差。

2) 运动件的质量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惯性;

3) 传动机构的刚度不足。

当移动件的质量、摩擦副摩擦面间的摩擦性质和传动机构的刚度一定时,在移动速度低到一定值后就会产生爬行。这个值就称为爬行的临界速度。

降低临界速度的措施有:

1) 减少静、动摩擦系数之差和改变动摩擦系数随速度变化的特性;

2) 提高传动机构的刚度;

3) 采用几种办法联合使用。

根据以上导轨的类型选出本设计适合的导轨,其结构如图2-1所示:

如图 2-1

2.2滑鞍的设计

2.2.1概述

滑鞍在数控机床中的作用是连接丝杠和工作台,它在数控机床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部件。他把丝杠的旋转变为滑台的直线运动。

2.2.2滑鞍的结构与尺寸要求

滑鞍的结构如图2-2所示:

2.2.3滑鞍连接座的设计

滑鞍连接座是把滚珠丝杠和滑鞍连接在一起的一个重要部件,其材料为铸件。如图2-2

如图2-2

第三章数控滑台传动件的选择

3.1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3.1.1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运行特点:

1) 调速范围宽,伺服电动机的转速随着控制电

压改变,能在宽的范围内连续调节;

(2) 转子的惯性小,即能实现迅速启动、停转;

(3) 控制功率小,过载能力强,可靠性好;

(4) 可控。

3.1.2 电动机的选择原则:

基本依据:

满足生产机械对拖动系统静态和动态特性要求前提下、力求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价格低廉。

1 对不要求调速、对启动性能无过高要求的生产机械,应优先考虑使用一般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若要求启动转矩较大,可用高启动转矩的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2 对于要求经常启、制动,负载转矩较大、又有一定调速要求生产机械,应考虑选用线绕式异步电动机。

3对于只需要几种速度,不要求无级调速的生产机械,可选用多速异步电动机。4对于要求恒速稳定运行的生产机械,且需要补偿电网功率因数的场合,应优先考虑选用同步电动机(如TD 型等)。

5对于需要大的启动转矩,又要求恒功率调速的生产机械,常选用直流串励或复励电动机。

6对于要求大范围无级调速,且要求经常启动、制动、正反转的生产机械,则可选用带调速装置的直流电动机或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3.1.3确定电动机的型号

统计法是对大量的拖动系数统用电动机容量的统计为基础,进行分析,找出电动机功率与生产机械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而得出的实用公式,已知本机床工件的最大直径为150mm,按统计法计算拖动电动机功率为:

P=36.5D1.54

=36.5×0.201.54kw

=3.06kw

实际选用4.0kw的交流伺服电动机,与计算结果相近

表3-1 电动机主要性能

工作时间:连续安装方式:法兰式励磁方式:永磁式振动等级:V15 耐热级别:B级连结方式:直接连接绝缘电阻:DC500V 10MΩ以上绝缘耐压:200V级 AC1500V 1分钟

环境温度:0~+40℃400V级 AC1800V 1分钟

环境湿度:20~80%(不结露)保护方式:全封闭,自冷、IP67

电压 200V级

选用安川伺服电机SGMGH系列电动机,电机轴的直径为¢35mm如图3-1所示

图3-1 安川电动机

3.2 联轴器的设计与选择

3.2.1 联轴器的作用

联轴器属于机械通用零部件范畴,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

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由两半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常用联轴器有膜片联轴器,鼓形齿式联轴器,万向联轴器,安全联轴器,弹性联轴器及蛇形弹簧联轴器。

3.2.2 联轴器的结构原理及型号选择

一般机械都是由原动机、传动机和工作机构组成,这三部分必须联接起来才能工作,而联轴器就是把它们联接起来的一种重要装置。联轴器主要用于两轴之间的联接,它也可用于轴和其它零件(卷筒、齿轮、带轮等)之间的联接。它的主要任务是传递扭矩。

根据被联接两轴的相对位置关系,联轴器可分为刚性、弹性和液力三种。刚性联轴器用在两轴能严格对中,并在工作时不发生相对位移的地方;弹性联轴器用在两轴有偏斜或工作中有相对位移的地方;液力联轴器是用液体动能来传递功率,用在需要保护原动机不遭过载损坏而又可空载起动的地方。

几种常用的联轴器:

一、刚性联轴器

刚性联轴器不具有补偿被联接两轴轴线的相对偏移的能力,也不具备缓冲减震性能;但刚性联轴器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适用于载荷平稳、转速稳定、轴的刚性较大、且能保证被联接两轴轴线相对偏移极小的情况下。

①凸缘式联轴器

②套筒联轴器

③夹壳式联轴器

二、挠性联轴器

挠性联轴器具有对被联接两轴轴线相对偏移的补偿能力,最大补偿量随型号的不同而异。凡被联接两轴的同轴度不易保证的场合,都应选用挠性联轴器

⑴十字滑块联轴器十字滑块联轴器是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具有较好的补偿两轴相对偏移的能力、承载能力大;但不具备缓冲减震性能。适用于轴的刚度较大、中载、低速且无剧烈冲击的场合。

⑵滚子链联轴器滚子链联轴器也是一种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具有结构简单、装拆方便、效率高,并具有一定的补偿两轴相对偏移能力;但在高速、转速不稳定或正反转时有冲击噪声,不具备缓冲减震能力,不能承受轴向力等。适用于高温、多尘、油污、及潮湿等恶劣环境下工作。

⑶万向联轴器万向联轴器用于两轴有很大角向位移的场合,最大角向补偿两可达35°~45°。常用在汽车、拖拉机和机床等行业。

联轴器型号的选择及其计算

1.名义转矩T (N ·m )

T=9550P/n

=9550×1.96/6000

=3.12N ·m

2.计算转矩T C 考虑机器启动时的弹性力和过载等影响,应将名义转矩修正为计算转矩。联轴器的计算转矩T C

(N ·m )可按下式计算: T C

=KT 式中K 的工作情况系数为1.25—1.5

T C

=1.25×3.12 =3.9N ·m

所以联轴器选择的型号为:凸缘式联轴器,其中d 1=d 2

=¢35mm 注:d 1为电机轴的直径,d 2

为滚珠丝杠的直径 []

T KT T C ≤=计算转矩

工作情况系

联轴器传递所选联轴器

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

更多资料请访问.(.....) ...../ 09级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课题 一、设计目的: 数控编程设计是在完成了《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等课程的学习并进行实习后,进行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设计,一方面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工艺分析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数控加工过程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通过此次设计,学生可以在以下各方面得到锻炼: 1、能熟练地运用已学过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相应的实践知识,掌握从零件图开始到正确地编制加工程序的整个步骤、方法。

2、提高编程能力。学生通过设计训练,能够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选择合理的工艺,编制出既经济又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数控程序。 3、学会使用各类设计手册及图表资料。查找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类资料的名称及出处,并能做到正确熟练运用。 二、设计内容及步骤: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1)、分析技术要求 零件技术要求主要指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粗糙度及材料和热处理等。 要分析主要和关键技术要求有哪些?加工难度如何?是否适合数控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好不好? 2)、分析结构工艺性 结构工艺性是指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等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要分析其结构是否合理?夹紧是否方便可靠?有无统一基准以便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尽量多的表面? 2、编程尺寸的确定 编程尺寸理论上应为该尺寸的误差分散中心。一般可先采用平均尺寸,最后根据试切结果修正。决不可简单地直接采用名义尺寸、基本尺寸来编程。1)将基本尺寸核算成平均尺寸。 2)将尺寸标注改编成集中坐标式标注。 集中坐标标注法采用同一标注基准或直接给出尺寸的坐标值。这种标注方法即方便编程,又利于设计基准,测量基准和编程原点的统一,是符合数控加工特点的优选标注法。 3)计算各基点的坐标尺寸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关系按一定数学方法(如三角、几何等)计算编程所需要的有关基点的坐标值。也可以利用绘图软件的坐标查询功能,采集各基点坐标。 3、毛坯选择 主要根据零件的力学性能、零件形状尺寸,批量大小等选择。常用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型材(棒料、板材等)、焊接件等。 4、工艺过程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商务软件开发 院系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技术 班级软件1521 学号1502340236 学生姓名张昆鹏 指导教师:陈伟 2017年 10 月 26 日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商务软件开发》,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与说明,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张昆鹏 2017年10 月26 日

摘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传统的交流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论坛却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论坛系统主要服务于网络上的所有网民,为他们很好的提供更多元化的交流环境。论坛系统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应用领域,它实现了网上教学的实时性、交互性、动态性。目前对于网上学习的模式以及其所涉及的技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本系统明确了系统的可行性和用户需求;根据模块化原理,规划了设计了系统功能模块;在数据库设计部分,详细说明了系统数据库的结构和数据库的完整性、安全性措施;程序设计则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提出系统的程序设计思路,对前台与后台功能的程序实现进行了详细论述;系统测试部分,具体分析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实现系统功能。最后,对系统作以客观、全面的评价,并对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建议。 本次实训开发设计综合应用PHP语言、软件工程与UML技术、JavaScript、PHP Web应用开发、数据库应用技术,遵从软件企业开发过程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开发过程模型,将有关的设计开发技能相融合,设计开发一个真实的基于PHP Web技术的B/S架构应用软件系统。 关键词:PHP;交流;B/S架构

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1 绪论图 2 /3///9/4/4//14/8/8/5// 1.1前言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是一类在模具制造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典型数控机床。电火花割加工技术WEDM(Wire Electrieal Diseharse Machining)自问世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逐步成为机械制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是通过线具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性放电加工的。工作时脉冲电源的正极接工件,负极接电极电极丝由储丝筒带动往复移动,通过控制工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从而切割出符合技求的工件。由于其加工性能与被加工材料无关,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无切削力,从而容工复杂、精密和高硬度的零件,特别是对薄壁、窄缝零件的加工更具有优势。工材精密复杂零件、微细零件的加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电机模具行业,模具工业的增长,高速冲硬质合金模具的不断推出,模具的大型化和精密化,采用电线切割来加工模具逐渐被广泛认可。目前国内外的线切割机床约占电加工机床的60%,在低速走丝线切割机床诞生后不久,我国也自行研制出具有首创性的高速走丝线机床。数十年来,这种机床对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于其价格低廉、比高,因而受到国内许多中小型企业和工厂的青睐,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车和电机等行业,尤其在加工制造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数控高速线切割机床约有10余万台,居世界第一位,2002年国内线切割机床产量1。5万台,其大部分是高速走丝的线切割机床。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加工机床的数控也不断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传统的CNC技术由于通用性差、通讯能力弱以及不便于功能等缺点,已逐渐不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因此,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向通用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的模式发展,开放式的数控系统已逐渐成为新一代数控系统流。尽管我国的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与慢速走丝机床相比,在结构、工艺和数术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但是仍非常适合于加工中等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零件或模具此提高线切割加工设备的性能(如:实现高速走丝电火花多次切割技术、角度旋转、尖理等功能)对加快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着重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课题

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课题 1、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要求见附页) 2、手机外壳造型设计(要求见附页) 3、数控车床零件加工(要求见附页) 4、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加工(要求见附页) 5、CA6140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要求见附页) 6、CAD/CAM软件应用课程设计(要求见附页) 7、车削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 一、设计条件: 1、零件图如图所示: 2、技术要求如下: (1)、以中批量生产条件编程。 (2)、不准用砂布及锉刀等修饰表面。 (3)、未注倒角1×45o,锐角倒钝0.2×45°。 (4)、未注公差尺寸按 GB1804-M。 (5)、端面允许打中心孔。 (6)、毛坯尺寸:(φ55×150)。 (7)、材料:45#,调质处理HRC 26~36 二.设计具体要求: 1.编制工艺过程卡; 2.计算编程尺寸; 3.画出加工路线图;

4.画出刀具调整图;5.列出数控刀具表;6.编制加工工序卡;7.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8、铣削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一、设计条件: 如下零件图,毛坯外形尺寸为160mm×120 mm×40 mm,材料45#钢;完成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和工序设计。 二.设计具体要求: 1、根据零件图选择加工设备(机床)和夹具; 2、进行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制定工艺方案; 3、加工工序划分安排,各工序装夹、定位和加工路线,制定工 序卡; 4、合理选择刀具,制定刀具表、工艺参数表; 5、编写各工序加工程序(有条件可加工出零件); 6、论文设计参照论文标准格式,字数不少于30000字。

9、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综合设计 一、设计条件: 1、零件图如图所示: 2、技术要求如下: (1)小批量生产条件编程; (2)不准用砂布及锉刀等修饰表面; (3)未注公差尺寸按GB1804-M; (4)热处理:调质处理,HRC25~35; (5)毛坯尺寸:?60x150; (6)未注粗糙度部分表面光洁度为Ra6.3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标题︰轴类零件工艺设计学生姓名︰ 系部︰机械工程系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 指导老师︰ 校外指导老师︰

目录 摘要 (4) 1.绪论 (5) 1.1数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5) 2. 零件工艺分析 (6) 2.1零件的用途 (6) 2.2零件图工艺分析 (6) 2.3零件毛坯及材料的选择 (7) 3.加工设备及辅助工具的选择 (9) 3.1机床的选择 (9) 3.2刀具的选择 (9) 3.3量具的选择 (10) 3.4夹具的选择 (10) 4.拟定工艺方案 (11) 4.1加工工序的划分 (11) 4.2加工顺序的确定 (11) 4.3加工路线的确定 (12) 4.4零件定位基准的确定 (14) 4.5装夹方式的确定 (15) 4.6工作坐标原点与换刀点的确定 (16) 5.切削用量选择 (17) 5.1背吃刀量的确定 (17) 5.2主轴转速的确定 (17) 5.3进给速度的确定 (19) 6.切削液的选择 (20)

7.工艺文件的制定及程序编制 (21) 7.1数控加工工艺卡 (21) 7.2刀具卡 (22) 7.3程序编制 (23) 8.机械加工精度及零件表面质量 (31) 8.1机械加工精度 (31) 8.2零件表面质量 (31) 结论 (33) 参考文献 (34) 附录 (35) 后记 (36)

摘要 数控加工工艺是数控编程与操作的基础,合理的工艺是保证数控加工质量、发挥数控机床效能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文主要是对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详细地阐述了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制定加工方案的整个设计过程。该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是由圆柱、圆弧、椭圆弧、螺纹、槽等组成内外表面的回转体。零件的加工过程是首先用粗基准定位,加工出精基准表面;然后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零件的其他表面。工艺路线的拟订是制订工艺规程的关健,它与定位基准的选择有密切关系。其次在机床、刀具、夹具切削用量的选择中,着重考虑到其对零件的加工的因素,为工艺设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设计效率。本文内容大致介绍了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对零件加工工艺步骤分析以及数控编程等。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绘制椭圆轴的二维图,用G代码指令进行手工编程并制定了相关的工艺文件,最后对机械加工精度及零件表面质量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控技术、轴类零件、工艺设计、程序编制

焊片毕业设计说明书

1 绪论 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换型不断加快,使模具的需要不断增加,而对模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更为重要。 模具是一种特殊的模型,用来塑造(制造)产品;从工艺的角度,模具是一种成型制品的特殊工艺装备。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模具被称之为“工业之母”。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目前,我国冲压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的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的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我国模具在寿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 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模具种类繁多,但其发展重点应该是既能满足大量需要,又有较高技术含量,特别是目前国内尚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的模具和能代表发展方向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模具标准件的种类、数量、水平、生产集中度等对整个模具行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一些重要的模具标准件也必须重点发展,而且其发展速度应快于模具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模具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由于我国的模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对于出口前景好的模具产品也应作为重点来发展。根据上述需要量大、技术含量高、代表发展方向、出口前景好的原则选择重点发展产品,而且所选产品必须目前已有一定技术基础,属于有条件、有可能发展起来的产品。 冲压是一种先进的少无切削加工方法,具有节能省材、效率高、产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铣床加工零件与编程 学生姓名曹骏 学生学号 专业方向数控技术 年级班级 10级数控1 班 指导教师向杰 指导单位四川托普学院 2012年 10月 31 日 摘要 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数控加工技术的整个过程也是目前许多制造人员的要掌握较为重要的知识。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心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控制的技术。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更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数控机床是集高、精、尖技术于一体,集机、电、光、液于一身的高技术产物。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强、灵活性好等众多优点,在各个行业受到广泛欢迎,在使用方面,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它是集强、弱电于一体,数字技术控制机械制造的一体化设备,一旦系统的某些部分出现故障,就势必使机床停

机,影响生产,所以如何正确维护设备和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抢修就是保障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本论文通过数控工艺分析、数控手动编程基础介绍、CAD/CAM软件自动编程、软件后处理文件制作、数控软件仿真、数控机床加工等一般步骤与方法。运用机械制造的相关知识进行严格的工艺分析与加工方式的制定,经过成本核算,该方案具有可行性。有效的利用CAD/CAM软件通过最合适的造型方式设计出零件模型,根据我们之前的工艺分析使用软件做出最佳的加工方式,采用铣削手工编程基础于FANUD oim 数控系统进行了程序后处理文件的编写,并在数控仿真软件和数控机床上进行了具体验证,最终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实体。经具体检验符合图纸标准。 关键词:工艺分析、CAD/CAM编程、后处理文件、软件仿真、机床加工 Abstract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CNC machine tool in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shows its in the national basic industry in the modern strategic role, and has become a traditional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motio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automation, flexibility, integration production of an important means and sign, nc machining technology of the whole process is at present a lot of manufacturing staff to grasp more important knowledge. At present, the advanced

数控车床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doc

目录 0摘要 (3) 1引言 (6) 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 - 5 - 一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 5 - 二机械部分的设计与计算......................................... - 5 - (一)纵向进给系统的设计选型 .................................. - 5 - (二) 横向进给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步进电动机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步进电动机选用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步进电机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纵向进给系流步进电机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横向进给系流步进电机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110BF003型直流步进电机主要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110BF004型直流步进电机主要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经济型数控系统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电动刀架的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编制零件工序及数控程序实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机床设计参数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车床纵向运动由Z向步进电动机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车床横向运动由X向步时电动机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数控机床参数及约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编程参数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 8 - 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系别:化工机械系 专业:数控技术 班号:3101 学生姓名:阴向明 学生学号:21 设计(论文)题目:传动轴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指导教师:邵永录 设计地点: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起迄日期:2013.4.24~2013.5.8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数控技术班级 3101 姓名阴向明 一、课题名称: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 二、主要技术指标:1 大批量生产 2 Ф60和Ф32轴段公差等级较高分别要达到6级和7级公差。 3 Ф32Ф60轴段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要达到1.6。 4 Ф60的轴心线相对于Ф32的轴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Ф0.03。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1零件图分析 2 结构与工艺分析 3 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4 零件图一张轴的三维造型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李志华主编.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M].第一版本.出版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孙学强主编.机械加工技术[M]. 第一版本.出版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赵长旭主编.数控加工工艺西安[M]. 第一版本.出版地: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宋书善主编.数控加工工艺[M]. 第一版本.出版地:电子科大出版社,2008 [5]王凡主编.实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M]. 第一版本.出版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邱坤主编.MasterCAM数控自动编程[M]. 第一版本.出版地: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范文

第一章塑件分析 1.1塑件结构分析 图1-1 塑件结构图 此制品是消声器上盖,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用到,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产品。且生产纲领为:中批量生产,所以我们采用注射模具注射成型。 1.2 成型工艺性分析[1] 塑件材料为尼龙,因塑件用在空压机内,表面无光洁度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冲击强度比一般的塑料有显著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和自润滑性能。密度1.15 g/cm3, 成型收缩率:0.4~0.7%,平均收缩率为0.55%。 第二章确定模具结构

2.1模具结构的确定 塑料模具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分为:二板模,三板模,热流道模。 二板模缺点是浇口痕迹明显,产生相应的流道废料,不适合高效生产。本模具选择二板模其优点是二板模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成型周期短。 支撑板 分型面 定模侧 动模侧 图2.1 典型的二板模结构 模架为非标准件 定模座板: 400*200*25mm 定模板: 315*200*40mm 动模板: 315*200*32mm 支承板: 315*200*25mm 推秆固定板:205*200*15mm 推板: 205*200*20mm 模脚: 50*200*60mm 动模座板 400*200*25mm 2.2确定型腔数目 2.2.1塑件体积的计算 a. 塑件体积的计算 体积为:

V a = S a ×L a =(37×35-8×25)×10-(33×36-10.5×25) ×8 =12.60cm 3 b.计算塑件的重量 根据《塑料模具设计手册》查得密度ρ取1.12g/cm 3 所以,塑件单件的重量为:m=ρV =12.60?1.12 =14.11g 浇注系统的体积为:主流道+分流道+浇口=(6280+376.8*2+12*2)/1000 ≈7.05 cm 3 粗略计算浇注系统的重量:7.05*1.12=7.90g ≈8.0g(含有冷料穴料重) 总重量:14.11*2+8.0=36.22g 2.2.2 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 模具型腔的数目决定了塑件的生产效率和模具的成本,确定模具型腔的方法也有许多种,大多数公司采用“按经济性确定型腔的数目”。根据总成型加工费用最小的原则,并忽略准备时间和试生产原料的费用,仅考虑模具费用和成型加工费,则模具费用为 21C nC Xm += 式中Xm ——模具费用,元; 1C ——每一个型腔的模具费用,元 2C ——与型腔数无关的费用,元。 成型加工费用为 n Y N X t j 60= 式中j X ——成型加工费用,元 N ——需要生产塑件的总数; t Y ——每小时注射成型的加工费,元/h ;n ——成型周期,min 。 总的成型加工费用为n Y N C nC X X X t j m 6021++=+= 为了使成型加工费用最小,令 0=dn dX ,则 n=2 上式为按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为2。考虑到模具成型零件和抽芯结构的设计,模具

(完整版)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欧亚技工学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题目汽车塑料内饰件的模具设计与NC加工 姓名徐海翔 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 12高级数控 2014年6月9日 毕业设计任务书

2012 — 2015学年 数控专业 学生:徐海翔系主任:曾雄 1.设计题目:汽车塑料内饰件的模具设计与NC加工 2.原始资料:零件图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题目:汽车塑料内饰件的模具设计与NC加工 学生姓名:徐海翔 系专业:数控专业 指导教师:曾雄 2014 年 6 月 9 号

摘要 关键词:汽车,数控机床,模具设计,NC加工,精密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和档次以及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机床是现代加工车间最重要的装备。它的发展是信息技术(1T)与制造技术(MT)结合发展的结果。现代的CADCAM、FMS、CIMS、敏捷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术,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的。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知识是现代机电类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们要掌握好数控加工工艺与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设计的内容包括选择适合的机床、刀具、夹具、走刀路线及切削用量等,还要有合理的加工方法、工艺参数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因而要求设计者不但能根据市场的要求很快的设计出新产品,而且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制作出产品的样品。产品的材料也是很重要的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快速发展,机械工业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金属材料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而各种非金属材料应运而生,特别是工程塑料,其发展特别迅猛。 对此我设计了汽车塑料内饰件的模具设计与NC加工。介绍了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的特点,加工工艺过程的概念,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工艺过程的主要内容,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编程的关系,设计方法,对此零件如何工艺分析,程序如何编辑等。利用CADCAM软件及G代码指令进行自动编程。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数控加工的特点 1.2 数控加工工艺的概念

数控毕业设计论文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爱尔建材标准作业分析 系别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10级工商企业管理二班 成员鲍伟鹏(05) 朱建军(11) 白文帅(12) 张凯(43) 赵万(04) 杨国强(42) 李飞(07)王聪(03) 日期2011.10.20

年月日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复杂形状的零件越来越多,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比重明显增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产品研制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传统的加工设备和制造方法已难以适应这种多样化、柔性化与复杂形状零件的高速高质量加工要求。 本课题来源于生产,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它包括了三年所学的全部知识,在数控专业上具有代表性,而且提高了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程序的编制到程序的调试,零件的加工运用到了所学的AutoCAD、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数控机床操作、子程序、刀具的选择、零件的工艺分析、数学处理、工艺路线等一系列的内容。这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了实际加工中,切实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编程

目录 1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数控技术的发展及趋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2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轴类加工的内容及工艺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轴类零件加工的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轴类零件工艺路线的拟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工艺路线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辅助工序的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数控机床及其工艺设备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数控机床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检测量具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轴类零件切削用量参数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确定主轴转速?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确定进给速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确定背吃刀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拟定数控加工工艺卡................................................................................ 错误!未定义书签。2.5.1 数控加工工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 数控加工工序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刀具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图

一、数控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职业基础知识、职业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2.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作风。 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熟悉有关技术文件,运用国家标准、手册、资料等工具书进行机械零件设计或加工(如设计计算,数据处理,工程制图等)、编写技术文件等独立工作能力。 二、选题: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自选或给定的数控加工等方面的设计任务,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正确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绘制二维、三维图形。 三、题目要求: 加工所示零件,毛坯直径为**mm,长为**mm,材料为***,未注倒角***,其余***。 (题目图见课题库) 四、设计要求: 绘制零件的二维图、三维图、进行零件的工艺分析、选择设备、切削用量的确定、刀具选择、数控加工工艺卡、零件粗精加工手工编程、Pro/E自动编程、刀具轨迹路径、设计小结和参考文献。 五、设计进度 学生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根据指导教师要求,安排设计进度。 六、毕业答辩 答辩时间请及时关注学院青岛校区网站-机电系系网站公告栏。 目录 一、绪论…………………………………………………………… 二、毕业设计任务........................................................................ 三、二维图……………………………………………………….... 四、三维图……………………………………………………….... 五、零件的工艺分析……………………………………………… 六、选择设备……………………………………………………… 七、切削用量的确定……………………………………………… 八、刀具选择……………………………………………………… 九、数控加工工艺卡……………………………………………… 十、零件粗精加工手工编程……………………………………… 十一、Pro/E自动编程………………………………………… 十二、刀具轨迹路径…………………………………………… 十三、设计小结………………………………………………… 十四、参考文献………………………………………………… 注:所有数控设计题目设计要求均根据上面的要求进行,设计说明书的目录依照上面的目录进行

大专数控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 姓名: 学号: 入学时间: 指导教师及职称: 年月日 目录 摘要及关键词 (2) 一、数控机床的简介: (3) 1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3) 1.2 数控系统的组成 (3) 二、数控机床的应用 (4) 2.1 数控加工的概念 (4) 2.2 数控机床的特点 (4) 2.3 数控车床编程中的坐标系 (5) 2.3.1 机床坐标系 (5) 2.3.2 参考点 (5) 2.3.3 工件坐标系 (5) 2.4 切削用量三要素 (5) 2.5.1 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6) 2.5.2 表面粗糙度好的回转体 (7) 三、设计图及数控程序 (7) 3.1分析零件图样 (7)

3.2加工工艺 (7) 3.3数值计算 (8) 3.4零件加工刀具卡 (9) 3.5零件加工工序卡 (10) 3.6零件加工程序单 (11) 3.7仿真加工出的零件截图 (15) 结语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7)

摘要及关键词 【内容摘要】近几年来,机械加工业大量采用数控机床取代传统的普通机床进行机械加工,普通机械逐渐被数控机械所代替。数控机床综合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电机与拖动,电子和电力、精密测量、气液压及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数控机床的心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决定了今后发展数控机床是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的必由之路,是工厂自动化的基础。数控机床在各个机械制造企业已成为大、中型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 机床数控系统,即计算机数字控制(cnc)系统是在传统的硬件数控(n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通过系统控制软件与硬件的配合,完成对进给坐标控制、主轴控制、刀具控制、辅助功能控制等。cnc系统利用计算机来实现零件程序编辑、坐标系偏移、刀具补偿、插补运算、公英制变换、图形显示和固定循环等。使数控机床按照操作设计要求,加工出需要的零件。 【关键词】 机械加工制造自动化计算机数字控制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家居设计之现代简约风格作者姓名:xxx 班级学号:装饰艺术09A1 091043034 系部:艺术系 专业:装饰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xXx x 年x 月x日

家居设计之现代简约风格 摘要:现代简约风格是近来比较流行的一种风格,其室内布置整体设计就两个字概括“简约”。没有繁琐的装饰,不要附加物,只要能表达出意图即可,材料多为磨砂玻璃、不锈钢和石膏板等,地面、天花板均朴素、淡雅,无一多余饰物,显得简洁、舒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这样的设计风格崇尚少即是多,装饰少,功能多,十分符合现代人渴求简单生活的心理。因而很受那些追求时尚又不希望受约束的青年人所喜爱。 关键词:设计风格简约材料心理关系

目录 摘要…………………………………………………………………………( 2 ) 前言…………………………………………………………………………( 4 ) 1.现代简约设计风格整体介绍………………………………………………( 5 ) 1.1 简约风格的基本特点…………………………………………………( 5 ) 1.2 简约风格中的色彩搭配体现和分析………………………………( 6 ) 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7 ) 2.1研究背景………………………………………………………………( 7 ) 2.2 研究意义………………………………………………………………( 7 ) 3.设计概述……………………………………………………………………( 8 ) 3.1 设计理念与原则………………………………………………………( 8 ) 3.2 客厅的设计……………………………………………………………( 8 ) 3.3 厨房的设计……………………………………………………………( 9 ) 3.4 主卧的设计……………………………………………………………( 9 ) 3.5书房的设计……………………………………………………………( 10 ) 3.6卫生间的设计…………………………………………………………( 10 ) 4.其他作品欣赏…………………………………………………………………( 10)结论……………………………………………………………………………( 11 )致谢……………………………………………………………………………( 12 ) 参考文献………………………………………………………………………( 13 ) 图录……………………………………………………………………………( 14 )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数控机床加工与操作方法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数控机床加工与操作方法 摘要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离开了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就成了无本之木。数控技术广泛使用给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管理方式带来深刻变化,它的关联效益和辐射能力更是难以估计。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已成为关系国家战略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实现加工机床及生产过程数控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本论文主要介绍数控机定义,数控机床初学者要求,机床加工前准备工作, 数控机床程序指令,数控机床对刀操作方法,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加工特点,机床加工几何精度要求, 数控机床的优点和缺点,数控机床与计算机实现自动技术,机床维修和生产安全要求。关键词:数控技术概念;加工方法;分类;刀具补偿;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I 一、数控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1) 二、数控机床加工前的准备要求 (3) 2.1数控机床的初学者要求 (5) 2.2数控技术常用术语大全 (6) 2.3数控机床工作原理和结构简介 (9) 2.4 数控机床加工特点 (10) 2.5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13) 2.6 数控车床是怎样操作的 (18) 三、数控机床产生几何误差的因素 (22) 3.1 普遍认为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 (22) 3.2几何误差补偿技术 (23) 四、计算机数控系统 (24) 五、数控机床的分类与发展 (26) 5.1数控机床分类 (26) 5.2数控机床发展 (27) 六、数控机床维修中应注意的事项 (28) 七、数控加工安全规则 (29) 结论 (30)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2)

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加工工艺 姓名 : 付卫超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指导教师:张华忠 班级: 11级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二班 2014年05月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屑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屑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第1章前言-----------------------------------第2页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第3页 2.1 零件图-------------------------------第3页 2.2 零件图分析---------------------------第3页 2.3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第3页 2.4 确定加工方法-------------------------第3页 2.5 确定加工方案-------------------------第4页第3章工件的装夹-----------------------------第5页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第5页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第5页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第5页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第5页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第5页 3.6 确定合理装夹方式---------------------第5页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第6页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第6页 4.2 选择数控车削刀具---------------------第6页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第6页 4.4 确定切削用量-------------------------第7页第5章轴类零件的加工-------------------------第8页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第8页 5.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第11页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第13页 5.4 保证加工精度方法---------------------第14页 参考文献 ---------------------------------第15页

数控专业毕业设计论文(DOC)

1 零件分析 1.1 零件作用 壳体零件是某产品的关键件,该产品四个螺纹4-M2-6G及φ16.5H8与仪器舱连接,而内孔φ55H8是万向支架的支撑,在工作时,壳体零件随某产品一起旋转,但万向支架由于转子的高速旋转,使转子轴在空间的方向保持稳定不动,为某产品提供一个姿态测量基准,测量弹体滚动姿态角,把大地坐标建立在该产品上。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壳体零件有两组主要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析如下: 以φ16.5H8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16.5H8及其倒角、φ16.5H8对φ57.8±0.25的同轴度φ0.2;尺寸φ31H14及其对φ16.5H8的同轴度φ0.2、垂直度0.01;四个螺纹孔4-M2-6G 及其对φ16.5H8位置度φ0.2。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16.5H8孔及倒角和其对φ57.8±0.25同轴度φ0.2,表面粗糙度1.6。 以φ55H8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55H8孔及其倒角、φ55H8对φ16.5H8的同轴度φ0.02、尺寸2.2H12;长度尺寸52.6h11及其对φ16.5H8垂直度0.02;φ53.6H11孔及其对φ16.5H8同轴度φ0.1。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尺寸φ16.5H8与φ57.8±0.25之间的同轴度公差为φ0.2。 (2)尺寸φ31H14与φ16.5H8之间的同轴度公差为φ0.2,以及其端面与φ16.5H8之间的垂直度公差为0.01。 (3)尺寸φ55H8与φ16.5H8之间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以及其端面与φ16.5H8之间的垂直度公差0.0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