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说二十四节气——惊蛰·春分

细说二十四节气——惊蛰·春分

细说二十四节气——惊蛰·春分
细说二十四节气——惊蛰·春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95574339.html,

细说二十四节气——惊蛰·春分

作者:繁意

来源:《科学Fans》2019年第04期

惊蛰历史上曾经称为“启蛰”。被称为“启蛰”的时候,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蛰,意藏,指的是冬天昆虫进入冬眠状态,藏于地下不吃东西也不动。启蛰,本意为在这个时节,蛰虫开始活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便有道,“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后为避开汉景帝刘启名讳,将“启蛰”改为“惊蛰”,与雨水交换顺序变为第三节气,意义也有转化,指的是春天来临后春雷炸响,惊醒冬眠蛰居的动物。

近代天文学定义的惊蛰是太阳在黄经角度345°这一天,一般在公历的3月5日或6日期间。

中国幅员辽阔,即使是同一节气,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气候表现,自然而然也发展出适应当地气候的节气民俗。

在中国北方的山西一带,惊蛰过后,白日渐长,略有干燥,当地人们便有惊蛰吃梨的习惯,以滋养身体。也有传说道,晋商中有梁姓大户,先祖发迹于贩梨,雍正年间后辈走西口时正是惊蛰日,于是其父便拿了梨让他出行之前先吃,说吃梨是为了不忘祖先因梨而发迹。之后走西口的人们也便仿效吃梨,取“梨”与“离”同音,意为“离家创业”,久而久之,山西甘肃—带,便有惊蛰吃梨的习惯。

中国南方因为气候温暖,对于惊雷之后各种蛇虫鼠蚁苏醒的感受则更直接。尤其在气候比较炎热的珠江三角洲一带,惊蛰过后,因为天气回暖很快,各种昆虫等都变得活跃起来,其中不乏害虫如蚊虫蛇鼠一类。人们为驱灭它们,便点燃艾草在家中各处熏香。若有发现活动的虫蚁,还会手持艾草拍打驱赶。久而久之,广东一带便在惊蛰日发展出“打小人”的习俗,表现形式是通过击打代表“小人”的纸片人,摆脱诸般不顺利。

惊蛰也有三候,初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这三候直观的解释是惊蛰之后桃花渐次开放,黄鹂鸣叫,鹰转变为布谷鸟。

这第三候提到了鹰鸠转化,与“腐草为萤”类似,源于中国古代事物可相互转化的言论。《礼记》中《王制》篇以动物行为标识天气,“獭祭鱼”为春,“鸠化为鹰”为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便在惊蛰这一节中提到:“《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说的是春天万物生长,猛禽如鹰感受到欣欣向荣之气,感化而变为良禽布谷鸟。

二十四节气惊蛰特点和风俗

二十四节气惊蛰特点和风俗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可谓左河水之“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这时,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还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却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等。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

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惊蛰节气风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风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 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 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惊蛰要吃梨 因为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这时吃梨,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 惊蛰要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打小人”驱赶霉 惊蛰民间习俗“打小人”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

春分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春分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春分-二十四节气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二十四节气表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3月19日~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春分点)时

开始春分节气。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

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

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大家知道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吗?下面一起来了解吧!一、特点1.气温回升快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惊蛰期间,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回温,而且是雨水增多。但这一时节,气温起伏较大,气候变化多端,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时保暖。2.病虫多发“春雷响,万物长”。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民在春耕的时候,还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为温暖的气候条件,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3.雷响不断惊蛰前后,大地回春,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民间谚语云:“雷打惊蛰前,二月雨淋淋;雷打惊蛰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春雷在惊蛰之日,则会认为当年风调雨顺。如果初雷在惊蛰之前鸣响,则预示着当年的雨水较多,可能会发生“春季连阴雨”的情况。4.害虫出没《千金月令》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也就是说惊蛰雷响会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这个节气是蚊虫等开始活跃的时期,经历过一个冬季,惊蛰这天,大家可以用艾草等将死角等处熏熏,清除污邪之气。二、民间习俗1.祭白虎化解是非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

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2.惊蛰吃梨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因为惊蛰这个节气万物复苏,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3.蒙鼓皮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4.“打小人”驱赶霉运每年惊蛰那天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寓意着把今年身边的小人都打走,这样自己就不会因为小人作祟而倒霉了。吃的习俗:梨子姜梨汁——惊蛰吃梨是北方的民间习俗。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这里略改,因梨性寒,加温性的姜平衡一下:数个大梨加小块姜,一起放入榨汁机,榨得的姜梨汁分两壶,一壶直接上桌,另一壶放蒸锅里蒸5分钟后再上。《本草通法》说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所以做两壶,家中体质火旺者和虚寒者可各取所需。炒豆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

4二十四节气—春分

二十四节气——《春分》 一、活动由来: 春分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即太阳位于黄 经0°(春分点)时。于公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 节。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 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 “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春分一到,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二、思维导图: 三、活动时间:2019年2月

四、活动地点:艾思坦实验幼儿园 《春分课程教案》小班 教学方案

活动流程: 一、导入 1.谈话活动:你们喜欢区域活动吗? 2.介绍新朋友,今天带来了蛋宝宝。把它带进区域想办法让蛋宝宝 站起来。“蛋宝宝天天躺着,它今天想站起来,我们能帮它吗?” 3.要求活动时保持安静,专心操作、探索,不影响别人。遇到困难, 不怕失败,不轻易放弃。 4.播放音乐,进行游戏活动 二、幼儿自主活动 1.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 活动区域活动 2.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对个别幼 儿进行适时地指导。鼓励幼儿大 胆尝试,探索。及时捕捉幼儿的 创造表现,给予肯定。 3.发现幼儿遇到困难想放弃时,给予适时的指导,争取取得成功 三、活动结束 1.师生交流,讨论哪些习惯好哪些不好 2.让幼儿展示、介绍作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并分享自 己的快乐和别人的快乐,并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作品 3.请幼儿讲讲活动中有没有遇到困难,遇到了怎么做的。估计大家 遇到困难不要放弃,想办法克服,就会学到更大的本领。 4.共同收拾各类玩教具。 四、活动延伸 1.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和得到的快乐,回到家里分享给爸爸妈妈。

详解二十四节气——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惊即惊醒,蛰为蛰伏。这个节气前后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许多在寒冷冬季冬眠的昆虫或动物,被逐渐出现的阵阵春雷惊醒,结束蛰伏的生活,“惊蛰”因此而得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大忙时期。 一、惊蛰时节如何养生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中医很早就提出“春宜养肝”的说法。春季只有保持肝脏的生理功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如果忽视了护肝养肝,肝脏机能失常,则易发生上述病症。

《黄帝内经》指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春季注意调理起居饮食可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第一,生活上不要过分劳累,造成体质下降,容易使疾病乘虚而入;第二,要保持精神愉快、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切忌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第三,饮食上以具有保阴潜阳、清肝降火旺的食品为主。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此外,在这个时节里,江南的“倒春寒”现象要一直延续到惊蛰的最后几天,而北方的寒冷气候则时间还要更长一些,所以“春捂”在此节气中还很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在此节气中不要因天气变暖而将衣服减得过少。应随气候冷暖而适当增减衣服。 二、惊蛰时节养生食谱 1、鸭血菠菜汤 材料鸭血200g、菠菜100g、海燕鱼半条、姜片少许、葱段少许、枸杞少许、海鲜粉少量。 做法沙锅放油烧热,下姜片、葱段爆香后里放水烧开;海燕鱼处理干净后放入

关于春分节气的谚语

关于春分节气的谚语 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春分节气的谚语 1、春分降雪春播寒。 2、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3、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4、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5、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6、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8、春分有雨是丰年。 9、立春晴,雨水均。 10、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11、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12、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13、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14、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5、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16、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17、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18、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19、春分大风夏至雨。 20、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21、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22、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23、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24、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25、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26、“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27、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28、春分西风多阴雨。 29、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30、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31、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

古诗中的24节气:惊蛰教学提纲

古诗中的24节气: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惊是惊动,蛰是藏。此时气温上升,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冬眠的动物惊起活动,故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意思是说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当然,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是因为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翻页】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在农忙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惊蛰时节,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因此,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在我们后边学习的唐代韦应物《观田家》诗中便讲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有谚语云:“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证明今年风调雨顺会有一个好收成。 【翻页】 那么,同学们都知道惊蛰节气里有哪些习俗吗?接下来,我们在一块了解一下惊蛰节气里的习俗。【惊蛰习俗】 惊蛰祭雷神 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雷神作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各地客家均有俗谚云:“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此语一方面指出了舅父在家族中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雷公是天庭中继天公之后的重要神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打小人”驱赶霉运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作文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作文 本文是二十四节气之惊蛰作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之惊蛰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在春雨绵绵的三月初,“惊蛰”,这个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节气如约而至。伴随着天空中一声闷雷,数千万冬眠的动物睁开惺忪的睡眼,一起迎接着新一年的生活…… 这,就是惊蛰!以其神秘的力量唤醒沉睡的心灵,唤醒整个世界的觉醒。 这个收获与失去的一年。送奶工王秀珍用“敬业”与“几百张字条”书写这个社会的责任,她就如这一声闷雷——唤醒人们麻痹与烦扰的生活与工作、躲避责任的心灵;,醉酒驾车案频发,其导致的后果不甚严重,杭州连环撞车案、成都醉酒肇事……一幕幕惨案的上演,不得不引起人们对酒后驾车的思考。一名领导酒后驾车被叫下车,当面第一句话就是:“我是XX领导,叫你们上司跟我谈!”何等口气?试问此未“领导”是要领着大伙儿“重蹈覆辙”吗? 一句话,唤醒社会良知。 同样是,“惊蛰事件”不断发生,也引发人们一连串的思考!,一个叫“张雅”的女孩进入公众视线。是的,这位正值花季雨季的妙龄女子,与其年龄不同的,是那“5·12”大地震后,在网上对四川人民的埋怨。此刻,在人们纷纷付出爱心的时刻,这样一位少女却心怀怨恨。这个时间留给了人们什么? 这个无法“十全十美”的年份,多少伟人离我们而去,季羡林、任继愈、钱学森、杨宪益……大师的离去是“文学时代”的远离?还是会有新一代“文豪”引领时代狂潮? 这个“惊蛰之年”。一桩桩事件发生在我们眼前,引发了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思考。也可以用一个似乎不恰当的词来形容它——“当头棒喝”!并不是多么排斥这种“惊蛰事件”,也不是后悔为什么总在事情发生后才认识到纰漏。最为重要的是,希望在这一桩桩“惊蛰”之后,带来的思考能催发事态向好处发展,能够让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渐渐走向光明,在星光大道上一步步实现。希望,

二十四节气惊蛰谚语

二十四节气惊蛰谚语 导读:导语:惊蛰,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农历书中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欢迎借鉴! 1、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2、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3、二月三日若天清,着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4、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5、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6、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着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7、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8、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9、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10、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11、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12、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13、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14、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15、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16、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17、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18、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19、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20、六一,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21、七一,一雷九台来。 22、五月蝶,讨无食。(五月花季已过。) 23、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24、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25、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26、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27、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28、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29、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30、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故事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故事 晋朝的时候,战乱频繁,兵祸不断,百姓苦不堪言。但是秦岭深处的张家凹村,因为地处偏僻,倒也安享了多年太平。 村里有个叫吉文孝的,老实巴交,靠祖上留下来的三亩地过日子。吉文孝的妻子姓柳,夫妻俩有个儿子,取名吉宏成,聪明乖巧。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哪知这一年春分的前几天,村上大户张豪天的管家宋狐狸突然登门,说张家打算重修祖坟,选中了吉文孝家那三 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身时,祭坛突然“轰” 坛I临香,吉家祖地,专作祭堂。” 组织祭日的道士脸色突变,说:“ 们不能违背神意呀!” !”吉文孝急得满脸通红:“你,你们……!” ?建祭堂是关系到全村 “是呀是呀,这是神意!”“日神不可亵渎!”j‘天意难违,吉“神意?”?” !好,吉文孝,春分讲究竖鸡蛋,咱们不妨比一比:我代表神竖,如果竖不起来,证明是我搞鬼,任打任罚;如果你竖不起来,证明那确是神意,你敢吗?” “比就比!”吉文孝被他这么一激,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张豪天拍拍手,便有人拿来了鸡蛋。道士先竖,说也怪,三枚鸡蛋没多大工夫就全竖了起来。轮到吉文孝了,他连试几次,却一枚都没竖起来。 就这样,吉家祖传的三亩良田到了张豪天的手里,吉文孝又气又急,没过几天便病死了。吉柳氏想去县衙告状,可没人理她。就在她痛不欲生的时候,八岁的儿子吉宏成突然不见了。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又到了春分时节。这天晚上,吉柳氏孤独地坐在小茅屋里,突然,“笃笃笃”传来了一阵敲门声。一个低低的声音传了进来:“娘,是我,宏成呀!”

“宏成?”吉柳氏腾地站起来,一把拉开了门。门外,一个军官打扮的年轻人出现在她眼前,那脸庞分明跟当年的 吉文孝一样。吉柳氏浑身一颤,紧紧搂住了分散十年的儿子:“宏成,真的是你呀!你可回来了!” 母子相拥痛哭,过了许久,吉柳氏止住哭声,问:“儿呀,这些年你去了哪里?”吉宏成叹口气,说起了这些年的 经历:那年父亲死后,他整天盘算着如何为父报仇。没想到被宋狐狸打昏,丢进了大河。幸亏他命大,被人救了,他投了军,现在已经是一名军官了。 吉宏成对吉柳氏说:“娘,咱能报仇了,我已经把张豪天、宋狐狸还有那个臭道士抓住了,就等你一句话,咱想 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说着,吉宏成向外吼了一声:“押上来!”门一开,两个兵丁把五花大绑的宋狐狸押了进来。 吉柳氏哽咽着问道:“姓宋的,我家和你无冤无仇,你为啥要气死我男人又加害我儿子?”宋狐狸吓得脸色苍白: “夫人饶命,那些都是张豪天命小人干的! 没办法呀……” 吉柳氏恨恨地说:“把张豪天押进来!” 他:“宋狐狸什么都告诉我了,那都是真的?” 样?”吉柳氏怒喝道:“ 张豪天仰天大笑:“行得正坐得端? 百家? 胡人的力量,就凭他,怎么能动得了我 “ 张豪天说:“!你记住,不管是谁,欠下的债都是要还的!” “张豪天说的是真的吗?”吉宏成跪了下来:“娘,张家有势, !”吉柳氏扶起儿子,慢慢说:“娘知道你是为了报仇才出 ” 这一切来之不易,我不会放弃的。娘,你跟我走吧。”吉柳氏脸色变了:“孩子,你别忘了咱生是晋人,就是死了,骨 子里标的也是晋鬼呀!再说了,你爹,还有你的祖上,他们都埋在大晋,怎能一走了之呢?” 吉宏成嘿嘿一笑,说:“娘,人为活而生,何必为死而守?只要能过得扬眉吐气,管他身在何处?儿其实已经改了 姓名,如今叫石尚北!”吉柳氏呆住了,她知道,眼前的吉宏成已不是十年前自己那个乖巧伶俐的儿子了,自己劝不了他,更阻止不了他了。她木然点点头,喃喃道:“好啊,连名字也改了……” 天很快就亮了,人们突然发现,整个村子已经被军队团团围住。正惊慌间,宋狐狸敲着小锣村前村后喊了起来,要大家立即到祭堂去,赵国的石大将军要亲自带领大家拜日。 不到一顿饭工夫,全村人都集中到了祭堂前。祭台上,石大将军端坐正中,吉宏成傲立一旁。有眼尖的小声惊叫:“天哪,那不是吉文孝的儿子宏成吗?”“他不是死了吗?”“是呀,他怎么回来了?”台下顿时议论纷纷。

关于二十四节气之惊蛰作文500字

关于二十四节气之惊蛰作文500字 二十四节气里的惊蛰,所有冬眠的动物都会在今天醒来。如:蛇、熊。我想:现在的大森林应该很热闹吧!蛇扭动着它那肥胖的身躯,从树洞中爬出来。下面整理了关于二十四节气之惊蛰作文5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1篇:冬之梦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作文500字 梦想,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成熟。树叶,随着季节的变化渐渐凋落。而冬的夜晚,正随着我们期盼之心逐渐来临。 冬,最美。美在它的洁白无暇,美在它的雪,最靓。靓在它的疯狂,靓在它的珍贵。是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季节。它虽然比不上春的春意盎然,比不上夏的生机勃勃。比不上秋的果实累累。但它却有自己那洁白无暇的身躯,白雪皑皑的面孔,寂静无声的性格。 冬,是万物的床。是万物冬眠的希望。是生命的生死攸关。冬一个美丽而又寂静的季节。它散发着芳香。触动着情感,点燃着生命的希望。

冬,有一个梦。它的梦既是美丽的也是残酷的。她既想让万物都有一个好的睡眠,但有时,它也会不忍心地去让那些无辜的生物消失。它就是这样,好像在诉说一个漫长的故事。既生动又忧愁,既灿烂又黑暗,当然也是一个辉煌地传说。 千言万语,不过一时而已。当用真心的泪水去唤醒沉睡的冬梦。它即使不会从梦中惊醒,它也会慢慢地睁开双眼去寻找出路。它就是一个梦。 为什么冬天的梦会那么冷?因为冬是残酷的。这也是上天对冬的回应。告诉它:用坚强去阻挡,会变的更坚强 冬的梦,无情又珍贵! --500字 第2篇:惊蛰 “先生,谢谢您唤醒了我。”春去秋来,日升日落,一个个欢笑与泪水的记忆从我的脑海中逝去…… “明明,去把作业本抱回来。”先生说。我的先生是语文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个子不高,戴一个足有五斤重的眼镜,一天“之乎者也”的给我们念课文,所以,“先生”这个绰号就骑在了他的身上。

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之二十四节气

中国古代文化现象之二十四节气 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以自然季节现象和农业活动相结合为内容。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结合起来,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其名称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后人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由于古代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节气历史 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以后节气被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在《淮南子天文训》中明确有了现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是大寒,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音比南吕。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音比夷则。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音比林钟。加十五日指卯中绳,

节气划分 其实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又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 从节气的含意可知,二十四节气可分为四类,即: (1)小暑、大

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鉴赏大全

关于惊蛰节气的古诗鉴赏大全惊蛰时节,气温开始逐渐回升,在这个时候,古人会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惊蛰古诗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关于惊蛰的古诗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作者简介: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先(亦作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 关于惊蛰的诗句 《天仙子》 苏轼[北宋] 走马探花花发末。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翦朝霞》 贺铸[北宋] 云弄轻阴谷雨干。半垂油幕护残寒。化工着意呈新巧,翦刻朝霞饤露盘。 辉锦绣,掩芝兰。开元天宝盛长安。沉香亭子钩阑畔,偏得

三郎带笑看。 《水龙吟(牡丹)》 曹组[北宋]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酴醾径暖,柳花风淡,千葩浓丽。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花市。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凝情处、无穷意。 金殿筠笼岁贡,最姚黄、一枝娇贵。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近侍。歌舞筵澡,满装归帽,斜簪云髻。有高情未已,齐烧绛蜡,向阑边醉。 《金盏倒垂莲(牡丹)》 曹勋[北宋] 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满阑嫩红贵紫,道尽得、韶光分付。禁御浩荡,天香巧随天步。 群仙倚春似语。遮丽日、更着轻罗深护。半开微吐,隐非烟非雾。正宜夜阑秉烛,况更有、姚黄娇妒。徘徊纵赏,任放濛濛柳絮。 《庆清朝(牡丹)》 曹勋[北宋] 绛罗萦色,茸金丽蕊,秀格压尽群芳。人间第一娇妩,深紫轻黄。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春风暖,宝幄竞倚,名

春分节气的含义

春分节气的含义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3月19日~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春分节气。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

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要根据天气情况,争取播后有3—5个晴天,以保一播全苗。春茶已开始抽芽,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虫害,力争茶叶丰产优质。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在火热的农忙季节,要继续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祖国山河,美化我们的环境。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由来与习俗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由来与习俗 以下是惊蛰节气的由来与习俗文化介绍,欢迎阅读!二十四节气惊蛰的由来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蛰就是“藏的意思,冬天到了,很多动物躲起来冬眠,叫入蛰;到了第二年大地回春时再钻出来,叫做出蛰。 大地回春,雷声渐多,旧时人们认为动物之所以可能从蛰伏中醒来,是由于由雷声惊醒的,因而,就有了惊蛰的说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但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习俗惊蛰吃梨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 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古代走西口者也取“离的谐音,多有“离家创业之意。 后来,山西的人们惊蛰日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祭雷神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

在台湾省,相传“雷公是一只大鸟,而且随时随地拿着一支铁锤,就是他用铁锤打出隆隆的雷声,唤醒大地万物,人们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了。 客家“炒虫惊蛰这一天,闽西古汀州地区客家人,或在热水中煮带皮毛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谷。 民间认为,这样可以消灭多种小虫。 还有的客家人或做芋子饭,或做芋子饺吃,以芋子象征“毛虫,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虫。 枇杷、百合、大枣、银耳、莲藕、山药都有润肺健脾功效。 春属木,对应肝脏,吃东西讲究清温平淡。 常吃新鲜蔬菜、鸡、蛋、奶,都能强身健体。 春季切忌妄动肝火,建议肝火旺的人暂别羊肉、狗肉,选择清肝、降火和滋阴的鱼类禽类,养肝护肝,疏肝理气。 春江水暖鸭先吃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鸭的食法如同春日百花齐放,南北风味皆佳。 羽翼渐丰的鸭子,是春天里的一道村野风景,也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经过一个冬季的孕育,鸭子骨骼健壮,肌肉丰满,正是超值食用良机,可以品品不一样的滋味。 辛甘之品助春阳中医认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

春分节气的祝福词

春分节气的祝福词 这篇关于春分节气的祝福词的文章,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春分到啦,整整冬眠了一个冬天的你还在打瞌睡啊,快起来活动你那虎背熊腰,要去抓鱼啦,要不然就被活熊取胆啦。祝雄起! 2.新年的问候,我不是第一,那春分的问候,我要抢做第一,我要抢在新年的第一个节气,让你在倾听到我甜美的声音,为了达成我的目标,你就把我的声音设置成你的起床铃声吧。 3.佩戴幸福胸章,发你快乐证书,奖你健康奖杯,记录甜蜜 人生,春分时节,一场祝福与时间的竞争,你永远要拿* 第一。 4.春分到,祝你:事业春风得意,家庭春暖花开,爱情满园春色,心情春风拂面,健康春意盎然,幸福春满人间,财富春潮涌动! 5.编辑一条短信我用一分钟,发送一款问候我用一秒钟,流览一次祝福你用你一刻,传递一句心声我用我一生,朋友春分快乐。 6.春分送你一首歌,让你的疲惫消除春分送你一瓶酒,让你的愁绪溜走。春分送你花枕头,让你的梦想成真。春分送你最美的祝福:希望你快乐轻松!

7.湛蓝湛蓝的天空,妖娆娇艳的繁花,五彩缤纷的童话,活力无限的生活,悄悄萌发的希望,豪情满志的展望,春分时节,放飞梦想,祝你安康。 8?阳光明媚春分到,好运开始把你绕,烦恼忧愁一边靠,财神将你来拥抱,在家就能接喜报,职位步步在升高,日子越过越美好,一天更比一天好! 9.春晓,晓春,处处绿杨芳草;美景,景美,处处欢声笑语;人美,美人,处处百花争艳;春回,回春,共祝六合同春。春分,祝福,愿你幸福天长。 10.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我把短信当成饭,手机当成碗,端到你眼前,送到你嘴边,祝你春天好气象,万物皆顺心,事事好运气,天天好心情! 11.江南春雪最有情,化雪多数有晴空。艳阳高照不觉 冷,青瓦残雪惹人疼。消雪有声好入梦,水滴阶前到天明。 坐拥衾被忆朦胧,春分时节念君情! 12.春分好时节,愿你抱着平安,拥着健康,揣着幸福,携着快乐,带着甜蜜,牵着财运,拽着吉祥,迈入一个又一个明媚的明天,快乐度过每一天! 13.今天春分,愿你有份好心情,让夕阳给你送来美景,色彩斑斓,云霞满天;星辰给你送去贺礼,星光闪烁,流萤点点;晚风为你带去问候,天天开心! 14.春分啦,万物回春,生机盎然啦,草绿了,鸟叫了,穿

春分节气的习俗作文

春分节气的习俗作文 导读:春分节气的习俗作文一: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 春分习俗一:立春蛋 在每年的春分这天,世界各地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中国民俗竖鸡蛋”。 春分这一天为什么鸡蛋容易竖起来?首先,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易于竖蛋成功。更重要的是,鸡蛋的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间的距离在0.5一0.8毫米之间。根据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和决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个“小山”和由这三个“小山”构成的三角形,并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这个三角形,那么这个鸡蛋就能竖立起来了。此外,最好要选择生下后4—5天的鸡蛋,这是因为此时鸡蛋的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有利于鸡蛋的竖立。

春分习俗二:吃春菜 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习俗三: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春分习俗四: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

春分节气谚语大全

春分的农业气象谚语【1】 1、春分春分,昼夜平分。 2、花开九不尽,果价要跑人。 3、麦怕春旱,谷怕急雨。 4、春季雨丰不歉,冬有大雪多面。 5、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6、麦到春分昼夜长。 7、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8、麦怕二月雪。 9、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10、春雪填满沟,小麦要减收。 春分的农业气象谚语【2】 1、花开九不尽,果子没人问。 2、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3、油碱管出不管长,刚碱管长不管出。 4、沙地里看苗,淤地里吃饭。 5、沙地发小苗,粘地发老苗;沙粘一混搅,从幼到老长得好。 6、白地里看苗,黑地里吃饭。 7、沙地好像筛子底,积不下肥,存不下水。 8、要想沙出金,还得肥水跟。 9、追肥浇水跟松耪,三举配套麦苗壮。 10、要想粮棉丰,土地早平整。 11、灌溉不整地,等于白费力。 12、浇水不整地,费水费工又碱地。

13、二月下雪,小麦吃苦,早锄两遍,可以弥补。 14、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15、九尽花不开,水果挤破街。 16、九尽花不开,果子压塌街。 17、半年的锅头当年的炕,熏透的烟囱发苗壮。 18、要想庄稼长得凶,一家一个沤粪坑。 19、新土填得多,大长胡萝卜。 20、填平坑湾,先种黍穇。 春分的农业气象谚语【3】 1、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2、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3、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4、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5、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6、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7、春分大风夏至雨 8、春分无雨到清明 9、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10、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11、春分西风多阴雨 12、春分有雨是丰年 13、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14、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15、春分降雪春播寒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谚语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一个节气,也预示着所有的动物以及植物都要从冬天的寒冷当中醒来,农耕也要正式的开始。每到惊蛰的时候,我们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庆祝。那么,大家对于惊蛰的谚语了解都有多少呢? 二十四节气惊蛰的谚语 1.冬虽过,倒春寒,万物复苏很艰难。 2.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3.天气渐渐寒转暖,华北田野地化通。 4.春季生产掀高潮,从南到北忙春耕。 5.麦田追肥和浇水,紧跟锄搂把土松。 6.大麦豌豆向日葵,突击播种莫再等。 7.大蒜栽种不出九,精细认真管大棚。 8.兴修水利好时机,挖沟筑坝打深井, 9.庄稼歉收一年苦,不修水利代代穷。 10.春季造林好时机,因地制宜分树种, 11.栽后护理要认真,光栽不护白搭工。 12.家禽孵化黄金季,牲畜普遍来配种, 13.天暖花开温升高,畜禽打针防疫病。 14.快把鱼塘整修好,放养鱼苗好节令。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15.老鼠危害实不小,城乡灭鼠齐行动, 16.投饵夹套挖堵灌,鼠想逃命万不能。 17.朋友非常重农事,不知师从那大师? 18.春雷一响,惊动万物。 19.春雷响,万物长。 20.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21.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22.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23.二月打雷麦成堆。 24.惊蛰地气通。 25.惊蛰断凌丝。 26.地化通,见大葱。 27.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28.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29.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30.冻土化开,快种大麦。 31.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 32.大麦豌豆不出九。 33.豌豆出了九,开花不结纽儿。 34.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 35.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36.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