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认识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认识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认识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认识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4页~3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表象,正确的运用分米、毫米等长度单位,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

学具准备:学生尺、吸管、白纸、磁卡、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那么现在老师用手势比划,你们觉得大约是1米,就喊停,好吗?(找学生用米尺量一量),大约1厘米(找学生用厘米尺量一量)。(板书米、厘米)

2、如果要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呢?如果要

量这盘磁带的长度,你会选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呢?为什么这时候你不选米呢?是的,因为通过估测,我们就发现这盘磁带的长度不足1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的话,就太大了。现在在我们桌上有一盘磁带,请你就来量一量这盘磁带长多少厘米呢?

(1)认识分米

3、长10厘米也就是长1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那么长。(板书:分米)

(分米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二)感知

1、刚才说1分米就是10厘米,10厘米就是1分米,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吗?(在直尺上能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比划出,或两手夹住0刻度和10刻度线,课件演示),也可以用磁带插进两指间测量验证,多进行几次直到比较正确。(花儿开开)

2、我们能指出1分米了,那你还能用尺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说说你是怎么画的)1分米是10厘米,我从刻度0画到刻度10,我从刻度1画到11……

1分米到底有多长,我们可以拿出直尺来看看,1分米可以从刻度几到刻度几呢?

2、同学们在尺上找出的1分米,有的从刻度0到刻度10,有的从刻度1到刻度11,还有的从刻度2到刻度12,为什么都是1分米呢?(读1分米=10厘米)

3、现在你能说一说磁带长多少分米吗?

4、1分米的线段画得又美观又准确的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呀。

5、能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吗?我们可以在尺上比划,(课件演示)也可以用磁带插进两指间测量验证,多进行几次直到比较正确。(花儿开开)

6、同学们,1分米=10厘米,5分米 =()厘米呢? 70厘米=()分米呢?

6、你能找出生活中长度是1分米的物体吗?

(磁带的长,一根新粉笔的长,水杯的高,手机的长,酸奶瓶的高……)找一找生活中长度是2分米的物体?

(学生尺,数学书的长,铅笔盒的长……)

(三)出示吸管

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吸管有多长?估一估(1分米)

师:(量一量)老师的这根吸管的长度也是1分米。

出示米尺:

实际量一量。1米=10分米(板书)。1个1分米是1分米,2个1分米是2分米,……

刚才我们量了量,1米=10分米,现在我们推算一下,1个10分米等于10厘米…….

3米=()分米呢 50分米=()米呢

(四)排序

同学们真厉害,现在我们把我们认识的长度的单位从大到小排一排,你觉得分米应该排在什么位置呢?(米,分米,厘米)

三、认识毫米

1、刚才我们把认识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了一排,发现最小的是谁呀?厘米心想,我排在最后,有没有比我小的长度单位呢?(毫米)

2、我们已经知道了磁带的长度是1分米,接下来我想测量一下磁带的厚度又是多少呢?(课件出示)这个磁带的厚度有1厘米吗?我们量一下,发现了什么?不足1厘米,看来用厘米做单位还是太大了。于是人们把1厘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许多小格,每一小格就是1毫米。(板书1毫米 1mm)(课件上

指出1小格)

3、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找一找、比一比等多种方法认识了分米,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些方法自己来认识毫米。

4、(1)你也能用铅笔尖在尺上指出1毫米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我们可以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

(2)量一量,你手中一分钱的硬币的厚度,卡的厚度,10张纸的厚度,光盘,1分的硬币

(3)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我们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来比划一下。(课件出示)

指导方法,可以用1毫米厚的物体再拔出来,多比划几次。

1厘米=10毫米 5厘米=()毫米 80毫米=()厘米

5、量一量磁带的厚度,到底是多少呢?

6、除了量磁带的厚度,那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呢。

7、不光量细小物体的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有时候为了量的精确,我们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生活中,天气预报报道的大雨,小雨……也用毫米作单位,出示雨量器,了解生活中的降雨量。

现在测量磁带盒的宽度是多少长呢?(6厘米3毫米或63毫米)

1、现在大家在尺子上比划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分别有多长?(增

加1分米=100毫米))

手指游戏。(同学们现在大家伸出你的左手)

大家看。除我们的拇指的四个手指,我们从大到小把上面的四个长度单位标出来,看看奥秘。(用手指比划,发现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其实生活中的数学很多很多,只要用心我们还会有新的发现。

课后小朋友找一找自己身体上的尺子。并记录下来。板书设计:

分米、毫米的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米尺、一分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请同学们猜一猜,沈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自己的身高并板书。 谈话: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再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要求:明天就是三八节了,老师制作了一张贺卡,你知道这张贺卡的长和宽各是多长吗?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一张贺卡,用尺量一量。(长20厘米,宽10厘米) 讲解: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分米也是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分米。(板书:分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 认识分米。 (1)找一找。 1分米有多长呢?我们大家一起看着尺子数一数,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0~10厘米之间一段是1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并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只要是10厘米长就是1分米) (2)画一画。 谈话:你们能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 提问:画长1分米的线段要注意什么?(沿着直尺的边,从0画到10;两个端点不能漏了;画好后要标好长度) 谈话:请同学们用拇指对准线段的左端,用中指对准线段的右端,比画一下,看1分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3)说一说。 提问:你们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吗?(学生举例)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1分米,你知道1米是几分米吗?小组合作在米尺上数一数,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组织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分米。 (4)量一量。

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分米和毫米第1课时优秀教案

第五单元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 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 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一)认识分米 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 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 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

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有多长,并知道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创建学生的表象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及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用直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 师:每个星期一,我们学校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一起来看大屏幕,看看同学们在干什么? 生:(齐)升旗仪式。 师:今天笑笑也来了,看她有什么问题来问我们,大家仔细听一听,你能回答吗? (教师演示课件:出示笑笑提出的两道问题) 1、学校升旗台的旗杆长8() 师:8什么啊? 生:8米。 2、我手中小国旗的旗杆长20() 师:20什么啊? 生:2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米用字母 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教师板书) 师:你们还记得1米=?厘米 生:(齐)1米=100厘米。 师:看,淘气都等不及了,他有什么问题来问我们? (教师展示课件:出示问题) 3、你们的课桌高7(?) 师:7什么啊? 生1:7厘米。 师:7厘米?1厘米大约有这么长(老师用手势表示),7厘米?我们的课桌有这么矮吗? 生齐:不会。 生2:7米。 师:7米?想想看1米大约有这么长(老师用手势表示),7个1米,我们的课桌会有这么高吗?让淘气来告诉我们应该填一个什么长度单位吧(课件出示“分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一、解析教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这些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本次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两部分 1、教学认识分米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先通过小鸟的问题,学生了解到已学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不能解决某些问题,从而产生认识新知的需求,再让学生实际测量铅笔盒的长度和宽度,知道10厘米长的线段可以用分米来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然后在直尺上用不同的方法找一找1分米和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紧接着让学生用小尺画出一分米的线段,再让学生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并数出1米里10个分米,揭示1米=10分米。最后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分米,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并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2、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引导法进行教学。先让同学估测数学书的厚度,再实际测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通过找小格的方式认识1毫米有多长,再通过数小格的方式揭示1厘米=10毫米。最后,比划与找一找的环节中,体验1毫米,特别是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数学书中的10张纸,可以直观得体会1毫米的厚度。 三、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侧重于: 1、注重自主探究,锻炼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课教材编排的内容很 充实 ,由于有 较多的学生操作活动 ,又是一节低年级数学概念 课,所以把这一课上扎实上好不容易。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 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 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 体验和趣味性。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 程,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毫米和分 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本节 课的设计,本着“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主”的原则,引导学 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 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 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 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 测量工具, 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 并提高估测能力。 3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增 强学习数学的 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尺,软盘。 2.学生准备:彩纸条,剪刀,1分硬币,电话卡或银 行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谈话:(演示课件)有一次课间,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 论什么兵器最厉害。 红红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 不, 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 它能伸缩, 可长可 短, 它可以短到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 米、 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一 ”明明说:

(完整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罗青龙 223442 【课题】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二年级数学 【教材简解】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课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设计丰富的感性体验活动,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再通过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并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针对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掌握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目标预设】 1、使学生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4、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文具盒、直尺、纸片等 教师:教学课件、米尺、硬币等。 【设计理念】 本课由神话人物孙悟空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状况,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育,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主动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孩子熟识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引出旧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的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贮备,从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到进行现实丈量,学生均以主动探讨、合作交换、脱手操作来完成。教学分米的了解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等几个步骤,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高兴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甩手让学生用眼察看、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索,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 生:孙悟空、福娃、多来A梦…… 老师最喜欢的是他(演示课件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动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利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一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 思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 在教学了《认识分米和毫米》后,我有一些感想,赘述如下:“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也初步学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线段的长度。在三年级(下册)学生还将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学习用千米作单位描述公路、铁路及河流的长度,描述常见交通工具行驶的速度。可见,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设计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旧知与新知的有效衔接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已有认识,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由此帮助学生明确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课拾,我和学生一起回忆已经认识的两个长度单位,通过比划1米,1厘米有多长引发学生对原有经验的记忆。通过随意的谈话式问题引出1分米的概念,我问:测量一支铅笔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好再问:(手里拿一张纸条)如果测量这张纸条的长应该用什么作单位学生自然会说用厘米,这时我就让学生测量出10厘米并把它剪下来。当学生剪完后举起来给我看时,我就说:“像这样一根长10厘米的纸条,我们也可以说它的长是1分米。”用已有知识10厘米引出1分米的概念。 二、操作与思考的有效合作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并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对物体长度的把握能力。让学生剪出1分米长的纸条,让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让学生找出接近1分米长的铅笔,借助银行卡的厚度让学生体验1毫米等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像这种概念教学的课堂,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让学生动手测量,亲身经历,用心总结,才能学得会,辩得请,记得牢。但同时还需要静下来心来思考,有些学生忙了一节课似懂非懂的,练习中却会出现很多错误,所以课末我送给同学们这样几句话:做题之前要思考,拿不定主意先比划,看看哪个更合适,再下手来把它填。 这节课使我明白了:“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就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 设计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罗青龙 223442 【课题】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二年级数学 【教材简解】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课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设计丰富的感性体验活动,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再通过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并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针对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掌握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目标预设】 1、使学生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4、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文具盒、直尺、纸片等 教师:教学课件、米尺、硬币等。

【设计理念】 本课由神话人物孙悟空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状况,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育,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主动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孩子熟识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引出旧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的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贮备,从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到进行现实丈量,学生均以主动探讨、合作交换、脱手操作来完成。教学分米的了解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等几个步骤,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高兴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甩手让学生用眼察看、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索,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 生:孙悟空、福娃、多来A梦…… 老师最喜欢的是他(演示课件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动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利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一厘米,也可以伸长到一米,乃至几百米、几公里,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问:在适才他们的发言里,你能找出一些咱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米、厘米)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1.DOC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说教学过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我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例如教师问:“关于分米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接着出示1分米的尺,让学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长度,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一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已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二、以层层引入,导数学新知接受式的学习固然同样给了学生科学概念的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和探险的经历,学生随之失去了培养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机会。会发现学生把知识“抛”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教学知识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我们没有硬性灌输,而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教师所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 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单位的长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在认识毫米时,教师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问:“你发现了哪些有关毫米的知识?”当学生说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时,教师立刻出示课件并引导问:“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让学生来数一数,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师继续问:“那么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请学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体有哪些,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 魏村小学曹杨丽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2~54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初步学会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线段的长度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有关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测量方法与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能使学生从量与计量的角度拓宽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为进一步学习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等空间与图形的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并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活动,这些都为进一步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观察、测量、交流等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积累一些测量和估计的经验,提高估测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3. 使学生体会认识长度单位是实际生活中计量长度的需要,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姚明图片。 大家认识这个人吗?你能猜猜他的身高是多少吗? 出示姚明的身高:2米26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分别是什么? 2、复习米和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呢?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它们有什么关系? 3、导入。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7页的例题,以及随后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测量、观察、估计、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大约1分米或1毫米厚的物品若干件;学生按小组且准备米尺,各人准备一把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观察直尺,导入新课 出示直尺,提问:谁能说一说直尺上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是1厘米?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是2厘米、5厘米、10厘米?多少厘米是1米? 指出: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本节课我们继续认识 1

其他的长度单位。 二、教学第一道例题 1、出示一个文具盒的直观图,图上标出长“20厘米”、宽“10厘米”。 提问: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文具 盒的长是2分米,宽1分米。(板书:分米) 2、提出要求:在自己的直尺上找到刻度0和刻度10,想一想,从刻度0到刻度10一共有多少厘米? 追问: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 启发:直尺上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也是1分米?你是怎样想的? 揭示并板书:1分米=10厘米。 3、提问:你能用直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先想一想,再画一画。 学生操作后讨论:你是从刻度几画到刻度几我?还有不同画法吗? 提出要求:同桌同学交换量一量所画的线段,发现错误告诉你的伙伴。 4、出示大约1分米长的物体,讲清该物体上从哪儿到哪儿大约长1分米。 提问:你也能从身边找出一些大约1分米长的物体吗? 5、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知道了 1分米=1厘米。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米和分米有什么关系?1米等于多少分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2——53页的《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下面我通过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板书等方面,来进行说课。 说教材分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比较分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使学生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概念;由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所以,教学难点是学生对物体的估测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在情景导入的时候采用谈话方式,述说方式。 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 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学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实质就是给学生的金钥匙。 本节课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工具在找、数、量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通过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同学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解读

分米毫米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安排了以学生估测数学书宽和厚,在测量时不能得到整厘米数时,自然地感悟毫米产生的需要,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它是属于量与计量中的知识,也是几何教学中所必需的。这样的编排启示我们,教学这些计量单位时,要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分米的编排与毫米类似,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学习好这课对今后学生从事的几何测量等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对几何教学的基本精神,本着把计算几何、证明几何转变为直观几何、发现几何的想法,把今天要学习的与几何知识有关的分米、毫米的认识的教学目标定为 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 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对实物的估测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在今后学习中,常用到这几个长度单位,它是学习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基础,非常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

1米=10分米、1分米=10 厘米、1厘米=10毫米。由于学生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原来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比较淡薄肤浅,现在要求他们建立分米毫米等长度观念是较难的。故此认为教学难点是建立分米、毫米的长度单位的观念。 二、说教法 本课我拟采用以下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在估测中,把估测对象与标准长度反复对比,再测量。在整个教学中,给学生正面刺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 2.练习法。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在估测物体长度时,有效帮助学生估测准确些。为了达到估测相对准确,课堂上采用让学生去估测不同物体的反复练习,以帮助学生形成估测长度方面的技能。 三、说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和已制定的目标,我在学法培养方面做到: 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本节课要让学生在找、摸、量、摆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本课教学比较重视观察发现,估计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和交流观察发现的机会。在交流中学会倾听他们的发言,取取长补短;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容易出错,采用同学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测量、观察、估计、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2. 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3. 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一分硬币、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忆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两个长度单位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米和厘米) 师:对,米和厘米是我们认识的两个老朋友了,那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 师:要测量黑板的长度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 要测量文具盒的宽度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分米。 1. 引入1分米。 师:说到文具盒啊,有一个叫兰兰的小朋友可开心啦,因为妈妈刚给她买了一个漂亮文具盒。(出示文具盒)

师:这就是她的漂亮文具盒,她首先量了量文具盒的长,又量了量文具盒的宽。(演示,课件播放: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师: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10厘米也就是1分米,分米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长度单位。(板书课题:分米)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文具盒的宽大约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谁知道文具盒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2. 认一认。 (1)师: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拿出直尺看一看吧。 谁上台指给小朋友看?(指名上台) 从哪到哪是1分米?(从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 再请你1厘米1厘米的数出10厘米,其他小朋友在心里跟着他数一数。(拿着铅笔指着数一数) 师:10厘米也就是多少?反过来怎么说? 那1分米和10厘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1分米=10厘米) 学生齐读。 师:除了从刻度0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是1分米外,你还能在直尺上找出其它的1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全班交流。 师:为什么你们找出来的都是1分米? 小结:只要他们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就是1分米。 (2)体验。 ①师:刚刚我们在直尺上找出了1分米,现在请小朋友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这样拿着直尺,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拇指和食指不要动,轻轻拿开直尺。 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大概有多长。 ②师:同桌合作,一人比划出1分米,一人用直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3.画一画。 (1)师:刚刚我们又借助直尺比划出了1分米,你能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吗?

二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新版)苏教版

《认识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说教法 1、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先测量吸管的长度,再通过牛奶盒的吸管,知道10厘米长的线段可以用分米来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然后在尺上找一找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分米,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紧接着让学生画出一分米的线段,最后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2、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测量卡的厚度,硬币的厚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体验1毫米时,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或磁卡,感觉1毫米的厚度,然后用心体会。最后,教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能用毫米表示单位的实物来。 3、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如教学1厘米=10毫米时,让学生观察学生尺,引导学生知道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再数一数有几小格,从而得出结论。 三、说学法 1、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实质就是给学生的学习金钥匙。因此在这节课里要向学生展示学习思路:建立1分米的观念—理解米、分米、厘米的进率、建立1毫米的观念——理解毫米和厘米的进率——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单位的进率——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实际测量。 2、本节课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学具在找、数、量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同学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 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米尺、一分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请同学们猜一猜,沈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自己的身高并板书。 谈话: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再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要求:明天就是三八节了,老师制作了一张贺卡,你知道这张贺卡的长和宽各是多长吗?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一张贺卡,用尺量一量。(长20厘米,宽10厘米)讲解: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分米也是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分米。(板书:分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 认识分米。 (1)找一找。 1分米有多长呢?我们大家一起看着尺子数一数,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0~10厘米之间一段是1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并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只要是10厘米长就是1分米) (2)画一画。 谈话:你们能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 提问:画长1分米的线段要注意什么?(沿着直尺的边,从0画到10;两个端点不能漏了;画好后要标好长度) 谈话:请同学们用拇指对准线段的左端,用中指对准线段的右端,比画一下,看1分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3)说一说。 提问:你们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吗?(学生举例)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2.2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测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下节课“千米的认识”的基础,对于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物体长度的关注、好奇心和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分米和毫米长度概念的建立,使学生初步感知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是理解单位间的进率和估测长度。 二、说教法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本节课我把温故和导新融入新颖、有趣的童话素材之中,甜甜的梦中人物孙悟空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神话形象,这样的素材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借助鲜活的神话素材,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情趣的快乐课堂。

课改的特点之一就是提倡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时,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直观操作、自主、合作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看一看、比一比、找一找、猜一猜、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活动中感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单位进率时,我采用了引导发现法和观察法进行教学。通过利用学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理解,并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得出结论: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等单位间的换算。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迸发智慧的光芒,体验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互助共进的学习习惯。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实质就是给学生学习的金钥匙。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方法。第一,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学具在估、量、找、数的实验、探索中,自主地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在建立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第二,通过分组量一量、说一说、剪一剪、贴一贴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同学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为此我课前作了如下准备:老师准备课件、米尺、直尺。学生准备米尺、直尺、彩条、剪刀、铁钉、曲别针。 四、说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