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名词解释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名词解释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名词解释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3、霍桑试验―是指梅奥领导的于1924 一1932 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4、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5、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被完全模仿和不能被完全替代的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6、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7、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8、伦理道德——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9、社会责任——企业不仅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还应承担“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后者就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10、全球化管理——管理者需要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情况下进行管理工作。12、全球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程度。

第二部分

1、决策与计划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2、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面对的问题的相关因素是确定的,从而建立的决策模型中的各种参数是确定的。

3、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决策,决策者可能不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也不知道概率。

4、风险型决策——也称随机决策,决策者不知道那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

5、战略决策——是指组织为了长期的发展,制定出目标和方针,以及为达到发展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措施所做出的决策。

6、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是属于战略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

7、业务决策——又称日常管理决策,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

8、计划——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9、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寻求组织在行业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10、战术性计划―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11、指导性计划―是指规定某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人自由处置权,指出重点,但不把行动者限定在具体的目标上或特定的行动方案上的计划。

12、具体计划―是指具有明确目标的计划(不存在模棱两可)。

13、成本领先战略―企业强调以低成本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故又称为低成本战略。

14、特色优势战略―又称为差异化战略,企业力求在行业内独树一帜,使产品或服务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

15、目标集聚战略―又称为集中战略或重点市场战略,即选择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量体裁衣为这个细分市场服务而不是为其他细分市场服务。

16、目标管理的定义―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过程。它使组织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部门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17、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

18、网络图——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任何一项任务都可分解成许多工作,根据这些工作在时间上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它们的先后顺序,画出一个由各项工作相互联系、并注明所需时间的箭线图,这个箭线图就是网络图。

第三部分

1、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集合体。

2、组织设计——就是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

3、组织结构——是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4、职能部门化——是一种传统而基本的组织形式。职能部门化就是按照生产、财务、管理、营销、人事、研发等基本活动相似或技能相似的要求,分类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5、产品或服务部门化——是按照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对企业活动进行分组,设立部门。

6、地域部门化——是按照地域的分散化程度划分企业的业务活动,继而设置管理部门管理业务活动。

7、顾客部门化——是根据目标顾客的不同利益需求来划分组织的业务活动。

8、流程部门化——是按照工作或业务流程来组织企业的业务活动。

9、管理幅度的含义——管理幅度也称为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指

挥和领导的下属的数量。

10、职权的定义——职权是组织内部授予的指导下属活动及其行为的决定权,这些决定一旦下达,下属必须服从。

11、直线职权——是指管理者直接指导下属工作的职权(比如总经理对一生产经理的管理)。

12、职能职权——是一种权益职权,由直线管理者向自己辖属以外的个人或职能部门授权,允许他们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制度,在一定的职能范围内行使的某种职权(比如质检部经理对

13、参谋职权——是指管理者拥有某种特定的建议权和审核权,可以评价直线方面的活动情况,提出建议。

14、集权——是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也就是说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示来办事,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的指挥。

15、分权——是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

16、授权——是指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17、管理幅度——也称为组织幅度,指组织中上级主管够直接有效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

量。

18、组织层级——由于组织任务存在递减性,从最高层的主管到最低层的具体工作人员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层次,这种层次就称为组织层级。

19、员工招聘——是指组织及时寻找、吸引并鼓励符合要求的人到本组织中任职和工作的过程。

20、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

21、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调整,以适应组织未来发展的要求。

22、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思,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第四部分

1、领导——是管理的一项职能。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的本质(领导的实质)是影响力。

2、领导权力―就是影响他人的能力,就是能排除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组织目标的能力。

3、激励——是由动机推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

4、保健因素―又称“维持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等。

5、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处理得好可以使人们产生满意情绪,处理不当也不会导致不满。

6、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7、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8、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来使个人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

9、正式沟通——是指以企业正式组织系统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10、非正式沟通——是指企业非正式组织系统或个人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11、上行沟通——是指下级将信息传递给上级,由下至上的沟通;

13、平行沟通——是指同级之间横向的信息传递,也称横向沟通。

14、单向沟通——是指没有反馈的信息传递。

15、双向沟通——是指有反馈的信息传递。

16、团队沟通——是指组织中以工作团队为基础单位进行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方式。

第五部分

1、控制——是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2、前馈控制——也称预先控制或事前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

3、同期控制——也称现场控制或者事中控制,也称过程控制。是对正在活动中的人、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4、反馈控制——也称事后控制或成果控制,是对结果进行总结。

5、统计性标准——也叫历史性标准,是以分析历史数据为基础建立的标准。

6、预算控制——就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与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个部门在充分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经营资源的利用,从而使费用的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

7、库存控制——对库存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降低各种与库存有关的成本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8、标杆控制——是以在某一项指标或某一方面实践上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或行业中的领先企业或组织内某部门作为基准,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措施或相关实践的实际状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比较,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改进的策略和方法,并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一种管理方法。

补充部分

2.概念技能 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 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人际技能 它或称人文技能 亦称人事技能 它是指成功地与別人打交道并与別人沟通的

能力。

5.差别计件工资制 是指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的制度。

9.道德 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道德在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 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有关注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 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

10.道德准则 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

11.社会责任 是指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 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 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 还承担了 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 的义务。

13.信息 是由数据生成 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 如报表、账册和图纸等。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 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4.信息的加工 是指对釆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別和筛选 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准确化的过程。

15.决策 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16.确定型决策 是指各种决策方案未来的各种情况都非常明确 决策者确知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条件、决策过程及未来的结果 在决策过程中只要直接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可知的执行后果 就能作出精确估计的决策。

17.非确定型决策 是指决策者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可能有哪几种状态或各种状态的概率无从估计 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致可行 但供选择的若干个可行方案的可靠程度较低 决策过程模糊 方案实施的结果未知 决策者对各个备选方案的执行后果难以确切估计 决策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19.战略决策 是对涉及组织目标、战略规划的重大事项进行的决策活动 是对有关组织全局性的、长期性的、关系到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进行的决策 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特点。20.管理决策 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金、物资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及经营组织机构加以改变的一种决策 具有局部性 中期性与战术性的特点。

21.业务决策 是涉及组织中的一般管理和日常业务的具体决策活动 具有琐细性、短期性与日常性的特点。

22.计划 从名词意义上说 计划是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达的 组织以及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制定的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的管理文件。从动词意义上上说 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而确定的目标 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23.长期计划 是指5年以上的计划。

4.短期计划 是指1年内的计划。

25.战略性计划 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 为组织未来较长期 通常五年以上 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26.战术性计划 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 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27.指导性计划 只规定某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 给予行动者较大自由处置权 它指出重点但不把行动者限定在具体的目标上或特定的行动方案上。

28.具体计划 是指有明确规定的目标和一套可实行的操作方案。

29.成本领先战略 企业强调以低单位成本价格为用户提供标准化产品 其目标是要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商。

30.特色优势 企业力求就顾客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它选择被产业内许多客户视为重要的一种或多种特质 并为其选择一种独特的地位以满足顾客的要求。31.目标集聚战略 企业选择产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 并量体栽衣使其战略为它们服务而不是为其他细分巿场服务。

32.组织设计 就是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

33.组织结构 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 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安排。

34.职能部门化 就是按照生产、财务管理、营销、人事、研发等基本活动相似笑非笑或技能相似的要求 分类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35.产品或服务部门化 按照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对企业活动进行分组。

36.地域部门化 就是按照地域的分散化程度划分企业的业务活动继而设置管理部门管理其业

37.顾客部门化 就是根据目标顾客的不同利益需求来划分组织的业务活动。38.流程部门化 按照工作或业务流程来组织业务活动。

39.管理幅度 也称组织幅度 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力量。

40.职权 是指组织内部授予的指导下属活动及其行为的决定权 这一决定一旦下达 下属必须服从。

41.直线职权 是指管理者直接指导下属工作的职权。

42.参谋职权 是指管理者拥有某种特定的建议权或审核权 评价直线职权的活动情况 进而提出建议或提供服务。

43.职能职权 是一种权益职权 是由直线管理者向自己辖属以外的个人或职能部门授权 允许他们按照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职能范围内行使的某种职权。

44.集权 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髙层次上的集中 也就是说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示办事 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指挥。

45.分权 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组织高层将其一部分决策指挥权分配给下级组织机构和部门的负责人 使他们充分行使这些权力 支配组织的某些资源 并在其工作职责范围内自主地解决某些问题。

46.授权 就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 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47.员工招聘 是指组织及时寻找、吸引并鼓励符合要求的人到本组织中任职和工作的过程。

48.绩效评估 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

49.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 及时明确组织活动的内容或重点 并据此对组织中的岗位、机构 岗位的组合 以及结构 机构间的权力配置 进行调整 以适应组织发展的要求。

50.广义的文化 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51.狭小的文化 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礼仪制度、组织结构、行为方式等物化的精神。

52.领导 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实施并完成领导职能的主体是领导者。

53.领导权力 通常就是指影响他人的能力 在组织中就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 达到目标的能力。

54.集权式领导者 就是把管理的制度权力相对牢固的进行控制的领导者。

55.民主式领导者 这种领导者的特征是向被领导者授权 鼓励下属的参与 并且主要依赖于其个人专长权和模范权影响下属。

56.激励 是激发和鼓励人们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釆取行动的过程。

57.保健因素 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 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58.激励因素 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59.正强化 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目标的行为 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 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60. 负强化 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 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 从而保

61.沟通 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来使个人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

62.正式沟通 指以企业正式组织系统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63.非正式沟通 指的是以企业非正式组织系统或个人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64.上行沟通 指下级将信息报告给上级 是由下而上的沟通

。42.参谋职权 是指管理者拥有某种特定的建议权或审核权 评价直线职权的活动情况 进而提出建议或提供服务。

43.职能职权 是一种权益职权 是由直线管理者向自己辖属以外的个人或职能部门授权 允许他们按照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职能范围内行使的某种职权。

44.集权 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髙层次上的集中 也就是说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示办事 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指挥。

45.分权 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组织高层将其一部分决策指挥权分配给下级组织机构和部门的负责人 使他们充分行使这些权力 支配组织的某些资源 并在其工作职责范围内自主地解决某些问题。

46.授权 就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 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47.员工招聘 是指组织及时寻找、吸引并鼓励符合要求的人到本组织中任职和工作的过程。

48.绩效评估 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

49.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 及时明确组织活动的内容或重点 并据此对组织中的岗位、机构 岗位的组合 以及结构 机构间的权力配置 进行调整 以适应组织发展的要求。

50.广义的文化 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51.狭小的文化 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礼仪制度、组织结构、行为方式等物化的精神。

52.领导 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实施并完成领导职能的主体是领导者。

53.领导权力 通常就是指影响他人的能力 在组织中就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 达到目标的能力。

54.集权式领导者 就是把管理的制度权力相对牢固的进行控制的领导者。

55.民主式领导者 这种领导者的特征是向被领导者授权 鼓励下属的参与 并且主要依赖于其个人专长权和模范权影响下属。

56.激励 是激发和鼓励人们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釆取行动的过程。

57.保健因素 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 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

58.激励因素 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59.正强化 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目标的行为 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 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61.沟通 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来使个人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

62.正式沟通 指以企业正式组织系统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63.非正式沟通 指的是以企业非正式组织系统或个人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64.上行沟通 指下级将信息报告给上级 是由下而上的沟通。

42.参谋职权 是指管理者拥有某种特定的建议权或审核权 评价直线职权的活动情况 进

而提出建议或提供服务。

43.职能职权 是一种权益职权 是由直线管理者向自己辖属以外的个人或职能部门授权 允许他们按照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职能范围内行使的某种职权。

44.集权 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髙层次上的集中 也就是说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示办事 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指挥。

45.分权 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组织高层将其一部分决策指挥权分配给下级组织机构和部门的负责人 使他们充分行使这些权力 支配组织的某些资源 并在其工作职责范围内自主地解决某些问题。

46.授权 就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 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47.员工招聘 是指组织及时寻找、吸引并鼓励符合要求的人到本组织中任职和工作的过程。

48.绩效评估 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

49.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 及时明确组织活动的内容或重点 并据此对组织中的岗位、机构 岗位的组合 以及结构 机构间的权力配置 进行调整 以适应组织发展的要求。

50.广义的文化 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51.狭小的文化 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礼仪制度、组织结构、行为方式等物化的精神。

52.领导 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实施并完成领导职能的主体是领导者。

53.领导权力 通常就是指影响他人的能力 在组织中就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 达到目标的能力。

54.集权式领导者 就是把管理的制度权力相对牢固的进行控制的领导者。

55.民主式领导者 这种领导者的特征是向被领导者授权 鼓励下属的参与 并且主要依赖于其个人专长权和模范权影响下属。

56.激励 是激发和鼓励人们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釆取行动的过程。

57.保健因素 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 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

58.激励因素 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59.正强化 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目标的行为 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 从而有利于

60. 负强化 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 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 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61.沟通 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目的是通过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来使个人或群体间的认知以及行为相互适应。

62.正式沟通 指以企业正式组织系统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63.非正式沟通 指的是以企业非正式组织系统或个人为渠道的信息传递。

64.上行沟通 指下级将信息报告给上级 是由下而上的沟通。

布谷、布谷长鸣、农业百科、布谷新闻https://www.doczj.com/doc/8b18067098.html,

6bn6Ipy02K7v

专插本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1.管理学的性质就是管理的二重性: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1)管理的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2)管理的艺术是指能熟练地应用管理知识,并通过一定的技巧达到某种效果。 (3)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科学性: A 、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这些规律具有客观性。 B 、管理学为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 艺术性:在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1)工作定额。 (2)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4.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理论要点:管理的五种职能、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一般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1)管理的五种职能是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是指: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 (3)管理的十四条原则是指: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5**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1)对待变革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只要还管用就不要改变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不变革那就不管用了。 (2)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如果不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 (3)在关于谁对创新负责上,传统组织认为,创新是研发部门的事;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创新是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 (4)传统组织的主要担心是发生错误,而学习型组织的主要担心是不学习不适应 (5)传统组织认为产品和服务是组织竞争优势,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 (6)在管理者的职责上,传统组织认为,管理者职责是控制别人;而学习型组织认为,管理者的职责是调动别人、授权别人。 6**企业的一项能力要成为核心能力需要满足5 个条件: (1)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技术和技能的整合; (2)不是物理性资产; (3)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 (4)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

管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3.管理职能:即是管理的职责的权限。管理职能有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4.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系统的目标,在占有信息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的条件,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借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中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以之作为目前和今后的行动指南。 5.协调:即和谐,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得适当,以便于工作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6.组织的效率: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1.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试验;3)谈话研究;4)观察试验。: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寒舍环境中

人的千米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组织行为学: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4.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5.管理理论的丛林: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7.企业文化: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8.战略管理:根据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并且制定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战略,使企业达到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 1.计划工作: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

管理学专升本试卷与答案

管理学考前密押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 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管理的目的是() A. 获得信息 B.协调多种关系 C.寻求市场机会 D. 实现组织目标 2.管理人员一般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关于高层人员的技能,按其重要程度从低到高排序, 正确的是 () A. 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 B.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D. 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3.1961 年《管理理论丛林》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其作者是() A. 巴纳德 B.西蒙 C.孔茨 D. 德鲁克 4.管理应随机而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该观点属于() A. 权变学派 B.经验学派 C.社会系统学派 D. 管理科学学派 5.上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 项的决策和监督权,这是泰罗所提倡的() A. 职能工长制 B.工作定额原理 C.例外原则 D. 心理革命 6.机床加工车间刚刚换了车床,新车床比原车床工作效率可提高20% ,车间技术组提出: 是否应该提高其工时定额?车工不同意,理由是:对新车床还不熟悉,很难达到额定效率。 车间主任和副主任商量出以下四种解决方案,请你选择一项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A.由全体车工开会讨论,决定新车床的工作定额 B.由车间主任决定,是否采取新定额,定额是多少 C.由车间的职工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新车床定额 D.报工厂劳动科,由他们会同设备科,经过严格的测评来确定新车床的工作定额 7.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 A. 日常程序决策 B. 长远全局性决策 C.局部程序性决策 D. 短期操作性决策 8.企业某产品本期实际销售量为300 件,本期预测销售量为300 件,若平滑指数为0.6,那么下期预测销售量为() A.280 件 B.300 件 C.310 件 D.320 件 9.某家电生产企业原是以生产销售大家电而成为名牌的,后开始进入小家电领域。由于 企业在市场上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所生产的小家电也颇受欢迎。2008 年比 2007年的销售增长率为 11.8%,2009年比 2008 年的销售增长率为13.6%。但市场占有率与其他竞争对手 相比则较低。该企业的小家电业务应当属于下面哪一类() A. 金牛类业务 B.明星类业务 C.幼童类业务 D. 瘦狗类业务 10. “ 5W1H”描述的是所()职能的内容。 A. 计划 B.组织 C.领导 D. 控制 11.企业成长的基础是 () A. 核心能力 B. 规模 C.顾客 D. 战略 12.()是一种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 A .目标管理 B. 网络计划技术 C.滚动计划法 D.名义小组技术 13.为完成某项任务而由纵横两条管理系统组成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 事业部制 B. 多维立体型 C.直线职能型 D. 矩阵型 14.某公司有员工36 人,假设管理幅度为 6 人,则该公司的管理人员、管理层次有() A.7 人,3层 B.6人,3层 C.7人,2层 D.6 人,2层

第1-14章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练习题

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 1.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 )。 A.计划 B.控制 C.协调 D.指挥 3.八十年代,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度引起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然而,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出现,反映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美国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对于这种情况,你赞同以下那种说法( )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 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 D.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4.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在()。 A.计划 B.决策 C.组织 D.协调 5.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 A.管理的实践性 B.管理的复杂性 C.管理的科学性 D.管理的变动性 6.针对预期目标,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从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并付诸实施,这就是管理的()职能。

A、领导 B、决策 C、计划 D.组织 7.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的实现。 A、管理目标 B、组织决策 C、管理决策 D.组织目标 8.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D.目标、部门和人员 二、判断正误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2.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做出决策,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3.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4.经济环境对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关系,是组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2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泰罗 D.大卫.李嘉图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

一、单顶选择题 1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的古典管理学家是()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2根据罗伯特卡茨的观点,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是()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领导技能 3有关研究表明,道德发展的最低层次是() A.原则层次 B.惯例层次 C. 前惯例层次 D.后惯例层次 4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全球化任务环境的是() A.政治体制 B.供应商 C.顾客 D.竞争对手 5把全球作为一个单一的市场,认为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品味和喜好没有实质性差别而采用的全球化组织模式是() A.多国组织模式 B.国际组织模式 C.跨国组织模式 D.全球组织模式 6在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中,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MRPH指的是() A.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 B.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 C.制造资源计划 D.企业资源计划 7在决策的影响因素中,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 A.环境因素 B.组织自身的因素 C.决策问题的性质 D.决策主体的因素 8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属于() A.定性快策方法 B.确定性快策方法 C.风险型决策方法 D.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9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 A.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10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是() A.程序 B.规则 c.方案D.预算 11制定战略类型的划分,属于成长战略范畴的是() A.收缩战略 B.剥离战略

C.市场开发 D.清算战略 12伍德沃德等人根据制造技术的复杂程序将技术划分成若干类,其中定制产品 采用的技术是() A.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 B.大批量生产技术 C.流程生产技术 D.连续生产技术 13按照工作的过程标准划分的组织部门化形式是() A.职能部门化和流程部门化 B.流程部门化和顾客部门化 C.顾客部门化和地域部门化 D.职能部门化和地域部门化 14信息的沟通和传递速度比较快,但主管对下属的监管和协调控制难度较大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矩阵型结构 B.动态网络型结构 C.扁平式组织结构 D.锥形式组织结构 15为了发挥专家的核心作用,减轻直线主管的任务负荷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而 设立的职权是() A.直线职权 B.职能权限 C.参谋权限 D.管理权限 16组织变革的基本目标是() A.提高组织的效能 B.提高组织的效率 C.提高组织的获利能力 D.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 17与行政职位高低无关的权力是() A.奖赏性权力和惩罚性权力 B.感召性权场和春图生辅导 C.奖赏性权力和感召性权力 D.专长性权力和惩罚性权力 18根据权力运用方式不同,领导者可以划分为() A.集权式领导者和民主式领导 B.魅力型领导者和变革型领导者 C.事务型领导者和战略型领导者 D.激进型领导者和保守型领导者 19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参与型领导在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两个领导维度方 面表现为() A.高任务一低关系 B.高任务一高关系 C.低任务一高关系 D.低任务一低关系 20激励力、效价和期望值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达式是() A.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B.激励力=效价X期望值 C.期望值=效价+激励力 D.期望值=效价x激励力

专插本管理学(两本教材)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总论 一、管理活动 1 .识记 ( 1 ) .管理的概念或定义(周三多)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 2 )管理的基本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2 .领会 ( l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茂生)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管理的性质——即管理二重性(蔡茂生) 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跟有效组织社会生产力相关的属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联系的属性。 管理的二重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 3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茂生) 科学性 A 、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这些规律具有客观性。 B 、管理学为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 艺术性 在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 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砰)管理者的角色(亨利一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 A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B 、信息角色:监督人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C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 5 )、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一卡茨Katz ) a .概念技能 b .技术技能 c .人际技能 霍桑试验―是指梅奥领导的于1924 一1932 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梅奥在总结霍桑实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并于 1933 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被完全模仿和不能被完全替代的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a .工作定额。 b .标准化。 c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 .差别计件工资制。 e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另外,与泰罗同时代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和甘特等也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

管理学专插本真题

管理学 Ⅰ.考试性质 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又称专插本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管理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部分总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管理与管理学 l.管理的定义;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3.管理学的特性; 4.管理的性质; 5.管理的职能; 6.管理者的角色; 7.管理者的技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 2.行为管理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 (三)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 1.管理与伦理道德; 2.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3.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4.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5.企业的社会责任。 (四)全球化与管理 l.全球化内涵; 2.全球化与管理者; 3.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五)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1.信息及其特征; 2.信息管理工作; 3.信息化管理。 二、考核要求 (一)管理与管理学 1.识记: (1)管理的概念; (2)管理的基本职能。 2.领会: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2)管理学的特性; (3)管理的二重性; (4)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5)管理者的角色; (6)管理者的技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识记: (l)霍桑试(实)验; (2)学习型组织; (3)核心资源; (4)核心能力。 2.领会: (l)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3)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 (4)人际关系学说要点; (5)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1.识记: (1)伦理道德的概念; (2)功利主义、权利至上、公平公正、社会契约、推己及人等道德观的含义; (3)社会责任的概念; 2.领会: (1)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 (2)道德管理的特征; (3)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4)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5)企业的价值观; (6)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3.应用: 能运用道德观与社会责任观分析问题。 (四)全球化与管理 1.识记:

专插本专升本《管理学》必背知识点(领导)

广东省专插本《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必背知识点(四)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本科目使用答题卡。 二、试卷内容比例: 总论部分占23%,决策与计划部分占20%,组织部分占20%,领导部分占25%,控制部分占12%。 三、试卷题型比例:选择题占45%,非选择题占55%。 单选题25题,每题1分,共25分;多选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名词解释5题,每题3分,共15分;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论述题1题,10分2-3小题;案例分析题1题,10分,2小题;四、试题难度比例:容易题占30%,中等难度题占50%,难题占20%。 注:以蓝红色标注的是必背的名称解释。例:信息的定义: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就成了信息; 以粉红色标注的人名可能会出单选题。例:泰罗 纯红色分小点考简答、论述和案例的概率较高。例: 以上大纲笔记皆为本人在2020年参照指定书籍(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参考书以及收集资料按大纲整理的知识点,虽经多次修订但仍需不断完善。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时间紧迫,笔记可能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考生们批评指正。

第四部分领导 (一)领导概论 1.领导的内涵领导:是管理的一项职能。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1)领导和管理 管理者的本质是依赖被上级任命而拥有某种职务所赋予的合法权力而进行管理,被管理者往往因追求奖励或害怕处罚而服从管理。领导者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完全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而并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职务与合法权益。 (2)领导权力的来源 领导的核心在权力。领导权力:通常就是指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就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1法定性权力:由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决定2奖赏性权力:个人控制着对方所重视的资源而对其施加影响的能力3惩罚性权力:通过强制性的处罚或剥夺而影响他人的能力4感召性权力:由于领导者拥有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引起人们自愿地追随服从5专长性权力:知识的权力,因为人在某一领域所特有的专长而影响他人 (3)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途径1组织文化的功能1)整合功能(自我内聚功能)2)适应功能(自我改造功能)3)导向功能(自我调控功能)4)发展功能5)持续功能2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1)选择合适的组织价值观标准组织价值观是整个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因此选择正确的组织价值观是塑造组织

管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管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作者:————————————————————————————————日期: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3.管理职能:即是管理的职责的权限。管理职能有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 4.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系统的目标,在占有信息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的条件,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借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中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以之作为目前和今后的行动指南。 5.协调:即和谐,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得适当,以便于工作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6.组织的效率: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1.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试验;3)谈话研究;4)观察试验。: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寒舍环境中人的千米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组织行为学: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4.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5.管理理论的丛林: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7.企业文化: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8.战略管理:根据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并且制定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战略,使企业达到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1.计划工作: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具体成果,它是为实现组织目的或宗旨而提出的。 3.策略:拽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合理分配

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名词解释(15分必拿)

专插本管理学名词解释(15分必拿) 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人际技能:它或称人文技能,亦称人事技能,它是指成功地与別人打交道并与別人沟通的能力。 4.古典管理理论:它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它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理论,它认为经济利益是驱动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动力,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从静态的观点分析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等。 5.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的制度。 6.数量管理理论: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以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论和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化和决策。 7.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环境寻求相应的

管理模式。 8.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9.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道德在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有关注主体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 10.道德准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 11.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 12.国际化经营:它涉及两个或更多囯家的经营活动,或者说其经营活动被国界以某种方式所分割。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开展国际化经营。 13.信息: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如报表、账册和图纸等。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4.信息的加工:是指对釆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別和筛选,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准确化的过程。 15.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16.确定型决策:是指各种决策方案未来的各种情况都非常明确,决策者确知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条件、决策过程及未来的结果,在决策过程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真题及答案(2001-2011)

目录 广东省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2)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5) 广东省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7)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11) 广东省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13)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16) 广东省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18)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2) 广东省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24)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8) 广东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31)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35) 广东省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37)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41) 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43)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47) 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管理学》试题 (49) 管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53)

2001年本科插班考试 《管理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D 5.A 6.D 7.B 8.A 9.C 10.B 11.D 12.A 13.C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 16.ABCDE 17.ACBE 18.ACD 19.ABE 20.ABCDE 21.CDE 22.CDE 23.BCDE 24.AB 25.ABCD 26.ABCE 27.BDE 28.ABC 29.ABD 30.ACDE 三、名词解释 31.霍桑试验是1924年到1932年间,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 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等等,得出了职 工是社会人、非正式组织等结论。 32.管理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发生的人们对管理重要性 认识的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过程,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科学 管理,为提高科学管理,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一种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框架。33.管理宽度也叫管理跨度和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能够有效监督、管 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它与管理层次成反比。 34.管理愿望是从事管理工作的欲望,是指人们从事管理工作的主管要求,一 个主管人员的工作成效与其是否有强烈的愿望有密切是关系,有着强烈的管理 愿望,才会积极学习管理实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发挥他的才干。 35.管理审核是指系统地评价鉴定全部管理工作的一种控制方法,它侧重于管 理决策方面的审核,包括对组织中关于计划、工程技术、生产、营销、人事、 会计以及财务方面的审核。 四、简答题 36.(1)目标性:任何决策都包含着目标的确定性,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 的结果。 (2)可行性:方案的实施需要利用一定的资源。决策过程中,决策者不仅考虑采取某种 行动的必要性,而且要注意实施条件的限制。 (3)选择性:决策是关键是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 (4)满意性:决策的原则是满意,而不是“最优”。 (5)过程性:组织的决策不是单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策的综合。 (6)动态性:决策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不能循环的过程。 37.部门划分遵循分工的原理,具体的原则有: (1)力求维持最少,组织机构要求精简,必须力求最少。 (2)组织机构应具有弹性,应随业务需要而增减。 (3)确定目标的实现。 (4)各职能部门的指派应达到平衡,避免忙闲不均。 (5)检查部门与业务部门分设。考核、检查业务部门人员不应隶属于其检 查的部门。

广东专插本考试管理学试题

广东省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管理学》(公共课)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分,共2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A. 科学属性与艺术属性 B. 技术属性与人文属性 C.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D. 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 2.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的是 A. 如何建立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B. 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 C. 企业的基本活动 D. 管理的基本职能 3. 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即 A. 生产、安全、 B. 技术、商业、财务、安全、 C. 技术、安全、财务、 D. 技术、商业、财务、安全、 4. 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是 A. 经济人 B. 自我实现人 C. 复杂人 D. 社会人 5. 狭义的计划是指 A. 计划工作 B. 制定计划 C. 检查计划 D. 执行计划

A. 物料需求计划 B. 制造资源计划 C. 企业资源计划 D. 客户关系管理 7. 提出决策的“有限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的学者是 A.杰伊?洛西 B. 赫伯特.A. 西蒙 D. 伯利?卡塔尔 8. 在决策的影响因素中,市场结构属于 A. 环境因素 B. 组织自身因素 C. 决策问题的性质 D. 决策主题因素 9. 按发生的重复性,决策可以划分为 A. 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B.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 C. 确定性决策与不确定性决策 D. 程序化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10. 集体决策中,如何对问题性质的了解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或意见有较大分歧时, 可采用决策方法是 A. 头脑风暴法 B. 畅谈法 C. 名义小组技术 D. 德尔菲技术 11. “金牛”型经营单位的特点是 A. 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业务增长率较低 B. 市场占有率较高且业务增长率较高 C. 市场占有率较低且业务增长率较低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复习资料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复习资料-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万恶的管理学

这几年,累是一定的。但我相信我的人生不可能就止于此了。我不想长大变成街上一抓一把的庸人,我不想以后为钱发愁,我不想以后每天做的都是不喜欢却必须做的事,我不想成为那种人。我有我的梦想,所以我要努力。只有坚持这阵子,才不会辛苦一辈子。我发誓会努力,我会让自己过得很好。 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一管理活动 1. 管理的定义(识记):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 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载体:组织。 本质: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合理”有局限性和相对的合理性。 目的: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领会):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3.管理学的性质(领会):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管理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领会) 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名词解释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名词解释 【政治】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按照《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指在共同体中并为共同体利益而作出决策和将付诸实施的活动。 【政治利益】人们在政治过程中,借助公共权力来实际的具有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政治关系】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政治权力】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政治权利】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在政治共同体中获取自身利益的正当性和特定资格。这种资格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利益的分配关系,是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政治行为】指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活动。政治行为通常有四个要素,即,政治行为的主体、方向、性质和方式。 【政治冲突】指政治体系中的不同个人或群体,由于利益的不一致和对同一利益均具有要求而产生的矛盾。政治冲突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表现。 【政治斗争】政治冲突的一种形式,指各政治主体之间基于自身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特定的权利而围绕着公共政治权力所产生的对抗性互动行为。政治斗争行为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利益争夺;2权力角逐;3矛盾对抗;④意识自觉;⑤事关全局。 【暴力斗争】指伤害个人和社会的暴烈性政治压迫与政治反抗的行为,它在政治革命和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最为普遍,是和平合法手段失效以后采取的斗争手段,最主要表现形式有BD、武装起义和战争。 【议会斗争】非暴力政治斗争的一种。指社会各个阶级、政党、集团及其代表在议会里所进行的斗争。这种斗争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斗争各方都进行理论宣传、施加政治压力,甚至采取金钱交易的方式,以实现自己的集团利益。 【政治示威】非暴力政治斗争的一种。指在停止工作或学习基础上形成的表达意愿的方式,“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 【政治不合作】非暴力政治斗争的一种。指对国家活动的抵制,如拒绝在国家机关或军事机关担任工作,不参加执政党,放弃荣誉称号和名誉职务,不买政府公债等。 【政治不服从】非暴力政治斗争的一种。指集体的有目的的脱离政治权力轨道的行为,如公开地故意地拒绝执行官方机构命令、停止工作或学习、逃避法律责任等等。

插本管理学名词解释

插本管理学名词解释部分 一、必背核心名词解析 第一部分总论 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 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霍桑试验:是指梅奥领导的于1924一1932 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生产管理试验。 4.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5.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 争优势的源泉。 6.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 技术流的能力。 7.伦理道德: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 行为规范和准则。 8.功利主义道德观: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9.权利至上道德观:认为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10.公平公正道德观:认为管理者不能因种族、肤色、性别、个性、个人爱好、国籍、户籍等因素对部分员工歧视,而那些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是善的。 10.社会契约道德观:认为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11.推己及人道德观:认为遵守儒家“仁、义、礼、智、信”的行为规则,是善的。 12.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 13.全球化管理:从全球视角来考虑经营管理行为。通过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或代理机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有效规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谋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 10.信息:信息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如报表、帐册、图纸等。 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决策与计划 16.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17.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面对的问题的相关因素是确定的,从而建立的决策模型中的各 种参数是确定的。 18.不确定型决策: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未知的,对于一些随机变量,连它 们的概率分布也不知道,这类决策问题被称为不确定型决策。 19.风险型决策: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 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被称为风险型决策。 20战略决策:是指组织为了长期的发展,制定出目标和方针,以及为达到发展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措施所做出的决策。战略决策对组织最重要,牵涉组织的全局,且具有长期性和方向性。

专升本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管理学试题及答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管理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C.管理就是决策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C.人际关系学说 3.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A.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C.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4.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5.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C.《科学管理理论》 6.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A.企业精神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 7.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 A.《企业再造工程》 B.《管理的革命》 C.《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8.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B.个****力与技术技能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术技能 9、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出,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A、目标、原则和结构B、目标、部门和效率C、目标、部门和关系 10、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A、策略 B、目标 C、政策 11、美国对企业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得出结论:如果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其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A、6%B、56%C、66% 12、人们除了生存需要外,还有安全的需要、寻求关心的需要、建立友谊的需要等社会需要,所以产生了()。 A、非正式组织

专插本管理学押题卷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押题卷3 《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组织变革的内容不包括 A. 人员的变革 B. 结构的变革 C. 技术与任务的变革 D. 战略变革 答案解析:D。战略变革属于组织变革的类型 考点分析:组织变革的内容 2. 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 超个体的独特 B. 相对稳定性 C. 融合继承性 D. 敏感性 答案解析:D。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超个体的独特性、相对稳定性、融合继承性、发展性 考点分析: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 3. 组织文化的功能不包括 A. 整合功能 B. 适应功能 C. 凝聚功能 D. 导向功能 答案解析:C。组织文化的主要功能:整合功能、适应功能、导向功能、发展功能、持续功能考点分析:组织文化的主要功能 4. LPC的结论是,在环境较好的()和环境较差的VII、VIII情况下,采用低LPC 领导方式比较有效;在环境中等的IV、V和VI情况下,采用高LPC 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A. I、II、III B. I、II C. IV、V D. II 、IV 答案解析:A。I、II、III表示环境较好 考点分析:菲德勒LPC评价理论 5.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者是 A. 梅奥 B. 保罗?赫塞和肯尼斯?布兰查德 C. 罗伯特?豪斯 D. 道格卡斯?麦格雷戈 答案解析:B。保罗?赫塞和肯尼斯?布兰查德创立了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考点分析: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6. ()主要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是激发和鼓励人们朝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 A. 激励 B. 动机 C. 思维 D. 目标 答案解析:A。激励的概念 考点分析:激励 7. ()亦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A. 前馈控制 B. 反馈控制 C. 同期控制 D. 自我控制 答案解析:B。反馈控制的定义 考点分析:控制类型 8. 反馈控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财务分析 B. 成本分析 C. 风险分析 D. 职工成绩评定 答案解析:C。反馈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 考点分析:反馈控制的内容 9. 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不包含 A. 获利能力 B. 环境特点和发展趋势 C. 资源投入 D. 组织的活动 答案解析:A。获利能力属于控制的重点 考点分析: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因素 10. 选择控制的重点不包括 A. 市场地位 B. 生产率 C. 管理者态度 D. 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答案解析:C。管理者态度改成员工态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