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莎士比亚与中国_曹晓青

莎士比亚与中国_曹晓青

莎士比亚与中国_曹晓青
莎士比亚与中国_曹晓青

莎士比亚与中国3

□曹晓青

摘 要:自从莎士比亚走进中国到现在,已引起了中国戏剧界、翻译界、出版界、评论界等诸多领域对他长达百年的关注。中国也开始了对莎士比亚从文本、文化到历史、宗教等多视角研究的百年曲折历程。经历了“起步与发展”、“初步繁荣”、

“复兴与爆发”和“深入拓展”四个发展阶段。不同的时期,中国都赋予了自己的莎学研究独特的风格。中国莎学走出了一条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多元的漫长研究之路。本文从史实入手就中国的莎士比亚研究做一个系统的且不同于以往的研究,从而真实而客观地探究出完整的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之路。

关键词:莎士比亚 中国莎学 传播 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2010)01-145-05

莎士比亚的名字在中国首次出现迄今已逾百年。这是中国社会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时期,使得各个阶段的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都打上了时代变迁的烙印。根据中国莎学的自身发展与各时期社会变化的交互影响,我认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大致可分为起步与发展、初步繁荣、复兴与爆发和深入拓展四个阶段。下面笔者从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百年历程入手,对中国莎学研究做一次不同于以往的历时性分析,梳理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清晰脉络,发掘其研究特点,从而明确中国莎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以期更好地开拓中国莎学繁荣的未来。

一、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起步与发展(19世纪中前期———1949年之前)

(一)莎士比亚走进中国与莎氏作品的译介、出版和上演

1839年,在林则徐组织编纂的《四洲志》中提到“莎士比阿”,此应为莎士比亚名字在中国最早的译法,也是中国莎学的起点。此后的十余年间,莎士比亚的名字只在几个外国传教人士的文献(如英国传教士慕威廉的《大英国治》)中被零星提及。直到1896年,上海著易堂书局翻印《西学启蒙十六种》,才对莎士比亚生平作了简要介绍,这已是当时有关莎氏最多的记述了。

中国最早的莎剧译本,是收录在上海达文书社出版的《澥外奇谭》中的十个戏剧故事。这些故事依据英国散文家兰姆姊弟改写的《莎士比亚故事集》,再用文言文改编而成。1904年林纾与魏易用文言文合译的《英国诗人吟边燕语》,因其成为文明戏时期上演莎剧的蓝本,开启了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译介的新篇章。1916年,林纾、陈家麟合译了五个莎士比亚的剧本,称为《莎氏乐府本事》,标志着有规模的莎剧译介在中国的开始。从1921年起,田汉用白话文译出《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拉开了用白话文翻译莎翁作品的帷幕。此后,曹未风、朱生豪、梁实秋、曹禺、卞之琳等人都有译作问世。至1949年中国出现了莎士比亚剧本近30种。其中贡献最大的当数曹未风、朱生豪和梁实秋三位先生。其中曹未风译成21部,朱生豪译出27种。尤为难得的是,朱先生凭借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用古雅的语言诠释了莎士比亚戏剧,是莎剧翻译“中国化”的典范。梁实秋从30年代始,陆续译出了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成为独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第一人。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也开始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1944年梁宗岱发表了《莎士比亚的商籁》,译诗30首。

随着莎剧的译介,莎士比亚的剧本也开始搬上中国戏剧舞台。1889年,上海学生就开始搬演莎剧故事和英语的《威尼斯商人》,拉开了莎剧在我国演出的帷幕。1911年天笑将《威尼斯商人》改编为《女律师》上演,这是中国最早的莎剧改

3基金项目: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戏剧与西方戏剧思潮》(07Y BB270)。

作者简介:曹晓青,上海金融学院人文艺术系教授,上海,201209。

编本。

“五四”运动后,伴随着全面而深入的学习西方文学的潮流,一批莎剧故事被改编为文明戏———即早期话剧———在中国上演。此后这类改编蔚然成风。这些改编紧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追求民主的思想主题,因而难免与莎剧原旨出现重大偏离,其特点与缺陷都在于此。直到1930年,上海戏剧协社在中央大会堂上演原本《威尼斯商人》,才标志着原貌莎剧正式登上中国戏剧舞台。

抗战时期,莎剧演出出现了一个高潮,少数职业剧团、业余剧团以及南京成立的戏剧学校都先后演出过莎剧。40年代后,中国各地方剧种也开始试演莎士比亚的剧作。这一时期莎剧演出上的成功,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理论的传入有密切的关系,它有效地提高了我国话剧的表演水平,促进了莎剧的“中国化”。

(二)中国莎士比亚评论的起步与发展

中国最早的莎剧点评者当数外交家郭嵩焘。他在1879年的一则日记中如此表述自己的莎剧观感:“专主装点情节,不尚炫耀。”1905年汪笑侬在《大陆》第三卷第一期上撰文,对1904年林纾翻译的二十个莎剧故事以七言绝句的形式逐一品评,成为中国品评莎氏作品的第一人。此后,清末思想家中的杰出代表严复、梁启超,以及其后的鲁迅等人都曾论及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这个中国通用至今的译名,就出自梁启超之译作。[1]1916年孙毓修在《欧美小说丛谈》中对莎士比亚生平和戏剧作品作了详尽介绍。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莎士比亚评论基本上仍是吉光片羽,不够系统。

从20世纪20、3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中国莎评逐渐增多。“1921—1936年,这个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化派别的斗争也波及到莎学领域,致使这个时期中国莎学带有明显的文化斗争色彩。”[2]同时, 1933年张沅长率先提出“莎学”的概念,并把外国的“莎学”同中国“红学”相提并论。自此,中国开始用“莎学”一词来指称莎士比亚研究情况。此时的中国莎学研究与国外莎学思想关系密切,尤以苏联莎学为最。其代表性的研究是1934年茅盾发表的《莎士比亚与现实主义》,它明显地表现出对苏联莎学的借鉴。必须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莎评就此传入中国,并逐步成为当时莎学研究中国化的美学指导原则。因此,尽管一些留学生对西方各种流派的莎评也有引介,但不可否认,本阶段对马克思主义莎评的引介奠定了解放后中国莎评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路径,必须重视。

二、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初步繁荣(1949年———1978年)

(一)日趋成熟的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出版和演出与对国外莎士比亚研究成果的译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莎学迅速发展,呈现出初步繁荣的景象。它首先表现在莎剧的翻译和出版方面。新中国成立不久,不但曹禺、朱生豪和曹未风等人的旧译著得到再版,而且莎翁的诗歌等也大规模地翻译和出版。50年代出版了方平译的莎士比亚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印行6500册,屠岸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印行达56000册。[3]

另外,在莎剧的上演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受大的时代环境的影响,全国掀起了莎剧演出的高潮。形成了以戏剧学院为主的专业演队伍,而且莎剧演出在观念上已普遍接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影响,在排演上也得到苏联专家的直接指导,演出水平和舞台效果也有了质的飞跃。各地先后演出了《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13部莎剧,并形成了北京、上海两个中心舞台。

据不完全统计,从建国初到1964年,我国大概翻译了各种莎评80篇左右,大大超过了建国前的翻译量。这其中大多是关于莎士比亚作品的理论性评论,即遍及各国的著名莎评,如德国的莱辛、歌德;法国的夏多布里昂、雨果、司汤达;英国的柯勒律治、莫尔根等等。但翻译的主体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评论。还需指出的是,苏联莎评研究成果的译介对我国这一时期莎评发展有直接启发意义。如1953年,莫洛佐夫的《莎士比亚在苏联》译成中文后,1954年曹未风就发表《莎士比亚在中国》,对我国的翻译出版情况作了全面的概述,具有珍贵史料价值。

(二)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初步繁荣的到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莎学掀起了一个高潮,涌现出像方平、卞之琳、李赋宁、孙大雨、王佐良等一大批莎学专家。由于继续接受苏联式马克思主义莎学影响,这一时期中国莎学研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绝对指导地位。其中以1956年卞之琳发表的《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和《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为代表。在这两篇文章中作者连续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来分析文本,贯彻了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莎学研究的意图。[4]以此为典范,此时的中国莎学研究,宏观上关注莎剧的历史背景,把握作品反映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矛盾;微观上注重对莎剧中蕴涵的历史观、伦理观、人道主义等内涵的揭示,出现了赵澧、孟伟哉的《论莎士比亚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发展》(1961年)、陈嘉的《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中所流露的政治见解》(1956年)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还应该看到,此时的莎学在突出悲剧研究的同时,也关注了历史剧。在深入研究戏剧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莎士比亚的诗歌。其中1956年李赋宁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的《论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就分析了《皆大欢喜》与牧歌文学、罗宾汉歌谣之间的关系。[5]1964年杨周翰发表在《文学评论》上的《谈莎士比亚的诗》则代表了当时莎氏诗歌研究的成就。同年王佐良亦在《文学评论》发表《英国诗剧与莎士比

湖南社会科学 2010年第1期

亚》,则结合英国诗剧发展的大背景揭示了莎士比亚诗剧的巨大成就。此外,黄佐临1957年发表于《上海戏剧学院学报》上的《四百年来莎士比亚剧本演出情况》一文,它以翔实的资料对莎剧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然而,随着中国学者对莎剧理解的日趋深刻,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日趋深入,苏联马克思主义莎学的局限性开始呈现出来。它促使中国学者从作品出发,逐渐形成了更独立的见解,开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莎学体系。这为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莎学的勃兴作好了准备。[6]但遗憾的是,由于十年文化浩劫对我国学术的整体冲击,中国莎学研究曲折不前。

三、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复兴与爆发(1978年—20世纪90年代)

(一)莎士比亚作品的系统出版与莎剧的专业演出

随着“文革”的结束,中国莎学也走上了复兴之路。1978年,经过全面校订与补充,朱生豪主译的剧本以及补充的原缺的6部历史剧、十四行诗、长诗及杂诗再次出版,《莎士比亚全集》终于得以出齐。这是我国出版的首部外国作家全集。同时,久违的莎剧演出重现中国的专业舞台,并再掀高潮。到1986年“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在北京、上海的举行,中国莎剧演出达到了高潮。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的最大功绩即在于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戏曲艺术与莎剧舞台艺术的结合,从而引起了国内外莎学界的关注。

(二)莎士比亚评论的创新与繁荣

11传统马克思主义莎学方法的延续与创新

新时期中国莎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同时,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莎学研究。这个时期出版的孙家琇编的《马克思恩格斯与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孟宪强辑注的《马克思恩格斯与莎士比亚》,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莎士比亚的代表性著述。[7]论文方面则集中在“莎士比亚化”的讨论上。王向峰1979年发表的《“莎士比亚化”的标志》(《吉林大学学报》)是其开端,而姜超的《“莎士比亚化”精髓》(《外国文学》),则将这一探讨推向深入。上述成果表明,中国莎学研究正在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作品品评,积极向美学、文艺学批评形态过渡。

21莎评视域的扩展与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当代中国莎学研究的创新表现在研究范围扩大、研究内容拓宽和研究方法多样化等诸多方面,从而导致学术论文数量大增。例如,在“1978———1994年这16年间,仅《外国文学研究》就发表了莎学研究论文70多篇,《外国文学评论》发表莎学研究论文20多篇”[8],而其他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更不胜枚举。这一时期在集中对莎士比亚悲剧和喜剧进行研究的同时,对其历史剧、传奇剧和诗歌的研究也呈现出蔚为大观的局面。其中1982年葛杏春《充满时代气息的历史画

卷———评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四世〉》一文对莎士比亚十部历史剧的历史背景、社会意义和艺术技巧等进行了全面讨论,具有极大的价值。[9]同期莎士比亚诗歌研究也升温为热点。1985年王忠详在《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的《诗式批评与自我诗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脔》等文是这一时期莎诗评论的优秀代表。

此时中国莎学研究方法多样化的突出表现即为比较文学方法的广泛采用。虽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汪梧封就发表过《莎士比亚和莫里哀》,其后赵景深也发表过《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但是这种方法当时并未被推广。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与学科方法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比较文学方法促成了莎剧研究的又一个热潮。1978年—20世纪90年代,此类学术论文达数百篇之多。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1984年方平的《曹禺和莎士比亚研究》(《莎士比亚研究》);1991年田民的《莎士比亚与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曹树钧发表的《莎士比亚———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郭沫若学刊》)等。

31莎学专著与工具书的出新

最能体现当代中国莎学成就的还是总结性的个人莎学专著的涌现。1983年四川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方平先生的《和莎士比亚交个朋友吧》,标志着中国个人莎评专著的出现。在这一高峰期,最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徐斌、张晓阳合著的《莎士比亚引论》(上下册)。该著作陈述百家又成一家之言,是具有中国学术特色的一部莎学专著。同时,曹树钧与孙福良合著的《莎士比亚在中国的舞台上》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演出历史的专著。1991年尤为多产,王佐良教授出版《莎士比亚绪论,兼及中国莎学》(重庆出版社),赵澧教授出版《莎士比亚传论》,张泗洋等人的《莎士比亚戏剧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也随之问世。同期,对中国近一个世纪莎学进行总结的专著《中国莎士比亚评论》也在孟宪强教授的努力下完成。

与这些著作和文集相伴的是具有不同特点的莎士比亚研究工具书的出现。仅1990—1992年短短两年间,我国出版了4种不同特点的莎士比亚辞典,分别是涂淦和编写的《简明莎士比亚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亢西民、薛迪之主编的《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辞典》、孙家琇主编的《莎士比亚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和朱雯、张君川主编的《莎士比亚辞典》。其中,《简明莎士比亚辞典》是首部中国莎学研究专门性工具书。《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辞典》则为推动莎学的大众化发挥了巨大作用。

41走向世界的中国莎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莎学在世界莎学研究中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1980年1月,曹禺先生带团参观了莎士比741

文教?历史

亚故乡斯特拉福,并送上中译本《莎士比亚全集》和曹禺译的《柔蜜欧与幽丽叶》单行本,让西方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中国莎学的存在。同年林同济教授代表中国参加了第19届国际莎士比亚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报告,成为把中国莎学推向世界的第一人。此后,中国学者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国际莎学交流会上,这不仅让世界了解了中国莎学,也开阔了中国莎学研究的视野。1984年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成立。这是一届国内外莎学交流的“前无古人”的盛会,它创办了会刊《莎士比亚研究》,并计划加入“国际莎士比亚协会”,标志着我国莎学研究开始进入世界。[10]同时,各地也纷纷出现了各种莎士比亚研究团体和机构。“1982年在林同济、陆谷孙二位教授的发起下复旦大学成立了莎士比亚图书馆,它是中国第一个莎学机构,孙家琇次年发起成了中央戏剧学院莎士比亚中心。随着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的成立,各地也纷纷出现了各种研究会,如吉林省莎士比亚协会、武汉莎士比亚中心、北京大学莎士比亚中心等。”[11]这些机构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莎学的发展,而且也成为中国莎学走向世界的桥梁。

这一时期莎学的繁荣还表现在对国外莎学研究成果的译介和引入上。以1979年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杨周翰主编的《莎士比亚评论》(上下册)为先导,随后涌现了许多国外莎评、专著的译介作品。如1981年温健翻译的海涅的《莎士比亚笔下的女角》、1982年张可译的歌德的专著《莎士比亚研究》等,都对我国这一时期的莎学繁荣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

四、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多元拓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一)莎士比亚研究专著大量涌现

在前一时期积累的大量成果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莎学研究既有纵向的开掘,又有横向的拓展。虽然,这一时期中国学者也出版了众多的个人专著和莎士比亚传记文学,但与前一时期相比,这些著述研究视野更加宽广,角度更加新颖。如1994年,孟宪强教授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有关中国莎学研究状况的专著《中国莎学简史》,全面总结了中国莎学在1994年前的研究历史,资料翔实,极具史料价值。

进入21世纪,中国莎学研究专著出版呈集体喷发之势。200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张泗洋主编的《莎士比亚大辞典》,收词系统,释义深广,既有较强的实用性,又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反映了中国莎学的研究现状,堪称中国莎士比亚辞典之最。2002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吾文泉的专著《莎士比亚:语言与艺术》。全书侧重从语言与艺术的角度来论述莎士比亚作品的独特性。20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梁工主

编的《莎士比亚与圣经》(上下)。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李伟民的《中国莎士比亚批评史》。同时,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裘克安的《莎士比亚评介文集》。而仇蓓玲的《美的变迁:论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意象的汉译》,通过全面审视三种莎剧汉译本(即朱生豪译本、梁实秋译本和方平译本)中意象在读者中的传递,剖析了莎剧艺术美在三种汉译本中“再生”的轨迹,是该年度最大的惊喜。同时田民的《莎士比亚与现代戏剧》亦从纵向的历史比较中,梳理了西方现代戏剧与莎士比亚的关系。而刘小枫主编的《政治哲学中的莎士比亚》则是2007年的力作。这些研究专著为新时期莎学研究添上厚重的一笔。

(二)经典莎学论域的成果总结与观念创新

11总结性莎学论文的涌现

本时期对莎学某一领域研究进行总结的论文明显增多。李伟民的成果最典型。2005年他在《外语研究》发表《莎士比亚传奇剧研究在中国》,对中国莎学传奇剧研究领域进行总结[12],而他的《心悟博雅,以通古今———李赋宁先生与莎士比亚研究》、《台湾莎学研究情况综述》等文,则是对某些中国著名学者莎学思想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21传统莎学论域的观念创新

本时期传统莎学领域的研究也并未平寂,同样是新见迭出。如1995年《天中学刊》发表丁文琳的《笑声响彻在最阴沉的悲剧里———试析〈李尔王〉中弄人形象的艺术魅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弄人形象来对《李尔王》这部作品进行新的开掘,富有新意。1999年王述平发表在《外国文学研究》上的《论夏洛克形象的多重性》,一反定论,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夏洛克形象的多重性内涵。[13]

同时,运用比较文学方法的研究仍在继续和深化。这类文章既有平行研究也有影响研究,但真正构成新的学术生长点的则是莎士比亚作品的宗教研究。如1997年孙遇春发表在《复旦学报》上的《论莎士比亚的宗教观》,从多个方面将莎氏的重要思想和圣经的基本观念予以对照,为我国的莎学研究增添了新的视角。[14]梁工先生更是在《莎士比亚与圣经》中全面地解析了莎士比亚创作与圣经联系。[15]

(三)莎士比亚研究的方法更新与视域拓展

11西方当代文论在中国莎评实践中的运用

本时期西方文论在中国的传播更为广泛。受此影响,现阶段中国莎学研究大量涌现出用意象派诗论、精神分析、语义学、原型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阐释学、女权批评、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西方当代文论来解读莎士比亚作品的成果。如方汉文《哈姆雷特之谜新解:拉康的后精神分析批评》、[16]蔡春露《论悲剧〈李尔王〉中的意象》、[17]邓楠《〈威尼斯商人〉主题的现代阐释学批评》、[18]段方《普洛斯彼罗的魔法和凯列班的诉求———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暴风雨〉》841

湖南社会科学 2010年第1期

等[19],是较成功的例子。这些文章在理论研讨与文本分析的结合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1莎士比亚译作的译介学研究

由于此前对莎士比亚作品已进行了全面翻译,故而这一时期对莎士比亚作品的新译很少。不过,对此前翻译成果的研究却成为中国莎学领域的另一收获,形成了译介学这一全新的研究视域。如2003年王微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中国———汉语文化语境下对三个译本的比较研究》、2008年严晓江的《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的原则探讨》等,这些文章对莎剧翻译中的技巧、方法以及不同译本的比较研究,直接促进了中国译介学在翻译方法、翻译原则上的完善。

31中国莎学的文化研究视域

新型媒体的出现促进了莎士比亚作品与其他传播方式的结合,而这也开启了文化研究领域的中国莎学研究。其中吴辉编写的《影像莎士比亚———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从电影银幕、多元影像、文化消费的角度的梳理了莎士比亚作品与现代传媒的关系,颇有新意。而2009年张冲、张琼编写的《视觉时代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电影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则开启我国学者研究莎士比亚与现代电影关系的新纪元。

五、结语

通过回顾中国莎学研究的百年历程,笔者认为,中国莎学在翻译、出版、演出、传播、评论和理论研究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令世人瞩目,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可否认,主要表现在:重复研究现象严重;对引进的国外各种理论有时缺乏自主判断,研究领域过于集中,即偏重于对莎士比亚喜剧、悲剧的研究,对其诗歌、历史剧、传奇剧等的研究相对薄弱,对剧本本身研究多,对舞台艺术表现研究少。此外,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对莎士比亚进行的研究还不够充实;莎学研究的新领域,如生态批评、互文性研究、计算机文本学、莎士比亚作品多渠道、多方位的文化渗透和影响、莎剧中的舞台艺术等,还需要进一步开拓。

注释:

[1]孟宪强:《中国莎学简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第5页。

[2]张泗洋:《莎士比亚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

1258页。

[3]孟宪强:《中国莎学简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第31页。

[4]李伟民:《阶级、阶级斗争与莎学研究》,四川戏剧, 2003年,第3期。

[5]孟宪强:《中国莎学简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第32页。

[6]李伟民:《对莎士比亚的开掘、守望与精神期待———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40周年》,《西华大学学报》,2004年12月。

[7]孟宪强:《中国莎学简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第44页。

[8]王忠祥、杜娟:《〈外国文学研究〉与莎士比亚情结———兼及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9]宁平:《我国近25年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述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0]王忠祥,杜娟:《〈外国文学研究〉与莎士比亚情结———兼及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五期。

[11]费小平:《莎士比亚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广西师院学报,1997年,第2期。

[12]李伟民:《莎士比亚传奇剧研究在中国》,外语研究, 2005年第3期。

[13]王述平:《论夏洛克形象的多重性》,《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

[14]孙遇春:《论莎士比亚的宗教观》,复旦学报,1997年,第2期。

[15]梁工:《莎士比亚与圣经》,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版。

[16]方汉文:《哈姆雷特之谜新解:拉康的后精神分析批评》,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

[17]蔡春露:《论悲剧〈李尔王〉中的意象》,《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8]邓楠:《〈威尼斯商人〉主题的现代阐释学批评》,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9]段方:《普洛斯彼罗的魔法和凯列班的诉求———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暴风雨〉》,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责任编辑:禹兰941

文教?历史

英国戏剧文化旅游整合营销传播及其以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戏剧文化为例_李文明

V ol. 7 No.1 Feb. 2013 第7卷 第1期2013年2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28 [收稿日期]2012-10-21 [作者简介]李文明(1968-),江西临川人,江西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生态学博士,英国考文垂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 旅游市场营销研究。 莎士比亚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剧作家,也是世界闻名的大文豪,莎士比亚戏剧文化已成为英国旅游业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旅游已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文化旅游产品之一。据估计,在英国每年有大约100万的入境旅游者和约200万的国内旅游者参与了与莎士比亚戏剧文化及相关的旅游活动,年均创造了约12亿英镑的旅游收入。从营销的角度来说,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旅游的成功开发主要利益于戏剧文化旅游的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的戏剧文化历史上,汤显祖是一位在国内与莎士比亚齐名的戏剧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但汤显祖戏剧文化旅游的开发与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尽管个中原因多种多样,但在旅游文化营销传播上的差异却是显而易见的,也即国内汤显祖戏剧文化旅游的营销传播处于非常弱的态势,特别是在整合营销传播方面更是弱差交加。坦而言之,虽然汤显祖戏剧文化的影响力与莎士比亚戏剧文化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可比性,但同属戏剧文化的旅游开发,英国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整合营销传播做法对国内的汤显祖戏剧文化旅游开发的整合营销传播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全面具体地探讨这一借鉴意义以促进国内汤显祖戏剧文化旅游开发的整合营销传播的开展就构成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探讨 为便于论述,本研究需对如下概念进行界定:(一)戏剧文化旅游朱江勇(2010)首次提出了戏曲文化旅游的概念:“戏曲旅游是戏曲文化旅游的简称,是以戏曲艺术、戏曲文化为旅游凭借物,通过营造戏曲氛围和创建戏曲人文景观来吸引旅游者的一种文化旅游活动。[1]”本研究认为,上述概念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本研究将戏剧文化旅游界定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即戏剧文化旅游是戏剧观赏为核心吸引物,以与戏剧创作的作者和表演的演员、戏剧创作人员的创作地、出生地、居住地等的参观以及相关的媒体、纪念物的购买等为一般吸引物的文化旅游形式。 (二)整合营销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简称IMC) 是全美广告业协会1980年提出的概念。IMC 理论的创始人舒尔兹教授(Schultz)等1991年指出,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管理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所接触产品或服务所有信息源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高顾客忠诚度[2]。”数年后他又给整合营销传播下一个新的定义:“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业务战略过程,它是指制定、优化、执行并评价协调的、可测度的、有说服力的品牌传播计划,这些活动的受众包括消费者、顾客、潜在顾客、内部和外部受众及其他目标 [3]。”本研究在参考上述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修正的定义,认为整合营销传播是是对营销传播活动中各组成要素的整合,包括传播主体的整合、传播客体的整合、传播对象的整 英国戏剧文化旅游整合营销传播及其对国内的借鉴 ——以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戏剧文化为例 李文明,徐沅林 (江西财经大学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旅游业的整合营销传播研究是旅游学研究界的一个近来备受关注的议题,本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文 化旅游开发特别是戏剧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整合营销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英国在莎士比亚戏剧文化旅游开发中较为成功地进行了营销传播主体的整合及营销传播媒体的整合,其经验对国内的汤显祖戏剧文化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国内相关部门可借鉴英国的经验,结合汤显祖戏剧文化开发的特点加大营销传播主体的整合及营销传播媒体的整合的力度,并尝试与英国相关部门或机构进行跨国营销传播主体间的整合,以推动汤显祖戏剧文化旅游开发整合营销传播的开展并提高其绩效。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主体整合;媒体整合;戏剧文化旅游;莎士比亚;汤显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272(2013)01-0028-05 DOI:10.14067/https://www.doczj.com/doc/8816044333.html,ki.1673-9272.2013.01.026

莎士比亚戏剧与中国文化

【考试范围】 一、作品 《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罗密欧与朱丽叶》、《裘里斯卡塞》、《威尼斯商人》、《驯悍记》、《第十二夜》、 《牡丹亭》、《西厢记》、《窦娥冤》、《赵氏孤儿》、《女驸马》、《孟丽君》、 二、作品比较 《麦克白》与《赵氏孤儿》、《罗密欧与朱丽叶》与《西厢记》、《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李尔王》与《窦娥冤》 三、考试题型 1)简答类 ①描述剧情、概况②列举作品年代③分析不同创作时期④就某一个作品做个人看法2)对比类 从各角度比较中西戏剧(600字内) 【课程笔记】 莎士比亚Shakespeare(1564—1616) ①1590—1600 历史喜剧时期(莎士比亚创作早期,又称历史剧喜剧时期) 历史剧:《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1597—1598、《亨利五世》1599 等9部 喜剧:《仲夏夜之梦》1596、《威尼斯商人》1597、《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无事生非》1599、《第十二夜》1600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 等悲剧3部 ②1601—1607 悲剧时期(创作第二时期,又称悲剧时期) 《哈姆雷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雅典的泰门》1607 ③1608—1611 传奇时期 《暴风雨》1611(“用诗歌写的遗嘱”)、《辛白村》、《冬天的故事》等3部剧和历史剧《亨利人世》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1601 《奥瑟罗》1604 《李尔王》1606 《麦克白》1606 Macbeth (“不能提的一部戏”) 【列举中国特色爱情故事】 《梁祝》、《西厢记》(“天下夺魁”)、《红楼梦》、《天仙配》、《七夕》、《牡丹亭》(令《西厢记》减价)、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蝉(碧月)、杨贵妃(羞花) 莎士比亚——一生三十七个剧本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

莎士比亚名人名言中英文对照

莎士比亚名人名言中英文对照 莎士比亚名人名言中英文对照 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失足颠仆,我们往往因为有所自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缺陷却能对我们有益so is the will of a living daughter curb’d by the will of a dead father.(a merchant of venice 1.2) 一个活生生的女人的意愿,却被过世的父亲的遗嘱所限。——《威尼斯商人》 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威尼斯商人》 15,实在佛祖要孙悟空掩护唐僧的目标不是取经,这只是一个幌子,真实目标是佛家利用收编地痞孙悟空的大棒横扫属于道家权势的三产,(孙悟空灭失的大部门是道家向导委托本身身边知己如幼童,牛什么办理的三产).要是没有这个幌子这么做就会佛道火并. 没有比较,就显不出长处;没有欣赏的人,乌鸦的歌声也就和云雀一样。要是夜莺在白天杂在聒噪里歌唱,人家绝不以为它比鹪鹩唱得更美。多少事情因为逢到有利的环境,才能达到尽善的境界,博得一声恰当的赞赏。——《威尼斯商人》 the quality of mercy is not strained.(a merchant of venice 4.1)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威尼斯商人》 some rise by sin,and some by virtue fall.(measure for measure

2.1) Beauty,wit,high birth,vigour of bone,desert in service,love,friendship,charity,are subjects all to envious and calumniating time.(Troilus and Cressida 3.3) 有些人因罪恶而升迁,有些人因德行而没落。——《一报还一报》 the course of tru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1) 真爱无坦途。——《仲夏夜之梦》 真诚的爱情之路永不会是平坦的。 things base and vile,holding no quantity,love can transpose to from and dignity:love looks not with the eyes,but with mind.(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1) 卑贱和劣行在爱情看来都不算数,都可以被转化成美满和庄严:爱情不用眼睛辨别,而是用心灵来判断/爱用的不是眼睛,而是心。——《仲夏夜之梦》 lord,what fools these mortals be!(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3.2) 上帝呀,这些凡人怎么都是十足的傻瓜!——《仲夏夜之梦》 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一切怪事中,人们的贪生怕死就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凯撒大帝》/《英雄叛国记》 the lunatic,the lover and the poet are of imagination all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观比较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观比较 伊丽莎白时代的莎士比亚是西方戏剧天才,而中国明代的汤显祖则被人称为是中国的莎士比亚。他们二人生活的年代相近,但所受的中西方文化相差甚远。因此,他们的戏剧美学观也是同中有异,异中见同,有很大的可比性。本文将运用中西方美学原理,来分析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之异同。这对于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戏剧大师作品的理解,有深刻的理论指导作用。对中西方文化的多角度比较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深层交流。本文分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绪论从时代背景、宗教影响和哲学伦理基础这三方面来全面介绍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美学思想的背景知识。莎士比亚与汤显祖都生活在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一方面,封建王朝江河日下,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具有民主性的思想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冲击着封建礼法和秩序。这种社会大背景对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戏剧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刚刚从黑暗的欧洲中世纪走出的莎士比亚,不可避免的带有基督神学的印记:而明代中后期的汤显祖所接受的是以孔孟之道为主的封建教育和与佛道相容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的影响不仅明显的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在他们的戏剧美学理论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如果不从他们所受的宗教文化的角度来全面考察、评论他们的戏剧美学理论,就无法进一步认识他们理论的深度和特色。莎士比亚在剧作中表达了人文主义的新的伦理观,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存在、人的视野和认知能力。这样,其伦理观中“善”的范畴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汤

显祖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贵生说”。他第一次把淹没在神圣庄严的封建礼教模式中的个人的人性欲望作为一种合理的存在,提升到可以令人正视、令人崇尚、令人反省的高度,推出了一个值得几代人去为之奋斗的人生主题。正文分四部分:以情越理的观念,爱情至上的主题,女性形象的塑造,浪漫主义的情调。情是人的本性和欲望,它的力量是不可遏止的。在西方传统的审美意识中,理的影响是占主导地位的,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审美情趣中。莎士比亚戏剧美学中情与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青年男女主人公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与宗教禁欲主义、封建家长包办婚姻制度、封建贵族世仇及门第观念之间的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争。汤显祖戏剧美学中的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基本社会意识形态。他敢于将,’J清”和“理”对立起来,敢于肯定“情”是生活的客观规律,不同于封建统治思想的“理”。在当时程朱理学甚嚣尘上的时代,汤显祖敢标新,能立异,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思想斗士。由于宗教信仰的终极目的有的在来世(彼岸),有的在现世(此岸),基督教的目标在来世,而儒家思想的信仰在现世,两者完全不同。儒家为入世说,基督教为出世说;儒家重视始而不注重终,基督教顾及彼岸而不顾及此岸。儒家文化是世俗文化,基督教文化是宗教文化。受此影响莎士比亚的“情”表现为一种出世文化,即灵的追求;而汤显祖的“情”则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入世文化,即欲的追求,正所谓“幸福就在人间”。父权制的社会中的性别系统有利于男性的个人发展,在男性看来,女性的全部价值就是女性的性功能。女人的操行,因夫权家庭性质而归结为一个“贞洁”,成为女人安身立命的基本

莎士比亚研究

莎士比亚研究 课程代码:61043000 课程名称:莎士比亚研究 英文名称:Shakespeare Studies 学分:2 开课学期:第7学期 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先修课程:外国文学史 课程主任:胡志明教授博士 课程简介:(标题黑体、五号) 本课程以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创作为中心,除了在欧洲近代文化和文学的发生历史性转折的文艺复兴的背景上,考察莎士比亚的诞生及其重要意义;着重于介绍莎士比亚的整个创作分期和各种类型作品的显著特点,并且对包括“四大悲剧”在内的重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使学生在深刻地认识莎士比亚创作的伟大思想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风采的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高雅的精神陶冶和愉悦的审美享受;最后还将对几百年来中外“莎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的介绍和总结。 实践教学环节:(标题黑体、五号) 本课程在学期中间将会组织学生撰写莎士比亚研究方面的小论文,并安排时间进行讨论。 课程考核:(标题黑体、五号) 开卷考查,或者学期结束时写作一篇关于莎士比亚作品的批评文章 指定教材:(标题黑体、五号) 王维昌:《莎士比亚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目:(标题黑体、五号) 赵澧《莎士比亚传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杨周翰编选《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1981年。 孙家琇主编《莎士比亚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张冲编著《莎士比亚传专题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李伟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贺祥麟等著《莎士比亚研究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王佐良《莎士比亚绪论:兼及中国莎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 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论痕》,三联书店,1989年。 张泗洋徐斌张晓阳《莎士比亚引论上、下》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张可译《莎士比亚研究》,上海译文出处社,1982年。

汤显祖VS莎士比亚

汤显祖VS莎士比亚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这实在是世界戏剧史上的一大奇迹。 第一战:社会背景: 汤显祖(1550-1616)生活在明朝晚期,身历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莎士比亚(1564-1616)历经伊丽莎白时期和詹姆斯一世时期。他们所处的时代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方面都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人文主义的崛起对传统势力形成了挑战。在晚明时期的中国,王阳明的“心学”主张,把人们的思想从程朱理学中解放出来,引发了追求自由的个人主义和博爱主义思潮。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洗礼下,重新审视和评价中世纪的传统,逐渐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为伟大的梦者,在各自的国度试图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走过迥然不同的人生之路,却都成了不朽的戏剧家。 在同时代人的心目中,汤显祖首先是一个政治家,试图在政治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刚正不阿,与日益腐败的社会格格不入,最后退出官场,回到家乡江西临川,专心从事诗文戏剧创作。而莎士比亚主要是一位戏剧家,在伦敦的戏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艺术之梦。与汤显祖的政治活动相比,莎士比亚几乎与政治无涉。汤显祖满怀“治国平天下”的踌躇之志,梦碎之后在诗文和戏曲中宣泄愤懑;相比之下,莎士比亚英国的舞台上却左右逢源,名利双收。尽管境遇不同,两位天才仍有不少共同之处。 第二战:相同之处: 1.两位戏剧大师都在早期作品中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而在后期作品里展现了悲观失望的世界观。 其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社会曾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尔后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汤显祖在创作前两部戏剧作品期间,尽管对社会现状不满,但仍梦想着有一天能得到朝廷重用,大展宏图,对未来满怀希望;而后两部戏剧作品是在他对朝廷绝望、辞官回乡以后创作的,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对于莎士比亚来说,他初入伦敦剧坛之时,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民族自信空前高涨。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历史剧和喜剧大多洋溢着乐观奔放的热情;后期以悲剧、浪漫剧为主,重在揭示人类的贪欲,流露着悲哀和无奈的心境。两位大师的作品先是讴歌人文主义、个人主义对传统的反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转而表现不受节制的欲望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除了社会原因之外,他们个人的悲剧一丧子之痛无疑也是他们由乐观转向悲观的重要原因。再次,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相同点:在各自的作品中运用了梦境。汤显祖的四部戏剧作品都包含梦境,被称为“四梦”;莎士比亚在其约四十部戏剧作品中有近一半与梦有关。两位大师通过表现梦幻,使自己的戏剧作品更加哀婉动人、荡气回肠、发人深思。 2.汤剧和莎剧中青年男女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常常与以“父亲”形象所代表的传统势力发生激烈的冲突,然后通过“梦”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3.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运用了超自然的精灵来促进爱情之梦的实现,如《紫钗记》和《牡丹亭》中的花神、《仲夏夜之梦》中的仙王和《辛白林》里的朱匹特。 4.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在其作品中表现了情对生死的超越。用海德格尔的术语来说,《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和《哈姆雷特》里的奥菲丽娅在追求爱情中都经历了“朝向死亡的存在”。 “生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语)。汤显祖的《牡丹亭》和

莎士比亚名人名言警句

莎士比亚名人名言警句 1、不要侮蔑你所不知道的真理,否则你将以生命的危险重重补偿你的过去。 2、谦虚是最高的克己功夫。 3、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 许你的爱情也像它一样的无常。 4、魔鬼为了陷害我们起见,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在小事情上取得我们的信任, 然后我们在重要的关头便会堕入他的圈套。 5、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6、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7、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8、爱情是生命的火花,友谊的升华,心灵的吻合。如果说人类的感情能区分等级, 那么爱情该是属于最高的一级。 9、爱和炭相同。烧起来,都没法叫它冷却。 10、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 11、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 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12、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 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 13、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14、明智的人决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 15、当我们还买不起幸福的时候,我们绝不应该走得离橱窗太近,盯着幸福出神。 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16、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 17、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 走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

莎士比亚的戏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

三、莎剧与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比较 首先我们来讲第一个问题,有些评论者认为“莎剧是西方的戏曲”,这意味着莎剧和中国戏曲非常接近,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写人性。中国戏曲是西方的莎剧,这两次莎剧节都有这样的议论,我是同意的。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与我国宋元明以来的传统戏曲,有相同之处。比如我们提到的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他们出现在同一时期即16世纪到17世纪,莎士比亚是1564—1616,汤显祖是1550—1616,他们是同时去世的。虽然他们地分东西,都在作品形式与表现方法上有相同之处,在趣味上也有异处可循。譬如,《牡丹亭》写意多于写实,属于“四梦之一”,是浪漫主义为主。《罗密欧与朱丽叶》写实多于写意,两者虽然重点不同,但都有写意的地方,都是表现曲折离奇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也都含有死去活来的传奇情节。两者的结局蕴含着美学理想,也有同和不同的地方,从美学高度来看主要相似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假定型的戏剧美学观,二是开放型的舞台美学观。中国的戏曲文学和伊丽莎白的莎剧都是戏曲假定性舞台美学观营养而开放的奇异花朵,决定了它们舞台时空观的绝对自由,决定了它们在构思和布景上的写意风格,决定了它们在表演上的象征性特点。两者都没有“第四堵墙”,自我表白,自报家门。汤显祖1599年在信中说:“凡是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都到的时候,颇有意象。”所以《牡丹亭》写生可以死,死可以生,实际上是有理论支撑的。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里说:“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就是说要使人物多变,沟通时间,制造幻想,台上台下,神情交融,这是汤显祖的观点。而莎士比亚在剧本中说道“舞台上想出现几个士兵,就象征着成千上万的士兵”。从两位的观点来讲,可以看出身分东西但意见是一致的。我们古典戏曲和莎剧都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特点,只是某些时候侧重不一样,有时浪漫主义为主,有时现实主义为主。那么作为“开放型”的舞台戏剧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暴风雨》等都有这个特点,和“封锁型”是不一样的。“开放型”结构的莎剧和中国古典戏曲一般有三大特征:多场次、可延续性、告诉观众,隐瞒剧中人。封锁型结构有利于体现逼真的舞台性,开放型的结构有利于体现假定型舞台观。《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汤显祖的《牡丹亭》一开头就介绍了剧情和主人公,这是它们相同之处。接下来要说莎剧与中国戏曲的差异,必须从同中的异处,异中的同处切入。第一、思想深度有差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局是一对情人双双死去,两家和解;《牡丹亭》的结局是悲喜剧,杜丽娘死而复生,柳梦梅高中状元后与杜丽娘双宿双栖。有人就说,《牡丹亭》的结局不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结局使人更痛恨现实社会,因此莎士比亚高于汤显祖。在此我想提一点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是两国国情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比如杜丽娘要求个性解放是很强烈的,生生死死的爱情,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斗争是很激烈的,希望杜丽娘和柳梦梅成其好事是一个审美的乌托邦,又有什么不好呢?人们有这种美好的希望有何不可呢,何必非要苛求。当然莎士比亚的写作时期又有不同,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要取代封建主义的愿望已经很强烈很普遍了。从时代来看,汤显祖作这样的处理是可以理解的,表达了人们美好的希望,是一个审美乌托邦。第二,作品主人公的身份不同。莎剧作品中上层、中层、下层都有,而且下层居多,主人公身份有变化;中国戏曲中的人物以帝王将相为主。第三、艺术形式有区别。莎士比亚以无韵诗的对白和独白为主,有韵诗只占次要地位,它是诗剧但是是无韵诗,以对白为主,比较接近我国的话剧。元曲以唱腔曲艺为主,比较接近我国的歌剧。

(完整版)汤显祖与《牡丹亭》巩固练习

汤显祖与《牡丹亭》 巩固练习 基础积累 1.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集思广益鞭长莫及夙兴夜寐敛声屏气 B.变本加厉秣马厉兵良莠不齐再接再厉 C.各行其是枉费心机焕然一新闲情逸致 D.刻不容缓欢心鼓舞迫不及待良晨美景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牡丹亭惊梦》中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曲借景抒情,富于诗情画意,是历来的名曲,简直可与唐诗宋词的名作相媲美。 ②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③四十年后再到母校,他的记忆被激活了,许多人和事又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④物理课上,李文君对牛顿第一定律提出疑问,可刘老师却说无数的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不容的问题。 A.传诵品位淡泊质疑 B.传诵品位淡薄置疑 C.传颂品味淡薄置疑 D.传颂品味淡泊质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幅剪纸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可是个细致的手工活儿,手稍一哆嗦,就可能。虽说难,但学生们乐此不疲,最后终于开心地向我秀出剪得千奇百怪的蝴蝶。 ②十年,有人漂洋过海,定居国外,他却选择抛下一切,执意回国;十年,有人安于现状,乐享生活,他却心无旁骛,埋头研发;十年,有人,退居一隅,而他却执意进取,愈战愈勇。 ③报复性涨价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高投机性的本质特点,这几乎已经伴随着调控全过程,并一次次使得调控成果,毁于一旦。 A.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功败垂成 B.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功败垂成 C.功败垂成前功尽弃半途而废D.前功尽弃功败垂成半途而废 4. 下列句子文学常识表述正确,且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他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戏剧有喜剧、悲剧、悲喜剧(正剧)等不同种类,被马克思赞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而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中国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也有著名的《牡丹亭》问世,其思想性、艺术性亦达到极高的境界。 D.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属章回小说。《红楼梦》代表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水平。 5.完成下列填空。 (1)汤显祖,()代()作家。字义仍,号(),又号若士,别署(),江西临川人。 (2)汤显祖的主要创作成就在戏曲方面,代表作是《牡丹亭》,又叫《》,和《邯郸

莎士比亚的名人名言

莎士比亚的名人名言: 在命运的颠沛中,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莎士比亚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园圃,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让它荒废不治也好,把它 辛勤耕植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莎士比亚 在灰暗的日子中,不要让冷酷的命运窃喜;命运既然来凌辱我们,就应该用处之泰然的态度予以报复。——莎士比亚 有一类卑微的工作是用坚苦卓绝的精神忍受着的,最低微的事情往往指向最高大的目标。——莎士比亚 世间的很多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言 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 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 《罗密欧与朱丽叶》 聪明人变成了痴愚,是一条最容易上钩的游鱼;因为他凭恃才高学广,看不见自己的狂妄。 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他自己愚笨。 《爱的徒劳》 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习惯简直有一种改变气质的神奇力量,它可以使魔鬼主宰人类的灵魂,也可以把他们从人们的心里驱逐出去。 《哈姆雷特》 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失足颠仆,我们往往因为有所自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缺陷却能对我们有益。

《李尔王》 要一个骄傲的人看清他自己的嘴脸,只有用别人的骄傲给他做镜子;倘若向他卑躬屈膝,不过添长了他的气焰,徒然自取其辱。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没有比较,就显不出长处;没有欣赏的人,乌鸦的歌声也就和云雀一样。要是夜莺在白天杂在聒噪里歌唱,人家绝不以为它比鹪鹩唱得更美。多少事情因为逢到有利的环境,才能达到尽善的境界,博得一声恰当的赞赏。 《威尼斯商人》 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一切怪事中,人们的贪生怕死就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 行为胜于雄辩,愚人的眼睛是比他们的耳朵聪明得多的。 《英雄叛国记》 疑惑足以败事。一个人往往因为遇事畏缩的原故,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更显出他的可爱。 《量罪记》 他赏了你钱,所以他是好人;有了拍马的人,自然就有爱拍马的人。 《黄金梦》 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皆大欢喜》 赞美倘从被赞美自己的嘴里发出,是会减去赞美的价值的;从敌人嘴里发出的赞美才是真正的光荣。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梁实秋与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

万方数据

梁实秋与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 作者:李娟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刊名: 青年文学家 英文刊名:THE YOUTH WRITERS 年,卷(期):2009(1) 参考文献(5条) 1.梁实秋漫谈翻译 2004 2.梁实秋所谓题材的积极性 1997 3.粱实秋文学批评辩 1998 4.粱实秋莎士比亚与性 2001 5.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 20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沈赵静小议梁实秋及其翻译观[期刊论文]-华章2009(9) 2.王慧莉翻译家梁实秋研究[学位论文]2008 3.胡开宝.HU Kai-bao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文本中"把"字句应用及其动因研究[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08(1) 4.刘源浅析莎剧《哈姆雷特》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翻译——以梁实秋的译本为例[期刊论文]-大众文艺2009(1) 5.欧阳细玲伟大翻译家梁实秋研究[学位论文]2010 6.曾仁利.廖志勤.ZENG Ren-li.LIAO Zhi-qin朱生豪、梁实秋之翻译风格——以莎士比亚The Life and Death of Richard the Second两译本为例[期刊论文]-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3) 7.严晓江梁实秋的中庸翻译观分析[会议论文]-2008 8.黄焰结.HUANG Yan-jie文化解读萧乾的莎剧故事翻译[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6(6) 9.严晓江.YAN Xiao-jiang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原则探讨[期刊论文]-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 10.严晓江.徐锡祥.刘丽娜.YAN Xiao-jiang.XU Xi-xiang.LIU Li-na论梁实秋的译莎策略[期刊论文]-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2)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8816044333.html,/Periodical_qnwxj201001074.aspx

十四行诗与中国古诗的对比研究

第一首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That thereby 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 But as the riper should by time decrease His tender heir might bear his memory: But thou, contracted to thine own bright eyes, Feed'st thy light's flame with self-substantial fuel, Making a famine where abundance lies -- Thyself thy foe, to thy sweet self too cruel. Thou that art now the wold's fresh ornament And only herald to the gaudy spring Within thine own bud buriest thy content, And tender churl mak'st waste in niggarding. Pity the world, or else this glutton be -- To eat the world's due, by the grave and thee. 第1-14首,第16、17首,主旨都是劝一位美貌的青年朋友娶妻生子。 1、increse:reproduction,procretion;繁殖,繁衍。 2、That:So that.rose:有两解:(1)prime;(2)example;莎士比亚常用rose比喻“青春”或“典范”。 3、But as:And that though.the riper:the riper rose.by time:in time,in due course.decease:die。 4、His...his:Its...its,i.e. of the riper rose;莎士比亚时仍常用his 作中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所有格。tender:young,娇嫩的。bear:carry on;注意此字含双关义,使人既联想到baer fruit,双联想到bear a child。 5、thou...thine:you...your;伊丽莎白时代,第二人称单数代词常用thou(主),其变格形式为thee(宾),thy(所有),thine(所有,用于以元音或h开始的词前;物主),对亲爱都或熟悉的朋友常以此相呼。contracted:betrothed.此行意为:而你却与自己明媚的眼睛定了新,比喻抱独身。 6、Feed'st:Feed;与thou 搭配的第二人称单数动词词尾形式为-est,-st或-t;又见第9行art=are,tx 11tf buriest=bury,第12行mak'st=make.light's flame:眼中的光焰;当时人们认为眼睛同太阳一样能射出光焰,参见33.2(第33首第2行)。self-substantial fuel:fuel of you own substance,(象蜡烛一样)以自身作燃料。 7、Making:Causing.lies:exists. 8、Thyself:Yourself。 9、that:who。 10、only:chief,peerless.gaudy:bright。 11、bud:喻“自身”,与第2行驶rose的比喻连贯。thy content:what you contain,指你做父亲的可能性;content重音在第二个音节。 12、tender churl:gentle miser;以此称呼对方,意在表现其矛盾的两个方面,这在修辞上

经典莎士比亚名人名言

经典莎士比亚名人名言 莎士比亚说:勤劳一天,可得一日安眠;勤奋一生,可永远长眠。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经典莎士比亚的名人名言大全集,欢迎阅读收藏,希望能够對您有所幫助。 经典莎士比亚的名人名言精选 1.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2. 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 3. 有德的妇人,即使容貌丑陋,也是家庭的装饰。 4. 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可是因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 5. 不如意的婚姻好比是座地狱,一辈子鸡争鹅斗,不得安生,相反的,选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配偶,就能百年谐和,幸福无穷。 6. 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余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 7. 不要侮蔑你所不知道的真理,否则你将以生命的危险重重补偿你的过去。 8. 谦虚是最高的克己功夫。 9. 无论一个人的天赋如何优异,外表或内心如何美好,也必须在他的德性的光辉照耀到他人身上发生了热力,再由感受他的热力的人把那热力反射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他本身的价值

10. 你可以写信到那里去,我的女王,我将要用我的眼睛喝下你所写的每一个字,即使那墨水是最苦的胆汁做成的。 经典莎士比亚的名人名言 1. 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 2. 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像它一样的无常。 3. 逆子无情甚于蛇蝎。 4. 退路是没有了,前途是一片沼泽地,让人越陷越深。 5. 魔鬼为了陷害我们起见,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在小事情上取得我们的信任,然后我们在重要的关头便会堕入他的圈套。 6. 我两腿早陷在血海里,欲罢不能,想回头,就像走到尽头般,叫人心寒退路是没有了,前途是一片沼泽地,让人越陷越深。 7. 爱比杀人重罪更难隐藏;爱情的黑夜有中午的阳光 8. 完美的爱情伤害人心。 9. 不要借人钱,也不要问别人借钱,借人钱的结果往往是人财两空。 10.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11. 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12. 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13. 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William Shakespeare莎士比亚代表诗歌翻译及赏析

2011—2012第一学期 实践教学

William Shakespeare William Shakespeare (26 April 1564- 23 April 1616) was an English poet and playwright. He wa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writer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 world's pre-eminent dramatist. His surviving works, including some collaboration, consist of about 38 plays, 154 sonnets, two long narrative poems, and several other poems. His play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very major living language and are performed more often than those of any other playwright. Shakespeare was born and raised in Stratford-upon-Avon. At the age of 18, he married Anne Hathaway, with whom he had three children: Susanna, and twins Hamnet and Judith. Between 1585 and 1592, he began a successful career in London as an actor, writer, and part owner of a playing company called the Lord Chamberlain's Men, later known as the King's Men. Shakespeare produced most of his known work between 1589 and 1613. His early plays were mainly comedies and histories, genres he raised to the peak of sophistication and artistry by the end of the 16th century. He then wrote mainly tragedies until about 1608, including Hamlet, King Lear, Othello, and Macbeth, considered some of the famous works. Shakespeare was a respected poet and playwright in his own day, but his reputation did not rise to its present heights until the 19th century. In the 20th century, his work was repeatedly adopted and rediscovered by new movements in scholarship and performance. His plays remain highly popular today and are constantly studied, performed and reinterpreted in divers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ontexts throughout the world. (Sonnet1 和sonnet5的相关资料由张文瑞提供) Sonnet 1

从《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看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爱情观

从《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看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爱情观摘要人类生活中的最普遍现象莫过于恋爱和死亡了,正是如此“爱”和“死”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无论是汤显祖还是莎士比亚,他们的爱情观逃脱不了对传统封建制度的的批判与谴责。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虽然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但对爱情的观点却有着很大的相似,本文就从奠定他们在戏曲坛上的两部代表作《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入手,来简要的谈谈他们的爱情观。 关键词汤显祖莎士比亚爱情观《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 十六世纪中叶在中国和英国两名对世界文学有着重要影响的剧作家诞生了,他们分别是生活于明代末叶的汤显祖和生活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在他们生活的时间里中国和英国的历史有很大的异同,这些不同导致他们的思想不同,以及他们对爱情的看法也不同,下面我想来简要分析下导致他们爱情观不同的因素及怎样不同。 一、相似的社会背景 十六世纪,英国实现了两次大的变动,第一次,是世纪前半叶亨利八世巩固王权并在宗教上同罗马教皇决裂,跟着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僧侣运动,把大面积的教会土地据为己有,增加了王室收入;部分赏赐贵族,使他们更加倾向中央。第二次,是世纪后半叶伊丽莎白女王领导英国臣民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了海外扩张,国内文教艺术发达,从而出现了大治的局面,到世纪之末才见颓势。两次大变之间,英国社会又呈现一种什么面貌?对于十四、五世纪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往日,英国人民是犹有余悸的,因此上下都渴望一个安定的局面。宗教哲学家理查德·胡克写一本书,叫做《论教会政策的法则》,论述政治教会与国家的大法,认为都必须遵从自然地法则,从个人来说就是必须服从“一个头或统治者”,这样才能使“秩序、温和、理智”得以控制住“感情”。因此宗教在西方国家对人们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在这时的英国家庭里,子要服从父亲,妇要服从夫,家长统治了这个家庭。社会也和各个小家庭一样,有一个权力中心和一个从上至下的尊卑制度,构成一种至为重要的秩序。在莎士比亚的戏曲作品中对这种社会样态的描写数不胜数,如《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都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莎士比亚的作品真实的反映了英国的现实生活,同时也描绘了人的感情和心灵,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莎士比亚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且属于所有时代;他不仅属于英国,而且属于全身世界。马克思称之为“世界艺术的高峰之一” 与此同时,在大洋的彼岸的中国正是朱姓的明朝的嘉靖年。穆宗于隆庆六年(1572)五月去世,其子朱翊钧(明神宗)继位,改年号为万历。明神宗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此时,张居正是明皇朝最有权势的首辅的权力是朝中最主要的势力,而汤显祖为人正直,不受别人的拉拢,在官道上一直受排挤,理想无疑实现,对于自己的理想只能借助自己的作品来表现出来。在嘉靖到万历(1573~1620)年间,在文坛上有大量的士大夫文人参与戏曲创作,汤显祖从中脱颖而出。他们通过戏曲作品表达出自己对这个社会制度的不满,尤其对封建家长对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阻碍。在汤显祖的对封建制度不满的作品中以《牡丹亭》对社会的影响最大。 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汤显祖(1550~1616)明代的作曲家,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他生活在朝廷腐败、社会动荡的明代中晚期。出身于一个书香世家,高祖和祖父都是藏书家。幼年时曾受到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的双重影响,很小的时候就颇有点名气,14岁时补为诸生,在县学里名列前茅。21岁时又以排名第八的成绩中了举人,但在进士考试中屡考屡败,受挫十载。据《明史》本传记载,万历五年汤显祖第三次参加会试时,因不接受张居正的拉拢而落选,这使他对朝政的昏暗有了切身的体会。直到张居正去世才于万历十一年(1583)考中进士。万历十九年,他上《论辅臣科臣疏》,揭露赈灾官员的贪贿的行为,抨击宰辅,把万历朝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