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科学解读基尼系数

在借鉴和应用基尼系数指标体系时,要注意基尼系数经验数据产生的社会背景。基尼系数产生于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充分,人口比较少,地区经济差异比较小,城乡二元结构基本消除的西方社会。当将基尼系数运用于中国尤其需要谨慎对待;

应用基尼系数时还要认识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基尼系数水平。基尼系数的高低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密切相关。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运用基尼系数分析的社会条件、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不能照搬,在应用基尼系数分析时,我们特别要防止在不科学地运用基尼系数基础上,将中国当前的社会差距放大,进而推断出现在的社会分配不公是由改革造成的、是实行市场经济造成的。如果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不免成了“食洋不化”又一个例子。一段时间以来,基尼系数已被广泛引用来反映说明社会的财富差距与收入不公。人们甚至将基尼系数的社会差异指示性无限放大。但事实上,我们在引用基尼系数的同时,要科学认识基尼系数本身的局限性。

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统计学、社会学教授雷维索莫塔·基尼(1884-1965)在1912年引导出的一种度量收入分配平均与否的尺度。简单讲,基尼系数为0,反映社会收入分配绝对平等;基尼系数为1,反映社会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一个基于西方社会状况的经验认识是: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社会收入分配平均性“好”,0.3-0.4之间为“正常”,超过0.4为“警戒”。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6,表明收入分配过于悬殊,可能导致仇富等社会严重对立,甚至进入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我们应当怎么借鉴和应用这一指标体系呢?

其一,注意基尼系数经验数据产生的社会背景。

首先要有正确的背景分析,基尼系数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产生于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充分,人口比较少,地区经济差异比较小,城乡二元结构基本消除的西方社会。当将基尼系数运用于中国这样一个市场发育仍不完善、人口众多、地域广大且历史差异大、存在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中大国时,尤其需要谨慎对待。

其二,认识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基尼系数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New Approaches to Poverty Analysis

andPolicy1995)反映:基尼系数的高低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密切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人均GDP低)的地域,其社会的收入分配也普遍趋于不平均(基尼系数高)。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运用基尼系数分析的社会条件、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不能照搬,如果不考虑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加分析将基于发达社会的基尼系数经验数据运用于仍处发展中的中国,就会把原本科学的方法变成有悖科学的。

其三,在二元结构经济中运用基尼系数可靠性更差。

再进一步说,当我们针对类似于中国这样的一个庞大的地域来测算和比较基尼系数时,更要谨慎、要讲求科学运用。因为地域辽阔,经济是呈现城乡二元结构,各地区的基本物价水准和生活费用指数也呈现较大差异。比如在兰州市郊区拥有一套二房一厅的家庭,同在广

州市中心拥有同样面积住房的家庭相比,他们的居住质量是接近的。但从基尼系数的视野出发,其计算过程并不考虑物价差异,而把两个家庭的住房货币化为财富来比较,两个家庭就有显著的差异了,就可能把两个家庭分置于不同的收入和财富等级中。尽管两个家庭实际的住房福利享受状况是大致相同。所以,国家统计局邱晓华在2003年就讲过,国家统计局从来不单纯使用基尼系数。不能以基尼系数一般的标准来看待中国,理由就是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基尼系数不管用,一定要在中国使用,起码基尼系数的经验区间要放大。

其四,基尼系数在反映经济公正性方面同样有局限性。

基尼系数反映的是一个静态的结果,它只指示分配的结果,而不考虑分配的初始条件和分配中各群体投入的劳动。因此,它是一个单纯指示结果公正的工具,而不反映程序的公正与否,即它只看不同人群最后获得了多少钱,而不看各组人群到底为获得那些钱各自付出了多少的劳动和接受了多少教育。所以说,只要我们的社会是同样接受程序公正的,就应该更谨慎地注意到基尼系数的局限性。

其五,基尼系数所反映的一些客观差异在全球具有普遍性。

即使在发达社会其基尼系数统计也反映出一些差异存在的普遍性,即城乡差异(部分因为生活费用的差异造成)、地区差异(很多是因为资源禀赋的差异造成)、年龄群体间差异(部分由于政府的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造成)、男女差异(涉及社会的性别不公正)。

以上几点分析的提出也许有助于人们在应用基尼系数分析时敲响警钟。我们需要防止照抄照搬,特别是要防止在不科学地运用基尼系数基础上,将中国当前的社会差距放大,进而推断出现在的社会分配不公是由改革造成的、是实行市场经济造成的。如果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不免成了“食洋不化”又一个例子。

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我国贫富差距在近十年的增大的确是事实,的确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敲响警钟,进而集中全社会的智慧来加以分析,通过坚持效率优先,更加关注公平,并通过实干来加以控制解决,这才符合和谐社会的构建宗旨。简单地照搬,只会引起人们对于改革开放道路的疑虑,这才是对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个挑战。

(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联副主席)

想想也是,堂堂统计部门,拿手的是用数据说话,经济社会运行中是否出现了问题,专家们依据统计部门的数据便可做出诊断。因此,只要你报告说“中国当前的基尼系数是0.46或0.47”,便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而一味强调“我国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但不能照搬国际统计口径,因为我国城乡差距大是造成基尼系数较高的原因”,因此要“给基尼系数打一个…国情折扣?”,则让大众不解。

虽然明确地要给基尼系数打“国情折扣”是在当下,但基尼系数偏高甚至超过警戒线的争论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并在争论中逐渐形成了“国情折扣”的理论基础。比如有官员说,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不能以基尼系数一般的标准来看待中国。中国农村人

口占大多数,基尼系数要放大一些才管用。更有学者底气倍儿足地说“中国的基尼系数并不严重”,如此这般下来,先不说争论的内容如何,仅仅是世界通行的衡量贫富差距的一个基尼系数,在中国实际上就已变成了好多个。似乎一个简单的问题被复杂化了。

其实,基尼系数并不复杂,就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差距的经济指标,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采用。例如,已完成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西方国家,基尼系数平均为0.32,收入差距适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高;而拉美国家的基尼系数都在0.43以上,平均为0.52,是一种不均衡的发展,社会出现财富的过度集中,实现了城市化,但城市里到处是贫民窟,人们不能充分就业,收入差距过大,经济发展停滞,社会问题严重,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诚如一些官员、学者所言,中国的基尼系数偏高,是因为中国的城乡差距大,而这一点正好说明了基尼系数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为什么还要再打一个“国情折扣”呢?

如果我们不打这个所谓的“国情折扣”,就用世界通行的基尼系数来审视中国的收入差距或贫富差距程度,结果又当如何呢?

其一,基尼系数偏高,说明中国贫富差距已经较大。基尼系数之所以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就在于它的适用性,即该系数不但可以反映西方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也可以充分反映出中国转轨过程之中的贫富差距。因为所谓的城乡“二元结构”,不过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代名词而已。而城乡收入差距大,反映到基尼系数上自然就高。这说明,使用基尼系数这一国际惯例是可以充分反映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之国情的。何况,中国是一个整体,并未因为差距而分为城市中国和乡村中国,为什么就不能用一个基尼系数来准确反映整个中国的收入差距呢?

其二,基尼系数不但偏高,而且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说明有出现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基尼系数之所以被广泛应用,还在于它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社会的两极分化。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经向我们发出了两极分化的预警。然而,预警毕竟是预警,社会动荡也毕竟只是可能性。如果我们因此而充分重视社会收入分配问题,预防两极分化,并避免可能出现的社会动荡,发布基尼系数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因为统计数据的作用在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其三,中国较大的城乡收入差距,肯定有“二元结构”的原因,但并非都是“二元结构”

惹的祸。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经过短暂的缩小之后,又呈扩大之趋势。如果没有得力的措施,这种扩大趋势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剧。我们承认“二元结构”的基本国情,并非是为了让这一国情永远“二元”下去。我们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目的何在?“消灭”二元结构是也。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应当不断努力,事实上,我们也一直在努力。

其四,中国收入差距较大的事实,不只是表现在城乡之间,还表现在城市内部,以及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等等。基尼系数固然简便实用,但获得真实的收入数据,在目前的国情下确实麻烦得很。许多研究成果包括发布的调查数据都已经表明,除了城乡之间,中国城市居民内部、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都已经达到相当惊人的地步。按照领导讲话的口气,都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边学者、官员因一个“国情折扣”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那边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人早已在着手解决过高的收入差距问题了。从前几年的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到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到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以及个别垄断行业悄然开始的降薪行动等,无不透露出喜人的信号。也许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偏高了些,看上去很“没面子”,但如能以此为预警,着力解决当前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避免两极分化,避免社会动荡,平稳顺利地完成体制转轨,实现城市化、现代化,待中国改革成功、走上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之时,说不定我们还要回过头来感谢有这么一个可爱的基尼系数呢

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用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一条曲线,它由一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来表示(如图1)。图1中的45°对角线称为绝对平等线,由横轴和纵轴组成的折线称为绝对不平等线。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即洛伦兹曲线,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该曲线向下弯曲的程度越大,表示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就越严重。后来,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被称为基尼系数。所谓基尼系数是由图1中的45°对角线与基尼系数之间的面积A和对角线与折线之间的面积

A+B之比来测度的。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反之,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

一.洛伦兹曲线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提出的。

(一).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二).如果任一人口的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的百分比,即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这时洛伦兹曲线为正方形对角线,这是完全平等的收入分配。

(三).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其余人口一无所有,显然,这时洛伦兹曲线为图中对角线下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这是完全不平等的收入分配。

一.洛伦兹曲线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提出的。

(一).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二).如果任一人口的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的百分比,即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这时洛伦兹曲线为正方形对角线,这是完全平等的收入分配。

(三).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其余人口一无所有,显然,这时洛伦兹曲线为图中对角线下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这是完全不平等的收入分配。

奥肯定理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潜在GDP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

二、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含义

1、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M.O.Lorenz)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2、基尼系数(Gini voefficient)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在零和1之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则越不平均。

三、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

我个人同意吴敬琏的观点。吴建链的观点认为:收入差距的不正常扩大,归咎于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是缺乏依据,有些片面。我认为,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作用,是经济发展中不可调和的产物。一国经济的发展同样遵循一定的规律,收入的的差距扩大,正是公平作用的结果。在机会平等条件下,有能力的人,通过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取得了良好收入的,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从进化论的观点,体现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说,也体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机会平等条件下的结果不平等,吴建链认为应做好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良好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之下,离开了上述的保证,那是空谈经济。

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宏观经济政策有四个主要目标:低失业率、价格水平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如何实现以及他们之间有什么定性或定量关系,是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有的书中对这些数量关系作了估计。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A.Dornbusch)等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第八版129页有如下论述:如通货膨胀预期不变,通货膨胀率减少1个百分点,失业率会增长2个百分点。失业率增加2个百分点,GDP会减少4%。因而,通货膨胀率减少1个百分点,GDP会减少4%。 当然,这些数量关系不一定准确,而且,因时间、地点、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但是,这些数量关系,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确实有重要作用,需要认真地加以探索。 大家知道,在这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一是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Phillps)首先提出的。它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从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可以估计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数量关系。二是奥肯定律。奥肯(A.M.Okun)是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曾任约翰逊总统时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为了使总统、国会和公众相信,如果把失业率从7%降到4%,会使全国经济受益匪浅,便根据统计资料估算,由于降低失业率而带来的实际GDP的增加数额,结果产生了著名的奥肯定律。这个定律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可靠的经验定律之一。什么是奥肯定律?萨谬尔森(P.A.Samuelsm)和诺德豪斯(W.D.Nordhaus)合著的《经济学》第16版第456页作了确切表述:按照奥肯定律,GDP 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快2%,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每慢2%,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 GDP是指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是市场价值之和。潜在GDP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所谓充分就业,是指所有愿意在现行工资下工作的人都就业。就美国来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失业率为5.5%时,就算充分就业。潜在GDP是由一国经济的生产能力决定的。生产能力又决定于可获得的资源(劳动、资本、土地等)和技术效率。潜在GDP趋于缓慢而稳定的增长,而实际GDP则在经济周期中波动很大,往往与潜在GDP出现背离。在经济衰退时期,实际GDP低于潜在GDP;在经济高涨时期,实际GDP会在短期内高于潜在GDP。 按照奥肯定律,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测失业率。例如,美国1979—1982年经济滞涨时期,GDP 没有增长,而潜在GDP每年增长3%,3年共增长9%。根据奥肯定律,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2%,失业率会上升1个百分点。当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9%时,失业率会上升4.5%。已知1979年失业率为5.8%,则1982年失业率应为10.3%(5.8%+4.5%)。根据官方统计,1982年实际失业率为9.7%。与预测的失业率10.3%相当接近。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为防止失业率上升,实际GDP增长必须与潜在GDP增长同样快.如果想要使失业率下降,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增长。 应当着重指出,奥肯定律论述的失业率与GDP的数量关系是失业率变动与潜在GDP增长率减实际GDP增长率这个差额的数量关系。可列出公式如下: 失业率的变动=—1/2(实际GDP增长率—潜在GDP增长率) 已知:潜在GDP增长率为3%,当实际GDP增长率为3%,这两个增长率的差额为0时,

测井曲线代码大全

测井曲线代码 RD、RS—深、浅侧向电阻率 RDC、RSC—环境校正后的深、浅侧向电阻率VRD、VRS—垂直校正后的深、浅侧向电阻率DEN—密度 DENC—环境校正后的密度 VDEN—垂直校正后的密度 CNL—补偿中子 CNC—环境校正后的补偿中子 VCNL—垂直校正后的补偿中子 GR—自然伽马 GRC—环境校正后的自然伽马 VGR—垂直校正后的自然伽马 AC—声波 V AC—垂直校正后声波 PE—有效光电吸收截面指数 VPE—垂直校正后的有效光电吸收截面指数SP—自然电位 VSP—垂直校正后的自然电位 CAL—井径 VCAL—垂直校正后井径 KTh—无铀伽马 GRSL—能谱自然伽马 U—铀 Th—钍 K—钾 WCCL—磁性定位 TGCN—套管中子 TGGR—套管伽马 R25—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 VR25—环境校正后的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DEV—井斜角 AZIM—井斜方位角 TEM—井温 RM—井筒钻井液电阻率 POR2—次生孔隙度 POR—孔隙度 PORW—含水孔隙度 PORF—冲洗带含水孔隙度 PORT—总孔隙度 PERM—渗透率 SW-含水饱和度 SXO—冲洗带含水饱和度

SH—泥质含量 CAL0—井径差值 HF—累计烃米数 PF—累计孔隙米数 DGA—视颗粒密度 SAND,LIME,DOLM,OTHR—分别为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硬石膏含量 VPO2—垂直校正次生孔隙度 VPOR—垂直校正孔隙度 VPOW—垂直校正含水孔隙度 VPOF—垂直校正冲洗带含水孔隙度 VPOT—垂直校正总孔隙度 VPEM—垂直校正渗透率 VSW-垂直校正含水饱和度 VSXO—垂直校正冲洗带含水饱和度 VSH—垂直校正泥质含量 VCAO—垂直校正井径差值 VDGA—垂直校正视颗粒密度 VSAN,VLIM,VDOL,VOTH—分别为垂直校正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硬石膏含量岩石力学参数 PFD1—破裂压力梯度 POFG—上覆压力梯度 PORG—地层压力梯度 POIS—泊松比 TOUR—固有剪切强度 UR—单轴抗压强度 YMOD—杨氏模量 SMOD—切变模量 BMOD—体积弹性模量 CB—体积压缩系数 BULK—出砂指数 MAC MAC—偶极子阵列声波 XMAC-Ⅱ—交叉偶极子阵列声波 DTC1—纵波时差 DTS1—横波时差 DTST1—斯通利波时差 DTSDTC-纵横波速度比 TFWV10-单极子全波列波形 TXXWV10-XX偶极子波形 TXYWV10- XY偶极子波形 TYXWV10- YX偶极子波形 TYYWV10- YY偶极子波形 WDST-计算各向异性开窗时间 WEND-计算各向异性关窗时间

政治高考备考: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等解析

政治高考备考: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等解析 恩格尔系数 (1)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2)计算公式: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家庭消费总支出金额×100%。 (3)从内涵看: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不能将投资支出(如购买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看作消费支出。 (4)从数值看:恩格尔系数是一个相对量,是一个比例数,不是绝对量。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金额的降低,相反,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在一般情况下伴随着食品支出金额的增加,只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不断进步的趋势下,食品支出金额增加量小于家庭消费总支出的增加量。 (5)我国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不断发展,直接原因是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6)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食品消费属于生存资料消费,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越高,用于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比例相对越低,生活水平越低,因此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基尼系数 在衡量居民收入差距时,有一个国际通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1912年提出的,是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则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基尼系数越小,则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2003年为0.479,2008年达到最高点0.491,这之后逐年下降,2014年的基尼系数是0.469。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基尼系数是0.3左右。经济学家李实分析说:“接近0.5的基尼系数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世界上超过0.5的国家只有10%左右;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都

宏观经济学(已整理)

红色字体表示正确的选项。里面有一个没有选答案的选择题和一个灰色的判断题都表示不确定。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绪论 一、单项选择 1.宏观经济学最核心的概念是()。 (A) 就业;(B) 物价; (C) 国民收入;(D) 经济增长。 2.宏观经济学的创立者是() (A) 马克思;(B) 亚当.斯密; (C) 马歇尔;(D) 凯恩斯。 3.宏观经济政策偏重于()方面的管理和调节。 (A) 需求;(B) 供给; (C) 价格;(D) 就业。 4.“滞胀”的含义是指()。 (A) 经济增长与就业停滞并存的现象;(B) 经济增长与物价停滞不动并存的现象; (C) 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D) 经济停滞与通货紧缩并存的现象。 5.宏观经济学又可称之为()。 (A) 国民收入理论;(B) 价格理论; (C) 经济增长理论;(D) 就业理论。 6.国民收入决定的众多模型可以统一称之为()。 (A) 供求模型;(B) 总供求模型; (C) IS——LM模型;(D) 总支出——总收入模型。 7、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的自行调节,其结果是()。 A:存在缺陷;B、不存在缺陷; C、看条件; D、不确定。 8、以下哪个问题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直接研究的问题或范畴。() A、就业问题; B、物价问题; C、经济增长问题; D、新兴产业成长问题。 9、下述哪一个不属于凯恩斯的三大心理定律?() A、消费倾向递减定律; B、资本投资的效率递减定律; C、奥肯定律; D、灵活偏好定律。 10、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是()。 A、IS-----LM模型; B、AE-----Y模型; C、AD----AS模型; D、IS-----LM——BP模型。 11、完美的市场是指()。 A、供大求小; B、求大供小; C、供求相等; D、供求相等,充分就业。 11、打破资本投资的效率递减的条件是()。 A、货币无限供给; B、资源无限供给; C、需求趋于无限; D、技术进步。

2019年厦门中公国考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解剖

2019年厦门中公国考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解剖 一、知识点剖析 1.基尼系数 (1)含义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该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测定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指标。 (2)基尼系数的数值 基尼系数的数值在0-1之间。等于0说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0.2收入高度平均;0.2-0.3收入比较平均;0.3-0.4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0.6-1收入差距悬殊;等于1说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2.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定律指出: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恩格尔系数即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表示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 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的数值,而恩格系数是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的数值。

二、典型例题: 1. 下列选项中收入分配从公平到不公平排序正确的是( )。 甲:0.3,;乙:0.5;丙:0.6;丁:0.8 A.丁乙丙甲 B.丙甲乙丁 C.甲乙丙丁 D.乙丙甲丁 【解析】C。本题考查的考点是基尼系数的数值。基尼系数的数值为0—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接近于0收入分配越公平,越接近于1越不公平。故收入分配从公平到不公平应该从小到大进行排序。故本题答案为选C。 2.下面几个家庭中家庭生活水平最好的是( )。 A.0.1 B.0.3 C.0.6 D.0.4 【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恩格尔系数与家庭生活水平的关系。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的数值。恩格尔系数越高意味着家庭生活水平越低下,反之亦然。因此家庭生活水平最好的就是恩格尔系数最低的。故本题答案为选A。

宏观经济学

[试题分类]: 试卷分类/145宏观经济学 1、GDP衡量的是 D.一年中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答案:D 3、名义GDP上升7.2%,价格指数从123.5上升到128.5,则实际GDP上升 C.2.2% 答案:C 4、属于NI但不属于PI的是A.社会保险税答案:A 5、利率下降将分别导致债券价格与投资量 A.下降、上升答案:A 7、当目前经济社会的收入与利率的组合点位于IS曲线上方,LM曲线的下方,则此时有 A.i

测井曲线解释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一、自然电位测井: 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自然电位极性的“正”、“负”以及幅度的大小与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和地层水电阻率Rw的关系一致。Rmf ≈Rw时,SP几乎是平直的;Rmf>Rw时SP为负异常;Rmf<Rw时,SP在渗透层表现为正异常。 自然电位测井 SP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性地层。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对比。③估计泥质含量。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⑤判断水淹层。⑥沉积相研究。 自然电位正异常 Rmf<Rw时,SP出现正异常。 淡水层Rw很大(浅部地层) 咸水泥浆(相对与地层水电阻率而言)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微电极曲线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出现基线偏移 二、普通视电阻率测井(R4、R2.5)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是研究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的一种测井方法。测量时先给介质通入电流造成人工电场,这个场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周围介质的电阻率,因此,只要测出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特点就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②求岩层的真电阻率。③求岩层孔隙度。④深度校正。⑤地层对比。 电极系测井 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进套管时有一屏蔽尖,它对应套管鞋深度;若套管下的较深,在测井图上可能无屏蔽尖,这时可用曲线回零时的半幅点向上推一个电极距的长度即可。 底部梯度电极系分层: 顶:低点; 底:高值。 三、微电极测井(ML) 微电极测井是一种微电阻率测井方法。其纵向分辨能力强,可直观地判断渗透层。 主要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②确定岩层界面。③确定含油砂岩的有效厚度。④确定大井径井段。⑤确定冲洗带电阻率Rxo及泥饼厚度hmc。 微电极确定油层有效厚度 微电极测井 微电极曲线应能反映出岩性变化,在淡水泥浆、井径规则的条件下,对于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微电极曲线的幅度及幅度差,应逐渐减小。 四、双感应测井 感应测井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介质电导率的一种测井方法,感应测井得到一条介质电导率随井深变化的曲线就是感应测井曲线。 感应测井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层。②确定岩层真电阻率。③快速、直观地判断油、水层。 油层: RILD>RILM>RFOC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4、简答题(五个,共30分) 5、计算题(两个,共15分) 6、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总投资重置投资GDP的平减指数实际GDP 简答: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 为什么间接税要计入GDP 两个国家合并为一国,对GDP总和有什么影响。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投资储蓄恒等式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简述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影响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名义GDP和实际GDP ? 计算支出法计算GDP;计算政府预算赤字;计算进出口盈余; 计算储蓄额;课后计算13、14 论述什么是支出法,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转移支付成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什么是投资乘数?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课后计算13、14 论述: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与增加消费各对均衡收入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简答:影响IS平移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需求三种动机及货币需求函数?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简述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基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如右图),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基尼系数是一个用来描述收入整体差距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认为,当它处于0.3-0.4时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出现两极分化。从现实来看,世界各国对基尼系数的运用并不完全一致。很多国家都是把它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收入差距。在不少国家,基尼系数都有不同的标准和界线。总的来说,基尼系数只可参考,不能绝对化。 基尼系数 百科名片 相关漫画 基尼系数,或译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目录 基尼系数概述 经济含义 基尼系数的计算 基尼系数的区段划分 中国目前基尼系数状况 中国基尼系数变动分析 专家对基尼系数现状的应对措施 各国基尼系数比较 展开

测井曲线解释

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 国产测井系列 1、标准测井曲线 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地层对比,划分储集层,基本反映地层真电组率。恢复地层剖面。 自然电位(SP)曲线。地层对比,了解地层的物性,了解储集层的泥质含量。 2、组合测井曲线(横向测井) 含油气层(目的层)井段的详细测井项目。 双侧向测井(三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真电组率(RT),试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RS)。 0、5m电位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0、45m底部梯率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主要做为井壁取蕊的深度跟踪曲线。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测量声波在地层中的传输速度。测时就是声波时差曲线(AC) 井径曲线(CALP)。测量实际井眼的井径值。 微电极测井曲线。微梯度(RML),微电位(RMN),了解地层的渗透性。 感应测井曲线。由深双侧向曲线计算平滑画出。[L/RD]*1000=COND。地层对比用。 3、套管井测井曲线 自然伽玛测井曲线(GR)。划分储集层,了解泥质含量,划分岩性。 中子伽玛测井曲线(NGR)划分储集层,了解岩性粗细,确定气层。校正套管节箍的深度。套管节箍曲线。确定射孔的深度。固井质量检查(声波幅度测井曲线) 二、3700测井系列 1、组合测井 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D)。浅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侵入带电阻率(RS)。微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冲洗带电阻率(RX0)。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AC),测量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单位长度地层价质声波传播所需的时间(MS/M)。反映地层的致密程度。 补偿密度测井曲线(DEN),测量地层的体积密度(g/cm3),反映地层的总孔隙度。 补偿中子测井曲线(CN)。测量地层的含氢量,反映地层的含氢指数(地层的孔隙度%) 自然伽玛测蟛曲线(GR),测量地层的天然放射性总量。划分岩性,反映泥质含量多少。 井径测井曲线,测量井眼直径,反映实际井径大砂眼(CM)。 2、特殊测井项目 地层倾角测井。测量九条曲线,反映地层真倾角。 自然伽玛能谱测井。共测五条曲线,反映地层的岩性与铀钍钾含量。 重复地层测试器(MFT)。一次下井可以测量多点的地层压力,并能取两个地层流体样。 三、国产测井曲线的主要图件几个基本概念: 深度比例:图的单位长度代表的同单位的实际长度,或深度轴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例系数。如,1:500;1:200等。 横向比例:每厘米(或每格)代表的测井曲线值。如,5Ω,m/cm,5mv/cm等。 基线:测井值为0的线。 基线位置:0值线的位置。 左右刻度值:某种曲线图框左右边界的最低最高值。 第二比例:一般横向比例的第二比例,就是第一比例的5倍。如:一比例为5ΩM/cm;二比例则为25m/cm。 1、标准测井曲线图 2、2、5米底部梯度曲线。以其极大值与极小值划分地层界面。它的极大值或最佳值基本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如图) 自然电位曲线。以半幅点划分地层界面。一般砂岩层为负异常。泥岩为相对零电位值。 标准测井曲线图,主要为2、5粘梯度与自然电位两条曲线。用于划分岩层恢复地质录井剖面,进行井间的地层对比,粗略的判断油气水层。 3、回放测井曲线图(组合测井曲线) 深浅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曲线的极度大值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T),浅双侧向的极大值反映浸入带电阻率(RS)。以深浅双侧向曲线异常的根部(异常幅度的1/3处)划分地层界面。

2018广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分析之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

2018广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分析之基 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事业单位考试中经济部分非常重要的两种系数—基尼系数与恩格系数。这两种系数是事业单位考试的高频考点。 一、知识点剖析 1.基尼系数 (1)含义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该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测定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指标。 (2)基尼系数的数值 基尼系数的数值在0-1之间。等于0说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0.2收入高度平 均;0.2-0.3收入比较平均;0.3-0.4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0.6-1收入差距悬殊;等于1说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2.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定律指出: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恩格尔系数即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表示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 二、考点分析与例题展示 1.事业单位考试中直接考查基尼系数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考查两种系数是衡量什么的数值。 【解析】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的数值,而恩格系数是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的数值。

2. 下列选项中收入分配从公平到不公平排序正确的是( )。 甲:0.3,;乙:0.5;丙:0.6;丁:0.8 A.丁乙丙甲 B.丙甲乙丁 C.甲乙丙丁 D.乙丙甲丁 【解析】C。本题考查的考点是基尼系数的数值。基尼系数的数值为0—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接近于0收入分配越公平,越接近于1越不公平。故收入分配从公平到不公平应该从小到大进行排序。故本题答案为选C。 3.下面几个家庭中家庭生活水平最好的是( )。 A.0.1 B.0.3 C.0.6 D.0.4 【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恩格尔系数与家庭生活水平的关系。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的数值。恩格尔系数越高意味着家庭生活水平越低下,反之亦然。因此家庭生活水平最好的就是恩格尔系数最低的。故本题答案为选A。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1)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GDP是以货币表示的一个量值。GDP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避免对中间物品的重复计算。 通货膨胀:是指物品与劳务货币价格的普遍持续上升。 失业率: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衡量一国失业程度最重要的统计指标。 节俭的悖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于个人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来说是坏事,凡是增加消费会增加总支出,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好事。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购买支出和自发税收增加的数量相同时,均衡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或政府税收)变动的比率。 预算赤字(BS):(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部分 预算盈余(BD):(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政府收入超出支出的部分,即政府的税收大于政府购买支出与转移支付的部分。 IS曲线:表示使产品市场均衡的利率与收入(产出)的各种可能的组合。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根据既定的目标,改变货币供给量,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为调节社会经济活动而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所进行的变

动措施。 流动性陷阱:是指货币的利率弹性无限大,以至于公众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之下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在极端凯恩斯主义情况下,货币政策效应为零。在利率足够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低于正常利率此时人们都持有货币不再持有债券,即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变为无限大。95+59 因此,当LM曲线垂直时,货币政策对收入水平的作用达到其最大限度。 LM曲线:描述了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利率与收入的所有组合。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它是指当基础货币变动一单位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规模,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引起利率的提高,从而使得私人部门的投资减少的现象。 赤字:当政府支出大于其收入时,就会出现财政赤字。 公债:是指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周期性失业:许多工人的暂时失业与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密切相关,这种情况成为周期性失业。

基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的应用与推广

基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的应用与推广 ————在人均GDP方面的应用 摘要:如何在经济分配上保持一定差异以促进竞争和经济效率,同时又要将经济分配差异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以保证社会分配的公平性,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一个人口总体中,不同居民住户在收入、消费、财产水平上总是存在差异的,那么如何通过一个统计量来描述收入、消费、财产分布的差异,显示社会分配的状况?我们通过绘制洛伦兹曲线并计算基尼系数,并利用基尼系数对2011年全国各省市人均GDP的分布问题进行了推广。 关键词: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 一、基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 测定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阶段的社会收入不平等程度,主要方法是描绘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和计算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 洛伦茨曲线是用来描述一国财富或收入分配状况的统计工

具,它表示各阶层人民(从最贫困的开始)收入的累积部分占整个国民收入中的百分比。在国民收入分配完全均等情况下,它是一条45度角直线;在国民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情况下,则构成正方形的底边和右边。由于任何国家实际收入分配状况都介于上述两种极端情况之间,故洛伦茨曲线一般为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其偏离45度角直线越小,表明该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平等化程度越高,其偏离45度角直线越大,表明该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平等化程度越低。 上图即为洛伦兹曲线,其横坐标是相对人口累计百分比,纵坐标是收入累计百分比。 如果收入是绝对均等的(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每1%的人口都得到1%的收入,累计99%的人口就得到累计99%的收入,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累计收入曲线就是上图中的对角线OL,图中标明是“绝对均等线”。 假如收入分配绝对不均等(当然这也是一种设想的状态),几乎所有的人口均一无所有,即99%的人完全没有收入,而所有的收入都在1% 的人手中,即1%的人拥有100%的收入,累计分配曲线是由横轴和右边垂线组成的折线OAL。图中标明是“绝对不均等线”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那么相应的洛仑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AL,也不是对角线OL,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就是中间那条向横轴突出的OCL曲线。洛仑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它的弯曲程度反映了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公平。 洛伦兹曲线和对角线之间的那块月牙形区域(图中斜线区域)可以看成是贫富之间的那条沟坎。这块月牙形区域面积S大小,可以用来表征实际收入分配与理想境界的差距:这块月牙形区域面积S越大,洛伦兹曲线弯曲度越大,月牙弯得越大,它和对角线离开得越远,说明收入差距越大,贫富两极分化越严重。反之,这块月牙形区域面积S越小,洛伦兹曲线越平缓,月牙弯得越小,它和对角线靠得越近,说明社会收入差距越小,贫富两极分化越不明显。

常用测井曲线名称

常用测井曲线名称 测井符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Rt true formation resistivity.地层真电阻率 Rxo flushed zone formation resistivity冲洗带地层电阻率 DIFL double induction focus log感应测井 Ild deep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深探测感应测井 Ilm medium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中探测感应测井 Ils shallow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浅探测感应测井 DLL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d deep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s shallow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ML micro resistivity log微电阻率测井 RNML微电位 RLML微梯度 RMLL micro lateral resistivity log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RPROX邻近侧向测井 CON induction log感应测井 AC acoustic声波时差 AC DT CDL density密度 DEN Z-DEN Z-density岩性密度 Z-DEN PE光电指数 CNL neutron中子 CN GR natural gamma ray自然伽马 SP spontaneous potential自然电位 CAL borehole diameter井径 K potassium钾 TH thorium钍 U uranium 铀 KTH gamma ray without uranium无铀伽马 NGR neutron gamma ray中子伽马 NLL 中子寿命 输出曲线中文名 SH 泥质含量 SW 地层含水饱和度 POR 有效孔隙度 PORH 含烃重量

常用经济分析术语解释解读-指数、相对数、不变价、同比与环比、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对外依存度循环经济

常用经济分析术语解释解读-指数、相对数、不变价、同比与环比、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对外依存度、循环经济 53.什么是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和平均速度? 发展速度是表示某一时期内某一指标发展程度的相对数。它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发展速度=(指标报告期数值÷指标基期数值)×100%。 增长速度是表示某一时期内某一指标增长程度的相对数。它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又称增长率。增长速度指标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动的情况与趋势,应用比较广泛。计算公式为:增长速度=(指标报告期数值÷指标基期数值-1)×100% 平均速度可以用平均增长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来计算。平均速度是各个时期环比速度(即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对比计算的速度)的平均数,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速度变化的平均程度。平均发展速度表示现象逐期发展的平均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则是反映现象逐年递增的平均速度。 54.指数和相对数、发展速度的区别是什么? 指数是综合反映由多种因素组成的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间内平均变动程度的相对数,一般以基期为100表示。 运用指数可以测定不能直接相加和不能直接对比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动态;可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

度;可以研究总平均指标变动中各组标志水平和总体结构变动的作用。 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如个别商品的价格指数)、综合指数(如消费品价格指数);按其对比期不同,可分为定基指数、环比指数。如:在居民消费价格中,2007年11月份以上年同月为基期的定基指数为107.8,10月份以上年同月为基期的定基指数为107.4,那么11月份对10月份的环比价格指数为(107.8/107.4)×100=103.3。 而一般的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值,它可以从数量上反映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相对数根据相互对比的指标的性质和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同,又可分为动态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等五种。 因此,指数和一般的相对数的区别在于:一般的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之比,而指数却是说明复杂社会现象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可分析各种构成因素的影响程度。 指数与发展速度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指数和发展速度的区别在于: 一是从广义上说,凡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动的动态相对数都是指数,因此发展速度也是一种指数;相反,并非所有的指数都是发展速度,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会计类专业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并能够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 二、考试方法、时间、题型大致比例 1、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题型大致比例:选择题:30%;判断题:10%;计算题:20%;作图分析题、简答题:30%;论述或案例题:10%。 三、考试的内容及考试要求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0分值 1.考试内容:①宏观经济学的特点②国内生产总值③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④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⑤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⑥名义GDP和实际GDP 2.考试要求:⑴识记:GDP;GNP;NDP;NI;PI;PDI;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 ⑵领会: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和收入两种方法;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实际和名义GDP的折算。⑶应用: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式。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5 分值 1.考试内容:①均衡产出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③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④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⑤乘数论⑥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⑦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⑧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2.考试要求:⑴识记: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乘数的系列概念。⑵领会: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方法;均衡条件以及影响均衡国民收入的因素。⑶应用:影响因素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以及乘数效应发挥作用的条件。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20 分值 1.考试内容:①投资的决定②IS曲线③利率的决定④LM曲线⑤IS-LM 分析 2.考试要求:⑴识记:投资函数;曲线;资本边际效益;投资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⑵领会:IS曲线(即产品市场均衡)和LM曲线(即货币市场的均衡)以及IS-LM模型(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曲线的图形推导;IS曲线的移动;货币需求动机: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LM曲线的图形推导;LM曲线的移动。⑶应用:理解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对均衡收入的变动和利率的变动。

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

第一讲测井曲线的识别及应用 钻井取芯、岩屑录井、地球物理测井是目前比较普及的三种认识了解地层的方法。钻井获取的岩芯资料直观、准确,但成本高、效率低。岩屑录井简便、及时,但干扰因素多,深度有误差,岩屑易失真。测井是一种间接的录井手段,它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连续地测定岩石的物理参数,以不同的岩石存在着一定物性差别,在测井曲线上有不同的变化特征为基础,利用各种测井曲线显示的特征、变化规律来划分钻井地质剖面、认识研究储层的一种录井方法;具有经济实用、收获率高、易保存的优势,是目前我们认识地层的主要途径。 鄂尔多斯盆地常规测井系列分为综合测井和标准测井两种。 综合测井系列:重点反映目的层段钻井剖面的地层特征。测量井段由井底到直罗组底部,比例尺1:200。由感应、八侧向、四米电阻、微电极、声速、井径、自然电位、自然咖玛八种测井方法组成。探井、评价井为了提高储层物性解释精度,加测密度和补偿中子两条曲线。 标准测井系列:全面反映钻井剖面地层特征,测量井段由井底到井口(黄土层底部),比例尺1:500,多用于盆地宏观地质研究。过去标准测井系列较单一,仅有视电阻率、自然咖玛测井等两三条曲线。近几年完钻井的标准测井系列曲线较完善,只比综合测井系列少了微电极测井一项。 一、测井曲线的识别 微电极系测井、四米电阻测井、感应—八侧向测井、都是以测定岩石的电阻率为物理前提,但曲线的指向意义各异。微电极常用于判断砂岩渗透性和薄层划分。感应—八侧向测井用于判定砂岩的含油水层性能。四米电阻、声速、井径、自然电位、自然咖玛用于砂泥岩性划分。它们各有特定含义,又互相印证,互为补充,所以,我们使用时必须综合考虑。 1、微电极测井 大家知道,油井完钻后由井眼向外围依次是:泥饼、冲洗带、侵入带、地层。泥饼是泥浆中的水分进入地层后,吸附、残留在砂岩壁上的泥浆颗粒物。冲洗带是紧靠井壁附近,地层中的流体几乎被钻井液全部赶走了的部分;其深入地层的范围一般约7—8厘米。侵入带是钻井液与地层中流体的混合部分。

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

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 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在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什么是基尼系数? 说到贫富悬殊,就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个概念,这就是“基尼系数”。 什么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基尼系数越大,则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基尼系数越小,则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