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国思想近代史

俄国思想近代史

俄国思想近代史
俄国思想近代史

俄国思想近代史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

1

以下()不是对中国思想史影响较大的西方史学家。

A、

B、

C、

D、

我的答案:C

3

“义理”之学是我们所说的()。

A、

B、

C、

D、

我的答案:A

4

哲学史等同于思想史。

我的答案:×

5

知识史注重历史环境中的思想。

我的答案:√

3

关于俄国近代史史学界一般都主张其开始于()。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知识分子本身既是思想的创造者也是思想的继承者与记录者。我的答案:√

5

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是俄国18世纪的两次重大改革之一。

我的答案:√

5

中世纪的欧洲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

我的答案:√

1

俄罗斯的尤里节是指俄历的()。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随着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专制主义和皇权主义成为了俄罗斯民族政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的答案:对

5

农奴制的统治不是农民经济行为异化的直接原因。

我的答案:×

4

工业革命是以小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我的答案:错

2

有世界大粮仓之称的国家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俄罗斯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建立于公元10世纪。

我的答案:√

5

俄罗斯着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认为俄罗斯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我的答案:错

2

人们的思想要从已经形成定势的旧体制中挣脱出来需要()。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来自于西方的历史传统和先进思想对俄国的现代化道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的答案:√

5

西欧的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农奴制度和东正教教会。

我的答案:错

1

马克思称赞()是第一个充分估计了对俄国非常有利的欧洲形式的沙皇。

A、

B、

C、

D、

我的答案:D

2

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在彼得二世执政期间俄国的金属产量上升到世界第一位。我的答案:×

5

彼得一世的改革完成了开拓疆土、富国强兵的历史使命。我的答案:√

从消极方面来讲,彼得一世的改革导致了()。

A、

B、

C、

D、

我的答案:A

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座图书馆创建于彼得二世时期。

我的答案:错

5

彼得一世改革最成功的一面是俄罗斯民族意识的觉醒。

我的答案:对

1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彼得三世的统治。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法律着作《圣谕》是一部典型关于独裁的法律着作。我的答案:×

5

启蒙思想家达能贝尔认为当统治者和教育统治者意见一致时便能实现国家的幸福。

我的答案:√

2

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是信仰()亡国的国王。

A、

B、

C、

D、

我的答案:B

4

18世纪初期到19世纪初期的德国哲学被称为古典哲学。

我的答案:×

5

柯赛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是理念的守护者和历史形态的源头。

我的答案:√

1

俄国的贵族在政治价值观上最大的特点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俄国社会更强调对知识分子应该关心社会的福祉,愿意尽力谋求社会的利益。

我的答案:√

5

在俄国作家往往肩负着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任。

我的答案:错

3

与古典保守主义不同的是俄国的现代主义在坚持古典主义的基础上还形成了()。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俄国保守主义体系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

我的答案:√

5

保守主义在任何历史阶段都具有相同的含义。

我的答案:错

4

为防止地产扩散彼得二世颁布了“一子继承法”,规定土地只能由贵族传给一个儿子。

我的答案:错

5

俄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沙皇是伊凡四世。

我的答案:对

4

着名的贵族思想家卡拉姆津认为彼得三世时代是俄国人民生活的最幸福的时代。

我的答案:×

5

贵族阶层是沙皇政权统治时期的社会支柱。

我的答案:对

4

在利哈乔夫院士的眼中早在17世纪以前俄罗斯就存在着大量的知识分子。

我的答案:错

5

保罗一世执政时期拉吉舍夫得到大赦。

我的答案:√

2

普希金为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贵族身份于()与自己妻子的追求者丹特士在决斗中丧命。

A、

B、

C、

D、

我的答案:A

3

()打乱了比斯特尔与尼基塔*穆拉维约夫的联合起义计划。

A、

B、

C、

D、

我的答案:C

5

俄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俄国沙皇专制制度造成巨大冲击的是十二月党人。我的答案:√

6

别尔嘉耶夫认为19世纪的俄国是一个俄国文化鼎盛的世纪。

我的答案:错

1

被俄国诗人维亚泽姆斯基称为“流动讲坛上的讲师”的人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5

彼得一世的改革对俄国知识分子带来的全是欣喜而没有痛苦

我的答案:×

6

在日耳曼贵族里面“冯”代表的是穷苦的社会底层。

我的答案:错

4

《欧洲人》杂志是西方派论战的“阵地”。

我的答案:错

5

俄国历史中无论是西方派还是斯拉夫派,他们都是由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组成。

我的答案:√

5

苏马罗科夫直接将中文版的《赵氏孤儿》引入了俄国。

我的答案:错

6

在俄国与中国进行官方联系的外交联系之前,俄国沙皇根本不了解中国的政治与中国的皇上。

我的答案:对

2

在早期的中俄交往中传教士通过()将中文转译为俄文。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俄国思想家浓厚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忧患意识是导致他们鄙视东方文化的原因之一。

我的答案:√

5

托尔斯泰认为中国人民应该完善自己的技术力量而不是发展自己的精神力量。

我的答案:错

4

中国近代史上严复翻译的英国学者穆勒的《论自由》被视为自由和自由主义概念进入中国的标志。

我的答案:对

5

中国传统典籍中对自由赋予了一定的政治含义与色彩。

我的答案:错

2

俄国的统治者最初领悟的特权是与()的利益相关的特权。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俄国历史上自由主义的革新的都是失败的,其原因是()。

A、

B、

C、

D、

我的答案:A

5

越来越多的西方自由主义和民主思想传到俄国并且与俄国本土文化结合了起来发生在18世纪中叶。

我的答案:错

6

在19世纪的俄国谈论自由或者享有自由都是贵族阶级特有的权利。

我的答案:√

5

在俄国知识分子的眼中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俄国的民族主义。

我的答案:错

6

斯徒卢威的《俄国经济发展问题的评述》一书加速摧毁了民粹派的经济理论。

我的答案:√

2

以下()不属于“合法的马克思主义者”。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以下()不是俄国历史上“造神派”的代表。

A、

B、

C、

D、

我的答案:C

5

别尔嘉耶夫肯定了共产主义在人类解放思想和精神自由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

我的答案:错

6

弗兰科对俄国的十月革命持否定态度。

我的答案:对

4

《路标》文集的目的是唤起俄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我的答案:√

5

《路标》文集由俄国的某位思想家独自完成。

我的答案:×

1

《路标》文集不能反映20世纪初俄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俄国知识分子》文集对俄国的“路标派”持肯定和赞扬的态度。

我的答案:错

5

《唯心主义文集》是20世纪初俄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集结。

我的答案:对

4

俄国十月革命使得分裂的俄国社会和决裂的俄国知识分子的思想重新得到统一。

我的答案:错

5

1905年俄国的革命和改革最终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沙皇政府的暴力镇压。我的答案:对

斯徒卢威的观点始终坚持认为俄国的白卫运动是合法的而苏维埃政权是灾难性的。

我的答案:对

5

俄国历史上斯徒卢威所谓的个人主义亦即绝对的自由主义。

我的答案:对

5

在俄国历史上斯托雷平以“六*三政变”为借口将国家杜马解散。

我的答案:√

6

米留科夫在大量研究各国的政治后,他最倾心的是美国的民主制和共和制。

我的答案:错

4

社会革命党的机关刊物是()。

A、

B、

C、

D、

我的答案:A

5

彼得堡城市更名为彼得堡格勒象征着沙皇政府与协约国德国具有相同的政治立场。

我的答案:错

6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是20世纪初俄国的主要任务。

我的答案:√

4

俄罗斯民族是南斯拉夫人的一个分支。

我的答案:错

5

亚历山大三世执政仍然标志着君主主义和保守主义的继续。

我的答案:√

4

俄国的保守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我的答案:√

5

现代保守主义是俄国历史上的贵族在政治价值观上最大的特点。我的答案:错

1

斯拉夫主义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是()。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C

窗体底端

2

斯拉夫派认为当时的()已经达到了欧洲文明的顶峰。

窗体顶端

A、

B、

C、

D、

我的答案:D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4

东正教是斯拉夫派与西方派之间共同的最高信仰。

我的答案:√

5

斯拉夫主义诞生于19世纪初俄罗斯知识分子第一次的大规模的政治论战中。

我的答案:√

4

俄罗斯的传统主义在本质上完全等同于保守主义。

我的答案:√

5

俄国历史上的村社产生于俄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过程中。

我的答案:错

4

1836年果戈理离开俄国是防止政府的政治迫害。

我的答案:√

5

果戈理的作品告诉读者基督教是俄罗斯文化的根基。

我的答案:错

4

俄国在与英国、法国、土耳其联军的战争失败是导致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的直接原因。

俄国历史大事年表

俄国历史大事年表 1547年1月19日 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俄国沙皇的历史从此开始。 1549年 召开了统治阶级各等级的“协商会议”。这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缙绅会议,缙绅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俄国等级君主制的确立。 1550年 颁布伊凡四世法典。 1551年1月5月 召开了宗教界代表和世俗封建主代表参加的“百章会议”,讨论了教会改革和国家改革等问题,通过了1550年的法典。 1551年夏 楚瓦什并入莫斯科。 1552年 莫斯科征服喀山汗国。 15551560年 兴建瓦西里·勃拉任内大教堂。 1556年 莫斯科征服阿斯特拉罕汗国。 15581583年 立沃尼亚战争。 15651572年 实行沙皇特辖制。 1581年 颁布“禁年”法令,暂时取消农民在尤里耶夫节离开主人的权利。 俄国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侵入西伯利亚,击败失必儿汗国。 15841598年 沙皇费多尔·伊凡诺维奇在位。 1589年 在俄国建立独立的牧首区,大主教约夫当选为俄国东正教会的第一任牧首,俄国东正教会彻底摆脱了对君士坦丁堡的依附。 1598年1月6日 费多尔·伊凡诺维奇去世,留里克王朝终结。 15981605年 鲍里斯·戈都诺夫在位。 16011603年 俄国发生大灾荒,有近三分之一的人饿死。 16051606年 伪季米特里一世为沙皇。 16061610年 瓦西里·叔伊斯基在位。

16061607年 伊凡·鲍洛特尼科夫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16101613年 以姆斯季斯拉夫斯基为首的“七波雅尔执政”时期。 1611年13月 普罗科比·梁普诺夫领导的第一民军建立。 1611年910月 商人米宁和帕扎尔斯基公爵领导的第二民军建立。 1612年10月 民军将波兰武装干涉者驱逐出莫斯科。 1613年 莫斯科召开缙绅会议,推举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罗曼诺夫王朝从此开始。16131645年 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在位。 1617年 俄国同瑞典签订《斯托尔鲍沃永久和约》。 1618年 同波兰签订了为期14年的德乌林诺协定。 1628年 兴建克拉斯诺雅尔斯克。 16321634年 俄国同波兰争夺斯摩棱斯克的战争。 16431646年 瓦·波雅尔科夫率军侵入中国黑龙江地区。 16451676年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在位。 1647年 鄂霍次克市奠基。 1649年 由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主持召开的缙绅会议通过《会议法典》,取消了农民的一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确立了农奴在土地、人身和司法上对地主农奴主的依附关系。这标志着农奴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最后形成。 16541667年 俄波争夺乌克兰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双方于1667年签订了《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把乌克兰划分为两个部分:第聂伯河左岸(即东乌克兰)归俄国,第聂伯河右岸(即西乌克兰)归波兰。第聂伯河右岸的基辅及其附近地区由俄军占领两年,但实际上被俄国永远占有。俄国收复了斯摩棱斯克、契尔尼哥夫、谢维尔斯克和斯塔罗杜勃等地。 1655年 尼康进行教会改革。 16561658年 俄瑞战争。 1661年 伊尔库斯克奠基。 16671671年

近代俄罗斯的历史发展特点

近代以来的俄罗斯逐步从一个边缘化的国家变成一个地域广阔、军事强大、政治高度专制的封建国家,起对欧洲近代政治、国际关系等都有重大影响。本专题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特征:国家理论和国家政策居中心地位是近代俄罗斯的国家特征。国家理论为东正教、沙皇专制制度和国民一致性。三者的美妙的结合是俄罗斯发展和力量的源泉。它使俄罗斯长期处于自然的合理的状态,没有任何动荡。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争夺出海口成为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主要集中在一个问题上。这是彼得大帝时期为俄罗斯定下的国策,被历代沙皇继承,包括斯大林。 2、同一性:俄罗斯帝国的同一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信仰的同一性,东正教自传入俄国后,基本没有多大的变革。第二是经济同一性,俄罗斯的经济尤其是帝国主义阶段,有两个大特点,一个是高度的垄断,另一个是严重依赖沙皇的优惠政策和外来的投资。第三就是政治同一性,这是经过长期考验的俄罗斯政治制度。 3、地区特征:近代以来俄罗斯的地区特征可包括本部的地区特征和非俄罗斯的地区特征。总体上,俄罗斯本部与西部边区比,相对落后,在俄罗斯本部,也只有少数几个地区比较先进。非俄罗斯本部的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波兰和乌克兰。此外,白俄罗斯、立陶宛在许多方面都比俄罗斯本部发达。 参考文献 1、改良的命运——俄国地方自治改革史,邵丽英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俄国东正教会改革(1861-1917),戴桂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俄国东部移民开发问题研究,王晓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和俄国、中国社会性质转变时期的经济思想,蒋自强、张旭、王如芳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5、论近代俄罗斯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祝政宏,世界历史,2004/05 6、彼得一世时期的俄中交往对俄国的影响,赵相群,甘肃农业,2006/10 7、俄罗斯西化历史的反思,焦统骞,欧洲,1995/06 8、俄日两国近代化的历史启示,张广翔,长白学刊,1996/01 9、俄罗斯国家的形成与民族主义,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2 10、略论新疆俄罗斯族的形成,江梅,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01 11、中、日、俄3国文化近代转型比较,雷丽平,东北亚论坛,2004/04 12、16—19世纪西伯利亚地区英国人活动探微, 王继庆, 西伯利亚研究, 2002/02

俄国思想近代史

1 以下()不是对中国思想史影响较大的西方史学家。?A、 ?B、 ?C、 ?D、 我的答案:C 3 “义理”之学是我们所说的()。 ?A、 ?B、 ?C、 ?D、 我的答案:A 4 哲学史等同于思想史。 我的答案:× 5 知识史注重历史环境中的思想。 我的答案:√ 3 关于俄国近代史史学界一般都主张其开始于()。?A、 ?B、 ?C、 ?D、 我的答案:C 4

知识分子本身既是思想的创造者也是思想的继承者与记录者。 我的答案:√ 5 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是俄国18世纪的两次重大改革之一。 我的答案:√ 5 中世纪的欧洲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 我的答案:√ 1 俄罗斯的尤里节是指俄历的()。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随着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专制主义和皇权主义成为了俄罗斯民族政治心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 我的答案:对 5 农奴制的统治不是农民经济行为异化的直接原因。 我的答案:× 4 工业革命是以小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我的答案:错 2

有世界大粮仓之称的国家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俄罗斯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建立于公元10世纪。 我的答案:√ 5 俄罗斯着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认为俄罗斯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我的答案:错 2 人们的思想要从已经形成定势的旧体制中挣脱出来需要()。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来自于西方的历史传统和先进思想对俄国的现代化道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的答案:√ 5 西欧的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农奴制度和东正教教会。 我的答案:错 1 马克思称赞()是第一个充分估计了对俄国非常有利的欧洲形式的沙皇。

俄国思想近代史修订稿

俄国思想近代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 以下()不是对中国思想史影响较大的西方史学家。 A、 B、 C、 D、 我的答案:C 3 “义理”之学是我们所说的()。 A、 B、 C、 D、 我的答案:A 4 哲学史等同于思想史。 我的答案:× 5 知识史注重历史环境中的思想。 我的答案:√ 3 关于俄国近代史史学界一般都主张其开始于()。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知识分子本身既是思想的创造者也是思想的继承者与记录者。我的答案:√ 5 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是俄国18世纪的两次重大改革之一。 我的答案:√ 5 中世纪的欧洲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 我的答案:√ 1 俄罗斯的尤里节是指俄历的()。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随着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专制主义和皇权主义成为了俄罗斯民族政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的答案:对 5 农奴制的统治不是农民经济行为异化的直接原因。 我的答案:× 4 工业革命是以小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我的答案:错 2 有世界大粮仓之称的国家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俄罗斯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建立于公元10世纪。 我的答案:√ 5

俄罗斯着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认为俄罗斯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我的答案:错 2 人们的思想要从已经形成定势的旧体制中挣脱出来需要()。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来自于西方的历史传统和先进思想对俄国的现代化道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的答案:√ 5 西欧的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农奴制度和东正教教会。 我的答案:错 1 马克思称赞()是第一个充分估计了对俄国非常有利的欧洲形式的沙皇。 A、 B、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俄国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1547年1月19日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俄国沙皇的历史从此开始。 1682----1725年彼得一世在位。 1689年中俄缔结《尼布楚条约》,这是俄中两国签订的第一个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条约。 1713年彼得一世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彼得堡。 1721年俄国从此开始称为俄罗斯帝国。 1812年拿破仑侵俄失败。 1825年12月14日十二月党人起义。 1853----1856年克里木战争。 1856年签订《巴黎条约》,结束了克里木战争。

1858年俄、美、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瑗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为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1年2月19日农奴制改革 1864 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81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83年普列汉诺夫在日内瓦建立第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现了布尔什维主义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1905年1月9日“流血的星期日”。第一次俄国革命开始。日俄战争 1914年俄国参加第一世界大战。彼得堡改称彼得格勒。 1917年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 1917年列宁四月提纲 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随后的几年里,通过残酷的内战击败了白军和协约国的干涉。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年3月,新经济政策,

俄罗斯历史年表

序幕 公元1-2世纪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首次提到斯拉夫维涅德人。 公元6世纪 斯拉夫人已经不断被拜占庭和叙利亚作家所提及。他们居住在多瑙河和维斯瓦河之间。其东部分支称安特人,是东斯拉夫人的祖先。 公元862年 瓦良格人酋长留里克兄弟应诺夫哥罗德贵族邀请,帮助平息叛乱,在诺夫哥罗德自称王公,建立了瓦良格人的留里克王朝。 诺夫哥罗德大公与基辅罗斯时期 留里克Ryurik, Grand Duke Novgorod 在位时期:862年- 879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属于来自日德兰半岛北部的诺曼人。 奥列格Oleg 在位时期:879年- 912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留里克的族人。因留里克之子伊戈尔年幼而执政。征服斯摩棱斯克。882年起成为基辅大公,定都基辅。 伊戈尔Igor 在位时期:912年- 945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根据古罗斯编年史记载为留里克之子。娶普斯科夫的诺曼公主奥尔嘉。在他之后开始了留里克王朝700多年的统治。公元941年,伊戈尔第一次远征拜占庭,被“希腊火”打败。 公元944年,伊戈尔第二次远征拜占庭,迫使拜占庭接受新的商约。两国还签订了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同盟。945年被杀,由妻子摄政辅佐儿子直到964年。 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Svyatoslav I "the Warlike" 在位时期:964年- 972年 诺夫哥罗德大公。伊戈尔之子。娶斯拉夫族女仆玛鲁莎。 雅罗波克一世Yaropolk I 在位时期:972年- 978年

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之子。因为宫廷卫士斯文纳得的儿子被雅罗波克的弟弟奥列格所杀,斯文纳得挑唆雅罗波克和奥列格开战,战斗中弟弟弗拉基米尔跑到斯堪的纳维亚招募新兵,将雅罗波克击败,被迫弃位。 弗拉基米尔一世(圣王)Vladimir I 在位时期:978年- 1015年 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娶拜占廷皇帝罗曼纽斯二世的女儿安娜。 斯维亚托波尔克一世Svyatopolk I 在位时期:1015年- 1019年 980年生。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父亲为弗拉基米尔或者雅罗波克,母亲是一个被诺曼人抢来的拜占廷尼姑。在和弟弟雅罗斯拉夫的战斗中阵亡。 雅罗斯拉夫一世Yaroslav I 在位时期:1019年- 1054年 弗拉基米尔第六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娶瑞典国王奥拉夫的女儿英格丽德。儿子有伊利亚(诺夫哥罗德大公,1020年死)、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大公,1043年死)、伊兹亚斯拉夫(基辅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基辅大公,篡位者)、维斯叶沃罗德(基辅大公)、维亚切斯拉夫(斯摩棱斯克大公)和伊戈尔(弗拉基米尔大公)。继承人是伊兹亚斯拉夫。1037-1041年,兴建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这座教堂是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东正教建筑的精品。1051年,“智者”雅罗斯拉夫任命《教条和神恩讲话》的作者伊拉里翁为基辅的都主教。这是担任都主教一职的第一位俄罗斯人。 伊兹亚斯拉夫一世Izyaslav I Yaroslavich 在位时期:1054年- 1078年 雅罗斯拉夫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维斯耶沃罗德一世Vsevolod I Yaroslavich 在位时期:1078年- 1093年 雅罗斯拉夫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Svyatopolk II Izyaslavich 在位时期:1093年- 1113年 伊兹亚斯拉夫一世之子,诺夫哥罗德和基辅大公。 弗拉基米尔二世Vladimir II Monomakh

俄国历史大事年表

俄国历史大事年表 公元1�2世纪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首次提到斯拉夫�维涅德人。 公元6世纪 斯拉夫人已经不断被拜占庭和叙利亚作家所提及。他们居住在多瑙河和维斯瓦河之间。其东部分支称安特人,是东斯拉夫人的祖先。 公元862年 瓦良格人酋长留里克兄弟应诺夫哥罗德贵族邀请,帮助平息叛乱,在诺夫哥罗德自称王公,建立了瓦良格人的留里克王朝。 公元862�879年 留里克在位。 公元882年 留里克亲属奥列格南下夺取基辅及其周围地区,定都基辅。 公元882�912年 奥列格在位。 公元907年 罗斯军队进攻君士坦丁堡,罗斯与拜占庭签定了第一个关于友好关系、国际贸易和航海准则的条约。 公元911年 罗斯军队再次远征君士坦丁堡。 公元912�945年 伊戈尔在位。 公元941年 伊戈尔第一次远征拜占庭,被“希腊火”打败。

公元944年 伊戈尔第二次远征拜占庭,迫使拜占庭接受新的商约。两国还签订了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同盟。 公元945�969年 伊戈尔的妻子奥丽加在位。 公元957年左右 女大公奥丽加出访君士坦丁堡,接受了基督教。 公元965�972年 斯维雅托斯拉夫在位。 公元980�1015年 弗拉基米尔在位。 公元988年 弗拉基米尔通过同拜占庭皇帝的妹妹安娜公主结婚,加入希腊正教派的基督教,并把基督教定为罗斯的国教。 1015�1019年 斯维雅托波尔克在位。 1019�1054年 智者雅罗斯拉夫在位。 1037�1041年 兴建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这座教堂是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东正教建筑的精品。 1045�1050年 兴建诺夫哥罗德的索菲亚大教堂。 1051年 “智者”雅罗斯拉夫任命《教条和神恩讲话》的作者伊拉里翁为基辅的都主教。这是担任都主教一职的第一位俄罗斯人。

俄国思想近代史

俄国思想近代史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1 以下()不是对中国思想史影响较大的西方史学家。 A、 B、 C、 D、 我的答案:C 3 “义理”之学是我们所说的()。 A、 B、 C、 D、 我的答案:A 4 哲学史等同于思想史。 我的答案:× 5 知识史注重历史环境中的思想。 我的答案:√ 3 关于俄国近代史史学界一般都主张其开始于()。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知识分子本身既是思想的创造者也是思想的继承者与记录者。 我的答案:√ 5 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是俄国18世纪的两次重大改革之一。 我的答案:√ 5 中世纪的欧洲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 我的答案:√ 1 俄罗斯的尤里节是指俄历的()。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随着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专制主义和皇权主义成为了俄罗斯民族 政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的答案:对 5 农奴制的统治不是农民经济行为异化的直接原因。 我的答案:× 4 工业革命是以小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我的答案:错

2 有世界大粮仓之称的国家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俄罗斯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建立于公元10世纪。 我的答案:√ 5 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认为俄罗斯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我的答案:错 2 人们的思想要从已经形成定势的旧体制中挣脱出来需要()。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来自于西方的历史传统和先进思想对俄国的现代化道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的答案:√ 5 西欧的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农奴制度和东正教教会。 我的答案:错 1

俄国近代史年表

俄罗斯 17世纪下半叶,俄国工商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农奴制统制下农奴缺乏积极性,生产力低下,经济相对英荷落后, 1689年,彼得一世亲政, 1695年,彼德一世进攻克里木,获得通向黑海的基地, 1697一1968年,彼得一世派使团前往西欧考察, 1698年,彼德一世全面推进改革P120,俄由内陆国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走上近代化之路, 19世纪中期,农奴不断反抗,农奴制陷入深度危机,超义不断, 1854-1856年,俄与英法克里木战争失败,农奴制腐朽性充分暴露,革命形势成熟. 1861年2 月,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法令,自上而下改革. 20世纪初,俄国已成为地跨欧亚的大帝国,带在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1904-1905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在中国国土上开战) 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俄历二月) 1917年11月,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列宁领导) 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2,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 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27-1937年,苏农业集体化验运动,实现农业集体化 1928-1937年,苏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工业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鱼晓夫上台,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与美争霸,(美攻苏守)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继续与美争霸(苏攻美守)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任总书记),提出改革的“新思维“ 1991年8月台19日,8.19事件加速了苏联社会的演变和国家的崩溃, 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 1992年,叶利钦实和"休克疗法"推行自由化和私有化. 2000年,普京上台提出"有效经济"建立实现经济稳定和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制.

俄罗斯历史整理复习

из варяг в греки自瓦良格至希腊之路。династия Рюриков留里克王朝 Киевская Русь基辅罗斯 Золотая Орда“金帐汗”国 ледовое побоище冰湖大战 татаро-монгольскиеиго鞑靼蒙古人的桎梏 Земский собор缙绅会议 Ливонская война征战立沃尼 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混乱时期 династия Романовых罗曼诺夫王朝 церковный раскол“教会分裂” (Великое посольство)大使团 северная война北方战争 Полтавская битва波尔塔瓦战役 Табель о рангах《官阶表》 юлианский календарь儒略历纪年法 дворцовая гвардия宫廷近卫军 политика просвещ?нного абсолютизма开明专制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 1812 г.1812年卫国战争 Бородинское сражение在博罗季诺会战восстания декабристов十二月党人起义Свещ?нный союз “神圣同盟” Отмена крепостного права取消农奴制Крымская война克里木战争 Народническое движение民粹派运动РСДРП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КВЖД中东铁路 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俄日战争 кровавое воскресенье)流血的星期天 февральная революция二月革命爆发 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十月革命 декрет о земле《土地法令》 Бресткий мир《布列斯特合约》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国内战争 CCCР苏联НЭП“新经济政策” великая чистка大清洗运动 культ личности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共产国际 договор о ненападений十年互不侵犯条约 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伟大的卫国战争 блокада Ленинграда列宁格勒围困 Оборона Ленинграда列宁格勒保卫战 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斯大林格勒战役Ялт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雅尔塔会议 ООН联合国 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冷战 НАТО北约 Варшавский договор华沙条约组织 СЭВ经互会 Оттепель“解冻” мировое сосуществование和平共处 Берлинская стена柏林墙 Кубинский кризис古巴危机 пражская весна布拉格之春 период застоя “停滞”时期 теневаяэкономика影子经济 диссидентское движение持不同政见运动 克格勃КГБ Беловежское соглашение)《别洛维日协议》 развал СССР苏联解体 СНГ独立国家联合体

俄国历史

第一部分:古代罗斯和早期近代俄罗斯 1 截至公元前800年的斯拉夫人 2 公元前800—前600年亚洲人的迁徙 3 公元前600—前300年的西徐亚人、希腊人和斯拉夫人 4 公元前200—公元200年的罗马人和萨尔马特人 5 公元200—400年哥特人的胜利征战 6 公元450年的匈奴帝国 7 公元450—550年斯拉夫人的第一次扩张 8 公元560—600年阿瓦尔人的征服 9 公元600—700年斯拉夫人收复失地 10 公元650—750年的可萨汗国 11 公元800—1000年斯堪的纳维亚人的迁徙 12 截至公元880年的斯拉夫人和诺曼人 13 公元880—1054年的基辅罗斯 14 公元1000年的内河交通和商路 15 截至1000年的基督教和斯拉夫人 16 1200—1600年俄罗斯修道院的繁荣 17 1054—1238年基辅罗斯的分裂 18 997—1478年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 19 1000—1450年诺夫哥罗德的东方贸易路线 20 900—1500年日耳曼人的东扩和波罗的海诸国 21 截至1300年的蒙古帝国 22 1219—1241年蒙古人对罗斯的征服 23 1240—1462年立陶宛的对外征服 24 截至1462年天主教的向东传播情况 25 1261—1533年莫斯科公国的兴起 26 1533—1598年罗斯的扩张 27 1460—1860年的莫斯科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河流 28 1565—1571年伊凡四世没收的土地 29 1598—1613年俄罗斯的混乱时期 30 1610—1618年波兰和瑞典的入侵 31 1640—1667年俄罗斯向西扩张情况 32 1648年和1670年的社会动荡 33 1478—1710年俄罗斯向东扩张的情况 34 1700—1800年的贸易和工业 35 1500—1916年的哥萨克 37 1721—1945年俄国向西扩张和波罗的海地区 第二部分:俄罗斯帝国

俄国思想近代史

俄国思想近代史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

1 以下()不是对中国思想史影响较大的西方史学家。 A、 B、 C、 D、 我的答案:C 3 “义理”之学是我们所说的()。 A、 B、 C、 D、 我的答案:A 4 哲学史等同于思想史。 我的答案:× 5 知识史注重历史环境中的思想。 我的答案:√ 3 关于俄国近代史史学界一般都主张其开始于()。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知识分子本身既是思想的创造者也是思想的继承者与记录者。我的答案:√ 5 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是俄国18世纪的两次重大改革之一。 我的答案:√ 5 中世纪的欧洲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 我的答案:√ 1 俄罗斯的尤里节是指俄历的()。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随着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专制主义和皇权主义成为了俄罗斯民族政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的答案:对 5 农奴制的统治不是农民经济行为异化的直接原因。 我的答案:× 4 工业革命是以小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我的答案:错 2 有世界大粮仓之称的国家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俄罗斯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建立于公元10世纪。 我的答案:√ 5

俄罗斯着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认为俄罗斯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我的答案:错 2 人们的思想要从已经形成定势的旧体制中挣脱出来需要()。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来自于西方的历史传统和先进思想对俄国的现代化道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的答案:√ 5 西欧的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农奴制度和东正教教会。 我的答案:错 1 马克思称赞()是第一个充分估计了对俄国非常有利的欧洲形式的沙皇。 A、 B、

俄罗斯历史 概况

俄罗斯历史 俄罗斯国家的摇篮是基辅罗斯。它建立于9世纪下半叶,是第聂伯河中游的东斯拉夫部落联合的结果,统一的古罗斯民族就这样形成了,后来在其基础上出现了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 从9世纪末起统治国家的是留里克王朝,传说其创始人为瓦良格人的一个军事首脑留里克,是斯拉夫人自己请他和他的兄弟希涅乌斯及特鲁沃尔来统治他们的。古代编年史这样写道:“那些瓦良格人自称罗斯…” 罗斯占地辽阔,西起韦斯拉河左岸支流,东至高加索山麓,南达塔曼半岛及多瑙河下游,北临芬兰湾和拉多加湖。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在位时,罗斯举行了受洗仪式。这一事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智者雅罗斯拉夫大公统治年间(1019-1054)是古代罗斯最繁荣的时期。正是他编撰了罗斯第一部法律——《罗斯法典》(《罗斯真理》)。但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导致国家分裂(1132年)。 13世纪俄罗斯遭到成吉思汗的汗国的侵略,蒙古鞑靼人的压迫长达两个半世纪。 自14世纪始,莫斯科公国在罗斯的地位逐渐上升,它成为“收拢罗斯领土”的中心。伊万·卡里塔在摆脱汗国统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政治成就,而他的孙子德米特里·顿斯科伊1380年在库里科沃原野对马麦汗的军事胜利则巩固了这一成就。最终推翻鞑靼蒙古压迫是在1480年。 15世纪下半叶,围绕莫斯科开始形成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其成员包括当时罗斯所有的大城市,后来伏尔加沿岸、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民族也加入进来。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宣称自己是拜占庭皇帝的继承人,莫斯科是整个东正教世界的首都,即“第三罗马”。伊凡三世的孙子——伊凡四世,即伊凡雷帝(1547-1584)是第一个获得沙皇称号的大公,他在国内发动严酷的恐怖政策(削藩制),奠定了俄罗斯专制政权的基础,同时他也在国家管理、

俄罗斯的历史变迁和给我们的启示

总所周知,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屈指可数地几个大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上发挥着巨大地作用,无论是在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方面,俄罗斯毫无疑问是一个欧洲地强国,更是一个在世界上可以和美国并驾齐驱地大国.纵观俄罗斯这段漫长地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俄罗斯也是从一个受到外族侵入,受到外族长时间统治之后,俄罗斯人开始励精图治,终于在最后将外族入侵者击败,从而建立了属于俄罗斯人自己地国家.当然在俄罗斯逐渐发展为一个横跨欧亚两洲地超级大国地过程之中,也经历了不少艰难而又曲折地时刻,而且有很多次时刻是俄罗斯民族危及存亡地时刻,但是俄罗斯人民凭借自己地智慧与勇气在最后地时刻扭转局势,最终维护了民族地独立和荣耀.当然作为俄国地近邻中国,也在历史上与俄罗斯有过很多地交际,其中既有两国人民地和平友好地交往,也有两国之间地大规模冲突与战争,总而言之俄国与中国彼此之间既有争斗,也有和谐,当然以两国之间地和平往来为主要途径.在这篇论文之中,我主要是想通过俄罗斯地历史变迁所引发地种种结果及影响,以及由此带过我地种种启迪,从而以史明智,是我们能够更好地放远未来,避免许多地教训. 首先我想谈到地是文化地交流对一个民族地重要性.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地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地国家,不同地地域,不同地社会生活方式,加上蒙古人西征,土耳其人地北扩,与西部地冲突,造成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在此处碰撞、杂居、结合和共存.俄罗斯思想就其内容而言,是在斯拉夫文化地基础上,广为吸收欧洲文明、伊斯兰文明、犹太文明、乃至远东文明.所以我们现在所了解地关于俄罗斯文化,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还是建筑等等方面,均带有不同文化互相交融地印记.这种现象,我们应该从俄罗斯漫长地历史说起.自从世纪下半期基辅罗斯国家建立以来,俄罗斯文化历程已逾千年.由于处在文明和文化交汇结合之地地独特条件,俄罗斯曾先后受到来自北方地瓦里亚基人、南方地拜占庭、东方地游牧民族和西方先进国家地不同影响,俄罗斯文化地形成和发展是在与外来文化不断地碰撞、冲突和融合过程中实现地.—世纪,在基辅罗斯地南面,隔着黑海,拜占庭帝国正处于兴盛时期.基辅罗斯与拜占庭帝国之间地联系对于罗斯文化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后起地发展中地野蛮国家同一个继承了古典文明并成为这一文明中心地国家之间地关系.起初,拜占庭和罗斯之间地贸易和时有发生地战争,是基督教文明潜移默化渗入罗斯地主要形式,而在年罗斯接受基督教为国教后,随着大批希腊籍地拜占庭神父地到来,以教堂建筑、圣像画等宗教艺术为先导,拜占庭地神学思想、宗教文学、政治和法律观念以及历史、地理等专门知识源源不断地传入罗斯.基督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同时也是一种文明地表现形式.通过基督教,拜占庭所继承地古典文明地光辉开始照耀罗斯土地.年地历史文化意义在于,它开始了罗斯基督教化地过程,同时也开始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接受西方文明地时期. 拜占庭文化地影响主要体现在精神和艺术方面,而没有涉及罗斯地政治结构和财产关系.世纪初期,蒙古地征服使罗斯发展地方向发生了逆转,开始了罗斯社会和文化地东方化时期.征服者不仅以东方习俗影响了罗斯地表层生活,还以自己地一套制度改变了罗斯地内部秩序.东方因素被植入了罗斯社会和文化之中.蒙古人征服罗斯各公国之后没有长期占领,而是“从远方统治着罗斯”.罗斯各公国王公地废立取决于金帐汗,一般情况下,金帐汗以罗斯王公向他称臣纳贡为条件,承认他们为各自公国地统治者;罗斯原有地政治结构彻底破坏,自治地公社和享有立法权、司法权失去了存在地理由,凡是具有自由和居民权利地东西都被取消而不复存在.年起,莫斯科王公被金帐汗封为弗拉基米尔大公,成为汗地代理人,为汗征收贡税.他们继续按照蒙古人地方式发展自己地政治、税收和军事组织. —世纪是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逐渐形成地时期.罗斯争取独立和统一地过程加强了它地东方化趋势,为了生存而进行地斗争要求集中一切力量,于是形成了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君主、忠于东正教信仰地社会意识;莫斯科地大公和沙皇不但继承了金帐汗地绝对权力,而且使全部土地成为他们地私产;作为莫斯科地君主控制军事力量和巩固政权基础地手段,军功领地制和劳役制开始兴起.可以说这么长地一段时期内,俄罗斯同时受到来自东方和西方地影响,尽

俄国史复习专题(自己整理)

俄国史复习专题 主备:李剑审核:邢芳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它描述的 是俄国的历史进程。俄国的历史是大国崛起的历史,也是近年中考热点。 视角一、【知识梳理】 一、名称的演变 沙俄苏俄苏联 1547 年1917年——1922年1991年------ 二、俄国史 1、沙俄时期(1547--1917年)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性质、内容、作用。 (2)俄国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 2、苏俄时期(1917 —1922年) (1)“一战”期间的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它是20世纪20年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探索。 意义: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3、苏联时期(1922 —1991年) (1)1922年,苏联成立(列宁)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到1937 年,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二战” :1942年签署了的《联合国家宣言》,与中美英等国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柏林战役、雅尔塔会议(初步奠定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4)美苏冷战:“二战”后,形成美苏争霸两极格局,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也给本国带来沉重负担。(5)社会主义改革: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结果:改革没有成功。(6)苏联解体:1991年,,美苏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结束。 4、俄罗斯时期 “一超多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 5、俄国典型事例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标志着十月革命开始。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1921年开始,列宁领导实行新经济政策。 (4)1928年---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上一流工业强国。 (5)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在“二战”中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 (6)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政治格局结束,冷战结束。 三、中俄(中苏)关系 1清朝前期,1685、1686年康熙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1689年签订了《尼 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2、近代史上,沙俄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俄罗斯历史

俄罗斯历史始于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基辅罗斯 6世纪,东斯拉夫人逐渐向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等地区迁徙。862年,以留里克为首的瓦朗几亚人征服东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12世纪分裂为若干独立公国。1237年蒙古军队占领,建立钦察汗国。 莫斯科大公国 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罗曼诺夫王朝 1605年,戈杜诺夫突然死亡,俄罗斯天下大乱,进入一个“混乱时代”。直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1613年贵族们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这个王朝经历了18个沙皇的统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发生的俄国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罗斯帝国 17世纪时,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迅速,而俄国农奴制度还在盛行。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名随团出访,回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罗斯的实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领土空前膨胀,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期”。中世纪后期俄罗斯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帝国,并从15世纪起开始向亚洲和东欧扩张。在历代沙皇的领导下,俄罗斯帝国在18世纪开始现代化并到处扩张,成为欧洲列强之一,1795年1月3日,俄、奥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定,10月24日,普鲁土也在协定上签署。根据该协定,波兰领土被全部瓜分。“俄国吞并了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和沃伦西部,把边界推进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线,共12万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并从(中国)清朝掠夺了15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包括外东北、库页岛和新疆西部。沙俄和苏联又在中国策动外蒙古独立,并吞并了唐努乌梁海,通过武力侵略和外交欺骗,加上外蒙古独立,共使近330万平方公里土地脱离了中国怀抱。然而20世纪初开始,俄国的实力开始下降,人民也对现状日渐不满。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在军事上的惨败以及之后的内战,十月革命终于在1917年爆发。 苏联时期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为了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社会主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于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8~1937年,苏联先后胜利的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其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苏联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国防实力大大加强,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成绩辉煌。1941年6月22日至1945年5月8日是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侵占了蒙古的唐努乌梁海、中国的黑瞎子岛等

最新-2018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点总结 精品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背景政治上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从而引发农奴制的危机。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经济上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上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新思潮的涌动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促进人民的觉醒对俄国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原因: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锐化的结果。另外土耳其处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颇为重要 目的:俄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一直想侵吞奥斯曼帝国的土地,控制海峡 时间:1853----1856 双方:俄国---英、法、土、奥、撒同盟 经过: 结果:俄国的惨败(武器的落后、运输工具的落后、军需品的不足等,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落后) 影响:1、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2、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 3、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使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客观上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亚历山大二世深受西方代明的影响,上台后深刻意识到农奴制的落后 目的直接: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根本: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焦点是如何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农民如何获得自由和土地 时间 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内容二一九法令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权 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份地,但付清赎金之前需须负担一些临时义务 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评价进步性 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总之: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局限性原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

俄国近代史

俄国近代史 (eguo jindaishi) 18世纪初至20世纪初俄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长期演变,直至资本主义最终确立及其终结的历史。在200年左右的时间内,俄国从处于东欧一隅的内陆国家发展为横跨欧亚两大陆、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大帝国;由于溶欧亚两大洲的历史文化传统于一身,沉重的封建关系赘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上,俄国最终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史学界一般以彼得大帝启动俄国近代化过程的改革为俄国近代史的开端。彼得大帝执政时期(1689—1725年)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更加完善,完成了从等级君主制向绝对君主制的转变。沙皇个人拥有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不受任何限制。贵族地主阶级是统治的支柱,广大人民没有任何权利。经济上由于国家的扶持而出现近代工业,但农奴制也日益强化。手工工场基本上也使用农奴劳动。18世纪下半叶叶卡特琳娜二世时期,商品货币关系有所增长,使用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增多。但是农奴制也达到鼎盛时期,成为资本主义因素成长的严重桎梏。因此,俄国近代前期的一大特点是,当西欧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农奴制早已消灭的时候,俄国农奴制方兴未艾;当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俄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越来越稳固。 俄国历代沙皇都是野心勃勃的扩张主义者。18世纪前,由于力量不足,只实行地域性蚕食政策。彼得大帝使俄国转向争夺世界霸权。通过与瑞典的北方大战和不断的对土耳其战争,俄国终获波罗的海和黑海出海口。18世纪后期三次瓜分波兰,实现对乌克兰的完全占有。19世纪上半叶又征服中亚、高加索地区,占领整个东西伯利亚。1809年合并芬兰。1801—1812年合并格鲁吉亚、比萨拉比亚等地。俄国成为庞大帝国,从单一的俄罗斯民族变成拥有100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俄国政府在各民族地区推行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强迫俄罗斯化。在国际舞台上,沙俄充当扼杀一切进步事业的“国际宪兵”。18世纪末、19世纪初参加反法同盟,镇压法国大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时出兵镇压。 19世纪俄国资本主义有长足进步,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取得优势。到30年代至50年代广泛使用机器,工业革命开始。农村出现为出卖而进行的生产,开始使用雇佣劳动,农民进一步分化。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农奴制问题成为19世纪上半叶一切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焦点。俄国先进思想家认识到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孪生关系,提出推翻专制制度、废除农奴制的革命要求,开始了几代革命志士前赴后继的俄国解放运动的漫长历程。18世纪末拉吉舍夫是擎起这一旗帜的第一人。19世纪20年代出现第一代解放运动:贵族革命家——十二月党人运动。从40—50年代起进入第二代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时期。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是这一代的杰出代表。 俄国是通过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不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新的社会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但是俄国仍保存大量农奴制残余,政治上从专制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演变极其缓慢,专制制度仍然拥有绝对权力,继续实施黑暗统治。俄国社会各阶级间的矛盾也因此表现得更加深刻和复杂。革命民主主义运动在60年代继续发展,70—80年代展开大规模的民粹派运动。80年代至90年代初工人阶级的作用愈加显著。普列汉诺夫和劳动解放社的活动对传播马克思主义有重大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解放运动进入第三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