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硅钢片铁损损耗计算公式

硅钢片铁损损耗计算公式

硅钢片铁损损耗计算公式
硅钢片铁损损耗计算公式

硅钢片损耗公式

——按1999年版沈变厂《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

最近发现1999年版沈变厂《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中有一组硅钢片损耗公式,经复算,精度很高。可将我的程序中使用的硅钢片损耗公式更换为下列公式。

35Q155

单位铁损:

If GGP$ = "35Q155" Then PM = -0.8800 * BM ^ 6 +6.2783* BM ^ 5 -17.0669 * BM ^ 4+22.9573 * BM ^ 3 -15.8534 * BM ^ 2 +5.8481 * BM -0.8223

单位励磁电流:

If BM <= 1.45 And GGP$ = "35Q155" Then VA = 4.8274 * BM ^ 6 – 25.7023 * BM ^ 5 +56.2799 * BM ^ 4 -64.7507 * BM ^ 3 +41.7033 * BM ^ 2 -13.7745 * BM +1.9223

If BM > 1.45 And GGP$ = "35Q155" Then VA = 20992.2351 * BM ^ 6 –193966.3635* BM ^ 5 +746158.9080 * BM ^ 4 -1529503.3852 * BM ^ 3 +1761902.3391 * BM ^ 2 -1081386.5451 * BM +276262.67791

35Q145

If GGP$ = "35Q145" Then PM = -0.0835 * BM ^ 6 +0.9795* BM ^ 5 -2.9939 * BM ^ 4+3.8683 * BM ^ 3 -1.8866 * BM ^ 2 +0.5736 * BM -0.0217

If BM <= 1.45 And GGP$ = "35Q145" Then VA = 2.9842 * BM ^ 6 – 15.3992 * BM ^ 5 +32.7524 * BM ^ 4 -36.6953 * BM ^ 3 +23.3006 * BM ^ 2 -7.4853 * BM +1.0431

If BM > 1.45 And GGP$ = "35Q145" Then VA =35663.1360 * BM ^ 6 –338582.1027* BM ^ 5 +1338331.8493 * BM ^ 4 -2818965.8453 * BM ^ 3 +3336821.1050 * BM ^ 2 -2104463.0665 * BM +552435.5911

30Q140

If GGP$ = "30Q140" Then PM = -1.7809 * BM ^ 6 +13.1124* BM ^ 5 -38.0493 * BM ^ 4+56.1093 * BM ^ 3 -44.0967 * BM ^ 2 +18.0062 * BM -2.8939

If BM <= 1.45 And GGP$ = "30Q140" Then VA = -0.1083 * BM ^ 6 +2.3843* BM ^ 5 -8.8286 * BM ^ 4 +14.0577 * BM ^ 3 -10.9084 * BM ^ 2+4.5790 * BM -0.6964

If BM > 1.45 And GGP$ = "30Q140" Then VA =26283.7512 * BM ^ 6 –248107.5545* BM ^ 5 +975288.5046 * BM ^ 4 -2043303.558 * BM ^ 3

+2406169.7472 * BM ^ 2 -1509933.1333 * BM +394448.887

30Q130

If GGP$ = "30Q130" Then PM =1.5823 * BM ^ 6 -9.7965* BM ^ 5 +24.6357 * BM ^ 4-31.9239 * BM ^ 3 +22.6971 * BM ^ 2 -7.9400 * BM +1.1339

If BM <= 1.45 And GGP$ = "30Q130" Then VA = 1.4783 * BM ^ 6 -6.8160* BM ^ 5+12.6880 * BM ^ 4 -11.8062 * BM ^ 3 +5.8606 * BM ^ 2-0.9722 * BM +0.0376

If BM > 1.45 And GGP$ = "30Q130" Then VA =20904.6342 * BM ^ 6 –196573.8985* BM ^ 5 +769896.5323 * BM ^ 4 -1607401.7252 * BM ^ 3 +1886624.5028 * BM ^ 2 -1180202.7017 * BM +307395.9897

30QG120

If GGP$ = "30QG120" Then PM =1.8690* BM ^ 6 -11.4113* BM ^ 5 +28.3144 * BM ^ 4-36.3681 * BM ^ 3 +25.7433 * BM ^ 2 -9.1095 * BM +1.3366

If BM <= 1.45 And GGP$ = "30QG120" Then VA = 0.3832 * BM ^ 6 -1.0672* BM ^ 5+0.2876 * BM ^ 4 +1.8847 * BM ^ 3 -2.1212 * BM ^ 2+1.2956 * BM -0.2031

If BM > 1.45 And GGP$ = "30QG120" Then VA =18760.0210 * BM ^ 6 –178634.7179* BM ^ 5 +707998.9897 * BM ^ 4 -1494934.6951 * BM ^ 3 +1773538.3478 * BM ^ 2 -1120852.4452 * BM +294797.1915

27QG110

If GGP$ = "27QG110" Then PM =2.1548* BM ^ 6 -13.6051* BM ^ 5 +35.1257 * BM ^ 4 - 47.2836 * BM ^ 3 +35.1903 * BM ^ 2 -13.3025 * BM +2.0613

If BM <= 1.45 And GGP$ = "27QG110" Then VA = 1.8337 * BM ^ 6 -9.9149* BM ^ 5+22.3342 * BM ^ 4 -26.6411 * BM ^ 3 +17.9347 * BM ^ 2 -5.9472 * BM+0.8418

If BM > 1.45 And GGP$ = "27QG110" Then VA =13460.0734 * BM ^ 6 –126075.4130* BM ^ 5 +491709.7429 * BM ^ 4 -1022040.3747 * BM ^ 3 +1194021.4623 * BM ^ 2 -743362.0138 * BM +192667.9718

27QG100

单位铁损:

If GGP$ = "27QG100" Then PM = 1.9297 * BM ^ 6 – 11.7533* BM ^ 5 + 29.1399 * BM ^ 4 – 37.5704 * BM ^ 3 +26.8344 * BM ^ 2 – 9.7052 * BM

+1.4403

单位励磁电流:

If BM <= 1.45 And GGP$ = "27QG100" Then VA = 1.7578 * BM ^ 6 – 9.6301 * BM ^ 5 +21.9050 * BM ^ 4 -26.1707 * BM ^ 3 +17.4491 * BM ^ 2 -5.6493 * BM +0.7689

If BM > 1.45 And GGP$ = "27QG100" Then VA = 13293.2496 * BM ^ 6 –126047.4866 * BM ^ 5 +497630.5106 * BM ^ 4 -1046950.2658 * BM ^ 3 +1237905.0699 * BM ^ 2 -779907.2543 * BM +204532.8786

单位接缝电流:

BMJ= BM/1.414

If BMJ >= 1.45

Then

V

AB=-11.5526*BMJ^6+59.4563*BMJ^5-119.5772*BMJ^4+121.9129*BMJ^3 -66.4343*BMJ^2+18.2845*BMJ-1.9663

If BMJ > 1.45

Then

V AB=77.4084 * BMJ^6 - 945.355*BMJ^5 + 4643.7887 * BMJ ^4-11819.5014* BMJ ^3+16528.1076* BMJ ^2-12084.5185* BMJ +3619.2298

励磁电流无功分量:

IX = CInt(1.15*(GM * VA + 6 * 1.414 * QC * VAB) / (P * 10) * 100) / 100

变压器损耗计算公式

变压器损耗计算公式 简介: 负载曲线的平均负载系数越高,为达到损耗电能越小,要选用损耗比越小的变压器;负载曲线的平均负载系数越低,为达到损耗电能越小,要选用损耗比越大的变压器. 将负载曲线的平均负载系数乘以一个大于1的倍数,通常可取1-1.3,作为获得最佳效率的负载系数,然后按βb=(1/R)1/2计算变压器应具备的损耗比. 关键字:变压器 1、变压器损耗计算公式 (1)有功损耗:ΔP=P0+KTβ2PK -------(1) (2)无功损耗:ΔQ=Q0+KTβ2QK -------(2) (3)综合功率损耗:ΔPZ=ΔP+KQΔQ ----(3) Q0≈I0%SN,QK≈UK%SN 式中:Q0——空载无功损耗(kvar) P0——空载损耗(kW) PK——额定负载损耗(kW) SN——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I0%——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比. UK%——短路电压百分比 β——平均负载系数 KT——负载波动损耗系数 QK——额定负载漏磁功率(kvar) KQ——无功经济当量(kW/kvar) 上式计算时各参数的选择条件: (1)取KT=1.05; (2)对城市电网和工业企业电网的6kV~10kV降压变压器取系统最小负荷时,其无功当量KQ=0.1kW/kvar; (3)变压器平均负载系数,对于农用变压器可取β=20%;对于工业企业,实行三班制,可取β=75%; (4)变压器运行小时数T=8760h,最大负载损耗小时数:t=5500h; (5)变压器空载损耗P0、额定负载损耗PK、I0%、UK%,见产品资料所示. 2、变压器损耗的特征 P0——空载损耗,主要是铁损,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磁滞损耗与频率成正比;与最大磁通密度的磁滞系数的次方成正比. 涡流损耗与频率、最大磁通密度、矽钢片的厚度三者的积成正比. PC——负载损耗,主要是负载电流通过绕组时在电阻上的损耗,一般称铜损.其大小随负载电流而变化,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并用标准线圈温度换算值来表示). 负载损耗还受变压器温度的影响,同时负载电流引起的漏磁通会在绕组内产生涡流损耗,并在绕组外的金属部分产生杂散损耗. 变压器的全损耗ΔP=P0+PC 变压器的损耗比=PC /P0 变压器的效率=PZ/(PZ+ΔP),以百分比表示;其中PZ为变压器二次侧输出功率. 3、变压器节能技术推广 1) 推广使用低损耗变压器; (1)铁芯损耗的控制

电缆损耗计算公式

电缆损耗计算公式 如果从材料上计算,那需要的数据比较多,那不好算,而且理论与实际差别较大。嗯,是比较正常的。常规电缆是5-8%的损耗。一般常用计算损耗的方法,就是通过几个电表的示数加减计算的。因为理论与实际的误差是比较大的,线路老化,会造成线路电阻变大,损耗增大。7%的损耗,是正常的。还需要你再给出一些数据…如电阻率等… 185的铜线,长度200米,电 缆损耗是多少。 电缆线路损耗计算一条500米长的240铜电缆线路损耗怎么计。 首先要知道电阻: 截面1平方毫米长度1米的铜芯线在20摄氏度时电阻为0.018 欧,R=P*L/S(P电阻系数.L长度米.S截面平方毫米) 240平方毫米铜线、长度500米、电阻:0.0375欧姆假定电流100安培,导线两端的电压:稀有金属3.75伏。耗功率:37.5瓦。 急求电缆线电损耗的计算公式? 线路电能损耗计算方法A1 线路电能损耗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均方根电流法,其代表日的损耗 电量计算为:ΔA=3 Rt×10-3 (kW·h) (Al-1)Ijf = (A) (Al-2)式中ΔA——代表日损耗电量,kW·h;t——运行时间(对于代表日t=24),h;Ijf——均方根电流,A;R——线路电 阻,n;It——各正点时通过元件的负荷电流,A。当负荷曲线以三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表示时:Ijf= = (A) (Al-3)式中Pt ——t时刻通过元件的三相有功功率,kW;Qt——t时刻通过 元件的三相无功功率,kvar;Ut——t时刻同端电压,kV。A2 当具备平均电流的资料时,可以利用均方根电流与平均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电能损耗计算,令均方根电流Ijf与平均电流 Ipj(代表日负荷电流平均值)的等效关系。 3*150+1*70电缆300米线路损耗如何计算 300*0.01=3米也就是说300米的主材消耗量是3米.如果工作量是300米的工程,那么造价时的主材应申请303米.但如果是300米的距离敷设电缆时,需考虑波形弯度,弛度和交叉的附加长度,那么就应该是(水平长度+垂直长度)*1.025+预留长度,算完得数后再乘以1.01就是主材的最后消耗量。 一般电缆的损耗怎样计算 理论上只能取个适当的系数,如金属1.01~1.02,非金属1.04~1.05。要确切的得称重收集数据并总结归纳可得。 电缆线用电损耗如何计算?如现用YJV22-3*150+1*70 电缆线。 电缆电阻的计算: 1、铜导线的电阻率为:0.0175hexun1 Ω·m, 根据公式:R=P*L/S(P电阻系数.L长度米.S截面平方毫米),电缆的电阻为:R=0.0175*260/70=0.065Ω; 2、根据用公式P=I2R计算功率损耗。

电机损耗计算

Power loss:这个名词,出现在11及之前的版本。指的是感应电流对应的铜耗。比如鼠笼式异步电机转子导条铜耗,永磁体涡流损耗等。在12及更高版本中,该名词已更名为Solidloss。 Solidloss:如上解释,出现在12及更高版本中,指的是大块导体中感应电流产生的铜耗。Coreloss:铁耗。指的是根据硅钢片厂商提供的损耗曲线,求得的铁耗。 Ohmic_loss:感应电流产生的损耗的密度分布。也就是Powerloss或Solidloss的密度。Stranded Loss R:电压源(非外电路中的)对应的绞线铜耗。 Stranded Loss:电流源,外电路中的电压源或电流源,对应的绞线铜耗。 铜耗问题,阐述如下。 铜耗分为2部分,一是主动导体产生的,比如异步和同步电机定子绕组;二是被动导体产生的,比如鼠龙式异步电机转子导条。主动导体一般是多股绞线(也就是stranded),被动导体一般是大块导体(solid)。它们分别对应stranded loss(R)和solid loss。 主动导体损耗:需要设置导体为stranded,并施加电压源,电流源或外电路。当施加的是电压源时,并且给定电机相电阻和端部漏电感(此处针对二维模型)值,则后处理中results/create transient report/retangular report/stranded loss R就是主动导体的损耗,比如异步或同步电机的定子铜耗。当施加的是电流源,外电路中的电压源或电流源时,后处理中results/create transient report/retangular report/stranded loss就是主动导体的损耗。建议选用电压源方法计算铜耗,因为电阻值是由用户指定的,而不是软件根据截面积和长度自动计算出来的,这样可以算得比较准确。 被动导体损耗:只需要给定被动导体的电导率,并且set eddy effect,则后处理中solidloss 即是被动导体的损耗,比如鼠龙式异步电机转子导条。这有点类似于涡流损耗的计算方法,因为涡流损耗和被动导体损耗,都是在非零电导率的导体上产生的。 以上方法,基于Ansoft maxwell 13.0.0及以上版本,并且适用于任何电机。 铁耗分析 对常规交流电机(同步或者异步电机),只有定子铁心才会产生铁耗,转子铁心是没有铁耗的,学过电机的人都明白的。因此,只需要对定子铁心给出B-P曲线(也就是铁损曲线)。注意,B-P曲线分为单频和多频两种,能给出多频损耗曲线最好,这样maxwell算得准些。设置完铁损曲线以后,还要记得在excitations/set core loss,对定子铁心勾选才行。此时,不需要给定子和转子铁心再施加电导率,这是初学者容易忽视的问题。后处理中,通过result/create transient reports/core loss查看铁耗随时间变化曲线。 再谈一下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涡流损耗分析。对永磁电机,永磁体受空间高次谐波的影响,会在表面产生涡流损耗;对实心转子电机,由于是大块导体,因此涡流损耗占绝大部分。以上两种情况需要考虑做涡流损耗分析。现以永磁电机为例,具体阐述。对永磁体设置电导率,然后对每个永磁体分别施加零电流激励源,在excitations/set eddy effect,对永磁体勾选。注意,若只考虑永磁体的涡流损耗,而不考虑电机其他部分(定转子铁心)的涡流损耗,则只需要给永磁体赋予电导率值,其他部件不需要赋电导率,这是初学者容易搞错的地方。简而言之,只对需要考虑涡流损耗的部件,施加电导率,零电流激励和set eddy effect。后处理中,通过results/create transient reports/retangular report/solid loss查看涡流损耗随时间变化曲线。最后,再次强调一下,做涡流损耗分析,需要skin depth based refinement 网格剖分才行。

任意频率正弦波条件下铁磁材料损耗的计算

任意频率正弦波条件下铁磁材料 损耗的计算 崔杨,胡虔生,黄允凯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2号 210096)Iron Loss Prediction in Ferromagnetic Materials with Sinusoidal Supply CUI Yang,HU Qian-sheng,HUANG Yun-kai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China)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铁耗分立计算模型,随后采用标准规定的用爱泼斯坦方圈测硅钢片损耗的方法对铁磁材料进行损耗实验,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出了铁耗分立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并分析了参数的特性,将其应用于铁耗计算中,所得出的结果非常接近于实际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铁耗各分量随频率、磁密变化的规律。结论对于铁耗分析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字:铁耗;铁磁材料;回归分析;爱泼斯坦方圈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loss separation model, then the method of iron loss measurement by means of an Epstein frame prescripted in standard is employed to the loss experiment,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are calculated through a method called regression, using the experiment result. Parameters are used in predicting iron loss, there is hardly any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computed and the measured results. In the meantime the relationship bitween the loss contribution and frequency, flux density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computed result. Conclution is very valuable for the loss prediction. Keywords: Iron loss; Ferromagnetic material; Regression; Epstein frame 1 引言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电机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机铁耗的准确计算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引起不少学者的注意。目前在国内设计电机中是假设硅钢片内磁场分布均匀,利用硅钢片供应商提供的硅钢片在工频正弦波电源下的损耗曲线和经验公式来近似计算铁耗。对于一般电机,用此方法进行铁耗计算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在各种特种电机特别是高速电机中,往往是由高频、非正弦电源供电,如果电机的铁耗计算仍停留在采用工频时的方法,主要频率损耗值通过简单缩放比例形式确定,势必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77021)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0477021) 在国外,已经有不少学者提出了铁耗计算的两种方向,一种是采用有限元法来分析硅钢片内磁场的分布,进而计算损耗;另一种是通过研究铁磁材料的磁特性,提出铁耗的模型及计算和测量方法。第一种方法虽然准确,但计算工作量巨大,且没有通用性。另一种方法计算方便,其中以Bertottti铁耗分立计算模型[2][3][4]应用最为广泛。用这种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差不大。它的主要问题在于模型中存在未知参数,且难于确定,参数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损耗计算的结果,要求参数的计算必须非常准确。而国内目前在这方面没有专门研究。 在传统电机设计方法中使用的损耗曲 线在低频条件下是按照国家标准GB/T 3655—2000《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片(带)磁性能的方法》 [5]中所规定的方法测量出来的,中频条件下的测试则参照GB 10129—88

电力线路线损计算方法

电力线路线损计算方法 线路电能损耗计算方法 A1线路电能损耗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均方根电流法,其代表日的损耗电量计算为: ΔA=3Rt×10-3(kW?h)(Al-1) Ijf=(A)(Al-2) 式中ΔA——代表日损耗电量,kW?h; t——运行时间(对于代表日t=24),h; Ijf——均方根电流,A; R——线路电阻,n; It——各正点时通过元件的负荷电流,A。 当负荷曲线以三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表示时: Ijf==(A)(Al-3) 式中Pt——t时刻通过元件的三相有功功率,kW; Qt——t时刻通过元件的三相无功功率,kvar; Ut——t时刻同端电压,kV。 A2当具备平均电流的资料时,可以利用均方根电流与平均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电能损耗计算,令均方根电流Ijf与平均电流Ipj(代表日负荷电流平均值)的等效关系为K(亦称负荷曲线形状系数),Ijf=KIpj,则代表日线路损耗电量为: ΔA=3K2Rt×10-3(kW?h)(A2-1) 系数K2应根据负荷曲线、平均负荷率f及最小负荷率α确定。 当f>0.5时,按直线变化的持续负荷曲线计算K2: K2=[α 1/3(1-α)2]/[1/2(1 α)]2(A2-2) 当f<0.5,且f>α时,按二阶梯持续负荷曲线计算K2: K2=[f(1 α)-α]/f2(A2-3) 式中f——代表日平均负荷率,f=Ipj/Imax,Imax为最大负荷电流值,Ipj为平均负荷电流值; α——代表日最小负荷率,α=Imin/Imax,Imin为最小负荷电流值。 A3当只具有最大电流的资料时,可采用均方根电流与最大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能耗计算,令均方根电流平方与最大电流的平方的比值为F(亦称损失因数),F=/,则代表日的损耗电量为: ΔA=3FRt×10-3(kW?h)(A3-1) 式中F——损失因数; Imax——代表日最大负荷电流,A。 F的取值根据负荷曲线、平均负荷率f和最小负荷率α确定。 当f>0.5时,按直线变化的持续负荷曲线计算F: F=α 1/3(1-α)2(A3-2) 当f<0.5,且f>α时,按二阶梯持续负荷曲线计算:

变压器损耗计算公式

变压器损耗 分为铁损和铜损,铁损又叫空载损耗,就是其固定损耗,实是铁芯所产生的损耗(也称铁芯损耗,而铜损也叫负荷损耗,1、变压器损耗计算公式 (1)有功损耗:ΔP=P0+KTβ2PK-------(1) (2)无功损耗:ΔQ=Q0+KTβ2QK-------(2) (3)综合功率损耗:ΔPZ=ΔP+KQΔQ----(3) Q0≈I0%SN,QK≈UK%SN 式中:Q0——空载无功损耗(kvar) P0——空载损耗(kW) PK——额定负载损耗(kW) SN——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I0%——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比。 UK%——短路电压百分比 β——平均负载系数 KT——负载波动损耗系数 QK——额定负载漏磁功率(kvar) KQ——无功经济当量(kW/kvar) 上式计算时各参数的选择条件: (1)取KT=1.05; (2)对城市电网和工业企业电网的6kV~10kV降压变压器取系统最小负荷时,其无功当量KQ=0.1kW/kvar; (3)变压器平均负载系数,对于农用变压器可取β=20%;对于工业企业,实行三班制,可取β=75%; (4)变压器运行小时数T=8760h,最大负载损耗小时数:t=5500h; (5)变压器空载损耗P0、额定负载损耗PK、I0%、UK%,见产品资料所示。 2、变压器损耗的特征 P0——空载损耗,主要是铁损,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磁滞损耗与频率成正比;与最大磁通密度的磁滞系数的次方成正比。 涡流损耗与频率、最大磁通密度、矽钢片的厚度三者的积成正比。 PC——负载损耗,主要是负载电流通过绕组时在电阻上的损耗,一般称铜损。其大小随负载电流而变化,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并用标准线圈温度换算值来表示)。 负载损耗还受变压器温度的影响,同时负载电流引起的漏磁通会在绕组内产生涡流损耗,并在绕组外的金属部分产生杂散损耗。 变压器的全损耗ΔP=P0+PC 变压器的损耗比=PC/P0 变压器的效率=PZ/(PZ+ΔP),以百分比表示;其中PZ为变压器二次侧输出功率。一、变损电量的计算:变压器的损失电量有铁损和铜损两部分组成。铁损与运行时间有关,铜损与负荷大小有关。因此,应分别计算损失电量。 1、铁损电量的计算:不同型号和容量的铁损电量,计算公式是:

10KV电缆的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

10KV电缆的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 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 1.输电线路损耗 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 △P=I2R 式中△P--损失功率,W; I--负荷电流,A; R--导线电阻,Ω (2)三相电力线路 线路有功损失为 △P=△PA十△PB十△PC=3I2R (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 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 R20=RL 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 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 Rt=a(tP-20)R20 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 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 Rl= R20 4)线路实际电阻为 R=R20+Rt+Rl (4)线路电压降△U为 △U=U1-U2=LZ 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 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铁损对某一型号变压器来说是固定的,与负载电流无关。铜损与变压器负载率的平方成正比。 配电网电能损失理论计算方法 配电网的电能损失,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失。由于配电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客户用电性质不

变压器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变压器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电力变压器损耗分为铁损和铜损,铁损又叫空载损耗,就是其固定损耗,实际是铁芯所产生的损耗(也称铁芯损耗),而铜损也叫负荷损耗。 1、电力变压器损耗计算公式 (1)有功损耗:ΔP=P0+KTβ2PK-------(1) (2)无功损耗:ΔQ=Q0+KTβ2QK-------(2) (3)综合功率损耗:ΔPZ=ΔP+KQΔQ------(3) Q0≈I0%SN,QK≈UK%SN 式中:Q0——空载无功损耗(kvar) P0——空载损耗(kW) PK——额定负载损耗(kW) SN——变压器额定容量(kVA) I0%——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比。 UK%——短路电压百分比 β——平均负载系数 KT——负载波动损耗系数 QK——额定负载漏磁功率(kvar) KQ——无功经济当量(kW/kvar) 上式计算时各参数的选择条件: (1)取KT=1.05; (2)对城市电网和工业企业电网的6kV~10kV降压变压器取系统最小负荷时,其无功当量KQ=0.1kW/kvar;

(3)变压器平均负载系数,对于农用变压器可取β=20%;对于工业企业,实行三班制,可取β=75%; (4)变压器运行小时数T=8760h,最大负载损耗小时数:t=5500h; (5)变压器空载损耗P0、额定负载损耗PK、I0%、UK%,见产品出厂资料所示。 2、电力变压器损耗的特征 P0——空载损耗,主要是铁损,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磁滞损耗与频率成正比;与最大磁通密度的磁滞系数的次方成正比。 涡流损耗与频率、最大磁通密度、矽钢片的厚度三者的积成正比。 PC——负载损耗,主要是负载电流通过绕组时在电阻上的损耗,一般称铜损。其大小随负载电流而变化,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并用标准线圈温度换算值来表示)。 负载损耗还受变压器温度的影响,同时负载电流引起的漏磁通会在绕组内产生涡流损耗,并在绕组外的金属部分产生杂散损耗。 变压器的全损https://www.doczj.com/doc/8a18368160.html,/耗ΔP=P0+PC 变压器的损耗比=PC /P0 变压器的效率=PZ/(PZ+ΔP),以百分比表示;其中PZ为变压器二次侧输出功率。 变损电量的计算:变压器的损失电量有铁损和铜损两部分组成。铁损与运行时间有关,铜损与负荷大小有关。因此,应分别计算损失电量。 1、铁损电量的计算:不同型号和容量的铁损电量,计算公式是: 铁损电量(千瓦时)=空载损耗(千瓦)×供电时间(小时)

电气相关计算公式

电气相关计算公式 一电力变压器额定视在功率Sn=200KVA,空载损耗Po=0.4KW,额定电流时的短路损耗PK=2.2KW,测得该变压器输出有功功率P2=140KW时,二次则功率因数2=0.8。求变压器此时的负载率和工作效率。 解:因P22×100% 2÷(Sn×2)×100% =140÷(200×0.8)×100%=87.5% =(P 2/P1)×100% P1=P2+P0K =140+0.4+(0.875)2×2.2 =142.1(KW) 所以 =(140×142.08)×100%=98.5% 答:此时变压器的负载率和工作效率分别是87.5%和98.5%。

有一三线对称负荷,接在电压为380V的三相对称电源上,每相负荷电阻R=16,感抗X L=12。试计算当负荷接成星形和三角形时的相电流、线电流各是多少? 解;负荷接成星形时,每相负荷两端的电压,即相电压为U入Ph===220(V) 负荷阻抗为Z===20() 每相电流(或线电流)为 I入Ph=I入P-P===11(A) 负荷接成三角形时,每相负荷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线电压,即==380V 流过每相负荷的电流为 流过每相的线电流为 某厂全年的电能消耗量有功为1300万kwh,无功为1000万kvar。求该厂平均功率因数。 解:已知P=1300kwh,Q=1000kvar 则 答:平均功率因数为0.79。 计算: 一个2.4H的电感器,在多大频率时具有1500的电感? 解:感抗X L=则 =99.5(H Z) 答:在99.5H Z时具有1500的感抗。 某企业使用100kvA变压器一台(10/0.4kv),在低压侧应配置多大变比的电流互感器? 解:按题意有 答:可配置150/5的电流互感器。 一台变压器从电网输入的功率为150kw,变压器本身的损耗为20kw。试求变压器的效率? 解:输入功率 P i=150kw 输出功率 PO=150-20=130(KW)

低压线路损失计算方法

1.输电线路损耗 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 △P=I2R 式中△P--损失功率,W; I--负荷电流,A; R--导线电阻,Ω (2)三相电力线路 线路有功损失为 △P=△PA十△PB十△PC=3I2R (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 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 R20=RL 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 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

Rt=a(tP-20)R20 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 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 Rl= R20 4)线路实际电阻为 R=R20+Rt+Rl (4)线路电压降△U为 △U=U1-U2=LZ 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 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铁损对某一型号变压器来说是固定的,与负载电流无关。铜损与变压器负载率的平方成正比。 配电网电能损失理论计算方法 配电网的电能损失,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失。由于配电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客户用电性质不同,负载变化波动大,要起模拟真实情况,计算出某一各线路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电能损失是很困难的。因为不仅要有详细的电网资料,还在有大量的运行资料。有些运行资料是很难取得的。另外,某一段时间的损失情况,不能真实反映长时间的损失变化,因为每个负载点的负载随时间、随季节发生变化。而且这样计算的结果只能用于事后的管理,而不能用于事前预测,所以在进行理论计算时,都要对计算方法和步骤进行简化。为简化计算,一般假设: (1)线路总电流按每个负载点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占该线路配电变压器总容量的比例,分配到各个负载点上。 (2)每个负载点的功率因数cos 相同。 这样,就能把复杂的配电线路利用线路参数计算并简化成一个等值损耗电阻。这种方法叫等值电阻法。

变压器的损耗计算分析

变压器的损耗计算分析 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是利用效率最高的电气设备之一,一般中、小变压器都可达96~98%。在电力系统中,累积变压器的总损耗可占20~25%。 (一)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此损耗包括铁芯中磁滞和涡流损耗及空载电流在初级线圈电阻上的损耗,前者称为铁损后者称为铜损。由于空载电流很小,后者可以略去不计,因此,空载损耗基本上就是铁损。 影响铁损的因素很多,以数学式表示,则 式中P n、P w——表示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k n、k w——常数 f——变压器外施电压的频率赫 B m——铁芯中最大磁通密度韦/米2 n——什捷因麦兹常数,对常用的硅钢片,当B m=(1.0~1.6)韦/米2时,n≈2,对目前使用的方向性硅钢片,取2.5~3.5。 根据变压器的理论分析,科假定初级感应电势为E1(伏),则: E1=K f B m(2) K为比例常数,由初级匝数及铁芯截面积而定,则铁损为: 由于初级漏阻抗压降很小,若忽略不计, E1=U1 (4) 可见,变压器的铁损与外施电压有很大关系如果电压V为一定值,则铁损不变,(因为f不变),又因为正常运行时U1=U1N,故空载损耗又称不变损耗.如果电压波动,则空载损耗即变化。 (二)负载损耗 此损耗是指变压器初、次级线圈中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铜损耗及励磁电流在励磁电阻上产生的铁损耗。当电流为额定电流时,后者很小,可以不计,故主要是电流在初、次级线圈电阻上的铜损。 对三相变压器在任意负载时,铜耗表达式:

式中I1——初级线圈的负载电流 I2’——次级线圈折算到初级的电流 R1——初级线圈的电阻 R2’——次级线圈折算得初级的电阻 由上式可见,变压器的铜损和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考虑到负载运行时,负载电流的变化,故此损耗又称可变损耗。 若令β表示负载系数,即 则铜损 式中~线圈电流为额定值时的铜损。 (三)附加损耗 此损耗包括附加铁损及附加铜损,由于这两种损耗数量很小,又难以测定,可以不计。总之,变压器的损耗主要是不变损耗和可变损耗。 变压器的效率,其计算公式 如果负载的性质一定,令φ2表示功率因数角,则在额定电压下,三相变压器输出功率 S N——变压器的额定容量。输入功率,可根据功率平衡得到 (8)式表明变压器的效率和其额定容量初、负载的性质与大小以及变压器本身的损耗有关。

电能损耗计算

华润电力黔西、大方电厂线路损耗计算 根据《华润电力贵州煤电一体化毕节4×660MW新建项目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500kV大方电厂至黔西电厂送电线路长度约55km,导线截面为4×300mm2;500kV黔西电厂至南川送电线路长度约为330km,其中重庆段长度约为88km。毕节4×660MW送出工程潮流分布图如下图所示,各段线路损耗见表1。 图1 毕节4×660MW送出工程潮流分布图 根据《电力系统设计手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与损耗小时数τ对应关系见表2。 表2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与损耗小时数τ对照表

根据架空线路年电能损耗公式: τmax 8760P P A yp ?+??=? 其中由于yp P ?相对较小,在计算中忽略;max P ?为线路有功损耗最大值。 毕节4×660MW 新建项目送出工程各段线路年电能损耗见表3,其中功率因素取0.95。 (4500h )计算方法如下: 大方电厂至黔西电厂年最大利用小时数(4500h )电能损耗: 1134027002.4=?=?P MWh 即为0.1134亿kWh 黔西电厂至南川站(贵州段)年最大利用小时数(4500h )损耗率%为: %2.0%1005616900 11340%10045001248.227002.4%=?=???=?P

黔西电厂至南川站(贵州段)年最大利用小时数(4500h )电能损耗: 118800270044=?=?P MWh 即为1.188亿kWh 黔西电厂至南川站(贵州段)年最大利用小时数(4500h )损耗率%为: %06.1%10011214000 118800%10045004922270044%=?=???=?P 黔西电厂至南川站(重庆段)年最大利用小时数(4500h )电能损耗: 4212027006.15=?=?P MWh 即为0.4212亿kWh 黔西电厂至南川站(重庆段)年最大利用小时数(4500h )损耗率%为: %38.0%10011016000 42120%1004500448227006.15%=?=???=?P 注:1、4000h 计算方法同4500h 不在重复计算; 2、刘工已经做得相当多了,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在计算功率损耗的时候多乘以了3倍,导致数据偏大。因为功率对线路而言就是三相不是单相,刘工在计算的时候误乘以了3倍。

电缆电路功率损耗计算

电缆电路功率损耗计算 公式: 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I=U/R 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P=U×I=U×U×I Db危化简大数字的计算,采用对数的方式进行缩小计算:db=10log p 电缆电阻等于电阻率与电缆长度的积再比上电缆的截面积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ρ=RS/L 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是Ω.m S 为横截面积----单位是㎡ R 为电阻值----单位是Ω L 是导线长度----单位是 M 电缆选择的计算顺序 例:允许损耗为 Xdb x=10log p 计算所损耗的功率 p (1)p=U×U/R 根据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计算负荷的等效电阻 (2)计算整个电路的电流 I=(p额—p负)/R负

(3)根据电流与损耗功率决定电缆电阻P=I×I×R (5) 根据电阻率与长度决定电缆截面积 ρ=RS/L 电阻率请询问电缆厂家 几种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

已知电缆长度,功率,电压,需要多粗电缆 电压380V,电压降7%,则每相电压降=380×2= 功率30kw,电流约60A,线路每相电阻R=60=Ω 长度1000M,电阻 铝的电阻率是,则电缆截面S=1000×=131㎜2 铜的电阻率是,则电缆截面S=1000×=77㎜2 由于电机启动电流会很大,应选用150㎜2以上的铝缆或95㎜2以上的铜缆 电压降7%意味着线路损耗7%这个损耗实际上是很大的。如果每天使用8小时一月就会耗电500度, (农电规程中电一年就是6000度。 压380V的供电半径不得超过500米) 电缆选型表

基本含义:H—电话通信电缆 Y—实心聚氯乙烯或聚乙烯绝缘 YF—泡沫聚烯轻绝缘 YP—泡沫/实心皮聚烯轻绝缘 V—聚乙烯 A—涂塑铝带粘接屏蔽聚乙烯护套 C—自承式 T—石油膏填充 23—双层防腐钢带线包铠装聚乙烯外被层 33—单层细钢丝铠装聚乙烯外被层 43—单层粗钢丝铠装聚乙烯外被层 53—单层钢丝带皱纹纵包铠装聚乙烯外被层 553—双层钢带皱纹纵包铠装聚乙烯外被层

Maxwell 铁耗计算

Maxwell help文件 为Maxwell 2D/3D的瞬态求解设置铁芯损耗 一、铁损定义(core loss definition) 铁损的计算属性定义(Calculating Properties for Core Loss (BP Curve) 要提取损耗特征的外特性(BP曲线),先在View / EditMaterial对话框中设置损耗类型(Core Loss Type)是硅钢片(Electrical Steel)还是铁氧体(Power Ferrite)。 以设置硅钢片为例。 1、点击Tools>Edit Configured Libraries>Materials. 或者,在左侧project的窗口中,往下拉会有一个文件夹名为definitions,点开加号,有个materials文件夹,右击,选择Edit All Libraries.,“Edit Libraries”对话框就会出现。 2、点击Add Material,“View / Edit Material”对话框会出现。 3、在“Core Loss Type”行,有个“Value”的框,单击,会弹出下拉菜单,可以拉下选择是硅钢片(Electrical Steel)还是铁氧体(Power Ferrite)。 其他的参数出现在“Core Loss Type”行的下面,例如硅钢片的Kh, Kc, Ke, and Kdc,功率铁氧体的Cm, X, Y, and Kdc。如果是硅钢片,对话框底部的“Calculate Properties for”下拉菜单也是可以使用的,通过它可以从外部引入制造厂商提供的铁损曲线等数据(Kh, Kc, Ke, and Kdc)确定损耗系数(Core Loss Coefficient)。 4、如果你选择的是硅钢片,按如下操作: ①从对话框底部的“Calculate Properties for”下拉菜单中选择损耗系数的确定方法(永磁铁permanent magnet、单一频率的铁损core loss at one frequency、多频率的铁损core loss versus frequency), 然后会蹦出BP曲线对话框。 单一频率的损耗:点击图表上面的“Import from file.”可以直接导入BP曲线数据文件,但要“*。Tab”格式文件。如果纵横轴错了,可以点击“Swap X-Y Data”按钮,调换B轴和P 轴的数据,但是B轴和P轴的方向不变。或者直接在左侧的表格中填入对应的B值和P值,行不够了可以点击“Add Row Above”按钮,和“add row below”分别从上面和下面添加行,“append rows”是一口气加好几行,或者删除行“delete rows”。表下面的“frequency”表示当前的BP曲线是在什么频率下的性能。“Thickness”表示硅钢片的厚度,“conductivity”是电导率。点击“OK”确定。 多频率的损耗:打开对话框后左下方有个“Edit”窗口,是添加要设定BP曲线的频率的。分别加上几个频率,如1Hz和2Hz。每填写一个赫兹点一下“Add”按钮,就会把频率添加到上面的表格中。在相应的频率后面有“Edit dataset”按钮,点击可进入BP曲线编辑页面。与单一的相同,可以导入文件或者自己填写BP曲线数据。填完点击“OK”按钮。右侧的图中就会出现设定的BP曲线。在图标下面选择“select frequency”显示单一的左侧亮蓝色的频率下的BP曲线,选择“All frequencies”显示所有频率下的BP曲线。选择“original curve”则BP曲线的第一个点需要从0开始。选择“Regression Curve”则,图中不仅显示设定的BP曲线,还会附加一条BP值的增长趋势曲线。 ②确定BP曲线 ③在“Core Loss Unit”对话框里选择BP曲线的单位 ④输入频率Frequency、硅钢片质量密度Mass Density、导电率Conductivity、厚度Thickness 的值和单位。 Kh——滞后系数(Hysteresis Coefficient) Kc——经典涡流系数(Classical Eddy Coefficient) Ke——过量系数(Excess Coefficient) Kdc——考虑直流偏磁效应的系数

线路电能损耗计算方法

线路电能损耗计算方法 A1 线路电能损耗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均方根电流法,其代表日的损耗电量计算为:ΔA=3R t×10-3(kW·h) (Al-1) I =(A) (Al-2) jf 式中ΔA——代表日损耗电量,kW·h; t——运行时间(对于代表日t=24),h; I ——均方根电流,A; jf R——线路电阻,n; I ——各正点时通过元件的负荷电流,A。 t 当负荷曲线以三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表示时: I = =(A) (Al-3) jf 式中P t——t时刻通过元件的三相有功功率,kW; ——t时刻通过元件的三相无功功率,kvar; Q t U t——t时刻同端电压,kV。 A2 当具备平均电流的资料时,可以利用均方根电流与平均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电能损耗计算,令均方根电流I jf与平均电流I pj(代表日负荷电流平均值)的等效关系为K(亦称负荷曲线形状系数),I jf=KI pj,则代表日线路损耗电量为: ΔA=3K2Rt×10-3(kW·h) (A2-1) 系数K2应根据负荷曲线、平均负荷率f及最小负荷率α确定。 当f >时,按直线变化的持续负荷曲线计算K2:

K2=[α+1/3(1-α)2]/ [1/2(1+α)]2 (A2-2) 当f <,且f >α时,按二阶梯持续负荷曲线计算K2: K2=[f(1+α)-α]/f2 (A2-3) 式中f——代表日平均负荷率,f=I pj/ I max,I max为最大负荷电流值,I pj为平均负荷电流值; α——代表日最小负荷率,α=I min/ I max,I min为最小负荷电流值。 A3 当只具有最大电流的资料时,可采用均方根电流与最大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能耗计算,令均方根电流平方与最大电流的平方的比值为F(亦称损失因数),F=/,则代表日的损耗电量为: ΔA=3FRt×10-3(kW·h) (A3-1) 式中F——损失因数; I ——代表日最大负荷电流,A。 max F的取值根据负荷曲线、平均负荷率f和最小负荷率α确定。 当f >时,按直线变化的持续负荷曲线计算F: F=α+1/3(1-α)2 (A3-2) 当f <,且f >α时,按二阶梯持续负荷曲线计算: F=f (1+α)-α (A3-3) 式中α——代表日最小负荷率; f——代表日平均负荷率。 A4 在计算过程中应考虑负荷电流引起的温升及环境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具体按下式计算: (1+β1+β2) (Ω) (A4—1) R=R 20 β =(I pj / I20)2 (A4—2) 1

用电电费及损耗的计算

用电电费及损耗的计算 根据供电局的最新变压器损耗的计算方法: 有功变损=有功固定变损(有功铁损)+有功可变变损(有功铜损)无功变损=无功固定变损(无功铁损)+无功可变变损(无功铜损)其中:有功固定变损(千瓦时)=铁损(千瓦)×运行时间(小时)=变压器空载损耗×720h/月 有功可变变损(千瓦时)=(利用率)2×铜损(千瓦)×运行时间(小时)=二次侧电量表有功电量×系数 系数:变压器容量在315KVA以上为0.01 变压器容量在315KVA及以下为0.015 无功固定变损(千乏时)=空载电流(%)/100×变压器的容量(千伏安)×运行时间(小时) 无功可变变损(千乏时)=利用率)2×阻抗电压(%)/100x变压器容量(千伏安)×运行小时(小时) 一般情况,月变压器损耗电量的计算,运行小时取720小时。 月变压器的利用率=月用电量(千瓦时)/[变压器的容量(千伏安)×功率因数×720小时] 总有功用电量=有功电能表记录的当月电量+变压器自身有功损耗电量+线路损耗电量 总无功用电量=无功电能表记录的当月电量+变压器自身无功损 大工业用电电费的计算 大工业户均实行两部制电价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计算电费,有的还要实行峰谷电价、优待电价等,还有各种加收(征)的费用等,所以大工业的电费计算比一般户的电费计算复杂得多。一般计算的程

序和注意的问题如下: (1)算出用电量。先从抄表记录中算出当月有功表(包括峰、谷、非峰谷)、无功表、照明表的指数及电量值。如果未装照明表时,应按定比或定量值将非居民照明用电电量减出,剩余的电量才是大工业用电量。如果是高供低量者,还应加变损电量。 (2)算出电度电费值 电度电费(元)=目录电价(元/千瓦?时)×用电量(千瓦?时) 如果实行峰谷电价的用户,则应算出峰谷电度电费(元)=[峰电价(元/千瓦?时)×峰电量(千瓦?时)]+[谷电价(元/千瓦?时)×谷电量(千瓦?时)]+[非峰谷电价(元/千瓦?时)×非峰谷电量(千瓦?时)] (3)算出基本电费值。如按变压器容量计费时: 基本电费(元)=变压器容量(千伏?安)×变压器容量的基本电价(元/千伏?安) 如按最大需量计费时: 基本电费(元)=最大需量表指针读数×1.04×倍率×最大需量的基本电价(元/千瓦) (如实际使用最大需量值超出申请数值则超出部分应加倍收费) (4)算出电费值。 电费值=电度电费+基本电费 (5)算出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值。 1)先求出比值: 无功电量比值=(如为高供低量户,应将抄见有功、无功电量分别加变损有功有功电量无功电量) 2)由比值查表求出功率因数值(见表17) 3)查出奖惩电费百分数。以功率因数值按不同的功率因数考核标准,分别查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见表18或表19)得出奖惩电费百分数。 4)算出功率因数奖惩电费值: 奖(惩)电费值=电费值×功率因数减少(增加)电费的百分数(减少电费为负、增加电费为正) 5)算出总电费值。 总电费值=电费值±奖惩电费值。 6)算出加收(征)费用(加价值)。 加价值=总有功电量×[三峡建设基金+电力建设资金+附加费+……] 7)算出总的综合费用: 总的综合费用=总电费值+加价值 电费计算 一.大工业用电的概念: 变压器容量在315KVA及以上的。 二.电价的构成: 实行两部制电价,两制电价=基本电价+电度电价+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