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通讯解决方案

内部通讯解决方案

内部通讯解决方案
内部通讯解决方案

内部通讯解决方案

内部通讯解决方案

助讯通功能介绍

助讯通全套产品分为服务端和客户端(服务端、客户端各有一个完整的安装包)主要功能如下:

安全沟通

助讯通服务端由企业自己管理,消息、文件传输过程中经过128位高强度加密处理,且不经由任何第三方;再加上服务端采用的硬件加密方案,让企业信息沟通安全、稳固!

消息收发、群发消息、会议室(群)、离线消息

助讯通支持点对点的消息收发、群发消息、会议室消息以及离线消息等,消息中能够插入各种图片,包括动画表情图片,屏幕截图的图片等。

消息收发、群发消息、会议室(群)、离线消息界面,如下图:

发送文件 / 文件夹、群发文件、离线文件

助讯通支持离线文件发送、文件群发、文件夹发送!同时包括点对点的文件收发和经过服务器中转的文件收发;

综合通信解决方案

中兴石油石化小区综合通信解决方案 2010-05-25 石油石化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它为国民经济的运行提供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石化行业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其对整个国民经济提供的基础性作用上。石油石化企业均为人员众多的特大型驻地单位,往往在驻地内或者周边区域中还建有较大规模的职工家属住宅小区,这些小区住户的通信业务的开展也直接关乎着企业员工的生活质量,甚至也联系着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的建设。 这些石油石化驻地小区的通信系统往往由企业自行采购设备建网,只需要在网络出口接入到运营商系统。此方式能有效降低住户内部语音通话费与宽带月租费,也是大部分石油石化小区普遍采用的方式。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通信业务的需求不断增长,通信业务的需求呈多样化、差异化和多媒体化发展,除了传统的话音等窄带业务外,对于宽带数据业务、多媒体业务和视频通讯业务的需求也迅速增长,更多用户开始关注基于宽带的新业务如3D网络游戏、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可视电话、视频点播和IPTV等,这些宽带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足够的带宽保证。同时,以宽带IP技术为基础,利用数据网络搭建的NGN软交换平台,也逐步在替代传统的程控交换机。NGN网络不但与数据网络融合实现了VOIP语音业务,而且可以提供多媒体、视频等各种丰富的业务、具有附加功能和充足的发展空间,并能和工业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等系统有机结合,一套NGN平台不但可以家属区和办公区共用,也为企业今后的网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 石油石化小区综合通信解决方案 2.1 总体解决方案 石油石化小区作为企业的生活区与家属区,对于通信方面最主要的需求体现在固定语音电话和宽带接入两个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程控交换与单纯DSLAM宽带接入方式已经逐步面临淘汰,而基于IP 的软交换技术和基于无源光网络PON的宽带接入技术已日益成为主流,其具有高带宽、多业务、扩展性强等多种优势。基于这两种技术的石油石化小区的总体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 整个方案以企业内部数据承载网为基础,通过设置软交换SS、接入网关AG、以及归属位置寄存器SHLR 和业务应用服务器来实现用户的语音、多媒体通话的功能,以及相应的一些增值服务。在用户接入侧,使用EPON接入,根据小区的情况不同,可灵活选用EPON+LAN,EPON+xDSL,EPON+EOC等方式,EPON接入方案可综合提供语音、数据、视频、CATV等全方位业务。 2.2 软交换语音解决方案 依托于IP宽带数据网的传输、路由及带宽资源,通过灵活的组网方式可实现全新的多媒体本地端到端的综合业务,组网方式如下图所示: 该方案中,软交换核心控制设备(软交换)、中继网关(TG)、信令网关(SG)、业务服务器、综合网管等设备均放置于数据网的核心节点。软交换主要完成用户的呼叫控制、信令处理、资源管理、业务代理、协议适配、CDR文件生成等;TG主要完成PSTN网与IP网媒体的转换;SG主要完成PSTN网与IP网七号信令的转换;业务服务器通过标准的API与软交换互通,提供基于中兴软交换系统的新型智能业务与增值业务;综合网管系统对全网进行实时、有效的管理。软交换与TG之间采用H.248、MGCP协议,与SG之间采用Sigtran协议,与业务服务器之间采用Parlay或SIP协议。 用户的接入可根据不同用户具体网络环境与用户需求,选择采用xPON、MSAG、IAD、IP智能电话、IP 视频电话及软PHONE等设备实现接入。 2.3 EPON接入解决方案 EPON接入方案非常灵活,根据小区的情况不同,可以选择如下几种方案: 1)、EPON+LAN方案 2)、EPON+xDSL方案

一体化融合指挥平台解决方案_

神州数码一体化融合指挥平台 解决方案 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2016年4月

目录 1.概述 (4) 2.方案设计 (5) 3.业务描述 (6) 3.1.可视化GIS调度 (6) 3.1.1.多种地图模式 (6) 3.1.2.人员实时定位 (7) 3.1.3.运行轨迹回放 (7) 3.1.4.快速检索查询 (8) 3.1.5.一键指挥调度 (8) 3.1.6.圈选指挥调度 (9) 3.2.可视化视频调度 (10) 3.2.1.一键视频预览 (10) 3.2.2.多路图像轮循 (10) 3.2.3.多路窗口切换 (11) 3.2.4.视频图像推送 (11) 3.2.5.视频图像分发 (12) 3.2.6.音视频联动调度 (13) 3.2.7.视频图像录制 (13) 3.2.8.视频图像抓拍 (13) 3.3.可视化语音调度 (13) 3.3.1.一键语音呼叫 (13) 3.3.2.多路来电队列 (14) 3.3.3.紧急报警来电 (14) 3.3.4.紧急电话会议 (15) 3.3.5.紧急混合广播 (16) 3.3.6.集群对讲调度 (16) 3.3.7.文本数据调度 (17) 3.3.8.其他调度功能 (18)

3.4.手持终端调度 (18) 3.4.1.通信录 (18) 3.4.2.视频采集回传 (19) 3.4.3.集群对讲 (20) 3.4.4.呼叫业务 (20) 3.4.5.即时通讯(含文字、图片、音视频) (21) 3.4.6.实时音视频通信 (21) 3.4.7.图片拍传 (21) 3.4.8.地图定位 (22) 3.4.9.语音会议 (23) 3.4.10.视频调阅 (23) 3.5.可视化预案调度 (24) 3.5.1.自定义预案类型 (24) 3.5.2.自定义触发方式 (24) 3.5.3.查询预案执行结果 (24)

中小型企业语音通信解决方案

中小型企业语音通信解决方案 一、中小型语音通信系统方案简介 科技!助力中小企业成长的最佳力量。 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除去产品市场增长力以及经营策略得当之外,关键在于企业运营成本的成功掌控以及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 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如何加强?员工与客户、渠道伙伴、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更是影响到企业的执行力和竞争力。 通过应用现代IP语音通信技术和产品,使企业员工的沟通效率、公司运营价值链的各个链条协作力得以加强,并在此基础上降低整体成本,从而使公司的整体管理和运营效率获得可以感知到的提升。 为满足更多中小企业用户对于现代通信的需求,捷思锐推出了“中小型企业语音通信解决方案”。 如果您的公司拥有30-150数量左右的分机,那么您适合使用我们的中小型企业语音通信解决方案,使您享受现代通信解决方案带来的高效、便捷及丰富的功能和实惠。 1. 迅速收回投资成本(高利用率、高回报投资) 注定会全面取代模拟电话的IP多媒体通信系统,不仅能提升您的内外沟通效率,还能使您在企业规模增长后无需支付高额的扩容费用。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及差旅员工,只要接入网络,即可实现与公 页脚内容1

司总部的“零费用”通话。 2. 满足高效、灵活的需求 无需布线即可完成通信布网、组网,外地办事处网线接通后即可实现分机通话;家庭电话、手机、电脑软件电话等多种形式的电话终端随时扩展为公司分机。 3. 办事处的免费高效通信 您希望迅速建立外地办事处但不希望花费过多的通讯设备成本,应用此方案后即可实现免费的异地通话以及随时召开多方电话会议(12方) 4. 商旅通信的高效低成本 出差员工通过在电脑上安装软电话,接入网络后马上成为公司分机,拨几位分机号即可马上联系到同事。 5. 解决复杂项目的两地沟通 随时随地实现总部与异地的多方会议,免去了传统网络会议所要求的“登录”和“密码设置”以及无法移动的弊端,用户可以随时商讨解决项目需求、技术支持难题、售后服务问题或是其他项目障碍等。 6. 新增办公区之后的集团电话扩展 无需更换集团电话系统即可实现在原有模拟集团电话设备上的用户拓展、中继扩展、功能扩展 页脚内容2

im解决方案

im,解决方案 篇一:IM系统介绍 IM系列产品介绍 IM产品系列 一、IM生产制造管理系统 1) IM生产制造系统核心流程图 2)流程讲解 生产制造型管理系统以客户订单为主线,客户订单结合当前物料库存信息和物料清单信息经过系统客户订单分解后,生成采购需求单和车间排产单两种计划单据。采购需求单经过确认后直接生成采购订单,根据采购订单生成采购入库单,并更新库存信息。车间排产单结合当然库存信息经过确认后直接生成车间领料单,根据排产状况,经由领料单生成领料出库单,并且更新库存信息。经过车间作业,车间排产单结合领料信息生成生产入库单,并更新当前库存信息,经过循环的生产过程直至最后客户订单商品入库,最后根据客户订单出货,完成整个生产制造过程。 3)系统特点 ①物料清单采用树型结构,清晰且容易维护

②客户订单BOM分解时,可以考虑当前库存的安全库存信息 ③客户订单BOM分解时,可以考虑采购周期,检验周期和准备周期因素④客户订单BOM分解时,可以考虑生产周期因素,重新安排排产 ⑤ BOM分解后的采购需求单可以自动转换为采购订单 ⑥ BOM分解后的生产排产单可以自动转换为车间领料单 ⑦生产入库时成本采用实际用料成本均衡分摊 ⑧入库出库必须严格匹配订单数量 ⑨严格跟踪订单状态和用户系统操作处理日志 ⑩采用事务控制机制,确保系统操作完整、安全、可靠、可恢复 ? 生产入库和损耗计算严格根据BOM清单进行约束 ? 采购和领料订单可以通过电子流程严格监控管理 ? 严格的库存管控,库存预警系统,用来警报库存积压等信息 ? 自由、自主的规则定义可以定制生产系统完全符合企业本身特点而运行

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及其现状

摘要 近一、两年来,即时通讯软件(InstantMessenger)的发展突飞猛进。在短短的几年内,网络即时通信大有取代传统通信方式之势。继电子邮件之后,即时通讯对我们的通信方式又进行了一场革命,这种革命甚至延续到了我们的感情领域,只要双方都在互联网上。即时通讯所拥有的实时性、跨平台性、成本低、效率高等诸多优势,使之日益受到网民们的喜爱。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e一代”,在交换联系方式时已经习惯了交换QQ号。 本文介绍了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过程及现状,五种最常用的即时通讯软件,以及即时通讯软件的最新发展。 关键字:即时通讯;网络发展;软件

目录 摘要 (1) 一、即时通讯 (3) (一)概要 (3) (二)即时通讯软体 (4) 二、国内常用的五种即时通讯软件 (4) (一)QQ (4) (二)MSN (5) (三)阿里旺旺 (6) (四)百度hi (6) (五)POPO (7) 三、即时通信软件的现状 (8) 四、即时通信行业发展趋势 (9) 五、总结 (10)

一、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分电话即时通讯手机和网站即时通讯代表百问https://www.doczj.com/doc/8a12474465.html,,手机即时通讯代表是短信,视频即时通讯如QQ,MSN,百度hi等应用形式。 (一) 概要 即时通讯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即时通讯不同於e-mail在於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 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缐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 在早期的即时通讯程式中,使用者输入的每一个字元都会即时显示在双方的萤幕,且每一个字元的删除与修改都会即时的反应在萤幕上。这种模式比起使用e-mail更像是电话交谈。在现在的即时通讯程式中,交谈中的另一方通常只会在本地端按下送出键(Enter或是Ctrl+Enter)後才会看到讯息。 在网际网路上受欢迎的即时通讯服务包含了MSN Messenger、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NET Messenger Service、Jabber、ICQ与QQ。这些服务有赖於许多想法更久的(与普遍)的缐上聊天媒介,如Internet Relay Chat一样知名。 1970年代早期,一种更早的即时通讯形式是柏拉图系统(PLATO system)。之後在1980年代,UNIX/Linux的交谈即时讯息被广泛的使用於工程师与学术界,1990年代即时通讯更跨越了网际网路交流。1996年11月,ICQ是首个广泛被非

即时通讯优化方案baidu

即时通讯优化方案

目录 前言 (3) 第1章当前平台IM技术介绍 (4) WebRTC简介 (4) WebRTC优劣 (4) 第2章当前平台IM的突破方向 (5) 2.1视音频编解码技术 (5) 2.2设备对恶劣网络环境的适应能力 (6) 2.3音频处理技术 (8) 2.4 IM主流应用功能的开发 (9) 研发风险评估 (9) 第3章第三方IM方案分析 (10) 使用第三方IM流程图 (10) 主流的第三方平台 (11) 使用第三方平台的优势 (11) 环信IM平台 (12) 第4章总结 (14)

前言 本方案产生的背景是纺织服装平台已经初步搭建即时通讯服务,实现Web 视频聊天功能,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测试,对所发现的用户体验问题、多客户端互通问题和技术问题的描述,针对这些问题及对即时通讯功能后续发展规划,做出此优化方案。 IM是(Instant Messaging) 的英文缩写,全称为即时通讯技术,现在比较有名的产品有:腾讯QQ、MSN、微信、中国飞信等等产品,即时通讯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了IM后端服务、IM客户端、硬件配置。后端的服务由众多的业务系统组成,如:Session存储、用户信息系统、文件管理系统、实时音视频服务、消息处理、推送系统等等构成,是一套业务复杂、流程大的处理方案。

第1章当前平台IM技术介绍 当前平台的IM实现是基于WebRTC技术进行构建的,与传统的中心服务型IM技术有根本的不同。 WebRTC简介 WebRTC是HTML5支持的重要特性之一,Web开发者能够基于浏览器(Chrome\FireFox\...)轻易快捷开发出丰富的实时多媒体应用,而无需下载安装任何插件,Web开发者也无需关注多媒体的数字信号处理过程,只需编写简单的Javascript程序即可实现。 终端用户通过本机浏览器与信令服务器进行信令信息交换,在获取到足够的信息,自动与其他终端建立通讯链接,实现P2P视频聊天。 WebRTC优劣 WebRTC优势 WebRTC是HTML5的主要特性,是国际组织W3C制定的行业标准。目前WebRTC已经得到谷歌、微软、苹果等公司的大力发展并且在普及推广应用。让苹果、安卓手机使用浏览器进行视频会议成为可能。WebRTC使用的是P2P技术不占用服务器资源,节省了大笔服务器部署费用。

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总体解决方案

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总体解决方案 1.传输子系统 传输子系统是通信系统最重要的子系统,是连接行车调度指挥中心与车站、车站与车站之间信息传输的主要手段,是组建轨道交通通信网的基 础和骨干,为通信系统各子系统以及列车控制(ATS)系统、电力监控(SCADA)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主控系统(MCS)、办公自动化(OA)系统等系统提供语音、数据和图像信息的传输通道。业务类型通常有模拟用户、2M数字业务、宽音频广播业务、各种低速数据业务、图像业务、10/100Mbit/s以太网业务等。 采用SDH光传输+综合业务接入设备组网:在控制中心、车辆段和各车站设置SDH设备和接入设备(AN),在控制中心设备网管系统,用于传输网络的管理;由SDH光传输设备组成光纤数字环路自愈网,各类业务由SDH设备和接入设备接入。 采用ATM传输系统组网:由ATM设备组建传输网,网络分两级:一级网络为控制中心到车辆段和各个分站组成环路,属于网络骨干部分;二级网络为接入部分,主要是各车站通过ATM接入设备接入各站业务,网络管理设置在控制中心,用于传输系统的管理。各类业务由ATM接入设备接入。 根据用户需求集成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产品。 2.无线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为轨道交通内部固定工作人员与流动工作人员之间提供高效短信息和话音通信。系统为运营控制指挥中心的行车调度员、环境控制调度员、公安值班员、维修调度员等对列车司机、运营人员、维护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等无线用户分别实施无线通信;为车辆段值班员对段内的无线用户实施无线通信;以及相应的无线用户之间必要的无线通信。同时还具有相应的呼叫、广播、录音、存储、显示、检测和优先权等功能。系统以调度组为通信为主,同时还可实现用户间一对一的单独通信。系统可以传递数字信息,根据列车的需要实时的传递列车状态信息。 采用无线数字集群方式:系统通常由多基站的集群系统组成,主要设备包括控制中心设备(中心控制设备、调度操作控制台、系统网络管理终 端)、车站(基站、基地台、直放站)、便携设备(车载台、便携电台、手持台)和配套设备(漏泄同轴电缆、天线)组成,中心控制设备到基站之间采用有线传输系统所提供的通道连接,基站到移动台之间采用无线连接,无线电波通过漏泄电缆和空间辐射传播。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各基站由 设置在中心的主控制器控制,当基站与控制中器失去联系时,以单站集群方式支持单站系统的正常运行。 无线通信系统以专用频道方式:系统由控制中心(中心无线设备、调度操作控制台、系统网络管理终端)、车站(车站电台、固定台、直放站设备)、便携设备(车载台、便携电台、手持台)和配套设备(漏泄同轴电缆、天线)组成。 3.公务电话子系统 为轨道交通管理部门、运营部门、维修部门提供一般公务联络(电话业务和非话业务),系统具备PSTN基本业务,具备各种新业务功能(热线、 呼出限制、呼入限制、闹钟、呼叫等待、呼叫转移、缩位拨号、追查恶意呼叫、会议、ISDN),能够识别非话业务,并与无线系统连接,与当地公用电话网互联,可实现国内、国际长途通信;实现与市话局间的全自动呼入呼出,能够与当地119、120和110等特服业务相连, 系统主要由数字程控交换设备和电话终端设备组成,在控制中心、车辆段设置数字程控交换设备,在各车站设备程控交换机远端模块,各站

高新兴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通信监控/动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XXX年XXX月

目录

1项目背景 1.1项目需求 XXX 1.2系统架构 2机房动环监控技术方案 2.1主要业务 动力监控、环境监控、智能门禁、远程抄表、视频监控 2.2方案说明 本方案旨在实现对机房动力及环境远程实时监控,实现无人值守。考虑到每个机房设备配置不一样,本方案只从通用性角度说明,准确详细配置需勘察机房后项目经理/解决方案工程师给出。 方案基础业务范围(根据项目情况可选): ?动力监控:市电状态监测、开关电源监控、UPS监控、蓄电池监控、油机监控; ?环境监控:温度、湿度、烟雾、水浸、红外、空调监控; ?门禁管理:门状态、门锁状态、刷卡开门、远程开门、门禁授权等; ?远程抄表:总用电量、设备用电量; ?视频监控 2.3组网方案 图1 整体组网方案(数据+视频) 2.4各种组网说明 (1)2M环组网方案 高新兴在2005年在国内最早提出基于2M总线环传输组网模式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提出面向基站运维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技术解决方案,

其特点集中在系统的创新性、开放性、实用性等方面。网络拓扑图如下: 2M 环组网架构 独立2M 组网架构 (3)全IP 组网方案 全IP 组网架构 SDH 路由器 E1 E1 E1 STM-1 IP L S C STM-1 STM-1 F S U IP F S U IP F S U IP IP Network 专有设备网管 区域监控中心SS 前置机 综合业务处理平台 维护台 交换机 市中心机房 分中心1 …… 分中心N E-OMS CSC IP Network 省网管中心

智能客服系统解决方案

xx汇联智能客服系统 解决方案 一、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终端设备从传统的PC、电视、电话到新的智能手机、pad、穿戴设备等层出不穷,接入渠道从传统的网点、电话、网站、邮件到即时通讯、微博、微信、SNS等不断涌现,网络信息呈现出碎片化、移动化、实时化、个性化、多媒体化、大数据化的特点。一方面,对于信息服务提供商:全渠道的信息及资源,需要快速梳理并形成知识库,以便更好更及时的为客户服务;另一方面,对于信息的使用者: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价值移动互联全媒体时代来袭,使得人们对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及时、快速、准确的全渠道服务。这就给信息管理和服务带来全新的挑战,传统的呼叫中心、客服中心已经面临无法承受之重。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在近年取得长足发展,与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一起被称为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是基础性、战略性的技术,能够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基于在政府、企业、金融等行业的多年行业经验积累,xx汇联采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专门针对政府、企业、金融等特定领域,成功

开发出微喂智能机器人系统。系统支持自然语言人机交互,支持面向互联网、微信、移动APP等全渠道,支持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等技术。 二、系统特点介绍 丰富的行业背景,服务更专业 依托xx汇联领先的行业内容管理解决方案,借助三千多家行业客户项目的交付运维经验积淀,xx汇联智能机器人凭借预置的领域知识,应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和知识工程方法,深入理解用户问题的内在语义,挖掘用户真正关心的答案,xx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可以跟用户进行各种语境下的多轮对话,与同类产品相比,更加专业,更加智能。 本体类方法,知识库构建更敏捷 xx汇联智能机器人,凭借新一代的知识本体类方法,从更符合人类思维的角度,将现实世界中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抽象为实体和方法,通过实体完成知识实例的积累,通过方法实现知识表达的丰富,能够基于客户历史数据更快速地完成知识库构建,相比同类产品,知识库构建周期缩短30%。 全方位问题解答,答案更丰富

会议室系统集成方案

议室系统集成方案(音视频部分) 永安今世贸易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第一章、需求分析 会议室的系统设计须与现代化水平保持同步,具有相对的先进性、开放性、标准性、性。在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和设备选型配置上要符合会议室的高规格要求,在局部使用功能上满足不同场合的应用。会议室的会议系统将建设成为一个符合国家各项有关标准及规的优秀的智能化会议系统,使会场成为一个舒适典雅的会议场所,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建筑装饰美学、光学、声学及现代气息。可进行视频会议、报告演示及应急会商等,在会场智能化会议系统的设计及施工中确保智能化会议系统的先进、可靠及高品质,满足会场专业的有关国际、国的各项技术条件。 会议室智能化会议系统应具备音频扩声功能、音视频信号传输功能、音视频信号处理记录功能、图像信息重放传输功能、计算机多媒体处理功能、模拟信息与数字信息转换使用兼顾共享的功能。因此会议系统要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考虑其经济性,考虑系统的长期运行成本,其性能应是上佳优良的、其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要求。该系统将是一个成熟的、稳定可靠的、完整的系统。 智能化会议系统的设计实质上是将会议厅需要的本地会议系 统、显示系统、扩声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图像传输系统、会议调 光系统等各个系统运用现代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手段集成在同 一操作平台上,采取集中控制的方式,实现电子会议系统的集中控制,达到操作直观、使用方便、传输快捷、远程控制、维护方便的 目的。

第二章、系统设计 一、设计原则 1. 设计定位:智能化会议系统总体设计标准定位为甲级标准(参 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2. 先进性:采用国际或国先进的技术,通过智能化系统集成的 手段,使智能化电子会议系统具备当今智能化大楼的主流技 术及性能。会议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在技术上具有先进 性、兼容性,在选用最优化先进产品的同时,可以提供先进 的管理和服务方式。 3. 可靠性:从实际需求出发,可靠实用。采用的技术手段要具 有先进性,但必须成熟。尽量选用主流的工业产品以降低开 发和应用过程中的风险,并且具有完整的文档资料和相对便 宜的价格。优选实力雄厚的先进厂商的名牌产品,以求长远 的用户支持。 4. 开放性:智能化会议系统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避免系统互 联和扩展出现的障碍,具有良好的对未来系统及应用的开放 性。采用国际及国最新的设计规和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测 试,并选用具有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产品来进行系统构建, 确保系统能有较高的兼容性,以便今后对系统进行扩容和二 次开发,以保证系统在未来相对较长的时间具有一定的适用 性,易于和现有网络系统和Internet连接。基础结构能够与 多种数据通信媒介接口,支持多媒体技术,以适应未来技术 的发展,不断提供增值服务。 5. 服务意识:智能化会议系统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 想,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高效、环保的会 议环境。 6. 创造性:应用成熟的系统集成技术,有针对性的对智能化会 议系统进行优化和集成,使优化和集成后的电子会议系统整

综合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综合系统集成解决方 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系统综合集成 解 决 方 案 二○一四年三月七日

目录

系统综合集成解决方案 一、项目背景 现代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给通信系统信息化建设带来全新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着系统工作、管理、服务、保障的各个环节。信息化发展到当前阶段,用户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传统语音这一单一的通信方式,如何考虑充分利用既有信息资源,减少资源重复建设,融合语音、视频、数据的多媒体通信,实现“所见即所得、所见即可通、所见即可处”和“畅通无处不在”的目标,提升系统的感知能力、执法能力、处置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推动系统的工作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成为系统的迫切需求。 二、当前系统现状 目前,通信系统已建了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语音系统、无线超短波系统等各自独立、自成体系的通信系统。 (一)视频会议 系统各级部署有多个厂家的视频会议系统,还有一些软终端,这些系统有的基于协议,有的基于SIP协议。

(二)视频监控 系统大部分单位部署了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建设地点主要分布在各级的港口、码头、办公区等点位。因建设方式不统一,采用的监控管理平台也不统一,主要有海康威视、前卫视讯、大华和其它厂家等品牌,前端摄像机既有模拟摄像机,也有高清摄像机。 (三)语音系统 语音系统为主要使用的各类程控交换机、IP交换机,用于实现单位内部电话通话、以及与PSTN电话网络的互通。 (四)超短波系统 总公司和下属分公司及直属单位建立了全区或部分区域联网的超短波通信网,使用多个厂家、不同系列的超短波设备。 现有的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各类语音系统、超短波系统等,使用的品牌多样,协议制式不统一,硬件设备跨代多。各系统为各自独立的信息孤岛,相互独立,互不能兼容互通,存在全网统一管理难实现,多协议制式难融合,多系统互通难达成等问题。

一种地铁移动通信系统覆盖的解决方案

一种地铁移动通信系统覆 盖的解决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2015.09.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二十一届新技术论坛 一种地铁移动通信系统覆盖的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周彪傅子维 【摘要】:现代都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地铁客流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人们对地铁中进行高质量通信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强烈。本文以某市地铁11号线移动通信信号覆盖为设计目标,通过对地铁站台、隧道等场景特点的详细分析,并结合2G与TD-LTE技术特点,探索新的地铁移动通信系统覆盖的解决方案,对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在地铁、隧道等场景的覆盖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铁,TD-LTE,移动通信系统,信号覆盖 ASolutionof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CoverageforMetro BiaoZhou,ZiweiFu ChinaMobileGroupDesignInstituteCo., Abstract:,,wetakethedesignforacity’,tunnels,wecombine2GandTD-LTEtechnologyfeaturestoexploreanew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scoveringmetrosolution,w hichiscertainsignificancesforthefutureof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coveragesolutionsinsub way,tunnelsandotherscenarios. Keywords:Metro;TD-LTE,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signalcoverage 1项目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飞速发展,移动数据流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三大运营商纷纷加大对移动宽带网络发展的投入,并逐渐把经营模式从传统的语音经营转换到流量经营上。而TD-LTE[1]作为中国移动的主推的4G技术,拥有高峰值数据速率、高小区边缘速率、高频谱利用率等特点[2],是中国移动四网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推进TD-LTE技术的发展,是中国移动面向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打造TD-LTE精品网络对中国移动保持市场领先具有重大意义。

移动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移动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主要应用领域: 该方案不仅应用于电信运营商,而且也满足非运营商的移动应急通信需要。 方案简介: 随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不断发展,对移动应急车的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作为国内实力较强的一家合资通信系统综合厂商,北京贝尔具有强大的通信系统配套和集成能力,可提供各种最新的车载传输解决方案。北京贝尔可以以主集成商的身份,集成国内外任意一家通信厂商的无线设备,为用户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方案组成: 本车载移动通信系统系列产品(包括:GSM/CDMA 移动应急车,移动应急卫星车等)满足GSM/CDMA运营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车载移动应急通信系统的需要,能够提供以下功能。 (1) 提供战备应急移动通信的要求; (2) 提供视频信号的收集和传输; (3) 提供故障设备的应急处理; (4) 提供紧急救难所需的通话需求; (5) 提供紧急放号的需求,有效降低基站建置的空窗期间所流失的客源。 (6) 解决突增的话务需求量,减少平时建置高密度的固定基站,造成营运成本上的浪费。同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北京贝尔为用户提供五种解决方案: (1) 车载移动应急卫星通信系统; a) 目的: 结合车载移动交换系统,通过卫星信道开通GSM/CDMA通信信道。 增加公众移动网的容量及覆盖。 提供视频、数据远程传输。 b) 车辆外形及主要性能: 卫星天线可自动对星 配备高性能卫星通信设备 可内置微波传输系统 可提供视频采集、传输设备 支持本地、远程监控 可根据用户需要个性化设计 (2) 车载移动应急CDMA基站系统; (3) 车载移动应急BSS通信系统; a) 目的: 通过A接口接入本地交换局以替代故障基站。 增加公众移动网的容量及覆盖。 结合车载移动交换系统及其他车载BTS系统独立组网。 b) 车辆外形及主要性能: 天线可平稳上升至20米 基站天线增益达到15.5或17dBi 内置微波传输系统 高灵敏度接收(-118dBm)

IM即时通信项目技术方案.pdf

第一章技术方案 3.1.工程概述 ?工程名: ?建设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3.1.1.工程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手机上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即时通讯作为当 今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通信手段,互联网时代的人、企业等已基本接受和习惯即时 通讯带来的各种便捷服务,各种即时通讯工具、聊天软件应用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用户也越来越习惯利用在手机APP中植入的即时通讯功能服务进行在线即时聊天互动,获取产品或服务的信息,或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当前四川电信通过积极探索 实践,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也创新地开发出一些行业重量级的业务应用,对即时通讯能 力服务需求非常急迫,无专属即时沟通工具,买家与卖家间无即时沟通,订单及物流 通知未及时送达;QQ、微信等第三方即时通讯工具,只能解决交流的问题,而无法对 用户体验和平台无缝性带来帮助,没有与自身产品线进行的深度集成,应用需求无法 真正满足。 因此建立一套统一的IM平台以及专属的聊天产品,对应用的推广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2.需求概述 鉴于电信自主运营应用对IM即时通讯能力服务有相应的集成需求,需要构建一套云即时通讯服务平台,为需要IM即时通讯的应用提供基础的即时通讯能力服务,支持嵌入到电信自主运营开发的业务应用中提供即时通讯服务,实现即时通讯基础服 务能力平台化、SDK类型丰富化,支持多应用接入。 同时基于IM即时通讯平台可以定制一套专属于自己的IM通讯软件,对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都能很好的满足。

3.2.建设目的及原则 构建一套云即时通讯服务平台,为需要IM即时通讯的应用提供基础的即时通讯能力服务。同时基于IM即时通讯平台可以定制一套专属于自己的IM通讯软件,对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都能很好的满足。 3.2.1.总体建设原则 11.2.1.1系统可用性原则 系统可用性(Availability)是用来衡量一个平台系统能提供持续服务的能力,它表示的是在给定时间系统或者系统某一能力在特定环境中能够满意工作的概率。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满足和适应移动互联网技术更新速度,在满足开发时间 节点的要求下,满足用户的交互体验和功能需求,采用智能化的处理特色,满足运营 管理的效率要求。 在系统运行当中可能会影响到系统可用性的因素: 1.操作人员和组织 其实这个地方平台在使用中的管理员,他是否重视运维?组织是否已经认识平台带来的价值,把平台的可用性当作自己的一个核心能力来看待。是否把面向用户的业 务能力和运维很好的对接?是否建立起用户质量的组织文化。 2.业务流程 业务管理平台的流程梳理多个角色自己的关系和职责。我们第一个要去看这个流 程在面对故障的是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说能够确保故障信息的准确送达,同时 保证处理人的角色和职责是清晰的。其次不断去检查流程是否可以自动化驱动,而非 人为驱动。人是不可靠之源!我们最终希望形成是一个自动化、标准化的流程,这样 的流程不容易被异化,且能保证预期执行结果一致。 3.后期的运维技术

系统集成维护方案

托管维护项目解决方案 一、概述 在整个信息化建设的生命周期中,应用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占80%的时间,信息化工作要真正体现价值和效益,离不开运行和维护阶段。信息化工程在初期建设阶段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到运行维护阶段其经费的投入就明显减少,如果在运行维护阶段管理不良,将导致总体拥有成本(TCO)迅速增长。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到整个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已经逐步由大规模的建设转到了以应用为主的运维阶段。针对运行维护,沿用建设时期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与现阶段的管理需要已不相适应。 如何解决我们上述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运维管理水平。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信息化工作不是IT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要从IT治理的机制入手,进行责权利划分。刚才提的建设转运维问题,表面上是应用运维没有做好,但是问题不在运维本身。根本问题在于治理层面。这种频繁的需求,如果没有治理层面的需求管理规范,清晰划分业务-IT的责权,本质问题不能解决,IT部门将长期停留在被动响应业务需求的境界。因此,运维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我们从治理-管理-执行多个层面做工作。 通过外包服务可以推动信息化建设单位注重它的核心业务、专注于核心力,这也是信息技术资源外包的最根本原因。财务方面也是选择外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外包可以削减开支,控制成本,重构信息系统预算,从而解放一部分资源用于其他目的,避免"IT黑洞"的现象发生。技术方面,外包能获得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工作者的技能,改善技术服务,提供接触新技术的机会,使内部信息技术人员能够注重核心技术活动。并且,服务外包还可以提高服务响应速度与效率。对于

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大多数单位由于费用和学习曲线的缘故,很难立即将新技术纳入实际应用。信息技术资源外包的战略性考虑因素之一便是:借助外部现有、未来的技术保持同步的优势,改善技术服务,提供接触新技术的机会,来实现花费更少、历时更短、风险更小的方式推动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发展中的功能。 二、系统维护保养处理流程 1、投保设备分析 首先对投保设备及系统软件和数据库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得出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维保服务方案。 2、备机备件准备 根据客户所有可能发生的硬件故障,提供完整的备件或备机,保证对客户维保设备的备件覆盖率达100%,第一时间提供备机备件更换,为系统运行提供坚实的保证。 3、巡检、故障处理的组织和管理 技术支持工程师定期到现场对维保设备进行一次例行巡检,以便及时发现隐患,更换有潜在故障的部件。巡检后,将为客户提供巡检报告,内容包括系统现在运行情况,哪些方面存在问题隐患及解决方案,总结同期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提出日常维护的建议。 4、档案管理及反馈 在实施的过程中,做到规范的文档管理,及时跟客户进行沟通交流,使客户

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设计总体解决方案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毕业题目: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设计总体解决方案学生: 指导教师: 专业:铁道通信通信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方向) 班级: 2014年4月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专业铁道通信通信专业(城轨方向) 设计方向城轨轨道交通方向 姓名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审查合格,同意存档。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设计总体解决方案设计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可靠、安全、高效运营,并有效地传输地铁运营、维护、管理相关的语音、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就必须建立可靠的、易扩充的、独立的通信网。 二、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总体解决方案 2.ATP,ATS和ATO内容的概述 3.城轨交通通信系统安全策略分析 三、参考文献 [1]赵志熙,车站信号控制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林瑜筠,铁路信号基础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3]林瑜筠,区间信号自动控制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4]王永信,车站信号自动控制,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5]涂序跃铁道信号运营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四、设计时间安排 (1)确定题目:2014.9至2010.10 (2)现场调研:2012.11至2013.6 (3)查阅文献:2011.1至2011.2 (4)资料整理分析:2013.2至2014.1 (5)编写设计、总结:2014.3至2014.4 (6)打印、提交、送审设计,准备答辩:2014.5至2014.6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系统设计总体解决方案设计指导教师 专业铁道通信通信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方向)学生 2014年4月15日

一体化应急指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Unitex全能一体化交换机 应 急 指 挥 系 统 注Unitex 全能?为深圳长丰健业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商标 作者:蒋秋云 深圳市长丰健业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2008-11-7

目录 一、公司简介 (4) 二、应急呼叫中心系统 (4) 1、应急呼叫中心系统简介 (4) 2、应急指挥软件系统 (4) 3、应急呼叫中心系统的主要特点 (5) 1)支持暴发性、大容量和高强度的呼入呼叫 (5) 2)提供多种形式呼叫接入方式,为紧急事故提供充分信息渠道 (5) 3)多种呼出管理方式,充分配合应急事故指挥调度 (5) 4)结合现在的应急信息管理系统 (5) 4、系统功能说明 (5) 4.1系统介绍 (5) 4.1.1 实现中继接入 (6) 4.1.2 ACD功能 (6) 4.1.3 IVR功能 (7) 4.1.4 录音 (7) 4.1.5 外呼 (7) 4.2 无线调度 (7) 4.3呼入业务处理 (8) 4.4 呼出管理及操作功能 (8) 4.5业务分类统计 (8) 4.6 知识库管理 (8) 三、Unitex一体化交换机呼叫中心系统解决方案 (9) 3.1系统结构图 (9) 3.2 Unitex一体化呼叫中心系统平台 (9) 3.3 Unitex一体化呼叫中心系统功能说明 (10) 3.3.1 电话接入系统(PBX与CTI) (10) 3.3.2 语音接入系统(IVR、语音信箱) (11) 3.3.3 统一自动呼叫分配系统 (11) 3.3.4 主动呼叫系统 (11) 3.3.5 呼叫中心监控管理系统 (13)

四、方案要求及方案硬件配置 (15) 4.1系统要求 (15) 4.2系统配置 (15) 五、Unitex一体化呼叫中心系统特性 (16) 5.1 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16) 5.2 固网和移动集群交换,实现应急时实性 (16) 5.3 一体化部署 (16) 5.4 升级维护简单、成本低 (16) Unitex交换机 (16) 5.5 与其他解决方案比较 (17) 5.6 Unitex技术平台特性 (17) 5.6.1 Linux系统与windows集成平台比较 (17) 5.6.2 windows集成平台系统解析 (18) 5.6.3 Unitex呼叫中心交换机系统特性 (18) 5.6.4与WINDOWS设备方案比较 (19)

智能客服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客服系统解决方案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中科汇联智能客服系统 解决方案 一、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终端设备从传统的PC、电视、电话到新的智能手机、pad、穿戴设备等层出不穷,接入渠道从传统的网点、电话、网站、邮件到即时通讯、微博、微信、SNS等不断涌现,网络信息呈现出碎片化、移动化、实时化、个性化、多媒体化、大数据化的特点。一方面,对于信息服务提供商:全渠道的信息及资源,需要快速梳理并形成知识库,以便更好更及时的为客户服务;另一方面,对于信息的使用者: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价值移动互联全媒体时代来袭,使得人们对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及时、快速、准确的全渠道服务。这就给信息管理和服务带来全新的挑战,传统的呼叫中心、客服中心已经面临无法承受之重。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在近年取得长足发展,与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一起被称为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是基础性、战略性的技术,能够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基于在政府、企业、金融等行业的多年行业经验积累,中科汇联采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专门针对政府、企业、金融等特定领域,成功开发出微喂智能机器人系统。系统支持自然语言人机交互,支持面向互联网、微信、移动APP 等全渠道,支持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等技术。 二、系统特点介绍 ●丰富的行业背景,服务更专业 依托中科汇联领先的行业内容管理解决方案,借助三千多家行业客户项目的交付运维经验积淀,中科汇联智能机器人凭借预置的领域知识,应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和知识工程方法,深入理解用户问题的内在语义,挖掘用户真正关心的答案,关联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可以跟用户进行各种语境下的多轮对话,与同类产品相比,更加专业,更加智能。 ●本体类方法,知识库构建更敏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