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民族抗战开始》教学设计[001]完美版

《全民族抗战开始》教学设计[001]完美版

《全民族抗战开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全民族抗战开始》是华师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地位很重要,它标志着九、一八事变以来侵略与反侵略的全面爆发,标志着侵略与反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包含两个子目:一是“七七事变”,二是“南京大屠杀”。这两目都是本课的重点。“七七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南京大屠杀”是无数屠杀惨案中的一个典型。

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的关键点是如何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右翼势力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掌握“七七”事变的史实,让学生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了解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

2.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设计制作课件、搜集有关历史资料、访问长辈,调查日军在各地所犯的罪行,并上台演示讲解,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创造思维、动手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3.情感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学生仇恨军国主义的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

图片导入启发引导、联系实际、激发创造思维。

四、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投影]“卢沟桥”图片

问:这个景点叫什么?

答:卢沟晓月。

问:你们了解卢沟桥吗?小学时有没有学过?谁上来介绍,当一次导游?让一位学生上台介绍。

问:卢沟桥确实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桥,它成为历史名桥,是不是仅仅因为它建筑水平很高?答:不是,更主要是1937年在这里爆发了卢沟桥事变。由此导入新课。

一、抗战开始: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1)学生看书,说一说卢沟桥事变是怎么一回事

讲叙这一历史事件的经过[按照历史事件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双方、结果、作用)]。这一目需要教师强调: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它绝不是某些日本人所说的什么“偶发事件”。

(2)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小字部分内容概括总结出:第二十九军作战英勇,表现了视死如归(佟麟阁、赵登禹两位抗日爱国将领为抗战献身)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主义精神。

今天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就是为了纪念这两位烈士。

情感教育:在战斗中牺牲的爱国官兵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纪念。

教师指出,虽然中国军队英勇抗日,但不久日军调集大批援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7月底平津相继失陷。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将怎么办?(让学生议一议。)投影仪打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让学生朗读通电,找出内容中的关键词:“国共合作”,自然过渡到:

二、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扼要地回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经过,然后指出: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中国人民就奋起抗战,但还没有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局面,主要是国共两党还没有再度合作、共同御敌。而“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表示准备抗战;在中共的积极努力下, 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中共领导的军队改称八路军、新四军 ,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至此,在民族危急、千钧一发的时刻,由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这是争取抗战胜利的最基本的保证。从此,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都积极投入到这场波澜壮阔、史无前例的抗战洪流中,全民族抗战开始了。

投影仪打出问题:

1.国民政府组织了哪些会战?

2.会战中有哪些著名战役,其时间、地点及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指出: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后,立即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日本制定了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面对日军的全面进攻,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比较努力地进行了对日作战,从1937年8月至1938年春,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几次大规模会战,其中淞沪会战规模最大,战斗也最为激烈。小字部分“保卫四行仓库的故事”可让学生讲述,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中国人民为什么“不作亡国奴”?下面我们来看看侵华日军的暴行。

(导)日本侵略者一踏上中国国土,就疯狂屠杀中国人民。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又制造“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侵占上海后,分兵三路接着进犯南京,12月攻陷南京城。

指导学生看书第二目,回答问题:

问:日军进城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什么事件?

答:南京大屠杀。

日军血腥屠杀了30多万中国人。

播放南京大屠杀录像片段]“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图片。

书上的插图就是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罪证。

问: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罄竹难书,但是现在的日本政府有没有深刻反省这段历史,有没有真诚地向受害国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道歉?

答:没有。

问:表现在哪里?师生共同回答:日本政府一直企图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特别是日本右翼势力竟声称“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去年一部分日本右翼分子还登上我国的钓鱼岛插上了日本国旗。说明日本军国主义仍然阴魂不散,对外扩张的野心不死。

回顾,小结: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早在汉朝,两国就开始友好往来,尤其是唐朝,日本人先后13次派遣唐使访问中国,向唐朝学习先进的制度和技术,促进日本的进步。所以两国本应和平共处,而不是战争。为了和平,为了不让南京大屠杀的悲剧重演,请同学们不要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奋发图强,振兴国家。

小结: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本质。

板书: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南京大屠杀——日军犯下滔天罪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