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1.电机入厂编号登记:记录电机铭牌数据和客户述求。

2.电机分解后查明故障,确定维修方案。

1)电机完整性描述。

2)分解过程中记录:轴的直线性;联轴器、轴伸键槽测量;轴承、轴承盖、轴承室

完好性;端盖、风扇罩、风扇及附件完好性。将分解下的各零部件清洗后集中置于一处,发现零件破损及时与客户沟通确认补修。

3.分解后定子绕组故障处理。

1)定子绝缘电阻测量。

2)利用摇表、测量灯、万用表等仪器对定子绕组故障诊断。

3)对定子绕组引出线电缆、绕组间联线、绕组端部等出现的断开、接地、相间故障

进行判断排除。若经过测试可以达到原预定性能则可以重新装配试运转,经过试运转若能达到原定性能即可安排出厂工艺。

4)若定子绕组故障点不能简单排除的则拆除故障绕组,应遵循“谁下线谁测绘绕组

数据”的原则,通过资料验证记录数据,必要时应多人会诊确定重绕方案。

5)根据重绕定子绕组方案进行铁芯修理;绕制线圈(首件应试嵌);制作槽绝缘、相

间绝缘、层间绝缘、槽楔、电缆线。嵌线接线后根据散嵌绕组绝缘规范进行半成品电气检查和绕组几何尺寸检查。

4.定子绕组重绕、嵌线、接线后,经检查合格进行VIP浸漆烘干。

5.按原分解电机记号进行总装配。用手转动轴伸,应能灵活转动。

6.电气试验时记录试验数据、填写试验报告。

7.经电气试验数据证明电机维修能达到预定性能准予出厂。

8.根据用户的要求喷漆,干燥后送往用户。

铭牌数据:电机编号入厂时间:

型号额定功率kw额定电压V额定电流 A 转速r/min频率Hz接法工作制

效率功率因数转子电压转子电流

耐压等级产品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

定子铁芯数据(mm)定子绕组数据

定子铁芯外径绕组型式

定子铁芯内径线圈跨距1~ 槽

定子铁芯总长导线直径Φ

槽数并绕根数

线模尺寸每槽匝数

线圈伸出铁芯长接线端长

非接线端长

槽绝缘材料

槽绝缘厚度

槽楔材料

槽楔尺寸

绕线式电机转子绕组重绕原始数据记录卡

铭牌数据:电机编号入厂时间:

型号额定容量kw定子电压V定子电流A定子接法转速r/min频率Hz转子电压V转子电流A转子接法绝缘等级运行方式功率因数效率出厂编号

制造厂出厂日期

直流电机的修理保养工艺流程图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图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 一、铭牌记录 二、拆除旧绕组前的数据记录 1、接线方式 1、三相异步电动机 2、并联支路数 3、绕组方式 4、线圈方式 5、绕组尺寸 1、主磁极与换向极的连接方式 2、励磁线圈的连接方式 2、直流电机 3、电枢绕组的形式 4、均压线的形式 5、绕组尺寸 3、高压电机有特殊要求的做好相序记录及引线标号打标记 三、旧绕组拆除 在拆除绕组时尽量做到减少对铁心的损伤,以免下线圈时候受到铁心的影响同时拆除旧绕组时,做好相关数据记录。 1、节距 2、线圈本数 1、三相异步电动机3、匝数 4、线截面积 1、节距 2、线圈本数 3、匝数 2、直流电机转子4、线截面积 5、升高片数 6、均压线节距 7、均压线线径

1、节距 2、线圈本数 3、高压电动机3、匝数 4、线截面积 5、绝缘厚度 4、所有电机定转子测量内径、外径、铁心长度、槽高、槽宽 四、拆除后的清理 1、清理槽内残留物、修复变形硅钢片、修复过程中注意硅钢片的整齐度以及修理后不允许留有毛刺 2、直流电机还包括升高片的修复、换向器表面的光洁度及划沟处理 3、清理后,对直流电机进行换向器对地工频耐压试验。换向器以及升高片短路试验 五、电机槽绝缘及相间绝缘 必须选用电机标牌所表明的电机的绝缘等级材料,不允许选用低一级绝缘材料所代用。 必要时选用高一级的材料所代替(常用绝缘材料及允许最高温升见表 六、电机的下线工艺 1、低压电机 首先在铁心槽内垫好槽绝缘,为保证绕组与铁心之间对地绝缘良好,放置槽绝缘前应压 缩空气吹净杂物,为了加强槽口两端绝缘及其机械强度将槽两端绝缘伸出部分折叠成双层放 置,中小型电动机应伸出铁心10mm左右,容量大于50KW的电动机应伸出铁心15-20 mm 左 右。下线时应注意不能用铁锤敲打直接敲打绕组,使用划线板时不要损伤导线漆膜和绝缘材

电气设备维修的方法和步骤

电气设备维修的方法和步骤 1.先动口再动手 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 对于生疏的设备,还应先熟悉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规则。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四周其他器件的关系,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一边画草图,并记上标记 2.先外部后内部 应先检查设备有无明显裂痕、缺损,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队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设备越修越坏。 3.先机械后电气 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触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 4.先静态后动态 在设备未通电时,判定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定故障,最后进行维修。如在电动机缺相时,若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着判别时,就应该听其声,单独测每相对地电压,方可判定哪一相缺损。5.先清洁后维修 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 6.先电源后设备 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故障设备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7.先普遍后非凡 因装配配件质量或其他设备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见故障的50左右。电气设备的非凡故障多为软故障,要*经验和仪表来测量和维修。 8.先外围后内部 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在确认外围设备电路正常时,再考虑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 9.先直流后交流 检修时,必须先检查直流回路静态工作点,再交流回路动态工作点。 10.先故障后调试 对于调试和故障并存的电气设备,应先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调试必须在电气线路速的前提下进行。 二.检查方法和操作实践 1.直观法直观法是根据电器故障的外部表现,通过看、闻、听等手段,检查、判定故障的方法。 (1)检查步骤:调查情况:向操作者和故障在场人员询问情况,包括故障外部表现、大致部位、发生故障时环境情况。如有无异常气体、明火、热源是否*近电器、有无腐蚀性气体侵入、有无漏水,是否有人修理过,修理的内容等等。初步检查:根据调查的情况,看有关电器外部有无损坏、连线有无断路、松动,绝缘有无烧焦,螺旋熔断器的熔断指示器是否跳出,电器有无进水、油垢,开关位置是否正确等。试车:通过初步检查,确认有会使故障进

高压电动机检修工艺及标准

高压电机检修工艺 2008-10-18 下午 04:58 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检修前应认真作好检修各项准备工作,仔细讨论检修计划和各项措施,明确检修任务和质量要求,安排好项目检修进度,准备好检修的材料、工具、备品以及检修场地,搬运道路、车辆等.

第一章、电动机维护检修规范 1、电动机完好标准 1.1零部件质量 1.1.1外壳完整,无明显缺陷,表面油漆色调一致,铭牌清晰。 1.1.2润滑油脂质量符合要求,油量适当,不漏油。 1.1.3电动机内部无积灰和油污,风道畅通。 1.1.4外壳防护能力或防爆性能良好,既符合电动机出厂标准,又符合周围环境的要求。1.1.5定转子绕组及铁芯无老化、变色和松动现象,槽楔、端部垫块及绑线齐全紧固。1.1.6定转子间的间隙符合要求。 1.1.7风扇叶片齐全,角度适合,固定牢固。 1.1.8外壳有良好而明显的接地(接零)线。 1.1.9各部件的螺栓、螺母齐全紧固,正规合适。 1.1.10埋入式温度计齐全,接线完整,测温表计指示正确。 1.1.1l起动装置好用,性能符合电动机要求。 1.1.12通风系统完整,防锈漆无脱落,风道不漏风,风过滤器、风冷却器性能良好,风机运行正常。 1.1.13励磁装置运行稳定可靠,直流电压、电流能满足电动机要求。 1.1.14操作盘油漆完好,部件齐全,接线正规,标示明显。 1.1.15保护、测量、信号、操作装置齐全,指示正确,动作灵活可靠。 1.1.16电动机基础完整无缺。 1.1.17 电源线路接线正确牢固,相序标志分明,电缆外皮有良好的接地(接零)线。 1.2运行状况 1.2.1在额定电压下运行,能达到铭牌数据要求,各部位温升不超过表1所列允许值。表1 电动机的最高允许温升(环境温度为40~C时) ℃ 绝缘等级A级绝缘E级绝缘B级绝缘F级绝缘H级绝缘 测量方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 与绕组接触的铁芯及其他部件60 —— 75 —— 80 —— 100 —— 125 —— 集电环或整流子60 —— 70 —— 80 —— 90 —— 100 —— 滑动轴承40 —— 40 —— 40 —— 40 —— 40 —— 滚动轴承55 —— 55 —— 55 —— 55 —— 55 —— 电动机绕组50 60 65 75 70 80 85 100 105 125 1.2.2电动机的振动值(两倍振幅值),一般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对于Y系列电动机,空载振动、速度的有效值应不超过表3所列数据。 表2电动机的允许振动值 转速,r/min 3000 2000 1500 1000 750及以下 两倍振幅值,mm 0.06 0.085 0.10 0.13 0.16 表3 Y系列电动机空载振动、速度允许值 安装方式弹性刚性 轴中心高H,mm 56≤H≤132 132≤H≤225 225≤H≤400 400≤H≤630 转数n,r/min 600≤n≤1800 1800

刮板输送(转载)机检修工艺及工艺流程图

刮板输送(转载)机(不含电气部分)大修工艺 一、刮板输送(转载)机检修工艺作业流程 设备初步解体入厂→预检验收→外部清洗→解体分类→零部件清洗鉴定→零部件分类修理、修复→部件组装→总装→试运转、调整→喷漆防腐→验收出厂。 二、刮板输送(转载)机检修标准 (一)机头、机尾传动部 1.机头、机尾、过渡槽、桥架槽无开焊。机架两侧的对中板的垂直度允差不得 大于2mm。机架上安装传动装置的定位面、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2.机头架、机尾架与过渡槽的连接要严密,搭接部分无卷边,上下左右交错不 得大于3mm,机头架螺栓孔不得变形严重。 3.压链器连接牢固,磨损不得超过6 mm。超过时,可用电焊或热喷涂方法修复。 4.整体链轮组件、盲轴安装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采用分体链轮结构时,半滚 筒、半链轮组合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在1~3mm范围内。 5.机头轴、机尾轴转动灵活,不得有卡碰现象。 (二)机械传动装置 1.机壳各轴孔尺寸精度、粗糙度、中心距、各孔的形位公差,均应符合技术文 件的要求。 2.机壳和联接罩上的螺纹孔、定位孔、台修复后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3.轴承无明显磨损痕迹,游隙符合要求,转动灵活无异响。 4.紧固件无明显塑性变形。 5.各零件无损伤,无明显磨损痕迹、变形。 6.密封件和有机软管全部更新。 7.组装时各零部件要认真清洗,不得有锈斑,机壳内不得有任何污杂物。 8.各传动部安装、调整后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9.减速器按规定注入润滑油。液力耦合器作耐压试验并注入规定品种和体积的 介质。 10.制动盘、联轴器、耦合器动平衡试验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11.减速器、链轮组件无渗漏现象。冷却、润滑装置齐全、完好,无渗漏现象。

设备生产制造工艺流程图

设备生产制造工艺流程图 主要部件制造要求和生产工艺见生产流程图: 1)箱形主梁工艺流程图 原材料预处理划线下料清理 材质单与喷涂划划数半剪清割坡 钢材上炉丸富出出控自除渣口 号批号一除锌拱外自动焊等打 一对应油底度形动气切区打磨 锈线线气割 割 校正对接拼焊无损探伤装配焊接清理 达度埋超X 确垂内工清焊到要弧声光保直部电除渣平求自波拍隔度先焊内杂直动片板用接腔物 焊手 检验装配点焊四条主缝焊接清理校正 内焊装成用Φ清磨修修振腔缝配箱埋HJ431 除光正正动检质下形弧直焊焊拱旁消验量盖主自流渣疤度弯除板梁动反应 焊接力自检打钢印专检待装配 操专质 作检量 者,控 代填制 号写表

2)小车架工艺流和 原材料预处理划线下料清理 材质单与喷涂划划数半剪清割坡 钢材上炉丸富出出控自除渣口 号批号一除锌拱外自动焊等打 一对应油底度形动气切区磨 锈线线气割 校正对接拼焊无损探伤装配焊接清理 达度埋超X 确垂内工清焊 到要弧声光保直部电除渣 平求自波拍隔度先焊内杂 直动片板用接腔物 焊手 检验装配点焊主缝焊接清理校正 内焊清磨修修振应腔缝除光正正动力检质焊焊拱旁消验量渣疤度弯除 自检划线整体加工清理 A表A表 行车行车 适用适用 自检打钢印专检待装配 操专质

作检量 者,控 代填制 号写表 3)车轮组装配工艺流程图 清洗检测润滑装配 煤清轮确尺轴部 油洗孔认寸承位 或轴等各及等加 洗承部种公工润 涤,位规差作滑 剂轴格剂 自检打钢印专检待装配 操 作 者 代 号 4)小车装配工艺流程图 准备清洗检测润滑 场按领煤清轴确尺轴加最注 地技取于油洗及认寸承油后油 清术各或轴孔各及内减 理文件洗承等件公、速件涤齿部规差齿箱 剂轮位格面内 装配自检空载运行检测标识入库 螺手起行噪 钉工升走音 松盘机机震 紧动构构动

电机修理实训报告

电机修理实训 班级: 姓名 时间:n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修复工艺 二、预习要求 1、复习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各参数概念。 2、复习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各种排列方式特点。 三、实验设备 1、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各种形式)一台 2、共用设备:兆欧表(500伏)、直流电桥测试仪、电钻、三相自耦调压器、砂轮机、锯子、圆锉各一个 3、各小组工具:万用表、手锤、胶钳、斜口钳、剪刀、扳手、绕线机、钢直尺、螺丝刀、电工刀各一个 4、青壳纸、绑扎带、绝缘管、竹片、木板、漆包线若干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拿出转子和定子,拆卸定子绕组 2)制作绕线模。用钢尺准确测出制作线模所需的各项数据,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再运用数据的按照公式得出线模数据,之后按照所得数据制作绕线模。

3)绕制线圈。将绕线模和合适的挡板安装在绕线机轴上并将其固定将绕线机的记数盘调零。绕制时,运行和起动绕组最好采用联绕。如没有合适的绕线机时,也可进行分组绕制。并测出绕好后的各绕组的总电阻值。出现多绕或少绕时,可及时发现并纠正。 4)嵌放并连接线圈。按原尺寸用高、绝缘材料在定子槽中垫好绝缘纸,再采用“三平面”放法;先按即定的节距嵌放一相线圈并连接好,再逐相嵌入其余两相线圈并连接好,从而使U、V、W三相绕组形成底—中—面的三平面,应注意线圈组内部末首连接,线圈组与线圈组之间末末连接,连接后会发现每一相的两个出线端均为的首首。5)整理装机。嵌放并连接好线圈后对端部进行包扎,检查无误后放入转子装机。 6)试机运行 7)整理工作台 五、实训体会 通过一周的课程实践,使我加深了对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的认识,掌握小型交流电机的拆卸、重装设计、重绕安装等维修初步知识,特别是对线圈接线方法的掌握,虽然开始时对接线一头雾水,但经过老师的多番指导和组员的共同努力,最终还是把电机接线接好,并在电机测试运行中取得不错的结果。 在实践中,给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步骤和细节,在接线过程中,由于我们组为了赶上进度,在连接线头前没有刮净导线

电气设备维修作业指导书 (2)

防爆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维修、验收作业指导书 一维修流程 1 范围 本指导书规定了防爆电机维修工艺,适用于本厂的防爆电机维修。 2 电机预检 外观检查:电机风罩、风叶、接线室等,对其完整情况或缺陷作好详细记录; 初检用兆欧表摇测绝缘,检测其性能,初步判断其损害程度(检修或大修)。 必要时,进行空载试验,以确认电机三相电流平衡度、振动、轴承温度等。 3 电机解体 拆去风罩和风叶。再逐项拆除其它零部件(轴承端盖、前、后端盖等),对拆除的零部件应铲清污垢妥善保管; 装好拆卸轴承的专用工具,均匀的加热,把轴承拉出,确认并记录型号; 套上抽转子的专用工具,将转子从定子膛内抽出,并放置在专用的拖架上;检查定子或转子绕组损坏情况,记录详细数据(电机铭牌、绕组、铁心数据)。 测量并记录定子铁芯内径、转子铁芯外径、与轴承相配端盖内孔、与轴承相配轴颈等尺寸,如有缺陷应及时提出,确定处理方案; 4 定子 通过直接加热或通电加热法拆除旧绕组,测量线径和记录接法。 根据旧线圈的形状、尺寸和绝缘结构绕制新线圈。 进行软绕组的嵌线。

根据记录数据进行接线。 接线完成后,进行耐压试验,三相电流平衡试验。 耐压试验: 新电机标准试验值为:1 000 V+2倍额定电压,最低为1 500 V。 对完全重绕的绕组,采用全值试验电压。对部分重绕绕组的试验电压值为新电机试验电压值的75%,试验前,对旧的绕组应仔细地清洗并烘干。 对新进电机验收时试验电压应为规定的80%(如认为必要应进一步烘干后进行)。 试验时应从不超过试验电压全值的一半开始,然后均匀地或以每步不超过全值50%逐步增至全值,电压从半值增至全值的时间应不少于10s。全值试验电压值应符合规定,并维持1 min。具体试验值如下: 耐压试验合格的定子三相接头分别和变压器的三相接头连接,接通电源后,手拿一支一端有旋转铁圈的铁条,放入通电的定子内,如果铁条前端的铁圈能均匀的转动,表明新嵌入的线圈三相电流平衡,否则要重新检查定子内新嵌入线圈的正确性。 试验完成合格后焊接接线线头、绑扎、定子内线圈整形 把定子送进烘干室进行预热去潮湿后对定子线圈进行浸漆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1.电机入厂编号登记:记录电机铭牌数据和客户述求。 2.电机分解后查明故障,确定维修方案。 1)电机完整性描述。 2)分解过程中记录:轴的直线性;联轴器、轴伸键槽测量;轴承、 轴承盖、轴承室完好性;端盖、风扇罩、风扇及附件完好性。将 分解下的各零部件清洗后集中置于一处,发现零件破损及时与客 户沟通确认补修。 3.分解后定子绕组故障处理。 1)定子绝缘电阻测量。 2)利用摇表、测量灯、万用表等仪器对定子绕组故障诊断。 3)对定子绕组引出线电缆、绕组间联线、绕组端部等出现的断开、 接地、相间故障进行判断排除。若经过测试可以达到原预定性能 则可以重新装配试运转,经过试运转若能达到原定性能即可安排 出厂工艺。 4)若定子绕组故障点不能简单排除的则拆除故障绕组,应遵循“谁下 线谁测绘绕组数据”的原则,通过资料验证记录数据,必要时应多人会诊确定重绕方案。 5)根据重绕定子绕组方案进行铁芯修理;绕制线圈(首件应试 嵌);制作槽绝缘、相间绝缘、层间绝缘、槽楔、电缆线。嵌线 接线后根据散嵌绕组绝缘规范进行半成品电气检查和绕组几何尺 寸检查。 4.定子绕组重绕、嵌线、接线后,经检查合格进行VIP浸漆烘干。 5.按原分解电机记号进行总装配。用手转动轴伸,应能灵活转动。

6.电气试验时记录试验数据、填写试验报告。 7.经电气试验数据证明电机维修能达到预定性能准予出厂。 8.根据用户的要求喷漆,干燥后送往用户。

铭牌数据:电机编号入厂时间: 型号额定功率 kw额定电压 V额定电流 A 转速 r/min频率 Hz接法工作制 效率功率因数转子电压转子电流 耐压等级产品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 定子铁芯数据(mm)定子绕组数据 定子铁芯外径绕组型式 定子铁芯内径线圈跨距1~ 槽 定子铁芯总长导线直径Φ 槽数并绕根数 线模尺寸每槽匝数 线圈伸出铁芯长接线端长 非接线端长 槽绝缘材料 槽绝缘厚度 槽楔材料 槽楔尺寸

电机修理手册

检修前应认真作好检修各项准备工作,仔细讨论检修计划和各项措施,明确检修任 务和质量要求,安排好项目检修进度,准备好检修的材料、工具、备品以及检修场地, 搬运道路、车辆等. 第一章、电动机维护检修规范 1、电动机完好标准 1.1零部件质量 1.1.1外壳完整,无明显缺陷,表面油漆色调一致,铭牌清晰。 1.1.2润滑油脂质量符合要求,油量适当,不漏油。 1.1.3电动机内部无积灰和油污,风道畅通。 1.1.4外壳防护能力或防爆性能良好,既符合电动机出厂标准,又符合周围环境的要求。1.1.5定转子绕组及铁芯无老化、变色和松动现象,槽楔、端部垫块及绑线齐全紧固。1.1.6定转子间的间隙符合要求。 1.1.7风扇叶片齐全,角度适合,固定牢固。 1

1.1.8外壳有良好而明显的接地(接零)线。 1.1.9各部件的螺栓、螺母齐全紧固,正规合适。 1.1.10埋入式温度计齐全,接线完整,测温表计指示正确。 1.1.1l起动装置好用,性能符合电动机要求。 1.1.12通风系统完整,防锈漆无脱落,风道不漏风,风过滤器、风冷却器性能良好,风机运行正常。 1.1.13励磁装置运行稳定可靠,直流电压、电流能满足电动机要求。 1.1.14操作盘油漆完好,部件齐全,接线正规,标示明显。 1.1.15保护、测量、信号、操作装置齐全,指示正确,动作灵活可靠。 1.1.16电动机基础完整无缺。 1.1.17 电源线路接线正确牢固,相序标志分明,电缆外皮有良好的接地(接零)线。 1.2运行状况 1.2.1在额定电压下运行,能达到铭牌数据要求,各部位温升不超过表1所列允许值。 表1 电动机的最高允许温升(环境温度为40~C时) ℃ 绝缘等级A级绝缘E级绝缘B级绝缘F级绝缘H级绝缘 测量方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温度计法电阻法 与绕组接触的铁芯及其他部件60 —— 75 —— 80 —— 100 —— 125 —— 集电环或整流子60 —— 70 —— 80 —— 90 —— 100 —— 滑动轴承40 —— 40 —— 40 —— 40 —— 40 —— 滚动轴承55 —— 55 —— 55 —— 55 —— 55 —— 电动机绕组50 60 65 75 70 80 85 100 105 125 1.2.2电动机的振动值(两倍振幅值),一般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对于Y系列电动机,空载振动、速度的有效值应不超过表3所列数据。 表2电动机的允许振动值 转速,r/min 3000 2000 1500 1000 750及以下 两倍振幅值,mm 0.06 0.085 0.10 0.13 0.16 表3 Y系列电动机空载振动、速度允许值 安装方式弹性刚性 轴中心高H,mm 56≤H≤132 132≤H≤225 225≤H≤400 400≤H≤630 转数n,r/min 600≤n≤1800 1800

电机有限公司电机装配工艺流程改善

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电机有限公司电机装配工艺流程改善 摘要 本文基于工业工程(IE)理论,综合运用工艺流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通过系统的分析,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电机装配车间的电机装配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改善。本文论述了工业工程和工艺流程主要应用技术和理论。特别对当前工业工程的实际应用中涉及的重要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对工艺流程改善的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利用工业工程的知识对电机装配车间的改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主要通过对装配车间的定子,转子各自的装配以及之后的组装进行工艺流程分析,充分的利用了5W1H,ECRS,动作经济原则等方法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改善前后的装配车间线路图、工艺流程图、人型和物料流程程序图进行分析,电机装配的工艺流程中检验由改善前的5步简化为改善后的3步;等待由改善前的4步简化为改善后的2步;搬运由改善前的16步简化为改善后的13步;储存由改善前的4步简化为改善后的3步;物流的路线缩短了160米;达到了消除浪费作业,简短制造周期,综合提高该车间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工艺流程;路线图;工艺流程图;流程程序图 i

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The improvement of Motor assembly process which used in Jiamusi electrice co.,ltd Abstract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 theory, the integrated use of knowledge and lean production methods, through systematic analysis, Jiamusi Electric Co., Ltd. Click the motor assembly plant has been studied to improve the assembly proces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ajor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y. In particula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urrent industrial engineering major theories involved are described, and process improvement methods to the system discussed Us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knowledge of motor assembly plant in the improvement process conducted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Mainly through the stator assembly plant, the rotor assembly and after their assembly to process analysis, Full use of the 5W1H, ECRS, the principle of action and other methods of economic analysis, the same time, before and after the assembly plant by improving route map, flow chart, one chart type and material flow analysis procedures, Motor assembly process inspection by improving the 5 steps before for improved 3 steps, By improving the waiting before four steps to improve the simplified after two step, By improving the 16 before handling for improved step 13 step, By improving the store before four steps to improve the simplified after three steps, Logistics routes shortened 160 meters, to achieve the elimination of waste operations, short manufacturing cycle, integrated to enhance the plant efficiency,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the purpose of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Key words: process;circuit diagram;flow chart;process flow chart ii

电机制造工艺知识

电机制造工艺知识 一、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图 ★特殊工序 ▲关键工序 1、Y2系列电机流程图; 2、Z4直流电机流程图; 3、YKK 高压电机流程图 二、关键工艺 (1)水压试验(2)磨削(3)校动平衡(4)转子铸铝(5)定子铁心压装 (6)绕组浸渍 1、校动平衡

(1)电机的转动部件(转子、风扇)由于结构不对称(如键槽、记号槽),材料质量不均匀或制造加工时的误差等原因,而造成转动体机械上的不平衡,就会使该转动体的重心对轴线产生偏移,转动时由于偏心的惯性作用,将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或离心力偶,电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振动。 (2)转子不平衡的影响 电机转子不平衡所产生的振动对电机的危害很大: 1)消耗能量,使电机效率降低; 2)直接伤害电机轴承,加速其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3)影响安装基础和与电机配套设备的运转,使某些零件松动或疲劳损伤,造成事故; 4)直流电枢的不平衡引起的振动会使换向器产生火花; 5)产生机械噪声; (3)平衡精度等级有11种:G1、G2.5、G6.3 2、绕组浸渍 (1)绝缘浸渍是电机在制造过程中或制造后以及电机定子绕组或转子绕组在嵌线装配后,按一定的工艺方法浸渍绝缘漆,以提高绝缘的耐热性、耐潮性、耐化学腐蚀性,提高电机绝缘的各中电气性能,降低介质损耗,提高绝缘的力学性能,改善导热性,降低电机温升,延长电机绝缘寿命,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绝缘浸渍是电机制造的关键工序。 (2)常用的浸渍方法:a、普通沉浸;b、连续沉浸;c、滚浸;d、浇漆;e、滴漆;f、真空浸漆;g、VPI真空压力浸漆; (3)绝缘分为七个等级:A(105℃)、E(120℃)、B(130℃80K) F(155℃100K)、H(180℃125K)、C(180℃以上) 4、VPI简介: V:Vacuum 真空 P:Pressure 压力 I:Impregnation 浸渍 真空压力浸渍(简称VPI)绝缘是50年代末始于美国西屋公司,60年代开始发展的绝缘处理技术。国内已采用VPI绝缘技术的电机生产厂大多采用中胶VPI绝缘技术。我国发展VPI是在70年代上海电机厂B级绝缘的中胶云母带工艺,此时,设备真空度不高,仅为KP级,后来设备真空度大大提高,小于100Pa的设备国产化,F级少胶带工艺发展流行。 5、电晕试验:产生电晕一是线圈内部有气隙,线圈发空;二是电机线圈槽电位过高。槽电位是槽内电机表面没有很好的与铁心贴紧,以致线圈在额定电压下有一定的剩余电位,如电位过高,就使线圈与槽壁之间的空气击穿。当电机运行时受力作用振动、受热作用产生位移线圈与槽壁之间的空气隙时大时小,空气游离击穿使绝缘腐蚀、烧毁。 一般6KV以上电机需防晕处理及无电晕检查。对高海拔地区、增安防爆的电机6KV也要防晕处理及无电晕检查。 防晕处理即在制作线圈时包防晕带或涂防晕漆,铁心槽部喷低电阻防晕漆,槽垫条用半导体层压板,VPI处理等等。 3、铁心压装 铁心压装有三个工艺参数:压力、铁心长度和铁心重量。在保证铁心长度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装的冲片数越多,铁心越紧,重量越大。因而电机工作时铁心中磁通密度低,激磁电流小,铁心损耗小,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高,温升低。但压力过大会破坏冲片的绝缘,使铁心损耗反而增加。所以压力过大是不适宜的。 压力过小,铁心压不紧,使激磁电流和铁心损耗增加,甚至在运行中会发生冲片松动。 叠压系数:定子0.955 转子0.935 (热轧) 定子0.985 转子0.965 (冷轧)

3000kw电机维修过程

2012.10.6入厂YSK710-4/3000kw兰州电机厂出品电机,检测情况如下: 客户名称***集团电机名称三相异步电动机 电机编号******** 电机型号YSK710-4/3000KW 工作方式S1 额定电压10000V 防护等级IP54 生产厂家兰州电机额定电流198A 转子电压频率50H Z 转速1494r/min 重量15000kg 绝缘等级 F 出品日期2003.8 接法 Y 功率因数0.980 出品编号208561 检测部件:转子、定子。 检测项目:转子两端铜条断裂。 定子绕组线圈磨损,损坏绝缘。 检测故障报告: 1.电动机有效载荷不稳定或电流载荷大,引起大电流,造成电动机转子载荷、负荷大,致使转子铜条断裂,造成损坏。 2.转子损坏。损坏部件将定子绕组线圈磨损,损坏绝缘。 维修更换损坏部件: 1.转子大修,换铜条62根。 2.定子绝缘修复。 3.转子动平衡检测。 4.轴瓦更换(单侧) 5.正常检测。

打坏定子端部绝缘转子铜条断裂 维修情况: (一).对定子端部绝缘损坏部分处理:用角磨机磨好,涤特纯清洗干净,涂上环氧树脂,用云母带包扎好(半叠包8层)再用白布带(2层)包扎好。对处理的位置浇漆,然后进烘房,烘干后涤特纯清洗定子线圈,整个线圈真空浸漆。烘干后,喷表膜覆盖漆。(如图) 包扎损坏绝缘维修后定子 (二).电机转子断铜条处理:

φ360 1112 992900 1300 47 60 φ5602360 47 端环 端环 铁芯 25.φ715 轴伸端 油封位 滑动轴承位 油封位 滑动轴承位 φ200 滑动轴承轴φ200-0.24 贺友3000kw 转子简图 转子简图 拆端环、铜条 1.拆铜环:工艺(1)做一个直径640的炉子(等于端环槽的中径)如下图 640 320 140 外2m m 铁皮内石棉板隔热 260 氧气 煤气 氧气 煤气φ6 40 30 火焰高度100,嘴子长30,外铁皮长320炉芯用1英寸镀锌管24个头 2.把转子用行车立起,用炉子烘烤转子端环,石棉布包转子铁芯保温,升温至600℃来度,加烤枪在上面烘烤(800℃)至焊料融化。铜片、铜条、端环脱落。如图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描述 1.电机入厂编号登记:记录电机铭牌数据和客户述求。 2.电机分解后查明故障,确定维修方案。 1)电机完整性描述。 2)分解过程中记录:轴的直线性;联轴器、轴伸键槽测量;轴承、轴承盖、轴承室 完好性;端盖、风扇罩、风扇及附件完好性。将分解下的各零部件清洗后集中置于一处,发现零件破损及时与客户沟通确认补修。 3.分解后定子绕组故障处理。 1)定子绝缘电阻测量。 2)利用摇表、测量灯、万用表等仪器对定子绕组故障诊断。 3)对定子绕组引出线电缆、绕组间联线、绕组端部等出现的断开、接地、相间故障 进行判断排除。若经过测试可以达到原预定性能则可以重新装配试运转,经过试运转若能达到原定性能即可安排出厂工艺。 4)若定子绕组故障点不能简单排除的则拆除故障绕组,应遵循“谁下线谁测绘绕组 数据”的原则,通过资料验证记录数据,必要时应多人会诊确定重绕方案。 5)根据重绕定子绕组方案进行铁芯修理;绕制线圈(首件应试嵌);制作槽绝缘、相 间绝缘、层间绝缘、槽楔、电缆线。嵌线接线后根据散嵌绕组绝缘规范进行半成品电气检查和绕组几何尺寸检查。 4.定子绕组重绕、嵌线、接线后,经检查合格进行VIP浸漆烘干。 5.按原分解电机记号进行总装配。用手转动轴伸,应能灵活转动。 6.电气试验时记录试验数据、填写试验报告。 7.经电气试验数据证明电机维修能达到预定性能准予出厂。 8.根据用户的要求喷漆,干燥后送往用户。

铭牌数据:电机编号入厂时间: 型号额定功率kw额定电压V额定电流 A 转速r/min频率Hz接法工作制 效率功率因数转子电压转子电流 耐压等级产品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 定子铁芯数据(mm)定子绕组数据 定子铁芯外径绕组型式 定子铁芯内径线圈跨距1~ 槽 定子铁芯总长导线直径Φ 槽数并绕根数 线模尺寸每槽匝数 线圈伸出铁芯长接线端长 非接线端长 槽绝缘材料 槽绝缘厚度 槽楔材料 槽楔尺寸

防爆电机维修工艺

新乡佳电电机有限公司防爆电机维修工艺 由于防爆电机的电磁部分与普通电机基本相同,因此,电磁方面的维修(如绕组的重绕等)参照《本厂电机维修工艺流程》。 一、防爆电机修理的特殊要求 防爆电机不允许修复的零件: 1)由玻璃、塑料或其他尺寸不稳定的材料制成的零件; 2)紧固件; 3)制造厂或防爆规程认为不能进行修复的零件。 二、防爆电机的拆装 2.1 端盖的拆卸 拆轴伸端端盖时,应先将轴承内、外盖螺栓卸下。若有拆卸螺孔,应借助拆卸螺栓将端盖在均匀受力的状况下被“顶”出来;若制造厂没在端盖上设有拆卸螺孔,则应用铜锤轻而均匀地将端盖敲下。 对于较重的端盖,拆卸时应将端盖先用起重设备吊住再拆。 2.2 抽转子 1)先将风罩及端盖与机座的联接螺栓卸掉。 2)若外风扇端采用球轴承,轻敲轴伸即可使定、转子脱离;对于较大的电机应借助专用工具将转子抽出(往往要将外风扇或者风扇与端盖一起拆下);再大的电机,要将两端端盖同时拆下,并且要借助假轴将转子抽出。 3)若拆后不拟更换润滑脂,应将轴承保护好,且勿被灰尘污染。转子抽出后,应放在清洁的木板或橡胶板上,以防转子外缘及转子导条受伤。 4)抽、插转子时,注意保护隔爆面及定子绕组。 2.3 拆轴承、平衡环、风扇等与轴配合较紧的零部件 这类零部件要借助于专用的拆卸工具。有时要用酒精喷灯等对所拆件加热。 拆卸过程中使用拆卸工具时,应使被拆件均匀受力;拆下来的零部件应作上标记,重装时最好还装在原位上。 2.4 装配 1)装配与拆卸过程相反。 ①装配现场应清洁无尘;

②装配前,零部件要经过检查,最好将机座(装配现场已是带绕组的定子)、端盖、轴承套、轴承内、外盖及转子的同轴度及其他形位公差复核一遍,符合图样规定后再装配。对于隔爆型电机,还要检查隔爆面是否有不允许的缺陷; ③在装轴承、插转子前,应将定子内腔吹拂干净; ④接线盒应在插转子前装好; ⑤对于紧固螺栓的螺纹部分及金加工表面要涂204-1防锈油; 2)滚动轴承的拆装参照《本厂电机维修工艺流程》,装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轴承装配前,轴承内侧的零部件先装入,如内风扇、平衡环、曲路环、轴承内盖等。 ②轴承应该加热装在轴上,加热温度约为100℃,然后立即装到轴上,待冷却后再清洗。YA、YB132机座号以下的电机也可以不加热冷装。 ③无论冷装、热装,一律用套筒将轴承打入轴上。 ④轴承外套上的号码应朝外。 ⑤脂润滑时,要涂得适量。涂好润滑脂后,应立即将电机装好,以免轴承部位被污染。 三、接线盒的维修方法 3.1接线盒进线口密封圈丢失或老化、密封填料失效产生裂纹时,更换密封圈或符合规程要求的密封填料,如改性环氧树脂。 3.2绝缘接线套或接线板表面有霉菌或污垢、接线盒内腔有冷凝水时,更换接线套或接线板后务必使其表面保持清洁、清除冷凝水,并应保证接线盒的最低防护等级IP54。 3.3 接线板、接线螺栓损坏需全部更换。 四、隔爆面损伤、锈蚀的修复 4.1隔爆面损伤的修理界定 1)隔爆面在以下范围内存在缺陷,可以不予修复: ①局部出现直径不大于11mm,深度不大于1mm的砂眼,在标准规定的隔爆接合面长度为40mm或25mm的隔爆面上,每平方厘米不超过三个;在标准规定的隔爆接合面长度为12.5mm的隔爆面上,每平方厘米不超过两个; ②偶然机械伤痕,其宽度、深度均不超过0.5mm,其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标准规定的隔爆接合面长度的2/3。但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图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图

电动机修理技术标准 1 定子与转子 1.1 铁芯 1.1.1 绕组、铁芯应清扫干净,通风道不堵塞。 1.1.2 铁芯的硅钢片间、铁芯与轴或壳间、铁芯与线圈支架间均不得松动,硅钢片间压力一般为(0.7~1)MPa,铁芯两端部的齿片应紧贴,其两端外涨量不得大于表108的数值。1.1.3 检修中重新压装的定、转子铁芯,其结构应符合生产厂家的技术文件要求。 1.1.4 铁芯硅钢片的铁损和磁通密度应符合生产厂家的技术文件要求。 1.2 绕组 109的规定。 1.2.2 绕组的绝缘等级应不低于原设计的等级标准。 1.2.3 绕组的外形尺寸,绕组的端部径向不得高于铁芯表面,轴向应保证绕组与机壳间允许的最小间隙。 1.2.5 绕组的接线正确、牢固、整齐,接头应采用焊接。 1.2.6 定子绕组的引出线,应使用与电压等级相适应的软导线,其断面符合生产厂家技术文件要求。引出线应采用接线端子固定,并用线鼻连接。不同材质导线的连接应采用过渡接头,绕组接线柱的首尾端和相序应有明显标志。 2 集电环与电刷 2.1 集电环 2.1.1 集电环表面粗糙度Ra≤1.6μm。加工后,其表面距穿透螺孔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5mm。 2.1.2 集电环装配牢固,径向摆动量应不起过0.1mm。 2.1.3 集电环及刷架用500V兆欧表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5MΩ。 2.2 电刷 2.2.1 刷架(握)的支撑机构必须牢固,短路装置动作灵活,接触均匀,接触面积不得小

于总面积的80%。短路环接触子应用富有弹性的材料制作。 2.2.2 电刷的型号必须符合规定,电刷的导电辫两端连接紧固,中间不得有断裂。 2.2.3 刷握下端面距集电环表面应有(2~4)mm间隙,内侧面的表面粗糙度Ra≤6.3μm,电刷与刷握间隙为(0.1~0.2)mm。 3 轴承 3.1 滚动轴承 3.1.1 滚动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公差值和运行中的径向磨损不得超过表111的规定。 3.1.2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可参照表112执行。 3.2 滑动轴承 3.2.1 滑动轴承轴衬与轴颈的间隙,不得超过表112的规定。 3.2.2 滑动轴承的窜量除设计另有规定者外,不应超过表113的规定。 4 冷却水路 采用水冷却方式的电动机,其水路应畅通,进出水口对接处无渗漏现象,水堵螺扣无严重锈蚀。水道无渗漏。 5 温度传感元件 埋设在绕组内部的传感元件,应埋设在原设计部位,且其参数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6 外壳 6.1 电动机的机壳与端盖不得有裂纹与变形,设备外壳或隔爆面应进行防腐处理。处理方法:设备外壳可以喷或涂防腐漆;防爆加工面可以化学处理或定期涂防腐油脂;接线盒内壁和正常工作情况下可能产生火花的部分其金属外壳内壁,都必须均匀地涂耐弧漆。其他

高压电机修理工艺流程

高压电机修理工艺流程 1.电机入厂登记工作令号,记录电机铭牌数据和客户述求。 2.电机分解后查明故障,确定维修方案。 (1)对电机完整性描述并做好相关记录。 (2)电机分解过程中记录:轴的直线性;联轴器' 轴伸键槽测量。轴承' 轴承盖、轴承室完好性。端盖' 风扇罩、风扇及附件完好性。将分解后的各零部件清洗后集中置于一处,发现零件破损及时与客户沟通确认。 3.分解后定/转子绕组故障检测与处理。 (1)测量定/转子绕组绝缘电阻。 (2)利用摇表' 测量灯、双臂直流电桥等仪器对定/转子绕组的故障点进行诊断。 (3)对定/转子绕组引出线电缆、绕组间联线、绕组端部等出现的龟裂、断开、接地、相间故障进行判断排除。若经过检测后可以达到原预定性能则可以重新装配试运行,经过试运行若能达到原定性能即可安排出厂工艺(即:喷漆、装订修理铭牌)。 (4)若定/转子绕组故障点不能简单排除的则应拆除故障绕组,由技术部工作人员负责测绘绕组数据,通过资料验证记录数据,必要时应多人会诊确定重绕方案。 (5)根据重绕定/转子绕组方案进行铁芯修理;绕制线圈(首件应试嵌);制定槽绝缘、相间绝缘' 层间绝缘' 槽楔' 电缆线。嵌线接线后根据所嵌绕组的绝缘规范进行半成 品电气检测和绕组几何尺寸检查。 4.定子绕组重绕、嵌线、接线后,经检测合格进行VIP浸漆烘干处理。 5.按原分解电机记号进行总装配。用手转动转子轴伸端,应能灵活转动。 6.电机测试时记录测试数据、填写测试报告。 7.经审核测试报告,证明电机经维修后能达到原预定性能准予出厂并开具测试合格证。&根

据客户要求进行喷漆,装订修理铭牌。

《电机修理工艺流程图》

电机制造工艺流程

电机生产工艺简述及工艺流程图 电机制造是整个机器制造业中的一个重要部门,电机除了具有和一般机器类似的结构部分之外,还具有特殊的导电、导磁和绝缘部分,因此,在电机制造的工艺过程中,除了具有一般机械制造中所共有的锻、铸、焊、金工加工和装配之外,还有电机制造所特有的工艺,如铁心的冲制和压装、换向器的制造以及绕组的制造(绕线、成形、绝缘、嵌线、浸漆和烘干)等. 在电机制造业中,为了完成这些特殊的工艺过程,除了金属切削机床以外,还要具备大量的非标设备(专用设备),例如铁心冲片涂漆和干燥(或铁心冲片的氧化处理)所用的专用设备;转子铸铝所用的熔铝炉、预热炉及压铸机(或离心铸铝机)、转子铜条(鼠龙结构)中频焊机;防爆电机壳体(即型腔)耐压试验设备;绕组制造中所用的绕线机、胀形机、包绝缘机、浸渍、烘干设备等,这些设备的制造质量和操作工艺过程的工作质量对电机的性能及工作的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不但电机制造工艺具有多样性,而且所使用材料的种类也多样化,电机制造中不但要用到一般的金属材料,还要用到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以及各种绝缘材料. 根据电机结构以及零部件的种类,可分为如下制造工艺过程: 1电机零部件的金工加工: 1.1转轴和转子的加工 1.2端盖、油盖、出线盒的加工

1.3机座的加工 2定子、转子铁心制造 2.1铁心冲片的冲制加工 2.2冲片的绝缘处理 2.3铁心的压装制造 3电机的绕组制造 3.1散嵌绕组的制造 3.2绕组的绝缘处理 3.3高压定子绕组的制造 3.4绕线转子绕组的制造 4笼型转子制造 4.1离心铸铝 4.2压力铸铝 4.3铜端环与铜导条的中频焊接(或钎焊) 5电机装配 5.1转子铁心与转轴装配及动平衡 5.2轴承装配 5.3定子装配 5.4电机的检验试验 电机制造的另一个特点则是品种、规格多;电机的容量、电压、转速、几何尺寸等变化范围很大,其用途、安装方式、冷却方式、防护形式多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