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企业经济管理答案

电力企业经济管理答案

电力企业经济管理答案
电力企业经济管理答案

企业: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商品或劳务满足市场需求并谋取赢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电力工业企业的基本特征:①电力工业是基础产业②电力工业是电力市场供需直接对应型的基础产业③电力工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基础产业④电力产品是优质二次能源产品⑤电网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形式。

电力生产总体上由三部分组成,即发电环节、输电环节和供电环节,其技术特性也存在差异。电力企业的种类:发电企业:主要是从事电能产品的初加工,把水、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风能、太阳能等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这种二次能源。输电企业:主要从事电能输送、传输活动的企业。供电企业:主要从事电能供应、配售活动的企业,是直接面向用户。电力建设企业:从事电力项目的施工建设、电力设施的安装、调试等活动。如电力建设公司,电力安装公司。电力修造企业:从事电力设备以及相关设施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维修服务等活动的企业。比如:电力设备制造公司、设计开发公司、检修公司等。电力投资公司,电力咨询公司。现代企业制度:是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特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态的新型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供给:在一定时期中,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对于一个市场价格生产者所愿意出售的物品的数量,称为这一价格的供给量。所有可能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该物品的供给。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多,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少。引起供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曲线单调增。需求:一定时期中,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对于一个市场价格购买者所愿意购买的量,称为对应于这一价格的市场需求量,把所有可能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需求。通常情况下,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价格越高,需求越少,价格越低,需求越多。曲线单调减。价格均衡:使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的价格,叫均衡价格,此时的产量叫均衡产量。生产要素:生产所必须的经济资源。(生产要素有三类,即自然资源、资本、劳动)生产函数: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定数量的各种要素的组合与使用它们可以得到的最大的产量之间的关系。机会成本: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如果用于甲用途就不能用于乙用途。机会成本就是所使用的要素用于其他活动所能带来的最大报酬。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它就是要素的市场价格。会计成本:是对历史的记录,其目标在于跟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对经营状况做出评估。短期成本:对于每一个产量,短期成本是在固定要素条件下的最小成本组合。把至少有一种要素投入量不能变化的时期称为短期。长期成本:对于每个产量,长期成本是所有要素的最小成本组合。把所有要素投入量都可以改变的时期称为“长期”。边际收益(MR)是每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时收入的增加。边际成本(MC)是每增加一单位的产量时成本的增加;

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MC,即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供求平衡。电力市场的定义:电力市场是采用法律、经济等手段,本着公平竞争自愿互利的原则,对电力系统发电、输电、供电、用户等成员进行组织协调运行的管理机制和执行系统的总称。电力市场的基本特点:开放性、竞争性、协调性。电力市场组成要素: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载体、市场价格、市场运行规则和市场监管。主体具体包括各类电力企业、电网经营企业、电力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客体容量和电量。载体输电网和配电网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包括:①市场进入规则;②市场交易规则;③市场竞争规则。其核心是引入竞争机制,保证电力市场开展公平和有序的竞争。电力市场的基本原则:公平竞争的原则,等价交换的原则。管理是管理者或者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四层含义: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的核心是达到目标;管理达到目标的手段是运用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性质: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基本功能:合理组织与发展生产力的功能,另一是维护与协调生产关系的功能。企业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称。它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企业特点(条件)对满足社会需求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以充分运用资源,高效率实现企业目标,谋求自身发展

利益的活动过程。

企业管理系统:经营战略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营销管理子系统,管理信息子系统。

1、企业管理发展历程

经验管理阶段(19世纪80年代—20世纪初),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行为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20世纪70年代),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三、企业管理职能

计划职能:计划是对既定目标进行安排,制定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纲领,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和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管理活动。

组织职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任务和目标,对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合理配备和使用企业的资源,正确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管理活动。领导职能:所谓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协调职能:协调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对组织的各个环节和部门的活动进行统一安排和调度,使之互相配合,紧密衔接,减少矛盾和冲突,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控制职能(要求:预见性、全面性、及时性):控制就是按照既定目标、计划和标准,对组织活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各项活动按原定计划进行或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实际的组织活动过程。

电力企业管理:就是遵循电力生产经营活动的自身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电力企业的人、财、物和发、输、变、配、用电的全过程,实施各项管理功能,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企业按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

公司的特征:公司是依法组成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公司是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联合经营的经济组织、公司是依照法律进行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3、公司的类型

无限公司:是由两个以上无限责任股东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法律规定的两人以上,若干人以下得得股东所组成,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的公司。

两合公司:是由一人或一人以上无限责任股东和若干有限责任股东组成。

股份有限公司:又称股份公司,指有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所设立的,全部资本分为均等的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财产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法律责任。4、控股公司:控股公司是指通过持有某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而对其实行控制的公司。控股公司一定是母公司,但母公司不一定是控股公司。

母公司与子公司:

母公司是根据拥有另一家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或通过协议方式能对另一家公司实行实际控制的公司。其特征:1)子公司受母公司的实际控制2)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控制关系是基于股权的占有或控制协议。3)母公司、子公司各为独立的法人。

总公司与分公司

分公司是与总公司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分公司并非以独立的公司,而与其总公司是同一公司,是总公司的组成部分或业务机构。其特征:1)分公司没有自己的公司章程,甚至名称。2)分公司一般也不设董事会等整套管理机构,而只有业务管理人员。

3)没有自己的独立资产4)分公司的业务活动结果由总公司承受,总公司对分公司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债务来承担责任。5)分公司的设立程序比较简单。

股份制企业的组织结构主要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组成。

股东大会(是股份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

董事会(是股份制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机构)

监事会(是股份制企业活动的监督机构)

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负全面责任)

三、电力企业组织形式

国有独资公司:如国家电力公司、省电力公司。

企业集团:华中电力集团。

股份制企业:如发电公司、电力实业公司、电力开发公司

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制企业的基础上,由企业内部职工出资入股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实现经营目标,行使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维护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二、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作用

1、为建立企业正常生产秩序,有效地组织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需的科学手段和方法。

2、为行使企业管理职能(如计划决策、指挥、组织、协调和控制)提供信息、数据、标准、资料等。

3、为改善企业素质,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益以及推行经济责任制等,提供客观依据。

4、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基础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向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三、企业基础工作的特点:1、科学性2、先行性3、经常性4、群众性5、先进性

四、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1、标准化工作2、定额工作3、计量工作4、信息工作

5、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

6、职工教育工作

五、做好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要求:

1.从本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对基础工作的现状进行前面系统地研究,提供有准对性的意见和措施方案等。

2.基础工作是项复杂细致的工作,要力求认真扎实、讲求工作实效。

3.领导要重视,组织应健全,措施须落实,并长期坚持。

4.广泛发动群众,加强企业内外联系,互相配合,通力协作,注重总结和交流先进工作经验。

一、电力工业现代化的意义及标志

实现电力工业现代化其技术水平主要表现为“三大三高”

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

高电压高参数高度自动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就是指在现有企业管理水平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现代技术科学、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现代化管理方法及手段使企业生产经营达到当代的世界先进水平。

2、内容:

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手段、方法现代化、管理人才现代化、管理体制现代化。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有个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信息的传输、加工、查询、提供预测模型、计划模型和决策模型,并能做出科学的预测和最佳决策及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

由原来局限于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扩展到脑力劳动领域里的产品设计和经营管理自动化,使工业企业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集成与优化,这就是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2)组成

管理信息分系统、技术分析分系统、质量管理分系统、生产自动化分系统,

清偿能力评价指标:1、固定资产投资国内借款偿还期(Pd)2、资产负载率3、流动比率4、速动比率

物资储备定额也称物资库存周转定额,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进行所确定的物资储备量标准。

物资储备定额的分类和构成

1.按物资储备定额的计量单位分为相对储备定额和绝对储备定额。

2.按物资储备的综合程度分为个别储备定额、类别储备定额和综合储备定额。构成: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季节储备定额

注意:对建立保险储备的物资而言,保险储备定额就是最低储备量,经常储备定额与保险储备定额之和就是最高储备量。

保管损耗量=计划期储存量*保管损耗率

运输损耗量=计划期运输量*运输损耗量

生产企业仓库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从生产出发、及时、准确、保质、保量的搞好生产所需

的物资供应,为企业生产高质量服务。

企业经营战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及可取得的资源的情况,力求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

战略与战术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战略是总体谋划,战术是具体行动

战略与策略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先有战略,后有策略,策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战略。战略是规划和计划的灵魂,规划和计划是战略的继续、深入和细化。

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全局性、未来性、系统性、竞争性、相对稳定性。

四、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类型:

1、发展型战略:投入大量资源、扩大产销规模、提高竞争地位、提高市场占有率或用新产品开辟市场。包括企业产品-市场战略、企业联合战略、企业竞争战略、国际化经营战略。

2、稳定型战略:投入少量和中等程度的资源,保持先有产销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稳定和巩固现有的竞争地位。包括无增长战略和微增长战略。

3、紧缩型战略:采取撤退措施,保住生存、以便转移地阵,准备东山再起。包括紧缩战略、转让归并战略及清理战略。

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步骤:1企业外部环境分析2企业内部实力分析3确定企业的经营领域、思想、目标4企业经营战略的设计与选择5企业经营战略实施6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评价和控制。

电力需求是对已有电力用户的未来需求电量,以及未来新增用户的需电量做出科学的估计、判断、和推测。(特点:宏观性、复杂性、长期性)

2、电力需求预测的种类?

电量预测:电量是某供电地区(市场)在一定时间内,电力生产或消费的总量。

负荷预测:负荷是指发电、供电地区或电网在某一瞬间所承担的工作负载。对用户来说,用户负荷是指用户连接在电网的所有用电设备在某一瞬间所消耗的功率之和。

最大负荷:通常是指一小时中电力合计值的最大值。电力系统的负荷分为:发电负荷、供电负荷、和用户负荷。

发电负荷:某一时刻电力系统内各发电厂出力之和。

供电负荷:发电负荷-各发电厂厂用负荷。

用户负荷:供电负荷-线损负荷

3、电力需求预测分类:

即期预测:日或周

短期预测:1年或2年

中期预测:5~10年

长期预测:15-30年

二、电力需求预测的原则与程序?

1、基本原则、连贯的原则、相关的原则、类推的原则。

三、电力需求预测方法

(一)需电量预测方法

1、用电单耗法:一般用于工业预测

(1)产值单耗法:

(2)产品单耗法:

2、电力需求弹性系数法

定义:电力需求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比值,称为电力需求弹性系数。

3、回归分析法

原理:由于工业、农业等各部门的经济发展与用电量的增长具有一定的规律和”惯性“,从其相互联系中,利用数理统计学中的回归方法来找出事物变化的规律,进而进行预测。

(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非线性回归模型

二、电力战略规划的种类:长远规划:15-30年

中期规划:10-15年近期规划:5年

三、电力战略规划的内容:1、分析电力工业现状并明确存在的问题2、预测需要的发电量、负荷及地区分布3、分析能源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4、确立电力建设的目标和基本任务

四、电力战略规划的编制程序:1、电源开发规划程序2、送变电规划程序3、配电设备规划程序

4、资金规划程序

经济的4种含义。(1)反映生产关系的总和。(2)是国民经济或各部门经济活动的总称。(3)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4)指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增收、节支,以及人们日常工作中的节约、节省。

3、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技术经济分析是应用技术经济学科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对具体技术经济方案的实施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价,以确定其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从各参选的可行方案中选出经济上最佳的方案的一种方法。

二、技术经济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原则;2、多方案比较的原则;3、可比性原则4、动态分析的原则5、综合利用效益的原则6、国民经济效益原则7、企业经济效益原则8、不确定性分析原则9、综合评价原则

财务评价标准是基准收益率及借款偿还期。

国民经济分析的内容:1调整基本数据2计算项目的外部效果3编制现金流量图4编制经济外汇流量表5确定经济评价的标准并进行效果指标的计算和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的标准参数是社会折算率。

财务分析与国民经济分析的主要区别:1、分析问题的角度(出发点)不同2、效益和费用的计算范围不同3、采用的价格指标不同4、对待税金、补贴、折旧、国内贷款与还本付息的处理方法不同5、需测算的经济指标也不同6、经济评价的标准不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财产和物质的货币表现为资金。现金:可以投入流动的交换媒介。

利息: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利息率:一定时期内利息金额同贷款金额的比率。

企业或个人向银行取得贷款的一种形式。贴现也称折现。

按规定利率计算的,在今后模拟(或若干)规定时间收回或支付的款项的现在价值,称为贴现值。贴现值与今后到期收回或支付款项总额之差,称为贴现息。

贴现率:当贴现期为一年时,贴息即为一年的利息,该贴现息与贴现值之比称为年贴现率或年折现率,一般以百分数表示。

单利:只按本金计算利息,上期利息不再递加入下期本金(即本金值不变),借款到期时一次偿还本利的计息还本方法。I=Pin

复利:将上期利息加入下期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利上加利的计息方法。I=P(1+i)n-P

现值:动态分析中将基准年以后某一年的现金折算到基准年(点)的值,称为现值。(也称为贴现值)。终值:动态分析中将基准年以前某一年的现金折算到基准年(点)的值,称为终值。(或将来值、未来值)

等值:发生在不同时间、数量不等的两笔资金,用同一折算率,按复利折算到基准年(点),若其价值相等,则称该两笔资金为等值。也称此折算值为原资金的等值或有效值。

年金:将一个时期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时间间隔(一般以一年为一个间隔期),在每个间隔期末收入(或支出)一个相同数额的资金,这种等额收入(或支出)现金的方式称为年金方式,这种年金系列称为年金。

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建造、改扩建、购置固定负资产及有关工作的资金的总和。

经济净现值:ENPV≧0,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以净现值大的方案为优。

经济内部收益率: EIPP≥i s ,项目可行。

EIPP≤i s,项目不可行。以内部收益率高的为优。

当△EIRR≥i s(社会折现率)时,投资大收益也大的方案经济性好,反之当△EIRR<i s(社会折现率)时,投

资大收益也大的方案经济性差。

净年值:将方案的按社会折算率计算的净现值平均分摊到使用期(经济寿命)的每年,所得的净现值称净年值.

计划管理是用计划来组织、领导、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一般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控制和分析计划完成情况、制定改进措施等内容。

计划管理的特征:时效性、综合性、可行性、灵活性。

按计划的长短分类:(1)长期计划(或长远发展规划)(2)年度计划(3)作业计划

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分为:经营计划、生产计划、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企业技术进步计划、财务计划、物资计划等。

按管理层次分类:战略发展计划、职能部门计划、基层班组计划、职工个人工作计划等。

生产计划:电力企业生产计划主要由一系列生产计划指标组成:(1)产量指标:发电量、供电量、售电量、供热量(2)产值指标:售电收入、供热收入及其他收入(3)质量指标:频率、额定电压、波形、供电可靠性指标(4)效率指标:煤耗率、厂用电率、线损率、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等。

经营计划:又称企业综合计划,是企业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方针和经营战略与决策的具体体现,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刚领。

节点:用“○”来表示,代表事项(或事件),它不消耗资源,也不占用时间,只是表示某项作业开始或结束。

箭线:用“→”表示工程或计划进行中的各项作业(或工序),它是要消耗资源和时间的。箭头表示一项作业的结束,箭尾表示某项作业的开始。

虚箭线:用” ---→”表示一种虚作业或虚工序,即作业时间为零,实际上不存在的工作。

作业最早开工时间是指作业最早可能开始工作的时间,它受其所有紧前作业最早可能完工时间的影响。

作业最早完工时间是指作业最早开工时间开工,按作业时间所能达到的最早完工。

建设项目指利用一定的建设资金,经过决策与实施(设计、施工)等一系列程序,形成具有预期功能或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

建设程序: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建设施工、竣工验收四大阶段

经济合同是指具有平等民事主体的法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相互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而订立的协议。

合同订立的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两阶段招标、议标。

全面履行的原则:履行期限、地点、方式、数量、质量、价格。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合同是经济合同的一种,它是由电力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以完成某一项电力工程项目为目的、明确相互权力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含建筑、安装、调试合同)是由合同条件(或称一般条款)和协议条款(或称特别条款)两部分组成。

工程变更的原因:业主提出的变更、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变更、承包商提出的变更、其他原因的变更。

工程变更的控制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变更、协商一致的原则、必要变更尽量提前的原则。

施工索赔: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施工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而使承包商遭受损失时向业主提出的索赔要求,或业主为了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对承包商违反合同的行为提出的索赔要求,后者又称为反索赔。

索赔的分类:按索赔的目的:分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按索赔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不同:分为单项索赔和一揽子索赔。按索赔发生的原因:分为延期索赔、工程范围变更索赔施工加速索赔和不利现场条件索赔等四类。按索赔的合同依据:分为合同内索赔、合同外索赔和道义索赔。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

施工技术管理是对各项技术活动、技术工作与相关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计划、实施、总结和评价的系统管理活动。

(实际偏差=实际成本-合同预算成本)、(计划偏差=合同预算成本-施工预算成本)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施工预算成本)

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安全管理通常包括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组织是以电网为基础,将电能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整体。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系统运行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科技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

电力企业发、供电生产管理的特点1、保证安全经济发、供电,坚持电力产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2、电网生产调度的高度集中统一3、电网必须有备用4、电力供应必须保持高度的可靠性5、高度重视技术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由企业全体人员参加的,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具有全面性的,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为目的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和特点:(1)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的涵义是全面的,它不仅狭义的指产品质量,而且还广义地指产品赖以形成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2)全面质量管理的是全过程的管理(3)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性的质量管理(4)全面质量管理是运用多种管理技术和手段的综合性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式是PDCA循环,即充分利用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4个阶段周而复始的循环这一科学的方法。P阶段:计划阶段。D阶段:实施阶段C阶段:检查阶段A阶段:处理阶段

特点:(1)大环套小环(2)循环上升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方法: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和统计分析表等七种。

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及其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ISO9000系列标准的角度,对质量管理、质量保证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提炼、概括和总结,并是系统化、规划化。

可靠性管理是指在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保持系统、设备、部件或元件规定功能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是全面贯穿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运行和维修的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

电网调度是指电网设置调度机构,为保障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对电网已有设备的状态、运行方式和工况执行各种措施和活动的组织、指

挥、协调和控制。

电网调度管理的原则:(1)电网调度应当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电网运行的客观规律。(2)电网运行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3)电网调度管理必须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4)要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技术规定。

财务:是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统一。财务活动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活动(或资金运动)。

资金活动:工业企业资金全过程包括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消耗、资金收回和资金分配等五个阶段。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一项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各方面的财务关系,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工作。

电力企业筹资的要求:1、合理预测资金需用量,充分挖掘企业现有资金的潜力2、选择投资的有利方向,提高投资效益3、选择经济方便的筹资渠道和方式,力求降低资金成本。4、合理安排资金结构,保持一定的偿债能力。资本成本:是指企业筹资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它包括:筹资占用费和筹资费用。

资本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筹资费用)*100%

2、个别资本成本率的计算:

(1)借款成本率=筹资占用费*(1-所得税率)/筹资总额*100%

(2)长期债券成本率=筹资占用费*(1-所得税率)/(筹资总额-筹资费用)*100%

(3)优先股资本成本率=优先股股利总额/(筹入股本总额-筹资费用)*100% (4)普通股资本成本率=普通股股利总额/(筹入股本总额-筹资费用)*100%+股利变动率资本结构表示借入资本和自有资本的比列关系。最佳资本结构一是综合资本成本率低,二是企业财务风险小。

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的特点:流动性强、变现能力强、波动性大、占用形态是多变的。

企业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及现金等价物等。

现金成本:一般包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和管理成本三种。

最佳现金持有量或称最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是指能使企业的现金存量花费的机会成本最小,而且又能确保企业现金需求的最佳存量。

应收账款是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应向其他单位收取的款项。电力企业应收账款包括应收售电收入、应收售热收入、应收其他产品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应收账款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目的:就是要在发生应收账款增加销售从而增加利润与产生的应收账款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存货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各种物资。

存货成本: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

经济批量是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存货的订购量,这一订购量能够使存货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点,所以称为经济批量法。

固定资产的界定:一类是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器具和工具等只要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都列为固定资产;另一类不属于生产经营用的主要设备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年限超过两年,列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原价):它是在建造、购置固定资产时支出的货币总额。包括:买价、运杂费、和安装费等。

折余价值,简称净值: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已提折旧的余额。

完全重置价值,简称重置价值:指按照当前的生产条件和市场价格情况,重新构建该项固定资产所需的费用。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电力企业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原价减去残值收入加上清理费用,按照预计折旧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残值收入+清理费用)/预计折旧年限

或=【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占原值百分比)】/预计折旧年限

折旧率:是指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或=(1-预计净残值占原价的百分比)/预计折旧年限。

费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由于采用制造成本法,因此将企业的费用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进行核算和管理。

制造成本:是为制造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有关的各项耗费,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制造费用等,又简称成本。

期间费用: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的各项耗费,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成本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内以货币形式确定产品所需直接费用支出和成本降低任务的计划。

电力成本的构成:发电成本、购电成本、供电成本、汇集管理成本形成售电成本。电价特点:按使用条件制定电价、电价受一次能源价格的影响很大、电价的政策性较强且要求相对稳定。电价制度是指生产和销售电力所发生的费用及合理利润以电费形式从用户合理收回的制度。电价制度具体由电价种类和计价方式两部分组成。两部制电价是将电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电价,按照用户用电容量为计量标度,规定每千瓦或每千伏安每月收取电费多少,另一部分是电度电价,按照用电度数乘以电度电价收取。

电力边际成本包括三部分:容量成本:是指为增加电力供应投资开发、输、供电设备的费用。;电量成本:是增加电量所需的燃料、用水和运行费用。;用户成本:是指可直接归属于用户的微增费用,包括:接户线。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者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电力企业销售收入构成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电力销售的特点:计量上的特殊性、计价的复杂性、收费的广泛性。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是收入和费用配比之后一定的差额。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构成包括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等四部分。

销售利润:是企业从事工业产品销售和其他销售业务所获得的利润。

投资净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产生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余额。

营业外收入: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但与企业有一定联系的收入。营业外支出:列入营业外支出的项目有: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大修理期间的损失、职工子弟学校经费和技工学校经费、非常损失、公益性救济捐赠、赔偿金、企业多留、投资者和职工多得,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是指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物资的采购、供应、运输、保管和使用等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工作过程。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基本任务:保证生产经营需要、降低物资成本、节约物资储备资金。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市场掌握物资资源供求状况、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组织物资供应。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为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单位合格工作量所规定的消耗物资的数量标准。

2011年4月自考真题电力企业经济管理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力企业经济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22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指标中,不属于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是( ) A.内部收益率 B.净现值 C.资本金利润率 D.资产负债率 2.股份制企业业务活动的监督机构是( ) A.董事会 B.股东大会 C.监事会 D.总经理

3.以节约成本、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治理“三废”、劳动保护等为主要目标的改建工程项目称为( ) A.基本建设项目 B.基本改造项目 C.技术建设项目 D.技术改造项目 4.已知现值为P,在折现率为i0,年数为n的条件下,计算年金A的换算系数符号为( ) A.(P/A,i0,n) B.(A/P,i0,n) C.(F/A,i0,n) D.(A/F,i0,n) 5.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 ) A.边际收益最大 B.边际成本最小 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D.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 6.在网络图中,关键作业是指( )

A.消耗人力、物力最大的作业 B.消耗时间最长的作业 C.作业时差为零的作业 D.消耗时间最短的作业 7.在个别储备定额基础上,按物资的分类类别确定的储备定额为( ) A.绝对储备定额 B.经常储备定额 C.类别储备定额 D.综合储备定额 8.发电量和供电量等指标属于电力企业的( ) A.产量指标 B.产值指标 C.质量指标 D.效率指标 9.以下关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是指产品质量 B.全面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

219417 国际财务管理(第四版)习题答案

国际财务管理计算题答案 第3章 二、计算题 1、 (1)投资者可以这样做: 在乙银行用100港币=105.86人民币的价格,即100/105.86(港币/人民币)的价格购入港币 100万×(100/105.86)港币=94.46万港币 在甲银行用105.96/100(人民币/港币)卖出港币 94.46×(105.96/100)=100.09万人民币 投资者的收益:100.09-100=0.09万人民币 2、 (1)如果美元未来没升值到利率平价,则海外投资者具有获利机会。最大的获利水平:1美元兑换人民币8.28元,在中国境内存款投资,1年后换回美元获利: (1+1.98%)-1=1.98% 与在美国存款投资收益率1.3%相比,获利更多。随着美元汇率接近利率平价,这个收益率会向1.3%靠近,最终与美元利率相同。 (2)由于美元存款利率低于人民币存款利率,中国投资者没有套利获利机会。 (3)投资者套利交易面临美元升值的风险,如果必要,可以采用抛补套利防范。 (4)如果存在利率平价,此时美元远期汇率升水,升水幅度: K=(1+1.98%)/(1+1.3)-1=0.67% 1美元=8.28×(1+0.67%)=8.3355(元人民币) (5)处于利率平价时,投资者无法获得抛补套利收益。 (6)如果目前不存在利率平价,是否抛补套利,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美元升值可能性和可能幅度的判断,以及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4、 公司到期收回人民币:5000×81.21/100=4060(万元)

5、如果掉期交易,则 卖掉美元得到的人民币: 50×6.79=339.5(万元) 美元掉期交易下支付美元的人民币价格:50×6.78=339(万) 买卖价差人民币收入净额=339.5-339=0.5(万元) 如果不做掉期交易,则美元两周的存款利息收入为 50×0.4%×14/365=0.00767(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利息收入:0.00767×6.782=0.052(万元) 两者相比,掉期交易比较合适. 6、2011年11月16日 合约执行价格1澳元=1.02美元 即期汇率1澳元=1.024美元 合约价格低于即期汇率,企业应该履行该合约,企业履约支付的澳元加上期权费:1澳元=1.02+(2.6834/100)=1.0468(美元) 与即期交易相比,企业亏损: 50×100×(1.0468-1.024)=114(美元) 8、远期汇率低于及其汇率,故远期贴水为:远期汇率-即期汇率=0.188-0.190=-0.002 9、行权,因为行权价低于实施期权时的即期汇率。单位净利润=即期汇率-行权价-期权费= 0.65-0.60-0.06=-0.01元。一份单位合同的净利润=-0.01×62500/0.6=-1041.67。设盈亏平衡的即期汇率为X,则X-0.6-0.06=0,解方程得,X=0.66。 10、港币贬值。其变化幅度=(1+3%)/(1+4%)-1=-0.9%。 11、根据国际费雪效用理论,两国即期汇率的变化等于名义利率的差,即5%。 12、其汇率变化幅度=(1+6%)/(1+6%×(1+5%))-1=-0.0028,故法郎的即期汇率为 0.09×(1-0.0028)=0.0897 第4章 二、计算题 1、当即期汇率为1欧元=1.08美元时,三份合约预计节约的资金:

2020年电力经济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2 《电力经济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Economy and Manage of Power system 课程编号2472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时数 24 学分数5 执笔者刘平竹编写日期22年3月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性质《电力经济与管理》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力、能源、经济的一些基本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程内容力求密切与电力工业实际相结合,内容深入浅出,通过电力与能源资源、电力与经济、电力管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技术、经济、管理三者的统一的认识,为日后成为一名综合的人才打下一定基础。 课程教学内容(讲课8学时) 第一章、能源资源与电力 讲述能源资源的简单形成,不可再生性及可再生性,世界能源资源的情况及危机,我国的能源资源情况,能源资源与电力的转换。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要点通过以上内容使学生了解世界能源资源状况及电力的发展和应用。 第二章、电力企业的经济与管理(讲课4学时) 电力工业现代化及现代化管理、管理科学的形成及发展,管理的功能,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及管理组织,我国的电力管理现状,加入WTO后我国电力系统、网、厂管理前景。 要点使学生了解电力企业的管理方式。 第三章、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讲课1学时) 资金的时间价值及计算,技术经济指标体系(投资、年运行费、固定资产、流动资金),

常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投资回收期、总费用和年总费用、净现值综值和净年值、内部收益率、损益平衡) 第四章、科学管理(2学时) 电力系统投资决策(收益分析、风险分析)、电力系统设备综合管理(磨损、修理、更新),侧重于了解如何决策及如何进行设备管理。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课堂讲授、课外作业、思考与分析题、考试。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提高理工科 学生对能源、电力、经济、管理知识的认识,扩大知识面,为培养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课堂讲授 采用启发式教学,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和思考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准确完整地掌握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讲授为主,以课下思考与分析为辅助,通过部分作业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 外语要求 学习英语水平一般即可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为“物理学”、“电学”、“哲学” 若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更好 教学参考书 《电力经济与管理》东北电力学院张纯 《电力企业管理》水利电力出版社董希文

电力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与防范策略分析

电力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与防范策略分析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力资源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电力企业也得到了显著发展,随着电力企业进一步发展,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但在经济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有效促进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改进效果,下面针对电力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标签:电力工程;经济管理;防范策略 引言 近些年来,安全问题都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例如道路安全、饮食安全以及用电安全等,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变电站以及大型工程的安全问题,这个方面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也无法及时挽回损失。因此,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近些年来逐渐开始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但是就目前来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1]。 1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进行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主要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电价普遍下降的现象,这对于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现如今电力行业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出现了降低电价的要求,而各地区的政府也一直强调市场交易就是电价的优惠政策,以降价多少来作为市场成熟度的标志,导致很多的售电企业出现了大幅度的电价下调,但是就实际的状况来看,煤炭的价格不断上涨,发电企业如果出现大量的降价,市场主体的参与力度就会下降,对于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第二,市场中交易的品种比较单一,缺少现货经验。在电力市场的交易过程中,大用户的直接交易是主要的交易方式,其品种比较单一,而且缺乏一定的市场活跃度。所以,电价无法真正的反映出市场中的实际需求,而且也不能体现出不同时段的价值,也无法充分反映出用电高峰和低谷的关系,由于不具备充足的现货经验,所以需求侧参与的力度不够高。第三,交易规则不合理,市场的秩序缺乏规范性。进行电力改革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市场干预,导致市场秩序缺乏规范性。第四,后勤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发展步伐,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极为迅速,很多企业难以在发展中,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导致企业的管理工作难以更新,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亦是如此。如果,后勤管理工作与发展相悖,要想在此种情况之下,开展后勤管理工作,势必会影响其稳定性与管理能力,进而降低电力企业运行能力,对企业发展极为不利[2]。 2提升供电营销服务风险防范水平的有效对策 2.1定期检修供电线路

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概论第一章 重点名词国际经济一体化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也就是说,,世界各国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内实现了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经历了商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资本的国际化,实现了国际分工与合作.,动. 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和生产资本国际化等阶段国际企业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国际企业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 活动的企业。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 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企业经营国际化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的过程。企业经营国际化是当代世界各国在开放经济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日益国际化的结果。全球战略谋求在全球,,必须以世界市场为目标来制定经营战略国际企业在从事国际生产经营活动中范围内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重点掌握如何认识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 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资本的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经历了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和生产资本国际化等阶段。(1)商品资本国际化。资本运动国际化首先采取商品的形式,即国际商品贸易活动。(2)货币资本国际化。即资本输出,是借贷资本、股票、债券等在世界范围的间接投资活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国际分工格局的新. )生产资本国际化。这一时期,资本国际化进入了新阶段,变化及资本输

出快速增长。(3即由流通领域发展到生产领域,资本增值过程延伸到国界之外,生产酱国际化的规模和速度更为突出,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国际企业的类型及共同特征有哪些?: 国际企业的类型) ,垂直型,混合型从分工和组织结构看,国际企业的类型有(水平型) ,服务型,制造型从经营角度看,国际企业的主要类型有(资源型国际企业共同特征:规模庞大。(3)1)在众多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2)(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4)实行全球经营战略。(5)具有寡头独占性质。(国际化经营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在国外设立的经营机构来开展活))1 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活动领域是国际市场。(2企业国际化经营往往是跨行业、))主要利用国外资源来开展国际化经营。(43动。(多角化的综合经营。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促)加速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进程。(2)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如下:(1 加快科技的跨国转移。3)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如何认识国际企业在母国经济和东道国经济中的影响? 国际企业对母国经济的影响有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 正面影响:一是增强了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了对外贸易.国际企业通过在国外子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地生产和销售,可以绕过贸易壁垒,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扩大对东道国的出口.二是保证本国所需资源的稳定供应.国际企业通过对资源丰富国家原料,矿产品部门的投资,不仅可以弥补本国资源的不足,而且可以节省原材输出本国的,许多发达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三是有助于本国经济结构调

2019年华工 电力企业管理平时作业

作业 一.是非题 1.计划是为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科学地编制的长期和短期计划,以及实现计划的措施和方法; 答:对 2.经济效果只能用价值货币形式来表示; 答:对 3.现金流入包括销售收入,回收资产和流动资金; 答:错 4.NP V<0,并不代表着项目无利可图; 答:对 5.绘制决策树是由右向左分层展开的; 答:错 6.最大负荷通常是指一小时内电力合计值中的平均值; 答:对 7.网络图是由箭线、圆圈和路线三个要素组成的; 答:对 8.设备的有形磨损又称设备的物质磨损 答:对 9.主变的大修间隔为3-5年; 答:对 10.现代公司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为董事会; 答:错 二.简答题 1.电力企业管理的特点; 答: (1)保证安全经济发电和供电,坚持电力产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 (2)电网生产调度的高度集中统一。

(3)电网必须有备用。 (4)电力供应必须保持高度的可靠必。 (5)高度重视技术管理。 2.电厂燃煤管理的内容; 答:煤是火力发电厂的粮食,煤在电厂生产过程中约占发电总成本的70%左右。因此,燃煤管理是电厂成本管理的关键,降低煤耗是极为重要的。实际上燃煤管理是一项含有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工作,主要包括燃煤供应计划的编制、燃料的成本核算、燃煤的数量和质量验收、燃煤的合理贮备、燃煤的盘点和配煤等。结合电厂的燃煤运行的情况。主要从收、管、用三方面对止前电厂燃煤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电厂燃料管理措施,以降低燃煤成本。 3.绘制出设备磨损的曲线图,并解释一下设备磨损的3个阶段; 初级阶段:磨损速度快,时间跨度短,对设备没有危害,是设备运转的必经阶段叫磨合或跑合。 第二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是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这个阶段设备的磨损速度缓慢,磨损量小。 第三阶段:急局磨损阶段,磨损速度快,丧失精度和强度,设备事帮概率异常。 4.电力营销的基本概念及主要任务。 答: (1)概含:供电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以满足人们担心力消费需求为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经营活动,以提供满足消费需要的电力产品和相应的服务,实现开拓和占领市场的目标。 (2)主要任务: 1)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并及时调整、修正其营销策略。

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概述 企业:指运用生产要素独立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商品活劳务满足市场需求并谋取利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内容是1企业法人制度;2有限责任制度;3科学的组织制度;4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生产要素(生产所必需的经济资源)1自然资源;2资本;3劳动。 生产函数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定数量的各种要素的组合与使用它们可以得到的最大的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把至少有一种要素投入不能变化的时期,称为“短期”,所有要素投入量都可以改变的时期称为“长期”。在短期内投入量固定的要素称为固定要素,相对应的,可以改变投入量的要素称为可变要素。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MC d(TR)/dQ 叫做边际收益,记作MR,它的意义是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收入的增加; d(TC)/dQ叫做边际成本,记作MC,它的意义是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成本的增加。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是: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即供求平衡。 电力市场是采用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本着公平竞争、自愿互利的原则,维持对电力系统中发电、输电、配电、用户等各成员组织协调运行的管理机制和执行系统的总和。 电力市场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竞争性和协调性。 电力市场组成要素:即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载体、市场价格、市场运行规则和市场监管。电力市场主体是指进入市场的有独立经济利益和财产,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或自然人。有(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供电企业、电力用户、中介商、电力市场管理者等) 电力市场客体就是电力商品本身,包括容量和电量两类。 PPP=SMP+LOLP*(VOLL-SMP)电力市场的购电价等于系统边际电价加失负荷乘失负荷价值与系统边际电价的差。 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高效率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满足社会需求过程中,谋求实现更多利润的这一企业经营目标。 公司是指依法定条件程序,由出资者共同出资联合组成的有独立注册资本,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企业。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实现经营目标,行使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维护共同准则,基本手段和前提条件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特点是:科学性、先行性、经常性、群众性、先进性。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1标准化工作:是指对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管理的工作。 2定额工作: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和占用所应达到的标准。3计量工作:就是标准化测量,是用一种标准的单位量,去测量另一同类量的值。 4信息工作:只要指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执行决策所需的资料数据的收集、加工、传递、储存等。5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是指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应达到的要求所作的规定,是企业全体职工应遵循的工作规范和准则。 第二章电力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及可取得资源的情况,力求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 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1全局性;2未来性;3系统性;4竞争性;相对稳定性和应变性。 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步骤:1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是指企业周围的不受企业控制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联的各种外界因素);2企业内部实力分析(指的是要评价本企业在经营中已具备和可取得的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这里不仅包括人、才、物等物质资源,而且还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信息、时间、企业文化及企业形象和信誉等无形资源);3确定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经营目标;4企业经营战略的设计与选择(是企业内外条件结合进行机会分析的结果,可按其经营方向提出几个可能的符合要求的长期目标和经营战略的方案);5企业经营战略实施(是指企业通过一系列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组织职工为达到战略目标所采取的一切行动);6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评价和控制(是要确定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在其达成目标上取得了多大的成效)。电力需求预测就是对已有电力用户的未来需电量,以及未来新增用户的需电量作出科学的估计、判断和推测。 电力需求预测的步骤:1确定预测目标和任务;2广泛收集和分析预测所需的和方面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建立数学模型;5进行预测计算;6对预测结果进行评定和鉴别,预测与实际难以完全相符,经常会有误差。 资金规划是指建设投资规划和债务偿还规划,以及与其对应的资金筹措规划。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1资金需要额的估算;2资金来源的筹划。 电力规划中要明确的目标和任务:1确定建设规模;2制定电力建设方针;3规划主电力网网架;4大中型电厂发电机组的选择;5制定节能规划;6提出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要求;7制定前期工作计划;8编制各有关专业规划;9投资预测和资金筹措。 电力战略规划的编制程序:一、电力开发规划程序:1资料的收集和论证;2确定供电能力;3电力电量平衡;4提出各种可能的电源开发方案;5资金与经济效益评估;6确定最佳电源开发规划。二、送变电规划程序:1原始资料的收集和论证;2制定连接系统规划;3环境条件分析;4制定规划方案;5技术经济评价。三、配电设备规划程序:1原始资料的收集准备;2确

国际企业管理课后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课后答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第一章 1.什么是国际商务,国际企业,跨国公司? 国际企业是指从事涉及国际范围内的产品、技术、劳务、信息、资金等经营活动的企业。 国际商务是指两国或多国卷入的全部商务交易活动的总称。 跨国公司是指它们总部所在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着生产服务设施的企业。2.如何理解跨国公司的各种含义? 广义的跨国企业定义使用于普遍意义上的跨国企业。狭义的跨国企业定义重点突出在跨国公司的规模巨大上。 联合国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实质反映了企业战略和组织一体化对跨国公司的重要性。 我国早期学者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只是针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的,过于强调国家制度性质,难以涵盖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 3.国际企业与国内经营企业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的区别在于国际企业建立了内部组织来经营各种跨国业务,而且实施内部化交易,而不是通过公开市场完成交易。 4.国际企业从事的商务活动主要有哪些类型? (1).商品进出口 (2)劳务进出口。分别有交钥匙工程和特许专营、管理合同、许可协议(3)投资活动 5国际企业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包括第一环节:经济联系过程。第二环节:组织联系过程。 企业全球化经营,主要包括第三环节:社会联系过程。第四环节:文化联系过程。 第二章 1.运用比较优势理论阐述自由贸易的合理性 (1)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结果会消除贸易国间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并且会使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 (2)商品贸易的结果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在两国间的间接移动,从而弥补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移动的缺陷 2.试述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定义: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从全局的高度,根据一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并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确立本国产品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竞争能力主要内容:(1)应该从行业的角度来考察国家竞争优势问题。 (2)如果一个国家能在那些劳动生产率高、新发明和新技术发展最快的行业领先,则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就会高于其他国家,就有了竞争优势,反之,则没有。 (3)决定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不是某一个比较优势的因素,而是由一组因素,即“钻石因素”及其附加因素决定的。 3. .试述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1)垄断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电力企业管理平时作业20201.

作业 一.简答题 1.人力资源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获取、整合、保持、评价、发展 2.何谓电力企业?县级电力企业具备哪些主要特征? 答: 电力企业是指以生产经营电力产品为主的工业企业,如国家电力公司、省电力公司、县供电公司等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县级电力企业具备以下特征:(1)以县为实体;(2)政企分开;(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县级电力企业是供电企业。 3.电力企业管理的特点; 答: (1)保证安全经济发电和供电,坚持电力产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 (2)电网生产调度的高度集中统一 (3)电网必须有备用 (4)电力供应必须保持高度的可靠性 (5)高度重视技术管理 4.电力营销的基本概念及主要任务。 答: 概念:供电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以满足人们的电力消费需求为目的,通过一系列的经营活动,以提供满足消费需要的电力产品和相应的服务,实现开拓和占领市场的目标。 主要任务: (1)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并及时调整、修正其营销策略 (2)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电能和满意的相关服务 (3)用最少的投入、最快的速度将电能送达消费终端 (4)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自已的各项目标

5.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工具有哪些?这些工具是如何分别来影响或者是治理国家经济的? 答: (1)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工具主要是需求管理,即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一是财政政策: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经济过热,此时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则政支出,从而压缩社会总需求,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平衡;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经济萧条,此时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平衡。 二是货币政策: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经济过热,此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收紧银根,提高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债收回货币,从而压缩社会总需求,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平衡;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经济萧条此时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放松银根,降低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率,在公开上买入国债放出货币,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平衡。 一般在经济危机和萧条时,宜采用双松的政策,即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相搭配;在经济过热时,宜采用双紧的政策,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相搭配。 6.市场是什么?亚当斯密定义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的局限性在于? 答: 市场:狭义上的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上的市场是指为了买和卖某些商品而与其他厂商和个人相联系的一群厂商和个人。市场的规模即市场的大小,是购买者的人数。 亚当斯密定义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的局限性在于 (1)作为根据的现实性因素不足。 (2)缺乏价值观升华的层面。 (3)缺乏伦理性因素。

电力企业市场体制下经济管理创新分析

电力企业市场体制下经济管理创新分析 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企业要想保证稳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就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注意分析经济市场的走向,从而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规划。当前,能源市场竞争的事态越发激烈,电力企业由于经济管理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对电力企业的运营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由此也导致电力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升。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体制,电力企业就需要准确分析自身经济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从而实现经济管理的创新,以此来促使电力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 关键字:电力企业;市场体制;经济管理;创新分析 引言 经济市场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些经济规律是可以被发现和利用的,随着各种新能源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的事态越发激烈,电力企业要想切实的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实现经济管理方面的创新,从而促使企业未来的发展更加稳定健康。 1、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现状 1.1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前些年,我国电力企业一直实行垄断经济,在当时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都认为安全生产才是企业最为重要的一项标准。从而导致当前电力企业对经济管理缺乏相应的重视,只重视安全生,在经营管理理念上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的状态。近年来随着各种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尤为迅猛,市场竞争的事态越发激烈,电力企业原有之后的管理理念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社会经济,传统运营管理机制的电力企业在市场当中已经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电力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与提升,就需要在经济管理理念方面进行创新,以此来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并重视电力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与进步,从而使企业在未来更好的迎接各种挑战,把握好每一次机遇。 1.2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都存在一定相似或相同的问题,例如,责任与权力分配出现的问题,部门与工作人员所具有的权利与责任不够清楚、明确,从而导致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当中时常出现管理工作或责任相互推脱的现象。由于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并没有形成综合性管理机制,生产与信息系统的建设仍不够完善,责任与权力的分配不够清楚明确,从而导致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当中常常遇到一定的问题,影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速度。

(精选)华工《国际企业管理》简答练习题1-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第一章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经营国际化 本章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基本概念 1.跨国公司 2.对外直接投资 3.企业国际化 4.全球化 5.经济全球化 答案: 1.跨国公司:只要在一个以上的国家设有一个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 并从事盈利性 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即可称之为跨国公司。 2.对外直接投资:在所在国之外进行的,以参与企业管理并取得某种程度的控制为目的的 资本投资,并伴随着经营能力、技术知识的资源综合体(Package)的跨国界转移。 3.所谓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日益摆脱单纯的地域界限,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国际性地利 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从事跨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国内经营型向跨国经营型的转变过程。 4.全球化:全球化是指一连串的过程,扩张了、加深了、并加快了全世界各层面的人类关 系和接触的相关联系,这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政治的、外交的、和安全的各个层面,这种变化过程使得在世界某处的事件、决策和行动对世界上另一处的个人、团体和国家都会产生立即的影响和后果。 5.经济全球化:经济资源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全面、大量、整合的流动与配置, 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愈加相互开放与融合,各国经济的发展将与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二、简述下列问题: 1.国际企业的基本特征。 2.全球化的正面和负面效应。 3. 经济全球化由哪三大支柱组成。 4. 解释跨国公司的特征。 5. 简述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五大课题。 简述题答案: 1.国际企业的基本特征: ——以世界市场为目标,制定全球性的经营战略。 ——经营控制的内部一体化。一体化的具体表现: --母公司拥有重大事宜的最终决定权,并对公司的战略发展做出集中的决策。 --实施严格的计划管理。 --半成品、技术、原材料等交流的内部化。(为了取得利润的最大化,克服外部市场的不完善,而采取内部贸易方式) 2. 全球化的正面效应: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改变着世界格局 ----带来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的充分开拓 ----资本、技术的最高效率的使用

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16-12-05T13:46:48.17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8期作者:张潇[导读] 本文主要探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大兴供电公司北京市 1026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在迎来大好发展时机的情况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传统的发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与我国的环保政策相违背。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寻求弥补当前经济管理弊端的措施,以通过提升经济管理水平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探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引言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社会电力需求、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具备关键性作用。此情况下,电力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做好经济管理工作,促进自身的持续、良好发展。 一、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思维理念落后 我国电力企业分布在广阔的地域中,虽然每个地域中的表现形式大不相同,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基本由国家组织建立,企业性质在体制机制改革之前,均属于国家企业,企业的经营也是垄断的,行业不允许自由竞争,进而导致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思想守旧,其认为仅需要按照既定的政策运行,就可获得收益,市场中鲜有竞争的对手,不需要加强经济管理,耗费人力物力。以至于在电力企业中形成从上到下落后的经济管理思维理念。思维管理理念的落后不仅不利于电力企业应对电力体制改革,也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 电力企业对自身经济管理问题的不重视直接导致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具体的来说就是在日常的经济管理中缺乏制度性的规定,很多的电力企业在制定经济管理制度的时候很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规章制度,而是为了省事直接使用或者借鉴其他企业甚至是其他行业的经济管理制度,造成制度上的不健全和不规范。管理制度是约束行为和激励行动的重要措施,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经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不健全的管理制度肯定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对于经济管理岗位来说,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那么工作人员在作业的时候很可能徇私舞弊,挪用企业财产,占用企业资产等,如果没有严格的经济管理制度,那么企业在收支的时候也没有严格的审批手续,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三)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不完善 当前,由于大多数电气企业缺少科学的、合理的成本管理理念,仅关注企业事后成本管理,忽视成本事前管理与控制,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企业成本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此种现象的普遍与长期存在导致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准确的解决,最终导致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①电力企业预算管理权限不清晰。②电力企业预算编制不具备合理性与科学性。③电力企业预算监督、考核力度较低。 二、电力企业经济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一)转变管理思想,强化经济管理意识 在电力企业运营过程中,领导应当摒弃原先落后的、陈旧的管理理念,从根本上树立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的经济管理理念,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企业经济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的一切生产、经济活动均由人实现,所以,从本质上来看,企业经济管理即为对人的管理。如果企业管理层不重视经济管理,则相应的电力企业员工的经济管理意识也会相对薄弱,进而导致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各项政策无法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为了加强电力企业全体工作人员对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企业可不定开展有关经济管理的专题讲座,提高员工对经济管理的认识程度,促进企业员工树立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此外,还应引导员工按照该管理理念展开工作,有效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促进电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二)构建经济管理制度,提升经济管理的实效性 制度是企业规范化运营的基础和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要想形成规范化的运作就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有符合自身发展的条条款款。作为电力企业,在日常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那么更应该不断的健全和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对于经济管理部门来说,为了确保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也应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统筹全局,制定较为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对于电力企业整体而言,从财务收支制度、预算制度、监督制度等方面入手,防止企业资产的流失,同时采取措施,公开透明企业的财务财务,做到财务公开。对于工作人员来讲,也要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让制度来约束岗位,让制度来管理人员,这样不但可以提升经济管理的质量,还能确保工作财产的安全。电力企业的制度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制度的完善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针对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建设来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财务审批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健全业务记录控制;完善票据管理制度等。 (三)加强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指企业依据其决策要求与战略部署,采用预计损益表与现金预算等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形式,明确企业销售、生产与分配目标,对企业未来财务与运营效果进行合理的预测。对于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涉及费用管理、物资管理等。同时,电力企业还要严格遵循合理的、正确的、精确的管理原则,制定满足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的规划与经营战略,并且还要在综合分析电厂及其所属电网的基础上,制定全长全年主要目标,即为利润、费用与经济指标等,以及合理的、科学的生产技术指标等。然后还应将上述指标真正落实与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并积极退订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规范核算流程。依据计算方式的差异性,将成本核算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为经验法、核对法与验算费用法等,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核算方式,确保核算质量。核算过程直接关联着结果的准确程度,这就要求必须确保核算成本的计算过程的规范性,避免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国际企业管理课后习题作业

English name: Grin Chinese name: Gu Lingling Tomas ID: A0000026242 Chapter 7 A. If my company’s product is mobile phones, I think it would make better strategic sense to employ a transnational strategy. Because it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for a mobile phone company to change or customize its phones to meet different target markets taste and preferences. Using this strategy would allow the company to sell their products in multiple countries. Our company would implement a transnational strategy with mass-customization techniques that enable them to address local preferences in an efficient, semi-standardized manner. B. The best strategy for this type of company would be a multidomestic strategy. Because no one customer likes the same thing, they all have different taste when we produce dry soup mixes and canned soups. Using this strategy would be based on differentiat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on 50 countries basis to meet differing buyer needs and to address divergent local market conditions. A think-local, act-local approach to strategy making is most appropriate when the need for local responsiveness is high due to significant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50 countries conditions. The soups would be tailored to the local domestic territor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t preferences and local customs. C. The global strategy would be best served in this situation. The global strategy allows you get sell your product in all country markets. The cost of large home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电力企业管理平时作业

电力企业管理平时作业 一.是非题 1.计划是为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科学地编制的长期和短期计划,以及实现计划的措施和方法;(正确) 2.经济效果只能用价值货币形式来表示;(正确) 3.现金流入包括销售收入,回收资产和流动资金;(错误) 4.NP V<0,并不代表着项目无利可图;(错误) 5.绘制决策树是由右向左分层展开的;(错误) 6.最大负荷通常是指一小时内电力合计值中的最大值;(正确) 7.网络图是由箭线、圆圈和路线三个要素组成的;(正确) 8.设备的有形磨损又称设备的物质磨损(正确) 9.主变的大修间隔为2-4年;(错误) 10.现代公司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为董事会;(正确) 二.简答题 1.电力企业管理的特点; 答:一、电力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一体化电力行业由于其生产、消费的特点,发电、送电、配电和变电是同步进行的,电力产品不具有时效性。二、企业内外存在复杂的原辅料供求关系电力工业的产品虽然单一,但其生产过程却极为复杂。三、电力行业在不断的改革当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电力行业渐渐地从集权垄断走向市场化竞争四、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行业之一电力产品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2.电厂燃煤管理的内容; 答:一、燃料计划的编制;二、燃料计量管理;三、燃料质量管理;四、煤场管理。 3.绘制出设备磨损的曲线图,并解释一下设备磨损的3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是新机器设备磨损较强的“初期磨损”阶段;第二阶段是磨损量较小的“正常磨损”阶段;第三阶段是磨损量增长较快的“剧烈磨损”阶段。例如机器中的齿轮,初期磨损是由于安装不良,人员培训不当等造成的。 正常磨损是机器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发生的,它与机器开动的时间长短及负荷强度大小有关、当然也与机器设备的牢固程度有关。剧烈磨损则是正常工作条件被破坏或使用时间过长的结果。 4.电力营销的基本概念及主要任务。 答:电力营销的基本概念:电力营销也称促进电力销售,是指电力企业以及人员和非人员的方式,传递电力产品信息,帮助与说服电力客户购买电力产品,或使电力客户对电力企业产生好感,从而促进电力销售。包括以下内容: 1.电力促销的目的 2.电力促销的核心 3.电力促销的方式。 5.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工具有哪些?这些工具是如何分别来影响或者是治理国家经济的? 答:宏观调控的政策:在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我国,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外,还有国家计划或规划。 1、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1)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 内容是税收政策。在需要扩大需求时,一般采用减税政策;当需要压缩需求时,一般采取增税政策。(2)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在抑制需求时,采取紧缩财政支出政策;在需要扩大需求时采取扩大财政支出政策。2、货币

关于电力工程经济管理的思考

关于电力工程经济管理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8-10-25T14:41:57.3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作者:关义山王真云李伟峰[导读] 电力企业为人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需要以电力工程的建设为前提条件,而电力工程建设中,又需要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作为基础 国网阜阳供电公司安徽阜阳 236018 摘要:电力企业为人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需要以电力工程的建设为前提条件,而电力工程建设中,又需要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作为基础。因此,在电力企业中,需要加强对电力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提高经济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进而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电力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 引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工程建设的数量也有所提升,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变革速度过快,很多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因此需要电力工程建设企业提高风险意识,加强经济管理,掌握有效预防经济风险的措施。 1 电力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1 电力工程的经济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的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电力工程建设范围越来越大,因此,应受到电力企业的充分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电力企业却并没有对工程足够的经济管理与控制,相应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也缺乏。这跟现代市场环境是不匹配的,整个过程中,信息化程度也不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较差,管理效率不高,必然也不能为电力工程保驾护航,因此,,电力工程建设的意义无法充分展现出来。 1.2 经济管理观念陈旧 在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下,竞争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良性竞争有效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并加快社会发展的脚步。但由于我国电力企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拥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并没有认识到市场竞争的重要性,电力企业的领导者不仅没有竞争意识,更没有考虑企业的长久发展,致使管理观念落后,其中,对电力企业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工程经济管理。在电力工程经济管理中,领导者通常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持久发展的需要,经济管理控制力度不足,导致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效率较差且质量不高。由于电力工程经济管理观念的陈旧,使企业在发展中存在较大的电力工程经济管理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3 电力工程成本预算制度不完善 企业对其自身的经济模式进行管理的时候,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成本预算,有效的成本预算,对电力工程经济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多数电力企业由于对工程进行成本预算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容易出现项目的预算与工程实际支出难以保持一致,存在着较大差距问题的现象,从而导致预算的结果对于实际的工程应有的作用难以得到发挥。电力工程成本的预算不完善,还会导致其与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无法达成一致,从而出现预算的目标难以实现的情况。 1.4电力工程的经济管理过程中未充分进行监督与控制 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的经济监督与控制。电力工程中的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此项活动。全过程指:投资决策、方案设计。施工建设、竣工结算等几个阶段。在投资决策阶段,如果电力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造成预算效果差,精度不高,就不能作为电力工程经济管理参考依据;在方案的设计阶段,招投标过程中,徇私舞弊现象屡有发生。施工企业为中标会将工程价格压低,然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随意增加工程量或者对设计方案进行更改,以此来牟利,最终造成工程造价升高,经济管理的风险也加大;在竣工结算阶段,施工单位增加工程造价的方式有谎报工程量与施工材料价格等,电力企业如果对工程监督力度不大,缺乏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就会造成经济损失。 2 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控制策略分析 2.1 更新经济管理观念 电力企业更新经济管理观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陈旧的经济管理观念已经无法满足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增加市场竞争力,并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因此,电力企业积极更新经济管理观念,进而提高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经济管理观念的更新,首先,需要电力企业的领导者提高对经济管理的意识,进而加大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投资;其次,对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工作人员的经济管理观念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更新电力工程经济管理观念的方式,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有效降低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促进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2 建立科学的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模式 对于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模式,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行创新,并对电力工程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使电力工程经济的管理模式更加的科学,对于企业的传统的、比较粗放的管理模式,需要进行转变,逐从而实现经济管理更加的精细化,从而使电力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使企业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双重利益得到保障。 2.3 健全完善电力工程成本预算制度 电力工程进行成本预算,不仅影响到工程招标时的报价,同时对于工程造价以及工程决算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是电力工程进行施工的基础,同时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具有直接的影响。电力工程的建设,不仅规模比较大、技术要求比较高,同时建设中的各个环节都相互影响,因此,对于电力工程的成本预算制度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完善,使经济预算的浪费现象得到有效的制止。同时,成本预算还能够对电力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总之,电力企业在对电力工程成本预算制度进行制定的时候,电力企业需要以国家相关制度与规定为基础,并结合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使电力工程的成本预算更加的合理合规。 2.4 强化施工人员素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