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论文——科学发展观

毛概论文——科学发展观

毛概论文——科学发展观
毛概论文——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理论贡献和指导意义,并努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关键字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指导意义贯彻落实

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正式列入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其指导地位,只有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了解其历史地位和实践意义,才能更好把它贯彻并落实到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在科学发展内在规律的研究上,邓小平提出了许多著名论断和精辟见解,比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搞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要坚持两手抓,两只手都要硬;农业是根本,能源、交通是重点等等。总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邓小平理论,其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江泽民从“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出发,对推动科学发展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提出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大战略思想;面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新形势,提出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上世纪末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新世纪之初,又提出“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思路。他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中国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既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又要充分利用好国外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这些都集中体现了江泽民对科学发展

的思考和探索,科学发展观对这些思考探索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最直接、最明显的。

二、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作了集中而全面的回答。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问题的认识基础上,大大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全面而系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①。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在实践中显示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一系列战略部署,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是我们经受考验、化危为机、赢得主动的精神支柱。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全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全面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切实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②。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原则,体现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的总体要求。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准确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准确领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基本思路,加大各项任务的推

进和落实力度,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三、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除了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外,还要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③。当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解决这些前进中的困难、发展中的问题,既要立足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要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为此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支撑和路线指引。

还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增强全党的自觉性、坚定性,在实践中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例如,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作为配班子、选干部、用人才的重要标准,使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人得到褒奖,违背科学发展要求的人受到惩戒。

回眸过去,令人振奋;展望未来,使命崇高。当前,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只要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注释

①张峰.如何从新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J].人民论坛,2012.

②刘云山.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J].人民日报,2012.

③④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

[2]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1.

[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

[4] 张峰.如何从新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J].人民论坛,2012.

[5] 刘云山.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J].人民日报,2012.

[6] 阳国亮.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J].广西日报,2012.

[7] 吴海山.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J].内蒙古日报,2012.

[8] 陈金龙.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J].南方日报,2012.

[9] 宫秀川.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J].学习时报,2012.

[10] 李抒望.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J].中直党建,2012.

毛概论文范文

乡镇里的转变型经济 ——兜率寺的旅游经济发展 班级学号姓名 摘要:兜率禅寺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寺庙,位于修水县渣津镇龙安山东麓。她始建于隋开皇末年,距今有1400多年,是修水县境内创建最早的寺院之一,自宋代以来,兜率禅寺成为临济正宗黄龙派一个重要的弘法道场。时光恁冉,兜率禅寺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无数次兴衰,展现出其持久的生命力。如今的兜率禅寺虽然大部分都是重建的,但仍保留了许多旧有的文物和景观,以及那些挥之不去的文化历史和民间传说,宋代建造的香火桥,三仙桥,龙峰池,以及历代高僧的墓塔,保留至今,古朴依然。本文针对兜率寺的旅游经济发展做一调查及评述。 关键词:转变型经济兜率寺旅游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江西修水县的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步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国家宏观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抢抓机遇、创新工作思路使我县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一直是我们需要努力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重大课题。 一、突出解放思想的励志效应,以观念创新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理念,以思想理念的大解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转变。 二、突出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效应,以城市扩容提升县域经济张力 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载体。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按照以县城建设为龙头、以小城镇建设为主体的思路,围绕开发城北、完善城南、拓展城西、打通城东、改造城中,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这一主题,盘活城市资源,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实践中,我们要积极把握怀化实施“五省周边中心城市战略”的发展契机,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要科学规划,周密实施。城市扩容,基础设施先行。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招商带动的思路,首先抓好城镇的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项目规划工作,并周密组织实施。重点发挥卢峰、低庄、江口、龙潭等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将这些城镇建设成区域性的物流中心,通过不断的城镇化的进程实现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将县城建设作为我们实施城镇化战略的突破口,加大对县城城区交通、环卫、供水供电等基础市政工程的建设力度,通过配套建设、完善功能努力将县城建设成为我县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一张名片。在县城规划建设中,可以考虑落实行政中心搬迁项目,这将会对县城新区建设将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城北、城西新区规划建

2020毛概期末论文3000字范文

2020毛概期末论文3000字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校园文化;途径 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紧跟党的号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坚持马克思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放松,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 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创建文明、爱国、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为 祖国培养更多人才。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 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一理论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前进的动力 与方向。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实 践性和科学性的指导意义。坚定地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能 够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平,提高 我们的教育质量。高校校园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够 保证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在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中保证其正确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首先,将社会共同理想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即要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指导下,把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结合 起来,努力打造适宜的教育环境、培养优秀的教育资源、培育社会 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的主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联系实际。一方面,必须要从当前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入手。目前,众星拱月的家 庭成长环境造成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思想单纯、脱离实际的现象,我们要鼓励并帮助这些大学生走入基层,去真正体验国家这些年发 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骄人成绩。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来教育大学生牢固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奋斗,为共产主义 理想奋斗终生的坚强信念。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实现具有中国特色共同理想的观念的教育,要把理想和现实相结合,不可偏废其一,使其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 差距以及如何缩小差距。要紧密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情况,帮助广大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所以,在高校中要把共同理 想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的实现不能以违背 共同理想为前提。 三、建立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精髓,坚持两个精神不动摇,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一个国家要想长久立足于民族之林,必须具备优秀的精神品格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民族不断发展壮大 的核心动力,能够促进民族不断改革创新向好的方向发展。民族精 神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能够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源源不 断的精神动力和生命力,激发更多的创造力。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 圣地,更应该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到课程教育中,保持积极 向上的精神风貌,将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发挥到极致,更好地为社 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第一,创建理性爱国的文化氛围。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小抓起。爱国主义是指个人、组 织和团体对国家的热爱之心,一切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为祖国 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一个国家,要想长久的立足于世界之林,要 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构建爱国的文化氛围。中国大学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大旗,将爱国主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 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能够帮助同 学树立正确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将祖国的前途和发展视为己任,心系国家,将爱国主义的思想扎根于灵魂深处。各大高校还将爱国 主义进行了发展和深化,衍生出“爱国、爱校、爱班级”的思想道 德体系,组织了一系列具有爱国特色的实践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 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从实践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形成自觉维护 祖国利益的高尚情感和道德情操。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仅有

毛概论文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我们要山清水秀却导致贫穷落后,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我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过去10年间,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德班,历届气候大会上,中国带头许下并切实履行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从“十一五”首次设立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节能减排计划,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到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中国正逐渐告别“黑色发展”,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

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环境。 “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美丽中国”让党代会报告一改以往工作报告用词严谨、中性,缺乏感情色彩的传统风格,运用如此柔软、悦耳、富有诗意的词汇,使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迅速拉近了党代会与民众关切之间的距离,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实际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本届党中央执政理国最有富创新和特色的地方。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美丽中国”,没有了最美中国人,如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徒具美丽外表,不具美丽生命。

毛概论文选题参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中论文选题 (供参考) 一、选题说明及写作要求: 选题方向不等同论文题目,具体题目自拟。选题后面括号里是提示,可以选取某一方面写作,当然也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作。选题方向是参考,也可选择本课程范围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作时应多查阅相关论文,但要有自己见解。 建议:因为宏观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你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理论功底,你会把握不住论题,无法很好分析。所以,建议可参考附件题目来确定选题,选题不要过大,最好限定一下、具体一些。比如,就一个大方面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侧面展开分析,即“以小见大”,效果可能更好。并且建议最好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内容。 要求: 1、论文的字数1000—1500字之间即可(当然你如果能够多写、多分析更好)。 2、不要照抄教材,不要象回答问题的写法。我们不是一般的作业和考试,所以,不要象回答简答题和问答题那样去原封不动的抄教材,而应该从多方面广泛的寻求你所确定的论题的理论与资料,并加以融会贯通和自我消化,最好能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有所收获,取得好的效果。最好围绕论题层层展开分析,把问题分析深,分析透。 3、课程论文必须围绕主题阐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有一定的见解。 4、关于抄袭问题。各位同学可以借鉴其它的理论分析文章,借用其中一定的观点和方法(参考文献要注明出处),但是,一定要加以消化,融入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绝对不可以完全照搬,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国的国情,并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今天实行的大政方针,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以下题目仅为参考: 1.毛泽东思想与当代大学生 2.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3.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5.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6.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毛概论文调研报告范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调研报告 报告名称:“两弹元勋”邓稼先 年级专业: 姓名学号: 联系电话: 批阅教师: 提交时间: “两弹元勋”邓稼先 ——关于邓稼先的互联网调查

【摘要】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他的祖国中国的强盛,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 【关键词】邓稼先两弹元勋无私奉献家国情怀淡泊名利 【活动简介】每个时代都有一群默默奉献,承载人类前行的一群人。这次活动调研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通过报刊,网络等方式搜集资料,了解并学习了邓稼先先生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学习了邓稼先先生在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的重要贡献。这种充满责任和担当,科学求实,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疑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楷模。 【楷模履历】1958年8月的一天,一个年轻人走进了时任我国核工业部副部长钱三强的办公室。钱三强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中国要放一个‘大炮仗’,要调你去参加这项工作,你看怎么样?” 这个大炮仗,指的是原子弹。而这个青年是邓稼先。 接受钱三强交与的任务后,邓稼先开始消失在亲戚朋友的视线里,长达28年,甚至连他的妻子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在忙什么。直到1986年6月的一天,他的名字出现在全国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一个埋藏了28年的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原来当年那个年轻人投身我国的核科学事业去啦。 在当时人才济济的中科院,为什么钱三强会选择年轻的邓稼先主持我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这恐怕还得从邓稼先小时候说起。 13岁时愤而当众撕碎侵略者的旗子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创新是新时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因素,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涵盖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文化范畴。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播先进文化,陶冶师生情操,凝炼优良校风,创设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应遵循整体性、正确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全员性等原则。只有理念先行,培育践行校园文化之魂;构建合力,健全大学校园文化的微观基础,并且重在理念、机制和内容创新,才能创建与时俱进的大学校园文化。【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征;现状;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国家扩大招生规模、联合办学、私人投资办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开拓创新,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提供保证。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物质条件。这无疑加速了校园文化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这必然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指课堂教学以外,以校园为活动背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学风等文化环境和校园内举办的各种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系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广大师生共同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校内交往的人际关系等。所谓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学校领导者有意识的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因素、克服不良的校

美丽中国(毛概观后感)

美丽中国 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目前世界上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资源,这三种能源不仅利用率低,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缓解能源污染问题,如今除了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以及生物质能等再生资源外,核能被公认为是唯一实现的可大规模替代常规能源的清洁经济能源。然而随着一系列的核事故的发生,核能的安全性再一步受到人们的质疑。但就我个人来看,核能的确是安全的,导致其不安全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人们自身。以视频《岛国悲歌——东日本大地震五周年祭》中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为例,造成事故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在事故发生之初的互相推诿责任和不当处理手段,延误了控制核泄漏扩散的最佳时期,而这并不代表核能本身是不安全的。在未来,人们应该安全管理核电,提高对核能的可控性,不断发展核能相关技术,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反核、停止核能的使用。我认为,核能作为一种新一代的绿色能源,绝不可能在今后被停止使用,而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受人关注。我觉得,人类的种种行为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而同时环境问题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就以破坏环境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为代价,飞速发展了经济,但同时人们也受到了自然的无情报复,如泥石流,水土流失,全球变暖以及沙漠扩大化等等,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人类已经逐渐增强了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各国也都开始着手治理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强调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说明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等仍等待人们去解决,作为普通的大学生,我们虽然还没有能力去解决它们,但从个人做起,我们能做的也有很多,例如我们可以乘坐公共交通或者骑自行车来代替私家车出行,减少废气排放;不乱扔垃圾、学会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尽量节约纸张、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等等。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建设一个美丽中国! 范玉雯 170112817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别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制造一具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正是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我校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养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一、环境育人,凸现教育无穷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算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点,都带有教育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赋石壁、砖壁生命,让墙壁“说话”,并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1.走廊艺术,成为孩子们努力攀登的又一高峰。在我们每个班级别处的走廊里,都有一张巨幅照片,那是大伙儿一致推选的“每月之星”。上面有他们的自我简介,更重要的是还有他们获得的一份份荣誉。因此,每每新更换一期,都有同学们驻脚观赏的身影,那是对被选同学的艳羡,也是对自己的期待。校园走廊成了同学们引以为豪的领地,因为在“每月之星”旁边的墙面上,还有属于他们的“名人名言”。每到征集“名人名言”时,每个人都费尽心机,希翼自己能成为班级中的名人,就算平时懒于写作的同学也别例外。 2.教室布置,是孩子们各显神通的绝佳时机。教室里分布了各种各样的版块,这些版块上都有别同的名字“优作园地”、“我们的故事” 、“成长的脚迹” ……学生的优秀作文、成长记录、美术作品在这个地方展示,从而形成了每个班级别同的人文氛围。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的汗水在这个地方凝结,智慧在这个地方闪光,个性在这个地方张扬,梦想在这个地方起航…… 3.“温馨提示”,是孩子们品德形成的又一途径。走进校园,你会发觉门口的草坪上有着孩子们温馨的提示:“建文明校,做文明人。”、“手上留情花自香,足下留青草如茵。”、“珍惜一份绿,留于千人赏。”、“ 学校是我家,干净靠大伙儿。”……这些儿童化的语言对学生良好品德适应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学们驻脚欣赏或嬉戏玩耍时,那些提示语是他们无声的老师,告诉孩子们事实上它们也有生命。 二、主题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日子。 活动是学校生命力所在,活动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所以,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动爽朗、形象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1.有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2.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四月份“书香校园读写大赛”,五月份“春季运动会”,九月份“庆祝教师节”,十月份“祖国颂诗朗诵”,十二月“冬季三项运动会” ……从而丰富师生文化日子,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3.丰富学生的课余日子。学校要求班级每月出一期黑板报,每学期看两次电影。星期六还组建了校美术、书法、脚球、篮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展示我校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无穷动力,促进学生全面进展。 三、高尚师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1.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惟独人格才干妨碍人格的进展和形成。”在学生面前。教师算是一本无字德育书,学生时间都在阅读。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闻名教育家斯霞也曾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具品德高尚的人。”所以,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工作。我们每个星期一坚持组织教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常规,使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人一辈子观、世界

毛概文献综述--美丽中国

毛 概 结 课 论 文 之 美 丽 中 国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前言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美丽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总之,建设美丽中国,我们任重道远! 主题 “美丽中国”,乍一看,可能有的人以为是CCTV与bbc联合拍摄的,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而本文所要讨论的这个“美丽中国”是在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高调提出的论题。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其实,这部纪录片与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很好地契合在一起,纪录片中所展现出的是一幅幅中华大地最美丽的画卷,这不正是十八大所展望,全国人民所期盼的美丽中国么! 十八大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那么首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生态文明概念?当前为何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中国作为一个占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我们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身,也是对地球生态安全的巨大贡献。将自身发展与全球发展结合起来,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身体力行的决心,展现了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的内涵与积淀。 本文不妨就从思想,政策,行动这三个方面具体论述如何实现“美丽中国”这个伟大目标。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托于环境法治建设,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和环境法治观,促进环境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完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中国特色环境法律制度的体系。 生态文明观具有特别重要的新意,它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文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生态文明观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通过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并制定出先进的环保法律制度。 国情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相结合,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校园文化论文最终版

建设、向真、向美、向善、向上的校园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这说明校园文化非常重要。文化是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能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润物细无声地沐浴给学生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没有优秀的学校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学校。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面旗帜,它引领着师生意气风发地前进;是一种引力场,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是一种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肥沃土壤。有品味的学校必定魅力无限。因此,我们通过各种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环境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是我们工作之重。 一、发掘校园环境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因此,我校积极创设健康的校园环境。对校园进行科学的整体规划,力求达到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的统一。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墙壁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1、教学楼的走廊艺术。我校每层教学楼墙壁布置内容不尽相

同。共建设了文学、艺术、安全法制、健康卫生、荣誉五大文化长廊。文学长廊以“美德是金”为主题,收集了名人名言、中外传统美德故事、古今爱国人士简介等内容;艺术长廊以“展示自我”为主题,把师生们的书法、绘画作品、兴趣小组学生的手工制作精品,分别装帧分类,悬挂在二、四、五楼层走廊墙壁上;安全法制长廊以“自我保护”为主题,涉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禁毒、迷恋网络、防盗、防拐等内容;卫生健康教育长廊以“良好生活习惯”为主题,通过图片、文字、漫画等形式介绍了小学生饮食格言、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吃零食的危害、传染病预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荣誉长廊以“成果展示”为主题,将学校集体及师生近年来获得的最高奖项进行集中展示。在我们每个年级外面的走廊里,都有他们合办的黑板报版面。其中有各年级一致推选的各科明星,上面有他们的自我简介,更重要的是还有他们获得的一份份荣誉。所以,每月更换一期,明星层出不穷,每当下课时都有同学们驻足欣赏的身影,那是对被选同学的羡慕,也是对自己的期待。校园走廊成了同学们引以为豪的领地。也成了激励自己向上,向善的动力。 2.教室布置异彩纷呈。班级的墙壁上是展示学生才华和记录班级成果的园地。是孩子们各显神通的绝佳时机。教室里分布了各种各样的版块,有优秀作业展示,有手抄报,有明星荟萃,有班级荣誉宣传栏,有美术作品等。每个班级,每个年级人文氛围各不相同。整洁美观和谐的环境默默地塑造这着花朵。陶冶着他们的情操。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的汗水在这里凝聚,智慧在这里

大学生毛概论文篇一:

大学生毛概论文篇一: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心得体会回顾历史、总结历史,着手于现在,放眼于未来。众所周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大学的公共必修课。而我则认为,它其实是每个中国人的人生必修课。 活在当下的我们,就必须对我们自己的国家的思想政治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内容以及发展进程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继上学期所学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第一部分,关于毛泽东思想,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本学期学习了第二部分的内容,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内容的发展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该课程设计令人耳目一新。从真正意义上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不再只局限于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而是更贴近生活,而且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听觉与视觉上的冲击。 动静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课件,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更像是一种享受,一种思想上的交流。特别的是,老师举了各类贴近生活实际的现象及时事,并引用网络的热点话题,引用网络“主流”文化,引用网友的看法与评论等,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也是该课程对我们学生的一大吸引点。从第一节课起,我便喜欢上了这门课程,我专注的听课,聆听老师对于某些事的看法,并善于总结,得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从初中起,我才开始接受较全面系统的思想政治熏陶。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我认为几乎所有正确的思想政策都是以总结历史经验,基于长远来看,基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看而确定的。 我国的思想政策的共通之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我们生活在中国,这个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么,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呢?我个人的理解是,首先,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特色” ,则是代表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独特性的社会主义国家。主要表现在: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具有先进性、创新性,不是原样照搬的,框框条条的,死守教条的,停滞不前的,而是进步的、前进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必须在原因事物的基础上,根据其实际环境和条件因地制宜,才能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 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静止的,而是逐渐丰富创新的。换句话说,这是一条通向光明的共产主义的探索之路。 我们的每一步都是在向共产主义靠近,为了我们的最高理想。目前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结晶,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祖国统一、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避免二次错误,

毛概论文1500字

毛概论文1500字 《毛泽东思想和 _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中论文选题 (供参考) 一、选题说明及写作要求: 选题方向不等同论文题目,具体题目自拟。选题后面括号里是提示,可以选取某一方面写作,当然也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作。选题方向是参考,也可选择本课程范围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作时应多查阅相关论文,但要有自己见解。 建议:因为宏观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你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理论功底,你会把握不住论题,无法很好分析。所以,建议可参考附件题目来确定选题,选题不要过大,最好限定一下、具体一些。比如,就一个大方面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侧面展开分析,即“以小见大”,效果可能更好。并且建议最好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内容。 要求: 1、论文的字数1000—1500字之间即可(当然你如果能够多写、多分析更好)。

2、不要照抄教材,不要象回答问题的写法。我们不是一般的作业和,所以,不要象回答简答题和问答题那样去原封不动的抄教材,而应该从多方面广泛的寻求你所确定的论题的理论与资料,并加以融会贯通和自我消化,最好能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有所收获,取得好的效果。最好围绕论题层层展开分析,把问题分析深,分析透。 3、课程论文必须围绕主题阐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有一定的见解。 4、关于抄袭问题。各位同学可以借鉴其它的理论分析文章,借用其中一定的观点和方法( __要注明出处),但是,一定要加以消化,融入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绝对不可以完全照搬,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国的国情,并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今天实行的大政方针,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以下题目仅为参考: 1.毛泽东思想与当代大学生 2.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3.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是融合教育与艺术的一种会说话的空间,校园文化则是以全校师生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性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校是一所地处偏远的学校,九年一贯制,2008年地震后,重建了教学楼、住宿楼、食堂。现由于各方面的问题,刚刚投入使用,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这两年,我校在学校行政班子的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配合下,特别是体育老师的努力下,正在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争取让足球文化引领我校继续发展。 一、校园文化的理念引领 校园文化应是全校的精神家园,有足够的心理向心力,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办学规划、办学特色,把学校创办成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让光辉学校成为农村教育的一张名片。 二、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 校园文化不仅在精神上要作好师生的向导,更要通过一面面墙、一幅幅画、一个个字、一次次活动等具体形质来承载,让一字一画、一草一木都会“说话”。我校的文化载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门文化。在我们校门前有一面围墙,我们设计了一幅长约30米,宽2米的足球宣传画,有我校的足球活动开展,有世界足球明星,有足球口号,充分展示了我校的校园足球文化。 2、橱窗文化。学校充分利用仅有的两个橱窗,设计了学校的足球宣传栏,及学校足球队的简介。

3、墙体文化。根据中小学生各自的年龄特点,学校在显眼的位置设置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学校平面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教学楼每层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悬挂有珍稀保护动植物图片和南充历代名人肖像,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 4、班级文化。班主任根据所带班的特点,制定出了风格各异的班训,小学突出了学中玩、玩中学的特色。初中突出了立志以远、砺志以恒的特色。班内前墙张贴有统一制作的一面小国旗,后墙设置有作品张贴栏,在重要的节日期间或有相关的创建活动期间,各班均要办专刊黑板报。 5、寝室文化。突出管理特色,强调内务整理的四句话:“床上被褥叠方块,床下鞋子排成排。毛巾边缘成直线,牙膏牙刷朝一边。”以培养学生守纪、独立的生活意识。 6、警语文化。花园、食堂、水池、厕所、活动场等处学校均设置有温馨提示牌,。如“别踩我,我怕疼”、“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等。这些提示语充满了人性化的语言风格,字句优美亲切,意思一目了然,直入人心,使人看了过目难忘。 7、活动文化。学校每年都要分别举行师生运动会、书法比赛、儿童节、12.9纪念活动等,既突出比赛的竞技性,又彰显活动的趣味性,其宗旨是倡导师生同参与,共娱乐,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的情谊,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三、校园文化的互动性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校园文化环境里不仅仅是受教育者、体验者,而应是文化环境的创造者和管理者。学校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设置学生文化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我展示,亲身体验,真正实现物与人的对话交流。比如在

毛概论文-生态文明建设

建生态文明走持续发展 摘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所谓生态文明,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人类未来的长期发展为目的,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吻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这种文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生态文明与以往的工农业文明有相同的地方,即以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力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又和它们有着显著的不同,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要尊重自然,而不能竭泽而渔。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2012年末,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谋划,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进一步昭示出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揭示了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对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并且完整、系统阐述了未来五年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方针、途径和具体的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切实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更富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再次 ,建设生态文明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环境问题的

毛概课程论文参考选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参考选题 1、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论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3、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5、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6、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7、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8、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和再确立及其意义 9、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0、论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及其创新思维特征 11、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的探索和贡献 12、论毛泽东党建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史上的地位 13、论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 14、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探索始末 15、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左”、右倾错误及其根源 1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农民问题的基本经验 1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1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经阶段 19、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20、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历史考察 2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22、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贡献 23、论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24、论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25、论毛泽东的人民观 26、论毛泽东的人本思想 27、论毛泽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28、论建国后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 29、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时代特征 30、毛泽东经济思想述评 31、毛泽东军事思想要论 32、论毛泽东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思想 33、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评述 3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35、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有感 36、读《新民主主义论》有感 37、读《论持久战》有感 38、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39、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40、我心目中的毛泽东 41、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42、论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创新发展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1曾国藩实验学校小学部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1.1养成教育,受益终生 小学是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生的个性、品质还没有完全形成,塑造性很大,如果学生从小习得一个好的习惯,将受益终生。因此,在这一教育关键时期,曾国藩实验学校小学部倡导养成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校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习惯上面,努力培养学生体、智、德、美等各方面的素质,以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为目的,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2弘扬传统,文化育人 传统文化有其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它影响着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代代子孙,使该地域的人们在语言、思想、价值观念上有着共同的特征。曾国藩实验学校小学部以湖湘文化为依托,面向时代,喊出“传承湖湘文化,打造教育湘军”的响亮口号,以湖湘文化,孕育湖湘人,凸显本土文化特征。同时学校十分注重弘扬国学文化,使国学文化鲜活在校园中,让学生感悟国学精粹,领悟传统精神。 1.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曾国藩实验学校小学部提出“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只是聪明的方式不同”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不排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照顾个别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最大发展。学校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器重每一位学生,积极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提倡生本教育理念。 2曾国藩实验学校小学部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曾国藩实验学校小学部在建设校园文化时综合、平衡考虑各要素,使每一个方面都发挥其教育作用。 2.1以环境文化净化心灵 曾国藩实验学校小学部依据本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学校物质文化。如精心打造文化墙,张贴曾国藩家族史和孔孟名言以弘扬传统文化,建造读书文化节舞台以开展文化活动,每班教室都设有图书柜,学生随时阅读书籍,且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经常更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校领导在创设物质文化时能着眼实处,从细处下功夫,让校园内“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能发挥其最大的育人功能,并彰显本校文化个性和文化内涵,使学生能在校园生活中受到环境文化的熏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2.2以制度文化营造和谐氛围 健康的制度文化能够保障学校稳步前进,同时也能够为师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向上的氛围。因此,曾国藩实验学校小学部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管理即服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学校工作从教学一线到后勤管理都有相关规章制度可依。如学校自制《小学生手册》,每周开展教学研讨、评价等活动。学校制度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目的,并给予了师生较多的关爱,既有纪律约束又有“人情味”,能够激励师生共同进步。 2.3以精神文化提升学校内涵 曾国藩实验学校小学部综合和考虑本校发展传统、本土文化和时代精神,敢于创新,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先进教育理念,以“有志有恒、心正文正”为校训,倡导全校师生树立远大志向,做事持之以恒,做到心正、文正,彰显了“吃得苦、不

毛概论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全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 见》全文 添加时间:2015-05-06 09:12:44作者:来源:新华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